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范文

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第1篇: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范文

第一次执教:《保护珍稀动物》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29课。课前,经过对教材的研究与分析,我认为本课教学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的培养。经过之前的学习与积累,学生在演示文稿的制作上已基本不存在问题,我决定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的引导。

循着这样的思路,我进行了教学设计――播放一段介绍珍稀动物的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根据教材内容出示四个任务:运用百度等搜索引擎,了解一些珍稀动物的资料;搜集制作演示文稿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字、声音、影片等;下载资源文件到所在班级文件夹中;制作演示文稿(第二、三节课完成)。

教后记:带着自信,我走进了课堂,并按照预设流程开展教学。课堂教学进行到“任务一”时,还是比较流畅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高,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可当我出示了“任务二”后,问题出现了: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搜索浏览一些介绍珍稀动物的专题网站,随后注意力便开始转移,交头接耳地讨论起其他事情,还有一些学生在浏览其他与学习内容无关的网站。看到这种情况后,我立即提醒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但是不一会儿,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又出现了转移,讲话声越来越大,课堂里弥漫着一种躁动不安的情绪。迫不得已,我开始整顿课堂纪律,并严厉地批评了部分学生。教室里很快安静了下来,但此后的教学就在压抑的气氛中草草收场。

回顾本次教学,我自认为课前的准备还是比较认真的,为什么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会发生转移呢?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该怎么办?本次教学证明,单纯的批评教育影响了师生双方的情绪,频繁地组织课堂纪律也浪费了教学时间。我该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第二次执教:经过反思后,我决定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仍然是以任务驱动整节课的教学,但放弃“任务一”,并在课前布置学生回家收看《人与自然》等介绍动物的电视专题节目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丛书。课堂上主要整理、筛选已收集到的资料,为制作演示文稿准备充足的图片、文字、声音素材。这样一来,学生既学会了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也能提高针对具体任务需求筛选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调整了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后,直接出示教学任务。任务一:整理、筛选自己课前收集的相关素材,包括图片、声音、影片等。任务二:保存资源文件到所在班级文件夹中,以便制作演示文稿时能方便调用。任务三:制作《保护珍稀动物》演示文稿。任务四:交流评比演示文稿(课后完成)。基本要求:适当使用模板;图片(自选图片与插入图片)与文字的使用;设置动画效果;制作富有个性特点的动作按钮;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主题鲜明,整体效果流畅、美观,易操作。评比方法:分组竞赛,邀请相关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评委进行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

本次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操作练习”的方式,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基础上,强调师生互动。尤其是进入本课最重要的“演示文稿制作”环节后,学生一听说要进行分组竞赛,情绪立即高涨起来。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竞赛小组,我也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参与竞赛。在学生动手制作演示文稿之前,我再次提醒学生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后记:重新调整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上偶尔有争论声,但不是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而是学生在兴趣盎然地讨论哪个素材更适合。看到学生的表现,我欣慰地笑了。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去,还能尝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珍稀动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们发出了“爱护环境,保护珍稀动物,从我做起”的倡议。课后,学生展示了他们制作的演示文稿,由学生代表及其他教师组成的评委团对所有作品进行了评比打分。学生制作的演示文稿尽管还比较稚嫩,但都能做到图文并茂、美观大方、主题突出且各有侧重,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思考:差异为何存在

同样的教学内容,为什么教学效果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经过反思我发现,我在设计第一次课的教学时,主要以自我感觉为本位,主观判断学生的兴趣和技能,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兴趣、需求和情感。尽管教学中也运用了分组合作、自主探索等教学办法,但流于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当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时,没能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思路,以恰当的课堂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内容上来,而是仅仅试图以所谓的教师权威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结果造成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第二次课,我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设计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质疑,强化师生互动并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超越”的理念,在引导并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竞争、辩论等方式给学生以独特的展示机会,增强了师生互动,所以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感悟:有效课堂,从教师做起

信息技术课是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课程,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优越性。但是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普遍问题,即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等学习情感很容易发生转移,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怎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有效课堂,应从教师做起。

第一,教师要做好有效的课前准备。一方面要认真理解、正确解读教材,并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性质思考教学思路。另一方面,要掌握学生的学情,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已有的知识技能储备及可能的发展潜力。教学设计要始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其潜力的平台,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在本课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鼓励他们通过课后收看电视、借阅图书等实践活动收集素材,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他们能力的平台。

第二,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师的讲授必须简洁清晰,面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赏识教育,允许学生超越教师,通过恰当的“收”与“放”,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本课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己也成为小组中的一员,这样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超越教师的平台,学生学习的热情自然会高涨。

第三,教师要开展有效的课后反思。每节课都有优劣得失,无论成功与否,教师都要善于在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并针对前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选择更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升。

第2篇: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范文

“要想人类放弃吃鸡很难。”一个幕僚说。他曾经用十斤鸡蛋收买了一位写东西的人,让他在报上写文章说,吃鸡容易患癌症!可人类还是照吃不误。

“依我看,人类吃咱们并不是因为恨咱们,而是说明他们离不开咱们。”另一位年纪大点的幕僚说,“不如,大王下一道圣旨,命令所有母鸡停止下蛋,保证人类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对待咱们了。”

“停止下蛋?”鸡王吃了一惊。

“对,停止下蛋。没有鸡蛋就不会再有小鸡出生,光这一点,就够人类伤脑筋的了。”幕僚说。

五分钟后,鸡王向整个鸡家族下达了圣旨:停止下蛋!

