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差异的表现范文

文化差异的表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差异的表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差异的表现

第1篇:文化差异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茶叶名称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理念诠释;内涵表现

就当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状况,以及当前文化交流的具体发展状况看,文化体系之间的融合与应用,已经成为整个文化机制发展的重要状况。就文化交流融入的实际情况看,茶叶产品作为重要的文化元素,其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是当前社会大众具体认知该文化资源的重要基础。

1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性分析

就中西方文化元素的发展状况与呈现状况看,其更为关键的是容纳了全面、多样化的语言习惯和认知思维,尤其是随着社会大众对整个中西方文化的机制内涵认知不断成熟,如今中西方文化应用最佳效果实现的基础,在于从文化差异性和包容性出发,通过全面剖析文化差异的价值内涵和应用机制,从而实现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入与传承的最佳效果。客观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两种文化内涵上的显著差异,而这一客观性存在的根源在于中西方之间文化根源不同,当然这一不同,客观而言是多维度的,无论是社会环境和氛围,同时也与社会大众生活习惯有着明显差别。事实上,中西方文化是在长期发展历史背景下所分别形成的,各种文化元素内涵之间都有着自身差别,而形成根源的差别,决定了必须从客观视角来具体认知整个文化元素的差异。当然,就中西方文化差异来认知时,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切入元素,其必然能够为我们精准认知文化差异提供全面了解。在中西方文化元素差异中,茶文化的差异无疑是直接而客观的因素,如果能够从茶文化这一视角来具体认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与差别,其不仅是从客观视角来感受中西文化的不同,同时也是目前多元文化传承发展背景下,所形成的具体认知。结合文化内涵的差异不同,从而帮助我们对当前整个文化理念的应用特殊性和价值观念形成深刻认知。尤其是就当前文化元素应用的具体需求看,在进行文化交流传播时,如果想要实现最佳效果,就必须通过构建完善而系统化的文化机制,通过具体理念的融入和诠释,结合巧妙合适的翻译方法应用,从而实现文化根源的全面融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让文化内涵得到彻底传播。

2茶叶名称翻译活动的开展状况

茶叶名称翻译活动,在专业划分上,就属于茶叶名称翻译活动的具体范畴,艺术与翻译活动相通,无论是整个茶叶产品的内涵认知中需要的文化要素,还是茶叶名称的具体状况,实际上都是整个文化机制的阐现,特别是对于整个茶叶名称翻译活动开展实施来说,其使用的是一种全新的形式,这种茶叶名称,在语言杠杆的应用过程中,进行了艺术化的修饰,从而成为了一种与原语言内涵相同,但是形式和表达方式完全不同的语言机制。当然,就茶叶名称而言,其实际上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殊性的名称。在茶叶名称翻译活动开展过程中,精准的翻译机制,完善的翻译内容是该活动的核心内容,而在茶叶名称翻译时,要从产品的文化内涵视角出发,通过融入具体的市场化元素,进而实现整个茶文化元素的有效传递。当然,文化上的具体差异,不仅是理念内涵和认知思维上的差异,同时在使用的语言上,也有着直观差异。而从整个翻译活动的实施状况看,如果能够展现文化上的具体差别,从而将为我们更好感知不同文化元素,提供本质性差异和直观认知。当然,如果认真分析我国茶叶名称的内容和来源,不难看出,其实际上在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各种元素内容,尤其是历史渊源或者具体的文化内涵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社会大众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名称,可以说,这些名称已经形成了共性认识。因此,在进行茶叶名称的具体翻译时,如果我们能够对整个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状况进行深化理解和认知,不难看出文化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实际上是目前各种文化交流机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诠释。而想要对不同文化机制形成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就必须在立足文化应用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融入文化差异和不同,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通过整体性融入,从而实现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的深度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精准翻译,准确感知其中所包含的元素内容,就至关重要。

