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范文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农学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

第1篇:大学农学就业方向范文

1.专业发展概况。河北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立在农学院中,以大农学为基础,课程体系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培育学生具备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系统接受现代科学发展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诊断分析、规划设计、决策评价等)的基本训练。在师资队伍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占67%,副高占22%;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3%,硕士学位的占67%;专业涉及农学、农村发展、经济管理、土壤农化、社会学等,共同组成了区域农业生产工程与技术推广、区域农业生产工程规划与设计、农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区域农业发展与管理、现代农业研发理论与方法五大研究方向的多学科融合的教师队伍。

2.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业存在问题。

2.1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尚有分歧。目前我国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仍然遵循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没有考虑到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河北农业大学自2002年开始实施选课制度,但高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中专业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依旧悬殊。如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现有45名教师,本科学生1100人左右,每学期开设的公选课仅有固定的10门左右,实际上是将选修课变成了一种定向的必修课。选修课上课经常安排在周六或晚上,实验环节因空间和时间原因不能如期开展,上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2.2就业观念。多数毕业生倾向于在大中城市就业,在就业去向上也更关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企,这使得上述地区和部门的竞争更加激烈;部分毕业生心态浮躁、眼高手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3.原因分析。

3.1教育观念滞后严重制约人才培养。在“重学轻术”、“重义理、轻技巧”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地方本科院校趋向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作为评定办学水平的标志,重理论研究、科研实力,轻大众教育、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后备力量不足,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现行的招聘体制很少从行业一线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职教师又不可能在一些社会行业兼职,加之对外交流的机会较少,导致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多,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3传统观念制约。虽然国家不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对农业高校的支持力度,但农业院校在全国院校学科体系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用人单位对涉农高校专业存在一些偏见,招聘过程中的“离农”、“避农”现象时有发生,这使得农业院校毕业生,特别是处于交叉学科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业岗位较少。

二、对策建议

结合针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生就业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河北农业大学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经验,提出如下对策:

1.优化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结构,为学生成才提供优质资源。提高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落脚点应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的充实创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等具体环节上。具体说:(1)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科学规划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2)主干课程讲授实施“参与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3)实践教学体系将全学程实践环节相衔接,强化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4)建设一批高质量教材,为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环节保障机制,提升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探索培养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创新机制,完善教学科研激励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各项教学管理体制和学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督导制度,严把教学质量关,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3.加强第二课堂实践环节,提升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依据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加强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布局、项目管理、农业推广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升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学习期间,教育学生树立“全学程自我推销”意识,从而达到“上学有目的、学习有方向、学成有用途”。

第2篇:大学农学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新疆高校;农学专业;生产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34-02

一、农学专业生产实习现状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因此对生产实习不够重视[1]。农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在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生产实习是农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并在以后学习中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石河子大学作为兵团唯一“211”院校,农学专业是大学最具特色也是成立最早的专业之一。目前,农学院农学专业生产实习安排在三年级第二学期,采取多点实习制度,每个单位为一个实习小组,一般1~5人。从四月份到八月份,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实习点开始驻点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归实习单位统一管理,并按照实习计划全程参与生产过程。同时,确定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实习地点,安排实习学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及实习前培训。在实习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学生与实习单位,发现问题便及时解决,定时对实习点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习内容的安排及实习的具体指导工作,并及时与校内指导教师交流学生实习情况。笔者用两年时间对生产实习点、学生实习过程及实习效果进行了调研,发现现行生产实习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改进农学专业生产实习提供参考。

二、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实习单位比较分散,不能实行统一管理。近两年来,农学专业实习单位有三十几个,遍布南北疆,如乌鲁木齐、阿克苏、库尔勒、伊宁。由于距离学校较远,学校指导教师不能经常性地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指导实习工作,从而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有些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期间的作息有严格的规定,能够做到全程悉心指导,而有些单位则把学生放在实习基地很少过问。分散的实习地点也使实习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更重要的是差的实习质量很容易动摇学生的专业信心和专业兴趣。现在很多实习单位以科学研究或作物育种为主,但在科学研究和作物育种的过程中,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与真正的农业生产差别很大。新疆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几乎全程机械化,但在实习单位的作物种植中机械化程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反应农业生产的情况,从而使生产实习与农业生产脱节。

2.实习单位性质多样,实习待遇和实习内容不统一。实习单位既包括企业单位如种子公司、肥料公司,又有事业单位如各级农科院所、农牧团场。实习条件差异很大,有些单位的住宿条件可以达到宾馆标间的标准,而有些单位食宿条件及安全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其次,实习补助不同,多则一千五六,少则三四百。实习待遇相差悬殊,容易引起实习学生对实习单位的不满,产生矛盾。实习内容不统一,个别实习单位安排的实习内容简单。简单的实习内容会使学生感觉实习生活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最突出的问题是实习单位研究作物比较单一,可能只有一种或两种农作物,结果使得学生除了实习接触的农作物外,对其他作物的了解不多,学生不能拓展所学知识,从而使得生产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3.部分学生对生产实习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实结材料简单。在实习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圆满完成单位分配的任务,在工作中能够主动与老师交流。有些甚至可以提出很好的建议,为实习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但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足,比较单一。在生活中缺乏独立性,交际能力不强,而且缺乏自主完成任务的思想意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能冷静的思考和合理的解决,容易做出过激表现,与实习单位或指导教师产生矛盾。也有一部分同学反映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没有多少收获,总是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机器一样执行命令。这一情况从实习日记、专题报告和实结中也可见一斑。专题报告是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对一个问题的理解和深入分析,是衡量学生实习效果的重要参考。实习日记则记录学生实习中的具体工作及对每项工作的总结,反映了学生对生产过程的掌握程度。有些同学写日记和专题报告犹如记流水账,丝毫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有些同学几个星期只写一两篇,究其原因就是工作缺乏自主性,观察能力不够。但大部分同学专题报告选取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写作中除了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陈述,更融入了自己的见解,专题写得非常深入。也有同学地实习日记记录得非常详细,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实习生做了很多工作,掌握了生产操作的基本要领。因此,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认识实习重要性,学会带着问题和目的进行实习,能够更好地提高生产实习效果。

三、完善生产实习的意见与建议

1.建立健全规范的生产实习基地、生产实习内容及考核制度。对于以农学专业为优势或特色专业的学校应该重视生产实习的作用,加大投入,建立规范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能够保证实习学生食宿及安全,从而避免学生往返实习地点与学校的安全隐患。安排合理的实习内容,能够保证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掌握新疆重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如果能够实现几个涉农专业统一实习,如资源与环境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及农学专业,多专业教师共同指导,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实习效果。

