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巴楚民族文化;地域性;同源性;趋同性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6-0151-08
在我国中部渝湘鄂黔毗邻地区,存在着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区域文化圈,即与古老的巴、楚文化有着亲缘关系的‘‘巴楚民族文化圈”。从远古时代开始,其地域范围就是属于苗蛮部落集团的主要活动区域;先秦时属巴国和楚国的一部分;秦汉时分属其巴郡、南郡、黔中郡、武陵郡和洞庭郡,主要包括今重庆市主城区以东长江流域,鄂西清江流域,湘西武陵山地区和黔东北地区。这个区域迄今仍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众多少数民族混居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现今行政区划上,分属于重庆市黔江区及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四个自治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长阳、五峰二个自治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常德市石门县,贵州省铜仁地区(辖有玉屏、印江、沿河、松桃等自治县)。
巴楚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性历史文化,是在这个特别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时期民族融汇和文化交流生成的。它经历了数千年发展演变的漫长历程,迄今仍在渝湘鄂黔毗邻地区土家族、苗族等民族区域传承。区域文化具有明显的边缘性、多元性和混融性特点。在这~地区,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形成兼容与相融的有机统一。将以武陵山区为中心的巴楚民族文化圈作为一个整体,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运用考古学、历史文献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利用其实物遗存、文化事象等资源,探讨巴楚民族文化圈发展的历史轨迹、特点、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等问题,对于当前本区域各民族聚居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及社会文化变迁的进程中,有关传统文化、法律意识、生活习俗、文化认同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以致于整个中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巴楚民族文化圈独特的地域性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渝湘鄂黔毗邻地区,以武陵山脉为中心。在地理上处于北纬30度,中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其地貌以丘陵、山地、溪谷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区域文化的领域看,都是我国东、西、南、北之间的一个过渡性区域。“武陵山区崇山峻岭,地老天荒,东汉马援称之为‘鸟不飞度,兽不敢临’,唐代李吉甫谓‘溪山阻绝,非人迹所履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土著政权拥兵割据。在文化上,武陵山区处于洞庭湖区与四川盆地两个文化中心之间的边缘地带,这种文化上的边缘地位从上古一直持续至今。它的历史发展,具有自己独立的发展逻辑。…由于地理上溪峒深阻,这一地区很长时间内处于羁縻州和土司制度下,加上历代‘汉不入峒,蛮不出境’的政策,这块土地与四周的阻隔日益加深,到宋代,成了‘重山复岭,杂厕荆楚巴黔巫中,四面皆王土’的孤岛。”尽管“这种千年沉寂,也由于中国大历史的机遇而一度打破。战国中期以后,秦楚争霸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旋律。秦楚之间,除了长江、汉水等交通要道以外,横穿武陵山脉的古代盐道酉水成为‘自巴蜀瞰荆楚’的出奇制胜之道。”但这个地区依托独特的山地自然环境,自古以来始终被视为“蛮夷”之地,是一个完全处于华夏族“包围”的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民族文化圈。
这就是我国唯一位于中部内陆腹地的巴楚民族文化圈。它与北方游牧文明。中原农耕文明,东南沿海和岭南地区南方百越文明,以及西南边疆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差异。独特的山地地形地貌对巴楚文化的分布区域有着深刻的影响。“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五岭,存在着一条积累深厚的古文化沉积带。这条古文化沉积带上的主体便是巴楚文化。虽然巴、楚文化的影响经常越过这一条古文化沉积带而深入对方的文化腹地,但几近完美的融合却以在这条古文化沉积带上的表现最为典型。”
在巴楚民族文化圈,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形成兼容与相融的有机统一,区域文化的边缘性、多元性和混融性特点非常鲜明。在这里,汉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因子并存,“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色彩叠加后融合在一起。文化风格表现为多元、多层面。”
民族文化与周边汉文化的交互浸润和混融,使巴楚民族文化圈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地域特性。从文化因子的构成来看,当今渝湘鄂黔毗邻地区的土家族文化、苗族文化和其他各族文化,与巴、楚民族文化有着直接的亲缘关系。巴楚民族文化是一种古老又具有活力的区域性民族文化。其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文化传统,理应跻身于中国区域性民族文化圈之列。
(二)传统文化的地域性
文化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发展的。文化古今沿革,有其时代性;文化因环境之别,又有地域性。《礼记・王制》:“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日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日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日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日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自古以来,中国境内各地区、各民族的先民们,基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人文素质,创造了符合自身特性和环境特征的各类文化,在人们不断改造和利用生存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浓厚的地域性色彩的文化。地域性表现为生存空间的固定,而人们按照自己的素质去创造生活,又使文化带有强烈的民族性色彩。在以中原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中国历史上各少数民族,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文化发展、经济状况、历史传统的差异,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累积而成的具有不同特色的文化,与华夏族文化之间呈现明显的差别。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化虽然受到源远流长的华夏儒家文化的冲击和融汇,但仍然顽强地固守自己的领地,成为特定地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在一些区域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圈。诸如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圈、西域民族文化圈、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圈、南方百越民族文化圈等。
这种文化的地域性,集中表现为该区域的民风民俗,即今人所谓“民俗区”、“民俗圈”,汉时则称为“地分”或“域分”。史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孔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木,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汉承百王之末。国土变改.民人迁徙,成帝时刘向略言其地分,丞相张禹使属颍川礁赣条其风俗,犹未宣究,故辑而论之。终其本末著于篇。”对于民风民俗的地域性,西汉人已认识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且 因其关乎各地区的有效治理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民俗”是自上而下的社会环境共同造就的。不仅是因地域形成的区别,因人所致的差异,也是构成文化地域性的元素。因为,如果将民族分布的不均衡性和相对的地区特定性作为人文地理的一项特征。则“因人而异”未尝不可视为“因地而异”。特定地区的稳定人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形成为“民族”),同样也构成“地理”的组成部分,所以地域就不仅包括政治地缘的范畴,而且也应包括民族地理的概念。只是有些区域文化圈的形成,自然环境的因素相对而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例如,作为一种区域性历史文化的巴楚民族文化即是如此。如史籍所载:“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南贾滇、棘僮,西近邛、笮马旄牛。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u,柔弱褊厄。景、武间,文翁为蜀守,教民读书法令,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讥,贵慕权势。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后有王褒、严遵。扬雄之徒,文章冠天下。繇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故孔子曰: ‘有教亡类’。又“楚地,翼、轸之分野也。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及汉中、汝南郡,尽楚分也。……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火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觚赢蛤。食物常足。故[此日]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祀。而汉中失枝柱,与巴、蜀同俗。汝南之别,皆急疾有气势。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亦一都会也。”可见,巴楚民族文化独特的地域性早在汉代就为统治者所认识。
