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与艺术范文

教育与艺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与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与艺术

第1篇:教育与艺术范文

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实施教育的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没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老师,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特色,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往往是靠特色教师的努力而形成的。要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否则,学校形成特色无疑为一纸空谈,其形成特色的过程也将失去动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艺术教育的总体进程。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理论素养是艺术教育形成特色的根本所在。。首先,充分发挥艺术专业教师在艺术特色教育中的引领作用。艺术专业教师是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学校艺术特色教育的定位与发展和全体艺术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息息相关。换句话说,艺术教师的综合素养如何可以直接影响到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与档次。因此,学校应该特别重视提高艺术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艺术教师队伍,从而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形成学校的艺术特色教育。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加强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拜师会,以促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研方面的快速成长;同时,艺术教师开设并打造的“精品课程”、艺术教研室“名师梯队”的建设等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艺术教育起到引领与示范的作用,通过全面规划、强势推进,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最终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其次,充分激发全体教师在艺术特色教育中的主人公意识。特色的形成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只有充分激发全体教师在艺术特色教育中的主人公意识,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热情与积极性,才有可能实现“点面结合、凸显特色”的格局。具体措施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教师才艺大赛等活动形式了解全校教师特长状况;其次通过组建教师艺术团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艺术技能与素养;最后通过建立艺术特长教师人才库,为学校艺术特色教育的开展储备强大的后备力量。

2、坚持“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原则

任何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必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爱好,才有可能培养特长突出、素质优良的学生,否则学校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因此,学校在规划与设计艺术特色项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如教师的专业结构、学生主体的兴趣爱好、操作与实践的可行性等。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艺术学习的乐趣,掌握艺术的思维方式,为进一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并自觉养成终身学习艺术的良好习惯。

3、艺术特色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

第2篇:教育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美学教育;文艺评论教学;新媒体美学;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在2007年的教育改革方案中,把美学教育列为核心必修领域之首。为什么美学教育这么重要?这是本文重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艺术教育可以停在技术层次、它可以是审美的培养,但更为贴切的应该是美学的训练。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美学已经涉及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1]。

美感的培养与美学教育是不同的:美感培养是老师引导学生对美的观察以及感受;而美学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及创造能力。美感培养属于教育范畴,可以在学校进行;而美学教育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要由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科学化、技术化的训练己经做的很好,美学课程内容也很丰富;而美学教育则一直未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也将探讨美学教育的必要性、基本理论、以及实施的方法[2]。

一、美学与艺术教育

1、艺术教育需要美学的指导,美学是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与美学不可分,在我的教育理念中,我希望将这两者进行融合,因而当我提到艺术时,我的意思是指教育或提升的过程;当我提到教育时,我意指艺术或自我创造的过程。

艺术教育最需要的是人文的精神,而非技巧训练。美学是艺术与人文的共通知识,美学能让艺术评论更为深入、让艺术创作不断更新、同时也让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起来。能欣赏艺术就能提升美学素养;美学素养提高了以后,就能欣赏艺术,他们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3]。

2、美学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它主要的目的是拓展大学生的外在与内在能力。在通识教育中加入美学教育是极为前瞻性的作法,我们都知道以往的艺术教育只注重专业训练,培养出许多艺术家,而社会大众、尤其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或许并没有受到任何提升艺术或美学素养的教育,这也使得文化艺术在社会上没有成长的沃土,而连带地使艺术土壤失去了根基。站在培养美学的立场,我们希望看到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具有相当的美学素养,文化艺术才能在社会发展中茁壮成长[4]。

3、美学与整合教育。缺乏创造性的教育是美学教育的最大敌人,没有思辨、批判的教学是审美教学的头号敌人。不能欣赏,就不能整合;不能欣赏,也就不能获得智慧。提到艺术时,我的意思是指教育或提升的过程;当我提到教育时,我的意思是指艺术或自我创造的过程。这也可以作为我们推行美学教育的格言。

二、美学教育方法论

1、赋予意义。最有价值的艺术是能唤起美感的艺术。大多数的学科的学习目标都是想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美学教育的目标是要去感受它。如纽约某社区艺术协会认为美学教育应培养人们赋予物品意义,从而透过艺术品赋予生活意义的能力:①赋予物品意义:真正有价值的不是你作的物品,而是制作的过程。②探讨他人作的作品:制作艺术品的同时自然也会欣赏到别人的作品。③用对待艺术品的态度对生活:艺术家透过生活与工作的互相作用,用询问、参与、关联,给他们自己的生活带来意义。

换言之,美学教育就是要教学生在寻常物品或日常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意义。而追寻意义的方法,可以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下手。让学生能够认识艺术,才有可能建立他们的美学经验和兴趣[5]。

2、艺术评论之教学。艺术评论是美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艺术课程如果单纯欣赏深度不足,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学生不一定都有机会从事艺术创作,所以艺术评论应该是各个学校提供的教学内容。

艺术评论有描述、分析、诠释、评价四个层次。事实上描述不算达到美学教育的层次;它只是预备知识的建立而已。分析要包含美学特性、美学概念等要素,才算达到美学分析的目标。诠释不仅是集合分析之所得,它必须提出解释。至于评价,则不需要依靠媒介、形式、内容与风格的评论。美学教育似乎也可以按上述流程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到美学的境地中。我们认为至少要分为描述─分析、诠释─评价两个层次的教学。

3、课程设计。艺术教育一定得透过实践才能得到。虽然美学教育重视的是批判能力,但没有亲身的实践是不可能做出艺术评论的。美学教育的课程设计应当包含实践部分;有了实践能力,美学教育重视的独创性也才有可能表现出来。传统重视记忆知识的任何科目课程內容,应加入美学教育的因素,才能真正让学生内化为自我的认知,进而开发出创新的能力。

五、结论:美学教育的可及性与时代性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得到两个结论:一是美学教育是人人所需;我们需要要让每个学生尽量受到美学教育。二是美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融入现今文化。美学教育不是专业的艺术家训练,它的目的是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本身将来可能需要的美学陶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必须敞开胸怀去面对所有的艺术创作。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建立美学准则以及推动美学教育,让文化和思想取得新的进步。

作者;唐志伟等

参考文献 

[1] 杨芳.论艺术素质教育的科学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145. 

