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的经济影响范文

旅游的经济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的经济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的经济影响

第1篇:旅游的经济影响范文

[关键词]旅游经济 经济发展 旅游商品 影响

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的,特别是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国策以后,我国的经济模式的改变也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旅游业的发展是在在商品经济环境下的,而且要有旅游活动的产生,这其中还要有好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前提。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反映游客和旅游活动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还可以反映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关系。旅游经济发展的不仅仅可以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它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就业率。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渐渐的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

1.增加我国外汇收入,平衡收支。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不断的在扩大,这样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非常的大的,各国间的交流可以不断的促进各国的经济增长,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使得更多的人来到我们的国家,他们的到来可以不断的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旅游业的外汇收入可以增加我国的外币持有量,平衡我国的国际收支问题,而且这种作用正在不断的扩大。

2.回笼货币,积累资金。旅游业的收入一部分是国际旅游收入,另一部分是国内的旅游收入。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国家对货币资金进行回笼,起到积累资金的作用。在我国,每年人们的手中都会有很多的结余资金,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就要进行必要的手段进行资金的回笼,旅游业因此成为了最好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刺激国民的消费,而且可以进行资金的回笼。

3.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很多行业的共同发展,特别是餐饮业、旅游商品和酒店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可以在自己的行业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还可以在其他行业间接的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业的发展,要想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发展交通业,并且要有配套的酒店业和餐饮业做基础。这样就会增加很多的就业机会,减轻社会的负担,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旅游经济的发展途径

1.借鉴国际旅游经济的发展经验。在发展旅游经济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经验,在发展旅游经济的时候,为了吸引游客,很多国家在景点设施、交通、娱乐、旅游商品、住宿餐饮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好的建设。近年来,我国也在逐渐加大旅游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大了财政对旅游业的支持。但是,要想发展好旅游业还是必须要进行好经济的发展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旅游业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只是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是没有办法发展好旅游业的,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对与旅游经济相关的各行各业,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并且还要学习可行的管理经验。

2.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管理。一直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都是在国家的高度保护之内的,在发展旅游经济的时候形成了很差的局面。经营旅游业的人很少是经过培训的人员,并且因为缺少各种设施,就导致了服务态度差,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为全面提高旅游业的发展与相关服务的质量,应加强宏观管理,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国家立法,严肃纪律以此来提高旅游业和有关从业人员的素质。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1.加大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旅游活动,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在旅游方面实现了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确保旅游事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共赢,并且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同时也包括到森林、海滨、乡村这样一些生态环境好,让人可以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的旅游地方。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开通了很多到生态环境地的铁路,这些铁路的开通,使得到游客大量涌入这些地区,这样势必会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是迫切重要的,因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关键就是保护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平衡。

2.促进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指以景点内含有的有关于历史、文学、艺术、民俗风情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旅游方式。文化动机是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动机之一,旅游活动主要属于精神文化活动的范畴,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更具人文精神和心灵感悟性,能使人得到更多的受益。再好的山水和自然景观,也都在不断加工中被注入、融合了文化因素,并因此大大增强了其审美价值。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类文化旅游产品。

3.发展特殊群旅游业。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成为了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或潜在的消费者。他们的旅游目的是以城市风光和游乐项目为主的,对吃、住、行的要求不高,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和一般旅游者不同的是,他们不但是旅游者,还是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如果能在旅游的同时,为他们设计一些先进农业生产的观光,农产品信息的交流,会更受他们的欢迎。大力开发农民旅游市场,设计适合他们需要的线路、项目,为他们提供耐心热情的服务,成为了一个新的可以实行的旅游发展新方向。

第2篇:旅游的经济影响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三农”问题;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9-4769-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19.068

the Influences of Rural Tourism Economy on the Three Rural Issues

YE Yan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Ningx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Rural tourism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 the effects of rural tourism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were discussed. Some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three rural problems; impact

1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背景,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融合乡土民情、礼仪风俗等乡村文化,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满足游客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多项需求的旅游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休假制度的改变,现代乡村旅游的动机已经不仅是探亲休假,人们对农村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的好奇和向往,增大了乡村旅游的需求。加之政府、旅行社等外部媒介的宣传和引导,现代乡村旅游已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乡村旅游。现代乡村旅游对于无论是农业结果的转型,新农村的建设还是增加农民就业、收入等问题都有显著影响。促进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手段之一。

1.1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史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在关注城市旅游的同时开始推动乡村旅游。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1999年则是国家旅游局定义的“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为口号开展乡村生态旅游,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契机。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大力倡导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各种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从2004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开始对全国的农业旅游示范点进行评选,到2006年国家旅游局最新数据为359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旅游示范点个数超过5个(包含5个)的省、直辖市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而具体的旅游示范点类型则如图1所示。

1.2 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旅游业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现阶段还不成熟,仍存在许多问题。

1)经营缺乏规范化。虽然现在积极倡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但现行的旅游法规中缺乏对乡村旅游景区、经营范围等的规定,而景点的经营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时间较短,也缺乏经营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没有规章制度使得乡村旅游难于管理,不利于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

2)缺乏特色化。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乡村旅游景区的类型较多,多达8种,但是其实质游玩项目却大同小异,大多娱乐项目为农家乐、农家饭、打牌、唱歌,缺乏特色,可复制性强。现行的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盲目性,在没有认真分析自身特色的情况下,盲目复制、重复建设、相互竞争,造成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大量乡村旅游项目雷同,难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3)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乡村旅游以乡村性作为吸引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需要改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难以适应落后的生活设施。因此,乡村旅游景区的建设在保证其特色化的基础上,一定要体现舒适、便捷。现行的景区公共设施往往不够完善,例如道路、停车场都较简陋;住宿设施,例如旅店、餐厅条件较差;软件设施,通信、卫生等也缺乏保证。这些基础设施的简陋造成乡村旅游成为一次性,难以形成回头客和二次消费[1]。

4)重开发轻保护。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由于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缺乏对乡村资源的保护,农村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容易陷入只顾眼前利益,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的困局。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合理控制开发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丞待解决的问题。

2 乡村旅游经济与“三农”的关系

2.1 “三农”问题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它是农业问题向工业问题转型的必然问题,对于农业大国的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三农”问题具体指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的问题,三者相互关联但又各有侧重[2]。

1)农业问题。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我国的农业发展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经济并且科技技术也相对落后。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西方发达国家集约型的农业,中国农业面临着严重的冲击。我国农业还存在着购销体制不畅通问题,“产-供-销”的购销链条建立还不完善,使得农产品的供给渠道、运输成本存在很大问题。

2)农村问题。农村存在着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户籍制度把农村和城市人为的分开,造成了农村和城市在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差距。户籍问题存在已久,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涉及到改革后合理安置解放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形成移民潮对社会治安管理的影响诸多问题。因此,要合理控制城市化的进程。现阶段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着很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政府的目标,但是如何引导企业到农村进行投资还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

3)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改善。物质文明主要指为农民增收,为其增加物质财富。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负担较重,使得农民收入低下。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农村发展缺乏新鲜活力,使农村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农民的精神文明主要指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仅仅是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还非常有限。对农民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专业技术的培训以及举办文化活动都能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给农民创收。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2.2 乡村旅游经济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乡村旅游以农村为活动范围,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必然会对“三农”产生影响。对于乡村旅游与“三农”的关系,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邵琪伟认为乡村旅游能促进“三农”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陈海鹰等分析和探讨了通过乡村旅游促进“三农”发展的途径和方法;郭涛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研究乡村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总的来说,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关系密切,乡村旅游对“三农”影响重大,具体概括为:乡村旅游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乡村旅游对于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很大提高。同时,乡村旅游必须合理统筹规划和管理,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3]。

