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范文

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

第1篇: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范文

关键词:咸阳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研究

一、咸阳市概况

咸阳介于东经107°39′~109°11′,北纬34°12′~35°34′之间,东与铜川市、渭南市毗邻,北与延安市、甘肃省平凉地区和庆阳地区交界,西与宝鸡市接壤,南与西安市相连。南北最大纵距14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06公里,总面积10196平方千米。现辖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武功县、三原县、泾阳县、乾县、礼泉县、永寿县、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等2个区1个县级市10个县。因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以秦代国都所在地、汉唐帝王陵墓群和古朴典雅的明清城而闻名于世。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在此筑城立阙算起,已有2350多年的建城史,被评为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及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以及首届中国魅力城市等。

二、咸阳市旅游发展现状

(一)咸阳市旅游资源的特点。(1)民俗风情资源别具特色。咸阳的民俗文化涵盖渭北黄土文化和关中民俗文化,集中反映在建筑、饮食、娱乐和剪纸等方面,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北部以礼泉、秦都、兴平、乾县、旬邑等地为代表的民俗风情、秦汉文化、秦汉歌舞及社火、剪纸、皮影、牛拉鼓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技术精湛,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一批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正在发展壮大,形成别具一格的民俗风。(2)地热资源得天独厚。咸阳已探明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区和兴平、武功、礼泉、三原等县,总资源量折合标准煤约50亿吨。其微量元素和有益组份之丰与达标种类之多,在国内名列前茅,且利于开采,为发展温泉水疗、沐浴业、医疗和足疗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6年2月18日,咸阳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地热城”,同年,国家发改委将其列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3)传统医学资源独树一帜。咸阳自古名医荟萃,许多宫廷保健秘方和民间偏方验方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和科学研究,不断发扬光大。现在咸阳市各类野生中草药资源有138种,有西北最大的中医药标本室、全国第一所中医药科技博物馆,而且因为拥有著名的陕西中医学院、陕西中医研究所等中医科研院所等一批著名的中医专家,而被誉为“神城”。(4)主要以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等人文旅游资源为主。旅游资源单体是指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咸阳市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单体共计845个,咸阳市旅游资源主要以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等人文旅游资源为主,旅游资源类型较为单一。(5)旅游资源单体分布不均衡。咸阳市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以渭城区、乾县、泾阳县、三原县局多;特品级旅游资源单体在渭城区、兴平市、礼泉县、乾县、彬县、三原县、旬邑等县都有分布,而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居前五位的是渭城区、乾县、秦都区、三原县、旬邑县。总体而言,咸阳市旅游资源单体地域分布不平衡。

(二)咸阳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1)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咸阳是我国的著名古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素以“秦都”、“帝陵”闻名于世。咸阳地处渭河、泾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市内有文物古迹4951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68处;有大小历史博物馆10座,展出的珍贵文物4万余件。咸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很大。(2)已具备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咸阳有很多风味小吃,如 “乾州四宝”、“三原小吃宴”、礼泉水盆羊肉、彬县御面、长武锅盔等,且小吃摊点众多,好吃又便宜。咸阳的酒店类型齐备,价位合理,但酒店普遍规模偏小、档次不高。咸阳作为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点众多。当地的民间草编、咸阳皮影、民间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工艺精湛,样式精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地方风情,是前来咸阳旅游购物的首选。此外,浪漫的音乐茶座,民间社火,皮影表演等,都可满足前来游客的旅游需求。(3)地域发展不平衡。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但由于旅游业本身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在资金上需要大量投入,虽然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旅游产业,但是毕竟资金有限。而产业再生产资金又少,致使旅游资源开发和再开发循环速度缓慢。

(三)咸阳市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资源开发存在重复性、盲目性。咸阳主要以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为主,其又以陵墓旅游资源占多数,陵墓资源就其物质属性而言,仅土堆而已,其大体上是相似的。又因为咸阳关于这些资源的开发目前只涉及表层,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导致旅游资源开发的越多,重复性建设就越多,资源开发存在重复性和盲目性。(2)旅游者活动类型单调。咸阳旅游资源开发建成的旅游产品,能供给旅游者旅游活动还仅停留在旅游的基本层次即游览观光。旅游类型单调、活动不足,缺乏参与性强的度假型旅游活动。至今,咸阳还没有一处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温泉洗浴、保健足疗的经营场所随处可见,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许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其知名度还比不上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到咸阳旅游的旅游者的活动类型相对单调。(3)旅游宣传力度不足。咸阳市财政每年下拨的旅游宣传经费比不上省内的西安市、宝鸡、延安各市,更难与外省相比。由于经费匮乏等因素制约,咸阳市无力在央视、外省市和本省主流媒体上宣传推介自身旅游产品,以及举办高规格、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节庆活动,严重影响旅游宣传促销的规模、水平和发展。这就势必减弱了咸阳旅游资源的知名度,造成咸阳优良级旅游资源很多,人们却不知道或知道很少的局面。(4)进入性较强,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较低。咸阳交通便捷,旅游的可进入性较强,但各景点联系较差,从这方面来说,咸阳旅游地的可进入性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地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到目前为止,咸阳旅游市场购物分散、产品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景区普遍无功能完善的停车场、接待室和游客服务中心等。这些严重影响了旅游者在旅游地“食、住、行、购、娱”的活动,降低了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三、咸阳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分析

