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先秦 音乐思想 伦理思想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胚胎”和“萌芽”时期,作为伦理学的“德”的观念发韧于夏代,中经殷周和春秋战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是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时期。由于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对音乐文化的阐释中,先秦音乐思想凸显了中国传统音乐深厚的伦理意蕴。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德”具有总摄诸体、兼收并蓄的意义及功能。尤其作为中国音乐思想中一个最为重要、最核心的观念,从先秦典籍《论语》、《左传》到汉代《礼记·乐记》,从战国末期孟子、荀子的《乐论》到魏晋秘康的《声无哀乐论》,以迄于唐、宋、元、明、清,历代乐论、笔记、诗词、小说、曲论、唱论,无不浸润着“德”的观念。谨遵道德规范,乃是中国古代音乐伦理、政治、美感和形态的最高理想。
一、先秦时期的音乐伦理思想著述研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精神与音乐艺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中国传统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艺术的境界,传统艺术又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格的完成。先秦时期思想家学派繁多,在思想领域中产生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成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一页。先秦典籍、诸子百家的著述、先秦考古文献(包括出土的文献如“简犊”“帛书”及“铭文”等)、文物实物资料是研究先秦音乐思想史料的主要来源。这些文献史料如儒家孔子的《论语》,孟子、荀子的《乐论》及《周易》“象”,《周丰山“春官宗伯·大司乐”,《尚书》“尧典”、“皋陶漠”,《礼记》等经典;墨家的墨子《三辩》、《非乐上》、《非儒朴和《公孟》;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鞍《商君书》、韩非子;杂家的《管子》、《吕氏春秋》、《列子》、《国语》、《左嘟(先秦史书);以及汉代的《史记》 ,《乐记》(后人记载的先秦历史资料)等均载有一定的论乐文字。
第一个提出较系统的作为伦理学道德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他是儒家的开创者、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先秦,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被称为“显学”;以孔子为宗师,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的儒家学派建立了一个以“仁”“和”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现;墨家学派的开创者是墨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他们兴起聆儒家学派之后,但所持思想观点与儒家学派针锋相对,是儒家的反对派。在文艺生活中,墨家认为艺术的美与道德的善是应当统一的,违背道德的娱乐享受应该禁止:法家音乐伦理思想出现于先秦,以商较和韩非为主要代表,其核心观点是“不务德而务法”,片面强调社会作用,否认了道德的社会作用。尽管法家的“法治”理论并未被完全抛弃,但其“不务德而务法”的原则在以后的封建社会中被否定,因此对后世并无显著影响。孔子及其前的音乐思想是儒道两家音乐思想的共同源头,以老子为最早代表的道家出现于春秋末期,是兼采儒墨而又批评儒半的一个学派,老子和庄子为其主要代表,“道”是道家音乐伦理思想的核心。
先秦时期丰富多样的音乐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很有价值、影响至今的音乐理论思想。诸子就音乐伦理思想的论述相互对立,亦各具其思想之精要,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堪称音乐史上思想繁荣的鼎盛时代。因为封建主义宗法等级统治的需要,儒道两家思想贯穿了2000多年中国发展史,称为这个涣映大国数千年的土流思想而影响于后世,其重要性远在其他各家之上。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来源:文章屋网 )
1、伦理本位是最主要的特征
所谓的仁义说的是最崇高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而孝顺是仁义的最基础的层次,所以说儒家的思想道德理论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注意家庭观念,伦理道德开始于家庭,从家庭到国家,家庭和国家是一个结构的,非常注意家庭和国家的理念。而且,就现在的形势上来看,儒家学派的思想道德教育还注重礼仪的教导,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克制自己,恢复礼制。这里面所说的礼制说的就是社会政治体制和道德的规则。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达到政治和道德的相辅相成;法律和道德的相辅相成。这就让道德同时有了政治和法律的特点,让传统的道德理念变成治理政治、治理国家的引导。
2、崇尚理想的本质
我们国家最基本的思想道德教学中是非常注重理想主义的,儒家也提出了理想人品,认为培育有着仁义两种美好品德的君子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我们国家的儒家的人品的培养,道德是作为一个人来说最基础的品德,而一个人学了多少东西是外在的陪衬,政治往往是一个人从里到外,用品德和知识来改变实际中的社会,或者是让实际中的社会更加美好的方式。所以说,这样的思想对于我们国家人的理想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国家的古代的教育怎样能够做到我们国家的思想观念中所认可的比较理想的人格呢?达到就是克制自己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主要说的是道德素质的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自己和自己的反省,这折射了儒家学派对道德素质培养的主体意识,也可以表现出来一定要借助人的心中的信仰来外化,是一项借助自我反省和自我关键为基本的要求。但是假如这样自我反省的方法成为了比较刻板的制约,在它自身中也就丧志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最后反倒变成了制约人发展的原因,变成了抑制人性格的发展、创新性和追求未来的精神枷锁。
二、韩国传统道德教学的特征
