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第1篇: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

关键词:青年专业导师;本科实验班;人才培养;定位;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19-03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推动创新的核心要素,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是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新的形势下,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迫切。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谁拥有更多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更多的创新资源,就越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1,2]。

一、本科拔尖创新人才

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石,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需要。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指既有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初步具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本科人才,是本科生中的佼佼者[3-5]。在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多拔尖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是大学本科教育所面临的一大任务和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进入到大众化的时代,绝大多数的高教资源被配置在了相对标准化的普及教育领域。要在本科生中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现实可行的途径之一是在高校内部分化出专门的培养拔尖人才的机构,如实验班、荣誉学院、精英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6]。与此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本科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

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同一学校内选拔出小部分具有较高智力水平、较高能力倾向、较高学习期待的本科生组成实验班来加以差别化培养的模式,它是高校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一种重要实践[7],下文仅就此模式做一定的探讨。以我校为例,学校于2007年成立启新学院并按类组建实验班,探索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院秉承我校创始人林启、老校长朱新予的办学思想,汲取现代高等教育的精髓,启迪智慧、追求新知、铸造卓越,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拔尖人才。学院根据全校专业布局,每学年按大学科门类开设5―6个实验班,从报考的高分考生中选拔优秀生进入实验班学习,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培养质量,学院采用“滚动淘汰制”,定期进行动态调整,即前期培养阶段,被学校其他学院录取的优秀学生经考核后可申请进入启新学院学习,而不适应该培养模式的学生将被退回到入学时的原班级学习。同时,进入到后期培养阶段,开始实行专业导师制,从各学院择优选聘教师担任学业导师。

开展本科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有其必要性,体现在三个层面[7]:(1)满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人才是驱动创新的关键要素,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和具有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因此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更加突显个性化,实验班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个性化教育的需要。(2)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办实验班,有利于选拔优秀学生,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更多的创新实践和锻炼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并且在实验班的带动下,能促进全校优良学风的形成,切实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3)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多样性发展的需要。对于已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的大学生群体仍旧采用中小学式的步调一致的培养模式,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开设实验班,探索培养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举措。

三、本科专业导师的角色定位

我校启新学院从第四学期起,将学生按每3―5人为一M进行分组,每组配备1名专业导师。在第五学期时,实施“培养有计划、指导有方向、学生有目标”的专业导师指导制,从学生个性化培养、研究性学习、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学科竞赛等多方面开展精细化指导。采取专业导师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发挥高水平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全方位拓展,满足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1.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具体讲就是组织教学、科研岗位上的骨干教师甚至是学术、学科带头人对本科生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指导的制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科研素养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弥补仅依靠课堂教学造成的学生实践能力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等方面的不足[8,9]。

本科生专业导师制一般按以下办法实施[8]:(1)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制定导师选聘办法,符合条件的教师提出申请,经评聘成为专业导师后提出指导计划。学生在充分了解导师情况后,选择意向导师。原则上按双向选择结果确定对应关系,有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2)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能力拓展。专业导师组织学生参加讲座、研讨等学术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工作,参加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比赛,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3)制定考核评价机制。按年度或聘期对专业导师进行考核,按结果给予相应的指导津贴,并对优秀导师进行适当奖励。同时,考核结果也将作为下一轮导师选聘的重要依据。

2.青年专业导师。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猛增长,师资规模也在相应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硕士、博士入职于高等院校,为高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生力量。我校的师资情况也基本如此,青年教师在整个师资结构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而这部分青年教师也成为启新学院实验班专业导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笔者所在的材料与纺织学院为例,目前被启新学院聘为专业导师的教师约有45人,而青年专业导师大致占到总数的1/3。

四、青年教师担任专业导师的优势与不足

1.青年专业导师的优势。虽然比起年长的导师还有很多需要历练的地方,但青年专业导师也有以下一些优势[10,11]:(1)总的来说,青年导师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能够更好地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科研实践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学生在导师L时间的言传身教下,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更快地形成基本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较小的年龄差距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双方容易在交流互动中建立起感情,取得彼此的信任。这种“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2)青年导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科学素养,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了解自身的专业领域,掌握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科研发展动态。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高校能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又有较强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在这些方面,青年导师显然更具优势。(3)实验班大学生学习需要更大的挑战性和更切合其需求的科研锻炼[12]。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熟悉科研工作,能亲力亲为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青年导师的钻研探索精神、科学的学习研究方法,必将会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加以实践运用、融会贯通,最终转化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在体内真正植入创新“基因”。

2.青年专业导师的不足。虽然青年专业导师均有着较高的学历,都接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并且已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独立指导学生的时间不长,对于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开展研究还缺少经验积累。大多是博士毕业后即进入高校工作,“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社会历练,除了可给予学生科研方面的指导外,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不一定能给出太多的建设性意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较大的考核压力,承担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存在着个别青年导师没有花精力指导本科生的现象,给学生的学业带来了不利影响。作为被学校和学生寄予很大期望的青年导师,有必要在思想认识、教育理念、师生关系、业务水平、指导方法等方面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增强责任意识,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身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导师。

五、青年专业导师的素质要求

在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下,对青年专业导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0,13]。

1.思想、人文素质。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榜样与模范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青年导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严格要求自我,遵守学术规范,并以自身高尚的情操品格、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等“正能量”来教育和感染学生。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求具有健全的人格。本科生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青年专业导师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敬,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以“德”服人,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人文教育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专业导师也需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以更好地配合人文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启迪智慧。

2.科研、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和课题研究是专业导师的重要任务。青年导师有了一定的学术积淀后,仍需不断学习,及时“充电”。只有这样,才能依靠更加坚实的业务水平,广博的专业知识,创造出更多的学术成果,进而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科学氛围和创新实践中真正学到知识、获得锻炼,培养造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学历的青年专业导师虽然有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经历,但在解决面向产业的工程技术问题方面往往欠缺经验。为了提高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的衔接水平,保障培养的学生具有应对产业需要、处理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青年导师也很有必要提升自身在“工程实践”方面的业务素养,尤其是应用型工科院校的导师。

3.创新能力。参与科研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14]。青年导师应积极申报和主持科研项目,通过开展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来丰富自己的科研经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主持科研课题一方面是保障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能参与课题研究,逐步培养和锻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只有导师自身具备了较高的创新素质,才能使培养的学生更具创造力,所谓“名师出高徒”。

4.管理水平。熟悉导师职责和工作要求,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对学生参与课题申请立项、文献资料收集、实验设计实施、数据统计分析、学术论文撰写等科研实践环节进行规范的组织管理,并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保障他们能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开展创新实践。同时,也要管理协调好课题组的人际关系,努力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都能融洽地参与分工协作,获得成长。

六、结语

实验班是高校探索建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积极尝试,专业导师在该模式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相对学历高、年纪轻的人群,担任专业导师既有优势,也有不足。青年专业导师应找准自身定位,努力适应角色要求,不断提升各方面的素质,提高指导学生的能力水平,培养和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赵排风.基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95-96.

