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

第1篇: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有效教学;激发兴趣;因材施教;专业技能

当今社会是经济、技术、教育迅猛发展的时代,中等职业教育也应紧跟形势。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农学教师,深知教学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如何进行农学专业的有效教学呢?

一、在课上课下着力于激发学生兴趣,坚定学生学农信心

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在农业发展上的方针政策。其次学校教师应组织学生到农业高新科技园参观,同时介绍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其发展趋势,使学生深刻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清农学和种地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学农照样有奔头。

二、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在教学上,要统筹兼顾,职中学生大部分起点较低,要因材施教也要因人而异。在教学内容、进度上要有弹性,激励绝大多数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得到良好的发展。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有很多内容相当不好懂。如何妥善处理这类问题?首先要追究其实际的应用价值。如果属于该学科的高尖内容,我们的学生就没必要去研究和探索,所以我们不必讲,比如呼吸作用中本身仍有很多未弄清的领域,这类问题在教材中出现,不需要再去深究,而有些问题本身有实用价值,能够指导在农业生产中的实践活动,这些问题就又必须讲,比如植物的必需元素。

三、上好实践课,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农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实习对本专业的学习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农学专业对本专业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显重要。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跟当地农业经营模式,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严密的分析、恰当的推理,按照不同的季节和当地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安排好实验实习,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个实验。对本专业各门课程进行认真编制,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界限,真正做到基础课中有技能课,技能课中有基础课,二者融会贯通,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

认真指导学生上好每节技能课。在上技能课前,教师要明确这次技能训练的目的,考虑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条件,采用哪些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指导教师必须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一步一步达到要求,慢慢增加训练难度。教师在布置实训任务时目标越明确、要求越具体越好。

四、应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运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尽可能把专业的内容形象化,而且可以使教学中学生理解困难的概念、现象和具体操作等生动地演示出来。

五、加强专业教师的技能训练

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理论功底深厚,基础课教学扎实、生动,但实训能力欠缺,这和本专业的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专业教师,要首先保证有过硬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上好每一节实训课,保证学生看得懂、学得会。只有技术过硬的教师,才能教出技术过硬的学生,才能使学校具备过硬的专业设置,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

第2篇: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农学专业 模块化教学

农学专业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传统专业,随着新专业、热门专业的不断出现,农学专业在农业高职院校中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使传统农学专业持续发展是目前农业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人们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取得了共识,即以增强应用能力为主旨,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1.“大农学专业”的思考

1.1“大农学专业”的概念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对传统农业领域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科技人才。为了适应现代农学专业科技人员的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既能带领组织广大农民做农村致富领头人和农村小城镇现代化的建设者,又能自身创业,直接成为专业大户,做私营企业的示范者。因此要求农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懂得大田作物的栽培技术,而且还要懂得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花卉)栽培、畜禽养殖、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与保鲜及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多技能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2“大农学专业”的内容

1.2.1淡化专业界限,增大选修课时量。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是面向农村基层,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是“多面手”人才。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懂得农作物的种植、培育等传统知识,而且还必须懂得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环境保护、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1][2]。因此,在专业设置时就应淡化专业课的界限,将农学类(如农学、园艺、种子等)专业的基础课打通,设置基本相同的基础课,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需要,又能服务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将有关专业课内容相同的部分整合为综合化课程,如将作物栽培总论部分与园艺植物栽培总论部分整合为植物生产技术原理课程;将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课作为其他专业方向选修课,如蔬菜栽培课程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而农学专业则作为专业限选课。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的需要,又有利于增加学生就业途径,从而保证学生素质教育的完整性、知识技能多面性,进而达到一专多能的可持续性。

1.2.2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开技能培训课程。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一线、农村基层的需要,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历型农业技术人才,而且要大力培养非学历型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在设置专业课及实训课时应邀请农场私营业主、乡镇农技站、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农业局、农业科研部门、高等农业院校等相关行业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劳动模范等,对所开设的课程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并根据这些意见对农学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设生产上必需的、实用的课程,并在课程中补充新技术、新成果。如增设WTO与中国农业、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无公害食品生产、食用菌栽培、畜牧概论等课程,从而使所开设的课程既符合生产的需要,又能够提高学生面对市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发展能力。

2.模块化教学的思考

2.1模块化教学的概念

在整个三年的教学活动中把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及社会服务等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建成秩序渐进、层次分明而又相对独立,同时又有明确教学目标的三大教学模块。旨在实现三年教学“实践不间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手并重”的目标[3]。其主要形式表现为:第一模块,为一年级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阶段,以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调查为主要方式;第二模块,为二年级专业技能培养阶段,通过“学校+公司”联合进行生产实习,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并进,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理论;第三模块,为三年级综合素质训练提高及农业创业毕业设计阶段,通过“学校+公司”,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复合性人才。

2.2模块化教学的内容及培养目标

2.2.1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模块。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一年级新生所进行的培养。主要进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和基本劳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重点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并结合实践课教学和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并通过社会调查和组织参观,使学生了解农村现状和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环节、存在问题及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

2.2.2专业技能培养模块。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二年级学生所进行的培养。以“学校+公司”联合进行专业课学习和生产实习,进一步强化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增加实践性、技能性强的专业内容,分专业进行实训,重点掌握农作物、蔬菜、林果、花卉及农产品加工与保鲜等田间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要点,使学生提前接触专业实践锻炼。

2.2.3综合素质训练提高及农业创业设计模块。

此模块是在学生学完全部专业理论知识之后,通过运用所学全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获得独立从事科技和组织管理工作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总检验,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更是学生今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农业创业的训练阶段。强化“学校+公司”顶岗实习;教学与推广相结合顶岗实习;模拟承包实习。实习中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不同生育阶段的栽培技术要点;初步具备试验设计、田间安排、调查测定,初步具备指导农业生产和进行农业技术承包的能力;组织学生搞好农业创业设计用来替代毕业论文。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3.1.1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实训方式有待改善。