(一)把文化引入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在咸阳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加入文化因素显得更为重要。人文资源是咸阳的优势,原生的自然资源设计后可变为旅游产品,而人文资源却相对复杂。因其既有物质属性,又具有超乎物质之外的精神属性。如咸阳的陵墓,其物质属性仅为坟墓,一个土堆而已,单从物质属性来看,不易刺激大众游客的兴奋中枢,但其文化属性方面却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结晶。旅游产品的精神文化的开发就是要能和游客的精神文化感受产生融和、共鸣或撞击,从而达到新、齐、美的感受,扩大或延伸旅游吸引物的文化容量。如在乾陵可根据历史文化背景自办或引进一些诸如仿唐歌舞、女皇登基、列国朝、仿唐车马环陵灯光唐文化演艺项目,在过渡区开发建设唐市、马球场等仿唐民俗餐饮娱乐项目等,深入挖掘旅游吸引物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积极开发参与、游乐、度假型旅游产品。咸阳主要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似乎只能搞观光旅游,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从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观光旅游等来划分,观光旅游仅为旅游的初级阶段,咸阳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游客夜生活的相对缺乏、参与性项目的相对缺乏,游乐项目的相对匮乏是游客停留时间少的重要原因。咸阳应大力发展参与性强的旅游游乐项目,并努力发掘民俗旅游。如不断壮大康复保健旅游,也可重点选择反映咸阳民间文艺特色的社火、皮影、牛拉鼓、歌舞(仿唐、仿秦、仿汉等歌舞)的杂技、文艺等表演项目,积极推进文化部门和旅游的结合,解决旅游活动类型单一的问题。

(三)不断壮大康复保健旅游。咸阳可以利用地热水有益成分多的特点突出,满足医疗洗浴、康乐保健、旅游度假等不同选择的需要。因为地热,古城咸阳在获得“魅力城市”、“最佳宜居城市”之后,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再度升温,加上传统医学文化积淀深厚,要依托丰富的地热资源, 继续推进以足疗为代表的康复保健旅游项目的发展和规范工作,开发建设温泉水疗、温泉度假、温泉洗浴、温泉足疗中心等一批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同时加入文化因素,把咸阳历史、民族风情合理地加入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独具特色的咸阳康复保健旅游,依此来提升咸阳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更新观念,调整政策,实现开发主体多元化。随着西咸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咸阳和西安共同发展成为趋势,咸阳众多的旅游资源中,最具吸引力和震撼效果的是其作为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都城或京畿重地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尤其是汉帝陵墓群以及唐帝陵墓群。西安表现为“”文化,而咸阳表现为“帝陵”文化,这两种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文化遗产类旅游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在咸阳未来的发展中,与西安联手打造“大西安遗产型国际旅游目的地”,实现开发主体多元化。

(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咸阳市旅游资源等级高,特色强,但知名度有待提高。如汉阳陵内各类文物古迹数十处,保存完好的彩陶俑可与秦始皇的兵马俑相媲美,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许多游客坐飞机来西安旅游,却不知汉阳陵近在咫尺;曾被誉为“关中第一奇观”的彬县大佛寺,近年来,知名度大不如前,旅游人数增长缓慢。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咸阳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刻不容缓。

(六)利用西咸新区的良好机遇,实现西安咸阳的共同发

展。对咸阳来讲,西咸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接受西安城市外溢效应,分散西安的部分城市功能,充分利用西安的人才、技术、信息、金融、科技、文化、基础设施等多方面优势,扩大咸阳城市规模,加快咸阳城市化进程,增强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实力,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吸引力,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使咸阳城市化水平在较短时间进入西部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平台。可见西咸共同发展可实现西安咸阳的优势互补,那么作为咸阳旅游系统更应抓住这一机遇,练好内功,不但要加强硬件质量,更要注重软件建设,整体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肖星.中外旅游地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6~18.

第2篇: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范文

关键词:旅游活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

[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9.

第3篇: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范文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真实性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和核心。文章基于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对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对策和建议(即范围选定、符号提升、帷幕设置、社区参与、动态建构),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社会旅游资源 真实性 建构主义真实性

引言

随着“深度游”的兴起,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游览单一的旅游景点,更希望能接触到旅游地真实的社会生活。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把那些跟人们当下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资源纳入旅游资源开发的范畴。

然而在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方兴未艾之时,部分地区的开发却受到了质疑。社会旅游资源开发不仅需要满足游客的真实性体验需求,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伦理和日常功能等方面,只满足单一需求的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无疑是片面的。有鉴于此,本文从建构主义真实性的角度,提出了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与策略,以期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指导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性

社会旅游资源是指“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当代人类,及由当代人类所创造的、不以旅游为主体功能的,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活动”。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社会旅游资源反映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具有真实性的内涵。为保障社会旅游资源的主体功能,这个“真实性”是需要被重新“建构”的。

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认为,绝对真实是不存在的,真实是社会建构的结果。绝对客观的、静态的起源或“原物/作品”是不存在的。真实性是旅游产品生产者和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想象、期望、偏好、信仰和权力赋予旅游产品的某种真实。建构主义真实性将真实性理解为一种“象征”的真实,是社会建构的结果,适宜作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建构主义真实性契合社会旅游资源的“真实性”内涵。社会旅游资源的“真实性”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真实,它往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体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因此社会旅游资源的真实性是时代建构的结果。

