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体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426.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001-03
1.引言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的自然生产方式在不断地减少。目前,大规模的工业化制造食品充斥着我国的市场,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目前,国内对于食品安全方面虽然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是对于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仍然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的食品安全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保障了一国食品之安全,才能够使得我国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发展现状
2.1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机构分析
中国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促使了中国在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发展上的关注和对于发展力度投入的加大。目前来说,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发展的现状还是比较令人担忧的。
中国食品安全体制在整个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卫生部门统一主管食品安全阶段到食品安全多部门共同主管体制阶段以及现在的一个部门协调、多个部门具体监管阶段。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前由单一的部门统管到现在由多部门有针对性的监管,体制上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中国食品安全体制中也存在着分工不明确、监管和督查部门管理混乱的情况。对比与美国,其现阶段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在世界上都有着优越于其他国家的优势。美国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最大的优点是:各个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多部门之间职责清楚。美国联邦及各州政府具有食品安全管理职能的机构有二十个之多,但是各个机构之间所负责的方向明确,职能清楚。在处理和预防以及监管上,都有着很强的执行力度。而中国在这方面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
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
2.1.1各个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在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领域占着极大的比重。中国的食品安全科研院所往往都有着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在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中,有着一定水平,并且也有着一定数目的高水平研究人员。同时也具有有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可以长期有组织地从事研究与开发某一类的研究课题。这些机构,大多都有政府在人员和资金上的支持。科研设备上也有着一定的优势。
2.1.2各级高校
中国的各级高校除了在教育上有着突出贡献之外,在科研创新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很多高校都有国家级的实验室,并且这些实验室每年都有较为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各级高校有着充足的人才储备,往往通过吸纳社会资金支持,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2.1.3各级监管机构
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主要由政府某些部门担任。在食品监管方面采用分段管理的模式。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管食品生产环节,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食品流通环节,由食品药品监管局监督食堂、餐饮消费环节。此外,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各部门。
2.1.4食品生产企业
食品生产企业在整个食品安全体系内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食品生产企业的经营和变动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规定,在质量安全体制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建立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中国食品安全体制至关重要。
2.2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情况分析
说道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就不得不说一下有关食品安全专利的注册情况,下图显示了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专利申请量的地区分布情况
由上图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在食品安全监测领域所拥有的专利申请量最大,同时这两个国家的技术最为成熟;国际上每个国家以及总体上的申请数量较大,这就表示了一个道理,即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国际认证方面具有一定的产业价值;同时,另一方面中国专利申请量的数额也比较多,表示了中国政府对于食品安全检测这一块其实是十分看重的。
在食品安全监测技术上的专利申请数他国家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美国或者日本对于食品安全科技创新的体制上是与中国不同的。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大部分是国家的研究机构,每年有着固定的经费支撑。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以及需求是很小的,所以这导致了在技术上的落后和不进取。美国以及日本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大部分是公司式的企业,为了盈利以及配合社会需要,在技术以及监管体制上是在不断创新和改进的。
中国每年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上的专利申请数量是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的,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于此方面的关注,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鼓励政策,推动了国内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我国技术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更加注重对科研成果的专利保护,近些年来,我国的专利申请量的势头一直良好,也就是说一直在增长。
3.中国食品安全科技体制创新对策分析
3.1建立统一和明确的食品安全体制以改变分段式管理
从上文分析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来看,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主要采用的是分段式的体制形势,而从美国,日本,韩国等相关的发达国家来看,其相同点都是拥有较为完整和统一调控的监管体制,并且通过立法使其具有强制力,因此,必须首先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3.2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第一,探索多种管理模式,使“品种”管理和“划段”管理相结合,做好信息沟通和共享,明确边界和衔接的方法方式,避免职能上的交叉。
第二,加大对执法部门的监督力度,老话说得好,法律不是制定出来的,而是执行出来的,我国的食品监管体系采取平级部门的模式,是权责无法明确,责任和义务落实不到位,即使再严密和再完善的法律,都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只有各级政府明确职责,才能保证体系发挥它的强大作用。日本和韩国都对政府部门的权责划分明确,才会是食品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与进步。
第三,充分发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和过程中的领导作用,从日本经验的发展来看,日本安全委员会在食品质量监管中就发挥了主导和领头羊的作用,集权和分权的结合使各部门以及内阁政府都发挥了其本身的相关职能,因此,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应当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协调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部门,改变目前相关行政部门协调不力,各自为政,执法软弱,重复管理的局面。
3.3逐步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制
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制不健全才会导致各种假冒伪劣现象层出不穷,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也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无形资产。信用不仅仅是个人和企业的行为,也要政府在信用体系方面加大建设力度,通过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相结合,塑造公平的市场氛围。
3.4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体制
通过对美国,日本,韩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是其中的重要特点,在我国,目前的信息现状却令人担忧,不仅不同部门的信息不一致,甚至同一部门的信息也会出现差错,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大多是各部门自行公布的,因此,尽快建立协调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获取,检测,通报和的网络运行体制,是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之一。
4.结语
从近些年的重大安全事故我们可以看到,对食品安全的逐步重视是在付出了无比沉重的生命安全与社会成本代价之后才得来的,作为消费者,我们所希望的就是可以安安心心的使用各类食品,而不会陷入到“停杯投箸不能食”的惶恐中。法制的健全是食品安全卫生的保障,国家只有不断健全法律,群众热情参与监管,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
参考文献:
[1]李怀.中国食品安全规制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程青.我国食品安全规制体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科学辑.2011(S1).
[3]刘畅,赵心锐.论我国食品安全的经济性规制[J].理论探讨.2012(5).
[4]滕月.美国食品安全规制风险分析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9(1).
[5]时洪洋,廖卫东.食品安全规制的制度变迁以日本为例[J].全球视野.2009(1).
[6]刘畅.日本食品安全规制研究.吉林大学[D].2010.
[7]薛庆根,褚保金.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6(3).
[8]滕月.食品安全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
[9]张峰.借鉴与启示: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规制模式的考察[J].天府新论.2012(2).
