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理治疗课程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07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51-01
护理学科是人类在与自然和疾病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是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随着社会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专科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主体。然而作为一门年轻的专业,无论在办学理论方面还是在办学实践中,均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认识。
随着整体论医学模式的建立,护理学在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打破了原有护理工作范围,从院内走向社会;服务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健康人,构成了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四位一体的现代护理功能;由功能制护理逐步向程序化护理转化。
而我国护理教育多年来仅有中专一个层次,许多基层医院还有不少未经正规护校培训的护士,这就造成了护理队伍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素质较差,因此应着重开展的职护士的继续教育,从这点出发成人高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承担了开发智力,培养临床护理人才及护理师资的重要使命。
但我国的高护教育还属摸索阶段,整个教学制度、课程设计、实习方式等,均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目前,高护教育的课程安排多数是将中专所学的课程重温一遍,师资配备多为从事医疗工作的教师,由于知识结构的关系,在授课中偏重于诊断、治疗,对护理则涉及甚少或一带而过。
再者,在实习计划和带教师资安排方面也存在着不少困难。诸如带习教师的经验缺乏,精力不足,医院与学校勾通不多,造成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生除了完成大量的基础护理外,很难有精力对病人进行有计划的整体护理,更无时间涉及护理科研,因而不可能很圆满地完成实习计划。基于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阻碍了护士接受在职教育及其效果,为此初步建议如下:
1.转变高护课程设置模式
1.1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设计课程。由于目前临床需要大量的高等专科护理人才,学校应以重点培养面向临床第一线的专科护师,提高其护理应用理论水平和专科护理水平,特别是急救护理监护水平,加强综合护理(如技术,心理、预防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能力的培养为目的,课程设计应包括:
1.1.1应用理论课:如,护理操作解剖学、生理学专题、生化专题、病生学、免疫学及专题、临床药理学、护理总论等。
1.1.2专科护理课程:如,仪器诊疗技术、内、外科护理、急救护理、监护等。
1.1.3普通基础课程:如,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医用化学、医疗仪器知识、统计学、计算机知识等。
1.1.4人文类课程:如,形式逻辑、哲学方法论、护理应用写作、护理科研方法、护理管理、护理心理、护理伦理等。
1.2根据成人教育特点有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
1.2.1理论教学以护理应用理论为主,一方面有重点地加强基础理论,特别是人体功能理论的教学。例:为提高学生心电监护能力,生理课重点加强电生理心脏生理教学;另一方面针对临床护理问题,开设应用性强的理论专题,如:肺、肾功测定与护理,输氧与氧中毒等。
1.2.2技术教育以专科护理技术为主:①加强仪器诊疗技术,如:心电图、B超、呼吸机、心电监护等内容的教学。②加强急危症护理技术教学。③临床各科教学中应加强专护,特护内容教学,如:内科急、慢肾衰、呼衰、癫痫大发作、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外科的体外循环术前后护理、补液、肝胆手术、截瘫的护理。
1.3改革教学方式,加强能力培养。由于高护学员均受过系统的中等教育,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再次入校,对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迫切要求,为此应对其进行能力培养。
1.3.1自学能力培养:一是压缩授课时数,增加自学时间;二是改革单一授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钻研课外专著。
1.3.2急救及监护能力培养:除加强理论学习外,毕业实习应采用定科实习,重点在急救、监护,使之熟悉常用急救、监护仪器的使用,工作程序与管理。
1.3.3科研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可安排科研设计,统计学及应用写作课程,并逐步培养其科研意识。
2.实习计划的制定,应符合培养目标
成人高护实习有其特殊之处。即:有中专学历,又有临床经历,因此实习安排应考虑到如何避免与中专实习内容重复,注意培养实用性人才。
2.1提高学生素质,包括政治思想、服务态度、工作作风。
2.2培养整体护理能力,包括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通过评价反馈使学员掌握整体护理方法。
2.3培养护理科研能力,根据临床实习情况找出问题,制定护理科研计划。
2.4护理教育,给患者做饮食、生活、出院及健康指导或做护理小讲课。
2.5护理管理,学生实习期间不可参与护理管理,以护士长身份制定病区管理计划。
3.选好实习基地,提高带教师资水平
实习病区应选护士长学历高、素质好,带教经验丰富的地方。这是确保带教质量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正渐次深入,同行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思路,又不断扬弃、不断创新。近年来,基于学生预期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项目,并按照工作过程来安排教学程序的课程开发逐步得到大多数同行的认同,专业课的改革大多依此进行并取得明显成效。但专业基础课的改革却相对滞后,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的,因而必然偏重理论,如果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进而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则必然要打破传统的、沿用多年的学科体系,甚而使“专业基础课”将不再以独立的姿态出现。笔者认为,这种认识必须改变。专业基础课应该也完全能够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以及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来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之与专业课的改革同步、匹配并逐步打通,才能使专业基础课更好地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就业上岗。
