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篮球运球教学设计范文

初中篮球运球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篮球运球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篮球运球教学设计

第1篇:初中篮球运球教学设计范文

摘 要 行

>> 标记在中小学行进间低手投篮教学中的运用 行进间投篮技术中运球与 跨步接球衔接动作的教学方法 对“行进间低手投篮”同课异构课的比较与感悟 逆进分解训练法在篮球行进间跑投篮的运用 中学生学习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方法研究与分析 对行进间单手投篮教学的尝试 行进间单手投篮脚步动作的教学设计 “导学式”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篮球“行进间投篮”教学设计 篮球行进间投篮教学反思 行进间投篮“逆向”教学法 篮球行进间投篮教学设计 浅谈篮球行进间投篮的教法 “导学式”教学法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初中男生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训练研究 篮球运动员行进间投篮跨步起跳能力的测量与分析 浅谈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分化教学 微课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三、实验设计

实验内容、步骤设计:1)实验班:前测A1(课前微课导学)课时1:学习行进g投篮(课后微课拓学)课时2:复习行进间投篮(课后微课纠学)课时3:复习行进间投篮(课后微课纠学)后测A2;2)对照班:前测B1课时1:学习行进间投篮课时2:复习行进间投篮课时2:复习行进间投篮后测B2。

四、研究结果

请相关专家对实验前后学生行进间投篮的相关技术动作进行技术评价(满分100分)赋分取均值分析,对命中率统计分析,相关结果见下图表:

由表1和图1分析得知:实验前实验、对照组学生行进间投篮技术动作相差不大,命中率均较低(图中A1、B1蓝色、橙色柱状均较低),实验后学生行进间投篮技评和命中率差别明显(图中A2蓝色、橙色柱状明显高于B2)。微课教学利于学生行进间投篮学习和提高。

五、结论和建议

微课在高校行进间投篮教学中的运用,利于促进大学生体育课堂参与,提升大学生的学练热情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行进间投篮技术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微课的设计即可以选取NBA、CBA、奥运会和世锦赛等重大篮球赛事相关赛事视频为基本素材,也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的老师、学生为基本素材,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生更感兴趣。微课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中篮球运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国家级;初中体育教师;同课异构;研修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9-0031-02

2012年10月至11月中旬,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举办了两期“2012年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紧缺薄弱学科-初中体育教师”培训。本次培训结合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课例研究与问题诊断”主题,以一线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为突破口,针对热点、聚焦难点问题,设计“同课异构”深入课堂的培训环节,提升初中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同课异构”研修设计的初衷

本次教学观摩研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用多人“同课异构”的研修方式:即多位教师在共同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共同的问题确定教学内容,由每一位教师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选择不同的方案、策略、教学资源等,进行教学设计,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进行交流展示。

针对教师们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同课异构”,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激发教师对体育教学问题的深度思考;在同行之间研讨、交流,并在专家引领与指导下,提升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使培训更具实效性、指导性、针对性,促进初中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技能提升。

二、“同课异构”研修的准备

多人“同课异构”是在集体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个人教学设计、研修团队集体备课、教学现场实践、即时反馈、反思研讨、反思报告的撰写等环节的基础上,碰撞问题、激发智慧、达成共识,解决教学问题及教学困惑,提升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水平、综合素养及培养体育教师的问题意识。

(一)“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场所的选择

1.选择北京市普通中学初中体育教学班;

2.“同课异构”研修培训不打乱北京市学校的教学秩序,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进度;使培训常态、真实,既碰撞课堂中的问题,又使学习交流自然、实效、不做作;

3.根据北京市初中体育教学进度确定教学内容(初中体育教学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的方式),选定年级和时间,内容即确定。

(二)“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准备

1.问题的研讨与碰撞

为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项目组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如:无主题交流问题的研讨针对性小组论坛主题发言等聚焦问题,以便教师在“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聚焦问题,提高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梳理老师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2.“同课异构”教学内容的确定

针对参加培训老师们的问题、困惑及结合北京市教学进度,研修团队选择了初三年级的体育课为“同课异构”的教学内容。根据北京市初中教学内容安排,内容确定为女生—耐久跑,男生—篮球运球过障碍。

3.“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准备

(1)选择和确定学校后,提前3天通知授课教师(国培学员)上课时间、授课年级及授课内容、授课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教学资源情况等。国培班的学员以班级为单位(2个班),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晚上的休息时间集体备课形成教学构想,经班级集体研讨修改、形成教学设计;然后确定参加“同课异构”的教师,班级核心小组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和教案。

(2)培训团队负责组织国培学员明确“同课异构”的意义、价值及通过“同课异构”将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3)被观摩学校安排接待,随班授课及教学观摩场地、教学研讨的会议室、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及体育组工作情况介绍等,使教师明确以“国培”为平台进行“同课异构”培训的意义。

三、“同课异构”研修的实施

通过“同课异构”实践交流,有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1.相互交流学习,碰撞问题

2012年10月24日上午,国培一期学员们到北京石油附中观摩体育课并与特级教师交流;下午学员们来到北京市育英中学,观摩了4节初三年级“同课异构”教学课,分别由国培1班江苏二十七初级中学孙银花老师、北京育英中学青年教师陈光老师上女生“耐久跑”;国培2班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董飞舞老师、北京育英中学青年教师田希伟老师上男生“篮球运球过障碍”。老师们一致认为,北京市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规范,学生的身体素质好,运动技术技能强,授课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国培学员异地授课虽难度大,但老师们能非常游刃有余的进行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实践、教学针对性指导,并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控课堂节奏,教学效果好。国培班的学员在与专家、学者、教研员、特级教师、一线教师的交流互动中,就解决当前新课改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如:教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价、课外体育活动的安排等等畅所欲言。通过观摩、交流、研讨学员们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这种形式的培训得到学员们的好评,老师们遗憾时间太短。

