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学与艺术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茶艺美学;美术审美;符号标志;情感教育
1茶艺美学的概述
1.1茶艺美学的含义
茶艺美学是茶艺文化中渗透出的一种美学元素,是从选茶、煮茶、品茶以及论茶等一系列活动中所升华出的一种美学艺术。茶艺的美学元素不仅包括物质形象上的茶叶、茶具、茶技,还包括心灵精神上的茶德、茶思想、茶文化,其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
1.2茶艺美学的特点
1.2.1符号标志茶艺美学是在一系列茶艺活动的基础上而衍生出的一种美学艺术活动,其因独特的美学价值而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美学符号标志,从形这一方面对茶艺美学的符号性进行了完美地诠释。茶艺美学的形象符号是茶叶、茶具以及茶技这些外在可见的物质形态,其穿插于茶艺表演的始终。例如,茶叶在冲泡过程中,随着沸水浮浮沉沉,在飘渺的烟雾中,如花朵一样慢慢绽放,片片芽叶儿如婴儿般舒展开身体,活灵活现的样子,颇为赏心悦目。而茶具之美主要是指盛茶饮茶的器具,古朴的茶坞、精致的茶鼎、奇特的紫砂壶,各种巧夺天工的茶具制品,进一步凸显了茶艺表演活动的美学性。此外,技艺精湛的茶技也是茶艺美学的核心,沏茶者通过神态、动作以及风宜态势等将煮茶、泡茶、冲茶等动作于一气呵成中尽现茶艺表演的艺术性。
1.2.2情感表达茶艺美学传递给人的是一种形态物质美学感受,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美学享受。金玉其外内在其中,茶艺美学所透露的情感价值更让人值得回味。同时,茶德、茶学、茶文化作为茶艺美学的内在符号标志,无时无刻不散发着茶艺美学的精神美学内涵。茶德中的“廉”、“美”、“和”、“静”的思想从精神层面渲染出了茶艺美学的文化性意义,给予饮茶者以愉悦舒畅的精神美学享受。茶学中所蕴含的“中庸尚和”的思想,对于饮茶者心境的营造也具有一定的净化洗涤作用。同时,茶文化中的“自然空灵”之意,所传达出的豁达淡然之情,使人于慢节奏中思考人生。从不疾不徐的茶艺表演中享受此刻的静谧,引起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共鸣,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
1.2.3审美艺术茶艺美学是集茶文化美学元素于一体的一种特殊茶文化艺术形式,其是茶文化美学因子艺术性的具体体现。因此,茶艺美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茶文化现象,带有浓厚的审美艺术性。一方面,茶艺美学从茶叶、茶具以及茶技等方面对茶艺美学的外在形象美进行了不同的阐述。以婀娜多姿的茶叶、匠心独特的茶具以及炉火纯青的茶技来烘托茶艺美学的物质形态的审美艺术性。另一方面,茶艺美学融合了茶德、茶学、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将其以不同的形式注入到茶艺表演的方方面面,动中含情、情融于动,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气氛,从而衬托出茶艺美学的内在之美,使茶艺美学的情感艺术萦绕于每一个人的心间。茶艺美学通过对茶文化美学元素的深刻挖掘,充分地阐释了茶艺美学的秀外慧中之美。
2茶艺美学在美术审美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不足之处
2.1茶艺美学在美术审美教学中的运用与审美教学的本质不相符合美术审美教育的本质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运用一切美学形式对大众进行美学教育。美术审美教育作为一种高级的文化艺术教育,其主要是通过耳濡目染的艺术熏陶来美化大众的心灵精神世界,从而促进其审美意识的提高。但是,我国美术审美教学在应用茶艺美学这一元素时,没有立足于美术审美教学的本质,进行茶艺美学美术教育。简而言之,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学中没有充分把握美术教学的审美实质。我国美术审美教学历来不被重视,大部分学校所树立的教育理念是“重文化轻艺术”,这种观念下的校园文化对于美术审美教育的关心只停留在应付文化课考试的阶段,更遑论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的地位,亦是不受待见,不为人所注意。所以,也导致了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的审美性被忽视。
2.2美术审美教学中的茶艺美学元素的应用不够充分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艺表演也是由来已久,茶艺美学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与美学沉淀而成的一种艺术文化现象,其所潜藏的美学价值自然不言而喻。但是我国美术审美教学中在应用茶艺美学元素时,对于茶艺美学元素缺乏深入地剖析与探究,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浅尝辄止的层面,极大地抑制了茶艺美学元素的审美艺术性发挥。一方面,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学专业教师对茶艺美学元素的认知程度过于浅薄,甚至对于茶艺美学的基本艺术内涵都不曾知晓,更别指望其能对茶艺美学美术教学进行实质性授课。另一方面,茶艺美学元素体系结构过于庞杂,其第一次走进美术审美教育的课堂,由于茶艺美学知识的匮乏,大部分教师对于其在美术审美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筹莫展,完全无从下手,从而也导致了茶艺美学元素在审美教育应用中的尴尬境地。
2.3美术审美教学中茶艺美学精神情感融入不足美术审美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情感的渗透,通过揣摩与传达内心的思想感情,来达到一种主观与客观相融合的艺术境界。茶艺美学中的美术审美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情感意识观念,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力,表达内心深处的渴求,甚至也能促进其思维方式的转变。茶艺美学在被引进到美术审美教学中所折射出最大的障碍问题是情感文化的缺失,即茶艺美学的精神实质并没有被深刻地融入到美术审美教学中。茶艺美学的精神核心所包蕴的情感艺术被忽略,其人文内涵艺术价值并没有被广泛地认同与接受。教师在进行美术审美教学中对于茶艺美学的情感因素并没有进行过多分析,抑或者对茶艺美学的情感因子是直接漠视,从而导致了学生创作的茶艺美学作品大多缺乏灵性。
3解决茶艺美学在美术审美教学中应用不足的措施
3.1立足于美术审美教学的本质对茶艺美学进行探析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学对于学生的心灵、品性以及人格具有良好的塑造作用,意蕴深厚的美学元素、广博的文化内涵,能不同程度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极大地提高其文化艺术的感知力,缓解其繁重的学业压力,是以艺术化的方式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应以美术审美教育的本质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入茶艺美学元素。首先,应转变“重文化轻艺术”的教育观念,以“文化与艺术并重”作为核心教学理论,将语文数学英语文化课程与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置于同等的重要地位。其次,从根本上对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的本质进行全方位探讨,结合茶艺美学元素的“形神兼美”的特征开展美术审美教学活动。
3.2将茶艺美学与美术审美教学进行相得益彰的结合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对于学生文化艺术细胞的培植与人文主义情怀的培养具有鲜明地促进作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意义。因此,在进行美术审美教学过程中不容小觑茶艺美学元素的潜在性价值。一则,美术审美教学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对茶艺美学进行深入性研究,从观察茶艺表演开始近距离地接触茶艺美学,对茶艺美学的美学性从物质形态的探析拓展到精神层次,不孜不倦地将茶艺美学思想钻研透彻,从而提高其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的专业素养。二则,在进行茶艺美学元素的引入过程中,要先从茶艺美学的体系结构入手,构建完整的茶艺美学思想框架,而后将茶艺美学思想的基础知识逐步渗入到美术审美教学活动中,以知识层层递进的形式进行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
3.3充分挖掘美术审美教学中茶艺美学的情感元素任何美术作品的创作都需要融入一定的思想感情,其必定是作者最原始诉求的一种表达。目前,我国茶艺美学在美术审美教育中的应用已屡见不鲜,但是其教学仍然停留在最初的茶艺美学形式教学阶段,没有上升到茶艺美学情感教学的高度,无论是基础美术审美教育还是高等的美术审美教育,始终处于茶艺美学的最基本阶段,鲜少有涉及到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情感教育的内容。而情感教育才是美术审美教学的关键所在,缺乏艺术情感的美术教育是对美术审美教育本质的一种亵渎。因此,教师在进行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过程中,应该以茶艺美学情感为主,对学生进行情感式启发教育,综合运用情感教育的各种手段体验茶艺美学的情感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机能。