[2] 刘智强.论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高校艺术审美教育意义的探讨[J].艺术教育,2009(10):10-11. 

[3] 董变林,郭成桥.高等院校应加强美学教育[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4,20(9):91-92. 

第3篇:教育与艺术范文

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然而现在谈论道德素质的问题时,不免先说起德育,而忽略了美育的作用。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美育很早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美育思想,他把艺术看作是维护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有力工具,希望通过诗教和乐教实现其政治理想。我国古代儒家为了以道治国,稳定社会秩序,普教六艺。要求学生掌握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基本才能。通过教之六艺,要求人们在行动上、思想上、性情上都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画论中,艺术的德育功能向来受到推崇。儒家、道家盛行的伦理道德意义影响着中国画的主流意义,使中国画发挥着“恶以戒世,善以示后”的政教作用。谢赫在他的画论著作《画品》中主张艺术作品要有思想性,要能教育人们服从本阶级的道德规范。鲁迅也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①在中,先生也大力提倡在“教育上应注意美育”,他的美育言论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西方的18世纪末期,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同时期的法国美学家狄德罗也十分重视艺术的伦理教育作用。他认为艺术作品必须对欣赏者有教育意义,否则作品就没有价值。艺术载体多样化,但其任务都是弃恶扬善、歌功颂德。当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看到恶的人和事会谴责和厌恶,看到善的人和事会感动,而受鼓舞。这说明艺术可以感化教育人,具有道德教育的威力。狄德罗坚持把艺术的美感作用与道德作用等范畴联系起来,把理想的艺术看作真善美的完整统一。马克思同样很重视艺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他认为艺术家所揭示的社会真理,要比许多理论家所提供的东西还要有价值。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一个艺术实践者,并形成了他的艺术见解。他认为艺术应该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艺术的功用主要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圣经》作为西方根深蒂固的信仰准则、道德规范的根源,西方艺术的成长离不开《圣经》所宣扬的宗教意识,以《圣经》为题材的西方古典油画对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法律、政治、伦理道德、精神心灵的影响源远流长。

二、艺术教育手段

(一)艺术欣赏

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通过艺术欣赏,自然而然地去追求真善美。实施艺术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二是社会。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是通过艺术欣赏来实现的。在高校普及美育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开辟艺术欣赏的天地,引导他们进入艺术美的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审美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离不开高校的艺术教育。艺术欣赏在艺术教育中既是重要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手段,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健康向上的情趣。我们观看影片《巴黎圣母院》,美丽善良的女神爱丝美拉达和相貌丑陋却品德高尚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演绎的真善美故事,至今让人感受颇深、耐人寻味。当听《义勇军进行曲》时,那铿锵有力的旋律立即在听者心中唤起最朴实的爱国心,最强烈的爱国使命感。凡有形象的东西不一定是美的,但美的东西必然具有感人的形象。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面里,表面上看是纤夫在辛苦地劳作,其实,画家更深层的含义是社会底层的劳苦人民的挣扎及与残酷的命运和黑暗社会做斗争。这些艺术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及意境无不给人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与启示。

真正的艺术作品是通过具有特定形式结构的灵魂与欣赏者的灵魂相互感应的。可以说,艺术作品是爱的结晶,艺术欣赏是爱的感染。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传统艺术是我们的主要欣赏对象。国画、书法、中国油画、中国戏剧、民族音乐等艺术形式,很自然成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它既是艺术教育,又是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自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笔下塑造的对象,荷花的优美形象与寓意往往与现实的人或事联系起来,其美感及意境更深一层。一幅以荡气回肠抑或浅吟低唱为主调的山水画,不仅能赏心悦目,还能使人心胸开阔,在感悟大好河山的意境的同时,心灵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教育。罗中立的肖像油画《父亲》,一面世便震动了画坛,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画面中细腻刻画的一个敦厚、朴实的农民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深深震动了观赏者的心灵。艾轩的油画《女孩》,浩瀚的高原背景衬托着孤独美丽的小女孩,画面营造的气氛马上把欣赏者带到了神秘的,让人不自觉联想、思考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

(二)参与社团

完成艺术的审美,仅靠艺术作品本身单方面的条件是不够的。它取决于艺术作品和欣赏者两方面因素的积极相互作用,即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东西在欣赏者内心产生共鸣,达成审美意识的配合。欣赏者的审美能力越高——即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那么,他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便能更多地产生共鸣,所受的艺术教育愈有效。②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在艺术通识课上学习艺术理论知识、进行艺术欣赏,还要鼓励学生课下参与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在艺术实践中体验艺术本身的内在力量,也是实现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高校都有形式多样的艺术社团,它们是高校艺术文化的重要实践场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适合自己的艺术社团,在社团里学习能更专业地提升审美实践能力,社团会定期组织学员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不仅丰富了社团学员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审美意识和道德素质,同时,又起到对其他观赏者的艺术教育作用。充满活力的艺术社团对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支撑艺术教育体系、激发学生艺术潜能、提升学生道德修养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第4篇:教育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联通;生态式教育;智慧

一、席勒:分裂与联通

美育大师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把真善美分离,是不合情理的。他的这一说法是针对人们对康德理论的误解。他劝告说,绝对不能对康德的著作作学究式的理解,尽管真善美在康德哲学中是分离的,但在一般人心目中和实际生活中,它们仍旧是连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席勒深刻地指出,在真善美之间作出区分,以及人们后来在科学和学术中对各学科严格区分,实质上是为了发展“类”(指人类)的利益而牺牲了“个体”的利益。各学科区分的结果是,人不再是一个单个的主体,即一种综合了真善美的整体,而成厂一种只能发展自己一部分天赋的局部个体。

