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篮球教学目标范文

初中篮球教学目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篮球教学目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篮球教学目标

第1篇:初中篮球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分层次教学

一、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实现阶段性目标

初中生由于先天的身体条件差异以及后天对篮球运动认知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在初中篮球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如果我们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统一化教学,那么教学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由于种种原因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初中篮球的教学效果,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让所有初中生都能掌握更多的篮球知识和技能,教师应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并根据差异制订不同阶段性学习计划,使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完成不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2.分层次教学与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相一致

分层次教学强调因材施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全新教学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给学生个体的运动技能的提升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篮球基本知识,由难而易地进行篮球技能的训练,进而不断地巩固和提高篮球知识和技能。所以,分层次教学是与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相一致的。

3.分层次教学与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相一致

在初中开展篮球教学,其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篮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分层次教学以这一教学目标为基础,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由教师自行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进而按照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学、有所得,还能充分展示我国基础教育的全体性素质目标。

二、分层次教学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1.了解学生差异,动态分层

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先通过测试的方法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学初的素质、专项技术、兴趣等进行测试,然后根据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学生进行定组分层。在分层之前,对学生的测试指标分为:运动态度、技术指标和身体素质。运动态度主要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技术指标主要指篮球的一些基本技术,比如,原地高低运球、行进间运球慢走等。身体素质是指学生弹跳能力、爆发力、耐力等,一般通过50米跑和立定跳远来测试。教师应尽量从上述测试中掌握每个学生对篮球基本技能的了解,并做好记录工作。同时,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分层次教学的意义及优势,防止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将学生分成A、B、C三大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小组内的学生在共同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协作学习。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学生放在最有利于其发展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强化正能量,加强其学习的决心和动力。

2.确定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小组内学生篮球技能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对于A层的学生来讲,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篮球技术,但是在篮球技术的细节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我们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改进学生的动作方法,精确掌握篮球动作技术上,加强学生动作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地向该层次的学生传授一些篮球战术。对于B层的学生来讲,基本掌握了篮球的基本技能和技术。但是,该层学生又可以细化为两类。一类与A层学生的水平比较接近,经过一定的训练与学习后,能够达到A层学生的水平。另一类是中等生,该类学生一般保持在中等水平。而C层学生则是对篮球缺乏兴趣,对篮球学习存在困难的一类学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点帮助该类学生培养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3.区别对待,差异评价

在篮球分层次教学中,我们以学生原有篮球技能和技术的进步和提高的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的最终标准。评价主要由两方面内容组成:(1)对学生的篮球技术形成评价。(2)对异质小组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愿意帮助他人、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等等,这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体现。

初中篮球教学采用分层次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体现,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不仅培养了学生篮球学习的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还极大地提高了初中篮球的教学水平,值得我们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万宁.初中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探究[J].体育时空,2012(6).

[2]张红芹.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J].神州:上,2012(4).

第2篇:初中篮球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 高中体育课 球类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03-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不断革新,体育教育的地位在逐年上升,成为了学生们必修课之一,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怎么才能达到球类运动教学的最佳状态和最好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游戏教学法经过探索和研究在高中体育球类运动中发挥了较大的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游戏教学法的意义和高中体育球类运动

随着教育方式和方法的不断科学化发展,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慢慢落伍了,新的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必将层出不穷,其中游戏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游戏教学法是指通过游戏的形式,灵活和生动地将教学内容和核心理论融入到学生的快乐学习之中,融入到游戏环节中,让体育课中的球类运动能够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

球类运动本身就是一门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具有较强的对抗性,所以非常适合结合着游戏的外在形式来实现最终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就拿篮球运动举例来说,这种运动最初是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初他本人的构想就是创造出一种能够使人感兴趣的新型球类游戏,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篮球运动发生了不断的变化,到现在,篮球运动已经从单纯的球类游戏发展成为一种正规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了。但是即使这样,在篮球的教学以及训练过程中,游戏教学法让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都获益匪浅。