3.4不断发挥自主创新精神对茶艺美学进行突破性创造茶艺美学在应用到美术审美教学过程中时,缺乏创造性元素的注入。大部分学校对于茶艺美学都是简单地添加到美术审美教学中,完全没有根据美术审美教学的特点对茶艺美学因子进行创新性发挥,从而导致了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学课程的枯燥与单调性,更是直接消退了学生对于茶艺美学的研究兴趣。因此,茶艺美学作为一种新元素被运用到美术审美教学课堂,应该以一种新姿态进驻到美术教学活动中,从茶艺美学美术审美的教学方式与内容上进行突破性创新。在沿袭传统美术审美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根据茶艺美学的艺术性,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新苗.试论在美术教育中突出审美教育本质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8):187.
[2]王海龙.浅析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4):207.
[3]赵晶.谈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0(5):46-47.
[4]刘晓光,刘舰海.茶艺的美学鉴赏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3):102-103.
关键词:教学艺术 审美性 审美素养
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艺术则具有不可忽视的通过教学过程体现的教育价值。教学活动和艺术活动同属人类的创造性劳动形式,教学的创造性决定了它的艺术性。
教学艺术的正式提出,首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其《大教学论》一书中说:《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全人类的全部艺术。”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所以教学艺术的本质特性也必然是审美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教学艺术活动必然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艺术活动必然是能够真正体现美的活动,必然是师生高度追求美的活动。所以,审美性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没有教学美的存在,没有使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就谈不上教学艺术的体现。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都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
教学艺术具有激情夺魄的魅力,这是教师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教学的结果。这就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本身成了审美的对象。教学艺术美的最大特点是对人心灵的影响。面对充满浓郁的美的气氛的教学活动,学生会沉浸在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活动之中,在体味教学的艺术影响的同时,默默地接受着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情趣。由此,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人生的台基加高了。他们在欢愉的心境中开发了认知、记忆和思维、想象的心理机制。虽然他们对教学艺术美的心理反映各异,但从教师的富于哲理的又饱含艺术趣味的教学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人身的价值和自身的责任。他们与学习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愿望和信心都增加了。正如有人所说:听上海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课,知识会像涓涓的流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她的学生也说,听于老师的文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堂课往往几年、十几年不忘,它不光影响着自己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而且对自己的品德的培养,未来工作的选择,都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正形象地说明了,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给学生带来了审美感受,并引发了学生心底的审美效应,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教学艺术的内在美主要是教学本身的各要素具有科学美。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但它不是指大自然的美的景色,而是指潜藏在感性美之后的理性美,并为理智所能领悟的自然界内在结构所显示的和谐、秩序、简单、统一的美,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所体验到的美。教学各要素的科学美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清晰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性。我国学者提出的审美化教学论认为,要使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化,必须首先使教学内容知识点清晰化。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就是该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理论逻辑基础,即概念或原理。教学活动中的不成功的例子,多数是由于呈现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而造成的。教学活动中概念的教学不到位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阐述不清晰,学生就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完美的逻辑图式,因而就难以顺利地完成信息的逻辑加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就无法调动起来。教学内容的逻辑清晰化除了一门学科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外,教师还要注意不同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清晰化。另外教学艺术的内在美还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或形成教学评价。
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诸如诙谐幽默,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书板图美;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衔接自然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美等等。
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说:“充实之谓美”。可见,教学艺术对美的追求不应流于形式,只有以内在精神美为根本追求,将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艺术才会焕发出整体美的风采。
(三)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与教育性是紧密结合的
审美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不同,因而其审美情趣也就大不相同。所以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看到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而忽视其审美意义。在他们看来,除文学、美术、音乐等传统的美育学科外,其它学科的教学基本上与美无关,无美可言,这是一种狭隘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则正好相反,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美的成分,为美而美,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一种唯美主义的教学审美观。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应当是有机统一的。离开了教学艺术的教育价值,其审美性就没有生命力了。因为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仅仅是充分地发挥其教育价值的有效手段。所以,审美价值不过是教学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就难称其为教学艺术,而有了它,也未必就是教学艺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指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不是为了引起笑声,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教学中的趣味性应该引导学生去研究问题,而不是诱使他们把问题撇在一边。
