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范文

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

第1篇: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范文

一、坚持自觉学习,努力提高学识水平。

在临床护理工作,特别是护师工作的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加强本专业理论与技能知识学习的极端重要性,从而比较自觉地把学习列为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一以贯之坚持不动摇。

一是注重系统理论学习。我自XXXX年护理中专毕业后,随即参加工作。在工作之余又先后自学了三年护理专科并于20XX年取得毕业证;于20XX年完成了护理本科教育,并取得了学士学位,为我提供了难得的系统理论与专业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这些学习机会。每一阶段都取得了很好的学业成绩。晋升护师以后,更加注重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除每周定期至青岛图书馆阅读护理专业书籍外,每年还订阅三种以上护理学科杂志。不断夯实本人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基础。

二是注重专业技能培养。担任护师以来,在日常工作中及工作之余,我注意跟踪和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进展,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紧密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积极加以推广和应用,并且在护理技能比赛皮内注射组中获得第二名。

三是注重自我经验总结。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我逐步形成了勤于思考,适时总结的良好习惯。根据实践工作的切身体会,近7年来,我撰写了多篇论文,其中在临床消化病杂志上发表了文章,题为《十二指肠周围憩室与胆总管结石关系的探讨》。

此外,我还加强了护理专业之外其他知识的学习,英语己具备较强的读写能力,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综合。英语b级),取得了93分的好成绩;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电脑编写电子教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0XX年1月顺利通过了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试。

通过上述努力,我已具有相当广度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系统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以及灵活务实的工作思路,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二、坚持勤勉敬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担任护师以来,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从事何种工作,我都能发奋努力,尽职尽责。

第2篇: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范文

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涉外英语教学,护理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与国外人士之间的交流上,有充分的交流水平才能更好地进行与医患之间进行交流,及时的了解患者的病情。英语护理专业的写作水平也是尤为的重要,写作不仅仅涉及到的是广泛的医学知识,尤其是对知识的运用。因此,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重点的培养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的应用加入到日常的英语知识的学习中,会使学生体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传统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都是采用的公共英语教材进行授课,公共英语书中所讲的知识都是一些人文、地理或是社会方面的,不仅词汇量上巨大,并且文章的篇幅很长,很难理解。所讲英语内容与医学护理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对涉外护理学的学习没有很大的帮助,对一些想出国进行医学护理工作的学生来说,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并且也是极为的不利。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帮助,同时也可以提升老师的的学习能力,使老师掌握专门的医学护理与专业的英语教学。

2.课程安排不当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我国医学护理涉外英语专业的学习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在课程安排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就业方面也不能做出及时的调整与改革,在课程上的安排缺乏专业的指导与科学性的规划,所以说,国内医学护理专业的学习仍然处于停滞不前的地步,不能满足涉外护理职业的需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很大的差距。

3.生源素质低

在国内传统的大学中,生源队伍范围很广泛,既有本科生又有专科生,所以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本科生在英语学习上要比本科生强一些,所以针对英语教学又有一些区别,但是归根结底依然是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很少,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由此可见,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完全的不能适应国际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英语教学在涉外护理方面的教学中已经逐渐的迷失了方向。

4.师资队伍薄弱

在国内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师资队伍均是英语专业的教师,但是这些教师对医学护理专业英语知之甚少,无法用科学的语言为学生疑难解惑。虽然学校仍然有一些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但是这些教师的英语水平也不足以胜任涉外英语知识的教学。一个学校师资队伍的落后是很难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到更多的社会技能的。并且针对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中国传统的老师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无法与西方的老师教学水平达到一个层次,因此,无法胜任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

三、EPS教学理念的引入

1.EPS教学理念

EPS教学指的是专门英语教学,是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人群所开设的一种教学方式。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在经济、教育、技术等的发展上也在日益庞大,所以EPS教学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全球的发展,而引进的一种专业知识技能的英语教学。EPS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水平的教学模式,把英语作为一种工作工具更好的发展社会。

2.EPS教学改革

2.1突出专业化

EPS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工作上发挥英语的作用,因此,EPS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需求分析,有一些特定的专业与职业对英语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就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专业课的讲解上直接使教学与专业挂钩,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对课程设计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优化产业结构与教学内容。医学护理专业的产生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国际接壤,加大与外国友人的交往,所以真对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就应加大学生的英语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突出教学的核心内容,加大培养力度。根据国家对涉外护理人员的需要,加大涉外人员的培养力度,适当的增加专业英语的课时,特别是针对于护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口语、写作、听力等方面的培养,满足社会对涉外护理人员的需求。

2.2创新教学模式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所以针对一些传统的思想还是很深入人心,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是为了跟进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需求EPS教学不得不被引进。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语法、句式翻译等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没有一些的实用性,导致现在有些学生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日常交流用于都不会说。传统英语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老师是主角,但是进行EPS教学改革之后,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口语技能与交流能力。在EPS教学中,主要的还是通过实物演示、真实的护理操作、多媒体讲解等技术,将医学护理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生动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对护理英语有一个全行的认识,产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全方位上提高医学护理专业英语的运用。