当人类发现全世界所有的母鸡都不下蛋了时,地球上只剩下一个鸡蛋了。

人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地球上的鸡吃一只将少一只,最终灭绝。

人类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制定了一部关于保护珍稀动物“鸡”的法律。鸡终于改变了卑微的地位,加入珍稀动物的行列。

人们以拥有一只鸡为荣,狗和猫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公园里常见到牵着鸡散步的达官贵人。一只鸡的售价已高达上千美元。

地球上唯一的那个鸡蛋更是价值连城,光是守护它的军队就有两个旅。这个鸡蛋的妈妈是最后一个听到鸡王圣旨的,于是,她成了地球上唯一一个鸡蛋的母亲。人们将延续鸡的生命的期望寄托在她身上,人们给她吃最好的食物,为她建造了豪华的住宅,还让她上报纸上电视。

这只母鸡日益显赫的地位渐渐引起了鸡家族其他成员的不满。同样是鸡,凭什么她吃得好,住得好,还能上电视?就因为她生了地球上最后一个蛋!

于是,在某一天的上午,另一只母鸡违抗鸡王的圣旨,公然下了一个蛋。这只母鸡立刻成了全球新闻的焦点,她的待遇马上超过了前一只母鸡。

鸡家族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紧接着第三个鸡蛋出生了。

第四个鸡蛋问世了。

第五个鸡蛋诞生了。

第六个鸡蛋降临了。

......

鸡王感到大事不妙,连忙再次降旨制止母鸡下蛋,但他已经控制不了他的臣民了。所有的母鸡都想比别的鸡过得好,她们拼命地下蛋。

第3篇: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范文

嚣张的生态犯罪

2000年11月15日,第5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公约涉及了17大类跨国犯罪,其中就包括生态犯罪。

公约称,全人类都是生态犯罪的牺牲品。忽视生态标准、同建设监督生产系统的人相互勾结的企业是这类犯罪的主体。当生产基地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时候,这一点变得尤为明显。因为在发展中国家,要么没有生态监督机制,要么该机制形同虚设,或者为外国生产者所控制。贫困者更青睐能保障他们就业和国民产值增加的工业化。犯罪团伙也在这一领域找到了机会,他们在世界各地非法开矿、盗伐树木、偷猎珍稀动物、污染生态环境、炮制生物物种入侵,种种犯罪行径越来越嚣张,越来越明目张胆,也让地球不堪重负,这种损失最终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席依米卡・安耀库说:“世界各国现在需要采取一致行动,关注这个越来越紧迫的问题,这对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来说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生态警察应运而生。

设立生态警察

1996年10月,生态警察正式走上莫斯科街头。这是世界上第一支生态警察队伍,俄罗斯也因此成为最早设立生态警察的国家。

对于破坏环境的违法者来说,当手执罚单的不是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而是荷枪实弹的生态警察时,心理感受肯定大不相同。莫斯科市政府根据当地的环保法规,给生态警察制订了3项任务:预防生态犯罪和行政违法;为环境保护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正常活动和安全提供保障;对城市和其他自然保护区实行监管。

生态警察的优势是能够对某些不予合作的部门进行强制检查,同时负责侦查、取证和提起刑事诉讼等工作。

换句话说,生态警察的造访对肇事者来说不仅意味着要吃罚款单、很可能还要接到法院的传票,弄不好就会锒铛入狱,所以,敢与生态警察对抗者甚少。

为了突出“预防”的特点,生态警察还经常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宣教活动,鼓励市民“为自己的健康”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和事件进行举报。

除了俄罗斯外,目前在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均设有生态(绿色、环保)警察,专门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打击。

作为一支专业的警察队伍,生态警察除了要接受一般警察的训练外,还须学习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等相关科学知识,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此外,他们还要学会在违法现场进行化学分析,利用一些特殊的高科技手段来阻止和侦破生态犯罪。

微波杀灭入侵物种

在美国沿海,生态警察的重要任务就是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根据生态学的理论,地球上各地的物种是相对稳定的,能够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链,如果有人把其他地区的物种带来,这些物种的生存能力可能大于本地物种,最终的结果是本地物种大量灭绝,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过去的150年中,美国旧金山湾出现了300个外来物种,它们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在切萨皮克海湾,数以百万计来自日本的蜗牛在养贝场悠闲捕食,给当地的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破坏。美国每年花费10亿美元在海洋和陆地控制上述入侵,但外来物种还是在新家兴旺繁荣。

研究表明,有的外来入侵物种是旅客或船只无意之中带来的,但是也有部分外来入侵物种是犯罪分子或者有意为之的。生态警察就是要消灭这些外来物种,并抓捕故意携带外来物种的犯罪分子。

海洋物种入侵一般是通过压舱水进来的。轮船空载越洋行驶时,需要灌上压舱水来保持平衡,压舱水往往可达数千吨。入侵的物种可能就隐藏在这些压舱水中。当轮船抵达目的地港口后,船员将压舱水外排时,外来物种就顺势侵入到他国的港口。