其次,建构主义真实性契合旅游者对社会旅游的预期。旅游者在社会旅游中追求真实性体验,但是否体验到真实取决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预期和想象,而旅游者的预期和想象是可以通过宣传等方式建构的。

最后,真实性建构的过程契合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是开发者和旅游者对真实性互相探索并最终认可的动态过程。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者需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根据旅游市场真实性需求,不断建构和完善社会旅游产品的真实性。

基于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的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范围选定:“真实性”代表甄选

“真实性”代表甄选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步骤。经过甄选的社会资源应反映旅游地真实的社会状况,符合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预期与想象。具体原则应立足以下几个方面:

1.代表性。社会旅游资源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充分展示当地人民生活、社会建设成果或地方形象,帮助旅游者了解旅游地真实的社会文化状况。比如浙江杭州市在甄选代表时,从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六大领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社会文化、社会政治和节庆会展等)选出了100个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就具有典型的杭州特色。

2.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能否持续经营的前提。由于旅游者存在着个体差异,具有不同的真实性期望,对社会旅游产品会形成不同的真实性体验动机。开发者应根据市场调研, 选择出具有针对性、有市场需求的社会旅游资源。

3.整合难度。社会资源由于功能属性、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整合难度各有不同。真实性开发过程中会影响社会资源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从而会加大开发和整合的难度。如北京市在甄选代表时,最初将110指控中心列入开放点,但由于公安部门的可进入性不强,整合难度大,最终只能放弃。另外,由于社会资源隶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旅游部门只能通过其主管部门协同管理,因此,开发者还需考察社会资源点的管理体制,评估其整合难度。

4.社会伦理及道德。社会旅游资源有别于自然旅游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当地的生活、信仰和文化习俗,涉及社会伦理和社会道德的领域,因此并非所有的社会资源都适合进行旅游开发。开发者需要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选取的社会资源应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的规范。如上所述,巴西将贫民窟作为旅游资源,就是一个反例。

(二)符号提升:“真实性”符号建构

社会旅游产品因其独特的真实性属性而具有吸引力,但这种真实性仅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通过符号提升,使社会旅游产品成为真实性符号代表,并借助市场营销手段被旅游者认同,才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的关键。具体而言,对“真实性”符号的建构可分符号提炼、景观命名、功能改造、宣传推广四大步骤。

1.符号提炼。首先,社会资源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应该被赋予某种价值与意义,这种价值能使其成为真实性的符号代表,并符合旅游者的真实性预期,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将社会旅游资源进行价值赋予的过程是符号提炼的过程,也是旅游产品定位的过程,为以后的社会旅游资源开发各环节奠定了基础。

2.景观命名。其次,将社会资源冠以某种名称,使符号的价值得以彰显。景观命名的原则,一是主题明确,符合旅游产品定位;二是易于宣传,通常可从典故、历史、人文、习俗等方面考虑,景观命名应具有丰富的外延,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

3.功能改造。再次,对筛选的社会旅游资源进行功能改造,以使其更符合旅游者的真实性体验预期。社会资源主体功能并非旅游,当确立其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便要在保持基本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其旅游的功能。在改造的过程中,应以提炼的符号为准绳,以景观的命名为参考,增加缺失的符号元素,凸显已有的符号元素,使“真实性”更加饱满和立体。

4.宣传推广。最后,根据建构的符号以及旅游者的心理认知,借助市场营销手段,通过旅行社、网站、海内外组团社、编印宣传手册等进行推广。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社会旅游资源分散,如果依靠单位或者个人力量进行宣传营销,难以形成鲜明统一的旅游形象。应借助政府的力量,将形象宣传推广提高到城市文化建设与打造文化品牌的高度。

(三)帷幕设置:“真实性”时空营造

随着游客的涌入,或多或少会造成对社会旅游资源主体功能的冲击(如北京胡同游的尴尬),“帷幕设置”则有助于解决这个矛盾。所谓“帷幕”是“前台”与“后台”的一个“缓冲区”和过渡空间,其功能类似于舞台上的帷幕。 “真实性”帷幕设置可防止过度旅游化影响社会旅游资源日常功能的正常运转,保障其功能属性和政治安全性,弱化政治敏感度。具体而言,帷幕设置有两种形式:时间帷幕和空间帷幕。

1.时间帷幕。时间帷幕主要是指社会旅游资源点在特定的开放时间,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形成一段特殊的缓冲及准备时间。如北京市设立旅游开放日的单位在每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和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免费开放。其他时间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这便明确了游客的参观时间。

2.空间帷幕。空间帷幕主要是在特定开放区域通过设置 “帷幕区”,形成后台的缓冲空间和保护性空间。如北京市金融资产交易所在正常工作不扰的前提下,对交易大厅进行适当整修,并设立接待区、参观通道、休憩点和游览标识,明确了游客参观范围。与此同时,空间帷幕的设置不仅仅是单纯的隔离开放区,还可以通过符号运用、文化主题设计等形式来营造真实性体验氛围,引导旅游者的真实性体验,满足游客的预期。

(四)社区参与:“真实性”体验塑造

社区居民及工作人员的参与对于真实性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为增强旅游者真实性体验起到了独特作用。社会旅游资源开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将当代居民生产生活的常态以特殊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只有充分尊重当地居民(包括旅游从业人员)的意见,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才满足旅游者真实性互动体验。