3 乡村旅游经济对“三农”的影响力分析

第二部分讨论了乡村旅游与“三农”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本部分从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具体讨论了乡村旅游经济对“三农”的影响力,图2描述了乡村旅游对“三农”的影响方面。

3.1 乡村旅游经济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乡村旅游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对于农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能很好地促进农业的转型和升级。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在传统意义上与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相互分离,但是乡村旅游把两种产业很好的结合起来。乡村旅游的背景为农村,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存在诸多消费,带动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使农村传统的只依靠农业变得产业多元化。乡村旅游经济与农村紧密相连,其发展推动了和丰富了农民的就业,引导农民以旅游依托发展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使我国的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转型。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和升级,保证了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例如我国首批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之一的襄樊锦绣园高新农业观光园,该示范园占地面积70 000 km2,于1999年6月开始建设,11月投入生产运营,已建成从法国引进的自控温室7 200 m2,单拱钢架大棚20栋,面积9 600 km2,三连栋钢架大棚10个,面积7 200 km2,高效节能日光温室5栋,面积3 600 km2,植物组培大楼一栋,面积1 200 km2,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已形成500 t绿色蔬菜,100万株种苗的生产能力,“绿波”品牌无公害绿色保健蔬菜俏销市场。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该地区的农业由传统形式转向发展自己特色的无公害绿色蔬菜,更具市场前景、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

2)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带动农副产品的销售,增加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乡村旅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旅游离不开衣食住行,旅行过程中的吃、喝、玩、乐都拉动了当地的内需。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更多的消费者接触到农产品,增加了消费农产品的机会,为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机遇。更为重要的是借助自然人文风光的吸引,给当地做出了很好的宣传,起到了广泛的广告作用,有利于农副产品的对外销售。现在很多乡村旅游地由公司牵头,农民负责生产,公司负责销售。这一形式降低了农民由于产品销售不出去造成的风险,同时集体销售产生规模经济、减少流通环节使销售成本效率更高,为农民谋求了更大的利益。

3.2 乡村旅游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乡村旅游以农村为背景,其发展必然会对农村产生影响,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产生影响:

1)乡村旅游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农业观光旅游点就必不可少要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我国农村大多在较偏远的山区,道路交通的不畅更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农村基础建设落后、卫生条件较差。旅游作为服务行业,其目的是满足顾客需求,农村的卫生安全、服务水平、人文风光等方面一直是游客特别关注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的初期,必然会投资大量资金去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的拉动,促使了投资商去改造农村的道路交通、住宿环境、通讯设施、游玩场所,同时改善了农村的电力、水利和卫生状况,这些不仅是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服务,也让农村居民接触到现代化的发展、享受到现代化生活,加速了农村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以湖南省的怀化市中方县荆坪古文化村为例,中方县政府投资1.2亿元对“湘西最美顾村”的荆坪顾村进行整体旅游规划,不仅对古遗址、古建筑进行了维修,也扩建了景区道路、停车场等设施,处理了水电供给、通讯设施的问题。现在如果去该村游玩,会发现当地居民家中家电设施一应俱全,电话、网络通讯畅通无阻,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缩短了城乡差距。

2)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农村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乡村旅游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观看、接近农村的自然环境,有助于人们了解自然,树立环保意识。乡村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其中消耗的也主要是非自然环境资源,因此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消耗较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3)乡村旅游经济给农村发展的引资带来更多机会。发展乡村旅游,给外界提供了一个认识农村的平台,做出了很好的广告宣传。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外界看到了农村的巨大市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农村进行投资,给农村的发展引进更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乡村旅游扩宽了投资商的投资渠道,对投资商和农村发展建设都是有利的。

3.3 乡村旅游经济对农民的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给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创业机会,同时让农民更多的接触到新的思想和技术,对农民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1)乡村旅游经济给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产生,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好地解决了农民就业的问题。旅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景区的各种服务人员都会从当地招聘,能解决大量农民就业问题。同时农民还可以以乡村旅游景点为核心,向四周进行产业扩散,根据旅游的整体产业链来给游客提供围绕旅游的配套服务,拥有广泛的创业机会。农民以自己剩余的生产、生活资料为资本进行经营,这种经营方式通常不需要投资门槛、资金投入较低,所承担的风险也较小。这种方式农民既作为所有者又作为经营者,把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经营服务,能做到直接受益,而不是传统的一次性收到旅游开发商占用土地的补偿。由农民依据乡村旅游项目自主创业更具灵活性,能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相较于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种方式无论是对农民还是农村整体的发展都更加有力。

2)乡村旅游的发展极高了农民的素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村与城市的交流,使农民接触到新的思想理念、新的科技,对他们思想的转变起到重大影响。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培养和提升了农民的技能。现在很多的乡村旅游项目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吸引力,对村民进行了各种培训,使农民了解和学习新技术、新技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的建立,使得运动、休闲场所在农村大量建设,这些场所给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使得整个农村的生活人文风气积极向上,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4]。

4 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措施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正确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其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1)政府统筹规划,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关乎农业、农村、农民的民生大计,政府责无旁贷,而且涉及诸多方面,必须由政府牵头。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三农”问题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壮大培养良好的环境。

2)结合地方特色,创造自己的独特性。乡村旅游主要是以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为主,如果没有鲜明的特色很容易被其他项目模仿,造成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规划应该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当地的各种资源后,把这些自然风光、风俗习惯、文化底蕴等各种特色资源整合起来,并在配套的游玩项目和旅行过程中涉及的衣食住行上融合地方特色,使整个旅游过程变得独一无二,打造成地方品牌。

3)进行人才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人才是发展乡村旅游至关重要的因素,要想长久持续的发展乡村旅游,初期必须对农民进行基本的上岗前培训,评估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这样可保证旅游的服务质量;后期还应对农民提供持续的培训,思想素质的培训、技能的培训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开发商对农民进行培训不仅提高了农民技能、素质,还提升了服务质量,是一个利于农民创收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的举措。

4)增强环保意识,节约农村资源。乡村旅游的根本是观光农村的自然人文景色,所以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给开发商和农民树立环保意识,让他们节约农村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维持资源的可持续性,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发展。节约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倡的,在建设新农村中涉及的房屋、基础设施建设都倡导着节约的思想。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以环保为宗旨,兼顾全局、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小结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经济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都有重大积极影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政府、开发商、农民各方面的努力。但是,只要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意义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必将健康持续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我国农业的升级转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为农民创收和提升农民素质,从各方面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郭 文.发展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助推剂[J].商场现代化,2007,6(3):375-376.

[2] 林邵贵.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及对策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6(3):51-53.

