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色乡村旅游案例范文

特色乡村旅游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色乡村旅游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特色乡村旅游案例

第1篇:特色乡村旅游案例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规划;“反规划”理论;生态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224-04

1引言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是旅游开发的基本共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优质的旅游规划。从全国范围看,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着体系不完善、规划市场不成熟、规划经验不足、规划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水平。

作为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成都一直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排头兵。和全国一样,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本文对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新形势下,寻求“反规划”理论与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契合点,尝试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2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成都的乡村旅游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郫县农科村的农民,利用自己的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吸引城镇居民前来度假休闲,附近农民纷纷仿效,“农家乐”从此遐迩闻名。2003年成都锦江区三圣花乡成功开发的“五朵金花”成为成都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和名片。之后又出现了诸如“龙泉国际桃花节”、“蒲江樱桃节”等乡村旅游品牌。此后,成都很多地方纷纷效仿农科村和三圣花乡,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但很多都是简单模仿,没有因地制宜,使得成都乡村旅游出现了资源雷同、季节性过强、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难以形成具有叠加效应的乡村旅游品牌。

目前,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围绕成都城乡建设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目标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模式决定产品,产品决定政策”的发展思路,坚持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定位,不断丰富产品类型,逐步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整体提升乡村旅游的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实现“以旅促农、农旅一体”的发展新格局[1]。

2.2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存在着诸多误区,如:规划动机不正确,规划单位良莠不齐,规划过程不严谨,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规划缺乏特点和亮点,规划评审小组行政官员多或内行失声现象严重等[2]。部分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以上问题。此外,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还存在以下问题。

2.2.1同质化严重,缺乏自身特色

成都乡村旅游多以农家乐为主体扩散发展,部分有农家乐的地方,规划人员依葫芦画瓢,摘抄其他的规划文本,对乡村旅游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资料的搜集、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分析以及项目自身独特性的分析等做得不详细、不系统,缺乏对项目所在地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致使规划写出来的文本大同小异,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同质严重,特色不鲜明。

2.2.2规划中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痕迹明显

部分规划人员对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不深入,过于浮躁,片面地将城市建筑大量无选择性地移植到乡村旅游中,一规划就得要有现代化建筑、现代化娱乐设施以及大广场等,而忽视了乡村旅游的精髓:乡村的土色土香、原汁原味、返璞归真,使得乡村旅游规划显得过于城市化、商业化,大量的人造景观取代了乡土自然景观,使旅游体验质量大打折扣。

2.2.3规划区内部与外部环境差异巨大

目前很多乡村旅游规划区对周边环境的建设不够重视,景区内标识牌明显、道路干净畅通、环境质量高,规划红线范围外就出现道路破烂不堪、标识系统缺乏、环境破坏严重等现象,规划过于强调规划区内的打造而忽视了周边环境的延续性、协调性。

2.2.4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和灵魂[3]。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给当地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原有清新自然的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河流溪水被污染,农田景观丧失,乡村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被城市文化同化。这是对乡村旅游的颠覆,使乡村旅游失去了原本的核心吸引力以及对客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解读“反规划”理论

3.1“反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城市规划者并不能很准确地预测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传统城市规划仅仅依赖“规模—性质”为依据的城市规划体系,这种规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于是国内众多学者纷纷寻求解决之道,俞孔坚、李迪华等人研究了不同观点后,结合自己的城市规划的经验,提出了“反规划”理论。该理论被提出以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分别有城乡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尝试将其适当引入到本领域的现有规划体系中[4] 。

“反规划”理论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了根本性的改革出路。传统城市规划强调建设规划论,即规划建设区域,而环境生态规划只是作为专项规划,是为建设服务。“反规划”则是强调不建设规划论,旨在优先考虑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的建设,走向主动为富有生命的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5]。

3.2图解“反规划”理论

传统规划思路[6]和“反规划”思路[7]分别见图1和图2。

通过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得出:“反规划”是一个与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遗产保护、游憩过程紧密相关的,预设的、具有永久价值的网络;是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反规划”理论可以从下面3个角度来认识。

(1)反思现城市发展过快的现状:城市化进程过快城市发展过速带来的系列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2)反思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原有的城市规划方法如不进行完善和深化,势必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推崇反向的规划流程:和传统的规划流程相反,先修建生态基础设施,保持大地的健康,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进程。

3.3“反规划”理论的应用

“反规划”理论最初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此外在区域旅游规划、新农村建设方面也有触及。通过以俞孔坚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的努力,“反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已经有了不少实践作品,比较成功的有浙江台州城市规划案例,此案例中为实现城市空间发展目标,体现城市环境要求,将城市规划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规定,将生态功能进行规划,主要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廊道、生态缓冲区、生态协调区和城镇建设区[8]。这一案例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规划荣誉奖。近年来,部分旅游学者开始思考“反规划”理论如何应用于旅游规划。梁振然等人借鉴“反规划”理论框架,采用逆向的规划方法,提出负的规划成果——景区不可建设区域即生态基础设施[9]。叶舒娟等人引入“反规划”思想,针对传统规划方法给乡村旅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强调“反规划”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了“反规划”思想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运用[10]。

4“反规划”视角下的成都乡村旅游规划

4.1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需更加注重生态本底建设

随着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实施,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要求越来越高。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规划,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想的城市形态是“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11]。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了9年多的努力,城乡统筹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乡村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为城里人提供农副产品和旅游休闲的场所,变为城市形态发展的本底。顺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大趋势,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应融入“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的城市形态,更加注重和强调规划中生态本底的建设和延续。

4.2“反规划”理论与成都市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

的要求相契合“反规划”理论强调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旨在先为城市铺上生态本地,然后再在上面作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宏伟蓝图。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要求的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山是龙门山和龙泉山;水是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田是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优质农田;林则是川西林盘[12]。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念中也提出将生态本底与文化魅力相融合,以自然山水田园休闲为导向需求,以田园城市为启动,保留镶嵌在都市边缘的乡村别具特色的田园景观,提升景观吸引力,突出“乡土、生态、情趣”三元素,打造新田园城市,从而达到乡村景区化。这些生态本底是成都乡村旅游能如火如荼发展的资本,也是成都乡村旅游赖以持久发展的根基。所以保护好生态本底才是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经之道,也是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基本要求。

4.3“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成功案例中

的应用三圣花乡是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距成都市区二环路约5km,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三圣花乡”以“花文化”为媒,打造了春有“花乡农居”百花争艳、夏有“荷塘月色”绰约风韵、秋有“东篱菊园”含蕊迎霜、冬有“幸福梅林”傲雪吐芳的四季主题景区,以及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江家菜地”景区。2006年4月被国家旅游总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三圣花乡的成功可以归结为规划者的长远目光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的把握。三圣花乡规划之初,红砂村放弃了修建五星级酒店,而是将当地民居统一改造成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因恢复创新独具格调的川西民居建筑群,春花烂漫时节,在鲜花的簇拥下,座座川西民居风格院落尽显古朴和清丽,政府就造出了“花乡农居”;在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打造上因地制宜,梅林村以前就有种梅花的习惯,政府打造出了“幸福梅林”;江家堰村以种菜为主,政府便打造出了“江家菜地”;驸马村的“东篱菊园”,政府先是让本村大田全部种上,然后再改造当地民居为带点西式的建筑,以陪衬的洋派气质;万福村有在大田种藕的习惯,政府就打造出了“荷塘月色”。 五朵金花的依次绽放,并没有只是昙花一现,而是朵朵争艳,达到了叠加的效果。从“反规划”理论分析三圣花乡的旅游规划,规划的起步是先为规划区域铺好了生态本底,再在上面画出了这五朵金花。在规划中,不是注重当地有多少新建的或现代的旅游吸引物,而是注重有多少特色的、纯真质朴的和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吸引物。因此,吸取正反经验,借鉴“反规划”理论的精髓,审视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现状,展望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必要思考以下问题。

(1)反思成都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上远不及成熟景区,在给游客提供的旅游服务上也远不能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需求,也就是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面临的提档升级的问题。

(2)反对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无论是适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还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出发,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都应先做好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规划设施过程重视生态效益。