2.把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融合到生产实习中去,如作物栽培实践课、作物育种实验课及种子学实验课。有些课程仅限于课堂讲解,对于没有相关背景的学生来说,学习内容太虚幻,不容易理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果能够把一些课程内容放到生产实习中讲解,然后通过实习进行实践,这样既能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丰富实习内容。以往生产实习仅仅局限在农作物的生产阶段,即整地、播种、管理和收获,但对于后续工作,如考种、轧花、种子加工、检测及销售等很少涉及。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成为提高农业产值的重要方向,而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不断加大。所以增加学生农产品深加工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保证。新疆农业中的“一红一白”就是指棉花、番茄和辣椒。目前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教师主要从事棉花、小麦、玉米的育种与栽培研究,所以学生接触的作物比较单一。辣椒和番茄产业在新疆具有广阔的前景,如果实习时实行多专业共同实习、多导师联合指导,那么农学专业的学生将从蔬菜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身上学到更多知识。

4.开展专门实习指导课。尽管学院每年生产实习之前都有一次动员大会,对实习重点、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都反复强调,但缺少统一实习效果普查,而且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生产实习来达到理论结合实际、促进自身成长的目的。在实习之前,不但要做实动员,还要开设有针对性的实习指导课,讲授在实习过程中学习的重点、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及时开展实习效果检查。通过座谈会结合汇报的形式了解学生实习效果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争取做到对于问题和错误早发现早纠正,避免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才发现一无所获的现象。

5.明确实习目的,不能把生产实习与工作或毕业实习相混淆。现行的分散实习机制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目前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和一个专业的重要标准,但不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毕竟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虽然分散实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就业率,但实习内容单一,管理不方便,效果差异大,进而影响实习质量[2]。建立实习基地,统一安排实习内容和实习指导教师能够使生产实习更加规范,减少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实习效果。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业也应该引起重视,需要采取相关措施配合实习制度的改革。在毕业前安排专门的就业实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联系实习单位。与实习单位达成一致后,学生可到实习单位进行短期工作实习。这样既可保证生产实习的质量,又能够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就业率。通过生产实习的磨炼,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农业生产经验,提高了实践能力,这无疑为后期的工作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及解决力度,农学专业学生将成为社会的急需人才,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应该以夯实理论基础及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作为提高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生产实习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从而在教学基地建设、教学内容安排、指导教师配备等方面加大投入,使得生产实习更加合理、完善、丰富,在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总之,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农业发展的重任。大学生应该多参加生产实践,加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学习专业知识,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了解当代农业发展前沿,为将来的生产、研究做准备!

参考文献:

第3篇:大学农学就业方向范文

1农药学科的发展

农药学科在我国仍是一个新兴学科北京农业大学于1952年创建了第一个农药学专业.距今仅有50年的历史。却得到了快速发展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有关学科专业进行调整时,将农药学上升为植物保护学的二级学科:国家在“九五”和叫一五”规划中加大对农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各农林院校也纷纷建立了农药学硕士点、博士点,培养农药学高级人才。农药学科的发展已经成为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绝大部分植保专业本科生毕业之后所面对的就业岗位,往往与农药有很大关系,如农药营销、农药技术服务、农药管理、农药残留检测、农药应用和农药开发等。但在国家本科招生专业目录上没有农药学专业.因此,许多高等农林院校都在尝试开办与该专业相近的专业.开始了农药以及与农药相关专业的本科招生_3]。从2002年开始,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及莱阳农学院等.陆续在植保系或植保学院下招收制药工程专业农药学方向的本科生同时西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海南大学(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也在原植保专业中招收农药学方向的本科生而更多的农业院校则是通过加强《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来系统介绍农药学相关的知识体系这些举措对农药学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说明农药学在我国现代化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

2海南农药现状及农药学科的建设

海南热区对农药的需求量巨大.但海南农药企业基础较薄弱,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农药市场较为混乱.应用管理方面严重滞后及存在盲目促销等现象。同时,农民施药水平低.综合防治观念薄弱.病后过分依赖化学农药.不注意清理田间病虫源及采取各种农业的、生物的防治措施,滥用和乱混农药现象严重,使得防治效果差.又污染环境这些都直接导致海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农产品农药残留污染所致的人畜中毒事件屡屡发生2010年初的水胺硫磷等高毒农药残留超标所致“毒豇豆”事件.再次给海南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敲响了警钟2010年底.海南颁布了《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修订)》,规定在海南禁用的农药品种多达52种要解决海南农药的诸多问题.除了政府制定禁用高毒农药加强农药管理的决策与举措外.还需发展高效、经济、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品种以替代高毒农药,需要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研发能力及加强农药的科学使用与管理而解决问题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完善农药学科体系.培养合格实用的农药学专业人才。

2.1海南大学农药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

农药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影响到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和竞争力.同时也影响到用人单位对高校的社会评估。为了适应农药学科的发展以及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农药学科系列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进行规划、改进和完善,就成了当务之急。《植物化学保护》作为研究和指导科学合理应用农药的一门学科.在农药学人才的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植保专业的学生对于农药的认识和了解主要通过对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学习_4]海南大学于1965年创建化保实验室.主要承担农学类本科专业的《植物化学保护》课程。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本科教育计划的调整.我校相关学科的设置及教学计划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及改革.植物化学保护总学时从100缩减为5O.其中实验学时却增加了3学时.并增加了0.4周的课程实习.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在原有化保实验室基础之上.于2000年创建农药学实验室随着高校的扩招计划.2004年增加了植物保护专业农药方向:2005年又设置“制药工程”专业农药方向.同年开始招收农药学硕士研究生2008年建立了“农药学省部共建实验室”近年.我校植保专业的教学计划出现较大的调整.在农药学科的建设、农药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开始全方位的改革我校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资料收集.结合本专业实际提出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在新设多门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并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生产实际.更新和补充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了科学无害化控制技术及农药的安全使用方法研究目前我校已开设的与农药学科有关的课程除原有的《植物化学保护》外,还包括《杂草识别与防除》、《农药生物测定》、《农药毒理学》、《生物农药》等专业选修课程。针对农药方向本科生新设专业课程有:《农药学》、《化学制药工程》、《农药分析》、《农药剂型与加工》、《农药残留检测》、《田间药效试验与分析》、《农药合成》和《生物制药二『=程》等。农药学的系列课程所涉及的专业,包括植保、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及园艺、农学、果树等农学类专业。