怎样阻止这些外来物种的入侵呢?美国生态警察近年来采取了一种微波消灭法,在压舱水排出之前,用高功率微波发射器发射的微波将其中的生物杀死。压舱水在排出之前先进入微波室,由微波束产生每秒振荡9.15亿次的电磁场,将水加热到60℃。2分钟后,水中的任何生物就被全部杀死。被加热的水流过一个热交换器,对来自压舱水箱的下一批冷水预热,自身温度也因而降至了安全水平,可以被排入大海了。

该种方法听起来有些残忍,但为了保护本地的生态环境,这样做又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外来陆地动物,犯罪分子有时会用集装箱运送,生态警察通过生命检测仪,检测到大型生物后,经检疫合格后将这些动物送往动物园圈养,就可以防止它们危害本地物种。对于一些小型动物,尤其是病菌、细菌等微生物,则可以采用紫外线灭杀法。

卫星图像监控盗伐者

巴西亚马逊丛林的一些原始部落一向与世隔绝,居民们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是,近年来,外来盗伐者疯狂地摧毁他们的森林。盗伐者总是在白天偷偷溜进部落的保留地肆意砍伐树木,然后等到夜晚才用卡车将木材偷偷运出。根据不同大树的粗细程度,非法伐木者每盗伐一棵树,就可以获得250~500英镑的非法收入。

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这些原始部落开始组建现代化的生态警察。他们抛弃了传统的弓箭,选择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同非法伐木者作斗争。这些生态警察向美国GOOGLE(谷歌)公司寻求帮助,恳请科学家用“谷歌地球”卫星图像软件帮他们锁定非法伐木者,从而赢得这场“森林家园保卫战”的胜利。

“谷歌地球”卫星图像软件在3年中已经拥有了4亿用户,它使用卫星图像和3D图像向人们展示一个真实而清晰的地球,不过大多数人使用“谷歌地球”只是尝试寻找自家的准确位置,或是寻找下一个度假目的地。

在接到原始部落生态警察的请求后,谷歌公司的科学家来到该部落,发起了一项“巴西超越计划”,他们希望通过“谷歌地球”不仅能清楚地展示原始部落的世界,而且可以通过高清晰的卫星图片让非法伐木者无所遁形。

该计划使任何网民都可以

通过“谷歌地球”软件寻找在部落保留地中进行非法伐木的盗树贼,因为一颗“谷歌地球”卫星将对原始部落居住地进行频繁精细拍摄。原始部落生态警察和森林外的一些热心网民成了森林保护的监控者,一旦发现有人盗伐就报警,随后一支生态警察小分队就会按照卫星图片提供的位置抓捕盗伐者。

自从采取这种方法后,原始部落已经抓捕了10多名盗伐者,现在也很少有人胆敢到这些原始森林中去盗伐了。

金属表层指纹锁定盗猎者

由于珍稀动物活体和皮毛在黑市上的价格非常高,有些犯罪分子为此铤而走险,在各地的生态保护区盗猎珍稀动物。这些盗猎者十分狡猾,他们拥有完善的犯罪网络,有人负责盗猎,有人负责运输,有人负责走私和销售。有时执法者明明知道犯罪分子在盗猎,可就是找不到证据,因为猎物被他们快速转移了,即使被生态警察看到打死的猎物,他们也会抵赖,狡辩说那不是他们打死的。

目前,英国的法医学家约翰・邦德为生态督察发明了金属表层指纹提取技术,可以为抓捕和盗猎者提供证据。

邦德博士是莱斯特大学的法医学专家。邦德博士表示,虽然盗猎者不承认他们在保护区开枪射杀动物,但是射击现场会留下弹壳,被射死的动物体内会有弹片,这些弹壳和弹片上可能会残留盗猎者的指纹,只要识别出这些指纹,盗猎者就无从辩解了。即使盗猎者离开了犯罪现场,通过分析现场遗留的弹壳,也可以找到盗猎者。如果盗猎者在慌乱之中扔掉枪支逃跑,还可以通过分析枪支上的指纹寻找盗猎者。

由于手指的触摸会使金属表面被腐蚀,这种新技术可以提取弹壳上残留的指纹印记。擦拭或是用热肥皂水对弹壳进行洗涤,都对提取指纹印记没有影响,而推动子弹射出的弹药在爆炸时产生的极度高温还将为指纹提取提供帮助。

提取指纹时,研究人员首先在弹壳或弹片上涂抹上导电性能良好的粉末,之后对这些金属物质进行通电处理,整个过程与影印机的工作原理十分相似。即使表面指纹已被清除掉,指纹仍会在金属上面留下侵蚀痕迹,而这些残留的指纹印记将会吸引导电粉末,在通电后清晰地显现出原始的指纹来。

第4篇: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聋孩环保教育契机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95

地球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弱势群体的聋孩,由于丧失了听力,获取的信息少得可怜,他们的认知水平相对低下,环保意识也极其薄弱。如果能让他们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无疑对当前的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作为一个聋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环境教育。