2.国培学员、一线教师是“资源和财富”

在“同课异构”课后即时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结合女生“耐久跑”、男生“篮球运球过障碍”四节课,从学习目标的制定到重难点的解决;从教材的定位到教学内容的安排;从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从准备及结束部分的安排到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从体育课的密度到学生运动负荷大小的合理性安排;从体育场地的安排到器械的合理运用;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到教师的应变能力等,就具体教学情境中的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研讨。如:本次篮球教学课学生持球的时间应该是多少更合理,学生过障碍撞杆的解决方法及纠正策略,教学难点的定位问题;耐久跑课中的途中跑的距离应为多少合理;示范的次数问题;结束部分如何使学生身心放松,以及使学生达到身心放松的手段等等,通过教师间的互动、专家引领,大家集思广益,有效解决了教师们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培训教师的自身资源,国培学员、一线教师就是“资源和财富”。

四、“同课异构”研修方式的思考

(一)“同课异构”凝聚了教师智慧,构建了培训学员的文化氛围

1.“同课异构”凝聚智慧、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同课异构”这一环节的培训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发展的平台,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交流、课后即时反思凝聚了老师们的智慧,部分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2.“同课异构”构建了培训学员的文化氛围,建立了友谊

“国培”一期的培训是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的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可以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沿海、有内陆;有青藏高原和新疆兵团,也有中原河南;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提升能力、转化思想、创新体育教学”。通过备课、说课、集体研讨、教学展示课及教学资源的准备、“同课异构”交流及教学研讨等过程,构建了培训学员的学习文化氛围,建立了友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熟和成长。

“同课异构”使参加培训学员们的研讨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堂到寝室,从教学现场到休息时间,针对问题有感而发、有思而想;有时是热烈的讨论、有时是激烈的争论……在真实的情境中、真实的讨论中,流露着老师们真挚的情感、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执著、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负责、对这份职业的崇敬。

(二)“同课异构”提升了体育教师的地位,促进学校校本研修的实现

北京市承担“国培”教学观摩的学校,对“国培”项目和“同课异构”研修活动非常重视,他们同样抓住机会对本校的教师们进行校本培训。学校以“同课异构”为切入点,锻炼教师队伍,通过与国培班学员的切磋、交流,推进校本培训,为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学习的平台、实践的平台、发挥特长的平台、挑战的平台;对关注体育教师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同时对理解体育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同课异构”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

五、完善“同课异构”研修方式的思考

1.增加“同课异构”交流的时间

下校观摩环节深受“国培学员”和一线教师的欢迎,从组织“同课异构”的培训经验看,教师们交流的时间相对不足;如果再增加1天研讨的时间,“同课异构”培训环节中对问题的深度分析、问题解决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

2.结合“同课异构”分层次研讨

由于培训的时间短,对有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没有展开充分研讨,如:对教材的理解、解决技术技能教学与学生兴趣的关系的策略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度研讨。

建议在今后的培训中,针对一线骨干教师教学中的问题结合“同课异构”的培训方式,进行“专题研讨”、“现场研讨”和“深度分析”相结合。“专题研讨”关注“面”(相对较宏观的),即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现场研讨”关注“点”,即在教学观摩现场(针对课例)老师们关注的具体问题的研讨;“深度分析”关注“点”与“面”的结合,分析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合理的策略。同时应增加下校观摩及针对性研讨的时间和和次数,避免研讨“蜻蜓点水”。

第3篇:初中篮球运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堂 和谐 兴趣

和谐的课堂是建立在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基础之上的,除了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外,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能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达到体育教学的和谐效果。

一、构建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必要性

1、“以人为本”的需要

“以人为本”要求体育课堂的一切活动“不仅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和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在初中阶段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形态、各项机能以及耐力、速度、弹跳、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利于巩固生长发育。和谐的课堂能够使学生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掌握新动作、接受新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稳步发展。从心理上看,初中学生的情感易于情绪化而不稳定,有叛逆倾向,和谐的课堂能够促使他们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更积极地展示自我,有利于果断、坚强、拼搏、团结、勇敢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因此,构建轻松和谐的体育课堂是基于“以人为本”的需要,是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享受运动乐趣是体育的内在因素,它本身就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也是人能一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动力和精神源泉。”初中生体育课兴趣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兴趣吸引阶段。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做到方法有趣,采用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阶段是兴趣产生阶段。学生在被教学内容吸引的基础上,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乐意去学习和练习。第三阶段是兴趣主动阶段。也就是在引起学生一定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志趣,为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老师要引导学生把这种兴趣和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志向,也就是志趣,最终达到积极锻炼和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另外,体育课的评价方式和过程较其他学科更直观、更具对比性,如果教师能小心地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进行策略性的评价,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采用一些鼓励的语言,如“你很棒”、“你可以的”、“不错不错”等激励的话语,学生就更有信心学习一些技能,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出来。这样有能力者会向更高的目标努力,暂时未能成功者也会受到激励而不放弃,大家相互勉励、良性竞争,一个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就建立起来了。

