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想象作文指导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

第1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一、作文形式新颖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以往的命题作文,形式呆板,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写作。教师要充分给学生自,最大限度地在时间空间上给他们自主作文的机会,激活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多渠道地指导学生习作,使他们把作文当作一件趣事。

1.开放命题。教学中,教师应淡化统一命题,强化自主选择。根据训练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次习作多道题目,供他们选择,让他们各取所需。可以命时空范围很宽的题目,让学生按不同的时间、空间、事件分解题目,进行习作。如《我在寒假中》这个题目,仅除夕夜晚的放爆竹、看焰火、吃年夜饭、收压岁钱等就有内容可写。也可以把作文题目出一半或一部分,让学生自己补充另一部分进行习作,有较大的自由度。还可以只提作文范围和要求,让学生从各自熟悉的事物中自选材料,自由命题作文。

2.扩展题材。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进行写实的记叙文、应用文的训练,还应加强想象类文章的指导,以拓宽作文空间。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想象作文是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的契机,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作文的方式有很多。如看图作文、续写作文、补写作文、听音乐作文等。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让学生写《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又如,在黑板上出示“”让学生想象四个图形可组成什么,然后进行作文。还可以依次出“青蛙、闷热、冷饮、大自然”等词语,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从句到段,最后成篇。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性作文,可以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除了想象作文,还有幻想作文和求异作文。比如《假如我是一片云》、《20年后的我》等,让学生异想天开,尽情发挥,满足他们爱幻想的心理需求。如寓言《滥竽充数》的续编故事,大部分学生会顺着课文思路,写南郭先生老毛病不改,换个地方继续充数混日子,但也有一些学生则相反,写南郭先生痛改前非,寻访名师,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位吹竽名家。像这样的续写,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充满着求异的思路,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3.转换表达方式。指导小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逐步提高表情达意的效果和应变能力,是作文创新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方法。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练习第一人称写法和以时间、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比较多。但长期局限于单一的方式和方法练习,容易形成表达定势。如果能变换叙述的人称(用第三人称)和手法(顺序、倒叙、插叙),即使是同一题材和题目,学生的思维和应变能力都会得到新的锻炼和提高。另外,在学好记叙文的同时,还应注意指导其他文体的训练,学写儿歌、童话,简单的说明文等。如学习了《太阳》后,可指导学生改写童话《太阳与地球的对话》。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注意平时积累

陶行知先生主张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事为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工厂去参观,到农村去走访,到风景区去游览,原汁原味地耳闻目睹,亲自感受,引来源头活水,并指导他们观察、实践、思考、获取作文素材。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种植、养殖活动,经过观察实验,写出了《卷柏复活了》、《养金鱼不换水》等优秀体会文章。还有同学写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作文《铺路》、《慰问敬老院老人》等。由于是亲自经历,印象深刻,所以写得具体生动真实感人。在开展有益活动中,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善于积淀、筛选生活中的繁多事例,拿来为作文时所用。我们在班级中开展随感记录活动,每人一本小本子,每天临睡前回忆一天中所经历的事情,及时记录下来。数量不限,内容可长可短,并定期交流精彩随感。既传递了信息,又积累了素材,日积月累,滴水石穿,解决了许多学生“无米下锅”的难题。

第2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想象;作文;积累;训练

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

一、丰富表象积累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种新形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小学生的作文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结果,作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已有表象借助文字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丰富小学生表象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在接触自然、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儿童的生活环境,周围的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周围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表象。

2、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电视等活动,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识字中字形、字义教学,经常利用关图、事物和形象化的材料;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阅读教学者,让学生联系经验,练习具体场景、情境等理解词句,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积累。另外,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4、在积累言语的同时积累表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往往以言语的形式(语音、文字)加以表现,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想象的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在积累词汇句式段落篇章的同时,使学生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从而丰富表象积累。

二、落实想象训练

想象的新形象是通过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即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来,并按一定的关系,把他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形成,仅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怎样对想象的材料(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以形成新形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想象训练条件,拓展其想象的空间;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通过训练使小学生逐步学会合理想象。

