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下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

下乡调研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下乡调研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下乡调研工作计划

第1篇:下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2009年我处共有12项责任目标,目前已完成4项,其它8项正在完成中。

    (一)已完成的4项工作

    1、完成引进推广林果新品种20个、新技术15项。结合林业生态省建设,通过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推广了一批林果新品种,重点推广了中华红叶杨,红叶石楠,泡桐9501、9502,欧美杨107、108,豫刺1号、豫刺2号,豫楸1号,火炬松、金太阳杏、黑李、豫大籽石榴等20多个优良新品种。同时,推广了生根粉、抗旱保水剂、ggr绿色植物生产调节剂应用技术、抗旱造林技术、经济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等15项实用新技术。

    2、完成继续抓好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林业科技支撑项目的实施工作,新建安阳、长葛、平桥等3个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围绕林业生态省建设,按重点林业工程类别,突出抓了新县、西峡、桐柏、灵宝、济源、陕县等9个科技支撑示范县(市)建设,对我省XX年以来承担的6个科技支撑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并向国家林业局提交了项目验收报告。按照年度工作目标,督促18个省辖市、6个扩权县新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区、示范基地60多处。

    3、完成了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和送技术下乡活动,培训次数和人数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林业科技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通知》、《河南省冰雪灾害地区林业抗灾减灾技术要点》,省林业厅选派6名科技专家组分赴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地开展科技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技术服务工作,全省共选派林业科技专家和技术人员500人次,举办减灾和重建技术培训200场,培训基层技术人员500人,林农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份。在全省科技活动周期间,按照省科协、省科技厅的统一部署,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林业科技活动周的通知》,据统计,全省林业系统共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4000多场次,培训林业职工和林农22万人次。

    4、开展了 “河南省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的调研工作。4-5月,组织专家深入到林州、济源、新县、西峡等地对黄连木、油桐、文冠果等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经座谈讨论和分析,已初步形成了调研报告。

    (二)正在开展的8项工作

    1、认真做好各级各类林业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实施,新争取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6项,新争取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研究项目3项,总投资600万元;新争取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行业项目5项,总投资165万元;新取得林业科技成果2项。

    2、切实抓好林业标准化工作,新审定林业行业标准1 项;新争取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2个。

    3、认真组织实施好林业科技“3386”计划,重点抓了科研、推广、标准化、科普等工作。组织“948”项目中期评估1项,申请验收国家林业局“948”项目1 项;新争取国家林业局“948”项目3项,总投资150万元。

    4、认真抓好林业科技综合管理与改革,切实加强了对林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严把项目申报、立项、检查、验收关,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

    5、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和平安林业建设年度工作任务。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科技成果评定、资金分配、项目推荐等方面,实行“阳光操作”,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6、积极做好“河南林业信息网”科学技术处相关栏目内容的更新工作,达到每月至少更新2次以上。

    7、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认真组织参加政治学习,制定了《科学技术处2009年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注意抓好廉政建设工作落实。

    8、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时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强化林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按照组织制订的优先发展的树种(品种)和重点推广的技术,指导各地的林业生产,为林业生态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制订印发了2009年度科技兴林、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申报指南,根据国家林业局要求,对XX年以来我省承担的6个国家林业局林业技术培训项目进行了认真总结,并提交了总结报告。

    2、认真做好林业科学研究工作。结合林业生态省建设的技术需求,狠抓林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在研的7项科技攻关项目进展顺利,取得了2项科技成果。新争取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研究项目3项,新争取2009年度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6项。新组建一个“河南省林业厅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使厅级重点实验室达到3个。

    3、围绕中心工作,狠抓科技支撑。一是组织有关单位制订印发了林业生态省建设《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主要造林模式》、《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与村镇绿化工程主要造林模式》、《山地丘陵区与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模式》、《河南省当前优先发展的优良树种(品种)》等,发挥了很好的指导、引领和支撑作用。二是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林业科技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通知》,选派两批科技专家组织开展科技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技术服务工作。三是转发了国家林业《科技服务“林改”行动方案》,使科技更好地服务和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共2页,当前第1页1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处里人员少,工作任务重,下基层调查研究少。二是随着林业生态省建设的全面实施,科技支撑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由于林业科技投入较少,一些新品种、新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不够充分。

    二、下半年的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根据年度工作目标,科学安排,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继续抓好林业科学研究工作。重点是认真组织实施好各级各类林业科研项目。