二、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构建要素

1.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构建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基础。首先,必须规范体育课堂养成教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先入为主。在刚开始上课时,就应当针对服装要求、运动器材使用、课前准备、课堂活动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向学生明确宣布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一定要做的、哪些是一定不要做的,进行严格的规范,且一定要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其次,必须合理地处理违纪行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违纪行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破坏和谐课堂的形成。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坚决杜绝体罚;课后再利用体育教师容易亲近、更容易交朋友的优点,以谈心的方式进行教育,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对话式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首先,教师要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其次,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再次,教师要学会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爱心去打动学生,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的情感。最后,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评价方式营造和谐气氛。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是一味地要对学生表扬。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对新知识浅尝辄止、随意应付。没有得到表扬与奖励的学生开始认为自己“不够好”,这会给一部分学生带来潜在的伤害。每当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并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等加以调节,使学生的情感朝着预定的情绪目标发展。

3、不断追求寓教于乐

第4篇:初中篮球运球教学设计范文

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0年初中体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初中体育教师工作计划1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培智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

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使那些有行动障碍的学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子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尊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认真组织每天的课间操和课余训练工作,精心计划、筹备每次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尽力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时刻为学生的活动安全着想,及时维护有隐患得体育设施和场地。

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以及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本教学工作计划,以满足学生选项学生的需求,加深学生的运动体验和理解,

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灵敏、力量,速度和有氧耐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掌握练习与讨论的时间,了解实现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优良品质;认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将自身健康与社会需要相联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整个体育教学,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快,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在教案的编写上,突出了个别化教学原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重要性,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教师对学生的过高要求也是不利快乐体育的实施。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或训练时,有必要降低难度或要求,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

初中体育教师工作计划2跳跃技术的基础知识。

1、跳跃运动包括哪些项目?

2、最早兴起的跳高姿势是什么姿势?

3、跳远技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田 径

一、跑

通过学习途中跑和弯道跑,逐步掌握耐久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发展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等良好品质。

1: A、弓箭步走路20米×2 B:高抬腿跑10---15米×2

C:30---50米加速跑 D:游戏:听数找朋友。

2: A:学习站立式起跑。 B:变速跑:男1000米,女士800米跑。

3: A:学习站立式起跑, B:学习弯道跑技术。

4: A:50米×(2---4)次 B:越野跑1200---18000米。

5: A:圆周跳绳接力练习。 B :计时跑男1000米,女800米。

6:考核:男:1000米;女:800米。

一、跳跃

通过各种练习基本掌握蹲踞式跳远技术;发展弹跳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1、A:学习蹲踞式跳远。

2、“腾空步”练习。

3:复习“腾空步”技术。

4:学测步点;蹲踞式跳远练习。

5:复习蹲踞式跳远。

6:考核:蹲踞式跳远。

三、投掷

学习原地推铅球技术,通过练习初步了解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发展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1、学习原地推铅球(以右手为例)。

2、原地对实心球。

3、A:双脚跳跃练习。

B:推铅球。

4、A:双人跳起移动练习。

B:推铅球练习。

5、考核:原地推铅球。

四、体操:支撑跳跃。

通过支撑跳跃动作的练习,主要提高支撑跳跃基本能力,掌握支撑跳跃的方法,学会保护与帮助,基本掌握屈腿腾越动作技术,发展踏跳能力。

1、A:踏跳、推手练习。

B:单手推墙练习。

2、A:跳上成蹲撑,向前挺身跳下。

B:蹲撑、抱腿、挺身跳。

3、跳上成跪撑挺身跳下。

4、A:复习(同上)。

B:助跑练习。

5、屈腿腾越跳箱。

6、复习(同上)

7、考核:屈腿腾越跳箱。

五、篮球

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和单手肩上投篮球,进一步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能力,掌握基本技术。通过各种移动步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素质;通过教学比赛,巩固已学基本技术。

1、A:复习各种移动步法。

B:复习体前变向运球。 C:学习体前变向运球。

2、A:复习先进间体前变向运球。

B:学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

3、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

B:复习原地肩上传接球。

4、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B:学习急起急停。

5、A:学习跨步和转身。

B:复习急起和急停。

6、A:复习跨步和转身。

B:综合练习。

7、篮球教学比赛。

六、排球

巩固移动、传、垫球技术,改进正面下手发球技术。基本掌握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初步了解正面扣球技术。发展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

1、A:复习移动。

B:复习传、接球。

2、学习正面上手发球。

3、复习正面上手发球。

4、发、垫球练习。

5、A:复习体侧垫球。

B:传、垫球比赛。

6、学习原地正面扣球。

7、复习原地正面扣球。

8、排球教学比赛。

七、韵律操和舞蹈

学习第二套少年韵律体操,进一步提高节奏感和表现力。

1、复习少年韵律操1。

2、学习少年韵律操2第一段。

3、学习少年韵律操第二段。

4、A:复习少年韵律操一、二段。

B:学习第三段。

5、复习少年韵律操(二)。

6、进行全套韵律操的总复习。

八、民族传统体育

1、学习青年拳第一段1---5动。

2、A:复习青年拳1---5动。

B:学习6---9动。

3、A:复习青年拳1---9动。

B:学习班10---16动。

4、A:集体复习青年拳1---13动。

B:学习14---17动。

5、A:复习1---17动。

B:l学习18---20动。

6、复习青年拳第一段。

7、(同上)