2.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EPS教学模式的引入,对以后老师教学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能力上的挑战,涉外英语教学不仅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专业英语知识,还要有专业的医学护理知识。所以作为EPS教学的老师,除了自身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对于传统的师资队伍进行调整,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措施,在学生进行学习的同时,老师也在不断的跟随外国老师学习,不但进行知识方面的培训,还要进行语言方面的培训。同时,学校对于医学护理专业的涉外英语教学也应投入大量的资金,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培养一支具有高端知识技能的教师队伍。

2.4创造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一直是单方面的试题监测,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针对学生的评价策略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手段,使平时的评价与终端评价进行结合,最终全面的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平时学习中的提问、日常作业、论文、日常护理操作、课堂演讲等都可以列入多元化评价的范畴中,最终结合期末考试使得学生的成绩,在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3.EPS教学模式的应用

EPS教学模式虽然是一种先进的外国教学模式,但是针对中国的市场来说,中国也是有必要引进的。国际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大多数的国家,是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对于英语教学已经不能再像传统简易的教学发展,EPS教学模式显然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教学模式,所以针对EPS教学的应用,不仅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机遇。

四、总结

第3篇: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范文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健康概念的演变,对专科临床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能力的培养是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加强对护生的实际操作及方法的指导,提高护生的整体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护生成功掌握专科的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内容,适应护患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 护生 带教 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士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护理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踏入医疗护理活动的第一步。如何使护士成为技术过硬、医德过硬、理论过硬的新时代合格的护理人才,是医院护理管理者及临床带教老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带教老师的定位

1.1带教老师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有丰富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和经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熟练,法制观念强,同时还具有热爱护理专业,工作认真负责、勤恳、积极、富有爱心,责任心,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知识和使用高、精、尖仪器的技能。要打破以往按资排辈、以老为先的带教模式,而是通过考评评出真正具有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护师以上资格的临床护士来承担临床带教任务。

1.2带教老师应注重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调整护理观念,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热爱护理专业,品德高尚,仪表端庄;有很强的人格魅力; 有较高的语言沟通、行为沟通、个性化沟通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增加师生交流的互动性;不在病人面前指责学生的错误,批评和建议之前,先肯定。及时地肯定和表扬,迅速而真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在不同科室之间,要针对病人、病种、性别、环境要求、硬件设施等的不同,及时与学生充分沟通,顺利适应,完成实习计划。

2.科学安排带教计划

实习护生在每个科室轮流实习的时间不长,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获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有一个周密的切实可行的带教实习计划。

3.要严格言传身教,规范护理操作规则

带教老师的行为具有示范性特点,带教老师一言一行所表现出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护生身心发展和教学效果,作为带教老师应该认真反复对护生实施如下带教内容。

3.1 熟悉环境、规范礼仪 对新来的护生首先由科室总带教介绍本科室的环境及工作特性、物品摆放与存放处、医院的规章制度、工作的时间顺序安排等。严格护生着装仪表规范,遵守院规科规,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同时介绍给各位带教老师。护生进入病房时,带教老师向病人或家属介绍护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2 要理论结合实际,巩固专业知识 人们的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理论如果与实践脱节,长此下去便会丧失理论记忆。要使护生力争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带教老师可采用老师问、护生答的方式或师生互问互学的方法,使双方对患者的病情护理问题有全程的了解和掌握,提出护理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也达到师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不断提高的目的。

3.3 要掌握技术操作规程 带教老师必须熟练掌握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严格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

3.4实习程序安排 第一周主要看。第二周动手,动口。 第三周老师看,学生作。第四周,总结前三周,考核,调查带教老师满意度。

3.5常见问题解决 护生缺乏自信心,缺乏沟通技巧,带教老师应经常鼓励护生,为护生提供相应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会如何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进而增加自信心;加强护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意识,针对不同病人不同的健康指导,从而提高病人对护生的信任。

3.6要严格出科考核 每实习一个科室,带教老师应根据科室制定的计划对护生在科室实习期进行一次阶段性考评,包括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对照标准严格评分,带教老师给护生一个正确的评价,肯定成绩,诚恳地指出不足,不但提高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提高了护理临床教学质量。

4.要加强护生各种能力培养

4.1 培养护生动手能力 培养护生动手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时作为带教老师应将一些复杂的操作技术分成简单容易的操作程序,以促进记忆和操作,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愿意学、有兴趣学,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如将中心吸氧操作具体分解为洗手——核对医嘱——患者评估——准备用物——环境评估——流量表湿化瓶连接于中心氧气装置上——清洁鼻腔——调节氧流量——将鼻导管插入鼻腔——将鼻导管固定于两侧耳廓上——记录。熟记规程后再到实践中应用,做到了熟练、规范。

4.2 沟通能力的培养 带教老师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与患者之间有效沟通,使学生从中得到启示,理解与患者沟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即护患沟通有助于护士了解患者思想动态、病情及护理问题,有利于患者掌握自身疾病及有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减少了护患纠纷。

4.3 培养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护理实践中,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是复杂而多变的,有时患者病情或心理细微的变化恰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护士只有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及时发现这些变化,采取果断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带教老师可布置观察的内容,如患者出现的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药物反应、思想动态、营养状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实施后的效果等,并指导护生危重患者病情观察重点,护生必须收集以上资料,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实施并及时给予评价。临床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操作技能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临床实习护生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患者的临床实际问题,为护生以后的专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严格临床带教是带教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护理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5.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为使护生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有足够的重视,在临床教学中进行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教育必不可少。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尊重患者的权利,如知情权、隐私权等,使学生及早树立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尽责慎独,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三查七对,严格交接班制度,正确执行医嘱,及时书写护理文书等,在护理实践中有意识地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保证护理安全,防范纠纷。

带教老师是护生进入临床的第一任老师,老师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及教学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工作能力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带教老师应以自己的耐心、爱心、细心和责任心进行带教,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护生,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陈利英.对实习护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管理[J].南京部队医药,2002,4(2):48-49.

