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缺钙引发老年痴呆
骨质疏松,说白了就是缺钙。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下降,肠道吸收钙的能力降低,如果不能科学补钙,便会处于钙缺乏状态。长期缺乏钙营养会不知不觉地给老年人带来许多疾病,实际上缺钙本身就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只不过它是通过其他疾病来体现的。
老年人长期缺钙的后果,首先是骨骼中的钙受到机体代偿调节而源源不断地游离到血液中,以满足体内钙代谢的需要,这给人体带来了两方面的疾患:一方面是骨骼缺钙,引起骨质疏松、骨质增生以及各类骨折;另一方面是血液及细胞内钙含量增多,导致钙在血管壁和心肌、肾脏等软组织中沉积,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结石、老年痴呆等老年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导致猝死的原因很多,但就心血管系统而言,钙代谢失调是罪魁。可以说骨钙减少、血钙和细胞内钙含量增加的现象,是导致人体衰老的根源。
缺钙还会使人体产生食欲不振、情感淡漠、脆弱、疲惫乏力、关节痛、便秘、心律失常、嗜睡、抽搐、多尿、皮肤瘙痒等症状和体征。此外,食管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都与钙缺乏有关。骨质疏松症对人体的最明显的危害主要是它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其中髋部骨折危害性最大,约有40%的患者会终生残废。椎骨压缩性骨折较为常见,可引起驼背和身材变矮。
一些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缺钙了需要补钙,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相反,是钙太多的缘故,不要再补钙了,以免加重病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一样,都需要补钙。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虽然是完全不同的病变,但发病原因却都是钙缺乏。骨钙丢失会造成骨质疏松,代偿作用又使钙在骨端不均匀沉积,形成骨质增生。所以,骨质增生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两者之所以同时存在,与老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50岁以上的人,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增加,降钙素含量也增加。
骨质疏松不能全靠补钙
一位57岁的女病人从经绝期以来,全身酸痛,先后7次骨折。医生诊断为骨质疏松,需长期服用钙片。于是乎,液体钙、片剂钙她都一一尝试,可是疼痛依旧,骨折还是再发生。原因何在?
医学专家指出,骨质疏松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体内激素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才是其真正的发病原因。这种代谢异常使得骨骼对钙的摄取、吸收和利用能力下降,因而出现骨骼的病变。仅靠口服单纯补钙,无法纠正骨骼对钙的利用障碍。近年来关于钙对骨质疏松骨折影响的研究发现:钙不仅不能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相反病人在高钙摄入后髋部骨折危险性上升50%;高钙补充还可能导致肾结石、异位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补钙受哪些因素影响
某些专家在媒体上大加炒作,宣扬“全民缺钙,全民补钙”,我国成为世界上钙制剂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但是研究表明,在人体骨丢失高峰期服用大量钙剂,并不能改善其骨丢失状况。一次花几十元甚至数百元买一个“钙剂穿肠过”,浪费显而易见。更为严重的是,血浆总钙浓度超过正常上限长期积累有可能造成组织钙化,在血管壁、肾脏等组织器官形成钙沉积危害人体。
影响人体吸收钙的因素很多,如钙摄入量的多少、膳食中钙与磷含量之比值、进入肠道的钙的解离状态、食物中蛋白质的量和种类、胃肠道的生理状态等,都可影响钙的吸收。
此外,食物中的草酸、盐以及抗癫痫药、利尿剂等药物,也能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不足时人体钙的吸收率降低,但是如果钙不足,过量的维生素D有产生中毒的可能。
X线摄像主要用于小儿佝偻病,不适用亚健康人群。双光能骨密度仪较可靠,但检查费高昂。生化检查指标不够全面。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是反映骨代谢状况的理想生化指标,目前的新检查法正在研究。
什么才是正确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
一,可补充低剂量的活性维生素D3以保持人体内钙的平衡。二,适当补充雌激素替代治疗。它能减少绝经后骨量的迅速丢失,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三,一般的物理治疗方法也只能缓解疼痛,只能当作辅助治疗方案,不规范的按摩和牵引会严重破坏软组织。目前,有脉冲电磁场等物理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骨质疏松。四,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一些运动量大或动作难度大的运动项目要回避,一般以步行、简化太极拳等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项目为主。
【摘要】 目的:探索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方法。方法: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64~71岁,平均66.2岁。按Neer分型法分型,3例4部分、1例3部分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结果:经术后6月~3年随访,平均随访10.5月,按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综合评分,优1例,良2例,可1例。结论:对于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术中应尽可能重建大小结节的解剖位置,修复肩袖损伤,术后积极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人工肱骨头置换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4月对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男3例,女1例,年龄64~71岁,平均66.2岁。按Neer分型法分型[1],3例4部分、1例3部分粉碎性骨折。受伤原因为摔伤(肩部着地或手掌着地扭转);4例患者受伤时间均不超过1周,身体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术前常规摄正侧位X片及CT片,检查显示为1例肱骨头向后外旋转移位,肱骨头压缩骨折范围大于关节面40 %;3例肱骨头向前外与肱骨近端短缩重叠移位;4例肱骨头均有不同程度的粉碎性骨折,伴大小结节的破损,不伴有关节盂及肩峰的骨折。
1.2 方法 全麻,仰卧位,用软棉垫将患肩垫高,手术顺三角肌内侧缘进入,注意头静脉及内侧血管神经鞘的解剖位置,尽量保护肩袖及周围软组织,沿肱骨解剖颈“T”形切开关节囊,暴露肱骨头及大小结节。不可随意去除破碎的大小结节骨块,并注意尽量保护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在肱骨大小结节的附着点。取出肱骨头,测量其大小,逐步扩髓,安装试模。以结节间沟或前臂纵轴为标志,调整试模位置,使术后肱骨头获得140°~145°颈干角及35°~40°后倾角。安装正式假体,复位,检查肩关节活动及稳定性,用22号钢丝将破碎的肱骨头大小结节捆扎在肱骨假体柄近端,仔细修补破损的肩袖,放置负压引流,关闭伤口。
术后处置:颈腕悬吊,术后1 d开始进行主动握拳的肌肉收缩运动,术后2 d逐渐进行肩关节前后钟摆式运动,术后3 d进行肘关节屈伸运动,术后3周逐渐做肩关节内收、外展运动并开始进行肩关节上举锻炼,在医师指导下鼓励患者正常使用患侧肩关节,定期门诊随访。
2 结果
按美国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coring system-modification for hemiarthrop lasy,SSMH)[2]综合对肩部疼痛、功能康复、肌力及运动范围3项内容进行评分,每项满分10分,共30分。优:27分以上;良:24~27分;可:14~24分;差:低于14分。术后随访6月~3年,平均随访10.5月。本组评分平均27.12分,疼痛方面平均9.00分,功能方面平均8.00分,肌力与运动方面平均7.62分;4例中优1例,良2例,可1例。肩关节主动活动平均前屈110°,外展85°,外旋25°,内旋至80°;被动活动平均前屈120°,外展95°,外旋30°,内旋至85°。无撞击综合征发生,平均肌力4~5级。1例术后随访2年时X片检查显示有假体柄轻度下沉,1例随访1.5年时X片检查显示关节周围骨赘形成,但均对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
3 讨论