在席勒看来,近代社会就像是一种精巧的钟表机械,其中由无数无生命的部分组成一种机械生活的整体。政治与宗教,法律与道德习俗都分裂开来了;欣赏和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与报酬脱节。永远束缚在整体中的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入电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1]席勒指出,照此发展下去,人类就不再是一个个完整的人组成的群体,而成了畸形人的集合。对此,席勒深感忧虑。

究竟如何克服这种现象?席勒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人性的分裂是由“分工”和“分离”造成的,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将分离的领域重新联通。在这种联通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艺术。正如他指出的,最高贵的东西最容易受到破坏,但也是使人性重新融合的关键。艺术家虽然是时代的儿子,但不是时代的门徒和宠臣。艺术家要“蔑视时代的判断,按照自己的尊严和法则往上看,而不是按照运气和日常需求往下看。

所谓“往上看”,就是看到真善美在高层次上的重新联通。他把这种联通定义为“游戏冲动”。“游戏冲动”是“形式冲动”和“感性冲动”的交合,交合后所生的孩子就是“审美领域”。“形式冲动”存在于人的人格里,是神性的,具有永恒不变性。人的人格中具有达到神性的天赋和达到神性的道路。但这种神性的“形式冲动”如果不在感性领域展开,就是空洞的,它必须在“感性冲动”中和在时间和感性素材中实现自己。但无论是“形式冲动”还是“感性冲动”,都不能走向极端,走向极端的结果就是用其中一个取代或消灭另一个。这样人就不再是人。“如果只有感性冲动,人就不是他自身;如果只有形式冲动,人就没有变化了,不在时间中了。”[2]

席勒认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保持一种平衡或对话状态,既不为了追求形式而牺牲存在,也不为了追求存在而牺牲形式,而是反过来,通过无限的存在来寻求确定的存在。很明显,这是一种开放的和不断生成的生命状态。一切生命都有一个基本的特征,那就是,在其确定中有不确定,在其不确定中又有确定;在其形式中有意味,而其意味本身就是形式。这就是席勒既称之为“生命的形式”,又称之为“游戏”的原因。正如席勒所说,这样的游戏正是艺术和审美活动的本质所在。很明显,席勒追求的是一种能使真善美重新联通的冲动,认为只有这种冲动才能导致感性和理性、人性和神性、艺术和科学的最佳联通。席勒提出的“联通”思想对今天的中国教育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教育:无所不在的分裂

席勒所说的分裂在现代教育中有突出表现。瑞吉欧教育模式创始人罗里斯•马拉古兹曾在《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一诗中写道:“孩子有一百种语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还有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却被学校和文化,偷走了九十九种。”意思是说,孩子的想像力和思考角度是丰富多样的,可惜的是,孩子一踏入学校,接受所谓的教育,就不知不觉地被学校和文化“偷”走了99种,只剩下学校和文化认为正确的一种。那么学校和社会又是怎样“偷”的呢?马拉古兹一针见血地指出,是通过无所不在的分裂:“他们把孩子的脑袋与身体分开。不许孩子用双手去想,更不要用脑袋去做。只许倾听,不要说话,只求了解,不求喜悦。他们告诉孩子:去发现早已存在的世界;他们告诉孩子,工作与游戏、真实与幻想、科学与想像、天空与大地、理由与梦想,不属于同一国度。”仔细检查和思考后,我们就会发现,马拉古兹所说的分裂在现代教育中已无所不在,从幼儿园开始,本应该作为一个整体的儿童生活就被分裂了。所谓“脑袋与身体”分开,就是凡与舞蹈、体操、手势、眼神等有关的身体动作统统不算在“智能”的范围,而只有用脑子的活动才与智能有关,才算是学习。一旦不同活动之间有了主次之分,厚此薄彼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使纯粹是用脑的课堂学习,也有进一步的分裂。在传统课堂上的所谓用脑,就是要求孩子只能认真听讲,而不能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因为其预设的学习目标只不过是去发现早已被前人发现和研究透彻的世界(包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而不是一个孩子自己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更不包括这种探索获得的新发现。总之,个人的探索过程和结果算不上学习,只有进入教室听那些已成定论的东西才算学习。至于课外的游戏,更不重要,因为游戏即玩耍,而不是学习;同样,与记忆的东西相比,想像的东西和梦想的东西不算是学习,是次要的,只能作参考。

在我国,这种分裂从幼儿园起已经很严重了。幼儿的学习已经开始分科,年级越高,分科越细,各科之间的墙也越厚。学习内容的分裂进而导致知识与生活、知识与情感、知识与文化、知识与环境、感受与创造、接受与反思的分裂。学生一旦进入中学,各科教师开始名正言顺地争抢学生的精力和时间。而在这种争抢导致的分裂中,学生实际是在遭受精神惩罚。

然而,正如西方作家卡夫卡在其《变形记》中所展示的,当人不仅跟自然和他人疏离与对立,而且跟自我也分裂与疏离时,人便在物质的大海中失去了自然、他人、世界和自我。当代大哲学家海德格认为,普遍的分裂使今天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能跟他自己亦即不能跟他的本质相遇了。

三、建立在联通基础上的生态式教育

那么如何克服现代人的异化呢?一条重要的途径是进行教育改革,因为落后的教育正是导致人类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改革教育的核心是利用联通克服分裂。也就是说,从儿童时代起,就要通过“联通”克服学校和文化有意无意地强加给学生的种种分离和分裂。如果以往教育的主旋律是“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就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应该是“联”。而教育者获得联通能力的最佳途径是接近艺术,从艺术中受到熏陶。无数事实证明,艺术是联通的产物,没有联通,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联通,儿童就不会懂得艺术,而没有联通的艺术教育也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我们所追求的生态式艺术教育,正是一种力求克服分裂,造就联通的全新艺术教育。生态式艺术教育主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联通。