在巴楚民族文化圈,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形成兼容与相融的有机统一,区域文化的边缘性、多元性和混融性特点非常鲜明。在这里.汉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因子并存,“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色彩叠加后融合在一起,文化风格表现为多元、多层面。”民族文化与周边汉文化的交互浸润和混融,使巴楚民族文化圈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地域特性。从文化因子的构成来看,当今渝湘鄂黔毗邻地区的土家族文化、苗族文化和其他各族文化,与巴、楚民族文化有着直接的亲缘关系。巴楚民族文化是一种古老又具有活力的区域性民族文化。其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文化传统,理应跻身于中国区域性民族文化圈之列。
二、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文化具有同源性
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通常都经历了千百年的民族进化过程,由若干个古老部族的分子,基于各种原因先后组合而成。早在远古时代,“巴楚民族文化圈”就是“苗蛮”部落集团的主要活动区域。“苗蛮”部落集团在向民族形态演进过程中,出现多元化的分流运动,一部分融入华夏族,成为汉族的祖源之一;一部分成为后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的祖先。现散居在“巴楚民族文化圈”的各少数民族作为“苗蛮”的后裔,其民族文化带有鲜明的巴楚文化烙印,都具有共同的文化“遗传基因”。
在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形成、发展的历程不尽相同,但他们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不断迁徙、分化聚合、相互融合混血的直接后裔。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区域性的“一源多流”格局,具有鲜明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就区域文化而言,“一源”是指本区域内各民族文化的渊源具有同源性。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各民族之间存在一种源远流长的血缘相亲的关系。巴楚民族文化圈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主要民族,迄今在传统意识、生活习俗、生产方式诸方面,仍保持着许多相似或相近之处,即是明证。“多流”则是指各民族各有其形成、发展的历史。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各自向着单一的民族发展,渐次形成同源异流、各有特色的本民族文化和各自的民族意识,形成现今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民族。这与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大混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是相适应的。
(一)“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的主要族源:巴人
巴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以地缘为中心的古老部落联盟。与其他众多民族的起源一样,最早记载巴人事迹的古文献《山海经》,也将巴人的来源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西南有巴国,大白皋生成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首,食象”;“夏后启之臣曰盂涂,是司神于巴。”《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曾提及巴人氏族部落后期一次贵族争夺酋长位置的斗争:“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睥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
至迟在殷商时,巴人及其建立的国家已见称于世。殷卜辞称之为“巴方”,并有巴方与殷商屡次发生争战的记载。表明巴国已成为具有一定实力方国。此后,巴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逐步向南扩张,成为镇抚周朝南土的诸侯国之首。《华阳国志》载:“华阳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蜀矣。其分野,舆鬼、东井。其君,上世未闻。五帝以来,黄帝、高阳之支庶,世为侯伯。及禹治水命州,巴、蜀以属梁州。……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着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倒戈。故世称之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日子。”春秋战国时期,巴国迫于强邻楚国的军事压力,逐步南迁。《华阳国志・巴志》称秦举巴以前,巴地“东至鱼复,西到焚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这一区域大致指东至奉节,西至宜宾。北接汉中,南迄渝东南及黔东、湘西等地区。尽管巴地自古以来居住着濮、{、苴、共、奴、犷K夷、蛋等若干部族,广而言之,凡居住于巴国境内的属民均可泛称为巴人。
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将巴人视为“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的共同的主要族源,是可以成立的。事实上,迄今为止,民族学、考古学对“巴楚民族文化圈”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早期历史及其形成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历史文献中被冠以“蛮夷”、“南蛮”、“苗蛮”、“巴郡南郡蛮”、“板J蛮”、“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盘瓠蛮”等蔑称的族群,就是这些少数民族的先民,他们中的主要成分正是源于古老的巴人部族。
(二)“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共同的祖源传说和图腾崇拜:盘瓠
盘瓠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创造的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南蛮”诸族多有盘瓠图腾崇拜及盘瓠神话的广泛流传。在《搜神记》、《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风俗通义》等诸多古籍中有盘瓠神话记载。
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日盘 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骨禺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人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着独力之衣。……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而据《水经注・沅水》载:“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椭溪、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夹溪悉是蛮左所居,故谓此蛮五溪蛮也。水又经沅陵县西,有武溪,源出武山,与酉阳分山,水源石上有盘瓠迹犹存矣。……今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南梁《十道志》则称:公元前316年秦将司马错灭巴国后,并未挥师继续东进,在秦楚之间留下了一个巴人小政权。约20年后,楚顷襄王攻取巴枳地(今重庆涪陵),巴国群公子继续南逃,流亡于黔中地巴故土。“故老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人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为一溪之长,故号五溪。”说明作为“盘瓠种落“的武陵蛮与巴人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搜神记》:“蛮夷者,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其受异气于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缔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取其游食于水。今即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郡夷是也。用糁,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其俗至今。故世称‘赤髀,横裙,盘瓠子孙。’”
另《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的“盘瓠”条中,引用了一条唐人所记关于盘瓠的神话:“唐樊绰《蛮书》卷十引王通明《广异记》云:‘高辛时,人家生一犬,初如小特。主怪之,弃于道下,七日不死,禽兽乳之。其形继日而大,主人复收之。当初弃道上之时。以盘盛叶覆之,因以为瑞,遂献于帝,以盘瓠为名者。后立功,啮得戎寇吴将军头,帝妻以公主,封盘瓠为定边侯。公主分娩七块肉,割之有七男。长大各认一姓,今巴东七姓田、雷、再(冉?)、向、蒙、叔孙氏也。’亦盘瓠神话之异闻。”巴东向为巴人活动的地区。这个神话在无意间透出了这样一个信息:盘瓠蛮部族与巴蛮部族有着同源的关系。
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还显示,“巴楚民族文化圈”是盘瓠的始居地,也是盘瓠文化的发祥地。巴楚民族文化与盘瓠文化是同源的。南朝盛宏《荆州记》:“沅陵县居酉口,有上就、武阳二乡,唯此是盘瓠子孙。”唐人张守节《史记・苏秦传》注:“楚黔中郡,其故城在辰州西二十里,皆盘瓠之后硬。”《九国志・楚志・彭师禺传》:五代时湘西地区“其蛮有六种,盘氏为大,即盘瓠之种也。”《太平寰宇记》卷一七八:“长沙、黔中、五溪蛮皆盘瓠。“《舆地记胜》:“蛮则盘瓠之种。”宋人朱辅《溪蛮丛笑》序:“五溪盘瓠之蛮,皆盘瓠种也,聚落区分,名亦随异,沅其故壤。”《宋史》卷四六一《蛮夷一・西南溪峒诸蛮上》称:“西南溪峒诸蛮皆盘瓠种。”等等。