第4篇: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范文

【关键词】情景剧;妇产科护理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效果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综合性实验主要是说在教学中实验内容涉及某一课程的综合知识或对改门专业课程进行多个知识点的实验,实验教学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护理应急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利用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是学生将妇产科护理学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的有效方式。本次研究为了更新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理念,将情景剧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加以总结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校2013级护理专业的50例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生6例,女生44例,所有学生年龄均在19~24岁,平均年龄(20±1.5)岁。1.2方法1.2.1综合性试验教学要求: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依据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标准制定教学要求,并确定好试验项目,见表1。1.2.2实验教学方法:①在综合性实验课前1周,教师将实验项目布置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实验分组,由小组组长负责情景剧剧本撰写\角色分配、排练,并最后在课堂上展示情景剧。②教师采用大堂集中授课的方式利用幻灯片、路向,讲解与实验项目相关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要点。③由各组小组成员进行情景剧表演,并将护理操作和项目融入情景剧中。在组长分配好角色后,由学生分别饰演医师、护士、患者和家属,并进行妇产科模拟护理。实验1中,是怀孕初诊以及孕期保健;实验2中主要是指导产后妇女产褥期保健、新生儿看护;实验3中主要是宫内放环和取环,指导妇女保健卫生护理;实验4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演练及术后护理。④教师在学生情景剧表演完毕后,就学生护理表现进行点评指导。然后对情景剧中护理操作失误部分进行指导和示范。⑤总结,教师总结此次情景剧实验教学效果,学生自我总结妇产科护理知识学习效果。1.2.3评价标准:评价分教师和学生两部分,表演完毕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其他学生代表点评打分,再由教师点评打分,二者结合为小组学生的成绩,在50例同学组成的10组情景剧表演中挑选出最佳表演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从提高合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护理知识与实践能力、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试验能力等条目上进行满意度评价,调查学生对此次实验教学的满意率,要求学生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三个选项做出评判。

2结果

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情景剧实验教学的满意情况见表2。

3讨论

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情景剧教学,就相当于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余观察一场医院护理舞台剧,既是让学生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和诙谐的意味,也是让护理理论知识学习和护理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每个学生更好在的护理学习中学会护理[1]。首先,妇产科护理学内容较多,很多都是需要理解记忆的,但是学生对记忆医疗护理理论较为厌烦,传统的实验教学也容易让护理理论和实践相脱离,不利于学生毕业后走向护士岗位的适应。而情景剧形式的实验教学全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自己自编自演,融入到妇产科护理学习中,通过表演的过程,加深对护理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的护理专业能力[2-3]。其次,学生在校接触的护理知识和实践较为有限,很多学生在走向护士岗位实习之前,没有真正与患者打交道的机会,无法准确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态,缺乏一定的心理护理经验。将情景剧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自己扮演患者、扮演医护人员,在角色中感受护理的重要性,亲身体验患者的心理感受,形成自己的人文关怀意识,有助于学生在进入护理行业时,心理素质的增强。最后,在情景剧表演中,学生除了排练之外,都加入了即兴发挥的元素,在紧张的环境下,锻炼学生的应急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表现中看到自己学习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改进。总而言之,将情景剧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对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护理热情、加强学生护理能力提升都有着明显作用,适合在教学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许绍春,王爱华,张兰娥,等.情景剧用于构建妇产科护理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4):280-281.

[2]徐莹莹.情景剧用于构建妇产科护理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J].健康之路,2015,(9):41-42.

第5篇: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范文

关键词: 课业 新生 专业认知教育 高职护理

课业一词译自英文assignment,也有人将其英译为“lessons”,“schoolwork”。原意可作课题、任务或课业解,但取义上多为专业课所用。有些高职院校在与澳大利亚TAFE合作办学过程中,经常使用assignment这一教学术语,并用中文“课业”一词与之对应。课业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较为广泛存在的形式是“课程作业”,是指教师根据课程计划中的学习情境结合职业要求设计的,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综合性学习任务,一般包括题目、背景材料、项目任务和评价标准四部分[1]。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小组协作完成对任务的综合设计、文本书写等工作,有效提高护生综合护理能力,为高职护理应用性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近几年,我校尝试在语文、内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等多门课程中使用“课业”作为学生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课业”的使用也极大地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和教学效果[2]。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在学生五年的学习生涯中,各个学习阶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各不相同。从行业对护理人才的能力需求看,在各阶段将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护理职业进行联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特别提出借助校外实训基地,利用学生各阶段的临床见习机会,布置与护理职业相关的分层“课业设计”,学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完成相关任务,从而达到能力的分层培养。本文主要介绍基于我校特色的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而开展的课业实施情况。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新生,特指我校入校初、未开始理论学习前、军训结束后的学生。此时学生刚接触学校和老师,未曾开始上课,能听从老师安排,有完成任务的时间和兴趣;对专业理解甚少,对新专业有新鲜感;期待穿上护士服,期待了解未来的职业和工作环境。