第3篇:旅游的经济影响范文

本文基于对泰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了泰国旅游业对泰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并根据泰国旅游业的发展得出了启示。

关键词:泰国 旅游业 经济 影响

泰国一直被称为黄袍佛国和微笑治国,它一直是东南亚旅游业发展较为快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十大旅游市场之一。这主要归功于该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随着泰国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展开,在给泰国经济带来丰富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泰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分析泰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泰国经济带来的一系列有利影响,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泰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泰国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其他国家借鉴其优势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一、泰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1.主要旅游资源

泰国旅游资源主要有文化古迹尤其是佛文化、风俗文化以及自然风景等资源。泰国佛教文化十分浓厚,其建筑特色也具有佛文化色彩,因此,泰国具有“黄袍佛国“的美称。在泰国的曼谷,有大小佛寺将近400座,其中最受游客欢迎的是大皇宫和王佛寺,除此之外,拉玛五世组织修建的查基宫也受到广大游客的喜欢。这些独特、辉煌的寺庙为旅游者展示了泰国非凡的建筑艺术。

在泰国拥有众多的传统文化节,每个文化节都十分具有特色。比如传统的水灯节、守夏节和佛教节等。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传统节日,使泰国更加神秘,每逢解释十分喜庆、热闹,泰国以这些传统文化节资源为依托,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

泰国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根据泰国的植物学家统计,泰国的植物资源超过了3O万,其中包括很多珍贵林木以及热带植物。泰国的海滨资源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的。泰国拥有脚长的海岸线以及海湾岸,分别长达2420千米和1930千米。由于泰国的地理位置,使泰国拥有优越的气候条件,海水湛蓝、气候温暖,再加上美丽的海滩以及神奇的海底世界都是令人神往的。

2.泰国的主要旅游景区

泰国旅游景区主要有曼谷的“天使之城”、清迈的“泰北玫瑰”、芭提雅的“东方夏威夷”、普吉岛的“泰国明珠”、苏梅岛的“椰林海岛”和大城的“金汤城池”等。

(1)曼谷以大皇宫,湄南河为主线的旅游景点群,分布于曼谷市区以及周遍地带;在曼谷市区最为著名的如大皇宫,玉佛寺,四面佛,金佛寺,黎明寺,湄南河,唐人街;在曼谷周遍还分布着另一种品位的旅游景点,如有“迪斯尼”美誉的“梦幻世界游乐场”,暹罗水上乐园,赛福瑞海洋公园,玫瑰花园,三攀象园,古城76府等。

(2)芭堤雅距离曼谷市150公里的海滨城镇,以前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后因为越南战争,大量美军的涌入,使这个渔村一夜之间名声大噪,现在成为一个集海洋休闲与五彩缤纷的夜生活相结合的旅游度假胜地。这里的旅游景点主要以海洋休闲为主线,如东芭乐园,象园文化村,七珍佛山,舍利子塔,金三角风情部落,小人国等丰富的旅游景点资源。

(3)普吉岛位于泰国南部安达曼海域的普吉岛,距离曼谷约900公里,是泰国的第一大岛。由于多部美国大片在这里的外岛拍摄,使她拥有颇具人气的知名岛屿,如距离普吉岛市区约一个小时车程的攀牙湾;距离普吉岛最近的珊瑚岛,一线天沙滩,鸡蛋岛,小PP玛雅湾等,都是普吉岛最吸引游客的旅游景点。

3.主要旅游客源

泰国旅游的客源国主要是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以及欧美国家。据泰国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外国游客共计1380万人次,其中东亚游客占55.2%,欧洲和美国分别占25.3%和6.7%。2009年,美国人赴泰旅游62.7万人次,德国57.3万人次,加拿大17万人次,澳大利亚64.7万人次,新西兰8.8万人次,日本100万人次,中国内地及港澳台145万人次。2012年仅中国赴泰旅游的游客就达到了270万人次,比2011年增加了百万人次,占全泰入境外国游客总数的14%,中国游客为泰国带来的旅游收入可达到1230亿泰铢。

4.旅游业基础设施状况

泰国的交通十分发达,尤其是在航空运输方面,无论是国际航空还是国内航空。因为泰国地形复杂,山地多,因此,公路和铁路要稍微逊色。泰国的亚航、NOK等航空公司的机票十分廉价。铁路方面,泰国的火车可从曼谷抵达泰国各主要城市。曼谷全国火车总站发出往泰国北部、东北部和南部的特快列车,国际列车(如往新、马)、长途车(如往清迈)及每周六、日举办的旅游专线火车都可以查询和订位。泰国各地长途客运也很发达,比如,曼谷市有东行、南行和北行3个长途汽车总站,通过发达的长途汽车路线网,可抵达国内各个城市。

在住宿方面,整个泰国遍布了从五星级酒店到简易帐篷和小屋等多种多样的住处。报价上给出的价格与酒店的地理位置相关,但大多数不是十分贵。曼谷和主要的旅游城市拥有一些世界顶级的酒店,而偏郊地区则以较低档次的住房为主。泰国的所有住所都以其干净、经济、待客友好和世界级的服务而闻名。

二、泰国旅游业对泰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增加了泰国外汇,促进了泰国的经济增长

旅游业的发展直接为国家争创了大量外汇,提高了经济效益。泰国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6O年代初,到1982年旅游业的外汇收入就达到238.78亿铢,旅游业的外汇收入第一次成为泰国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旅游业已成为泰国创汇最多的行业,超过了传统的大米、橡胶出口业,位居首位。进入9O年代以来,泰国旅游经济更是快速发展,旅游业收入平均占泰国GDP的7.1%,全国(曼谷除外)有70的国民收入与旅游业有关,旅游业成为泰国最大的外汇收人来源,也成为泰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1991年赴泰国旅游的外国人约达600万,旅游业收入约为57.6亿美元,已成为世界十大旅游市场之一。到2000年,泰国接待外国旅游者近1000万人次,外汇收入超过了70亿美元。旅游收入从1997年的2200亿泰铢增长到2007年的5475亿泰铢(约合163亿美元)。2006年经济收入13393亿铢,旅游收入4706亿铢(约124亿美元),占经济收入的35.14%。泰国旅游业外汇收入增长不断。据世界银行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泰国2009年至2011年的旅游业收入分别为194亿、234亿和251亿美元,约占GDP比重的7%左右,年率增幅约为14%,远高于其他东盟成员国。在2011年,随着政局趋稳,泰国旅游业再次迎来爆发式增长,当年其迎来1910万人次的国际游客,同比增幅约达20%。2012年泰国GDP为3655.6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4%,2012年,泰国旅游收入22533亿铢(约合321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27.9%。可见,泰国旅游业的发展对泰国外国收入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促进了工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

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使泰国的工业产品、食品加工业、餐饮业等工业部分和服务业部门得到了快速发展。如,泰国的柚木雕刻、佛像、纸伞、泰丝、鳄皮制品等,都受到了游客的晴睐。除此之外,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泰国酒店行业的发展,2006年,全年酒店入住率达到了63%。

3.促进了外商投资

旅游产业为外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考察、交流、洽谈的平台,从而吸引了许多国外投资者到泰国度假旅游,考察市场,进行投资

4.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早在1994年,在泰国从事旅游业的人口就达到了总人口的27%。到目前为止,在泰国6千多万的人口中,有将近2000万人口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了旅游业工作中,旅游业在泰国已经成为继农业、工业之后的第三大劳动力就业领域。

5.旅游促进了泰国与世界的交往

泰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泰国学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而且也推动了泰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民主法制建设,特别是在接触众多外国游客以后,泰国人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结论与启示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泰国旅游业经济发展迅速,他对泰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主要有促进了泰国外汇收入的增加,带动了泰国加工产业、食品产业以及餐饮业的发展,提高了泰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外商在泰国的投资,同时太古旅游业的发展对泰国社会也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不仅增加了泰国的就业率,而且加强了泰国与世界的交往交流。泰国旅游业为泰国经济发展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为泰国社会带阿里了不良的影响,比如破坏了泰国的生态环境。

根据泰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泰国的影响,笔者对旅游业的发展得出了几点启示:

1.发展旅游业应该明确市场定位

泰国政府就是为泰国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与战略,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查。