一、结合课文内容,多学科进行环境教育

聋校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就是讲环境知识的,如语文教材中的《小青蛙》《蛇与庄稼》《大自然警号长鸣》等。教师就应该把这些课文内容与环境保护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尽可能地从书本、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例如教学《小青蛙》一课时,充分让学生理解课文,弄清楚小青蛙专吃伤害庄稼的害虫,保护了庄稼,帮助人类获得丰收,是我们的好朋友,从而教育学生保护青蛙,保护动物。

语文书中还有很多篇课文适合渗透环境教育,如优美的诗句、自然景观的描绘、小故事等。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时,聋生们跟着作者欣赏完了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美丽的景色后,教师这时启发他们:颐和园已经建了200多年了,为什么还这么美?使他们懂得这一切美好的景物,是因为有了人们的精心保护才遗留至今,它会随时因为我们的不珍惜离我们远去。

其实不只在语文教材里有环境教育的好材料,其他学科都有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材料,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环境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思想政治课本里有大量的环保内容,如第二册的《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珍稀动物》《保护有益动物》《保护文物和名胜古迹》等。教师要扎扎实实上好思想品德课,决不能被占用或流于形式。

社会常识课本上也有很多可以渗透环境教育的课文。例如《我国的人口和民族》可以进行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教育,这也是环境教育的一个方面。《纵横交错的山脉》既可以教育学生保护山地森林里的珍稀动物,也可以教育学生游览名山时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损坏花草树木,保护山上的环境等。同样,数学、美术等其他学科也包含有环境教育素材,这需要教师去挖掘。总之,学科教学不仅授人以知识,更要授人以观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学科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学生反复受到教育,环保意识深刻。

二、结合班级活动,多形式进行环境教育

在特殊学校里,班级基本上是最小的集体,它最具凝聚力。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学生积极主动,乐于接受。

各班应该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如组织春游秋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聋生的环保意识。

指导学生出环境教育的黑板报,办小报宣传环保知识,懂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召开主题班会“地球是我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使环境教育在活动中得到贯彻,深入人心。开展植树种花、城乡清洁、学雷锋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美化环境的不易,从而珍惜劳动成果,自觉保护环境,使环境保护教育落到实处。组织学生收集易拉罐、可乐瓶、纸盒等废旧物品,开展手工竞赛活动,引导他们开动脑筋,变废为宝,制作新颖的手工作品,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三、结合日常生活,多方位进行环境教育

学生平时的日常生活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最好机会。聋生因为生理缺陷,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他们常常怀疑健全人对他们说三道四,因此大部分聋生很讲究个人卫生,却不注意公共卫生。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时了解他们的各个生活环节,对他们进行良好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如教育他们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不大声喧哗,举止文明有礼;关心集体,主动创建干净舒适的环境。

第5篇: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指数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203-02

1引言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本溪市紧紧围绕“打造绿色山城、建设生态本溪”的总目标,坚持将造林绿化与现代林业建设相结合,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结合,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加快绿色通道、绿色村庄、绿色校园、绿色厂区、城区绿化建设进程。通过遥感调查与实际野外核查,本溪市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准确地掌握和了解本溪市生态环境现状。通过评价的量化指标综合反映本溪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特征,科学地规划生态资源的合理结构,为政府生态环境管理数字化决策提供有价值、有效的生态信息,对生态市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生态环境现状

2.1土地利用

本溪市土地覆盖类型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河滩地。辖区内总土地利用面积841100hm2:其中耕地面积70086.9hm2,园地面积12384.5hm2,林地面积653928.7hm2,牧草地面积4487.9hm2,水面面积21323.1hm2,建设用地面积41693.9hm2,未利用土地面积26007.96hm2,河滩面积12087.1hm2。

2.2河流水系资源

本溪市水资源相对丰富,地表水资源量为72.10亿m3,地下水资源量7.28亿m3。大小河流近200条,这些河流分属于太子河水系、浑江水系和草河水系。其中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27条,在200km2以上的河流有太子河、浑江等12条,境内太子河流域面积4428km2,是本溪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本溪市最主要的饮用水源。

2.3林业资源

本溪市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国土面积84.11hm2,林业用地67.88hm2,森林蓄积量5072.07万m3,森林覆盖率74.5%,其中天然林45.37万hm2,人工林21.498万hm2,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和宝贵的绿色屏障。

2.4矿山生态

全市有开发利用矿产地866处,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开发致使矿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占用大量耕地,植被生态破坏,诱发地质灾害,河流及地下水污染。目前全市完成矿山土地复垦率为5.78%,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为14.12%。

3评价方法

为保证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动态趋势的客观性、真实性,采用国家环保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中规定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法进行生态评价指标计算,对本溪市2012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生物丰度指数:是指称量被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

(2)植被覆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及农田三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3)水网密度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4)土地退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5)污染负荷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担负的污染物的量。

(6)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分级标准见表1。

4评价结果

本溪市区包括平山区、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和开发区,两县有本溪县和桓仁县。本溪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见表2。

本溪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EI)为75.1,本溪市的生态质量状况为优级。植被以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红松阔叶混交林、油松栎林、次生灌丛,生长发育状态稳定。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资源较为丰富,水资源比较充沛,河流纵横水质较好。本溪市生态系统稳定,生态环境特别适合人类生存。