具体而言,社区参与可通过背景及知识讲解、社区文化展示、游客互动参与等形式来创造体验氛围,增强体验效果。需要强调的是,为调动单位及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政府应引导资金投入及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1.背景及知识讲解。旅游地社区居民,尤其是旅游从业人员的人文背景介绍和专业知识讲解在旅游体验塑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从服务方面保证旅游体验质量的基础。在人文背景介绍上,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介绍的全面性、深入度、自豪感和投入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旅游体验氛围的“人气”营造和旅游者对“真实性”的判断,进而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在专业知识讲解方面,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讲解员的专业讲解程度、敬业精神等因素也直接关系着旅游者的“真实”感知。因此,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培养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引导社区居民加强对历史及社区文化的了解。

2.社区文化展示。社区居民是社会旅游资源社区文化及当地生活的活性载体,他们的生活习惯、服饰语言、生活习惯本身就是真实性的旅游载体,而且他们本身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因此,可在社区居民生活基本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发挥社区居民(包括志愿者、单位职工等)的积极性,鼓励开展社区表演、体育、娱乐、比赛活动。如杭州市珠儿潭社区,组建了10支文艺团队及16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招募志愿者940人,既丰富了社区文体生活,又为旅游者真实性体验营造了良好氛围。

3.游客互动参与。旅游者通过各种互动参与活动可刺激感官知觉,加深记忆,从而提升真实性体验效果。因此,社会旅游资源开发应加强互动交流环节,并注重互动参与的文化性、愉快性、体验性。如北京在开发四合院旅游产品时,有意识的加入了拉家常、包饺子、对春联、贴窗花、扭秧歌等参与互动活动,增强了游客对老北京生活的认知和体验。

4.资金投入与利益分配。在资金投入上,旅游开发初期,政府可设置鼓励社会旅游发展的专项基金,对有开发前景的重点社区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及资金扶持,减免相关税收及行政事业收费;在中后期,以政府主导、自主发展、利益分享为原则,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在利益分配上,要确保参与的社区居民或工作人员能公平的分享到旅游开发的经济成果。

(五)动态建构:“真实性”建构的提升

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真实性建构应该是一个不断更替与循环的动态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者的真实性需求会出现新的趋势,社会旅游资源内涵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不断充实。基于此,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不断自我优化,与时俱进,动态地实现真实性建构的不断提升。

结论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是社会旅游产品真实性建构的过程。本文从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真实性”入手,引入了适合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并据此提出了开发对策与思路,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野并提供了实践指导方向。但由于社会旅游资源涉及面较广,功能属性与载体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针对各专项社会旅游资源如何进行真实性建构以及对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各利益相关主体(政府、社会资源点、专家学者、媒体以及旅行社等)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能,还需做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毛卫东等.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及范畴探析[J].企业经济,2008(7)

第4篇: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范文

一、引言

作为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和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旅游资源也是构建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根基,对“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定义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固性,以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然而,在当今的旅游学界中,对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认知还存在着很大分歧。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地界定,是当前旅游学术界以及旅游实践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回顾了过去40年中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已及对旅游资源概念研究的相关文献,以期发现旅游资源概念研究的进展,归纳和总结前人研究中的共识以及存在的分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文献回顾

在我国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历史中,对于“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界定是长期以来持续争论的焦点。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利益背景的主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资源”给予了界定,可以说众说纷纭。笔者收集了47种来自不同书籍、论文以及文件中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定义,目前社会及学术领域主要的定义已经基本涵盖在了其中。从本文所收集的定义中可见,在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上,不同主体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理由,也各自存在合理性。所以,至今仍是各持己见,争执不下。

在旅游学术界,也已有大批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探讨,张凌云(1999)列举了当时代表性的16种“旅游资源”的定义,并将所有定义划分为三大类观点,认为“旅游资源等于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交集”的观点,是最符合旅游业发展实际的,最后结合自身认识对其给出了解释;宋子千和黄远水(2000)在分析不同的旅游资源概念和相关论述后,提出了旅游资源概念应坚持的四点共识;张力生(2003)分析了已有的旅游资源概念及其属性,并从广义和侠义两个角度给出了旅游资源的概念;宋瑞(2005)也对我国现有旅游资源的概念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现有旅游资源概念中的分歧与争论,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其划分标准;俞金国和王丽华(2010)在归纳总结现有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的几个本质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了对旅游资源分类的方法;崔莹(2014)针对目前的4种对旅游资源有代表性的概念,对旅游资源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与探讨,认为在旅游资源的界定中“旅游业利用观”是更为科学的,并倡导以国标为标准,不应再对“旅游资源”继续争议。遗憾的是,虽然各个学者提出的见解都各有其长处,对于这一旅游核心概念的界定,我国的旅游理论研究至今并没有达成一个令人信服的、一致认可的解释。

三、研究发现

通过分析本文所收集的所有旅游资源概念及前人的研究观点,发现“吸引力”是“旅游资源”的基础这一共识已经达成。

吸引游客的功能和价值是旅游资源必须具有的前提条件。即不管是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还是实际的旅游行为,某一资源之所以能够称作旅游资源,前提一定是它的吸引力。正如李天元和王连义(1991)在所述“吸引力因素是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在本文所收集和回顾的47种旅游资源概念中,就有26种明确的将“对旅游者具有/产生/构成吸引力”或者“吸引旅游者”“吸引力”等直接纳入了对“旅游资源”定义的语言中,另外还有10种用到“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类似短语。可见“吸引力”作为“旅游资源”的核心和基础,在社会和学术领域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无可争议。