二、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审美素养由教师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两方面构成。
(一)教师的教学审美观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师的审美观在教学领域内具体表现为教学审美观。所谓教学审美观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学美的理性认识,是对教学审美现象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审美趣味、教学审美理想和教学审美标准。教学审美趣味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种具有审美性质的事物和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和兴趣,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师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反映了教师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所达到的程度。教师审美理想指的是教师对美的教学境界的一种观念和蓝图,它体现着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创造的目标,激励着人们追求和创造教学艺术的热情,吸引着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教学而努力。教学审美标准是衡量和评价教学现象的美丑及其审美价值高低的尺度。教学审美标准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学审美过程中的理想因素,它是教学审美主体对教学审美客体的能动反映,是由教学审美经验上升到教学审美理想的结果。教学审美标准为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所规定,又不断受到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的检验和修正。一般说来,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作为教学艺术创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审美观直接影响教学艺术创造的性质和价值。正确而高尚的教学审美观对于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促进意义;反之,错误而庸俗的教学审美观则会阻碍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和发展。
(二)教师的审美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审美能力即人们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美好事物并将之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作为人类独创的教学活动,其各个要素以及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所以,教学领域理应成为充分展示美的重要场所。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能否发掘、展示这多姿多彩的美,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如果缺乏起码的审美能力,就会对教学中美的事物、美的现象无动于衷,或熟视无睹,或充耳不闻;而如果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则会经常以艺术的态度对待教学,以审美的眼光观照教学,从而易于发现教学中的丰富多样的美。教师的审美能力还直接影响到教学艺术的创造。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重要差别,可能不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或道德水平,而在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在优秀教师的教学中,往往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资源,他们都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陶冶品格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教学艺术美的创造与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而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与完善则有赖于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对于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感知美的事物,接受美的陶冶,进而积累有关美学知识,使自己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达到不仅能够欣赏美、领悟美,而且能够创造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孙美兰.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
[3]李宇升,张谦.教育艺术比较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8.
[4]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9.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 475004)
[摘 要]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幼儿艺术教育,就应从“接受者中心”出发,以“期待视域”为基础实施幼儿艺术教育;就应在“第二文本”之上拓展幼儿艺术教育,教师要将“幼儿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与“幼儿、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区别开来,在文本的“空白”与“未定点”上有所作为,以让幼儿艺术教育走向“主体间性”。
[
关键词 ] 接受美学;幼儿艺术教育;主体间性
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在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幼儿、知识、社会这三者中,它更多地考虑幼儿的需要,而不是知识的系统和社会的要求。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在指导思想上也是这样,无论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还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把幼儿放在首要的地位上。然而,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实践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尊重幼儿的现象。虽然高结构化的艺术教育活动也未尝不可,但是我们不能让高结构化的活动充斥着幼儿艺术教育,因为在高结构化的活动中,教师确定目标,教师选择艺术文本,教师示范,教师分解教学,教师组织幼儿如何用游戏化的方式模仿、表现,由此在很多艺术活动中,旋律被肢解,音乐被配以教师制造的图谱,本来丰富的想象、多元的表现固化成单一的视觉符号……就连观摩活动中座椅的摆放,也反映出教师头脑中对艺术活动的理解、对幼儿和教师地位的理解。很多观摩活动中,仍然是教师面向观众、幼儿背对观众。在这种情况下,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深入地思考幼儿艺术教育的实施是很有裨益的。