(3)逆向规划流程:先单独规划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推行四线(红线、绿线、蓝线和紫线)管制,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然后才规划建设区域。

(4)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反规划”理论的规划成果是建立起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本底,让成都乡村旅游始终在这个本底上规划发展。

5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5.1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把“反规划”理论引入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本文试图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图3)。该模式是对传统乡村旅游规划流程的逆向分析,优先考虑景观安全格局,先进行非建设区域(绿地、湖泊、林地、农田等)的规划,再进行建设区域的规划,建设区域的规划必须以非建设性区域的规划为前提,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本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2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反规划”理论中,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建立乡土植物苗圃;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10]。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强调成都自然生态本底“山、水、田、林”的相互融合;成都乡村旅游资源繁多,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以及乡土文化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出品牌效应,避免品牌雷同;在规划建设中,应保护和利用好高产农田,保持乡土气息;在景观打造时,尽量采用本土植物,可以减少投资成本,保持本土性,避免生物学中外来物种入侵给当地植被造成生态灾害;在规划建筑时,应与本土景观相融合,避免格格不入,过于突兀,成都的川西林盘足以体现成都乡村的原汁原味,乡村旅游开发时应尽量保护和开发林盘旅游。

6结语

一个新理论的融入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理论。“反规划”理论是在城市规划基础上提出的,起初就是为城市规划服务,将它运用到乡村旅游规划乃至具体到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尚只处于理论借鉴阶段,要想“反规划”理论真正能融入到乡村旅游规划中还任重而道远。

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必须顺应成都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反规划”理论旨在将区域的自然、人文和生物过程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这与成都市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相吻合,使得“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高度可行性。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需要在实际中不断总结和深化。

此论文为《乡村旅游规划技术创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与应用》(成都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号为9562011R0028,获成都市2011年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乡村旅游提升计划总体方案[R].成都:成都市旅游局,2011.

[2]唐建兵. 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误区及改进分析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4):346.

[3]杨洪,邹家红.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3):50.

[4]王雷,李旺君. 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73.

[5]俞孔坚,李迪华,柳海龙.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J].城市规划,2005,29(9):76.

[6]俞孔坚.“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梁振然,程道品,任爽.“反规划”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8(1):103.

[8]叶舒娟,杨效忠,罗世俊. 基于“反规划”视角的乡村旅游规划新途径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77.

第2篇:特色乡村旅游案例范文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第3篇:特色乡村旅游案例范文

1、景观休闲型

以赏花经济为主导,以特色节庆为引领的开发模式。该模式旅游发展的重点:

1.1、规模取胜,通常大面积的同类或多种花卉,形成视觉冲击;

1.2、景观塑形,通过地形设计、人造花卉雕塑、花卉人文景观等优化景观效果;

1.3、节庆助推,有针对性的推出节庆活动;

1.4、服务配套,立体交通观赏、养生美食享受、有机产品购物等保证美好体验。

案例:加拿大Butchartgarden

加拿大国宝级精致园林,实现四季皆有景的多彩风情园。

1.5、简介:坐落于加拿大温哥华岛,占地20 hm2,是利用一个荒废的采石坑修建的,层次鲜明,四季可游,融汇世界园艺精华的精致花园。

1.6、策略:利用地势起伏构建景观层次,从单调园艺走向主题园。

1.7、产品:玫瑰园、日式庭院、意大利花园、低洼花园、Butchart家族陈列馆。

1.8、配套设施:游客中心、停车场、园艺咨询中心、种子和礼品店、餐饮厅(dinningroom,blueroom-温室餐厅,咖啡店)。

1.9、盈利模式:门票+餐饮消费+纪念品出售(见图1)。

2、科普观光型

这是一种以科技观光为引领,以四季花卉为特色,以考察、科普为主导的开发模式。

该模式旅游发展的重点:

2.1 注重科技导入,从花卉苗木的组培科研到立体化展示;

2.2 科普体验规划,科普教育相关的功能设置及活动策划,且需注重趣味性;

2.3、创意景观设计,用花卉创作有趣味的景观小品,提升花卉的观赏性;

2.4、其他功能导入,引入生态餐厅等项目,丰富游客体验内容。

案例:英国EDEN伊甸园

植物展示+科研教育+特色活动,通过环境再生,建造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伊甸园”。

2.5、概况:1994年英国人提姆・史密特首次提出要在一个已经受到工业污染和破坏的地区重建一个自然生态区的想法,2000年在英国南部康沃尔郡废弃的矿山上兴建的伊甸园的项目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态温室。这里目前汇集了几乎全球所有的植物,超过4 500种、13.5万棵花草树木在此是一个集科学与娱乐为一体的博物馆,不仅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一个开展生态教育的天然课堂。通过它,人们可以了解更多的生物学信息,它是后工业时代环境再生的绝佳范例。

2.6、经营状况:伊甸园自2001年对外开放以来,目前已接纳访客超过900万人(见图2)。

2.7、运营模式:

2.7.1、注册慈善信托基金。信托基金下O一个全资公司,代表信托基金掌管伊甸园工程的全部事务;

2.7.2、成立伊甸园基金会。基金会主要代表伊甸园工程的对外形象,负责与政府、企业、学校和NGO等机构建立联系,帮助伊甸园工程建立一些专项项目(如废物零排放项目),以及寻找伊甸园工程差异化发展的策略。

2.8、创意理念及重要项目设置

2.8.1、特色项目

体验类:话剧、研讨会、艺术类、园艺论坛、音乐节和儿童节目。

观赏类:两大温室、三大展览馆。

教育类:每年1月和9月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

2.8.2、生态教育

创意建筑:

伊甸园由4座穹顶状建筑连接组成,整体外观如蜂巢的巨型球体,被世人称为:“吹气泡泡的建筑”,世界第奇迹。

2.8.3、展馆设置:

种植10万种以上的植物,为全球最大植物保育场的所在地;

以主题方式分别设计“潮湿热带馆”、“温暖气候馆”、“凉爽气候馆”;三大展区共6个“大温室”,分别展示6个不同国家的植物。

3、生态度假型

兼顾花卉的特色观光和优美环境功能,以花造景、依景度假的开发模式。

该模式旅游发展的重点:

3.1、明确用地组合,注重农业用地与旅游度假设施用地的规模和空间关系,兼顾景观性、私密性与经济性。

3.2、丰富度假产品,基于花卉田园等打造花田运动、花汤养生、美食体验、花丛住宿等特色度假产品;

3.3、完善配套设施,以建设"花境"绿道为重点,以特色交通体验为特色,完善旅游度假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设计。

案例:成都石象湖

以生态休闲、鲜花节事为核心驱动,激活相关产业的综合性生态休闲示范区。

3.4、区位:位于四川蒲江县,距成都86 km,距双流机场国际机场77 km;

3.5、规模:20平方km,2 000 hm2区域;森林覆盖率60 %,湖面133 hm2;

3.6、特色:

3.6.1、以湖景旅游为核心结合花卉产业(郁金香、百合花)整合优势,将石象湖打造成为国际复合型度假区;

3.6.2、园区由生态文化主题辐射出国际休闲度假园、国际会议中心、未来人居生态环境示范区及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等。

3.7、游客量:年均30万人次

3.8、空间布局

4、主题游乐型

以花卉景观为环境特色,以花田游乐为主导的开发模式(见图3)。

该模式旅游发展的重点:

4.1、花卉景观设计,通过不同种类花卉搭配种植,形成多彩花田景观;