形体训练

初步了解基本手位与基本步法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发展协调性和团结合作精神,引导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1、基本手位。

2、基本脚位。

3、综合形体训练。

4、复习形体训练。

初中体育教师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研究为引领,以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抓手,构建学科教学联合体,开展以振兴教育教学问题为本的研究性教育,完善教与学行为,切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新课程在我校扎实有效的推进。

二、主要工作

1、继续抓好教研组建设。

每周四第一节课全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文件,提高和改进教学思想和理念,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一个和学生平等对话、共同参与教学、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崭新教学模式,使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2、重视体育教学常规工作。

开学初二至四周重点抓好学生队列和广播操质量,新生一年级学生按照“市教委文件精神”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愉快的游戏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体育常规和广播操,用两个月时间让学生学会广播操。

3、开展好“健身一小时,快乐每一天”的活动。

学生上午8:05——8:30广播操和室外活动,下午3:15——3:45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室内外体育活动,并排入课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一起组织学生活动,保证每一位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

4、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具体做法是:

(1)由校骨干教师引领开设体育教学讲座。

(2)主动参与校内外的听课评课活动。

(3)积极参加市、区、署和学校的体育教学比赛活动和论文、教案、案例交流评比活动,使我组教师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5、组建好学校足球篮球乒乓球和田径队的训练比赛工作。

(1)足球是我校的特色项目,我们坚持普及及提高相结合。一年级学生每周一节足球课排入课表,让每一位学生喜欢和学会足球。同时,开设各级别的足球兴趣课,不断提高我校学生的足球水平。积极筹备和举办十月在我校举行的足球比赛和接受区“体教”结合的验收工作,使我校的足球工作更上一层楼。

(2)田径队从第三周开始进行训练,由四位老师担任教练工作,做到训练认真,争取在十一月的中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

6、认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

体育组确定课题,学期结束撰写论文,并做好学校教育教学资料搜集工作,使我校体育工作有新的进步,新的亮点。

一、制订课时计划的依据

1、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般特征

(1)生理机能变化的特征

水平四阶段对于13-15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关键阶段,女生由于进入青春发育期较早,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副性征,有了经期的困扰,体态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身高增长速度放慢,体重开始增加,但由于处于发育的旺盛期,内脏器系工作水平不断上升,大部分女生仍保持着很强的活动能力;男生则正处于进入青春发育的初期,男生性发育时间相差较大,但在水平四阶段或早或迟也都陆续进入了青春发育期。此时,男生在体形上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身高在这一阶段会有明显的增长,肌肉则由于骨骼的快速增长使得肌纤维拉长而显得纤细乏力,内脏器系工作能力增长显然跟不上骨骼增长速度。上述分析说明,水平四阶段的体育教学中,男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这对课堂教学的安排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2)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

从心理发展水平来看,发育较早的女生,体态上的变化会使得女生产生与男生的距离感、产生了运动中的羞怯感,发育正常的女生则仍然显示出她们的活泼好动性格;男生由于发育较迟,在此阶段心理上的变化并不大,只是由于进入发育期,显示出了成年人争强好胜性格的萌芽。

以上两方面反映出水平四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差距是不大的。在设计课时计划时,除了对女生经期需要多加关注外,从设置学习目标到选择运动项目、安排学习内容,甚至组织教学等各方面都是可以兼顾的。

2、学习主体的基础

(1)认知基础

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知是体育学习的动力。在制订课时计划时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程度,也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会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与熟悉感,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传统的体育教学恰恰是忽略了这一点,传统的教学强调的是未知,是教师通过传授的形式,使学生接受未知的事物,这种教学形式,给学生带来的是陌生感与疏远感,其实也就是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课程标准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因此,这里的认知基础是指的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认知基础。

(2)学习基础

课时计划前必须了解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基础,这是参加学习的前提与保证。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也十分重视教学的前提,并且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循序渐进性来加以保证,但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绝大多数人的基础,只是用技术上的渐进、难度上的逐渐提高作为教学的依据,并没有关注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是否真正地起了变化,因此,在很多时候,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

例如在传统的投掷教学中,我们只是注意了铅球重量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重,又注意到了男女生力量上应有的差别,因此,从初中一年级时男女生都推掷3千克重的铅球到初中三年级男女生都推掷4千克重的铅球。技术上,则是从初中一年级的正面原地推掷到初中三年级的侧向滑步推掷。这种教学上的安排,并不考虑人的差异和基础,是纯粹以竞技运动观点来学内容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制订课时计划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而达成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对学习主体的学习基础应该有较深的理解。

(3)情感基础

设计、制订课时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因此,在设计课时计划时主体的需求常常是我们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传统的体育教学并不关注学生需求些什么,只是关注应该使学生接受什么,不管学生是否需要。因此,这样的教学谈不上“学生是主体”的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在设计课时计划中就应该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应该给学生些什么,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健康的体魄。这种人性化的教学,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学生的情感因素。因此,在设计课时计划时,教师要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活动、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等方面,唤起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产生对体育学习的情感,注意这样的依据,才能制订出良好的课时计划。

