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

信息化校园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化校园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化校园管理

第1篇: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大量的机动车涌入校园,破坏了校园已有的宁静和温馨,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机动车管理成为学校交通安全管理的首要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比较常用的校园机动车管理办法,对各种办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对机动车的全方面智能管理。

关键字:校园、机动车、信息化

一、引言

校园是重要的教学科研场所,是教师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一种生态人文享受:宁静、清新、花木繁茂。但是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大量的机动车涌入学校,破坏了校园已有的温馨和宁静,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目前各类学校都面临着机动车管理的难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校内车流量明显增大,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同时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对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校内停车位不足,机动车乱停乱放、占道停车现象严重。校外无关车辆借道穿行或占用校内停车资源,也导致校内停车资源相对不足。

交通管理工作系统性不够,无法建立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给校园的安全管理带来隐患。

大量的机动车驶入校园,增加污染气体的排放,也破坏了校园已有的生态和人文环境。

二、机动车管理办法

机动车管理是项复杂的工程,与各学校自身情况、道路状况、建筑布局等都有关系。目前各学校都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管理办法,如:校园内限速、设置隔离带、办理车证、预约入校等办法。但是仅凭单一方法很难彻底解决机动车管理问题。下面将详细介绍了五种机动车管理办法,对各办法的利弊进行分析。

1、限速。校园内限速,这是目前各学校普通都已经采用了的方法。一般来讲,校园内限速每小时25公里以内,在校门口和机动车的通行道路上均有限速指示牌。限速是对驾驶员文明行驶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驾驶员不自觉执行,很难做到监控和管理。要做到精确监管,就需要架设带有测速功能的摄像头。这个成本比较大,架设一台摄像头的成本大概在7万左右。这对于学校保卫部门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2、隔离桩、减速档、禁行区。设置隔离桩、减速档和禁行区。这也是目前校园内普遍采用的管理措施。教学区和学生生活活动区域设置隔离桩和禁行区,普通道路上均设置了减速档。这种措施可以在物理程度上使机动车车速减慢,限制机动车行驶范围。但是设置太多隔离桩和减速档,一方面会给食堂、银行等机构的车辆通行和自行车的行驶造成障碍,在另一方面也会存在消防隐患。

3、收费制度。目前很多学校采取了收费制度。从校门进校时领计时卡,出校时按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计时交费。收费方案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校外无关车辆穿行校园,同时给学校的交通管理带来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收费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管理难的问题。因为涉及到钱,管理成本和压力增大,很多学校不得不聘请专业保安公司来操作或者引入卡务收费系统。同时由于学校所处地段,定价低造成进校车辆数减少有限,校外车辆反而能名正言顺的入校。如果出现交通事故,学校还需要承担责任。

4、车证制度。车证这是目前很多学校采取的措施。严格限定可办理车证人员和车辆范围后,为院系公车、教职工、校内居住人员、来校人员等不同人群核发不同的车证。机动车入校门时,均凭车证。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控制入校机动车的范围,限制校外人员入校。但是车证申领、发放是个长期管理的过程,如果采取手工管理方式,管理成本大且信息遗漏多。所以可采用配套的信息系统来支持。申领者可以网上填写申领信息,相关部门审核后,即可办理车证。信息系统的支撑可以方便高效的完成车证违章、处罚以及黑名单管理。同时可以实时统计车证申领信息、及各类违章等信息。

5、预约制度。预约主要针对校外机动车入校使用。根据预约信息,可以掌握来校的外来车辆信息,控制外来车辆随意入校。目前采用比较多的预约手段包括:填写纸质或者电子预约表、电话预约、网络预约。

直接填表模式最简单,成本低,但是手工工作量大,后期的一些分析统计工作实现困难大。

电话预约是一种便捷手段,但是需要有硬件、软件和人力的支持。硬件主要是指工控机和电话线路。软件主要指语音服务系统。人力主要是指服务坐席。其中电话线路的服务费用是长期的。一般需要和运营商有个服务协议,按年缴纳服务费用。工控机和语音系统则是目前市面上成熟的产品。很多集成商都提供软硬件配套的成套服务,购买时可根据自身选择的电话线路数进行选配。服务坐席需要根据每日预约数确定,在服务坐席忙或者晚上,一般需要配套提供自动语音服务。