游戏教学法不但能够与球类的各种运动项目的特点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也能够与高中生的自身的活泼性的特点相适应。高中生都偏向于喜欢球类运动,尤其是球类运动的技巧性、对抗性和团队性,都能够符合高中生的心理需求,能够激发高中生对于球类运动的热情,如果能够合理应用游戏教学法,相信球类运动给高中生带来的意义和影响将会更大更深远。

二、游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中的具体应用注意事项

(一)最大程度上发挥游戏教学法的效能

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最主要的就是促使学生们掌握各种球技、不断提高学生群体对于球类的认知程度和热爱程度,促使学生们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进行健康的体育训练。然而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必须要日复一日重新性训练,这种单一性的重复性的训练很容易使球类运动在高中生心中丧失原来应有的魅力,让学生在枯燥的重复中产生厌烦,在机械的单一性训练中产生惰性,从而丢失掉对于球类运动的积极性,最终影响高中体育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必须要重视游戏教学法的应用,高中生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好游戏的天性,从游戏的规则中,把球类运动的技巧性和专业知识都学习掌握到位。

(二)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安排辅练习

虽然相比较其他传统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活泼,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游戏教学法就比较容易,比较简单,课前进行全面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举个例子说,篮球课前,具体操作中可以这么做,让学生们分成两路纵队跑步到操场,差不多保持在300米到500米的距离,到了操场后,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身体各个环节的关节活动以及伸展运动,为即将进行的教学课程做好准备。除此之外,还要合理安排好辅的练习。根据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的特点,安排一定量的辅动作的练习有助于让高中生用最科学的速度进入到学习状态和运动状态。例如组织女同学分成若干组,大家相互切磋一下所学到的课程要领,并且进行游戏化的技巧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不断进入到最好的状态。

(三)运动中要注意控制训练强度和要有组织性

虽然是游戏教学法,但是也要注意根据授课学生的体能和实力进行良好的训练强度的控制,要让学生们有适当的休息,教师群体也要十分注意控制运动的持续性时间,不要给学生过大的压力,以免适得其反。举例子说。教高中生练习学习三步上篮的时候,要求学生跨步一大二小向上跳,节奏感要强,出手时,腕部、指部要用力柔和相协调,而这样的要难度动作最好是持续性时间不要太长,要及时休息以免使学生群体体力消耗过大,从而阻碍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虽然是属于游戏教学法,但是也要有明确的游戏规则。在进行体育游戏之前,教师必须要制定出明确的、科学的游戏规则,并且让每个参加游戏的学生都非常清楚明白,必须要让学生们在规则之内进行活动,进行规范性的活动,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群体也要打起精神时刻纠正不守规则的行为,以保证游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四)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必须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游戏教学法的目的是辅助实现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无目的,只以游戏为主体,教师群体必须合理控制好游戏教学法的设置和应用。例如,教师群体在设计篮球游戏时,要结合着篮球所需要学习的技能和知识内容进行不同内容、不同环节的不同游戏教学法,使高中体育课中篮球的教学的每一个知识点和技巧都蕴含于游戏之中,而不是上课单纯做做游戏就可以了。游戏教学法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就是能够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去,在游戏的快乐中,让学生达成学习的目标,快乐学习。

游戏教学法的科学合理的应用,对于实现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游戏教学法给整个高中球类运动带来了新动力,让高中生群体在体育课中产生了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培养出团队意识、坚忍不拔的品质以及积极应变等优秀品质,不断发展中的游戏教学法的持续性探究,也必将给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带来更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袁智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04).

[2]黄永康.浅析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36).