3.1 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 随着CT及MRI的发展,我们对肱骨近端骨折的复杂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受到患者年龄、骨折类型、损伤程度、骨质状况及患者对功能的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在比较了以往的患者后我们看到,对于按Neer分型1、2部分骨折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较为理想;但对于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石膏及小夹板外固定不能达到有效的解剖复位,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直等,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耽误了患者宝贵的治疗时间;对于较为年轻,不伴有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患者,可根据骨折情况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效果肯定;但对于年龄较高,伴有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的患者,由于存在肱骨头坏死、骨不愈合、关节粘连等并发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常常造成肩关节功能丧失;而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可以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有效的改善了关节功能。
3.2 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指征 针对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肩部恶性肿瘤等以往难以治疗的疾病,肩关节置换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对于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的老年患者,尤其是那些骨质疏松的患者,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失败的风险大大提高,早期行肱骨头置换术是合适的治疗方法[5]。研究表明二期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其术后肩关节的功能,明显较之前无手术史的一期人工肩关节置换差[6]。目前公认的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适应证是:4部分骨折和骨折脱位,肱骨头劈裂性骨折,肱骨头压缩骨折范围大于关节面40 %,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3部分骨折和骨折脱位[7]。
3.3 术后康复训练 有效的术后康复训练甚至与手术同等重要。康复训练要求医师的参与及指导,根据Neer的康复原则[8],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被动的辅助练习,术后24 h内即可开始。首先是钟摆活动练习、仰卧位的辅助下前屈上举练习以及仰卧位被动外旋练习、肩部肌肉等长肌收缩练习,活动度应严格限制在术中记录的活动范围之内。术后6周时若在X线片上存在大小结节愈合的证据,则开始第2阶段的康复练习,主要涉及早期的主动活动练习、抗阻肌力练习以及牵拉练习。术后3个月后开始第3阶段的康复锻炼,主要是在保证患侧肩关节恢复良好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练习,目的是逐步完全恢复患肩的肌力与活动度。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大约持续1~1.5年。由于康复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康复训练要求术后病人的坚持和家属的配合。术前就应该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交代其重要性。手术成功的前提下,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病人的配合成为肩关节功能改善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3.
[2] Kay SP,Amstutz HC.Shoulder hemiathrop lasty at UCLA[J].Clin Orthop,1988,228:42-48.
[3] 江少波,朱辉.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232-233.
[4] 尹庆伟,江毅.人工肩关节置换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7):612-614.
[5] 刘璠.关于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方式选择的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4):279-281.
[6] Hettrich CM,Weldon E,Booran RS,et al.Preopera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mporvement in shoulder functian after humeral hemiarthop lasty[J].J Bone Joint Surg(Am),2004,7:1446-1451.
关键词 全杜仲胶囊 高血压
现将我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应用全杜仲胶囊治疗高血压110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20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都按照2010年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入选。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35~83岁,年龄59岁;病程5~43年;高血压1级的有61例,高血压2级的有44例,高血压3级的有5例。合并有慢阻肺的有30例,合并有糖尿病的有20例,合并有冠心病的30例,合并有脑血管病的有8例,合并有心衰的有4例,合并有心律失常的有15例,合并有高血脂的有20例,合并肥胖的有40例;合并有肾病的有3例。
症状:其中表现为头痛的有10例,头晕的45例,耳鸣的5例,心悸气短的15例,肢体麻木的4例,无症状的有21例,面色潮红的10例。
实验室检查:其中有血尿的有3例;蛋白尿的有15例;血糖升高的有20例;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的有40例、早搏10例,房颤5例;肾功能异常的有1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波动范围较大的有38例;视网膜病变的有10例;颈动脉彩超提示颈动脉硬化的有20例;腹部彩超提示有瘀血肝的有1例;脏彩超提示心脏增大的有10例。
治疗方法: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肥胖者适当控制适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吸烟者戒烟或者减少烟量。高血压1级的患者全部使用全杜仲胶囊:2粒/次,2次/日;高血压2级患者以全杜仲胶囊:4粒/次,2次/日,联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或ARB或ACEI类药物中一种,高血压3级患者以降血压药物为主,辅以全杜仲胶囊:6粒/次,2次/日。
结 果
血压控制在120~139/80~89mmHg的有95例,血压控制在140~150/90~95mmHg的有10例,血压控制在140~159/90~99mmHg的有5例,血压控制不满意的1例。
讨 论
高血压是指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易并发冠心、高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慢性肾衰等疾病,危害较大。降血压药物常以利尿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ACEI、ARB、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为主。全世界高血压患者较多,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但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如何选择副作用小、降压效果理想的降血压药,是我们急待解决的。
而全杜仲胶囊就很好的解决了我们高血压患者的这个顾虑。它的降压成分包括木脂素类、苯丙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它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增加NO的合成、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达到舒张血管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并且可改善肝肾脏纤维化:降低肝肾组织中过氧化脂质含量,提高肝肾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调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的表达,增加Smad7的表达。全杜仲胶囊对一期及二期高血压患者以全杜仲胶囊为主,三期高血压患者以全杜仲胶囊为辅,均可取的良好的降压效果。它除降血压作用外,还可对合并骨科病患者如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腰颈椎病、股骨头坏死等有良好的效果,它是唯一同时促进成骨细胞增生和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药物;独含骨钙粘合剂,将骨钙和胶原蛋白粘合一起形成骨骼。所以它又对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多方面的治疗方法。