网络预约是最高效的手段。申请者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入校门的时间、校门,以及记录入校的车辆及个人信息。即方便快捷,也可为后续的车辆或申请人的黑名单管理,预约信息的统计分析提供全面的支持。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实行车辆预约入校时,可将以上三种预约手段配合使用,申请人可根据实时情况选择最快捷的完成车辆入校信息预约。

第2篇: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财务管理;信息化;优势

一、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1.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信息系统,各自为政,统计数据来源多,口径不一致,缺乏统一标准。

2.财务信息的保密性、公开性,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网络环境安全性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网络部门及财务部门协调合作,明确部门职责,规范各项制度。

3.校园一卡通一般由网络技术人员开发,财务核算系统会计科目与各子系统调用处理的一卡通数据没有对应关系。

4.校园一卡通中生成的数据报表格式不能满足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

二、认识校园一卡通

1.校园一卡通的构成。一部分是银行卡,相当于银行的借记卡。另一部分是校园卡,用于校园内的身份识别、消费、查询。通过圈存机可以实现银行卡、校园卡之间自助转账功能。

2.校园卡可以实现多个系统对接,例如,与图书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图书借阅。与学生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学生每学期初注册,奖学金发放,津贴查询。与学籍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学籍状态查询,成绩查询。与教务管理系统对接,实现网上选课、调课。与考试系统对接,可以查询考试安排、考场位置、考试相关要求,以及考试成绩查询。与后勤系统对接,可以实现节约水、电费用。与保卫系统对接,门禁应用很广泛,可提高安全性。与财务系统对接,教职工可以查询工资、各种项目经费是否到账,以及经费的使用情况等。

3.校园一卡通,杜绝一个人N张卡、使用起来不方便的状况,真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三、利用校园一卡通

1.提供流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校园一卡通对高校内各个部门业务子系统对接后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数据录入口径和标准,突破“信息孤岛”把整个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信息共享,为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2.加强财务管理系统监督。每位职工和学生都有一个校园一卡通账号,校内的各种消费支出都可以用一卡通支付,比如,食堂吃饭,医务室看病、取药,商店购物,图书借阅滞纳金,咖啡厅消费等。可以通过一卡通系统直接转入相应账户,把纸币结算转变为电子货币结算,便于跟踪资金流向,加强财务管理系统的监督。另外,创收部门如:职工培训、成人教育、超市、文印室等各种业务资金收缴都通过一卡通完成,财务部门可以通过调用相关系统信息随时了解其经营状况,同时避免资金不上交、私藏“小金库”、坐支现金等不合理现象发生。

3.提高学生两大费用的收缴率。针对高校中部分学生恶意不交学费、住宿费,财务部门可以通过校园一卡通中学生的身份信息,调用各个子系统如: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系统,进一步确认学生是否有实际困难。为杜绝恶意欠费,采取先交费后注册学籍,同时把交费状态与选课、毕业资审相关联。促进收费率提高,及时收回资金,保证学校正常的资金运转。

4.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通过校园一卡通可以实现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各种补助发放,教职工工资发放及校内各种消费支付,并且个人可以在网上完成相关业务的查询。减少了财务人员现场办公的时间,节约了人工成本,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四、校园一卡通在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的优势

1.财务部门通过校园一卡通,及时从各子系统获取相关财务信息,减少传统的手工录入数据或间接导入造成的人为影响,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2.通过校园一卡通,财务部门可以主动及时接收反馈各种财务信息。掌握与学校有关的经济活动,改变会计业务处理模式。由过去的会计事后监督,改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

3.校园一卡通将全校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实体,提供完整的安全的数据信息。一卡通中每天的现金,自助转账的资金,商户清算的数据,要及时入账,定期核对,全部数据定期自动做个备份,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经过数据整理,剔除不适用的数据,然后进一步做数据模型、数据分析。财务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生成财务报告和各种报表,为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4.校园一卡通对接各子系统后,采取分级管理的模式,各部门的职责仍旧各自完成,保证了各部门的核心利益,也方便了一卡通的统一管理。