为此,笔者近年来在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医学微生物》的课程改革中进行了探索与尝试。长期以来,医学微生物因为与人类的疾病史紧密相关,所以历来是各级各类医学教育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打破学科体系后,医学微生物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融入到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中去?仅以高职高专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课程为例探讨如下:
一、医学微生物“项目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整体设计
1.课程整体设计理念
(1)通过岗位分析进行课程开发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医生、护士、检验、药剂等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不同,因此其“典型工作任务”也有不同。这就要求在项目导向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设计不同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向是为基层(县、乡镇)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临床医生。涉及医学微生物的典型工作任务:一是医院感染的防控技术;二是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与治疗。因此在课程开发时应从岗位需求出发。“以用定学”,着力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2)根据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选择教学内容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综合考试大纲》以“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或体征”为主要考查内容;《临床执业医师专业综合笔试大纲》中,关于“疾病”明确提出“按照人体系统排列”,“大纲”中所列疾病包括68种与微生物感染直接相关的疾病,“大纲”同时对无菌操作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考试大纲”所列的这些内容是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因而也是我们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3)会同临床医师结合教学规律设计项目载体
临床医师对于岗位的应知应会有着最真切的体会,因此在项目设计中必须注重征求他们的意见。我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会同临床医师,结合教学规律将“考试大纲”所列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后,设计典型任务、典型病例作为项目教学的载体。教学载体的设计原则:一是紧扣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列举的常见病多发病。二是力求“载体”能够承载“适度、必要”的理论知识。
2.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见下表1:晏继红,袁力,任亚刚,李晓红,姚志宏,代永庆,梁玉英,张汉琴:浅谈基于项目导向的医学微生物课程设计
二)课程单元设计
1.课程单元设计的理念
(1)根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步骤
对于“医院感染的防控技术”中的三个“学习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的“六步法(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设计教学步骤;对于以病例为载体的其它“学习情境”(体表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神经及运动系统感染等)则不拘泥于“六步法”,而是根据临床医师的实际工作程序——形成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来设计教学步骤。
(2)根据岗位能力的需要设定教学目标
根据诊治多发病常见病的需要设定能力目标;根据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设定知识目标;根据医疗职业特点需要设定素质目标。从而将“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全过程。
(3)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分组完成任务等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师当好“导演”,通过“设问”、归纳总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掌控,将“教、学、做”统一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
(4)注重过程考核、民主考核
在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考核,逐步完善以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为主要考核标准、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参与程度为辅助考核标准的考核方式。学习任务以小组智慧共同完成,最后考核采用分组民主定性考核,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民主意识。
2.课程单元设计方案
医学微生物“项目课程”共设计了14个教学单元,其中10个单元为单次教学完成,4个单元需多次教学完成。此处选取2个教学单元设计以作示例。
二、感受与体会
1.“项目课程”开发逻辑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就业理念
1英国伦敦国王学院PBL教学安排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PBL教学通常为小组上课,每组10~14名学生,配备1名教师,讨论时间为1~2小时,教师和学生分别拥有不同的课程资料。以生物和生物化学课程为例,该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上课总人数为120人左右,课程教学分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PBL教学),共50学时,其中执行PBL教学的课程占总学时的1/3左右。PBL教学部分包括7章内容,分别是细胞结构与功能、pH值与缓冲液、膜结构与膜运输、糖代谢、脂代谢、信号传导机制、蛋白合成和抗生素。由于课程属于基础医学教育内容,因此所设计的问题偏重于基础理论讨论,并穿插一些较为简单的临床病例,此种设计与目前我国较为流行的案例式(病例式)教学颇为不同。
2PBL教学实例
