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航海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式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不断拓展,国际航运中心东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势必将激发对于高素质、复合型航海类人才的渴求,因此,符合时代需要的航海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指导思想明确地指出:“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既要与全球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相协调,又要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高等教育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要更加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终身化、国际化是新世纪教育时空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对于理工科特色的航海类专业来说,其承担的远洋跨区域航行接触和交流极其广泛地特点,必须加强专业人员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成为一个新时代背景下自觉地参与国际交流,进行文化传播,展示大国人文内蕴合格的航海人。所以在培养能够承担世界航运中心建设历史使命的战略人才时,深入加强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及相应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航海教育中人文素质的诠释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核心是培养人的素质,即建构真、善、美和谐发展的人格。高等教育应把培养青年一代的人文、艺术与审美修养、弘扬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重要职能。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辞海》中解释说:“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主要包括哪个方面的内容?我们怎样才能具备人文素质呢:
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文学、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语言等知识来富足自我的精神空间。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人文素质的形成依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
二、当前航海教育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迫切性
1.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航海教育改革的要求。现代航海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已从技术型向技术、经营、管理的复合型转变;从专业型逐步向宽厚型、复合型和开放型转变。航海类学生除了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相应的素质,还要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并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变化。
2.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适应未来国际航运发展的需要。随着航运市场“东移”,航运界对航海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是否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航海人才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船舶配员的国际化,要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要求船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等人文素质,这也对航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航运发展的需求,航海教育中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3.航海职业的特点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更高。航海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具有迥异于陆上职业的时空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航海人员不但要有高度的专业素质,尤其要有优异的情感素质,或者说要达到高智商和高情商的平衡统一。首先,航海事业具有涉外性,船员以四海为家,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作为一名船员,代表着国家形象,理应懂得中外历史、地理、民族、哲学、绘画等优秀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礼仪修养,否则会影响国际交流,有损国家的形象。其次,航海职业具有时空广袤性。从时间看,航海长期离开陆地、家园和亲人;从空间看,海船运动范围广阔,但船员活动空间受限制,视野只有天空、海面和钢铁的船体,极其单调。海员长年累月处在十分严峻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容易产生身心失调。诸如:情感空虚无所寄托,心理抑郁无法排遣;身心能量无处释放,业余时间无法利用等。诚然,可以为海员安排一些常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但某些浅层次的休闲活动不能满足船员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惟有在校园内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只有高雅的文化艺术才能填补海员的精神领域,提高他们的人生品位,充实他们的情感世界。
4.航海专业的生源特点决定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于航海职业的特殊性对海员的职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要求都很高,但我国的航海专业学生多来自农村偏远地区。由于教育水平的差距,他们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较少,水平较低,还有相当的空白。他们与陆上专业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他们对文化艺术的学习愿望非常强烈,渴望在大学里接受文化艺术的教育熏陶,提高人生的品位,升华精神境界,将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海运人才。为此,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实用性技术教育,还有更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航海专业学生不应该仅仅是谋生型的“工具人”、“职业人”、“技术人”,而应该成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平衡发展,理性物质文化与情感性精神文化平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航海类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知识的传授、熏陶有助于强化学生自身的内心体验。它可以帮助学生超越所学专业的约束,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基本伦理道德素质并促进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军校学员 人文素质 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一块基石,军人的人文素质高低决定着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精神,人文素质极高的军人,必定有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仰、高尚的情操以及对国家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军队也必定有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战斗力。因此,加强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有利于贴近实战实现强军目标,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一.对军校学员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顺应了世界军事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大力加强军校学员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当今世界军事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美国军事教学理念认为,加强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是军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其目的是保证学生毕业后具有正确领会上级意图的能力、自觉的凝聚力以及敏捷的思维能力;培育学生有一种对个人、对社会、对军队、对国家的责任感,成为社会、军队、国家创新的推动者。[1]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西点军校是这么定位自己的:“今天,西点首先是一所人文学院,她以变革的学问为中心”[2],并据此定位设计教学思路,出台各项措施且严格执行。近年来,俄军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度也逐年提高,积极加强军队人文教育,将其视为战斗力生成转化的基础和动力。当前,我军也认识到人文教育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基石,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不少军事院校的新课程目录里,都不约而同的开设了更多的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顺应了世界军事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2.适应了新军革时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敌我双方的较量将主要表现为人才的较量,不管武器装备多么先进,要想在瞬息万变、艰苦又复杂的战场中占取先机,夺取胜利,起决定因素的是人,知识、能力和素质将成为取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培养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我军建设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战略任务。高素质军事人才乃是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具体说来,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根本,科学文化知识是基础。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它是推动素质教育,完善军事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转变“重专业轻人文”的落后观念,有利于学员们广泛吸收专业领域之外的人文学科知识,从而适应了培养既有过硬的军政素质、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文化功底的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目标。