“接受美学”是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概念。接受美学着意于文本的接受研究、接受者研究、影响研究,重点考虑接受者的感受,而不强调作者试图在文本中写出什么(注:本文中的“文本”指的是其广义的概念,包括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中存在的能组织体,如乐曲文本、舞蹈文本等)。这个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作者”对作品的权威性,而极其强凋审美活动中“接受者”的决定性影响。在接受美学理论看来,接受者才是文艺活动中真正的主体:尽管接受美学的理论来源比较广泛,但是诠释学无疑是其最为重要的来源。“接受美学的提出者尧斯是诠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的学生。以至有学者认为,接受美学就是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在美学领域的具体化。”那么,幼儿艺术教育可以从接受美学理论获得哪些启示呢?本文拟对此作出回答,并期待大家的关注。
一、从“接受者中心”出发
接受美学认为,一部文艺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必将走向死亡。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接受者,作品才能在一代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丰富和充实,展示其价值和生命。将这一“接受者中心”运用到幼儿艺术教育中,即是要尊重幼儿个体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倾听、了解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而不要用教师的想法、做法去替代孩子的想法、做法。
然而教师的困惑是: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幼儿对艺术作品没有大体一致的认识时,教师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在和幼儿的互动中尽到教师的责任?何为“接受者中心”“多元理解”的边界?因此,需要澄清的是,接受美学的“接受者中心”不同于“接受者至上”。接受美学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摒弃了接受者至上或文本至上,动态而不是静态地理解对文本的解读。接受美学的文本多元解读,实质是不同角度的演绎,不再有所谓的“确定性”。但是,尧斯同时也认为“接受主体在超越文本、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之外,也必须接受文本的约束。这种制约性集中表现在审美客体中艺术性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形式结构对主体的定向导引上。”主客体的这种互动规定了接受主体的解读必须有一定的范围、途径和方向,即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解读毫无边界。如幼儿看到色彩明快的作品,感受到欢乐的情绪基调;听到欢快的音乐,产生愉悦的联想,不管联想的内容是什么,都还是在欢快这个基调以内的。
二、以“期待视域”为基础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一个接受者,都是在怀着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下理解文艺作品的,新的东西之所以能被经验所接受,正是建立在这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先在理解就是审美的“期待视域”。文艺作品也总是因为既符合接受者的期待,又超越接受者的期待而吸引着接受者。接受者的“期待视域”是其生活中的各种经验、趣味、思想以及观念等的综合体,会随着接受者生活经验的增加、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接受范围的拓展,不断地调整和发生改变。
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前,也必然带着自己的“期待视域”。只有了解幼儿的“期待视域”,才能在此基础上实施幼儿艺术教育,也即只有那些既和孩子的“期待视域”有交集,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又能带来惊喜的艺术作品或形式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审美兴趣,让孩子们得到审美的愉悦。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并不“超越”生活,而是“穿越”生活,因此那些贴近生活又有些新奇的主题往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艺术主题时,不妨先了解幼儿的“期待视域”,而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期待视域”,所以孩子差异化的感受和表现才是正常的,教师不能也无法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去横量幼儿。
三、在“第二文本”之上拓展幼儿艺术教育
接受美学的研究者认为,没有与接受者发生联系的作品叫“第一文本”,接受者解读以后的作品是“第二文本”。“第一文本”是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第二文本’是与接受者直接发生关系的审美对象。作品的意义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神秘之物,而是经过接受者感悟、阐释、补充和丰富所形成的,属于接受者与作者共同创造的艺术世界。”也就是说,“第一文本”经过接受者的领悟、解释转化为“第二文本”,才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因此,要在“第二文本”之上拓展幼儿艺术教育。
首先,教师要将“幼儿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与“幼儿、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相区别。“幼儿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指对同一文本,不同的幼儿会作出不同的解释,教师要更多地包容、体谅和尊重幼儿对文本的理解。但这并不是说,教师要对来自幼儿的任何理解都表示认可,而应对幼儿进行指导和点拨,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如此教师就是以另一重要主体的身份进入到文本解读的过程之中,教师与幼儿各自不同的解读就会有交流呼应,教师更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幼儿的迷茫、误会、独特性、创造性等,并把自己的理解与幼儿分享,呈现给幼儿更多的选择,并引导其分析与发展。
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第二文本”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要珍视、尊重幼儿对文本的多元理解,另一方面对于幼儿过于偏激、极端的理解,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和指导。在教育实践中,“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因而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什么是美、美在哪里,让幼儿感受多种形式美的熏陶,让幼儿的生活、游戏充满美的浸染。
第三,教师应在文本的“空白”与“未定点”上有所作为,以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文本的空白与未定点就是因文学艺术作品语言文字、形象体系的间断与其含义的不确定,而需要接受者在解读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历、经验、素养,去感受、体验、想象、填补和确定的那一部分。”因为艺术作品中存在很多“未定点”和“空白点”,所以接受者解读作品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寻找和想象、填补“空白点”的过程。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善于为幼儿留下想象、丰富和补充的余地,要留一些时间给年幼的孩子,让他们消化所学的内容,进行创造性地表达、表现。
四、让幼儿艺术教育走向“主体间性”
[关键词]艺术院校美术教学;学;用;学用互待
On "Learning"and"Application"in the Fine Arts Teaching in Artistic Colleges ZHAO Jing
Abstract:In the fine arts teaching of artistic colleges,the"Learning"of teaching content including skills and knowledge of art、basic knowledge of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which has latent influence;the"Application"of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way of stimulating emotion and expanding the thinking space of visual image in the application context,which has actual significance.We should combine"Learning"and"Application"in the learning society,do the"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For Each Other".