本文仅以生物和生物化学课程“膜结构与膜运输”为例,说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PBL教学形式。这一章学习前教师和学生拿到各自的教学资料,其中学生的资料共有17个问题,教师的资料除问题以外还备有简要提示答案。学生在开学初就可通过网络课程获得教学资料,提前自学教材并查阅相关文献。在PBL课堂上由教师主导进行问题讨论,并根据学生综合表现予以分数评定,但以学生能够获得正确的知识为终极目的。“膜结构与膜运输”的17个问题为:(1)列举生物膜的四种功能。(2)列举细胞膜三种不同的生物化学组成。(3)图解磷脂分子和甘油三酯的结构组成。(4)上述两种脂类分子的物理特性是什么?磷脂分子的什么物理和化学特点使它们聚集形成膜脂质双分子层或囊泡?(5)绘制典型的浆膜“流动镶嵌模型”并进行标识,确切说明细胞膜内外的特征。(6)说明什么是“横向分子运动”和“翻转运动”。(7)试举三例说明依赖膜流动特性的膜生物学功能。(8)试说明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如何影响膜流动性,这些分子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什么?(9)来自亲水性球蛋白的膜相关蛋白表现出不同的折叠方式,试解释多数膜蛋白都包含α-螺旋结构常用序列的意义。(10)试举例说明跨膜蛋白和胞膜内蛋白以及它们的功能。(11)如何用实验区分胞膜外蛋白,跨膜蛋白和胞膜内蛋白?(12)列举可以穿过细胞膜而无需载体蛋白的四种物质。(13)列举四种依赖于特殊的载体蛋白才能穿过细胞膜的重要生物学物质。(14)如何区别“初级主动转运”和“次级主动转运”过程,试给出明确的例子。(15)葡萄糖在不同的组织是由许多不同过程进行跨膜转运的,GLUT-2转运蛋白在肝脏和胰腺的生理学重要性是什么?GLUT-4转运蛋白在肌肉和脂肪组织的生理学重要性是什么?(16)参照转运系统知识,试解释使用葡萄糖/电解质替代治疗霍乱的生化原理。(17)有没有其他现成的和廉价的家用或烹饪产品与上述方法相似,对霍乱的治疗有效?
从上述问题的设置可以看出,英国伦敦国王学院PBL教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以学生自学为主,全面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该特点与国外人才培养的一贯理念和方式一致。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必须利用课后时间查阅大量书籍和文献,掌握一定知识才能回答上述问题,因此极好地锻炼了其文献检索、归纳总结能力。(2)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设置相应问题。该门课程教学对象是在国王学院进行医学学习的一年级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简单的生物学及生物化学(高中阶段)知识,同时在学的大学课程还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数学、医用统计学等。因此,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与水平,同时又有一定延展性,使其在知识获取中有所突破。(3)问题设计以理论为核心,突出知识的融合性。由于国内外医学课程设置不同,国王学院生物和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融合课程,内容涵盖我国的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因此在PBL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设置使学生将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以理论知识掌握为主,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有较好的理解和记忆。(4)问题突出了基础医学的特点,即以学习和掌握“生物学功能”为目的,为学生今后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5)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此种问题设置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学习实验技术以及基本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临床治疗原理,同时联系日常
生活,增加问题的趣味性。从上述“膜结构与膜运输”的17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出,对任何一门课程,实践PBL教学法必须以课程特点为基础,知识掌握为核心,提升学生能力为目的,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英国伦敦国王学院PBL教学法对我国基础医学教育的借鉴作用
3.1课程体系改革
国外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与我国颇有不同,目前我们面临着改革现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困境。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沿用苏联课程体系,该体系存在一些弊端。如果能将以“学科为中心”课程体系变为“以器官为中心”课程体系,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强调课程融合,剔除各学科之间重复与陈旧内容,缩减学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将大幅度提升我国医学生综合素质[3]。
3.2思想体系建设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敛”“中庸”等特征对整个教育体系影响颇深,使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都呈现被动式吸收特点,同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批判性学习精神,整体创新能力较差。因此,在医学院校推行PBL教学法的同时要注重对教师和学生思想的引领,使其主动融入教学改革。
3.3教学条件建设
PBL教学对教学环境要求较高,比如需要配备PBL教室、一定的网络环境、动态更新网络课程等,特别是以大班授课为主的基础医学教学,开展PBL教学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必须在教师、教材、辅导材料、课程设计、网络设备、教室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4]。
3.4教学法服务于教学目标
PBL教学法自创建以来已历经近60年,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各医学院校开展PBL教学往往与案例式教学或病例式教学相混,特别是在基础医学教学阶段,常采用病例式教学方式,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事实上,从英国国王学院的教学案例可知,PBL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既适用于基础医学学习阶段的学生,也适用于临床学习阶段的学生,关键在于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只要问题设置合理,体现教学大纲中应掌握的知识,适当增加问题的融合性、延展性和趣味性,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PBL教学也会为学生接受。>
关键词:案例教学 组织胚胎学 教学实践和探索
中图分类号:R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57-01
