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半封闭式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县级地区;封闭式教育;优势;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268-02
一、现行县级地区封闭式教育出现的有利条件
由于合乡并镇政策的实施,许多乡级地区的中小学都撤并到了县城,这里不仅是生源的合并,还有师资的合并。原本具有教育硬件设施的乌丹六中,就是乌丹地区合乡并镇后封闭式教育实施地的首选。乌丹六中是过去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乌丹师范学校。院落还是原来的格局,在硬件设施中保留了完备的封闭式教育的配置:主教学楼、可容纳千人以上就餐的食堂、几百人共浴的浴室、男女分开的宿舍楼、开水间、火炉房(六中自己供暖)、小卖铺、四百米左右的跑道操场以及篮球场地。此外,乌丹师范当年建在县城郊外,一是能够保证校外单纯的商业环境不影响学生学习,二是学校周围还有大量的可提供的廉价土地以备学校扩张征用。而内蒙大多数县级地区都保留过去的师范学校或者教师进修学校的旧址:院落大、设施全、地址优,这为封闭式教育提供了现成的教育环境。
(二)合并后的师资队伍是封闭式教育的软基础
以乌丹六中为例,在合并后的师资队伍中,首先是师资水平的保证,90%的教师都已经是师范专科以上的学历,其次是年龄优势,大多教师的年龄都集中在27、28到45、46之间,可谓青壮、男女比例适中。此外,校长在班主任的选择上也很精心,大多是家庭负担较轻者,我在实习的4周时间内,听了所有初中一、二年级语文教师的课程,由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优势,所有教师的课程讲述都使用了课件,(六中的四十几间教室都安有多媒体,而且还专门设有教师集中备课的电子备课室)每一位教师的课程都不仅仅按照教学大纲讲述,而且在语文知识的拓展上都各有延伸,教学方法也是各有千秋,当然这离不开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使得全世界都可以一体化。六中也和市级中学保持一致,每学期都有“异课同构”的教学安排,就是所有同年级的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同时上同一内容,全校公开上课,然后再点评、学习、交流,这种方法当然是有助于教师水平的提升的。县级地区的师资队伍组成比较复杂,有很多民办教师,良莠不齐,这种情况会影响合并后的教育水平,但六中的这些问题在合校前就已经解决,去芜存精,因为很多“民转公”都年龄偏大,到了退休年龄,而且,随着我国教育资源的提升,近几年教师的引进都是在优质师范学校的优质生源中精挑细选的,所以县级地区的教学水平只会越来越高
(三)学校政策的扶持是封闭式教育的保证
六中管理者在班主任的选择上首先保证年富力强、家庭负担轻者,为保证这些班主任的热情,合乡并镇后,教师们都在县城买了房,另外由于县级地区幅员较小,所以即使是离市区较远的学校也不会很远,再有许多教师都买了家庭轿车,学校在班主任的油费使用上有补贴,还有专门的教工食堂,伙食很好且有食补,而且六中猪肉是自己猪场供应的(这也是县级地区办学的优势所在),班主任每月还有早操和自习补贴。这些无疑都是保证班主任工作的有力条件,所以很多教师都自愿承担班主任工作,这就又为封闭式教育的具体管理提供了保障。所谓人在、心稳、质高,因而封闭式教育的前景看好。
(四)学校管理的严格是封闭式教育优势
乌丹六中封闭式教育的方法是采用了准军事化的管理。学校起居时间雷打不动的是早5点半,晚8半点。早晨跑操,无冬历夏,班主任必须跟操。北方严寒,却少有感冒者,每个孩子的小脸都是红彤彤的有生气,不似城里孩子动辄生病,军训时偶有暴亡的,体育成绩不达标者,更是芸芸众多,“增强体质”几成空谈。学生伙食基本上与教师一致,尽管冬春之交,青菜种类较少,但学校食堂还是在荤素、米面、粗细等的调控上尽心尽力,根据学生成长的身体特点,早餐有鸡蛋、牛奶,饭后还有一份水果,学校周围有一些店铺还可以提供补偿性食品,不过学校控制很严,非营养食品不准带入,不像城里学校周围小卖点,各种“垃圾”食品成了孩子们的“天堂”。学生也会经常抱怨食堂饭菜清淡寡味,好在学生每月有4天长假可以回家改善。除此之外,学校每星期也放假一天,但学生不准许离校,洗澡洗衣也是调剂。学生的内务管理极严,学生男女分住,每房8人,上下铺,每人有一储箱,行李规格与大学几近,房间洁净,内务整理无任何修饰之物,又几近军营,宿舍内不许存贵重之物,宿舍内又有舍监看管,所以白天所有宿舍不准关闭,室内井然,尽在眼底。学生晚8点下自习,8点半就寝,半小时洗漱,也好像行军打仗一般。时间虽短,但是学生适应能力很强也很快,我们的实习生对这样的生活、学习及管理方式也很适应,而且在我们实习结束离开时,均有恋恋不舍之情。
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理能力非常强,与城市里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独生子女相比优劣自现。学校管理的严格还体现在日常教学与生活秩序上,学生每天都有晨读,晨读的内容基本上是古文,涉猎的方面很广。上下课和午间、晚间休息时不准在楼道和操场喧哗,课间里两千多名师生竟然没有多少声响。学生吃饭时分男女两队,不同路径前往,并且有教师值班。我们在校期间,总是能够在宁静的气氛中度过,分外愉快。如此管理,学生知礼守矩,尊师重教,纪律严明,秩序井然。
因此,好的软硬件条件、政府的支持、优秀的管理者等等条件具备时,封闭式教育的优势毕显。
二、合乡并镇前的乡间教育劣势
(一)教育资源的简陋
乡下校舍简陋,冬天取暖都是问题,教室四处透风,靠煤炉取暖,而学生宿舍连煤炉都没有,基本上是土炕。教师队伍更是“丰富多样”,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民转公”,满嘴方言不说,中学毕业,几十年没再进修过,一直是“老民办”,而很多师范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宁可扎人堆在市县也决不去乡里的中小学,所以,乡间一直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忽略地带。此外,近年以来,网络普及虽高,但偏远山乡还是难以抵达。而且乡间孩子的父母多是农民,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普遍落后,孩子日常生活的环境也多在乡间,很难接触现代城市的文明。
(二)初中学生的心理变化
学校厨师的孩子逃课,漫山遍野去玩,晚上回家后,他母亲没打骂他,只是第二天带他去山上打杏仁,一天下来,这孩子什么都没说就上学去了,而且随后表现一直很好,这种教育方式在乡间很是盛行,百试不爽。农村的孩子很羡慕现代文明,很想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都很珍惜得之不易的良好教育机会,所以六中课堂的气氛与城市初中的大不一样,他们大多数是敬重教师,而不是畏惧教师,每日晨读不是应付而是热爱,课上听课,全班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即使有走神的学生,也是自己玩,不去影响别人。学生对实习教师的热爱就像是亲人又像是偶像,而城市学校里感觉和学生是更像朋友,他们从没有那种崇拜的眼神,这就是城乡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因成长环境的不同所带来的心理差异。
三、县级初中封闭式教育的发展和改进
(一)教育资源的改善
许多县级地区封闭式教育的校舍多选在以前的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旧址,由于这些学校系80、90年代的产物,至今校舍多有老化,而且随着生源的增加,旧校舍需要翻新,新校舍需要加盖。当然,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原乌丹师范的基础很好,偌大的校园至少需要两千以上的学生支撑才不赔钱,因此增加生源没有问题,但学生宿舍需要翻新或者重盖,而且,由于这几年六中的升学成绩和办学口碑非常之好,只要校方敞开,生源不愁。这样,不仅学校硬件需要改善增加,教师队伍也期待扩充,翁牛特旗教育系统这几年也存在教师资源老化和缺乏的问题,但另一方面,许多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又不能够进入,这就需要政府在教师考录方面积极改进,以期优秀的教育资源能够顺利进入。
(二)乡、县生源的合并是封闭式教育即将面临的问题
乌丹县城初中的学生是以学生来源进行划分的,六中就全部都是乡间的孩子,而三中又大都是县城的孩子。可是随着六中教育口碑的上升,许多县城的家长也希望把孩子送进六中。而随着国家对合乡并镇政策的收紧、节奏减慢、规模缩小,像六中这样的学校生源也会逐渐减少,当然,县城生源可以作为补充,但是,随之增加的是管理方面的麻烦。不同地区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在生活、学习习惯、人生价值理念等方面都差距很大,如果圈到一个学校,势必增加管理难度,当两地生源合一,这种磨合还需管理者思考如何对待。