1.2方法。根据我校“三阶梯”的人才培养模式[3],专业认知教育安排在正式的理论学习前,时间长达一周,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护理专业,了解未来的职业、就业发展情况,提早进行合理的、有预见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认知活动紧循“以生为本”的宗旨,含“专业介绍、解惑引导、适应提升、走进临床、梦想起航”五大模块。

1.2.1课业设计的基本框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新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还不太透彻,课业设计的主题不宜选择难度过高。为了让新生提前感受护理文化、了解临床工作氛围、熟悉未来的服务对象,学校特别安排学生参观校外多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因此,借校外实训的平台,围绕护患关系、职业道德的社会热点问题,由专业教师创设出紧密结合护理职业问题的情境,提出符合新生能力培养的课业――护理职业道德、护理礼仪。

每个课业设计可以设置2-3个能力任务,如:访谈2-3位临床护士,谈一谈对护士职业道德的认识;制作PPT,在班级内宣讲护士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访谈2-3位护士长,调查护理管理人员对护士的仪容仪表要求;编制情景剧,团队展现护士礼仪等。任务设置既应简单明了,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能太过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鉴于新生的专业能力还不足,每个课业仅包含3-4项知识点或技能,如:护士职业道德主要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概念及职业道德的内容等;护理礼仪主要让学生掌握站、坐、行、蹲等礼仪要点,护士服、护士帽的正确穿戴方法。

为形成规范,对课业统一设计格式,含扉页―情景案例―项目任务―项目设计―参考的学习资源―课程知识应用情况―项目实施途径与过程―能力标准―总结与反思―评价,学生按照规范步骤进行课业设计。

1.2.2课业设计的实施流程。课业实施过程包括前期构思、资料收集、资源汇总(包括所用的网络、文献、参考书、医院或社会资源、仪器设备资源等)[4],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般3-5人一组,一人担任课业负责人。课业负责人进行任务分工,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把控大局,定期检阅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并根据资料收集或调研情况及时进行任务的调整或增减。具体的任务或实施课业的形式有:资料汇编、文笔书写、沟通、调研采访、PPT制作、视频录制、情景剧编排、展示汇报等,根据完成课业的需要合理选择所需方式。每一位成员均有相应任务,均参与到课业设计过程中。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校内指导老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同时进行指导,小组的课业设计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2-3遍,针对指导老师提出的改进建议,及时补充、修改文案,完成课业任务后,小组制作PPT,在班级内汇报小组完成过程及特色创新之处,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等评出最佳作品进行班级展示,一份课业的完成周期为1-2周。

1.2.3课业设计的评价方式。课业设计强调学生能力展示的过程性要求,结果展示可有视频、PPT、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鼓励创新。制定统一的评价表(见表1),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院校合作性评价等开放式评价模式,客观公开地对小组课业实施情况进行点评,小组根据点评进行反思总结。

2.成果

2.1提高了学生的多种通用能力。从接受课业到成果展示,学生的沟通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资料收集的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比如:在护理职业道德的课业设计中,学生搜集热点新闻,并对临床护士进行采访调研,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主题演讲。为了探讨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辩论赛,在专业中融入自己的见解,既让学生勇敢表达自己,又让学生在博弈中进行知识延伸,能力得到提高。为她们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模式基础。

2.3形成了新生的正确专业认知。课业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就业,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的认知,借助临床实践平台,提供才华展示舞台,用课业记录学生的成长,为专业认知带来正向发展。比如:在护理礼仪的课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料收集、临床调研、校内学姐采访,总结出规范护理礼仪的基本要求,并制作PPT进行礼仪规范的汇报讲解,为更形象地进行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创舞台剧、编排礼仪展示,虽然是未接触过专业的一张白纸,但通过自己的知识获取,已经无形地形成了对专业的认知,护士的形象已深深印刻在学生心里,这对以后的专业学习及临床就业非常有利。

在新生阶段,可设计的课业议题还有很多,课业设计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局限,都要依据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来定,其宗旨就在于找出最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学习途径,培养出符合临床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美贤.BTECHND课业的模式及其特点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16.

[2]沈建新.护理专业“三阶梯”多层次实训模式构建实证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7(24):86-87.

[3]钱美娟,姜声扬,沈建新,等.课业作为新型评价方式在整体护理能力考评体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36):3433-3434.