按照社会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来培育医学人才这就是医学教育,我国早在公元443年就已经设立了医学教育机构,在世界上公元9世纪意大利的萨列诺医学校开始在世界上闻名,这些医学教育机构的设立将长期累积的医疗知识保存下来传播下去为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医疗人员,这些人员的培养为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医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整体学习效率是教师不得不好好考虑的事情。
1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案例教学法并不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使用真实案例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在这之中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于1920年首次提出了案例教学的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得到教师的重视要到1980年,在20世纪80年代让案例教学法为人们熟识的重要推动力是《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一书,在我国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要追述到1990年,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也只是在一些高等院校。由于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在进行案例教学前并不能确定学生是否会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切实的参与到讨论,并从这些研究和讨论中学习到知识,所以这样的方法适合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有着很好的效果,同时由于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学生需要自己对案例进行分析因此这对于学生对于提高学生面对不确定风险的能力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为学习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案例进行分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讨论沟通的过程中学习者必须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2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2.1 案例准备
要想进行案例教学首先在教学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案例,结合课程设计安排以及护理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特点我们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案例的内容的逼真性以及典型性,同时还要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点;第二案例的内容的设计要尽量的简洁不要刻意去追求复杂;第三点是案例的选择必须注重实效性,过于陈旧的案例在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
2.2 学生学习准备
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首先我们要将收集到的案例资料分发给学生,督促学生自己进行案例的学习例如查询一些资料和文献,这样学生自己能够形成对问题初步的认识和解决方法,在组织学生进行前期学习时需要适当的设计一些思考问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率更加的有目的性。
2.3 小组讨论
在进行小组讨论之前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学生进行搭配分组,小组的成员的搭配上注重多样化的设计,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讨论区域相互的分开,小组内活动的举行按照自主设计的原则教师不加以阻止但是同时会进行引导。
2.4 小组集中讨论
小组自行讨论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中讨论,每一个小组指定一名学生作为代表来对本组讨论的成果进行阐述,这样的做法可以充分的了解每个小组对于案例问题的理解程度。然后教师根据各个小组讨论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组织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式进行重点讨论。这样做就将学员的注意力引导到方案的合理解决上来。
2.5 总结
在上面的步骤完成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我的分析和回顾。这样的总结方式可以让学生们获得一些经验知识。教师还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学生的体会可能更深。
3 案例教学的注意点
首先我们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案例要真实可信注意案例的细节,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犹如自己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这样学生才能认真地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认真地分析各种数据和错综复杂的病情,才有可能搜寻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能力。为此,教师一定要亲身经历,深入实践,采集真实案例;第二案例要客观生动这里所说的生动,是在客观真实基础上的,旨在引发学生兴趣的描写。应更多地体现在形象和细节的具体描写上。这与文学上的生动并非一回事,生动与具体要服从于教学的目的,舍此即为喧宾夺主了;第三案例选择要多样化案例应该只有情况没有结果,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处理办法和结论但是我们不能单纯的追求案例的复杂性这会使案例教学失去意义;其他的还要注意案例的相关性和典型性。
4 正确选择教学方式
案例讨论中尽量摒弃主观臆想的成分,教师要掌握会场。引导讨论方向,要十分注意培养能力,不要走过场,摆花架子。案例教学耗时较多,因而案例选择要精当,开始时组织案例教学要适度,办一次就办好一次,办出信誉来,不要一办就滥。自己砸自己的牌子。学生一般都具有实践经验,不必担心讨论不起来,但一定要有理论知识作底衬,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5 结语
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教师的教学手法有一定的关系,组织胚胎学的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这就需要更多耐心和努力,这样才能够将知识学习得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 五雪梅.案例教学应用于文献检索课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8):150.