有关盘瓠的神话传说故事至今仍在苗族、瑶族、土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以盘瓠作为他们的始祖或古老的图腾(犬)崇拜。如苗族神话古歌中有《歌》、《王制天地》、《盘王》等;明李贤等《大明一统志》:“辰州沅陵壤杂苗獠,祖皆尊盘瓠。”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徭本盘瓠之后。其地山溪高深,介于巴、蜀、湖、广间,绵亘数千里。棰髻跣足,衣边斓布褐。名为徭,而实不供征役。”每年农历十月十六至今仍是瑶族盛大的“盘王节”。畲族的神话史诗有《歌》(也叫《高皇歌》、《盘瓠王歌》)。土家族有“跳丧”习俗:“初丧,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此乃盘瓠、白虎之勇也。”各地有众多盘瓠文化遗迹与事象遗存,如盘瓠洞、盘瓠山、盘瓠墓、盘瓠庙、盘瓠祠等。这些文化遗产,既有反映心理方面的,又有行为方面的;既有反映精神上的,又有物态化的。特别是,因盘瓠神话与盘瓠崇拜而产生的歌谣、舞蹈、绘画、雕刻、服饰、工艺等等,在民间至今仍有所遗存或有所反映。
值得提及的是盘瓠文化对华夏族的影响。华夏族将本为某一民族起源之推原神话,演绎为天地开辟之推原神话。盘瓠也音转为,成为能给人以光明与幸福的王。南朝时,梁人任日方在《述异记》中把盘瓠氏推崇为“天地万物之祖”。
三、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文化的演变具有趋同性
在《辞海》中,“趋同”被列为生物学概念:“亲缘关系较远的异种生物,因所处的生活环境相同,显现相似的形态特征。”其实,世间诸多事物的演化都存在趋同的现象。文化趋同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演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这种渗透和影响必然导致文化的趋同。趋同是文化进步的主要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田野调查实例显示,少数民族文化趋同性演变,呈现出文化趋同和文化多元并存的趋势。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在华夏文化的融合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在潜移默化中已经逐步实现转型,民族观念转人隐性,文化趋同性演变普遍存在,涉及范围广泛,包罗了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祭礼仪式、神话传说、农耕起源、巫术占卜、婚嫁习俗、神像器皿等最重要的文化模式。
如前所述,巴楚民族文化圈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与我国边疆各民族文化圈有较大的差异。各民族主要经济模式都是以山地农耕为主,兼营林、猎、牧业。他们的分布区界并非整齐划一,而是大分散中有集中,聚居中有散杂居,杂散居住区中又有小集中居住,绝对单一聚居区的构成始终从属于民族大杂居这一总体范畴之内。各民族世世代代始终保持着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相互接触、交往和融合的混居格局。这都为各民族文化趋同性演变创造了外在条件。
因此,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轨迹,但在文化上却表现出强烈的趋同性。在先秦时,苗蛮部族的分支荆楚部族创造了楚文化,另一分支巴人部族也创造了具有浓厚土著文化色彩的巴文化;巴文化和楚文化后来的走向却是相互混融,成为地域性的巴楚文化,巴楚文化又不断吸纳其它文化因子。新发现的湘西里耶文化,即具有多类型文化交融的特点。现本区域各民族文化皆具有混融型的巴楚文化的“遗传基因”。
与我国边疆地区各民族文化圈相比较,巴楚民族文化圈位于中国腹地的地域特点,使其与周边华夏族紧密相连,交流频繁。经过长期的多向交融,致使该地区民族文化受到汉文化的深重影响,其民族色彩相对淡薄,凸现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文化的趋同性特征。尤其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这种表层结构上的趋同远比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这种深层结构上的趋同要深刻得多。
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目前的通用语言,是以汉语四川方言为主体的西南官话。这里的湖北人、四川人、贵州人、湘西人互相用自己的家乡话交流基本没有障碍。现绝大多数土家族人都使用西南官话,在土家族传统文化保留较好的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但有的也兼通汉语,呈双语状态。
关键词:民族地区;犯罪;特征
在对本文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明晰民族地区这一概念。民族地区是指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居住的区域。狭义的民族地区指民族自治地方,广义包括未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本文所指的小凉山地区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它是大雪山的东南分支。西北方为大、小相岭,东南方隔金沙江与五莲峰相望,东北方没入四川盆地。海拔2000~4500米,为金沙江、马边河的分水岭。以黄茅埂为界,东为小凉山,西为大凉山。本文具体调研地点为马边彝族自治县彝族聚居较为集中的乡镇。
一、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
(一)地理环境方面的特殊性
就本文所讨论的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地处乐山市南面,境内地理位置北纬28°25′30″至29°04′14″,东经103°14′40″至103°49′40″,南北最长60.5公里,东西最宽58公里。相对来说地处边远,自然条件恶劣,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居住较为集中的乡镇,这也有民族其自身历来的居住文化,彝族历来都被奉为高山上的民族。故其居住选择地较为偏远,生存环境较为恶劣。但是这些地方却具有丰富的可利用自然资源,比如水利、矿场、森林、土地等资源。
(二)农业人口多,居住分散,社会关系具有家族式的特点
全县近20万人口,农业人口占一半以上,居住呈现的仍是其他民族地区居住的特点,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该县最具特点的居住形式是有“上三区”与“下三区”之分①。所谓“上三区”为彝族同胞较多的地区,这些地区百分之八十以上为彝族。“下三区”为汉族同胞居住的较多。“上三区”易是本文考察的重点,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在该地区,以乡、村组为行政单位进行行政上的管理。除去乡政府所在的街有些许汉族民众在此经商外,其他村组几乎百分之百为彝族同胞。在村之下,虽没有保留彝族传统的家族式的村落,但在一个村里,本姓、同姓的大多紧挨着居住。当地人会很熟络的指出哪个姓氏的大多住哪个方向。这些地方可谓是真正的熟人社会,在行政划分的村的形式下依旧坚持着以家族为本的特性。在这些地方亲属关系准则主导着他们的道德规范、宇宙信仰、权利义务、社会阶级、甚至婚姻与居住地点。
(三)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情况
就本文所调研的地区而言,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有小学,村里面也有村小。但现实情况是,在国家大力鼓励职业中学教育的同时,地方践行教育方针时,出现了问题。地方教育在初中毕业之际就以分数为划分标准,自动分流学生,继续上高中与职中全由考试分数而定,然而在这个县城里仅有一所职中,因为乡镇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对于初中未能顺利毕业的考生显然是大于这一职中的饱和度的,且当地的彝族民众有着读职中没有意义,还不如让孩子尽早的外出打工挣钱的思想,从而促使了很多初中毕业未有一定的社会谋生技能的青年过早的进入社会的现象发生。另外就城市化而言,随社城市化的进程,大多以往高山上的彝族同胞现如今大多搬迁至河谷平原地带,有着高山的往下搬移,以往乡镇的往县城周边搬移的现象。形成了一定的居住圈。城镇化进一步加强,小区居住人员繁杂,随即带来了许多问题。
二、民族地区的犯罪概述与犯罪特征
犯罪率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者与人口总数对比计算的比例。反应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犯罪程度,通常以十万分之比表示。我国官方大多以立案率表示。同时也要考虑法院判决定罪率。就相对汉族地区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的犯罪率是相对较低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其低就漠视它的存在。相反,我们应该从中看出,其是有固有的缘由的。笔者认为应该利用这些特性来更好的治理,巩固现有的安宁。
就民族地区的犯罪特征而言,其对于非民族地区的犯罪特征是有共性的,在此我们不重点论述,我们重点讨论的是通过对这一地区的调研,分析出其不同点,从而探析民族地区因其有固有的文化特性而不同于非民族地区的犯罪特征。
(一)犯罪率低,犯罪类型相对单一,轻罪较多、重罪较少
就该地区而言,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对各乡镇派出所的了解,在这些彝区的犯罪类型而言,主要集中在故意伤害、贩卖、贪污贿赂等类型。值得一提的是以“死给”案引发的家族之间的械斗,这类现象在彝族同胞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时有发生。而在这些地方经济犯罪,盗窃犯罪几乎不会发生,就盗窃来说彝族人历来以此为耻,再者也许也是“熟人社会”在起这监督的作用。
对于纠纷的调处,对于一些轻微犯罪来说,他们较多的通过习惯法调解处理。不会主动寻求司法机关的帮助,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抵触司法机关的处理结果,自己私底下在通过习惯法予以解决。
(二)犯罪人
少数民族人口犯罪与少数民族在该地区所占比例基本相当,农民是犯罪的主要人员。值得一提的是,外出打工者,在缺乏谋生技能的情况下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在这些地区较少有流动人员犯罪。犯罪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上文也提到,就现在的新一代,他们在追求知识的路上,因受自身抑或外力各种条件的影响,大多上的初中毕业就在家或外出打工,文化水平是相对较低的,更何况对法律知识的熟知。