1.利用异质要素之间的对话和联通,造成和谐生发的生态环境,使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影视等多种艺术相互联通,达到共生互生,以形成更高级的艺术通感和生成性智慧。加德纳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智能多达八种,包括语言智能、空间智能(特别是绘画、雕塑等空间艺术涉及的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感智能、交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环境适应智能等。但在生态式艺术教育看来,以上任何一种智能都不是孤立的,只有通过多种智能的相互交叉、对话和联通,才能造成人特有的智慧并铸造出高素质的人格。只有通过多种艺术的联通,才能造就具有通感和智慧的高素质人才。

2.通过艺术与个人成长环境(生活、情感、文化〈历史〉、科学)的联通,发展艺术能力,尤其是即兴创造能力。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儿童通过艺术和日常生活的连接,可以丰富自己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提高艺术感知能力,并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情趣。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多数艺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儿童通过艺术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健全人格,陶冶情操。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艺术与文化的连接,可以增进人们对多元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像中受益,而不同时期的艺术又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在艺术教育中,儿童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比较,可以提高想像力,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3.强化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之间的联通。在生态式艺术教育中,以上三者既是艺术学习的三个必要步骤,又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三种基本艺术能力。而这三者在传统艺术教育中被严重分裂厂。生态式艺术教育就是要把被长期分割的三者联通起来,使感知与体验成为创造与表现的基础,使创造与表现成为感受的自然表达,使反思与评价成为进一步发现和创造的动力。生态式艺术教育之所以强调感知与体验,是因为在传统艺术教育中知识被视为一种客观的东西,被认定是早已存在的和早已被发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等待儿童去认识、模仿和传递的对象,与之相对应,背诵、摹写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学习行为。重视联通的生态式艺术教育则认为,艺术本身是联通的最好体现,感知就是要感知艺术中无所不在的联通以及这种联通造成的新发现和新感受。而这种对联通的感知只能在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对话、交流、联通过程中创生出来。但如何把作为旁听者和旁观者的知者转换为参与者和创生者?其中的关键就是“创造性体验”。生态式艺术教育中以游戏方式开展的大量创造性体验活动,是一种化“知识导引”中的知识为个人体验的活动,因此,它不是被动的、静态的体验,而是主动的、动态的体验;不是预先计划好的体验,而是即兴的、短平快的体验;不是混乱无序的体验,而是在游戏规则指导下的有序的、灵动活泼的体验;不是索然无味的体验,而是兴趣盎然的体验。同样,创造与表现已不同于以往的模仿,而是一种任务驱动下的探究和发现过程。而反思与评价也不是一锤定音,得出死的结论,而是通过我的创造与我的生活、情感的联通,通过我现在的作品与过去作品乃至他人作品的比较,通过语言表达与艺术表达之间的联通,实现新的飞跃。

四、结论

强调联通的综合艺术教育,是充分认识到艺术的本质后发展出的艺术教育。也就是说,艺术展现的是一种高级的联通智慧。而这种智慧同样适合于艺术教育:忽视这种智慧的纯技术型的艺术教育,处处着力于分裂,无异于为遭受分裂之苦的孩子雪上加霜,而且背离了艺术的本质,因而必须回到综合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第5篇:教育与艺术范文

一、艺术采风是高职高专艺术教育中理论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美育相结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艺术工作者为了创作艺术,往往要进行一系列艰苦的艺术素材搜集工作,这就要求开展艺术采风实践活动,同时它也被誉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近年,艺术采风作为培养各类高职高专院校艺术专业人才的技能实践课,用于完善其艺术教育技术与民族文化美育相融合的重要教学环节;为提高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通常指除学生在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以外,走出校门,参与有计划、有组织的深入到考察对象锁处的环境中去。它能让学生开阔视野、体验自然、认知传统、了解社会;激发学生艺术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综合素质能力。不但填补了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上的空缺、还在传统文化、民族意识、爱国情怀等情感方面都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艺术采风为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民族文化美育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美育是审美和教育相互交融的产物。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在城邦保卫者的教育中就有艺术教育的内容;而我国春秋时期更是十分重视“诗教”与“乐教”。中国西周的学校把“乐”作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乐”更是以诗歌、音乐、舞蹈作为三位一体的美育课程。但把“美育”作为独立研究的理论,则是由德国的伟大诗人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首先提出和建立的。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也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912年,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而特别强调美育的作用。现今,作为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在注重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文化的艺术鉴赏和审美心理。艺术采风活动作为各大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技能实践课,被广泛推广。它让学生走出校园、探访民间,通过对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品的亲身接触、了解、鉴赏、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并更好地推动再创造的想象能力,这样才能把前人留下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华传承给下一代。同时艺术采风不仅对艺术创造起着深远的影响,对民族文化美育的培养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深入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艺术采风,让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感受其民族民间艺术精髓,增强民族文化意识。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这里生息繁衍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回、京、仡佬、彝等12个世居民族同胞,另有25个少数民族。广大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社会劳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异常的民族文化艺术。今年是我校建立艺术系以来,为开阔学生艺术视野,丰富学生民间传统文化底蕴,在实践教育课程中实施艺术采风活动的第三年。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自然生活状态,考察、学习和体验当地民族民间音乐,我作为柳州师专艺术系音乐教育08级的实践指导教师,于2010年11月16日带领我系08级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广西阳朔进行为期三天的艺术采风。这次采风使我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从历史、艺术文化、科学价值等方面身临其境的体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艺术创作和人们自然生活之美,这不仅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域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弘扬广西民族文化有了深远意义,还能使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及民族责任感。

(一)艺术采风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艺术魅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人们不必亲身行万里路就知天下事,但是,任何高科技的产生都替代不了人们的亲身感受,如摄影与绘画、录音与现场音乐会一样。在课堂上我们无论借助哪种高科技手段来教学,还是不能达到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桂林阳朔艺术采风的实践中,大学生们真正地步入民族艺术殿堂,俯仰四顾,艺术品比比皆是,他们与当地居民一起劳动、生活、载歌载舞,通过亲身经历、亲自观察后得到的体会、感悟到了平时在课堂和屏幕中看到的文字和影像都无法描绘的真实生活。