娩过程、胎儿情况的担忧常使产妇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反应,而如果手术过程中有不适的感觉,则会令其留下痛苦的记忆,怎样让产妇在手术过程中更安全、舒关于等比重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脊适,是麻醉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麻中的应用已进行过许多研究。等比重布比卡因相对于高比重布比卡因有某些优势,如减少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这可能是由于比重较低而使脊麻阻滞平面波动性减少,稳定性增加。本研究发现,与传统的硬膜外麻醉相比,等比重布比卡因行L3~4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在不增加术中不良反应、不增加术中血压下降的风险及不影响新生儿Apger评分的前提下;使麻醉用时缩短,为急诊手术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使麻醉肌松效果增强,提高了麻醉医疗质量;获得了产妇更好的评价。
采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行行L3~4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启明.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
2 李小琼,王品霞.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10年变化及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5):647-648.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ITF)及转子间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在股骨颈基底部与小粗隆水平面之间,多好发于65岁以上高龄患者,其中约3/4为老年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患者多合并一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国内外关于ITF治疗方法多样,对这些方法选择存在多种意见,笔者对今年来对ITF治疗及进展作如下综述。
1 骨折分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目前公认的有10种,但目前被大家熟知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为AO分型,Evans分型。现介绍如下。
1.1 AO分型为三类,A1型为简单骨折,并内外侧骨皮质良好,骨折为简单两部分骨折;A2型为粉碎性骨折,内侧皮质稳定性破坏,但外侧骨皮质良好;A3型为反转子间骨折,外侧骨皮质破坏[1]。
1.2 Evans分型分为两种主要类型,I型为骨折线由大粗隆斜向下内;II型为反转子骨折,及骨折线由内上斜向下外,为不稳定型骨折。
2 保守治疗
既往对于稳定性骨折,采取保守治疗,采用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外展位牵引,于6~8w后逐渐扶拐下地行走,于不稳定骨折,也可在牵引下试行手法复位及及时床旁X片下予以矫正,但因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年龄及患者全身因素,在制动期间易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存在,目前保守治疗一般用于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存在手术禁忌症、不愿手术或手术切口皮肤条件不允许等情况。
3 手术治疗
今年来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ITF患者因充分术前准备,积极手术治疗,早期下地活动锻炼,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3.1外固定支架固定 外固定支架治疗ITF是通过对骨折两端置入斯氏针及外部连杆组合以达到骨折复位及固定。王建[3]等认为外固定架是一种介于手术和非手术之间的半侵入性手术,并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风险小等优点。此方法存在着钉道感染、拔针等风险,及护理困难、携带不便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定架的推广。
3.2髓外固定
3.2.1动力髋螺钉(DHS) DHS由滑动螺钉及侧方钢板两部分组成,用DHS治疗ITF能使骨折断端动态加压,减少骨折间隙,并最大限度地稳定固定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一直被认为是稳定性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金标准[4]。但用于粉碎性骨折及骨质疏松严重情况下,易导致髋内翻及内固定物断裂等风险存在。
3.2.2动力髁螺钉(DCS) DCS最初的出现是作用在股骨远端的髁间骨折,后被AO学派倡导用于髋部骨折,并因DCS主钉位置上移及骨折近端增加多枚螺钉固定,且DCS独特的类似悬臂梁系统,可使负重时有效的应力分散,达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适用于粉碎性及逆粗隆间骨折,也可用于DHS内固定失效后的一种翻修手段。
3.2.3经皮加压钢板(PCCP) PCCP是Gotfried于20世纪末在DHS的基础上根据微创理念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这种技术通过两个经皮切口及小直径钻孔减少手术创伤及更好的保护骨折血运,并拥有极好的抗弯强度及抗旋转稳定性,任永川[5]等通过临床论证PCCP较DHS更适合于老年患者。
3.2.4解剖锁定接骨板(LCP) 随着BO理念的提出,LCP逐渐运用于骨折治疗中,因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及抗旋转作用,常适用于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及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其缺点在于没有滑动加压作用,所以需先行骨折端复位。
3.3髓内固定
3.3.1 Gamma钉 Gamma钉由一枚短髓内主钉、一枚头颈加压螺钉及一枚远端锁钉3部分组成,主钉位于髓腔内,减少了内固定物断裂风险,远端锁钉可起到有效固定及抗旋作用,头颈钉可恢复良好的颈干角,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ITF。
3.3.2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PFN由一枚主钉、一枚拉力螺钉、一枚防旋螺钉以及两枚远端锁钉构成,是在Gamma钉基础并针对其缺陷,经过多项改良更适合于临床的新型内固定。因近端存在两枚螺钉,固较Gamma钉使得骨折近端稳定更加牢靠,并有一定的抗旋作用,能满足患者更早下地负重及锻炼康复。
3.3.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PFNA是AO/ASIF根据PFN设计出更适合股骨解剖的髓内固定系统,即将PFN近端两枚螺钉改为一枚螺旋刀片,能更好的完成抗旋转及成角稳定性,且螺旋刀片置入时形成的钉道能本来疏松的骨质变的致密,更加适合于老年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系统。
3.4人工关节置换 以往ITF行人工关节置换不能为临床接受,朱天岳[6]认为不应该将人工关节置换适应症扩大到ITF,行人工关节置换在临床治疗高龄ITF并伴有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术后关节功能迅速恢复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能更好的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适用于高龄、骨质严重疏松、粉碎、不稳定型骨折及内固定术后失败后的翻修。
综合上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ITF患者需尽早手术治疗以形成共识,但需综合考虑患者本身身体状况、骨质疏松程度、经济情况、医院条件及水平、医师对术氏的熟练度等因素,最终是为了尽量减少患者并发症、死亡率及患者患肢功能活动,尽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江涛,卫小春.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J].实用骨科杂志,2007(07):410-413.
[2]罗伟,阴龙,朱兴文,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10):1209-1211.
[3]王建.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J].现代医药卫生,2011(7):1036-1037.