第3篇:初中篮球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 三人制篮球运动 初中生 开展意义 开展途径

随着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举行,三人制篮球已连续两年成为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三人制篮球这项运动,已从街头民间赛为官方赛事,更验证国际奥委会对于这项运动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所起的积极意义的认同和肯定。本文试图分析三人制篮球运动的开展对初中生整个群体产生的影响及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研究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在初中学校推广这项运动,这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1.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初中生参与篮球运动情况。

篮球是初中阶段比较普及的一项运动项目,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最乐于学习的项目,见表1。其中经常参与三人制篮球的学生占近一半比例,见表2。

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已经连续两年举办三人制篮球赛,根据学生调查结果看(见表3),66.7%的学生表示喜欢这项赛事。

2.2三人制篮球特点对初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

2.2.1锻炼价值

三人制篮球比赛的开展迎合了中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的身体在发生极大的变化,身高、体重、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灵敏都等素质都在发生反应。同时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对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的增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资料显示,我校参加肯德基杯三人制篮球赛江苏赛区比赛的队员,平均每场比赛跑动距离和脉搏测试的观察统计,他们在一场比赛结束后脉搏都在160次/分左右,跑动距离在1200米~1500米,属中等运动速度,适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具有良好的锻炼价值,参加三人制篮球比赛对于提高中生的心肺功能、身体素质等是非常适宜的。

2.2.2社交娱乐价值

三人制篮球衍生于街头篮球,风格简单随意、内容丰富,有利于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在独生子女占多数的初中生群体中,三人制篮球成为学生之间交往的一种有效的社交手段,“无篮球,不兄弟”就是某一体育品牌冠名的三人制篮球赛的主题口号。

2.3初中阶段学校的办学特点对于三人制篮球的推广影响因素分析

2.3.1从办学条件看,目前几乎所有初中学校都建有比较正规的篮球场地,以玄武区初中校为例,11所学校共拥有34片篮球场、5片篮球馆。篮球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三人制篮球从对于场地利用的效率看,是五人制篮球不能比拟的。

2.3.2从运动参与时间上看,在升学压力下,学生在学校里从事体育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以十轨规模的初中校,利用三片篮球场举行五人制篮球赛为例(淘汰赛),则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这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易受到学校领导、文化课教师及家长的支持(学生倒是非常欢迎)。而三人制篮球赛则将赛程缩短为五人制的一半,非常适合初中教学“实际”。

2.3.3从赛事组织上,三人制篮球规则相对简单;参赛双方只要各满三人即可开赛;校园业余比赛中,每场比赛有一位具备基本篮球裁判基础的教师即可执裁。

3.结论及对策

3.1校本课程开发。

从政策上看,校本化课程是根据当地学校自身课程建设的基础结合国家课程的要求,从而制定适合本学校发展的一种课程形式,是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2015年,江苏已有近90所篮球特色传统体育学校,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已具备扎实肥沃的土壤。

从师资上看,据初步调研显示,教师队伍中普遍篮球基础水平较高,大部分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受过专业的篮球课程训练,基础技术和战术能力较为突出,年龄结构层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有很大的创新能力,他们思想观念更新速度快、接受能力强,这些都有利于三人制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从课程各种要素上看,从“三人制篮球”教学目标、内容、形式等具体方向进行分析,可以根据2011年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三人制篮球”教学目标;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可以从相关理论课程知识、传接球、运球投篮相关技术、基础攻防战术和三对三比赛等方向进行拓展。

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可以将教材内容以模块或单元形式,在难度上呈螺旋上升的形式,相对集中安排在每学期的教学内容中。这样既能对各学段学生全覆盖,又能方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三人制篮球各种相关技术,有利于学生长期从事这项运动。

在课程评价方面,学校篮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校本课程的评价不仅以篮球技能提高为评定标准,更是把学生体质健康、个性形成、沟通等能力的提高作为宗旨,这符合国家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

3.2大力开展社团活动。

作为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和普通学生篮球校本课程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篮球社团活动处在前面两种形式的中间位置。这种形式满足了普通学生篮球爱好者中,具有一定运动技术水平但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员的这一部分群体的需求。作为篮球传统特色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学生社团、校本课程教学,构成学校篮球群体的金字塔模式,这体现了国办27号文件中学校体育要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第4篇:初中篮球教学目标范文

摘 要 差异性教学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教学的一种方式,该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身体水平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效果,如何在初中体育中开展差异性教学呢?一、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二、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四、重视评价,关注学生的差异。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 分析

差异性教学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教学的一种方式,学生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心理、生理和社会上,也表现在智力与认知方面,差异性教学即根据这一系列的差异组织教学方案,创造教学环境,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初中体育是初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身体水平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体育采取差异性教学方式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么初中体育如何开展差异性教学呢?