3从茶叶名称翻译实况来具体分析

中西方存在的具体文化差异客观而言,当前整个茶文化元素实现了生活化和品质化的提升,尤其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茶文化元素内涵展现了深厚的价值和生命力,其通过具体融合,从而让世人对该文化机制的价值理念形成了全面理解和深刻感知。结合我国整个茶文化元素的发展与融入状况看,如今整个茶文化体系已经形成了内涵化与层次化和多元化,尤其是在茶文化理念成熟发展过程中,其逐渐与世界各国文化机制相匹配,从而造就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就传统的茶叶名称翻译实况来说,既定的翻译素材和具体的方法引导是当前进行整个茶叶名称英语翻译活动实施的主动力量,那么,从这点入手,就要考虑在整个翻译活动实施过程中,从对素材的合理选择入手,就要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就是翻译内容的理解和准确认知环节,针对语言受众的基础能力和学习能力,规划好翻译活动的具体内涵和语言认知基础。可以说,在茶文化历史领域,茶叶产品不仅是一种具体的要素内容,同时也是具有发展历史的文化传承素材。而在茶叶名称翻译活动实施过程中,其不仅是文化理念的诠释与表达,同时也是语言应用思维的具体理解和表达,因此,而对于茶叶名称翻译活动来说,茶叶名称作为一种客观性词语,无论是其阐述的文化意思,还是其中所融入的社会大众语言习惯,都有着茶叶名称这一专业属性元素。文化差异的不同,具体根源在于其民族习惯与文化习惯上的不同,尤其是在长期的文化历史背景下,造就了极具个性和特色内涵的文化价值。因此,想要认知具体文化上的差异和不同,就必须从时代背景和文化根源认知出发,通过细化文化形成的内涵所在,从而实现对文化元素的合理、全面应用。

4从茶叶名称翻译机制看中西文化融合发展应用思路

从茶叶名称的最佳翻译活动看,在开展翻译活动时,其想要实现最佳效果,不仅要充分注重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从翻译内涵和翻译技巧出发,尤其是从翻译前后,其文化差异性出发,通过融入具体的文化思维,尤其是结合翻译前后,语言环境的具体变化,从而实现整个茶叶名称实现最佳翻译。当然,对于茶叶名称翻译机制构建状况看,其中实际上是中西融合发展的诠释与表达。对于茶叶名称来说,其不仅是与茶相关的元素内容,同时也是容纳了丰富茶文化内涵的价值内涵,结合当前中西茶文化交流不断成熟这一具体背景,在认知中西方茶文化的客观不同时,就不能脱离合适的文化元素,比如具体的茶叶名称,其中所具有的成熟内涵和文化思维,不仅让我们感受其中所具有的积极理念,同时也能品读具体的文化思维。事实上,在当前茶叶产品市场经营建设不断成熟背景下,我们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文化思维甚至文化要素来进行产品的沟通与交流。就整个茶叶名称翻译活动的实施状况看,良好的翻译机制和思路,能够对茶叶名称的本质内涵进行最全面传递,同时在实施具体的翻译活动时,也实现了文化差异的最全面表达。在进行茶叶名称翻译活动时,要注重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尤其是要注重翻译内涵的诠释和表达,通过融入文化理念的价值内涵,从而让社会大众更好的理解具体文化产品元素所具有的茶元素内容。

5结语

在文化融合背景下,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而相对于文化的多样性看,中西方文化的融入机制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客观而言,良好的文化融合趋势,不仅是世界文化机制发展的重要趋势,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整个文化体系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张国扬.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代边塞诗的意象再现研究——以岑参和王昌龄的诗为例[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4,(01):151-153.

[2]肖福寿.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3):101-103.

第2篇:文化差异的表现范文

1.思维立足他方与己方的差异。

中国人善于换位思考,习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对方的感受。出于礼貌,或者想跟人套近乎,中国人总是愿意说些关心人的话,如“你一定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吧(Youmustbetired.Haveagoodres)t”。然而,这却可能让西方人误解为你对其身体状况表示担忧。西方人很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强壮,如果质疑其健康状况,他们是会很介意的。西方人思维一般都是立足自身,直接谈自己的意愿或感受。好多英语国家的服务员招呼顾客时,经常用“CanIhelpyou?(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2.思维方向顺序与逆序的差异。

中国人偏重顺序思维,汉语对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各因素排列,一般都是由大到小、由整体到个体,句子以时间和事理为线索,按照实际的“时序”及“事序”来安排。而西方人习惯逆序思维,英语句子虽然也可遵循时间先后顺序,但不总是如此。它可以打破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句子呈句尾开放式。

3.思维表达婉转与直接的差异。

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西方人习惯于逻辑思维。在语言上,中国人在说明问题时会运用比喻、暗示的方法,让人们产生联想,以达到某种寓意。而英语正相反,它比较直接,直奔主题,然后加上修饰成分,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后面,状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后,尽管偶尔也可以状语前置。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日常用语的影响

1.在称呼方面

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会根据对方的身份、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以及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称谓,以示敬意。但是在西方,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

2.在致谢方面

第3篇:文化差异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文化因素;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差异;影响