关键词: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股骨颈骨折;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33-01 在临床上,股骨颈骨折疾病主要出现在老年群体中,且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的。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股骨颈骨折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出现的并发症较多,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为进一步了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特从我院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取40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均符合WHO关于股骨颈骨折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70.53±1.27)岁;依据Garden分型:9例为Ⅲ型,11例为Ⅳ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71.32±1.05)岁;依据Garden分型:8例为Ⅲ型,12例为Ⅳ型。对4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组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同时,在麻醉师的帮助下将患者血压控制在100/70mmHg,最大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待麻醉成功后,在患者髋关节后外侧弧做一8―12厘米的切口。紧贴患者大转子部分将其外旋肌切断,充分暴露和T型切开关节囊,并将圆韧带切断,取出股骨头。在小转子上方1厘米处实施截骨,有效扩充髓腔到骨皮质。对于出现明显骨质疏松的患者,应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对于没有出现明显骨质疏松的患者,应采用生物型假体。插入人工假体柄并保持前倾角,有效安装双极人工股骨头后关节复位。术后,采用常规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避免出现感染现象。同时,每日口服1次利伐沙班抗凝药,避免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症状。
1.2.2 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该种手术方法、切口暴露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似。髋臼锉从小到大逐渐扩大处理髋臼至臼壁渗血,并选择合适髋臼杯进行安装,之后安装人工股骨头。
1.3 疗效判定[1]: 依据Harris 评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其主要包含功能47分、疼痛44分、关节活动5分和畸形4分,总分为100分。其中,差,Harris 评分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单位为(x±s),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X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高达95.00%(19/20),其中,12例为优,6例为良,1例为可,1例为差;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仅为70.00%(14/20),其中,6例为优,5例为良,3例为可,6例为差。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P
2.2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6.24±2.24)min,术中出血量为(487.21±1.34)m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2.87±2.35)min,术中出血量为(594.35±1.54)mL。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P
3 讨论
手术为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疾病的有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疾病临床上具有一定作用,但其具有手术时间长和术中出血量多等特点,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逐渐应运而生,其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可有效解决股骨颈术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等问题,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疾病临床上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良好作用,本次研究选取的4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同对照组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
参考文献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但是随着人们工作与生活习惯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其发病率亦随之上升。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约占颈椎病发病的60%。近3年来,作者采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65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12年。
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2年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订的颈椎病诊断标准:①颈痛伴上肢放射痛;②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可见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椎间孔变小;G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所有患者入选时除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外,同时排除伴随有明显的脊髓压迫、颈椎椎体滑脱、明显的椎管狭窄及伴老年骨质疏松及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者。
3 治疗方法
采用推拿治疗方法,具体可分为两个步骤,即松解手法的操作与颈椎调整手法的操作。
3.1松解手法的操作患者取骑马式坐位,医者立其后,先施用轻缓柔和的刺激性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滚法、拇指按揉法在颈项肩背部操作,重点施术部位在于痉挛的软组织及痛点周围。然后刺激关键穴位及部位,如采用按揉手法按揉阿氏穴、风池、缺盆、扶突、天柱、肩井、天宗、肩中俞、肩外俞、肩贞、极泉、曲池、小海和合谷等穴位。最后在逐步放松的情况下小幅度被动运动头颈部,并以轻柔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拇指按揉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序推移。时间20 min左右。
3.2颈椎调整手法的操作患者仍取骑马式坐位,颈稍前屈,术者立其身后,用一肘部托住其下颌部,手则扶住其枕部(向右扳则用右手,向左扳则用左手),另一手扶住患者肩部。托扶其头部的手用力,先作颈项部向上牵引,同时把患者头部作被动向患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再作略向上的提拉旋扳法。最后医生用双手拇指顶在枕骨下方,掌根托住两侧下颌角的下方,并用两前臂压住患者两肩,两手用力向上,两前臂下压,同时作相反方向用力作头颈部对抗拔伸牵引,注意动作缓和、用力均匀持久(约30秒钟)。
4 疗程
10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天,共治疗1-3个疗程。
5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颈椎病的疗效标准拟定如下: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肢麻木、颈项与肩臂疼痛、颈项活动不利及颈部压痛,主要体征包括椎间孔挤压试验与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消失,能正常工作、生活。显效: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反复,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生活部分自理,不能持续工作。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好转。
6 治疗结果
50例中治愈12例(24%),显效17例(34%),有效18(36哟,无效3例(6%),总有效率94%。
7 讨论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在近些年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变得尤为明显,同时还表现出增长的趋势,这就为我们在预防和治疗老年病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老年病就是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进入老年期之后,身体的组织结构发生老化或病变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在简单介绍老年病的特点以及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就如何适当有效的进行老年病的治疗给出了几点建议,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老年病;预防措施;治疗办法
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也就是只有老年人才能患的疾病,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压力的增长,老年病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就为我们积极预防和控制老年病的发生提出了更深的思考,下面我们在简单介绍常见老年病分类和特点的同时,就如何做好预防给出几点建议。
1 常见老年病的预防
1.1 老年病的典型特征
我们知道老年病的发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器官也随时间慢慢老化而产生的,所以老年病首先具备的特征就是潜伏期较长,很多疾病在青壮年的时候就已经患上了,只不过在老年时期才表现的明显,这也就使得老年病的致病原因非常复杂难以进行准确的认定[1]。其次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为低下,在恢复方面较慢,有的甚至可能出现无法痊愈的现象,所以老年病还具有病程长且恢复缓慢的特点,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出现无法根治的现象。关于老年病的治疗特征,老年病的确诊和医治不仅需要专业的医师还要求有家属及病人本身的积极配合,对于一些难以根治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需要病人能够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能够积极的完成相关的复健练习。