4.2、运动娱乐导入,花田中设置卡丁车赛场、迷宫等趣味运动。

4.3、特色交通规划,结合地形特点,设计车行、人行等不同景观道路。

案例:日本芝樱公园

欣赏浪漫芝樱+体验花田赛车,世界独一无二的芝樱卡丁赛车场。

4.4、概况:位于日本北海道东藻琴村藻琴山,芝樱数目达120万枚。同时,山下设置亲子游憩设施,并提供野餐等场地。

4.5、面积:10 hm2。

4.6、主题活动:“芝樱祭”系列春日活动、“东藻琴芝樱公园摄影比赛”等活动。

4.7、芝樱花色:五月花季,紫、白、红、粉红、淡粉、雪青6种花色同时开放,花期长达3个月。

4.8、建设内容:卡丁赛车场、大地艺术景观等。

4.9、开发启示:独特的赛车体验,多彩的芝樱花田。

独特的赛车体验:世界唯一的芝樱卡丁赛车场,体验芝樱环绕下的赛车感受。

多彩的芝樱花田:通过不同花色的芝樱种植,拼出独特的“小牛”大地艺术景观,形成景区著名地标之一。

5、产业博览型

集花卉苗木种植、交易、展览、观光休闲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式开发模式。

该模式旅游发展的重点:

5.1、产业资源,必须具备或能整合花卉苗木的组培、种植、研发、管理等人才、企业和花卉苗木资源;

5.2、链式开发,基于产业种植基础,从组培、种植、研发延伸拓展到展览、交易、花卉衍生产品生产与销售、花卉观光休闲等,以产带旅,以旅促产;

5.3、功能空间,主要功能一般包括花卉科研区、花卉展销区、主题花海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等,功能组合和空间布局上需兼顾产业要求和旅游需求,既不影响生产种植,又能满足游客体验。

案例:上海鲜花港

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典范(见图4)。

5.4、核心特色:320万株郁金香花海&36万m2玻璃温室。

5.5、开园时间:2007年。

5.6、占地面积:主景区66 hm2。

5.7、投资方: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5.8、所获殊荣:国家4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5.9、游客量:郁金香画展期日均1万人次,年游客60万人次,门票:100元。

6、空间解析(见图5)

7、旅游产品及游线解析(见图6)

8、农家花乡型

以“花田”为背景,以农家乐为主要载体的“花卉乡村”开发模式。

该模式旅游发展的重点:

8.1、注重风貌整治,以大面积花卉景观围绕,建筑、景观等凸显乡村风貌,营造世外桃源般的乡村风貌;

8.2、融入乡村文化,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打造主题文化景观,设置手工艺、民俗及农事体验活动,并结合花卉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等;

8.3、化农家休闲,注重农家美食、休闲垂钓、农事体验等休闲产品,以花引客,以闲留客。

案例:四川成都三圣花乡(见图7)。

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的乡村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8.4、概况:距市区15 min车程,面积16.8 km。

8.5、定位: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8.6、规模:农家乐266家(其中星级农家乐224家),高档会所及高、中、低档乡村客栈40余家。日均客流20 000人(周末35 000人以上)。

8.7、周边:城东副中心,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千亩天鹅湖公园。

8.8、五朵金花:

9、经营管理:

(1)运作模式: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

政府主导。在财政、税收、信贷上向农村和农业倾斜,投入8 300万元,用于搭建融资平台,撬动吸引民间资金2亿元;

吸引社会资金介入。按照政府合作经营、先行投入再溢价退出的方式,引进了成都维生、上海大地等花卉龙头企业和北京金港赛道等知名企业入驻。

集体资产参与。村集体通过将集体土地、堰塘、荒坡等资产出租,将获取的租金用于“五朵金花”的打造。

(2)规划建设:农村化布局,景观化打造,城市化建设。

采取“农民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将农居改造景观化。

增加湿地、绿地使景观打造生态化。

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设施现代化。

(3)景区管理:5A要求,4A标准,精品提升。

引导景区内的经营者对厨房、厕所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改造,对经营场所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使其与景区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相协调。

开展“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和“干部入户、文明到家”等活动,帮助经营者提升经验理念和管理水平,使其摆脱传统“农家乐”的低水平经营,真正体现“五朵金花”4A景区品质。

10、产品打造

10.1、文化主导,主题经营

以文化润色农业、营造环境、提升经营;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错位互补和协同发展,形成五个主题景点。

10.2、多元发展,提升转型

由单一的“观光+休闲”(农家乐)向“文化+休闲+商务”(精品乡村商务酒店、高级会所、体育公园等)的中高端多元化产品提升转型。

10.3、节事营销,产业支撑

以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节”和花博会为契机,以花卉产业为支撑,营造四季花卉节事。

10.4、4A标准,品牌塑造

以申报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和承办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节”为契机,进行环境整治、设施改造、经营规范,树立“五朵金花”品牌形象。

(摘自山合水易研究中心,2014-5-13)

休闲旅游小镇开发模式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休闲小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模式。休闲小镇更具象化,可以落实到休闲产业上,是以泛旅游产业为主体,在33~333 hm2的架构上进行城市化聚集的一种模型。如何成功打造休闲小镇。

1 休闲小镇的概念

休闲小镇,是指依靠某类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以旅游服务和休闲产业为主的小城镇,也是一种以商业街区为主要形态,休闲聚集与居住聚集混合的小镇旅游策划综合开发项目。如休闲古镇、旅游小镇、温泉小镇、艺术小镇、时尚小镇等。

2 休闲小镇的三个要素

休e小镇是由旅游产业聚集带动的城镇化的一种主体模型,任何一个休闲小镇都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核心基础:

2.1 核心吸引中心,其中吸引核不一定是观光,有可能是休闲,有可能是娱乐,也有可能是游乐。

2.2 休闲聚集中心,不仅让人来,还要让人住在这里,只有住下来才会形成消费。因此以居住为核心的多业态休闲聚集,实际上是休闲小镇发展的核心。一个休闲小镇能不能成功,核心取决于休闲业态。

2.3 是延伸发展中心,休闲聚集可以延伸出养生、养老、娱乐各种各样的消费结构和各种各样的产业业态。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旅游引导休闲聚集形成的休闲小镇发展模式”。

3 休闲小镇的打造要点

3.1 吸引力和游客量是休闲小镇打造的前提

3.1.1 吸引力的打造是前提,休闲产品/项目的设计是关键,是形**流的必备条件;

3.1.2 游客量与游客滞留时间是重点,决定了休闲小镇的规模。

3.2 休闲聚集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模式

3.2.1 休闲产业聚集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与基础。

3.2.2 游客的水平、层次、消费模式以及滞留时间形成的人均消费水平将会形成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

3.3 休闲聚集下的泛旅游产业整合和延伸发展

休闲聚集下的商业物业延伸出一系列产业和产业带动的地产,在这一结构下同时形成城市化本身的配套,由此形成休闲小镇架构。

4 休闲小镇的发展架构“吸引核+聚集核+地产延伸”

休闲小镇是一个景区,有风貌、有特色,还能起到示范作用。

休闲小镇也是消费产业聚集区,是由消费聚集形成的产业园区。

休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区,需要解决人的城镇化。

由此,风情小镇构建的12个重要方面:

4.1 风貌吸引力:古镇、艺术、创意、西洋。

4.2 广场吸引核;激光水秀、篝火晚会。

4.3 餐饮吸引与聚焦:一招吃遍天。

4.4 酒吧与夜间聚集:留客的关键。

4.5 创意客栈聚集:客栈酒店及公寓房地产。

4.6 创意工坊街区:百工坊、百艺坊。

4.7 娱乐游乐街区:演艺、洗浴、养疗。

4.8 街区与商业房地产。

4.9 就业与本地居民第一居所。

4.10 大城市与周末居住第二居所。

4.11 远客与度假居住第三所。

4.12 养老居住。

5 休闲小镇规划六要素

5.1 规划基础:泛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旅游产业是旅游小镇发展的基础,是集聚人口,形成就业的关键。在城镇化体系架构下,应以泛旅游产业体系为构建重点,发挥传统旅游产业的联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泛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旅游业态及要素规划并为政府及企业设计合理的运营模式,从而形成一整套产业发展规划,为休闲小镇的建设奠定产业基础。

5.2 规划要点:特色旅游吸引核的设计

旅游吸引核的设计对小城镇建设来说至关重要。首先需要对资源进行全面梳理,进行本体价值与开发价值评价,选出既可产生市场需求又具有辨识度的资源,作为核心吸引力构建的基础。进而围绕这一资源,进行产品设计、业态设计、游憩方式设计及功能布局,最终形成吸引游客前来的关键因素。