市区生态质量为良,基本适合人类生存;本溪县和桓仁县生态质量为优,特别适合人类生存。

5生态环境主要压力

(1)人均耕地少、坡耕地比重大、水土流失难以遏制。本溪山地面积占80%,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市人均耕地0.5亩。耕地中坡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0%~40%。土层薄,砂石多,“跑风、跑水、跑肥”,土壤贫瘠。

(2)水资源逐年减少。本溪地区水能资源量占全省总量的1/3,是全省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全区水资源开发已达50.32万kW,占全区可开发量的79.4%。按目前标准,一条河流的水资源开发,以不超过50%~60%为宜,超过70%将会对区域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区域生态失调。

(3)植被变化速度加快。本溪地区近50年来气候出现的暖旱化,将迫使冷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带向东北后退,同时促进暖温性落叶阔叶林向东北推进,使本溪地区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发生根本性变化。

(4)矿山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本溪地区由于矿产开采过程只顾挖掘,多产高产,不少矿藏资源已近枯竭。而且矿产开采过程严重忽略了因开采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使目前矿山环境修复任务十分繁重。本溪矿山点多面广,大量剥离山体,破坏了植被和土层。尾矿乱排乱放,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使生活饮用水和农田灌溉水质下降,影响了区内居民的人体和食物安全。

(5)农村饮用水安全与地方病防治形势严峻。本溪地区石灰岩分布地域较广,加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不少深山地区地下水贫乏,农民自打水井较浅,枯水季节水井干枯,人畜饮水困难。不少村屯因地下水中含氟量高和水质及生物等原因,出现克山病、甲状腺肿、克汀病、氟中毒、大骨节病及肺吸虫病等地方病。

(6)森林公园的密集开发破坏山林植被和生态平衡。本溪地区已建成或在建的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至少有18个。这些森林公园多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的偏远中山上部,山高、坡大、林密,树龄在百年以上,是辽宁省大型动物和不少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布局过于密集。有的地方为了开展旅游,不惜砍伐大面积的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森林,并将盘山道修到海拔1200~1300m以上的山顶,破坏了大型或珍稀动物的生存环境,也切断了这些动物迁移活动的通道,其生态后果极为严重。

6结语

本溪市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结构合理,生态系统稳定,适合人类生存。但近年来由于受自然和人工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建议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监督管理,用经济建设的思想指导生态建设,规划建设生态示范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本溪市环境保护局.本溪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2010年)[R].本溪:本溪市环境保护局,2011.

[2]本溪市环境保护局.本溪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3年)[R].本溪:本溪市环境保护局,2014.

第6篇: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口语;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在特定的环境下所产生的语言活动,我们将其称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与普通的说话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由听说双方在共同实施和完成。从其本质来说,口语交际注重的就是“交际”,它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只有当进行交际的双方都在互动的状态,口语交际才能发挥自身真正的作用和意义。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与交际能力仍处于幼儿园的水平,有的不会说、不爱说,有的是不敢说,不会听,这就给我们的低年级口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将口语交际课堂真正地教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如年龄、爱好,生活环境等,这样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交际的主题,也可以对口语交际的情境进行精心创设,让学生在良好的口语氛围中产生说的欲望。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教师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合适、较当的交际情境能够让教学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情境创设的方法:

1.将图片、故事或谜语运用到情境创设中来

一个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是充满了乐趣的谜语,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低年级学生对于图片、故事、谜语有着由衷的热情,这些教学资源的来源也非常广泛,无论是去图书馆还是去网上搜索,都能轻松地找到。在进行口语交际之前,教师要灵活、巧妙地利用图片、故事或谜语,为学生创设―个精彩而有效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就可以算是成功了一半。

2.利用音乐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音乐具有直达人心的魔力,它能为学生带来一种直接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选择一些与口语交际的主题相符的音乐,如果能将它与朗读搭配在一起,使二者的意境完美地融合起来,就能产生极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该情境中就会产生更为深刻的体会。如进入春天后,笔者就为二年级学生组织了一次以“春天真好”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在为学生进行情境创设,将他们带入春天时,笔者就先为他们播放了一首《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在音乐的衬托下朗读了《春晓》这首古诗。在古诗与音乐的共同衬托下,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体会到了万物萌生的勃然春意。经过了渲染,学生的情感就会得到有效的激发,对于接下来要进行的口语交际活动就更认真了。

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氛围的烘托

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进入了小学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使我们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媒体具有形象、逼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那些利用语言和教具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得到很好的处理,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产生直接的刺激,为学生带来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如学完《丹顶鹤》之后,笔者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珍稀动物遭到人为的猎杀的视频,不用笔者进行过多的解释,通过视频学生就能了解到这些动物都是处于令人极为忧心的状况,随后他们便开始进行交流和讨论,应该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4.利用表演为学生创设口语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都非常活泼好动,喜欢并热爱表演,教师要将他们的这―特点充分利用起来,对―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进行改编,让学生去扮演其中的角色,将课文情境进行完美的再现,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二年级上册有四篇连着的童话故事,学完这些课程后,笔者先与学生配合表演了《狼和小羊》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揣摩,如它们的动作、神态等,在学生表演结束后引出了本课的议题“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在这―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想象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以科学、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一些恰当的、鼓励性质的评价,使学生产生说的欲望,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也要以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才会感觉到自己所说的内容是有意义的。低年级的学生大多都胆子很小,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的甚至存在着一定的语言缺陷,他们所说的话大多都没有任何条理,因此就不敢或是不愿意与人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评价就非常重要了,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口语表达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具备表达的自信心。常见的评价形式有以下几种:

1.学生互评

互评能够使学生在评价他人时体会到自身的不足,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笔者经常会让学生在评价时为其他同学提出一些建议,这样对于评价和被评的双方来说都是―个很大的提高。

2.学生自评

在自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身的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后,也能积极地进行改正,在下次的发言中努力做到扬长避短。笔者经常会问学生: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的好吗?想一想老师平时所说的说话要求。学生会仔细回想老师平时对自己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表现,找到自己的有点和不足之处。

3.教师评价

第7篇: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范文

For one thing, African wild dogs, which live in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desert, only have four toes, while domestic[驯养的] dogs and wolves have five. But you wouldn’t want to count for yourself, because these are truly wild animals.

“Wild dogs are not somebody’s domestic dogs that ran away and didn’t come back, although some people used to think that,” explains Dr. “Tico” McNutt, who studies these animals at Wild Dog Research Camp in the African country of Botswana. “They are actually Africa’s wolf, and just like wolves, they do not make good pets. They need to be out in the wild doing what they are supposed to be doing ranging[在……徘徊] many miles every day and hunting to find the food they need to survive and feed pups[幼畜].”

In fact, they travel so far that researchers use radio collars to keep track of them. The collars send out radio signals that tell people where the dogs are. African wild dogs are a separate species[种类] from domestic dogs: lycaon pictus注, which means painted, wolf-like animal. No two wild dogs have the same pattern to their coats[(动物的)皮毛], so it is easy to tell them apart.

Roaming[来回走动] through grasslands, savannas[热带大草原], and wooded areas, they hunt gazelles[瞪羚], baby wildebeests[牛羚], warthogs[疣猪], birds and rats. Incredible hunters, they can run up to 35 miles per hour.

African wild dogs are smart and sociable, like pet dogs. They enjoy each other’s company and live in packs of about six to 20 animals. Both males and females look out for young dogs and make sure they have food. Dr. McNutt was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they like pups so much, they will even take care of orphans that don’t belong to them.

African wild dogs talk to each other with two common types of calls, says Dr. McNutt. “The

‘hoo’ call is a call that they make when lost or when a pack member is missing. It sounds almost like an owl.” The dogs can hear the call two or three miles away and easily find each other.

On the other hand, says Dr. McNutt, “The twitter[吱吱地叫] calls are intended to carry only very short distances, and are used to wake up the pack members and rally[召集] them to go hunting. They are very high pitched[高音调的] and sound almost like songbird calls.”

There’s one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domestic or pet dogs and African wild dogs. Millions ofdomestic dogs live on the planet, but there are probably fewer than 6,000 African wild dogs left.

Lions and hyenas eat them, but most of all, African wild dogs are threatened by people.

Humans hunt them, and ranchers[牧场主,农场工人] and farmers who don’t want them going after cows and sheep poison them. Humans are also destroying the wild, natural habitat[栖息地] they need to survive.

Researchers like Dr. McNutt are working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how rare and special these animals are. Today, more ranchers are finding other ways to protect their cows and sheep from African wild dogs instead of killing the rare and special animals.

非洲野犬和我们熟悉的宠物犬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野犬只有4个脚趾,而家犬和狼则有5个。但你不会愿意亲自数一数吧,因为它们是真正的野生动物哦。

“以前有些人以为野犬是跑走以后没有再回来的家犬,其实不然,”“蒂克”・麦克纳特博士解释道。他在位于非洲国家博茨瓦纳的野犬研究营里研究这些动物。“事实上,它们就是非洲的狼。就像狼一样,它们不是理想的宠物。它们需要在野外做应做的事情――每天奔跑很多英里,为了生存和喂养幼兽而捕猎食物。”

事实上,由于它们的活动范围实在太广,研究人员不得不利用无线电项圈来记录它们的行踪。这些项圈会发出无线电信号,告诉人们野犬的位置。非洲野犬和家犬属于不同种类。它们是非洲野犬属(lycaon pictus),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外形似狼的杂色动物”。每一只野犬的毛皮都不相同,所以很容易便能将它们区分开来。

它们在草丛、热带草原以及林地间游走,捕猎瞪羚、牛羚幼崽、疣猪、鸟类和老鼠。这些了不起的猎手奔跑的时速可达35英里(56千米)。

和宠物犬一样,非洲野犬是聪明的群居动物。它们喜欢相互做伴,一群通常有6至20只野犬共同生活。雄性和雌性野犬都会照顾幼犬,保证它们得到食物。麦克纳特博士惊讶地发现它们相当喜欢幼犬,甚至乐意收养群体外的孤儿。

麦克纳特博士说,非洲野犬主要通过两种基本叫声进行交流。“当一只野犬迷路或群队里有成员掉队时,它们会发出‘呼’的叫声。听起来很像猫头鹰叫。”野犬能够在2至3英里(3至5千米)外听到叫声,很容易就能找到对方。

