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课堂网课辅导范文

初中课堂网课辅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课堂网课辅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课堂网课辅导

第1篇:初中课堂网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有效构建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主要是指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不仅使学生学习到思想品德的具体知识,而且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质得到升华。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理论性比较强,甚至还存在着不少比较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知识往往使学生感到厌烦,思想品德考试成绩不够理想。这就需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发现现阶段课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

一、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熟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即凡欲成一事,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开头,这对以后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按照同样的道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为一节高效课堂创造了条件。因为开头讲好了,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就被吸引住,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想活跃了,他们就能够怀着期待的心理进入新课学习。而当前的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心,表现欲强,因而对于一堂课来说,巧妙的导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是至关重要的。导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根据课型和具体内容而定,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过度式导入、故事导入、漫画导入、视频导入、诗词式导入和歌曲音乐式导入等。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经常采用多种导课方法。如在八年级政治《维护消费权》一课中,我从教学需要入手,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今日说法》,然后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一是这期节目中,电热毯厂家侵犯了李洋的什么权利,二是李洋的家长是如何维权的,三是赔偿金兑现了吗。又如在讲七年级政治《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我先让学生听一段配音故事《聪明的驴》,然后让学生猜故事的结果是什么。

二、科学导向,让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和认识社会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成长的关键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不良思想影响。正确的教育导向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和人生观,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够健康的成长。因此,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针对社会生活中的不正之风、不良现象,教师要客观适度进行导向,并坚持用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就会避免社会生活中一些错误观念和不健康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的能力,这也是我们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首要目的。

一个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一直以来是思品课教师最关注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更把它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也只有更好的把握好这一环节的教学,思品课的课程功能和社会功能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来。作为一线的思品课教师,不仅要有把握时代脉搏的敏锐思维和关注社会生活的洞察能力,还要有很强的对社会现象、社会弊端等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带领和指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更科学更全面的认知社会。

通过设计与教学相关的具体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真实的学习环境,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的导入不仅渲染了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如磁铁般牢牢地吸住了学生的思维注意,为新课内容的顺利进行作好了铺垫。

三、紧扣大纲要求,深入拓展教材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这门学科除了教材内容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以外,许多相关教学信息还具有与时俱进的时效性。教学中我着重在教学知识与社会发展同步、教材内容深入发掘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等方面开展了探索与尝试。特别注重开展时事政治知识信息的收集,坚持上网查看最新资料,遇到教学有关的材料,就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我适时补充了曾经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富二代”飙车事件,使学生对人生的价值以及追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深化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让学生得到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在教材拓展上,我坚持教学内容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点的一般阐述上,而要进入到更深的层次,扩展和丰富其内涵。我在教学中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知识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很好地指导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相关行为。

四、注重辅导,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做好学生活动课前的辅导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有针对性辅导,更是提高实践活动最有效的途径。同时,教师还可以启发、引导、姿势、暗示等辅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找出实践与理论的链接点,使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养,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的能力。

第2篇:初中课堂网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74

纵观历年学生学习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兴趣是学生探索未知事物,学习课本知识最好的催化剂。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根本动力,它的重要意义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它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有浓烈学习兴趣的学生能长时间保持强有力的学习和求知欲望,并且是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全身心的享受学习这个过程。此外,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使得他们能够克服学习上所有的困难,这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初中这个学生学习兴趣的黄金时期,奋战在最前端的初中化学老师一定要抓住时机,在化学入门教学阶段就要将学生地学习兴趣变为学习乐趣,使他们由衷的爱上化学这门学科,这是他们教学最主要的目的。

一、充分利用实验课吸引力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他的教学基础就是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景象最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最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此外,化学反应现象的讨论也是激发学生课堂学习氛围的最有力手段。比如,抛开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开始后老师在做自我介绍时,可以去除旧模式的自我介绍方法,而是利用简单的化学实反应来做自我介绍,具体案例为“无中生有”的小小化学反应,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白纸上,然后将无色的酚酞试液用喷雾器将其喷在写好名字的白纸上,让两者进行化学反应,此时,自己的名字就可以出现在白纸上,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化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小实验,如准备无色的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在课堂上将两者放入一个容器内反应,就会产生氢氧化镁白色絮状物,这种物质和牛奶十分相似,这就是空杯产“牛奶”实验,这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后进行化学基础知识讲课,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使他们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兴趣。

二、大力开展第二课堂

学校要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比如组织与化学有关的比赛、讲座、游戏、实验、讨论会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通过这样的第二课堂将初中化学知识通过具体的实践,传授给每一位学生。通过经常组织这样的第二课堂形式,能够较为有效的及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并且增加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更好的达到授课目的和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

通过列举大量的生活常识和实例,比如讲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时,通过锅盖扑灭燃烧的油锅这种实际案例,能够形象生动的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让他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让他们细心观察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这样才能使他们有高效的学习能力。此外,留给他们的课外作业要与实际相联系,要让他们认知思考,让作业起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和兴趣的效果。

