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独立的货币政策范文

独立的货币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独立的货币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独立的货币政策

第1篇:独立的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冲销干预;货币政策独立性;VAR模型;央行反应函数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IAGJW015)。

作者简介:陶士贵(1966―),男,江海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金融系主任,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金融、金融制度研究;王振杰(1984―),男,江台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货币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2―0146―05

收稿日期:2010―07―16

当一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时,只能在固定汇率、吸引资本流入、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中选择两个,而不能同时达到三者的平衡。中国作为一个处于转型期的新兴市场国家,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巨额的资本流人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内外压力,独立的货币政策和稳定汇率的目标面临着严重的冲突,这种冲突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随着基础货币投放内生性的增强而减弱。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外汇冲销干预措施。

冲销干预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一种,在维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多大程度上冲销了被动增加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如何进行有效的冲销干预、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维持国民经济的内外均衡?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对此高度关注,但尚无定论。本文旨在就冲销干预对货币供给、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文献综述

第2篇:独立的货币政策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三元悖论的理论,对国际收支持续高额顺差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进行分析,发现高额顺差对我国经济内外均衡带来冲击,同时也对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制约。

关键词:三元悖论 国际收支顺差 货币政策独立性

货币政策独立性,就国内层面而言,是指一国中央银行在获得独立于政府的地位后既不受政府干预,更不受外国影响而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就国际层面而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独立性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以实现一国内部均衡为首要目标,即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而不是以外部均衡为首要目标。二是上述的货币政策的“绝缘性”或不易受“传染”,即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受外国经济金融态势及他国货币政策“外部效应”的冲击。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受到很多经济学者的关注。20 世纪60 年代,蒙代尔提出了M-F模型,对开放经济中的小国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固定汇率制下的长期货币政策无效,对货币政策的对冲操作毫无意义,最终只会导致固定汇率体系的崩溃。克鲁格曼(1998)进一步将资本账户开放、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三者之间的冲突提升抽象为“三元悖论”原则,即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只能取其二。三元悖论理论是对M-F模型框架下内外均衡分析的一个发展,它反映了开放经济下经济体系内部所蕴含的矛盾,即开放经济下宏观调控当局面临多重相互交织的目标时必须有所取舍,也为资本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提供了一个易于操作的分析框架。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始于1994年,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双顺差总额突飞猛进(见图1)。

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是我国经济失衡的表现,其形成原因既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系统存在扭曲导致国内储蓄高于投资的经济结构有关,也与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以及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有密切关系。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使得外汇储备充裕,可以满足我国较大的对外支付需求,增强海内外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但也带来了人民币汇率升值、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经济结构脆弱等一系列突出的经济金融问题。

(一)持续高额顺差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

当国际收支大量顺差时,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需求就会迅速增加,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至2012年7月20日汇改七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近三成。在实行外汇管制的条件下,持续高额顺差的流入是人民币升值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即使人民币利率处在低位,仍无法阻止外国资本,尤其是短期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进而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过快加大了出商品出口成本,削弱了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导致出口减少,已给我国出口企业经营造成负面影响。

(二)持续高额顺差使得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且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近年来持续高额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稳定汇率,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买入外汇卖出人民币来干预外汇市场,外汇占款已经成为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这在客观上缓解了部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同时却进一步加剧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尽管中央银行不断利用各种手段冲销外汇占款,总体上基础货币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由于货币供应在源头上一直不断增加,因此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源源不断地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足, 信贷投放大规模增加。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助长了通货膨胀,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续上涨,涨幅超政府调控目标。

(三)国际收支持续高额顺差加剧金融体系的风险积累并造成经济结构脆弱

持续顺差造成流动性在银行体系内不断积聚,商业银行存在放贷的冲动,形成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个别部门产能过剩等潜在风险。部分产业的低效率重复投资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紧张,加剧了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矛盾,增大了对国际资源的需求和依赖,加深了国际贸易摩擦和冲突。持续高额顺差加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积累,并使得经济结构脆弱易受外部因素冲击。一旦国际市场环境发生逆转,出现欧美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需求下降、国际信贷紧缩等情况,就会给国内企业带来出口下降、利润下滑等很多负面影响,经济结构变得脆弱。

持续顺差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信用货币制度下,适度的货币供应量是实现币值稳定目标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高额顺差的情况下,外汇的大量涌入必将导致基础货币的超额投放,由此带来前面所述的人民币升值、银行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等各种负面影响。中央银行为了保持国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通常会对冲外部流动性。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情况下,这些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真的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即使从量的角度可有效冲销持续顺差带来的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而从货币供应量的流向结构角度也难以保证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施行,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受到了侵蚀。

(一)持续顺差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货币供应的总量和结构上。在我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引起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升压力加大,中国外汇储备增加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效应。外汇渠道的货币投放比重提高, 改变了货币供给结构,挤占了国内信贷形式的货币投放,通过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再贷款、再贴现进行基础货币的投放规模进一步被压缩。基础货币投放对外汇储备的依赖程度提高,外汇储备的波动会很快反映在外汇占款和货币供给上。由于外汇储备的波动更多的是由对外经济活动和国际收支状况所决定, 外汇储备的增加无法事先能预料和决定, 外汇占款的增加具有内生性。中央银行面对随机的外汇占款,在判断和操作上存在时滞,对由于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投放进行冲销难以实现同步调控。当冲销措施作用到货币市场上的时候,国内货币市场资金头寸的总量状况以及结构状况已经发生变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进行调控的主动性,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从货币供应结构来讲,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时难以主动控制货币投向。企业创汇能力差异导致不同的企业在结售汇安排下的地位不平等,那些创汇能力强的企业势必具有较强的获取贷款能力,反之亦反。因而需求方向上的结构差异影响货币市场资金紧张与盈余状况,这是中央银行不能调控的。

这些都充分说明,在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持名义汇率的稳定,外汇占款的增长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我国的货币供应已经部分地外生化,即受到外汇占款的冲击与干扰。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二)持续顺差对利率的影响

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但在维持人民币稳定的情况下,持续高额顺差使利率政策的调节功能大大降低。

持续顺差给我国带来的过多的流动性,我国经济中出现了投资信贷增长过快、资产价格膨胀、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问题。一般而言, 提高利率是缓解通胀压力、防止经济过热的常用手段。但我国在利率政策的运用上, 很大程度受制于汇率政策。因为提高利率虽然有助于抑制国内经济增长过热、抑制通货膨胀上升,但也会吸引国外资金流入,使国际收支顺差进一步扩大, 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大。在内部均衡目标与外部均衡目标矛盾时,货币当局优先选择了外部均衡目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发生冲突,为了达到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目标,在央行投放基础货币存在外生性时,利率政策工具无法发挥吸收市场流动性的作用。

此外,央行票据利率的确定必须考虑发行时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因为商业银行会将贷款或投资的收益率与央行票据的收益率作对比。从实际操作的情况看,有很多次央行票据发行时没有得到足够的响应,使得发行流标。为了吸引金融机构购买央行票据,央行必须用较高的票据利率作为条件,这大大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同时这又将推动国债利率及其他货币市场利率上涨,在利差拉大的情况下,必然会带动整个市场存贷利率的上调。这反过来又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加大。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使得央行在发行票据确定利率时受到一定的制约。

结论及政策建议

国际收支持续高额顺差,大量外汇涌入我国,在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条件下,要求中央银行必须经常被动地参与外汇买卖,这必然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利率造成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极大地制约。在持续高额顺差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加强宏观调控呢?