1、让儿童在活动中驰骋想象。小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内外活动和校内外的活动。就语文学科而言,有以下四类:(1)语文课堂学习活动,(2)语文校内课外活动,(3)课外读写活动,(4)校外语文实践活动等。

2、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和社会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如,美术课上没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音乐课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3、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多样,主要有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等。

总之,想象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想象作文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想象力培养与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培养相结合。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1、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诱导法等;2、接续类。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3、扩充类。如,情境扩充法、词语联缀法、词义描绘法等;4、畅想类。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作法等。

如果从想象作文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来看,想象作文的形式主要有给书面材料作文,给画面材料作文,给听觉材料作文,生活作文,情境作文和角色作文等。

第3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 作文教学 创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是学生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新《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成功的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

一、初中生作文写作的制约因素

作文历来是中考的重头戏,随着中考改革步伐的加大,作文的重要性尤其突出。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人们感叹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则更难。教师愁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完整而系统的训练计划。由于部分教师对语文教材及目标不熟悉,不能从宏观上把握作文教学。同时,又没有认真地调查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有关的作文教学理论,更谈不上制定分阶段、有步骤的训练计划,教师只是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和一时的喜好,随意地盲目地进行作文教学。今天觉得材料重要,便大抓特抓“积累”,明天感到审题也不能轻视,便舍材料而进行审题训练,不断地变换,使学生无所适从,抑制了学生的兴趣。

2、理论指导与写作实践相脱节。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是大讲特讲写作理论方法,脱离学生实际,学生获得的只是抽象的理论,难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另外是将作文理论指导作为点缀,只注重写作数量的多和写作的快,讲方法时只做简要的介绍,不管学生是否掌握了这种方法。以上两种教学方法都是违背作文教学规律的。

3、训练形式呆板,缺乏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但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僵化,沉寂呆板。

二、在作文写作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指出:“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时,要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来,要有新鲜感、独特感。

(一)、建设作文创新教学环境

1、拓展素材积累时空,提高认知水平。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对素材的占有程度直接影响其作文的丰富性和新颖性。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一个没有丰厚知识的人,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素材积累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作文时才能“厚积薄发”。

2、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会给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带来障碍。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把自己作为学生的大朋友,置身于学生主体之中,与学生平等相处,感情上融洽,心理上沟通。师生关系越民主, 越平等,越和谐,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越强烈,作文创新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

(二)、培养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命题激活。想象,是作文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气盎然,光彩夺目。进行想象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想象也是创新的翅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2、情景激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体验,既可以激趣,又可以激发想象。如对班里的一台开动时发出“吱吱呀呀”杂声的风扇,如何看?有的同学认为“应多一些宽容”,对“不和谐的声音”,要“理解和谅解”;有的同学认为“应多一点关爱”,主张对有过缺点、犯过错误的同学,不能嫌弃;有的同学认为“应呼唤责任心”,风扇所以会噪声依旧,是因为同学缺乏责任心;还有的同学以“风扇与奉献”命题,认为风扇的精神其实是奉献的精神。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3.语言激活。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窗的钥匙。当然,作文指导课,教师讲究语言的感彩,是能够激发学生想象的。用语言激活想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提出新颖独到的创见。因此,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手段。我们一些学生,由于长期受定向思维的影响,迷信老师,迷信书本,拾人牙慧,提不出或不敢提与之不同的新见解、新思路。教师有必要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培养发散思维,鼓励他们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从不同角度获得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四)、培养感性思维能力,诱发捕捉写作灵感

在写作方面,感性思维表现为写作灵感。灵感需要培养,更需要诱发。我们老师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把文题命得巧妙灵活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议,从而拨动学生心弦,诱发其作文灵感,刺激其写作欲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灵感的出现,往往和丰富的联想、想象密不可分。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是诱发灵感的一个重要途径。灵感具有敏捷性、非逻辑性的显著特征,需要及时捕捉,在灵感性作文训练方面,随笔、札记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