[2]沈蓓绯.荣誉学院: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0,(4):59-63,91.

[3]杜枫,周冉.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15-16,34.

[4]张晓倩.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1,(19):11-16.

[5]陈小丽,马建辉,甘世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以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创新实验班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1):98-102,107.

[6]扶慧娟.地方综合性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7]季靖.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青年研究,2010,(12):81-83.

[8]陈高扬.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21):41.

[9]牟万利.专业导师制:卓越人才培养的“孵化器”[J].中国冶金教育,2013,(S1):21-24.

[10]张昌松,郭晨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J].新西部,2014,(14):141,151.

[11]黄亮亮,曾鸿鹄,吴志强.浅析高校青年专业教师如何做好班导师[J].高教论坛,2013,(2):91-93,122.

[12]于海琴,李晨,石海梅.学习环境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8):62-70.

第2篇: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培育

作者简介:秦欣梅(1968-),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刘红梅(1975-),女,江西上饶人,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西省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与发展研究――基于科技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主持人:秦欣梅。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5-0014-04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影视、网络等传播新手段,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是提升竞争实力、强国富民的前提。

近年来,我国的高科技企业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但是,没有人才就没有科技创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科技、产业创新的加速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越来越被重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并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一、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人才

(一)科技创新

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应该从两方面展开,即科技与创新。创新就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及具有创造性和新意。创新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和思维去解决问题并提出新思想、新认识,探索出新规律,做出新发明和新创造。它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总称,人们习惯把科学与技术放在一起说明两者存在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科学是如实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体系;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地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手段、流程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因此,可以说,科学创新是认识世界,而技术创新是改造世界;科学创新的成果丰富人类生活开拓人类视野,技术创新的成果则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认知能力。由此,科技创新可以概括为: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二)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在国际上通常指的是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创造性人力资源[1]。由于科技创新人才区别于普通人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创造性的发现、发明和创新,人们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理解更加注重并突出强调其创新的本质性。对于企业来说,科技创新人才是指在企业科技活动中具有良好创新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创造性工作取得创新成果,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有益影响的人[2]。

二、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特征

当前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肩负着沉重的压力。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课题,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焦点。然而,创新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特征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标准已经有不少研究,如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提出的创造型人格十大标准(非智力)包括: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不轻听他人意见、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富有幽默感和兴趣爱好广泛又专一。[3]但是真正符合以上全部标准的人并没有,靠标准来定义科技创新人才是顽固的、死板的、缺乏灵动性的。科技创新人才突出的素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当代科技创新活动,从广度到深度,从目标到任务,都是极其复杂的。科技创新活动经常涉及到多学科专业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科技创新人才必须要专深的本专业知识也要有广泛的外专业基础;既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越广博、结构越合理,对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适应能力就越强。所以,一方面,科技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也要具备一些科学的方法论知识,并且懂得运用创造性的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人才还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发展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是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在已有水平基础上求新求变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二)高水平的智能素养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当代科技创新也日益凸现出它的高度智能性特征,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性、创新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它实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活动。智力主要由专注力、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构成。任何优秀的科研成果和创造发明都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都是经过长期专注于问题的研究,由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反复求证,不断创新的结果。科技创新人才善于发现问题、捕捉求新求变的机会也不是凭空而降的,是浓厚的兴趣、长时间的观察研究、良好的记忆和必胜的自信心等作用的总和。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科技创新的过程,不论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实验的设计和进行、科学假说的提出还是新技术方案的构想及验证等,都需要科技创新人才综合地运用各种手段和工具,通过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各项思维的加工,充分发挥和运用各种智力因素的过程。因此,作为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的科技人才应当具有持久的专注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等智能素养。

(三)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独立的务实精神

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多是指向人类未知世界和未至领域,这些活动具有高度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科技创新人才要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创新动机,要勇于对传统的理论与方法、观念与权威进行怀疑、批判和突破。一方面,在通向未知和未至的世界里,没有具体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开辟的平坦道路可以顺延,充满了无知和坎坷,甚至充满了怀疑和阻扰。科技创新人才应该独立判读,不盲从,不轻信,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同时又遵循科学规律,在创新的道路上独立自主,坚持己见。另一方面,越是艰难越是考验,科技创新人才要乐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具有坚韧的永不服输精神,勇于冒险,吃苦耐劳,敢于面对并勇于克服挫折和失败,坚持求实的科学态度,善于运用科学规律和方法,不骄不躁,理性对待自己的错误。只有那些勇于探索和敢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在未知和未有的科技创新领域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存在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过渡,研究型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在我国,高校拥有全国2/5的两院院士,2/3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4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校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活动的核心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4]。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把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显得格外突出。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有的学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已达到48%。[5]青年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可是,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现状,青年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不尽人意,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问题。

(一)教育视野局限书本

新一代年青教师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一直呆在学校,从本科一直读到硕士、博士。一方面,很少参与其他院校、地区或者国家的合作项目,缺乏教育的国际化视野。另一方面,普遍认为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关注科技前沿较少,所以缺乏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往往比较陈旧。

(二)科学研究脱离实践

青年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没有真切地体会具体岗位上的专业特点和行业特征,在教学上,对知识的感悟和讲授往往是凭自身的理解,很难结合实际工作加以解释和运用。在科研上,也多是研究路线的简单布置和研究方法的简单运用,很难通过认识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提高认识。因此,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往往显得空洞乏味,科研成果也乏善可陈。

(三)师资培养方案不健全

首先,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往往是将职称标准往人才等级高低上套,教师一门心思追求职称的晋升而忽视其他领域的参与和努力。其次,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不健全,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师培养规划,重视短期成果考核,忽视长期系统培养,缺乏针对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和职业规划。第三,重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研技能,忽视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计划和活动。