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持续“双顺差”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因“双顺差”而形成的流动性过剩、投资信贷增长过快等问题,货币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与其它政策的协调配合。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还有一些是经济体制不够完善造成的,对于这些问题,货币政策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在结构调整方面的突出作用,加强政策间的协同配合,以利于货币政策更好地行使总调控功能,并为结构优化创造条件。还应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彻底消除制度性因素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的扭曲。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国际经验而言,利率在货币政策中普遍占有重要位置,应充分发挥利率政策工具作用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实行以货币信贷总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导致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对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都提出了挑战。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迅速发展,货币信贷总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趋于弱化,因此我国面临不断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框架的问题。此外,我国惯用的货币政策手段,其调控的空间已趋于有限,并且会严重压缩吸储能力较差的中小银行的盈利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也挤压了这些银行所服务的中小企业获得间接融资的能力,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基于这些原因,我国应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多地发挥利率的调控作用,逐步强化利率在货币政策实施中的地位, 促进货币政策的实施从主要依靠数量型工具向主要依赖价格型工具转变。

促进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发展,完善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进行冲销干预、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时,需要一个交易活跃、主体众多、有广度深度和富有弹性的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来配合。成熟完善的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有助于央行维持名义汇率稳定的外部均衡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内部均衡。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发育不健全,操作工具相对单一、可操作空间狭小,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应促进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发展,增加市场交易品种,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拓展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空间。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余永定.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11)

3.华红梅.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2)

第3篇:独立的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电子货币 交易费用 货币政策

伴随着人类 历史 上每一次 科技 进步,货币作为商品的交易媒介也相应发生形态上的改变,至今已实现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的演化。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货币将实现从“原子形态”向“比特形态”的转变,电子货币也将成为人类货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一.电子货币产生的原因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麦克纳马拉发明的信用卡到今天,电子货币已经拥有了各种智能卡、数字现金、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等多种形式。对电子货币的产生原因进行 分析 可得:

(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电子货币产生的基本原因

由于 金融 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传统业务所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微薄,这就迫使金融 企业 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弥颓势。这样一来,为丰厚回报而进行的业务创新就给电子货币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因为对于电子货币的提供商而言,发行电子货币既可以作为金融创新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又可作为一种新颖的服务手段来吸引客户以增加潜在的收益。

(二)电子商务的兴起内在地需要电子货币的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 网络 在商业贸易中的深入 应用 ,网上购物、虚拟交易等新的

商务模式让人们有了新的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感到支付上的不便。对能够快捷安全的进行支付的新货币形式就有了内在的需求,电子货币不但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而且也具备了基本的货币特征,能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所以电子货币在这种环境下迅速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给电子货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没有信息技术和加密技术的高度发展,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包括各种信用卡、储值卡、数字现金等电子货币形式被普遍地接受并使用是不可想象的,由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除了要考虑能被普遍接受,同时对其的安全性也有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电子货币本身必须是安全的,而且应该同时被认为是安全的才可以广泛地进入流通;信息技术和加密技术的发展则对这一安全性给予了极大的保障。

(四)降低交易费用是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

综观货币形态的演化历史,都体现着这样一种内在机制,就是货币自身的物质价值与其代表的商品价值的逐渐剥离;同时其大小和重量也逐渐变小,慢慢地从可见演化为不可见;这些演变无外乎都是为了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货币流通费用、从而降低商品的交易费用,这也是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电子货币成为独立通货的条件

电子货币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电子现金、数字现金、电子钱包和电子支票等形式,但实践中,这些电子货币都是在原有的现金或存款基础上发行使用的,并不是一种独立的通货形式。2因为从 理论 上讲,电子货币要成为一种独立的通货形式,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独立的支付手段

作为一种独立的通货形式,电子货币被用来进行支付时,当其通过网络以数据信息形式从交易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时,钱货两讫,交易应随即宣告完成。但目前由于被认可程度不同和行业间的限制,电子货币在支付中并不被普遍接受。很多时候,只有将其同比例兑换为传统货币才能满易需求;而个人之间在目前还几乎无法直接通过电子货币完成借贷和支付。所以最终能标志支付完成的还是现金、存款形式通货的转移,真正体现交易信用的仍是被电子化、数字化前的现金或存款。所以电子货币要想成为独立的通货进入流通,独立的支付功能是必要条件。

(二)独立的价值尺度

在行使价值尺度方面,目前的电子货币也还离不开传统通货的支持,这倒不是因为电子货币缺少货币价格标准(元)3,这样的量度只是人为的一个约定基准,

三. 电子 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 影响

国外有观点认为,电子货币的 发展 大量减少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从而减小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使得“未来的央行将成为只有信号兵的军队,它只能向私人部门指出货币政策的发展前景,却无法干预私人部门的政策预期和行为选择”,4这样一来,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就被削弱了;而且,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取代对央行货币的需求,甚至是央行提供的支付结算服务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就将失去稳定 经济 的作用,央行也只能相应淡出货币政策的舞台”。5

(一)央行在经济中的地位不会被取代

首先,央行在货币发行方面的地位还无法被取代,这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其次,就 目前 社会 信用发展状况来看, 企业 或私人信用还远未达到国家信用的高度。所以商业银行利用私人部门的系统进行支付结算的风险还很高,成本也很大,选择央行进行支付结算服务相对而言仍是经济的;与此相似,央行最后贷款人的地位也还无人能撼。

(二)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不会被削弱

在短期内,电子货币的影响不仅不会削弱、相反可能会增强货币政策的效果。一般来说,央行基础货币的变动是通过货币乘数来控制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利率乃至总需求和实际产出,电子货币的发展首先导致货币乘数的扩大。根据以下的货币乘数公式,

其中 、 和k分别是法定准备、超额准备和现金漏损率。电子货币的发展使得公众少用现金,对商业银行来说,也就是现金漏损率的下降。同时,商业银行也将其超额准备降到最低限度,因为电脑化可以使他们精确地 计算 每日所需的准备头寸。如果央行再取消法定准备金制度,则此三变量都大为缩小,货币乘数将相应扩大。此时,基础货币供给小有变动,则整个货币供给就会大为增加,所以货币政策效果不是被削弱、而是因为“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大为增强了。