(三)追逐经济利益
因在这些地区祖祖辈辈都以农作为生,随着社会的变迁,对于经济利益的追逐也随之而来,这从现在的村里平时大多只有妇女、儿童、老人就可看出。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也因外流性的加强,这其中的一部分外流人员,因利益的趋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尤其是犯罪。这是近几年凸显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历史缘由,在彝族人的观念当中,对于一开始接触时,在他们的意识当中吸食在历史当中是身为身份、地位、贵族人的象征,所以一开始接触,吸食时没有防范意识,具有一定的猎奇性心理,没有认识到它的危害性的,甚至以此为傲,认为在外混的好的才有资本去碰。所以很容易掉进“以贩养吸”犯罪这一犯罪道路。
三、民族地区犯罪的发展趋势
通过实地调查,笔者想以此分析,“管中求窥”来论述下民族地区犯罪的发展趋势。不可否认,在民族地区就犯罪率而言,因受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与汉族犯罪相比较,少数民族犯罪受到民族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作用,就犯罪率而言是相对较低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少数民族地区的犯罪形式也随之变化,比如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其犯罪也呈较快的增长趋势,在传统的犯罪类型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类型,经济犯罪的比重逐渐加大,在犯罪主体方面,青少年犯罪严重,流动人口犯罪逐渐增长,女性参与犯罪值得重视,犯罪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贩卖、运输、偷牛盗马等犯罪在特定的地方较为突出,犯罪危害性也不断增大。
注解:
①马边彝族自治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参考文献:
[1]中国少数民族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纲要.吴大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三期
[2]杨靖著:《犯罪治理――犯罪学经典理论与中国犯罪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3]杜宇:《重拾一种被放逐的知识传统――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的初步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关键词:经典蒙古族民歌 歌词 草原文化特征
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生活在一望无际、山清水秀的大草原上,放牧牛羊,逐水草而居,他们在长期的狩猎、游牧生活中以民歌为伴,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常常引吭高歌,赞美草原、赞美家乡,在马背上,在毡房中,你唱我和,创作了一首首充满民族风情的蒙古民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一类情深意长的蒙古族民歌早已传遍草原。
不同的地域产生的蒙古族民歌不仅曲调风格不同,其歌词的情感表达方式,体现的审美心理特征、民风民俗等有所区别,因为民歌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但是,无论产生自什么地区的蒙古族民歌,它们都是植根于整个蒙古族草原文化这个共同土壤中的,因此有许多共同之处,体现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独有的风格。蒙古族民歌不仅曲调高亢悠扬,宏大雄伟,内容也很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英雄人物、父母、山川、河流、草原和马儿的,也有用于迎宾、敬酒的宴歌,还有婚歌、情歌、牧歌、叙事歌、礼仪歌等等,总体看来,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这些民歌反映了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同的草原文化特征。
首先,蒙古族民歌的歌词体现了蒙古族的婚俗文化。
传统的蒙古族婚礼仪式的程序较为繁杂,其中的劝嫁、迎亲、讨名问庚、献茶、婚宴、送亲等都有祝颂之歌。这些婚礼歌的语言朴实流畅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不仅反映了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表现了人们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这些歌至今有人传唱,尤其那些训谕、教导之歌,每逢婚宴时老人们也频频歌唱。例如在《劝戒歌》中唱道:奶茶哟象哈达似白云,泛起洁白如玉的波纹,又好似那母亲的乳汁,喝吧,莫忘母亲之恩。青青的杨柳棵连棵,婚配的男女心相合,托着他们的福气哟,唱呀唱出满堂的歌。绵绵的榆树根连根,新人如鱼水不能分,借他们新婚的喜气,喝呀喝到半夜时分。
歌词中以鱼和水,树的根比喻对新人表示祝福,以蒙古族人民喜好的方式饮喜酒、喝奶茶、献哈达、唱赞歌来庆祝婚礼,同时又规劝新人结婚后莫忘父母恩情。
《蒙古族婚礼歌》套曲第五十八首《赛马歌》,是迎亲路上的一首进行曲。其中男方祝词的歌词:“七个人一溜烟的,送亲队伍,七种光彩的长袍,裹着俊秀的腰身,四十九匹骏马哟,腾开四蹄,空中的七色彩带,汇成七色的云朵”,“那支凤尾,在晨风里摇曳,那就是我们勇敢的新郎哟,头上戴着那翎羽的红缨帽”,“迎亲的马队,飞快的驰行在草原上”。这首歌体现了蒙古婚俗的一个方面,讲的是在送亲途中,人们唱着《赛马歌》,尽情地催马奔驰,相互追逐嬉戏,在阵阵歌声中完成“抢帽子”、“逗新郎”的游戏。抢帽子嬉戏,是蒙古古代的习俗。在新郎成亲的日子,谁能把新郎的帽子抢到手,谁的好运气就会日夜升腾。同时女方家的亲友为了延长送亲的行程,总要千方百计地将新郎的帽子抢过来扔在地上,迫使男方家的亲友想尽方法将帽子拾起来。在“抢帽子”的过程中,男方家的亲友们都要掩护着新郎,快马加鞭,一路狂奔。这一路,与男方家的亲族们相互传递着新郎的帽子,众人你呼我应,互相追逐,场面十分欢快。
从这首民歌不仅看到蒙古族婚俗的一些特点更能体现出蒙古族人民是马背上的民族,骏马是蒙古族牧人的助手,没有腾飞的骏马,蒙古人就失去了脚足。下面就谈谈蒙古族民歌中体现出的马文化。
其次,蒙古族民歌的歌词体现了蒙古族的马背文化。
自古以来,蒙古族牧民生养繁息于无垠草原之上,他们的生活离不开马,以良马比喻良朋,说明牧民对马的深厚感情,善歌的牧民放牧着马群、羊群,置身于辽阔的草原,触景生情,唱出草原上天籁般的歌声,赞美自己与骏马的深厚情感。在蒙古族的民歌中,骏马的形象层出不穷,草原 “那达慕”盛会上经常传唱的传统民歌《马赞》,表达蒙古族人民对马的喜爱之情。蒙古人的骏马享有很多美誉,如成吉思汗的两匹神马、八骏马、千里马、追风马、“腾格里”天赐之马、“毕力格”智慧之马等等,由此可见蒙古人爱马的情愫,以及马文化的发达程度。
蒙古民歌《成吉思汗的两匹小青马》中唱到:两颗珍珠,像两个流星,那是成吉思汗的两匹小青马呀,那是两朵金花。长鬃似火苗,头颅如月牙,美鹿一样矫健的身体哟,彩虹般的尾巴。用“金花”形容骏马的高贵,用“流星”形容骏马的眼睛,用“火苗”,形容骏马的长鬃,用“月牙”形容骏马的头颅,歌中展示给我们的形象:四体格外健美,神马一般的俊俏。这何尝是两匹马,真正是蒙古族人民心中最亲如兄弟的俊男,最有魅力的神明。
再如《骏马赞》:它那飘飘欲舞的美丽长鬃,好像闪闪发光的金伞随风旋转;它那炯炯闪烁的两只眼睛,好像一对金鱼在池塘中游玩;它那宽阔无比的胸膛,好像盛满甘露的宝壶一般;它那精神抖擞的两只耳朵,好像山顶上盛开的两朵莲花瓣;它那震动大地的嘶鸣,好像动听的海螺发出的呼喊;它那宽敞通畅的鼻孔,好像姑娘编织的盘肠一段;它那潇洒飘逸的尾巴,好像绚丽的彩绸一样灿烂;它那硕大的四只圆蹄,好像风驰电掣的车轮在飞旋;它全身汇集了“八宝”的图案,这神奇的骏马呀,是我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伙伴。歌中对马儿的赞美发挥到了极致,用了八个排比和比喻来形容骏马,同时表达出蒙古族人民对骏马的无比喜爱之情。蒙古人民爱马如命,蒙古族男子对于骏马的忠爱,往往胜似友人。在古代远征时,身边没有亲人相伴,就和跨下的坐骑悄悄对语,情同友人。同时马背是蒙古人成长的摇篮,一个孩子自小就学习骑上马背驰骋草原,在马背生涯中,人与马的关系情同父子情深义厚,密不可分。
再次,蒙古族民歌的歌词体现了蒙古族的酒宴文化。
“金杯金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抓肉,今天喝个够。朋友朋友,请您尝尝,这酒纯正,这酒绵厚。让我们肝胆相照共度春秋,在这富饶的草原上共度春秋。银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载歌载舞庆佳节,今天喝个够。朋友朋友,请您尝尝,这酒纯正,这酒绵厚。让我们心心相印友谊长久,在这崭新的生活中友谊长久。”这首歌道出了蒙古族人民对酒的喜爱。蒙古族人生活中不能没有酒,也不能没有歌。蒙古族自古就是一个豪放勇敢的民族,他们喜欢饮酒,饮酒、骑马体现了这个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他们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酒给宾和主带来了隆重的气氛和欢乐,表达着蒙古族人对宾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谊。因此,蒙古族人向客人敬献醇香的马奶酒或白酒,被当作是一种增进友谊的方式。
如果说“金杯”、“银杯”里的奶酒醇香、醉人,哈达象征纯洁友善的感情,那么祝酒歌表达的是美好的心愿,祝酒词则是对亲朋好友工作与生活的祝福。蒙古族人民喜欢用一边唱歌一边敬酒,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远方客人的欢迎,这种以歌敬酒的方式,在宴请宾客时随时可见。他们迎接贵客时要唱歌劝饮“下马酒”,送客人上路时要唱歌劝饮“上马酒”。另外,在蒙古草原上还流行着一种劝酒民歌,有四句的,有两句的,有单人唱的,有男女双方对唱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举起了蒙古族的酒,放开你的歌喉。杯中盛满深深的爱,美酒醉心头。干一杯蒙古族的酒,天南地北是朋友。”“舒心的酒啊,千杯不醉;知心的话儿,万句不多。”“烧酒本是五谷水,喝到甚时候也喝不醉。”“阳春三月桃花花开,端起酒盅盅迎客来。”“美酒倒进金银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浓,远来的朋友饮一杯”这种充满激情的关于“酒宴”民歌,其歌词内容有叙友情道珍重的,有结交天南海北的客人的,有贺喜祝颂的等等,蒙古族人民的每一杯酒里,都饱含着给他们的纯朴与真诚,都饱含着他们一颗颗热爱大草原热爱美好生活的心。
参考文献:
1.李树榕.“文化认同”与“草原歌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2008,2.
2.赵万梅.试论蒙古族民歌《鸿雁》的人文内涵[J].内蒙古教育,2012,9.