(三)师资水平的提升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是西安铁一中教育集团管理,2013年4月经西安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包括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在校学生5000多名。学校占地180余亩,投资3亿多元。校址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内的灞丰二路,东临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南靠西安纺织城客运站及地铁纺织城站,北接西临高速公路收费站,环境优静、交通便利。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实行学习、生活、活动一体化的半封闭式管理。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灞丰二路1号
邮编:710038
电话:029-83747185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学校德育 困惑 生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30-01
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及教育对创造新生活的作用;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不管杜威还是陶行知,强调的都是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教育只有与生活相联系,才能充满活力。然而,现今的教育似乎更多的是与生活相脱离的,其中道德教育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报喜不报忧”式的教育使学生失去对现实生活中矛盾与丑恶一面的认识。生活世界充满各种矛盾与丑恶现象,但是我们学校德育似乎在有意回避生活中的这些问题,其教材中叙述的都是正面的好人好事,阐述着应该怎么做,而很少涉及生活的阴暗面。给学生展示的尽是灿烂,使学生的所学与其所处的生活世界不一样甚至对立,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无法认清生活中的矛盾与丑恶,也无法认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2.德育内容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无法满足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状况,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价值,伦理道德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但是现行学校德育的基调还是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套,似乎是在设法让社会发展遵循着原有的道德规划,亦就是试图让社会适应道德,而不是让道德规范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德育应该说注定是失败的,因为它无法满足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3.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实行严重隔断了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机会。现在学校流行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其实这是一种“圈羊式”的教育,我们的学生本来就生活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了解社会少,认识社会浅,而封闭式管理让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奴隶,生活的蒙童,难以想象这样的学生能适应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能融入社会洪流。
以上三类问题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现行学校德育严重地与学生生活世界隔离了,它直接造成了学生人格的分离。学生学的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在学校规范中做一套,在现实社会中做一套。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行为往往会失范,其精神就会空虚,就易发生信仰危机,严重的会使其人生观发生畸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忧虑。
面对忧虑,我们就得去寻找解惑之法。笔者以为学校德育只有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德育才可能有效,教育才能有希望。
首先,要让学校德育丰富多彩,要知道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切不可用干巴巴的以道德说教进行学校德育,更不能一关了之的“圈羊式”教育,学校应千方百计多形式多渠道地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开展多彩多姿的寓教于乐的活动,鼓励各学科的老师积极挖掘教材内涵,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比较、去辨别、去体会、去认识、去升华。
社会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这要求德育的内容也要更新,道德教育要尽可能丰富地涉及现代社会发展遇到易对人们价值观产生影响的新问题,如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生态伦理问题、和谐人际关系问题、公平竞争与合理差别问题,以及网络道德问题等。及时让学生感受现代社会的变化与时代的脉搏,“花架子”式的德育显然没有了实效,应代之的是由各学科教师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活动中去,因为现行新课程中各学科已经强调与丰富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及学生活动的开展。
其次,是让学校德育务真务实。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生活是真实的,但真实的未必都是美好的,我们要向学生展示生活美好的一面,因为这是主流,但也要让我们的学生直面生活阴暗甚至丑陋的一面,这是无法回避也不容去回避的,因为我们的学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现实社会中。学校德育内容要从社会实际出发,考虑社会这个大环境。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变革。社会上鱼龙混杂,积极的、消极的、先进的、落后的、高尚的、低级的,泥沙俱下。我们既要坚持正面教育,用社会中的新鲜事物和先进事迹、光辉人物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还要引导他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认识社会上诸如腐败、贪污、行贿受贿等消极、落后甚至是丑恶的现象。