总之,作文教学应积极探索作文创新的新方法、新路子。 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开启青少年想象创新的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地火花。

参考文献:

第4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一、想象能力的培养方法

思维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的过程,其创造性正是多种思维方式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突破性表现。想象和联想中虽然同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但又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它们在中学生作文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根据想象的类型及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培养学生作文的想象能力时,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训练。

1.激发兴趣,引导有意想象

随着中学生阅历的增加、生活实践和知识面的扩大,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的增强,自身情感的日趋成熟,他们的想象力也日渐成熟。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大量的无意想象可以转化为有意想象,进而发展为创造能力。作为教师,对学生中某些暂时看来是幼稚简单的无意想象不可一概压抑,甚至抹杀,而应该爱护并恰当地引导学生的无意想象。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写随笔、日记的方式变无意为有意,变漫无边际到突出中心,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留心身边人和事物的良好习惯。这样,才会使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越来越丰富,质量也越来越高。

2.点拨思路,完成创造想象

想象的思维价值完成的最终目标就是创造。当学生想象的翅膀已舒展开来但又缺乏力度时,教师不妨从如下方面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学生的作文翱翔于蓝天。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典型化的方法。通过分析、综合,使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表象更集中、更典型、更有概括力。从而更有创造性。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通过合乎情理的推测想象,使故事情节不断发展或使原有表象不断丰富完美。再次,要指导学生适当练习写一点具有文艺性的作品或是大胆的幻想作文。

二、想象能力的训练方法

1.推测法

推测法是指根据已有的一定生活表象和已有的表象材料的内部关系对可能出现的新组合进行推测。新变化作出推测,实质是凭借主观经验和意图对表象的重新组合和变化发展所作的一种假设。这种想象要把握住事物的内部联系,符合事情逻辑,合情合理的推测。在作文中应用推测法,就要对观察所得的材料进行必要的补充,从而使作文的内容更具体、完整、丰富。训练此法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在观察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状况后,想象出结局。第二,在观察了客观事物的现实状况后,想象出它过去和未来的状况。第三,在观察了眼前的事物后,想象出不在眼前的类似的事物。像“于勒发财归故里”就是很好的训练题目。

2.编创法

作文强调真实,表达真情实感。虚构是否违背了创作原则呢?文学作品虚构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历编织而成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文艺作者从许许多多社会现象中和生活中得到的体会。他认为他的体会值得告诉别人,至少对别人有参考价值,这才虚构一个故事,安排许多情节,把他的体会表达出来。这也是对自己的老实,跟说谎骗人绝对不同。如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个火眼金睛的得道石猴,使一根如意金箍棒,对天宫的神仙和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进行横扫,寄托了作者对封建社会邪恶势力的愤慨的情绪。正所谓:“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3.扩展法

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为了让内容形象、场面逼真和情节充实,在原基础上,增加各种可能的细节,可谓扩展法。展开想象,让所要写的内容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接着,选词炼句,用最恰当的语言对浮现出来的具体形象进行细致地描绘,这就是扩展法的写作过程。如“(公子重耳)出于正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子。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秦牧在他的散文《土地》一文中,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对以上原文进行了发挥、补充、增添,通过合理想象,增加了必要的细节描写,使情节更充实、生动,人物形象更传神、丰满。

“创造型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地发挥,从而读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东西。”这是对联想作用朴实的评价,也是如何进行联想的形象说明。善于“发现”和“充分发挥”是联想成功的关键。当然,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也往往是以一种方法为主,兼用多种方法,这样训练才会取得实效。

第5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文难度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兴趣,最为重要。我采取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经常去观察眼前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植物和动物的形态、动态;经常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以及自己亲自做过的事,都可作为作文的材料,引导学生先说后写,能写出吸引人的作文,我注意肯定学生写作文的成绩。对于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责备,要放宽要求,多加鼓励和引导。在批改这些学生的作文时,注意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赞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二、注重作文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从细节着手,首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然后按照课文后面安排的习作训练作文,做到读与写相结合。

