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资源配置范文

人才资源配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资源配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资源配置

第1篇:人才资源配置范文

关键词:人才市场;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人才强国战略载入,赋予了人才工作新的任务和使命。胡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形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这是对人才市场的社会化职能的深刻阐述。近年来,原平市紧紧围绕十七大精神,制定了“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之所以能够在奔小康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上顺利前进,与该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高度重视人才市场建设是分不开的,全市上下重视人才,才有其人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人才市场体系才得以逐步完善。

一、人才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原平市人才市场成立于1991年,是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自成立以来,为该市社会经济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其人才强市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了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原平市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与人才之间的矛盾也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公司、企业的管理型、技术型等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大、中专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困境。为此人才市场把增加人才总量、改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把超前意识溶入到人才工作中,在发展的过程中,着眼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需要的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预测,由此展开培训和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做好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抓紧开发一批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立足服务重大项目和支柱产业,大力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同时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快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服务机制,改善人才市场服务,做好需求信息的收集和,积极为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提供全面、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使更多的人才通过市场的双选和竞争,顺畅、有序地进入各类企事业。

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需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由此。原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加快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同时,不断繁荣人才服务业,努力提高人才资源配置宏观调控水平,充分发挥人事部门作为人才服务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研究制定了人才服务业发展规划,完善人才服务业发展政策。制定现场人才招聘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才派遣等服务标准,推进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如在原平市举办的招聘会对毕业生免收门票,对人事、异地调干等实行“一条龙”服务,建起该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服务大厅。这一切,都是强化人才服务业取得的成果。

随着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截至2007年底。原平市共登记求职人数7000人次,安排就业1200多人次。并为教育、卫生单位共410人申请了入编。原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制度逐步健全的同时,不断创新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人事、人才测评、人才培训、人才派遣等服务业务飞速发展,并开通网上人才服务。使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社会化人事人才档案管理为重点,强化民营企业人才招聘实现集体人事;开展调查研究,做好国企改制专业人才的档案转存工作,共为13个用人单位办理集体人事,并为用人单位提供全程人事服务,包括全面实行人才引进、继续教育培训、职称考评、社会保险、人才素质测评、企业人才发展规划等深层次、全方位服务。加大人才素质测评等现代人事技术和先进服务手段的应用力度,积极为企业选人及人才择业提供科学服务。该中心以事业单位实行聘任制和新近人员推行人事为-契机,充分发展个人人事业务,各类人才1300多人,建立“网上支部”健全流动人员的组织生活管理流动党员120多人,并建立“网上支部”健全流动人员的组织生活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980多份。提供档案工资调整、工龄延续、人事证明等以人事档案为基础的相关服务5000多人次。

二、开放的人才市场逐步形成

原平市坚持公益性发展方向,稳步推进人才市场体制改革,初步实现了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联网贯通,初步形成了全市统一的人才服务市场体系。

第2篇:人才资源配置范文

一、创新人才市场管理体制

1、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在目前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与所属的人才市场关系未彻底断开的情况下,县级人才市场的绝大多数业务仍然需依靠行政行为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仍然需要加大对市场的扶持、指导和规范力度,把市场作为人事部门的一个主要产业来抓,并努力做大做强。只要有利于人才市场的发展,都应委托人才市场经营。

2、瞄准人才市场发展的主攻方向。以事业单位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努力拓展新业务,特别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用人自主的企业。

二、坚持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1、理念创新。我们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着力推行两个转变:从行政管理人才资源向市场化配置资源转变;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我们坚持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服务经济、服务基层为宗旨,努力办好人才市场,给求才单位和求职个人提供一个双向选择的好场所,为识才、重才、用才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一是增强服务意识,由“开门”、“等上门来”的服务向“登门”、“送上门去”(本文权属文秘站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的服务转变,使各类人才信息由被动索取变主动发送。二是增强管理意识,树立“人本管理”观念,以群众之需为落脚点,以热心、热情服务为宗旨,防止群众办事要等的职工缺位现象。三是增强经营意识,摆脱行政干预,树立“经营人才”的市场观念,依靠市场行为,创新市场化改革配套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人才市场逐步市场化。

2、工作创新。第一是大力拓展业务。__*年以来,__*人才市场积极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把过去单纯的毕业生人事档案拓展到社会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辞职辞退等流动人员的各种人事关系。截止今年__月__号,县人才市场共保存档案__*卷,进行各类人员人事__*人次,集体人事关系__*家,为企业招聘人员信息__*条,向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__*人。

二是在人才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人才市场供求主体需要,积极为用人单位引进人才,为求职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__*年引进本科毕业生__*人,__*年通过人才市场从各高等院校引进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__*人,非师范本科生__*人;今年又引进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__*人,非师范本科生__*人。

三是大力推动企事业单位用人和各类人才进入人才市场,形成人才就业找市场,单位用人到市场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员聘用制的推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凡进必考”,一律进入人才市场,进行公开考选和聘用合同制,一切人事关系放在人才市场,对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全员人事。另一方面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从高等院校引进紧缺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优化我县人才资源配置。

三、强化“三公开、一监督”约束机制

1、信息公开。我们开设了专门的公开栏,公开各种信息,如公开招聘、求职信息、公开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公开各种考试信息等。在近几年的教育系统中小学教师招考工作中,我们也完全公开考试政策和名额等信息。

2、程序和过程公开。不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人员的“凡进必考”,我们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过程,严格规范各个环节。在近几年的教师招考中,我们都明确公开了招考程序,在组织考试和阅卷过程中,都有考生代表参与观摩,做到全程公开。

3、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人才市场建立了收费公示栏,将各种收费项目、标准、收费依据文件号、收费范围都公布上墙。使各种收费公开化,让办事人员缴费缴得明白。

4、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在各种人员招考工作中,我们不仅有纪检部门的参与和监督,而且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由纪检组专人负责,认真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四、实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不断创新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新进人员一律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全员人事制。

1、实现“两个转变”。就是通过聘用制的推行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事业

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

2、进行公开考聘。事业单位新补充人员,除涉及岗位确需采用其它方式选拔人员以外,完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人才市场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考核的办法,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人事。近五年来通过人才市场公开招考教师__*名,招考卫生医护人员__*名,招考畜牧专业技术人员__*名,对所有招考聘用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并为招考的__*名人员办理了档案和人事关系,实现了全员聘用制和全员人事。