5.校园一卡通的应用,促使财务部门选择有责任心、具备一定网络知识的人员上岗,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内部控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

6.校园一卡通,通过校园局域网使用,网络安全性相对比较高。设置防火墙、加密、签名等电子屏障,阻止非法用户访问。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同身份的人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另外,财务信息软件要设专人维护及管理,财务部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向厂家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7.校园一卡通推进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改变了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模式,促进了财务管理理念和技术创新。

作者:孙玉宁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赵龙,金伟民.“校园一卡通”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分析[J].引进与咨询,2006(04).

[2]孟庆舫.校园一卡通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5(24).

[3]陈文.数字校园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9).

[4]魏海峰.“校园一卡通”在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

[5]李从生.论校园一卡通给高校财务工作带来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09(14).

[6]袁新辉.校园卡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浅析[J].事业财会,2002(7).

[7]刘立骞,赵红娟.校园一卡通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2).

第3篇: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数据库;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92 — 02

现代远程教育不但教学手段依托现代的信息技术,并且其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也都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原本相互独立存在的各个功能的信息系统,造成各个功能间共享信息困难,影响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建立统一的具有完备功能和可扩充功能的新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将会加强跨职能域、跨部门的协同业务建设,实现跨部门、跨业务的信息共享,深化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持续地适应和支持学校的管理改革,推进信息公开和服务机关的建设。提供先进的教育技术设施,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因此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要有全方位性,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功能模块。

一、教务管理与学习过程信息化

教务管理与学习过程信息化是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发展10余年来的主要成果之一,也是现在被主要建设的信息化功能。教务管理和学习过程这两部分的信息化系统比较成熟了,最长的已经使用了10年了。但是,作为这两个功能的代表是教务管理系统和教学平台网站,他们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不能实现数据库共享。虽然数据库中有很多共同的数据,但实际用起来都是先在学籍管理系统中建立学籍,然后再有专业人员将其格式转换、分发、导入到其他教学平台中,不能做到使用统一的数据库,造成某个系统的数据库内容滞后。因为数据库不是统一的一套,造成很多功能不能协作,有事要用人工进行填补,比如人工将某信息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

例如:教学平台有对学生平时网络学习时间的监管功能,而教务管理系统有对平时学习成绩的记录,该记录占终结性成绩的一部分,但是因学习和管理两个功能是独立的,所以要由教师在教学平台中统计平时成绩,并再填报到教务管理系统中。如果建立完全统一的数据库,这两个平台间脱节的这一工作将不复存在,节约大量的管理压力。

因此,对教学全过程中教务管理和学习过程两大主要任务应建成新一代业务高度协同、信息高度共享的教学支撑平台,覆盖大部分教学管理及教学过程的信息化需要。其业务功能涵盖:功能更完整、使用效率更高的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及教学过程支撑;实践教学管理;基于流程的教学支撑系统整合;教学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

二、科研管理与协作信息化

科研是高校教学工作外另一项重要工作,既独立于教学之外,也统一于教学之中,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是相铺相成的。从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提高科研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加强科研管理与教学、人力资源及财务管理的整合、扩大科研的协作和科研团队影响力等四大方面着力建设完整的科研管理与协作平台。其业务功能包括:支撑科研管理全过程的科研管理系统;科研团队展示及科研成果平台;促进交叉集成的科研协作与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科研过程与其他业务领域的信息整合与业务协同。

三、财务与资产管理信息化

校园资产综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各类资产(房产、设备、家具、图书、藏品等)的管理流程与财务流程的整合,实现完整、准确、可审计的校级资产综合管理;基于完整的资产与财务数据,建设相应的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以财务数据统计分析起点,建立和完善包含各类权威数据的共享数据库,数据集成要达到准确、权威、完整的要求,同时提供丰富的查询、搜索、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数据集应兼容各级标准,以满足校际沟通及国家主管部门数据上报的要求;扩大和深化数据仓库的应用范围,该平台将逐步覆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产财务、人力资源以及学校整体投入/产出分析等领域,实现校、院系管理者能够随时获取全面、准确的统计分析数据,从而辅助决策,提升学校管理决策的水平,为学校战略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手段。