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

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型教师,教师在创新方面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并能将创新素质融合到教育教学与管理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明确定位,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感

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问题摆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学生质量的高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是创新的引导者。教师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经常投身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引导学生,并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所悟所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脱离死板枯燥的理论学习,为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打开一个窗口。其次,教师是创新的开拓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势,要求教师善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探讨、课件制作、实地调研、组织开展活动等方式的补充与配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作为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要尽早树立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己任,努力培养自身各方面素质,提升自身相应能力,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自身不断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素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执行靠教师,教师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教师应该具备尊重个性、宽容异议、追求真理的良好品格;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功底和追逐学科前沿的追求;具有善于发现、思考问题、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开阔的思路和强大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素质,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一个努力方向。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被应用于各行各业,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就无法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遑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在提高教师科技创新素质的同时还应大力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1.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科技创新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或者某一专业,拥有多学科知识基础的人才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学校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学科交流与融合,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创建学术交流团队,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跨学科项目的研究,鼓励青年教师建立创新教学研究队伍,在教学科研的开展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倾斜。这这些过程中,青年教师不但可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还可以积累许多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方法和手段。

2.开展进企业活动。下企业锻炼活动的开展能够密切地加强企业与学校、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社会人才需求以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推动教学改革。同时,通过实践,青年教师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并通过深入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所以,学校一方面要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鼓励教师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研究。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更紧密地劫后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事件活动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创建技能培训基地,输送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也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学习锻炼的平台,积极促成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科技应用一体化以及专项实践技能的提高。

3.产学研用结合培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引导教师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开展技术研发、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愿景。产学研用相结合为专业教师提供在企业学习与实践的机会,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更好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技能,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基础[6]。建设产学研基地,创建高校与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开展科技项目合作,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建立学校、行业与企业合作的研究机构,以科研促产业,以实践促科研,良性循环。

4.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搭建中外合作办学平台,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赴发到国家或地区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优秀大学或科研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研讨会。聘请专家名师开展讲座,增强其与青年教师的交流。从思想意识到专业素养各方面对青年教师产生正面积极影响。

5.传帮带方式方法的创新。也叫“老带新”或者“师傅带徒弟”。“师傅”指的是有丰富经验的老老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较高,对教育教学规律有着较深的理解和把握。“徒弟”指的是教学科研缺乏经验尚不成熟的新进教师或者青年教师。师傅和徒弟结成一对,师傅通过“传、帮、带”,促进徒弟快速成长。学校应当组织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传帮带活动,并对这项活动进行追踪考核,确保活动效果,并对表现优秀者给予一定的薪酬奖励。

(三)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

很多青年教师都没有也不会进行职业规划,学校也很少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但是,如果学校能关心教师的职业规划并促成其进行并执行了科学的良好的职业规划,无疑给青年教师带去了被关爱感和归属感。这无论对教学、科研或是人才培养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职业生涯设计的中心内容是针对一个人的事业而言的,主要包括制定奋斗目标、行动计划、时间安排、阶段性自我检查、出现问题后如何改进等问题。根据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青年教师的潜在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成长目标,全面分析教师的个人特点,确定其发展重点。明确的目标将为青年教师发展指明方向。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社会呼声下,学校要组织青年教师按步骤有计划地分别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包括政治素养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提高、技术能力的加强、教学科研能力的成熟。职业规划一方面为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和成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学校了解青年教师的发展愿望,指导青年教师把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情感上的统一和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凝聚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四)制定科学长效的人事考核制度

为了更好地评定、把握青年教师的能力,学校应该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在教学岗位传道授业,在科研岗位开展科学研究,还要在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不但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岗位实践技能。所以,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考核,应该是学校人事部门和企业共同完成的。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考核不能单纯依赖于职称标准,还应该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从分考虑专业岗位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如:制定与职称等级相对应的技术技能等级,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专任教师,也应被允许参加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在聘任的时候享受相同待遇;对考核优秀者或者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作出突出贡献者,要给予大力奖励;对接受培训达到一定时间的教师可以由社会和国家对其进行综合鉴定;制定详细的岗位条件和层级薪酬待遇,对于教师的每一次岗位变动和晋升要做出及时的聘任变化和薪酬变化。完善的激励政策和长效的考核机制能有力地推动教师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促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为一支既有专业技术,又有实践能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骨干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李中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其发展策略[J].人口与经济,2011(5):24-28.

[2]刘晓农.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内涵及素质特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1):129-131.

[3]王通讯.科技创新人才特征“锐观察”[J].中国人才,2013(11):23-25.

[4]张连红.英国高校创新人才培育中的教师角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86-89.

第3篇: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

论文摘要:在阐述高校教师教育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指出现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主力军的青年教师,虽具有高学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存在教学实践经验、教育教学能力缺乏,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并就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一、引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专任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规模迅速发展壮大,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主体的青年教师,不仅关系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高校的发展和未来,而且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发展研究对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拟从高校教师教育能力内涵人手,探讨高等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针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能力的现状,提出加强相关建设的对策。

二、高校教师教育能力内涵

教师的教育能力就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掌握的使受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的方式方法,进而形成的品质和能力。罗树华、李洪珍认为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按照个体发展和社会需要,采用相应的方式方法,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能力[1]。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我国高校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指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高校教师所具备的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等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能力。具体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正确认识和评价大学生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学能力、身教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目标的决定性因素。陈中永研究指出,现代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都证明:一个教师能不能胜任教育工作,与他的教育能力强弱直接相关;现代化教育的水平和层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育能力的水平和层次。在以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化趋势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社会发展会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教师的教育能力建设对于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高等教育发展对教师教育能力的新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在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网络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方式,转变到注重提高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上来。高校教师要适应现代大学“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_3]、“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理念_4]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在智力体力、道德品质及个性等方面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正如2007年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他们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希望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尊重和发展。这种思想行为要求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把学生置于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四、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能力现状

1.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

高校青年教师,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下、在高校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上公布的(2OO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2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97.45万人,比上年增加1O.1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16.83万人,比上年增加9.23万人;生师比为17.28: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跨越,各高校由于自身办学规模的扩大,为了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纷纷大力充实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数量迅速壮大,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和比例也大幅度增加。根据教育部人事司的统计数据,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专任教师和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数量如表1所列。