3、完善人事。认真贯彻《__*省人事厅关于印发〈__*省人事暂行办法〉的通知》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事制度。以激发人才流动活力,变“单位人”为“社会人”。所有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安置人员、事业单位新进人员、机关新进工勤人员、辞职辞退(本文权属文秘站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等流动人员一律进入人才市场,把档案和人事关系交由人才市场管理,实行全员人事。几年来办理毕业生档案和人事关系__*人次,办理退伍安置人员各项__*人次,办理事业单位新进人员__*人次,办理中介机构集体人事关系__*个共__*人。

五、完善紧缺人才引进机制

三年来分别从__*农业大学、__*信息工程学院等高校引进植物保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紧缺专业毕业生共__*人,按专业对口原则,分别安置到了农业、城建、环保、卫生等单位。另外还从__*等高等院校引进师范类紧缺专业本、专科毕业生__*人,充实到各缺编的中小学任教。

1、政策上给予优惠。根据我县经济发展和人才结构现状,按照__*委办发__*号和__*组发__*号文件精神,从__*年开始实施“三年人才引进战略”,即每年从各大高校引进紧缺专业毕业生五至十名。引进人员在占编、人事、落户等方面都给予一定的优惠。

2、单位高度重视。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引进高校毕业生工作,为他们解决好了住房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前两年引进的毕业生已经适应了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有的毕业生经过两年的实践锻炼,已经成为单位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六、切实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人才市场是人事部门对外服务的窗口单位,职工的一言一行都代表整个单位和人事部门的形象。我们从内部管理、自身建设和“五心”服务(即:服务要热心、专心、耐心、细心、尽心)上不断创新优质服务机制。

1、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了规范的岗位责任制,公开办事程序(特别是建立了人才市场收费公示栏,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上墙),实行办事首问责任制、行政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严格履行合同,以诚取信于民,不断扩大人才市场的社会影响力。严格人员管理,工作人员一律佩牌上岗,坚持考勤签到制度,八小时以外时间即时办理或答复制度,限时办理制和责任追究制,内部管理得到加强,职工的纪律性和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2、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设置了宽敞、明亮的人才交流服务大厅,设置了电脑主控室、档案保管室、资料查阅室,建立了办公、查阅、存档三室分离的档案管理体系,还配备档案专框__*个,电脑__*台,打印机__*台、数码摄像机__*台、扫描仪__*台、投影仪__*台,为更好的对内对外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实行了档案专人管、专人办、人才引进及输出专人负责、教育培训专人牵头的工作机制。同时与县人事局机关的__*股、__*股、人才服务中心合署办(本文权属文秘站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公,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二是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人才工作新理念,紧密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定新举措,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三是改进工作作风,严格出勤管理,实行上班签到制度。同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提出的三十二字先进文化理念:公道正派、诚信待人,务实创新、严谨高效,无私奉献、洁身自好,团结协作、争先创优。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纪律意识和大局意识。

3、搞好优质服务。一是由于__*,给有些单位及群众办事都带来很多的不便,我们为此专门开设了即时服务电话,采取“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去年就为教育、卫生、畜牧等几个单位的新聘用人员进行了集中上门服务,办理了__*人的聘用手续及档案和人事关系,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好评。二是在开展上门服务的同时,我们中午还实行轮流值班制度,为前来办事的同志大大节约了时间,提供了方便。

第3篇:人才资源配置范文

传媒人才的培训与教育问题,是传媒事业发展的基础问题与根本问题。传媒人才的产生、成长和成熟过程,实际上就是接受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过程。一般来说,传媒人才的培训与教育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校教育和培训,二是社会实践教育与培训等①。虽然很多培训代价较高,需要花费组织大量的时间和经费,然而事实证明,培训的效果会远远超出它的成本。传媒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固然重要,但只有自己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加细致入微地体会出本传媒的战略意图,才能更有心得地实施传媒的战略意图②。就传媒机构而言,培训可以有对新进雇员的技能培训、取向培训和文化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和组织文化;有对资深业务人员的培训,如对记者、编辑等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及管理培训,使他们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或是晋升为部门主管;还有对管理者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多吸收国内外成功企业或是传媒同行的管理经验,用以促进自己所在传媒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培训可以让员工在传媒机构中不断成长更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进一步,培训也让员工对组织心存感激,从而更好地为组织服务,降低离职和跳槽率。

德国、美国的镜鉴

在培训方面,一些西方传媒机构显然走得更远。以德国国立电视台ZDF为例,ZDF是欧洲最大的电视台,也是一个非营运的公共电视广播服务中心,拥有 3000多名员工,同时有约一万名自由职业者为它服务。随着欧洲及世界广播电视业竞争不断加剧,ZDF也意识到培训是对未来一项最好的投资,是确保竞争力永存的源泉。ZDF为员工提供了相当灵活的培训方式:用互联网进行服务,用数字付费提供相应的培训。为达到这一目标,电视台把所有培训资料数字化,并引进相应的数字化存档历史记录,引入电子学习课程。在培训过程中,ZDF会为每一个被培训者建立目标,也要求培训参与者列出自己的目标清单和制定详细计划,一方面增强培训的目的性,一方面便于在设定培训预算时有的放矢。ZDF每年培训支出可达1000万欧元,从1997年到2003年培训费用每年都超过总费用的 27%。除了内部员工的培训项目,ZDF每年还会邀请一些高中毕业生进入电视台接受相应的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公司可以不断更新人力资源结构③。可见在德国,传媒和学校的合作已经成为一项约定俗成的培训方式,不论对传媒机构还是对学生,这都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的项目,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国的传媒机构借鉴。

2005年7月,美国卡耐基和奈特两大基金会共同出资410万美元,联合5所著名高校启动了一项新闻教学计划,旨在培养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的新一代传媒领头人。该计划主要包括3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充实各校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试点范围是除哈佛以外的其他4所学校,将增加历史、政治、哲学、古典文学甚至科技等课程,力求使学生具备更为综合的知识、更深刻的思想和更开阔的视野。哥伦比亚大学计划从其他科系调配相关专家授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则准备与法学、公共卫生、文学、社会科学、经济等专业联合授予学位。第二部分是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新闻摇篮”的实习项目。自2006年起,每年暑假由5所学校联合挑选学生参加。由5校联合设立的“全国二十一世纪新闻协调员”负责与各主流媒体及新兴媒体负责人联络,安排学生实习,实习期为10周。实习期间,学生们需要实地采写重大题材新闻,并且探讨新闻怎样才能对年轻一代受众更具吸引力。第三部分是名为“卡耐基-奈特行动组”的研究项目,主要是通过搜集传媒公司、新闻从业人员、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反应,就新闻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行动组”设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下属的新闻、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由资深学者和新闻从业人士组成。此外,卡耐基基金会还与美国广播公司合作设立了夏季新闻研修班,从加入计划的5所学校中各挑选两名学生,参加美国广播公司优秀记者主讲的培训,学习有关新闻职业道德、现场调查报道和数字化时代报道的知识。