2.不断扩大对外宣传以及进行市场调研

泰国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毫不吝啬广告的宣传费用,每年市场推广与宣传费用超过了1亿铢。

3.加强旅游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泰国在旅游业管理方面十分严格,服务质量超强,也正是因此,被称为“微笑国度”。

4.注重旅游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相结合

近年来,虽然韩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但是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发展旅游业时,一定不能忽略对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李瑞霞.近年来泰国旅游业稳定发展的原因[J].东南亚,2005年02期

[2]王玮琳.泰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措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

[3]陈维娜.泰国旅游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6月

[4]唐莉霞.泰国旅游业的发展的原因及其正负面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7期

第4篇:旅游的经济影响范文

关键词:观光农业旅游;农村经济;影响分析

0引言

当今,我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便是有效地、精准地展开扶贫攻坚。目前我国已经大力展开了扶贫工作,相关的领域得到拓展,扶贫的方式多样化,开展旅游扶贫就是其中方式之一。实践证明通过旅游扶贫,已经对超过两万两千贫困农村,可以说效果卓越。各个地区政府都不断展开旅游扶贫,相关的同志也高度重视其发展所带来的效果。根据很多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主流观点都觉得通过旅游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提供就业岗位有着很大的作用。不少同志运用各种计量经济的方法展开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旅游发展对于经济的提升拥有着非常突出的效果。不过关于旅游发展能不能有效减小城市农村差距这点存在很大差异看法,有部分人觉得旅游发展对于减小城市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也有部分人觉得旅游发展会让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变得更大。

1观光农业旅游概述

所谓的观光农业旅游产业其实是建立在农村所特有的资源基础上,其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游玩,让游客来到农村地区享受到独特的自然生态生活和体验到新的农业技术,让游玩项目变得更加丰富。因此,当地政府必须对农村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起来,这样对于农村地区的扶贫攻坚的实现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里将针对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地区经济带来的影响展开分析,拥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给当地政府制定出具有实效性农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参考资料。

2观光农业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

通过观光农业旅游收入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收入进行比较,可以借此判断出乡村的农业旅游发展状况。通过城市以及农村的人均收入的比值,可以分析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把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定位因变量,将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水准定为自变量。因为上一期的收入差距也会对这一期造成不小的影响,所以需要把城市和农村收入的差距一阶滞后项当做是自变量。根据有关的资料分析得知,当地的观光农业旅游的经济资源和经济效益是呈现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对农村的土地、资金等加强投入,那么就可以促进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农村的经济收入等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当观光农业旅游得到了发展,也可以给当地农村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从而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增加他们的收入。可见,观光农业旅游产业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可以大幅度的优化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稳定、良好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还有着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说当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够理想,发展速度非常缓慢,有不少的农民面临着就业困难等问题。而农村地区的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关于到住宿以及餐饮等大量的行业,还可以有效的带动食品日用品、土产品等行业。想有效推动农业观光旅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很多的管理、服务以及技术人员,这也让农村地区有着大量的就业岗位,让当地的农民得到了就业的机会。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分析就发现其结构比例当中,第一以及第二产业都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而相应的,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却不断的得到提升。可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向,而农村地区的农业观光旅游产业便是一种典型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产业可以促使第一以及第二产业的良好发展。另外,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以及居民也需要大力的加入到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的建设中来,这样所有人通过合作,各需其职,相互帮助与促进,从而有效的保证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科学的、良好的发展。还有,当地人们还需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寻找到契合自己的农业旅游发展方式。总的来看,需要充分利用农业和旅游的两者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农业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当旅游业得到了发展,同样也可以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因此,需要不断的培育出具备特色的农业旅游产业,需要加强对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毕竟要想观光农业旅游产业得到持久性的发展,就要明白其根源是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不仅要对生态加强保护,而且还要激发农业旅游主题的积极性、主动性。

3有效促进观光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

关于策略方面,这不仅需要重视当地政府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的进行引导,促使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突出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的特点。之外,还需要注重民族型农业观光旅游的全面开发,从而展现出农村文化的内涵,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3.1当地政府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要想有效的促进农村农业观光旅游的有效发展,当地政府就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激励政策。一定要全面的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各级政府的主导地位有效的展现出来。首先政府必须要高度的重视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把各个地区的农业观光旅游业加入到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当中;其次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进行更有效的扶持,促进当地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还有就是政府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对于当地拥有较大潜力、持续发展能力的旅游项目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并且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来激励那些拥有大规模的农业观光旅游企业,让他们得到稳定良好的发展。同时需要制定有关的优惠政策来激发他们的热情,创新发展的热情,加强提升服务的能力,给投资旅游观光农业者办理相关的合法手续,这样会促使农业观光旅游得到更加方便和高效地进行开发,会促进农村各项各业的健康发展,造富百姓,使农民增收,加速减小城乡差距。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必须要不断的构建出完善的土地,这对于当地农村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2积极的进行引导,促使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要想让当地的观光旅游产业得到健康的、良好的发展,政府部门就一定要不断地、科学地、积极地、主动地展开引导,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要引导涉及到了整体的规划以及观光旅游产业的特点定位和市场的发展导向,必须要指导农业观光旅游进行整体发展的规划,从而防止观光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盲目开发的情况。要促使农业观光旅游规划以及相关的建设规划能够有机结合,契合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促进当地新农村的构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正确的展开引导,观光旅游对自身的特色有了更充足的认知和定位,对于当地的农村资源进行全面的开发与激励,相关的经营者不断的构建出拥有本地特色的旅游项目,保持自己的品牌特色。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对农业观光旅游的市场进行相应的引导,这也是观光旅游得到良好发展的关键点,所有的旅游资源要想得到有效的开发,都要紧紧地结合市场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更需要尽可能的做好招商工作,对经营的机制展开革新,让农村的农业观光旅游产业能够得到长久有效的发展。

3.3突出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的特点

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提升产品的品质,加强其中的科技文化含量,这样可以让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得到更有发展空间。当地的观光农业旅游必须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将地域文化特点充分的展现出来,保证好产品的质量。比如说,需要结合当地农村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文景观等作为基础,对于农村的资源展开全面的开发和运用,将这些资源充分的运用到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中。要想让当地的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就要深刻的认识到突出自身的特点,提升产品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3.4民族型农业观光旅游必须全面的开发出农村文化的内涵

农村蕴含的民族文化是当地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必须要把相关的民俗文化融入到观光农业旅游的内容当中。这样做不但能够将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有效的宣传,也能够让农业观光旅游具备更有文化底蕴和内涵,还能够让农业观光旅游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娱乐性以及文化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在进行当地民族文化农业观光旅游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的对本地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比如说,可以对农村所拥有的独特传统工艺、文物古迹、民族艺术等等展开深度的挖掘,然后通过古树、古庙等的参观活动,把农村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展示给游客,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得到观光休闲的独特体验,还能够让他们拥有文化知识学习的感受,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单单是在休闲和放松,还可以深入地了解到当地的文化以及历史,从而让他们的知识得到提升,并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产生深厚兴趣。

第5篇:旅游的经济影响范文

[论文摘要]假日经济伴随着1999年“十一”黄金周而来,它的出现大大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实践证明,假日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正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如何使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新的稳定的增长点,己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取消长假后的旅游经济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坚持黄金周制度的必要。