第6篇: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范文

【关键词】在校护生 护理职业防护 管理

1.在校护生职业防护现状

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尚未设置与护理职业防护相关的课程[1]。有关文献报道88.2%的学校尚未开展护理职业防护课程,11.8%的学校虽做过专题讲座,但并未全面、系统的讲解“护理职业防护”的知识。教材缺乏相关的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将有关新知识引入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中带教老师的防护知识不足;护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对护理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医院和社会对防护知识的重视也不够[2]。调查对象中,22.7%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护理职业防护”[4],特别是“标准预防”等有效的防护理念严重欠缺。

2.原因分析

2.1 基础知识不扎实

刚接触护理基础操作的在校护生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思维简单,缺乏评判性思想,主动观察能力弱,遇到问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时碍于面子不好意思问老师,或自作聪明自行处理事情。如遇到针刺伤时不知道如何处理,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师,就会自行错误处理。

2.2护理操作不熟练

护理操作动作慢、不熟练,疏忽遗漏。如抽吸药液时,抽吸手法不正确,导致药液飞溅;注射排气时,不固定针栓,针头脱落飞出伤人等。

2.3护生角色适应不良

踏入基础护理操作实训后,面临学习新的知识、新的实验器材,产生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不能适应从课堂理论学习到的实践操作的角色转变,心理压力大。专业知识不熟练,操作解释欠缺,与人沟通技巧不全面,未请带教老师补充加以沟通。

2.4 护理职业意识淡薄

有些在校护生进入临床见习后,发现护理工作又脏又累,工作琐碎且工资待遇差,对护士职业的满意度大大降低,而致情绪低落,不安心学习专业知识,容易烦躁或激动。

2.5 法制观念淡薄

在校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涉及到的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较少。护生在操作练习中,由于护理对象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所以,护理过程中往往忽视“病人”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和自由选择权等,法制观念淡薄。

3.防范对策

3.1 对护理教学老师进行评价考核

实行教师聘任动态管理,学院与医院科教科、护理教研室配合进行考核、评聘、聘任,共同做好每2年1次的护理教学教授、副教授的评聘工作,聘任从事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多年,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临床应变能力强,带教经验丰富的副高职称以上的担任护理教学教授、副教授;护理教研室组织对护理教学老师进行定期评价考核,综合考评最低者给予取消教学资格。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教学管理好、综合考评高者每年教师节评选为“优秀老师”并给予表彰嘉奖。

3.2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职业防护问题越来越被医护人员所重视。因此,我们应该让护生了解职业防护的含义,懂得职业防护、安全工作的意义,有尊重生命、负责任的价值观,教育护生更新观念,转变只注重保护患者,不顾个人防护的做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自我防护知识。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实践教学改革,确立护理实践教学目标。首先要让护生了解本职业潜在的危险因素,培养按规范操作的自觉性,其次要从接触实践教学课程的第一堂课开始,就向护生强调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将职业防护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项指标。

3.3修定教学目标、调整学时比例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除完成原有专业教学目标外,增加职业防护知识和防护技能的教学,使护生获得职业防护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养成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增加职业防护教学学时,如:人学教育中渗透职业安全防护内容、请医院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授医院环境管理和职业防护措施等。为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4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使护生充分认识到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危害性,适当增加临床护理职业防护案例,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实习生职业危害案例分析、讨论;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通过案例情景设置、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进行职业防护技能演练。使学生掌握职业危害的种类、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预防的方法、暴露后的处理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逐渐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护生进人临床前做好职业防护的准备。最后,设置一些意外伤害情景,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保证人人过关。

3.5 强化实习护生的法律意识

要求护生在平时操作联系中能做到谨言慎行,自觉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强化护理职业意识,不随意简化操作程序,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约束自己,正确处理学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真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使潜在的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4.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化,各种影响因素越来越多,护士在医院工作中也面临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仅靠在学校学习到的那些护理专业知识已不能很好的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5]。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课程设置中,还没有独立的职业防护课程,导致护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在临床实习和毕业后到临床工作时,没有职业防护意识,更缺乏防护知识。为了使护生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及早在学校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已迫在眉睫。在教学中渗透职业防护知识,很容易使学生接受,学生对学习基础护理技术这门专业课很感兴趣,在学习该门课时灌输职业防护,使学生在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的同时,也可以掌握必要的职业防护知识,教学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黄谨耘,陈清.在大专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开展职业防护教育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09,16(8A):8-11

[2]戴青梅,王立英,刘素英等 ,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4

[3]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差错 [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4]李小英,刘志娟,邓署芳 护生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 ,护理2008,22(4):877-878

第7篇: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范文

[关键词] 护理学;人文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c)-166-02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关于人的学科,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服务更是对人的集科学、艺术、爱心于一体的工作,护理――充满着鲜明的人文色彩。当代的护理教育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但是伴随着护理工作人性化、人文化特征的日趋明显,护理人文教育也应该成为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只重视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视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等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越来越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的需要。如何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护理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也是高等护理教育的光荣使命。本文试就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及培养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探析,以期为推进护a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1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

众所周知,护理专业的学生理科生居多,他们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进入大学后,由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在“实用哲学”考试风的带动下,护理专业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认识不足,对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或偶尔问津甚或无暇顾及。虽然很多院校都意识到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对护理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业的重要性,并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部分护士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缺乏症”仍然清晰可见,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价值观迷失,出现信仰危机

人文精神和德育是沃土和庄稼的关系,土壤不行是种不好庄稼的[2]。在繁重、单一的课业压力下,加之缺少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引导,部分护士生出现了信仰危机,精神家园迷失,没有远大的理想,对未来感到迷茫困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极其淡薄。

1.2 缺乏奉献精神,专业思想不牢

部分学生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严重,只因护理专业就业市场相对宽松,便出于功利目的而选择了护理,却缺乏专业所需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再者,认为护理工作属于技术含量低、重复、繁重、琐碎的体力劳动,这个职业不被人尊重甚至被人瞧不起,因而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观念不牢固的学生大有人在。