在长期里,一旦人们根本就不需要央行的基础货币进行日常交易、办理结算等,货币供给量变动因此难以调控利率。那么上述货币政策的效果势必大为削弱。

但是,以往的利率调控主要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来实现,密歇尔·伍德福特根据新西兰的经验,提出在基本不改变货币供给量的条件下,通过对准备金存款的付息,可以实现对隔夜拆借利率的调节。

该控制机制表现在下图中,其中br表示央行贷款给商业银行的利率,tr是央行控制隔夜拆借利率的目标,scr是央行付给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的利率,d1和d2分别是纸币和电子货币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需求曲线,d1比d2平坦是因为在同样的利率水平上,电子货币条件下的基础货币需求比纸币条件下大为减少了。br利率上的水平直线表明央行按既定利率满足所有的借款需求。scr利率上的水平线表示对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付息的轨迹。央行的基础货币供给,表现在曲线的垂直部分,也就是在横轴的m上,央行决定的基础货币供给相对于市场日交易量较小,并且基本保持不变。

在这个利率决定的机制中,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可以既定利率提供任意数量的基础货币,这个贷款利率(br)高于央行欲控制的隔夜拆借利率(tr),央行对准备金存款支付的利息(scr)则低于隔夜拆借利率。商业银行满足流动性需求后,将多余的资金按存款利率(scr)存在央行账户上。(新西兰央行贷款利率高于隔夜拆借利率25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低于隔夜拆借利率也是25个百分点。)因为当隔夜拆借利率位于贷款利率与借款利率的中间,就没有银行愿意以高于央行贷款的利率,从拆借市场上拆入资金,也没有银行愿意以低于央行存款的利率,将资金拆借出到拆借市场,它们势必在这个利率范围内,互相拆借资金,而不是把多余资金存入央行。“因为商业银行的交易规模很大,央行就没有必要再亲自参与交易”(brookes and hampton 2000)。这就是说,央行不必变动货币供给量,只要调节存贷款利率,就能将隔夜拆借利率控制在期望的水平上。

这个利率控制机制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实践中相当成功。

the overnight rate under the ocr6 system in new zealand.7

可以看出,长期中,尽管电子货币对央行基础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都很显著,但是,它还无法改变这样的利率控制机制,这就是说,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时间中,只要适时调整操作 方法 ,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继续发挥稳定币值和经济的作用。当然,这个论断的前提是,电子货币发展不能危及 金融 机构对央行结算服务和最后贷款人作用的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电子货币只是一种二次通货形式,但随着其不断的发展,成为独立的通货将是必然的结果,这势必会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实践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审时度势,以便及时调整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和改革方向,从而有准备地迎接电子货币带来的各种挑战。

参考 文献 :

第4篇:独立的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字:央行;独立性原则;立足基础;“应然”样态;完善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8-0095-01

从15世纪“瑞典国家银行”、“英格兰银行”等中央银行雏形的出现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世界大多国家都建立起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的中央银行。“列宁曾言,毁灭一个社会的最有效方法是毁灭其货币”,这句话足以见出货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作为制定或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机构,中央银行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以其独立性地位为甚。许多国家践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原则,我国也在其列。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原则的内涵与“实然”样态

有的学者将独立性定义为“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而言能够独立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程度”但此定义范围过于狭窄,不符合世界各国对独立性的界定。此定义较为全面:独立性原则是指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执行金融监管、调控与服务的过程中应依法享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职权,并在人事、财务、组织管理体制诸方面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亦既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与政府各部门、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对独立,尤其是要与政府相对独立。提及独立性,各国一般将其与政府相对,即它反映的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现今独立性原则的“实然”样态有四种:(1)央行独立于财政部,且直接对议会负责,独立性很强,基本符合独立性原则的“应然”要求。(2)央行隶属于财政部,基本无独立性体现,与独立性原则的“应然”要求相背离。(3)央行名义上隶属财政部,实质上却趋同“应然”要求。(4)央行隶属于政府,与财政部并列,我国属之。

二、央行独立性原则的立足基础

(一)理论基础

首先,从本质上说,“中央银行是一种为实现货币稳定和政策调节目标,改进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从而给人们带来收益或福利的制度安排。”中央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全社会的利益。

其次,在经济学层面。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决定央行必须具备独立性。货币供给不但受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外生性)影响,还受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内生性)影响。政府为了谋求资深政绩或者促进经济发展,往往会采取策略或联合企业使央行市场面对货币供给的倒逼而不得不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因此,央行必需独立于政府、企业,防止倒逼机制的运作。

最后,在技术层面,目前我国政治家们的经济专业性普遍不强,而货币政策关乎社会的存亡问题,因此,必须使央行独立,将货币政策交由专业人员制定。

(二)现实基础

1、历史基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存在必要性主要体现于国家将央行收归国有后引发严重经济危机这一现象。这使各国相继认识到中央银行独立的必要性。央行独立性渐增,形势得以扭转,货币趋于稳定,经济迅速繁荣。

2、实证基础。正如上述所提,各国使央行重归独立,使通货膨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作为央行独立性原则存在的立足基础。

三、央行独立性原则“应然”样态的选择

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即绝对独立于政府和相对独立于政府。持绝对独立于政府观点的学者将政府与央行完全对立,没有认识到政府与中央银行的对立中仍存在统一这一实质。

央行与政府联系存在必然性与必要性。大多数央行起初是依政府需要而诞生,二者间存在天然“母子”的联系。而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二大手段,二者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实现经济的良性有序运行,因此绝对独立观不可能实现。笔者认为应当以央行与政府的必然联系为基础,追求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这就是央行独立性原则的“应然”样态。央行独立性原则的“应然”样态不仅追求形式上的相对独立,更重要的是追求实质独立性,即无论在立法还是其他方面央行是否隶属于政府的程度如何,央行要尽可能地促成货币调节对经济良性运行的功能。正如卢梭所说:“如果整体所获得的力量等于或者优于全体个人的天然力量的总和,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立法已经达到了它可能达到的最高的完美程度了。”

即如果以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为基础的中央银行和政府互相补充、互相制约的整体所获得的效益,等于或者由于中央银行和政府两个个体效益的家,或者优于以中央银行不独立于政府的政府一个个体的效益,则可以认为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所能达到的效果是理想的。形式相对独立性样态与实质效果独立性样态共同构成央行独立性原则的应然样态,形式相对独立性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实质效果追求的实现,实质效果的追求又促进形式独立性的发展。