引导学生审题,在学生每次作文时,引导学生先要弄明白题目的意思,否则作文就会写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确这个题目的写作应该从哪些内容去着手,即应该写哪些内容。

具体指导学生作文,在学生理解清楚题目的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材料,充实内容,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材料的组织与安排,运用合适、优美的词语来表达。我根据题目应写的内容,供给学生能用到的典型词语、诗词、名言、格言以及优美的句子、片段,将这些写在黑板上,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充分选择这些词、句,充实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词语的习惯,除课本上的词语之外,平时在看报和其它杂志时,把看到的优美词语等素材,都记录下来,以备自己作文时选用。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运用佳作示范,让学生模仿创作,模仿是人们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学生作文来说,运用范文引路比老师空洞的理论指导要强得多,因为学生有例可循。

最后就是注重批改,强化细节。批改好每个学生的作文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环节。在批改作文时,教师应以观赏的态度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写些鼓励的评语,这样学生作文的兴趣定会大增。其次就是迅速批改,及时发还学生。最后要说明的是:批改作文要切实有效,既要注意字、词、句、修辞等小的方面,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布局的详略、结构的材料,表达方式的运用等大的方面,在这两方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

三、注重平时多样化的训练

学生在平时或考试中的作文能够得心应手,关键取决于平时的训练。在这方面,我采取了一些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学生训练。

鼓励学生写随意性作文。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几篇大作文之外,要求学生写随意性的小作文。如日记、周记和生活杂感等,鼓励学生捕捉生活中精彩瞬间,写出真情实感有趣味的作品来,文字不强调篇幅长短,只要写得通顺、生动、有中心。

2.鼓励学生写片段作文。抓好作文教学,其根本就是要善于依托课本深挖教材。小学课文在课后练习中,都安排了一些片段作文训练,在课后必须充分地利用好。

3.鼓励学生写想象作文。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可是我们通常是重语言轻思维,对小学生来说,想象作文有些难,我专门找一些想象作文的范文供学参考、打开学生思维,进行想象作文训练。

例如:《假如我会克隆》习作教学设计

启发想象,自由表达

1.导语: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就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克隆技术像复印文件一样,大量生产出相同的生命体,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中的难题。下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假如你会克隆,你最想克隆什么?

2.教师出示图片,说明克隆要注意些什么?

3.为什么想克隆它?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到理由,和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4.你打算怎样克隆它?

5.教师再次出示图片,介绍老师的一些新奇的想法,开拓学生思路。

6.再次小组谈谈自己新奇的想法。

整理想法,言之成文

1.师:现在,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就请同学们人人做导演,把你想克隆的内容在大脑里编成一部电影。(出示幻灯片)

电影的内容:现在让时间向前推进20年,二十年后的我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国家、社会又会是什么样子?我要克隆出什么?你是怎样克隆的?克隆后出现了什么奇迹?既可以克隆一种,也可以克隆多种;既可以是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借鉴他人的奇思妙想……看谁导演的电影最精彩。

2.学生闭眼想象,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

3.小组交流:把你在头脑中编的电影故事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选出你们小组中最有创意的电影故事。

第6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一、因地制宜,制订训练计划

农村地区的学生与城市的孩子因生活的环境不同,在认识事物,接受的信息量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例如写一件高兴的事,许多城里的孩子也许会写到去吃麦当劳、肯德基或到游乐场、公园去游玩等。而农村的孩子只不过在电视上看见过这些而已,并没有亲身的经历,所以他们不会也不能将这些写到作文中去。当然,这也不是说农村学生作文没有东西可写。相反,农村学生的许多经历也是城市孩子所体验不到的。例如农村孩子们的钓龙虾、参加农忙,以及他们见到庄稼生长的全过程等。因此,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在制订作文训练计划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这一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来进行训练。发挥他们所长,这样他们写起作文来,才会觉得轻松,有东西可写,文章也会有真情实感。