二.军校学员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模式
1.牢固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在世界新军革时期,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军事人才培养的主流。当今世界一流军事名校都树立起了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比如,在西点军校32门必修核心课程中,人文社科课程占41.1%,这其中包括宪法、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外语、历史、文学、国际关系、军事历史、军法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员的人文素质。在世界新军革背景下,在院校教育转型进程中,我军军队院校必须牢固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首先要确立人文类学科在学科专业中的重要地位,改变其在军事院校作为边缘学科的尴尬现状,明确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内容的,注重学员人格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对军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人文知识的传授上,还要注重培养学员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使学员成为既具有科学素质,又具备人文素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以适应军队对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迫切需要。
2.完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
我国的军事院校,多以理工科为主,受传统功利性教育理念影响,人文学科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地位不高,往往被看作专业课程之外的扩展学员兴趣的辅助课程,长期不受重视。因此,要培养、提高军校学员的人文素质,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过程中,就要把人文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能力素质模块,从思想政治、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构建分层次、渐进式人文课程体系,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等形式组织教学,为学员系统学习人文知识奠定基础。要注重学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认知能力的培养,根据学员能力生成需求针对性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首先,逐步增设不同类型的人文类课程,如文学、历史文化、美学、实用操作类等,不断扩大人文课程涵盖的范围和内容,构建起一套完整、系统的人文课程体系。其次,逐步提高人文类课程的比重,适当增加人文社科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门类和学时。目前,许多军事院校仅仅零散开设了《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等几门人文课程,学时也少得可怜,必修课《大学语文》只有40学时,一个学期即可讲授完毕,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20个学时。课内学时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绝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只能浅尝辄止,没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因此,要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培养学员的人文精神,必须适当增加人文社科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门类和学时,从上而下,厘清认识,真正重视人文课程。
3.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
第一课堂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我们不能把它做为唯一的课堂,还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拓展到第二课堂,注重课外的熏陶和培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学员人文素质。如举办人文知识、传统文化讲座,传播优秀文化,启迪人生智慧,使学员领悟到优秀文化的精髓,并最终内化为个人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举办大型人文活动,如辩论赛、卡拉OK比赛、话剧节、诗歌朗诵会等人文活动。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给学员们提供了演绎青春、展示自我、锻炼自我、交流思想的宝贵平台。学员通过参加人文活动实践,在思想上得到净化、在情感上受到陶冶,增强了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增强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成立人文社团,如创立文学社、话剧社、碟影工作室等等,学员全凭兴趣自由选择加入,一旦加入,就成为社团的主人,各司其职,负责社团的日常活动、大型活动的策划、开展、宣传,负责对外协调、交流、联谊等等具体事宜,社团的发展壮大与每一个成员的付出息息相关。通过参加社团的组织、管理,既可以提高学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又可以实实在在的提高学员的表演创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视频制作能力,还可以为学员未来走上第一任职岗位的做人、做事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文化底蕴。
4.提高军校教员的人文素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3]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要提高军校学员的人文素质,关键得看师资队伍的素质,这就要求军校教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但是,目前军事院校中教员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只注重课内人文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员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要提高军校学员的素养,首先就要提高教员的人文素养,培育大学教员的人文情怀。在军校人文课教员中要倡导人文精神。教员要以良好道德品质、高度的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引导学员关注人的生命、人类生存的价值、意义,引导学员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完善的人格,使学员成为全面协调发展的人。要积极鼓励人文课教员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通过送学、培训等渠道,拓展教员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加教员的人文底蕴和人文修养,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教员应摸清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新方法,改变过去一家之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结合军校学员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更加科学、更加生动的方式提高学员自主学习人文课程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解决军校学员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匮乏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本亮.人文教育:战斗力生成的一块基石[N].报,2012.05.07.
[2]郭英剑.美国三大军事院校中的人文教育[N].科学时报,2010.8.17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社会文化多元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滋生。市场经济的推广给大学生思想意识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商品意识的泛化。把学问当作一生追求的志向、把精神追求置于物质之上的情趣和境界被淡化。学校教育存在弊端其一,应试教育导致教育急功近利。应试教育体制造成人们过度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一心死读书、死背书,忽略了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其二,功利性的专业设置导致人文氛围的缺失。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高校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减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统模式,人文素质培养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使学生难以接受到系统、科学的人文教育,这势必妨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信息污染带来困惑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渠道不仅仅限于课堂、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把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带入信息网络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都在冲击之列。网络并非一片净土,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当代大学生在其影响下,价值观的困惑和矛盾大大增加。价值判断的困惑严重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热情,他们在认同与失落之间彷徨。高职学生个体的内在原因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首先,我们不能忽略个体的内在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对文化的选择性、解释性、领悟性、创造性。由于学习目标的功利性,使一部分大学生不愿耗费更多的时间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和教育。其次,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情绪波动大,语言行为过于偏激,经不起挫折的磨炼,接受不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同时期革命歌曲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革命歌曲的传唱以独有的形式显现出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揭示的人性状态、社会风尚和文化理想。这些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不同时期的革命歌曲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的工农歌曲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民族的热爱。歌曲的传唱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党史和精神。以《黄河大合唱》为代表的抗日救亡歌曲的传播,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回归,激发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歌曲的传唱,有助于当代高职学生坚定信仰,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新时代的赞歌,有助于陶冶高职学生的情操,开阔艺术视野,形成大学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以革命歌曲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路径