三、加强课堂语言的幽默感

初中学生的好动性和好奇性是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是他们的缺点。因为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很低,所以枯燥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如何利用好他们的这些特点,实现扬长避短,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老师能够收到全班所有学生的喜爱,有的却是一上课全班学生都无精打采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室的教学水平与风格所致。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往往能够用简单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所讲知识,这能够使学生听的全神贯注,想象力打开。所以,老师在讲课时候一定要提前备课,组织好讲课语言,尽可能的讲书面语言转换为自己的口头语言,讲的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然后要注意自己讲课的语速和声幅,拒绝拖沓。

四、加强辅导、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强有弱,这个问题也不能忽视,我们不仅要上课时按照大众的学习能力安排讲课,还要课下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摆脱学习困境,使他们感到学习化学不那么困难。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对于那些反应能力慢、不喜欢动脑的同学时常进行提问,要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他们进行辅导。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由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全面的运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更多的优越性,所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强教学的表现性、侧重性和趣味性等,比如一些十分抽象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形象具体的表达出来,如分子、原子模型;此外还可以将一些一些危险性大的实验通过计算机模拟成具体动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能够直观和形象的学习到相应的化学知识点。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多媒体连接到互联网上,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并且可以充分的运用教学资源,增强学生们独立的学习和探索能力,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加主动的去学习。

总而言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没有兴趣,就不可能学好知识,也没有可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作为化学教学者,一定要认识到兴趣对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形成自发学习的学习习惯,采取所有有利学生提高兴趣的手段,让他们享受课堂,始终维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贤清.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J].新课程・中学,2014(9)

第3篇:初中课堂网课辅导范文

一、学科中心组――作为教师学科培训的专业智力保障

专业引领是教研培训的支撑,是学科培训质量的关键保障。全县各类学科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校本教研发展的不平衡,更需要专业智力的指导和支持。各学科中心组是由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教学研究队伍,学科中心组也是学科教研员的工作团队。每个学科中心组有十几位成员,成员的选择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并实行动态管理。

(一)在各级各类培训中发挥引领作用

现有的较大规模学科培训主要包括12学时全员培训和90学时培训等,其中有全县全员培训、片区域学科培训等。学科中心组在上述培训中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在每学期始整体部署学科学期培训计划,确定各次培训的主题和要求,然后按照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专业特点进行分工,通过专业引领确保每次培训的质量。

如每次各片学科活动的开展,都能确保有2名以上的中心组成员担任专业引领并按计划进行轮换,各学科每学期组织中心组教师送教到片活动2~3次,以保证每次主题教研的有效开展。例如在一次语文学科的文言文教学专题培训中,张火明、朱佩娟、史勋能三位高级教师就自己的文言文教学作了介绍,叶惠玉老师开设了展示课并作了题为《文言文语言教学的“意义探寻”》的专题讲座,突出了活动的主题,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在另一次关于语文课堂提问的专题培训活动中,中心组黄春华老师结合课堂教学作了题为《自主学习策略研究之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究性教学》的分析,然后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追问”,史勋能老师作了题为《追问:让课堂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主题讲座,从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提问到追问进行了案例培训。在定期举行的县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中心组的所有成员都参加了展示,或上观摩课,或主评公开课,或围绕课堂转型等作专题讲座。除组织和指导现实教研活动外,各科中心组成员还承担网上互动教研的指导和组织,在每次学科教研活动后,通过海盐教师博客或学科互动区,突破时空限制对活动开展网上互动交流。

(二)开展调研扶助学科薄弱学校进行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学科教师能力提升的主阵地,而各学科由于各种原因总是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为此海盐县教研室建立了学科教学调研预约机制,由学校提出调研学科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再由教研员组织中心组成员开展针对性调研。每学期各学科中心组都组织1~2次的到校学科教学调研。有的是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指导,如围绕一个教学问题,一位或多位教师针对同一内容或不同内容连续多轮上课进行研究等,全方位面对面地进行指导。有的是针对中考复习、小班化背景下的课堂转型等专题进行深入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并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更多的是针对学科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如针对我县沈荡中学科学青年教师比例高达80%而校本教研水平较低的状况,县科学中心组一行8人到该校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学科教学调研活动,给学校留下了两点深刻印象:一是此次调研的主题满足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迫切需求,因为青年教师需要有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需要得到学科专家的亲自引领与辅导;二是调研辅导不只重“技术”辅导,更重“教师成长素养意识”培训。调研始于听课,继之以指导教师与开课教师直面研讨交流。大到“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与难点的确立”“设计理念的把握”“实施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小到“过程细节的剖析”“教师理答技巧”等,辅导教师都悉心评价,细致点拨。最后教研员围绕“教育是事业,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意义在于创新”三个方面,对全体科学教师作了题为《谈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这样的活动,拓展了“调研”的外延,充实了“调研”的内涵。在这样的调研活动中,教师收获的不只是专业的知识技能,更有内心深处理性的提升、精神层面的塑造。