国内传媒的借鉴、创新

传媒需要建立人才培训开发机制,使传媒人才适应本职岗位工作需要,促使传媒组织或机构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④。制定人才开发目标,建立多层次、分类别、重实绩的人才培训体系,把人才培养纳入组织战略规划;以制度约束激发员工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重视组织培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专门的能力,全方位发展和提升人的能力;强调道德开发,以公共价值观为标准提高员工品质,增强人员的组织忠诚度。国内一些优秀传媒对国外经验学习、借鉴,并有所创新,形成了各自模式。

一、上海文广集团模式。在组织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的过程中,培训与开发工作应该与员工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发展路径相结合,应尽量与员工的需求相结合,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从而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上海文广集团已经建立起了比较系统的培训工程计划,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丰富培训项目;二是加大培训投入;三是建立培训基地;四是全员开展培训。具体来说,从培训项目看,首先是建立员工培训档案,涉及不同岗位员工素质的培训;第二是开发中高层领导训练营;第三是选送大量员工尤其是管理层的员工,参加中欧复旦、交大一些管理课程,这一计划已经持续了三年,有上百位管理者参加了这一培训;第四是进行海外培训,文广集团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专门的合作培训项目,经常会定期选送高层领导到那里接受专门课程培训。在集团内部,文广还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名为“东方传媒学院”,该内部学院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个员工有机会参与培训,让每一个需要培训的员工,在适当的时候得到培训,并把整个集团建构成为学习型组织,以保证集团培训工作的系统化、常规化、有形化。同时集团在改革中进一步加大了员工培训的投入力度,每年将不少于集团销售总额的0.5%作为员工培训的专项投入。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内部讲师制度丰富和发展培训项目积极实施全员培训发展规划。

二、南方传媒集团模式。传统的人事管理正在成为过去,一场新的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调的人事革命正在到来。南方传媒集团加大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把人事处改为人力资源中心,该集团前任董事长范以锦认为这是体现观念上的变化,原来的人事处是机关型、事业型的,只是承担对干部一般性的调配和管理。作为人力资源中心,把人才作为重要的资源来看待,有责任对人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提升。人的资源的开发一是不断加大培训,在再教育中开发;二是大胆将人才放在重要岗位上,在使用中开发;三是建立良好的用人政策,在激励机制中开发。为了提高现有采编经营人员的水平,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该集团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办了EMBA的培训班,对干部进行工商管理的职业训练,每期八个月,每星期一到两天的课程。2003年以来共培训了一百多人,社长、总编辑、总经理都参加。从培训中南方传媒集团尝到了甜头,开拓了办报的思路,强化了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全面提升了报业运营的能力,为集团营造核心竞争力、强化竞争优势打下非常好的人才基础。

三、深圳报业集团模式。现代人力资源理论认为,投资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见效快、投资成本低而回报高的低成本扩张行为。因而,成功的传媒无一不在人才培训上下大力气。到2006年,深圳报业集团总资产超过50亿元,居全国各大报业集团之首⑤。该集团把在职培训作为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从硬件投人和机制建立上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展开。集团从1998年起就专门成立深圳特区报人才交流培训中心,集团成立后,每年拨出80万元专款作为培训经费,并在报业大厦办公区划出近100平方米作为培训中心用地,购置最先进的培训、教学设备,将培训中心建成智能化培训课堂,还在印刷大楼开辟近200平方米的教学、会议室,在可容纳600人的国际标准会堂内配置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同声翻译设备。他们制定了《深圳特区报社新闻采编人员培训试行办法》、《党政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试行办法》等,将培训与员工奖惩、任免、考核结合起来,增强员工学习意识。报社还积极与名校广泛联系,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培训关系。同时,由各名校针对报业集团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题研究。近几年来,深圳特区报社共举办脱产业务学习班、研讨会、学习讲座、演讲、专题报告等形式的培训近100期,参加培训人员近4000人次。经过培训的人新闻采编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对报业集团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模式。按照人力资本的理论,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人才资本也是投资的结果。美国壳牌石油公司企划主任德格说过:让我们拥有“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⑥”为了更好地应对国内外传媒业特别是报业经营竞争和挑战,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加大力度培养现代高层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增强人才队伍对外的竞争力⑦。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全国知名的高等院校深造,组织优秀人才到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报业传媒进行考察学习,了解当今世界传媒业发展态势,系统学习传媒业特别是报业经营管理理念,深入研究当今传媒业特别是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选派到复旦大学开办的(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研读班的两位年轻干部,一位是集团从事经营管理的领导成员,一位是从事理论评论业务的中层干部。他们目前已即将学完高级经理会计学、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领导学、公共关系学、供应链管理、国际经济学等20门功课。这些课程全部由国际国内顶尖级知名教授授课。他们联系报业经营实际,深入学习研究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知识,深感收获颇多。鉴于集团化经营急需加强,抓紧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几年来选派7名经管干部到武大工商管理知识读书班学习,充实、更新知识,学习新的管理理念,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同时,先后选派6位年轻干部到美国、新加坡等国外“充电”,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知识,更好地了解国际传媒业发展的走势,提高各方面综合素质,更好地为集团事业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培养人才。还出台优惠政策,给予适当资助,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从各个方面创造学习环境和条件,鼓励大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集团,千方百计帮助各种人才成材。在培养造就人才、增强人才综合素质上,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用了极大精力,同时在成本投入上也舍得花财力。特别重要的是,人才资本投资是战略性的,管长远的,不能急功近利,因此要用战略眼光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资。正是从这种认识着眼,这几年在人才培训上拿出了相当的财力。5年来,各种人才培训投入270多万元,这是仅限于干部职工继续教育所花的费用,如果加上与人才资本投入相关的费用投入的总量更大。