3、学习主体的兴趣爱好

设计与制订课时计划时必须注意主体的兴趣爱好。主体的兴趣爱好有两个层面的,一个是原始的兴趣爱好,即在学习前就具有的兴趣爱好,另一个是学习后培养的兴趣爱好。应该承认,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动”本身就具有兴趣爱好的成分,这也是体育与健康课应该从主体身上发掘的重要资源。水平四阶段的学生,不仅具有好动的天性,还具有好奇的特征,这又是培养兴趣爱好的良好基础。因此,在制订课时计划时,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从好动与好奇的特征出发进行设计,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环境因素

在进行课时计划设计与制订时,当然要考虑到现有的教学环境和其它环境因素。教学环境是指的场地、器材设备等。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这方面的差异是极大的,立足于本校的现实状况来进行教学设计是最明智的做法。当然教学环境是会有所改善与提高的,但是课时计划却不能等待到条件设备改善之后再制订,因此,如何因地制宜选取最适合教学实际的内容与方法、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其他环境因素,这也是教师必须十分注意的重要条件。这里较多的指气候、季节、地理环境、校园环境、人文环境等。传统的体育教学对气候、季节等环境因素已经给予较大的重视,这是我们仍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如地理环境,指的是地域差异、地势差异、纬度差异等;校园环境指的是非运动场地条件、与教学大楼距离条件等;人文环境指的是平行上课班级数、对体育课重视程度、教学场地的合理分配等。

因此,设计与制订课时计划时,不能盲目地去抄袭别人的教案,不能随意去模仿一节别人行之有效的公开展示课,而要将自己和学习主体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来设计自己的课时计划。

5.课程标准的三级目标管理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计划拟订的最重要依据当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本身。《课标》为我们设置了一个目标体系,分别是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这是我们设计与制订课时计划的最根本依据。在水平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中,我们已经将水平目标及相应的内容标准进行了分配,形成了前两张教学计划表,现在,在设计课时计划时,单元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由内容标准引伸出来的学习目标就应该是制订课时计划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必须关注到上面两级的目标设置,使得我们在实现课的学习目标时并不偏离总目标。

二、课时计划构成的要素

1、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管理学习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以目标体系管理教学内容,这是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最大的本质性的区别。传统的体育课时计划中也有教学目标这一栏,每个教师在备课时也都认真地填写了这一栏的内容。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传统的教案中,教学内容写在教学目标的前面。

但是,再往深处探讨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传统的教案中,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很差的,有时甚至是虚设的。例如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如果某一位教师准备上一节50米跑考核课,他很可能在内容栏里填写上“50米跑考核”,而在教学目标栏内填写上“发展学生速度素质,检查学生速度素质提高情况。”但是,在这节课结束前,教师在进行小结时,教师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这时,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是他的成绩记录册上是否记下了每个学生50米跑的两次成绩,在队伍面前教师会问:“某某同学,你怎么只跑了一次?还有一次成绩呢?”这说明教师关心的只是教学内容是否完成,而不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是虚设的了。从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看,如果同样是这节课,教师在最后应该讲的是:“从这节课所有同学的表现来看,现在即使还没有统计,大家都可以看出来,我们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发展自己的速度,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每个人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应该都有了进步,进步了多少,甚至是进步不大,都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2)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不同

在传统的课时计划中,我们频繁地使用了“教学目标”这一概念,现在,我们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经常出现的则是学习目标。这两个目标是否就是指的同一件事呢?是否可以通用呢?其实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并不是一回事,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师对教学的期望值,是教师期望通过教学达到的结果,而学习目标则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每个人奋斗的目标,是学生个人的期望值。由此看来,教学目标是一种整体性的期望,而学习目标则是每一个学生相对自己而言的期望。例如:

一个篮球教学单元中,教师可以为所教的班级设置一个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两项篮球运动基本技术”,这就是说,教师对所有的学生提出期望,是每人都应学会和掌握一两项基本技术,至于哪一两项是有选择性的。

为此,教师在单元教学前,为学生制订了一个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教学,掌握一两项篮球运动基本技术”,学生在明确了这个学习目标后,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基础,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基本技术进行练习,一个单元结束后,每个学生的收获是不同的,有人掌握了变向运球和行进间高手投篮,有人掌握了背后运球和行进间低手投篮,有人只掌握了原地中距离投篮和运球急停急起……可是每个人都掌握了一两项基本技术,都完成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也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以上例子中,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表面上看只差了一个字,但反映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察角度。课程标准提倡的是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学习形式,因此,我们更偏重于学习目标的这种提法。

(3)学习目标的确定

在单元教学计划中,我们其实已经将学习目标具体化了,因此,在课时计划制订时,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很明确的。但是有一点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就是学习目标的主次应该分清,也就是说,这节课可能会有多重目标出现,可能会涉及到多个领域的范围,那么,本节课哪个学习目标是最主要要达成的,应该写在最前面。

例如某一节课中,一位教师采取了接力跑的教学手段,但是他的本意并不是利用接力跑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而是期望通过接力跑这样一种形式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那么,应该把“提高合作能力”这样一个学习目标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时“发展速度”已经让位给了“合作”。

其次应该注意的是尽量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的学习目标一股脑儿都搬了上去,认为多写些总没错。我们应该知道,学习目标是可以向学生公布的显性目标,教师甚至可以在每一节课上都用小黑板把学习目标书写上去,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手段来实现目标,那么,如果教师写上了一大堆目标,让学生怎么办?