从表1中可以看出,青年教师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O7年青年教师的比例高达48.5,约占高校专任教师的一半;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高达29.9%,约占高校专任教师]/3,青年教师俨然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另据调查显示,许多高校为解决扩招而导致的师资紧缺的问题,青年教师一到校就被要求进入教学一线,他们所承担的主讲课程和辅导、实验课程均占学校总课程的50以上,业已成为教学的主体。

2.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主要生于2O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及8o年代,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及社会的变化发展中成才起来的。他们作为当代青年的优秀组成部分,年富力强,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在思想上,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强,趋于实用主义;在价值取向上,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多元;在生活方式上,他们充满个性,需求多样。正如邹敏所指出的那样,青年教师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具有年富力强的优势,他们正处于人生的朝阳时期,占据着绝对的时空优势,处于人生记忆力、理解力和体力的最佳时期;二是心理特征趋于成熟,即职业感和职业态度正趋于成熟;三是具有开拓与创新的智力特征。青年教师相对于中老年教师来讲,大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接受新知识较快,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掌握的基础知识宽泛,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青年大学生有着很多相同的特点,容易与学生沟通并得到认同;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与此同时,就教师这一职业而言,高校青年教师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他们大多是刚刚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就参加工作,虽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育教学能力缺乏,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就此,笔者从对青年教师的综合评价、教师素质构成重要性认识和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几所大学的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负荷重,工作压力大,工作中存在较强的功利思想;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满意度低,综合评价偏低;三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但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理论知识缺乏;四是马列主义理论素养不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能力较弱;五是在对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对科研非常重视,而在教育教学中的投人不够,积极性不高;六是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七是学生对的教育教学效果评价较低,青年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经验还比较欠缺。

另外,从外部环境看,青年教师往往面临着双重困窘,一方面,青年教师一般处于婚育年龄,承担着结婚生子、安家置业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在高校的地位不高,虽工作任务重,但往往得不到重视,在个人发展上能获取的资源有限,容易对个人的发展和前途感到渺茫,工作中常常表现为精神困惑和职业倦怠。

五、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的对策

青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关系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未来,关系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关系着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影响这一能力的众多因素当中,学校和我国青年教师自身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两个方面。因此,综合对我国青年教师教育能力现状的分析,笔者主要从学校和青年教师两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教育能力的对策建议。

第4篇: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耻教育;荣辱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不同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涵与载体有所不同,这是历史与时展的需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当包含哪些内容、提供哪些平台与载体?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时代特征,其基点便是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在充分尊重与保障其主体性意识与地位的基础上,强调其个性发展、兴趣培养,进行创新性地学习与实践,并由此引导和教育学生以逐渐提升其为人修养、道德品质与政治素养。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中,笔者认为其核心内容就是具体的、科学的、自觉的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书记提倡全社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基于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提炼与对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总体把握,实际上是在确立社会主义新的价值观,是新时代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风向标与社会公民公德修养的行为准则。

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是党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青年基础的核心部分,也是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军。在此意义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为核心具体落实在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过程之中,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落实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明善知耻,正已修德;就是要培养广大青年学生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与浩然正气。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涵养,以知耻教育为切入点,应当是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从传统文化上讲,知耻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德目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历来重耻,孔子讲“行已有耻”。孟子讲“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在先秦时代,最重耻的当属齐国宰相管仲,他在《管子》里将耻、礼、义、廉看作“国之四维”。宋明以来,朱熹、陆九渊、顾炎武、龚自珍、章太炎等都大力提倡知耻。朱子讲“人有耻则有所不为。”顾炎武特别看重管子“四者之中,耻为尤要”。

先哲们都重视羞耻心的培养,那么人如何培养羞耻心呢?其起点应该是独立人格的自觉性。古人所说的“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培养自尊心是十分重要的,进一步说,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和荣辱观念,才有可能向善羞耻。再次,从羞耻心的强弱程度上来看,一个人只有对自身严格要求,才能锐意进取。此即古人所说的“德比于上,故知耻。”最后,是否有改正自我的勇气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此古人说的很透彻,“知耻近乎勇。”

这些文化思想精华应该贯穿在培养青年大学生知荣知耻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当中,结合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落实与完善。

第一,真正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发扬个性,进而引导其培养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与担承社会责任的意识。

21世纪的音符变奏出的时代强音于青年个体而言,是个体生命力的激越,它赋予个体个性的自在与飞扬,突出个体学有所好,激发个体无限角色的生命力。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高校教育所给予的亦应当是多样的个体关注自己生命与贡献社会的思维与行动。

需要指出的是,笔者所强调的个体生命力的展现,绝不是为人的自私与自利搭建平台,而是抒发个体为学为人的修养,它宣泄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即自觉地融入与他人共同创建美好家园的行动中,表明的是个体参与意识和文明行为。个性教育需要尽可能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从而更好地承担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勒内。马厄所讲:“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耶鲁大学的校长理查德。雷文也十分自豪于耶鲁的学生为超越自我的公共利益的奉献,他在评价这种双重性的教育时指出,作为一种志愿服务,它“从来都具有双重性:完善自我并培养承担公共利益重任的公民。”

应该说,鼓励青年参与志愿活动,从而拥有志愿者的经历是一种良好而有效的教育形式与实践平台。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志愿者的表现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这些志愿者们以他们热情的服务使北京的天空更加绚烂,他们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亦激发了自豪感与奉献意识。在笔者看来,于个体而言,无论生活的所在给予你何种条件,皆须以一个社会公民的角色尽可能做你可以做的,在学会感恩的同时学会努力去回报,改善社会状况。

当然青年志愿者活动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式与平台。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可以提供更多的方式与平台。最为关键的是任何一种方式与平台的提供要真正契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真正需求,一方面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另一方面引导其增长担承社会责任的公民意识、中坚意识。

第二,积极倡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学习与学术气氛,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创新应当成为学生培养的核心概念,也应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体现了对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活动的项目运作打通了各学科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在兴趣基础上对专业与其他学科文化知识的严格训练的科学精神。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生创新活动的积极开展具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高校鼓励学生开展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创新活动并将其作为教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并制度化具有民族国家振兴和创新的全局意义。一个缺乏创新激情和创新能量的大学无法能培养出具社会竞争力的学生。大学创新依赖于学术创新团队,依赖于一个具有创新思想并付诸行动的教育团队,更依赖于大学的学生。学生创新不仅表现在学习和专业上,也表现在大学生活里、社会参与中和社会实践上。