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教育者要正确引导他们去认识这些矛盾,去剖析这些阴暗的东西,从中帮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去看待这些问题,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决反对不切实际的高调“圣人道德”教育观,那种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等说教,绝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因为它缺少对合理的个人利益的最起码的尊重,缺乏公平公正原则。因此我们应倡导基于现实的“公民道德”教育,如自尊自爱,平等待人,诚实守信等,在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基础上,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解决其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总之,生活是进行有效德育的基石,它总是指导、启迪学生成长的路标,学校德育要焕发生命力,就得让它回归生活世界,学校要致力于让各学科老师都行动起来,将其融于各学科的学生活动与社会实践中去,使之回归实际。我们知道:听到的记忆不深,看到的容易忘记,只有亲身体验过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正是生活体验带来的刻骨铭心,才使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自我启发,并且将受益终身。生命是美丽的,基于生命的教育也是美丽的。就像生活,每天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或深刻或单调;或喜悦或郁闷;或甜蜜或苦涩,这一切都赋予了德育很丰富、很新的内容。生活在这块德育的土壤里,我们学生的收获一定会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龚永兴 《生活德育,真实产生力量》 思想理论教育 2005(1)
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学习上的“困难者”、“负重者”,这是由于当前文凭热所导致的。他们把学习当成负担,在学习中他们没有成就感。因此,对学习就没有信心和耐心,在他们看来他们是为了迎接下一次的失败而学习,这样的学习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就“此起彼伏”了。
职业学校中目前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和半封闭式管理,这是为了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当然也是为了使学生没有惹事生非的时间,学校设了早自习、午自习,还有晚自习。但在管理中发现,下午第六节课后到晚自习前的一段时间是学生出事的高峰期,让我们管理者有些力不从心。可是我觉得职业学校90%以上的学生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有些只是学习暂时落后。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总是无事生非。让老师、学校领导很头痛。其实,教育者的所有用心和努力如果不能通过学生认同这一环节,那么一切心血都将付诸东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育者一味采取强制的办法,一时一地可以让学生认可和服从,可是只要环境一变,教育者全部努力得到的只会是更为强烈的反叛和报复。
我觉得针对职业学校的那些爱惹事生非的少数“坏分子”,可以采取其它的手段。比如,可以只让这些“坏分子”在星期六下午第三节课后上一堂法律或思想教育课。这样也避免了那些警告、记过等处分只是流于形式。对那些“坏透了的学生”来说,这些行政上的处分没有起到一点作用。正如我班有一个学生所说的,受不受不处分,读不读书,对他来说没什么,只是家长逼着他来学校,受了处分后,处分撤消不撤消对他来说也无所谓。但是,如果让这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下午第三节课后能自由活动,而自己却要上课。我想他会重新审视处分的地位的。对于处分的撤消也不能只是时间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另外加一个条件,就受处分后的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所补的思想教育课进行一次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撤消处分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些让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头痛的学生。他们在学校什么都不怕,只怕学习和“剥夺他们的自由”。我常和一些爱与任课老师顶嘴的学生谈心,他们告诉我学校管得太严了,他们觉得很压抑,经常会心情不好,有想爆发的感觉,所以,有时他们无法控制了就上课捣乱并且和任课老师顶嘴。“将心比心”吧,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也是从学生时期走过来的。学生的想法很多也是我们当年的想法。其次,学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吸引学生,我曾在部分班级做了一些调查,如果可以不学一些课程,问他们将选什么,结果有20%~40%的课程都被学生淘汰了。现在,全国性的新一轮课改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因此,在职业教学中,我们也应以学生为本位、因材施教,应从实际环境出发,从尊重学生的选择出发,寻找适合教育和学生学习的新模式和新办法。
从智育的角度,到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可以说都是一些在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后进生。对于那些夸张一点来说连a、b、c都记不全的学生一味去强调英语的重要性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对他们糟糕的成绩,不但老师不会有好脸色,而且学生自己也不会有好心情,尽管表面上有很多学生对分数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但在他们的内心,他们也一样希望考一个好成绩。我们的职业教育不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成栋梁之材,而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学有所用。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多给一些学生成功感。因为失败已不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和自强,失败让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学习开始自暴自弃。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时多花点心思和功夫。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以专业为主,应该让他们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他们多学一点,可以重塑自信的课程,例如一些学生可能对手工、绘画、机电、动漫设计或摄影等感兴趣,可以将这些课程作为他们可以选择的专业课,也可让他们选择一些将来走上社会有用的技能课,如计算机的应用,或者让他们选一些可以陶冶情操的课程。这些做法也符合当前的课改精神,同时对职教师资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总之,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自主的去选择自己想学习的课程。让学生有事可干,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无事生非”,让他们做一个成功的学生,这样我们才能期望他们能做一个成功的人。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家陶先生的“创造宣言”永远不会过时,我们所有的职业学校的师生都期待着职业教育能创造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和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校园交通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09-02
随着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在校人口也急剧上升。而随着高校与社会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校园里的交通方式不再以单一的步行为主,干道上充斥着各种机动车辆。校园交通量的快速增加,给校园交通埋下隐患。当前高校校园交通问题正逐步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学者们对此类问题的探讨也更加全面与深入。