3.欧文静.论内蒙古现当代“草原歌曲”在草原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J].职大学报,2013,5.
作者简介:
1.将民族文化背景渗透舞蹈教学中
民族民间舞蹈是每个民族独有的民风民俗和族人智慧的结晶,不同的民族舞蹈风格迥异,同一个民族的民族民间舞蹈由于体现的文化内涵不同,其风格也会大不一样[2]。我国拥有56个民族,如果在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文化背景的教学上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舞蹈中相应动作的内涵。在进行舞蹈教学前,教师在课前该节民族民间舞蹈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比如在讲授腰鼓舞时,教师在开始教学前可以通过多媒体将事先收集的文字、图像以或者视频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朝鲜族的地域特点、、风土人情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了解腰鼓舞的形成和发展,从中品味到舞蹈动作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情感。经过了解民族文化背景后,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时就不在是单纯地复制教师的动作,单纯地极易动作要领,而是将情感带入,享受舞蹈韵律中所体现的浓厚的民族文化,主动地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将别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文化以及内心的丰富情感体现出来,整个舞蹈就不会显得僵硬。
2.将各民族风格渗透到舞蹈动作中
每支民族民间舞蹈都是由一些列的舞蹈动作组成的,从舞蹈动作就可以看出这只舞的风格,然后透过舞蹈风格了解民族的风格[3]。在舞蹈教学中,要将民族风格渗透到舞蹈动作的讲解中,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动作,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舞蹈精髓和舞姿要领的关键。比如蒙古族是一个热情、豪迈、能歌善舞的民族,该民族的民间舞蹈就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的民风,翻腕、抖肩等动作洋溢着热情、欢快的氛围,具有纷独特的风格。蒙古舞蹈韵律特点是肩部运动要收放自如,即要有力度,又要有弹性、韧性和灵活性,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起伏,这是蒙古族人民果敢、豪放、胸襟宽广等蒙古族风格决定的。在教授舞蹈动作时,要重点讲解该项动作所体现的民族风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顺畅记忆动作要领,还能够将民族风格的精髓融入舞姿中。
3.通过民族服饰渗透民族文化
民族服饰同动作和音乐一样是民族舞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具有体现民族精神、承载舞蹈表现力、民族文化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影响舞蹈风格形成的一大重要因素[4]。民族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以传递出很多信息,比如可以反映人物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性格特征、审美等。教师在展开舞蹈教学时,可以配合民族服饰,通过民族服饰渗透民族文化,提高教学的教学的效率。比如在学习藏族舞蹈时,该民族服饰具有长袖、大襟、宽腰的特点,且在衣襟、衣袖和边饰等方面十分讲究,藏族服饰是在当地气候特征影响下形成的。除了衣物外,哈达也是体现藏族人民服饰特点以及民风的一种物品,在学习藏族舞蹈时可以配合藏族服饰和哈达,增强学生对藏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积极创新,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民族文化 传承与创新机制
Abstract The so-called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immersion of culture, culture is the baton of vertical handover process in a community of members of society. Each nation has its own unique culture, in order to retain, continue down, the need to choose the way of inheritanc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form.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innova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eritage, government support and 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on the path of shallow exploration.
Keywords ethnic regions; vocational education; na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民族文化指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文化的总和。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本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做交接棒似的纵向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受生存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传承机制,使本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保持其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
1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概述
1.1 基本现状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本民族的语言主要用于其内部间的交流。从当前职业教育来看,为了教学上的方便和传承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我国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施行双语授课。对于民族地区学校来说,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充分结合本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以武陵山区为例,其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如侗族大歌、芦笙、土家织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但这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在武陵山区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却很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民族间的交流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与汉族的文化却正在日趋一致,部分民族地区的一些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在民族文化中语言是最为核心的,但目前一些青少年已经不会讲自己民族的语言。以武陵山区为例,在一项针对本地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掌握程度的问卷统计结果中显示,在其父母一代,民族相融的情况已经比较深入了,其本民族的家庭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去,到了学生这一代,民族融合的情况更加明显,更加深入,更加普遍,尤其是对一些城镇家庭来说尤为如此。可见,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汉族化的现象正日益加深。
1.2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言,当前最有效也是普遍采用的方式为发展职业教育。但由于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认知上的浅薄,大多数的人只是片面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学习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的地方,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作用、意义及其深层次的含义。作为一个民族精神延续与发展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想使其更好地延续下去,不得不选择职业教育这条最有效的途径。但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能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根据本民族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的独有特点,并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革职业教育,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力。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需要职业教育的帮助,同样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民族文化的促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紧紧围绕民族风俗习惯以及特点的工艺进行,以使学生对本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人文理念、文化特性、地理特征都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所以就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而言,其承担着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要很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二是要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作为一种职业,不断推动民族文化产业链的形成,进而促进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2.1 文化冲击对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基本在当地范围内传承,几乎很少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即便有他民族一定同化,也有益于民族文化本身l展。但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文化产品的自由流动、扩展,以及文化价值的不断碰撞,逐渐威胁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大多在特定的民族间延续与流传,且其所使用的语言也有很强的民族特性。但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传统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正逐渐失去其固有的空间,民族、国家的边界正逐渐消解。当前民族文化传承的空间及其途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给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挑战。
2.2 文化冲突对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
在全球化及现代化的不断冲击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愈发明显,尤其是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冲突越发激烈,使少数民族的归属感、忠诚心受到了挑战。通常来讲,在教育事业中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排斥与接纳两种选择。假如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环境相对封闭,且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弱的情况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势必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这时不易接纳外来文化,因而常选择排斥;假如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环境相对开放,且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强的情况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势必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时容易接纳外来文化。
3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3.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入手,创新职业教育形式
在民族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日益重视。比如:我国对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些习俗进行法律和政策上的保护。职业教育也要顺应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进行优化创新,让职业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在教学的内容中加入一些民族风俗、民族特有的工艺以及民族的舞蹈艺术等,把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针对武陵山区的某一民族的传统服装、节日以及风俗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把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和同学讲解自己喜欢的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武陵山区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也对武陵山区长期生活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特色更加重视,更有效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 聘请民族艺人或专家进校园,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艺人和一些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对该地区的民族文化是最清楚,也最了解的。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要想更有效的延续下去,职业教育是最有效的渠道。因此,武陵山区职业教育就可以把这些民族艺人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聘请到学校作为讲师,给学生讲解民族文化。同时,定期组织一些活动,让学校教师和这些民族艺人和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让学校教师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例如,在讲解一些关于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传承的项目时,就可以让学校内部的教师在知道理论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理解民族文化,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让教师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3.3 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培养,提高传承民族文化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要想有效的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必须加强“双师型”师资培养,以此来提高教师传承民族文化的能力,职业院校根据学校专业的建设以及发展的需求,定期组织学校的教师进行民族文化的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更加理解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及重要性,共同开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相关的科研项目,让民族文化能够得到世代相传,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学校也可以安排教师到传承民族文化相关的行业、企业参与具体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言传,还可以身教。
3.4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保护和培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存传承人进行保护,同时强化后继传承人的培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传统手艺、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等为内容,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之中,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的文化、风俗以及习惯,自觉的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且职业教育要改变以往“口传身教”的传承模式,要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充分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定出全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人才保障,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3.5 加强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以及行业间配合
职业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最为有效的渠道,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经费的投入以及行业间的配合。所以,政府要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把传承民族文化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来,让行业间进行协作配合,履行各自的职责,落到实处,让民族文化的传承顺利进行下去。此外,职业教育要加强相关民族文化专业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职业院校也要充分发挥出校内现有的财力、物力作用,对校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 肖丽萍.武陵山区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4.
[3] 李丽敏.全纳教育理念下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4] 冉红芳.教育传承场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探究――基于鄂西南职业技术学校的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84-188.
[5] 杨建忠.论民族地方高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价值与方式[J].黑江高教研究,2012.10:69-72.
[6] 黎卫.论高职教育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与使命[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4:100-102.