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而高职高专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学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办学特色不甚鲜明、教学基本建设薄弱、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亟待改革[4];对其服务区域性的特点考虑得不充分,专业课的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及实训实践在教学时间上分配不太合理,理论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比重过大;双师型(即是教师,又是农艺师、畜牧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3.1.2实践教学环节计划、制度不完善。

许多农职院校从教师到领导对实践教学的性质以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认识不清,导致对实践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及其教学方式方法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一是,实践教学计划不完善,缺乏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教材。现代农科的教学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计划往往是按照课程体系进行安排,而农学类学科的实践教学往往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受生产的季节影响很大。另外,近年来理论教学的教材更换很快,而实践教学的教材相对滞后,使得实践教学的内容落后于生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实践教学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差。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及其考核体系不健全,使教师在指导实践教学时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统一的要求,实践教学考核没有标准,随心所欲,甚至凭印象评分。三是,实践教学基地不足,条件差,影响师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随着高校扩招,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猛增,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投入严重不足,仪器设备陈旧,实践教学的科技含量低等,严重影响了师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3.2对策

3.2.1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农业类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要注重灵活多样性,可聘请一些在生产第一线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来针对性地教学;讲授内容不应只局限于教材,可以讲授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技术;教学场所不应限于教室,也可到田间地头、施工现场、公司车间等。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师生之间交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3.2.2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淡化专业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

3.2.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认真组织编写各专业各阶段实践教学大纲,将实践教学独立开课,把教学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组成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单独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明确各项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并对各项实践教学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等制定出具体量化指标,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大纲,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编写一套实用性、针对性、指导性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教材。建立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使之不仅成为学生实验、实习的必要场所,而且也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

另外,还应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仅是一种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而且对学生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正确理解中央对农业的方针政策,稳定其专业思想,确立全心全意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决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官春云.建立“大农学专业”的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02,(10):3.

[2]张立峰.对农学学科、课程之结构-功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10):64-65.

第3篇: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 人才培养 学科设置

课题来源:本论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适应产业结构需要的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H130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产业结构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产业结构中的第一、二、三次产业随着产业间与各产业内部的合理化与高级化,形成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校是人才的主要供给主体,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军。事实上,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与现有的产业发展相适应,更要通过培养的人才的技术创新引导产业向高级化发展。从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来看,产业结构的发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反之,高校的人才培养也会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起到推动作用。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否有效互动,本文将进行分析。

一、我国及吉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都呈现增长态势,但第一产业增长量低于第二、三产业增长量,并且差距逐年拉大。2012年之前,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一直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201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220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1996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在全国GDP的比重渐次降低,从1996年的19.69%降至2013年的10.01%,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总体比较平稳,但时有起伏,变化区间在47.95%--43.89%之间。2013年,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间的历年比重中达到最低43.89%。第三产业则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1996年的32.77%上升至46.09%,2013年达到历年最高,占比达46.09%,2013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历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表明2013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即从原来的二三一结构转变化三二一结构。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变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包括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二)吉林省产业结构现状

吉林省是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心位置,自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来,吉林省经济得到发展,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开始迅速增加。

自1996年至2013年,吉林省第一产业比重由1996年的27.71%降至2013年的11.63%,下降11.08%,降幅明显。第二产业占比则平稳上升,从37.72%上升至53.40%,尤其是2010年以来,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50%,2013年第二产业比重略低于2012年,足见工业在全省发展中仍占半壁江山,掌握着吉林省的经济命脉。交通工具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生物制药等是吉林省的主要经济成份。第三产业占比相对平稳,介于31.76%――39.46%区间,波动幅度未超过10%,虽然在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即39.46%,但很快又回落至35%上下。虽然第三产业的产值不断增加,但比重变化不大,第三产业仍滞后于第二产业。

吉林省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比重仍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占比历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三产业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2004年以后,全国第三产业占比超过40%并逐渐上升时,吉林省第三产业占比仍在40%以下徘徊。

二、吉林省人才培养现状

(一)吉林省高校概况

按管理体制划分,吉林省拥有教育部所属院校2所,地方普通院校58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7所(包含7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普通专科(高职)院校21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16所。

至2013年末,吉林省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2个,全年招收研究生1.9万人,在学研究生5.7万人。全年招收普通本科、专科(高职)学生17万人,在校生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在校生12.9万人。全年成人高校本专科共招生8.7万人,在校生17.7万人。

吉林省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各高校,尤其是985、211高校的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吉林省地方普通高校的生源以本省为主(约占60%-70%),因此,吉林省经济发展依赖的仍主要是本地生源的毕业生。

(二)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情况――以学科和专业设置为例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高校的培养理念,也包括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等因素,但学科和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中直接影响着人才的流向。本论文以从学科与专业设置为例探讨吉林省人才培养情况。

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13大学科门类。吉林省全部高校中,三所211工程学校门类最为齐全,尤其是吉林大学俱备了全部13大学科。不计算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全省38所本科高校中拥有六大学科门类的高校占比最高,其次是学科门类的高校,二者和占比近40%。其中经、管、文、法、理、工六大类学科是各高校普遍开设的学科门类。在专业设置方面,各高校专业数量较多,全省60所高校平均每所高校开设36个专业。

三、吉林省产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性与对策分析

吉林省各高校中哲学、历史学开设的学校少,其中开设哲学的高校仅占3. 3%,开设历史的高校占吉林省全部高校的6.7%。从学科的占比情况可见,工学、管理学、理学和经济学在13大类学科中开设比例排在前四位,可见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迎合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为便于对比分析,将高等教育的13个学科分别与三大产业(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进行宏观比较。其中,农学对应第一产业,即农业。理学和工学对应第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对应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全省高校开设农学专业的占18%,开设理学和工学专业的占比分别达73%和60%,开设管、经、文、艺、法、教、医、历、哲等服务于第三产业的学科,学校占比分别为管理学占68%,经济占52%,文学占43%,艺术占33%,法学占30%,教育占25%,医学占16%,历史占6.7,哲学占3.3%。