开设《音乐鉴赏》课,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音乐与心性情感的和谐发展。音乐由于特殊的传播形式和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伦理内容,再加上音乐作品的特殊表现形式,而使音乐教育在对高职学生的现代社会伦理及道德品质教育中凸现其功效。音乐欣赏带给欣赏者的感染和震撼是其他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尤其是优秀的革命歌曲,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欣赏者的言行举止。革命歌曲的传唱在我国所起到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学生被美妙的音乐形象所感染,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革命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和美妙的旋律,使学生在浓浓的气氛中受到情感的陶冶,为铸造高尚的灵魂和锤炼健全的人格打下较好的基础。注重作品选择重视选择不同时期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革命歌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宽艺术视野,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在欣赏和教唱《国歌》的时候,告诉学生这首歌表达的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和前仆后继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那种不惜“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精神。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一般是教师简介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然后让学生初听作品,感受形象,分段欣赏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作用,熟记音乐主题。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讲、简单欣赏,并没能真正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不能有效地走进音乐,深入体验音乐。要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音乐欣赏全过程,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教学环节中的“情”“境”交融,开发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在教学中要做到“动”“静”结合,促进学生审美兴趣的持续发展;“视”“听”结合,完善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听”“说”结合,调动学生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力。
以教育者人文素质提升为重点,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革命歌曲的教唱是个温馨的过程。通过对音乐作品共同的感悟、体验、演绎,师生间所建立的既是亲密的合作关系,又是互动的师生情谊。同时,合唱能使学生在健康的文化娱乐氛围中,以最放松的方式,通过演唱经典歌曲,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操。在歌曲排练过程中,学生能够慢慢地学会关注他人、相互倾听、紧密配合,师生间的凝聚力无形中便得到了提升。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教育者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准则以及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等对受教育者都有明显的暗示作用。教育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注重自己的文明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些隐形的教育力量对受教育者有着明显的启迪和暗示作用。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扩大知识面,学习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个人修养,以自己的言行为大学生在人格上做出良好的示范。
关键词:革命歌曲;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152-03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内化为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包括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思维和学会掌握必要的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悟。”因此,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防止出现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无论对人才培养还是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革命歌曲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根植于华夏大地,是民族文化发展和升华的结晶,特别是那些感染力强、思想内涵深刻的革命歌曲,是一部部生动的中国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大学生中大力传播革命歌曲,会使其爱国主义情感得以升华,道德情操得以陶冶,人文素质得以提升。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一)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人生观、价值观模糊,理想迷失 受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等问题的认识开始虚化。他们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有一个好工作,很少有真正的信仰和明确的理想;一方面,他们对当下的现实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又找不到改变现实的有效途径。
缺乏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亲人的特别爱护,学校教育又只注重知识灌输,导致一些大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放弃了“责任”。他们嘲弄传统的价值观,认为自己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责任,而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生活,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态度。
人格意识矛盾,心理不健全 社会变革带来的文化转型、价值混乱、人格分裂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培育和合理构建,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独立意识与个体依赖性的矛盾、开放意识与自我封闭的矛盾、评价意识强与个体自律意识弱的矛盾。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
社会文化多元的负面效应 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滋生。市场经济的推广给大学生思想意识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商品意识的泛化。把学问当作一生追求的志向、把精神追求置于物质之上的情趣和境界被淡化。
学校教育存在弊端 其一,应试教育导致教育急功近利。应试教育体制造成人们过度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一心死读书、死背书,忽略了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其二,功利性的专业设置导致人文氛围的缺失。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高校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减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统模式,人文素质培养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使学生难以接受到系统、科学的人文教育,这势必妨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信息污染带来困惑 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渠道不仅仅限于课堂、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把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带入信息网络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都在冲击之列。网络并非一片净土,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当代大学生在其影响下,价值观的困惑和矛盾大大增加。价值判断的困惑严重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热情,他们在认同与失落之间彷徨。
高职学生个体的内在原因 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首先,我们不能忽略个体的内在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对文化的选择性、解释性、领悟性、创造性。由于学习目标的功利性,使一部分大学生不愿耗费更多的时间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和教育。其次,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情绪波动大,语言行为过于偏激,经不起挫折的磨炼,接受不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不同时期革命歌曲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革命歌曲的传唱以独有的形式显现出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揭示的人性状态、社会风尚和文化理想。这些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不同时期的革命歌曲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早期的工农歌曲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民族的热爱。歌曲的传唱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党史和精神。以《黄河大合唱》为代表的抗日救亡歌曲的传播,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回归,激发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歌曲的传唱,有助于当代高职学生坚定信仰,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新时代的赞歌,有助于陶冶高职学生的情操,开阔艺术视野,形成大学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