Key words:Fine Arts Teaching in Artistic Colleges;Learning;Application;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for Each Other
一、引言
目前,教育研究领域有学者提出了“以用待学”的意义与实施的可期待性。该理念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应用情境中发现缺失而主动的学习,“学”与“用”是教学内容与方式的一种体现。据此,在本文中,“学”指教学内容,“用”为教学方式。
艺术院校美术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美术人才为目标,随着美术教育的重要功能被社会日益关注与美术人才标准的提升,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今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重点,而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直接关联,内容与方式互为依存与制约的关系,实现二者合理有效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下文围绕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的“学”即教学内容,“用”即教学方式,以对其教学理念作出有益的探讨。
二、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的“学”
教学内容是最基本的教学要素,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中介,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因此,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学”的组织及其作用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
1.“学”的组织
作为高等专业美术教育,艺术院校的美术教育“主要关注美术本体,即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学习。”[1]此外,要求学生具备涵括多种学科的基础知识,以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使之成为从事美术创作、设计、理论研究和美术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艺术院校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的潜能作用
美术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培养创造美术形式能力、美学感受能力、将美术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能力。学生学习美术需要有良好的综合艺术素养作基础,达到对美术创作、设计起到启发思路和借鉴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e S.Bruner)于1960年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他认为:“必须以一般原理、基本观念、基础概念组成教学的基础内容,但是,这些原理、概念等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被综合在一起而组成概念结构的。通过对基本结构的学习、分析、综合,而构成新的整体结构,反过来又刺激进一步的分析与综合。概念是我们凭借它认识‘林’的正在成长的‘木’。一个好的结构必须构成这样一种含有种种力量即简约知识的力量、产生新的论断的力量、使知识体形成愈益严密体系的力量的知识系统。”[2]
可见,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学”所涵纳的美术技能、美术知识和多种学科基础知识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综合艺术素养,潜移默化地对专业水平的提高产生影响。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的内容发挥潜在功能的一种体现,即潜能作用,相当于布鲁纳认为的“形成‘林’的正在成长的‘木’”。
古往今来,这种超出纯技艺范围,而着眼于多方面的知识以提高综合艺术素养的艺术教学在许多办学机构都有所体现,例如,我国历史上宋徽宗赵佶设立的绘画学院――画学,所授科目不仅包括佛道、人物、山水等六科专业课,而且开设了说文、尔雅、方言等共同必修课。再如,作为国家重点艺术院校之一的中国美术学院,在八十年来的专业美术教育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并围绕着艺术与人文进行教学。
三、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的“用”
在教学中,“学”的组织是基础,而教学实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关键在于选择与把握合理的教学方式,也就是上文提及的“用”。
1.“用”的选择
根据当今教育研究领域一些学者的主要观点,从艺术院校美术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出发,“用”应指教师给学生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情感,做到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结合,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而主动的学习,拓展视觉形象思维空间,从而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和技巧。这一教学方式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
2.“用”的现实意义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有益于获得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环节,有利于学生达到认知与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发潜力,加强内在学习动机,促进认知活动的进行。
美术是视觉艺术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入或创设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美术,不仅可以增强对所学内容的体验感,激感,提高学习迁移能力(指“学生将一种情境中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另一种情境中的能力”[3]),促使学生在应用情境中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而主动的学习,而且更为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拓展学生的视觉形象思维空间。美籍德国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Rodolf Arnhein)在著作《视觉思维》中提出:“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媒介。”[4]因此,在拓展视觉形象思维空间的同时,也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又是影响美术创作、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被当今社会大力倡导,这充分体现出“用”的选择对艺术院校美术教学的现实意义所在。
四、“学”与“用”相结合,做到“学用 互待”
教学内容与方式存在着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关系,内容是方式实施的基础,方式是内容实现的途径,它们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与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艺术院校美术教学来说,“学”与“用”二者之间关系的把握与协调极其重要,值得教育工作与研究者予以思考与探索。
1.学习化社会需要“学”与“用”相结合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富尔为主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了以《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为主题的报告书,第一次提出了当代教育所面临的危机、挑战和面向未来的重大主题,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和走向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教学内容与方式相互依存与制约。“学”发挥潜能作用,为终身学习的前端阶段奠定良好基础;而“用”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学习化社会需要“学”与“用”相结合,做到“学用互待”。
2.学用互待
综上所述,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学用互待”指的是“学”与“用”相结合,以其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关系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促进艺术院校美术教育目的的有效实现。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教学内容。综合艺术素养是影响美术学习的重要因素。②教学组织。生动具体的应用情境是实现“用”的现实意义的前提条件。③教学过程。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方展画.高等教育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3]皮连生,王小明,王映学.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
[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4]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北京:光明日报出
版社,1987
徐利治教授曾经研究过数学美的含义,并提出:“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学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和方法上也都具有其自身的某种美,即所谓数学美。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性等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简单地说,数学美的主要形式表现在它的间接性、对称性、统一性和奇异性上。
1、简洁性
数学的简洁性是指数学的表达形式和数学理论的结构简洁。数学中很多公式、公理和论证都充满简洁的特征,很多看似复杂的现象也可以归结为数学的一个公式、方程或函数关系。我们解应用题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啰啰嗦嗦上百字的一道应用题,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来不过是短短的一行。又如圆面积公式是 S=πr2,平面圆的面积大小随着 r 的改变而变化,这样一个小小的公式竟包含了所有我们见到的平面圆。
2、对称性
美国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魏尔说过:“美和对称紧密相连”。现实世界处处可见对称美,作为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数学,自然少不了对称美。如各种有对称性的几何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一些公式也有对称性,这体现在公式中不同运算符号的可易性、运算秩序的可交换性等,如代数中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
3、统一性
统一性指不同的数学对象或同一对象的不同部分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或共同规律。恩格斯就曾指出,数学中充满辩证法,那些看似不同的概念、定理和法则,实则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数学的统一性还体现在思想方法的统一上,很多不同的问题都可以用一个思想方法来解决。例如,学会使用圆规画出线段的中点以后,用同样的方法就能画出角的平分线和弧线的中点等。
4、奇异性
奇异性是指那些结论或发展超出了人们意料,引起惊异的现象。上述三个特性体现的是数学的和谐美感,而仅具备这些的数学未免显得单调,奇异性则使数学的课堂充满生机与色彩。例如,关于圆周率,就有一个“蒲丰投针”的故事。蒲丰是法国的一个科学家,1777 年的一天,他邀来许多宾客做了一个“游戏”。事先在一张白纸上画好许多等间距(间距为 d)的平行线;取许多长度为 d 的针,让客人们随便扔在纸上,蒲丰在一旁观察并记录。最后的结果是:共投了 2212 次,其中与任意平行线相交的有 704 次。而后蒲丰做了一个除法,计算针与直线相交的概率,即 2212/704=3.142, 并宣布这就是圆周率的近似值,投针的次数越多,这个值越准确。看似无关的一件事,却和圆周率计算有关,而且结果还惊人的接近,这难道不能让学生感到惊奇么?