5.3 规划关键:双重功能的项目策划

小城镇,不仅要服务游客,更要为当地居民服务。因此,小城镇里的项目策划不同于单纯的景区,需要具备小城镇和旅游双重功能。

5.4 规划落地:特定功能开发及其布局

产品及项目策划完成后,落地下来就是依据功能的空间布局。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多,休闲小镇的功能布局也由单一化走向了综合化,往往具有观光、休闲、度假、游乐、夜间娱乐、居住、集散、养生、运动等多种功能。当然,不同资源类型主导下的小城镇,功能也不尽相同。

5.5 规划特色:风貌规划

特色风貌是休闲小镇的吸引力之一,休闲小镇风貌的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城镇的建筑和景观方面的因素,还是城镇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软环境方面的因素,两者缺一不可。

建筑主要集中在民居、客栈、酒店、商业建筑、景点建筑;

景观主要集中在商业街景观、滨河/水景观、道路景观、绿地景观、休闲广场景观;

软环境是对当地民俗风情、文化遗产、生活风俗等传承与保护的同时,从居民与游客的需求出发,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与制度保障。

5.6 规划价值:政府运营模式

第4篇:特色乡村旅游案例范文

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镇,距上海大约两个小时车程,翠竹山坞间,民宿产业星罗棋布。

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2015年,莫干山镇的精品民宿有近百家,实现直接营业收入3.5亿元。当地民宿动辄千元一晚的价格俨然成为了标配,有些甚至达到三四千元一晚,旺季的时候还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

与如今的火热相比,十多年前,莫干山镇却是另一副模样。虽然莫干山风景名胜区在其境内,但当地却没有享受到多少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作为水源保护地,莫干山地区所有产生污染的产业都被清退,除了小农耕作和零星的农家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2004年,南非商人高天成在游玩时发现,莫干山乡间的宁静非常适合都市人休闲度假,但档次偏低的农家乐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高天成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在一个村里租下六间破败不堪的老房子,通过精心设计,改造成“洋家乐”。

高天成认为莫干山的农舍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浑然一体,通过旧物利用和空间设计,就能满足中高端人群的休闲度假需求。之后,他又相继租用老屋,打造了“裸心乡”等一干既有设计美感,又保留了乡土元素的精品民宿,吸引了很多游客入住。

高天成的试验,为莫干山开启了一个新的产业,许多投资者纷纷效仿,在此打造精品民宿,曾经被空置或遗弃的破败老宅,重新焕发了生机。而近年来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中兴起的“逆城市化”生活方式,则让越来越多的人拥进莫干山。

在民宿产业的带动下,莫干山农房的租金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上涨。而当地村民除了房租收入,有的还在民宿做起了服务员。此外,村民栽种的蔬菜和水果,每年都会以略微高出市场的价格供应给民宿。

在整个民宿产业发展中,当地政府也一直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德清县政府认定精品民宿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旧屋改造上给予了相对宽松的政策。2015年5月,德清县全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有规划地引导民宿差异化发展,并通过成立莫干山民宿学院,为从业者提供专业化的民宿课程培训。

投资者、村民、当地政府,多方要素的有效组合,使莫干山民宿成为乡村创新发展的出色范本。2016年10月,莫干山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空心村变形

“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说地不是地,草有半人深。”这是中国“空心村”现象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加上很多地方农村规划滞后,住房和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形成了许多经济凋敝的“空心村”。

拯救乡村,重新赋予乡村经济活力,迫在眉睫。因此,许多地区在传统农业之外,试图通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方式盘活农村经济。这当中,不乏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

陕西礼泉袁家村,没有名胜古迹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但却通过打造民俗小吃一条街,每年吸引游客300万,年营收超过10亿元。从十年前青壮年全部外出打工的空心村,变成乡村旅游“模范村”,袁家村的成功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袁家村因地制宜,主打“关中印象体验地”,让游客体验地道的关中美食和民俗;二是袁家村动员“全民创业”,把所有人的利益都绑到一个产业链上,形成餐饮、住宿规模,同时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把优势项目进行股份化管理,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三是通过旅游,带动传统农业生产,提高农特产品议价能力。

相比袁家村模式的成功,许多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不考虑客观实际,认为“是乡村就能发展乡村旅游”,对投资开发项目不作科学论证和规划,忽视交通、食宿、民俗文化、产业结构、原住民利益等重要因素,最终导致投资项目没有成为财富反而变成包袱。

因此,通过旅游盘活乡村经济,一定要因地制宜,与当地自然、文化资源以及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一村一品”新逻辑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乡村商业生态在尝试互联网的同时,一些原有的业态不可避免地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群体。

如果没有“北山狼”,浙江丽水北山村的村民们至今还在各地卖烧饼。如今,当地村民放下烧饼担子,拿起了键盘和鼠标,做起了户外用品生意。

这个变化,绕不开电商。2006年,“烧饼郎”吕振鸿在村里开了第一家网店,并创立户外品牌“北山狼”,带动全村乡亲一起加入电商队伍,其中90%成为了“北山狼”的分销商。

“北山狼”公司采取自主品牌+生产外包+网上分销模式,生产供应链在外地,北山村农民网店扮演品牌运营、销售的角色。2015年,这个800户人家的村庄,网店超过300家,衍生出了十多个户外用品名牌,电商全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淘宝上30%的户外睡袋出自这里。

一个毫无户外用品产业基础及供应链背景的小山村,却成了国内户外用品的网络集散地。北山村的模式对于没有特色产业的农村来说,是一条值得借鉴的发展之路。

截至2016年8月,全国形成集聚效应和和交易规模的“淘宝村”数量达到1 311个,许多农户和返乡青年通过电商致富。

“淘宝村”呈现“井喷”之势,既表明了传统乡村社会寻求变迁的内生性动力,又意味着互联网技术正在重构乡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它们不完全依赖自身的资源优势,而是通过电商载体来重组乡村经济和社会组织形态,并打破了乡村传统较为封闭的生产组织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跨区域性和跨产业性。

当前,绝大多数“淘宝村”销售的主营产品都是非农产品,真正依托农业产业发展成为“淘宝村”的案例并不多见。而全国有特色农业优势的“一村一品”专业村超过5万个,借助互联网平台,这些村庄有着巨大的产业整合潜力。

村庄场景革命

文创进乡村,是实现乡村改造的另一条路径,其意义在于通过场景再造,在乡村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在这方面,拥有大量古村落资源的福建省,做了大量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一是引导和培育当地居民参与。如屏南双溪T下古村,引进艺术教育团队在当地推行“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学活动,短短8个月就把30位村民培养成“画家”。

二是实施差异化文创运作模式。龙岩培田村通过举办春耕节、培养民间技艺传承人、建立特色工坊等方式,传承染织、剪纸、山歌童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活着”的古村落 。

三是产业融合发展。南安观山村推出“游古大厝,品有机茶,吃农家菜,住番仔楼”活动,将乡村旅游与有机农业、经济林种植、餐饮住宿等不同业态形式相结合。

四是打造上下延伸的文创产业链。仙游坝下村拥有3万名能工巧匠和600家工艺企业,形成一条由工艺师、雕刻工、木材商、经销商、工艺产品等组成的产业链。

第5篇:特色乡村旅游案例范文

云南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不可复制,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较好。美丽乡村能彰显云南的环境优势、体现云南的生态价值,云南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工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旅游开发经验及国家出台的政策,为云南美丽乡村旅游建设该如何科学规划建设、提速发展,提出一些个人意见。

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是人们心中最美乡村的模样。席慕容曾在《乡愁》中有着这样的描述,她说:离别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而美丽乡村,承载着的正是人们割舍不下的乡愁,是可以重拾童年记忆的时空隧道,是让都市人驻足留恋的一方净土。

就资源来说,云南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红河州建水县团山村、楚雄州永仁县太平地村、保山市隆阳区坡脚村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入选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由我公司(昆明艺嘉旅游)策划、规划的“喊沙傣族特色村”入选2015年“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从江岜沙――最后一个部落”入围贵州10个省级示范性中国传统村落名列等等。