一、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与英语、数学、语文等文化课程相比而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更加的鲜明,有些差异也会给体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共性,根据教学要求制定好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就导致体育教学的质量一直难以提升,一些学生也对体育学科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不愿意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考虑到这一因素,要在初中体育中开展差异性教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这也是开展差异教学的前提条件,为此,体育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群体中,与学生成为朋友,开展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懂得学生的心声。

二、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性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而学生的参与性则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学生的性别、能力、兴趣、认知风格各不相同,因此,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有着较大的差异。与其他的文化课不同,体育课的教学成效并非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衡量标准,而是以学生的参与效果与锻炼效果为依据。在差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提升初中体育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将课堂教学分为体操、田径、球类等项目的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选择,这样即可很好的提升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项目的选择上也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性别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男生与女生在运动能力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女生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和技巧性较好,男生则在力量、速度与耐力上占有先天的优势。为此,可以根据这些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活动,以便全面的提升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

三、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体育教学目标

要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必须制定好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制约着体育教学的设计方向,也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活动能力与课堂情感的差异来进行,同时要侧重学生对于课堂活动的感受,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在愉悦的环境的开展学习。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多是一种统一的目标,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

如在进行篮球项目的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按照书本上的要求来进行教学,主要传授给学生原地运球、胸前传接球的基本知识,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的男生都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了,因此,对于男生而言,教师就不需要再将这些动作作为重点来进行讲述了。为此,在进行篮球教学时,要从学生的性别与能力等差异出发,开展分组教学,制定好小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遵循层次清晰、阶段明确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重视评价,关注学生的差异

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必须要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之间的差异虽然较大,但是通过锻炼,学生的感官意志、运动以及认知能力的差异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当然,学生能提能力的提升有速度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好评价方式,评价必须要及时,特别要注意课初评价、课后评价以及关键环节的评价。只有及时的开展评价,教师才能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当然,在评价时,教师要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也要发挥出相应的激励功能,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开展差异教学法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进行差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看到学生的共性,更要看到学生的个性,针对学生性别、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采取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要勇于创新,不断的开拓新型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乐观向上,可以适应社会主义发展潮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军星.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初探[J].才智.2013(05).

[2] 袁春夫.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初中体育运用差异性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02).

第5篇:初中篮球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高中体育课;球类运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不断革新,体育教育的地位在逐年上升,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之一,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达到球类运动教学的最佳状态和最好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游戏教学法经过探索和研究在高中体育球类运动中发挥了较大的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游戏教学法的意义和高中体育球类运动

随着教育方式和方法的不断科学化发展,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慢慢落伍了,新的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必将层出不穷,其中游戏教学法就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游戏教学法是指通过游戏的形式,灵活生动地将教学内容和核心理论融入学生的快乐学习之中,融入游戏环节中,让体育课中的球类运动能够更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

球类运动本身就是一门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具有较强的对抗性,所以非常适合结合着游戏的外在形式来实现最终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就拿篮球运动举例来说,这种运动最初是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初他本人的构想就是创造出一种能够使人感兴趣的新型球类游戏,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篮球运动发生了不断地变化,到现在,篮球运动已经从单纯的球类游戏发展成为一种正规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了。但是即使这样,在篮球的教学以及训练过程中,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和教师都获益匪浅。

游戏教学法不但能够与球类的各种运动项目的特点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也能够与高中生自身的活泼性特点相适应。高中生都偏向于喜欢球类运动,尤其是球类运动的技巧性、对抗性和团队性,都符合高中生的心理需求,能够激发高中生对于球类运动的热情,如果能够合理应用游戏教学法,相信球类运动给高中生带来的意义和影响将会更大更深远。