(二)艺术采风使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需要协作精神和集体凝聚力在这次艺术采风中学生观看了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它是阳朔“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景区的核心工程,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任总策划、制作,及两位年轻导演——王潮歌、樊跃加盟;经历五年零五个月,十易其稿,两百多位艺术家、六百多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经过一百零九次修改演示方案,努力制作而成;2003年10月1日至7日首演,之后被100多家海内外媒体报道。《印象•刘三姐》集漓江山水风情、汇集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整场演出着重突出“印象”二字,可能观众不一定能看清具体道具、人物表情,但在一连串的印象中看到源于这座山水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春、夏、秋、冬四季和晨、曦、雨、雾等不同的自然气候,创造出神奇魅力;这部实景歌舞将广西少数民族风情、经典山歌、漓江渔火等元素融入自然,让人觉得身临其境,俯仰四顾,感受艺术比比皆是,体会自身被艺术立体式包围。

第6篇:教育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教育 文化

在多元文化语境发展的当代社会,艺术教育与文化问题始终是众多专家、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课题。人们在继承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创新,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与传承,特别是近几年,人们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保护民间艺术,将经典文化搬上舞台。从不同层次入手,复兴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拓大放宽对舞蹈艺术教育研究的视野,在“艺术教育与文化”这个主题下展开深入的探索与思考。本文尝试对“舞蹈艺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进行阐释。

一、舞蹈艺术的社会价值性

近几年, 随着消费观念转变,大众将消费视野转向了文化领域 ,大量的文化艺术作品犹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人们在浓郁的舞蹈艺术文化氛围中,寻求“多元化”的自身,或是观看舞蹈演出,抑或是参加各种舞蹈培训,抑或是通过阅读文本获取,或直接或间接地感受与吸收着舞蹈艺术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美的享受,从而提升个人的审美理念,与时代接轨。如今,会看到身边更多的人,从幼小的儿童到年轻的成年人,甚至到年迈的老人不同程度地参与着舞蹈的学习。人们对于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更加理性化、科学化,从而,使舞蹈艺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随之有了新的内涵与思考。

二、舞蹈艺术教育的特殊性

宏观艺术教育大系,舞蹈艺术与其他姊妹艺术类别一样,具有相同的艺术教育功能,如:韵味浓厚的审美认知功能,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功能和畅神益智的审美娱乐功能。然而,舞蹈这种以身体为媒介的独特表现方式,使其在整体教学中拥有了自身所独有的艺术教育特殊性——生命性、情感性、时空性等。其中,生命性、情感性二者离不开主观因素(人)与客观因素(民族、时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的影响和制约。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是不同时代,其舞蹈艺术的形态、特点、价值等都各不相同。在观看印第安与希腊的婚俗舞蹈时,人们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不同层次的思考。然而,当我们脱掉那层受限定的民族、国家的“外衣”,抛开时代的背景条件之时,剩下的那种唯一性的东西,即舞蹈本体。如是说,舞蹈本体具有着生命性,而这种生命性也以其特殊的方式散发着“文化”的气息。

三、舞蹈艺术的“动态”文化性

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反映某种特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身体的状态……呈现的对于空间、时间、重力的态度,以及由这种态度所构成的语言学与非语言学的连续与非连续的表现与交流,呈现出生命千差万别的情调与色彩。”舞蹈是在多种不同因素的制导下形成的、演进的,因此,对于舞蹈的正确释解不仅可以解读一个人,而且可以解读一个人背后的文化、社会、国家,乃至民族等。

当代编导家张继刚的作品《献给俺爹娘》,晚会中舞蹈作品的创作基于淳朴的黄土地之情,从朴实的生活中汲取素材,深刻地体现了黄土地文化、与山西农民的生命与精神。编导张继刚用动态的舞蹈,潜移默化地使一种无形的、静态的文化拥有了生命力,在无意识之中呈现出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

四、舞蹈艺术教育与文化发展

(一)传承与创新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提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是一种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教育从本质而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舞蹈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成果,深刻地渗透着民族内涵,传递着民族文化。舞蹈伴随着时代、社会、民族等改变而变化,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有多久,舞蹈艺术就有多久,从原始简单的自娱自乐表现形式到今天舞台、广场上的多样化表现,从5000年前的舞蹈表现雏形到汉唐舞蹈文化的发展,再到今天56个民族舞蹈的不同舞蹈形态,无不验证着今天的舞蹈艺术所承载并蕴含着的深刻文化底蕴。“传统舞蹈由于沉淀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其纯粹的‘风格展览’本身就有着文化的意味。”①当今正在发生着的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不仅仅是对受教育者的身体塑造、审美的培养,从某种意义和角度思考,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舞蹈艺术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制约与影响舞蹈艺术教育

不同文化机制影响着舞蹈艺术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实施过程。

远古时代的人类舞蹈表现,虽然没有今天这样先进的舞台技术、绚丽的舞美灯光、华丽的服饰设计、多样的舞蹈道具等为舞蹈作装饰,但是人们那种简单的踏地为节,以鼓为伴奏,集体表演的环舞形式,却也很好的表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与思想内涵。从中国历史中周代的“制礼作乐”与相应的教育机制,经历汉代“乐府”、唐代“梨园”、“教坊”时期,到近现代学制式的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彰显了不同时代与历史的文化对艺术教育的影响。然而,中国自古已有的“儒、道、释”三家精神的追求却始终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魏晋玄学的代表人阮籍的观点:不同时代的艺术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其内容与精神实质却没有改变。在这一点上,正像我们今天在舞蹈教学中所实践的民族民间舞、以身韵为依托的中国古典舞、以汉画像石、史料为依托的汉唐舞等,依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之中,不断的创新发展,然而却不失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

舞蹈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通过训练解决人体各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也为了培养各种技术技巧、舞姿,并通过训练有素的身体表现思想情感,实现艺术教育的功能性,舞蹈是对深层“文化”的“复活”,对艺术精神这种非语言文字的外显与解读,同时,更是对文化的创新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第7篇:教育与艺术范文