2.2农药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必需紧跟时代步伐时代在前进,社会在不断进步.教学改革的步伐也不会终止.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学改革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动力但是教材的编写和修订需要较长时间,不可能将本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进展以及一些与课程密切相关的“边缘知识”都汇集到一本书中。因此在理论教学中.需要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使其更加充实、新颖、结构更为合理,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教学手段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农药加工、田间施药及毒理学研究等学生不能亲自实践的内容,以及一些比较枯燥乏味的、难以理解的章节,通过图片、动画、穿插的视频等更加生动、直观和形象地表达出来。优秀多媒体课件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并调节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和趣味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E8]。但是.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课堂讲授只是播放幻灯片.我们强调的是以多媒体为主.适当辅以板书;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及作业为辅,建立多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借鉴其它学校的il女革经验.改变以往老师一味灌输的方式.充分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实地考察式等多种教学珏;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参照华南农业大学等的方法提供学生登台讲解机会.培养学生查阅专业文献资料、提高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以专题形式向学生介绍农药研究的最新动态.对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采取辩论式教学.对存在争议的内容进行探讨;通过对实验室、农药厂的参观、对农药实验方法、生产技术的了解。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农药老师在理论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验实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实验操作环节.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2.3农药学实践教学的改革

农药学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紧密联系的特点。我校不断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是新开设了许多实验、实践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和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激发其创新意识,以提高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二是设置了独立的课程实习.课程实习是在授完理论知识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门实践课程.并专门建立了课程实践操作基地.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开展实习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生积极性很高,认真执行并主动对出现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三是教学计划中还安排了l周的植保综合实习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条件和海南知名的农药厂、农药经销部门等校内外教学基地.通过在农药企业实习、参观、市场上常见农药品种调查等了解生产实际.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及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实际应用的掌握四是与老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利用科研来促进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通过实践环节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篇:大学农学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专业技能竞赛;种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23-03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中国种业的快速发展对种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高素质应用型特色人才支撑[1,2]。青岛农业大学作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始终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坚持教学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原则。以“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重应用、高素质”为宗旨,不断建立完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有效途径[3]。近几年来,我校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称种子专业)技能竞赛教学改革中成效突显,并积累了一些办赛经验。本文就我校种子专业技能竞赛促进种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的有效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其他专业、院校应用型特色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一、专业技能竞赛是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种子专业技能竞赛是体现“研究实践+生产实践+课堂教学”三途并重、均衡发展的“三足鼎立”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知识学习和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3,4]。专业技能竞赛实践教学方式具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发挥学生专业特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磨炼意志、锻炼毅力、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应用实践能力等作用,对培养符合现代种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特色人才起到不可低估的影响[5,6]。

1.以专业技能竞赛为载体,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种子专业技能竞赛内容既要符合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要贴近种子生产实际;既能涵盖我国种子产业化工程的“五大系统、15个环节”又能涉及学科研究前沿。要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必须在掌握好书本知识基础上多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多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相关知识点的交流,以增加知识积累。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种业发展动态、关注国内外最新种业政策及信息、接触学科发展前沿等,不断开阔专业视野,让学习更有针对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展示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种子专业技能竞赛是学生“理论学习―实践应用―自我升华”的桥梁。通过专业技能竞赛,学生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具体应用操作联系起来,将掌握的知识点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同时,专业技能竞赛能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在种子生产中的应用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兴趣感,进而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彻底转变“理论知识很枯燥,一心等着划重点,死记硬背过考试,三天不到全忘记”的应付式学习心理,真正将学以致用的思想植根于心,真正实现“以赛促学”的教学效果。此外,专业技能竞赛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发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进而深入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综合应用素质。

3.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素质。种子专业技能竞赛在培养学生组织管理、人际沟通、团结合作等方面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我们鼓励种子专业及相关专业热爱种子科学的学生以团队形式积极参赛,共同完成竞赛任务。该方式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学生沟通和协调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学习意志和心理素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田间玉米杂交”技能竞赛,就要求小组成员在掌握玉米杂交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做好授粉计划,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共同在单位时间内顺利完成单位小区玉米植株的授粉任务,避免出现果穗漏套、漏授、挂牌错误等生产实践问题。竞赛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沟通,使学生更加理解师长平日教诲,全面提升自身综合应用素质。

二、加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技能竞赛内涵建设,形成良好赛制

种子专业技能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好方法,也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实践教学形式。只有符合种子产业升级和专业技术应用创新实际,不断加强种子专业技能竞赛内涵建设,形成良好赛制,不断提升竞赛水平和质量,才能更好地为当今种业现代化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1.不断凝练竞赛特色,做好学生学习考核评价。种子专业是一门以技术应用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学科交叉性强、涉及领域广。在竞赛内容设计、方案实施、操作规程确定等方面应依据种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种业生产实际,并参考《ISTA规程》、《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农作物种子加工操作技术规程》及相关种子领域权威书籍等,突出专业特点、淡化专业限制、营造良好专业技能竞赛氛围。充分利用好校内条件,挖掘社会资源,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专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承办专业技能竞赛。第一,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承办种子专业技能竞赛,以便相关项目顺利开展,如场地提供、设备支持等;第二,邀请种子行业专家学者作为嘉宾,对竞赛情况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加强学科交叉,促进学生交叉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双向选择”平台,通过充分展示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其今后顶岗实习、顺利就业提供了良好机会;第五,以专业技能竞赛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考核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学习情况。课堂教学之余辅以竞赛,强化了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提高了综合应用素质等。

2.不断进行竞赛实践教学改革,优化赛制。“公平规范、完善提高、与时俱进”是办好种子专业技能竞赛的经验总结。第一,组织形式上要坚持产学研合作。以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技能竞赛为导向,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突出种子专业特色,扎实准备竞赛工作;第二,赛组委要准备充分、组织严密、协调得力、服务周到、坚持标准、裁判公平、监督复查以保证赛事圆满,充分发挥其积极意义;第三,竞赛命题方式逐步由单纯实验操作转变为以解决种子生产实际应用问题为主的指导性命题,且呈多元化趋势;第四,建立良好的奖励制度。竞赛设置上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通过全员参与、层层选拔到最后角逐,入选决赛的学生均可获得相应的荣誉证书,除一、二、三等奖外另设有鼓励奖和种子奖等。这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肯定和鼓舞。此外,还可考虑向学校申请或向企业拉赞助给获奖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第五,实行参赛学分制。根据竞赛获得的名次等评分标准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作为奖学金评定的重要依据;第六,考虑各竞赛项目的拓展性、关联性和可持续性,逐步形成完整的种子专业技能竞赛项目体系;第七,及时对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不断解决完善、积累经验,办出水准、办出特色,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3.认真总结,及时反馈,促进教学改革。为了通过种子专业技能竞赛考察学生理论学习效果,竞赛指导老师主要由专业任课教师担任。专业任课教师通过认真研究竞赛情况,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发现学生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任课教师一方面需将竞赛中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及时反馈到理论教学上予以解决,不断优化课程改革,强调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将理论知识生动化、趣味化便于学生理解,如采用案例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并将竞赛项目要求、应用能力考核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应用能力培养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另一方面应经常去种子生产一线及相关部门开展调研工作,多与种子管理人员、生产人员进行生产实践交流沟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始终使自己的知识水平保持先进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以来,不断探索、优化种子专业技能竞赛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系列较为完善的种子专业技能竞赛项目,如单粒播种、种子活力快速检测、田间杂交授粉、种子加工工艺操作等。办赛以来,通过宣传、动员、组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应用的重要性。专业技能竞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实实在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素质,形成了重交叉、学知识、比应用的良好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氛围。专业技能竞赛为学校、企业、社会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对促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形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优化专业技能竞赛内容,提高办赛水平和质量,建立公开透明的竞赛活动规则,初步构建了以种子生产实际为根本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树立了“农学梦――Best Seeds,Best Life”杯种子专业技能竞赛品牌,充分体现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由于我校种子专业技能竞赛举办时间还较短,还有许多地方需进一步发展完善,但我们相信种子专业技能竞赛能够以制度化的形式坚持举办下去,并成为一种优良校园文化传承下去,望今后能够开展更多、更好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刘庆昌,江绪文,等.中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种业,2012,(11).