第5篇: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

关键词:高校;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58-02

高等学府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其主要责任是为未来社会培养科技创新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创新型社会的主人,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科技创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的竞争力。党的十八道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设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要增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展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质量却不尽人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致使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混乱、就业困难等问题层出不穷。我国高等教育所呈现出来的根本性问题,是如何高效的培养创新型人才问题。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就在于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对于高校而言,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全面创新型人才培养,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高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高校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沿阵地。但是高校科研还只局限于教师的科研成果,并未真正地将学生纳入到科研创新的共同体中,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权威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的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但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面却远远不够,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知识以及活动安排知之甚少,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力不足。

2.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学生感受性不强。一方面,高等学府的人才评价体系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指标,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道德素养等全面进行评价。但是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却主要以学习成绩、专业排名来决定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并且对于学生比较重要的奖学金的评选工作,也是主要以课程成绩综合排名来决定。这样的人才评价体系造成了学生只顾专业成绩的考试成绩,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对创新意识的感受性不强,无法使学生对科技创新充满新奇感和向心力。

3.科技创新教师专业性力量的薄弱,创新理念教育不足。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专业指导教师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专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但是,一方面,现在的大学教师很大程度上都忙于自身的科研以及日常的课程教学,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时间较少。另一方面,许多指导教师对于学生创新理念的培养和教育不足,导致学生离开教师就无法进行工作,往往是学生做了工作,却不知在做什么样的工作,目的是什么。指导教师对于创新理念的教育的不足和专业性力量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建设

1.高校要重视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最重要的就是以培养的学生的质量,而高校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本科教学,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本科教学不受高校重视、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名牌教授不愿意上本科生课程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现象都亟待改变。首先,高校领导机构要高度重视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将本科科技创新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调整,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要目标。其次,要鼓励在科技创新有成果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并将此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并且要求教师改进日常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实行小班式、专业式教学,积极开展讨论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在教学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积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科学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最后,学校要重视科技创新类活动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专栏、编发科技创新方面简报,以及利用校内广播、校内宣传橱窗和校园网络等途径,加强对活动的宣传,广泛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2.高校要强化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高校创新人才的质量,必须要以学生为本。首先,必须要确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理念,以观念的转变带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要以长远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培养人才。现在的高校很多是以学校硬件设施的规模大小、科研项目成果的数量等指标展示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却恰恰忽视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个硬指标。强化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和以学生为本理念,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高校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人生选择,善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努力营造鼓励自由探索、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创新的良好创新氛围,能够使学生在高校期间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创新思维和习惯。其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创新实践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也是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强化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而且要加强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参加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

3.加强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创新型教师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但也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科技创新大师和青年创新人才紧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健全;个人教师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教书育人的热情,缺乏责任感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把培养青年创新型人才作为重点,坚持教学为基础,科研为核心,提升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首先,必须要加强青年创新型教师的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高校中创新型教师主要还是以高水平、高素质、高年纪的教授为主,高素质、高层次的青年领军人才极为短缺。高校必须要利用学校科研建设、研究基地等自主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宽阔、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要重点培养造就青年领军人才,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要培养教师对于科技创新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要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创新观念教育,不仅要利用授课时间以及课余时间积极培育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还要不断地激活学生既有的科技创新思想,带领学生参与到创新实践当中,做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倡导鼓励科技创新,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成才提供宽松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拥有科技创新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2,(2).

[2]夏新颜.“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嬗变的保障――创新人才培养制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2,(6).

[3]陈金焕,陈欣.依托科技平台优势加强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1,(10).

[4]朱恒夫.美国著名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述评[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

第6篇: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

[关键词]立德修身 德育 三全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许栋(1979- ),男,浙江嘉善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895(2014)02-0054-02

党的十报告特别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高职高专院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形成学生工作部门全力投入、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机制。

一、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当代青年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于市场,长成于网络。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爱国情感强烈,但他们也在自由竞争、等价交换的社会氛围中耳濡目染,对实际利益和自我权益有着更迫切的追求。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发展,价值取向受到市场经济、社会变革发展以及国际化大环境的影响,呈现更加务实的倾向。在生活中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家庭与社会的给予,容易忽视同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对他人、对社会缺乏关心和责任感。一系列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观念复杂而又统一地表现在学生身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学生知行脱节、才有余而德不足的状况。部分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扭曲、责任意识淡薄、社会公德失范、审美情趣错位、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

十报告中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同时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因此,笔者认为,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立德修身”德育工程,是落实“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做人先修身,立业先立德。“修身”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身心素质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立德”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构建模块化的德育内容,做到“立体”育人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是整合学校所有育人资源,全面渗透、融合、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和工作格局,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单一化”向“立体化”转变。坚持教育过程全程化、教育主体全员化、教育内容模块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载体项目化、教育途径全面化,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依托不同的育人载体,确立“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指导思想,构建矩阵式学生教育管理新体制。

教育内容模块化即按照学生发展个性化、学习自主化、需求多样化、生活分散化等要求,确定德育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思想素质修养、人文素质修养、身心素质修养、职业素质修养四大模块。

1.思想素质修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夯实公民道德教育这个基础,着力于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这个重点,面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人文素质修养。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品质,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注重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艺术修养、法律修养,不断增强学生的宽度和厚度,使其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潜力、有修养的青年学生。

3.身心素质修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大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其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4.职业素质修养。围绕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在实践中通过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机制,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校友文化和校园文化,营造校园职业氛围,培养学生职业思维,提高学生对职业的理性认识,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学生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使之具备守法、诚信、敬业、协作、献身、负责、求实等职业道德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三、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全员育人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也要以教师为主导,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的关键。齐心才能合力,协作才能共赢。每一门课程都具育人功能,每一名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把握好底线,不剽窃、不抄袭,成为学生做学问、做人的典范;同时,管理好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学生诚信品质。

每一名教师都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名教师都要强化育人观念,树立育人意识,履行育人职责,结合岗位工作,找准育人的结合点。以教学课堂和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项措施为载体,把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落实在育人的具体任务中,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四、制订系统的教育教学计划,做到全过程育人

“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制订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并将其贯穿到学生三年学习生涯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整个过程要着眼于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自始至终,不留死角。