以革命歌曲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路径
(一)开设《音乐鉴赏》课,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音乐与心性情感的和谐发展。音乐由于特殊的传播形式和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伦理内容,再加上音乐作品的特殊表现形式,而使音乐教育在对高职学生的现代社会伦理及道德品质教育中凸现其功效。音乐欣赏带给欣赏者的感染和震撼是其他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尤其是优秀的革命歌曲,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欣赏者的言行举止。革命歌曲的传唱在我国所起到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学生被美妙的音乐形象所感染,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革命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和美妙的旋律,使学生在浓浓的气氛中受到情感的陶冶,为铸造高尚的灵魂和锤炼健全的人格打下较好的基础。
注重作品选择 重视选择不同时期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革命歌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宽艺术视野,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在欣赏和教唱《国歌》的时候,告诉学生这首歌表达的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和前仆后继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那种不惜“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精神。
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一般是教师简介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然后让学生初听作品,感受形象,分段欣赏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作用,熟记音乐主题。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讲、简单欣赏,并没能真正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不能有效地走进音乐,深入体验音乐。要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音乐欣赏全过程,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教学环节中的“情”“境”交融,开发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在教学中要做到“动”“静”结合,促进学生审美兴趣的持续发展;“视”“听”结合,完善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听”“说”结合,调动学生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力。
(二)以教育者人文素质提升为重点,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革命歌曲的教唱是个温馨的过程。通过对音乐作品共同的感悟、体验、演绎,师生间所建立的既是亲密的合作关系,又是互动的师生情谊。同时,合唱能使学生在健康的文化娱乐氛围中,以最放松的方式,通过演唱经典歌曲,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操。在歌曲排练过程中,学生能够慢慢地学会关注他人、相互倾听、紧密配合,师生间的凝聚力无形中便得到了提升。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教育者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准则以及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等对受教育者都有明显的暗示作用。教育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注重自己的文明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些隐形的教育力量对受教育者有着明显的启迪和暗示作用。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扩大知识面,学习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个人修养,以自己的言行为大学生在人格上做出良好的示范。
(三)以公共政治理论课为平台,以革命歌曲为载体,加深高职学生对革命歌曲背景的了解和感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政治功能、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思想功能和引导大学生由知到行转化的德育功能等。高校政治理论课无论在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性与人文性的矛盾,这一对矛盾的存在,既限制了思政课“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两力”(吸引力、感染力)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思想理论作用的发挥,更严重制约着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
实践表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文关怀的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解决高校思政课政治性与人文性矛盾的根本途径。而革命歌曲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特定的历史事件相联系,深刻反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知识和精神内涵,融政治教育价值和人文教育价值于一体,是解决高校思政理论课政治性与人文性矛盾的重要载体,并能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解决思政理论课的“三贴近”和“两力”问题,大幅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政治理论教学中,每节课传唱一两支革命歌曲,同时讲解其诞生的背景,师生共同回顾歌曲产生的历史,一起体验革命歌曲所承载的精神,一起交流分享彼此心灵的感动,共同挖掘其政治性教育和人文性教育价值,这种形式能将显性的与隐性的德育因素相融合,基本理论知识与个性发展规律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整合,实现了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的有机结合。而师生之间的歌曲互动,既增强了师生寻求共同价值追求的认同感,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出贡献,还可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政治思想和人文素养基础。
因此,以公共政治理论课为平台,以革命歌曲为载体,根据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结合的具体教育内容,有选择地把不同时期、不同内涵的革命歌曲引入课堂,恰如其分地实现两者的融合,是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思路,更是充分、有效发挥革命歌曲政治教育、人文塑造双重功能的绝佳选择。
(四)创新学校文化,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在革命歌曲传唱中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精神陶冶
组建合唱团等文艺团体,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在合唱团组建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通过发声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意识,通过作品排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以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方法,塑造了游击队员保家卫国的战斗场景和游击队员出生入死、不畏强敌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和美妙的旋律使学生在浓浓的气氛中受到情感的陶冶,为铸造高尚的灵魂和锤炼健全的人格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将革命歌曲融入校园文化,促进其陶冶价值的现实转化 校园文化的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具有长久的魅力,能够激发大学生奋斗的激情,唤起大学生对理想和信念不懈的追求。将革命歌曲融入校园文化,并且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校园文化,将更能发挥革命歌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在“五四”、“七一”、“一二九”等特别的日子,坚持举办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的“革命歌曲拉歌会”、“革命歌曲唱响校园”等活动,用革命歌曲唱出的价值和精神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高地,能抵消多元文化和消极校园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把学唱革命歌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歌声中重温历史,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三观”,融入学校文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培养军训中连队观念、班级观念都具有较好的作用。把唱革命歌曲作为毕业生的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毕业生在优美的曲调和铿锵有力的节拍中,重温历史,振奋精神,为文明离校和顺利适应工作岗位打下感情基础。
革命歌曲所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当代大学生中以革命歌曲为载体,以合唱这种独具魅力和思想内涵的艺术形式,充分挖掘革命歌曲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陶冶情操,坚定为理想和事业勇于奋斗、不怕牺牲、大公无私、团结奋进的精神,更可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实践上还能产生巨大的行动力量,这也是革命歌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所独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陆小玲,董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1).
[2]胡家祥.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杨睿.人文素质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影响和制约[J].素质教育论坛,2007(2).
[4]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3).