国际商务谈判是一种对外经济贸易中普遍存在的跨国界活动,也是对外经济贸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会涉及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和风俗习惯。因此,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一、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特定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构成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由于特定的历史和地域差异,世界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传统和模式。由于中西方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中西方文化表现出诸多差异。这种不同文化导致了商务谈判中的各种矛盾,因此,了解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人员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1.时间观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体现出不同的时间观念,例如在西方国家,时间观念很强,比较追求速度和效率,力争在谈判中速战速决。德国人在会谈时很注意对方是否准时,他们认为准时是一种基本礼貌,也是有责任感的一种体现。不按时守约,不仅浪费了双方的时间,也是缺乏诚信的行为。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时间就是金钱”这种西方人的价值观也正在被我国民众所接受。由于持有不同的时间观念,不同谈判人员的谈判风格和谈判方式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为了避免因时间观的差异所引起的冲突,要对各国的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谈判双方才能顺利地谈判。

2.价值观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立场和经历各不相同,美国人在谈判期间更愿意将他们的讨论集中在工作上,而不是集中在个人上;在拉丁美洲和中东,与谈判人员在会谈工作前,彼此熟识起来是很重要的。而他们所谈论的内容往往是体育文化活动、个人爱好、公司的历史等来联络私人感情,这对于进一步谈判也是很重要的。

3.礼仪的差异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互尊重的行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饭局和观光等活动,希望通过饭局和观光等活动来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而美国人则个性比较开朗,不拘小节。不同国家礼仪的差异对商务谈判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了解各国的礼仪差异,可以更好地完成商务之间的谈判。

二、文化差异中不同的商务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主要是指在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处事方式以及习惯爱好等特点,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谈判者具有不同的谈判风格,他们的这种不同风格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文化特征。

1.在国际贸易中,美国人的谈判风格是很有影响力的

一方面,美国人属于性格较为外向的民族,在谈判中、言语上比较直接坦率。另一方面,美国谈判者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自信,他们善于直接向对方表露出真挚的感情,即使是刚结识不久,他们的表现也会很友好,让你在交流中倍感亲切。

2.美国与英国虽然都是讲英语的国家,但是却有着不同文化上的差异

英国人虽然很讲礼仪,善于交往,与美国人不同的是他们往往是先与谈判者保持距离,然后才会慢慢地接近。英国人在谈判时一般不急于求成,在价格或有关条款方面都可有商讨的余地,他们所谈判的焦点往往是谈判过程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

3.中国人在商务谈判中与美国和英国的谈判风格不同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希望别国的谈判人员能够尊重本国的文化。另外,中国人善良好客,在与中国人进行商务谈判时,他们一般不会表现出那种盛气凌人的样子,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商务谈判。

三、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协调与沟通

跨文化的谈判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中,为了使谈判顺利进行,谈判者一般都会借助翻译人员来进行。一个好的翻译不仅要熟练掌握语言方面的技能,同时也要对对方的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当然,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中,还体现在非语言的沟通中,通过手势和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非语言沟通也存在不同的含义,比如,很多国家和地区,人们多以点头表示赞同和接受,以摇头表示反对和不同意;在北美,为了避免在谈判过程中出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问题,人们总是小心谨慎,在指出别人的错误时,尽量做到得体而不得罪人。此外,西方人在与中国、日本等东亚的商人建立商务关系时,就非常注意东方人的文化,他们认为中国人的主要特点是谈话存在着不明确性,比如中国人很不情愿在谈判中说“不”,担心说“不”会对商务关系造成伤害,由于这种不明确和间接的交流风格,使很多谈判都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四、如何对待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涉及面广首先要充分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正确地对待文化的差异。谈判者也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避免谈判中因文化差异的不同而引起的利益冲突。

克服沟通障碍是指谈判双方在进行商务谈判过程中所遇到的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理解障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或者表达不明确而引起的。对于跨国谈判来说,在交流过程中沟通障碍是经常出现的。所以要了解各国的文化背景,克服沟通障碍,使谈判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由于他们彼此存在着文化差异,所以必须充分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谈判人员的文化环境及其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促使谈判最后取得成功。

作为一名商务谈判人员,必须具备广泛的世界文化背景知识,充分了解不同国家、地区间存在的差异。在跨文化谈判中,除了基础的谈判技巧以外,理解文化差异并确定相应的谈判技巧是重要的。无论谈判双方有着怎样不同的背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两方的双赢,因此在谈判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如何缩小双方因文化差异而在理解上可能存在的误差或矛盾,而应考虑到不同文化的因素,从而提高谈判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刘雯祺.中西文化差异对涉外商务活动的影响[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

[2]张强.谈判学导话[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

[3]李辉.国际商务谈判[M].上海财经出版社,2005.