四、校园公共服务的信息化

校园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包含综合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共享服务。综合办公自动化不仅要涵盖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各种功能,满足多层次办公信息化需求,而且能够与学校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以及通讯平台进行无缝整合。使其成为学校办公工作流的核心,为跨部门工作流业务提供保证,大幅度提升学校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信息共享服务是整个校园信息化的软件基础设施,对它的深入建设是全校协同业务和信息共享的必要保障。主要建设内容有:重点促进教学、人力资源、科研、财务等领域之间的全局业务整合。大力建设信息化门户系统,使之成为学校一站式服务的起点。引入WEB2.0模式,促进学科博客、师生合作、信息展示平台的建设和广泛应用。建立全校统一的部门级网站信息平台框架,采用先进的网站开发和管理平台,使得各院系部门能在统一的规划下,快速、低成本的建设信息网站,同时保证个性化和开放性。平台的国际化与多语言支持是学校国际化战略的最重要保障之一。

第4篇: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学 实验教学 管理模式 信息化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势头也展现了可喜的趋势。目前,在校园中也掀起了依托网络实现教学信息化的改革浪潮。信息技术在中学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实验教学的现代化,更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效率

一、实现中学实验教学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管理漏洞

在多年的中学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中学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着诸多的漏洞,使得管理系统并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学实验教学管理机构的建设和教学仪器账目的建设。在中学实验教学管理机构的建设中,大部分的中学实验教学管理归学校教务处管理,在教学仪器账目的建设上主要是由学校教务处总管。这就导致中学实验教学仪器的账目不清。由于管理者对于账目的理解有差异,账目也不能很好地反应实验仪器使用的状况。许多学校由于实验仪器账目的不明导致对实验教学财务支持有错误的判断,另外,长期的账务不明也极易导致坏账的出现,不利于教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二)中学实验教学管理秩序较差

大多数的中学由于中学建设的时间较早,学校已经具有一定的办校历史,许多中学的实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而且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学实验教学管理改革较为迫切;其次,随着中学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大部分学校不得不扩充班级的容量,不少中学每个班级都有45-55人的容量,这凸显出了中学实验教学的能力不足的问题。实验教学活动场地的缺乏、实验器材的不足、实验仪器的落后的问题都在班容量扩大的背景下被放大。中学实验教学资源的缺乏以及实验教学的管理秩序较差是目前中学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中学实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足

教学档案是对教学活动过程及成果的记录,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中学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学校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却忽略了中学实验教学档案的管理。在中学实验教学管理实际中,实验档案往往随意丢弃或者任意对方,并且没有专人负责实验教学档案的管理。当总结或检查实验教学时,教师往往手忙脚乱,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和整理实验档案,即便如此还是会出现档案信息缺失和损毁的现象,使得统计工作很难开展。中学实验教学档案的管理不足不仅影响了教学实验工作的进行,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同时也不利于学校对于教学活动的检查与掌控,影响学校整体的教学决策。

二、传统中学实验教学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学作为一个教育部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工作。由于对于教学工作的过于重视,中学实验管理教学的管理工作很容易被忽视。在大多数的中学中中学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仍然是盲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

(一)中学普遍对实验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在目前的中学中普遍缺乏一定的长远意识,部分教职人员和学校管理者对中学实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认识,因而缺乏对此类工作开展的力度和决心。不少的中学都认为实验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相对灵活的工作,并不需要进行按部就班的管理。还有部分学校对中学实验教育本身都十分忽视,学校的实验教学仪器和器械老化,在实验教学管理上更是松懈。

(二)中学过分重视教学活动,轻视管理活动

提起中学教育,不少人都能第一时间想到中学是教授知识的地方,教学是中学工作的第一要务,包括不少中学教师和领导都这样认为。随着教育竞争的日益加剧,学校出于学生利益和学校利益的考虑不得不将学校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学活动上。这就导致了中学普遍重视教学活动,轻视教学管理工作。不少中学的教师和领导甚至没有教学管理工作的概念,学校的教学管理相对于其他学校已经十分落后。