注释

①周毅:《传媒人才学概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78页

②李建新:《媒体战略策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③周鸿铎:《传媒集团运营机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④谌新民:《新人力资源管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⑤王永亮:《传媒方家――高层权威解读传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9页

⑥(美)彼德・圣吉:《第五项修炼》,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页

第4篇:人才资源配置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一、前言

艾瑞咨询调查显示,电子商务用人需求已经出现井喷现象。据调查,仅2008年中国企业新增电子商务人才需要超过230万。中国目前开设电子商务本科高校已达275所,高职院校近700所,电子商务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专业。而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200多万。所以,从理论上讲,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在市场上应该是赤手可热的,但实际的情况却相反,很多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甚至可能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问题。与此同时,许多电子商务企业却人才难求,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出现了脱节,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和规范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清晰

专业定位不清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开办时间短,一些高职院校办学经验不足,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模式套用本科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重理论,应用性培养不足,忽略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职业”的特点。另一方面,有的高职院校对培养目标制定得过于宽泛,对于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没有把握好复合的程度,结果导致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知识比较全面,但是因为能力和精力的限制,又什么没学精,影响到了电子商务人才的就业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知识失业的问题。

2.师资力量不足

现有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从计算机类、经济类等专业转行而来的教师,另一部分则是近年来从一些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走上教育育人岗位的教师。前一种类型的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学习,因此在电子商务的教学中难以给予学生专业指导;而第二种类型的教师虽然理论知识系统扎实,但是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执行力方面还有待加强。

3.课程体系落后,教材陈旧

一些院校没有根据岗位群优化课程,而是简单的将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和商务方面的课程拼在一起,每个课程使用的是各专业的教材,教师大多也是按照专业课的标准去讲授,课程之间没有达到相互通融的效果。学生掌握的是被分割的知识,泛而不精,缺乏针对性。此外,电子商务教材的编写通常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落后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并且教材之间相互有重复。

4.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的结合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室,安装了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但目前市场推出的电子商务模拟软件还不是很成熟,整个电子商务的流程过于机械化、简单,不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无法让学生具备实用的操作能力。大部分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基地,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使得学生普遍无法直接上岗。

三、加强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对策

1.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广东省作为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在《广东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各类院校要承担起“加快培养电子商务专业行政管理人才和技能型技术应用人才”的任务。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岗位对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是有基层和高层之分的。基层是属于实务操作层次,而高层属于管理层次。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主要是立足于应用层面的应用性人才,特别是侧重于一线岗位的技能型人才。

2.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应以“双师型”为目标,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安排教师从事具体的电子商务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方面,选派教师去企业进行实践,通过亲自参与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过程,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请一些具有丰富行业背景的电子商务专业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帮助教师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另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科研项目,通过科研课题研究,锻炼教师的科研能力,加深教师对实践教学的体会。

3.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设计理论课程时,应充分体现“理论够用”的原则。正确把握“理论够用”原则,必须妥善处理一个“度”的问题。第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第二是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电子商务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宽度。同时,以社会对电子商务毕业生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和标准为依据,围绕就业岗位群,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4.加强实践教学

为了体现高职电子商务的应用性特点,在专业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要增加实践性课时的比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借助Internet的商务实践,比如借助淘宝网、拍拍网、百度等网站进行真实商务运作;二是利用电子商务软件进行模拟训练,通过模拟软件能练习一些不能上网操作的内容,如电子银行、后台管理、物流配送等内容;三是利用合作企业成立联盟公司,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将课堂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使学生可以得到校外真实商务体验,提升了职业能力。

四、结语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紧随市场的步伐,在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刚,孟祥年.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0).

第5篇:人才资源配置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中职学校;就业;培养目标

一、存在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

(1)课程设置不合理。许多职业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而设置的课程都以传统课程的简单相加,大多采用简单的“网络信息技术+商务”的培养模式,不切合实际,缺乏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实际操作能力。(2)培养方向不明确。电子商务作为新兴领域,没有明确的职业岗位群,不能清晰地界定电子商务培养目标,学校、培养机构提出的培养目标也不明确。要培养出既能进行专业的系统开发、维护与管理,又能专业的开展网络营销、电子贸易、企业管理,既适合新型电子商务企业,又适合传统企业。可以说培养定位的模糊降低了所有涉及学科学习的深度和精度,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低、适应性差。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的企业对电子商务技术需求较大的有三种,一是商务平台操作,包括平台运营、网络营销与推广等;二是商务网站设计,包括网页设计、数据库、站点管理;三是美工设计,包括颜色处理、文字处理、图象处理、视频处理。这三种人才要求有扎实的计算机功底,也需要分析企业的客户需求,所以他们还应该对企业文化、岗位职能、以及消费者心理有一定了解,而这将成为电子商务人才的特色所在。培养目标为: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需求,具备基本的电子商务应用和外贸报关的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适合电子商务新兴企业、大、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外贸公司、国际货运企业等岗位部门,从事电子商务、电子报关、报检、货代、进出口贸易、网络营销、跟单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三、交通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1)交通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作为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有明确行业依托,根据行业特点和要求,确定职业岗位,进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交通类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在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侧重于为汽车后市场培养相应岗位的电子商务人员。依托交通运输行业,加大校企合作,实现岗位对接,德才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2)创建能力主导型的课程体系。电子商务人才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复合性,专业知识与行业岗位知识相互贯通,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对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内容都要有一个“度”,这个“度”有两层涵义,第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第二是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电子商务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宽度。本着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组织灵活化、教学过程开放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思路,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3)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对接,以企业真实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按岗位能力要求设置教学项目,实现专业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学校考核与社会鉴定、校内实践与校外顶岗的一体化,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建立相关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配套措施、评价模式等,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做法是:把项目教学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贯彻到底,抓住工作能力培养这个纲,“纲”举“目”张。将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按工作流程和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划分成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三个模块。在此基础上,将各工学模块课程按专项能力培养目标,划分成不同的教学项目或单元,分解到每门具体课程当中,就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获得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完善的、高效的培养体系。职业院校应从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创新培养模式,突破培养瓶颈,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电子商务应用、学习、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苏志刚.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J].中国大学教学.2007(9)