    (三)认真抓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重点是组织实施好2009年度国家、省科技推广计划项目,组织申报2009年度各级、各类林业科技推广计划。

    (四)做好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重点是抓好“国家林业局林木优良无性系快繁河南鄢陵基地项目”的验收工作。

    (五)继续狠抓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是继续抓好科教兴林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林业工程科技支撑工程、科技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

建设等。

    (六)积极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和送技术下乡活动。重点解决好林业技术棚架问题,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把林业实用技术送到农村,送到千家万户。

    (七)认真抓好林业科技合作、交流与林业标准化工作。重点是协助有关单位抓好国外智力引进和科技合作交流工作;组织好“948”项目、国外智力引进项目的实施和检查、验收工作。抓好林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和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实施、检查工作。

   (八)切实抓好林业科技综合管理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林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办法,提升科研、推广手段和设备等科技基础设施水平,建立健全科技档案,切实加强科技项目的检查监督。

 

 

    二八年六月十九日

   

第2篇:下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税收收入完成情况

全年完成税收收入约430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01%,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其中:地税收入完成3400万元,国税收入完成400万元,契税收入完成500万元。

2、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全年累计完成预算支出159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其中:一般预算支出为1452万元,基金预算支出为144万元。

3、本级收入及可用财力情况

预计全年本级收入数约为2300万元,可用财力约为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

(二)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情况

1月份共发放涉农补贴资金457.57万元,资金发放项目为17项,发放农户数为3764户,其中:农村五保及抚恤资金为16.23万元,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17.79万元,退耕还林工程补助资金71.6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为49.7万元,村干部报酬资金为53.53万元,库区移民扶持资金35.6万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资金159.43万元,家电下乡补贴资金27.94万元。

(三)财务核算及管理情况

强化财务人员业务学习与培训,先后两次参加省、市举办的业务培训班,掌握新业务和新技能,财务电算化水平不断提高。能按要求及时进行各项财务核算,及时提供准确会计信息资料和财务报告。强化财务审核与审批工作,规范审核审批手续,严格票据管理,杜绝白条入帐,完善报帐和领款手续。强化合同管理,严格付款时间和比例,杜绝先付后批和多付现象。强化明细帐和台帐的建立,规范帐务处理,政府专门聘请财务顾问对全镇各单位、各企业的财务进行指导和咨询,效果明显。

(四)财政监督与管理情况

加强财政管理与监督,将其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以制度为保障,不断制定和完善各项财务制度,以督查为手段,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与检查,做好采购、审计、招标、财务审核等工作,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月份通过以上几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节约或避免损失浪费资金约200万元。通过加强财政监督与管理,一方面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预防腐败的产生,另一方面节约了一定的财政资金,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果。在做好财政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同时,能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和工作的实际,适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努力当好参谋。

(五)对上争取工作情况

对上争取各类资金共计800余万元,比增长350%,资金涉及到13个方面,特别是项目资金比上年有较大增幅。今年对上争取工作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和突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领导和部门重视的结果。镇村领导特别是镇主要领导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在背景下,主动跑省、跑市、跑区,主动加强联系和沟通,主动宣传,赢得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二是积极申报项目。多申报项目,申报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好的项目;三是的发展和两个重镇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和肯定,能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帮助和支持。

(六)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在做好自身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镇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做好各项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二是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统筹兼顾,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争取各方面对财政工作的支持;三是加强工作的计划性,每周每月做好工作计划,全所人员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合作,互相帮助。

(七)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财政调研工作做得不够,要进一步强化税源建设,加强收入征管,做好积极对上争取工作;二是支出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支出管理,加大资金拨付和调度力度,拓展理财渠道;三是财政职能作用有待充分发挥,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注重工作成效,提高管理水平,要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上下功夫;四是工作主动性有待加强,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做到多请示和汇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积极进言献策,努力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五是工作效能有待提高,要讲究工作计划和工作程序,合理安排好工作,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二、工作谋划

(一)财政收支方面

1、税收收入规模

根据税收收入完成情况,目前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以及扩权强镇对税收收入规模的要求,经第四季度财税调度会安排,初步确定税收收入规模为5100万元,比收入任务增长20%。根据可用财力情况,初步确定财政支出规模为1万元,较支出增长1%。

2、本级收入和可用财力年本级收入为200万元,可用财力为1800万元,比增长20%。

(二)财政政策落实方面

要认真落实好各项财政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策执行力,进一步做好涉农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服务好群众,讲究工作效率,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要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注重同上级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注重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果,注重向领导的工作汇报。