1.3 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能力较差

有的护士生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掌握很好,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把握较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单一。各方面能力比如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心理承受、抗挫折能力等比较匮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难以担当跨世纪的重托。

2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古人云“医乃仁术”,自古就有医学、人文和谐统一的思想,而对从医者人文素质的提高,则是在本世纪中叶以来才开始为医学界所广泛关注。时代的发展、医学的进步、职业的性质等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应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2.1 现代教育的双向需求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个羽翼,没有科学教育,人类将永远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坠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全社会灭亡之中,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结合体。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二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物质文明极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高度重视承载着未来和希望的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2.2 医学发展的时代需求

如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与此同时,护理模式也发展到今天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人们对于医疗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多的涵盖了人文理念、人文情感,这是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可以说,重视提高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势在必行。

2.3 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

新形势下,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机遇更面临着挑战,许多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和规范的操作技术之外,还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应变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以及举止高雅的气质仪态等,这些就业素质的要求恰好和人文素质的内容相吻合,在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今天,培养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无疑会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质。

2.4 护理工作的内涵需求

护理工作是以母性的慈爱为基础,以对人的关心照顾为目的来维护人的生命与健康。护理职业不但要求会理解人、尊重人更要心甘情愿地为人服务,这种以关爱、尊重、奉献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本质,如果去除了人文精神这一信念,人文关怀这一行动,任何娴熟的技术、先进的设备都可能在实践中流于冰冷的形式和机械的程序[3]。作为护士生,提升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

3 探索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伴随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日渐融合,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形成立体多维的人文素质教育结构,以适应医学模式的人文回归尤为重要。

3.1 更新教育思想理念

转变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观念是实施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时代的发展对今天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以人为本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者、管理者高瞻远瞩,顺应时势变化,树立综合教育思想,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战略性地位,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把握住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内涵,培养由“专才”向“通才”转化的护士生。

3.2 改革课程结构设置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许多护理院校在课程的编排上都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为了提升护士生的人文素质,高校一方面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资源的配制、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同时对护士生人文素质培养依然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胆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大幅度增加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尤其是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强制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既体现出专业特色,又渗透着人文教育。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并通过各种宣教方式使全体教职员工认识时展对护理教育的内涵和护生素质的要求,使之树立新的护理专业教育观念;其次要整合人文师资力量,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经常性的师资培训,加强对专门从事人文素质教学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的观念,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的灌输,使护理专业教师能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要求与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专业同时,润物无声地提高护士生的人文修养。另外,教师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仪态风貌等都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4 彰显校园文化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感染、暗示、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校园文化功用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首先,在校园的规划、绿化,校园的建筑设计,以及人文景观建设上都力求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校园中设立南丁格尔的塑像,布置南丁格尔的名言等,能给护士生以美的熏陶,对学生有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4]。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如通过“生命关怀教育”“护士礼仪大赛”“护士形象设计”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舞台,更使学生的知识、人格、精神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再次,引导护士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在临床实践的亲历亲为中感知患者所需的人文关怀,从而认识到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紧迫性、必要性;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农村、乡镇送医送药,访贫问苦,进行志愿者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奉献意识,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

3.5 发挥文学鉴赏功效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沉淀下来的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运用高雅优美的语言,传达着浓郁博大的情感,渗透着意蕴深刻的哲理,饱含着对人生社会的思考,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愉悦和莫大的感染力量,对丰富护士生的人文知识,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成立各种文学社团,象诗社、戏剧社、小说协会等,或者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音乐、美术、书法和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吟唱、朗诵和创作展览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接触经典文学作品,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鉴赏、创造作品,这个过程必然会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情绪、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等人文素养。

3.6 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培养是目的,评估是手段。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护理人文教育的有效措施。护理院系应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护士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完善护生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形成综合评估体系。比如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以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与表现,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各项评优挂钩;把学生见习、实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修养和学生的实习点分配、就业推荐、学位授予挂钩,逐步完善护士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参考文献]

[1]贾彩风,黄志红.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26):2439-2440.

[2]吕一军,赵降英.树立“全面发展 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7):414-416.

[3]吴美福,张秀伟.人文精神是建立护理专业信念的基石[J].护理研究,2006,20(15):1385-1386.

第8篇: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范文

【关键词】护士资格考试 过关率 原因分析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1-01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对护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验和反馈。[1] 近年来,国家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政策及难度都有较大调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由于基础底子较薄,应试能力较差而较难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笔者对近三年来本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过关率情况进行分析,就如何提高高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谈谈看法。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针对我校三年制大专2013、2014、2015年参加护士资格考试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计算出合格率。

2.方法 对我校近三年参加护士资格考试的学生名单及人数进行统计,并记录每位学生的成绩,找出合格人数,计算通过率。

二、结果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校自2013---2015年护士资格考试学生过关率明显下降。

三、讨论

1. 导致我校逐年护士资格考试过关率下降的原因

(1)客观原因:自2011年起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科目改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考题中病例分析的题型占了80%左右。考核范围更多地涉及到实际临床一线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侧重于护生临床实际能力的培养。考题难度逐渐增大。