[4]赵银德.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行为的影响[J].实务探讨,2002.

[5]唐德根.跨文化交际学[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6]邱革加,杨国俊.双赢现代商务英语谈判[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第4篇:文化差异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文化导入教学效果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受到经济、政治、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从这个意义上,有的学者将文化上升到思维方式的层面,将其看成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东西,所以文化的差异,不仅是文化本体和文化形态或产品的不同,更是一种模式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1.哲学渊源层面上的差异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更注重和顺应自然节奏,遵循自然规律,同时也形成了守旧复古、循规蹈矩、求实中庸的思维方式,而不善于对自然的探索和科学的追求。西方哲学的源头在古希腊,强调天人相分,以求实求知为主旨,西方民族的个性自由、民主精神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样形成了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探索自然的品质。

2.思维模式层面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朦胧、写意、含蓄,强调在和谐中体悟达观。西方人的思维方法从最初就把着眼点放在大本大原问题上,注重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逻辑推理。中国人习惯从整体中看个体,善于把握整体,合二为一,注重平衡,异中求同;而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逻辑片面性,强调理性,习惯从个体中看整体,喜欢化整为零,一分为二,注重分析,同中求异。

3.价值观与交往行为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交往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的立场出发,强调个性。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独立性,因此中国人非常重视参与,以及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

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语言和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息息相关。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文化的产物。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在词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英汉语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如动植物词汇、颜色词汇、地名词汇、数字、习语等,通过对比分析英汉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

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通过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进而学习英语语法,减少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以英语思维模式学习英语,排除母语文化和母语思维的干扰,按西方人的观念和思维进行有效的交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广泛收集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如各类报刊、文摘、杂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有助于在深层次上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借助此幻灯片、娱乐电影等,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三、英语教学应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社会规则的了解和熟识。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对比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在交际规则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英语的学生不但要了解而且要深入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交际规则、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不断引导学生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使他们逐步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把握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准确理解和正确、灵活运用英语的目的。

1.分析和掌握文化差异的本质

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虽然语言因文化不同而不同,但我们只停留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面现象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学习文化差异的本质,才能达到准确的理解。如果英语教学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文化差异现象,而没有深入到差异的本质并对学生作出解释,学生就不可能做到对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只能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所以讲清“为什么”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将表面某些零碎的差异现象系统化,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分析这些看似零散的差异现象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分析差异现象找到其本质。如此循序渐进地学习,学生才能逐步学会适时、适宜地把握语言环境,熟练运用各种交际手段。

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现今,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它至少包括三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和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其实,跨文化交际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比较,关注的核心就是文化差异,因此其研究成果就是帮助学生找出造成语言表面形成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在英语教学中指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搞好英语日常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目的地在教学中渗透一些交际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辅的课外阅读,或组织观看英语原声电影,运用网络将相关的社会文化内涵渗透到学生心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触摸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世界。同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在课堂上用纯英语教学,创造一些英语听说氛围,通过创造模拟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对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忽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交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唯有注重提高学生对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社会知识的了解,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运用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John C. Condon & Fathi S. Yousef.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Bobbs: Errll Educational Publishing, 1997.

[2]Scollon,R.& Scollon,S.W.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 [M].Blackwell,1995.

[3]Thomas,Elliott Berry.Values in American Culture:Statements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 [M].The Odyssey Press,Inc.,1966.

第5篇:文化差异的表现范文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

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 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6篇:文化差异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日语;课堂教学改革

一、关于现有教材

为了适应《商务日语》课程的发展需要,现在各种相关的教材已经被编撰并发行。从现在能看到的教材来看,教材内容涉及经济、贸易、金融、商法、日本社会文化、涉外礼仪等方面的日语知识,这些教材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掌握日语语言能力,还能读懂涉及经济、贸易、金融、商法等方面的日语并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具备国际商务交流人才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最终实现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宗旨。

具体来讲,教材内容的设置囊括招商、询价、报盘、还盘、订货、签约、结算、运输、交接货等贸易实务的所有环节,还有相关商务往来各类书信,即:寒暄、介绍、查询、邀请、交涉、订购、变更、建议、委托、答复、合同、催促、通知、抗议、索赔、保险、慰问、感谢、道歉等写作知识,另外,还有法律知识、日本社会文化、以及国际礼仪知识等内容。综合起来看,教材的内容其实就是一次国际贸易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所有内容。