第6篇:人才资源配置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电子商务平行 项目式教学

电子商务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的交叉专业,企业对于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电子商务人才要求一般都较高,这是由电子商务的高效、便利、经济等商业特性所决定的。从2000年教育部批准国内13所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起至今,上千所大中专院校都已经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而电子商务人才虽为企业、社会所急需,但该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往往偏低,甚至很多院校停止了招生。电子商务人才的结构性问题已经突显,高职院校作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当在乐观积极的态度下从市场需求和行业特点出发,大胆创新地采用一些新思维来提升专业培养水平。

一、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很多高职院校在做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和课程建设时,对电子商务进行了细分。一些高职院校在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职业能力细分时,对于细分的类别不同的学院、不同的行家专家都有不同的说法和争议,这实际上是对电子商务人才所涉及的岗位能力的不同理解,而这也是很多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困惑。虽然一些院校已经开始了项目式(工作任务式)教学,比以往更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两个最突出的问题:

1.知识覆盖面过窄

网络营销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与传统营销课程大致相同,文科背景学生学习网站程序开发和数据库时间紧难度大,在开展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很难真正做到电子商务实务性实践,而对于网站技术型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则需要掌握基础程序开发、动态网页程序开发、样式设计、数据库等知识,在两年多有限的学习时间里除去其他基础课程学习时间,能够入门上手已属相当不易,其他商务、物流方面的学习内容则更无法兼顾。这样过窄的专业课程学习不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也不利于因材施教的开展项目式教学。

2.系统化培养欠缺

有些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经管类、商务类、计算机类、互联网技术类的课程都有开设,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讲授各专业课程,课程之间的联系整合程度不深,课程间衔接的缺失造成了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理解的混乱。在开展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每门专业课程之间的项目往往相互独立设计成独立的小项目群,跨课程的项目并没有形成体系,学生只需要分别完成任务就可以完成此课程的学习,以至于无法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思维体系。如今电商行业经过几次大的沉浮,营商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能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思维框架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来说是急需改进的问题。更何况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很多技能和经验不是在学校里能够获得的,让电商专业的学生在进入企业前树立电子商务系统思维对企业和其个人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二、构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思维

高职教育必须为学生就业或创业创造条件,这要求高职教育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更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到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基于以上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教学新思维。

1.开展电子商务课堂之外的平行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的优点在于将所需知识点融入到了工作过程之中,使得学生能在实务操作中学到知识与技能,但电子商务项目式教学如果缺乏完整的一体化实践,优势将无法体现。除了课堂教学和实训时间之外,还需要存在一个完整系统开展的与课程小项目平行存在的完整电商项目,本文称之为“平行项目式教学”。根据电子商务的行业特点,完整的项目运作至少需要一年,两年则效果更佳,即从大一下学期即可开展。

2.建立师生团队科学开展项目实践

平行于课程教学开展大项目实践,虽然团队成员都是学生组成,但由于是与课堂教学平行开展需要由教师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并担当推动项目进行的指挥者。如1-2名教师负责一个班,5名左右学生组成一个团队,每组分别以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创建到运营的实务流程为主线科学开展。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或者与企业兼职教师合作担任。

三、新思维下电子商务平行项目式教学的方法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行业,有通过“电子”走向“商务”成功的诸如阿里巴巴、慧聪、京东商城等企业,而更多的则是无数通过“商务”走向“电子”而受益的诸如XX制衣厂、XX苗木公司、XX食品厂等等中小企业,我们在开展平行电子商务项目教学的同时需要考虑到符合电商行业的实际情况,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使得大项目可以平行于课堂教学和专业课程小项目进行并且与之形成互补,从而保证平行电子商务项目教学的质量。

1.团队分别注册独立域名开展项目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起步所需投入很低,目前在国内顶级域名注册商注册域名不过百元左右费用,搭配虚拟主机合计费用也就几百元。

2.Dreamweaver可视化开发网站 无论是ASP还是PHP开发,通过Dreamweaver CS3或CS4配合免费的服务器软件和数据库,均可以使得没有编程基础的学生快速掌握网站开发流程搭建动态网站。

3.借助CPS、CPC平台开展电子商务运营 完成网站搭建后,团队即可开展内容编辑及商务运营。出于成本、安全等方面因素的考虑,电子商务平行项目团队可以不通过实物产品来开展同等的虚拟或实物电子商务活动,即可以通过淘宝客、百度联盟等第三方CPS、CPC平台实现等价的电子商务。有条件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也可经过经营性备案开展独立的电子商务运营。

4.利用SEO指导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本质是商务而不是电子,最终的项目的评估标准不在于电子而在商务所带来的网站社会价值和回报。电子商务平行项目教学实践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网络营销活动中,因此如何有效的指导项目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第7篇:人才资源配置范文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研究;培养目标;教学设计;能力导向;研究性教学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通过对精品课程的升级改造,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使其资源更丰富,更适应网上传播,进一步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我们注意到,既然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人才,首先就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保证其科学性和对培养目标实现的支持力度。而课程建设和教学则要忠实于培养目标,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把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其评估基本要求从“教师教了什么”提升到“学生学到了什么”、“会做什么”。本文将从5个方面讨论相关问题。

一、重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其背靠学科、教师、学生等基础和社会需求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决定了课程教学的不同。课程教学要想有特色,就必须与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具体需求密切结合,不断地研究、实践,不断地积累、提高。上好一门课,建设一门精品课程确实需要多年研究与实践的积累,真正做到常讲常新。根据作者的研究,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根本问题、知识体系、问题空间、学科特点,而不同类型人才的教育强调不同的学科形态、能力构成、知识取向、学科方法。如图1所示,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不仅仅有知识,还有学科方法学的内容和解决专业技能问题的技术层面的内容。知识外的内容在教材中不易体现,有的还是潜移默化的,需要在具体教学中利用知识的载体属性去表达。

另外,不同类型的人才关注不同的根本问题。依据人才培养,可以将问题归为科学、工程、应用三类。科学的根本在于发现规律,工程的根本在于构建系统,而应用的根本在于实现服务。对应到一门具体的学科,其根本问题将有不同的描述。就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即计算学科)来说,计算机科学型分支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能够被有效地自动计算”,计算机工程型分支的根本问题是“如何低成本、高效地实现自动计算”,而计算机应用型分支学科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方便有效地利用计算系统进行计算”。由于根本问题的不同,计算机类各专业就需要选择不同的知识载体,强调不同学科形态的内容。