从上述数字可见,我省高校开设的学科比例中理、工科占比最高,其次是以经、管、文、法为代表的学科,再次是农学专业,这种开设比例与我省产业结构状况基本稳合。

首先,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11.6%。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工厂农业的转变是第一产业内实现高级化的发展方向,这依赖于农业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等高校将成为这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但是,受制于多种因素,农学专业的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并未从事本专业,转而从事第二、三产业,导致农业的人才需求与供给未能有效对接,农业发展需要相应的农业人才,但农学专业人才并没有为产业提供有效供给。

第二,吉林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一直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占半壁江山,甚至出现了逆工业化发展趋势,近年第二产业占比逐年提高。全省高校中开设理学、工学专业的比例高达2/3,适应第二产业发展的需要。吉林省交通设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专业化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得益于吉林省高校培养的大量理工科人才。但是,我省各高校培养的理工科人才层次参差不齐,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理工科毕业生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留在本地的多是本地生源的毕业生和大量职业技能型人才。这种情况导致吉林省第二产业的发展较缓慢。从第二产业内部来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是沿着轻纺工业――基础型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方向演进,从现有各高校理工科的人才培养来看,受制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不能满足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的需要。2010年国家提出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但应用型人才不能等同于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工人。技术创新是企业、更是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源,如果缺乏创新型人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无法长久生存,产业也就无从高级化。

第三,从各国工业化发展规律看,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较之北京的产业结构,我省第三产业比重自1996年以来变化波动幅度不大,始终在31%――39%之间徘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省各高校经、管、文、法等服务于第三产业的专业在不断增加,尤其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各专业,其开设比例占在全省高校的68%和52%。从吉林省现有产业结构来看,吉林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高校人才供给大于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同时,第三产业要快速发展,需要有人才推动,我省高校培养的管理、经济等人才不足以满足第三产业的质量需求,从而导致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许多本地经管类生源找工作困难的现象比比皆是。

总之,从学科设置的角度来看,我省产业结构与高校人才培养并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四、产业结构与高校人才培养有效互动的对策

产业结构与高校人才培养要形成有效的、良性的互动关系,从现有13大类学科来看,要进一步从学科包含的专业着手。

2013年,吉林省GDP总量仅是GDP大省广东省的近1/5,经济总量但于全国第21位,经济总量较小。虽然各地因资源禀赋等因素,产业结构发展有所差异,但在全国产业结构已经向三二一模式转变时,吉林省仍是二三一的传统结构,其产业结构是相对落后的。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迟滞性,吉林省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既要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发达地区的经验,同时也要兼顾本省产业结构特点,一方面要提业内部高级化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要顺应产业结构发展规律,提业结构合理化需要的各类人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既增加了人才的需求量,也提高了对人才的需求质量。如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带动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对物流专业的人才需求大增,但物流不仅需要大量低层次的快递人员,更需要会设计和管理的高级专业物流人才,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高校不仅需要开设物流相关专业,同时也要加强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在新兴产业不断出现的同时,也会出现现存产业的调整与消亡,从而引发对人才需求的波动。例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是近年来随着资源环境的不断恶化提出的新的发展现念,对高污染高消耗产业治理的同时,这些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将随之缩减,但治理需要的新技术等又提出了新的人才需求。高校要定期研究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已有专业的招生规模进行适当的调整。

专业评估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互动的重要保证。充分的专业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对象不仅有新专业,也包括原有专业;评估主体不仅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包括企业、用人单位,以及已经毕业的学生,高校自身也应作为评估主体进行自评。评估内容既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科研成果等,也应当对学校的学风、社会影响等进行评估。

“你有,我有,全都有”是目前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求大求全的生动写照。短期看,学校招生规模等迅速扩张,但从长期看,盲目上马的专业由于师资条件缺乏,学生毕业反馈差,最终影响的不仅是教师收入,更是学校的声誉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一)高等农业院校发展趋同化

农业学科本身的地方性和区域性特征,要求农业院校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学科)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要适应地方经济、服务地方农业的发展。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在校人数迅速增多,大部分院校都热衷于上专业、上规模、上水平,却很少关注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目前,全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覆盖的学科数量均超过国家公布的11种学科门类的一半以上,非农类专业的数量也超过学校总专业数的50%。据统计,在38所农林院校开设的本科专业中,农学类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的平均比例为20.64%,涉农类专业的平均比例为8.52%,非农专业的平均比例达70.84%。农业院校非农专业数量占专业总数的比例高达66.15%,最低为54.17%。[2]这说明,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实际上都已呈现出多学科的发展态势。“多学科”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但这种一哄而上,不顾学校是否具备相应条件,是否适应当地农业生产需要,盲目的开设新专业的做法,最终将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办学经费相对不足

长期以来,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投入不足,几乎所有高校都在为筹措资金煞费苦心。高等农业院校的经费问题相比于其他科类的高校显得尤为紧张。在我国,除了教育部直属的6所农林院校外,大部分农业院校属于地方政府管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拨款经费极为有限,很多院校靠银行贷款建起了新校区,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也导致了办学经费的进一步紧张,很多地方农业院校都面临着债务危机。而且高等农业院校的融资能力也明显低于其他科类的院校,致使高等农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三)生源质量难以保障

高等农业院校对青年学子的吸引力不强,无法引起考生及考生家长的兴趣,考生填报志愿时只是怕丧失入学机会而“服从分配”进入这些专业学习,许多学生因此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实际上是一种有志愿学生的“招生难”,即招进了许多不愿学习所学专业的考生。[3]在实际招生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的录取线已经是同层次院校的最低线,但由于生源不足,各省大多实行了降分录取的保护政策,即便如此,往往仍难招满名额。高等农业院校的招生难,以及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少兴趣,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埋下了隐患。