就政策环境来说,2013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净”的美丽云南。同年,云南省省级财政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资金7亿元,计划建设500个项目,每个项目财政奖补资金补助标准一般不低于10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计划建设美丽乡村500个,以后每年建设1000个以上。争取到2020年全省美丽乡村达到1万个。同时,云南省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要内容,逐步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就发展现状来说,自20世纪80年代自发起步以来,云南省乡村旅游已经进入到大力发展阶段。目前云南已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示范点16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8个、名村4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91家、旅游特色村200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150个、度假村712家、规模以上的乡村旅游接待点4887处、农家乐1万多家,特色民居客栈4000余家。云南乡村旅游呈现出类型多样、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发展体系。

然而,云南乡村旅游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城镇化车轮的碾压下,在很多地方,绿色的原野正在逐渐消失、清澈的河流变得污浊不堪、古朴的民风被钢筋水泥阻隔,美丽的生态正离我们越来越远。云南民族村落较多,但较为分散,凝聚力较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依然存在着城市规划痕迹过重,同质化严重,以及缺乏产业支撑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国家如此利好的政策,以及云南如此多优越的乡村资源,云南美丽乡村旅游建设该如何科学规划建设,乘风破浪,提速发展?我个人认为“美丽乡村核心在于老百姓脸上无忧无虑、发自内心的笑”,打造美丽乡村要从老百姓出发,在规划和建设上以村落原生态特性为核心,建设老百姓过得舒适,游客愿意留下来的美丽乡村。

针对大多数重建村寨城市规划痕迹过重的问题。目前,“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人畜分离、厨卫入户、突出特色、差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尚未形成,为此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规划遵循当地人文特色。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反过来,又可以推断出“一方人规划一方水土”。如此,“水土养人,人规划水土”就形成了一个自治社会的良性循环;二是规划不能全覆盖。乡村地理的复杂性、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历史的延续性使得在规划时不能一刀切,要符合乡村规律;三是规划要多部门协调。乡村涉及到农业、文物、文化、旅游、国土资源、农田水利,涉及到产业结构、涉及到生活方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不能单独靠一个部门负责;四是规划要符合乡村传统文化,不能拆旧建新使传统古村落的文化景观遭到破坏。

针对乡村规划建设同质化的问题。以“一村一特色、一寨一主题”为建设理念,围绕民族特色、农业种植及资源禀赋,已重建完成的村寨进行低成本高标准的提升改造,与还未重建的村寨形成区域一体化,内部差异化协调发展。随着历史的沉淀,每个地方积累了鲜明的地区风格,但是在乡村改造中,这样的地域性差异却越来越少,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不仅仅要保留这些特征,还需要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元素,进一步形成独具区域性特色的乡村样式。

针对美丽乡村建设缺乏产业支撑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以产业带动发展,并围绕“传统农业+医疗产业(中药养生)+旅游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带动百姓在重建后依托产业支撑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在乡村旅游产业方面可从这几方面改进:一是提高基本农田使用效率,发展农业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用大地艺术的手法为三产打造景观;二是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森林空间发展林下中药、旅游等产业;三是发展旅游,依托乡村环境发展农业乡村旅游;四是通过产业扶贫带动乡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

针对乡村规划缺乏空间设计的问题。老井、古树、戏台、庭院、晒场……是多少人童年时光里难以磨灭的记忆,在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乡村元素被时代洪流冲击、磨灭。在乡村旅游和文创的大潮下,站在乡村美学的角度,在传承与复兴乡村的过程中,应该抓住那些空间肌理及生活场景,全面认识乡村空间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真正做到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具体可从几点来做:抓住乡村空间的文化深意,突破城市人的唯“美”主义眼光,充分挖掘乡村空间的功能演变及文化变迁;寻求乡村空间多元化运用,引进西方规划设计观念的同时,运用传统智慧对空间、功能、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把握;抓住乡村中最有特色的点,比如村中古井、老树、老院子、老戏台等元素;以乡村美学考虑人的空间需求,在规划时要从乡村美学的角度整体去考虑乡村空间的整体组合性,以及每一类空间所承载的现代功能性需求与文化需求。

针对乡村规划缺乏乡土味道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首先,突出地域特色。尽量保留原有地域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原汁原味,不能将美丽乡村建设简单地变成城市的微缩版,失去了灵性;其次,保护好传统村落。保留传统村落结构和风情上的差异性,别让“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第三,要做好村庄布局。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庄布局规划必须要考虑到地域风貌,以方便村民生产生活为根本点和出发点,坚持规模适度、突出特色、保护生态的原则,让美丽乡村既有面子也有里子,不能让根植于乡村文化背景下的浓浓乡愁无处安放。第四,弘扬民俗文化。注重搜集、挖掘、整理民俗文化,并为其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鲜活的内容,搭建好传播、弘扬民俗文化的新平台,让美丽乡村既有传统村落的古朴风骨,也有现代农村的文明气息,让美丽乡村具有生态之美、装满童年味道而又承载浓浓乡愁,

针对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的问题,对村寨周边环境与旅游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满足当地老百姓生活舒适化与游客进入便捷化等功能。

第6篇:特色乡村旅游案例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媚儿”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文化和旅游局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文化和旅游局工作总结

1.高质量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

2020年,重点完善提升15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和图书馆文化馆分馆、664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2个贫困村文化设施,打造了73个村级图书馆文化馆服务点。新建3处城市书房和10处城市书吧,目前全区共有7处城市书房,与区图书馆一卡通用,方便读者就近借阅。大力进行创建宣传,在报纸、电视、广播及新媒体平台,进行深度报道,形成宣传声势;在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以及主要街道、商超、车站、机场、宾馆、酒店、银行等场所,设置宣传标语,形成人人了解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深化城市文化内涵,全区先后重点建设了19个红色文化展馆、打造了29个“文登学”文化展馆,命名了12处红色主题公园。

2.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加大走访调研和群众文化活动力度,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2020年,培训基层文化管理员、文艺骨干5批次,送戏下乡活动遍及每个村,每村至少5场演出,公益电影放映7233场次,各类公益文艺辅导上万场次,文艺爱好者利用自家闲置场所改建“文化活动点”超过500个,全区形成部门带动城乡文化联动、民间剧团覆盖各片区、小文艺队覆盖各村居的多层次文化活动阵地。2020年上半年威海市文体生活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文登区排名第二;11月份,威海市公共文化建设的满意度暗访评估中,文登区排名第一。

3.精品旅游有序健康发展

梳理全区文旅资源,发掘了167个有特色、有故事的优质景观和历史遗迹,推出慈口观、顾家、梧桐庵、六度寺等10个主题民宿及一批网红打卡地;利用3年时间,打造18个精品旅游特色村,今年,慈口观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制定自驾旅游整体规划,培育文化体验游、红色教育游、康体养生游、乡村民宿游等融合业态,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10月,新增天福山红色旅游景区和威海回龙山李龙文化民俗园2个3A级旅游景区。在威海市政协组织的精品旅游视察中,文登区在8个市区中排名第四,取得历年最好成绩。

4.激活文化旅游消费市场

全面落实上级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为9家旅行社退保证金84万元,为3035家文化体育、住宿餐饮、旅游娱乐等企业减免税费4520万元。加强线上线下节会的营销推介,从第二季度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后开始,坚持月月有节庆,举办了蒲公英文化节、樱桃节、金鸡菊文化节、西洋参文化节等,线上助力文登特产销售,实现“富民”产业与精品旅游的深度融合。5月—10月广泛组织商户参加威海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整个活动期间,参与项目7个,交易笔数1490笔。提振冬季旅游市场,自12月1日至明年2月底,开展A级景区免门票惠民活动。

5.文旅项目集中落地

全区新上了15个文旅产业项目,其中,启动续建呼雷汤温泉,郁竹苑田园综合体、莲花城田园综合体、新农创春分小镇、听风观海文化旅游项目等精品旅游项目已有部分设施投入使用。“双包双促”有效落实,全局78名干部包促文旅企业,重点帮促解决问题35件,受到企业的好评。

6.改革创新工作不断推进

(1)行业精准扶贫经验为国际旅游减贫事业提供参考。2020年,区文旅局推荐的米山镇西山后村生态旅游开发扶贫案例,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是威海市唯一被收录的案例。