图1 计算机科学教学内容体系

这些需要在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去深化理解、去体现。所以,课程负责人需要直接讲授课程,要带头并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研究不用拘泥于形式,关键是营造一种氛围,把其融入日常的教学研究活动、优质资源建设、教学项目研究工作中。课程组要积极走出学校,参加更广范围的交流、讨论,提高更广范围的教育研讨活动的参与度。适时地总结研究成果、教学体会,不断提高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水平。成果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教材、教学成果(奖)、自制实验设备、教学网站、教学辅助工具、特色教学资源,甚至包括积极争取教学优秀奖等。实际上,一线教师在课程教学研究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来源于实践,又直接用于实践,很容易形成不断改进的正反馈。这种正反馈可以有效地避免年复一年简单重复。

教育需要面向社会需求,专业教育的研究、课程教学的研究也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要努力构建一个闭环系统,形成机制,支持课程教学持续改进。如图2所示。

图2 形成闭环控制,持续改进课程教学

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这是高校和教师的本职工作,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功能。一些人狭义理解“大学教师要进行科学研究”,认为仅仅是为了把最新的成果教给学生。实际上,大学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是简单地为了将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教给学生,而是通过研究,更深地理解教学的内容,更好地将相应的思想和方法传授给学生。所以,我们要求从事工程教育的老师要有工程背景。实际上,不少新成果并不一定适应作为基础教育的本科课堂的内容,经典问题的求解更重要。另外,有人把理工类教师的科学研究狭义化了,以为只有专业上的项目才是研究。其实,即使是知识内容很少变化的基础课程的教学,也需要研究,甚至需要更多的研究。现代教育要求“能力导向的教育”、“目标导向的教育”、“扬长教育”,不进行研究,就不知道具体的“能力”,就找不到“目标”,就无法“扬长”,就无法引导学生实现卓越。显然狭义的科学研究是无法替代课程教学的研究的。

二、瞄准培养目标促进效率提高

培养目标绝不是华丽的辞藻,也不是口号,必须在毕业生身上达成。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使得我们必须准确地确定和描述它。按照国家对工程教育的要求,培养目标应该是“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要明确给出“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要给出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主要服务面向。培养目标要得到培养要求(也叫培养规格或者毕业生能力)的支持。比如说,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公民道德”的高级人才,在培养要求的描述中要明确地体现这些目标。进一步而言,培养要求要落实到相应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上,保证任何一项培养要求的达成都有相应的课程作保障。当然,培养要求等必须满足国家的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该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上,摆脱课程为本、教师为本、教材为本,瞄准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规划和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对培养目标的忠实度。

从宏观上讲,瞄准目标,要密切关注人才的类型。图1给出了完整的计算机科学教学内容体系,其中的基本知识和学科方法学,需要注意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而强调不同的学科形态。对科学型人才,应该重点强调理论和抽象形态;对工程型、应用型人才,则应强调理论和设计形态。一是表明理论是三种类型人才的培养都需要的,这正好吻合本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是他们各有偏重,而这种偏重正好和学生、教师的特长相吻合,并吻合扬长教育的取向,有效促成“扬长以求卓越”;三是要看到,虽然都需要理论,但他们需要的目的不同。例如,科学型人才在于考虑对理论的进一步研究,而应用型人才在于谋求按照理论所指方向做开发应用。这一不同也就决定了同样的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讲法的不同。所以,作者认为专业教育需要关注根本问题、知识体系、问题空间、学科特点、学科形态、能力构成、知识取向、学科方法8个方面,要研究它们和课程体系构建、所讲授课程、人才培养、课程作用与地位以及能力导向的教育的关系,并在实际工作中去体现。

从课程教学的微观上看,要着力体现能力导向的教育。例如,计算机类专业的人都知道,离散数学是该类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为什么那样重要?这门课程到底要起什么作用?如图3所示,离散数学是继数学分析(高等数学)后的一门数学类课程,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的运算范围是实数,而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早已从科学计算发展到更一般的计算,它们由更一般的符号组成的抽象集合描述,计算机系统要有能力实现对此类问题的求解。所以,需要把学生的思维从实数范围的、单一具体的计算推进到一般的、形式化的计算。离散数学就起到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这个新“世界”,实现“阶跃”的作用。但离散数学研究的是呈离散和抽象形态的基本运算系统,而计算机问题求解将是从形式化开始,追求类计算,甚至模型化计算的计算系统。所以,离散数学之后,还应该有一门关于计算系统的课程。目前认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要想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在教学中强化能力导向的教育。不妨把这类课程作为“思维体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着做,并通过学生的课外练习,使这种能力在学生身上形成。

图3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计算思维能力渐进培养体系

三、重视课程教学设计,支持理性教学

教学活动要想更有意识地瞄准目标进行,需要有很好的课程教学设计。在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将教学设计作为5大指标中“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重要内容。教学设计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曾在2000年基于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做过“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后来作为附录加在《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及其教学参考书中,并在后来编著的《编译原理》中也给出了教学设计。2009年更是组织了50余位专家研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给出了8门课程共计24个教学实施方案。

课程教学设计就是要规划好课程要讲授的知识和知识“背后”的内容。首先是课程内容,要更加精细地选择知识载体。也就是在涵盖有关建议(例如,教育部的专业说明、教指委的专业规范)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的具体需要,确定重点和难点。其次是更加全面地确定要教什么。明确利用确定的知识载体,向学生传授什么样的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做,做什么,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再次就是如何教。如何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利用知识载体,融教育于课程教学,实现有效的教育。

根据这些目标,课程教学设计可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是课程的性质。同样一门课,性质不同,定位和讲法就不同。例如,将某课程作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就必须有不同的要求。第二是站在人才培养的全局讨论课程主要特点、能力培养要求、教学基本要求。而且除了明确对知识学习的要求外,要明确提出问题求解思想、方法以及能力培养的要求。第三是知识与学时分配,不能简单地列举,更不能仅仅把教材的目录“贴”在这里。第四是讲授提示。要深入到章节,按章给出重点、难点及其讲授,充分体现基本内容讲授、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需要,考虑相关的典型思想和方法,与相关的能力点关联起来,不能只面向课程泛泛而谈。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需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性选择,防止盲目。要努力做到6个体现,即体现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体现教师和学生的特点、体现社会的需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本科教育基本要求、体现课程基本内容的覆盖要求、体现是最佳知识载体。需要防止简单盲目追求全、深、新。另外,保证课程内容的逻辑性,更好地引导学生,使学生真正能够感到“随着问题一个个地被解决,一个个的新问题又被引入,然后又被一个一个地解决,这样不断地前进,逐渐解决问题的过程好像踏着前人研究的路线,不断感受大师们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引导学生走出一条探索未知的道路,为其今后的探索积累经验。