一、“黄金周”的由来及现有假日规定

1999年,国家对原有的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了大幅调整,将“五一”“十一”放假天数分别由原来的1天和2天增加到3天。通过调整前后周末休息时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被称为三个“黄金周”。这种休假安排,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福祉,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下称《办法》)的决定,《办法》将国家法定节假日由10天增加为11天,取消“五一”黄金周,“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日由3天调整为1天,同时将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等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此次国家法定节假制度调整方案的制订体现了以下原则:一是法定休假日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二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三是节假日制度安排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四是休假制度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五是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国民旅游需求。

二、“黄金周”旅游已日趋成为习惯

从1999年“十一”的措手不及,到2000年春节的热闹非凡,再到“五一”的“井喷”,在经历了三个黄金周的“彩排”后,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旅游局等9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提出为了促进“黄金周”假日旅游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大协调工作力度,以适应假日旅游新形势的需要。到2000年下半年,假日旅游己初步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组织协调制度。2000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到5980万人,综合收入达到230亿元,与前几个黄金周相比,各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经区接待井然有序。新建立的国家、省、地市三级旅游信息统计预报制度,比较有效地引导了百姓假日出游行为。与此同时,旅游者的旅游取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全国中长线旅游不及“五一”火暴,但许多省区市的区域内旅游远比“五一”兴旺。北京在外地游客减少的情况下,故宫、长城、天坛等14个主要景区的接待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4%:上海松江区、青浦区、嘉定区等市郊景点游人如织,崇明县东平县森林公元吸引了近6万市民休闲观光;广东省内游客总数超过800万人次,比“五一”期间增长11.4%。

从1999-2007年的18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总量达到12.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241亿元。与此同时,假日旅游的兴旺,还有力地带动了交通、商业、文化、体育、餐饮、宾馆、保险、通讯等产业的共同发展。

三、取消“黄金周”对旅游经济的负面影响

实行小黄金周制度出发点虽好,但其建立在将取消双休日的基础上,这将完全打乱了目前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们是否能接受与适应是个问题。同时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双休日制度,倘若取消双休日,改为一天,不仅与国际脱轨,还变相地加快了人们日常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每天的生活工作更加紧张。据新浪网正在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目前有54.1%的被调查者反对实行小黄金周,74.33%的被调查者认为商业部门将是该制度的收益者,认为消费者是收益者的仅占7.9%。可见,目前实行小黄金制度并不是合适的选择。

对于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可以考虑,但取消黄金周制度不妥。一是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来看,黄金周制度与带薪休假制度并不冲突。人们有关取代的主张其实混淆了三种概念:一是工时制度产生的每周休息日(见《劳动法》第四章第36条、第38条);二是劳动者的节日休假(见第40条);三是带薪年休假制度(见第45条)。“黄金周”是工时制度产生的休息日与节日休假的位移连接,它与带薪年休假制度并无矛盾;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具体办法的出台,不能构成取消“黄金周”的理由。带薪休假与黄金周制度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是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民意调查显示,64%的被调查者认为黄金周制度利大于弊。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不少人认为,如果取消了黄金周,休息娱乐的时间就更少了,更难得到保证。三是中国人喜欢举家出游,“黄金周”期间去旅游,是老百姓自己的选择,并不是谁的规定。从1999年到现在,国家的放假通知,都只不过是将“春节”、“五一”、“十一”的法定节假日与工时制度形成的休息日做了一种连接。三个“七天”,政府和有关方面的任何人,都没有告诉老百姓应该做什么。旅游,完全是老百姓自己的选择。四是2004年11月23日,国家旅游局公开表态:中国将继续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国家旅游局解释说,除了机关和事业单位,不少企业难以落实带薪休假,一旦取消了黄金周,等于是把应有假期也取消了。而且我国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和合理的方法来应对黄金周,民众也逐渐对黄金周有了更多的认识,没有理由取消黄金周。

四、今年五一市民出外旅游热情依然不减

携程旅行网有3000名网友参与今年的“五一”调查显示,今年的“五一”节,76%的网友表示有外出旅行的计划,出行意愿相比清明节高了近3成。

5月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按往年惯例,一般会在“五一”节期间达到春季出游的高峰。今年“五一”,近70%的网友计划了1-3天的出行,与清明小黄金周持平,近10%的网友计划利用年假进行4天或4天以上的行程,相比清明上升了5个百分点。

在目的地的选择上,62%的网友选择本省内或本市周边地区旅游,21%的网友选择除港、澳、台之外的国内长线旅行,7%的人选择香港、澳门,5%的人选择去日韩以及东南亚,1%的人选择欧洲,也有少数人选择非洲、澳洲、美洲等。相比清明,在“五一”期间选择海外游及国内长线的人数增长了10个百分点。

今年的“五一”节虽然从7天缩减到了3天,但许多市民只好利用年假加长周末的方式计划出游,且美元的持续贬值和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对市民前往海外旅游更能带来明显的刺激。携程订单显示,携程“五一”海外深度售卖情况良好,一些线路如日本、澳洲目前已经销售了80%以上,韩国济州4日浪漫半自助游也已销售90%以上。

在每年的5个长周末及两个黄金周当中,市民更愿意在哪个假期计划4天或以上的行程?调查显示:25.6%的网友选择“十一”黄金周,32.6%的网友选择“五一”节,13.3%的人选择中秋节,其次分别为端午、春节、清明、元旦。

参考文献

[1]宋振春,张友臣,现代旅游管理学[M],青岛出版社,2001

[2]艾力森华研咨询有限公司综合研究部,长假制度的调查与思考[J],市场研究,2005,4

[3]向英,充实与完善旅游黄金周决策之浅见[J],商业经济,2004年第二期

[4]樊信友,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经济学分析[J],研究方法,2004 20(2)

[5]刘辛田,旅游“黄金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第23卷第2期

第6篇:旅游的经济影响范文

【论文摘要】旅游与文化的特殊关系产生了旅游文化。同时,旅游文化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和开发旅游文化有利于其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的旅游业,是现代旅游业获胜的关键所在。 

 

一、韩中旅游文化产生后对两国旅游经济的影响 

 

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建交,根据1995年中韩往来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人访问韩国人数为17.8万余人,韩国人访问中国人数为40.4万余人。2004年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韩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客源国。但是到2005年韩国访问中国人数达到355万,但当年日本访问中国的人数是339万(两国访华人数相差16万)。这也就是说在2005年,韩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客源国。据统计,从2006年1月截止到10月韩国访问中国的人数已经达到326万,与此同时日本访问中国的人数是308万人,到2006年年末韩国访问中国的人数将达到400万之多。2005年中国访问韩国的人数达84万余人,2006年1月到10月中国访问韩国的人数已达92万人,韩国观光公社预计到2006年年末人数将达110万之多。从以上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两国互访的人数已经达到500万人,两国客流量呈大幅度增加趋势。现在中韩两国的旅客都已经成为两国旅游产业中稳定的消费者,给两国都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旅游者的互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高速增长的旅游人数,很大一部分是受“韩流”和“汉风”文化影响的。很多中国人因为喜欢“韩流”文化中影视剧所表现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方式而希望到韩旅游,韩国人也在学习汉语的热潮推动下,纷纷到中国留学,踏上寻访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遗迹之路。韩中旅游发展得如此迅速,文化功不可没。正是因为这种日益增多的文化交流,使韩中的旅游业保持了活力和发展机遇。文化对旅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贯穿旅游的始终,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二、“韩流”对韩国旅游产业的影响 

 

韩国旅游观光公社的“韩流部”在促进“韩流”对旅游的影响方面,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韩流”文化的巨大魅力及其对韩国旅游业的贡献。下面是中国的“新京报”和新浪网合作的一项调查数据(“韩剧启示录”联合调查): 