(三)研究把握学科重点疑难开展针对性培训

随着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学科都有相应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培训。学科中心组能及时地研究问题并提出对策,然后开展针对性培训。例如初中数学中心组依托省教研课题“数学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为本,系统研究了教学内容、思想方法、教法学法等方面的衔接,并以研究的各项成果为基础,对全县初中数学教师进行了多形式的上述三个角度的培训,包括内容模块的详细分析、高中教师的介绍分析、典型试题导向的深入分析等,让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站在中学整体的高度认识当前的教学要求。

二、学科基地――成为教师专业培训的平台

我县按各校学科特点成立了10个初中学科基地,它们在学科领域的教师培训和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承办较大型学科培训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为全县学科教学的辐射中心和教师学习的资源中心。

(一)教师学习培训的平台

学科基地有一支整齐而高素质的团队,还聘请了学科带头人和名师为基地专家,也具有一定的财力和人力。这为高层次的教研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一是邀请高层次专家和名师来作指导,邀请省市学科教学专家讲课标、讲教材体系、讲学科教学规范、讲考试评价的深入分析等,也邀请其他地区专家介绍教改特色,还邀请在全省、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的优秀教师来作展示和剖析。

二是利用学科基地平台承办较高规格的活动,创设培训学习的机会。近几年,我县各学科基地先后承办了省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等大型活动,也举办了省“携手行动”初中数学、科学、思品、语文、信息的送教活动,还承办了各类市县级学科疑难培训、优质课和单项评比及观摩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参加的教师都有一定的反思任务,对每个教师来说,每一次活动都是极好的学习机会,使基地很好地发挥了教师培训的平台作用。

(二)学科资源和校本教研的辐射中心

各学科基地注重挖掘和积累基地教学资源优势,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辐射到全县各教研组。一是教学资料的开放,学科基地详细整理各备课组的教学安排、备课资料、练习测试卷、竞赛及课外活动资料等,向全县教研组开放;二是课堂教学的开放,各基地每学期组织教学开放日,供全县各学校教师观摩学习,其中,既有研讨课、展示课,也有经验介绍、主题讲座和互动式交流,为参加活动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三是网上资源建设共享,各学科基地都在自己的学科基地网站上传各类原创资源并不断更新,这些资源在内容上对相关学科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前沿性,为全县教师和学生提供网上学习、交流与辅导的资源。

学科基地还进行主题研究,并辐射校本教研。为了使各校的校本教研能均衡有效发展,基地教研组着力辐射以“学习、反思、研究”为核心的合作共享的教研文化。如海盐实验中学的科学、英语学科基地全力推进“主题化三步曲实践课”校本教研项目。“主题化三步曲实践课”选择一课为例,在专题理论学习的对照下实施课堂行为的改进,通过观察、记录、评议,获得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具有普遍性规律的主题成果,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并催生多元的研究行动。它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主题”,学习、磨课的过程始终在一个主题的引领下;二是“三步”,既为反复的教学磨砺过程,也指研究行为的多样性――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讨论交流;三是“实践”,紧紧依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这样的校本教研辐射,各教研组根据自身特点学习开展类似的校本研修,并派生出更多更有效的方式。

三、片教研组――发挥与教师课堂实践培训关系紧密的优势

按照一定地域并考虑学科平衡的城乡一体化片教研组,在教师课堂实践培训中具备了更明显的优势,它既承担着落实各项教研工作的重任,又直接面对和解决各校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我们组建了有利于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片组织,将学科教学整体较好的城镇学校与同一个地理区域的几所学校相组合,各学科中心组成员频繁参与各次片的研训活动,逐步形成了有利于“实践反思,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教学研究氛围。

各学科片组根据教师的不同层次和学科的研训重点,着力开展“三种案例”的课堂实践培训。一是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基本流程为“备课―开课―议课―改课―复课―反思”,突出青年教师的自主备课和真实展示,然后指导教师和同片组名师面对面指导,共同修改,再在实践中比较、诊断和提升。二是教学问题研究课,重在形成基于问题、教师合作参与的比较式研训模式,研讨流程为“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教学推广”,即就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问题或研究的专题进行教学设计,落实教学行动,并共同参与反思行动。培训过程注重个案的横向纵向一般化规律,有效引发教师的后续行为。三是展示评比精品课,执教的一般都是骨干教师,有着自己的教学思想和个性特色。它围绕执教教师的个性化备课展开,集合片教研组骨干教师的智慧,就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处理予以思考、实践、验证。这一过程更注重学习创造,并通过成功的课例给教师搭建了高境界发展的平台。各片组不停留于案例本身的培训,而是后续跟进撰写教学反思、进行实践推广,由点带出一个面,带出一种意识和思想。