四、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原则“应然”样态的具体表现及完善建议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应然”样态主要体现在实质独立性层面。“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决策上拥有很大的技术垄断性(主要是信息上的优势),所以它上报的决策方案往往是唯一可选方案,或选择余地很小,使其在技术方面难以否定,决策结果往往符合中央银行的意图。”可见在我国中央银行根本上能够完成对货币职能。虽然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职能实质上能够得到实施,中央银行的形式相对独立性却甚为缺乏,如《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使央行组织上隶属与政府;第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做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使央行决策上附随于政府等。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形式样态缺乏,中国人民银行仍然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应当针对此问题完善我国立法,追求央行独立性“应然”样态的双向满足。如进行组织隶属改革,借鉴美国经验使中央银行直接对人民代表大学负责,不受国务院领导;在决策权上赋予货币政策委员会以充分的货币政策制定权,无需国务院批准,防止政府因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变相干预货币政策;在人事制度方面,错开政府与央行选举的时间,延长央行管理人员的任期等。

参考文献:

[1]胡道明.独立抑或依附于人――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之法律视角[M].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2]刘少军、王自豪.金融经济法纲要[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

[3]曾宪义、王利明.金融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闫海、石桂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思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5]苏宁.加入WTO与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完善[J].金融研究.2003(04).

第5篇:独立的货币政策范文

那么,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提高货币传导机制的效率,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和加强。

一、央行方面

(一)保持央行独立性

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中央银行还承担着某些政府职能,行使独立的货币政策还缺乏某些条件。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必将从体制和制度上确立,而后,独立的货币当局才能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运行规律客观地运用各种调节手段,维持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避免非市场因素影响货币传导机制的效率。

另一方面,保持央行的独立性不意味着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中拥有特权,而是在央行制定货币政策中引入相对较为全面的利益诉求和协调机制的建言渠道。一旦货币政策制定后,各职能部门就发挥政策的协调和组合作用,包括不断修正货币政策在不同领域产生的不虞现象。简而言之,就是中国在执行宏观调控时,应引入主协调人机制。央行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和执行者,其中立性和独立性是承担这一主协调人的基础。

(二) 提升货币政策工具市场化水平

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条件下,要强化货币政策有效性,必须大力提升货币政策工具市场化和货币政策操作的国际化水平。

1.发展债券市场

① 形成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曲线

由政府债务产品所形成的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曲线是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而我国目前由于国债期限结构不完善,还不能形成完整的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曲线。为给金融市场提供定价基准,我们必须改进国债发行,从每年国债发行额管理过渡到国债发行余额管理;并进一步完善国债登记托管制度,促进国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

②增发国债,地方借款转化为政府债券。

目前可供选择的方案是增发国债,及将各级地方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借款等转化为政府债券。

2.改革和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

应该改变目前单一的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可以根据存款期限、区域和规模的不同,规定不同的准备金比率。

① 按照存款期限长短确定不同的准备金率,活期存款的缴存比例要高于定期存款,期限越长比例越低。

② 按照存款规模确定不同的准备金率,规模大的机构要执行更高的比例。

③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经济落后的区域缴存比例要高于经济发达区域。这样,存款准备金政策能够有针对性地调节货币政策运行。

3.适当调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在现阶段,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效果不是十分显著的条件下,可以视利率市场化进程情况,适当调整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改以国际上通用的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使利率在货币政策操作中逐步占主导地位。

4.注重使用"预调"和"微调"手段

目前,在本外币值稳定的双重压力下,在治理通货紧缩和预防经济过热的两难选择中,央行应该注重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预调"和"微调"作用,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有效调整信贷结构。在经济滑坡时,央行要积极支持经济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出现过热或重复建设时,要以适当的形式表示"担忧"和"关注",对金融机构进行适当的"窗口指导"等,发挥货币政策柔性调节效能,避免对经济发展产生政策震荡。

(三) 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

(四) 充分调动金融市场资源

首先,发展货币市场,进一步培育和完善货币市场主体。一是扩大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主体,创造条件使所有银行机构,乃至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成为同业拆借市场的操作主体,增加同业拆借市场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形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高效统一的货币市场体系。

其次,发展融资制度,对暂不具备市场主体资格的金融机构,可通过具有市场主体资格的银行融资,使大量中小金融机构间接进入拆借市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货币市场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商业银行方面

(一)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化运作

首先,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条件成熟的可以择机上市。其次,要在规范目前中小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基础上,渐次发展一批产权结构合理、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严密、管理科学.对货币政策反应灵敏度高的中小商业金融机构,有条件的可以吸收民间资本,这将有助于对央行货币政策意图作出更加灵敏的反应。

(二)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我们应给商业银行以产品创新的主动权,推进商业银行发行CD、金融债、次级债、资产证券化等业务的发展;促进公司融资券和公司债的发行交易,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提供更多的工具。

三、微观经济主体方面

(一)建立规范的股票市场

我国的股票市场从建立之初到现在一直有行政影响的烙印,使得股票投资者的收益预期不是建立在对经济和企业经营的分析判断上,而是更多地与政策变化相关,使资源的配置发生扭曲。所以,只有弱化股票市场的政策性影响、强化其运作的市场性,才能实现货币传导过程中的资源有效配置。

第6篇:独立的货币政策范文

一、影响县支行职能调整和定位的因素

(一)县域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几个基本数据足可以说明县域经济在宏观经济的地们和作用。一是县域GDP总额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60%,税收超过50%;二是县域就业人口占全国总就业人口也超过50%,而就业人口占全国总就业90%以上的中小企业又是构成县域经济的绝对支柱。这两组数据一方面从总量上肯定了县域经济对制定和检验货币政策是有决定意义的;另一方面,以充分就业作为政策目标的货币政策,如果忽视了县域经济,其意义将大打折扣。特别是县域经济将是未来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更是政策制定的重要参照体。因此,完全有必要为收集和反馈县域经济运行情况,设计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信息资料体系。那么,与县域经济相对应的县支行在整个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反馈作用就不可替代。

(二)“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的分支机构,其组织体系和职能定位总是要受到国家行政体制的影响和制约的。“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湖南省已于2010年开始进行改革。因此,在考虑县支行的职能定位时要充分关注这一因素,要留下足够的政策空间。从目前已经运行的财政体制“省直管县”来看,至少在业务量上就有明显的变化和影响。

(三)完整的县域金融体系下区域金融调控和安全。如果以1984年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开始计算,金融体制改革至今已经进行了20多年了。但县域金融却仍严重滞后于城市金融,其组织体系和基本功能基本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在这一残缺体系背景之下,真正作用于县域经济的融资功能并不完善,资金非农化大行其道,同时,金融风险很大程度上也随着资金的外流被淡化,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安全问题并不存在,因此,也就没有区域金融调控的概念和意识。换一句话说,在这种背景下人民银行县支行的一些功能被国有商业银行上级机构替代。而完整的、市场化的县域金融体系,应该要有相对独立的金融组织体系,独立的融资功能,在市场规则下独立的资金运动方式,当然,其风险暴露和显现也是独立的(但其自我抗风险的能力也是极其脆弱的,这就需要处于县域的人民银行做大量的工作)。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城乡金融体系的差别将会被消弥,因此,必须把县支行职能调整和定位放在完整的、市场化的县域金融体系背景下进行。