但是,在旅游资源这一概念上,更多的是存在争论性的问题。以下便是作者在研究现有旅游资源概念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的最主要的几类分歧。

第一,旅游资源到底是为旅游者所用还是旅游业所用。在本文所收集的旅游资源概念中,宋瑞(2005)、孙尚清等(1990)、孙文昌(1986)、刑道隆(1990)、杨贵华(2010)、张凌云(1988)都明确表示旅游资源应该“为旅游业所利用”,崔莹(2014)也认为在旅游资源的界定中“旅游业利用观”更科学。然而,陈传康和刘振礼(1990)、甘枝茂和马耀峰等(2000)、苏文才(1998)、杨贵华(2010)、郑本法(1994)则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能够“为旅游者(产生/进行/实施)旅游活动”的。这两种观点的不同,首先源于对“旅游资源”这个词语中“旅游”二字的理解不同。如果将其理解为“旅游者的旅游”那么就会赞成旅游资源应该为旅游者所利用的观点,倘若将其理解为“旅游业”,则会赞成“旅游资源”是为旅游业所利用的观点。作者认为,旅游资源必须“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定义,似乎将“旅游资源”与“旅游业资源”等同了。因此,作者认为旅游资源应该“为旅游者所利用”的观点更加适合,即旅游资源应是可以用于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资源。因为在旅游业存在前,旅游活动就已经存在,只是并未像当今社会这样规模化和商业化,若只有用于旅游业的资源才属于旅游资源,那么就等于说没有旅游业便没有旅游资源了。而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确实被旅游者用以开展旅游活动的资源,比如某些未被开发的海域、沙滩、森林以及一些不需要开发可以直接利用的博物馆、民俗村落等。这些资源没有旅游业的介入,或未被旅游业所利用,但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他们开展旅游活动的资源。所以说,将旅游资源视为被旅游业所用,这样的理解显然与事实是不相符的。但是,上诉两种观点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其实,被旅游者所用的旅游资源通常都是可以被旅游业所利用的,即便现在并未被旅游业所开发利用,也存在以后被旅游业所介入的可能。因为,某一资源既然能够供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那么就拥有被旅游业所利用的价值和潜力。

第二,旅游资源是否是已经被开发的。一类观点认为,旅游资源是必须经过开发的资源。如保继刚和楚义芳等(1993)以及杨东升(2005)都将旅游资源定义为“人工创造物”。既是人工创造物,必然是经过开发的。朱玉槐等(1993)也认为旅游资源是经过人们开发,并在特定时空范围内被利用的。而另一类观点则认为,旅游资源是未经开发的资源,如黄回实等(1985)、朱玉槐等(1993)认为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旅游吸引物;杨时进(1998)则认为旅游资源是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的诸多要素。谢彦君(2001)定义旅游资源是可供旅游产业加以开发的潜在财富形态;杨桂华和陶梨(1999)认为旅游资源是可以为旅游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这一系列对旅游资源的表诉都说明旅游资源是处于目前尚未被开发状态的资源。但是旅游资源是否一定要经过开发,作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未被开发或者不需要被开发的。首先,如本文在上一个段落的讨论中所说,某些自然存在的事物,并未被旅游业所开发,但确实已经成为了被旅游者用于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还有一些资源是并不需要被开发而直接可以供我们使用的,如拥有秀丽风光的景区有些是天然存在而并不需要开发或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正如陈传康,刘振礼(1990)所说,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都是旅游资源。

其次,在对旅游资源的界定中,对“资源”本质的认识至关重要,“资源”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天然的”,即“未经开发的”。如某些矿产、石油资源,开发前,我们称其为资源,开发后就成了所谓的钢铁、石油、天然气等等,我们不再将其称为资源。而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前我们将其称作“旅游资源,开发后,我们则为“旅游产品”。因此,作者的观点是,旅游资源是未被开发或并不需要被开发的可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资源,重点在于该旅游资源是否用于进行旅游活动。

第三,劳务或者人力资源是否属于旅游资源。一些学者,如郭来喜(1982)及唐学斌(1982)都将“劳务”纳入了旅游资源定义中。王大悟和魏小安(1998)、杨开忠和吴必虎(1998)也认为旅游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朱孔山(1998)将旅游资源划分为四个部分,包括了“旅游业人力资源”。然而,另一部分学者则持反对态度。认为人力资源或者劳务不属于旅游资源,只是在旅游活动中起到媒介作用(杨东升,2005)。将人力资源或者劳务纳入旅游资源的这种看法脱离了旅游资源最本质的属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宋子千,黄远水,2000)。作者赞成第二种观点,理由在于劳务或者人力资源并不构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并未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的需求或实际旅游行为。虽然我们在某些景区能够看到的演员的各类表演,甚至吸引旅游者前去旅游,但这很容易造成误导,使我们将这些人力资源及其提供的劳务,作为旅游资源。然而,实际吸引旅游者的并非这些劳动(表演)。如在迪斯尼乐园中,穿成各式迪斯尼卡通形象的劳动者,并不是旅游资源,真正的旅游资源在于通过他们而呈现出来的迪斯尼卡通文化。人力资源只是作为载体,将艺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无形的旅游资源呈现了出来。所以真正吸引旅游者旅游的并非是这些人,劳务和人力资源自然也就不应称作旅游资源了。