四、网络平台――拓展教师培训的时空

网络培训具有吸纳全体参与、拓展有限时空、满足个性需求等特点,我们依托海盐教研网、海盐教师博客网、海盐教师优视网、海盐课题管理网和各学科基地网站、博客、QQ群及各校办公平台等网络平台,形成群体性互动教研的氛围。

第4篇:初中课堂网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244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83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教育位置,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实战能力,能够锻炼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进而解读国家社会的乐趣。它对学生以后的科学技术探究学习、日常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不可忽略的。因此,我们应重视这一门课程,并积极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微课就是一个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而且,微课的应用成为我国初中学校各门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样也是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不能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笔者对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的课堂体现主要是以视频的方式,通过简短的视频信息将教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看得明白、清楚,并从微课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到知识,得到启发。微课的课堂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优势很突出。而且,它区别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方式。它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教学资源容量相对较小,教学资源的构成趋向于情景化,使用方便,教学主题突出,教学的内容具体,具有趣味性。此外,它的成果简单化,传播形式多样化,且反馈及时,针对性较强。所以,微课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教师要端正态度,加强对微课的重视

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及普及,使得我国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内容,更加体现了教育学生的观念。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要与社会接轨,实事求是,进行科学教育,以提高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素养,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离不开微课的运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热点。由此可见,微课教学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重视微课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是校园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国家技术栋梁之才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秉承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加强对微课创新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并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进而有助于促进和生成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将微课的运用精炼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推广的影响下,信息技术教师不再担任主角的角色,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因此,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向学生看齐。与此同时,教师必须与时共进,努力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及教师职业的综合能力。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时而牢记以学生为中心,将微课教学的运用精炼化,并制定好课堂教学的目标,调理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正确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教师还要将微课教学的运用生动形象化,以激发学生对微课教学的兴趣。此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微课和信息技术这门科目的素质和能力,并把信息技术知识和微课有效联系,从而使学生能感受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魅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将微课有效运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辅导作用。以佛山教育局为例,佛山教育局推出了“微课”的模式,使得本来四十五分钟的一堂课浓缩为五到八分钟,除去了冗长的前奏和后奏,浓缩了课堂的重点难点等精华内容。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网络信息点击率达到五万次,该局的微课模式实践在全省甚至整个国家都居于首位。佛山教育局开创的微课,满足了学生以及教师自主学习的乐趣。根据调查,在网络课堂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最好时间段为十分钟之内。所以,该局结合学生的这个主要特点,在全国首创微课。教师的课程不再是四十分钟的一堂课,而是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的精髓内容,并且在播放中能够随意的暂停和播放。在微课教课完之后,还为学生提供练习题、测试题等内容以巩固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运用微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给学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和巩固。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提高了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取得了显著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的应用关系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它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国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而学生是校园的花朵,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有效运用微课的方法,以使信息技术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如何实现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高效运用,是个需要时间实践的过程。对此,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发展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贡献力量。

[1] 梁乐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

教育,2013(8):71-76.

[2] 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

[3] 王秀梅.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新探[J].新课程:中旬,

2015(5):80-81.

Application of Micro-clas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LIU Kai

(Langfang No. 12 Middle School, Langfang Hebei, 065003, China)

第5篇:初中课堂网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 教学反思 总复习 初中英语

初三英语教学即将进入总复习阶段,这既是初中教学的常规要求,又是保证初三学生能顺利毕业升学的重要环节。课标关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目标是这样规定的:“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中考作为一项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只有经过系统的复习、恰当的练习,才能使学生贮存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一、存在问题

1.复习定位不准确。一些教师虽然制订了周密的复习计划,包括“拉网式”、“窜珠式”、“题海式”等复习方式,复习计划看似周密,但往往复习效果不明显,甚至有的学生经过复习后成绩反而下降,原因何在?就在于复习定位不准确。“拉网式”滚雪球,从头到尾地漫无边际,找不找边没有重点;“串珠式”专题小结,复习课当成新授课,往往让人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题海式”大海捞针,劳神费力没效果。

2.复习策略不正确。有的教师复习没有计划,跟着感觉走,每天以练习、考试、讲评三项内容代替复习,往往学生面对轮番练习、考试这种“题海战术”苦不堪言,教师讲评包办代替“满堂灌”,导致复习教学功能异化,效率低下。这种复习方法注重知识的机械重复,忽视知识的运用技能;注重知识的专题讲解,忽视语言的整体呈现;注重知识的盲目训练,忽视学生的主动性,显然不科学,缺乏有效性。

二、新常态复习教学的思考

复习课教学要“减负增效”,新常态下学生“减负”要转变学习方式,教师“增效”要转变教学方式。

1.转变教学观念,做到“少教多学”。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工具,英语的学比教更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关键是解决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少讲语言知识难点,多突破重点;少讲知识,多激励鼓励。