(2)文登音乐厅启动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这是省委制度创新的重点任务,全年上演了11场精品剧目,“花小钱、看大戏”的惠民举措,深得观众好评。

(3)文登图书馆荣获威海地区唯一的省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试点单位”。

(4)文化馆“艺彩龙乡”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山东省2019年度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第7篇:特色乡村旅游案例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现状 对策 呼和浩特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不仅可满足广大城市游客“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而且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呼和浩特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

呼和浩特市地处内蒙古中部的金三角,区位优势显著。包括四区、五县,四区是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和玉泉区;五县(旗)即武川县、土默特左旗、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全市总面积 1.72 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乡村众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近些年随着呼和浩特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通过重点指导、市场运作等多项措施,开拓了很多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地。形成了以回民区和玉泉区为代表的城郊休闲型乡村游。以新城区、赛罕区和林县为代表的农业观光体验型乡村游;以土左旗与清水河县为代表的风光民俗型乡村游;以武川县的五道沟、得胜沟、托县的一遛弯儿农家乐为代表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游。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呼和浩特市的乡村旅游提供了大好的机遇

近些年呼和浩特市经济迅猛发展,其中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占总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市政府也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2008年全市旅游系统按照国家旅游局提出的相关要求,制订了与呼和浩特市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办法”,编制了《呼和浩特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了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快速和健康发展。2009年到2010年,呼和浩特市旅游部门深入乡镇、农村,重点研究发展乡村旅游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编制完成《呼和浩特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导土左旗、武川县编制《敕勒川哈素海文化旅游产业园总体规划》、《武川县域旅游总体规划》。

(三)乡村旅游推动了呼和浩特市经济的发展

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乡村游接待150余家,农家乐接待示范户33家,在建27家 。在“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5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以近20%的速度增长,是同时期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1.4倍。呼和浩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建设新农村探索了一条新路。

二、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这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可以玩的地方很多,但是缺少特色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形式趋同,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类型同质化严重。乡村旅游的各个 “农家乐”提供的服务项目大同小异,仍停留在吃农家饭、钓鱼、唱歌、打牌等常规活动,缺乏与景区和自然资源的结合,对当地的乡村资源优势认识不透,挖掘不深,使得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独特性。

(二)基础设施配备不足,旅游服务质量不高

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旅游交通、餐饮、住宿、通讯、水、电、气、排污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然而,目前呼和浩特市乡村中的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设施配置不完善,如乡村的客房、厨房及厕所的卫生条件差;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此外,还存在着部分乡村旅游档次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

(三)乡村旅游人才匮乏,旅游管理水平低

由于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初级阶段,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较少,且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大多以村民自我管理为主,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管理的不到位。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出现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不良现象,制约了呼和浩特市面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度,生态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呼和浩特市有部分乡村旅游目的地没有注重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急功近利,无序开发,商业开发过度,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基本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伴随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涌入,带来的生活垃圾、污水、汽车尾气造成呼和浩特市部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负载过重,导致乡村旅游地的环境退化、资源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品牌

呼和浩特市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保留本地特色,不能盲目跟风。乡村旅游发展应重视品牌效应,针对市场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必须积极创造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优质的服务、特色的项目,大到整体定位,统筹规划,小到吃、住、玩、门票,所有细节都要有特色,只有做到处处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文化悠远、民风淳朴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才能真正吸引客人。

(二)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应完善乡村的内部交通体系,形成自己的特色;供水、供电体系统要环保且富有创意;逐步完善停车场、厕所等配套设施;提高旅游点内的服务人员素质,学会接待的礼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服务要紧扣 “方便、热情、周到”六字方针,为游客参加乡村旅游活动提供方便。

(三)注重人才培养,健全管理机制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奇缺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呼和浩特市各级政府、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应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实施“人才工程”,加快乡村旅游地农民从体力劳动者向知识型、智力型劳动者转变。要把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作为“培育新农民”的重点。通过加强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农户的业务培训,提高科学管理、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议旅游发展管理部门与呼和浩特市的高等旅游院校合作,积极培养、培训和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弥补乡村旅游开发人才的不足。同时,以开展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评定和星级农家乐评定为抓手,逐步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发展乡村旅游业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正处于一种不断上升的态势。但是一些地方目光短浅,受利益驱动的影响,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破坏长远发展的举动,必须加以制止。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在土地利用上、景区开发都要坚持保护第一,尽可能不改变现状,尽最大可能给予全方位的保护,要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进行充分利用。同时也要做好对游客的教育宣传工作,使每一位游客都能关心生态环境,不破坏一草一木。

参考文献:

[1]程道品.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及案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3

[2]叶琼秀,覃建雄.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 SWOT 分析及发展模式探讨[J].四川地质学报,2010.3

第8篇:特色乡村旅游案例范文

关键词: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内涵;资源集约;特色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1.06.035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for the Rural Leis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Xiqing District

ZHANG Ming-liang

(Tianjin Institute of Rural Economy and Agriculture Planning ,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starting from agricultural basic conditions in rural leis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Xiqing, the developing staus of rural leis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was introduced and it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district was analyzed. The deficiencies were summed up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and then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ere put forwad to promote rural leisure and touris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is district.

Key words: rural leisure and tourism;culture content;resourece intensive;featured products

西青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属环城四区之一,总面积545 km2,常住人口68万人[1],下辖“两街七镇”, 分别为李七庄、西营门两街道办事处;杨柳青、张家窝、精武、大寺、辛口、中北、王稳庄七镇。

1 西青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农业基础条件

1.1 自然资源

西青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寒暑交替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3.0 ℃,全年无霜期216 d,年降雨量平均561.9 mm,年际变化不大,年日照总量2323.4 h,光热资源丰富,利于农业种植[2]。本区地势低平,海拔高度大多在1~3 m,西高东低,境内河渠稠密,主要河流为大清河、子牙河,洼淀较多,土壤多为潮土,土质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总体而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该地区现阶段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2 区位资源

西青区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环渤海经济圈内,社会经济条件较为雄厚。辖区内有京福、津淄、津港、津同、外环线等11条公路干线,纵横交错,贯通全国各地。西青区紧邻市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驱车十几分钟就可进入天津市区,为当地的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市场空间,也使得该地区成为市民参与农业休闲观光、采摘的首选场所。

2 西青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2.1 发展现状

截止到目前,西青区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共13家,其经营面积0.167万hm2,年总投资13亿元,共带动农户数5 928户,直接从业人数

2 080人,带动农户增收2~3万元。经营主体按类型划分可分为3类:休闲度假类型、农家乐类型和科普教育型。其中属于休闲度假类型的共9家为凯润食用菌、梨园花卉市场、第六埠农业观光园、水高庄园、德仁农业示范园、益利来养殖园、曹庄花卉之乡、雷庄庄园、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属于农家乐类型的共2家分别为辛口沙窝萝卜种植采摘基地和大柳滩庄稼院;属于科普教育型2家分别为园艺科技博览园和闽中食用菌基地。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节庆活动有5个,沙窝萝卜节、大柳滩桃花节、西青金秋旅游节、曹庄花卉生态旅游节、张家窝冬枣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品牌已深入人心,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旅游接待规模逐年递增,2010年,全区乡村休闲旅游共接待中外游客5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同比均增长26%。今年1至5月份,共接待游客276.3万人次,同比增长21.8%,旅游收入1.5亿元,同比持平。其中,购票人次55.8万人次,门票收入1 743.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8%和36.5%。