二、游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课球类运动中的具体应用注意事项

1.最大程度上发挥游戏教学法的效能

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最主要的就是促使学生掌握各种球技、不断提高学生群体对于球类的认知程度和热爱程度,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进行健康的体育训练。然而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必须要日复一日重复性训练,这种单一性的重复性训练很容易使球类运动在高中生心中丧失原来应有的魅力,让学生在枯燥的重复中产生厌烦,在机械的单一性训练中产生惰性,从而丢失掉对于球类运动的积极性,最终影响高中体育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必须要重视游戏教学法的应用,高中生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喜欢游戏的天性,从游戏的规则中,把球类运动的技巧性和专业知识都学习掌握到位。

2.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安排辅练习

虽然与其他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活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游戏教学法就比较容易,比较简单,课前进行全面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3.运动中要注意控制训练强度和要有组织性

虽然是游戏教学法,但是也要注意根据授课学生的体能和实力进行良好的训练强度的控制,要让学生们有适当的休息,教师群体也要十分注意控制运动的持续性时间,不要给学生过大的压力,以免适得其反。举例子说。教高中生练习学习三步上篮的时候,要求学生跨步一大二小向上跳,节奏感要强,出手时,腕部、指部要用力柔和相协调,而这样的高难度动作最好是持续性时间不要太长,要及时休息以免使学生群体体力消耗过大,从而阻碍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虽然是属于游戏教学法,但是也要有明确的游戏规则。在进行体育游戏之前,教师必须要制定出明确的、科学的游戏规则,并且让每个参加游戏的学生都非常清楚明白,必须要让学生们在规则之内进行活动,进行规范性的活动,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群体也要打起精神时刻纠正不守规则的行为,以保证游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4.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必须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游戏教学法的目的是辅助实现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无目的,只以游戏为主体,教师群体必须合理控制好游戏教学法的设置和应用。

游戏教学法的科学合理的应用,对于实现高中体育课中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游戏教学法给整个高中球类运动带来了新动力,让高中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培养出团队意识、坚忍不拔的品质以及积极应变等优秀品质,不断发展中的游戏教学法的持续性探究,也必将给高中体育课中的球类运动带来更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袁智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04).

2.黄永康.浅析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36).

3.管菊明.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有效课堂中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4(42).

第6篇:初中篮球教学目标范文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是我们发现当前的初中体育为了安全,束缚了我们教师的手脚,有很多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得法,导致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低下,锻炼效果不佳,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教学方法这一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实践。

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的因素

现代教学论表明,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考虑的因素越多,选择出的方法使用价值越大,教学产生的效果也就越明显。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教学方法应符合相应的教学理论

一定的教学方法总是有相应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作为其成立的内在依据,而一定的教学理论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必然要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加以体现,体育教学方法也不例外。因此,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考查其成立的特殊内涵,以便有针对性地为己所用。

2.教学方法应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教学方法是师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中介或桥梁,而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要考虑对达成教学目标的贡献度,即分析教学方法对达成教学目标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教学目标不同,相应的教学方法必然各异。

3.教学方法应与体育教学条件相吻合

体育教学条件是制约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有关练习方法的变换、直观方式的选择、学习活动的组织等无不受制于相应的教学条件。因此,选择、确定教学方法必须充分考虑实际的体育教学条件。

三、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分析

体育课堂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语言法(讲解、指导、提示、口令、口头点评等)、帮助和保护法、纠正错误的动作法、示范讲解法,电化教学法,分解和完整法、鼓励表扬法等。以下简述了几种在新课程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方法:

1.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是以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而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新课程标准》中一项重要的理念就是设置三级目标的体系,即指水平目标、领域目标和课程目标。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实际教学中,首先要预设学习的目标,再按照这个目标去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即以目标为主导方向,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实施目标教学的方法,最终实现学习的目标。