性别:男8.59%,女91.41%;是否看过韩剧:是98.99%,否1.01%;是否会因为喜欢韩剧明星,而购买他的周边:会82.32%,不会17.68%;是否会因为热爱韩剧,前往韩国旅游:会76.77%,不会17.68%。 

数据显示,76.77%的中国人会因为对韩剧的喜欢而去韩国旅游,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份额,因为在中国,喜欢看韩剧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比例,有46.97%的中国观众观看过10到50部韩剧。中国人越来越多的选择了韩剧,也使“韩流”得到发展。这样,在“韩流”的影响下,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韩国旅游,“韩流”文化为韩国旅游业带来了机遇,也为韩中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韩流”产业的广泛性对旅游业的影响 

“韩流”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从最初韩国的歌曲、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剧、足球,进一步扩展到韩国的游戏、服装、化妆品、餐饮、电子产品和汽车等各个领域。这些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本身就具有广告作用,以其自身对韩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好了铺垫和宣传。同时,在这些行业中又涌现出一批大腕歌星、影星、球星、音乐人、舞蹈家、模特等吸引了大批中国观众的目光。这些明星的宣传作用和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韩流”所包含的方方面面,已极大地吸引了中国人的目光,决定着人们的旅游选择。电视剧《大长今》在中国的播放更使“韩流”的传播面越来越广,借助于现代媒体,“韩流”风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直吹到一些内地城镇和乡村。“韩流”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从“韩流”中了解韩国的文化,发现了韩国的产品,产生了好感,很多人选择了韩国作为旅游目的地。 

 

2、客流量 

到韩国旅游的入境游客中,中国人所占的比例日益升高。几年来持续增长的旅游人数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中国,年轻人一般比较喜欢韩剧,现今到韩国旅游的游客中以年轻人居多,他们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受到“韩流”文化的吸引而喜欢韩国,希望利用假期时间去韩国亲身体会自己在银幕上看到的感觉。因而在去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中,年轻人高达70%以上。在对韩国的总体印象中,大多数人的反应都较好,其中年轻人所占的比例最高。从韩国观光公社在2001年的外来游客调查中,对501个中国人分年龄段进行的调查分析,大部分中国人对韩国的印象很好,其中又以年轻人的比例居多。也就是说,受“韩流”文化影响的人数较多。“韩流”让中国人认识了韩国,也让中国人选择到韩国旅游。 

韩国文化观光部公布的“2004年来韩旅游出入境动向”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在“韩流”的带动作用下,来韩国旅行的外国旅游者达到582万人,创历史新高。2004年外国游客人数比2003年增加22.4%,比预期目标(559万人)多4.1%。从国家和地区情况看,中国台湾地区的旅游者比上年增加56.7%,增长率最高。日本游客占来韩游客的40%以上,比上年增加35.5%。亚洲地区是受“韩流”影响最多的地方,不难看出,“韩流”所蕴藏的巨大的旅游商机。 

“韩流”带动了旅游热。显然,这种持续增长的客流量,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于“韩流”文化来实现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旅游业一直不景气,连续5年旅游服务收入下降,借助韩流文化,2004年才止跌回升。据韩国观光公社委托韩国学者做的一份“韩流旅游营销效果分析及发展方向调查”,2004年,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日本的游客中,有27.1%(约71万人次)是直接或间接受到韩国影视剧的影响来韩旅游的。这些“韩流游客”共为韩国带来了7.8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美国的《纽约时报》将裴勇俊称为“创汇23亿美元的男人”。韩国经济研究院的一份报告则认为,“勇样经济效果”本身就超过29亿美元,其中为韩国旅游业创造10亿美元收入,相关产品出口到日本则赚取约19亿美元。拍摄裴勇俊出演的电视剧《冬季恋歌》外景地,一个私人拥有的小岛每天接待的游客量要以千计,光门票收入都使小岛的产权所有者赚得盆满钵满。随着《大长今》的热播,韩国的“大长今主题公园”游客怕得日以数千计了。 

 

三、两国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共同改进的方面 

 

1、韩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饮食。中国人喜欢吃炒菜、多油的食物,而韩餐以非常清淡的小咸菜、泡菜、汤为主。中国饮食讲究用油,而韩国料理讲究去油。现在中国团队在韩国用餐的餐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只接中国团的餐厅,一类是既接中国团又接待韩国本地人的餐厅。从实际情况看,同时接待中国人、外国人的餐厅客人意见不大,而专门接待中国团的餐厅由于旅行社的报价低导致餐费也很低,提供的饭菜质量较为低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游客的旅游心情。 

(2)饮水。韩国人饮水以凉水为主,大部分的宾馆饭店都不供应热开水,所以中国游客在韩国很难喝上热开水。 

(3)导游。现在90%以上的中文导游都是旅居韩国的华侨或是近几年由中国去韩国的留学生或打工者,他们的韩文中文都很流利,但是普遍缺乏对韩国历史及文化的深层次了解,致使对中国游客的导游介绍上只停留在浅层次上,同时缺乏导游的专业服务意识,服务质量不高。 

(4)路线安排。由于价格原因,一些真正反映韩国自然文化精华的旅游景点往往不被安排到旅游行程中,使中国公民在韩国旅游后有时会觉得“不值得”。 

2、中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中国经营韩国旅游市场的旅行社大部分掌握在承包和挂靠的个体经营者手中,其经营成本低,价格灵活,不受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的约束,经营范围混乱,搅乱了正常旅游市场,给韩中双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虽然中国这些年接待了大量的韩国旅游者,但旅行社的经济收入普遍很少,拖欠款的问题十分普遍。同时,由于一些旅游团队接待质量低,引起了韩国旅游者强烈反感。 

(2)一些韩国旅行社的代表或私人,以挂靠、就职或承包等不同形式,进入中国旅行社从事旅华市场的销售。这些人不仅向韩国旅行社通报经营成本,还存在中国旅行社与各景点、购物点之间的协议,以至韩国旅行社要求报价时把各种回扣、“人头税”计入利润,将原本已经很低的报价再向下压,形成市场削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3)推出的旅游线路过于大众化,热点集中,缺少有针对性的深层开发,现有的市场面狭窄。现在向韩国旅华市场推出的是近几年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率较高的大众线路。但实际上,由于文化、历史原因,韩国旅游者有着和其他传统客源市场不同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传统线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求和特殊偏好。 

(4)缺少优秀的韩语导游。科班出身或经过正规培训的韩语导游不多,韩国旅游者来中国各城市,韩语导游大多数是来自延边的朝鲜族,其中相当部分未经培训、无证上岗,这些人也多是挂靠某家旅行社交纳“人头税”,过着半自由职业者的生涯,其导游业务素质、敬业精神令人担忧。 

3、两国共同改进的方面 

首先,韩中两国政府要共同加强对旅游的宏观调控。针对目前韩中旅游存在的弊端,两国政府要结合实际,出台相关管理政策,进一步规范韩中旅游市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韩中旅游市场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旅行社及导游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旅游心情,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势必会给韩中旅游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韩中政府都应根据各自的市场特征,对目前存在的不良现象加以控制和调整。同时,通过出台政策加强管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其次,两国政府应针对目前的市场需求,指导企业大力开发针对对方的特色旅游路线。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韩流”与“汉风”文化分别给中韩旅游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针对这种发展机遇,创造相关的特色旅游文化路线,将会吸引大批游客,繁荣旅游市场。因此,政府应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指导和协助企业开发特色旅游路线,促进两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发展跨国旅游产品,打造连接相关国家、面向全世界的旅游精品。 