(四)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目前我国农业人才就业市场面临结构性问题。一方面,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而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的比例仍然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农业人才外流,“学农不为农”现象较突出,更多其他学科人才进入了农业领域。2009年,据对江苏某农业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在440名就业人员中,不相关就业238人,比例超过一半,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限制了农业高校作用的发挥。[4]另外,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在近年国家“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优惠下并不占优势。“尽管政府出台了众多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每年农业院校毕业生报考‘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被录取的实际人数很少,绝大部分被录取的考生都是非农院校的毕业生,如2010年河北省招收选调生900人,河北农大报名1244人,仅录取了31人。”[5]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农业高校科研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据统计,我国每年获奖的农业科技成果高达6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30%~40%。究其原因,主要是过于偏重纵向课题的研究,教师们侧重于、出版专著,忽视了面向市场的横向项目合作。我国农业高校90%左右的科研项目来自于政府资助,其中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少,致使相当数量的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6]另外,高等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与成果推广机构分离的体制,导致科技成果研发不是以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而是一切从属于“计划”和主管部门的意志,科技成果严重脱离农业生产实际。

二、新时期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呈现新特征

(一)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直以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及农业吸纳从业人员的能力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截止2011年底,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占34.8%、29.5%、35.7%。[7]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1952年为85.3%,1970年为77.2%,1978年为70.5%,1990年为60.1%,2000年为50.0%,2010年为36.7%。[8]农业从业人员的减少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需求和条件,可以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职能。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对科技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不短提升,从“一五”期间的19.9%提高到了2012年的53.5%,其中良种在科技进步贡献率中所占比例达到43%以上。[9]

(二)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政策环境出现新的变化

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为高等农业院校提供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2010年开始的《农业农村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强调农业科技人才2008年、2015年、2020年研究生学历比例分别为17.8%、23.0%、30.0%,农业推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这三年分别为59.4%、65.0%、80.0%。《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及《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都提出了“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关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与此同时,2012年被确定为“农业科技促进年”,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

(三)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存在挑战

第5篇: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实践能力;文化创意

1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知识经济强劲发展,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表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制定了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异常猛烈,已经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和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15年末,全国共有文化产业单位29.91万个,从业人员229.44万人。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3440亿元,而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已达25829亿元,占GDP比重已达3.82%,11年增长了7.5倍,影视、动漫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1],在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软实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扩大。而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人才缺乏成为了限制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成为当务之急[2]。

从国际来看,世界各国不仅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教育做得也很好,如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 、美国的艺术管理、媒体管理、传播学等。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往往和其他学科相融合,或强调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之间的联系;或强调艺术与文化产业管理之间的联系;或将旅游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融合,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就业的目的性划分得更加明确。

在我国,文化产业管理还属于新兴学科。2004年,教育部才第一次批准了4所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开始试点招生。而实际上,“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专业方向,靠挂在“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下面招生的现象早已经存在,而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在一些院校中开设。在此后的几年里,教育部又陆续批准了一些院校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总体上看,各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质,还是以培养相关管理人才为目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非常广,对学生的市场策划、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以及资本运营能力和文化底蕴、创新能力、社会信息面等各方面的整体素质要求也很高。所以,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既能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又掌握文化产业的运营模式,将文化、文化产业管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高素质应用型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3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活动形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传统的实践环节趋向于到企业参观、打工,实习内容零散,系统性欠缺。整个行业又无法提供相应的教学实践空间,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改革传统的实习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1)建设文化产业专业实训实验室。通过投影系统、音响系统、会务系统等创造仿真模拟环境, 进行观摩影音资料、案例分析讨论、新闻会等真实情景的模拟, 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实务。同时购置专业应用软件,通过项目策划系统及相关软件, 引导学生对专业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模拟实施策划项目和进行文化创意、文化产品营销等活动的场所,提高学生多媒体图文制作能力、资料分析分类能力。

(2)在专业方向模块主导的课程体系下,以项目引领学生参与实践。依托专业方向中的模块课程给学生设计一个项目任务,给予其一段时间,开展文化产业市场的实际调研,丰富学生对行业不同岗位或实践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为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工作。一般来说,学校都有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在文化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优势,积极参与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协助社团进行科学管理,力求做到“学以致用”[3]。

(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导向,集合多方才智,寻找“校企合作”机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加强与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及相关行业(如影视院线、旅行社、出版社、动漫产业园)的交流,力争让学生可以到相关的文化企业实践,观摩、参与实际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邀请文化产业企业的管理人员来校举办讲座或论坛,让学生在“工作过程”性的实践教学中早日适应真实的工作状态,明白差距,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5)举办竞赛活动。通过各种知识大赛等活动,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教师在总结、评价学生的策划和经营活动中,也对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反馈,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还可发挥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特长,组织其参加国家或市级重大文化赛事,提高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6)引导学生创建自己的“试验田”。所谓创建试验田,就是引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自行申请、设立类似“文化策划和创意”协会,协助全校各社团做好相关的宣传展板、图片的布置工作、晚会策划等文化创意活动,从策划、组织、运作等不同的角度展现校园文化和自身创意[3]。

就一台晚会来说,可以让学生首先通过“头脑风暴”,对晚会的流程进行深入探讨,然后分成不同小组,小组负责人与成员探讨,具体分配工作,并要求写出策划方案。每个小组的活动又都和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综合运用项目管理、财务、会展、礼仪、艺术鉴赏等课程方面的知识,培养创意设计、文案策划等多方面的能力[4]。通过参加创意协会,学生会获得更多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并在项目策划活动中学会如何根据活动目标要求,分析现有条件,进行谋划,设计与确定最佳活动的方案;如何积极整合资源练就创意能力;如何提高对策划方案把控预见的能力等等。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作精神,真正体会到 “学以致用”。

随着国务院《振兴文化产业规划》政策的出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更为迅猛,前景将更加光明,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必将更为迫切。这对于该专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迎接挑战,就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项目来源:天津农学院2016年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2016-B-15)