2、可选择的学习内容

(1)学习内容的选择

一旦学习目标确定,教师对整节课就会有一个全盘的打算,这就是课的“设计”,随后完善课时计划中的细节,我们称之为“制订”。教师在课时计划制订时,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设想各种可能,如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征、内容是否能为所有学生接受、难度如何、兴趣性如何等等。

如果更进一步来思考学习内容的话,就会发现,学生的爱好差异是很大的,教师设计时的内容并不一定能让所有的学生喜爱或接受,因此,如果学生提出来要另外选取其他内容来替代教师设定的内容,是否可以允许学生的选择?

从传统的教学观点来看,这是绝不能允许的,这样的做法要打乱所有的课堂秩序和教学常规,长此以往怎么得了?

而从新的教育观念来看,学生如果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来实现学习目标,这是应该得到鼓励与支持的,这正是我们要提倡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允许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来达成学习目标。这种在同一目标制约下,灵活地选取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下面我们还将详细介绍。

(2)学习项目的选择

就学习项目而言,从管理的角度上讲,越是单一,越是容易管理。如果教师选择了足球项目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将尽力地组织各种有关足球的设备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并不希望其中会有学生不参加足球学习而更换篮球项目。

但是,如果从课程标准的理念来讲,无论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或者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来讲,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不应该采用硬性规定的方法来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你为他们精心准备的教材学习。前提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是否同样能够达成这节课设定的学习目标。

许多教师会担心,这样做是否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这样做是否会形成实际上的“放羊”?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几十年来,我们一贯强调的是统一,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评价标准、统一的组织形式、统一的练习手段……今天,在一种新的课程观下、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下,如果说,我们的学生将能够逐步实现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形成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们能够在教师为他们设计的学习目标制约下,自主地选择运动项目,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同一的学习目标,这不仅是体育学习上的获得,这将对他们今后终身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这方面,教师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

初中体育教师工作计划4一,指导思想

采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任务

1,办好体育课堂,家庭体育课堂管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学生喜欢体育课堂的目的。

2,做好的课间广播体操的教学训练工作。

3,用教育成就学生的人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

三,具体工作步骤

1,以学生自身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努力提高团队精神和道德修养意识,加强敬业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构建师德师风的良好氛围。

(2)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学习,沟通,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3)以促进学校体育工作,为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现、积累、收集体育教学经验,开发自己的知识材料。

3,严抓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加强备课管理。

(2)认真、精密规划新学期体育教学任务。

(3)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工作当中逐步完善教学工作。

新的学年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大致如此,希望各班体育任课老师按照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完成自身教学任务。

第5篇:初中篮球运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评课;教学内容;搭配;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35-03

谈及教学内容,大家马上就会想到教案上写在前面的一大要素栏目,很多老师都会在这一栏中写上主教材内容和辅教材内容。在第八次新课改之前,我们还会看到,一些教案在教学内容栏目中写着学习内容、复习内容等。但无论这一栏目中写的是什么,教学内容是一节课的核心。没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尤其是技能目标无从设置,教学重难点也难以确定,教学方法更无从谈起。我们在看评课的时候,如何评教学内容?从哪些视角切入?如何判断教学内容呈现的真问题?教学内容与哪些因素关联?评教学内容有哪些技巧需要把握?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讨。

一、体育教学内容不同于课的内容

关于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的内容,在备课写教案时经常会用到,但教学内容和课的内容是不是一回事?如果不是,二者的主要区别何在?有没有将二者混淆的现象?通过对大量教案的分析以及与部分一线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有些教案上出现有概念使用不准确现象,在该用课的内容的时候,却使用了教学内容。还有些老师认为,教学内容与课的内容没有明显区别。实际上,二者并不完全等同,理清二者的关系,评课尤其是评教学内容,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二者的差异何在?如何正确使用这两个概念?

首先,教学内容和课的内容之所以不同,主要是二者在范围上有着一定的差异,课的内容的范围远大于教学内容,且包含教学内容。课的内容是从课的开始到课的结束的全部活动内容。如课堂常规中的集合整队、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宣布课的任务与要求等都是课的内容的一部分。主教材和辅助教材更是课的内容,而主教材和辅助教材共同称为是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准备部分的准备活动和结束部分的放松活动也都是课的内容,由于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缺乏或很少有教与学的成分,因此,一般不将其作为直接的教学内容,但是它们确实与主教材内容有关,即准备活动尤其是专门性准备活动直接服务于主教材内容的学习,放松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围绕基本部分主辅教材而设计。因此,教学内容范围相对较小,一般定位于基本部分的主辅教材内容;而课的内容范围大,是课的全部活动内容。

其次,二者在使用上位置不同。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教学内容是教案前面的只填写主辅教材的栏目要素,而课的内容很显然是要放在教案中间课的结构后面的栏目要素,尽管教案格式有所不同,但是,课的内容栏一般都会有。如有的教案核心要素的格式是: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时间次数;有的是课的内容、组织教法与要求、运动负荷;还有的是课的内容、教法、学法、组织与要求、时间次数等。无论是哪一种格式,大家都看到了课的内容这一核心要素。这里用课的内容而不用教学内容是根据它们的范围大小所确定的,将二者混淆使用显然是不合理的。

二、教材分析在评教学内容中具有参考作用

评课,多数情况评的都是观摩课,其中,有的是评优课、有的是研究课等,任课教师都会事先进行教学设计,并撰写一份相对完整的教学设计文本。无论教学设计格式如何,我们都会看到里面有教材分析这一要素。教材分析主要是对所要上的课的主教材分析,包括主教材的特点、单元课次、该教材的作用,即发展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以及该教材适宜的教法与学法,甚至有时我们还能够看到要顺利完成主教材的学习,匹配了什么辅助教材等。