笔者经过对教材的研究和思考,认为《商务日语》课程的教材内容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文化类和实务类。而且笔者认为这两类内容的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首先开展文化类内容的教学,然后再进行实务类内容的教学。

二、关于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

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相关的定义也有很多,广义上来说可以认为文化是人们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这个概念的内涵涉及知识、信仰、道德、法律、艺术、习俗等,是很庞大的综合体。

(二)文化差异的概念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差异的产生不可避免。

文化差异是所有外语教学和学习都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据相关调查表明,在某次调查中,17家日企中有15家日企的负责人强调中国员工普遍缺乏对日企管理模式、日企文化的了解。另外,根据吉林省对部分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如果学生能了解一些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和理念的相关知识的话,就业情况一般都比较理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商务日语》课堂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文化差异教育的重要性,导入文化差异的内容,引起学生对文化差异的重视。

(三)文化差异的表现

文化差异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会有各式各样的表现。比如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道德规范差异、思维方式差异等等。这些差异体现到生活和工作中就表现为语言冲突、理解偏差、沟通不畅、误会摩擦等。在商务沟通中,常常会出现因为文化差异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合作失败或者协议无法达成等严重后果。在企业内部,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如果不能恰当处理文化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员工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对企业的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发展也是一种限制。

三、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课堂改革思考

综上所述,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文化差异意识的建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从课堂教学目的来考虑,把文化差异引入课堂,帮助学生认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差异意识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有深远意义的。在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文化差异意识

关于树立文化差异意识这一点,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任课教师的要求。首先任课教师有这样一个意识了,并且把这个意识导入课堂,给学生一个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文化差异的意识。比如,在《商务日语》课程中,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文化,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模式,了解日企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等,并且养成比较的习惯,跟本国的文化做一个比较,理解本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沟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冲突和问题,并且想出应对的对策。通过日常的反复训练,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或者日企之后,对工作的适应过程会缩短很多,遇到的助力也相对减少很多。

(二)开设企业文化环节

在上文中提到,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日企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设“学习日企文化”环节,虽然不能学到很细,但是在这个环节可以教授一些共性的知识和理念,让学生有一些共性知识的储备,然后再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地主动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日企的文化。这就无形中要求教师本身要先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教师自身不能一一解决,但是可以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提出来让学生去思考,这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当然,在这个教学环节里,如果可以的话,笔者认为可以邀请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来进行现身说法。这样的现身说法,让学生更有感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知欲望,效果也会相对显著一些。这就要求社会企业对学校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了。这对企业和学校教学来说是相得益彰的。企业进入课堂教学,起到宣传的作用,也可以吸引到一些人才的关注,为将来吸纳贤才铺路。学校教学也走出传统课堂模式,有一个体验性的效果,对提高课堂魅力和教学效果都是十分有益的。

第7篇:文化差异的表现范文

文化差异会影响外语学习者对语言内涵的准确理解,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由于初中生受学习经验、经历和课外阅读的限制,对汉英文化差异的了解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广泛接触英语文化,了解汉英文化的差异,减少和消除汉英文化差异对词汇学习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提高词汇学习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

文化差异;词汇学习;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才得以产生和继承。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1]57。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在词语的内涵方面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往往很大[1]90。大部分引起语言变化的因素有时都会在讨论文化差异方面被提及[2]。据此可知,语言差异性或多或少都与文化的差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差异经常使外语学习者对语言内涵的理解感到极大的困惑。词汇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这种消极影响尤为突出。由于初中生受学习经验、经历和课外阅读的限制,对汉英文化差异的了解不足,加之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对词汇的理解往往存在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他们的词汇学习效果,影响了对英语句、篇、语义的准确理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注意到中外文化差异,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与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3]。下面,笔者举例分析义务教育阶段汉英文化差异在词汇上的表现,并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减少和克服文化差异对词汇学习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词汇学习的文化差异例析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语言也受到该民族政治、地理、宗教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地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文化,理解不同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作为东西方文化载体的主要代表语言,汉语与英语文化差异对我国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特别是对词汇学习的影响尤为重要,现结合初中学生学习实际选取部分典型例子予以说明。

(一)汉英文化差异在词汇意象表达上的不同汉语成语“爱屋及乌”,对应的英语为“Loveme,lovemydog”。汉语“爱屋及乌”侧重以生活住所强调它的语言内涵,表达隐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喜欢和他有关的人或事物”,英语“Loveme,lovemydog”更强调侧重从人的活动角度(狗是人的朋友,人的活动或生活与狗为伴)直观隐喻,表达的思维角度有差异。