韩国在以往的古代的道德教育一般来说代表的是从我们国家借鉴来的儒家学派的道德理论观念,注重的是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的传承和弘扬,尽量避免非人性化,做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人和最终价值,培育全世界所有的公众成为主导统治位置的传统道德教育,对往后不一样时间的道德教育都产生了比非常大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可以这样总结:
1、以忠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
韩国的文化和中国的不一样在于,韩国不注重仁义,而最注意的是忠诚,忠诚是韩国儒家学派单独具有的特点。忠诚和孝道在本质上都是儒家学派道德的中心理念,但是中韩两个国家的详细的解释和偏向点是不一样的。我们国家的儒家学派注重忠诚和孝道都必须兼顾,但是韩国即使也把孝道当做最主要的社会品德,但是对于孝道的解释单纯的是对父母的孝顺。在我们国家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孝道是所有家庭体制的基本条件,只有凭借具有血亲联系的人才能够互相同心的帮助,这就是孝道。反之韩国的在社会中对于孝道的理解是最高领导者的义务比具有血亲的人的高。公民之间凭借注重不是血亲关系之间的同心协力被当做是美好的品德。韩国的这样的想法,首先和民族精神的培养联系的非常密切,注重对封建国家最高领导者的顺应和忠诚;而且在不同的角度还可以看出,在韩国的传统文化中,从家庭到整个国家,注重对于长辈和领导者的小孝敬和忠诚。这样的思想已经深深的驻进了韩国人的心中,形成了以各种韩国民族的想法,对以后的韩国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以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学思想为中心的信仰教育
韩国是一个非常注意民族文化的国家,在很长的发展时间中,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非常的推崇。在韩国这个国家,儒家学派是一个最终的信仰,而且已经深入人心,是民族精神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在韩国,非常注重儒生,更是注意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所有的值得纪念的地点都保护起来了,而且被破坏的也已经逐渐修复。可见他们的民族意识非常的强。在很久以前的韩国人的最让人满意的形象就是儒生的形象,那么什么是儒生的形象呢?概括来说,儒生有以下集征:概括来说,儒生的形象是在脑海里必须有文学的知识,否则就不能够称这种人为具有文化的人,但是具有文化的人也不一定要有十分深刻的专业水准,要能够看懂自己国家的文字,而且要在所说的话中使用一些古代的文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应用的现实社会当中,注意在现实中的实践;要有健全的品格,比较优秀的气质,将在内心中的朴素体现在外观可以表现出来的素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斯文有礼。这样看来在韩国非常努力的想要教育全国人民都具有儒生的形象。另外,韩国人十分的注重对于自己国家古代文化维护,自己国家的文化不管是大的文化还是小的文化都要为维护起来,由于以前保护不当现在已经有着很大破坏的,韩国人都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力量将这些破坏的遗址都修复好,而且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一时间也注意在精神文化的维护,非常主动的把所有是自己国家的不是自己国家的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这样的方式来保证文化不流失。韩国人所说的阁民精神,指的是要确定民族的精神和自我进行民主的观点,培育大韩民国早日复兴的职责,确定这个民族的主体,用这样的方式来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
三、中国和韩国道德传统的共同点
借助例子可以看出中国和韩国两个国家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自己国家文化的本身的特征,但是在一样的亚洲东部的传统文化的制约下让两个国家的道德教育又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
1、注重道德教育的以往的规律
我们国家刚好是借助这样的道德渠道,为自己、家庭、整个国家来继续服务的。而且同样的在韩国也是受到了儒家学派的熏陶,道德教育也变成了他们国家的主要意识。中国和韩国两个国家的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有着不一样的历史文化的影响,但注重道德教学的一直以来的传统还是没有变化的。两个国家都非常注意道德的培养,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的传承。
2、注重团体的力量
我们国家的具有特点的人文主义偏重点在功效的方面而非在本国文化的方面。儒学以往的文化在思政道德教学中的主要的价值往往体现在让社会的价值的方式让人们认可。儒学的道德关心的是所有人、所有团体的文化特点。这样的团体对韩国来说也是一样的。韩国的团体主义在很多方面体现为团体注意的倾向,注意在团队中的其他人员一起工作的观念。注意团体轻视个人也是中韩量过共同都发现的问题。
3、政治化的道德教育
中国进行品德教育的注重的地方是思政教育而不是单纯的道德教育的培养。这种教育的优势是对于国家民族的文化的联合起来了发展的作用,在某些方面可以保证社会的平稳发展,让社会的行为都能够受到道德的制约。而不好的一面则是我们国家的政治之间的联系一般都是借助道德伦理关系而发展的,有着非常大的连带关系,造成了正式上用人都用亲属的现象。韩国也深受我们国家的影响,也有着这样的问题。
四、在文化的视野下简析中国和韩国道德教育的差别
中古和韩国的道德教育的差别有很多,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来了,我们单单从文化的角度,来探索中国和韩国两个国家道德教育在长久时间内如何进行发展的,和发展的原因。
1、道德品质遵照文化条件的差异性
我们国家从古代来说就有着单独的文化体制,有着原发性的特点。而韩国这个国家一般来说都是依赖参照别的国家的文化来提升自己国家的文化。和我们国家对比来说,韩国的文化程度比较低,他们古代文化的创造性不是很强。不单单借鉴我们国家的文化,在最近的一段时间还参照了西方一些国家的文化。但是韩国没有把别国文化拿过来就用,而是从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和韩国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说我们国家的仁义和韩国的忠诚。
2、道德品质教育理念的差异性
中国和韩国的品德教育的观念和思想也不是很一样,韩国一般来说是岛国,外患非常的少。但是中国旁边的国家,有很多威胁。所以说我们国家历史很长,民族非常辉煌,也以为旁边的文化都赶不上自己国家的,所以说有了封建社会的产生。但是韩国学习能力非常的强,最后的文化是多种形式的。
3、道德现代化变迁的差异性