论文摘要:高校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最大化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一定要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深刻认识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在艺术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本文主要是就高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的论述。

目前,我国正处在知识不断更新,科技不断进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在这一时代中实现把我国建成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关键在于人才,为此,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政策,想以此来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素质教育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但由于中小学的升学压力大,导致了应试教育仍然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学生升入大学后,素质教育才真正以主题要求、学生自觉的形式表现出来。发展素质教育,就意味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特长和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素质教育为艺术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开展,加强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更好地实施艺术教育是搞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1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涵

1.1 艺术教育的内涵

艺术教育的根本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说,审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艺术欣赏、艺术知识以及艺术创作的教育;而从广义上讲,审美教育还是一种注重培养人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总之,审美教育能够增长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对美的鉴赏力,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热情、高尚。这种人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现实,能够在不断追求美的过程中将自己培养成具有崇高理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说,审美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需要,对培养全面型的发展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2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艺术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身心素质就是使学生具有充沛的体力及强健的体魄,使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迎难而上,乐观豁达。文化素质就是使学生拥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人文修养,使学生的知识能够结构化合理化,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思想道德素质的宗旨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艺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及适应能力等。

2高校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2.1 高校艺术教育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艺术教育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学家对完全沉浸于音乐的人的研究发现,音乐对人的生理、心理、思想感情等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优美平稳的音乐能使人心情平静而愉快,能够起到调节人的中枢神经的良好作用;欢快的音乐能够使人心情舒畅,能够促进人体胃液的分泌,从而起到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目的。

2.2 高校艺术教育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关系

(1)艺术教育有利于全面开发大脑的潜能

人的大脑具有左右两个半球,右脑被称为“形象脑”,具有非逻辑机能;左脑被称为“语言脑”,具有逻辑机能。传统的教育注重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就存在重智育、轻美育的弊端,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许多潜能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如果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那么就会使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得到开发,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对全面开发大脑的潜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学生都是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从表面上看是学生记住了许多,但实际上这种记忆存在时间短,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将其忘掉。而如果重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比如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影片、音乐等形式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内容,就容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深层次地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记住的知识会长时间不会忘记,所以我们说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从而最终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2.3 高校艺术教育与道德素质的关系

艺术教育能够使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将音乐看成是教化的工具,他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净化学生的灵魂,优美动听的音乐对学生的精神起到了潜移默化促进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欲望。另外,高校教师如果经常给学生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感人电影,学生也会被影片中的人物事迹所感动,从而自觉地想这些人物学习,这样学生就不自觉地受到了教育,提升了自己的道德素质。

2.4 高校艺术教育与审美素质的关系

社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正义与邪恶、美与丑、高尚与庸俗是并存的,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素质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一定要通过艺术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素质高的人高尚、优雅,而审美素质低的人庸俗、低级。一个画家与一个从来都不作画的人相比更能感受到线条及色彩的审美韵味;一个音乐家与一个完全不懂得音乐的人相比更能感受到和弦及音响的巨大魅力。

2.5 高校艺术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艺术教育是人文学科的组成部分,人文学科又比较集中地提炼和概括了社会中存在的人文因素,这些人文因素是人文教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艺术在人文学科中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的,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和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和完美。人文教育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主动、更自觉、更高雅,使其逐渐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未来的社会充满了更多的竞争和挑战,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以后的高校教育将会更加注重艺术教育,更加注重对知识创新、人格健全人才的培养。高校的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2.6 高校艺术教育与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

我国高校艺术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研究证明,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具有开发人的潜能和启迪人的创造力的作用,所以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改革中要将新的思想和方法等引入到音乐教育中,比如要将教师对学生的被动灌输改为学生主动的探索,将学生的被动接受改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等。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项工程需要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人都真心地接受艺术教育,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思想、审美等各方面的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才能使其成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恩寰.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2]魏世夫.加强高校艺术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第8篇:教育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教育;审美价值观

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构成大学生优秀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手段。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文艺思潮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形成了特有的艺术审美倾向,我们应该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全面素质。

一、重视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美育的重要作用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高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美育通过引导大学生了解和领悟艺术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理想,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高雅的情操,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艺术修养是美育的关键部分

良好的艺术修养对人格魅力的提升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为世人所赞颂的不仅是他取得的崇高科学成就,还在于他淡泊名利、报效祖国的人格魅力。他超凡的人格魅力与他所具有的良好艺术修养不无关系,他学习音乐、绘画,并在这些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他曾在一次授奖仪式上说:“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可见艺术教育能够以美怡情,以美启智。艺术美是美的典型形态,事实上,美学家们研究和探讨的领域大多是就艺术探讨审美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艺术审美倾向分析

(一)艺术审美生活化

在人们心目中,总是将艺术独立并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崇尚高于生活、甚至脱离真实生活的虚幻、缥缈的艺术作品。而如今的时代,艺术越来越走近生活并融入其中,艺术形式上的高雅与通俗不被严格地区分,“艺术更加生活化,生活也更加艺术化”。如今大学生中最流行的舞蹈莫过于街舞了,这种源于美国黑人的街头舞蹈,肢体动作自由随意,同时学习者不需要任何专业基础,相比芭蕾舞、民族舞要通俗易懂得多,实践起来容易得多。小说及同名电视剧《奋斗》《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等等,在大学生中颇受欢迎。究其原因,在于当今高度自由的时代,大学生面对升学、择业、择偶等选择时感到迷茫、不知所措。而这些影视作品中主人公都是和他们同龄同时代的普通人,反映的都是他们这代人最迫切最真实的境遇,在一定程度上为困惑中的青年指引了一个前进方向,树立了一个理想目标。艺术的现实指导性在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们的审美价值取向。