基金项目:天津科委战略规划项目“中国食品安全科技体制创新与综合改革研究”(14ZLZLZF00069)
作者简介:张婷婷(1978-),女,天津市人,规制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从事社会性规制的研究。
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如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学术界亟需研究的课题。文章概括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内涵和特点,探寻其演变的一些规律,在对现有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文献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评价
1引言
自2014年,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提出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来,北京、深圳和广州等城市都提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学术界和政府研究机构也加强了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研究,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研究”课题组了由熊鸿儒执笔的题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规律及启示》的调查研究报告。科技创新中心多由经济中心发展而来,拥有相对集中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具备“宜居”“宜业”的创新环境。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具备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客观基础,但还需要与硅谷、纽约、伦敦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进行对标,建立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引导建设工作,本文就试图构建一个这样的指标体系。
1.1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2000年7月,美国《在线》杂志提出了“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概念”,认为构成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要素至少包括:当地高校和研究机构具备培养有技能的工人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能提供专业技术和带来经济稳定的企业和跨国公司;人们有创办风险企业的积极性;能使好点子成功进入市场的风险资本的可获得性。杜德斌[1]认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指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大,从而在全球价值网络中发挥显著增值功能并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区。骆建文等[2]认为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具有密集的科技创新资源、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发达的创新文化、浓郁的创新氛围、较强的科技辐射与带动城市群发展的中心城市,并扮演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创新源地和产生中心的角色。王德禄[3]认为科技创新中心就是科学中心演变而来的。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创新中心是经济中心,而不是技术中心。肖林[4]认为未来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是狭义的知识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而是科技、经济、文化高度融合,创新、创意、创业相互交织的综合性创新中心。以上几位学者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中,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必定要丰富,包括人才、技术和资本等创新资源相对集中;二是科技创新活动或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频繁并具有较高的质量;三是科技创新的效益显著,对当地经济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四是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融合,城市文化支持创新,创新繁荣城市文化;五是科技创新对周边的辐射力非常强,发挥区域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六是科技创新与创业相互促进,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激发创新;七是该中心处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上,并发挥创新的全球引领作用。
1.2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钱智等[5]综合北京部分专家的观点,认为当今科技创新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从单一科技创新向产业、科技、文化等跨领域全面创新转变,越来越注重科技创新与其他领域的相互渗透。从国际经验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是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地也是创新产业成长的策源地、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平台。它总体上具备六大标志性特征:一是科学研究中心,二是经济中心,三是开放中心,四是创业中心,五是创新资本中心,六是创意文化中心。楚天骄[6]认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应该包含科技创新链的六大功能:汇聚创新资源、产生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成果、提供技术服务、促成技术交易、促进技术转移。从创新的范围来看,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文化的创新正在加速融合,从创新的过程来看,从创意的产生到成果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资本、技术和人才结合的速度正在加快。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应该包括:在“宜居”、“宜业”的创新文化环境中,面向全球,汇聚创新资源,创新与创业互动,加速创意产品产业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3主要“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特点
1.3.1美国硅谷的主要特点成长模式———“热带雨林”型创新生态系统。硅谷的特点有:(1)汇聚创新链条上全球顶级人才。硅谷仅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50多名,技术移民占硅谷人口的36%(2012年)。(2)产学研集群效应显著。高水平大学与高科技企业融合发展,孕育了众多的全球顶尖高科技企业。(3)完善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融资、咨询、人才服务和企业协作服务等全方位服务体系完备。硅谷年均风险投资额高达70亿美元左右,占美国的近四分之一,天使投资额占整个加州的87%。(4)成熟的创新资源网络。在硅谷,高校、企业研发机构、风险资本和各类中介机构紧密互动,形成了开放创新资源网络,信息、知识、技术、资本、人才资源和其他创新资源在其中自由流动,形成共享,促进合作,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诞生提供最佳的土壤[7]。可见,创新人才、创新载体、创新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服务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必备要素。
1.3.2以色列的主要特点成长模式———“全民创新创业+海外资金”。以色列的特点:(1)全民创新。在以色列,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现代化工厂和实验室,而更多蕴含于普通人点点滴滴的生活之中。如何推动全民创新创业?高度重视教育+强调独立人格+通过军事训练和专业教育培养高质量创业者群体。(2)政府主动参与创新创业,与学术界、孵化器、产业投资者、资本市场及其他力量共同营造创新创业机制。(3)形成“循环创新”的良性格局。以色列积极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并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出售给跨国大企业或上市。创业者在价值实现后,继续开始新的创新创业历程,产生了许多“循环创业式企业家”,形成了循环创新的局面。(4)实施开放式创新。以色列积极与全球重要的创新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科技合作,鼓励全球领先企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此外,以色列还致力于吸引外资,获得了大量国际资金支持。2013年,来自国外的资金占以色列研发支出的45.6%[7]。可见,创新文化、政府投入、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全球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是资源相对欠缺区域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迈进的前提条件。
1.3.3英国牛津郡的主要特点成长模式———“政府与市场协调推进”。英国牛津郡正逐渐成为全欧洲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之一。牛津郡的特点:(1)产业链上纵向协同科技创新。(2)公司之间形成非交易相互依赖性,促进了公司之间知识的流动与学习。(3)政府与大学共同打造资金、创新和学习的企业沟通平台。(4)鼓励科技人员衍生创业。衍生创业主要指的是原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或高校学生自己开办公司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8]。可见,搭建知识共享平台促进知识分享、推动不同创新要素持有者之间的交流、支持创业激励创新等是资源相对丰富区域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转化的关键要素。
1.4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的文献回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对本国科技发展情况进行统计与评价,编撰各类科技指标报告。最早开展科技指标研究和出版本国科技指标报告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全国科技指标研究的组织、资助和协调,例如出版《科学与工程指标》,以及建立与维护有关数据库。从1972年起,每两年出版一期《科学指标》报告。1987年起更名为《科学与工程指标》。欧盟于1994年和1997年分别出版了第1、2号《欧盟科技指标报告》。国内关于科技进步评价的研究,最为典型的是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提出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于2007年做了些修改,目前国内只有这个指标体系对每个三级指标确定了一个标准值。但是这个指标体系主要针对科技领域,对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很少,而且这个指标体系仅限于评价本区域,对区域影响力的评价没有涉及。赵峥等[9]结合首都北京的创新资源优势,构建了包含三个层次指标的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共3个,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竞争力、科技创新带动力、科技创新影响力。二级指标共9个,主要包括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科技创新企业竞争力、科技创新环境竞争力、科技创新经济带动力、科技创新社会带动力、科技创新生态带动力、科技创新区域影响力、科技创新国家影响力、科技创新全球影响力。三级指标共64个,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竞争力三级指标20个,科技创新带动力三级指标19个,科技创新影响力三级指标25个。这个指标体系包含部分定性指标,这些定性指标由谁来确定是评价的难点之一,指标值达到多少才符合要求也是评价的难点,另外,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偏多,而创新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偏少,由于纳入了北京地区的特色指标,因此整个指标体系缺乏可比性。毕亮亮和施祖麟[10]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构建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竞争力”(投入产出实力)、“科技研发潜力”、“经济支撑潜力”,二级指标分别有7个、4个和2个。该指标体系考虑的创新资源中,对创新资本考虑不多,也没有纳入创新资源的区域共享指标。彭顺昌[11]构建了由创新投入、创新绩效、社会发展和环境可持续4个方面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厦门等15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用的全部是相对指标,便于比较,但缺少反映创新潜力、创新影响力等方面的指标。姜鑫等[12]构建了以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效果为一级指标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以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为基础演化而来的,关注了创新质量的评价,但缺乏对创新文化方面的评价指标。
2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