二、改变学生的作文观

(一) 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很多学生见到作文课就头痛,拿起笔就觉得无从下手。这主要跟作文兴趣有关,作为作文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谈话式的辅导,使他们放下“怕”的包袱,扫除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轻装上阵,从我要写我想说开始,逐步培养起作文兴趣。

(二) 呼唤出学生胸中的作文素材。作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拿起笔不知写什么。一般的学生看到作文题目,总是觉得可写的东西很多,而拿起笔又觉得不知写什么好。这就要我们作文教师做个有心人,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心中的生活积累,让他们大胆地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因势利导,辅导他们学会根据作文的要求和所要表达的中心,来分析素材,选择素材,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又是自己感受深的题材来表述。如要求学生坚持用写日记的方式,来积累素材,从而达到作文内容真实、感人、中心突出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教师在辅导学生作文时,应该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辅导时,教师不应抑制他们的观点,要多尊重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大胆地写出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当然,也不是任由学生东拉西扯,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做到有扶有放,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更加的真实感人。

四、加强习作方法的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深有体会,学生往往最怕写作文。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苦思冥想,也不知道该写什么。这是学生作文中常有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积累生活素材,也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针对小学生兴趣易失,易情绪化,意志力薄弱等年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和鼓励,促使学生快乐作文。

(一) 指导积累。在日常生活中,要指导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积累分两部分内容:

1.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很多有用的材料却从学生眼前溜走,造成写作文时无米下锅。这种素材的积累,主要是依靠写日记、周记的形式来落实目标。比方说看完一个动画片,写其中自己喜欢的某处情节,哪怕是五六十字都行。

2.积累优美的语言。小学语文课本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要鼓励学生多背,这样学生从课文中收集大量的语言文字的信息,在脑中储存下来,长期积累就会为写作奠定基础。以教材为本。抓住每篇课文表达的特点加强仿写训练。

(二) 激发想象。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新的课程标准别提出让学生写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从中反映学生的想象世界,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第7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一、把选材的自由还给学生,开放习作内容和立意

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时绞尽脑汁,一筹莫展,私下写的日记却灵气飞扬。学生拥有很大的写作潜能,但现实给了他们太多的限制,如泛化的政治论调,使得丰富的现实生活进不了作文。写母亲,没有不勤劳的,做好事不是让座就是拾金不昧,以司空见惯的所谓“好人好事”来服务于预设的光明主题。新课程标准提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拆除束缚学生作文的“紧箍”,首先要开放作文内容和立意,要让学生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人物作为素材,给孩子选材的自由,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问题,去分析,去判断,要让孩子始终以真实的心灵和真实的自我面对世界,让学生敢于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

二、把尝试的自由还给学生,开放习作过程

生活很精彩,趴在地上打弹珠,蹲在树旁看虫卵,举着大网捕鸣蝉,伏在塘边捞蝌蚪……大自然很美妙,日出的气势,月行的温柔,春雨的淅沥,雷雨的轰响,晨雾的迷蒙,白雪的皎洁……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大自然为儿童们准备好的习作大餐。我们要利用口语交际的机会,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到的,想到的。让孩子敢于说,乐于说,自由说,尽情说,说不过瘾的还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地演,再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的写法梳理,鼓励孩子尝试用不同的写法,选择不同的角度,采用新颖的题目,奇巧的构思进行段落或整篇文章的练写。“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实行先导后作,虽然有利于减少学生作文的难度,但往往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写出的作文缺乏个性和新意。而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己的写作活动作为教学的主线。其基本模式是“搜集材料―尝试作文―分类指导―协作修改―完善提高”。在这里,摒弃了教师先行指导的条条框框,实施先作后导,放手让学生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自主地写、自由地尝试。然后,教师按照作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训练。例如,通过投影仪,把一些好的范文展示给学生,勾画出亮点,旁批对亮点的评价;把一些学生在习作中的不足之处或是遇到的习作瓶颈之处进行投影指导和提示,这样一来,对遇到不同困难的学生,给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写作主体得以确立。