[2]王建华,刘为民.创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农业发展需要[J].高等农业教育,2003,(12).

[3]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方案(内部发行)[Z].青岛农业大学,2012.

[4]江绪文,王建华.加强种子科学与技术发展,推进种子产业现代化进程[J].中国农学通报,2012.

[5]时侠清,张子学,舒英杰.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策略[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4).

[6]彭晓楠,韩东.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实现的理论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

第5篇:大学农学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高等农业教育;“三农”;对策

[作者简介]吴芝花(1981—),女,讲师,江西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江西南昌 33004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作为与农村、农民、农业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在农业教育与研究体系中处重要地位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既是自身本质属性的体现,也是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又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高等农业教育在“三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等农业院校中的农业科研,为农业提供了实用生产技术

首先,高等农业教育利用其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高水平的专业创新队伍、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多种渠道的信息资源,研制出许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新思想、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其次,高等农业教育不断创新农业科技,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及时把新型成果向农村推广,用先进农业技术来武装农民大脑,指导他们从事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高等农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素。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素质需要提高,特别是在农村急需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一方面人才严重匾乏,一方面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严重流失,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三农”中的农业、资源、环境、人口等,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在为农村培养和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高校比其他高校更具有优势。

(三)高等农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随着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范围和领域也发生了变化。高等农业教育不仅着[于农业生产的中间部分,着重于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等技术性问题,而且也关注产前、产后的系列问题。高等农业教育着[培养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懂农业生产,还要懂销售、经营和管理。高等农业教育的综合化将大大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市场意识,扩大农民的从业范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扩大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尚存在的问题

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当前的高等农业教育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有些农业院校,由于农科招生困难、农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而弱化了农学专业,淡化了作为农业高校的性质转而发展其他学科建设。非农化是帮助农业院校适应学科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拯救农业院校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越过了一定的“度”,它还会走向反面。

二是受传统思想观念及社会大环境影响,加之农村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待遇低,条件艰苦,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学生学农不爱农,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是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严重影响农业高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是高等农业教育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力量非常不足,培训质量也较低。由于农民参加培训的时间极为有限,多是应需、应时培训,加之受培训设备、资金、师资的影响,只能是初浅的入门培训,且没有技能鉴定和资格证书,外出务工缺乏吸引力和竟争力,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

三、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发展对策

(一)明确学校定位,加强教学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应该融入乡村发展潮流之中,农业大学的社会功能就在于一个“农”字,否则就与其它类别的高等教育没有区别了。高等农业教育要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转变陈旧思想观念,下大力气打破传统教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改革力度,紧密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增设新专业,以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教育服务“三农”。

(二)合理设置专业,安排教学计划

高等农业教育要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状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在确保不削弱传统的农学类专业地位和水平的同时,拓展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角色和使命。充分考虑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的需要,按照培养“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的复合型、实用型大农业“通才”要求,积极发展农理、农工、农经、农管、农文的交叉专业和与农业科技相关的新兴、边缘和高新技术学科专业,积极推动农科与非农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三)培养科技人员,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应以“面向农村,面向未来,面向农业现代化”为导向,更加广泛地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能够适应艰苦环境、扎根农村的具有农民身份的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其次,学校要按照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等。

(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作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高等农业院校,拥有丰富的人力、科技资源,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辐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具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比较优势,在知识的再生产、创新及应用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首先,加强科学研究工作。要加强科研工作,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开展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工作。要围绕农业生产中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间题,组织力量进行攻关,推进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的形成,重点攻克农业重大科技难题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其次,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根据有关地区的实际需要,组织科技人员担任有关地区、单位的技术顾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先进的科技成果及科技知识在农村开花结果;建立校外科技示范和实践基地,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为“三农”服务,提高农业产业效益,为农民增收助一臂之力。

(五)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高等农业教育还应注重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以“知农爱农、学农为农”为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农村为发展空间、以农业为求职取向,立志农村、服务农业、献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大业。首先,高等农业教育要以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媒介,把鼓励、支持、帮扶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理念贯穿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进农民,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交往之中,加强对农村的全面认识,增进与农民的友好感情,了解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明晰自身面临的现状和所处的位置。其次,认真贯彻落实好“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引导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自觉自愿到农村去,为农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采取优惠措施,提供宽松条件和待遇,吸引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创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

[参考文献]

[1]杨沛林.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综合研究, 2009,(12).

[2]王文凯,孙文学.高等农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对策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6).