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
美学研究表明:人对美的对象的欣赏,以感知为基础和起点,进而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的活动,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思维、情绪和情感活动。因此,在数学中进行审美教学,让学生发现数学美,要设法引导学生想象美和体验美。
1、想象美
想象对美学鉴赏来说有重要的作用,很多艺术作品就来自于艺术家的想象。如用彩纸剪成三角形、圆形、扇形等,摆在白纸板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将不同的彩色三角形进行拼接组合,在游戏的乐趣中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面积公式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间的关系等。
2、体验美
鉴赏美的能力不是朝夕形成的,而是在不断的体验美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的感悟形成的。因此在数学作业布置方面,教师要下大力气钻研,怎样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美。例如怎样用你学过的数学知识改进我们身边的环境和事物?(提示:可使用对称原理来设计)。这样在学生的作业中我们就会看到经学生改进的教学楼、社区花园、校服设计图等。
三、引导学生创造“美”
“教育美是指存在于教育领域的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领域的感性显现。教育美是教育者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当教育者将自己掌握的教育客观规律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本质力量,通过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显示出来,这个过程就会具有审美价值。所以,研究和发展教育美对教育事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师生的关系美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是首要问题,也是发挥教学艺术的基础。
教学中,以教而言,教师是主体;教的活动主要体现在教师方面,学生是客体。以学而言,学生是主体。学习是学生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客体。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指导,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学习。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教师的活动是外在的。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主体接受客体的影响。教学是双边活动,相对于不同的“边”,主体、客体移位。就教学艺术而言,主要是指教师的活动,教学艺术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接受教学艺术影响的客体。那么作为主体的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呢?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就是一种教育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要求教师要“把培养和教育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要为教育“贡献出自己的整个心灵,……按天职他是教师,教学成为他的生命、他的养料”。这种关爱,在教学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会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中表现出的引导、赞扬,等等。
人是情感动物。当你怀着真挚的心灵关爱孩子,他们也会以最诚挚的行动回馈给你。尤其是站在教师这样的一个位置。在充满关爱的课堂中,教师会付出十分的热情进行讲授,而学生就会付出百倍的干劲进行学习,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教师才能教好,学生也才能学好,教学艺术才能发挥到极致。
2,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也是一种美。教学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一个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会在课堂的控制能力上有着优秀的表现,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机智上。当课堂上出现情况时,如何化解得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心理需要,又能适应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需要,这其中就蕴含着一种教育美。
二、教学的内容美
懂得运用教学艺术的教师明白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并消化吸收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做表层的理解,而且还要对它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当教学内容提高到美的高度时,就会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了。
社会科学知识很容易被融入美的因素,比如文学的语言学。但自然科学在现代的教学实际中,很多学生提不起兴趣,比如说数学、物理。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让它呈现出学生能够感知的美的东西,这就是教学艺术。比如数学教师应该让他的学生们了解数学的寓意美、公式美、结构美、方法美以及几何的图形美,这样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会成为可能。
三、教师的教育美
1,语言美。语言是教学的主要手段。语言表现形式的好坏、优美与否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传达及学生审美经验的形成。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精神的钥匙。它不仅开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
语言是生动形象、情感充沛并具有幽默性的。课堂讲授中优秀的教师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如此获得的知识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赋予不同的感彩,通过抑扬顿挫、优美动听的声音使语言显示生命力,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就会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有助于去理解、接收,记忆新知识。
2,动态表隋美。动态表情、手势与姿态是帮助传达教学内容的一种辅助形式。教学中配合恰当而优雅的表情、手势和姿态可起到“绿叶扶牡丹”的作用。以姿态助说话,通过优美动态与讲授内容的配合能进一步加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同时也能有效唤起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体验。
关键词:美术教育;中学教育;重要意义
0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味地注重主要学科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成长路上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不仅没有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起到关键性的积极作用,反而造成了学生只会读书,不会变通的现象出现。美术学科的开展,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陶冶情操,发现中西方艺术领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之处及各自的优缺点,学习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文化,并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全方面成长,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积极态度,对于构建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态及健全人格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1 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及技能
1.1 美术知识
中学美术教育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进行美术学探索的初期,涉及的课程内容简单易懂,重点介绍基本的美学图形,培养学生认识美术基本概念的能力;中学美术的开展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价值,传递的美术学内涵不再仅仅停留在表层知识,更多的培养学生的精神素养,使学生获得更多中外美术发展的历程,探究不同时期美术学存在的艺术特点,使学生充分的受到美术学的感染,培养学习兴趣。
中学美术的知识内容更深层次的为学生展现美术的存在价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体会作者深藏在作品中的深切情感,同时可以探究作品创作的初衷。每件美术作品都有其时代背景,学生通过作品背景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当时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状况,同时促进学生对于政治学及历史学的相关学习。
1.2 美术技能
学生在接受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技能,掌握绘画知识,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通过对作品构图、色彩及内容一系列的思索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学习的集中力。同时,通过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可以深挖学生潜在的美术天赋,对于培养专业性美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绘画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还可以成为学生的日常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 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情感
美术作品是对事物发生某一瞬间的定格,但所展现的主体内容却不仅是一瞬间,对于同一幅作品,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集体学习的环境下,相互交流,彼此沟通,对于学生多方面了解美术知识有着积极作用。美术学的课程内容往往充斥着浪漫与现实、理性与感性、主体与客体的对立面,可以多方面向学生传达重要信息,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审美能力的锻炼,养成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形式。教师在进行美术学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构成、形成及意义的讲解,使学生深入的感受作品的主题内容,引发学生对历史发展及社会生活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构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情感。
2.2 培养学生的民族传统美德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但同时也使学生容易形成崇洋的不良风气。而美术学的开展,使学生深入的感受我国艺术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优秀作品,感受民族文化庀,培养民族传统美德。例如,教师在进行《清明上河图》作品的讲解时,可以首先简单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自主的鉴赏作品。学生通过欣赏画中富有感染力的人和场景,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社会发展的繁荣盛景,了解我国不同时期的人文景观,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优良的民族传统美德。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对学生美术教育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的学习,善于发现美,帮助学生鉴别善恶美丑,对待不同事物具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是非洞察力。通过对我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向学生传递优良的道德品格,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认识、情感、价值观及意志力上向更高层次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鼓励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友好,让学生意识到具有是非观念及团队意识的重要性。