一、案例回溯
位于宜昌城区的三峡大学校园内,一条城市主干道穿越校园,校园内车辆川流不息。对于这条道路的交通管理一直较为棘手,修建至今,事故时有发生。2012年2月29日,一名已毕业的三峡大学研究生在路上被撞伤至死,引起了极大反响。这条马路名为大学路,连接学校南北门,双向4车道,全长1.9公里,限速30码。2月29日晚9时,三峡大学后勤职员罗晓峰驾驶轿车沿大学路由东向西行驶,行至图书馆门前时,以62码的时速撞到正在过马路的张双平,伤者不久死亡。案发6小时后,肇事者前往公安机关自首。随后,警方根据鉴定结果,确认事发时罗某为酒驾。事故当晚,该路段立即封锁,学校相关部门对事发地点进行了处理,并疏散围观师生。事后几天,案发地点陆续有对死者的悼念仪式,大多是学生自发组织,学校对此主要采取劝服和疏导的方式。随后,此路段减速带被垫高以防事故再次发生,保安人员数量也比事发前明显增加。
二、案例分析
高校校园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个人安全意识淡薄、校方交通管理不善、外在自然环境恶劣等。其中,交通管理是重要保障。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校园交通管理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以下将对此进行陈述,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1.高校校园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校园交通管理据校园差异,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及全开放式三种管理形式。[1]三峡大学属于半封闭式校园管理,允许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出校园。虽然这样方便师生出行,但对于校园交通管理十分不利,导致问题丛生。①校园交通管理经费不足。高校对交通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远远不够。一方面,高校的基础设施规划往往由规划、基建部门负责,保卫部门无权参与,忽略了交通安全管理的执行需求,而资金缺乏也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偷工减料。另一方面,经费紧张也导致了人员配备不足,大多数高校没有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案例中,事发时为下课高峰期,但并没有专门人员对交通进行监管和疏通。②校园交通网络不健全。在健全的交通网络中,基本的交通设施应予以保证,但很多高校校园内,除了路口及公交站牌等地有斑马线、减速带及少量标志外,外来车辆基本可以畅通无阻,安全隐患随处可见。三峡大学在此方面的管理不够规范,学校对出入机动车辆控制十分松弛,入校时无需登记,案例中肇事者驾车时速远远超过规定时速且为酒驾,在入校前未将其制止,事发后又逃逸,说明学校的交通安全网络尚未形成。③高校交通管理无法可依。目前,我国对高校校园内的道路交通没有直接的法律可以参考,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无法可依。三峡大学保卫处的网站上对于校内交通管理的法律依据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及另外几条相关通知。没有一个较为公正、公开的条文依据,事故处理起来难度很大。④校内交通管理措施实施阻力大。大多数高校会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交通细则或管理办法,从而维护校内的交通安全。但制定者的意志和履行者的认识往往不一致,面对制定出的交通管理办法,很多师生不理解、不认同,这增加了保卫部门的管理难度。[2]面对可能引起的与师生的纠纷及矛盾,保卫部门在管理上打折扣、行人情。如三峡大学保卫处在2011年11月公示了《关于办理校园机动车通行证的通告》,明文规定要对进出的车辆进行通行证管理,但直到现在还未实施。
2.高校校园交通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据悉,校园内发生过交通事故的高校不在少数,而面对血的代价,除了在事故发生后补救,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预防、应对交通管理问题。①建立健全校园交通管理制度。目前,国外在高校交通管理方面大多有法可依,相关法律较为健全。现阶段我国要制定一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法》还面临诸多困难,各高校可先制定《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条例》,或在一些区域先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立法试点后再制定全国性的法律法规。高校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校园地理环境、学生数量、道路状况和机动车的容量,制定出校园交通管理制度,做到在管理中有章可循。②加强校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校园内人多、车多、停车难是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关管理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学校交通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投入,缓解校园交通压力。③做好校园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高校制定各种安全法规及条例并未认真贯彻执行到位,原因在于制定者和履行者之间没有形成共识。因此,高校交通管理部门应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举办诸如“安全宣传月”等活动,宣传安全知识,更应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④建立校园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国内外部分高校已引入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如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均收效良好。[3]所谓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在整个校园交通系统中,运用先进的电子通信系统、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施综合管理,实现校园交通管理现代化。[4]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与完善道路网络监控系统功能,实施主干道24小时监控,在掌握交通流量基本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电视监控、抓拍等手段实时记录各种交通违法状态。二是建立交通管理系统,主要是收集和处理道路交通系统的各种信息,及时对各种控制设备发出命令。三是路口实施优化配置,特别是针对高校混合交通的实际,实施多相位信号控制及信号灯优化配置。
高校校园交通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十分复杂的工作。[5]学校和相关负责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对校园交通硬件设施的投入,科学规划校园交通建设,完善校园交通管理制度。如此,才能为师生员工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华明.校园交通安全管理[J].高等函授学报,2010,(4).
[2]李伟.高校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风险管理,2011,(4).
[3]杨宁,管玉峰.校园车辆智能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3).
[4]刘艳华.中美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2,(3).