[关键词] PBL;外科;多媒体教学;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9(a)-0153-03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它以学生小组讨论形式,围绕实际问题及衍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美国神经病学家Barrows教授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并推广PBL,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高等教育院校中。PBL重要的特点是强调个人独立性和小组内各成员的交流讨论能力,在训练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医学教育领域PBL教学法逐步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外科实习教学实践中发现PBL教学存在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取长补短,特别是建立共享多媒体教学资料库是PBL教学的有益补充。
1 外科实习PBL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PBL教学在临床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现代医学教学改革的要求。
过分追求PBL,可能会因为学生能力相对不足,造成事倍功半、拔苗助长的局面。在外科实习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因为相关临床知识不足,查找资料无序,疑问众多,花费过多精力,不能把问题集中在重点问题上,讨论的问题总是局限在几个常见问题和表面层次。学生由于学习背景不同,自学能力存在差异,讨论中难于展开良性互动[2]。
对各部分学习内容大规模开展PBL教学,会造成效率下降,增加教师和学生负担。在PBL准备中,教师和学生进行资料查找、去伪、评价和组织系统化,占用了大量课上和课余时间[3]。学生提出问题时缺乏背景知识;资料查找时,对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论文和参考资料无所适从;选取资料时达不到必要的深度和广度;讨论时争论多,有效论据少,忽略关键问题。
PBL教学模式重视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掌握,传统的LBL医学教育模式更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知识结构的全面掌握。其他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探索还包括模拟教学(通过模拟人模仿临床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训练学生学习疾病诊断治疗的方法)、团队教学(同时综合两个或以上的教师登台,教学团队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创建医学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各种教学方法[4-5]。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相辅相成,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是未来医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其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和图片、视频、音频等信息电子化资料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表现出来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包括PBL等教学方法有益的补充。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任何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天马行空而来,都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既往优秀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是必要条件。所以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之前、解决问题之中,教师有责任把专业领域多年来的医学成就和最新进展向学生进行说明,对前人明显的误区和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告知。在PBL讨论时,有义务和责任把讨论问题涉及到的典型图片、音频资料、操作视频向学生展示和备选。随着认知理论的深入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我们认识到对于知识的学习,利用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和案例调动视觉、听觉,进行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会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所以PBL教学对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料有在广泛和大量的需求。
2 建立共享普外科多媒体教学资料库
多媒体教学是外科临床实习PBL教学的有益补充。PBL教学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但是外科教学中大量的手术技巧、操作技能和查体手法等内容,学生缺乏切身体验。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应用又需要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案例是将临床上典型病例的资料,如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疾病中的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适应手术学科的特点,新颖直观的感官刺激,丰富的信息量,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医疗情景[6-7]。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资料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结合PBL可以近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整理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克服分割理论和临床的弊端。