2.1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的范围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既要涵盖科技创新中心评价的一般指标,又要将其纳入全球视野来评价,因此,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至少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创新资源网络地位的评价,一是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指标有很多文献可以借鉴,但全球创新资源网络地位评价的研究还不多。王德禄[3]认为在网络时代,政府要打造创新网络,把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联系起来。那么将跨国公司、国外的风投机构、国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等创新资源都纳入这个创新网络,就初步构成一张全球性的创新网络。相应地,评价这张网络的创新能力,就要将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数量、引入的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数量、国外风投资本在该地的投入量、国际创客团队的数量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内涵和特征来看,评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资源、创新产业、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创新成果、创新文化、创新创业和创新影响等都应该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2.2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结合前面的分析,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是国内较为成熟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要充分参考并借鉴这一成熟指标体系;(2)尽可能使用政府统计年鉴中的标准指标,以便于获得相应的统计数据,但由于各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口径存在一些差异,因此,主要选择各地都使用的标准统计指标;(3)将现有文献中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注意评价指标的全球可比性。初步考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由八个一级指标构成,即:创新资源、创新产业、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创新成果、创新文化、创新创业和创新影响,见表1。创新资源有三个二级指标,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资本资源。创新人才资源是创新中的核心资源,其他创新资源都是围绕人才资源汇聚的;创新的技术资源中包含专利、高技术产品工艺技术、隐性知识等知识产权或产品,这是创新的基础资源;创新资本是创新资源的粘合剂,也是创新的催化剂。全球创新资源的迁移是在技术变革的推动下实现的,也往往带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技术变革推动创新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承载并吸引创新资源的汇集,再加上制度变革的支撑,一个新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才会逐渐形成。创新产业有二个二级指标,知识密集服务业和生产高技术制成品产业。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一定要有高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撑,例如硅谷的信息技术产业、牛津郡的赛车设计与制造产业等,还要有为高科技产业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科技金融、管理咨询等服务业,相应这些产业的数量构成三级评价指标。创新投入有三个二级指标,人力资本投入、技术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本投入。创新需要在人力、技术和资本等方面进行投入,参与研发活动的人员数、开展的研发项目数、财政和企业投入研发项目的经费都是反映创新投入的指标,专利申请量既是当期研发投入的成果,也是后期研发活动的投入,所以也作为创新投入的评价指标。
创新载体有二个二级指标,公共技术创新载体和企业技术创新载体。创新活动需要一个载体才能开展,区域的创新载体既有政府和行业提供的公共载体,如:高校、科研机构等,也有企业提供的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等,相应的载体数量构成评价的三级指标。创新成果有三个二级指标,论文成果、专利成果、产业成果。创新成果是创新投入的产出,也是科技创新中心效率的实体表现,论文成果既包括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又包括科技类的学位论文数;专利成果要有国内专利授权量还要有国际专利授权量;产业成果包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产业标准的制定、产业的环境友好程度指标等。创新文化有三个二级指标:知识产权保护、公民科学素养、知识共享设施。对创新者利益的法律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利器,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的律师和人数量,还有产权保护下的知识产权交易量都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人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升,创新教育基础设施和投入可以反映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潜力;创新成果是在创新团队成员不断地相互脑力激荡过程中产生的,网络、电话和文献的交换等都是脑力激荡的重要工具。创新创业有三个二级指标:创业孵化园、创业企业、创业人员。创新和创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创业孵化园的数量、新创企业数量、科技人员参与创业的比重等指标能够反映区域创业的繁荣程度,也能反映创业对科技创新的激励程度。创新影响有三个二级指标:区域影响力、全国影响力和全球影响力。创新影响力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对中心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要能够带动周边其他城市发展并提升区域创新协作能力,区域内创新资源共享数量和创新成果交易量等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心的区域影响力;其次是中心对全国的影响力,一国内部能够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往往是区位优势相当突出的城市,应当肩负带领全国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使命,其专利申请量、技术市场交易量、科研项目量、风投资本量等占全国的比重能够反映其影响力;最后作为全球性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能够彰显其对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和整合的能力,外资在当地设立的研发中心数量、当地企业在国外设立的研发中心数量、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国外风投占当地的投资比重、技术交易额占全球的比重和国际创客数量等作为三级指标反映该能力。
3结论
关键词 科技创新文化 指标设计 评价
1 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自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经济创新的概念以来,创新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国家创新系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具有不同于前人或超越自身的独特的途径和方法。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总称,科技创新主要包括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创新两个方面。文化是社会文明的精华,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是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传统习俗等及其制度的复合体。管理心理学把“文化”定义为“群体成员共同认同和拥有的一组管理理念与愿景、价值观取向和行为模式”,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的人文内涵。科技创新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形成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和一系列文化要素的总和。创新与文化的关系,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的关系,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科技创新需要创新文化先行,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一个重大的人文创新引导,需要文化的繁荣。科技史的发展也能证明这一点,比如著名的李约瑟之迷和韦伯疑问——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元明以前,中国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后来的落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思想如忽视理性、注重伦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耻于竞争等不无关系。
2 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科技创新文化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到影响科技创新的文化、制度等社会环境,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再到成果转移的完整过程和多种特征要素的集合,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足够的涵盖面,尽可能将影响科技创新文化的主要要素囊括在内,以系统、全面、真实地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全貌和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但是,全面性并非要求设计的指标体系面面俱到,而应从众多的指标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指标,在技术处理上:一是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综合指标取代过多的单项指标,二是选择最能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发展状况的指标,三是在相互包容和相互关联的指标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2)科学性原则。即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选取的指标应能准确的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以文化竞争力、公共选择理论、投入产出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既要利用静态指标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基础、现状和实力,又要利用动态指标体现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潜力、趋势和前景。并充分考虑指标数量大、各类中具体指标相关性强的特点,兼顾评价方法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前瞻性。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具有前瞻性,要考虑今后发展变化的可能。为某一区域的制度绩效和文化氛围提供定量考察,适应当前国际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形势与趋势,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引导各科技创新实体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一流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引导各科研单位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
(4)可比性原则。统计指标所测度的现象的性质具有可比性,当需要认识两种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数量联系时,要求对比的两个统计指标所度量的现象在性质上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两个指标的度量性质相同时,要使用相同的计算方法,使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具有可比性。可比性还要求对末级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或无量化处理。
(5)可行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指每个指标数据都要有可靠的资料来源,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科学,要便于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在科技创新文化的决定方面,往往有些重要因素或难以直接量化,或有某些对象具有统计数据,缺乏完整性。一般研究常常为了便于计算,略去了这些重要的方面,同时要删除一些内容重复的定量指标,以简化指标体系,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
2.2 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 科技创新文化、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指标
(1)科技创新文化环境。政府文化投入率(单位:%):即政府文化经费支出与财政总支出的比率;家庭文化娱乐教育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重(单位:%);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单位:册);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单位:元);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单位:人);每万人拥有影剧院数(单位:个);居民文化程度(单位:人):该指标选用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外来文化的认同度(单位:张/人):该指标选用各地出版VCD数量与当地总人口的比重;经商指数(单位:%):即非公有经济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等等。
(2)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文件数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文件数量);拓宽科技体制融资渠道(文件数量);加大财政税收支持(文件数量);市场化指数(单位:%):即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知识产权指数(单位:作/万元):该指标选用专利申请量与GDP之比;政府规模(单位:%):即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与总人口的比重;对外开放度(单位:%):选取出口额加上进口额与GDP的比例。
(3)科技创新经济环境。城市化率(单位:%):即从事非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失业率(单位:%);通货膨胀(单位:%)。
2.2.2 科技创新人力、物力资本基础