教材分析的具体内容能够为我们评课提供重要参考。因此,不仅需要在看课前充分了解任课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还需要在看完课即将评课的时候,结合所看教学内容实施情况,结合教材分析判断教学内容选择与施教的合理性。例如,某节课主教材内容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材分析中,我们看到了是篮球单元的第四次课,前三次分别学了运球、传接球,学生并掌握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多数学生能够按照动作要领要求完成运球和传接球技术动作。就投篮技术而言,本节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以前尽管学生们或多或少地投过篮,但是,大都动作不正确,投篮准确度较低。我们还从教材分析中看到,准备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习原地肩上投篮技术,体验投篮动作。然而,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整堂课下来,没有让学生体验一次投真篮筐的机会,而是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徒手模仿投篮,仅有少量的时间,让两个学生一组互相练习模仿投篮动作。一来学生不知道真正的投篮的感觉是什么样,二来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得到应有的激发。因为,篮球运动的兴趣点――投篮,学生几乎没有丝毫的体会。所以,我们在评教学内容的时候,教材分析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要充分发挥它的重要参考作用。

三、看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决定着评教学内容的视角

评课之前都需要看课,没有精准的看课,也就谈不上精彩的评课。也就是说,看不出门道,也就难以评出技巧。但具体到看教学内容的时候,应从哪些角度切入更便于评呢?从当前人们在评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发现,有的说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比较合理”;有的说的是“教法的选择符合教材特点”;还有的说到“男生对该内容的学习比较感兴趣,而女生的积极性不高”;我们还听到过有人评课时在说“准备活动未安排专门性的练习”等。诸如这些评课的语言和评出的内容都说明大家都是围绕教学内容在评,只是不同的人评的视角不同,是属于单一维度评课的方法。这也与他们的看课视角的选择有较大的关系。

然而,为了使评课者能够通过多维度全面而系统地评教学内容,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看课都可以从哪些视角把握教学内容,如何从多视角看教学内容的实施过程和实施中存在的若干现象或问题。看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从基本部分看起,这样的话,就难以把握教学内容的前后搭配和辅助作用,也难以听清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导入技巧等。

看教学内容的视角多种多样,从时间上来看,我们要从课的开始部分,心中就要绷起看教学内容的弦,既要看一看教师是如何宣布教学内容的,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还要看一看,是如何导入的,用什么内容和形式导入的主教材,这实际上是看教学内容的开始。除了基本部分作为看教学内容的主要环节,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也不可忽视对教学内容的观看和聆听。直到最后结束的时候,老师都会进行一个长短不一的小结。总结的时候,任课教师也主要会对主教材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因此,从时间切入,看教学内容会贯穿课的始终。从形式上来看,我们需要看一看本堂课上都采取了哪些形式让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既包括组织的形式,也包括学习的形式。当然,这个视角下看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需要重点留意准备活动形式、放松活动形式和基本部分内容呈现出的形式。如放松活动采取的是音乐伴奏下的舞蹈,而主教材的内容是排球的垫球,很显然,我们看到放松活动形式与主教材学习内容不相匹配。从过程来看的话,主教材内容是如何一步步通过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与练达到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的。尤其是对于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候,教法不同,学习效果不同。有些老师注重从简单到复杂,从徒手模仿到实际操作,从看、听、思、记到练与赛等。学生学习某项内容,由于运动技能形成是要经历泛化、分化、自动化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老师是否尊照了这一规律,都说明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一步步呈现是否合理。总之,看课切入的方法十分多元,这些切入方法,直接影响到评教学内容的视角选择。评教学内容的时候既可以从一个视角也可以从多个视角展开。

四、“全、实、新”是评教学内容应把握的关键点

无论教学内容类型相同与否,不同的课堂内容呈现形式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评课时要把握住不同点,还要注意把握全、实、新的评课关键点,但究竟如何将教学内容评得深入、具体和显现出评的水平呢?下面从三个方面逐一讨论。

1.全:评教学内容把握范围上的“全面性”

当我们专门评教学内容的时候,不仅要评主教材内容,还要评为主教材起辅助作用的内容,还要评与主教材相关联的内容,否则,就难以体现出全面性。这样一来,我们既能够把握主教材在课上传授情况,尤其是教与学的过程与效果,还能够进一步了解为了使主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达成预设的目标和突破所确定的重难点等。那么,我们该如何体现评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呢?