(三)中学不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当今的中学工作开展中,由于中学工作重点过于倾向于教学,中学对于教育人才的培养也偏向于教学人才,对管理人才的培B缺乏重视。大部分的中学没有专职人员负责中学实验的管理工作。仪器的管理、档案的管理分工不明确。学校也忽视对于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得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对于管理工作都十分迷茫。中学普遍缺乏高素质的实验管理人才并且不重视对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是传统中学实验教学管理落后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利用校园网路实现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互联网在教育活动中的深入,几乎所有的中学都十分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目前大多数的学校都建设起了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系统,这就为中学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中学实验教学仪器账目

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中学实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学仪器账目的信息更加准确、完善和充实。对实验教学仪器的使用及更换情况有更好的掌握。例如,中学应当使用相关的账目管理软件管理学校实验教学仪器账目,软件需要兼容学校的设备和网络,具备详细的明细分类,确保软件可以全面记录仪器使用情况。此外,在实现账目管理信息化的同时,学校应当充分考虑账目信息的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在实验仪器的账目管理工作中总账与分张分开,学科分明,并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授权管理,注重防止病毒入侵和密码设置,确保信息化账目的安全。

(二)实现中学实验教学管理程序的信息化

实验教学在中学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在主导开展实验教学时往往也充当了管理者的角色,负责分发、回收仪器,同时负责教学活动。实现中学实验教学管理程序的信息化需要将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员角色分开,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例如,当教师需要开展实验课程时可以通过校园网上的教学信息板块查看实验室的使用情况与负责人员的信息。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进行实验室的预定,并联系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具体的时间信息和学生人数信息,以便实验管理人员提前准备实验教学仪器,安排实验室。实现实验教学程序的信息化有利于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节省教育实践,并实现教学仪器的最优使用。

(三)实现实验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实验档案的管理无疑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对实验档案的查询可以掌握学生实验学习的情况,也便于校领导层开展教学决策。实验档案作为一种信息服务应当实现有序管理,杜绝以往的草率管理显现。实现实验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要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利用工作。例如,学校可以依托校园网实现实验档案的上传与下载,利用校园服务器存储实验档案的电子文件,不易丢失;此外在整理档案方面,教职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对档案通过网络进行整理,以便日后的查询与调用。

四、结语

中学实验教学是中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中学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一平台,实现实验教学信息管理的信息化,以杜绝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管理混乱、权责不明等弊端,实现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精确与全面,为以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很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熊杨.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在实验教学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第5篇: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档案; 信息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074- 01

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管理和利用,它以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以信息资源为依托,包含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实体档案转化为信息档案并储存起来的一系列过程。这是促进高职院校档案建设发展的必然手段,是优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必由之路,是实现高职院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根本条件。本文提出推进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1 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

意识是促使人们积极履行工作职责、进行创新的先决条件。高职院校要从根本上形成现代档案管理意识,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工作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人员、设备和经费要求,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支持档案管理部门的建设和发展。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人员要转变传统观念,更新管理理念,改变临时抱佛脚的被动服务方式,提高档案管理意识,采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满足高职院校档案建设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2 完善档案信息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管理标准,是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档案信息管理要以档案著录技术标准和相关法律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广泛借鉴其他机构、其他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完善自身档案建设体系结构。高职院校档案信息管理主要内容有电子文件信息采集、管理和储存,电子文件归档、整理、公布和利用,电子文件保管、储存及使用制度等。根据相关标准和办法规范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用完善的制度保障档案管理健康发展,是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加快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

数字化档案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加快档案由案卷级档案向数字化档案转化的步伐,有计划地对馆藏档案进行信息处理,是推进高职院校数据库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领导要积极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建立文件目录中心和档案信息网站,为网络建设和资源共享提供基础保障。档案管理部门要去除“等、靠、要”思想,全面深入研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做好文档电子化工作,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加强文件的收集、录著和管理,确保档案发展与办公室自动化建设保持同步,实现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发展一体化。如河南某高职院校积极利用校园网建立档案信息网站,为广大师生提供定向、专题信息服务,既提高了档案管理服务质量,又推动了校园网络建设。