因为我们国家排斥他国的特点,让我们国家的古代的文化非常的封闭。而韩国的特点是学习化,就是吸收了其他国家文化的好的一面。我们国家历史文化根深蒂固,所以说面对新文化的时候显得不自如。而韩国的文化都是学来的,很轻易地就能突破传统文化的制约,接受最前沿的文化,同时稍加改变,变成了自己国家的文化。
4、中国和韩国进行教育最终目标的差别
关键词:儒家;孔子;心理发展;中庸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46-02
孔子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论语》中包含了丰富和完整的个人心理发展观点,因为《论语》主要记载和描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日常言行,并且把个人的心理发展分成三个部分,包括:心理发展之人性发展的观点、生物与精神文化和谐并存发展的观点以及心理毕生发展的观点。这些观点与当代心理发展观点有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各自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也确实存在不少差异,本文就是对儒家学派的心理思想发展观与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观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把握古代和当代心理学文化的相近和别异意义。
一、心理发展之人性发展的观点
1.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
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关于人性的问题基本上也就属于本体论的问题,许多心理学家们都认为,心理学研究不可避免人性论的观点,因此人性论在研究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孔子在其著作中将人性分为生性和习性两类,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指出生时的人性就是生性,是相近的,后天经环境和教育改变了的生性是习性,是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对于生性的性质论证,孔子有其独到的见解。例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该句可译为“上天给予我们四季之变化,天地万物苍生,却从未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标榜、夸耀。”由此可见,通过此类描绘孔子对苍天赋予较深的道德内涵。由此可见,从孔子的描绘之中,上天的行为也是可以用道德来进行评判的。不仅仅对于苍天可以进行道德评判,同时,在长期的具体实践过程之中,孔子还认为在人类生命之中,还存在有“天命”。例如,他曾经提及“五十而知天命。”所谓“五十而知天命”是指,在当时生产条件下,五十岁时即对于人的性情、道德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即,可知天命。在孔子认知结构之中,人性以及天命、天道之间是紧密相关的。天道为善,人性亦善。虽然人类本身具有着各种纷繁的本能以及欲望。但是,究其根源,仍然存在善端。这为我们研究某些理想人格的特点提供了可能。孔子明确地认为生性是可以塑造和发展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够使人性得到成功塑造呢?在人性塑造时应当注意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孔子提出了人的生性要逐渐塑造,并且在此过程之中,逐渐和适应社会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2.当代心理学发展观点
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思想的个体。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重视对人的尊严、价值、本性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是主,社会为辅。马斯洛认为,人的发展包括生物和社会两个方面,其中最关键因素是人的自身。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也明确提出,自我概念的形成是机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之中逐渐形成的。当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性时,如果不能够使个体的诸多方面需要实现,则很可能会形成不健康的人格特征。由此可见,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无论是个体自身的因素影响,抑或社会因素的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因素影响,即内因,对于事物的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其直接影响到事物发展的走向。而社会因素,作为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于个体的发展也具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但是,其并不起到最终的决定作用。
二、生物与精神文化和谐并存的发展观
1.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
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之中,涉及生物与精神文化和谐并存的发展观,可从孔子的阐释之中得到启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质”,即为“本质、质地”之意。是指人的生性,是人所共有的先天的、纯朴的、自然的、生物性的成分。所谓“文”是指“装饰”。原指文采华丽。在此句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孔子对于人类的本质的称誉。“野”则是指“郊外”。指的是,当人们的生活脱离社会,与人类的交往日疏,则会表现出来粗鄙以及野蛮。许慎对其释义,“史”主要是记事之意。朱熹解释说:“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该句是指,如果人们过多的习得书本上所阐释知识,进而适应社会的整体发展规范以及伦理要求,则会使自己的本性扭曲,进而蒙蔽人的心灵。彬彬,亦是装饰物之意。两者放置一起,是指“平衡相处”的意义。通过对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阐释,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其目标在于“君子”。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则可以做出如下阐释。如果个体发展过程之中,如果其自身文化性成分与生物性成分之间不和谐,则很有可能导致不同的行为特征。例如,生物成分大于文化性成分,则表现出生物性特征。相反,亦然。只有两者之间达到平衡,才能够成为“君子”。