第6篇:大学农学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农业;学习倦怠:涉农专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221-02

高层次、专业化的涉农专业大学生是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所必需的高层次人力资源。然而,以培养涉农专业人才为主的农业院校在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时却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涉农专业人才成为农业院校关注的焦点。

一、当前涉农专业大学生学业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学业倦怠是大学生沮丧、疲乏、焦虑、迷茫、无力等消极学习心理的表现,反映了大学生对待学习的负面态度,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择业、创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厌学情绪、逃课、考试作弊、缺乏对专业的认识以及没有明确的就业观等方面。根据调研发现,在农业院校中40%的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下降明显,存在学业倦怠现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厌学情绪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动力,无法从学习中找到其内在需求。一些大学生的目的仅仅是获得学历,缺乏对时代和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缺乏更高层次的觉悟,因而没有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动机,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大学生对自我信心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自暴自弃。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3.2%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前途渺茫,缺乏自信;有53.2%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精力不济。这可能是导致厌学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帮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影响。

(二)逃课和作弊现象

大学生逃课存在明显的主动性,具体表现为对某些课程的逃避和对上课本身的厌恶。一般情况下存在“身逃”和“心逃”两种表现,即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采取逃避的办法,不经过履行相应的手续置身课堂之外。而大多数学生存在出工不出力的“心逃”F象,即使身在课堂但是却不关注课堂的内容,选择做其他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比如睡觉、玩手机等。逃课现象的存在往往会导致对课堂教授内容无法掌握,对专业知识不能够理解,因此在考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考试作弊的现象,以此来避免不及格。这不仅仅是自身诚信的问题,对其他同学来说更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调查结果显示,存在逃课、上课迟到早退以及上课睡觉等不良现象的同学占29.2%,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考试作弊等现象的产生。

二、涉农专业大学生学业倦怠现象的成因

(一)学习涉农专业的动力不足

涉农专业的工作在大部分时间里可能更多的是面对农村和农民,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与其他专业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受父母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并没有做好将来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打算,仅仅把专业学习当作一个“跳板”,导致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率低,造成就业压力。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你是否认为努力学习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4%的同学几乎不认为或不认为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对于 “推动你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8.2%的同学认为学习涉农专业,是为了实现家庭的愿望,回报父母。该选项在“献身科学,回报社会 ” “对学习或学科内容感兴趣,实现自我” “实现家庭的愿望,回报父母 ”和“谋求好工作 ”四个选项中占最大的比例。由于这些思想的存在导致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学习涉农专业的动力不足,产生学业倦怠现象。

(二)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涉农专业学生有很大比例来自农村家庭,绝大部分家长存在着“供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村这个圈子”的思想,所以影响到学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相关的岗位。而对于一些女生而言,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女大学生在择业时期望值过高。加上相关涉农专业,许多时候需要进行田间工作,对于女生来说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同时,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规划,在择业过程中对专业相关的工作认识不足,不能够理性地选择合适的工作。在调查结果中,仅有12.1%的同学能够制订学习规划并严格执行。

(三)对农业的认识不足,专业认同感较低

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环境“差”,是很多学生对农村和农业的普遍认识。他们认为在就业保障、收入水平、工作环境等方面与城市工作相比差异明显。农业类高校毕业生通常工作在农业生产的一线,但是受专业学习年限和实践经历的影响,很少有毕业生能在最初的几年内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很少有毕业生能够扎根基层坚持下来。

三、改善涉农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涉农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学校应该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在大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把学农、爱农、服务农民的意识和兴趣贯穿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学农、爱农、服务农民意识。调查显示,有31.1%的同学不能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他们把课余时间大部分用在上网聊天、打游戏、打扑克、看电视上。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地进行时间分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考核模式

农业类高校应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利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可以请相关专家教授结合自身经验,与同学分享科研心得,帮助学生提高对本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对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进行改革,将课堂搬进实验室、搬到田间,让同学们亲自参与到实验或者农业劳动中,感受其中的快乐和魅力。同时,改进传统的考核模式,不再将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调查结果中,有69.5%的同学表示对所学专业很满意或基本满意。这些调查数据应当引起教育者重新思考并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构建农科院校学业规划教育体系

农业院校更应该关注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学业规划,要单独立项研究,配备专业的学业规划师资队伍。这个师资团队应由辅导员、系主任、专业带头人、教学管理人员组成,根据学生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做相应的指导。要根据涉农专业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发展目标等,制定“差异化”的规划方案。要深入把握涉农专业大学生成长规律、社会大环境、传统观念等影响因素,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制定共性突出、个性鲜明、实用性强的学业规划方案,当好涉农专业大学生高质量发展的引路人。

首先,要坚持分类指导,分类规划的原则。学校在帮助涉农专业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认清专业的发展前景,把个人发展方向和涉农专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确立合适的学业发展目标,最终帮助涉农专业大学生制定“差异化”的学业规划方案。

其次,要通过学业规划教师个别谈心摸底、小组讨论分析等方法,做好“一对一”的跟踪指导,特别是根据不同的学业阶段,及时帮助涉农专业大学生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调整学业规划发展路径。

再次,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导师的作用。辅导员和导师更熟悉每一个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具体情况,了解他们的现实表现、家庭情况、人际关系等,可以精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特别是在对个性发展需求强烈的、学习成绩较差的、单亲家庭和心理题学生等群体的个别辅导上,更容易引导大学生在“差异化”规划中实现全面发展。

(四)完善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农业院校应该更加关注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引导涉农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摒弃旧的择业观,使其充分认识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人才的优势,正确处理好困难和机遇的关系。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就业机会。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为其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搭建有益的创业平台。再次,加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广泛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到企业参观和学习,实现从高校到企业的完美衔接。

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农业类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更重要的任务。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农业产业化的良性发展需要高校培育更多的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优秀专业人才,这需要农业类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教育体系,改善固有的教育模式,强化教学实践,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应当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同时还要重新思考对农业的认识,真正做到学农、务农、爱农。

参考文献:

[1]成晓乐.大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2013(5):185-187.

[2]高霞光,张俊.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5):164-165.

[3]桑运川,刘璎.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913-6914.

[4]张宝义,赵琪.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的透视[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4):55-57.

[5]朱永英,陈昌平,史宪莹.高校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理论,2015(26):160-161.

第7篇:大学农学就业方向范文

论文关键词:物理学科 农业学科 学科交叉 物理农业 人才培养

论文摘 要:通过在农业科研中把物理学科知识与农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实践,探索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有利作用。展望学科交叉对培养新世纪具有全新知识结构人才的广阔前景,推动物理农业的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潜能。 

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实施科教兴农不仅要善于创造新知识,吸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且要善于把新知识、新成果转化成新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知识和科技的价值[1]。农业院校在科研中,考虑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把基础学科与优势学科整合,通过学科边缘交叉是技术创新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结合魔芋科研项目中物理技术在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等方面的应用,就物理学科知识与农业学科结合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展开论述。探索通过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的有益结合,思考对培养新世纪合格农业人才、推动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等问题。

一、学科交叉,优势互补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推进了科学技术向纵深方向发展,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现代科技发展的学科高达分化基础上的高达综合的特点说明,科技的发展需要不同学科和技术的横向联合就能形成整体优势,边缘交叉容易出现新的生长点 [2]。尤其是物理学这一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更是越来越突出,如计算物理学、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等,这些交叉学科的出现,无疑促进了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延伸。其中物理学与农业科学的交叉渗透,使“物理农业”脱颖而出,并且有效推动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物理学科与农科知识结合的必然与优势