关键词民族类网站;少数民族文化;民族高校校园网;上网行为管理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号召各行各业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互联网+”兴起的格局下,网络和网站已然成为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6年12月,中国网站总数482万个,中国网页2360亿个。根据少数民族文化的形式和特色,探索开发切实适合的传播渠道和手段,使少数民族文化和新媒体互相融合迫在眉睫。紧跟中国互联网航母,大力发展民族类网站,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意义重大。
1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形式和特点
1.1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
1)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这类自媒体具有普泛化、贫民化、自主化、私人化的特点,多以新闻、历史典故、艺术作品、文化、生活常识转发为主,转发和原创混杂在一起杂乱无序,有时会被热议事件引导。
2)民族类网站。其中民族类新闻版面和论坛是少数民族读者的关注重点和舆论漩涡的中心。
3)民族文化微电影。微电影或短片介于电影和电视剧之间,具“四微”特点,即“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微、平台微”等,理所当然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炙手可热的新宠。
4)App应用。以民族通、内蒙古民族APP为代表的民族APP应用已崭露头角,成为民族文化传播和舆论导向的新阵地。内蒙古民族APP于2016年12月正式上线,APP开发了新闻动态、政策法规、图片资讯3个板块,面向广大干部群众,权威解读党的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和民族宗教法律法规,通过APP及时传递民族宗教、蒙古语文的新动态新成绩。
1.2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特点
1)文化传播视野由乡村传播向国际传播的转变。国际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包括由外向内的传播和由内向外的传播。国际社会的民族重要事件和变化由外向内进入国内,国内少数民族有关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也传播到国际社会。
2)文化传播模式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转变。从广播式单向声音正逐步向互动式双向传播转变,在双向传播中我们要把握传播的有利导向,关心传播者和听众的想法和关注点。
3)文化传播观念由牧场意识向市场意识的转变。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对象逐渐从本民族转向大众,受市场驱动正把有利于市场和可能产生经济效应的民族文化传递给大众,拓展民族文化衍生品的市场。
4)传播主力由政府转变为政府、商业、教育机构三方融合。
2民族类网站的现状和特点
2.1民族类网站的现状
从第一个少数民族网站一同元藏文网至今民族类网站数量快速增长,根据2009年相关文献资料民族类网站己达600余,网站种类、主题多样化。建成的民族类网站有民族综合性网站、各族别网站、民族地区综合类网站、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网站、民族事务机构网站、民族文化教育类网站、民族学术性网站、民族研究机构网站、民族社会团体网站、民族类上网报刊、民族新闻出版机构网站、民族民间艺术网站、民族经济与企业网站、民族旅游网站、民族类论坛等。
2.2民族网站特点
网站内容丰富,民族特色鲜明。各民族在语言、文化、宗教、风俗、历史、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民族类网站信息资源和内容也具各民族化。但各类网站内容建设不平衡,网站质量参差不齐,网站生命周期不稳定。网站生命周期尤为明显,一些民族类网站建设快、原创内容少、资源来源不稳定。
3民族高校校园网的民族特色
1)少数民族学生占主导地位。由于招生政策向民族地区倾斜,生源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每年招生约4700人左右,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网络用户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主导,目前在校生覆盖了全国56个民族和绝大部分民族地区。
2)校园网站有双语版或多语言版。中央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新疆大学为代表的民族综合性大学的门户网站为中英双版,内蒙古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为代表的民族地区大学的门户网站呈现多语言版,增添了本民族语言的独立版面,呈现国际化和本民族化的网站特色。
3)图书馆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馆藏图书和电子资源。
4)用户上网行为有显著的民族特色。由于用户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上网行为有显著的民族特色。用户覆盖56个民族,来自全国各地,上网行为中的民族地域、民族语言、民俗等民族特征明显,新闻舆论关注也多涉及民族这一方面。
少数民族媒体要突出民族特色,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及居住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在完成一般媒体作用同时,应起到一些特殊的作用。民族高校校园网在高等教育领地首当其冲,在完成普通高校信息化服务职能同时,肩负着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宣传、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使命。
4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的建设思路
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以下简称民族网)建设思路包含网站定位、网站设计、资源特色和技术实现3个方面。本文暂不详述网站设计部分。
4.1民族网的定位
民族网是面向校内师生的民族类网站,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举措,是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网络阵地,是师生各民族互相增进了解和交流的平台。民族网要有别于校园文化类网站,也要避免同互联网上的民族类网站雷同,既要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展示,又要对现代少数民族人物、人文地理、创业、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追踪报道,可酌情增加本校或其他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师生的民族文化有关动态报道。
4.2网站资源特色
网站资源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
1)优秀的民族类网站。一是对现有的600多个民族类网站进行分类后,挑选出资源质量较好的网站资源进行链接和资源交换;二是借助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接口实现定期资源搜索和关键资源内容的爬虫,建立本地民族资源库。
2)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媒体。可将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内容进行平移,整合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购买或租赁非遗等经典提炼的民族文化资源成果。
3)经校园网访问的民族类信息资源的整理。即对本校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校园网访问互联网资源中的民族类信息资源进行过滤、缓存、转存、聚合,资源具有大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特征。
4.3相关技术方案
主要介绍民族网资源获取的第3个方式,即借助校园网上网行为监控系统过滤用户访问的互联网民族类资源,进行转存、聚合,主要包括数据采集、URL过滤、网页自动分类、资源存储。
1)数据采集。大连民族大学校园网出口带宽4.3G,理论上每秒有4Gbit的访问数据。数据采集系统需要配备专业的硬件采集卡、高速协议过滤处理模块、高速缓存,存储系统的硬盘要满足高速的存储需求。
2)URL过滤。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是对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是互联网上标准资源的地址,互联网上的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URL,它包含的信息指出文件的位置以及浏览器应该怎么处理它。通过训练子集建立民族类网站URL库。将用户访问的网页URL同本地URL库进行比对,若是本地URL的子集,存储该URL并对该网页资源完成抓取和分类;若用户访问的网页非本地URL子集,对网页进行民族特征抓取,决定是否丢弃。为实现快速比对,可对URL进行MD5处理,产生URL的唯一标识。
3)网页自动分类。对网页进行向量特征抓取,进行民族类网页特征比对,如满足特征将网页URL添加到本地URL库中,如不满足进行下一轮分析。W页自动分类的重点是网页特征的提取和比对,涉及网页文本分析、文本表示模型、特征提取算法等核心技术。
4)资源存储。对URL库内的网页和满足特征分析的网页进行资源缓存、分类存储,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的资源库。
5结论
本文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形式和特点分析基础上,结合民族类网站发展现状和民族高校校园网的民族特色,提出了“依托民族高校校园网,建设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的建设新思路。
关键词:少数民族;微媒体;文化产业;品牌传播
人们收集信息和表达自我的方式被微媒体凭借着多元化、互动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并且微媒体以各种形式深刻影响了民族文化品牌的变迁。在微媒体时代下民族文化传播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形成民族品牌,如何把民族文化品牌推向世界[1]。
一、微媒体时代民族文化品牌传播机遇
(1)传播空间扩大,加速了传播全球化进程。微媒体传播的互动性使东盟各国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民族文化结合微媒体的特点使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众多跨界民族之间有着许多相似或者相同的文化,因此这些中国民族文化得以被他们保留和传播。随着使用汉语教学的华文学校在东盟各国建立,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传播基础。我国民族文化借助微媒体没有时间、空间限制的特征快速发展,迅速传播到国内外,提高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2)品牌传播的手段和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2013年第二届以“传统出版走向数字时代”为主题的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向世人宣告文化传播不仅仅可以形成文本出版,还可以把文本出版的民族文化转化为数字图书,通过微媒体向世界传播。不仅丰富了民族文化品牌的传播手段,而且完善了通过多种媒体的相互融合的传播方式。例如把相同的民族文化利用不同的媒介制作成声讯、视频、图文,或者多者兼有的方式,再通过网络、广告等不同的媒体传播给大众,大众在接收各种渠道的民族文化信息时,一方面加深了印象,另一方面通过比较、评价完善了民族文化品牌的传播,并在传播信息的档次、品味方面提出了要求,促进了民族文化品牌的形成[3]。(3)产业化的发展加强了品牌影响力。国家推出一系列的政策为民族产业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被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地方政府也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性产业化开发,大力支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一部分民族文化产业,比如贵州布依族的“好花红”民族文化品牌、云南纳西族的“丽水金莎”民族文化品牌等等这些发展势头优良的民族文化产业形成了一定的集群和规模,并且逐步向品牌化的方向靠近。品牌是提升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是让文化走向市场的旗帜,是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获得认可的特殊符号。在市场化、商业化的驱使下,微媒体成为民族文化走向市场的催化剂。