另一方面,麦克纳特博士说:“吱吱声只能在很短的距离内传播,目的是叫醒同伴,召集它们去捕猎。这些叫声的声调相当高,听起来就像鸣禽的叫声。”

家犬或宠物犬与非洲野犬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地球上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家犬,但非洲野犬或许只剩下不足6000只。

它们被狮子和土狼猎食,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对其生存的威胁。人类猎杀野犬;希望它们远离牛群和羊群的牧场主和农民毒杀它们;人类还破坏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栖息地。

第8篇: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生态时代;服装审美;自然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42-01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文明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态服装设计已成为服装设计界的主要话题,生态服装应从服装审美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进行设计,并从简约和谐的设计角度以及健康环保的面料要求角度去进行,从而创建真正全方位的生态服装设计体系。而今消费者为了展示个性、疯狂追新、相互攀比、相互追求陷于吹嘘的话语环境里,呈现出名牌崇拜、喧哗与贪婪的世象。为获得华丽服装不惜代价的滥杀珍禽异兽,制作皮衣和珍贵毛草服装。这对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服装生态环保意识是不一致的。本文结合服装生态设计及服装绿色审美出发阐明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和善待自然生命对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生态时代下的服装发展现状

(一)服装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

生态问题在服装方面也表现的非常典型和突出,随着人们追新、攀比的世象攀升。人们获得昂贵皮衣类服装,商家不惜代价去涉猎珍惜动物,来谋取巨额的经济利益,致使珍贵动物濒于灭绝的边缘。在不少女人的眼里,皮草是雍容华贵与奢华富有的象征。无论动物保护主义者和设计师的纷争如何沸沸扬扬,女人们似乎还是无法拒绝皮草的诱惑。世界各地许多动物却因为它们美丽的皮毛而遭到大量捕杀,其中包括一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据调查每件皮草大衣约需10~25只狐狸,体型更小的水貂起码要70~80只才能制成,而且全都取自出生刚满6个月首次换毛的幼小动物。如此而来的皮草大衣、手套、皮包,你真的忍心用生命来换取自己的美丽吗?再穿、再买吗?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善待自然生命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现代服装发展的新动向―生态引领科技的发展

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推进,高科技环保面料将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洲会长在各个场合强调:“纺织服装行业主要在高新技术应用层面和自主品牌发展层面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三五”发展目标。”在2010年国内外的服装博览会、面料辅料博览会上,以玉米、大麻等等植物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化纤产品夺人眼球。成为时下流行发展的方向。改变单一的毛皮原料的猎取,在国内外的纺织服装展览上也可以明显的看到,西欧、日本等国近年来不断加强化纤研发能力,对服装来说,这表明面料已然成为设计、渠道之外的另一个核心品牌竞争点。这些都表明,低碳经济是现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未来服装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向。

二、生态服装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服装是献给未来的,未来的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未来同样需要传承、延续并可持续性地发展,作为今天的人类,对未来的责任不仅仅体现在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上,而更该将目光关注于将过去与未来的资源有机地结合和利用上,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减少负担,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生态平衡。那么,面对生态环保设计的要求,采用何种设计方法就成为服装设计者最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顺应时代的发展生态也对服装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要。

“奢侈毛皮服装”的威害让人们不得不寻找“自救”之路,于是,一种名为“生态服装”的衣服衍生而来,面料主要采用天然动植物原料,与人们崇尚自然,回归真我的趋势不谋而合。“生态服装”以天然的棉、麻、丝毛、皮等为原材料,穿着上不仅健康安全、手感也极为舒适,这种生态服装业紧跟时尚潮流,款式设计新颖,颜色搭配绚丽夺目,但从表面上看与一般的衣服没有太大区别。面对生态在新的健康理念趋势下,健康的发展趋势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以及未来的流行趋势。

三、生态时代下的服装审美

(一)和谐简约之美

生态服装设计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材料、色彩、结构上。生态服装审美设计是体现文化理念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服装设计理念所包涵的内容广泛,运用不同手段和形式设计出的服装,以服装的色彩、材料、造型上来体现服装的审美。

1、色彩

色彩是服装中最引人注意的因素之一,生态时代的色彩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绿色,绿色反映了自然的本来色彩。它象征着生命、生机、活力、健美,和平、和谐、和睦、自然。为此,绿色显示了大自然,取材了大自然,体现了人们生存的环境有着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的关系。

2、材料

材料是服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生态服装则以天然动植物材料为原料,如棉、麻等体现环保意识,从面料到钮扣、拉链等附件也采用无污染的天然原料。随着纺织科学的不断进步,新型保健性面料得以迅猛发展并成为未来纺织品开发的主要方向,这对维护人体健康,增强衣物穿着的舒适性,实现绿色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保证。时代“环保风”和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内心需求相结合,使生态服装正逐渐成为时装领域的新潮流。

3、造型

造型是服装设计的三要素之一,服装在造型设计上,首先要注重服装与人体的空间处理。在服装的造型结构处理上东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西方所推崇的三维立体造型结构,还是东方所崇尚的二维平面造型结构,都要以人体的舒适度而进行设计,在服装设计上其局部的造型应在实用、舒适、简约上进行变化和创新,重视服装的人、机、物的统一效果设计,以及各款式的和谐搭配。