关键字:开放式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人文校园;校园旅游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及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把高校校园建设推向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巨大发展,将全面影响校园规划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景观设计师、规划师、建筑师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有必要科学地调整校园规划设计的模式与方法,深入地研究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理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是,如何使高校适应更加开放的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校园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也与校园环境的规划有着直接关系。因此,研究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与开放的社会和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适合当前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前提下的校园景观规划策略,可为当前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1 我国高校建设开放式大学校园的必然趋势
1. 1 中外高校校园建设简史
纵观中外高校的发展史,便可发现校园规划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过程。西方历史上的大学校园都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四合院修道院封闭式校舍到现代开放式校园的发展过程;发展的模式为欧洲中世纪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封闭型”校园、18 世纪~19 世纪北美以美国伯克莱大学为代表的“开敞分散型”和现代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开放型”[1] 。
我国古代的大学主要以国子监、书院等形式存在,校园布局采用封闭式的中国传统院落式空间结构,如岳麓书院、江宁儒学府等;这与封建社会要求及儒家、道家的思想要求是一致的。我国建国以来的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第一次是20 世纪50 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采用规整式格局;第二次是20 世纪80 年代的教育复兴,校园规划的重点是对经过10年动乱遭到严重破坏的老校园的改造与整治[ 2];第三次就是现在的教育大发展而引起的开放式校园的建设。
1. 2 我国高校建设开放式校园的原因
1. 2. 1 开放式校园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
当今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需要建立起多层次的共享空间和活动场所来支持与满足社会人员的需要。高校的产业和科研、文化、旅游等,不仅要服务于校园内的受教育者,更要向社会开放,实现校园内的资源与社会共享,为学校和社会同时使用,使得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并体现对平民的关注。
1. 2. 2 现代教育理念的改变所引起的高校向社会的开放
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人才的培养在量上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在质上倾向于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授课方式由传统的老师向学生单向传授转向老师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学习的内容由过窄的专业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包括社会人文、做人品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陶冶,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提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21世纪的高等学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校园向社会开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开拓型的人才,需要向社会敞开,以保证师生与社会有广泛的接触并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锻炼。
1. 2. 3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等引起的高校向全球开放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不断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借鉴和使用世界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国外成功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体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留学生教育。高校中留学生会越来越多,必然会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大学校园必须向全球开放,要提供不同文化的融合和营造兼容多样性文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在校园中形成“国际环境”,如鼓励和引导高校师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国际学术发展动态,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对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开放应该是我国大学城今后一个阶段必须努力的方向。
1. 2. 4 高校后勤社会化引起的高校对社会的开放
大学校园原有部分功能,如后勤、师生的居住和中小学等配套直接向城市转移;校外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或其他集团公司进行开发和管理;高校的社会服务、生活服务、产业开发等必然造成高校与城市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1. 2. 5 大学城的建设引起的高校的开放
如今,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在建大学城。大学城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等鲜明的办学特色,它要求高校之间彼此开放,在优势互补的原则下,协调学科发展,实现教育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3]。同时,很多大学城都处在省、市交界处(如东方大学城地处京、冀交界处) ,在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延伸服务到周边城市。部分大学城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加盟,如东莞大学科技城在吸引北京大学等26 所一流高校进驻。
2 开放式大学校园的景观规划对策
2. 1 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加强校内交流
素质教育需要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除课堂中的知识学习外,课外的交流应成为课堂的必要延伸。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应本着“环境育人”的思想,根据交往活动的不同营造立体的、多层次的参与性系统空间,来丰富校园共享空间框架。校园交往空间形态应层次分明,有各类广场、各种绿地、步行道、联系走廊、庭院等;且强调空间的连续性前提下的有序流动与转换,形成各类空间的开敞与封闭、人工与自然、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使空间充满活跃的生气和愉快的变化,创造出从公共、半公共到半私密空间的自然转化,既反映了信息社会对空间流通和开放的要求,又保持了传统空间亲切宜人的尺度。为师生及校外人员提供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识融会的交往空间,来满足师生的礼仪、集会、运动、休闲、交流等功能要求;加强空间场所的功能复合性和模糊性,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交往需求,激发校园空间的活力;积极开展创新实践锻炼,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同时注意全天候的交流场所(风雨走廊) 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师生营造宜人的交往环境。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促进各学科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
2. 2 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开放,加强师生与社会人员的交往
高校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师生与社会有广泛的接触;同时,高校随着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加速,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也日益密切。因此,大学需要推倒厚重的“围墙”,主动归于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之大花园中的“世内桃园”。在校园景观规划时应重视“社会校园结合部”的环境设计,让大学成为社区文明中心,从而使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在实习中成长、带动和激励所在地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在景观规划中在校前区和图书馆、体育场、科技产业区等向社会开放的场馆周围安排各种交流的场地,并举行科技咨询服务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加强同社会的双向多元的交流和沟通,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校园对社会的开放。
2. 3 重视人性化景观规划设计
新时期“大众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同时会造成众多老人、残疾人出现在校园。这就要求校园应成为一个“以人为善”的场所,呼唤“人性”回归是新时期的校园景观设计的又一重点。校园景观无论在整体规划还是在细部设计方面,都应从使用者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即空间的营造、植物的配置、小品的尺度及布局、材料的选择上等都要以人为本,以人的行为规律与审美标准为基点,要考虑到校师生日常生活行为的需要,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学生加以关怀,从而创造快捷、高效、舒适、优美的校园。