2.2 发展特点

2.2.1 旅游板块初具规模 西青区于2010年编制完成了《西青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以民俗文化为龙头,以崇文尚武为两翼,着力打造民俗文化、尚武文化、红色旅游、现代都市型休闲农业和宗教文化等5大板块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布局[3]。目前,辖区内各农业园区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乡村旅游资源的集约化程度日益加深,这为特色旅游板块的形成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各特色农业旅游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逐年增强,如小沙窝萝卜、大柳滩早酥梨、花卉─晚香玉等,其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2.2.2 特色旅游村、点逐年增加 近年来,西青区委、区政府积极做好特色旅游村、点的申请工作。截止到2010年底,全区特色旅游村、点的数量由2008年的8家发展到13家,在2011年,全区预计再申请4~5家(作为全区唯一特色旅游村─大寺镇的王村已于2011年6月申请成功)。特色旅游村、点的成功申请,不仅提升了本地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而且对稳定旅游客源和旅游线路的成功设立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2.2.3 采摘游的兴起 近两年来,近郊游成为市民主要出行方式。为迎合市场,西青区采摘园的发展规模正逐年扩大,市场依托拥有400万人口的中心城区[4],同时吸引了来自周边(静海、河北省)的旅游客源,另外“5+2”的生活方式和小长假,促使采摘游成为西青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

3 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中的不足

3.1 发展雷同,品牌文化有待深度挖掘

目前,西青区的乡村休闲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开发项目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一些固有的旅游文化资源缺少深层、长期的文化精神积淀,市场往往上演“暴发户附庸风雅”的闹剧,失去了旅游亮点。大部分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发展模式雷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产闲置、资源浪费。在近两年兴起市民采摘游方面,大部分采摘园具有相同特点:服务内容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受季节影响较大,淡旺季差别明显,缺乏对餐住服务和参与性项目的深度挖掘。

3.2 市场定位不明,规划的合理性有待完善

在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开发方面,本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些项目在没有对资源环境进行系统性论证、规划的情况下就匆忙上马,非但没有引导乡村旅游业发展走向“理性的增长”,反使产业建设频繁陷入新一轮的“大拆大建”。另外,有些项目的开发本身是由乡镇企业、农民等非专业人员自主,由于前期规划不到位,造成旅游项目起点不高(如大柳滩庄稼院项目),市场定位不明,效益低下。这种以“产业同质竞争,项目重复建设、空间批量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干扰了城镇空间的自然演化与历史延续。

3.3 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近年来,西青区乡村休闲旅游有了较快的发展,旅游规模不断壮大,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因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所引发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该地区旅游景区(点)自身的地理位置大多位于农村或较偏僻的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交通、排污等公共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制约了游客旅游愿望,影响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园区建成后,休闲设施后续投入不足,一些项目长期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的维持状态(例如水高庄庄园),或者有的园区因资金原因,在建设之初项目建设上选择了一定程度的投资倾斜,使得一些配套设施建设不尽合理(例如杨柳青庄园的车位不足等问题),在后续的运营中,为适合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标准、新要求需要进行重复投资改造,造成了资金的一定浪费。

3.4 专业性人才缺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本地区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和研究还处于较低层次上(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其从业人员主体多为农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在实际中,许多乡村旅游景区(点)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而服务人员又多数为非正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虽然有些进行了短期培训,但在形象礼仪、经营理念、创新意识、服务水平等方面依旧存在着缺陷,这就使得当地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低素质的从业人员间产生了矛盾。长期以往,形成的粗放型、低水平经营模式,必然会制约乡村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5 政策缺位,宣传意识有待提高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 “好酒”也需宣传才会被人所知。目前本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政策缺位、宣传乏力”这一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缺乏全面、准确的政策定位。一些乡镇把乡村休闲旅游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景区(点)运营中又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其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休闲旅游的各个层面,影响了整个产品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宣传营销观念的落后。大多景区(点)主动利用媒体宣传的意识不强,还停留在依靠旅游主管部门和公共报道信息上,与旅行社等中间商的联系也不够紧密,使得多数休闲农业旅游景点的游客数量始终无法实现快速增长。

4 对策及建议

4.1 打造旅游品牌形象,增强休闲文化内涵

景区(点)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特色,离开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这就需要由区政府出面,组织农业、旅游等部门,根据各街镇的农业特色结合地理特点、开设项目。紧紧围绕杨柳青传统文化诸如杨柳青年画、沙窝萝卜节等,将“农业科普游”、“传统农事乐”、“传统农业博览会” ――这些富于农业特色休闲项目积极引入园区,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丰富休闲旅游内涵。此外,在特色旅游乡村的开发上,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避免城市化倾向,以突出田园特色作为其开发亮点。

4.2 开展产业规制建设,促进资源集约化发展

为解决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问题,首先要加快完善规制建设,建立全市休闲农业标准化体系,制定休闲农业和农业旅游评定、挂牌的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强化和完善管理,对经营者服务质量也按等级实行统一规范标准。其次,作为区、镇政府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正确定位,做好局部与整体的衔接,提高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延续性。规划要充分挖掘农业内涵,讲求区域特色,准确功能定位,实行规模经营,促使生态、生产、科研和市场相融合,减少盲目建设和无序竞争。

4.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投资环境

积极争取市级旅游开发专项资金,增设区、镇两级旅游业开发专项资金,用于交通、水利、文化等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落实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休闲农业生产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项目的早期开发给予积极的税收减免政策,为景区(点)提供优惠的旅游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对重点园区项目和创兴型园区项目进行适度贷款贴息或补贴。引入企业管理机制,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旅游企业投资,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通过转让股权、出让冠名权、拍卖经营权等方式,广泛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带动休闲农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监管水平

开展多层次、多渠道人才培训,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加强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的培训,建立适合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职业培训体系,引导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和基层管理者更新发展观念,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鼓励各级各类农业和旅游院校、职业院校加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专门人才培养工作,使人才供应在数量、结构和素质等方面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同时,认真履行和执行国家、地方对乡村旅游行业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景区(点)尤其是A级景区(点)的考核工作,重点把游客的满意度纳入考核中来,认真执法,规范行业道德,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4.5 搞好核心区域建设,提升产业知名度

为丰富乡村游游内涵,旅游主管部门要紧紧抓住“以杨柳青文化为龙头,以崇文尚武为两翼”这一核心理念,在不失去地区特色的情况下,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重点建设核心区域,使各旅游景区(点)间联系更为紧密,打造核心旅游线路,提升产业知名度。其次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乡村旅游宣传活动。由旅游主管部门牵头,联合有关单位与园区合作通过制定画册、宣传光盘等方式,宣传本地区特色旅游,拓展乡村旅游市场。作为景区(点),主动借助各类乡村旅游文化节、旅游交易会等活动,进一步和市内外媒体合作扩大对外交流,展示人文景观,提高自身知名度。在加深景区(点)宣传的同时,政府部门应重点扶持几家基础较好的旅行社,促进旅行社规模进一步扩大,加深其与酒店、景区之间的合作,广泛吸纳旅游客源。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西青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1-06-19].省略/p-221591545.

html.

[2]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7.

[3]西青区完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EB/OL][2010-06-25].tj.省略/zwgk/zwxx/zwdt/qxdt/201006/t20

第9篇:特色乡村旅游案例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形象传播

本文为石家庄经济学院校内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200720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地的开发经历了由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再到形象导向的转变。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兴起于20世纪六十年代的乡村旅游以其优美的田园风光、悠闲的生活状态等优势和特性,获得各地旅游经营者的重视,进入全面开发的阶段。据国家旅游局200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乡村旅游每年约接待5亿余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受益村(寨)达2万多个,受益农民约2,400万。由此,乡村旅游地也进入全面竞争时代,如何在大众心目中设计独特鲜明且具有强感召力的乡村旅游形象,将成为乡村旅游地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综述

最早系统研究旅游地形象的文献是1971年美国J.D.Hunt的博士论文《形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其对旅游地形象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后,国际上掀起了旅游地形象研究的,九十年代之前主要集中在形象的形成过程、变化机制、管理政策及其测定等方面。九十年代之后的新趋势是多学科、多角度,在形象策划和形象心理学方面获得了新突破。国内较早系统研究旅游地形象的有李雷雷(1998)的专著《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吴必虎(2001)较早提出了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宋章海等(2000)从旅游者角度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问题。纵观国内旅游地形象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案例实证研究,而这其中城市和景区形象塑造是研究热点,而对乡村旅游地这一新兴区域涉猎较少。