参考文献

第6篇: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其实践性,是提高这门课程教学效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该课程中存在问题,借鉴前辈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加强实践训练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及尝试,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学习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能够熟练地应用于具体的科学研究当中,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应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相结合,这是本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技能。而为达到这一效果,我们必须对现存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革。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目前《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课时的连续讲授,会使学生产生注意力不集中,视觉、听觉和思维疲劳等现象,从而降低了授课效果。本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和抽象,对于还未从事过农业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和接受。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授课时应尽量减少深奥基础理论的讲解和繁冗公式的推导,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每节课讲授完基本的理论和运算后,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例了练习,对所学的内容充分消化理解;同时,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中提出的问题。在讲授中要注重课程的系统性,从而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本课程兴趣。同时,这也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经验。构建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教学体系在讲授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内容时,结合农业科学研究的特点,以常见的试验内容为实例,以科学试验研究步骤和程序为主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尽可能把抽象的统计原理变为学生熟知的、感性的具体事例,并从专业的角度对统计分析的结果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解释。例如:在教师讲授完每一章节的内容之后,可以将本专业往届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毕业论文或农业科研领域的学术论文展示给学生,并选择与本课程讲授知识点相关内容,给学生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理解。

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随着多媒体、信息和网络等技术的发展,目前,部分学校在实施课程教学活动中将三者结合形成信息化教学环境,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授课可以使授课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充满智能化,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因此,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多媒体课件内容和信息量大,播放速度快,这样会造成学生因很难记笔记而错失一些重要信息,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只顾及看课件而无暇思考,因此,学生无法加深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良好效果。因此,本课程教学应该采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手段。如对于公式的应用及例题的解析应采用板书,通过板书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而对于概念的解读、原理的阐述及相关内容的扩充,我们应利用多媒体课件,这样既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利用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的演示,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讲解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统计分析的讲解中,因为公式较多,我们利用板书来引导学生逐渐的理解,形成逻辑思维,最终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两者相互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开设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的实验课程本课程的统计分析计算量很大,一些作图及统计分析单凭板书或多媒体无法完整体现,从而限制了学生对这门课程更深入的了解。如果将教学内容与统计分析软件有机的结合,将会大大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如:我们在课堂中讲解整章内容之后,让学生在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的实验课中,通过计算机进行试验设计,绘制试验设计图;通过计算机利用统计软件,编制程序,处理数据,作出图、表,并分析试验结果。通过对软件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对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统计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应根据农学专业的特点,让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试验和生产实习,派驻到科学试验基地和生产实习基地的第一线去,要求学生按照试验设计原则科学地设计试验,整理试验资料,归整数据,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分析试验资料,对分析结果做出合理解释,并提交分析报告,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参与生产实习和科学试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将课程实践应用到农学专业第5、6学期开设的综合技能训练课程中。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在本课程教师和综合技能训练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从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方案的实施、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统计分析的整个过程,并提交试验报告及一份关于“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在农业科学试验中应用的体会”的报告。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本课程授课教师指导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充斥到实践的各个环节当中。如:试验设计时要求各组通过讨论选择可行的试验设计方法;在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确保学生能够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收集到不同类型的完整数据,通过整理后,用图或表格表示出来,并做相应的统计分析;在统计分析中借助统计分析软件逐步学会使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通径分析等一些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较全面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习实战演练,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于晓芳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第7篇: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生物统计;课堂氛围;统计方法;多媒体教学

作者简介:石培春(1979-),女,新疆呼图壁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讲师;龚江(1976-),男,新疆奎屯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讲师。(新疆

石河子832003)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03-02

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解释生物现象,寻求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一般数理统计学相比,它不仅要通过事物外在的数量表现去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规律性,而且要根据专业知识去探讨、解释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规律性。[1]生物统计学的特点就是研究对象是抽象的随机变量,而且要和农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生物统计”主要包括田间试验中常用的、基本的试验设计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两部分,是生物科学、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2]如何提高“生物统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生物统计”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一个丰厚、扎实、牢固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基础,是摆在每一位从事“生物统计”课程教学的教师面前的严峻现实。

为了提高“生物统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所在教研室一直以来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反复探索,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并有一些体会。以下浅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一、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生物统计”这门课程比较抽象,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要想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任课老师,从而对这门课感兴趣。“教者乐其教,学者乐其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生物统计”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师生之间确立一种朋友关系,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生物统计”课堂教学在规范管理、形成良好学风的前提下,应该营造轻松、民主与和谐的氛围,教师要放下架子,有缺点和错误要敢于承认,与学生像朋友一样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引起共鸣;让课堂充满笑声,一句笑话,一句简单风趣的语言,都可以激活课堂,学生在轻松、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氛围下按照老师的思路和要求,不知不觉地学到和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引入要突出趣味性。加入一些和讲授内容有关的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情节,这为激发学生认知动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在讲授“显著水平”时,就以“天宫一号”的研制和发射、中国航天器空间对接技术为例,说明显著水平的依据和重要性;又如在讲授第四章“显著性检验的配对设计”时,以佳洁士牙膏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宝洁公司推出了佳洁士牙膏,这是第一个带有氟化物的牙膏。为检验佳洁士在检验减少蛀牙方面的效果,研究者对多对双胞胎进行了实验,每对双胞胎之中的一个使用了含氟化物的佳洁士牙膏,而另一个则继续使用不含氟化物普通牙膏。”这时提出问题,即将双胞体作为非独立样本使用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个例子既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轻松地明白什么样的设计属于配对设计,直观地体现了有关知识的客观背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好每个概念,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精心选择一个个有趣的实例,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趣味性中掌握生物统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的每一个问题,有思考、研究价值的,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享受到质疑的成就感;浅显幼稚甚至不太合适的,要选择不同角度给予评价鼓励(鼓励其有所发现,表扬敢于质疑的勇气、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的热情,提高他们质疑的勇气,从而增强其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针对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实例

笔者所在生物统计教研室给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所有学生讲授“生物统计”课程。农学院农学、植保、林学、园艺、资环五个系使用的生物统计教材都是四川农业大学明道绪主编的《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专业实际、选取和专业相近的例子,分清重点难点,对现有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3]