1.针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大一新生,以“我的生涯我做主”主题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始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走进人文殿堂”新生素质教育、“学长计划”主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之尽快融入集体、认识自我、学会交往,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生发展规划,顺利实现人生发展阶段和学习方式方法的关键性转换,为完成好三年学业,起好步、开好头。

对大二学生,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走进后勤”实践教育以及“青春与祖国同行”“时代先锋”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培养其献身、负责、求实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与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加强社团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科技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学术讲座、创业竞赛、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各类各层次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对毕业生,把指导就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制,着重开展系列爱校敬业、爱国奉献、就业创业的毕业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和激励毕业生奋发有为,创新进取,树立正确职业观,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成为“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有潜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学生,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引导青年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前保持清醒,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的侵蚀,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历史使命,明确政治方向,明白做人的道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在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就是在这些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上进行提炼、总结、整合和深化的成果,提出了既富有思想性、教育性又结合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贯穿大学三年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载体。在模块化、项目化、载体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广大学生不仅仅是参与者、亲历者、实践者,更是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学生在教育中认识,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内化,从而获得成长与发展。

五、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实现全方位育人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在培养学生健康道德品格、良好心理状态、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而重要的作用。

全方位育人,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全方位地育人,指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有关的社会组织、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育人资源,实现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育人,将育人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二是育全面的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职高专院校要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通过多种渠道、载体、方式,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家庭、社会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力求建立真实情境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真正培养出“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有潜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坚持开放办学,融入社会、融入市场、融入工厂企业,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按照用人单位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为高职高专院校挖掘社会资源、利用社会资源育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要善于运用现代传播工具与手段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和视听技术,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应重点加强对信息化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逐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做到引导与服务、监督与管理、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继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学生生活园区、进社团,延伸工作触角,提高影响力、渗透力和覆盖面。

六、结语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每一所高校、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面对并回答好的深刻命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对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今后办学方向的正确定位。高校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狠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根据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实际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整合学校育人资源,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细化为四个模块二十项主题贯穿于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活全过程,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程化、目标化、经常化、载体化、项目化。并把德育贯穿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项活动中,从而构建起“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和工作格局。通过“三全育人”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修身”“立德”。

[参考文献]

[1]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李新生.“三育人”德育机制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7).

[3]李纯成.“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J].学术探索・理论研究,2011(1).

[4]吴萍.以“三全育人”大德育观为指导营造高品质育人环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11(2).

第7篇: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素质教育;理念;社会学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强调“基础”、“理想”及“养成习惯”的教育理念,是一种体现着现代化教育价值指向的教育思想,其目标在于使中小学生不仅具有相应的基础知识,还具较为广泛的认识面、向上的理想和良好的习惯,进而初步形成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当前,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本文拟从社会学视角探析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化。

一、当前素质教育在理念上存在的主要误区

第一,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升学教育。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一点也不矛盾。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提升素质做准备;二是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就读的学生进入社会参与竞争做准备。让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本身就是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而且,通过升学培养和选拔人才是社会进步很有效的动力,随着考试制度、评价方式的改革,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与素质教育应有的要求逐步吻合,素质教育实施得好的学校应该是升学考试成绩好的学校。现在,有些地方出现了“小学搞素质教育,中学搞应试教育”的现象,这是不懂何为素质教育的结果。

第二,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考试是教育评价的基本手段之一。无论是考试的筛选功能还是诊断功能,在现阶段都是必要的。通过考试进行筛选虽然不是最完美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是较好的和公平的方法。面对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不能放弃考试,就必须改革考试。在考试内容上,要从注重知识点考查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查转变;在考试目的上,要从注重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在考试分数使用上,要从用分数评判学生优劣向评价教育过程好坏转变。

第三,认为素质教育有统一的标准模式。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价值,一种境界,现在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它依赖教育者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环境、内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理念和技能。一个中小学教师可以运用一种甚至几种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与教师之间永远只有相互交流、促进,而不可能相互照抄照搬。

第四,把素质教育误认为是纯课外活动。有些人提到素质教育就想到课外活动,以为懂点琴棋书画就是素质教育,即所谓“课内搞应试教育,课外搞素质教育”。事实上,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先进的教育思想要在课堂教育中得以贯穿,完善的课程体系要在课堂中得以实施,教师良好的素质要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相互作用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

二、中小学素质教育理念深化的社会学分析

(一)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伴随着当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首先是科技教育综合化,这要求中小学教育切实克服经济绝对化和教育工具化的观念,立足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的人。21世纪各门类科学和各层次分支不断交叉、加速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一步结合,科学和技术相互依赖和融合,科学和社会之间发生重大的相互作用。其次是经济全球化,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具备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合作竞争的精神,善于在现实和传统之间、科学和人文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以及民族和人类之间不断地协调和化解矛盾,应对各种挑战。再次是发展整体化,强调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环境发展、社会发展都要以人为中心,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和依靠人的全面发展,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德、智、体、美等都达到一定的要求。但由于发展是无止境的,加之每一个人的遗传特征、所处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以及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的不同,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每一个人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用全面发展来否认个性发展,也不能用个性发展来代替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鼓励拔尖,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不拘一格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从社会学角度看,创新是一种注重实效、立足长远的理念。中小学教育并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灌输和管理,它的更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中小学教育过程的始终,要建立师生的平等关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要营造一个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亲自动手去做、去实验。没有实践能力的人,绝不可能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实践出真知,脱离社会实践来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社会学基本理论认为,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德、智、体、美等,其中德是第一位的,即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把思想品德教育视为教师的主要职责。在当代社会,教师的首要职责应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其次是教学生如何思考,再次才是传授具体知识。在当今,一个人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如何以及如何做人和做事,已经成为人的事业成败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思想品德如此重要,可当前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并不尽加人意。具体表现在:教书育人没有成为每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德育工作还不能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德育没有贯穿于中小学教育和学校管理全过程,未能体现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德育的内容和德育工作的方法较为陈旧和单一。对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它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两大巨臂