二、县支行职能调整和定位的基本思路

(一)县支行在宏观调控中“能做什么”。总行《意见》第三条第1项指出:“加强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的宣传、传导和信息反馈,做好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日常管理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价工作。”这里面应当有三层含义:一是货币政策的宣传和传导。二是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日常管理。三是信息反馈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但从县支行实际情况来看,除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日常管理做得相对比较到位之外,其它两项做得并没到位或还没有涉及,必须加强。

首先,宣传和传导货币政策。从字面上理解,宣传和传导既有统一,又有区别。宣传具有广泛性特点,而传导却更强调特定的对象。宣传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这项工作实际上就是如何引导社会公众的政策预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有三个重要的特定对象:金融机构、政府和企业。对金融机构的传导,从目前县域金融组织构造来看,县支行并不起主要作用,起主要作用的是各金融机构的上级部门。但随着县域金融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金融组织大量的政策传导工作还需要县支行来做;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传导渠道比较单一,而且仅注重于向政府首长的传导,而忽视了对政府部门的直接传导;对企业的传导目前几乎还是个盲区。这些都需要有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规范的手段、措施和有效的平台。因此,县支行一方面要借助各地政府政务网络这个平台(可以开设和建立多个平台),开辟货币政策宣传窗口,并把货币政策宣传与金融知识的普及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公众的货币政策预期,另一方面,要与政府及其部门、各金融机构和企业建立一种货币政策定期约见制度,传导和了解货币政策的动向和执行情况(概括起来就是“多个平台,一个制度”)。

其次,信息反馈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这项工作应该是宏观调控中不可或缺,同时也是央行不同层次分支机构间不可相互替代的工作,还是最能体现县支行在宏观调控工作中地位和作用的工作,县支行理应认真做好。其中,信息反馈,客观地说,这几年,县支行还是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还是受到人员素质的制约,这项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至于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这项工作县支行还没有涉及。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和一个调查制度”,建议总行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尽快研究制定独立的《货币政策县域执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关于县域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评估的相对固定的调查内容和格式,使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成为县支行与金融统计、存款准备金和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日常管理相并行的经常性工作。另外,鉴于县域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建议独立设计建立“县域经济金融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为县域金融运行提供一系列剖面资料,完善货币政策县域执行效应的评估工作,促进县域经济能与宏观经济协调、健康地发展。

(二)县支行在县域金融稳定(安全)中“要做什么”。《意见》中第三条第3项指出:“监测辖区金融运行情况,分析评估辖区金融风险,配合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和突发性事件,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概括起来,县支行在县域金融稳定(安全)中应要做好这么三项工作,一是监测和评估县域金融稳定(安全)状况,二是推动县域和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是配合政府处置县域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

1、监测和评估县域金融稳定(安全)工作。要把这项工作放在完整的县域金融体系中来观察,其监测和评估既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又要含盖象农村信用社(乡镇银行、未来设立的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及信用担保机构等)这种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区域性金融机构,还要包括民间借贷行为。其关键也在于要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县支行根据相对固定的指标体系和格式定期向上级行报送相关报表及向政府、县域内各类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区域金融稳定(安全)报告》(概括起来就是“定期报告制度”)。

2、推动县域和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项工作在总行《意见》中归类在金融服务,监管职能分离后,县支行就一直承担着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收效颇丰。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使这项工作系统化、规范划。比如说,征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可以说是比较早的,但目前在信息采集和使用上仍然存在着不系统、不规范的问题,尤其是在使用环节上就遇到了很多的麻烦,有的甚至引发法律纠纷。征信工作任重道远。又比如说,在农村中开展“信用村、镇”及“信用户”等信用文化建设,这几年县支行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如何系统化、规范化,并建立长效机制却有待于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因此,建议就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要组织力量制定一个《农村信用体系管理操作及评估规则》,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并逐步演化为县支行的一项工作职能。在县域信用组织建设方面,县支行要有所作为,要在推动各类信用组织健康发展上多下功夫。

3、配合政府处置县域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长期以来,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在县域经济中一统天下,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仅局限于一些非法设立的金融组织,而且这种处置往往是全国性或较大区域性的,大多可以按部就班。今后,随着县域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金融组织将不断增加,金融风险发生的几率将大大提高,县支行在处置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会不断彰显,而且这种处置大多是在独立状态下进行,需要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因此,县支行从现在起就要树立一种独立处置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意识。

(三)县支行在金融服务上“如何做得更好”。《意见》第三条的第2项指出:“推进辖内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支付结算与帐户管理、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做好国库业务和国库监督管理工作;加强人民币管理、发行库管理和反假货币工作,监测当地货币流通情况。”这些工作都是县支行的传统职能,关键是如何做得更好。这需要县支行“突出重点,注重安全,干出特色”。

1、突出重点。就是在人力资源安排上要突出重点。随着“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运行,国库业务已经成了县支行的主要业务,特别是“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国库资金集中支付”的推行,国库业务量将会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必须要在现有人力资源情况下,进行岗位整合。以有库房的县支行为例,为了增加国库业务人员,应该考虑将现有的会计国库股与货币金银股合并为金融综合服务股。

2、注重安全。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加大防控和监督力度,确保资金安全。在防控方面,要继续加大制度执行力度,抓好对重点岗位和环节的防控。在监督方面,为了形成这种监督的长效机制,有必要独立设置监督部门(2-3人),人员配置来源三方面,一是适当调整保卫部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使保卫部门从现有的6-7人调减到5-6人;二是将会计国库股与货币金银股合并后,在合理兼岗的前提下,调减1-2人;三是将现有的人秘股一些职能分离,调减1人。

3、干出特色。就是要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支付结算与帐户管理以及人民币管理、反假货币工作上,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一要在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和人民币流通环境上下大力气,并把这一工作与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货币流通总量适度,结构合理;二要在反假货币工作上积极探索,干出特色,杜绝假币在农村市场的流通,维护人民币信誉;三是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为“三农”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县支行职能调整和定位后内部机构框架设想

根据总行“因地制宜,有增有减”和武汉分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层级匹配、精简效能”的原则,可在职能调整后的县支行(以有库房支行为例)设置办公室、金融运行监测股、金融综合服务股、外汇管理股和保卫股等五个股室。人员编制为34-36人(含行领导4人,不含业务聘用人员)。对有相当规模外汇业务的支行可设外汇管理股。人员编制为2-3人。具体职能分解如下:

(一)办公室(6人):具体负责金融宣传、各类信息反馈、行政事务、人事及工资管理、党务、工会、后勤服务、档案保密、对外联络、法律事务、纪检监察、督察督办、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等;

(二)金融运行监测股(5人):具体负责政策传导与信息反馈、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管理与存款准备金管理、县域货币政策效果评估、县域金融稳定与安全监测与报告、金融统计、县域社会信用体系管理(包括征信系统管理及利用)、金融风险与突发事件处置等;

(三)金融综合服务股(12人):具体负责支付结算与帐户管理、贷款卡管理、国库业务和国库监督管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人民币管理、发行库管理、反假货币、反洗钱、电子计算机及各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等;

(四)保卫股(5-6人):具体负责库房安全、院内保卫、综合治理等。

第7篇:独立的货币政策范文

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延续了2004年以来经济发展与增长的模式,在投资与贸易的推动下,GDP继续高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GDP增长率达到11.4%,这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速度。同时,经济过热的迹象日益明显,通货膨胀率不断走高,2007年全年CPl上涨4.8%,9至12月份CPl同比上涨分别为6.2%、6.5%、6.9%和6.5%。资产泡沫存在扩大趋势,到2007年底,A股市场总市值达32万亿元,同比增幅为268%。2007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尽管2007年以来,央行已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但经济热度不减,出现了通货膨胀同资产泡沫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竞相攀升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

中国过剩的流动性有两个主要来源:

一是来自于近些年我国国际收支大量盈余和人民币汇率缺乏灵活性导致的中央银行增发的货币。尽管央行在2005年7月21日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事实上,央行还在努力维持汇率的稳定。当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大量涌入时,为了维持人民币小幅、缓慢升值,央行不得不大量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投放人民币。2003年以来,我国因外汇被动投放的人民币约8万亿元,尽管央行事后进行了“对冲”,但受制于中美利差和冲销成本约束,力度有限。

二是资产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率上升。使得居民持有货币的愿望下降,大量储蓄存款从银行流出,投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过去几年,央行多发了很多货币,但未出现通货膨胀,原因在于居民手中的货币大量转为储蓄存款。随着国内资产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率上升,居民已不满足于较低的、甚至为负数的银行存款利息收益,大量储蓄存款“搬家”,流入股市、房地产市场。考虑到过去20多年来,中国积累的储蓄存款总额目前已达38万亿元人民币,而A股市场资金总额是1.3万亿元人民币,股票、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还会继续涨上去,由此导致的财富效应将使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上升。

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维持汇率稳定存在矛盾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使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巨大压力,央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维持汇率稳定发生了矛盾。

蒙代尔的“三元驳论”指出:一般来说,宏观经济管理者有三个目标,即独立的货币政策、稳定的汇率、资本的自由流动,但是各国不能同时兼得这三个目标,充其量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因此,各国只能在以下三种制度中进行选择:一是以牺牲货币独立来确保汇率稳定的固定汇率制度。这种政策下,资本自由流动,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不得不购入或出售外汇,从而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二是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但以牺牲汇率波动为代价的浮动汇率制度,发达国家一般实行这种制度;三是放弃完全的自由市场原则,实行资本管制的制度,发展中国家一般实行这种制度,也是中国目前的做法。“三元驳论”揭示了开放条件下经济体系内部制度选择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上面临的困境,印证了“三元驳论”理论的有效性。国际经验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对资本流动进行严格管制已很难有效,因为在贸易开放的经济体中人们可以通过贸易渠道来变相绕过资本管制。目前我国的贸易开放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高的,一年的贸易总额占GDP的70%左右,而美国只占20%~30%。从当前来看,国际热钱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绕过资本管制,大量流入中国,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不得不大量投放人民币买入外汇,这意味着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不能由中央银行主动控制,货币政策失去了独立性。因此,在难以对资本流动进行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着以牺牲汇率稳定为代价的独立的货币政策和以失去货币独立性为代价的稳定的汇率政策,这样一个两难抉择。

从当前来看随着我国通货膨胀率上升和资产泡沫风险的进一步加大,中央银行实施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利率的提高。然而,较高的利率又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资本流入,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不得不购进美元,增加基础货币发行,导致从紧的货币政策失效。更甚的是,受次级贷危机影响,美国经济面临衰退,可能进入减息周期。按照中国的通胀形势,中央银行应该继续加息,但如果美联储继续减息,那么中国的利率很可能超过美国利率,届时,人民币将承受更大的升值压力,中央银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空间进一步缩小。因此,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稳定的汇率政策发生了矛盾,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

市场呼吁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

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人民币汇率的高低不仅受我国经济状况的影响,也受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状况的影响,国际资本的走向很难预测,如果由政府控制汇率,会导致政府制定的汇率与市场均衡汇率发生较大的偏离,从而为国际投机资本攻击一国货币留下可乘之机。从国际经验来看,越是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其汇率的波动反而小,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大多是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这是因为浮动汇率可以随时自我纠正对经济基本面的偏离,自动调节国际资本的流向,因而降低了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而人民币缓慢、小幅升值的策略,在刺激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形成资产泡沫的同时,也埋下了将来资本大量出逃,引发货币金融危机的隐患。

汇率稳定应服从于抑制通货膨胀和防止资产泡沫的目标。根据经济学的一价定律理论,当不同国家的商品价格不一致时,会引起套利行为,最终推动两国商品价格趋于一致。目前,中国商品低廉的价格促使世界各地的进口商从中国买入商品,并在其本国卖出,导致中国经常项目的巨额顺差。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供求规律必然发生作用,调整将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产品自身的价格上升,二是本国货币升值,二者必居其一。笔者认为,在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问题上,防止通货膨胀应该是第一位的,不能为了汇率稳定而牺牲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关系上看,货币政策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汇率政策只是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当两者发生矛盾时,汇率政策应从属于货币政策,不应当为了局部利益而牺牲全局。通货膨胀如不加以控制,一旦形成通胀预期,通货膨胀本身就会加速,形成商品价格,资产价格、工资循环上涨,不仅会损害经济增长,而且会拉大中国本来已经相当严重的贫富差距,因为通货膨胀对工薪劳动者的损坏尤甚。此外,通货膨胀导致的实际汇率升值的最后结果同名义汇率升值是一样的,都将导致出口减少。而脱离内在价值的资产价格暴涨不仅会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削弱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和财富的重新分配,而且当泡沫越吹越大终将破裂时,会引发金融危机,大批财富被外国投资者卷走,给一国经济带来严重打击。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人民币稳定且缓慢升值的策略加大了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从2001年起,为了促进经济复苏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经济体相继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形成了全世界的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小幅升值的策略,为过剩的国际投机资本提供了资本流入无汇率风险的环境,助长了升值预期,刺激投机资本大量流入我国,产生输入型通货膨胀,中国在为其他国家的经济调整买单。考虑到目前受美国次级贷危机的影响,西方各国进一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中国由于汇率不升值或升值缓慢将承受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得快,本币就会有升值压力,因为随着该国的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其商品变得相对便宜,其资产变得更有效率,从而会带动其本币升值。中国经济已经连续30年持续高增长,如何处理好人民币升值问题,对于我国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有着重要意义。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日本和德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都遇到了汇率升值问题,面对本币升值压力,日本和德国采用了不同的对策,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日本在较长时间内试图通过干预来阻挡日元升值,这些措施不仅不能阻挡日元升值,反而促成了日本7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率和80年代末的泡沫经济,最后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严重破坏了日本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德国则顺应形势的发展,更多的让市场供求决定马克价值,从而渐进地完成了升值过程。这期间,德国马克升值的幅度虽然稍稍超过了日元,但德国保持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更稳定的经济增长。日、德两国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第8篇:独立的货币政策范文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健康,发展是否具有潜力,最重要的因素时宏观调控政策是否恰当、有效。而中央银行作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机构,责任重大,因此中央银行是否能够独立的制定稳定,科学合理而又灵活的货币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这也是宏观调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世界范围来看,德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德意志联邦银行是德国的中央银行,它的主要任务是稳定货币,同时自己的决策不受政府干涉。尽管这样的方式在过去被大家认为是非理性的德国式“通胀恐怖症”,但是它却以自己优秀的表现证明了其可行性和优越性。因此,在最近的这些年里,德国马克是世界上最稳定和可信赖的货币之一。