每万人口的专利申请量(单位:件);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单位:人):即登记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地区人口的比率;研发全时人员当量(单位:人年):研究与发展人员指参与研究与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括项目课题组人员,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课题活动提供服务的辅助人员,全时人员当量是指全时人员数加所有非全时人员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的总和;科技机构人均固定资产原值(单位:千元/人)。
2.2.3 科技创新投入
(1)企业投入。技术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单位:%):即各地区大中型企业中技术开发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单位:%):指各地区大中企业中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单位:%);企业技改投资比率(单位:%)即企业技改投资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科技开发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单位:%)。
(2)高校、研究与开发机构投入。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单位:个);每万人高校教工数(单位:人);教学与科技中副教授以上人员(单位:人);高校科技服务课题数(单位:项);R&D投入占GDP比重(单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数(单位:万元);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单位:%)。
2.2.4 科技创新产出
获奖成果数(单位:件);每百万人口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单位: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单位:%);技术市场成交额(单位:万元):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以及技术服务等有偿技术交易额;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单位:%):指新产品开发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单位:%);S&N、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单位:篇):即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和优秀博士论文的数量和;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单位:件):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ET(《工程索引》)、ISIP(《科学技术会计索引》)收录的论文数;国内CSCD、CSSCI收录论文数(单位:篇):指被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每万人火炬、星火计划及成果推广项目(单位:项)。
3 科技创新文化评价模型
3.1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样本矩阵
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信息上会发生重叠,从而影响评价工作的进行。设某区域Ri(i=1,2,…,n)在指标Ij(j=1,2,…,p)下取值为,得到指标矩阵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反映问题的角度和形式不同,指标较多,且各指标的量纲不同,为便于比较,对指标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令y=X/(对于逆指标如基尼系数、失业率等的处理需要把X取负号),得到规范化矩阵Y=(y)np
3.2 计算相关矩阵
R=(r)=YY/(n-1)(i,j=1,2,…,p)
r=yy(t=1,2,…,n;i,j=1,2…,p)
3.3 求特征值
解样本相关系数阵的特征方程|R-?姿Ip|=0得到p个特征值?姿1≥?姿2≥…?姿p≥0
3.4 确定主成分
按≥0.85确定m个主成分,使信息利用率达到85%,求出前m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将之规范化,得到每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y1,y2,…,ym。
3.5 综合评价
求出样本在每一主成分上的得分,构造综合评价函数F=a+a+…+a,ai为每个主成分yi的方差贡献率,(i=1,2,…,m)为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分别按和F对样本进行排序,即可得到各样本的综合得分。其值越大,某一区域的科技创新文化越优。
参考文献
1 蒋慧工.国家核心竞争力三元素:人才、创新、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李杰.科技创新文化的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4(9)
3 陈依元.试论科技创新文化内涵体系[J].宁波大学学报,2003(12)
论文关键词: 科技;管理;机制改革
论文摘要: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完善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等举措。
引言
科技管理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控制、领导等系列工作,整合并有效利用各方面资源,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它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办法,旨在提高我国科研管理水平,为自主创新工作提供良好培育土壤,构建创新型国家。然而,受到传统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制约,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目前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科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之路,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1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定位,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在现有机制下,政府要为自主创新搭建平台,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顶层体制设计有待优化
当前我国在科技管理机制上,没有突破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行政色彩浓厚,体制性的障碍仍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仍然存在;没有建立起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对如何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培养鼓励创新的环境等探索不够。结果造成科技资源分散、组织动员能力与协调能力不足,甚至影响到科技发展目标和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亟待改革深化。
2.2科技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并走进全球化浪潮之中,但相比之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显滞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性作用,然而,目前科技项目的设置并未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导致项目研究开发与成果应用分离普遍,科技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有“脱节”现象。这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科技成果转化难,“走不出去”,在市场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少;二是科技管理部门作为“智囊团”的作用发挥不够,实业界与科研机构、高校的研发联系不够紧密。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而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还存在许多科技成果“含金量低”、离市场及企业要求有较大差距等现象.造成了我国有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3科技投入低,使用效率不高
根据200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结果显示,2008年全国R&D经费支出4616亿元,R&D与GDP的比值为1.54%.这个比值较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距离,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D经费强度都在2%以上,以色列甚至超过4%.而且,我国科技投入管理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往往造成重复立项与支持不足同在、投入不足与浪费低效并存。
3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3.1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当前,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政府科技管理活动应该遵循公共管理的规律,在行政体系、市场体系和社会资源3个维度上考虑定位,对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层面上的科研活动分层管理,并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突显地方特色,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具体来说,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要厘清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多方关系,例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观念转变、科学引导、激励机制等举措,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
3.2具体措施
3.2.1创新科技管理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科技要创新,科技管理必须创新;科技管理创新,科技管理理念必须首先创新。现有科技管理主要思路仍是决策权与执行权一体,政府科技部门一方面负责科技投入的规划、计划、使用方向,一方面安排项目经费的预算决策,甚至肩负科技投入经费使用的监督职能,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科技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只有转变这种管理思路,才能转变政府职能,应该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方分立的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首先,是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建议参考国外科研体制,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包括经费预算与分配,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项目的审批、管理和组织实施。这样,科技管理部门从日常的繁重的项目管理事务性工作中剥离出来,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实施一线调研,深入思考各领域科技计划和科技投入使用的合理性及效率.同时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咨询机制,让来自政府、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战略专家提供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方面的决策咨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地方创新资源与宏观发展趋势,更科学地设置项目计划,成功引导科研发展方向。
其次,是建立多层次的监督问责机制。应由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项目的评估,并评价与监督项目承担者的信用,依法处理各种违规行为.再由政府科技部门、科研机构、高校等科研部门共同监督、考核基金管理委员会的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促使基金委提高项目的筛选、管理和转化水平。
3.2.2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目前,科研单位对科研人才的评估、考核存在简单量化的倾向,也是导致科研工作脱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在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实现合理、科学的人才评估,切实推动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其目的是双管齐下、奖罚分明,对科研劳动及成果进行奖励和褒贬,从而调节和控制科研人员的行为,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值得重视的是,虽然科技部门、科研单位正日益重视激励制度的构建,但是容易忽视个体差异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因此一些部门如果没有考虑人才的工作特征和需求的差异性,“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2.3推动精细化管理,倡导成果转化后的“售”后服务
确立全面、规范的制度体系是成功实施科技管理的重要前提。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充分重视和抓好科技管理制度建设,把精细化管理理念体现到制度化的文件中去,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努力做到因为有制度规定而确保精细化管理不因人员变动而不再精细,并且不断把逐渐形成的好的做法、经验,进行整理、提炼,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制度,从而保证科技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只有关注细节服务、加强细节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只有不断从细节中提炼经验、完善制度,才能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个从细节到全盘、再由全盘到细节、再全盘这样一个螺旋式循环往复上升的过程。