4 加强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档案工作者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者,档案管理工作系统性、知识性、专业性较强,档案管理人员肩负信息分析、处理、研究和开发的重任,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技术水平,才能满足岗位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时展需求,加强档案管理人才储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积极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到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建设中来。如数据深层次收集和高效存储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拨兼具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投身到档案管理中来,可以有效提高档案建设的水平。此外,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促使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院校为现有人员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渠道,通过信息技术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档案信息管理能力。

5 做好档案信息安全防范工作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为人们提供了高效、快捷的资源共享空间,但是网络危害带来的消极影响也逐渐凸显。为了保护档案信息的安全,高职院校要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对电子档案实行全过程管理。

首先,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深刻认识泄密、档案流失带来的严重后果,积极通过档案维护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计算机风险查找、排除能力。其次,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审查制度,认真做好档案研发、编制、管理工作,采用必要的加密技术、安全技术保证档案安全。如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计算机文件进行整理,做好计算机查毒、杀毒工作,为了防止数据丢失,还要做好档案备份存储工作,积极利用光盘、磁盘、硬盘将信息备份存储,

档案是学校发展的历史缩影和真实写照,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要适应历史发展要求,结合学校建设,树立档案信息化建设理念,加大资金和设备投入,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优化档案管理体系,推动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何海英. 浅议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J]. 才智,2010(35).

第6篇: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网络化;信息化

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逐渐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具有传统手工管理不可比拟的优势,网络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能够快速检索和查找,比较便利,而且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保密性,使用的寿命比较长,成本不高,档案储存的数量也比较大。对于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当前职业教育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网络化、信息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方向。

1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意义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与时展需要相适应,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作为技术、知识的前沿,更应与时展相适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在档案管理中也逐渐改革,完善人事、教学、后勤等档案信息,以往这些档案信息都是纸质的,查找、保管不够快捷便利,[1]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也需要抓住机遇,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A。

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档案管理有助于资源的节约,能够使以前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避免出现重复劳动的现象。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能够随时随地对档案信息进行获取、检索和共享,计算机储存量比较大,能够减少档案资料的空间占用率,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果。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档案管理需要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高职院校建立自己的办公数据平台、校园网等,[2]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构建信息化、数字化校园。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运算速度、覆盖面积逐渐广泛,在档案管理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快速检索,查找利用比较便利,有着良好的保密性,管理成本不多,有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高职院校的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使用信息急速,能够实现查询、检索、打印等工作效率的提升,实现自动化的办公,实现档案管理的水平。

2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策略

1、构建高职院校特色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当前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例如,采购先进的硬件设备,与软件开发公司相合作,培养自己的软件开发人才。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特性,实现针对性的自主研发,建立数字化的校园信息化平台。依据高职教育教学的实际特点,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信息的人事管理系统,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利用社会化管理系统强化学生食宿方面的信息处理。[3]数字化网络信息平台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提供便利。

2、构建信息化档案数据库

为了使档案管理更加高效,实现针对性的档案服务,就应建立信息化的档案数据库。凸显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形成特色的数据库。

将就业作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朝向“订单式”发展,结合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建立学生学籍的档案数据库,能够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也能够对毕业证的真伪进行鉴别。完善学生的成绩档案数据库,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档案内容收集时注重学生各种技术、技能证书,凸显高职档案的特色。

建立高职院校师资的档案数据库,提供教师的基本信息,并进行数据统计。

此外还需要建立高职院校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从档案内容的反馈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情况,能够及时对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优化陶正,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工作动态。毕业档案信息能够为学校提供学生的就业信息,为在校学生的就业提供依据参考。可以将优秀毕业生的光荣事迹,艰苦创业情况等讲给在校学生听,对其进行德育教育。