1.2 常见的几种老年病及病因分析
通过上面对于老年病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年病大多都属于慢性疾病,通过对于四十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健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了在我国的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老年病为脑中风、糖尿病、等。下面简单分析一下这几种常见老年病的典型症状和发病原因。
脑中风主要是由于脑部的血管循环不正常造成血液、氧气或营养无法正常供应导致脑细胞意外死亡的现象,也正由于脑细胞是控制人体语言或行动的主要器官,所以脑中风的典型症状是患者的身体局部感到麻木无力或者突然失去平衡能力]。由于发病部位的不同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语言不清、进食困难等现象。所有能够导致脑部血管收缩或阻塞的活动或疾病都可能是脑中风的致病原因.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表现可以分为弯腰驼背、腰酸背痛等,产生这类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骨骼中矿物质和骨基质随着时间逐渐流失并导致骨密度降低。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不仅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饮食习惯有关系同时还和遗传有较大的关联,由于女性生理的特殊性,在30~40岁的患者中比例较大。
随着老年人排便时猝死病例的增加,便秘也成了老年病预防的重要方面,而对于发生猝死的原因经过研究证明在用力排便时会导致人体的腹压升高,而腹压的升高直接导致心脏排血阻力的增加,如果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或者冠心病就极易发生猝死现象。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排便时人体的脑动脉压力会增加20mm汞柱这就增加了脑溢血的发病几率,老年人在久蹲后站立还容易发生脑缺血晕倒发生意外,而发生便秘的原因多是长期的饮食不合理和不规律。
1.3 常见老年疾病预防方法
对于老年病的预防可以在锻炼、饮食以及娱乐等三方面来进行,首先在锻炼方面可以本着关注心血管健康,增加负重和身体平衡的训练和提高老年人参加运动的积极性,注重老年人身体健康等基本原则,对于运动项目应该选择负荷较小不会造成拉伤的简单运动,如慢跑、散步或游泳等。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的限制在锻炼时极易产生放弃的负面心理,所以一定要对其进行鼓励和开解,慢慢养成持之以恒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其次在饮食方面应该对于进食的种类和数量加以控制,老年人的进食应严格避免暴饮暴食并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这样不仅有利于控制进食量同时还有助于消化吸收。最后在娱乐方面可以适当培养绘画、养花或者钓鱼等能够令人身心放松和调节情绪的项目。
2 老年病中医治疗研究
根据上述的几种常见老年病下面简单说一下中医角度对其的治疗方法。首先对于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高血压疾病中医在治疗时多采取的是辩证法进行治疗[4],所谓的辩证法也就是根据产生病情的原因将高血压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并在此基础上分为心情、肾病和中风先兆等三种类型。在确定分类和类型的基础上配备准确的汤剂进行调理,对于气血不足和阴虚内热的患者还可以通过在饮食中增加健脾补肾和减少盐类与胆固醇的摄入等方法来进行食疗。出去药剂和食疗中医对于高血压的护理还有传统养生运动和穴位按压等两种治疗方法,其中传统养生运动是指学习一些太极拳或太极扇等简单的健身运动,穴位按压法中耳穴法是公认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最简单有效和经济实惠的办法。
其次中医对于便秘的调理和治疗主要是针对增加肠胃的蠕动功能,中医认为老年人的便秘多是血少肠燥引起的[5],可以通过辩证法进行确诊之后根据具体症状的严重程度配以清热润肠的处方,在进行治疗时的基本原则是泄热润肠通便但不伤正,对于血虚便秘可以使用温阳通便的处方并对肾阳进行温补。在生活和饮食方面可以指导患者改变原来不健康的生活规律并养成按时进食和排便的规律等。
常见的腰腿疼痛疾病中医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熏蒸法和推拿治疗,中药熏蒸法主要是将配制的熏蒸方药倒入治疗机中浸泡一定的时间然后加热煮沸,利用蒸汽透过皮肤治疗患者的病患部位。在熏蒸时应该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时刻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大量出汗现象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发生虚脱,对于头晕、恶心或呕吐的患者可以及时停止治疗并报告医生进行紧急处理。推拿法治疗必须通过专业的医师,因为老年人的骨骼较为脆弱,抗病能力较差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损伤。
3 讨论
通过上文对老年病的特征及产生原因的简单介绍使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老年病的预防和控制办法,同时也对如何加强和改进老年病的治疗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老年病在根治和完全控制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难以实现的方面,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和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一定能够在这一方面取得更高的成就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资料
[1] 朱庆云.谈谈老年病的预防[J].朱庆云,1996,(8):41-42.
[2] 许玉华,秦冬梅,李静.现代老年病的预防[J].疾病控制杂志,2002,(z1):64-65.
[3] 张雪晴.浅谈老年病人慢性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11):190-190.
[关键词] 解剖型接骨板;肱骨骨折;骨折固定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b)-031-03
Analysis of anatomical plate fixation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in 39 cases
ZHANG Zhigang, LIU Rixin, LI Yumei, CHEN Xuanmi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ffiliated Chen Xinghai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Zhongshan 5284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cal effect of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anatomical form plate to treat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Methods: A total of 39 cases with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anatomical form plate from January 2005 to June 2010. According to Neer classification, 10 cases were with two-part fractures,24 with three-part fractures and 5 with four-part fractures. Reduction and fixation was done via dehopectoral-groove approach. Bone graft was applied fo 5 cases. Results: All the 39 cases were folowed up. The follow-up time was 12-18 months, averaged 16 months. All cases were healed and the union period of 4-6 months. According to the Neer shouldel sco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5 cases were excellent, 9 cases were good, with excellent rate of 7.2%. Conclusion: For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internal fixation by using anatomical form plateplus normal functional exercises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results.
[Key words] Anatomical form plate; Humeral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 Clinical effect
肱骨近端骨折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创伤是上肢较常见的骨折,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4%~5%[1]。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移位或成角畸形不明显而不需要手术治疗,部分移位明显或粉碎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由于肩关节长期制动,易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手术治疗的最大优点是通过内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有利于肩关节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肩关节功能障碍。2005年1月~2010年6月,本科对3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功能恢复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手术治疗39例,其中,男25例,女14例。50岁以下10例,51~60岁12例,61~70岁13例,71岁以上4例。根据Neer分型,9例为Ⅱ型骨折,24例为Ⅲ型骨折,6例为Ⅳ 型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1~12 d,平均3 d。
1.2 手术方法