(二)艺术审美多元化

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使他们所获得的艺术审美感受、审美价值不断趋于多元化,同时“审美疲劳”的产生改变了传统审美观念,带动了审美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中性美、神曲、草根等社会文化现象几年前还不被大多数青年人所认同,被认为是媚俗低俗,如今大学生们已抱着宽容、接纳的态度,审视这些表面现象下隐藏的内涵与本质。近年来,选秀歌手、电视选秀节目在大学校园颇为流行,各具风格特点的歌手、演员在大学生群体中虽然拥有各自阵营,但大学生们大多有着的成熟态度,不诋毁、不盲从,自认为可以接纳更多样的美。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技巧本就千姿百态,青年大学生们在这些复杂、隐蔽、曲折的艺术作品中探索、回味,渐渐确立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观。

(三)艺术审美感官化

审美过程分为“感性直观的美”和“精神升华的美”,前者简单、直接,后者持续、久远。高尚的艺术审美趣味不应只停留于感官愉悦的层次,而应追求精神的愉悦,以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净化人的心灵、振奋人的精神。正如德国哲学家、古典美学的奠定者康德说:“吾人一切知识始自感官进达悟性而终于理性,理性以外则无‘整理直观之质料而使之隶属于思维之最高统一’之更高能力矣。”而当代大学生因为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的压力,更倾向于选择简单快乐的文娱活动,强调直观感受。通俗性的艺术形式直观易懂,容易让人赏心悦目,使心灵很快得到放松,如听流行音乐、唱卡拉ok、看通俗小说等等。而如果在课余再听上一场严肃的音乐会,或是欣赏一场京剧,可能无法缓解他们心理上的紧张和疲劳。对艺术审美的感性化导致了审美趣味的通俗化,使许多大学生只关注于艺术的形式,而不在乎其精神内涵和艺术灵魂。

(四)艺术审美非主流化

当代大学生艺术审美的另一大倾向是以独特为美,强调非主流化。他们将主流等同于俗套,将非主流等同于时尚,他们求新求异,希望自己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在服饰打扮、自我形象和文化品位的定位上,他们力求自我个性,在艺术实践与创作上,他们追求别具一格、另辟蹊径,如越来越多的原创校园歌曲、原创校园话剧等等,大学生们用自己的旋律和文字表现青年人的思想。但同时也有一些创作作品,刻意将作品表现得扑朔迷离、似懂非懂,认为看不懂的就是高雅,比如一些所谓的先锋话剧、实验话剧等。如果一味地摒弃传统、逃离主流并不可取,但果能将这种自我意识强烈的艺术审美观转化为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意识却是值得鼓励的。

三、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艺术审美情趣

(一)呼吁建设健康的大众传媒环境

大众文化是大学生审美观形成的天然土壤,而媒介人好比是大学生审美观的塑造者。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电影、书刊杂志等各种媒介接触艺术作品,大众传媒所形成的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审美观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一些媒体为博人眼球,不惜扭曲现实、追捧绯闻,将各种奇人轶事不论真假是非一律推上风口浪尖。造诣颇高的作家默默无闻,经典的艺术作品难得一见,取而代之的是空洞浮夸、内容低俗的快餐文化。大众传媒这些不负责任的做法,将导致大学生们接受“只有怪异、个性、突破传统才能得到关注”的错误思想,进而思想流俗,审美趣味低下,离真善美越来越远。因此,我们呼吁媒体各界以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艺术来引导和鼓舞年轻一代,以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作品占领文化市场。只有健康的传媒环境才能引领大学生们脱离低级庸俗的审美趣味,才能树立崇尚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格调高雅的审美理想,才能对优化青年大学生的文化生态环境起到积极影响。

(二)循序渐进地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主要由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想象力组成,且这三方面的能力是由易到难、逐级上升形成的。我们应该遵循其中规律,针对每一阶段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育方式。审美感知力是艺术审美素养的基础,它主要通过对大量艺术作品的看、听、读来获得。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多引进优秀艺术作品,创造艺术赏析氛围,多引导学生们走进剧场、走进展览厅、走进音乐厅,将更多时间放在现实艺术作品中,多观察、多体验,积极体悟作品里蕴含的时代气息与思想情感,锻炼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理解力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深厚的文化修养,这不可能仅靠一些艺术赏析活动来提高。黑格尔认为:“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裕,在艺术里不像在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的景象。”可见,大量的文学、历史、哲学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作品背景、风格和象征意义。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多多涉猎相关学科,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深入感知艺术作品蕴含的深意,达到悦心悦意的效果。审美想象力使审美过程更加完整,艺术欣赏的过程同时是美的再创造的过程。而艺术教育对培养和发展人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独特的作用。爱因斯坦酷爱艺术,还是一个演奏小提琴的高手,他曾坦言:“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我们应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引导他们将这种理念和意识引入其本身的专业学科研究中。

(三)繁荣校园文化,弘扬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在指导大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高尚的艺术氛围营造。大学校园尤其是工科院校需要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文化生活,同时也需要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营造人文气氛,引起他们对人文知识的关注和兴趣。虽然学生自发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广受欢迎,如校园歌手大赛、文艺会演,常常是观众爆满、热情高涨,但这类活动娱乐性有余、艺术性不足。我们应该认清高校文化的地位,通过经典艺术、古典艺术和民族传统艺术等来营造高尚的艺术氛围,用高尚的文化教育大学生,引领大众社会文化。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我们应该把握好俗与雅的适当比例和时机,自娱自乐不可多,高雅文化不可少。尤其在理工科院校,更加不能忽视这一方向的引导,不能以文娱活动替代艺术教育。2.强调健康内容与生动形式的统一。针对当代大学生艺术审美倾向功利性强、娱乐性强的特点,我们在开展艺术教育及其他素质教育活动时,应该十分强调活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一味地哗众取宠是只有形式或者形式与内容不统一的表现,而一味强调内容、思想却忽视形式同样不可取。品德教育乏味、刻板,甚至演讲比赛、大合唱比赛也死气沉沉,这必然失去素质教育的意义。

(四)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切实推进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了要在普通高校设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并且每个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中选修l门并通过考核。高校应高度重视艺术教育,落实政策,将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培养计划,将一部分基础的艺术鉴赏课程作为大学必修课程,并辅以更多的艺术理论选修课程,以必修课程启发大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进而发挥自主学习能力,选修、自学更多美学、艺术和人文知识。高校要努力创造人力、财力、物力,健全机构和体制,以机制保障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的独立运行。各级教育部门要为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成效设立专门测评体系,以有效政策引导高校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工作。