当代社会学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知识量激增,人文与科学彼此疏远、隔膜和分裂成“两种文化”,学生和家长普遍存在的“职业至上论”观念,使人们对书本以外的知识缺乏兴趣,知之甚少。同时,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往往缺乏批判性的思考,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这是当今中小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一方面应当从加强文化知识素质教育入手,尤其应重视和加强直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精神力量并对发展人的心灵,形成和谐人格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的人文科学教育,另一方面科学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而科学教育不只是停留在经验性、知识性、技能性知识的传授,更应突出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致力于批判谬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的熏陶。所以,素养的获得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相互贯通的。

(五)加强社会科学教育和理论思维,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通过社会科学层面的反思,才能较好地解决人文与科学结合这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难点。根据的观点,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思考的,是关于世界的一切事物的最普遍的问题。黑格尔将哲学看成是人类精神的反思,马克思发挥了这一观点,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科学的思考可以帮助他们超越功利、摆脱狭隘、告别浅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引导他们通过哲学思辨,去探索超越于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理想、信仰。掌握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形成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正确地进行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六)培养正确的情绪体验和健康情感的发展,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社会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应当把提高学生“情绪智力”作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因为基础教育忽视情感发展的后遗症,另一方面,中小学生自身正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面对社会,必然会引起众多的困惑与烦恼,使得情感发展、情绪调适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因此要因势利导,将情感教育和人格养成作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结束语

教育是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的最重要的手段,凡是人在后天习得的素质都离不开教育。社会文化作为人类创造活动所积累的文明成果,不仅可以充当人作为主体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能够为人自身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教育必须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教育必须进一步改革,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多种功能中,升学教育始终被置于显著的位置,教育的“工具意识”不断被强化,而教育应有的“教化意识”被淡化,如果两者失去“内张力”的平衡,就势必使中小学教育观念陷入“市场效应”的单一化误区。所以,教育改革和发展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但其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全面素质的学生。我们要按照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观,围绕培养更全面素质和优良品质的学生,来改革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适应知未来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新一代中小学生。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调研组.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郭振有.教育督导与素质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李玢.世界教育改革走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2007.

6、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

7、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8篇: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

为什么要用网络来进行教育

1、网络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教育的需要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与数量,这就需要教育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在我国,每一位家长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据北京易启程咨询公司统计,99%以上的家长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这就需要教育能够为每一位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然而目前,国内拥有1.4亿小学生、6000万中学生、1200万高中生,其中只有74%的小学生升入初中,48%的初中生升入高中,只有47%的高中生升入高校,高校生在我国同龄青年中的比例只占6%。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人民的需要。但是由于教育经费的紧张,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学位,这成为了一个制约我们教育发展的瓶颈。

而在Internet上实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在Internet上实现讲授,其学习人数可以无限多,而且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不必集中于同一地点。这样就可以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2、网络教育更具优势 利用Internet来进行远程教学,与传统远距离教育模式相比,有如下优势:

1) 极大的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性、打破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这种交互性是近乎实时的、而且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实现,比如:电子邮件,BBS,WWW,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网上在线交谈等等。

2) 学习的异步性:利用网络进行远距离教育,可全天24小时进行,每个学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在网上下载相关学习内容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3) 学习信息的广泛性:网络同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可实现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课堂等;可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可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

4) 评价的及时性:在传统的远距离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上的电子题库和自动评价系统,可使学生及时得到有关自己学习过程的反馈及有针对性的诊断,使得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

利用Internet进行远距离教育的上述优良特性,克服了传统远距离教育的局限性,它将形成一种主动的、协作的、开放的学习模式,并充分考虑双向教学环境,采取有提问、有反馈、有交流的教学方法,既保留了传统远教中的生动形象性和不受空间限制等优点,又有相互访问,双向交流,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广泛等优良特性。

3、网络教育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在孩子教育投入方面家长从不吝啬。北京易启程咨询公司的调查中表明,教育消费排在家庭消费第一、第二位的比例高达75.8%,年增长30%以上。中国目前有中小学生2亿多,城市中小学生5000多万。以未来三年城市学生10%上网计算,平均每人每年收费100元,每年市场需求总额在50亿元以上。网络教育的赢利模式不仅非常简洁、实用,而且很容易形成规模效应。相对其它“新经济”企业,网络教育在赢利模式上更象传统企业,具有非常扎实的基础。

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现状

1、我国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情况令人堪忧 据调查,2000年初,学生占上网人数的21%,他们上网又是做什么呢?今年4月1日《北京青年报》在《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可见,目前我国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发E-mail。

另有美国儿童有线电视广播公司的调查表明:在美国67%的儿童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65%是玩游戏,49%是聊天或使用BBS,48%的儿童利用互联网开展研究和创造性的活动,46%的儿童下载网上资料。数据表明,美国中小学生利用网络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以及做研究工作和创造性的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从本来就紧张的教育经费中抽出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辟建了校园网,难道只是让学生知道上网就是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收发E-mail吗?显然,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与网络教育的目的是相悖的。这种情况令人堪忧。

2、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网现状不尽如人意 目前面向中小学的网校有220多所,它们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什么信息与服务呢?笔者进入了各个网校的网站,发现它们主要有以下内容:

1)同步课堂:优秀教师帮助学生同步学习中小学各科课程。

2)学法指导: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3)在线练习:提供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包括高考题、会考题、中考题、单元练习和各种模拟题。

4)答疑解错:由学科教师对进行答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中小学网络教育呈现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1)网络教育大多数只是传统课堂教育在远程教育的简单延伸,在网上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义,授课的形式由在同一教室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在不同地方教师讲、学生听(同步远程教育)或是教师准备讲义,学生阅读(异步远程教育)。学生在授课中的被动接受地位丝毫没有改变,不能充分发挥网络所具有的协作性,交互性,探索性等优良特色。对于学生来讲,只不过是接受另一个学校的课堂而已。

2)绝大多数网络学校都是为应付考试服务的,同步教育式的网校,都是针对中考和高考进行辅导的,主要就是做题和看题。

试问一下,以孩子的天性和目前教育的情况,有哪一个中小学生愿意回家后再去另一所学校上课?而在网上做题和看题,还不如去书店买一本习题集!