2.转变教学行为,做到“少浅多深”。“浅教”即“语言点本位”,纯粹为知识而教;“深教”即深层教学,是对语言点进行深加工,形成文本语言的美感,如读写结合、问题导读、开发思维,等等。

3.转变学习方式,做到“少做多读”。“少做”即少做题,“多读”即多阅读。

三、复习教学策略

1.全面复习,突出重点。初中学业考试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难易适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全面考查。考试范围始终以课标所规定的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五级目标”的基本要求作为依据。所以,复习中,除了抓基础知识外,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试题分析能力。以听力为例,学生答题往往停留在对细节理解,缺乏整体把握,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加大对人物关系、对话场合、因果关系、数字运算、主旨和推理判断、信息加工等考查项目的训练。总之,我们应该以课标、《考试大纲》为依据,注意收集中考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掌握中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复习的对策,突出重点,提高复习实效。

2.学法指导,学会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平均学习保持率大不同。最好的办法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告诉我们: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从什么时候开始遗忘?怎样减少遗忘?何时复习效果最佳?通过遗忘规律可以一目了然。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因此,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3.聚焦课堂,务求实效。一节课只有45分钟,学生不可能在课后花很多时间在一门功课上。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初三总复习练习、试卷讲评课,教师填鸭式“满堂灌”,收效甚微。有的教师明知一节课不够考试,就把“听力”部分省去,考完也不批改,这样的考试效果也是不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信息量、教学活动的广度和密度及媒体的使用上。值得一提的是,有效的多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复习课堂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地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最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关注差异,因材施教。特别是要重视学困生,关注两极分化问题。(1)展示英语魅力,培养学习兴趣。英语是有用的,英语是有趣的,英语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互相渗透,寓思想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如:向学生讲述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的外语人才等,让学生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好英语。(2)转变教学方式,坚持以学定教。教学以学生会不会为准,而不是看讲了多少次、多少遍。教学中,要多采用多媒体、影像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物、图片、资料展示,活用教材,克服功能异化、教师包办、效率低下等问题。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勘探者”、“修复者”和“促进者”。话题的主题要突出,创设的话题情境要真实。(3)分层教学与辅导。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辅导,从策略上,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从对象上,重点关注学科明显薄弱的学生,采用教师定学生、师生结对、辅导等有效形式使学生随时得到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成绩。复习训练中,对好生要多题型训练;对中等生要多题量训练;对学困生要多必考题(基本主干)训练。(4)学会等待。尊重宽容学生成长中的差异。对学困生,不管是思维尚未“觉醒”,还是“天赋”面纱尚未揭开;不管是理解力差、反应迟钝,还是基础知识欠缺;不管是学习目标不明,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都要予以鼓励、信任。

5.精诚合作,明确目标。教师要学会合作,重视课标和考试研究,把握新变化新趋势。不理解把握课标会造成事半功倍,甚至背道而驰。因此,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针对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英语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地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同时,教师要突破现行教材的局限性,搜集材料,适当拓宽。

参考文献:

[1]魏清.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

[2]陈玉卿.初中英语“话题牵引复习法”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02).

第6篇:初中课堂网课辅导范文

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我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里丁大学国家语言和文字中心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课堂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尤其是导师Isabelle的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语用能力,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三个月的课堂给我感受

很深。

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在他看来“教育即生活”,他提倡“做中学”。因此用微课设计符合学情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符合新课改倡导的个性化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理念,把微课和英语课堂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达到做中学的目的,使学生受益。新课改后的英语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这些十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材料全凭课堂内45分钟是不能完全让学生运用自如的,只有在实践中大量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才有可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形式感染学生,驱使学生开口讲英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使学生获取信息,提高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但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当前,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活动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英语课堂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而且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因此,利用微课开展高效的英语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使用价值。

借鉴国内外微课以及与英语课堂活动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工作室开展了国家级课题的微课研究。我们把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来,活动更加高效,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课题研究教师通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操作性强,以学生为主题的微课课堂教学活动。第一步,把英语课分为五种类型,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语法课和词汇课。第二步,设计各种课型的教学设计,并制作幻灯片。第三步,反思教学设计并进行微课录制。第四步,把制作的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去。其次,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活动中,学会分析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感受成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提高学生用英语综合语言应用的能力。

研究过程如下:

1.课题动员、培训、研讨阶段

(1)准备动员阶段:成立工作室课题组,向成员宣传课题的目的、意义,创建良好的研究环境。填写申报书,向中央电教馆上报课题。

(2)课题培训阶段:

①意识培训:学习国内外微课制作和英语课堂活动的研究成果,整理微课教学的优点,从而树立运用微课进行英语课堂活动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意识。

②技能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通过集中培训、讲座、自学等多种形式,让全体实验教师掌握运用微课教学的使用技能等。

2.初步实践阶段

(1)探究微课支持下的英语课堂活动实施策略。

(2)课题组成员结合本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根据各自分工,每人精心撰写一份教学设计,设计一堂微课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教学课,参加课题研究。