(二)汉英不同思维方式在词汇上的体现一般来说,汉语语言比较含蓄、内敛、概括,而英语语言通常倾向于自然而真实形象地表达。如“密切注意,提防”,英语表述为“keepaneyeoutfor”。汉语表达笼统,而英语表达具体到用“眼睛”来看,语言更加直观、形象。

(三)相同词汇因文化差异具有不同的意义狗(dog)在汉英表达上意义差别很大。汉语使用该词时常带有贬义,如“狗眼看人低”“狐朋狗友”。而英语中该词多含有“真诚”“忠实“”可爱”之意。如:luckydog(幸运儿),cleverdog(聪明的人),Everydoghasitsday(人人都有出头之日)。

(四)相同意思因文化差异用不同的词汇表达汉英民族传统农耕文化和耕作方式的差异,也使词汇使用有显著差异。英国传统农业劳动力辅助牲畜为“马”,而中国是“牛”,所以反映在词汇方面亦有这方面的不同,如汉语“力大如牛”,英语译为“asstrongashorse”。

三、解决文化差异对词汇学习影响的应对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其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一些积极的干预措施,减少或消除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利影响。

(一)引导学生关注汉英文化差异结合词汇教学中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汉英文化的异同。如颜色隐喻意义因汉英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语义差异;“MerryChrist-mas!”与“HappyNewYear!”中同样表示“高兴,快乐”之意,英语因受到宗教文化影响而使用不同的词。通过这些类似的实例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词汇学习中的汉英文化差异,对他们提高整体阅读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造有效接触更多英语文化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英语报纸、汉英词典、电视、电影、网络等途径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在真实地道的语料中,通过语境分析去准确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观看外国影视剧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因素和行为,并且其所提供的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语境可以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激发同化动机,从而把目标语语言知识学习与文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并真正掌握该语言[4]。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举办英语文化专题讲座、制作手抄报、开展英语角文化交流会、英语国家文化竞赛或含有汉英文化差异的词汇听写比赛,借助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初中生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在英汉词汇的对比学习中,学生可以很好地体悟理解词汇表面意义与深层含义(外延),发掘汉英词汇文化意义的异同点,从而增进学生对相关的词汇的准确理解和记忆。

(三)鼓励学生多开展对外交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方式与英语国家的学生交笔友、网上聊天,了解异域文化,同时要提醒学生不要总以母语文化的标准与外国人交际[5]。在此过程中学生从中学习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词汇,在真实的运用参与体验中,进一步深层次地理解文化差异,真正掌握词汇。

四、结束语

词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汉英文化差异的认识,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扎实了学生的语言基础。因此,教师要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积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广泛接触英语文化,了解汉英文化的差异,减少和消除汉英文化差异对词汇学习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提高词汇学习的整体效果。不过,在词汇教学中引入汉英文化差异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教学中汉英文化差异的引入应与中学生的语言学习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内容相关,切忌引入无关的文化,否则会转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影响学生对词汇学习效果的巩固。2.词汇教学中汉英文化差异的引入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领悟理解能力,要与课堂教学及相关拓展内容一致或相近,切记引入生僻、抽象、空洞的文化,否则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3.词汇教学中汉英文化差异的引入在内容和方法上要适度,不要过多过滥。在词汇的选择上要有广泛性、典型性,更多体现主流文化与元素,效果与激发兴趣并重。在方法上要灵活多样,自读探究、小组合作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同时鼓励学生去积累总结,为今后的词汇学习奠定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YULEG.Thestudyoflanguag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4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24.

[4]张津海.根据影视课特点改进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2(4):16-19.

第8篇:文化差异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翻译 跨文化交际

引言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各异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便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翻译就是其中一种形式。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必须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熟悉双方文化差异因素,力求翻译的无歧义。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接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在从事商务英语翻译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商务英语的特点,从而才能把握好翻译的方向。商务英语基于英语的基本语法、句法和词汇,但又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它既有英语语言的共同特征,又有其个性特征:(1)商务英语语言专业化。词汇使用上的最大特点是对专业词汇的精确运用,其中包含大量专业词汇、具有商务含义的普通词或复合词,以及缩略词等。(2)商务英语的用语正式规范。真正的商务英语用词要明白易懂、正式规范、简短达意、语言平实。用词方面多使用常用词,以保证所用词语具有国际通用性,保证能为普通大众所理解,但又不能过于口语化,即商务英语所使用的语言不能过于非正式。(3)商务英语的语言准确,绝不含糊其辞。不管是商务信函还是商务合同等法律文件,都应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2、文化差异及表现