二、微媒体时代民族文化品牌传播面临困境
(1)新旧媒体融合不佳,仍以传统媒体为主。从微媒体在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微媒体快速发展,克服了传统民族文化中时空分治与分野的状况,并且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不断创新,微媒体已经占据了大众大部分的时间和空间。但是传统媒体仍然发挥着导向作用,比如具有相当的权威性的图书及电视台的一些文化频道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单一,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性较差,这些传统媒体传播的时间和受众接受面都有一定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族文化品牌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微媒体传播的灵动性与传统媒体传播的稳定性没有很好的融合,导致民族文化传播受限[4]。(2)专业性不强乱象频发,影响品牌的形象定位。由于微媒体时代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很难严格把关民族文化的传播,大多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者都是非专业人员,他们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有的甚至只是民族文化的爱好者。这种非专业人士介入民族文化领域的现象,使民族文化的传播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标上了个人化的标签或者被歪曲。有许多民族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以至于操之过急,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被遗忘,机械的流水线式的工业化生产流程破坏了民族工艺独具特色的审美。文化产品的传播内容在这种环境下的内涵被忽视,传播者过分注重产品销量,缺乏创意。
三、微媒体时代民族文化品牌传播策略
(一)加强新旧媒体的有机融合,正确认识与使用微媒体
由于新晋的微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诸多性质特征上的差异,二者的互动过程势必存在诸多阻碍,因此,相关部门领导应当从以下路径出发,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1)在扬弃中做出取舍,加强新旧媒体的有机融合。把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微媒体的多样化结合起来,扬弃传统媒体的单一化模式,避免微媒体的“去中心化”特质,融合各方面内容、渠道,更利于民族文化品牌传播的形成。新旧媒体的融合是一种相互补充,克服了两者存在的弊病,发扬了各自的优势,增加了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范围、呈现中心点、形成核心文化价值,为民族文化的品牌传播带来了重要的作用。(2)正确认识微媒体对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传播的作用。微媒体与传统媒介以及其他社会化媒介是产业自媒体平台的重要补充,也是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媒体战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信息泛滥与消费者注意力紧缺的媒介环境里,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应该通过缜密的规划,引导、提高受众对产业的关注,为人们更深入的了解民族文化产业创造可能。时代的某些偏见认为微媒体必然是新鲜的、大众的、主流的,而民族文化产业通常情况下都是以历史、传统、地域文化为关注点。民族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在某些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观念里被忽视,认为用微媒体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会导致民族文化会与品牌形象分离。在全球化时代,微媒体在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向世界迈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们认知和传播民族文化也离不开微媒体。
(二)提高对民族文化挖掘的专业性,融入微媒体传播创意内容
当前我国民族文化品牌影响力薄弱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对民族文化的发掘深度不足,缺乏创新思维,因此,相关产业机构应当加强对于民族文化开发的专业性和创新性。(1)提高对民族文化挖掘的专业性,形成民族文化品牌传播。只有治理当下文化传播的乱象,把民族文化的可传播内涵深度挖掘出来,才能把民族文化事实与精神内核传递出去,把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只有将文化持有者和文化传播者相互联系起来,才能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中形成品牌传播,对民族文化进行专业性挖掘,进而推广。(2)依据微媒体传播特性和受众特点,制作传播创意内容。把民族文化全盘商业化并不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目的,内容的快餐化和世俗化也不是使用微媒体进行品牌传播想要带来的结果。民族产业微媒体是重要的品牌接触点,这些“接触点”要想在信息泛滥的时代里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就需要民族文化品牌像推广产品一样对这些平台进行精准的定位、策划和推广。把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富有创意的内容上,“寓商业于文化”,建设优质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形象。
(三)推进民族文化文献出版数字化,构建传播产业链与数字博物馆
由于民族文化的消逝愈演愈烈,相关部门应当联合产业机构制定相应的挽救策略,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产业化进程。推进民族文化文献出版数字化。比如民族民间文学、民间音乐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部分都属于非物质文化,不但这些文化的传承人越来越少,而且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都没有文字记载,仅仅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手段,但是语言的传承并不具有稳定性。所以要推进民族文化文献出版数字化、图文化、音频化、视频化,利用现代微媒体应用技术将这些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并形成体系,形成自己的品牌。
四、总结
随着微媒体的普及,要想进一步实现民族文化品牌的传播,就要发挥微媒体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透彻了解微媒体为民族文化品牌带来的机遇,把握住东盟文化交流、“一带一路”等契机。此外,更不能忽视民族品牌当前在微媒体上利用不足、专业性不强以及文化持有者失语等一系列问题。要想打造民族文化传播的新格局,让我国的民族文化迈向世界各地,就要让民族文化借助微媒体的多元化、便捷化的特性使传播品牌化,并获得持续的、长期的形象定位。
【参考文献】
[1]覃萍.新媒体时代民族文化品牌的传播[J].新闻战线,2015,(12x):149-150.
[2]高良,王子怡.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可持续发展——以中国服饰文化为例[J].艺术百家,2011,(S1):179-182.
[3]王雅荣,张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推进发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9):106-109.
关键词: 义素分析 民族文化语义 文化特点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的生成和发展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受文化的制约,而它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对语言符号系统本身的影响,对语言观念、语言思维与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语言习得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载体功能。它反映、记录、存储民族文化成果,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一种创造活动,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一个民族的语言创造过程也就是精神创造过程。语言能够反映使用该语言民族的文化特征,这在词汇语义层面上显得尤为突出。两种语言中具有共同概念意义的词汇在民族文化语义上呈现出各自语言的文化特点。
一、义素分析与民族文化语义
义素分析法作为语义学的一种研究手段,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词义放在一起对比,提取对立的
语义成分,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的和不同的义素。义素分析的方法可以使语义描写形式化、精密化,有利于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有助于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的研究,是分析词义的科学方法。
语言国情学理论认为任何语言的的词语中都会有一定的民族文化成分。词语由词位和义位两部分构成(如下图),词位是词的形式,义位是词的内容。词的一个能够独立运用的意义所形成的语义单位叫义位,义位由若干义素组成。义素是义位的构成因素,它是从义位中分解出来的最小的语义单位。词的义素分为概念义素和非概念义素,前者构成词语的概念,后者则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达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感情上的反映,从广义上显示特定语言社团的社会文化特征。非概念义素又分为社会性义素和个人性义素两类。前者在某语言社团内为人所共有,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后者则属于某个人所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社会性义素包括跨语言义素和民族文化义素。跨语言义素是不同语言间共有的义素,民族文化义素为某语言及其社团所特有。[1]
民族文化义素构成词汇的民族文化语义。在某种语言的词汇的语义中,除本身意义之外,那些反映该语言使用国的国情和文化的语义被称为民族文化语义。将义素分析的方法引入两种语言词义的对比中,将词汇的义位分解成义素后对比,作进一步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两种语言的民族文化特点。下表中列出的是汉语中“熊”和俄语中“медведь”各自的民族文化义素。
1.兽医用麻醉枪麻倒棕熊,18位饲养员一起用力拉动绳子,终于将这头重300多公斤的笨熊慢慢“吊”了出来。(《新民晚报》2004年2月9日)
[Городинчий:]Экие косолапые медведи стучат сапогами!(Гоголь,Ревизор)[市长:]你们这两个笨手笨脚的家伙,干嘛把皮鞋踩得咯噔咯噔响!