2.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指将同一个教学内容划分为难易程度各不同的层次,学生按照自身的水平和能力进行分层次地练习。在初中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际能力的练习难度,在完成难度较小的练习之后,再就可以进行难度稍高层次的练习。这种体育教学的方法,既能满足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的需求,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但在实际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由的选择练习的难度,而不能强求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就导致分层教学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分层教学法通常能应用到单双杠、跨栏跑、支撑跳跃、跳高等一些体育教学的内容中。

3.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使学生能在这个情景中活动身体和表达感情,熟练掌握最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以及使课堂的气氛活跃的方法。比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放松身体和心理,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一般会采用创设舒心、幽闲的潺潺的流水声、悦耳的鸟叫声和抒情柔美的音乐,让同学有一种仿佛置身其境的感觉,一边可以欣赏轻柔的音乐,一边可以愉快轻松地做各种不同的动作。又如,把“见义勇为捉小偷”作为情景去展开体育教学的活动,这能促进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实现发展学生的体能的目标。再比如,把“抗洪抢险”作为情景,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通过传送和搬运 “人民、国家财产”和“抗洪物资”,使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使学生之间的紧密配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

4.游戏化教学法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并不少见。但这里所说的游戏化教学法,有别于以往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活动。所谓游戏化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把体育教材游戏化,使体育教材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娱乐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知识,形成交往和合作的意识和行为。

5.规则上创新――“不合理”比赛法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的体育教学可以适当地变化规则,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的热情,拿篮球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对篮球竞赛规则进行科学的变动,确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公平”:

如果在教学比赛中两队出现了强弱,固定的分组有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但是长期如此会让其他团队觉得没有必要比了,因为看不到成功,所以兴趣得不到激发,为了改变这个现实的问题,笔者采用了变换人数、改变比赛得分规则或让分的方式进行比赛,例如给技术水平较弱的一方加上1~2名学生与技术水平好的一队进行比赛;或不改变双方人数,提高弱的一方得分奖励,强的一方投进一球得2分,弱的一方投中一球得3分,或给弱的一方一个基础分,通过“不合理”处理缩短技术上的差距,提升比赛输赢的悬念,对于双方都是一种挑战,拼抢会更加积极主动,因为双方都有获胜的机会,从而使教学比赛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7篇:初中篮球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球类;衔接;策略

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失败对体育教育质量影响很大,应将中小学的体育目标衔接起来。中小学的体育目标既有层次、阶段性的差别,又有本质上的联系,体现出连续性的特点。但这一结合部是基础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中小学体育的衔接进行研究探索,了解情况,摸清规律,提高认识,探出新路,使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少走弯路,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要求。更好推动学校“双线推进整体教学,打造持续发展力”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将课改的思想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全面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地位,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差异

小学体育向中学体育过渡,要经历一个很窄的门槛,原因是教师的教学风格变了,场地器材变了,内容方法也变了。初中阶段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技能和青春期的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成了教学的关键。也正因为体育课程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尤为突出。初中学生的身体在发育,从身体方面来说,学生陆续进入了青春发育期,在这个时期学生会出现逆反、叛逆、羞涩等心理特征,体育课上表现为积极性低、兴趣性低。而小学生心智还很不成熟,好奇心、好胜心太强,又容易使体育课堂太活跃而没法控制,小学生爱玩好动,听老师的话,服从、顺从的现象在改变,教师的影响力在慢慢下降。小学体育教学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大多以游戏或设置情景的形式上课,属于情景教学的范畴。初中的学生在青春期开始后,常用的情景教学法已经让他们觉得幼稚可笑。这说明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苏醒,他们有了自己的判断,不再是一味的服从,而是对事物有了自己的想法。

二、中、小学球类衔接的策略

由于中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体育球类器材等不同,使得中小学学生之间的体育运动素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基础知识、运动技术技能掌握上的差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习惯、能力上的差异,心理生理上的差异。解决这些差异并做好小学体育与中学体育的衔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立足学生实际,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即通过球类运动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这是球类运动教学的核心所在。