1物理学科与农科生物科学相结合的必然

(1)自然科学领域内必然存在同一的、共同的联系。20世纪以来,以数学为工具、物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学科发展,已逐步把除生物学以外的其他学科同一起来[3]。而物理学研究的物理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它渗透于自然界的任何生命系统,因此物理学也要研究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性质、联系等,它与生物学科也存在同一的、共同的联系,这一点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写下了《生命是什么》一书,从物理学的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现今生命科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如“遗传密码”,就是由薛定谔首次提出的;21世纪关于生命现象的描述性信息太多了,新的工作框架——定量生物学的应运而生,使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这些基础学科联系起来;同时在农科教材中也不乏许多物理科学知识,如离心分离技术、宏观、微观方法——气体分子热运动理论、红外测温、卫星遥感、生物与熵、正常细胞的电模型、衍射现象、生物体的旋光现象、核磁共振技术和物质的放射性,等等,涉及了物理学的力、热、电、光、磁,原子物理、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许多方面。可见,物理科学与农科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物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实验方法已日益渗透和应用于各个自然科学领域,包括农科的生物科学。20世纪50年代以物理学的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的成就与发展技术被引进了生物学,从而确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至今X射线衍射晶体分析法仍是分析生物大分子立体结构最精确的技术[3];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生物物理学在研究思路、应用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就突出了物理学的特点。

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以及走在国际前沿开展科学研究的美国、英国的趋势来看,21世纪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融会贯通已经势不可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国家卫生研究院联手资助大学建立了多个跨学科的Bio-X中心,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基金会在2003年也建立了以10年为期的重大研究计划——预测生物学。这个蓬勃发展的交叉学科正在成为大量学术会议、高质量学术杂志以及基金资助机构的主角。可见,物理学科与农科生物科学间的交叉融合是必然的。

2把物理知识用于农业的现代物理农业的优势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等国就已开始研究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单项技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物理农业—物理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应用物理学技术、方法和基础理论研究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生物生命过程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的作用机制,涉及物理学、材料学、动植物学及农学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新生学科[4]。随着国际贸易农药残留标准越来越严格的动态趋势,消费者对农产品健康、安全的高要求,“物理农业”的精英们在中国应用物理农业技术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近5年来,在天津、大连等地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且已取得骄人的成绩,有力地说明把物理科技应用于农业领域,能推动传统农业的变革,是一种独特有效的生产方式。

在我国,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现代物理农业技术有:磁化、电场处理种子技术、电子杀虫技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等等,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对于化学农业来说是一种高效、无环境污染且成本低廉,易实现效益转化的农业技术 [5] ,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并且能达到提高品质、抗病增产的目的,保证农产品达到质量、绿色、无污染的标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见,把物理科学知识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利用物理因素和物理技术应用于农业,有着诱人的前景与潜力。

三、在农业科研中,进行物理技术与农业栽培措施有机结合的探索

前人把物理技术应用于科研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低温和紫外线辐射植株地上部分后能有效抑制病害发生,并对植株生长产生良好的影响,这在小麦、大豆、玉米、郁金香、百合、大蒜等作物上已得到证实。

魔芋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近年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然而,在魔芋生产中,魔芋软腐病已成为魔芋生产和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鉴于魔芋软腐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种芋及土壤,种芋带菌是引起植株发病的主要原因这一特性,以及温度、紫外线等物理因子影响魔芋生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笔者于2008年至2010年间开展了“低温、紫外线对魔芋种芋生长的影响”研究,通过对魔芋种芋进行不同强度的低温冷藏和不同时长的紫外线辐射,研究不同处理对魔芋生长过程中软腐病的控制及产量表现的影响,把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知识结合应用于科研生产。通过此研究得出结论:用低温冷刺激、紫外线杀菌处理魔芋种芋能降低病害,提高产量,把物理因子低温、紫外线这样应用对魔芋的影响是正向的;试验中不施用化学农药,保证了生产的魔芋没有药物残留,绿色环保。

笔者在科研中把物理科学与农业科学结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这种生产成本低、简便易行的生产方式对改善和提高魔芋品质、保护生态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四、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结合的展望与思考

1加强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与升造

农业院校教学与科研中注意物理科学与农业科学的融合,有利于教师的农业科研拓展,更好地服务“三农”的同时能加强学生交叉学科知识素养,能拓宽农科学生的农业生产技术。毕业生面对需要大量知识和技术的市场就业更具有绝对的优势;对于毕业且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可选择由交叉学科而产生的新兴领域为方向,而现代新兴的物理农业中所涉及的有关食品安全、生态农业等诸多问题有待应用科学理念和现代技术加以解决,农业院校的学生由此领域为方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中加强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融合的培养对他们的知识积累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中国理论生物物理学家欧阳钟灿院士呼吁:“为培养具有全新知识结构的研究人员,首先应革新大学生命科学相关的教学”,呼吁高校生物系反省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适当增加数学、物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美国著名的倡议“培养21世纪的科学家:本科生的生物学教育”(Undergraduate biology education to prepare research scientists for the 21st century,简称Bio2010)相呼应[3]。现在中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已开设了生物物理学等交叉学科专业,希望“培养出来的跨学科学生能操同一种语言去建造生命科学的通天塔”。

2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在“绿色革命”“转基因作物”的粮食增产模式一一亮相的时候,物理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增产技术也在低碳农业、节水农业的倡导环境中备受关注。把物理中的力、热、光、电、磁等知识与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农业”,区别于传统的“化学农业”,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恢复耕地质量,阻止环境恶化与生态退化,是解决“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治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物理农业已展示了它的“神奇”,相信物理农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在粮食生产的健康安全、增产增收方面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也能兼顾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容,同时为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在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物理科学知识的作用,充分展示交叉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文胜,程立佳.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优势,努力为科教兴农服务[J].高等农业教育,1999(4):29—31.

[2]胡跃高主编.农业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9).