对中小学教育网建设的建议

在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高瞻远瞩地提出:“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分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已经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来对待。再看看我们国内网校的发展,形成一窝蜂进军中考和高考的局面,实际上是与中央指示精神相违背的。现在的网校教育绝大多数都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只是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育模式的延续而已。可以形象的说,它是在一条光明大道上走错了方向。

笔者认为,在目前建立课外活动类网校是一条非常好的思路。此类网络教学并不着眼于利用网络来实现传统课堂的教学目标,而在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精神等等。它的内容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课堂讲义,而是一个个经过精心设计和策划的项目,学生在参与项目和实际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形成技能。项目的内容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重复,每个项目都由资深的学科专家指导,学生可从中受益匪浅。这类网校不是课堂教育的重复,真正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着眼于培养团体协作和创新精神,最为切近当代素质教育精神,但较为可惜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活动类网校,在我们国家还非常少。值得一提的是K12学生频道和“开心e代”中国学生网,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的第一步。

而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小学网络教育要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 转变教育指导思想

首先是要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评价标准。以前,我们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知识的拥有量是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标志。但在信息社会,知识量的急剧膨胀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知识,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博闻强记已经不很重要,相反,如何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加工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的人才观。个人素质的核心是:品德个性、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协作精神、思维品质、终身学习意识等。

其次,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是有一定优越性的,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等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认识到,知识不是由老师灌输而得到的,它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而得到的。

2) 加强网络教育中应用性研究

我们国家的网络学校之所以沿袭了传统课堂教育的基本模式,在本质上并无创新之处。这不仅与传统教育指导思想相关,而且还与网络教育是一个新鲜事物,人们对它的把握和认识还比较肤浅有关。尽管当前网络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人们对在网上如何实施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网络教学如何管理、网络教育的特长与不足等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认识。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网络教育应用的基础性研究,如基于网络的教育创新模式研究、网络教育的教学软件平台研究、典型示范网络课程的研究、网络教学效果的研究等等。

教育的落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落后的原因和结果。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与发达国家存在了一定的差距,而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使用的迅速增长,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说,大家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在这一场竞赛中,我们只有以一种健康、充满激情的开放心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才可能紧紧捕捉住各种机遇,在新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中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跳跃式发展,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实力和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 杜兴义:对加强我国中小学教育网学生学习功能的思考,《人民教育》,2000年第10期。

第9篇: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

关键词:戏剧;素质;创新

戏剧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准确地反映人类的性情,是传统至今人类发展史上留下的丰富遗产。何谓戏剧?在日常的娱乐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去欣赏话剧或者是歌剧,这些都是属于戏剧的范畴。戏剧的定义是指人们用语言、动作、音乐、舞蹈以及借助一定的道具诸如提线木偶等形式表达出来,并成功地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表达一个场景等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除了话剧和歌剧之外,舞台剧、音乐剧以及我国传统的木偶戏也属于戏剧的一部分,不仅内容丰富,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早从戏剧诞生之日起,其就与人类文明活动密不可分。无论是古希腊的悲剧、戏剧,还是我国传统民间的戏曲,在其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都是经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在对人性的展示和对文化的推动上功不可没。正是由于戏剧的这一特性,奠定其在人类艺术领域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自然而然地使其成为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戏剧教育的意义

有人说过:“戏剧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一项重要的综合美学的大工程”,相比于其他学科的设置,戏剧教育更注重于大学生情感方面。戏剧教学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发现、掌握和控制个人情感以及了解他人情感。它能使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使自卑的心灵变得自信,使高傲的心灵变得谦逊。总而言之,戏剧教育就是令大学生的人生多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戏剧教育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他们的人格品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在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的背景下,戏剧教育的功能逐渐被大众所认知和了解,也越来越受到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大学生们可以通过自我舞台实践,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从中学会如何创新和培养团队互信互助、团结共进的合作精神。因此,发挥戏剧教育的各种优势,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拓展,为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戏剧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戏剧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社会

总所周知,戏剧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达到叙事、描景的目的,源于其取材于社会,是一种根据现实生活延伸出来的艺术形式。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在课堂中度过了小学、初中、高中,由于缺少生活的历练,等到进入大学时,导致其产生诸多不适应感。而戏剧正具备将生活中的人和事戏剧化,排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功地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三者融为一体,让大学生们可以在舞台下看台上人生百态,品人生百味无常。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戏剧作品就是一本活的人生教科书,他们可以从中得到思想感化,领悟人生,并且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二)戏剧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奋进精神

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我们看到舞台上精彩的演员表演、生动的场景布置以及不绝于耳的动人音乐,是否会想到其背后付出多少的艰辛和努力。演员们为了排好一部话剧,需要数遍甚至数十遍的排练,走位、对白一一都需要精准的设置,同时一部好的戏剧更需要台上所有演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信任才能达到最真实、最强烈的舞台效果。长年累月的不断训练、好不倦怠的精益求精精神造就了戏剧舞台上一个又一个的大师。这些大师通过自己在台上的表现以及台下所付出的努力言传身教影响着每一位大学生,使其在接受戏剧教育的同时,精神也得到相应的洗礼,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抗压能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以这种积极奋进的精神不断地成长着。

(三)戏剧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升文化品位

如今的高校提倡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方位发展,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每个大学生都能具备博学多才、专业精湛的素质。而戏剧正是一项集合文学、音乐、美术、表演、体育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参加校园内的一些戏剧活动,来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博大精深的戏剧艺术,也为大学生了解中外艺术史的发展提供了一扇敞亮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戏剧的艺术魅力,同时提升他们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创新精神。

三、高校戏剧教育的创新

从高校目前的戏剧教学水平来看,还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主要是通过对书本的解读以及知识性内容的灌输,这就致使高校的戏剧教育变成文学赏析,失去了戏剧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发挥戏剧教育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戏剧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根据戏剧教育教学专业的特点和具体的表现,通过打破传统戏剧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模式,让大学生们自主地创作、发挥。学生们可以自行组织几个小组进行导演、设计、制作、表演等,并定期地在课上展现学习成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戏剧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美、了解美以及掌握戏剧与人类社会活动和人类艺术发展的关系。在高校美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发挥戏剧教育的优势,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涵养、培育他们的戏剧审美以及实践能力,熏陶高校学生的艺术气质,进而使大学生逐步养成自觉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人格特征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恒.素质教育视野下高校戏剧类课程的设置与改革[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1).

[2]孙惠柱.高等戏剧教育的两种模式及其前景[J]戏剧艺术,2004(1).

[3]施毅.高校戏剧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拓展[J]大家,2010(7).

[4]刘文辉.自我镜像人生预演成人仪式 ——论校园戏剧与青年学生的自我发展[J]教育学术月刊,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