三、把运用的自由还给学生,开放习作空间

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现代生活的一种需要。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能依靠那几次集中的作文教学来提高,要突出实用性,提倡随机作文,化整为零,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开放作文写作空间,让学生时时感到作文就在身边,渗透随时运用作文表达的意识,强化作文的实用意识。 (1)强化自我运用学生习作的实践应用是从自我开始的。比如鼓励学生从低年级开始记日记,一年级开始,就可以从简单的一句话日记开始进行训练,把等级制改成评星制,并提出具体要求:一句话得一星,一句话以上得两星,两句话以上而内容又比较有意思的得三星,再加上字迹工整的得四星,以此来激发学生写的兴趣。中年级就可以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写自我介绍、请假条、留言条、借条等。到了高年级,鼓励学生自办手抄报,记录他们自己的成长历程,让他们在自我运用中感受语文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与幸福。(2)普及学校运用班级和校园是学生习作实践运用的最主要场所,也是从自我运用走向社会运用的桥梁。渠道应是相当广泛的,比如复述或转述通知,向师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采访同学、经验介绍、竞选活动或参加演讲,撰写广播稿、参加小记者、给教师写信等。老师要创设活动、提供条件,明确要求。

四、把参与的自由还给学生,开放习作评改

养成了自己修改作文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经常有作文的需要。作文难的“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然而,作文如能自己改,不用请教别人,就能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

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参与作文评改,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修改方法:朗读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儿童只有读出声,自己听得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因此,学生写完作文后,一定要朗读几遍,这样自己就会发现问题并给予改正。其次,教师要讲究批改方法。传统批改方法的缺陷是“少、慢”,批改好的作文还到学生手上,离作文的写作时间已超过一周,学生对该次作文的兴奋早已受抑制,他们关心的多数是分数这一结果,很少对老师煞费苦心的评语产生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改换思路,一是应“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时代要求,收上作文后,全篇浏览一遍,圈出错别字及语句不通的。以总体印象打出综合分,然后,把作文分为好、中、差三部分,第二天讲评,使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使他们能及时,有效率的对自己的作文水平做出评价、调整。老师针对训练重点,安排一定的修改时间,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最后老师检查修改情况,对修改得好的作文,给予表扬。让评改成下一次作文新的起点、新的开始。最后,教师要交给学生批改文章的方法:有些同学在朗读了自己的文章时很难发现自己的毛病,然而读别人的文章,却可以指出许多不足。因此,在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之后,可以让他们互相交换,彼此修改,取长补短。但是,对如何指导学生评改别人的文章呢?教师应该根据年段的特点和要求给出明确的方法指导。比如:画一个金字塔,按照文章不同的分值划出几个评改内容板块,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向上排列,而且把这个金字塔评分标准画在自己的习作本第一页,在评改时方便随时查看。这样学生在改别人的作文时,才会竭尽全力、精心推敲,避免出现误判,多扣分数的情况,同时又提高了自己的作文能力。

五、把想象的自由还给学生,开放习作文体。

第8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一、 在读中练习说话,为作文铺路搭桥

说话训练是小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实际上是为作文“铺路搭桥”。而在读中练习说话训练,是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的一条捷径。

在读中练习说话,即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与技巧。这是一个有序的过程。首先要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盲从回答问题和造句做起。然后,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课文片段让学生反复读,再模仿说,进行片段训练。最后可选择故事性强的文章编故事,进行篇的训练。这样循序渐进,不断训练,逐渐将范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当学生能有条理、思路清晰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时,通向作文的这座桥梁也便搭好了。

二、在读中积累材料,为作文堆砖垒瓦

写作文,跟修房子一样,同样需要材料,材料越多,作文就越容易写;材料越好,作文就越精彩。写作文的材料从哪里来呢?只有在读中积累。

精读课文,凡是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用词准确、语句优美,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应指导学生精读,甚至背诵,使之永久性的留在脑海中,用时呼之欲出,招之就来。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人类创造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他以书籍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鼓励学生 大量阅读,借以开阔眼界,积累词汇,在阅读时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是积累材料的好方法。对与优秀学生可鼓励他们读中外名著,那是人类文学的典范。如 》,它所涉及的内容简直是无所不至。