[5]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后喻时代”;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34-03
人类历史上的几次重大产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推动作用是无可替代的。19世纪中下旬从英国的纺织业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动力系统的变革为特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带来了基于这一变革的众多新发明。以电力的发明为主要特点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给工业、农业、社会生活,甚至是给人们的心灵都带来了光明。而从二战以后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的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产业革命应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重要产业革命。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和冲击力根本不亚于前两次产业革命。在诸多方面,例如在沟通方式和思维方法上迅速改变着由前两次产业革命奠定下来的生产、生活模式。随着这种变化,人们对人类社会的划分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一 “后喻时代”的定义及特点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就是这种不同划分法的典型代表。她在其《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在“前喻文化”中,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中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由此进入了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期。“如果说过去存在若干长者,凭着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日积月累的经验而比青年们知道得多些。那今天却不再如此”。米德在文章中这样总结道。
这里所说的“后喻时代”,指的就是文化和知识的反方向传播。在“前喻时代”,老人、年长者、老师、长辈等在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方面多让年轻人、年少者、学生或晚辈等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在当今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的特定条件下,后者因其快速的接受能力及各种信息的多渠道获取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新知识新技能,并反过来给前者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后喻时代”有一个最基本特征,那就是文化反哺。
处在“后喻时代”的学生现如今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会比家长、老师更早、更多地获得信息。我们不可否认现在的学生对新的通讯媒体产品或新的互联网平台的了解、掌握及应用使得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望尘莫及。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他们中的很多人追求个性的张扬,不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忽视,努力用自己在新媒体环境里产生的价值观去影响和改变长辈们的看法。例如,当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与教师所教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会大胆或无情地对教师的“教育”进行评价或挑战。这样,学校里传统的一些说教模式就很难深入到学生的脑子里,一些既定的人生观、价值观模式有时经常要面对来自学生的怀疑和挑战的眼神。
这样的一个时代呈现出的特征是价值观的多元化、信息量的爆炸化、沟通渠道的多样化,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偏离化。而这最后一个特征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体现就是人文精神的减少或缺失。这里我们并不是否定物质基础,因为教育本身在很多方面都以经济为基础。物质生活发展与精神生活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需要。这样,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其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这两种价值观在教育目的方面的体现就是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科技素质指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包括相关科学知识、做事的技能,以及与此相关的各方面意识和想法,等等。人文素质指与人认识、解决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问题、与人从事社会价值建构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价值方面的素养、品质及能力发展水平,通常体现为在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关切中所形成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及其能力等。
二 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
著名教育学家严元章早在他的《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一书的第二章“宗旨论”中就强调过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和谐统一。他说:“学的人”所要学的,基本上是学做人。严先生强调在学做人的过程中道德和本领的和谐统一,强调这两者之兼得对于一个人来说要像“日用品”对人们的生活当中起到的作用一样,是必须的。所以,现代“学的人”所要学的道德与本领,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都是一定要学的,不是可学可不学的;不然,就连“人”也做得不像样,甚至根本做不成“人”了。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近代以前的教育基本上是以人文素质培养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而近代以来的教育,科技素质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日显突出。特别是在“后喻时代”,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对峙使近代教育目的的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价值取向失衡。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社会发展对功利价值依赖以及对科技素质偏爱的特点很容易被学生捕捉到,且这种价值取向的失衡也很容易以文化反哺方式传递到教育工作者那里。这里可以举一个笔者所在学校英语专业培养方向选择方面的例子。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到二年级期末的时候有两个培养方向可供选择:文学与翻译。近几年学生的选择结果基本呈现出雷同的倾向,即选择文学方向的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10%,其余90%的学生都选择了翻译方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在现如今充满功利主义倾向的社会现状迫使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选择后者。在学生看来,选择翻译方向意味着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将来的就业选择面更广,会给自己带来更加可靠的未来。相反,选择了文学方向就意味着选择了学术研究,将来的就业范围不外乎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那些老知识分子们强调的文W情怀毕竟不能当饭吃。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此种偏功利轻人文的现象处处可见。例如,学生高考时对专业的选择,学生在大学里选修的课程,学生对校园各种社团的选择,学生对一些通识教育课的态度,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等等,无不体现着大学校园里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的严重失衡。
然而作为高等学府,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理应成为不可动摇的基本出发点。学校教育应该以人文素质发展为核心,以科技素质发展为依托,在人的素质的实然性和应然性之间找到一个理想的有机结合点。在人文素质各个层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主要突出的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其它因素如自然、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强调要围绕“人”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以及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人格、尊严、平等的概念的重要性。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
这种人文素质的教育及培养目标如今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其第一个挑战来自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培养目标是受时代及社会现状的极大制约的历史性概念,惟其如此,它自然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样性使得人们,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必须进行培养目标的选择与构想。所谓培养目标,是以最理想的人的姿态选定下来的特定的人的形象作为教育的追求。在进行这种选择和构想时,有必要对多样的培养目标做出历史分类和类型论的分析[3]。“后喻时代”的到来使得这个社会的文化交流过于频繁,随之而形成的价值模式也过于多样化。选择什么样的人文素质模式作为培养的具体目标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弄不好就容易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
第二个挑战当然是来自于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处于半社会化阶段的大学生,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其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状态。现如今许多大学生都表现得很有自己的主见,很多时候难以用道理说服。他们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很大,平时看得多,听得多,有时也会自认为懂得很多,很多道理都能够自己想明白,不希望别人向自己灌输思想,也难以接受传统的思想教育的方式。对于当前这种状况,必须引起社会高度重视,思想和价值的多元如果没有主流的引导,就会形成放任和混乱的状况,发展下去就会造成一代青少年精神成长上的迷茫和迷失。现如今,按照传统模式,想把孩子放在无菌环境里,杜绝一切负面信息,以为这样就能培养出健康、纯洁的心灵这一做法已没有任何现实可能性,也不能教育出健全和完整的人格。一意孤行地想把学生留在纯洁的童话世界里只会加深他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因此与学生沟通时,坦然认同现实,在此认知基础上,帮助他们学会辨析善与恶、是与非,并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认知自己,如何正确看待大千世界。今天的学生,心态深深受到自己所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强调自我存在的价值,看重自主意识的觉醒。因此,找出学生个性化倾向中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理想结合点,以及社会意义和个体意义的理想结合点是当代高等教育工作者始终要面对的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重要课题。
三 在“后喻时代”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路