要重视实践教学的设计。理论,可以使学生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并拥有一个智慧的脑;实践,就是用智慧的脑,练就一双灵巧的手,开创一个新世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必须提倡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培养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动脑和动手都是实践,两者要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对实践教学,同样要有质和量的要求,要追求一步一个台阶的引导,做到“学习系统,切莫冷落原理”、“使用工具,不可忽视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实践教学要体现与理论结合的基本要求,体现对课程与专业总目标实现的支持。

四、能力导向体现面向未来

能力导向的教育很好地体现了面向未来的教育要求,在国际和国内工程教育通用标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作者认为,从专业的角度讲,能力应该是能够“灵活地、探索性地、综合地运用知识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专业教育,应该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的意识。各种类型的高校,就是要发挥各自的特色,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形成各自的特长。尊重人才的意愿,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正是扬长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扬长以求卓越的途径。不能将一般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人为割裂开来,在专业教育中,同样能够并需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交流、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和能力。尤其要注意到,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

要实现专业能力的培养,先要厘清专业能力的构成(作者曾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专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一文中讨论过相关内容);然后是建立意识,循序渐进培养能力。例如,培养计算思维能力,首先要使学生明白计算机(技术)可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利用它,就要追求问题求解的机械化(抽象描述与思维,离散、机械可执行),以此建立“计算”的基本意识。其次是了解“计算”的基本功能。各种计算机系统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再次是掌握“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递归、归纳、折中、重用、嵌入、并行、模块化、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逐步求精等计算机问题求解的经典方法,以及算法描述、程序实现、系统集成等基本途径。最后是会用“计算”的硬件类和软件类基本工具。最终形成“计算”的基本能力,包括结合专业使用恰当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实现本科教育目标的主渠道,能力培养要体现在包括基础课程教学在内的所有课程教学中。例如,到目前为止,人类的研究实践有理论、实验、计算三大范型。理论范型以逻辑思维为主要特征,其典型代表是数学;实验范型以实证思维为主要特征,其典型代表是物理和化学;计算范型以计算思维为主要特征,其典型代表是计算机。因此数学、物理或者化学、计算机类课程成为理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他们承担着学生基本思维能力、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培养。再例如,我国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很少有人会从事编译系统的设计实现,但是编写编译器的原理和技术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以至于在每个计算机科学家的研究生涯中,编译中的原理和技术都会反复用到。我们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编译原理”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掌握终生受用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在系统级上再认识程序和算法,提升计算机问题求解的水平,增强系统能力,体验实现自动计算的乐趣。具体而言,要求学生掌握程序变换基本概念、问题描述和处理方法,包括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逐步求精、递归求解、目标驱动、问题的抽象与形式化描述、算法设计与实现、数据结构的选择与使用、系统构建、模块化等,引导学生修养“问题-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化”的问题求解习惯,推进从“实例计算”到“类计算”和“模型计算”的跨越;通过培养算法设计与实现能力,使其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提升系统能力,增强理论结合实际能力,鼓励探索未知,获得更多的“顶峰

体验”,从而使学生建立探索的意识、信心和激情。

当然从能力导向教育的角度,我们要注意课程内容的整体性,要利于学生融会贯通,防止将课程内容离散化。

五、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索未知

“学生在校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的无限性,教育的基础性与探索和创造的未来性”这两大矛盾决定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而不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已知,探索未知,掌握知识,增强能力。美国博伊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1998年4月发表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中就鼓励建立探索为本的新生年、开展研究为本的学习、不断寻求顶峰体验。这些需要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落实。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按照作者的实践和观点,研究性教学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教师在对问题的研究中教,学生在对未知的探索中学”,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方法,体验其精髓,在学师们的思维过程中培养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引导学生到实验室中做一点研究实践。

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这一基础型特征表明对教师来说,大多数内容是已知的,但它们是一个个问题求解所获得的结果,遵循着人们探索的轨迹,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经典的、闪闪发光的思想和方法,体现了探索精神,它们和被发现的知识一起成为人类及其科学技术事业加速发展的动力,更是学生赖以进步的沃土,课程教学应该尽可能有效地加以利用。这样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融入课堂。

第8篇:人才资源配置范文

【关键词】自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教育具有特定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但是教育的特定性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国家对民办性质院校愈来愈支持的政策下,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自”的法律规定,将有更多“自”来进行体制内“自治”创新改革。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已进入泛化时期,内外部矛盾不断地暴露与激化,教育重视数量而非质量,导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有效合理发展,在强烈的危机意识下,我们要做的是“自治”而非“被调控”。那么何为“自治”,如何“自治”呢?

一、何为“自治”

“自治”在教育当中可以用“自主治学”来表达,主要就是解决学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问题。“自治”教育下,无论学校与社会发生怎样的关系,它首先是一个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美国最高法院所阐述了自治主张为“高等教育的人物即在于提供一个最有益于思维、实验和创造的环境,那是一个可以达成大学的四项基本自由――在学术的基础上决定‘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谁来学’的环境。”在我国民办高职院校与政府之间还未完全达到具有独立的实体和平等的伙伴关系,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法》等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以及自主办学的若干内容。也就是说大多民办高职院校在我国的支持政策下并没有真正放开手脚勇于“自治”。那么在现存条件下该从哪些方面“自治”呢?笔者就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关于“自治”的创新性策略略举一二。

二、如何“自治”

“自治”不仅仅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一项具体的制度。除了教师学者所应有的“学术自由”权利之外,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研究,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范围内试提出一些“自治”创新的改革策略。

1、人才培养机制的“去沼泽化”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机制的“沼泽化”是艺术设计专业生态链最严重的病态①。这些病态侵入并支配着其意识形态,腐蚀了近代以来形成的文化艺术精神,也瓦解着民族精神。艺术设计人才多但落后,教育的失败,其根本并不在政府不重视,而在于体制的落后、僵化、死板。从苏联高教模式类的“工业产品式人才”,到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的“天之骄子”,再到现在到处讲特色的“后现代的拼贴”。“象牙塔”变成了如高中般死板、空洞说教的“思想监狱”,变成了如大学世俗功利化的“社会预科班”,成绩已经不能说明一个人艺术设计素养的水平。本人认为,改革最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去行政体系的教育管理体制