取插管全麻或者臂丛麻醉,患者平卧位患肩垫高或取沙滩椅位,采用肩关节前内侧弧形切口(Tompson and Hery切口),分开三角肌和胸大肌间隙(注意保护头静脉),切断附着在锁骨外1/3的三角肌起始部,向外翻开,显露肩关节和肱骨近端前方及外侧方。外旋外展上臂逐渐牵引复位,此时二部分及三部分骨折多数都能实现解剖复位,而四部分骨折往往对位标志不明显,但肱骨头头下内侧往往遗留有对位标志,所以当对位困难时,应先在内侧或内后寻找,一般在头干移行部位。若头干在内侧找不到对位标志,可先复位大、小结节,复位后用克氏针将大、小结节骨折块固定在肱骨头上,然后在前侧或外侧找对位标志,一般大结节粉碎或错位较多,对位标志可靠度差,尽可能在前侧找到对位标志将骨折复位。当恢复肱骨近端的解剖结构后,以肱二头肌长头腱、结节间沟为标志,将肱骨近端外侧解剖型接骨板置于肱骨近端前外侧或外侧(即肱二头肌长头腱外侧)用2枚克氏针经接骨板小孔与肱骨头临时固定;在接骨板的滑动孔用螺钉固定骨折远端。注意近端不超过肱骨大结节上界,必要时正位透视或将上臂外展,确认接骨板上端不撞击肩峰,肱骨干部位以3.5 mm皮质骨螺钉固定,肱骨头部位以3.5 mm松质骨螺钉固定,小结节骨折使用可吸收线原位缝合或加用螺钉固定。骨质疏松严重和骨折端缺损较明显的患者移植自体髂骨填充。手术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损伤腋神经、旋肱前血管和头静脉,如果合并有肩袖和关节囊损伤,可同时修复之。术后冲洗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
1.3 术后处理
术后视引流量决定拔除引流管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即可拔除引流管。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术后行颈腕吊带制动。术后第2天患者疼痛减轻,可开始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并行耸肩运动并适度活动同侧肘腕关节,第3天适量肩关节被动活动,如作钟摆式锻炼。1周后加大被动活动幅度,适度行患肩关节主动活动,2周后加强肩关节主动活动逐步取代被动功能锻炼。并逐渐加大关节的活动度,以患者可以忍受疼痛和不出现明显对抗为原则,循序渐进。术后4~6周时复查X线片,若显示骨痂生长且骨折断端稳定者,表明骨折部位已经可以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逐步行患肩关节前后屈曲、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及上举爬墙、梳头、穿衣等动作锻炼,同时注意训练上肢肌力。
1.4 评分标准
按Neer肩关节百分评分标准[2],疼痛、功能、活动度、解剖复位4个方面评分:疼痛35分,功能30分,活动度25分,解剖复位10分。分级标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X线检查,骨折复位及内固定钢板螺钉位置良好,随访期间未发现有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无血管或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5例,占64.1%;良9例,占23.1%;满意3例,占7.7%;差2例,占5.1%。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2%。
3 讨论
3.1 关于肱骨近端骨折的分型
肱骨近端骨折较为复杂,其分型方法有多种[3],如按骨折线的部位可分成解剖颈、外科颈、大结节、小结节骨折,按受伤机制和成角方向可分为内收型、外展型骨折等,另外还有AO分型和Neer分型,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的是Neer的解剖学分型:一部分骨折为肱骨近端四个解剖部位骨折块之间移位小于1 cm或成角小于45°;二部分骨折为当其中仅一个部位骨折并且移位;三部分骨折为当肱骨近端四个解剖部位中,有两个部位骨折并且移位;四部分骨折为肱骨近端四个解剖部位均发生骨折移位(肱骨近端四个解剖部位指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
3.2 关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目的主要是恢复无痛的、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肩关节[4],其治疗的选择主要依据骨折的分型来指导治疗,一部分骨折因移位不明显,骨折无粉碎,故行保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在骨折质量差的二部分骨折及大多数三部分、四部分骨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5]。目前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包括多种方法: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拉力螺钉内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三叶或T形接骨板内固定以及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等等。各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优缺点和适应证:使用克氏针和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退针、退钉或骨丢失情况时有发生,严重的可以造成骨折端再移位,而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无法对粉碎程度高的骨折进行固定,而且由于固定强度的关系,无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三叶或T形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其效果不令人满意,尤其是那些患有骨折疏松的老年患者,螺钉松动、肩峰下撞击症和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约为40%[6-7]。锁定接骨板系统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如费用太高、板材过厚、操作技术较为复杂、冷焊接导致取出困难等。
3.3 解剖型接骨板相对于其他固定方法的优势
①解剖型接骨板根据肱骨近端解剖形状设计,无需预弯下能与肱骨近端较好的贴服,能最大程度减少对软组织的刺激,减少肩峰下撞击症的发生。②肱骨近端骨折在很多情况下存在不同程度的肩袖损伤[8],解剖型接骨板近端边缘带有缝合孔,术中可以利用缝合孔进行骨折的临时克氏针固定及进行粉碎性骨块的缝合固定,也可以将损伤的肩袖缝合于缝合孔以修复肩袖损伤[9]。③解剖型钢板具有成角稳定性,在骨质疏松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的固定中,螺钉具有较好的锚合力和抗拉力,有效避免螺钉松动。④解剖接骨板因其自身特点,在复位固定中能帮助骨折复位,减少软组织的剥离,因此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肱骨头的血运,减少术后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⑤解剖型接骨板以钛合金为材料,而钛合金生物相容性好,可以长时间留置于患者体内,术后如无特殊反应,原则上可不用取出,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综上所述,解剖型接骨板的设计理念更加符合骨折牢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本科考虑自身实际及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行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取得良好效果。
3.4 术中注意事项
①注意保护好头静脉,头静脉位于皮下胸大肌与三角肌肌间沟中,此手术入路容易损伤,如术前已有意识保护,则不容易损伤。②注意避免腋神经和肩胛下肌,腋神经损伤后会引起抬肩受限,肩胛下肌止于小结节,如术中损伤肩胛下肌,则会使上臂内旋受限。③术中复位时注意大结节不要上移,接骨板不要高于肱骨大结节最高点,以保证肩关节外展时不发生肩峰撞击[10]。④利用克氏针撬拨和解剖钢板间接复位技术对软组织和骨折血供损伤小,可以降低缺血坏死及骨不连的发生率。⑤骨折近端固定时须注意避免螺钉过长穿出关节面。⑥术毕应放置伤口引流,避免术后肩关节及伤口内积血,影响伤口愈合和功能锻炼。
3.5 关于植骨
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由于骨质塌陷压缩、碎骨块丢失等因素,有相当一部分有较大程度的骨质缺损,在这一部分患者中,需要在骨质缺损处植骨以利于固定的可靠以及更快的愈合,植骨以自体植骨为佳。在本研究中,有5例患者因为骨质缺损行自体松质骨植骨术,术后愈合良好。
3.6 小结
如前所述,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目的主要是恢复无痛的、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肩关节。肱骨近端骨折有很大一部分为关节内骨折,加上手术创伤,术后如果肩关节不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容易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明显影响手术疗效[11],因此,不能忽视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骨折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解剖接骨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能提供坚强内固定,有利于指导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免术后发生关节粘连及继发骨质疏松,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Mckoy BE,Bensen CV,Hartsock LA.Fractures about the shoulder:conservative management[J].Orthop Clin North Am,2000,31(2):205.
[2]Neer CS.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J].J Bone Joint Surg(Am),1970,52:1077-1089.
[3]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4-558.
[4]陆晴友,王秋根,张秋林,等.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5(4):316.
[5]WiLHalns GR Jr,Wong KI.Two-Part and three-part fractures:open reduction and interal fixation versus closed reduction and Pemutaneous Pinning[J].Orthop clin North AM,2000,31(1):1.
[6]Rees J,Hicks J,Ribbans W.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ree―and four-part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J].Clin Orthop Relat Res,1998,(353):18-29.
[7]Kristiansen B,Christensen SW.Plate fixation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J].Acta Orthop Scand,1986,57(4):320-323.
[8]张作君,张传礼,郭淑菊,等.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选择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6(7):614-615.
[9]易善钧,王利民.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J].生物骨材料与临床研究,2006,3(5):42.
[10]朱让腾,叶招明,应有荣,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骨伤,2006,19(5):304.