首先,要能够充分挖掘主教材内容相关要素及与主教材的内在联系。几乎每一节课上都会有一项主教材,但是,主教材内容要传授给学生,并非只有主教材自身就能够达到目的,而是需要更多的要素共同发挥作用。通过梳理发现,体育教学中与主教材内容相关联的要素有辅助教材,如素质练习、游戏等;有服务内容,如专门性准备活动内容、有针对性的放松活动内容等;有场地器材等相关环境条件;还有有效实施内容的适宜教学方法;还有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兴趣爱好对教材的影响作用等。这些要素都是以主教材内容为核心,与主教材由近及远地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和价值的重要要素。

其次,要在全面、细致观察各要素发挥作用情况的基础上,巧妙地评出主教材内容及相关的各要素。而且,评的时候还要注意先找到一个逻辑主线,不能过于宽泛地毫无规律地单一说各个要素,而是要通过明确的主线将各要素都能够与主教材内容关联起来。例如,评场地器材关联要素时,我们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具体情况,表达出这样的评课语言:场地器材的使用不利于主教材内容的学习,尽管在课前老师也自制了辅助练习器材,但是,辅助器材的利用并没有提高学生学习主教材内容的效率,相反,由于安全隐患的存在,增加了学生的恐惧心理而影响了主教材的学习。又如,评教学方法关联要素时,看一看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利用是否与教学内容准确对应,如果不是,说明方法的选择脱离了内容实际,因为,没有内容的方法是无法衡量其效果的方法,脱离方法而单独谈内容也是毫无意义的。

2.实:评教学内容把握语言上的“真实性”

说真话、讲实事,不仅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在评课的时候,也要有所体现。有些人在评教学内容的时候,只习惯于用赞扬的语言评说内容的选择与搭配的合理性,表达出了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如何相一致。还有的会评出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如何得当等。实际上,对于真正会评课者而言,仅仅从大的方面说内容的选配和处理还远远不够,我们更要围绕内容评出细节,要能够分析出在教与学的环节,教学内容存在的突出问题。假如,我们没有评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的思想,就很难发现其真实问题,或许只是停留在表层,看到的只是内容的搭配和处理上的合理性。

然而,该如何发现内容问题,并巧妙地用真实的语言评出问题存在的根源。首先,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就要能够看出主教材是不是适应于全体学生,假如不是,有多少学生比较适宜,不太适合于哪些学生,为什么?其次,在评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要能够把问题存在的根源进行分析,并能够提出改进的策略。例如,初中一年级的足球课上,男女生都学习足球头顶球技术,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大部分女生都有偷懒现象,甚至有些学生一开始学习都站在一旁观看。相反,男生学习的积极性却很高,练习的次数不仅多,而且掌握动作的速度比较快。课堂上学习这样的技术动作的时候,从男女生反差较大的学习行为中可以看出,女生学习头顶球技术是不适当的,再往前追索的话,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应该考虑男女生因性别差异存在的兴趣爱好的不同,假如是足球课,男女生要么学习足球运动的不同的技术动作,要么女生学习不同的运动项目如健美操。这种既指出问题所在,又能够分析问题根源,还能提出改进建议的评教学内容的方法是真实且完整的。

又如,在一节高中一年级的足球课上,课的结束部分没有安排放松活动,小结以后就直接下课了。一节课上学生的各种奔跑踢球练习,在课的结束部分如果不安排适当的放松活动,不利于学生身体肌肉的恢复,对于个别平日缺乏运动的学生而言,还很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疲劳现象。从表面上来看,是缺乏放松活动,但问题在于常规内容不完整,主教材的学习缺乏有针对性的积极放松,即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不完整,导致的结果是不利于恢复或容易产生疲劳。因此,我们在评课的时候,不仅要指出缺少放松活动这一现象,还要能够分析原因和后果,更要能提出不仅要有充足的放松,还要有针对性的放松的合理化建议。有些课在结束部分有放松活动,但只是在走过场,根本发挥不了放松的作用。这样的放松,在评的时候,也要及时的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要能够让任课教师和其他听评课者认识到这一问题也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形式化的放松也依然存在内容辅助作用不能发挥的问题。

除此之外,结束部分的小结,需要对主教材学习的情况尤其是效果进行归纳,是如何进行总结的,在总结的时候对主教材的学习是一种什么认识,学生掌握情况如何,教材重难点的强化和突破结果如何等都需要做全面的归纳。评课的时候,可以结合小结的情况对全面性和深入性作出评判,有利于大家更好地把握小结的正确方法。

3.新:评教学内容把握形式上的“新颖性”

评教学内容如何体现新颖?一方面体现出评内容的形式与众不同;另一方面评教学内容的深度与他人明显有区别。评的过程与效果能够不同程度地让人眼前一亮。但如何才能达到新颖呢?

首先,要有创新评教学内容的意识,善于打破常规,选择新的视角呈现评的内容或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出评教学内容的结果。

其次,要有创新评教学内容的具体方法呈现,例如,他人评的时候是从课的开始到准备,再到基本和结束各部分依次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呈现合理与否。而我们评教学内容的时候,假如依然按照这一逻辑顺序,显然是重复的,且无新意的。因此,可以换一个角度,以基本部分主教材内容为核心,围绕这一内容考虑其他内容与其的搭配合理性,选择的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匹配度,场地器材的使用与主教材内容的适应性,评价方式与内容施教的促进性等等。这样的评内容方式,不仅换了一个角度,而且,还没有脱离内容这一主题,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相关联的因素反映出教学内容选配与呈现的合理程度。

第三,要有一定深度地评教学内容施教过程,即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考问题的逻辑,逐步深入地分析内容的合理性。例如,教授箱上前滚翻的时候,老师安排了一个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环节,当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发现学生在箱上做动作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完成动作的质量存在一定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种现象为什么,通过观察发现,是因为在完成动作后即刻就要到前面设置的评价表上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在箱上完成动作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很自然完成动作就变得很草率。分析结果表明,在新授课主教材练习期间,要尽量避免两项新任务一起完成。评价环节设置时机过早,就会影响主教材内容的学习效果,建议将评价环节删除或延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