《论语》中充分展示了这种生物性与精神文化性保持平衡的中庸发展观,孔子本人将其称为“文质彬彬的中庸发展观”,这一观点贯穿了孔子所有的关于人的心理的思想,“持中道而行之”是孔子思想最根本的基调。
2.当代心理学发展观点
毕生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是生物遗传和社会精神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卡特尔的液体智力以及晶体智力的划分的,而巴尔特等如卡特尔的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以及巴尔特斯等人的智力双成分模型,全都是从社会文化角度和生物遗传角度进行分析和划分其影响因素的,并且将人的智力看作是两种智力相结合的结果。巴尔特斯等人从进化论和个体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生物和精神文化进化的结构,这一总体框架强调人的行为是生物基因和社会文化过程与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的原理有:进化选择的优势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精神文化的需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的补偿效率和个体的可塑性的程度在下降。
三、心理毕生发展观
1.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
为了明确了个体心理的可发展性,有研究称:孔子的学问几乎都是关于人的心理要如何发展的学问。孔子认为,遗传、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极大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但他也认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适当的教育是可以降低由遗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气质类型等等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都知道的,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各个朝代都处于显学的地位,我们对孔子心理发展观的提炼不仅有助于我们当代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儒家学派其他心理思想的挖掘和整理。
2.当代心理学发展观点
毕生发展观,即,生命全程观。埃里克森是最先研究出完整的毕业发展观,他认为个体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并详细地提出了每个阶段应该面对的挫折和应该解决的问题。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基于人从妊娠到死亡整个过程的行为学研究,他的核心假设是个体的行为并没有随着成年而定性,而是伴随着人整个一生不断变化发展,他将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研究扩展到了整个生命过程。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人的生命是一个连续过程,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受以前时期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阶段,其优点在于否认了老化的人的心理发展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观点。他的观点体现了个体发展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且提出了老化可以适当延缓,只要干预得当的观点,而传统的观点则认为,老年阶段之时在不断老化和衰退,毫无发展。他从生命的整体出发,乐观看待生命每一阶段的成长,认为每一阶段都是生长与衰退并存。
四、结语
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相比较是具有独特的价值,使得中华文化得以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在文化范畴领域独树一帜。由上述论述可以看出,中国儒家文化对于个体的自我认知是通过不断进行社会交往完成的,“人”的作用被放大。这种自我观点与社会建构心理学中以不同语境下的自我观点有很大不同,这种自我观点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它超越了社会建构心理学的分裂破碎的倾向和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人主义倾向。它以中华文明为摇篮,有取舍的借鉴了西方心理学,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心理学,可以说为心理学的“中国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当前,许多心理学家对西方实证心理学十分崇拜甚至到了迷信的边缘,这就使得偏向人文主义的心理学被忽视了,心理学本土化的道路可谓困难重重。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让我们以更宽的视野看待心理学,因为儒家文化有着能与西方哲学思想对话的强大生命力。我们需从古代文化和异己文化中吸取精华,克服某些弊端,可以像凤凰涅槃一样获得重生。维果茨基提出了理解发展的文化—历史原则:“心理的发展,应当从历史的观点,而不是抽象的观点,不是在社会环境结构之外,而是在同它们的作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加以理解”。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国柱.儒家人生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
[3]谭咏风,陈国鹏,单玲玲.控制策略的毕生发展[J].心理科学,2009,(4).
2、姜子牙:著名军师,真名叫吕尚,辅助周武王打败了暴君纣王。
3、春秋战国时期,扁鹊:著名神医,真名叫秦缓,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
4、老夫子:著名圣人,又叫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
5、廉颇:著名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负荆请罪典故的主人翁。
6、鲁班七号:其实是鲁班,著名工匠,名叫公输般,中国建筑鼻祖和木匠鼻祖。
7、芈月:著名太后,又叫宣太后、芈八子,战国时期王太后,秦惠文王嬴驷之妾,秦昭襄王嬴稷之母。