我们在讲清基本原理、思路和方法后,在举例时尽量结合专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专业实际。如给林学系的学生上课时,参考了续九如、黄智慧主编的《林业试验设计》,所举例题均与林木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生化和森林资源调查等有关。对资环系则尽量采用农业资源调查、植物营养与施肥、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效益分析、气象观测等方面的例子,有时即使将植保或者农学类的例题仅在文字上变动一下而数据不变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同一章节的应用问题也有所侧重。如在讲“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时,不同的系在理论联系实际时侧重点也不同。如给农学系上课时,参考童一中主编的《作物育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重点讲授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在作物遗传育种和栽培上的应用;在给植保系上课时,参考山东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主编的《农业病虫数理统计预报》,重点讲授根据害虫发生发展规律及影响的有关环境因素预测害虫未来的发生发展趋势,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等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们明白了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总之,通过课堂讲授、作业和上机操作,使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不仅仅学到一些统计学的常用术语和公式,而且要意识到他们所接触的统计学比单纯地计算平均数以及用彩色图表示出来复杂得多,它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对各个系都要讲授“生物统计”的基本知识,内容涉及到实验方案的实施、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即“田间试验”、“资料的整理与描述“、“常用概率分布”、“假设检验”、“方差分析”、“X2测验”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对于有些章节如“百分数资料的假设检验”,因为数据涉及到有两个属性类别的质量性状和利用统计次数法得来的次数资料,农学系和植保系学生用的较多,因此只对这两个系讲授。对于“两因素系统分组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因为植保和资环专业用的比较多,因此只对植保系和资环系的学生讲授;对有些难度较大的章节,如“方差分析处理效应分类与期望均方”等一般只对农学系学生讲授;“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与标准误”一节虽然最难懂,但它是生物统计思想方法的重心所在,是重要基础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仔细、耐心地给学生讲清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制定实验方案、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并作出科学的结论。

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1.将统计方法的讲授与统计软件的介绍紧密结合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统计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与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能。生物统计教研室根据不同的专业开设了Excel和SPSS等统计软件的实验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介绍Excel、SPSS等软件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例,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讲解利用Excel、SPSS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达到将抽象统计理论与直观现象操作相结合的目的。很多统计方法的计算量大,例如方差分析、直线回归等,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手工计算,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黑板上逐步计算,学生学习时觉得计算繁杂。现在我们在讲课时一边讲解理论,一边把实例的处理结果做出来让学生分析。把重点放在讲授基本原理、思路、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统计结果的解释上面,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用统计软件处理,并能做出科学、正确的解释。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统计学是生物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工具,对将来从事农业和生物科技工作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有重要实用价值的课程,与数理统计学不同的是,这门课程重在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和强调“用”这个特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会应用。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实际动手能力,教研室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自己申报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项目和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讨论和交流,每个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试验设计和实验方案,并说明自己的项目或者毕业论文用是什么统计方法来分析。此外还安排上机实习,并且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试验数据独立处理,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样使学生能够真正利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针对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生物统计”的特点是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逻辑性较强。而且该课程内容多、公式多、图表多、计算量大,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疲劳,因此,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由于多媒体教学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多媒体教学应用广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讲授。就拿“方差分析”这一章来举例。在讲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时建议用板书讲解,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难,教师在黑板上一步步进行讲解和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在讲不同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时,用板书讲解该试验设计的田间试验设计图、资料整理表及方差分析三步骤中涉及的公式,而讲具体实例时应采用多媒体。这种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时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还为启发式教学提供了时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活跃思维,积极思考,及时理解和消化知识。

针对“生物统计”逻辑性较强的特点,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们在讲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因此,我们采用最多的就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上,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

五、小结

要想提高“生物统计”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对待。教师感情的投入、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结构的编排、教学节奏的控制都在构建着现代教学趋势,教师只有全身心投入并不断总结方法,才能探索出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第8篇: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农作学;“调查-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61-02

《农作学》,有的高校亦称之为《耕作学》,是我国涉农高高等学校本科和专科大学农学专业的三大专业核心课之一,是研究农作制或者农作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其研究内容是农作制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演变规律、调控方略与技术体系[1],通过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提高土地与农作物的生产力、提高各类农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作学》定位于农业生产系统农田作物综合生产管理技术和农业生产规划布局的宏观决策[2],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除了知识本身,该课程还将着重培养农科专业大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的社会担当。在当前我国农业粮食产量可持续性增长潜力下降、农业比较效益低下、食品安全及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丛生的社会大背景下,《农作学》以其宏观战略性、多学科综合性和实际应用性等特点必将在新形势下有所作为。但是,农科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三农”问题缺乏关注、农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学生普遍对于从事农业各项工作缺乏热情等问题。因此,推进《农作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培养适应当代“三农”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高层次农业人才至关重要。

一、“调查-分析法”的实施目标

(一)增强学生对学农的兴趣

农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学农、知农、爱农的社会担当,而且对于立志于今后从事农业方面的各项工作应该充满向往和热情。但其前提条件是学生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投身发展我国“三农”事业具有充分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具备努力学习农业知识,解决现实农业问题的动力,才会积极关注和专研“三农”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学农兴趣和爱农情怀是《农作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农作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综合性课程,既要求学生学习农作系统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如农作制度的人工系统开放性、农作系统的能量加速逸散原理、农作系统物质循环的非闭合流动原理等,又要求学生应用这些原理分析实际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技术和农作制度。加之农业系统自身所具有的高度复杂性,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侧重点和农作制度类型(如作物布局、区域规划、种植制度类型等)也是千差万别。有人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有时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在农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提出具有价值性的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农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准确分析,提出问题也很重要。因此,《农作学》课程教学的目的要求学生不仅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运用所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农业生产实践中实际发生的现象、提出存在的问题。

(三)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农作学》的目的是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农田作物综合生产管理技术和规划布局的宏观决策。其实践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4],例如如何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设计合理的种植制度、施肥制度、灌溉制度以及养地制度;如何与农民进行顺利的沟通交流等。《农作学》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如何锻炼学生将所学的课程知识转化为解决农业实践中的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切实为“三农”服务是《农作学》课程教学需要着重思考的[5]。