[3]袁观宇.生物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第8篇:大学农学就业方向范文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与支持的重点,但农科大学生的“理想的工作”却远离三农,归根结底是农科大学生的责任素质教育问题。熙可集团总裁朱演铭在2013年11月开课的首期全球农商CEO研修课程中指出,除了土地的问题外,目前,中国在农业发展上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农商的人才匮乏,这与农科大学生不愿选择涉农行业不无关系。因此,农业院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专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一、农业院校就业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一)农科大学生专业培养与择业偏向存在突出矛盾

以某农业院校2011-2013届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农科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专业对口和涉农单位都徘徊在40%左右,如农学专业甚至不足30%,林业专业毕业生到林业行业就业的比例仅为21%。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在乡镇基层和边缘地区工作,在珠三角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达60%以上。新农村建设亟须专业科技人才,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家出台了“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优惠的就业政策,这为农科大学生到三农工作岗位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但自愿去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比例却令人担忧。专业培养与就业择向之间出现脱节,最主要的还是内因――大学生本身不愿意选择,大学生的主观意识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要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专业本身的意义,在大学期间进行良好的责任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业发展需求与科技人才流失存在突出矛盾

虽然近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农业高校培养的农业人才大幅增加,但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我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总量不足,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6%;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实用人才中受过中等及以上农业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足4%,农业科技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不足50%;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1]。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科科技的转化和利用,“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2]。尚有60%的科技成果至今仍被束之高阁,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有很大关系,所以培养具有学农、爱农、务农责任意识的农村科技人才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农科大学生就业责任教育的现状与现实需求存在突出矛盾

农科院校大学生到涉农单位就业比例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亟须科技人才来推动。而且农科大学生作为专业知识的拥有者,伴随着他们对科技、自然、社会干预能力的增强,其产生的后果及影响的范围都十分广泛,如目前“谈吃色变”的食品安全危机中,“科技”的负能量也许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正因为这样,社会才对他们给予了更多的期待。要满足这样的期待,农科大学生要具备三项主要的素质要求,一是农业生产实践能力;二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思维能力;三是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而在这三项素质中,责任素质是基础,是核心[3]。

然而,目前大部分农科高校没有将农科专业责任作为整体纳入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的责任教育形式单一,载体单薄,仅仅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而涉及专业领域的责任教育内容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学生们对自己专业可能产生的责任问题缺乏足够了解,日后在实际工作中也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就业视角下农科大学生的责任教育模式

农科大学生责任教育是指以农科大学生为教育对象,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和活动载体,以增强大学生服务三农的责任意识为核心,帮助农科大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所承担的崇高使命和肩负的历史责任,帮助农科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使其自觉提高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责任能力[3]。责任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是德育的核心内容,是渗透性的、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否培养出富有责任感的人才,不仅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福祉的重要因素。

(一)以课堂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载体是课堂,通过教师传授的方法,使在校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农科专业本身的重要性,树立学农、爱农、从农的专业思想和就业观念。“课堂”分为专业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和职业规划教育课堂,以专业课堂为主,思政课堂和职业规划教育课堂要围绕树立专业认同、就业责任、社会责任等道德素质教育来开展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如“农业与社会”“农业伦理学”等专门责任教育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农科专业可能产生的责任问题,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模式要贯彻在学生日常的课堂教育中,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开展全程教育,贯穿大学生整个在校时间,以求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之效;这种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针对教师开展相关的责任素质教育培训;这一模式的执行方主要来自学校,体系较为完善,上下相通,便于宏观管理和统一协调,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这应该成为农科院校未来责任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

(二)以“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组织农科大学生下基层,到经济落后的农村乡镇,通过“三下乡”、支边、支教、调研、实习等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农业科技水平,这也是农科专业大学生支农实习最重要的职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农科大学生对三农现状的思考。宣传推广农技的同时,重点是认识到农业科技知识对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基层对农科知识和农技专业人才的需求度,初步锻炼服务基层的技能,并树立起农科专业人才应担负起爱农兴农的专业责任意识和爱国卫国的社会责任意识。这一模式的载体是实践活动,主要是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开展,使在校农科大学生从课堂到田间,从校园到农村基层,真实了解“三农”情况,服务“三农”发展,参与新农村建设。这一模式是由学校发起,鼓励学生组队参加,活动实施的地域对象可以由学校指定扶贫联系点,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熟悉的地方,此种模式对活动经费、学生能力有一定要求,需要学校大力扶持,贴近基层,更具真实性和锻炼性。

(三)以涉农企业定向委培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涉农企业与农业院校合作,出资委托学校为其培养专业人才,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教材,教授学生课程,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按照合同到用人单位任职。是否接受委培,学生有选择自由,一旦选择定向委培,就要按照协议接受培养方案、就业岗位安排和工作时间期限设定。委培模式在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越来越受企业与学校的重视以及学生们的欢迎。这种模式主要是农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具体细节由双方协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接受定向委培的大学生必须在协议的制约下履行从农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三农建设的专业科技人才,而且可以保障学以致用,至少学校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需求不脱节,从而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以农科大学生创业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农科大学生创业是关于农村经济振兴、乡镇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村科技研发与推广、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这对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村社会进步有巨大的推动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来支持学生创业,如开展创业园,培训学生创业的技巧和技能,帮助学生论证、修改其创业思路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联系社会资金或地方政府,或通过校企与地方政府合作来扶持学生创业的第一步运作,或将农科大学生创业基地作为一个典范,不断扩大基地的知名度和应用范围,激励更多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到创业基地实习实践[4]。从而鼓励、肯定和保护农科大学生从农的主动性和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支持创业,完成爱农从农的专业责任教育和做好安全农业,造福社会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教育。

(五)以典型事件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运用学生所学专业领域出现的典型事件或案例对农科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这里所指典型事件一般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极大的关联性或可遇性,运用这样的典型事件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那些如袁隆平、黄耀祥等模范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高尚的品德;而在那些食品安全危机问题事件中,我们更看到了责任缺失所酿成的后果。所以,通过典型事件来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可以让农科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责任意识”的正能量威力和负能量危害。这种模式视觉冲击力、对比性和示范性强,更具教学效果。

第9篇:大学农学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实践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基本框架以及在构建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仍有很多。近年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结合北京科技、资源、区位的独特性以及农业的多功能性定位,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领创新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强化普职融通、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京津冀协同培养人才、搭建职教发展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使职业教育内涵更加丰富,职业教育链条不断延长。

把握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培养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技能人才

北京具有“大城市、小郊区,小农业、大功能”的显著特征。2015年,北京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68.2亿元,直接价值在北京GDP中仅占0.67%,但是北京的农业是深度融合的产业,不仅体现在生产功能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生活和生态功能方面。据测算,北京农业的生态价值可以达到1万亿元,与北京的总GDP大致相同。北京的特殊区位优势,对北京的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这一农业背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进行了人才培养的战略调整。

1.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调整专业设置

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学校紧紧围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实际,聚焦专业建设方向,明确专业建设思路,主动调整了专业设置。一是根据北京农业重点产业发展的籽种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设置专业;二是瞄准北京市重点建设的休闲体验农业、籽种业、绿色安全食品、物流配送、农村生态、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等农业生产项目建设专业。新增了食品营养与检测、物联网技术、都市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宠物养护和环境艺术设计、农业会展、葡萄与葡萄酒等都市型农业特征明显的专业,撤消了8个与都市农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方向联系不够紧密的专业,现有的39个高职专业中有22个专业与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紧密对接。