2. 4 合理开展大学校园旅游
校园旅游将成为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的大学既有百年名校,又有新兴的大学或新校区。它们或具有古朴、典雅、厚重、执着的人文景观和学术精神,或具有优美、秀丽的自然景观,都可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开发。既可让校外人员感受大学文化氛围、普及科学知识、欣赏自然美景,又可让高校被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还增加了社会人员与师生的交流机会。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通过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学校特色的人文景观,使之成为极富特色的旅游资源。每个学校要深挖学校内涵,突出自身特色;老校园突出浓厚的人文资源和多元的景观;新学校或新校区要强调自然环境为特色并积极培育新校园文化景观;科技园(高校与科技园结合) 要充分发挥科技特色,强调参与性、专业性和趣味性。
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而高校则是实施与发展教育事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如何规划适应未来开放式大学校园的景观,以符合未来世界潮流需要,是这个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因此,需要清醒地根据开放式的大学校园的要求,慎重地进行景观规划,创造出具文化内涵、人性化的校园空间环境,满足师生、社会人员的需要,从而最终使校园环境成为培养新型人才的孵化器和社区文化中心重要的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 ]姜耀明,王晓丹,石红梅. 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 新建筑,2002(4)
关键词:移动平台;幼儿园;家园互动系统;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2-014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于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投入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基于移动平台的发展与普及,幼儿园在办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入信息化手段,面向幼儿园家长,建立一个家园互动平台,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保证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而言也同样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幼儿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移动平台的幼儿园家园互动系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使得传统的封闭式幼儿教育变成开放式教育,给我国的教育方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1 基于移动平台的幼儿园家园互动系统简介
所谓的幼儿园家园互动系统是一种通过移动设备将幼儿在学校的成长过程与表现情况以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家长,便于家长随时随地查看了解自己子女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与家长就幼儿的各种情况进行快速、便捷的零距离沟通交流,使家长能够轻松地跨越空间上的距离,直接参与到孩子成长的教育过程当中。基于移动平台的幼儿园家园互动平台具有多重功能,例如,通过视频、影像等直观的方式促进幼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保持信任与理解;制作完整的幼儿成长档案;调动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便于管理者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实施全方位的管理;有利于教育部门开展大数据库管理工作等等。基于移动平台的家园式互动系统为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与途径,使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更加具有创新性、融合性与时效性,对于协同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2 幼儿园家园互动系统建设工作的现状分析
1)政府层面
尽管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给予幼儿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但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计划范围之内,所以上级部门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尚未形成全面的认知。与中小学相比,目前我国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大多都是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几乎没有涉及。
2)幼儿园层面
多数幼儿园如今实施的仍然是全封闭或半封闭式的教育模式,并且这种现象在城乡差距方面体现地尤为明显,在一些县城或农村的幼儿园中,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方式仍停留在传统面对面交流的单一层面上,既费时又费力,就目前的家园共育工作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一是,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工作还不够深入,主要以幼儿园为主导,家长过于被动,导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是,幼儿园过于强调自身的教学理念,没有体现出家长应有的地位;三是,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共育工作还停留在浅显的层面,合作交流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为电话、家访等,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都非常不方便;四是,家庭方面的幼儿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既没有发挥家长的成长引导作用,也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双边互动关系,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
3)教师层面
就目前家园互动系统的建设情况来看,幼儿园教师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的整体水平偏低,甚至有一部分教师或幼儿园管理者自身对现代化教学技术和相关产品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在教学过程中不愿意使用这些技术,这种现象在年长教师的身上尤为普遍,所以学校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信息培训工作,提供他们的信息综合素养水平,满足教学需求。
4)家长层面
如今的幼儿园家长大多都是年轻人,对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也渴望通过这些电子信息产品与幼儿园和教师进行简单方便的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长状态,或者在家进行家庭教育时,也同样需要来自教师专业、有针对性地指导。然而,目前我国只有少部分的幼儿园建立了基于移动平台的家园互动系统,绝大部分的幼儿家长依然只能通过传统的方式来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获取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3 基于移动平台的幼儿园家园互动系统主要特色
1)强化网络环境建设,构建互动平台
为了进一步满足家长与教师的沟通需求,幼儿园可以设立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网站,最好为中文域名以便幼儿园家长们的查找。在此前提下,幼儿园还需对网站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个性化编排,最大程度地调动家长们的互动热情。通过不同主题的板块内容设置,全面地反映儿童的成长、学习情况,进而满足家长各方面的需求,增强校园网站在家长与学校互动交流中的所起的作用,构建起一个良好的互动共育系统。
2)发挥网络优势,建立成长互动的家园平台
借助平台,幼儿园能够准确地掌握幼儿家长的基本信息,如工作、学历、兴趣爱好以及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意愿程度等,并安排H硕哉庑柿辖行记录、审核、备案。目前,整套工作流程已被大多数的幼儿家长和教师所认可,在移动平台的技术支持下,有利地保证了教师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家园互动系统作为家长和教师互动交流最主要的窗口,为家园共育工作创造出了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该平台,家长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教师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建议,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强化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实际作用,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沟通优势。
4 加强移动平台支持下家园互动系统建设工作的有效措施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幼儿园应积极地思考如何才能有效打破以往封闭式的幼儿教育模式,寻找可行的开放式教育理念与实施路径,促进家园沟通更加立体化的发展。要想实现此目标,不仅仅是幼儿园、家长和教师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其他各级相关部门也应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共同促进幼儿园家园互动系统的建设工作。
1)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协调改善基础条件
由于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幼儿园家园互动系统建设能力也有所不同,政府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一些办学条件有限的幼儿园的资金支持,并制定相关的政策优惠政策与扶持政策,在教育经费拨款方面,适当地向学前教育倾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推行的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当前的基础条件,为学前教育争取到尽可能多的社会资金,使幼儿园受益。
2)幼儿园管理者应提高重视程度,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教育理念