(2)考生原因:一方面,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紧张,入校录取成绩逐年下调,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明显下降情况。考生基础差而且学习主动性差。另一方面,自我复习能力欠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中旬。大部分学生正处于临床实习期,实习工作大多忙碌,复习时间少而且复习方法欠佳。有一些学生一味的啃死书、背死题。但不会应用知识。再者,很多学生不重视考前培训工作。

(3)学校原因:学校管理方面,由于学校集中办学,办主任及辅导员欠缺,出现非专业教师任班主任和一位班主任带几个班的情况。如此造成班级管理不到位和专业知识渗透欠缺。从而出现学风差、班风差、对护考不重视的情况。教学方面,自2011年护考就发生了很大的改革,但是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依然沿用以前的老方法,不能吃透考试大纲。而且,经验少、信息闭塞,不能掌握最新的出题方向。

2.应对策略

(1)加强班主任管理

只有好的班风,好的学风。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基础差,班主任可以通过入学教育,专业教育,自身教育。让学生了解护理专业知识、护理事业发展等等。让学生热爱护理事业,积极投入到护理知识的学习。另外,班主任要时常讲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性。使其顺利通过护考。

(2)教学方面改革

注重教师的培训工作:我校可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培训或请护考专家到学校教授等多种方式使任课老师抓住护考知识,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抓住考纲、紧贴考点:护士执业考试每年出题基本都是按照考试大纲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的。我校可组建护考研究组,不定期开会对每年的新大纲进行深入研究,归纳总结考点,总结隐含在考试试卷中的知识线索,发现考点之间的联系。[2]并根据大纲的变化及题型的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内容、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3]

考核方式与护考接轨:为了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护考,知道考什么?怎么考?在平时专业课考试中,我们可以按照护考的题型、内容、难点、重点、以及考试时间等方面安排考试。并在学生实习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护考模拟考核作为毕业成绩。

(3)考前复习

实习复习两不误:我校每年6月开始为期10个月的临床实习,由于实习工作繁忙,加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许多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遗忘。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每月一次护考知识的考核及重点讲解。

重视考前集中辅导:护考前可选择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封闭式训练。主要采取串讲、测试、答疑、重点难点讲解等。并请北京的专家进行考前辅导,做最后重点总结。

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应试能力:许多学生应试心理素质差,有看错题型、涂错答题卡等情况。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训练,并进行考前心理的疏导,使其放松心情。提高过关率。

参考文献:

[1] 赖清华.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应届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创新教育,2014(36).

第9篇: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总结范文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实习日记 护理教学

为了巩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基础护理技能,使学生初步熟悉临床工作环境,了解临床护理工作程序,为学生的后续护理专业课程学习指明方向,我院二年级护理本科生在基础护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完成后,进行为期两周的临床阶段实习。实习中要求每名学生书写实习日记,记录每日所闻、所见、所做、所想。通过阅读学生实习日记,反映出在护理教学中我们应加强与改进的内容,并由此开通了一条有效的学生与教师沟通的途径。

一、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级两届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共186人,男生28人,女生158人。每组4~5名学生,每位任课教师带3~4组。在进入阶段实习前,为学生做实习日记书写说明,书写形式不限制,基本内容包括每日的实习收获、自己的不足、有触动的事情、对某项操作的体会等其他想表达的内容。实习过程中,小组带教老师每周进入临床1次与学生及临床带教老师面对面交流,再集中交流沟通结果;实习结束后,任课教师阅读学生实习日记,归类、分析、总结,向学生做出反馈,并提出对教学的改进意见与措施。

考虑到周记内容可以是护生的真情流露,也可以是护生想要向教师表达的观点,教师从这扇心灵之窗看到的是作者想让你看到的部分,不想让你看到的内容不会出现在周记上。为此我们向学生说明教师一定会向他人保密其中的敏感或隐私内容,以消除其顾虑。

二、结果

经分析、归纳,学生对护理技术学习效果、未来自己从事的护理职业相关情况关注较高。186份实习日记主要内容及分布情况见表。

三、结果讨论

1.学生高度关注自身学习效果

180名(占97%)学生描述了临床实际操作的感受,“紧张,面对患者(真人)有压力”,认为与实验室模拟练习不同,在实验室并不把模型看作“患者”,不知“他/她”会有感觉,不知“他/她”的需求,不能真正感同身受;160名(占86%)学生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不高,“希望能像老师一样”,认为在今后实验课中应多练习;学生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有静脉输液经历的学生,穿刺成功能极大鼓舞学习的兴趣。

2.临床阶段实习可以让学生对护理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

176名(占95%)学生在日记中记录通过两周的阶段实习,自己对护士这一职业相较于学校教师的介绍有了更直观、更真实的认识。切身体会后,对比护士素质的要求,部分同学能够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指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但大部分学生只是提出问题,不知解决办法;有26名(占14%)学生流露出对护士这一职业的排斥,其中24名(占86%)为男生,这与面对面交流时男生表现出的状态一致;仅5名(占3%)学生认为护理工作非常有价值,崇尚护理职业,坚定从事护理职业。