二、“调查-分析法”的实施过程

(一)问卷调查

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进度,结合课堂授课内容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授课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设计一系列的调查问卷。每次问卷包括十道选择题,问卷内容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及其对所在家乡农业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对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机遇以及挑战和今后发展趋势的认识程度和态度,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和认知度等。

在课间或者上课之前利用5~8分钟的时间对学生发放问卷(每人一份)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作答并签名(问卷的签名信息就是本次课学生的考勤情况)。

将上课的所有学生自由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每次问卷调查的整个过程由其中一个小组负责实施,包括问卷发放、问卷回收整理、问卷统计分析和课上报告。

(二)问卷分析

由负责问卷调查的小组同学回收问卷,在课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制作PPT材料并在下次上课开始时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全班同学报告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

(三)课堂讨论

负责小组用PPT介绍小组成员组成及问卷调查的分工情况,汇报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汇报完毕后所有同学针对报告中的话题展开讨论,讨论过程由负责小组的同学来主持,讨论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参与,但讨论的主体仍然是学生。讨论结束后由教师对本次问卷调查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析,对负责小组的表现和成绩予以评定并记录到课程成绩之中。

三、“调查-分析法”的实践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由于“调查-分析法”的实施主体是学生、调查研究的对象也是学生自己,每个环节包括问卷调查的内容都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使班上每位同学都参与到问卷的回答和讨论之中,较好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无论是负责调查的小组同学还是被调查的其他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学生的课堂存在感增强,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活动明显增加。通过“调查-分析法”的实施,同学在课后与教师关于《农作学》课程内容交流的次数明显增加了。实施通过问卷的强化作用,使学生加深了对农业的了解和对服务“三农”的热情,起到了引导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的作用。此外,由于问卷调查采用了实名制,问卷调查的实施仅存在于课堂之上,如果学生缺勤将无法完成问卷调查,所以统计问卷的同时还无形之中起到了“点名”的作用,课堂出勤率也明显提升了。

(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查-分析法”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在问卷调查环节,同学们在问卷作答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问卷中设计的问题;②负责调查的小组同学在问卷的统计分析过程中,不仅需要认真消化课堂知识,还要在课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积极思考问卷中涉及到的内容和呈现出来的信息;③在全班同学的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参加思考,并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中呈现出的信息及其意义。在这些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使其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调查-分析法”在问卷调查结果汇报和集体讨论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这些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得到了良好的锻炼,这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中是难以实现的。负责调查的小组同学在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主持讨论的整个过程都要主动思考问卷中涉及到农业相关问题,分析其原因。讨论环节所有同学都会主动参与讨论、积极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以及调查结果中隐含的问题,在这些活动过程总促进了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改变学生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背景和教学效果的掌握程度

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课程教学效果是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调查-分析法”在《农作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表明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使教师更加准确的掌握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水平,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报告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和讨论环节中的表现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这些信息将在教师评价《耕作学》课堂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参考。

四、总结

通过“调查-分析法”使传统的《农作学》课程学习过程更加活跃。激发了学生对学农的兴趣,培养了其学农、爱农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调查-分析法”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背景和《农作学》课程教学的效果情况,实现了“教学相长”。但是在课时和教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完善“调查-分析法”的一些实施细节(如打印调查问卷浪费了纸张,可否设计电子问卷)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巽浩.农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2]曹敏建.耕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熊淑萍,赵鹏,马新民,等.农业高等院校《耕作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197-199.

第9篇: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大数据 博士生 科研 信息 关系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1博士生面临大数据与大数据技术

1.1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就是一种不能依靠传统IT技术和工具在短时间内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管理和服务等集合。通过对其的研究,发现其具有4大特点,第一是具有大量的Volume ,并且由原来的TB级迅速飞升为PB以及EB级。通过IDC 的“数字宇宙”可知,它预测全球的数据使用量将会在2020年前迅速飞升,达35.2ZB。第二是特点是Variety,是指数据的种类多种多样。这是因为数据的来源众多,渠道不具有单一性,此外,随着软件的发展升级,数据处理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格式也随之丰富起来,改变了以前的数据模式。第三,Velocity,是指稻莸牟生和更新。在大数据中这是其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全球而言,数据的翻一番的时间大致为一年半,遵循着摩尔定律。第四是Value,即指数据的价值含量,在大量的数据中,具有价值的数据只是少数部分,因此,高效运用数据的前提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1.2大数据技术

从定义上讲,大数据技术是就是从海量的数据中,迅速地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简单地说,大数据技术帮助解决了数据丰富但知识不足这一尴尬,究其实质是通过眼睛看到的数据,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获得其隐藏的信息,提取潜在的价值。因而大数据是公认的最具“市场”前景的技术之一,这一新兴领域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是未来竞争的关键因素。例如在政府的角度来说,有利于达到高效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对于学校而言,有益于绩效管理更加高效正确,有益于绩效评估,资源的合理分配应用等都是在数据的基础之上来做出决定。对于博士来说,为其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整体环境。

1.3博士生面临大数据与大数据技术

对于大数据的研究,在此之前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数据的精确度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数据采集、记录和存储等都受到技术的限制,无法实现大规模,海量数据的分析研究,使得研究成果不够准确。因此,我们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从采集到分析都只选择一小部分数据,在大量的数据面前,这一小部分数据不具有完全的代表性,具有主观色彩。随着各行各业数据的使用增多,数据的量越来越大,但是人们的能力有限,因此,统计学发明了抽样法,即用一部分数据作为代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中总结出整体的特点,同时统计学的目标也成为用最少的数据得出最重要的信息。长此一来,我们形成了一种习惯:也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数据的采集量。然而往往具有较大价值的信息都藏于大量的数据中,而这种精简则会使得那些细节被排除在外。