关键词 葛根;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56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068-02
Research Progress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Puerarin
YIN Le-bin 1,2 XIA Qiu-liang1 ZHAO Liang-zhong 1,2 * ZHANG Chen-fei1
(1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haoyang University,Shaoyang Hunan 422000; 2 Soybea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 the Application and Basic Research Base in Hunan Province)
Abstract Puerariae lobatae radix was the first recorded in Shennong′s Herbal Classic which could play positive roles in protection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lower of blood sugar,blood lipids and blood pressure,liver hangover,anti-tumor,anti-oxidation,diarrhea,enhance immunity,improve osteoporosis,anti-inflammatory,which contributed to significant clinical application.In this paper,we made a brief overview on the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which were based on the rece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 Puerariae lobatae radix;effective component;pharmacological effect;progress
葛根是豆科植物葛的块根,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且属于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兼用资源,2005年被世界粮农组织推荐为第六大类粮食作物。我国葛根资源相当丰富,有葛属植物11种,大多分布在云南及其邻近省份和自治区,其中尤以野葛和粉葛分布最广。
葛根首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甘平而略带苦涩,具有清热、止渴、生津、透疹、解毒、升阳止泻、醒脾解酒之功效[1]。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眼底病、突发性耳聋、偏头痛、颈椎病等病症[2]。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葛根的有效成分及其所具有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深入研究及产品深加工提供参考。
1 葛根的有效成分
葛根全身是宝,葛根中富含淀粉、膳食纤维、黄酮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其含量因产地、品种而略有差别[3]。而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主要功能成分包括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甙类化合物、三萜皂甙等。此外,葛根中还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如铁、锌、磷、钾、钙、镁)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纤维素等。
1.1 异黄酮类化合物
异黄酮类化合物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占葛根总量的5%~10%。其主要包括大豆甙元、大豆甙、葛根素、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金雀异黄素-8-C-芹糖基-葡萄糖甙、金雀异黄素甙、拟雌内酯、异甘草素、芒柄黄花素、葛根黄素木糖甙和葛根素-7-木糖甙等[4]。其中,葛根素的含量最高,也是本属的特有成分,日本常以葛根素、大豆甙及大豆甙元作为评价葛根质量的指标。
1.2 葛根甙类化合物
葛根中葛根甙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葛根甙A、葛根甙B、葛根甙C,这些物质被认为是二氢查耳酮的衍生物[4]。
1.3 三萜皂甙
葛根中三萜皂甙主要包括大豆皂醇B、大豆甙醇A、大豆甙醇B、大豆甙醇C、氯化胆碱、D-甘露醇、胡萝卜甙、胆碱和乙酰胆碱、β-谷甾醇、6,7-二甲基香豆素等[4]。
2 葛根的药理作用
2.1 保护心脑血管
2.1.1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葛根素能够扩张血管使血流量增加,是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起到作用的,这一作用对痉挛冠状血管尤其明显。过程中,一氧化氮激酶在调节血管肌张力方面起关键作用,细胞膜极化对平滑肌收缩起重要作用。侯晓敏等[5]通过试验发现,葛根素对预收缩的冠状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对高K+或者血栓素A2类似物U46619具有浓度依赖性,且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和钙激活的钾通道或内皮释放一氧化氮等生理反应会受到葛根素含量的影响。另外,张令刚等[6]通过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现,葛根素注射液可以通过多个环节来影响急患者相关内皮损伤、免疫、炎症与细胞因子,能够有效改善内皮功能,从而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2.1.2 改善心肌状况。葛根素对心肌细胞的缺氧损伤、富氧损伤都有很好的作用。汤 蕾等[7]研究发现葛根素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涉及到PKCε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李 军等[8]通过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细胞的凋亡,发现葛根素能够通过提高大鼠心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凋亡效应分子Caspase 3等蛋白质的表达以及降低促凋亡基因Bax的mRNA表达来对控心肌组织细胞的凋亡起到调控作用,保护心肌组织。
2.1.3 控制心率失常。葛根素可以通过影响细胞膜对钠、钙、钾离子通道的通透性,从而起到降低心肌兴奋性、预防心率失常的作用。孟卓然[9]通过将稳心颗粒与葛根素联合使用对心率市场进行预防性治疗,通过观察心电图、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心肌ATPase和氧化损伤产物丙二醛的变化,发现稳心颗粒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可使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血浆SOD、Na+-K+-ATPase、Ca2+-ATPase、Mg2+-ATPase活性增高、丙二醛含量则会降低,从而达到预防心率失常的效果。
2.2 降血糖、血脂及血压
葛根中富含的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等活性成分能显著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总胆固醇含量。崔秀玲等[10-11]通过研究糖尿病模型大鼠发现,葛根素可以减轻大鼠肾小球的损害,并能够降低尿清蛋白的排泄率,减少尿白蛋白,从而改善糖代谢、肾组织结构和肾功能。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则与下调肾组织NF-κB65、TNF-α的表达有很大的关系。樊海龙等[12]也认为葛根降血糖的机制是通过调节脂肪、骨骼肌组织的GLUT4基因表达及TNF-α水平,从而促使胰岛素分泌或改善胰岛素的抵抗。Young等[13]研究表明,葛根提取物中的大豆苷和3’-hydroxy-daidzein8-Capiosyl(1-6)glucoside能够通过抑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减轻由丙二醛引发的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代永霞等[14]进行葛根素对患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葛根素具有防治由肥胖所导致的血压升高、血糖升高以及脂质代谢紊乱等病症的功效。王萌萌等[15]研究发现葛根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二醛和肝脏丙二醛水平、肝脏系数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均有所改善。
2.3 解酒护肝
人体摄入的乙醇基本上以肝内氧化的方式进行,而大量饮酒或长期酗酒,超过肝脏正常代谢会导致乙醇在血液和肝脏中大量的蓄积,刺激机体产生内毒素,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导致肝细胞缺氧,最终导致酒精性中毒[16]。李晓军[17]进行中药葛根治疗酒精性中毒的药效及药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药葛根煎汤代茶饮的观察组患者血中乙醇浓度显著降低,其可能是葛根中富含的葛根素在乙醇的肠胃吸收及代谢解毒发挥作用,从而使血中乙醇、乙醛浓度下降,从而起到解酒作用。张建勋[18]进行葛根治疗酒精性中毒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用葛根煎汤代茶饮的实验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选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参照组,达到95.56%,从而证实葛根在辅助治疗酒精性中毒的效用极佳。王 晶等[19]进行了不同剂量的葛根素与解酒效果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葛根素能显著缩短醉酒小鼠的醒酒时间,且发现葛根素剂量与其解酒效果之间存在正性相关关系,葛根素对急性酒精中毒导致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4 抗肿瘤
葛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异黄酮类化合物诱导癌细胞的凋亡、抑制其生长分化,乃抗肿瘤的主要途径。吕慧丽[20]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葛根粗提物和葛根素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和细胞周期具有调控的作用,均可不同程度抑制其生长,且葛根粗提物能促使SMMC-7721细胞的凋亡。袁 涛等[21]研究发现葛根素能促进人T淋巴细胞γδT的增殖,且能提高其杀伤活性,而γδT细胞增殖可能与葛根素激活P-ERKl/2信号通路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有关,γδT细胞对肝癌细胞SMMC-7721杀伤活性的提高可能与γδT细胞的颗粒酶B、穿孔素和CD107a表达有关。
2.5 抗氧化
葛根中的许多成分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如葛根中的葛根素可以不同程度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系,如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王友川等[22]以糖尿病大鼠为模型,研究发现葛根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肌酐、尿蛋白水平、肾脏中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氢酶含量以及肾脏组织形态。