8、墨子:著名哲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9、孙膑:著名军师,战国时期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曾遭同窗好友庞涓的迫害处于膑刑。
10、庄周:著名哲人,又称庄子,东周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11、白起:著名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杰出的军事家和统帅,人称“战神”、“人屠”。
12、钟无艳:著名丑女,中国四大丑女之一,齐宣王王后,样子虽丑却很有才华。
13、荆轲(阿轲):著名刺客,是高渐离的好友,因刺杀秦王险些成功而名扬天下,“阿轲”则是为了区分历史人物和游戏人物以免误导孩童而取的名字。
关键词:儒家 黄酒 绍兴 文化习俗
自古以来,以孔孟之学为基础的儒家文化就被看做是我国文化的中心。历史上儒家的各种学说更是被推崇为治国安邦的基本观点。所以,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酒文化。
儒家文化讲究“德”字,酒文化中也少不了“酒品”和“酒德”。从字面上就可知,酒品酒德是说饮酒者应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不能像历史上的夏朝亡国的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除此之外,儒家所推崇的酒德也体现在《尚书》和《诗经》中,这就是“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实际上儒家没有建立反对饮酒的立场,相反,也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而且,儒家在饮酒时候很注重正确饮酒,也就是饮酒时该有的德行。
在远古时代,作为一种传统的饮食文化,饮酒早就成为一种大家应当遵守的礼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饮酒礼节也在不断改变和更新,变得越来越繁琐,且随场合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不一定要恪守既成的饮酒礼节,但在某些必要场合,要注意饮酒的分寸。明代文人袁宏道就曾写下传诵千古的名文《觞政》,其灵感就是来自于一次看到酒徒不遵守酒礼,有失酒德。这篇文章既是对行饮酒令之人写的,也是对一般饮酒人写的。
众所周知,黄酒位列大酒种之一,发源于中国,且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儒家学说主张仁义礼智信等人伦道德,宣扬以清淡无为为中心的中庸之道;而黄酒正恰恰性温且厚重。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之道不仅是以和为贵讲究和谐的伦理原则,也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一种方式。黄酒同样也以“温和”著称,恰恰与儒家学说互相融合。黄酒本身集甜酸苦、新鲜涩于一体,六种味道融合得恰到好处,稍稍偏向其中任何一种口味,都会给人以美中不足之感。黄酒的这种“中和”确是其他酒种所没有的。白酒辛辣,不够温和;啤酒带苦,缺乏厚重;而西欧最为推崇的葡萄酒又偏向酸涩。唯独黄酒口味刚好,深得人们青睐,好似我们推崇的“中庸”之道一般温润,甚至被誉为国粹。
说到儒家的中心思想,非“仁”莫属,仁是儒家学说的最中心范畴和道德准则。孟子常常以“仁义”为重。“仁”字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尊重和关怀。黄酒,作为一个传统酒种,自古以来就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酒既可以成为善的指引,也可以助长恶的发展。所以在饮酒的度上来说,我们要正确把握。酒德基本功能有三个:一是使人解乏,消除疲劳;二是可以用于强身健体;三是可以成就礼数。黄酒有着表达爱心释放情感的作用,这就与儒家主张仁义的思想不谋而合。著名诗人王维就曾经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诗词,可见酒的确是表达情感、增进友情的一种催化剂。陆游也曾经写下“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名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借酒寄情的诗词流传千年,经久不衰。而这些约定俗成的酒礼在无形中成为了一种规范,深入道德、制度、习俗等各个方面,渐渐形成了酒文化。
子曰“己于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厚老实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中的表现,且忠孝是仁义的基础,这个“孝”,不仅体现为尊重父母和长辈,更是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儒家的忠孝之学正是中国传统文明的精髓。黄酒既以“温润”受大家称道,其酒俗一直以“尊老爱幼,朴实厚道”为主,这又与儒家学说所推崇的“忠孝”精神相承一脉。这从黄酒的发源地就可轻易看出。绍兴黄酒远近闻名,当地酿酒人薪火相传,不仅传酒也传酒之道。
儒家学者有着积极进取的顽强意志和观念,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勇夺中原大地后置酒文台,大加庆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学派认为应当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方针,应当有献身国家与人民的精神和百折不屈的进取思想。这一点从黄酒中也可看出,且借黄酒得以升华。谈到近代,女英雄秋瑾一句“吾辈爱自由,勉强自由一杯酒”,正可谓把自己的赤胆忠心表露无迹。当时在绍兴有很多像徐渭一样胸怀大志的文人进入官府当师爷,他们有勇有谋,刚柔并济,处事方圆。就如黄酒所具有的温和性质一般,既不会硬去以石击卵,也不会趋炎附势。
绍兴文人身上具有的美德与胸襟完完全全在黄酒中可以体现出来。如清代文人袁枚就曾在《随园食单》中写过:“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袁枚这样一个比喻,不仅大加赞赏了绍兴黄酒,更加总结了黄酒之魂。这也充分道出了黄酒与儒家学派之间的相似之处。
参考文献
[1] 田明扬.酒史与酒诗[M].长春树书坊,1984.
[2] 杜金鹏.中国古代酒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3] 张远芬.中国酒典[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4] 袁立泽.饮酒史话[M].台湾:国家出版社,2003.
[5] 王春瑜.明朝酒文化[M].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0.
[6] 沈汉,朱自清.中国茶酒文化史[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
[7] 万伟成,丁玉玲.中华酒经[M].天津:百化文艺出版社,2008.