第四,服务、基础设施等是否属于旅游资源。一类观点如杨振之(1997)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地资源、服务及其设施、旅游客源市场三大要素相互吸引、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王大悟和魏小安(1998)定义广义旅游资源涉及旅游活动的商品、设施、服务;朱孔山(1998)将旅游资源划分的四个部分中,“旅游设施资源”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宋子千和黄远水(2000)及宋瑞(2005)都认为,虽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对旅游者旅游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不是旅游者前往一地旅游的主要目的,并不直接构成旅游吸引因素。作者的观点是,服务、基础设施等不属于旅游资源。排除旅游活动,这些服务、基础设施等在旅游客源地就存在。即便某些景区是人造的,也不能代表这些事物属于旅游资源,因为真正的旅游资源是通过这些人造设施设备所体现出来的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而服务及设施只是其载体或媒介。另一方面,某些服务和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等,虽然不构成旅游资源,却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或某一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如交通条件就可能影响到旅游者对于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的可到达性,旅游服务条件太差会减弱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四、结语

第5篇: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范文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第6篇: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范文

关键词:旅游活动;旅游业;发展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第7篇: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范文

关键词:动漫旅游 应用产品 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35-01

本文从动漫旅游应用产品系统的价值出发,探讨当代动漫旅游产品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动漫旅游应用产品开发策略,以全面提高动漫旅游开发的质量。

一、动漫旅游应用产品系统的价值

(一)树立旅游产业整体形象

动漫旅游是推介旅游资源的重要形式,可以把地域内的旅游资源广泛地宣传出去,动漫可以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创新性发展途径。首先,动漫旅游可以给游客更直观深刻的印象,动漫不仅突出了旅游的文化属性,而且突出了旅游的娱乐性。其次,动漫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可以创意出新型旅游产品,能借助动漫的创意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实现了宣传展示地方文化的作用。第三,动漫可以借助现代媒体,实现传播速度更快和传播范围更广目的。

(二)对游客具有导向性作用

首先,动漫可以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展示,可以把地区有特色、有代表的旅游资源集中展示给游客。其次,可以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对旅游资源的创意,可以对旅游资源全面规划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设计和深度综合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例如,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内容的动漫作品,可以引导游客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游览。第三,可以引导游客主动走进景区和动漫游乐园项目,开展新型旅游文化活动,达到刺激游客参与动漫旅游文化的目的。

(三)延伸旅游文化产品开发领域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动漫产业和动漫制作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衍生出很多动漫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也是宣传推介旅游资源的重要手段。首先,旅游爱好者可以借助网络实现超时空的实地旅游,实现旅游景点与游戏的实时互换。旅游景点越来越多地与游戏进行着交互。其次,动漫卡通人物还可延伸到吃住行方面,动漫人物越来越成为激发游客旅游和消费欲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结合智能手机的动漫导游自助软件,全面提高了游客的参与度。第三,针对动漫作品开发的旅游纪念品也成为动漫旅游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有宣传性和创意性的作品,更好地达到了延伸旅游产品、传播地区性旅游文化和促进传统旅游业升级的目的。

二、动漫旅游应用产品系统的问题

(一)优质动漫资源的稀缺

我国动漫产品没能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因为还缺少优质的动漫资源,首先,可用的动漫题材过少,国产动漫作品还缺乏国际竞争力。其次,我国能开发出的与动漫结合的旅游线路过少,动漫没能促进旅游业发展。第三,我国动漫制作技术有待提高。

(二)地域文化传承的不足

动漫旅游实质上是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但是,我国动漫文化缺乏地域文化性。首先,缺少地方特色的主题动漫旅游项目,大量的动漫旅游乐园建设重复。其次,缺少长期规划和主题活动内容的更新,有的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忽视了建设的质量。第三,还有的主题动漫游缺少衍生产品,产品开发不足,旅游项目少,游客无法亲身参与体验,影响动漫旅游产品质量。

三、动漫旅游应用产品开发的策略

(一)打造完整的动漫旅游产业链

只有形成完整的动漫旅游文化产业链,才能实现动漫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发挥出动漫宣传推介旅游资源的作用,旅游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动漫作品制作质量。首先,必须注重动漫剧本的创作,要加大动漫剧本制作的精良度,以旅游资源为背景,制作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剧本,在动漫作品中充分展示旅游资源。其次,要准确定位动漫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客户的实际需求。第三,在旅游景点广泛推广与动漫作品相结合的宣传内容,借助旅游景点来宣传动漫旅游作品,培育出更丰富的动漫旅游市场,形成动漫旅游影响与动漫作品的双重互动效应,实现资源的必要而充分的调配。