2.6 止泻
葛根中的葛根素等有效成分通过缓解腹泻过程中的炎症状态,减少炎性因子对肠黏膜的损害,从而达到止泻的效果。黄伟强等[23]进行小鼠的胃排空及小肠推进运动与小鼠腹泻止泻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葛根具有良好的抑制小肠蠕动和降低胃排空速度的作用,且可明显减少因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次数,综合来看,葛根具有良好的抗腹泻作用。张 丹等[24]也发现葛根能缓解番泻叶引起的腹泻,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来避免肠道的损伤,同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使肠道功能趋于正常。钟凌云等[25]进行了麦麸煨制葛根中主要止泻成分及其量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葛根中所富含的葛根素、大豆苷元均有明显抑制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的作用,且能显著降低腹泻指数,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同时初步证明经麦麸煨制后的葛根,其止泻作用因葛根素、大豆苷元2种药效成分含量增加而增强。
2.7 增强免疫
葛根中的葛根素通过抑制蛋白在mRNA水平上被脂多糖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从而增强免疫。杨俊超等[26]进行葛根及其复方对重症肌无力大鼠肌力恢复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葛根及其葛根复方可促进重症肌无力大鼠骨骼肌的肌力恢复,大鼠的B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降低,从而抑制B细胞增殖,产生免疫球蛋白,减轻肌无力症状。文颖娟等[27]以重症肌无力大鼠为试验对象,研究葛根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腓肠肌重复性神经刺激电位(RNS)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葛根复方能促使大鼠的RNS衰减程度及AchR-Ab表达水平均减弱,而RNS衰减率乃常用诊断肌无力的方法,其振幅衰减程度越大,临床表现肌无力症状越明显,而这种因自身受体病变而产生的阻断性抗体AchR-Ab在大多数患者血清中的数量越多,肌无力症状就越严重,从而促进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腓肠肌的肌力恢复。
2.8 改善骨质疏松
葛根中异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进而增加骨密度,防治骨质疏松症。杨建[28]则通过研究表明,葛根素可以双向调节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和成脂分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生成直接促进骨的形成;二是通过一直脂肪细胞的生成间接促进骨髓
基质细胞成骨分化,并通过降低脂肪细胞对破骨细胞的促进作用,在整体上使骨量增加,从而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路其康等[29-30]以维甲酸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模型为试验对象,进行复方葛根片对其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结果表明:复方葛根片能使大鼠血清中血清钙、血清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水显著增加,而由成骨细胞分泌的骨钙素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从而加快骨质合成、改善骨质疏松,其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肌肉含量水平及骨密质扫描结果均有改善,骨密质质地坚硬致密,骨松质内红骨髓增加,从而有效改善维甲酸诱导的模型大鼠的骨质疏松。
2.9 抗炎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中提取出的单体异黄酮化合物,其可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素A2的水平、改善微循环等。作为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蛋白非酶糖基化,从而具有抗炎的功效。汤 岚等[31]研究结果表明了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炎症因子水平的抑制作用,并改善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其极有可能是葛根素注射液患者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降低了炎症因子的产生,并通过控制炎症反应达到改善尿微量白蛋白的排除,从而抑制了炎症反应。
3 前景展望
综上所述,葛根药理作用十分广泛,但是对于葛根在止泻、解酒护肝等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阐述不够透彻,特别是在基因水平的研究尤为缺乏。其在各个方面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学科合作来深入细致地研究,从而找到更多的葛根药理作用途径,为葛根的临床应用以及相关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以充分利用葛根资源。
4 参考文献
[1] 楚纪明,马树运,李海峰,等.葛根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15(2):142-146.
[2] 杨杰忠.葛根素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21):465-466.
[3] 王立梅.安化产野葛营养成分分析及产品研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4] 迟霁菲,张国刚,李萍,等.安徽产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7(1):47-49.
[5] 侯晓敏,秦小江.葛根素对大鼠离体冠状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36-37.
[6] 张令刚,王元业.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血管综合影响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20):8-12.
[7] 汤蕾,胥甜甜,易小清,等.PKCε信号通路介导的葛根素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1):77-81.
[8] 李军,石博,黄可欣,等.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和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4):631-633.
[9] 孟卓然.稳心颗粒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2013.
[10] 崔秀玲,王远征,刘晓健.葛根素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尿清蛋白排泄率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0(2):163-164.
[11] 崔秀玲,王远征,刘晓健.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NF-κB(65)、TNF-α表达的影响[J].医学杂志,2010(6):679-682.
[12] 樊海龙,高莉.葛根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文献再评价[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1):34-35.
[13] KIM Y S,I S LEE,J S KIM.Protective effects of Puerariae radix extract and its single compounds on methylglyoxal-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4, 152(3):594-598.
[14] 代永霞,马记平,王君明.浅论葛根素对肥胖型高血压大鼠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250-251.
[15] 王萌萌,梅振东,张淼,等.葛根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5(11):369-372.
[16] 韩冬瑞,李文宝,李士华.酒精性酮症酸中毒的诊疗进展[J].临床急诊杂志,2014(12):772-774.
[17] 李晓军.中药葛根治疗酒精性中毒的药效及药理分析[J].北方药学,2015(4):21.
[18] 张建勋.中药葛根治疗酒精性中毒的疗效及药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3):152-153.
[19] 王晶,李洪敏,艾芳,等.葛根素的提取及对小鼠解酒护肝功能的鉴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4):358-361.
[20] 吕慧丽.葛根粗提物及葛根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作用及机制[D].郑州:郑州大学,2009.
[21] 袁涛,朱炳喜,刘军权,等.葛根素对γδT细胞杀伤肝癌SMMC-7721细胞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4):419-424.
[22] 王友川,李津.葛根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8):29-31.
[23] 黄伟强,金哲雄,张贵君,等.葛根止泻作用实验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9(6):821-823.
[24] 张丹,祝伦伦,徐敏,等.葛根煨制前后的止泻作用及机理[J].中成药,2014(10):2140-2144.
[25] 钟凌云,马冰洁,叶喜德,等.葛根主要药效成分止泻作用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109-113.
[26] 杨俊超,姚远友,文颖娟.葛根及其复方对重症肌无力大鼠肌力恢复和IL-4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6):85-87.
[27] 文颖娟,杨俊超.葛根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血清RNS和AchR-Ab表达影响[J].中成药,2015(11):2357-2361.
[28] 杨建.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对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及成脂分化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2013.
[29] 路其康,顾正位,毕云生,等.复方葛根片对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J].中国药房,2015(34):4804-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