那么怎样才能在这样的一个大千世界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呢?综上所述,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知识传授的方式和教育主客体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模式。
第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是“后喻时代”当好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后喻时代”,教师的信息量和信息获取提前量没有明显优势,而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先进,并且信息往往超前。时代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教师既是学生的导师、学生的朋友,也是学生的学生这一新观念。有时教师也需要向学生问问题,求新知。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必需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倾听,并结合这些评价不断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梳理,自我升华,不断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后喻时代”教师观念的转变更是教学观的转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不再是输与吸的活动,而是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而实现掌握知识的目标的双边活动。教师也应当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网络时代,教师的部分传统角色被学生自己、学生父母、互联网等所取代。学生需要的不再是灌输知识的教师,而是引导者,即告诉学生应该学什么,往哪儿发展,剩下的就靠学生自己创造性地发挥了。课堂教学离不开思想性,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指导学生辨别是非、真假、善恶,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任何枯燥的说教都是事倍功半的。“后喻时代”教师的知识观转变已成为了“必需品”。
第二,在教育过程当中要始终不渝地强调“人”的因素,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平等尊重每个学生的原则”。大学不能把学生看作是达成学校目的的工具,要尊重学生本身的目标,要重视学生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尊重学生的选择自由的同时,学校需要优先考虑如何使他们能够提高负责任地进行选择的能力,帮助他们作为自由的道德主体进行适当的选择。再者,大学要看到学生与学生之间,不论差异有多大,作为道德行为者,他们都具有“同等的价值”。这既不意味着从能力上看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能力,也不是说在对待不同的学生时,他们之间就没有差异。其意是指每个学生都被赋予了同等的基本权利,除了天生的能力差异外,每个学生都享有相等的机会。
第三,要利用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的平台,加强文化比较分析教育。“后喻时代”不同的文化对学生和教师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当我们研究教育、制订更好的教育计划时,最重要的是确凿地认识“人”是怎样一种存在。对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怎么去认识?从哪一种角度去认识?或者基于怎样的一个背景去认识?这是开展教育工作的极其重要的n题。人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正确地认识文化这个东西,这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重要的是,了解文化对于人的形成的影响的真貌[。这就说明了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密切联系。因此,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多样的不同文化的比较分析教育,而“后喻时代”对这种对比分析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大学要紧紧把握时代特点,顺应时代潮流,借助时代便利,充分利用教师与学生之间传授与反哺两种交流方式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共同点及差异的认识。通过这种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清楚地认识作为“人”的存在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2]严元章. 中国教育思想源流[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
[3]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 钟启泉,译. 现代教育学基础[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斯特莱克,索尔蒂斯. 教学伦理(第四版)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关键词】人文素质;医学院校;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使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这正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乃树人立业之本,这对医学院校学生尤为重要。作为一门科学,医学有鲜明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业务上的精益求精,但医学还有很强的社会性,除应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外,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怀。因为纯粹的专业技术教育只提供了人生存的技能,却塑造不出人的正确信仰,纯洁的灵魂。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转变医学院校办学模式,以求学术生态平衡
重视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设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社会医学教育将成为2l世纪医学教育和卫生管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会医学课程将成为医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因此,应重视人文社会医学学科的建设,增加人文社会医学在总体课程中的比重,注重师资培养,特别是教学管理者提高对人文社会医学作用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从笔者对我校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人文社会医学的需求是强劲的,认为设置人文社会医学课程非常必要和有必要的占调查人数的大多数。这是人文社会医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条件。医学人文社会学科是边缘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当前应该抓住学校调整合并的契机,利用文科与理科的不同优势,进行学科交叉,使这些交叉学科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形成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人文社会医学的课程结构要体现核心学科的观点。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与哲学、医学未来学、社会医学、医学史应成为人文社会医学的核心学科,是各种学制的医学院校都必须开设的。
二、专业教育中始终贯穿人文素质教育
立业先立人,把“授业”与“传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明确学生是主体,实行主体性教育。要运用教学相长、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既要勇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又要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激发学生自立、自强、自主品格的培养。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互相尊重、谦虚谨慎、不同的人文精神。其次,要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专业教师要把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起来,使相关的人文社科内容事例融入医学课程中去。如生理学与心理学、临床医学与伦理学、医疗与美学等课程的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得到有关人文社科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深的学科造诣,高尚的人文精神。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科学的极大热情、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想、高度的敬业精神等等,无时不在感召着学生,激励着学生。
三、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氛围
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有组织地开设人文选修课、举办人文讲座和读书活动。选修课可以分为选修、辅修、双学位班等多种形式。人文讲座是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因为它比课堂教学更容易切入社会热点,内容更广泛更新颖,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宽。读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原著,更深入地体会原著中的真实思想、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也培养了读书的习惯和能力。第二,营造内涵丰富、生动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规划、绿化、校园的建筑设计以及人文景观建设上,力求赋予物质设施的文化内涵。校训、校标的设计,是大学精神的象征,要使之对学生起到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思想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建设和优化校园学术环境,发挥校园政治文化的特色功能,在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工作中创建融洽的校内人际关系,制造一个理想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维系心智与情感交流的氛围。同时还应重视社会外部环境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在这种氛围里,学生的行为举止、精神气质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熏陶,同时,也会使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得到促进。第三,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如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市场,从事各种劳动,了解社会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访贫问苦,送医送药,进行社会医疗实践;组织学生参观旅游,瞻仰革命遗址等活动,增长人文地理知识,陶冶爱国情操等等,以提高其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胡显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第二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审美教育;医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73-02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有机结合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功能。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审美教育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