3.课堂实践阶段

(1)对比微课课堂和常规课堂,通过对比,考查学生在微课课堂的学习效果,做出分析。

(2)开展“初中英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微课教学案例研究”展示活动。通过课堂实践开展教学,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使学生受益。

4.总结反思,得出策略

课题组成员依据微课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写有分析、有改进策略的教学反思,探究微课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活动课的案例,写出关于本课题的论文。

5.课题提高阶段

根据课题评课组提出的问题,通过录像课例反思,发现问题修正教学设计,完善研究成果,形成可操作的初中英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微课教学案例形成优秀教学案例成果。

6.课题评价阶段

总结规律,理论提升。一是专业指导,解决问题。二是专家引领,提升水平。对形成的理论成果、优秀课堂设计方案、优秀微课等进行综合评价。

7.课题的总结及推广阶段

通过微课研究,我们把信息技术和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借助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手段,以课堂活动为切入点,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题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进行探索研究,制作了各个类型(听说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的课堂活动微课课例。学生通过微课开展高质量课堂活动,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动地学会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另外,通过微课制作,还能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各项能力。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转变教师传统教学,实现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我们发现,在英语活动课中,学生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居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参与活动的设计、策划、准备,以及活动的总结。所以,英语活动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自己活、自己动,在活动中培养自主意识,发挥主体性,真正成为活动课的

主人。

新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微课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给我们教育深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以其独特的魅力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新课程理念下为教师实现有效课堂搭建了应用平台,为培养学生主体性、合作性、探究性、个性化学习方式提供了条件,使课堂教学走向了现代化。

参考文献:

第7篇:初中课堂网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音乐;互动性;教育环境

一、作为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学结构优化

只有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观念,才能实现教学的真正优化。我们的教育提出为了一切孩子的观念,也就是说我们的音乐课教学并非是专业音乐教育,那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进行课堂教学。首先,我们的音乐课教学要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步骤,让音乐课成为学生欣赏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也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乐理课上设计一些节奏练习,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对节奏的掌握。音乐欣赏课上提供给学生模仿表演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来体会作品。还要听听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让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课堂

音乐欣赏课虽然有配套的音乐磁带,但其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所以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利用网络资源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增强了欣赏效果。

四、在活动中强化教学效果

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利用,可以检验及强化教学效果。在课堂中结合各种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参与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五、以激励机制促进教学评价的完成

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体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特长,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第8篇:初中课堂网课辅导范文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初中英语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

所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Flipped Class Model”。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目前翻转课堂在各类教学中非常流行,c20慕课联盟中,全国的知名中小学、大学都在尝试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但这种课堂形式总体上还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由于课程性质、学生的年龄层次、学生的能力差异等等原因,翻转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也参差不齐。就以英语教学为例,相对于小学与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笔者认为,翻转课堂就更适合在初高中阶段展开。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以最简单的日常情景对话为主,难度较底,易懂易学,记忆量少;同时,小学生控制自己的能力较低;初中英语才是对英语学习习惯形成、思维模式培养的最重要时期,初中英语学习状况的影响最为深远。初中时期如果没有学好英语,今后将付出数倍的精力去弥补,效果也未必很好。而这个阶段的学生,经过小学6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完成翻转课堂中第一个步骤:在线自主学习的要求。

2初中英语教学使用“翻转课堂”模式的优点

(1)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学生变被动填鸭为主动学习。初中阶段的孩子还处于学习习惯,思维模式的养成阶段。传统填鸭式的教育禁锢了学生主动性,只要求乖乖听话,被动接受。而“翻转课堂”可以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真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2)有利于男生的文科发展。英语课程的特点是要记忆背诵,而这是初中男生的弱项。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模式使得低年级男生处于劣势。翻转课堂让学生能想能说能做,对于一些思维活跃不愿意死记硬背的男生,自己主导的课堂对他们来说更有吸引力。这有利于改变初中阶段大部分男生英语处于劣势的状况。

(3)有利于英语回归语言本质。我国的英语教育不可谓不重视,不可谓不抓紧。不管是官方(英语在各种升学考试中所占比重)还民间(家长给孩子上的各类培训),英语教育都在重要位置,有些甚至超出了母语的学习。很多家长从幼儿园就开始为孩子准备双语教育,从小学、初中一直学到大学,每个孩子都至少进行了十几年的英语学习。但反观效果,很多孩子会做题,会考试,唯独不会在生活中运用,部分变成了‘哑巴’英语。另一方面,一些学生生性胆小,不爱说话,看到教师就脸红,不敢大声朗读和背诵,也成为“哑巴英语”。语言的本质是运用,学习语言也应该在运用中学习,运用中强化巩固,翻转课堂让不愿开口说的学生也参与到实践中,参与到交流中,减少了哑巴英语现象。