2.宁养一条龙,不养十个熊。(谚语,比喻不收罗为数众多的庸才)
3.Видеть медведя во сне――значит быть свадьбе.梦见熊意味着快要举行婚礼了。
4.熊瞎子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歇后语)
5.虎背熊腰
Медведь неуклюж,да дюж.熊行动笨拙,但力大无比。
6.熊罴入梦(成语,梦见熊是生子之兆)
7.жить,как медведь像熊一样生活(转义:离群索居)
Крюкову уже тридцать пять,а он все еще холост и живет один,как медведь в берлоге.(С.Скиталец,День Черновых)
克留科夫已经35岁了,但依然是单身,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由此可见,通过义素分析的方法可以使每个词汇的民族文化义素一目了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种语言中某个词在民族文化语义上的异同。
二、词汇民族文化语义关系的类型
在不同语言中具有相同概念意义的词汇,有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民族文化语义,有的具有相互矛盾的民族文化语义,有的一方没有民族文化语义。这里我们用民族文化语义偶合、民族文化语义冲突、民族文化语义并行、民族文化语义空缺来概括俄汉语词汇民族文化语义关系的四种类型。
(一)民族文化语义偶合
尽管每个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但人类毕竟生活在同一物质世界里,人的自然生活条件、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相似之处,因此会出现两种语言词汇民族文化语义相同、相似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民族文化语义偶合。如:俄汉语中“铁”железо都具有“意志坚强、坚定不屈”这一民族文化语义。
(二)民族文化语义并行
在两种语言中理性意义不同的词汇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民族文化语义。尽管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不同,但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相同。这被称之为民族文化语义并行。如:трусливый,как заяц中的заяц(兔子)和“胆小如鼠”中的“鼠”都具有“胆小”的语义。
(三)民族文化语义空缺
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不同语言形成不同的词汇系统,而不同的词汇系统使得两种语言的词语和意义难以一一对应,从而产生词汇或者某一词义空缺现象。
民族文化语义空缺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一种语言独有的词汇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语义,而在另一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词,这种词汇只能意译或者音译。如:сарафан译作“萨拉凡”,有时还需要加上解释:“俄罗斯民间妇女穿的一种无袖长衫”。
第二,概念意义相同的词汇,在一种语言中具有某种民族文化义素,在另一种语言中不具有这种民族文化义素。俄语中дуб是“力量、豁达”的象征,而汉语的“橡树”则没有这种民族文化语义。如:В сущности,самая богатая невеста во всем уезде,но маленькая такая редька,что никто не захочет связываться.(А.Чехов,Иванов)(实际上,这是全县最富的待嫁小姐,但是任性、凶狠,没有人敢上门。)由于汉语中“萝卜”(редька)没有任性、凶狠的语义。为了让读者明白,此处需将“редька”意译成“任性、凶狠”。
(四)民族文化语义冲突
有时两种语言词汇民族文化语义包含的感彩相反,会引起截然相反的联想,我们称之为民族文化语义冲突。如:俄语中的сорока象征“饶舌者”、“贼”,而汉语中的“喜鹊”则是吉祥、幸福、喜事的象征。
三、结语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可以使用义素分析的方法对两种语言词汇的民族文化语义进行对比分析。俄汉语词汇的民族文化语义关系存在四种类型:民族文化语义偶合、民族文化语义并行、民族文化语义空缺、民族文化语义冲突。
关键词: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多元研究
在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文化内容是维系民族成员之间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群族身份认证的重要标志,这种文化理念逐渐成为民族生存及发展的基本核心。伴随民族文化的发展及传承,民族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及创新,逐渐形成了优秀的文化形式。对于民族传统地域文化而言,其内容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合部分,很多体育活动的构建会将文化形态作为基础,实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文化氛围的稳定创造,充分彰显社会环境下民族体育文化构建的核心内容。由于文化是时展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整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价值,通过对相关研究内容的梳理及分析,实现对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多元研究的重要性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性是文化重构的基础
文化的自觉性是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一定会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及碰撞,主要是在民族发展中,需要有民族文化的支撑,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就导致文化传播中问题出现,因此,一些传统文化需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不断的更新。在整个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自我扬弃,从而促进良性循环状态下社会文化的稳定发展。而且,在当今文化冲突及文化迁移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在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进行民族文化的自我反省及重建,从民族文化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对自己需求的分析,确立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为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创新提供稳定支持。由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体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认真审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拓展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从而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支持[1]。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保证
在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民族文化作为独特性的艺术形式,在文化发展及创新的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因此,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只有发现民族文化之本,才可以在文化上形成直立、创新的文化传承理念,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创新。同时,在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先注意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再注重民族文化的全球化,认清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根基、特点以及历史内容,实现体育文化的有效重构,促进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传承[2]。
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中的局限因素
(一)对人文现象认识不充分
对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而言,由于其独立性不强的特点,会导致研究者在人文现象认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与共生文化分析的过程中,其文化形式没有呈现出完全剥离的状态,例如,在节庆、娱乐等活动构建中,肢体活动会与体育中的行为交织在一起,人们极容易对日常生活与民族体育身体活动产生混淆,所以,对一些人对人文现象的认识也就存在着模糊性的特点。(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受特殊文化影响对于人文现象而言,一些人会认为这一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果,所以,在研究中会很少涉及到民族体育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严重影响了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同时,由于研究人员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认知不全,对民族体育背景、起源以及功能的认识存在着片面化特点,导致在体育文化分析中出现了主观臆断的现象[3]。
(三)研究方法的单一性
通过对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文献分析以及文本叙述的过程中,在这种单一性研究方法构建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适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策略,虽然在这种方式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体育文化的了解,但是,与复杂文化内容相比,这种文化形式仍然缺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导致人们不能全面的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文化的发展会展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因此,这种复杂性的文化特色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研究、文化阐释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得到稳定的融合,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合理描述,所以,应该在体育文化传承中,通过多种研究方式的运用,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分析,从而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综合探究[4]。
(四)传统思维制约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
在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其中高度普适性现象的出现虽然可以采用笼统、模糊的方式进行自然现象的分析,但是,通过这一条件内容的概述及分析,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性内容,从而形成科学性及专业性的概述理念,促进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对于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在其内容分析的过程中具有差异性的发展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性的发展脉络,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创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规律性分析。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种文化的发展会呈现出时代性的特点,但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及文化分析中,应该寻求文化演进的基本规律,保证体育文化传承背景下的社会性及文化性的特点,减少传统思维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限制。
三、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研究
(一)构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基本思想
在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内涵,在历史实践及反思的过程中,文化理念得到了系统性的提升,同时,在民族传统文化提升的同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需要树立科学化的传统体育教育理念,通过正确、客观评价理念的设计,可以正确进行指导理念的分析,从而达到文化传承中实事求是的特点。在正确理论指导构建的环境下,体育研究者应该摒弃传统的观念及保守的思想,通过辩证理念进行民族体育文化特点及发展规律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的文化传承理念,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及稳定创新,实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基本思想[5]。
(二)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民族体育的交流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是在我国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自然、掌握社会及传统文化的实践内容的综合性文化内涵。但是,在现阶段文化传承环境下,由于人们对历史文化认识的不足,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问题,导致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筛选及分析,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珍贵资源,在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朝着多元文化方向进行发展,充分展现民族结构的实用性价值。同时,在科学时展背景下,人们需要运用多科学原理进行价值问题的研究及分析,构建完善性的体育文化发展理念,从而为体育文化的继承及发展提供稳定支持。而且,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及传承中,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导致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形式受到限制。因此,应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通过文化的传承,实现与不同文化的稳定交流,使专业的体育研究人员掌握体育文化的成果,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中本土化及全球化的有效整合,推动民族文化的全面发展[5]。
(三)实现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的转变
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其内容的研究不能离开专业方法的支持,如果在文化传播中缺少了传播的方法,也就会造成民族精神的缺失。在这一方面上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涉及到民族学以及人类学,同时也会波及到社会学以及传播学之中,所以,在宏观角度下,进行构建科学化的文化服务理念,并在问题研究及方法创新的同时,实现人文主义及实证主义的有效融合。在方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将人文主义与实证主义进行稳定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静态理论与动态理论的相互统一。在基本方式分析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对文献资料收集、民族志研究以及考古研究问题的使用,实现理性时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及稳定创新。通过这些成部分,它需要相关部门与医务人员的重视、完善制度的建立及实施、政府足额资金的投入、定期业务知识培训及日常督导。规范的医疗废物管理可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06-16.
[2]周敏,刘滨,周丽芳.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815-816.
[3]闫芳.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管理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39-40.
[4]王艳,刘书绵.标识化管理对临床医疗废物管理的实施效果观察[J].卫生管理进展,2016,8(29):29-31.
[5]汪玺正,刘彩红,李俊艳,等.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9):698-701.
[6]韩颖,赖晓全,熊薇,等.湖北省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7):492-494.
[7]武改丽,高美荣.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1,9(14):1286-1287.
[8]何光琴.负面清单在医疗废物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