首先,要加强对幼儿园领导层和管理层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正确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发自内心地认同培训理念,从而在日常管理的工作过程中才会主动地应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例如,从幼儿园领导来看,应高度重视基于移动平台的家园互动系统的建设,利用该平台树立幼儿园的品牌形象、完善教学设施、创新教学方式、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等等,提高幼儿园的办学水平。
3)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为了提高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幼儿园还应不但完善相关方面的制度,例如在结合本校教学实践情况的前提下,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一方面要重视培训的理论成绩,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幼儿教师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教师实践的能力,将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直接与其聘任、升职、工作考核等事项挂钩,从而形成一种不断督促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激励机制。
4)加强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水平
就目前而言,幼儿园教师整体的信息化素养水平较低,这是阻碍移动家园互动系统建设工作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幼儿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基本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应用水平。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制订明确的关于幼儿教师培训计划,根据目前的教学实情,统筹安排培训内容,增强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提高教学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5)创建优势教学资源分享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基于移动平台的幼儿园家园互动系统自推出后受到众多幼儿园与家长的喜爱,目前,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均已开始推广这种家园互动平台,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优秀幼儿教师,通过平台,全国的幼儿教师们可以跨越空间进行教学研讨活动,互相分享、学习彼此的教学经验与先进的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与进步。
6)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构建家长与幼儿园的交互平台
在网络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技术快速打通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通道,通过移动平台,家长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子女在学校的动态成长信息,在教师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更加合理地参与到幼儿教育当中,提高自己的育儿能力,同时,幼儿园家长也能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幼儿的教学情况,起到一种监督作用,针对幼儿园或教师工作上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促进幼儿园办学水平的优化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平台技术与信息化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幼儿教育改革过程中引入这一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家园互动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从本质上改变幼儿园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提升整体教育环境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从而为今后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生兰.示范性幼儿园网站“家园互动”栏目的观测与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4(1).
考试试题保密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既关系到校风、学风及考试的公平、公正,又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为了做好试题保密工作,强化保密意识,特制订本规定。
一、命题
试题及标准答案在考前属于绝密材料,命题期间的保密工作由各系(部)负责。各教研室按照命题要求拟定好试题后,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密封、签字,并指派至少两人按规定时间提交考籍科。命题教师要签署《考试命题保密承诺书》并作到:
1、不向任何与考试命题工作无关人员透露自己参加的课程考试命题工作;
2、不向任何人泄露试题内容;
3、绝对保证命题所用计算机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命题结束后即销毁与试题有关的草稿纸和电子文本,不保留命题副本;
5、命题结束后即认真清除命题用参考书内的命题标记。
二、制卷
考试制卷工作由教务处考籍科完成,制卷期间的保密工作由教务处负责。制卷过程采取半封闭式集体工作,制卷过程要做到:
1、明确责任,分工负责,互相监督;
2、试题专人收录,收题计算机双密码保密;
3、专人制版(原件、废版、整理放好)、印刷(废版、废纸不得乱扔)、封存保管;
4、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制卷室;
5、作废试卷、废版、废纸不许带出制卷室,每日离岗前在有关负责人监督下统一销毁。
三、考试期间,应做好试题的发放及回收工作,要认真履行签字手续。监考教师及考务工作人员要认真核对实考人数与回收实考试题数是否一致,缺考及空考试卷要交回考籍科。
四、阅卷
教研室阅卷过程中各环节要落实到人,专人负责和监督。要严格履行交接手续,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五、考试人员保密规定
1、考试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2、考试人员不得将考试试题抄袭转录,不得乱丢乱放,不准随意扩散,不准擅自翻印;
3、考试人员在岗位上要守住自己的口,锁好自己的柜,看好自己的门;
4、考试人员杜绝在公共场所携带与考试题有关资料;
5、考试管理人员离岗、离职前要把所保管的有关文件、资料等全部清理移交,不得带走。
六、考试试题保密工作事关重大,教务处及各系(部)要安排专人负责试题的保密及管理工作。各级领导要带头执行考试试题保密各项制度,相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试题保密意识,做好试题保密工作。对违反考试保密制度泄漏试题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七、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考试保密承诺书
本人参加____年____月____课程期末/重修/补考考核命题工作,在命题工作期间直至考核结束(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将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守国家、学校有关保密法规和纪律,并作以下承诺:
1、不参加任何有关该课程考核的补习、辅导活动。
2、不向任何人透露试题的内容和命题工作情况。
3、不向任何人透露命题人员姓名。
4、若有任何形式的泄密行为,愿意接受组织上的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学院/教学部:
关键词 工读生 心理健 冲动性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86
Abstract Using "mental health diagnosis test "(MHT) and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 scale table" (MSSMHS) of 151 servitor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explore servitor of the mental healt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ulsiv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rvitor a major mental health problem in learning, adaptation and impulse control; servitor of impulsivity and physical symptom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ed significantly, and with pressure and anxiety of learning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Key words work-stud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mpulsivity
0 引言
工读生是因情绪或行为方面的问题无法在普通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或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又不够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或刑事处罚条件的中学生。①他们在封闭或半封闭的工读学校内接受行为矫正、道德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对工读生的教育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对他们的研究也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与普通中学生相比,工读生在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表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攻击性情绪和消极抑郁情绪、焦虑性高、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等。叶宝娟等人(2015)的研究表明,工读生病理性网络使用与表达抑制呈显著正相关;②非适应性认知是病理性网络使用的中介变量。③李闻戈(2008)等人的研究表明,工读生的攻击性情绪和消极抑郁情绪表现比普通中学生生突出,但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④刘新学(2010)的研究表明,工读生执行功能低于普通中学生,在反应抑制能力上可能存在缺陷。⑤在人格特征上,张福娟等人的研究表明,工读生在自我控制能力上比普通中学生差,⑥⑦其焦虑性高以及易冲动等,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⑧