2.1文化的属性差异

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特点是“重人论,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重综合,轻分析;重意会,轻言传;崇尚群体意识,强调同一性;追求人与自然地和谐,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体。”科学文化的特点是“重物质,轻人论;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重分析,轻综合;重概念,忌笼统;强调人权,主张个人至上,重视特殊的辨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对自然的索取。

2.2文化的模式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整体性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特征。中国人善于发现事物的对应、对称、对立,并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求得整体的动态平衡,以和谐、统一为最终目标。西方人则侧重分析性思维,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现象与本质,并把两者分离、对立起来,分别对这个二元世界做深入的分析研究。这种心理文化上的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的形象性,英语的功能性。

3、解决翻译中文化差异问题的措施

3.1充分理解语句表达的含义

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表层含义上,而是应该去探求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充分理解语句表达的含义。有时文本从字面理解是一层含义,实际表达的则是另外一层含义。翻译者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逻辑推理和引申,翻译出文本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3.2了解文化背景差异

文化背景差异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果,不是几年之内形成,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应该下足功夫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含义,着力在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找到一个翻译的切合点,将由文化差异因素导致的翻译错误降到最低概率。

3.3掌握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翻译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及被传播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之普通传播过程,操纵者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文化转化码,以达到两种语言所表达含义的一致。近年来,翻译理论和技巧是翻译界研究的热点,对于翻译者而言,用翻译理论和技巧来武装自己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3.4译者要有专业的商务知识

译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事实信息,商务函电的翻译虽然不是要求字字忠实,但是对于正文部分写信人强调的具体事实却要准确翻译,不能疏漏任何细节,否则会给双方带来误解,影响贸易关系。准确传达原文的事实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术语翻译规范;具体事实细节要准确传译;注意信函中的缩写和简称。The buyers ask for credit andhave given the SumitomoBank,Tokyo,as a reference.买方要求记账交易并提出东京住友银行作为资信证明人。We shallappreciate your giving us particulars as to their standing andreliability for our reference.恳请贵方提供他们的资历及信用情况以便参考。第一句中的“reference”表示“资信证明人”,而不是“涉及”、“参考”的意思;而第二句的“reference”则是“参考”之意。同样,第二句中的“standing”表示“财务状况、资信情况”,而不是“站立”的意思。As soon as you tell us the number ofparts you will need,we will schedule their productionimmediately.译文一:一俟收到你方所需零件数,当即安排生产。译文二:一俟收到你方所需零件号,当即安排生产。我们不难发现,该例的“译文一”并没有准确传达原文中的某处细节信息,这势必会影响交易双方的有效交流。D/A=documentagainst acceptance承兑交单T/T=telegraphic transfer or cabletransfer电汇C.O.D.=cash on delivery交货付款D/P=document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单这些缩写和简称在商务函电中经常出现,所以,译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若不熟悉可查阅相关工具书,切不可粗枝大叶。

3.5把握商务文本的语气风格

译者要贴切再现原文的礼貌语气,商务信函属于公函语体,措词严谨,语气委婉,注重礼节,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再现原文的礼貌语气。例如,汉语商务信函有一整套公函礼貌套语,往往使用“贵(处,公司)”、“谨”、“承蒙”、“烦请”、“敬请”、“乞谅/见谅”等字眼,还使用“兹”、“欣闻”、“获悉”、“为盼”等套语。在英语信函中,礼貌套语的运用也相当频繁。只要有必要,就使用“please,thank you,It would beappreciated if…”“,We should be obliged/pleased if…”等等。因此,在商务信函的翻译中,恰当、得体地再现原信函的礼貌语气是非常重要的。

4、总结

商务英语翻译必然会面临着文化差异的问题。处理英汉语言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文化的载体―――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商务英语翻译涉及多种文体特征和体裁,面对着多种多样的人群。因此,也更能体现出两种语言及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应用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方法的同时,时刻关注两种语言及其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更好地做到“信、达、雅”。

参考文献:

[1]李朝.实用商务英语翻译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第9篇:文化差异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英语;教学

在商务活动过程中,交流不仅仅涉及到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不同文化的谈判者的思维方式上的沟通。为了避免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各种冲突,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注意中西文化差异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发挥自如,游刃有余。