(三)财政管理与监督方面

收入管理方面:要认清形势,注重税源调查与分析,注重税源培植,强化收入征管,注重收入质量和收入结构。

支出管理方面:增强预算意识,优化支出结构,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建立和完善支出定期报告分析制度和支出分配研究制度,规范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

财政监督方面: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履行财政监督职能,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做好财务定期公示制度,继续做好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和工程审计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强对工程审计和工程款支付方面的监督管理,要敢于管理和善于管理,不怕得罪人,同时要管出成效。

第3篇:下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

(一)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

省人大常委会把统计法律法规检查列入年监督工作计划后,我局在3月中旬制定《统计局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方案》下发到全省各市州,有序推进执法检查工作。

(二)开展学习调研,明确检点

3月起,人大常委会及其专门委员会与我局组成了六个省内外联合调研工作组,分赴6省(自治区)开展统计法制建设调研考察工作,广泛学习和借鉴外省(自治区)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工作方法。同时,在省内4市进行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协助省人大常委会拟定了统计法律法规检查方案,明确了检查方式和检点。

(三)开展清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

我局就全省县级以上政府和街道统计机构设置情况、省级各部门和各市州现有未经审批的统计报表及统计数据情况等进行摸底,基本摸清全省统计基层基础的基本情况。我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关于基层单位依法统计等方面的专项调查,访问了2200个有效样本,基本摸清了全省基层单位依法统计的概况。

(四)开展重点检查,突出检查实效

月10日至17日,省统计局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三位局领导陪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和副主任、三位领导分赴地开展了重点执法检查。通过下乡镇、访农户、进园区、看企业、查台账、听汇报、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检查了统计法律法规在当地的贯彻落实情况。检查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对统计工作中的困难,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了整改要求。

二、人大常委会就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提出五点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

一是加大学习宣传力度,营造依法统计的氛围;二是及时清理和完善政府规范性文件;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巡查制度;四是加大投入,健全统计工作保障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基层统计机构;二是加强和规范农村记账户管理;三是落实经费、明确责任,大力推动乡镇和园区统计工作信息化;四是加强对统计对象的培训与管理。

(三)进一步规范部门统计工作

一是建立政府统计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完善统计调查登记备案制度;三是完善统计信息资料报送制度;四是规范统计信息制度。

(四)进一步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一是充实统计力量;二是严格持证上岗;三是加快统计执法队伍建设。

(五)抓紧修订《统计管理条例》

抓紧《统计管理条例》修订的调研和起草,及时报省大常委会列入年立法计划,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建议调研和起草《统计管理条例》时,考虑用法律手段解决此次执法检查暴露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查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力度。

三、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取得的初步成效

此次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执法检查在全省掀起了重视统计工作、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切实解决统计问题的。各地政府纷纷根据人大常委会要求提出整改意见,其中南充市、自贡市大安区、达州市通川区等有关市、区政府已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

(一)宣传了统计法律法规

一是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期间,各级主流媒体全过程参与进行动态宣传报道,有效地促进了统计法律法规的社会面宣传,扩大了统计影响。二是推动统计法律法规进入当地党校培训课程。市、眉山市、宜宾市、达州市通川区等市、区统计局,积极与当地党校联合,将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主体班的常规教学内容。

(二)扩大了统计的社会影响

由省人大常委会为主体直接开展的统计执法检查,在地方、部门和企业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企业认为,省、市人大常委会直接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是过去少有的形式,表示将按照省、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坚决遏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

(三)拓宽了统计服务范围

按省人大常委会要求,一是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扩大投资、工业止滑提速两个关键,省政府与相关部门联合布置产业园区、政府性资金投资项目统计监测。二是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以就业、医疗保障、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房地产市场等为重点的民生监测。

(四)加强了统计基层基础

一是独立设立了9个县统计局。二是增加了统计编制。通过执法检查,青神县统计局增加2名编制,县统计局增加5名编制,县已决定为县统计局调查队新增2名编制。三是乡镇(街道、园区)统计机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县的30个乡镇全部建立了统计站,并设立了30个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县22个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统计机构,并配齐了22名行政编制的专职统计人员;县委、县政府已明确全县统一招聘统计人员12人,为各统计站配备统计人员3-5人。四是抓基层统计人员执业准入。为配合省、市人大统计执法检查,全省组织开展了统计从业资格专项书面执法检查,促进全省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新增考试人员4462人。