一、先秦儒家生命观之于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价值
先秦儒家生命观蕴含的生死观、孝道思想、生命价值思想及生命教育等思想,可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理论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教育资源缺乏、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先秦儒家生命观中仁爱、和谐的思想可以为构建良好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氛围提供有益的资源。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异常激烈,一些大学生受此影响,产生了功利主义倾向,自我意识逐渐膨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孤僻、冷漠、自私等现象,甚至有学生在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采取极端行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生命观中的和谐思想以及仁爱观念,并将其融入课堂理论或者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仁爱思想,一方面可以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先秦儒家主张将以诚相待,成己达人作为生命交往过程中的准则和原则。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要秉持这样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营造和谐的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还应充分挖掘、利用和谐的思想,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引导学生充分尊敬教师,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自觉吸收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关爱、呵护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要做到这些,还要求教师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规范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对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秦儒家生命观中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可以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提供有益的资源。先秦儒家“贵生爱物”等生命价值思想可以引导大学生爱惜自己的生命,培养自身的生命意识。儒家的善生、乐生、荣生的生命价值判断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大学生生命价值提供价值评判标准。先秦儒家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内圣外王”、“和谐为贵”的思想不仅是先秦儒家生命观中的生命教育思想,也是整个生命教育过程的育人目标。先秦儒家生命观中的这些生命教育思想不仅能够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有益帮助,同时也能对德育生命化的进程起到推动作用。而“死生有命”、“生死俱善”的思想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自强不息”、“乐天知命”等思想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面对挫折,使之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并实现人生价值。
二、先秦儒家生命观之于高校生命教育的实践价值
生命教育不应只是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更应该是对现实生活的应用,是面对现实生活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实践活动。先秦儒家学派的理论学说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弘扬先秦儒家“知之不如行之”的思想,增强生命教育实践效果。先秦儒家认为“知之不如行之”,强调实践对于教育活动的作用。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可以弥补课堂生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例如,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帮助老人,可以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奉献意识;组织学生参加扶贫救困的志愿者活动,可以使他们体验生命的艰辛,提高他们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等场所,可以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等。这一系列实践活动都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领悟更深层次的生命内涵。第二,开设先秦儒家经典阅读课程以及相关的讲座和论坛,帮助大学生学习生命哲学知识。教师可以针对生命教育不同的内容开展专题讲座,例如,举办先秦儒家生命观中关于生命意识、生命价值教育的知识讲座等。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先秦儒家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等,通过介绍孔子、孟子等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生平及其思想,不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学课程及活动环节组织学生阅读儒家经典时需要依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阅读水平、思想认识水平等实施不同的指导计划。例如,针对大一学生,应从基础开始,由浅入深,而对较高年级的大学生而言,可试着深入和扩展其关于生命教育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前要指导学生做文字的翻译工作,使学生在理解了文字层面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挖掘其更为深刻的内涵。另外,教师在先秦儒家经典阅读课程中应起到桥梁作用,可以通过课堂交流、自由言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先秦儒家生命观。对于学生阅读的评价可以从数量、效果等各个层面展开。在数量上,可以通过学生自我介绍、互相介绍学习内容以及教师检查等形式来进行评价。在效果上,可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交流来考察阅读效果。合理的评价体系不能仅注重数量,还应注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态度和方法、阅读过程以及领悟情况等。第三,借鉴儒家学派的“讲会”形式,增强课堂的开放性、探究性、规范性和互动性。“讲会”是儒家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形式[3],与现代教育主要以课堂授课,追求专门科学技术为主不同,“讲会”在形式上以面对面的形式开展,在内容上以“求道”为主,是对“身心性命之学”的讨论,更多体现了师友之间对道德、价值等诸多问题的探讨。可以弥补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不足,提高生命教育的效率,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第四,借鉴先秦儒家的生命教育理念,将德育生命化理念作为生命教育活动的基础。德育生命化是以对学生的生命尊重为基础,把学生的幸福作为价值目标和导向,在学生的生活及学习各个方面融入道德教育的因素,以人为本,建立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以及多元化途径,最终实现学生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真正融合,将德育过程贯穿于生命过程各个阶段[4]。首先,德育生命化理念的确立可以吸收先秦儒家生命观中的自强不息、和谐为贵等思想;其次,德育生命化环境的营造可以借鉴先秦儒家“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思想,不仅要重视校园的硬件环境建设,还要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的软环境建设;再次,德育生命化的目标可以参照先秦儒家对仁义道德的追求以及对至仁至圣的终极目标的追求来设定,继而,德育生命化内容的构建可以借鉴先秦儒家生命观中的生死观、孝道思想等生命智慧;最后,德育生命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在先秦儒家生命观中找到标准,又将是否实现了人生的三不朽,是否在对仁义道德的追求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等作为生命化的德育评价标准。