审美教育,即美育,先生的定义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也就是说,审美教育是一种运用各种美的理论和形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优化人的心理结构。
作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关乎人类心灵的建设,触及人的整个生命。它使人类意识到自己并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作为情感的动物而存在。人类除了要从自然界中获得生活资料以维持自己的生存之外,还要获得精神的享受;除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外,还要对世界有一种诗意的感受;除了不断发展和欣赏自己的本质力量之外,还要不断去除人性中卑污混浊的成分,让身心和整个世界和谐交融。而这种身心的优美和谐与世界的优美和谐相一致的状态,就是人最美的境界。审美教育就是要通过营造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和谐、亲和的审美关系,教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和自身,运用美的巨大的感染力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实现人格的健康发展。
2.审美教育可以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想要给“美”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但是历经沧桑变迁,却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正是因为美这种千差万别、变化无穷的特点,才使得美的对象可以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才使得“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当人们通过对“美”的知觉和欣赏,从世俗的、繁忙的、受限的生存状态中解放出来,自由地感受、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崭新意义的时候,头脑中就会充满想象的火花,而想象力在智能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有文学、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热爱艺术和音乐,他们甚至能够绘画或者演奏乐器。”[2]这种“良好的教育”就是审美教育,它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启迪人的智慧,使人们挣脱心底无形的压制与束缚,释放创造潜能。
3.审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3]“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3]从王国维这段对“完全之人物”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审美教育是人走向全面、自由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科技至上的价值追求导致的异化现象,严重扭曲了人的生命和精神,现代人确实需要一些审美活动来超越、调节、补偿匮乏的精神生活。没有审美,人就不能暂时脱离现实世界,创造一个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实现现实世界的升华;也不能超越身心的局限,激发人们内在的情感,使平常的事物理想化、诗意化,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更不能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力量,使生命达到崭新的境界,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因此,没有审美教育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接受过审美熏陶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医学虽然是一门有着鲜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从生到死关爱和珍重人类生命的科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在许多方面还不容乐观,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知识层面上,由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大部分医学生都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比较重视数理化等科学知识的学习,人文知识相对薄弱,结果导致人文素质普遍存在“先天不足”。进入医学院校后,面对市场利益的驱动和就业压力的催化,一些学校在医学生教育中不断增加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比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及投入的教学资源则不断萎缩。一些医学生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医学书,被繁重的医学知识和相关的自然科学所包围,丧失了对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人文情怀的学习与培养。
第二,在能力层面上,一些学生由于长期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他们知识面过于狭窄,综合素质较低,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个体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发展不健全,缺少创造性思维。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我国的人口素质、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三,在修养层面上,由于医学专业课程比较繁重,学业周期长,学习压力大,使得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学生,常常感到精神紧绷,郁闷乏味,压抑消沉,忘记了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自身。这时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引导和缓冲,容易导致学生的精神深处出现危机,身心不能和谐发展,失去对真、善、美的挚爱与追求。
以上这些现象的出现,很重要一个的原因就在于医学教育中不够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医学教育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迫切要求。
三、审美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医学生是未来各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后备军,肩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使命,这不仅要求他们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学会用一颗仁心去关心、关爱、尊重病人。因此,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人文精神的灌注,培养出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人格修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审美教育作为以人性的自我完善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加强医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也是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1.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医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首先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人”。一个高素质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也都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但是由于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较强,思想政治课的说理性过强,使得这种关注学生思想情感的课程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而审美教育则不同,它不像传统的道德教育那样,通过枯燥的说教使人分晓善恶,而是以美引善,用鲜活的美的事物和意象感染人、影响人、陶养人,使人明辨是非美丑,在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人”的内涵,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正如先生所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4]可见,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道德修养离不开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教育对道德的养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审美教育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众所周知,医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专业性较强,有些医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对其他的知识都不感兴趣,在埋头苦学的同时,忽视了与外界的交往,忘记了自身人格、气质的修养。这种缺陷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对人、对事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宽容心等症状,不能很好地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人的教育,实现了医疗活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旨在培养医学生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它恢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沟通,点燃了人性的温暖与亲和,营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实现了学生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则是成为一个生命守护者的必要条件。所以,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审美教育的浸润与引导,这样才能使生命得到尊重,使患者与医生审美地生存。
3.审美教育有助于医学生人格境界的提高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体现在医学生身上,表现为在单一专业课程压力下,学生的精神世界空虚无聊,对未来产生疑惑,审美情趣出现世俗化的倾向。这种精神失调的根源在于被各种情感和欲望充斥的心灵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与释放而导致的阻滞。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作用于人的情感,陶养心灵的教育,它能使人压抑的灵魂得到解放,使人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困惑,进入到一个超现实的美的境界,通过对美和善的尽情发挥,引导、宣泄失意和忧伤,不断地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人们只有不断地追求美,才能获得人性的复归,实现人格的完善;人们也只有不断地以美来塑造来自己的心灵,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实现自己的价值。总之,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不应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狭隘领域里片面发展的单面人,而应是知识广博、人格完善、精神高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人类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审美教育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平叔.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66.