四、统计局提请省政府落实人大执法检查要求的建议

(一)关于机构和人员问题

1.迅速落实独立设立县级统计机构问题

尽快完成5个地区10个县(区)政府统计机构单设,确保全省11个县(市、区)级以上政府均有独立的统计机构,进一步健全全省基层统计机构。

2.尽快建立全省统计执法专业队伍

加快推进全省统计执法工作体系的构建,率先在省级和21个市(州)统计部门设立独立执法机构,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执法人员,实现统计执法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制度化。

3.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产业园区统计机构和充实统计人员

加快完成乡镇(街道)、产业园区独立统计机构的建立,按人口和经济总量配齐专职统计人员。因地制宜,率先在成都、德阳、绵阳等市开展县垂管乡镇统计机构模式、县垂管跨乡镇统计机构模式以及混合管理模式的试点工作。

(二)关于工作经费问题

全力保障统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议参照兄弟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分级量化我省、市、县三级统计机构工作经费,确保各地财政部门在安排工作经费预算时有据可依,确保统计工作经费落到实处。同时,调整国家、省、市、县各级调查样本所需经费,保障调查数据质量。

(三)关于部门统计管理问题

建议省政府于近期出台文件,进一步规范部门统计工作,强化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协调管理职能,建立政府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统计调查登记备案制度、规范统计信息资料报送制度和统计信息制度,切实减轻基层负担,避免“数出多门”。

(四)关于制定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问题

1.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相关文件

建议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重点从加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夯实基层统计基础、规范部门统计、强化统计监督检查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政府统计工作。同时,建议省政府办公厅配套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统计行政执法工作体系的意见》、《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部门统计调查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统计调查管理和信息的意见》等4个规范性文件。

2.抓紧修订《统计管理条例》

第4篇:下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高效统战工作 科技工作 有机结合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如何促进统战工作与科技工作的有机结合,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就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业绩,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新的认识。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概括地说,就是积极推进统战工作与科技工作优势互补和双向服务,从而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与共同提高。

一、突出科技优势,不断提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

发挥派和无党派组织及其成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华南农业大学各派、无党派组织及其成员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过程中,非常重视突出专业优势,坚持围绕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可持续发展、城镇建设和规划、环境保护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开展调研,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以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为基础,既涉及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领域,又涉及一些全局性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现实性、针对性,理据充足、内容详实、可行性强,体现了大学高层次人才所具有的较高的科技素养和政治素养,确保了统一战线组织及其成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2004年初,针对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省政协委员陈永泉教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向省政府提出了“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建议,被省政府采纳。当年8月,由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厅、工商局、质监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15个部门组成的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作为省政府的常设议事机构,负责领导、协调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对增强广东省食品安全综合管理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提案者陈永泉教授本人被省政府任命为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2007年,一位担任省政协委员的园艺学院教授向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强对我省大中城市郊区蔬菜基地污染调查与治理的建议》的提案,被省政协列为当年5个重点提案之一。在2008年召开的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学校两位委员分别提交的《加快广东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审批速度,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提案同时被省政协评选为政协广东省第九届委员会“十大优秀提案”。在2009年全省“三促进一保持”系列行动中,华南农业大学4名党外人士受省委统战部邀请参与了对广东省“扩大内需”工作的联合调研和建言献策活动,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对“三促进一保持”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由于在参政议政方面的突出表现,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在统一战线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人才。目前,学校党外代表人士中有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人,广东省政协副主席1人,全国政协委员2人,广东省政协委员7人,省参事室参事2人,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华南农业大学统一战线成员中的杰出代表,对学校各项事业尤其是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着力搭建平台,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在科技领域建功立业。

近十多年来,随着高校连续扩招,高校教师队伍迅速扩大,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增长很快;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高校教师中留学归国人员增多并陆续成为统一战线的新成员,这些人士大都学有所成,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发挥着骨干作用,普遍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因此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在科技领域建功立业,日益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成为检验高校统战工作成败的重要指标。同时,在高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借助包括统一战线组织在内的各种力量,推进内部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华南农业大学为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在科技工作领域建功立业,着力在搭建平台上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