4结论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遗留问题以及制度变迁引起的。但是,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管理体制必须克服体制、理念上的束缚,在新的环境下改革和创新,从管理理念、政府职能、激励机制、人才体制、精细管理等方面着手,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科技人才成长提供自由的土壤,形成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形成激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利益导向,为我国的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帆.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与信息化建设[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技创新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08-03
在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时代,发明专利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追求目标和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其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指标。为了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的决定,2012年9月广西教育厅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发明专利倍增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并指出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反映的是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反映的是专利的质量,而发明专利的拥有量更多的是体现为专利价值和市场的控制力。《通知》要求切实做好高等学校发明创造,落实发明倍增计划工作,并给出了总体任务目标:“2015年末,示范性高职院校,偏重理工科的高职院校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累计20件以上,偏重文科类的高职院校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累计10件以上;其他高职院校,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件以上”。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提升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能力,大力倡导“崇尚科技、实践创新”的开拓精神,在探索和实践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案例。
一、培育科技创新意识,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高职院校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是教师。教师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冲动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内在的原动力。按照“意识决定动机,动机决定行为”的心理逻辑,只有让老师具有科技创新积极性和动力,学校的专利倍增工作计划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提升高职教师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找抓手、建平台、有约束、给激励等措施,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意识,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全面调动教师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一)倡导“崇尚科技、实践创新”的开拓精神。高职院校的教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不同于专业科研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高职教师主要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或专业技能教学活动,直接面对教育教学和专业技能实践中的问题。可以说,实践性是高职教师职业的根本特征。如何发挥高职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环境条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崇尚科技、实践创新”的科研理念,鼓励教师先从教学需求着手,打开科技创新之门。当教师遇到教学设备的问题时,学院就鼓励教师先针对性地对教学设备、实践和实训设备进行改进或改造,使其满足教学需求,引导教师迈出科技创新的第一步。将教育教学与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教师没有了压力,科技创新、科技发明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事,也不再一提科技发明和创造就犯怵。只有教师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才有可能指导和带领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环境中,必然要受到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好的环境与氛围能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举办主题为“崇尚科技、实践创新”的学院科技节暨科技成果(作品)展、主题为“让创新的智慧在高职高校闪耀光芒”的百日发明创造竞赛活动,举办由市科技局和七家专利公司组成的“专利知识宣传一条街”等活动,精心创设科技创新环境,营造科技创新氛围,调动广大师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同时,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的平台建设,也为广大师生开展科普活动,鼓励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指导在校大学生开展科技教育、科技服务和发明创造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开展科技创新专题培训,提升专利申请质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科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可循。积极倡导和大力推进高职教师崇尚科技、实践创新,必须帮助教师掌握一定的科技创新原则、方法和步骤,否则会出现劳而无功或走弯路的现象,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聘请了广西科技厅知识产权局、柳州市科技局知识产权科、专利公司等专家先后到学院为师生开展“培育高校知识产权文化”、“ 专利基础与发明点发掘”、“专利申报流程与专利申报材料”等专题讲座,帮助师生了解知识产权文化、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掌握知识产权及专利基础知识、专利点挖掘、专利申请文件的重要价值、专利申请资料的准备等,并结合相关案例解读专利点发掘的原则、方法以及专利申请文件写作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帮助教师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规范科学研究行为,提高教师科技创新工作的自信心和效率,提高专利申请的成功率。
(四)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实现科技创新目标。在倡导高职教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管理机制建设与机制上的突破非常关键。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与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养成有关,还与学校组织的积极引导和维护有关。学校要关注和正视教师真实的科技创新状态,为教师科技创新寻求提供外部氛围和条件支撑,在明确任务目标、履行责任职责的同时,实施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保护每位教师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对《科研工作管理办法》《科研工作量计算与奖励实施办法》等进行了修订,并出台了学院《专利管理办法》, 目的是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与此同时,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将自治区教育厅和柳州市科技局下发的高校发明专利申请倍增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二级学院和部门,各二级学院和部门再根据任务目标制订实施计划与方案进行落实和推进,以保证任务目标的实现。2013年,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共申请专利项目113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77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获得授权受理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超额完成专利倍增工作任务。
二、高职院校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
高职院校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实现发明专利倍增计划目标,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找准抓手,找准切入点。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专业性很强的轨道交通类的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坚持科技创新与教学需求相结合、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探索形成了一些实践案例。
(一)科技创新与教学需求相结合。高职院校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应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并以此作为切入点,从教育教学需求着手打开科技创新之门。2013年,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诞生的56项专利成果中,有45项是用于教学辅助设备或实训设备。例如,为了方便教学而研制的高铁列车控制仿真实训系统、电控发动机多功能教学台架、ZK-1301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智能实训系统、铁道沙盘道岔转辙机、城市轨道交通车载定位试验装置、动车模拟驾驶系统、移动式机车模拟驾驶视景增亮装置 、城市轨道交通车载定位实验装置、汽车防盗器教学台架等,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电控发动机多功能教学台架(含3项专利成果)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专利成果会上一经公布,就有企业提出合作生产的要求,因为这套技能训练系统可以模拟设置70多个故障项,对汽车维修职工岗位培训也有很好的效果;高铁列车控制仿真实训系统(含3项专利成果)以单片机和电子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沙盘仿真形式呈现,可实现模拟列车在车站的自动停车和启动、列车在区间的自动跟踪运行控制等;ZK-1301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智能实训系统(含5项专利成果)可进行列车调度指挥、接发列车演练、列车控制等多项铁路行车专项作业的技能演练,还可进行车地信息交换实验、机车信号测试、移频自动闭塞区间信号系统参数测试、列车追踪信息传输与测试、信号故障模拟分析与处理等信号专业实验与实训,该设备已成为中国职教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14年全国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技能大赛竞赛用指定设备。
(二)科技创新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以强化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导向、从源头上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发明专利快速增长为目标,把发明专利产出作为科研项目(理工科项目)立项条件和验收指标,纳入学校科研项目申报、评审、立项、验收等相关环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出台多项政策优先资助具有明确专利成果产出的科研项目,鼓励科技创新、促进发明专利倍增。具体做法是:一是优先扶持有专利产出的科研项目获得立项;二是通过学院审核审批获得立项的科研项目,学院按相关规定都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资助;三是科研项目产出的专利申请费全部由学院承担;四是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学院负责支付3年的年费。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在减轻项目组(或发明人)经济负担的同时,也体现了学院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和扶持,以及教师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价值。与此同时,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每年还对专利成果人给予科研工作量的计算和奖励,对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给予表彰和奖励。荣誉与成就感极大地鼓舞了教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也促进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求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鼓励教师积极承担行业企业委托项目,参与行业企业的科技研发、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例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学院与南宁铁路局电务段共同研制的“信号设备多功能综合测试台”,是针对南宁电务段部门提高检修和检测信号器材的需求而设计的。设备使用两年多来,现场反映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界面友好,能满足铁路信号综合工区日常轮修器材的测试要求,成功解决了铁路信号工区需要购买多种测试设备的问题,为企业节约成本支出近百万元。又如,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设计的“自泳涂装生产线”,采用“化学前处理”+“四喷二烤”的工艺设计、自动化程度高,能够高质量的喷涂五菱之光、SPARK等现有的所有微型车的保险杠,并配备有自动化的工件输送,高精度的机器人对工件进行火焰处理和采用机器人罩光喷漆系统,其中工件采用的滑撬输送链在国内首屈一指,已用于柳州五菱保险杠涂装、柳州市利威车业橡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KNT831LF灰阴极电泳涂装,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与南宁铁路局共同研发的“便携式机车应急综合无线电台”,具有无线列调机车电台功能,实现了机车司机与手持台(助理值班员、运转车长、工务看守)、机车电台(其他机车)、车站电台(值班员)之间同、异频通话,同时具有列尾风压查询、控制功能,配备机车电源和蓄电池两种供电方式和110V直流电源接口,同时具有录音功能,可进行通话录音,并能将录音数据下载分析,该设备荣获南宁铁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问题与思考