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并动态管理,不断完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减少教师劳动量,拓展教学能力。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要求医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在这一阶段对前期基础知识与临床医疗实践进行结合,培养临床思维,为临床工作打基础。教学目的,要基于循证医学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前者培养创新思维,后者培养实践能力。建立多种资源的教学资料库,可以利用网络化优势,作为PBL在课前参考、论据以及其他检索和搜索的基础,可以节省检索重复资源造成的大量时间成本和课业负担;课堂中可以作为提出问题的展示、解答问题的论据;课后可用于巩固学习效果、培养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兴趣。有的医学院校引入电子网络教学平台(EBL)[8],也是对教学资源整合的有益探索。
3 外科多媒体教学资料库的设计和在PBL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3.1 建立团队组织多媒体教学素材
动员所有相关临床医生、护理人员、教师和医学生共同参与医学教学资料的搜集、处理、制作,建立专人管理维护体系,最好使用专业的多媒体处理和数据库软件[9]。纳入电教中心、计算机室或宣传科室的准专业多媒体处理人员对资料进行二次处理、检索归类、网络化处理[10-11]。如条件限制,一些共享软件有助于资料的检索和数据处理,调动学生积极性,完善数据库。PBL教学中学生制作的作品充实到教学资料库中有很多好处:丰富医学数据资料;作品署名激发学生荣誉感;附加教师点评对后来学习者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3.2 共享使用数据资料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医院或学校网络FTP资源站点,方便资料上传管理和下载使用,建立管理员制度管理数据,向本校内部人员开放使用[12-13]。如条件所限,学校或医院未建立内部电子网络平台,可以在课前或第一次PBL课堂时将本次课程相关多媒体资料开放给学生进行浏览、查询和拷贝。共享所有数据资料用于教学和论文书写、科研课题、会议、宣传等各个方面,使所有参与人员从不同角度获益。
3.3 PBL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对医学多媒体数据进行针对PBL教学的优化处理,以问题为单元进行编辑,利用网络或PBL教室配备的电脑存储显示设备,对课堂讨论中涉及到的问题,随时调用幻灯、影像、音频、视频、文献、病例等数据。使PBL教学讨论中做到有据可依,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成本,强化记忆效果,提升认知水平,减少教师劳动量,拓展教学能力。
PBL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案例实践:建立普通外科疾病“胆囊结石”PBL教学资料库,①首先提出问题、设置分类,从医学史角度:胆囊结石认识的历史、对胆囊结石处理的最新进展;疾病性质角度:胆囊结石的成因、分类、危害;临床角度: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方法;病理生理角度:结石导致胆囊炎的机制、转归;伦理角度:切除胆囊对心理的影响、对胆囊切除和保胆取石的争论;同时,不断把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新问题补充到资料库中。②针对问题多途径收集素材、制作多媒体资料,可以从互联网通用搜索、专业医学论坛、医学院校网站和个人收藏获得教学幻灯、图片、音频视频素材;从相关SCI、MEDLINE等医学数据库获得典型病例、诊治指南、文献资料和相关图片;临床一线教师医生根据需要采集典型案例、病例讨论记录、胆囊结石标本照片、开腹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录像。从仪器制造厂家获取腔镜设备使用多媒体资料。③对各项资料进行分类、标注(来源、内容、作者、版权等)以及适当教学点评。专人管理,网络开放,在电子化专业人员的帮助下修改、更新、标准化和分类储存。④PBL教学与教学数据库交互利用、互促提高。利用已有资料,丰富PBL讨论,强化学习效果。对已经纳入的问题,在复习已有学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讨论,更新和制作新版教学幻灯等数据。对新提出的问题,设立专题,集思广益,收集处理资料,制作第一版多媒体教学数据。
医学发展和知识的传承,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和实践调整的过程。笔者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应用于PBL教学中的尝试,就是适应现代科技、教育发展,进行因地因时、因材施教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Chen NC. An education approach to problem based learning [J]. J Med Sci,2008,24(S3):23-30.
[2] 张军.七年制学生普外科PBL临床教学探讨[J].医学教育,2012,11(5):395-397.
[3] 王瑾,孙宁,黄培春,等.优化基础医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中青年教师备课效率[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 29(11):1398-1399.
[4] 罗冰,宋亭,邹钧,等.医学模拟教学结合PBL在物理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6):55-56
[5] 罗达峰,杨建华.团队教学新模式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 22(4):25-26.
[6] 罗达峰,杨建华,李英,等.多媒体教学结合PBL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教学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0-31.
[7] 孟健, 尉杰忠, 纪宁,等.多媒体案例结合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2,2:183-184.