再次,韩中两国应共同抓好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没有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没有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没有良好的旅游环境、旅游服务和安全保障,旅游业就不可能兴旺发达。韩中两国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就必须针对相应的旅游产品,建立相关配套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在安全保障上做更多努力,以游客的满意为基本要求,尽量做到最好。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韩中两国在发展旅游业方面的经验交流,共同促进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虽然韩中两国的旅游业在经济、政治、资源特色等各方面的因素限制下各有发展特色,也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韩中旅游逆差也让韩国专家颇为担忧,但两国各取所长,通过交流和学习共同促进旅游的发展,则是毋庸置疑的。韩国旅游业利用近年来广泛流行的“韩流”文化,创造特色旅游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效仿和学习;中国旅游在近年来努力改造旅游基础设施,通过完善旅游服务、开发特色线路等措施取得的成功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所以说,加强韩中两国在发展旅游业方面的经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就能共同加快两国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胡林:略论旅游文化内涵的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3(1). 

[2]李学江:旅游文化论[j],东岳论丛,2004(11). 

[3]刘江: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j],专题论坛,2005(2). 

第7篇:旅游的经济影响范文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旅游产业结构;影响

一、经济型酒店的概念

在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内涵基本统一,但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许多学者认为经济型酒店是以大众旅行者和中小商务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客房为核心产品,价格低廉,服务标准,设施相对简单,力求在核心服务(住宿和早餐)上精益求精的酒店类型。经济型酒店是在传统星级酒店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强化客房功能,弱化附属设施及服务项目的新型有限服务酒店。

二、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

旅游产业结构界定为:以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为核心的旅游业内部行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比例关系,它是稀缺性的旅游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一种配置关系。

三、经济型酒店对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核心的旅游业内部行业的影响

经济型酒店运用的网络营销、“经济”的价格策略、便利的地理位置等经营策略,都对传统的旅游运作模式构成了挑战。“旅游者――组团社――中间商――地接社――旅游接待部门(酒店、餐厅、景点、购物店、交通等)”这个传统的旅游运作模式转变为“旅游者――酒店”、“旅游者――餐厅”、“旅游者――景点”“旅游者――购物店”、“旅游者――交通”的模式,省掉了中介旅行社的环节。对旅游产业内核心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使旅游产业内核心行业面临了严峻的挑战,促使其认清局势,从实际出发,调整经营模式,改变营销策略,在现有基础上积极与经济型酒店合作,开创新的旅游运作模式。

1.对餐饮业的影响

旅游六大要素的“食”是指餐饮业,包括正餐、快餐、酒吧、小吃、咖啡馆和其它餐饮业态。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使更多的旅游者改包价旅游为自助旅游,传统的旅游运作模式转变为“旅游者――餐厅”,对传统的主要接待旅游团队的餐厅是极大的打击,包价旅游者的减少意味着吃团队餐的旅游者也减少,更多旅游者选择零星就餐,这就要求餐饮业调整经营策略,提供个,适应新的旅游餐饮要求。

2.对住宿业的影响

旅游六大要素的“住”是指住宿业,包括旅游饭店、社会住宿机构。经济型酒店的崛起,对住宿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自助旅游者和“背包族”大多只有住宿这一单一需求,经济型酒店舒适、干净的客房和低廉的房价正是这些目标市场的最大需求,再加上经济型酒店“经济”的房价、便利的地理位置和强大便捷的预订网络,使经济型酒店异军突起,占据低端市场。因此,低星级酒店在面临经济型酒店大潮的冲击下,必须认清现状,调整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转型升级,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3.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旅游六大要素的“行”是指交通运输业,包括区间运输业,民航、铁路、公路、航运以及市内运输业,地铁、城铁、公交、出租、传统交通工具等。经济型酒店强大的网络布点促使更多的旅游者选择自助旅游的形式,而非传统“跟团”旅游,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旅游交通业构成了冲击。自助旅游者通过自己订票就能够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又可通过公交车、出租或地铁到达所预订的酒店,再通过“自由人”的旅游形式完成目的地的旅行,最后通过自己订票返回客源地,完全可以脱离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交通”。而对交通运输业而言,分散的自助游乘客将成为新的热点,对传统的旅游交通业造成冲击的同时,散客旅游者“行”的需求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从现有实际出发,顺应经济型酒店发展需要,改变旅游交通运作模式,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4.对观光游览业的影响

旅游六大要素的“游”是指观光游览业,包括传统旅游吸引物,旅游景区景点等;非传统吸引物,博物馆、节事活动、整体吸引等。随着包价旅游者的减少,自助旅游者的增加,观光游览业不仅与其他各旅游接待部门间的合作关系有所改变,自身服务等方面也要有所调整。在宣传、促销方面,不再是以往面向旅行社、旅游接待中心的营销模式,而更应注重一对一的营销;在服务方面,从以往共性化服务转为个性化服务。

5.对旅游购物业的影响

旅游六大要素的“购”是指旅游购物业,包括旅游购物场所,免税店、旅游定点商店等;目的地居民购物场所,百货商店、超市等业态;特色购物场所,古玩市场、收藏市场等,专业会展。随着自助旅游者的增加,传统的旅游运作模式将转变为“旅游者――购物店”的模式,这必将使旅游购物业在经营策略上进行大的调整。原来只通过与旅行社合作,主要接待旅游团队的旅游购物店必须整合资源,改变经营模式,适应新型旅游发展业态。

第8篇:旅游的经济影响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建议

进入21世纪,世界城镇化发展脚步加快。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个城市群出现在各个国家,城市群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城镇化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现象,它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下的产物。因此,城镇化进程也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形态。我国城镇化进程在世界城镇化发展大趋势下,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本文基于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分析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优化城镇结构的思考,在加速城镇化进程同时,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城镇化进程和旅游经济获得协同发展。

1城镇化进程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

城镇化进程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共同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多重的,包括政策因素、区域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全球化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1.1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是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促进城镇化进程和加快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了社会人口变迁。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客源获得了保障,客源不仅数量大,而且相对稳定。因此,城镇化进程和旅游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同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

1.2区域因素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旅游产业发展实践表明,区域因素是促进两者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优势越显著,城镇化进程步伐就更加快速,对人口的吸引力就更大。对旅游经济发展而言,区域因素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独到的地理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这些因素决定着旅游产业发展的成败。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地理资源、人文资源越丰富,越具有独特的特质,就越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因此,城镇化进程和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深入分析区域优势,并且做大、做强区域优势。

1.3历史因素

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对这个国家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悠久的历史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在我国长期文明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丰富的人文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都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和旅游产业发展营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

1.4经济全球化因素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经济全球化大环境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时代环境下,经济全球化秉持互惠双赢原则,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经济活动互相渗透。在全球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国际旅游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镇化进程和旅游产业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机遇。

1.5环境因素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时期,这就需要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这是由环境因素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和旅游产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所决定的。城镇化进程除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外,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环境建设水平,才能确保城镇化建设品质。同样旅游产业的发展,环境是一个重要资源,没有健康、生态的环境,难以吸引游客旅游兴趣。

2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进程是社会迁移的一个过程,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城市经济获得快速发展。这些都对旅游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有效刺激了消费者消费愿望,加速社会资金转向,使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2.1提供客源保障