1?郾加强统战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派、无党派人士联谊会、知识分子联谊会、政协联络组、侨联等统战组织在搭建沟通联络平台和学术平台方面的作用,使统战组织在联系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加强学习教育、促进共同进步等方面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近年来,学校统战工作紧紧围绕“创新、发展”的主题和“发展学术、提高质量、加强管理、增强效益”的工作方针,以支持各党派和团体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为抓手,密切统一战线成员之间的联系。目前,全校共有7个派基层组织,其中3个总支,4各支部(社),党派成员共326人;留学归国人员295人;具有高职称的党外知识分子、归侨侨眷、港澳台胞台属和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等统一战线成员共800多名,包括2名“长江学者”、2名“珠江学者”。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各统一战线组织大力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在吸收新成员、开展活动和骨干力量培养等方面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多个派组织由于在组织建设方面成绩突出,被所在党派的中央和省级组织授予“先进基层组织”、“先进集体”等荣誉。而统一战线组织建设的加强,对密切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突破学科资源整合的瓶颈、打破学科之间的条块分割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还根据高层次人才中无党派人士占有较大比例的实际,在广东高校率先成立无党派人士联谊会,把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联系在一起,对加强内部的横向联系,对推进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开展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2?郾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及其成员在科技创新与校务管理中的作用。科技创新与科研管理是高校校务管理的重点,统一战线组织及其成员在这个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为更好地调动统一战线组织及其成员在科技创新及学校科研管理中的作用,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在2007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中,建立和规范了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重大情况通报及邀请参加相关会议、举荐优秀党外人士、发挥党外人士作用等一系列制度等。在这些制度中,科技创新与科研管理被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在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校发展总体规划,“211”工程建设,本科教学评价、重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文件的起草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征求派组织的意见。学校多个学院的院长或分管教学、科研的副院长中,不少都是由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担任。

3?郾以产学研相结合和社会服务为平台,促进党外知识分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华南农业大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及其成员对外联系广、专业能力强的优势,积极为各党派组织及其成员搭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平台。近年来,我校大力开展服务“三农”工作,建立了以“一个教授领一个团队,联一个企业,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工程”,创造了与地方政府联手搭台、专家和学生参与服务经济发展的“科技绿舟”模式,“十五”以来学校先后与3省14个市(县)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6个省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高新技术成果直接催生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坚持为政府、企业、农民提供各类培训服务,直接、间接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亿元,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各党派基层组织及其成员积极行动,除接受学校的委派参与大量工作外,还以党派组织为单位,深入省内外各地开展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基地”、对农民和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农业科技下乡咨询活动,既发挥了党外知识分子在服务社会方面的优势,又有助于他们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民盟成员、广东省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毕英佐,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在解决大量家禽养殖方面的科学难题的同时,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为创新完善“公司+高校+农户”的“温氏模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主持的《农业龙头企业产学研科技创新模式与示范》项目获得2005年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其主持的“优质肉鸡产业化研究”项目,以品种培育、饮料营养和生物安全为技术创新的核心,建立了大规模优质肉鸡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为广东优质肉鸡研发技术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个人也获得了“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所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奖励。

三、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建设适应科技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党外人才队伍。

培养、选拔、使用、举荐高素质党外科技人才队伍,既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高校科技工作的内在要求。华南农业大学多年来大力加强建设适应科技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党外人才队伍,促进了统战工作与科技工作的优势互补、双向服务。

1?郾创新用人理念,坚持德才兼备、五湖四海、注重实绩的用人原则,充分调动党外人才的积极性,重点做好代表性人物的培养、选拔、举荐工作。如目前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界唯一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罗必良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生毕业后到华南农业大学工作,他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崇尚学术、关注现实、潜心科研、献身教育,表现出优秀的专业素养、管理能力和政治素质,治学、行事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华南农业大学,他的发展一直受到学校各个方面的支持,先后被学校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并被任命为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在华南农业大学这个平台上,罗必良教授很快成长为享誉我国农业经济学界的经济学家,同时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多次参加省政府组织的调研工作同,受邀请参加每年两次的“省长专家座谈会”,积极参与从中央部委到省、市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咨询,作为省政协委员他所提出的多个议案获得广东省政协“优秀提案奖”。罗必良教授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学科带头人,在凝炼学科方向、整合学术力量、加强团队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华南农业大学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上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2?郾制定适合党外人才成长配套政策,提升党外人才政策的系统性和整合度。学校对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业绩较好、比较适合某一方面的领导工作的,就大胆选拔、委以重任,与党内人才一视同仁。目前,现任校领导中有党外人士2人,中层领导中有党外人士24人(其中正职5人),占中层行政干部的26.3%。促成了一批优秀党外人士脱颖而出。2008年底广东省公推公选43名副厅级干部,我校2名党外人士同时入选。党外人士人才辈出,既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又反过来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促进了学校事业尤其是科技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