1.1教学目标的选择与确定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目标与年龄阶段相适应。(2)现在目标和将来目标的结合。小学与中学统筹规划。(3)体质、技术目标和技能目标的融合。(4)应该目标和可能目标的结合。(5)目标的先进性与指导性。从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出发,有发展眼光。(6)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小学培养兴趣;中学培养意识和基本技能。

1.2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的指导性,主要表现在:(1)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差异,按照“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进行,以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得到发展;(2)注重基本动作要领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打球规范性和合理性;(3)注意性别差异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以此来让各种学生都能够得到满足和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4)教学目标应该体现一定梯度,既要能够让学生在注重基础训练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衔接过渡

2.1球类运动教学的主要内容:

(1)基本概论:包括起源、发展演变、特点、价值、现状、本国及本地区的发展变化等。(2)基本游戏:是球类运动的核心所在,激发和培养兴趣。要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3)基本技术:在基本要求不变前提下要突出游戏性和娱乐性,特别是对初学者。(4)基本战术:与技术的掌握相适应,寓教于乐。(5)基本技能:包括教法、学法、练法、比赛、训练、规则裁判、场地器材及科研等技能。(6)陶冶情操: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过程中,都能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例如成功教育、自信心教育、创新教育、挫折教育、社会适应教育(包括个人与集体关系等多方面)等。球类运动有其它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拓展空间。

2.2中小学体育球类的衔接,应该体现内容难度、内容比例的衔接。在教学内容的衔接上,例如,篮球的投篮技术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特点和自我动作的差异,从而发现自我动作的不足,不断地完善动作和提高学习的兴趣。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把“二心” 带到课堂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热情。

3.教学方法的过渡。教师语言修养是培养体育兴趣重要组织保证,体育教育艺术的体现之一,就在于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否富于情趣而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述,在进行球类教学中,教师还常用“动如脱兔,静如松,跃如猫窜,展似鹏”形象地要求做某些动作时要起动快,停转稳,跳跃远,舒展开,实践证明由于体育运动各项目的气息性强,从客观上给体育教学的讲解提供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语言基础,因此结合教材内容正确提炼生动的语言,并赋予艺术性的表述,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方法要点的理解力,而且也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记得住,联系得上,兴趣性高。

总之,中小学体育球类教学的衔接,应该体现教学目标、内容难度比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衔接。培养学生体育认知兴趣,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进入角色,从而高质量完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 李继文:浅谈青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第8篇:初中篮球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教学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对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体育教学的探索,对于进一步推动体育新课程改革,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人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实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实施以来,无论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这就需要改变我们传统的以老师教、学生被动学的教学理念。特别是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的精神,转变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体育老师一般都是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而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新课改打破了这种局限性,让我们初中的体育教学摆脱了教材的束缚,因此,我们体育教师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主动性,满足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需要,必须要创造性地使用体育教材,例如,好多初中生喜欢健美操、武术等项目,我们在体育课教学中就要适当加以安排,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适当控制好这些学生喜欢的项目的难易程度,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进行自由的学习。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体育传统项目带到课堂中来,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传承我们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三、改进和完善教学组织形式

要想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必须要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在一些体育项目内容的学习中,多给学生思考和实践的机会。例如,在篮球运球接力比赛前,先分好组,让各小组自己来探讨小组成员的运球技巧及运球战术,有的同学就会提出运球中减少运球次数,有的提出运球中不要低着头等等,通过学生们的合作、探究,不仅改变了学生传统的被动接受体育知识的状况,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练习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四、注重终身体育的渗透

我们在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思想和意识。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手段,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自己平时的主动锻炼打下基础。其次,要养成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初中生活泼好动,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重点加强学生自身在某些体育项目上特长的引导。例如,有的学生耐力好,喜欢中长跑带给他的成就和快乐;有的学生喜爱打篮球,在篮球场上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等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除了让学生了解自己运动项目的健身价值,还教会他们锻炼的一些技巧和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自我主动参与锻炼的好习惯,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广大体育老师应用自己的热情、发挥出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新课改的指引下,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出版社,2002.