工读生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一块不可或缺的内容。只有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比较好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工读生与其他的具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一样,都表现为控制能力差、易冲动。⑨⑩当前对工读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冲动性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对工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冲动性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研究。
1 工读生心理健康现状
本研究以某工读学校的初中三个年级和高一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共发放问卷170份,对问卷回收进行整理并经过效度检测后得到有效问卷151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9%。根据《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内容量表分的常模,大于8分意味着在该分量表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小于3分表示没有问题,而在3~8间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不严重。通过对《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各个内容量表的分数统计表,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两个分量表的分数小于3,另外六个分量表的分数都在3-8分之间,其中学习焦虑的值接近8。这显示除了孤独和恐怖倾向外,工读生在其他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根据《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各分量表常模,各量表均分在2分到2.99分之间,表示该因子存在轻度问题;在3分到3.99分之间,表示该因子存在中等程度的症状;在4分到4.99分之间,表示该因子存在较重的症状;均分等于5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严重的心理症状。总均分的判断标准与量表分的标准相同。通过《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各分量表的分数统计表可见,工读生只有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情绪不平衡三个分量表的均分在2~2.99之间,其他的分量表均分都在2以下,但都接近2。这显示,工读生在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情绪不平衡等方面存在轻度问题,同时其他的如强迫、焦虑等方面也应该值得我们关注。工读生在该测验上的总均分为1.96,总的来看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但总均分也接近2,这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调查显示,工读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学习方面、适应方面、冲动控制方面。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大和学习焦虑性高;适应方面表现为对人的适应不良和对环境的适应不良;冲动控制方面主要表现为冲动倾向明显和情绪的不平衡。学习是该年龄段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家长对他们的学习结果的高期待是学习压力和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适应不良可能与生活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等有较大的关系;冲动控制方面与他们自身的人格特征有关。
2 工读生的冲动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冲动性本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表现,同时它往往在其他的心理健康因子作用下表现出来,比如当一个人十分焦虑的时候更容易表现出冲动性的行为。因此冲动性与其他心理健康因子的关系的了解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外化的冲动问题。《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中有一个冲动倾向量表测量冲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没有直接的冲动量表,但情绪不平衡直接表现为冲动。艾森克人格理论中神经质这一维度是以情绪稳定与否来体现的,情绪不稳定则易冲动。因此,将冲动倾向与情绪不平衡两个分量表与其他心理健康分量表做相关分析。调查显示,冲动倾向与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地相关,情绪不平衡与学习焦虑、学习压力不存在显著相关,都与对人焦虑、身体症状、抑郁、焦虑等有极其显著地相关。
冲动倾向与情绪不平衡的值都比较高,因此工读生的冲动心理值得我们关注。Z工读生与其他的行为偏常青少年如未成年犯一样,他们易冲动,在自我控制方面比较弱,因此常出现冲动失常甚至激情犯罪、自我伤害等,其原因主要有情绪状态、父母教养方式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等。调查显示,代表冲动性的两个维度与对人焦虑、人际敏感、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偏执、焦虑、抑郁及身体症状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地正相关,这些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与自己身体状况方面。比较有趣的一个结果是这两个维度与学习焦虑、学习压力两个方面的相关不显著。以上结果说明,工读生越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人际方面,越容易出现冲动的情绪和行为;学习压力和学习焦虑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导致冲动行为的出现。
3 工读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3.1 家长在关注孩子“物质”的同时要关注其“精神”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需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这就是对孩子负责,也认为是爱的表现。对孩子的关注、沟通更多地体现在“物质”层面,他们往往一年没有和孩子见几次面,见面了也没有很好的沟通,尤其是双向的沟通。他们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家长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而从来不听听孩子的声音。家长每次关心的也就是学习的成绩,不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少关心孩子过得怎样。青春期是孩子比较叛逆的时期,孩子需要家长更多的陪伴与沟通。
3.2 学校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其“成长”
工读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让工读生在学校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还具有法制意识、拥有健全的人格等。但目前的大多数工读学校受到家长的思维影响,更多地关注“学习”,以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评判标准,对学生的“成长”关注不够。因此攻读学校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重视。第一,管理上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现在的工读学校大多是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学生在学校里每天有规律的作息,使其有秩序感、规则感。但若军事化程度太高,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因此应该有让孩子释放天性的平台与机会。第二,课程设置应多关注“成长”。有的工读学校更多地开设知识类课程而很少开设人格塑造类课程,如有的工读学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发展自己的课程,他们的一些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可以通过该课程得以发现与一定程度的解决,从而塑造健康的人格。第三,开展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从调查中发现,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冲动性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注释
① 廖峻.工读生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与同伴关系的特点及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3.
② 叶宝娟,郑清,蔡蓓.情绪调节策略对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工读生病理性网络使用关系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80-83.
③ 叶宝娟,刘建平,杨强.感觉寻求对工读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1):96-104.
④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情绪状况的实验研究[J].法治校园,2008(5):33-37.
⑤ 刘新学.工读生与普通初中生反应抑制能力对比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6):671-673.
⑥ 张福娟.中学生和工读生人格特征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0(4):78-83.
⑦ Logan,G.D., Schachar,R.J.,& Tannock,R. Impulsivity and inhibitory control[J].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7.8(1):60-64.
⑧ 张福娟,谢立波.工读生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2):86-89.
⑨ 朱海,白学军,郑志龙,.未成年犯与中学生抑制控制能力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3.33(4):35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