[2]周昌忠.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194.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知识;品行
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越高,就越能够辨别社会和自我、他人和自我、物质和自我的关系从而做到自我精神和认识的独立,而不是迷失在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中。有了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认识世界,看待社会,驾驭物质,就可以站在高处将所有的关系一览无余。一个国家国民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作为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软实力提升的希望,应该如何提高人文素养呢?
一、关注人文课堂
中国教育协会会长顾明远在一次演讲中呼吁:教育要强调人文精神,使每一个人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了解世界的文化,了解他人,了解自身的能力和责任。因而,加强人文科学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重视,以及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个人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也会日益凸显。在人文学科课堂上,老师们不仅介绍各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更鼓励同学们努力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思维观念,而这一过程正是同学们人文素养提高的过程。
二、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中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会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三、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教材中随处可见,不胜枚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关键词】 体育专业 大学生 人文素质
1.引 言
人文素质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是当今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强化大学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是高等教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塑造和培养体育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和思想基础。人文科学所强调的是帮助人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人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发展。它对于提高人才素质、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活跃思维有重要作用,并对人的创造性劳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全面提升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已成为诸多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类大学生阅读书刊文献的倾向性
据调查了解可知,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日常的闲暇时间经常阅读诗词散文占10%;中外名著占6.4%;武侠言情占21.8%;休闲刊物占15.6%;学习培训刊物占12.6%;体育类刊物占33.6%。调查结果显反映出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科学认识上的偏差,大多数学生着重于阅读休闲类刊物和体育类刊物,相对于学习和人文方面的刊物阅读量较小,尚未形成良好的人文知识学习习惯,处于被动盲目的学习状态。
2.2体育类大学生参与校园社团实践活动的
据调查了解可知,体育专业大学生经常参与校园社团实践活动的人数不足三分之一,而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大多数课余时间都用于专业训练和体育休闲活动。导致学生出现除专业技能外,其他方面知识面较狭窄,人文方面素质相对偏低。
2.3体育类大学生掌握人文知识及实际应用
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写字较为规范,能清晰加以辨认;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写字基本功差,不规范难以辨认;具备一定书法功底,书写流畅的人寥寥无几。从整体情况分析,体育类大学生文、史、哲、艺等学科知识贫乏,尤其是文学素养,写字等示范技能没有达到基本要求,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究其原因:(1)理念的偏差。"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素养";(2)科学文化基础薄弱。体育考生虽参加统一高考,但文化课录取分数较低,加上入校后对人文学科学习的偏废进一步增大了落差;(3)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功利性的蔓延以及教育价值取向的偏斜。
3结论与建议
3.1加强对体育类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让学生走出思想认识误区,树立现代人才观。充分认识到,仅具备专业技术与知识距离社会对一个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艺术修养和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化知识层面要尽可能广泛的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社会和组织管理等多门学科。
3.2 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对体育类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全面贯穿人文教育。发扬人文教育的意义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以育人为中心,美我们需要的体育人才应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美好的人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精神;具有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世界优秀学术思想素养、自然科学素养;具备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评价、批判地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学术思想精华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这种人才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体育专业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专业技能;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
3.3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与完善知识结构
课程改革是培养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内核",是把教育思想、理念、宗旨等转变为教育的实践中介。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课中要适量加大人文知识比例, 融入人文素养内容, 补充科学知识,要以大学科逐步缓解现有专业的局限性, 加强人文学科群建设。广泛增开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相应提高人文学学分,使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 从而获得心灵的启迪、道德的升华。
3.4 优化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环境的陶冶相对一些强制性的教育手段更为有效,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陶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体育院系的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影响学生的观念、价值观、个性、能力等的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专业素质和责任感直接影响到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努力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这也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可靠保证。
3.6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实施分层次的人文素养培养
3.7构建完整科学的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胡移山,张晓红,曹继红.对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再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07(12).
[2] 李景华.体育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