大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不可能仅靠几堂课、几本书就能提高,它涉及哲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多门学科,也不是高校、中学或是家长某一方面能够独立完成的。它起始于最初的认知学习,却没有结业的时间,它来源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却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形成各不相同的教育效果。在这里就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若干方面进行讨论是希望引起更多方面的重视与更进一步的思考,为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努力。

作者:万婷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蒋国忠.审美艺术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第9篇:教育与艺术范文

酒店行业是服务行业,其员工除了要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外,还需举止大方、气质优雅,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等一些综合素养。所以,对员工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实践技能上,更要强调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所带来的优质服务和品牌效益。特别是对于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酒店,其经营和管理理念更为先进,也更容易接触到新鲜事物,这就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酒店推出的“贴身管家”等等,其主要职能就是负责特定人群的贴身服务。这就需要其不仅能够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出色的气质和不凡的谈吐。简而言之,综合素养高的员工对于酒店类企业来说是非常稀缺的,并且也深受酒店类企业欢迎。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欠缺

1.综合素质培养欠缺

作为服务类行业,酒店行业时刻面临这各种困难和挑战,且服务质量决定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然而,高职学生的生源素质相对而言较低。学校教学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上,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学生综合素养的欠缺,导致酒店类企业一线岗位上综合素质人才的短缺现象日趋严重,服务质量下降。这种综合素养的欠缺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的缺乏,还包括综合素质等辅助技能的缺乏。二是不良的个人习惯,包括生活和工作中的那些让人无法接受的习惯。

2.艺术特长教学短缺

在服务行业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温馨的内部工作环境,它不仅仅让员工都有个家的感受,更重要的是代表一种企业文化。酒店也会经常开展一些文娱活动来丰富员工生活,促进员工交流,增加员工友谊,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例如,很多酒店会举办文艺晚会、艺术节、板报设计等一系列活动来加强部门间的团结与协作。此时,具备艺术特长的员工就在酒店的人性化管理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然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以专业课程为主,鲜有院校把艺术类课程引入酒店管理的教学当中,造成了学生出现了“能武不能文”,无法适应企业文化的尴尬局面。

三、艺术教育与酒店管理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是为了向酒店培养、输送一批专业技能强、综合素养高的学生。艺术教育则陶冶和培养学生的情操,从深层次挖掘学生的情商,增加学生气质,培养学生更强的应变与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使得学生更能轻松领悟、接受和掌握酒店管理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能力。一是语言能力。通过即兴语言表达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亲和力,准确表达词意的能力,以及善于与顾客沟通并使顾客、企业受益的能力。二是思考能力。思考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直觉、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想象力、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等。三是社交能力。艺术熏陶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具有积极且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增强学生的自信感,提升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处理能力等。为此,为了顺应酒店行业发展的新潮流,建立一种艺术教育与酒店管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通过两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实施本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建立与本模式相适应的课程设置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艺术教育与酒店管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求课程设置需以酒店专业技能教学为主,重点开设酒店理论与实践操作课程,同时,艺术类课程教学为辅,如:语言艺术、形体、声乐、化妆造型等艺术课程。将艺术元素与酒店管理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学生的艺术情操的培养与熏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这种课程设置科学(艺术)化为前提,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服务技能与艺术表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双技能”和酒店专业素质与艺术综合素质为内容的“双素质”为目标;以针对性强和特色鲜明的教学方式,尝试构建“一心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一心是指以专业技能为核心,以职业素养、艺术素质为两翼。培养“德、技、艺”三馨人才,不仅注重专业技能培养,也强调职业素养和艺术素质的提升。在新时代需求变化的情况下,以“围绕酒店、依托艺术、面向市场、凸显特色”为教学宗旨`,为酒店行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强、艺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为一身的酒店行业综合性应用型人才。艺术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独特在于对学生的培养是以“理论、艺术、实践”为基础,而非传统的以“理论、实践”为基石。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复合型的,课程的开设是多元化的。对此,设置课程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需要酒店管理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专家教师集体参与讨论,发掘酒店管理专业和艺术类相关课程专业的共性,探讨课程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由非艺术类专业的专家教师直接选择课程,避免造成由盲目设置而导致的课程不适宜的局面;二是酒店行业属于应用型行业,实训课程应始终处于所设课程的首要位置。此外,在设置课程时,还要把握好三个关键原则:一是重要性原则。相对于普通高等专科学生,艺术类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因需要增开艺术类课程,所选择开设的范围就更加宽广,课程的设置就得审慎,需择优而从,优先选择重要的课程。二是相关性原则。所设置的艺术类课程预期能达到的效果与酒店服务类行业的要求相关,例如,语言艺术课、形体课、声乐课、化妆造型课等能够增加个人气质和艺术素质的课程适合开设。三是适时性原则。即紧跟时代步伐,课程的设置要随着企业战略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及时和适当的调整,不能一成不变。例如,很多大型酒店企业已安装信息化管理系统,此时,增设信息技术课程就有一定的必要性。

2.建立专业与艺术相融合的跨专业“双师型”队伍

“双师型”教师就是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跨专业“双师型”队伍指教师队伍包括了酒店管理专业、艺术类专业、英语专业等多元化专业教师。高职院校若要培养综合素养高的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的学生,就必须要拥有跨专业的多元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院校需聘请在行业内工作多年的、拥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了解酒店行业动态的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同时还需调用优秀的艺术类“双师型”教师给学生上艺术类课程,并适当安排艺术类“双师型”教师与专业类“双师型”教师共同教授公关礼仪、前厅接待等专业课程。运用“酒店专业双师型+艺术专业双师型“的理念,实现教学与实践相联系、课堂与岗位相依托、专业与艺术相结合的培育机制。

3.形成校企共同培养的战略联盟,建立双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