(二)形成强有力的动漫旅游品牌

提高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动漫旅游品牌,要真正依托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创造有世界影响力的动漫旅游品牌,依靠品牌实现动漫旅游应用产品的升级,建立起完善的动漫旅游产业系统。首先,精细加工制作动漫作品,开发出有影响力和有实力的动漫产品制作基地,发挥动漫基地的龙头作用,全面提高动漫产品质量。其次,形成基于动漫影视制作、动漫互联网端的传播推广、主题公园性动漫旅游项目、动漫旅游消费者服务为系统的动漫旅游系统,围绕系统内用户的需求,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第三,加强动漫市场的客户群体调研,研究不同人群的动漫产品需求,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开发出适应性的动漫产品,调动动漫用户参与旅游项目的体验性和获得感。

四、结语

做好动漫旅游产品的系统性研究,应当从动漫旅游经济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借助动漫来促进旅游业目的。在动漫旅游相融合的趋势下,动漫旅游应用产品系统要以文化内涵为主,以动漫为外在表现形式,从而形成数字化、网络化和交互化的动漫旅游体验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第8篇: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范文

一、研究背景

随着宏观经济步入“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期和动力更新期”,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机制和动力亦将发生新的变化,转型升级毫无疑问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国内外发展实践显示,文化创意是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加速器,而宗教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产业的重中之重。我国宗教文化资源丰富,从旅游局的数据来看,现存的主要知名名胜古迹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宗教文化遗址,而且宗教性的景点也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宗教文化资源不仅仅是闲暇时间游客旅游散心的好去处,而且是社会人民洗涤心灵,增加见识和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不仅有利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利于推进社会进步,促进交通业,运输业,酒店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更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主义和谐事业的进步。

二、湖北省宗教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

湖北省宗教旅游资源全面多样,保存有众多的宗教遗产,构成了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宗教旅游资源,发展宗教旅游是我省旅游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些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中尤其以道教旅游资源和佛教旅游资源现存最为丰富,文化内涵最为浓厚,特色较为突出,景区景点最多,开发优势最为明显。详见表2-1

根据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湖北省宗教旅游景点进行定性分析,湖北省70%的宗教文化旅游景点景区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部分高质量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宗教文化的挖掘和开发不够,知名度不高,可进入性不强,游客对其的认知也相对少,对应的旅游产品处于测试阶段;20%的宗教文化旅游景点景区处于成长期,这些景点已经得到了初步地开发,试销效果良好,游客逐渐接受该旅游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此外,还有10%的宗教文化旅游景点景区发展已经处于成熟阶段,宗教旅游资源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开发与保护,景区各类服务施舍完善,特色的旅旅游产品已成体系。

总体来看,经过这几年对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后,湖北省宗教旅游逐渐被游客所熟知,但宗教旅游开发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服务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宗教旅游景点分布较散,景区之间联系度不高,各个宗教文化景区景点之间缺乏资源整合和整体规划;宗教文化产品的设计缺乏新意,同类景区产品趋于同质,类型过于单一,没有形成有影响的特色产品。

三、湖北发展宗教文化旅游的对策

(一)湖北省宗教文化旅游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1、区域协调发展与错位发展相结合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中三角”区域应在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同时“错位发展”。“中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必须协同升级,要鼓励中三角地区宗教文化旅游的差异化发展,促进各省转变宗教文化旅游发展方式,建立错位发展的机制,形成地区之间的合理分工,避免旅游产品类型重复,推动旅游产业从无序走向有序。因此,在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本地区在宗教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对旅游线路及旅游产品进行科学规划,找准定位,以避免区域间的产业内耗和无序竞争。只有做好旅游产业布局,着力突出特色,加强分工与合作,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中三角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2、坚持发展经济与宗教文化并重

旅游相关部门在开发湖北宗教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在其经济效益上下功夫,还要重点完善其社会功能,要充分挖掘其内涵,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浅层次的开发,要积极开发多样性的旅游方式来体现宗教旅游的内涵,例如举办相关宗教学说的讲座,在当地旅游产品中嵌入有益的宗教理念等都能提升游客对宗教文化的理解和渗透,对于当地宗教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积极的宣传和推广。但是这些都不意味着将宗教文化与信仰和社会经济发展完全对立起来,在适合的推动下,两者完全可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宣传宗教文化知识的同时,其建筑,雕塑,文化特色,音乐,神秘对游客来说具有非常巨大的吸引力,这些都可以对当地经济发展做推动。

3、塑造差异化有特色的宗教旅游品牌

湖北省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在宗教文化资源中地位最高,后期发展中,可进一步通过对道教文化资源的宣传营销提升湖北省宗教旅游知名度,同时为我省其他宗教旅游资源造势,也就是说,各色的文化资源兼顾开发,结合现状来进行组合,形成规模与品牌效应。其次,在旅游产品设计方面,要对各色游客的需求,做出不同形式的整合和包装,科学性的规划和组合,将分散的资源科学组合成一条有机整体,一环扣一环的旅游线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展现宗教文化的魅力。

(二)湖北省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湖北的宗教文化旅游应立足于自身资源,根据以上原则,进行以下主题的发展:

第9篇: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范文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这决定了档案在特色旅游开发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又由于档案具有重要的文化属性,因此,正确认识档案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不断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可以丰富特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对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档案资源与元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档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运行的物质基础。元谋县位于云南省中北部,金沙江下游支流龙川江河谷盆地内,是人类重要发祥地,以“元谋人”著称于世;流水侵蚀形成的独特“土林”风貌,让电影《无极》、《千里走单骑》、《舞乐传奇》等将其作为主要外景拍摄地,让元谋形象通过电影胶片名扬海内外;作为云南主要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民族风情浓郁;金沙江龙街古渡口,至今仍保留着当年“巧渡金沙江”时留下的标语。元谋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以“元谋人”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档案资源是元谋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从“元谋人”、原生态彝族文化、红色旅游资源、土林影视拍摄基地到绿色农业和乡村生态文化等构成了元谋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元谋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需要相关档案资源作为支撑,这些档案资源除以数字、图片等形式存在外,其余部分文化旅游资源需要的档案资源必须依靠开发者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收集、整理、保存元谋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之后转换成旅游开发所需形式提供利用。因此,在元谋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发展过程中,旅游工作部门、档案工作部门应加强合作,合力助推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利用,以便为元谋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元谋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以实体的档案资源作为保障。

如“元谋人”这一品牌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极大的吸引力,这是元谋旅游的无形档案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一大优势。1965年,在元谋发现的两枚人齿化石,被认定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最早的人类齿化石,“元谋人”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开篇写进了历史教科书,“元谋人”正是因元谋而得名。2010年“元谋人”博物馆的新馆正式建成,分别展示人类起源图解、古人类和古生物化石、场景模拟等,陈列了“元谋人”复原头像和2颗复制的“元谋人”牙齿化石,以及在元谋发现的古猿、犀牛化石等,使元谋的历史档案在博物馆建设中得到开发利用,进一步丰富了元谋旅游资源的内涵和深度。

2.元谋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要求

元谋地区存在大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族艺术、民间文学、民族古籍、民族传统科学、文化遗产等档案资源,经过元谋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后,能建成独具特色、多种形式共存共享的元谋文化旅游资源,可以使旅游者实现对旅游文化的多层次、多角度享受。同时,对传统档案收集、整理、保存、利用提出了新要求,使当地旅游工作部门形成采集文化资源的长效机制。如元谋小凉山世代居住的彝族同胞,除了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原生态的“老虎笙舞”保留较为完好外,还是彝族民族风情和少数民族档案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区之一。通过对当地少数民族档案的收集、利用、开发,形成了丰富的原生态彝族文化旅游资源。同样,以元谋龙街金沙江渡口为中心的红色旅游资源经过历史档案的开发同元谋其他旅游资源一样极富魅力,吸引着大批旅游者驻足游览。

3.元谋文化旅游资源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管理和服务机制

档案收集整理采用的是一种实体化、过程化和机构化的管理机制,其核心是拥有档案文件实体,并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及开发利用等业务[1]。传统的对档案的管理和服务局限在具体的、物化的资源范围和场所范围之中,发挥的利用效益有一定的局限性。档案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则把实体档案资源引入到实际旅游开发当中,以旅游宣传、导游词、宣传片拍摄、博物馆等多种形式建成档案资源共享的大集成系统,形成展示、宣传、查询、普及民族文化的权威平台。这种动态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的信息服务能力,为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整合发展元谋旅游业提供了更有效的服务。

因此,档案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丰富的档案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困难将会加大,同样,没有元谋文化旅游资源呈现的平台,档案资源的利用开发难以突破原有的工作局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档案服务。元谋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需要以档案资源为基础,而元谋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可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机遇。

二、档案在发展元谋文化旅游中的作用

1.档案是文化旅游市场定位的依据

特色是旅游的生命。旅游市场是旅游经济活动的集中体现,是旅游产品生产、交换实现的条件,是促进旅游供求平衡的重要机制[2]。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的旅游需求不仅日益扩大,而且旅游需求的内容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变化。在这方面档案工作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为文化旅游市场的定位提供原始依据。因此,在全国各地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日益扩大和复杂多样的旅游市场,元谋可依据本地档案部门已保存的档案资料,加大对档案的编研力度,突出特色,挖掘内涵,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文化底蕴,加强与档案、文化、文物等部门的密切配合等,使元谋成为对国内外游客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2.档案是丰富文化旅游内涵的再生动力

旅游现象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受到文化时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人类的旅游活动又促进了文化的延伸,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应该看到旅游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受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旅游活动有着种种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交流,表现出的关系纷繁复杂。从普遍意义上说,文化是本质性的,旅游表现为现象。元谋素以人类遗址、土林景观、彝家风情等文化旅游资源蜚声中外。但随着旅游市场从团队旅游到散客、家庭旅游的变化,从观光旅游到度假、休闲、商务、会议和各种专项旅游发展,从周边客源市场拓展到中远程客源市场,从老年游客扩大到中年和青少年游客的一系列发展和变化,显然元谋现有的文化旅游内涵亟待进一步挖掘。要完成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并让它们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关键是尽量减少不同区域的旅游资源的生态重叠,也就是说不同地域要根据自身旅游资源开发状况和资源特点,对其文化旅游资源给予不同的定位,优势互补、互为依托,让它们能够满足游客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需求,减少它们间的竞争而加强合作,这也是大旅游原则的集中体现[3]。如分别以人类发祥地;古朴元谋;神奇土林;天然摄影棚;绿色元谋为其自身定位进行整合和丰富,对外呈现多元性的旅游产品,这样既能满足游客的不同偏好,又能弥补单一类型景点对旅游者的有限吸引力。又如,不同的景点可分别以“观景”、“娱乐”、“美食”、“购物”为定位,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需求,深层次丰富元谋文化旅游内涵。

3.旅游促进档案资源的保护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