三、乡村旅游地形象设计思路与过程

(一)乡村旅游地的基本内涵。乡村旅游地是依托乡村良好的旅游资源条件,在原来乡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积极营造的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休闲娱乐活动经历,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宜游、宜居、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休憩环境和设施的综合性区域。其与一般意义上旅游地的区别是乡村旅游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更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谋富当地社区居民,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

(二)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过程分析。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要遵循市场化、差异化与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旅游产品及形象的设计必须面向目标市场,围绕该乡村旅游地最突出、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设计,并将人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形象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对游人舒适度和心理需求的把握。

1、基础性分析

(1)区域性――地脉把握。对目标地的地理区位、资源格局、开发条件等地区特征进行评价分析,以确定旅游地的开发潜力和价值,同时为后期形象策划重点的确立提供依据。

(2)游客感知测量。采用对旅游者感知价值因素分析确定形象策划的重点因子。划分为六个项目层,分别为乡村特色、环境因子、活动项目、接待服务、成本因子和基础设施,每个项目层中设立具体因子层,主要采用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游客心目中的感知因素价值进行打分,加以比较。(表1)

(3)潜在市场分析。通过乡村旅游地近年来主要游客属性的调查和分析,主要包括游客的数量、年龄、学历、性别、职业构成,主要客源地,出游方式,获取信息渠道,线路组合需求等,根据调查的数据对潜在市场和潜在游客群进行预测。

2、理念形象设计。旅游地的形象构成要素复杂,将其归结为三个层次,即旅游目的地理念形象(MI),旅游目的地行为形象(Bl)和旅游目的地的视觉形象(VI)。乡村旅游地以农为根,特别是以农民为基础,突出农耕景象、农家生活、农民性格的 “三农文化”主题,体现文化、风俗以及生活形态的差异性,使旅游者感受到乡村旅游地自然、随和、淳朴的文化氛围。

3、行为形象设计。旅游地组织及其成员在内部和对外经营管理中表现出来的员工素质、行为规范等外在因素构成行为形象系统的一部分。乡村旅游地应当将当地居民作为参与者和东道主,鼓励和吸引当地居民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精神风貌。

4、景观形象设计。乡村景观主要由乡村聚落、乡村建筑和乡村环境构成。乡村聚落是农家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形态、分布特点及建筑布局反映了村民们的居住方式,是乡村景观中最具冲击力的视觉符号。乡村建筑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与精湛技艺相融合的结晶,人伦之美、人文之美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乡村环境在外观上表现为“人―村落―环境”的有机结合。在选址上,乡村讲究因借自然,或背山面水,或择水而居,给人以“山川秀发,绿林阴豁”的景观意象网。旅游设计上要做足“农”字,山野、农家、鸡鸭牛羊、庄稼,甚至于农间劳作景象都是旅游者感动新鲜和亲切的景观。

5、氛围形象设计。旅游地氛围形象是旅游者形成对旅游地良好印象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氛围形象构成要素的物质表现形式的空间组合和表意要符合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并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这样才会给旅游者以鲜明、生动的体会。

(1)感官形象营造。感官形象营造包括听觉、味觉和嗅觉形象的营造。听觉形象既包括鸟鸣声、流水声等自然声音也包括背景音乐、当地小调等人为声音。乡村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的方言、民歌、戏曲,多手段构建听觉形象,增强游客放松休闲的旅游体验。味觉形象主要是借助特色美食强调其味觉享受,发挥当地饮食文化;嗅觉形象主要是避免对旅游形象产生损害的异味,突出乡土自然气息,营造清新宜人的嗅觉体会,给予游客更深的感官印象。

(2)乡村意境营造。意境形象的体验是人们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情感、想像、理解等审美活动获得的内在美。乡村意境是乡村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生产、生活要素的积累和沉淀。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结合营造气氛,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融入乡村,达到情景交融,同时利用节庆、民俗等活动,营造一个鲜活新奇的文化氛围,集表演性、民俗性、群众性、参与性于一体,将当地的旅游文化主题动态地展示给游客。

6、线路形象设计。单体乡村旅游地设计以“一村一品”原则为指导,同时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的需求,采用线路串联的方式,将多个相邻乡村旅游地联系起来,个性化的线路展示并带动区域内的精品旅游资源。

四、乡村旅游地形象传播分析

(一)传播与推广的渠道选择。旅游地的形象传播是理念形象等内容与传播媒介结合后的延续,是形象设计系统的具体外化和辐射过程。一般旅游形象传播的途径主要有新闻、广告、节事活动、实物和口碑五种渠道。这五种方式各具特点。新闻是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新闻事件报道,使受众对旅游地有所了解,具有影响面大、可信度高等特点。广告是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传播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公众的重要工具,一般分为商业广告和公共关系广告。节事活动是利用乡村地区民俗节事众多的优势,吸引注意力从而进行自我宣传,如进行传统节庆挖掘、民俗展示、传统活动竞赛等。实物传播是利用宣传册、旅游名片等游客可以拿到的实物或商品,通过游客的流动性达到宣传目的。口碑传播是通过已游游客对景区的美誉进行推广,由于是一对一的传递信息,可信度较高。对于乡村旅游地而言,在选择形象传播渠道时,应针对乡村旅游地本身的资金条件和传播目标,同时考虑所选媒体的自身因素等众多条件。

(二)传播策略

1、背景借代。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总有从高级别事物到低级别事物的过渡,即认知链条。旅游地在被人们所认知时,总是被置于大的环境背景中进行识别。潜在游客会不自觉地认为目标旅游地应该具备其所在区域的基本特色,区域的文化和当地的风俗等会体现在目标旅游地上。因而,在形象策划中,突出旅游地的区域文化大背景,通过对背景的借代进行对游客的心理暗示。

2、文脉提升。文脉是旅游者游览过程中对客观吸引物以外的形而上的文化精神的体验。现代旅游者更注重高层次的精神体验,这就要求形象设计中注重对旅游地的文化体系进行梳理,找到精神主线,积极和满足游客对当地的人文内涵、传统风俗和新文化形式的体验要求,并通过生动的文字和语言表达和传递,使旅游地形象能与其他旅游地形成差异性的特征,刺激和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

3、形象整饰。通过形象整饰有意地控制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印象。对乡村旅游地而言,乡村地区某些愚昧、落后、与时代精神不符的形象要素即便是具有独特性也应予以省略。对于代表了健康、淳朴、阳光等能够满足旅游者潜在心理预期的形象,如大片的野生花园、幽静的小庭院等充满了乡土气息的形象符号,要予以适当的放大,加大宣传的力度,使其在旅游地形象体系中凸显出来,吸引更多的潜在旅游者。

4、人脉集聚。旅游经济根本上是注意力经济和吸引力经济,吸引游客提升人脉是形象设计的根本目的,也是旅游形象构建的基本要求。根据主要市场的潜在游客心理需求和心理预期,采取各种手段,吸引眼球和关注,设计人脉集聚方案。如采取举办街头活动、旅游地吉祥物游行、商场推广等形式,使乡村旅游地在主要市场成为谈论的话题,形成口碑效应。

5、组合营销策略。乡村旅游地本身的资金限制,决定了在营销手段上要多借助投入少、影响大的传播渠道,多种营销手段结合,既保证营销效果同时有效控制投入成本。

(三)形象维护。形象的维护和提升是保障乡村旅游地持续发展和延长形象周期的关键。所谓形象维护包括三层涵义:一是不断加强旅游地形象对潜在游客的刺激,使形象在公众记忆链条中占据优势地位;二是形象更新,保持形象的新奇感,使得旅游地形象进入潜在游客的决策范围;三是维持形象的管理保障。对乡村旅游地而言,应该注重运用各种广告、促销活动、公关活动等宣传推广的方式维护在游客心理形象序列,并根据乡村旅游者感受和观念的变动调整形象策略。

总之,通过以上过程完整地塑造乡村旅游地形象,为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使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价值。

(作者单位:1.河北政法职业学院;2.石家庄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Seyhmus Baloglu,Ken W.McCleary.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Dann G.M.S.,1996,Tourists images of a destination:an alernative analysis,Journal of Travel&Tourism Marketing.

[3]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4]刘振卿.浅析乡村旅游景观[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