[2]梁子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3(3).

第9篇:初中篮球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 游戏式课堂教学 实践探讨

初中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他们喜欢游戏,体育课堂正是学生进行游戏和锻炼的最好平台。面对这一优势,体育课堂就应当融入游戏元素,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热情。但要对体育课堂游戏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真正发挥出这一新型课堂的优势。

一、体育课堂游戏教学概述

体育课堂游戏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领悟体育知识,并且能够享受到体育课堂乐趣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课堂上,所出现的每一项体育游戏都是为实现技能传授、开发学生智力或者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性活动,并且在这一种游戏中角色的设置可以是虚构或者想象出来。但要注意的是,体育课堂的游戏内容不能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对游戏过程设置规则,以保证体育游戏确实能够实现改变传统体育课堂种种弊端的目的。

二、体育课堂游戏教学的实践意义

1.诱导作用

由于初中生在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的欠缺,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课堂上会经常遇到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动作要领的现象,这会造成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厌学、畏学的心理状态。而体育课堂在引入游戏教学法之后,学生在类似动作的游戏中对动作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这就对学生今后动作要领的掌握起到了诱导性的作用。另外,学生的畏难心理被削弱,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体育课堂的趣味教学,体育课堂的热身活动自游戏展开,改变传统体育课堂单一的慢跑热身活动,这样在课堂的起初就将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有利于学生进入正式的体育活动。例如,在健美操课上,老师就可以教授一支舞蹈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调动肢体的协调准备工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达到学习动作前所需要的热身程度,又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体育课堂游戏教学的具体实践

1.紧扣教学大纲要求设定游戏

体育也是中学生等级考试中所必考的科目之一。因此,老师在使用趣味教学方法时,必须保证是在完成大纲要求任务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游戏的课时。此外,游戏所选择的内容也应当是丰富课本内容,帮助理解教材。例如,在讲授篮球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小组对抗的游戏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练习中,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和规则。对抗比赛的形式,是在激发学生胜负欲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成功中体会到学习篮球的乐趣,亦让学生在失败中加深篮球的操作要领。

2.结合具体的教学目的选择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中有发展学生敏捷度、增加学生腿部力量、增强学生身体柔韧度等等不同的教学目标。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时所采取的方式动作难度系数较低并且种类比较单一。然而,体育课堂游戏教学则可以利用不同种类的游戏来完成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例如,采用蛙跳接力、双人蹲跳的形式来增强学生腿部的力量,若想提高学生的敏捷度,则可以通过掷沙包、丢手绢的游戏。将教学目的与游戏联系起来的体育课堂游戏教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3.选择恢复学生体力,调节学生情绪的游戏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会消耗大量的体力。所以,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计划后,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学生体力恢复的游戏,例如在足球课结束以后,老师可以教学生打太极,让学生走出紧张的情绪,以让学生进入一种平稳的情绪中,达到调节学生心情的目的。并且小负荷量的运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运动中枢的加深,推动学生体能的尽快恢复。

4.将游戏转变为准备活动的形式

众所周知,慢跑时最常见也是体育活动中最常用的准备活动。这种一成不变的准备活动形式,会让学生有枯燥、厌烦之感,由此也必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压抑。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而又达到热身的需要,老师可以采用跳绳、踢毽子等游戏形式作为课前的热身活动。这样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对于接下来老师的教学任务分配十分有利。此外,利用游戏的形式作为课前的准备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的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游戏中的反映,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学生科学的运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游戏教学法引入体育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现代体育课堂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保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原则之下,给予游戏教学发挥的空间。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跳绳、踢毽子的方法丰富学生的人身活动,也可以以小组对抗的形式组织蛙跳、双人蹲跳来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还可以采用掷沙包的游戏训练学生的敏捷度。这样一种结合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活动等环节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体育课堂单一、枯燥的氛围,并且激发了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热情和参与的活力,从而推动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跃辉. 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5):32-33.

[2] 赵树春. 初中体育课堂中游戏教学的有效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