三、在读中学会想象,为作文插上翅膀

想像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然而, 学生的作文并没有因此而插上理想的翅膀,我以为,这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想象,或想象不到位所至。 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进行表演, 学生积极性,并在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地想象,这样学生写起来就轻松多了,写出来的东西就有真情实感,有感染力!

四、在读中积累经验,使作文走向成功

经验的积累是走向成功的基础,而一切经验都来自实践,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读中积累,而后运用,用中提高,走向成功。

1、积累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是认识大千世界的窗口,观察能力的强弱,也是影响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 ,各类观察方法都已包容,教师应该一课一结,让学生不断的积累观察方法。提高能力,学生学会了观察,作文思路便会清晰起来。

2、积累写作文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一要重视模仿,模仿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起点和作文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或者片段,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可进行仿写;二是要提倡感悟。对于小学生还说,教师应避免进行枯燥的写作指导,提倡读中感悟。实际上也只有在读中才能有所感悟,哪怕是朦胧的意识也行。到作文时便能在笔尖得到流露。在读中感悟,在悟中仿写,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学到写作方法,使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3、积累表达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第9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一、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想像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想像力作用下的动物附上了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和思维。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

如想像作文“未来的×××”,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有难度。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的十分抽象,不知如何写。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实生活,展开想像的翅膀。例如,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空间过于狭小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地下或空中操场,用电梯或升降机来回启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如果激发了学生想象的火花,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不知有多大!

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呢?

1.观察周围尽可能看到的所有事物,捕捉典型材料

学生的视线往往局限于一个小圈子,觉得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没什么可写的。其实,平常的小事也可写出新意来。教师要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安排合理的观察顺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2.动用多种感官,丰富写作素材

观察不仅仅是看,要动用耳、口、鼻、手、脑等感官去多方面地感知或判断,获得真实、全面、深刻的印象,为作文提供丰厚的材料。

3.填写观察记录,养成观察习惯

观察不应只是一次作文之前的例行公事。作为语文教师,除了指导观察的顺序、教给观察的方法外,还应指导学生填写观察记录。

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写作的典型范例。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如《我的战友》一文的插图,被烈火烧身时的巨大痛苦,是通过作者的心理活动侧面描写的,那么的心理感受会怎样呢?可引导学生观察他的神态、动作进行想象。

三、填补一些空白,设置整体形象

在教学中选取一些相关的事物或词语,让学生进行整合,填补其中的空白,也是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画下几种不同的小动物,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想象出这些小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然后进行口述表演,这样激起学生的童趣,他们的想象力就会更活跃。或者随便写下几个词语,让学生编上一段故事,用上这几个词语。这类填空白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坚持长期训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想象要创新

文贵于有创新。想象作文要求想象新颖。想象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使是再现想象,学生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照搬生活,改动、取舍是肯定有的。改动、取舍就是学生的创造。教师应努力指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尽量让其想象呈现多样化趋势。

作为教师,应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展开想象的翅膀。但要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只要想象是合理的,可以新奇,亦可以平实。

学生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都可以导致想象的多样化。在想象衬衣蒙难时,男生的想象往往是:打球时新衬衣丢了或被人误换了,后又失而复得;或是玩火时,不小心把新衬衣烧了一个洞。女生呢,则想象新衬衣染上了污迹,无法洗净;或是不小心挂破了,于是在污迹处或破损处绣上一朵小花,缝上一个装饰口袋。很明显,男生与女生在想象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都很有创造性。要支持孩子大胆的去想,但文章还是不要脱离生活实际的。

想象的多样性,符合生活的客观现实,便于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多指导,少限制,坚持用孩子的眼光去审视作文。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