现在,只要一提到德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首先想到的就是德国中央银行,他已经成为立体制的代表,同时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中央银行运行体制的专家学者的推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把独立性问题作为健全中央银行体制的首要问题向其会员国提出,建议各国学习和借鉴。

二、案情分析

(一)德国中央银行的资金管理体制

德国中央银行采取单一货币政策目标,即“稳定币值”,而其他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往往拥有多个货币政策目标,这便体现出了德国中央银行的与众不同之处。

那么为什么德国中央银行要采取这样的货币政策呢?原因主要是德国经历过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发生在一战时期,德国滥发货币,使得马克变得一文不值,最终不得不重新发行货币。而在二战结束后发生的通货膨胀,则是由于物资严重短缺,使得经济严重萧条。这两次通货膨胀的教训深深的留在了德国人的心里,因此他们把维持币值稳定,控制通货膨胀率作为了中央银行最主要的任务。

1、德国中央银行能够独立制定并且执行货币政策

德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受法律保护的,1957年颁布的德意志联邦银行法规定,联邦可以独立的执行法律所赋予的权限,不受政府的控制。原因是政府在看待经济发展的问题时,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与中央银行有极大的不同。政治家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往往只重视短期利益,尤其是关于失业率的下降和GDP的增加这些公众较为关心的问题,因而导致忽略一定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增加。

2、代表各方意志的中央银行理事会决定货币信贷方针

德国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理事会,每隔一周开一次理事会,决定中央银行的各项事务。理事会共有成员17人,其中政府推荐6人由德国总统任命,其中包括行长、副行长。这17人中剩下的11人,是由德国的11个州政府推荐任命,最后由参议院批准。从理事会的成员组成中,我们可以看出,德国中央银行代表着不同团体的意志,同时这也很好的保证了它的独立性。

3、联邦银行执掌中央银行的资金

联邦银行根据法律规定,是德国唯一有权发行马克的银行。这样,联邦银行就可以控制整个中央银行的资金,并可以合理的制定信贷政策。联邦银行对资金的控制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是联邦银行只与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不与实体经济有业务往来。它的资金只能用于金融机构和政府。其次是联邦银行与各州银行的资金管理权限划分明确。

4、政府财政的融资受到联邦银行的监管

德国立法机构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严格规定联邦银行对政府融资的范围,使联邦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充足的权利。法律规定,政府能够直接在联邦银行贷款的额度只有60亿马克,其他各州能够贷款的额度只有30亿马克。同时还规定政府不能随意贷款,并且贷款也只能是短期性贷款,必须在三个月内偿还。至于贷款的用途,也有明确规定,只能用于政府财政收支时间不一致,不能用来弥补财政赤字。

(二)联邦银行制定货币增长计划目标的程序

制定适度的货币供应计划有利于维持货币稳定。货币增长计划目标由预测的实质经济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和可接受的物价上涨率三项指标构成。而货币增长目标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德国中央银行要通过各方预测的结果来制定确定各个指标。

首先要采纳一个由5个专家学者构成的小组的意见。这个小组里的每个专家分别独立的管理着一批助手,以此来专门预测和分析当前的和未来的经济走势。其次,还要考虑5个专业的经济机构的预测和分析结果。最后,参考中央银行政策研究部门的意见。

上文提到的这些专家学者会在每年9月开一次研讨会,以便相互交流学习,并对重要的数据做出预测,此外还会提出一些相关的意见和建议。联邦银行最后将这些数据汇总、整理,在通过理事会讨论,来确定未来的政策目标,并在年底公布。

联邦银行的业务还包括对商业票据再贴现实行配额管理、抵押贷款,招标融资,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等业务。

(三)案情启示

第一,独立是明确货币政策职能的需要。根据经济学原理,通货膨胀与事业率之间相互影响。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较低,反之亦然,这一点已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证实。而反通货膨胀政策会对经济造成浪费,进一步导致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因此,有许多人不赞成使中央银行独立和过多的强调通过货币政策来维持货币币值稳定。

第二,独立性对于平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无论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包括德国中央银行,独立只是相对的,不可能完全不受中央政府的影响。为了完成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平衡国际收支的任务,中央银行必须与中央中央政府相互协调配合,并接受政府的指导与监督。

在理想状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当能够相互统一,因而也不需要设立中央银行。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的限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中央银行中的大部分在制定政策时往往缺乏远见,通常会采取能够快速降低自己的成本和获得短期效益的通胀策略。

第三,独立性有利于社会政治因素对中央银行的影响。整个社会是不断进行收缩与扩张的,经济的发张也紧随这样的规律在不断前进。一国的政府在一定的经济周期里,制定扩张的经济政策,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那么,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就必须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果中央银行缺乏必要的独立性,那么就很难做出自己的决策。

第四,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利于避免政府过度的增加财政支出,导致财政赤字。德意志银行作为德国的中央银行,它的首要任务是使政府预算收支平衡,必要时增加收入来缓解赤字。但现实是财政活动并不总是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降低通货膨胀率。当政府支出大于收入,中央银行就要想办法进行填补,此时对于中央银行而言,根本就没有独立性。