一、国际商务沟通过程中注意文化差异的必要性

英国的著名语言学家Lyons曾经指出,语言系统一般会受到两种不同结构体系的影响,一种是“低层结构”,也就是人类所共有的生理特征以及世界的固有结构,而另一种则是“超结构”,也就是不同民族基于不同文化内涵所形成的特殊语言现象,这会使得各个民族的语言表现形式上呈现各种各样的结构层次,而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很多时候会导致不同民族的交流出现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会产生误会。英汉两个民族因历史与生活经历不同,所形成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逻辑规律和叙事顺序存在一些差异,若不对源语文本中的语法意义认真分析,也会出现误译。

就连英汉两种语言描述同一种事物时,由于文化差异,所表达的意义也会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左的。英汉两种文化给各种动物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喻义,同一个动物形象可能引发读者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把商标“白象”译成White Elephant就不妥。我国有“白象”牌电池,在国外市场久销不动,怎么回事?原来White Elephant英语成语的意思是something useless(无用的东西)。此成语来源于泰国。古时泰国国王对自己不喜欢的或犯了错的大臣进行惩罚就赐给他一只稀有的白色大象。不准其买掉,不能转让他人,也不能让它干活,只能养着。大臣为了供养这个庞然大物,就要花很多人力、物力、财力,直到把自己搞垮。后来White Elephant就成了弃之不能,留之无用的代名词。谁愿意花钱买“无用的东西”呢?但在汉语里“白象”却是吉祥的象征。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所需要重视的中西文化差异

1.对西方商务礼仪的认识。礼仪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为两大主流——东方与西方,但在各个领域内又存在很多的分支,因此,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对我们来说学习商务英语的同时也要学习商务礼仪,因为商务英语对我们来说,对其的使用始终是建立在中西方交流的基础上,因此,对西方商务礼仪的了解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务英语的使用语境,同时也可以提高商务英语交谈的质量。在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要广泛地关注一些商务场合西方人的礼仪习惯,特别是一些日常上并不常用,但却经常出现在商务场合的用语与习惯等。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奉行independence,因此,西方的礼仪中也包含了很多肯定个人的元素,这和中国传统的谦虚美德大相径庭,例如,在西方人受到赞美时,通常仅仅是回答“Thank you!”,而中国人的习惯是谦虚地进行否定,这点在商务交谈中很容易使对方误以为我们真的没具备被称赞的能力。由此可见,商务英语的应用更要注重使用的恰当性。

2.商务活动中的习惯差异。商务活动是商务工作进展的必要基础,商务往来双方要经过互有往来的经济活动、交流活动来成就合作的达成,因此,商务活动中的习惯差异也是学习商务英语并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商务英语中,按照适用场合来分类,商务接待是其中占据比例较大的一部分,如何在商务活动中进行问候、寒暄,不仅代表了自身的涵养同时也代表着商务会晤方的形象,只有在日常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英语用语习惯,才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在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美等国家双方见面时通常采用拥抱的方式以示真诚,并根据对方与自己的亲疏程度来进行不同内容的问候,而在我国,通常商务会面会以握手来以示欢迎,问候方式较为简单。此外,在交谈过程中,互相注视是一种基本的诚恳、真实和尊重的表达方式,而眼神的飘忽则意味着思绪的起伏,被看为是不诚实的表现,这在国际绝大部分国家的接待、交往中得到肯定。

3.时间观念与效率意识。学习商务英语主要的目的在于商务上的应用,在对待工金钱,商务会见、交流、谈判、宴请等一切活动都严格按照事先安排的时间来进行,因此,在商务活动中“守时”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商务活动并不是只针对西方人而言,即便是在西方国家不同,时间概念也不尽相同,因此,商务英语教学也要涉及一些时间与效率相关的语言表达。中国一直以来受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思想熏陶,在商务谈判中遇到问题或紧急情况时首先想到的是向上级领导请示,征求其他人的意见以求可以达成一致的最终意见;而西方社会非常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人们推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因此,在处理问题上更加具有效率性,个人应对危机处理的能力较强。当商务纠纷发生时;中国的习惯做法是首先得到舆论界的支持,而后再依靠“组织”的力量进行声讨;而在西方,人们更多的是直接寻求法律支持,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直接、有效。因此,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对商务突发事件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学习一定的国际经济法、贸易法等基本商务性法律,从而对商务纠纷可以进行及时、冷静的处理。

三、结语

总之,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不同。因此,无论在商务谈判、广告宣传、还是再国际商务函电中,把文化差异融入商务英语教学之中是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各国文化背景、具有文化翻译的意识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