2海量大数据信息对农学生物类博士生研究方法和内容的影响

2.1大数据时代的科研方法变革及其必然性

所谓的科学研究方法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理论方法,并将其作为指导实际的基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的处理也需要一种新型高效的技术作为支撑条件,不断的完善传统的方式,推陈出新。为从事科研活动的人提供一个新型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大数据”是相对以往小型、局部性数据而言的,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工作时,研究方法体现为三大方面的转变。(1)改变了以往抽样研究的方法,不论是四研究整体还是某一个特殊的点,都需使用其所有的数据。(2)由于有更多的数据,我们可以接受更多混杂、更多数据上的不精确。(3)在分析数据时不再一味追求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而是将事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放在了重要位置。在这个时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对该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大数据具有规模大、分布式、异构、不准确、不一致等特性,因而管理难度加大。由于当前些技术和系统无法有效管理支持大数据运行,于是海量数据的出现催生了一种新的科研模式,在爆炸的数据中,博士生等科学研发人员的工作成为了与数据打交道,在其中挖掘信息,发现新智慧,甚至无需直接接触需研究的对象。Jim Gray博士是著名的专家,曾获得图灵奖。他对古今科研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人类科研的3种范式,即实验、理论和计算。今天,数据量不断攀升,这3种范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在一些领域已经被淘汰,因此,迫切需求第四种的出现,以便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此,Jim Gray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研究方法,被称为“第四范式”,科研活动将受到数据的影响,数据密集将成为科研的一种新特点,新方向,是在实验、理论结合计算科学之后的第四种科研范式。从实际上来说,计算机科学是对前两种范式的补充和优化,而数据密集型范式则是一种全新的处理大数据的方法,不仅仅是前三张范式的优化,表1是对四种范式进行的比较。

2.2第四范式的特征

涉及到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关于其知识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点,为用户提供知识理论和数据信息方面的服务,换句话说,不但要涉及到知识理论方面的服务,而且要提供数据服务,使用户能够更容易更清晰地理解最终的知识结果,能够重复该结果产生的实验过程,并重复利用该数据,提高科学研究效率。二是对溯源信息进行管理,提供从数据到知识的整个过程服务。数据溯源信息指在整个工作流程执行中数据的输入和处理历史。科学研究信息的提供者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和知识是单个的静态的,而科学研究第四范式需要新的服务模式,即能够提供从数据到知识转变的整个过程信息,这是一个动态的服务过程。许多的科研人才其中不乏博士学位研究生,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的过程和结论都需要体现第四范式的特点。

3大数据时代对农学生物类博士生科研过程的信息新式供给

3.1大数据环境下农学生物类博士生的科研信息需求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具有密集型特点的科学性数据在大数据中具有重要地位,这种密集型数据较一般大数据相比,除具有基本特征外,在管理和分析数据上有更极致的追求,一定会使科学研究人员增加对进程中的专业化、深层化、定制化、协同化以及集成化的信息的需求量。第一,科研对象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虚构化,会使许多的科学研究人员其中包含农学生物类专业的博士生,具有对提高数字互性的管理信息能力的需要;第二,科研需求在大数据时代下有很强的知识性,会使许多科学研究人员具有大规模数据同步寻觅分析的需要;第三,科研沟通方法在大数据时代下,会使许多的科学研究人员其中同样包含农学生物类专业的博士生,具有共同分享多种学科配合和科研数据集汇的资源信息的需要。

3.2信息供给模式演进与科研过程演进

英国科学与技术设施研究理事会(STFC)提出了数字科研环境下的科研模型 ,把科研工作分析成一N不断连的工作流,整个过程以分析趋势、产生思路、组织并设计项目、进行项目申请、实际性研究实验、收集并组织数据、宏观分析数据、并交流成果、保护研究成果为主线,细致地描绘了适用于未来的科学研究工作流的初步形态。科研工作以信息为着眼点,不断研究分析信息的过程。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多事物都在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知识形态、科学技术创新方式以及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中的知识处理及交流机制都是如此,无一例外。这些变化同时又推动着知识创造模式的改变,以及科研工作流中关键性知识瓶颈出现深刻的变化,进而促进着新兴知识服务机制的产生。

服务的主体、客体、方法及内容是信息服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主体是信息服务行动的执行者,也就是信息的服务人员,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运用行之有效的办法,供应信息服务产品来实现客户要求。服务客体是对信息服务有需要的人,与常见的图书馆读者不一样,分为群体和个体两种需求类型,会发出需要信息的信号并接受使用信息。服务方法指的是信息服务中使用的策略,它是为帮助信息服务人员做成进行信息服务的行动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手段。像旧时的信息服务里的查询文献、拟定专题、确定主题和新时代信息服务里的信息的搜集、汇集、个性化定制、咨询参考等皆是信息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是最终的信息服务产品,是信息服务人员最后交给信息服务需求者的确定下来的成果,或者是某种能够感受到的信息服务,由此它既可能是真实的物品,也可能是虚拟的产品,像报告、刊物、数据库一类的或是像学科导航与文献检索一类的信息服务。

4大数据的信息供给的未来趋势

数据密集型环境下,图书馆的知识咨询服务必须进行创新,利用新技术进行服务模式的演进,新的服务模式包括云服务模式、智慧感知模式和导航模式;在思维方式方面,大数据环境下的思维方式向着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性、整体性、平等性和相关性发展,根本上属于多元性思维;在认知角度方面,大数据环境改变了人类的一些常规认知,主要体现在人类眼界的改变,从局限的世界向无限的大数据方向进击,进而满足认知的平等;在信息技术方面,传统的数据寻求方式已经落后于大数据时代,在数据收集、储存、分析和可视化等地方都存在弊端。这时任何领域都急切需要着大数据的帮助,更多的人选择了以数据为依据的分析代替以专家为信条的分析方式。而从服务创新的角度来讲,应注意数据创新、用户行为分析及知识网络的关联等方面的问题。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改革项目资助,编号yjg142023。

参考文献

[1] 张斌,马费成.大数据环境下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创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6):28-33.

[2] 王元卓,贾岩涛,刘大伟,靳小龙,程学旗.基于开放网络知识的信息检索与数据挖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2):456-474.

[3] 贺威,刘伟榕.大数据时代的科研革新[J].未来与发展,2014(2):2-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