(二)服装生态的创新美

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下,服装设计师们也开始了寻求另一种出路,就是找到能和真的动物毛皮相类似的毛皮运用到自己的服装上。那就是“人造毛皮”,它具有天然毛皮的外观在服用性能上也与天然毛皮接近,是很好的裘皮代用品。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武学凯认为:目前人造皮草在服装中的价值还没有被充分发掘、体现,人造皮草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完全以真皮草作为方向,应发挥自身优势,它可以把新的皮草设计工艺通过面料织造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创新。从设计、时尚、商业多角度诠释了人造皮草内在的价值。

人造皮草在服装品牌的应用上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如人造毛皮的时尚化设计,创新的搭配组合,材质的对比组合,将设计理念、手法与科技创新相融都将更能体现人造皮草的发展前景。在环保生态方面,人造皮草也有着享受皮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势……当人造皮草的设计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人们就会从时尚的角度去认识它,接受它,欣赏它。

生态服装设计在21世纪的服装时尚界其市场具有无限潜力。其中的价值还需要人们去细细体会和不断挖掘。因为归根结底,最终的受益者还是人类自身。皮草不是常规的服装原料,获取皮草的唯一途径就是杀死动物。我们恳切希望人们了解皮草服饰的来源和关注相关信息,相信设计师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会带动更多的人关注毛皮动物的生存环境,减少对它们的虐待,让更多人了解:时尚无需血腥与残忍的修饰!让我们行动起来“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人类的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刘晓刚.专项服装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1.63-66.

[2]陈继红,肖军.服装面辅料及服饰[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7.

110

[3]安毓英,束汉民.服装美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8.

[4]尚笑梅,舒平,杜.服装设计:造型与元素.[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7.105.

[5]蔡子谔,中国服饰美学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10.

882-884.

第9篇: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形象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收集相关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设想,强调“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等新理念已深入人心。特别是通过这次的新课改理论培训,我收获颇丰。在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的过程中,我由衷地感到,地理课变了,变得鲜活而富有生机。每次走进课堂,看到学生如花的笑脸,听着他们发出的由衷的掌声,我都很高兴,是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带来了地理课堂的春天。

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堂好的地理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喜爱的地理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认为,应该是摒弃了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地理课,营造出课堂教学活动的地理思维氛围,挖掘思维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既优化课堂教学,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加强感性认识,为发展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认识上的深刻性,从而使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应用更灵活,联系更广泛。因此,在中学地理教中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地理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经过分析、比较、想象、综合等思维方法,认识地理事象和人地间的相互关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一般的思维方法解决思考地理问题时,要有相关的专门地理知识经验作基础,两者相互融合,引导学生展开地理思维活动。地理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思维常以丰富的表象作为活动基础,特别是形象思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感知,扩大知识面,见多方能识广,在不断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联系、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中,思维不断活跃发展,可见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及掌握知识的方法,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及独立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有助于丰富知识和夯实思维活动的基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二、根据教材内容,发展形象性思维

地理形象思维就是人脑运用典型的地理形象对客观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概括的间接反映。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从思维材料看,其具有形象性特点;从思维过程看,其具有非逻辑性特点;从思维产品看,其具有创造性和模糊性特点。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有:图示立体化:地理课上经常用的直观教具是地图,突出地理学科的地图语言功能,把平面直观变成立体直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或空间分布与空间结构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开发学生大脑(特别是右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

三、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从同一类源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方向比较分散,要求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丰富的想象力是形成、发展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就某一类源材料的发散性思维一般分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纵向思维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对比分析;横向思维是对相关但又不同的地理学物之间的比较分析。在水产业和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水产品的种类及分布、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所保护的珍稀动物,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现象在所难免,甚至比比皆是,但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则效果大不相同。

例如:利用温州地处东海之滨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所吃过、见过或了解的鱼类,再把这些鱼类按生活在淡水或海洋进行分类,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把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与国内的旅游景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珍稀野生动物本身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平时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这种潜意识去识记野生动物或自然保护区就形成了其对以往旅游的美好回忆,效果自然显著。

实践证明,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四、精心设计问题,发展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特意对一些问题进行设计,以定向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中某一方面的能力。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会犯单向性思维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他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往往有“蓦然回首”之功效。

如有学生问:“老师,你曾说过南海诸岛中,岛屿都很小,而且尽是珊瑚礁,这样的岛还值得保卫吗?”问题提得很幼稚,但很实际。因此,教师仅从岛屿本身去解释是不具说服力的。如果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根据“海洋法公约”,岛屿拥有与大陆一样的权利,可以围绕岛屿划定其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各类管辖海域。据海洋学家测算,一个面积为两平方千米的小岛,从围绕该岛的领海基线起划定宽度为12海里的领海,则该小岛即可拥有面积为400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域,此外还有12海里的毗连区及从领海基线起算宽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由此可知为什么不能放弃哪怕是再小的看似毫无价值的孤岛了。像这样把审视问题的角度进行变换而使问题变得明了,极易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