3、借助于校园网实现档案的网络化管理

应借助于校园网建立高职院校档案软件管理系统,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当前高职院校自动化办公水平逐渐提高,单一的档案管理软件已经不能满足自动化办公的实际需要,因此需要与校园网相结合,建立文档一体化的信息系统,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实现学校内部信息的传输与共享,能够对各院系的信息进行交流,实现电子文件的查询、归档等,[4]这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发展方向。档案管理系统是校园系统中的一部分,通过计算机平台,将子系统与校园网相连接,实现一体化管理,真正做到档案资源的共享。

4、科学开发利用信息系统

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应从多角度、多方面提供档案服务,科学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档案查阅、外借、制发档案复印本、开展咨询服务、举办档案展览等,[5]通过这些工作实现档案的高效利用,扩大档案的利用范围,提高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实现档案能够为更多群体提供读物,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实现档案管理的便捷、快速,同时得到相关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5、培养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人才

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中,新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因此必须要努力实现高职档案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学习,使其丰富自身知识,形成服务、管理育人的理念,积极奉献,积极学习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明确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理念和规律,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积极使用信息化的技术方法,积极推进档案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之间应相互合作,遇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建立高素质水平的、现代化的档案管理队伍,促进档案管理效率、效果的顺利实现,能够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的进步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良好的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逐渐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应用起来,尤其是档案管理工作。当前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加强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强化服务意识,科学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使得档案信息资源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决策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吉顺霞.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3:74.

[2]滕月鹏.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之思考[J].价值工程,2013,16:205-207.

[3]罗慧芳.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7:149-150.

[4]陈小芳.初探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80-82.

[5]夏帅,裴忠庆.关于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5,05:54.

第7篇: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

(一)提高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众所周知,师资力量的培养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梯队建设就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变化,从基础性工作发展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优化学科梯队结构等方面。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使日常管理按照一定程序通过网络进行,更加简便,更加规范,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简了人事工作,另一方面,对各种信息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统计分析,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信息化建设能够及时收集和统计高职院校教职工的人事信息,从而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让需要的人通过网络可以查询到完整可靠的信息,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比如,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来说,通过校园网可以快速查询到自己所需的人事信息,无需各个部门跑来跑去;对于人事管理部门来说,各科室对人事信息进行共同操作,减少了重复的事务性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管理者来说,全面、准确、及时的人事信息能够为科学的规划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加强各部门的团结协作,提升凝聚力在以前的人事信息管理中,很多科室都是“各自为战”,因为概念、范围等的不同,虽然建立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库,也用电脑办公,拥有了一套管理系统,但是并不能在大范围内使用,具有非常强的局限性,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库,使各个科室的信息连接起来,大家在一个系统内操作,既保持了信息的一致性、规范性和完整性,也能加强各部门的团结协作,有效地提升人事管理部门的凝聚力。

(四)信息更加透明,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人事部门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内容包括人事调配、职称评聘、薪酬发放等,这些都是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要是做好了这些工作,就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学校任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教职工相关信息的透明化、规范化,实现人事信息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的发展,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不规范、不完整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非常不规范,没有按照国家管理信息化标准严格执行,信息管理系统都是满足本部门的需要,局限性太强,信息不能共享,流通不顺畅,甚至出现不能兼容的现象,极易出现数据错误的问题。

(二)信息更新不及时,准确性不高传统的信息处理手段费时费力,不能及时、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更新,更不要说分析和处理了。信息滞后、准确性不高,不仅对学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影响,而且也对管理层及时准确决策造成不良影响。

(三)工作人员素质低,信息处理能力不高工作人员信息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处理能力不高,只能进行基本操作,还不会数据分析和科学管理。二是不能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导致信息系统处于低水平运作阶段,不能发挥全部功能。

三、加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规范化管理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涉及各个部门,需要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建立健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统一的规范管理。首先,以校园网为平台建立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也是建立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平台。学校可将人事调动、薪酬管理、招聘信息等人事信息在校园网上,利用权限设置让相关人员进行查询、管理,利用人事管理软件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其次,对人事信息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即按照统一的数据信息标准规范数据,减少数据接口,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规范管理,对人事信息及时更新,对信息系统定期维护,结合本校实际对人事信息进行统一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真正做到有章可循,保证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二)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首先,加强人事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熟练操作信息系统,能用现代化手段处理日常事务,真正将信息化的高效作用落到实处。其次,培养高素质人才对信息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如引进专业人才结合学校实际对系统定期维护、优化升级,做到专人专岗。再次,加强对人事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人员要具备职业操守和保密意识,对于比较敏感的人事信息,要确保其安全性,保障人事管理工作的保密性。