2.4 使学生具有创造性
美术课程的开展,实则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鲜事物的过程,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积极乐趣,让学生主动融入学习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发现事物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迎难而上、毫不退缩的精神,虽然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但是要用积极的美术作品创作事迹感染学生,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鼓励学生养成坚定不移的学习毅力及有始有终的做事态度。让学生在对于色彩、线条等构思的过程中,积极的展开联想,运用创造性思维去体验、思考和实践,通过作品的创作过程带给学生精神上的享受。
3 通过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美术教育开展的成果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美术知识,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时,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后,进入社会发展后,在其他领域中也能够用到美术学,所以,学生学习美术学具有极大的发展价值。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养成了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在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能够做到积极思考,辩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答案。同时,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过程能够延续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来,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探讨学习问题,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多方面思考问题,掌握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共同进步,促进学习。
4 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需要,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技能,通过学生对于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多方面人才。同时,学生在进行一门学科的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美学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洞察力及想象能力,使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交流情感,提高鉴赏水平,发现事物的美好,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中学教育应积极倡导美术教育的开展,同时给予一定的支持,发挥美术教育的最大效益,培养学生成为勇敢、自信、具有顽强毅力的全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战霞.浅析高中美术教育的意义[J].学周刊,2011(07):62.
关键词:审美教育;渗透;数学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94-01
大多数人都说“数学难教”,学生说“数学难学”,多数人认为是“数学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发现数学之美,运用数学之美,使学生对数学不再枯燥,使学生不再难学,使老师不再难教,使师生在课堂上都美起来!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结构、审美结构和意志结构三部分组成的。在教育活动中,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认知、情感、意志心理活动的统一、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目标的心理。因此,只要教师能够正确地运用美育规律,精心操作与审美有关的教学变量来调控学生的审美感受,数学审美教育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充分估计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从审美的角度钻研和领悟教材,组织好教学内容;选择直观、形象而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创造热烈轻松红而又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重视教态美的设计,使其更好的发挥表情达意的美感效应;板书设计科学、美观;讲课要生动,富有真情实感,通过积极、振作、饱满的情感状态感染学生;借助挂图、标本、模型和仪器等创设洋溢着数学美的情景。能够有效的调控学生的审美感受。根据中学生数学美感形式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挖掘美学因素,感知美的形象
审美教育是从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开始的。除数学自然美外,数学美并不象艺术美那样外显和鲜明,而审美教育又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它是通过各种事物具体的、可靠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来感染人的,再加上中小学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从数学学知识中挖掘和提炼美学因素,努力上升为美的形态,从而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数学美。如小学四年级“图案欣赏”这课时中,教师结合学生常见到的五星红旗的五角星与课本的五角星讲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事物之间的一种和谐统一和均衡的对称美。再如初中学习“比例中项”时引出黄金分割点,利用五等分圆的黄金分割画出五角星,展示黄金分割美。黄金分割比值约0.618,一般人正常体温是370C,37×0.618≈23(0C),气温在230C左右时,人感觉得比较舒适;这些都显示了黄金分割之美。这样使学生从逻辑和形象两个方面认识事物,既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完美的感知与积累,实现“真中显美”和“以美启真”的相互促进。
二、注意情感体验,深化美的感受
教学实践表明,审美认识是在情感的参与下完成的,仅凭借对事物的感知,所得的美感是不深刻的,还必须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各种数学形态美的品味、鉴赏和体验,才能深化对美的形象的认识与感受。数学特有的若干内容比较内在含蓄、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做到“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会教材中美的内涵,得其用心,意蕴和境界,设计好教学中对美的情感体验活动。如教师在备“有趣的测量”这一课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先让学生阅读“数学万花筒”;老师加以描述:传说两千多年的一位国王命令金匠制造一顶纯金的皇冠,皇冠制好后,他怀疑里面掺有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金匠有没有搞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兴奋地跳出澡盆,赤身奔回家中,边跑欢呼:“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可以通过排水的体积确定皇冠的体积,从而判断皇冠中是否掺有银子。这些都非常精彩地体现他的人格美。
这样的人格美,不仅使学生加深了“测量石块的体积”内在逻辑的体验,而且还能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从不同的角度透过表面现象,全面地、深刻地领悟到需要勤奋思考的美的内涵,展示了令人惊叹的、至臻完善的勤奋与成功和谐统一美。以美衍趣,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美感体验,有必然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大的兴趣。
三、鼓励学生参加审美实践,指导美的创造
经验证明,如果只满足与数学的感知和鉴赏,还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审美创造能力,这个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实现这个高层次的审美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在教学活动中,要在学生感知和鉴赏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鼓励学生参加审美实践,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由于学生审美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不能期望做出至善至美的创造。如学生“折叠”小设计中,折成正方体、长方体,还有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利用对称美折叠美丽的飞机,轮船和花篮等等。这些数学美的成果不乏幼稚,但都是充满生命力的美的胚芽,对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跃跃欲试的创造愿望和热情,应给予满腔热情的鼓励和精心的指导。
总之,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发现美。数学中蕴含有丰富的美育资源,如能充分挖掘,不仅使学生获得书本上的科学知识,而且能够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成为、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艺术社会学;高等美术教育;改革
一、艺术社会学的基本内涵
法国哲学家孔德在其著作《实证哲学教程》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其将社会学定义为以人类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诚然社会学对艺术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并非等同于一般社会学从研究艺术现象来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例证和资料,从而得出社会学结论的做法。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其目的是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问的复杂关系,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科学、文化习俗、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如何对艺术现象发生影响,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中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某种社会和历史的参照;也要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研究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和艺术的审美特性。[1]