[8] 曹颖,王萍,袁卫玲,等.在医学PBL教学中应用EBL教学平台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9(11):170-171.
[9] 李锡丹.浅谈医学多媒体课件的素材采集与集成[J].新西部,2009,(14):150-151.
[10] 廖芝玲.医学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9):296-297.
[11] 王清河,唐海峰,曹凯,等.医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4):284-285.
[12] 滕迪,鲁巍,纪慧,等.基于校园网建立基础医学多媒体素材库的构想[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6):2052-205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教师访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梳理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要保证教学课时;学校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任课教师的培训;教师应避免兼职,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备课;要用科学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为了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也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事实依据,我们对西宁市昆仑路小学和二十八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做了初步调查。本文结合学生意见和教师的授课情况,就课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措施,以便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同时为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添砖加瓦。
一、调研方法
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兴趣和建议等;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访谈,一方面了解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等;另一方面了解代课老师的自身心理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本次调研选取西宁市昆仑路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各30名;西宁市二十八中初一、初二学生各50名。昆仑路小学与二十八中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若干。
二、调研结果
1、调查统计
小学生: 76.3%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其缓解压力的方式首先是自我调适,其次是求助家长及朋友,再次是自己独自承受,只有1人选择心理咨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要求,35%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该和蔼可亲;28.8%的学生认为应该认真负责;22%的学生认为应该关心学生; 20.3%的学生认为应该知识丰富。学生认为课程和教师的问题主要是:课程内容不够丰富;上课太严;课程时间短。建议是:老师要帮助学生减压和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多和学生交流沟通。
中学生:96%认为有必要开始心理健康课。其缓解压力的方式43%选择求助朋友;27%选择自己憋着;其次是发泄、转化压力为动力、求助家长、逃避、求助老师,只有1人选择心理咨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要求,5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该和蔼可亲;43%的学生认为应该关心学生; 29%的学生认为应该具有心理辅导能力;28%认为应该知识丰富;25%认为应该认真负责;18%认为应该有活动组织能力。学生认为课程的问题主要是:课时太短。建议是: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关心离异家庭孩子;关心学生快乐成长和性格培养;丰富课程形式;帮助学生减压。
2、存在问题
(1)学校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不够。昆仑路小学:缺乏相关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由数学老师经培训暂时代课。学校专门供学生活动的室内场所和教室面积太小,活动难以开展。二十八中: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心联小屋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室,配备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名。投入在课程教学方面的资金比较少,大部分资源用于心理健康讲座,考前辅导,教师减压辅导等方面。
(2)课程时间无法保证。在调研中发现,昆仑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学期有十六节课,但无法保障课时。二十八中虽然也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但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
(3)教材缺乏。昆仑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分为十六课,可分别归为五部分:人际交往、快乐成长、自主性培养、学习兴趣和社会适应。课本以各年龄阶段学生学习、个性、社会性发展及品德发展为依据,遵循“引入话题—创设情境—展开讨论—树立样板—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的基本课堂结构。但是教材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完全领悟老师的意思,并且教师要花费多余的时间去解释说明游戏活动;无法进行课后练习及反馈,学生无法联系实际,对自身问题没有主观体验。
虽然二十八中有青海省心协统一发放的教材和学校编制的心理健康教育手册,课本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但同样发放数量有限。
(4)师资力量薄弱。昆仑路小学: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清晰,何谓心理健康、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及特点、教学目标和授课方式等问题未能考虑周全。只是将课程内容局限在书本中,而不能向实际学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旧按照原有课程模式进行,缺乏其灵活性和多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主观性和体验性。且教师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心理教育工作中,既要考虑学生心理如何发展,还要兼顾其它课程的进展程度,导致其角色混乱,学生不能从中获益。二十八中:教师虽然有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但由于人员有限,工作负荷大。校方和老师只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来进行弥补,例如对学生做考前减压辅导,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为学生家长做报告等。
(5)师生交流不够。调查中发现,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间太少,不了解真正困扰学生的问题,课程内容比较盲目和片面,没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难以运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在如何减压方面,中小学都只有1人选择了心理咨询方式来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大部分学生都选择自己调适或自己憋着。在帮助学生减压方面,学校只是单纯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方面出发,并未触及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心理问题的出现都是点滴积累起来的,单凭考前的几个小时放松训练根本无法彻底改变部分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而且长期的压抑对学生日后成长极为不利,由于这种心理焦虑的严重化,随之产生的自卑等负面情绪不断膨胀,只要出现导火索就可能产生严重心理问题。