(4)有利于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知道,除了学习的主观性,学习的方法决定了学习的效率。翻转课堂把学习这件事情交回给学生自己,这样除了培养学生的主观性能动性外,还会培养学生如何规划学习和生活,如何有计划性、有条理地安排学习内容,真正体现实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不是老师和家长的事情。

(5)有利于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与课堂教育规律、定时的特点不同,翻转课堂中使用的短视频作为学习工具,即时间灵活,又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在线学习变成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事情。利用慕课等短小的教学形式,可以将学习变成趣味性的游戏和休息,把中小学生课堂外的零碎时间利用起来,也有利于将中小学生从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游戏里拉回来。

总之,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有很多的优点,在今后的发展中还会有更多的体现。但是目前“翻转课堂”在实际探索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能忽视的主、客观方面的问题。

3当前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角色理解的错位。有些教师认为,既然学生主导了课堂,教师就可以放任发展。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还是要主导教学的内容,进度,形式等。用类似于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来形容翻转课堂比较贴切。形式上,翻转课堂的具体表现形式多样,学生主导的课堂花样百出,问题多多,但在这些形式的背后,是教师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现的视频、布置的作业以及点拨的问题。所以散文的“神”就是反转课堂的主线,这根线还是要紧紧抓在教师手中的。

(2)翻转了学生受教育、学知识的本质。教育的本质除了教书还有育人。在翻转课堂中,有些教师只看到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忘了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积极认真的态度、公开场合表现自己的能力。这就使得翻转课堂走向极端。

(3)“翻转课堂”不能适应当前国内的应试教育。目前,就以笔者所在的江苏为例,初中英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就包括:名词的单复数、所有格、专有名词等;各种代词及形式;数词、介词、连词的应用;形容词在句中的作用、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副词在疑问句中的应用;不同种类的动词及动词的各种时态等等。这些知识点不仅多而且细,如果都要通过翻转课堂来实现,相关知识点的短视频制作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同时课堂的答疑解惑时间、知识点的运用也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些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是很难实现的。即便推行,其他学科大量的作业也会挤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到最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科只会变成四不像,两头不着。

(4)“翻转课堂”不能适应国内的大班制教学。我国的教育投入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比较少的,虽然这几年国家投入不断加大,但是很多W校的资金缺口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教育部门节约开支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增加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在一些乡镇中学,一个班人数甚至达到六七十人,很多名校也是人满为患。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除了学生自主学习部分,在课堂上,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问题分别解决,这点类似私人定制了。这就要求班级人数在15到20人为宜。而这,现在的公立学校几乎都无法实现。

4初中英语教学中成功实现翻转课堂的条件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是为了博眼球,不是为了做典型。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较长时间地坚持。而这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参与。任何一项变革,想要成功,都离不开领导的支持,教育也不例外。“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其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考核方式等等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想要能顺利进行这样的变革,需要各部门的支持,比如视频录制、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经费的支持等等,这些都需要考虑。领导的参与与支持,可以实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顺利完成这样的教学改革。

(2)制度保障。推行“翻转课堂”,对于教师来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线教育答疑解惑和实践运用中,要求针对学生的个体进行个性化的辅导。这就要求老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学校的鼓励和推广,教师很难长期坚持。而现行的中小学考核和评价体系,主要还是看课堂教育的形式,对老师在线上对学生的辅导、教学,甚至付出的创新都不予认可。这就导致老师对一些教学创新模式不积极。

(3)团队合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事前准备大量的短视频来辅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原先课堂教育模式下的备的课、准备的作业等可能都不再适应。虽然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的相关视频,但对于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过程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完整的、条理的、相互衔接的教育视频。这就要求教师把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都制作成学生接受的教学视频。这对单个教师来说,任务太过于庞大,因此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这样系统性的工作。

(4)小班化教学。在翻转课堂英语教学中,相比其他学科,会更多地需要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以后进行表达、演示、相互交流。这点不像其他学科,课堂主要是解决学生课前学习中的问题。因此,每个学生需要的时间可能更多。所以,英语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比较适合的班级人数在15人左右。

5“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1)制作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可以分基础知识和能力提高两部分,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要求。视频小巧精短,以5-10分钟为宜。基础部分以情境展示为主,介绍相关知识点的语言使用环境;能力提高部分以语法讲解为主,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把学生按照能力不同分组,以基础视频中涉及到的人物个数设定每组人数,确保每个学生都会有相应角色参与,同时又兼顾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3)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的学生除了要求自主学习基础视频,还可以要求学生学习提高部分内容。

(4)课堂上,一方面由学生主导提出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老师引导下各小组学生间交叉解决。这即解决了一个学生的问题,又锻炼了另一个学生的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设定场景,让学生扮演课前自主学习内容中的角色,检验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解决哑巴英语的难题。

(5)归纳总结学生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归纳课程中出现的语法知识。把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串联成线,推广成面。

(6)最后,Ω霰鹉芰较弱的学生单独指导,提升整天教学效果。

6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让学习的效率更高。因此,这是我们教育研究的方向。但是,这种模式在引入国内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水土不服”,需要我们在试点、运用过程中改良改进,以期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海峰.大学数学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学术研究,2016(2).