第五,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可以有效满足中央银行高效运行的技术要求。中央银行不同于普通的企业,也不同于行政机构,它的运行具有其自身所独有的规律,并且对专业性和技术都要求极高,所制定出来的政策对社会发展经济运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9篇:独立的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模型分析 汇率制度 改革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一条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但西方一些国家却似乎看不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变革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好处,把自己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太低,他们试图要求人民币立即实施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以达到促使人民币升值的目的。他们认为,要想解决全球贸易失衡、缩小国内庞大的贸易赤字问题,就必须促使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否要改革,汇率是否要上升,本文将通过芒德尔―弗莱明模型来分析。

芒德尔―弗来明模型

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芒德尔(RobertA.Mundell)和J.马库斯•弗莱明(J.MarcusFlemins)提出的芒德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Model M-F模型,下同),对开放经济下的IS-LM模型进行了分析,堪称固定汇率制下使用货币政策的经典分析。该模型指出,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有效的,在浮动汇率下则更为有效;在资本有限流动的情况下,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本流动时基本一样;而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在浮动汇率下,则是有效的。由此得出了的“芒德尔三角”理论,也就是著名的“三一定律”。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根据上述原理画出了一个三角形,他称其为“永恒的三角形”(TheEternalTriansle),从而清晰地展示了“芒德尔三角”的内在原理。在这个三角形中,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固定汇率,这三个目标之间不可调和,最多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这就是著名的“三元驳论”。如表1所示。

从芒德尔―弗莱明模型看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

首先,我国的首要目标是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这一前提下,根据“三一定律”,汇率自由浮动须以资本自由流动为前提。现在既然还没有实现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所以浮动汇率制就难以实现。即使实现了,但由于资本尚处于管制状态,按照M-F模型,货币政策也无助于促进内部、外部同时均衡。因为如果实行扩张货币政策,增加了货币供给之后,虽然能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和产量增加,但由于资本不能自由流出,汇率就不会随利率下降而下降,从而不会增加出口,过多增加的产品就可能缺乏销路,结果产量也增加不上去,增加了也会因生产过剩而减下来,回复到原来的产量水平。

其次,我国经济增长更多的要依靠扩大内需,而不能依靠浮动汇率来调节进出口。因此,目前急于改变汇率制度就没有必要,相反还可能因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而承担国际游资冲击的巨大风险。

再次,目前我国尚处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在贸易领域、投资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限制,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仍处于非市场化状态,因此,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货币市场价格还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的实际情况,市场价格的扭曲,就很容易误导企业行为,难免不使企业对币值产生错误的预期,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既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又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最后,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较低和银行不良资产较多的情况下,由于按照“三一定律”,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而又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势必允许资本自由流动,这不仅有可能遭到国际游资的巨大冲击,还将为那些贪赃枉法,盗窃人民钱财之徒外逃资金大开方便之门,同时也可能导致某些银行、企业破产,从而造成金融混乱,甚至金融崩溃的严重后果。

美国把自己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太低、进行了不公平的竞争是没有道理的。芒德尔也说:“如果北京也允许人民币自由浮动,它将会落得与日元同样的下场。”很明显,芒德尔说这话是有深刻内涵的,因为按照他的“三一定律”,在中国目前尚不具备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若实现浮动汇率制让人民币汇率按外汇市场供求决定自动上调,而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的调节机会,和以前钉住美元制度下人为上调汇率一样,都会带来金融混乱,因此,是不可取的。我国应吸取日本“广场协议”的教训。如果我国也屈服于国际的压力使人民币升值,后果也将不堪设想。这是许多西方有识之士都看到了的。如美国摩根士丹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在香港《南华日报》也曾指出,要求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是严重错误。

从芒德尔―弗莱明模型看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着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人民币汇率制度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不变。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冲击,对资本的管制难以为继,人民币汇率必然会趋向于自由流动。例如,根据入世协议,入世后5年内,外资银行和中国银行将实行同等的国民待遇。到2006年,外资银行获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可以预测,在中外银行平等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满足本币和外币调节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以会员制为主体的、封闭式的各中资银行之间外汇市场,就必然被包括中外资银行在内的混合外汇市场所代替,从而使外国资本通过外汇调节市场自由进入国内市场。同时只允许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格局迟早要扩展为可以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的存款贷款,在华外资银行就可以利用抵押贷款的方式进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间接兑换。随着这种自由兑换数量的增大,现行不允许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的管制便会逐渐放松,以至最后实现资本自由流动。一旦实现了资本自由流动,按照M-F模型,固定汇率制与独立的货币政策不能同时并存,即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来调节国内经济,实现国内收入均衡,就不能实行固定汇率,否则,货币政策无效。所以,从长期来看,人民币现行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2005年7月,我国实施了外汇形成机制的改革,但此次改革的幅度较小,它也只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如果人民币汇率改革从此停滞,今后不再有第二步、第三步的后续改革,那么将可能会产生如下弊端:

一是会带来国内经济泡沫化的风险。因为,如果通过外汇占款方式投放的基础货币过多,过多资金流向商品市场,就会诱发通货膨胀。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快速增长,相对应的,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源源涌入,供大于求。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只能被动地收购大量外汇,相应地,就会投放大量人民币,从而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应。统计表明,央行通过这种外汇占款的方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已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遭到了严重挑战。而货币供应的过快增长,会诱发投资扩张、通货膨胀压力、资产泡沫等问题。

二是可能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善。其一,助长涉外部门和对内部门发展的不平衡。其二,影响三大产业比例的协调。其三,妨碍沿海向内陆正常的产业转移。汇率过于稳定,使粗加工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在沿海地区仍可以生存,缺乏向中西部转移的动力和压力。

三是可能诱发金融危机。汇率过于固定,降低了投机资本流动的汇率风险,可能诱发投机资本的大进大出,对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都与此有直接关系。

2005年7月21日的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该说是我国汇率制度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向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改革的起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让汇率形成机制更具弹性,将增加投机资本流动收益的不确定性,有利于遏制资本大规模单边流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也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进而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从国际上看,波兰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从单一盯住、盯住篮子货币、有管理浮动到自由浮动等汇率制度的演变。由于其汇率制度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主动调整,因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可能造成的经济社会震荡。而泰国在1997年之前一直盯住美元,不改汇率制度,结果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被迫大幅贬值,货币、金融危机由此爆发。

但正如我国经历的几次汇率制度改革一样,改革还会继续,不会停动。人民币汇率制度终究会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向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方向转变,只是这一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坚持渐进性的原则,即根据市场变化,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就近几年的改革目标看,还应该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必须与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的不断发育完善相配合。以渐进方式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保持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将对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会造成较大的冲击,不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丁冰.从芒德尔-弗莱明模型看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经济学动态,2004第3期

2.高宏业.人民币升值的六个有利于.管理研究,2004年 第3期

3.张锦冬.人民币是否该升值.经济学动态,2004 第1期

作者简介: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