(6)教师授课方式过于呆板。问卷反映,中小学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具备的前三项能力或品质中都涉及“关心学生”这个关键要素,可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方式不当,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互动性;把威严带到心理教育课堂上,和学生有很大距离感,学生没有感到老师对自己关心。做到无条件关注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本,对每个学生平等、关注甚至适度的自我开放是作为心理教育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无法保障这个前提,就会使课堂氛围严肃,老师和学生们无法积极参与进来相互交流,彼此了解。
三、对策及建议
为了改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推进课程改革,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1、保证课时
心理健康教育课一定要保证课时量,每周必须要有一节课。课时不够,一切都无从谈起。
2、学校要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学校领导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将它提升至教育宗旨的高度。其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给每位同学配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有了课本即使老师讲课不到位,学生自己也可以通过看课本发现问题,弥补老师的失误。还有通过招聘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增设活动室以及购买必要的设备软件等措施,才能使心理教育工作在学校生根发芽,不断壮大。
3、加强任课教师的培训
必须要让中小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课程设计的灵活性、多样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与见解,自主地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材或编撰讲义。讲授课程的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如可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教学。二是教学过程重视开放性与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学。是以启发学生去理解、感悟来促进自身心理调适、达到行为改变为教学目的。尤其注重学生能否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期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该课程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将课堂上的感悟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三是教学效果的主观性,体验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心理健康知识技巧的接受者,又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领悟而改变心理和行为的行动者。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在教学中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实践性的差异,使其在课程教育中的个人体验与收获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不能要求每个学生获得同一体验与收获,而是将重点放在启发其思考和鼓励其发表自己的看法上,如果有学生有认知或体验偏差,便可及时纠正,同时供其他学生吸取借鉴。
心理教育课程与心理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的区别是: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项持久、耗时与费力的工作,对学校、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而讲座、团体辅导和咨询等是短期的,花费人力、精力、财力比较小,同时应用面很广。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作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它是成长性的、预防性的;而讲座、团体辅导和咨询等有它的主题和对象,是适应性、针对性或者治疗性相统一的。因此,课程比它们更加适应每一位学生,不仅防患于未然,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时期,而且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两方面才能以一种新的态度来审视这门课程。
4、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备课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多样性、开放性说明了它应当根据不同年级、班级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授课情况去备课。例如,上述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方式的问题,就是一个贴近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的证明。解决了学生们的问题,他们才会认同这门课,也才能发挥课程的作用。其次,教师必须通过定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课程的看法意见等,不断改变、增加课程内容。也要利用这个机会和学生多交流,相互之间增进感情,让学生感到来自老师的支持与信任。
5、教师不能身兼数职
由上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可知,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其他老师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他老师可以既上数学又兼上物理、化学,但心理健康课的性质是不允许其他任课老师兼代,必须由相关专业的老师亲自授课。否则课程内容看似心理教育,实则还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有过程,导致老师讲得乏味、学生听得无聊。
6、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是使学生适应生活、学习和自我全面发展,因此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则要看学生的认知是否变化、学习和适应行为等是否改善。建议采用SCL-90等自评量表在未开设课程前对学生进行测试,然后在课程结束后再测试一次,从而比较两者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这也是对课程效果比较可靠、实用的检验方式。
总的来说,两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比较有效的,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有待改善与提升。学校与教师等方面必须重视课程的开发,克服课程内容贫乏、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发挥心理健康课程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福球,唐松林. 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J].教师教育研究,2003.15(6).
[2]刘玉兰,洪顺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
[3]鲁保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9.
[4]夏海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8(4).
[5]詹浩波.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J].教育评论,2006.
[6]陈文琦.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8.
[7]何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