第9篇:初中课堂网课辅导范文

认知、体验、分享是一堂心理活动课的重要环节。但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往往出现“短时”与“深入”的矛盾。认知环节时间充分,学生的游戏体验时间便会不足,分享就不够深入。反之亦然。对此,教师可以尝试用分课型的模式缓解这种矛盾。

一、“短时”与“深入”的矛盾表现

(一)“短时”让认知辅导难施拳脚

1.学生拥有认知更新的心理需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课后他们却说,很好玩但是没有收获。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的青春期,他们对许多心理现象有好奇、探究的欲望,希望更新和拓展心理健康方面的认知结构和话语体系,能用特定的语言简练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例如,学生会用“皮革马利翁效应”表达期望的作用,会用“听觉型学习”解释自己为何“听”比“看”记得更快、更牢。这种表达的新鲜感和成就感能增强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兴趣和热情。

2.认知影响体验和分享的有效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分享、心灵成长,但并不拒绝有效合理的认知辅导。钟志农老师认为“心理健康辅导课要重感受,不重认知”,但也指出“辅导过程需要认知成分的参与,也需要教师必要的指点和教导”。“有意义”的、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认知呈现与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唤起原有的经验,加深对活动主题的认识,有目的地参与活动,能从活动主题的角度加深体验,减少不切合主题的课堂讨论,有利于分享环节的顺利进行。

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主题为例,“优点轰炸”是帮助学生寻找自信的常用活动。如果在暖身操结束后马上进入这类活动,可能出现冷场或学生不愿进入状态的情形。笔者曾经尝试在活动之前引导学生了解“乔哈里窗”心理理论。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分为“开放层次、盲点层次、隐藏层次、未知层次”。具体到优点,“盲点层次”是自己不知道而他人知道的部分,“未知层次”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同学们能发现同伴的几个优点?“盲点层次”的呢?你希望他“未知层次”中有哪些优点?这样,学生就有了参与的欲望,特别是“未知层次”优点给分享环节带来很多乐趣。

因此,认知应是一堂课的起点,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认知铺垫,是分享体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短暂的一课时里,在以活动、体验、分享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认知呈现与辅导很难拥有一席之地。即便偶有涉及,由于方式方法问题以及时间仓促,认知辅导容易异化为知识讲授,难以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短时”让体验与分享顾此失彼

活动是载体,也是吸引学生眼球的亮点,但用时较多。在课堂管理良好的班级,一个简单的游戏至少需要10分钟。如果班级秩序不良或者学生的参与情绪太积极,所需时间将更多。相反,若要让渡时间给分享环节,游戏环节又显得很仓促。

教师通常会选择参与性高、分层次分阶段的游戏以加深学生心理体验,积累感悟,激发学生表达分享的欲望。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心理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多元互动,那会激荡出多么精彩的思维火花和心理感悟!可是,下课时间逼近了。就此打住,草草收兵,分享会只流于表层;继续分享,则会影响后续的教学活动。因此,早有学者指出:“在一次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了,而且辅导氛围非常融洽,那么时间往往是不够用的。”

二、分课型开展心育活动课的尝试

从某种程度上说,“短时”与“深入”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因此,笔者尝试用不同课型开展一个活动主题的模式,以寻求二者间的平衡。所谓分课型,指在主题确定后,通过认知课、体验课、分享课等课型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主题,加深心理体验,触发内心感悟,以达到更新认知观念、实现心灵成长的目的。

关于自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把它与“自我认识”相结合,在小学阶段的内容要求是“树立自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而初中阶段的内容则体现为“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换言之,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是寻找自信、树立自信的前提;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是提升自信、管理自信的基础。因此,在初中阶段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有关自信的心理知识,客观地认识自己,寻找自信的依据;设计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自我评估和选择中体验成功与失败,提升自信;分享感悟,提升认知,在自负、自卑两极中学会管理自信,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统。

(一)认知课

认知课是围绕这个主题呈现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或者方法,课堂模式仍以活动体验为主(心理电影、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与主题相关的心理语境,为后续课程做好认知铺垫并提高活动参与的目的性。“认识自我,增强自信”的认知课可以采用故事―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自我效能感、习得性无助等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师: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十个人穿过一间没有灯的房子。他们手拉着手,很顺利地通过了。心理学家打开一盏灯,大家看到了饥饿的鳄鱼正张大嘴巴在桥底等待。如果是你,会选择再走一次吗?你会顺利通过吗?(请学生猜想)

师:实验中,只有三个人愿意尝试。你们猜他们能走完吗?(学生的回答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投射)

师:一个人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了,但速度慢了很多;一个人颤巍巍踏上小桥,走到一半,爬了过去;一个人刚走几步,就趴下了,再也不敢移动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