每一所高职院校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也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共性的问题,如科技创新能力有限、科技创新人才不足、科技创新机制体制不完善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高职院校自身来说,需要重视以下两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一)加强科技创新机制的建设。由于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还处在探索、实践、形成和积累阶段,科技创新的管理体系尚不够完善,对教师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的劳动和价值认定还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高职院校领导首先要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使学校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能得到很好地落实。其次是要完善科技创新机构建设,如配备常设的科技创新组织(部门),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既有利于发挥学校学术环境宽松自由的优势,又有利于科研队伍成长和学术规范的科研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青年教师的扶持力度、资助力度,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合理规划、安排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保证教师有一定的进修学习和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时间。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引进高端人才时一定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为我所用,避免盲目、务名、务虚的现象发生。
(二)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与本科院校相比,在资源、实力、环境和条件上存在严重不足,开展自主创新会面临诸多困难,而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人才靠招聘或引进更是不现实和困难的。所以,高职院校应走培养为主、引进为辅、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途径,加强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在岗学习提高,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克服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重视学历提高忽略技能提升的现状;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项目、技术研发,掌握了解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术等。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中,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设备条件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突出业已形成的办学特色,以学校发展、专业发展、技术服务为突破口,以科研项目带动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以学科专业方向汇聚科技创新人才梯队,以合作研发发挥科技人才的传、帮、带作用。
高职院校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是高职院校质量工程的新课题,也是对高职院校办学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新要求。分析和研究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探索和实践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以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为主体的科技创新途径,对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办学影响力、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情境 信息技术 课堂效率
《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平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新课改实施以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创设教学情境存在这一定的误区。
比如,许多老师非常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但是这种重视流于形式,出现了为情境教学而情境化教学的倾向,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质关注度降低,热闹情境的背后却是课堂效率的底下,导致教学情境的价值流失。再如,许多老师认为创设情境是新课导入的事情,因此在新课导入是大费周折地创设各种情境来吸引学生。其实教学情境是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既可以在课的开始创设,也可以在课中或课的结尾创设。
教学情境不是多多益善,只有有效的教学情境才能增加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适当的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首先,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所谓贴近学生实际,也就是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要将教材的内容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现出来,让学生在类似的真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
例如,在教“认识IP地址”这节时,学生对IP地址这个概念是陌生的,如果直接给出IP地址的定义,大部分学生一定不知所云,因而我用现实生活中写信和打电话这两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来类比,引出信息世界里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也需要类似于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之类的标识,也就是IP地址,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把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俗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与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其次,可以随机应变,师生共建教学环境。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教学变化不定,所以课堂教学不可能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进行。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教师没有预设到的情况,我们要能适时应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适当放手,给学生参与的空间,让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网络安全与信息系统维护”这节内容时,我先介绍了预先准备的与网络安全相关的事例,然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网络安全方面的事例,前几个同学都是按照我课前准备的思路回答的,突然有一个男生发言:“我在网络上假装小女孩,利用美人计,骗取了很多游戏装备和虚拟货币。”这名男生的言语中透出无限的自豪感,课堂上立即议论开来,原来班里像他这样利用网络骗取东西的不止他一个。我感到非常惊讶,对于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不过我很快镇静下来,出示了约束网络行为的法律法规。这个男生不屑地说:“网上谁认识谁啊,反正又找不到我!”这时我灵机一动新添了一个实践环节,让学生登录校内网的留言板系统,让学生匿名登录,对这个话题畅所欲言。然后展示留言板数据库,向学生解释:“虽然发言人是匿名的,但发言人的所有言论都和自己的IP地址对应起来,要想查找发言人,只要找到他电脑的IP地址就可以了。”这节课对于这个男生的问题我既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加以批评和职责,反而是根据他的行为还介绍了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IP地址这两个内容,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情况的创设最终是为教学服务的,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自己吸收消化新知识,发展个性和培养能力。创设情境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但也不是灵丹妙药,在运用时只有加以选择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此外,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期地探索和研究。
摘要:1.《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实验)》
关键词:科技创新 金融支撑 体系构建
国际经验表明,金融支撑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没有有力的金融支撑体系,科技创新将难以发展。金融支撑体系从多个方面支持科技创新的发展,因此构建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问题的提出
金融危机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将无法持续,只有通过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才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金融支撑不足制约着科技创新的发展,唯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融支撑体系才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最终解决方案。
二、构建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满足科技创新的融资需求
科技创新的主体,不论是大企业、中小企业还是科研院所都被科技创新所需要的资金困扰着。科技创新往往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单靠企业的自有资金往往难以满足研发的需要,构建有助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将有效地摆脱资金困局。
(二)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资产定价
科技创新具有带来未来收益的可能性,可以看作是一种资产,但是其价格很难确定。只有构建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才能为其确定公平合理的价格,促进科技创新的转化以及产业化。
(三)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风险管理
科技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单个主体往往无法承担研发失败带来的损失,潜在的风险削弱了部分主体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发展。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将利用分散、对冲、转移、规避、补偿等手段降低科技创新的风险,提高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四)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激励和约束
科技创新的有效性一直是社会关心的核心问题,许多科技创新的成果并没有使用价值,投资于项目上的资金势必被浪费,不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将激励有效的科技创新,抑制无效的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的有效性和资本的有效利用。
三、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的构建
(一)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政策环境。没有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将难以构建。二是信用环境。要构建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必须要提升科技创新主体的信用程度,只有具有良好的信用环境金融资本才有可能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三是法治环境。目前,应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二)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一是设立政策性科技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由于业务限制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有限,因此国家应该尽快设立专门针对科技创新的国家科技发展银行。国家科技发展银行是由政府设立,代表国家利益并按市场运作的特殊法人。二是建立多层次的覆盖广泛的政策性担保体系。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多层次的覆盖广泛的担保体系是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三是积极发展政策性科技保险。科技保险能有效地控制科技创新的风险。这不仅能有效激励企业的科技创新,而且可以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流入,有助于解决科技创新的资金困境。
(三)加大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
1、提高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商业银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会按照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原则运营。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银行很难发放科技贷款。提高商业银行发放科技贷款的积极性,可行的办法是采用“基准利率加风险溢价”的方法,即在科技创新贷款初期执行基准利率,待科技创新取得收益时再获得相应的风险溢价。