作者:徐洁 朱冬香 郝文辉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贫而乐,富而礼。出自论语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翻译:子贡说虽然贫穷也不谄媚,虽然富有也不骄傲,这样的人,老师以为如何呢?孔子回答说:可以算不错了,只是还不如,贫穷仍能乐道,富贵仍然好礼的人啊。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武术
The Influence of the Thoughts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n Martial Arts
LI Yi, HU Yu-xi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lasted more than 500 years, during which, competing schools of thoughts contended, which had important rol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 of martial arts?郾Taking the various thoughts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the reasons of the books of all classes authors, studies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in this period and analyzes the related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at that time, thu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Key words】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chools of thoughts; martial arts
引言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起来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1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原因
周朝末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一制度渐渐走向崩溃。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炼钢术和淬火技术,并陆续开始大兴水利,开凿了邗沟、鸿沟、郑国渠、都江堰等著名的运河和水渠。大量出现和应用的铁器与牛耕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奴隶制的瓦解,大大地增加了农业的产量,从而解放了劳动力,出现了有闲阶层。这些有闲阶层即“士”的阶层,“士”阶层的逐渐兴起,打破了周朝时期“学在官府”的现象,使得原来只有贵族垄断的学术文化向社会下层扩散,出现了私塾,有了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出现了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各学派之间相对独立自由,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他们从不同的阶级、国家和团体的利益出发,创立各自的学说,写出各自的著作,发表各自的看法,各成一家。这是促进“百家争鸣”出现的因素。
2诸子百家中的武术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士阶层进入了一个沸腾的时代,按照学术观点和师传的门户不同,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思想派别。由于各学派创立的时间有先后之分,学派的影响层面和力度又有高低大小之别,因而对武术活动的认识与思考有所不同,但其对后世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系统性特征。
2?郾1以“仁”为核心的武术思想
(1)以“仁义”为核心的武术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他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武士,因此孔子本人也有着良好的武术素养。孔子一生最主要的职业是教育,在其教育体系中,礼乐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他的武术思想根本的立场就是提高素质和完善人格,基本的思路便是由人的社会个体品德出发,逐步达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的武术思想中,最基本的一点是“成人”理念,从而使武术成为人的基本素能训练的重要部分。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1〕孔子认为人如果具有了臧武仲等人所具备的“知”、“不欲”、“勇”和“艺”这几个方面的才能,然后再“文之以礼乐”,也就是经过礼乐道德修养教化,达到了相应的标准之后,就可以“成人”。孔子的“成人”教育中,武术的教育包含两方面:一是技能教育,比如射、御的技巧和程序;二是勇力训练,也就是精神的培养。孔子的武术思想,始终立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需要,因而他对武术教育的认识是多方面的。在其思想理念中,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武术活动自然也就成为“修身”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到底,孔子的思想始终是围绕“成人”这一点而来,始终坚守在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之上的。
(2)以“仁政”为核心的武术思想。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儒学方面,孟子的儒学与孔子的儒学并不完全相同,就武术娱乐活动而言,孟子的武术思想重在思考人在社会中的表现,着眼于社会全局,试图引领整个社会。如其所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2〕从孔子开始,“仁”始终是儒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家眼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和表述。孟子把自己的思想定位在“仁政”上,在武术方面提出了崇尚“浩然之气”的观点。对于“浩然之气”,宋代朱熹曾做过这样的解释:“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3〕意思就是“浩然之气”包含两种意思,一是人体内部先天固有的物质之气,二是人生活中形成的后天衍生的精神之气。在这一点上,孟子是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对中华传统武术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孟子的另一个观点是“舍生取义”。他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在生命与道义之间,可以为了道义而舍弃生命。总体上来说,孟子强化了以“仁”为核心的武术精神要求,着重“浩然之气”,提倡“舍生取义”,反映出了一种坦荡、凛然的情怀。
2?郾2以“道”、“自然”为核心的武术思想
(1)以“道”为核心的武术思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是诸侯蓄养的卿客,衣食无忧,因而他既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社会层面上了解认识社会大势,又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其能够对国家的发展、社会变迁、历史变化、人世沉浮等现象有着独到的见解。老子的武术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道”,在《老子・道德经》中,“道”即是万物的本原,也是最后的归宿。由“道”而生出世间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5〕以此形成了老子独具特色的修身理论体系,确立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平和心态,建立了一种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武术思想理念,追求一种自然规律至上的观念。
(2)以“逍遥游”为核心的武术思想。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庄子提出了一个身心脱俗的行为观,主张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摆脱世间名利场的羁绊,在自然界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以此来实现身心的愉悦与健康。庄子以超脱现实的苦恼为目的,提出“逍遥游”思想。这里的“游”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精神,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即是掌握宇宙间的自然规律,就会自由自在地畅游在世界当中。实现了“逍遥游”,也就离开了现实社会,远离了烦恼,既是一种心灵的自觉追求,又是一种精神寄托,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物我两忘”,忘“物”就是不眷恋身外之物。忘“我”就是不纠缠于世俗情感之中。《庄子集解・齐物论》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6〕在庄子看来人生的幸福莫过于自由和快乐,体现出了极度浪漫的情怀,反映了一种昂扬的进取精神。