2.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主导产业调整专业课程结构

学校先后围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个方面功能,重构涉农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北京市重点发展的生态粮经种植、高效设施蔬菜、有机特色果品、健康畜禽养殖、特色名品花卉、生态垂钓、观赏渔业和旅游农业、籽种农业、加工农业九大优势主导产业,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丰富专业内涵。课程的调整,不仅使涉农专业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更加鲜明,而且也有效带动了食品工程专业向食品安全、机械工程类专业向都市农业机械装备、信息技术专业向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的转型,实现了人才培养与都市农业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2014年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上,学校申报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和“食品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实践”两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延伸职业教育链条,探索构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学校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特点,尝试开展系列教学改革,将受教育对象从17岁~18岁的高中起c的高职专科教育向两头延伸。下至13岁~15岁的初中生,上至50多岁的农村两委干部,有效延长了职业教育链条

1.普职融通,开展中学生学农教育,将职业教育对象前移至13岁~15岁中学生

为让学生通过适当的劳动体验“出出力、流流汗”,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借助农业专业办学资源及优势,积极开展北京市中学生学农教育活动。按照北京市教委要求,学校对准13岁~15岁这一中学生群体,推进职业教育向前延伸,并成立了“北京市中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此基地面向北京市城八区的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开展农事教育和体验活动,自2016年开始,每年有1.3万名初中生到学校接受为期一周的学农教育。在课程开发上,按照农业与生产、农业与生活、农业与创意、农业与生态、农业与文化五大板块,共计开设90余门课程。不仅使中学生的课表升级,而且还在普职知识点对接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2.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面向15岁~22岁教育对象开展七年贯通培养

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于2015年开始启动,是支持部分职业院校与优质高中、本科高校、国内外企业协作,选择对接产业发展的优势专业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专业教育的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是北京市教委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探索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

2016年,学校作为第二批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单位,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在培养方式上,前两年接受基础文化课教育,与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合作;中间三年接受专业基础课程及职业技术教育;本科教育阶段两年,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农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进行本科阶段培养,使学生接受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教育。学生从15岁初中毕业后入学到22岁本科毕业将享受七年贯通培养模式,从而使学校的专科职业教育向本科职业教育延伸。

此项目尝试在教育领域探索供给侧改革,不仅在设计上更加人性化,为中考分数居中流水平的学生提供很好的选择,而且也实现了北京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方面进行了较好尝试。

3.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面向45岁以下农民敞开学历教育大门

为响应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提出的“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2016年,学校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面向北京农广校45岁以下优秀毕业生自主招生113人。结合这一群体的从业需求,学校开设了休闲农庄经营管理、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农民合作社运营与管理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

在教学内容选定上,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主要是根据北京农村、农业的实际和特点选定教学内容,课程名称和普通高职学历教育相同,既有普通高等职业教育规定的基本内容,又有农业、农村的特色。在教学安排上做到“四个结合,建立一个银行”:一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占总学时的30%左右,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70%。二是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农闲季节到学校集中,一个学年分成6个教学段,每次集中学习2周~3周。农忙季节学员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并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到下一次集中教学中,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安排教师到各区县教学点定期指导答疑。三是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满足学员学习的需要,学员可利用线上网络课程、多媒体教材、教学包等在线自主学习。四是共性考核和个性考核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和实践成果考核。五是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教育全面实行学分制,建立学员学分银行,通过学分转换的形式承认既往学习经历、生产实践的成果。“半读半农,农学结合”的学习方式真正向农民敞开大专学历的大门。随着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将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科技兴农的“接力棒”,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助推器”。

4.开展农村基层人才培养工程,将职业教育链条延伸至50多岁村干部

当前,北京迫切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委于2016年拟实施“北京市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工程”,为农村培养和储备一批扎根乡土的农村公共管理服务人才,设计了村务管理方向学历教育方案。一是从农村基层人才后备干部中选送一批优秀青年接受高职学历教育,通过区县组织部门推荐,学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使得农村40岁以下的具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青年接受高职学历教育。二是通过在校生选拔、跨校遴选、农村青年自主招生等方式,实行统一编班,进行专项培养。三是结合组织部门对农村基层干部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以及北京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不同岗位的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分层分类培训。

5.开展京津冀职业人才协同培养工程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批合作院校之一,学校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主动瞄准北京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部分农业企业外迁到河北省保定、张家口、承德等地区以及北京市“菜篮子”工程等对农业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率先在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中选择人才培养合作院校,开展人才协同培养工作。2016年,开始面向河北北方学校和河北旅游职业学校两所院校,承担每年120人的人才培养任务。有效地利用了学校的国家级示范校的办学资源优势,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走集团化办学之路,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1. 组建两个职教集团,创新校企联盟机制

学校先后于2014年、2015年牵头成立了北京都市农业职教集团、中国都市农业职教集团。集团以突出都市农业内涵研究和都市农业发展人才培养为主线,确立了以首农集团、北京农业职业学校为主导的管理体制,在理事会下面设立了都市农业研究中心和休闲农业专业工作委员会、宠物专业工作委员会、都市农产品供应专业工作委员会、“互联网+农业”专业工作委员会、食品安全专业工作委员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工作委员会等七个专业工作委员会,成立了奶牛健康养殖大师工作室、奶牛疫病防治大师工作室、园林景观大师工作室和经营管理大师工作室四个大师工作室开展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对接。

2.搭建平台,丰富校企融合的形式和内容

首先,学校发挥理事长单位职能,集合集团力量,以课题形式加强集团的顶层设计。不仅围绕都市农业内涵,确立了“中国都市农业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与中国现代渔业职教集团合作开展“岭南休闲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建议书”课题研究,还围绕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等理论和实际问题立项一批研究课题。同时,学校发挥集团优势,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订单培养”工作,与首农集团举办的“奶牛养殖人才定向培养班”和与北京海联力通经贸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海联力通大众定向班”先后开班,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任职要求的有效对接。

近几年,学校充分利用北京区位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试图既在纵向建构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又在横向架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的桥梁,逐步形成了以高职学历教育为主,并向上下逐步延伸的人才培养链条,将13岁~15岁中学生和45岁以下新型职业农民以及58岁以下农村两委干部、农村后继人才逐步纳入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的视野逐步放远,布局更广,更加关注在终身教育框架下尝试构建新型F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徐涵.关于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几点建议[J].职教论坛,2003(1).

[2]黄达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急需厘清三组关系[N].中国青年报,2016-04-25(11).

[3]雷丽平.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