2、商业银行积极开展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只有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业务模式等方面进行金融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并获得相应的收益。
3、设立科技银行
可以借鉴美国硅谷银行的经验,设立专门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发放科技贷款的商业银行,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从先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再过度到科技银行。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在科技创新集中的地区设立科技支行发放科技贷款,杭州银行科技支行是首家专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该行的经验值得其他商业银行借鉴。
(四)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1、扩大创业板市场规模
创业板市场为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资本市场的各项服务,促其快速成长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我国已于2009年创立了创业板市场,目前应加速扩大市场规模以满足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
2、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蓄水池”和“孵化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应积极为非上市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股权转让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促使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
3、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债券融资是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形式,在提高金融资产流动性等方面具有股权融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必须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型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应注意风险和收益的匹配。美国、日本等国科技资金的来源渠道中债券融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起了重要作用。
4、积极建立完善科技产权市场
科技产权市场是科技成果转让的场所,目前,相当部分科技创新单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因此应建立更多的有利于科技成果尽快转化形式多样的科技产权市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五)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1、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
应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引导以下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一是各类金融机构。如果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公墓基金和私募基金机构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将会极大地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二是有实力的大企业。有实力的大企业往往掌握数量庞大的货币资金,如能引导其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一方面可以满足其资金保值增值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显著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三是个人投资者。2010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0多万亿元,比2009年增加16.3%。我国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在相当比例上可以参与风险投资。四是外资。引导外资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一方面可以拓宽、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外资增值保值的内在要求。
2、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
只有具备通畅的退出渠道风险投资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并得以不断成长壮大。借鉴国际经验,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主要为创业板市场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创业板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市场规模,完善其运营经营管理,保证其通畅快捷。
(六)积极进行金融创新
由于科技创新活动自身的特点,现有的金融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其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针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在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等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例如,可以采用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将科技创新企业的部分产权或成果,出售给普通的投资者,以便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再如,还可以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由于门槛低,机制灵活,往往可以作为金融创新的试点。
参考文献:
①巴曙松.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城市金融论坛》,2000(1)
②王英,刘思峰.构筑金融支持新体系,促进科技生产力形成[J].《金融与经济》,2005(3)
③孙可娜. 略论天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与支撑体系的构建[J].《天津经济》,2009(8)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一、引言
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内较为系统提出相关的科技指标则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率先提出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随后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李宗璋等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科技投入、科技创新产出三方面选择16个评价指标,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这16个指标做出评价。魏彦莉提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区域发展研究能力、区域教育培训能力、区域创新服务支撑能力和区域宏观创新环境指数8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殷晓莉、王里克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从科技创新潜力、发展能力、产出能力、效益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
科技创新对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加速区域经济增长、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等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各级政府、理论界和各个产业部门的共识。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区域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区域科技扩散吸收能力、区域科技产业化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五个方面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010年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做出评价,并对30个省区进行聚类,分析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科技创新是一定区域的创新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对区域创新资源进行创造性地集成后,将创新投入转化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并实现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本文基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遵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整体性原则,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区域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区域科技扩散吸收能力、区域科技产业化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五个方面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本文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得来,根据因子分析模型,对中国2010年30个省区进行实证分析,由于部分数据缺失,舍去。由于篇幅限制,具体操作过程省略。最终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四、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
从表2可以看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利用SPSS对30个省区进行聚类分析。第一类:海南、宁夏、青海、内蒙、黑龙江、贵州、山西、新疆、甘肃、云南、广西、陕西、江西。第二类:河北、四川、辽宁、河南、湖南、湖北、重庆、安徽、福建、吉林、天津、北京。第三类: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第一类区域的综合得分都为负数,说明这些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弱,均在平均水平以下,第一和第二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5.482%,而这些地区除陕西在第二公因子的得分为0.27423,其他均为负值,说明这些地区科技创新基础环境差,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低,技术吸收能力差,由于历史或地理等原因,这些地区经济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外资以及进出口贸易对这些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没有产生积极的效应。在第二类中,由于历史、地理、政治原因首先把北京、天津独立出来分析。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对外交流的中心,在第二公共因子上的得分最高为4.53274,第二为上海1.95396,北京为上海的2.3倍,说明北京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本基础和良好的科技引进吸收能力,政府重视对科技的支持,使北京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名列前茅。天津则在第四公因子上的得分最高,第二、第三公因子上的得分处于较高水平。其他区域综合得分相对于其他城市来时处于中等水平,但低于平均水平,这说明第二类和第三类区域之间的创新能力差距是非常大的。第三类区域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的排名都比较靠前,这些区域都属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投入水平高,人力资本丰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技术引进吸收能力较强,产出水平、产出效率高。第一、二类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程度一般,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向第三类区域学习,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引申出的政策含义为:
第一,注重科技经费的投入,但更要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积累与培养。人才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对科技吸收和应用能力,是区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应发展政府、企业、高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要既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又重视对现有的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第二,提高科技产业化能力。通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聚集,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特别是对第一、二类地区来说,区域产业聚集、产业结构优化,以此促发展促创新,是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
第三,继续加强区域间技术学习和对国外高端技术的引进学习。促进国际、区域间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完善技术市场和产权交易制度,促进技术在各区域的流动,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董丽娅.中国科技指标发展现状及关注的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2001.1.