司马云杰的《文艺社会学论稿》中认为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所蕴含的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职能的一门学科。著名艺术理论家杨晦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形象化地比喻成“公转律”和“自转律”:“文艺好比是地球,社会好比是太阳。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有随太阳的公转,也有地球的自转。其实,就是文艺也有文艺的公转律和自转律的。文艺发展受社会发展限定,文艺不能不受社会的支配,这中间是有一种文艺跟社会间的公转律存在;同时,文艺本身也有自己的一种发展法则,这就是文艺自转律。”[2]
二、艺术社会学观念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塑造
(一)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研究意义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客体有艺术品、创作者与欣赏者和社会,它们是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由社会决定和影响创作者及欣赏者,再由创作者及欣赏者决定和影响艺术品。简而言之,艺术和社会是通过创作者和欣赏者这根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著名艺术史家岑家梧在《论艺术社会学》中提出“百数十年来,艺术社会学者在着重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研究,指出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艺术学的研究,逐渐脱离了玄学的范畴,这是这派学者重大的灾献。”他还充满信心地说:“现在艺术社会学,不管它的本身怎样的幼稚,在将来,它终必能采取史精密的科学方法,吸收史进步的学说的精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艺术学,这确是一种趋势!”[3]蔡仪认为,包括艺术社会学在内的艺术学是以美学为基础的,没有美学便没有完全的艺术学;而美学的领域应当包括美的存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也就是现实美、美感和艺术美。因此,“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好像内切的两个圆,艺术学是内切于美学的。”由此决定,艺术社会学的意义“是考察艺术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的相对应的关系,和其随社会基础的发展而变化的相关联的规律。”[4]据此可知,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所以想教好和学好艺术,就必须重视艺术社会学的指导作用,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严格区分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
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应该严格区分二者,不要混淆二者。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指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批评方法,即是一种艺术批评模式。与社会学批评不同,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讨论的,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对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艺术现象进行考察研究的。另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艺术现象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来考察研究艺术现象,从艺术作品、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来考察研究艺术作品,从而在揭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依存的联系关系中体现出的社会学批评的广阔视野。艺术社会学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由此可见,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高等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从社会生活的视野对所学习和创作的艺术作品和一系列的艺术现象进行宏观、综合地学习研究。
(三)摒弃“庸俗社会学”的影响
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中国艺术理论界由于对庸俗社会学缺乏清醒的辨析能力,曾一度错把庸俗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家弗里契视为“艺术学之指导者”,庸俗社会学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中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艺术发展受到庸俗社会学的干扰和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我们所说的艺术社会学立场与庸俗社会学是有根本区别的。艺术社会学是建立在一种综合和包容的立场上,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如何摒除庸俗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影响的同时,如何正确加强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三、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对策
(一)注重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
艺术社会学认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例如艺术与经济、政治、哲学、道德、宗教等的关系。在进行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艺术现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艺术现象的社会功能,艺术现象的艺术价值的标准和取向,艺术社会过程中的艺术生产、传播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完整整体的各个环节。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对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高等美术教育应当以对生活的切入来极大地丰富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离开了生活,体验就无法生成。如果高等美术教育中,老师对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得不到学生个体经验的认同,那么学生在这样的高等美术教育中所学习到的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就只能停留于技术层面本身,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就会相应地缺乏艺术生命力。
(二)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前者可自然称之为教育联系,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后者也可自然地称之为文化联系,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两者相互补充。[5]艺术社会学强调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在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关系时,把艺术活动当作多种因素的复合整体,重在宏观研究和整体性考察。这就要求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要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不但是指教育内容、方式和类型的繁多,而且也包含着“”、“包容并蓄”等教育理念和思想。高等美术教育应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建构起综合的学科门类。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还应当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老师在高等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一点出发多点结果的多元或从多点出发以多点结果的多元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三)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艺术的理想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在于形式,而是期望艺术作品的形式能够体现和表达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人生意义。艺术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如果不是结合着社会现实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创新,那么其就很有可能流于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所以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的。艺术社会学的转向就是从对形式技巧的讲究转向对内容意义的追求。简而言之,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完成了的内容,内容是具有形式的社会。综上所述,在对高等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时,我们应当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即在进行高等美术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既要注重艺术的形式创新,又要注重艺术的内容丰富的思维。
(四)注重高等美术教育方式的革新
在高等美术教育中,我们应当注重对教学方式的革新。在美术课程设置上,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改变过去以美术知识、技能为内容标准,而以素质教育为依据,开设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从而确保学生具有更为全面合理的文化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也应当有意识地进一步增强美术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和合理。老师还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如电影、电视、录像、参观、访问、旅游等方式,引导学生更为直观的体验生活和大自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学校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学校与社区携手,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区的保护与美化环境的活动,既可以对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
总之,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所蕴含的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职能的一门学科。其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在研究艺术社会学对我国的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应当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和合理,要充分认识到艺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更为强调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更多地接触,使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成为一种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宋建林.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及现代形态问题[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4):12.
[2]杨晦.杨晦文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48.
[3]岑家梧.中国艺术论集[C].北京:考古学社,194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