2?郾3以“兼爱、非攻” 为核心的武术思想
墨子,名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成长于战国时的鲁地,深受儒学的影响,但也深知儒家的弊端,深深同情下层人民,形成了侠义精神。墨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个十分著名的特殊学派,《汉书・艺文志》中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7〕特殊的原因是其起源于布衣,代表了社会的底层劳动者,与儒家、道家相比较,墨家的思想内容、组织形式、精神特征都是独具一格。墨家对于中华武术的重要贡献,是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精神主张和以侠义精神为核心的行为表现。主张以“兼爱”的思想主导自己的行为,唤起天下人共同奋斗,“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8〕墨子主张“非攻”,反对以损人利己为目的的非正义战争,同时又采取积极防御,用正义的战争制止各种非正义战争,形成了以积极进攻消除战争的“非攻”思想,并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对中华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墨家思想中的“义”即“侠义”,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没有丝毫的索取,心甘情愿的利他行为,是一种“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的精神。中国武术历史上的侠义传统,主要根源来自于墨子,经秦汉以后更为扩大,后经武术界的推广,遂成为游离于儒、道之外的侠义文化。侠义精神是中国武术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特质,对中国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郾4其他学说中的武术思想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的思想流派。“阴阳”概念起源于黄帝时代,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天象。“五行”说在先秦哲学中与“阴阳”说齐名,用来解释万物的性质。经过战国时期邹衍的总结,把阴阳与五行结合在一起形成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纵向相生相克变化有序,横向阴阳辩证无尽的完整体系。成为气功保健养生的重要指导,同时也为后世的太极拳等打下了理论基础。
杂家思想中的《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巨著,囊括了当时的诸子百家之学,是我国先秦时期最后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没有成书疑问的先秦文献,其中武术思想主要是“适度”原则,欲望要与自己的需要适度,不可贪得无厌。对保健养生理念也有阐述:“仲夏之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9〕
总之,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思想,对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了武术体系初步形成的基础。
3诸子百家思想对武术体系形成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武术活动从军事技艺分离,并开始向竞赛、艺术化发展。理论形式上出现了针对武术技击的描述,及武道论述,并有武德雏形的相关论述,同时初步组成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基本理论体系。我们将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审视,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雏形。这一时期,中国武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武术社会功能多面性发展;武术理论专业化发展;武术意识中武德出现。上述三方面使中国武术开始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3?郾1武术功能的多样化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频繁发生,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从春秋时数万人到战国时百万人,促进了尚武之风及军事武艺的演进。各国诸侯均十分重视武力,以求兼并别人。《孙子》中提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因此促进了武术的功能向多样化发展,武术具有了竞赛性、表演性和娱乐性。这时候练武的目的不只是战场上的厮杀,而且也是赛场上的需要。《史记》中说:“昔者舜作五弦之琴……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后汉书》说:“自少康已后,世服王化,遂宾于王门,献其乐舞。”说的就是其竞赛娱乐性,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斗剑之风。《庄子》中有专叙斗剑的《说剑》:“晋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放前,死伤岁百余人,好之不厌。”该篇以斗剑为寓言来论述治天下,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代斗剑的风气与体制,为研究武术的竞技性和娱乐性提供了重要的史料。〔10〕
3?郾2武术理论的专业化
随着武术多功能发展的日趋复杂与完善,从实践中来的武术理论开始形成,其中最早的武术理论应为剑术理论。春秋战国,斗剑击杀成风,日夜相击,造就了 “斗战必胜者,得曲城越女之学也”,就是对当时越女之学的高度评价。《史记》中“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表明当时人们对武术的理论探讨有了各自的观点。于是产生了《说剑》:“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通过这段剑术理论,反映出当时斗剑技术已发展到较高水平,成为闪耀着光芒的武术典籍。《庄子》中说:“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讲的是搏斗要掌握技巧的问题。更为可贵的是《列子・汤问篇》中的“纪昌学射”将射箭的教、学、效果三部曲一气呵成,写成了古代武术教学中的经典。
3?郾3武术意识中的武德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武术意识也逐渐出现,诸子百家思想大大促进了这一时期武术意识中武德的发展。儒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及伦理观念主张:“仁爱”,这恰恰也是中国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慨时间的消逝,生发出了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也是武术学习中所必需的。道家曾说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11〕体现了一种自然规律,一种自然中的“道”,这体现了武术学习中必须遵循的规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这又恰恰符合中国人的侠义精神。《列子》记载说:“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这显然是礼仪文化在这种武术射箭活动中的渗透,是传统武德要求的结果。
4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促进了武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1)促进了射箭技术的发展。射箭作为一项重要的军事技能,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开展,成为普通民众习武的重要内容。儒家、兵家都提倡“射”,并把其作为一种礼仪的象征,使射箭在技艺和种类上得到了提高,出现了步射、骑射、弩射等。
(2)促进了武术养生学的发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在对养生实践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武术养生学体系,奠定了我国古代武术养生的理论基础。如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杂家思想代表作《吕氏春秋》中关于养生的专门记载:“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
(3)产生了武术的竞技观念。《春秋》三传里面记载的那些规模宏大的战争,还有那些不胜枚举的家族之间的争斗,都需要一些高水平的武士来完成这些任务。这些武士,包括贵族们豢养的那些死士,在平时是绝不会只在那里吃闲饭的,他们,必然要训练和探讨一些武术套路及技巧问题。武士们在较武竞技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公平竞争、以武艺高低决定社会地位的竞技意识,这种竞技意识是中国武术竞技意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