[2]柳卸林,胡志坚等.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成员.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
[关键词] 大学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108?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方面加以推进,第一课堂创新教育主要包括一是教学方法的改进,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等;二是课程体系的优化,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1]。本文从“第二课堂”角度出发,探讨构建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拓展体系,以笔者所在工科学院为例,近年来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关键点,以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为突破点,实施了学生科研能力训练计划,营造了学院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带动了学风的整体提升,推动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拓展。学院学生屡获科技类竞赛大奖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等奖项,取得了突出成绩,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新时期高素质工科创新型人才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构建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培养体系和支撑体系,为地方高校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提供了有效借鉴。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学校的组织引导和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2],属于“第二课堂”范畴,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对提升大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荣誉感、促进学风建设、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促进师生交流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有助于激发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荣誉感
目前,因招生制度的原因,部分学生是专业调剂来到所学专业的,缺乏专业兴趣;或是即使是填报所学专业志愿的部分大学生也缺乏对专业的了解,缺乏专业荣誉感。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有助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激发其专业兴趣,提升其专业荣誉感。
2. 有助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第一课堂教育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对改善学校的校风、学
[收稿日期] 2013-07-30;[修回日期] 2013-11-18
[基金项目] 苏州大学2013年大学生生涯教育专项课题(2013SYJS005)
[作者简介] 潘爱华(1978-),男,江苏泰州人,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风和班风有积极地推动作用[3],同时也能营造校园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充分发挥培养成果的示范性,开展“朋辈教育”,营造了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学院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据统计,学院有65%的学生有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历,有效促进了学院学风建设。
3. 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就需要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是新时期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能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基础更加牢固、视野更加广阔、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参与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其在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并获得了广泛认可,每年有大量本科优秀毕业生到国内外高校深造,许多毕业生在短时间内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得到了社会认可,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培养体系
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系统工程,要构建系统化、多层次的培养体系,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才能确保培养工作全面展开。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实践过程[4]。笔者以所在学院为例,结合多年实践构建了“基础层级”“拓展层级”“提升层级”和“顶尖层级”的“金字塔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1. 基础层级――突出“创意和探索”
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第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面向低年级学生组织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基础层级”注重活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此层级活动趣味性强、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热情高,“基础层级”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2. 拓展层级――突出“兴趣和体验”
积极整合学院内外科技创新资源,针对二年级学生,开展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组织登高科技创新人才训练营。学院在学生自主申报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每年遴选一定数量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一定的资助,并配备指导教师,项目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并认真填写《科研日志》。登高科技创新人才训练营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素养为切入点,以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为目标,主要内容涉及:学术报告、文献检索、论文写作(涵盖选题、开题报告、论文框架、写作规范、调查指导等)、表达能力训练、科技创新优秀成果答辩、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学术交流等。学生在体验创新实践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科研兴趣,让学生初步掌握科研方法和提升科研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 提升层级――突出“投入和愉悦”
在拓展层级开展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研究活动,“提升层级”的科技创新活动强调学生或团队的独立性,让学生独立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逐渐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 顶尖层级――突出“创新和事业”
依托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组织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参加“挑战杯”竞赛)研究,同时参加以“挑战杯”学术竞赛为龙头的各类学科竞赛等活动,开展科技攻关研究,“顶尖层级”的科技创新活动突出精英化,通过参加竞争性强的科技学科竞赛和挑战性强的科技攻关研究,既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科技创新精英。
三、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撑体系
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各项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际效果离不开支撑体系,完整制度、组织机构、指导教师共同构成了支撑体系。
1. 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
一套健全的工作制度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础,制度应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制度可以分为经费制度、导师制度、保障制度、激励制度等。经费制度主要从来源不同和项目要求不同来制定,并分清项目管理和监督部门,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可以自设经费,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导师制度主要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的选聘和工作进行规范,二级学院应为每个课题组配备一名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或学位的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审查学生研究成果等工作。保障制度,主要是各种实验室开放方面的制度,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激励制度主要目的是激励和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科研和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和实际效果。学校要对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对指导学生获科技类奖项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对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给予学分认定、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奖学金评定等方面进行规定。
2. 组建高效的组织机构
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大学生科技协会”两大机构,负责领导组织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院大学生科技协会主要负责基础层级的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拓展层级的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的动员、申报、中期检查、结项和经费报销等工作及登高科技创新人才训练营项目的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负责提升层级和顶尖层级各类研究项目的动员、申报、中期检查、结项等的遴选和上报工作,负责学院科技创新成果答辩、汇报,同时负责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为学院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提供经费、场地、平台保障等。
3. 建设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
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为适应社会对工科大学生培养的目标要求,学院除校内专业教师外,还应组建稳定的外聘专家队伍。应聘请一部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企业需求及实践性环节非常了解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对学生科研项目实用性的确定以及实验测试等各方面都能提供具体帮助,提升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外聘专家也密切了学生与企业的关系,有助于推进工科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满足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校内外指导教师,相互交叉,互为补充,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实的支撑。
四、对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拓展的思考
1. 注重整合资源的系统性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拓展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系统整合资源的必要性。要充分整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学校资源和学院资源”“社会资源和校内资源”,为“基础层级”“拓展层级”“提升层级”和“顶尖层级”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服务。同时,由于四个层级的培养体系各有侧重点、各有参与主体、各有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注重整合资源的系统性,解决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培养不系统等问题。此外,要特别注重整合企业资源,拓宽外聘专家、企业赞助和企业项目经费的来源,提升研究项目的实践性并突出社会服务,切实提升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水平。
2. 注重培养实践的针对性
确立“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组织开展针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参与活动意愿和对活动的意见建议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科技创新需求,推动工作创新,优化培养体系。如在基础层级,要设计贴近学生需求,符合年龄特点的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才能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率,才能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在拓展层级的登高科技创新人才训练营项目,要注重工科大学生的特点,组织实践和应用性强的活动,如企业见习、参观等。只有注重培养实践的针对性,才能确保培养实践的实际效果。
3. 注重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指导教师的积极参与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践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对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指导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给予奖励,同时在相关成果认定、岗位聘任和评奖评优等方面也要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奖学金制度、学分认定制度和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等方面进行激励,如笔者所在学院,专门设立了企业捐赠奖学金,定向奖励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培养体系实践的积极性。
4. 注重培养成果的示范性
在培养实践中要注重树立培养典型,发挥激励示范作用,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类竞赛,带动优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同时,参与的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并获得了广泛认可,激励了大批学生积极投身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形成了良性互动,确保了培养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荣,常云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24-25.
[2] 姚聪莉,任保平.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9):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