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相对稳定的客源作为保障,只有达到一定数量的游客群体,旅游产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并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城镇化进程中,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人口迁徙,使原本相对分散的人口变得更加集中起来,从而提高城市人口数量,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而稳定的客源保障。

2.2刺激消费愿望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的产物,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需求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除物质追求外,人们开始注重精神需求,从而导致社会消费结构发生重要转变。旅游产业就是人们精神需求不断提升下的产物,它根据人们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愿望。2.3吸引资金输入城镇化进程下,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激增,加大了市场需求。这无疑为市场创造了更多投资机会。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为旅游业的发展引入了大量资金,由于城镇居民旅游需求不断加剧,赋予旅游市场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吸纳更多投资者参与到城镇旅游市场开发中,使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高旅游产业整体品质。

2.4拓展城市功能

城镇化进程下,政府根据城镇化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断优化城镇环境,拓展城镇功能,城市能够提供高品质的餐饮功能、居住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等,而且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城镇化进程下资金转向步伐加速,资金流向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品质使得城镇功能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获得了系统性支持。

2.5优化旅游环境

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支持,城镇化进程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除了稳定性的居住人口外,外来人口流动量也不断增加,城市功能不断拓展,各项服务不断升级。各个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民生工程,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这些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也使旅游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支持体系。

3城镇化进程下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

3.1因地制宜,完善旅游设施

我国城镇化发展建立在农村型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城镇化建设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维护农村型社会自身独有的特色,在保持农村型社会特质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并注重自身建设特色。无论是旅游项目,还是住房、餐饮等旅游设施建设,要体现本土化特色,打造符合城镇特色的旅游品牌。

3.2精准定位,拉动旅游内需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剧,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个性化。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消费者消费需求,精准定位,拉动旅游内需。目前,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的猎奇心理和探究愿望,我们可以利用消费者对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的好奇心理,将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开发能力,并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机遇。在拉动旅游内需基础上,积极谋求旅游市场新发展,拓展旅游经济发展新空间,与城镇化进程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有序、有效地推动旅游经济发展,要避免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的急躁情绪。

3.3重塑文化,深化内涵发展

目前,制约城镇化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因素是同质化发展。不少城市城镇化发展缺乏自身特色,旅游经济发展存在模式化现象。这就需要各地根据城镇化发展实际,重塑旅游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既要尊重旅游市场发展规律,又要充分解读当前人们旅游需求,对接地方旅游资源,从而使旅游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保持高度一致性,深化内涵发展,打造具有城镇特色的旅游文化,借助城镇化建设形成的深厚底蕴,形成具有城镇化特色的旅游经济发展格局,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坚持“品质为王”的旅游发展理念。

3.4系统设计,整合旅游资源

城镇化进程下,旅游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强化系统性设计意识,根据城镇化进程与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分析制约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包括具有农村特色的景观资源、土地资源、工业资源,人文资源等,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资源体系。同时,要善于利用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条件,使旅游资源与城镇化发展资源保持高度的黏合性,形成相对完善的资源链条,扩大资源价值密度。旅游经济发展还要打破地方发展格局,基于中国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促进城镇间旅游产业链条有机链接,拓展旅游经济发展空间。

第9篇:旅游的经济影响范文

1 我国城镇化现状

分析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在经历了恢复调整、萎缩停滞、缓慢发展、快速发展这四个阶段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入到协调提升阶段。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协调提升的阶段来看,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是城镇化的主体,特别是农民工大量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还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但是其中也非常容易遗留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城镇功能完善方面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基础上影响到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2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旅游行业已经从原本的单一化逐渐走向多元化。旅游行业的发展对城乡经济的推动也非常有益。但是我国旅游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旅游管理不全面、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旅游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我国旅游行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定难度。加上同质化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的出现更是影响到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整体的角度而言,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这对于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3 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

3.1宏观角度

从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的现状来看,其快速推进与发展促使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我国旅游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方面。我国始终重视与不断推动旅游的发展。鼓励人民走出去,旅游可以实现文化的交流,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与习俗,增强消费意识,将城镇化建设与旅游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增长。

3.2微观角度

城镇化对旅游经济有着明显的带动作用。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可以说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助推作用。城镇化进程实现了良好的基础建设,对发展旅游事业有着更好的帮助

4 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4.1生活质量提高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其不再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这种经济条件的改善为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越?碓蕉嗟某钦蚧?居民希望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去感受外地文化与习俗。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旅游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人们已经将旅游成为了一种常态,旅游已经成为了很多城镇化居民的固定支出,这种理念的转变为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例如,重庆大都市铜梁区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打造文化旅游城市。铜梁区着眼小“一体两翼”中心城区,推进“东拓、南延、北扩、西进”,形成高端商务区、现代工业集聚区、文化休闲度假区、生态宜居区、都市农业展示区五大城市功能板块。紧扣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定位,立足1340平方公里全域,加快形成“一个中心城区,两个小城市,N个中心镇、重点镇、特色镇”的城镇发展体系。

4.2城镇化人口的增加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我国城镇化数量的增加,其城镇化人口势必也会增加。城镇化人口已经成为了我国旅游发展中的主要消费人群,其城镇化人口的增加势必会促进旅游需求量的增加,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的频率,提高旅游消费。这种趋势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面对这个契机,旅游行业应该积极抓住这个机遇,不断创新提出各种新颖的旅游方案以及旅游优惠,从而推动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人数的增加势必会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乌海市村镇积极推行新型城镇化。早在2004年,乌海市就在自治区率先推行城乡一体,实现农区人口户籍城市化。今年初,该市又出台史上最宽松落户政策。随着近年来一系列城镇化措施得到落实,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乌海市城镇化率达94.62%,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深圳、克拉玛依和佛山市。仅“十二五”期间,乌海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综合平均指数就比全区高2.75个百分点。但由于乌海是自治区生态和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之一,可利用土地面积小,要解放劳动力,走精品高效农业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是必然选择,而且要促进增收只能加快城镇化。基于此,乌海市近年来利用村镇已经形成的医疗、教育、道路、商业等基础设施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和特色葡萄种植采摘酿造。目前,已发展起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特色乡村体验景点3个,一些村镇的旅游节活动更是方兴未艾。近年来,乌海市农区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均得到普及,既方便了向城市转移农区剩余劳动人口,也让农区居民更安心地在家门口创业。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利用紧邻乌海湖的优势,兴起休闲旅游、采摘、饮食一条龙产业。

4.3乡村城镇化发展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的影响从整体的角度而言总体上是积极的、正面的。这是因为我国典型的农村型社会原本就具有一定的旅游资源,有着良好的扩展旅游、开发旅游的条件。城镇化进程中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农村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实现城镇良好发展,农村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在保留农村特色的基础上实现适当的改变,将其作为能够发展旅游的场所,这样一来既避免破坏了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又能够在农村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城镇化,这对于城镇化进程以及旅游经济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扩大旅游范围、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坚持“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发展理念,按照“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要求和“一村一品”的模式,注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建设产业型新村、旅游新村,逐步形成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建设模式和极具代表性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乡村生态游的全面发展。力乍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大拆大建,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都保留客家的风情特色。村子民舍保留了原有的淳朴色彩,院落不起眼但整洁有韵味。改变的就是增加了污水、垃圾处理系统。村子的历史和原味成了他们创收的法宝,他们保留并??化古朴的遗韵和遗产,并让之产生效益,这才是保护性开发利用。那大屋基村玫瑰观光产业园项目着力打造集“高新特色农业+传统村落文化+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园。那大“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但改善了农村的生态与景观,还打造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带动了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