“学校不是党政机关、不是企业单位,而是教育与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性事业组织”――朱九思。长期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运行,教育管理成为了国家行政体制的翻版。在国内外教育做的比较好的艺术类科研机构,决策层大都是一些科研、学术、专业高层式人才,很奇怪在我我国很多院校却无实际决策性权利,认为他们就是搞搞研究而已,成为行政者追逐权利的棋子。“这种意识的发展,便是人们普遍地漠视教育本性,对教育事业不负责任,滋生雇佣感和无奈感”。[1]萨维尼曾说“大学的本质在于将学术的严肃、对学术的热爱传达给愿意接纳的学生,启发与滋养他们的慧命。”若决策者非专业人士,他的思维中并没有意识到教育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观念和文化目标、独特原则和活动规律的专门性事业,是需要遵循其专门的活动规律的。从理论上讲,学校是自由开放、思想相对独立的教育组织,教师而非行政系统的职员。艺术类教育更是具有有机文化的生命土壤,长期的接受功利主义、实用的思维模式教育,会不知不觉的陷入形式主义的应酬圈里,成为行政权力场。本人认为去除深层根源行政性质的领导制度是彻底改革的一种方法。其实在集团化办学中校长类似市场企业的CEO性质的民办院校改革起来更容易,并且在中国教育史上会有开创意义。

(2)去“量化”科研评定制度

政策具有导向作用,每一项政策的出台相信都经过决策层的深思熟虑。但这个政策不是数字量化,对于创新性人才的研究和实践应该如何界定?“出成果”和“出人才”哪个重要?成果是量化定制,具有经费奖励,人才是软性指标,更应该保护性奖励。“量化曾经被称为是最成功的管理手段,但对学术、教育领域而言,量化并不科学。”――刘新成。量化看重的是量,而非质,而学术要的是质。其实,像我们一样作为办学主体的艺术创造类型教师,具有非常强烈的成就需要,发现和创造是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自我实现占据主导地位,“即使不能成为大叔,也要成为一棵最具生命力的小草”。

第9篇:人才资源配置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4-0120-02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1],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可见,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仍是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结合广东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相近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对同类院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而高职院校与校外合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相关结构的共同合作,国外统称为“合作教育”,国内我们简称为“校企合作”,这种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市场需求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是职业教育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办学的一种发展样式,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3]。是在社会教育和培训合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标准样式,其基本要义是强调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合作,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4]。

2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问题

为了解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施情况,课题组成员对广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与分析,找出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

2.1 校企合作层次较浅,未达到深度融合。

被调研的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开展了合作教学,有的院校校企合作的企业数目达数百家,但是这些合作大多处于较浅层次。

一些院校对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视不够,意识淡薄,没有把它上升为一种学校办学模式的高度来认识,合作的意识不强,合作的诚意不足,合作的力度不够。最普遍的就是“2+1”的顶岗实习模式,2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学校认为把学生留在合作企业“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在一线帮助企业生产产品、创造利润,就是“校企合作”。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不愿付出太多成本,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2.2 缺乏政府支持、有效政策保障和长效运行机制

1)政府宏观调控不力、校企合作经费支持少。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角色定位不明确,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

2)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国家虽然已出台了《职业教育法》,但政策内容中并没有监督和约束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能从合作企业引进实验、实训设备,减少教育成本的投入,而企业在合作中必须投入一定的成本,包括投入的设备,指派到现场指导学生的培训人员等。因此,企业不太愿意深度合作,校企合作缺乏激励政策和法律保障。

3)校企合作缺少长效运行机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校企合作还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较少能得到行业的支持,缺乏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

2.3 校企合作对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作用不明显

高职院校一直看重的是合作所带来的企业资金投入和招生宣传效应,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由于教师教学工作量大,科研任务重,很难花太多时间深入企业生产现场,了解企业文化,学习生产现场的最新技术,所以围绕教师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因此,校企合作对促进教学改革作用不明显。

2.4 学校难吸引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对比,优势不明显,自身实力弱。大多数企业不愿与实力相对较弱的高职院校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3.1 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成功经验,为明确企业参与教育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必须通过立法,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5]。在当前政府倡导的校企合作中,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联动行业协会等机构,制定能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让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得到更多的好处,调动他们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政府行政部门还要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各方面的投入,改变高职院校的弱势地位,增强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实力和对企业的吸引力。

3.2 加强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合作办学是通过高职院校(培养方)和校外企业(需求方)的合作,让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生产需求,增加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建成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适合当前企业需求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合作企业应主动、及时与学校沟通、交流,按照企业的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发合作教材,学校可邀请企业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来校担任校外兼职教师,及时使学生能体验企业文化,更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必须依托校企合作,加强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实现培养目标。

3.3 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双师队伍建设

当前大部分教师,教学工作量大,科研任务重,教师不可能有太多时间、精力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这也是校企无法深度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在提升教师素质的同时,要创造更优越的条件让教师安心下企业锻炼和学习。最终组建一支“能上讲台、能下工厂”的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提高实际课堂教学效果。

3.4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校企合作,利用学校丰富的学生人力资源和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展开深度合作,共建“校中厂”的校内实训基地,共建“厂中校”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能直接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把理论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生产,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巩固,对学校、企业是互利共赢。为彻底解决学生顶岗实习“放羊式”管理的普遍现象,完善对学生顶岗过程的跟踪、管理和监督的制度化建设。学校要整合实训基地的有效资源,发挥自我造血功能,拓展多专业实训、实习功能,建成更多集教学、生产、培训、的紧密型校内、外实训基地,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5 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

为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学校对开展校企合作活动进行引导,对运行过程进行跟踪和管理,对活动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高职院校要建设好校企合作制度,建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活动的管理制度。在校企合作中,还要引入企业文化,与企业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长效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4 结束语

总之,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更加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要求。由于研究时间较短,其研究成果对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的预期影响还没有充分展现,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运用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关理论指导,借鉴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为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实现高职教育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S].2002).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S].2011.

[3] 刘红梅. 2l世纪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5):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