3.书写实习日记可以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每天书写实习日记,将一天的点点滴滴变为文字,这是一个梳理、思考与沉淀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每一天的收获、不足、感受进行认真理性的思考,由此使自己不仅在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方面得到提高,还能起到提醒促进的作用,使自己再次面对类似情境与问题时,能够选择恰当有效的方式,能够呈现出更好的护理效果,由此良性循环,促进护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助于护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例如,学生通过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总结,印证了护理程序对实际护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充分理解了收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也深刻意识到病情观察的重要性;将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实际应用与实验室练习相比,得出“护理操作技术的操作步骤并非一成不变,以患者病情为前提,结合实际物品等情况,可以变化操作方法,但同样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的总结,必定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使其受益终生。

四、分析

1.教学中应提高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

两周的阶段实习后,在真切感受到护士的辛劳后,在护士巨大的劳动负荷的压力下,加之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偏低,由此出现了部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排斥。经调查,大部分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看中的是其“好就业、稳定”、“家长认为女生更适合”等现实因素,入学前对护士这一职业了解不多,工作内容大多只知道是“打针、输液”,部分同学喜欢优雅的护士形象等,而对于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与职业精神,对于护理专业的内涵理解,自身是否适合护理专业未做认真分析。

在护理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将对护理专业的诠释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给予积极引导。尤其是对于护理本科男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有研究认为,对护理本科男生的教学可能因为以下的因素存在隐患:(1)男生专业认同感低。社会对男护士的专业认同感低,周围同学多为女生,使男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处于班级的“后进梯队”。(2)因为属于少数群体及护理工作内容影响,护理本科男生敏感羞涩。男生不愿学习生活护理内容,总是处于边缘游离状态。

但也有研究发现,认为最适合男护士参与的护理工作中,急诊患者的处理配合排第一位,手术中协助排第二位。且男生思维活跃,对机械类、电子化等新技术接受更快。这与我院其中一名男生的经历感受相符,这名男生安排在CCU监护室实习,两周的工作,临床带教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亦认为可以发挥自身作用。故可在教学中设置能够充分发挥男生优势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其乐于融入,提高学习兴趣,获得正性评价,增强职业认同感。

2.改进教学中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

62名(占33%)学生在日记中写到与患者沟通困难,“不知该说什么”,与实验课中学生表现出的交流状态有距离。临床带教老师也反映学生与患者沟通生硬,不能劝说过多的患者陪人离开病室。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与环境陌生、初次为患者独立操作紧张、专业知识不足等有关,也要求我们改进沟通能力培养的方法。

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可增加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内容,运用“录像-反思”教学法,或引入标准化病人,增强学生沟通能力;根据操作内容与学生讨论可能出现的情景与沟通用语和沟通方式;进一步细化沟通能力评价标准,使评价内容除治疗性的必要沟通外,增加人文关怀内容,增加健康教育内容。然而仅通过试卷的形式难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人际沟通能力,可以借鉴高燕在研究中采用和定性相结合的考试、考核评估体系。在沟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可提高学生的“爱商”,增加对患者的尊重、同情、诚实等职业精神的培养。

3.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的细节

(1)在适应临床病区环境中,学生对除锐器以外的医疗垃圾分类不熟悉,应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对棉签、输液瓶、各种引流管、吸氧管、包装盒/袋等分类的严格把握,并在实验室中设立污物室。

(2)增加对临床常用护理标识的教学内容,如分级护理标识、药物警示标识、提示类标识、区域标识、消毒隔离标识、患者身份标识、安全标识等,应在教学中增加这部分内容,并在实验室环境设置时增加醒目的标识,起到明示、提醒作用,加快学生对医院环境的适应。

(3)学生反映医院中一次性护理用物使用较多,且认为一次性物品使用更便捷。实验教学中可增加一次性护理用物的使用,也可由学生分析实验室用物与临床一次性护理用物的根本性区别,比较优缺点,比较使用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在实验教学中增加护理职业防护内容,将理论内容更直观地反映出来,使学生意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以保护自身健康,避免损害。

4.书写实习日记可以成为教学反馈的有效途径

书写实习日记为反思教学法的一种形式。在此次总结分析中,我们获得了很多对教学有帮助的内容,也增进了对学生的理解与了解。实习日记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开辟了新的途径,相比于集体课程评教、集体开座谈会,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实习日记获得更多的感性内容,学生可以将实习日记作为与老师一对一的交流,将不能面对面说出的困惑、感受、心得等付诸于文字,由此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5.阶段实习前应做出明确的实习计划

部分学生在阶段实习第二周即表现出已完全熟悉临床工作内容的态势,新奇感消失。这除了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足有关,也与没有明确清晰的实习计划有关。在进入阶段实习前,教师应向学生详细介绍阶段实习的目的、内容、意义,根据学生情况,与学生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将目标具体化、量化,可实现、可测量、客观的目标可以使学生目标明确,动力延长,使阶段实习效果更突出。

小结

护理本科生临床阶段实习日记,向老师呈现出丰富的内容,对增进师生间沟通与了解,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均有很大益处,可以将此种方法应用于其他课程教学与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谢金兰,朱金兰.师生对实习周记的看法调查.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2):32

[2]王欢,符冬梅,刘涛.对男护生心理特点及心理调适方法的探讨.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7):99~100

[3]丁美卿,蒲燕.手术室男护生临床带教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22

[4]龚国冠,赵娟娟,卜艳斌.住院病人对男护士认知和接受情况调查.护理学报,2009,16(7B):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