第8篇: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

我国实行高职院校教育大众化的政策后,高职院校学生不断增多,教学管理任务日趋繁重。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知识创新和熟练技术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工程,涉及到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机构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等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公共代码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资源管理、选课排课、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质量评价、教材管理等模块。

1.现状分析:理念落后,建设不足,应用水平低

教学管理软件系统的构建不近合理。目前,不少院校都是委托校外某个公司来完成教学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与开发,教学管理部门本身并不参与或很少参与这个过程,这样就导致系统使用者与程序开发人员的意图不完全一致。也有院校仅仅投入资金建设管理软硬件系统,忽视了教学管理系统不单是从市面上买个软件就能解决的事情,学院在教学管理中会形成一些自身特点,这就需要对教学管理系统软件进行个性化修改。

大部分学校都在快速的扩大办学规模,新建教学园区,硬件投入占整个学校投入的比重很大,但软件建设比较落后或处于停滞状态。在教学管理上,信息化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当前,一些学校在教学管理中使用计算机,还只是简单使用Word、Excel处理文字、表格等信息,对于复杂的数据处理还是要靠人工操作。基础信息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学计划的调整、课程的变动较快,各系对基础信息的实时变动不够及时,导致后期教学工作量计算,学生成绩录入等方面产生一些问题。

另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理念落后,需要更新教学管理观念,转变教学管理职能。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现有功能模块的利用不够充分。教学管理信息化重在建设,贵在应用,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要求教学管理者对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进行客观分析和整合。

2.优势体现:联通共享,存储量大,方便快捷

在高职院校中,只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更新教学管理手段,建立现代教学管理模式,加大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力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首先,数字化校园的优势是能使教学信息实现共享联通。传统教学管理中各种信息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和保管,信息之间互相独立,要获得完整的信息比较困难。教学管理信息化将各种教学信息构成了一个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共享,并且信息之间保持一致性与唯一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通用性和准确性。

其次,数字化校园的优势是存储容量大。 传统的教学管理产生的信息以纸质为主,占用了大量的空间,查找不方便,信息利用率不高,不能很好地为教学管理服务。而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将大量的教学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信息都存储在管理系统服务器中,服务器的存储容量是可扩容的,需要多大可扩容多大。

第三,数字化校园的优势是教学信息传递更实时更准确。网络化的教学管理系统是将教学信息存储在同一个服务器里,各教学管理人员操作和浏览是同一个表格。信息实时、准确地呈现给各教学管理人员,使得教学管理人员的决策与与教学质量分析更加科学。

3. 解决对策:建设队伍,更新理念;构建系统,优化流程。

教学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管理信息化理念。教学管理人员必须确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管理创新理念,以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为先导和动力,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实现管理创新,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要推进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必须保持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先进的现代教学管理理论。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教学的各个环节,熟悉教学管理各项工作,对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客观分析和取舍,还要不断的将新的理念、方法、内容融入到教学管理中,真正做到思想与硬件建设一起进步。

第9篇: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

一、实施方案

在音乐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管理建设上,教师可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学到更广阔的知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完善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严格把关。由于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关系到学院的教师、教学政策、资金等人力物力,其在建设初期应和各个教学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在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期,可先在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上加强管理,利用院校中的各个管理平台,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院校教学资源网站,该网站应针对院校的教学课程进程编制,教师可利用该网站上传每天的课程表、学习内容、作业、成绩等都可在该网站,每个班级的专科教师可在资源网上建设不同班级和年级,以此区分与其他班级和年级的教学课程,在校园资源网上教师还可上传自己的教学视频课程,并把国外的教学资源和视频也一起引入自己的教学网站,让教学资源实现共享的同时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来源。在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中期,教师可利用信息的网络资源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鼓励提倡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学习,教师在从网络上搜集教学资源时,可结合课程知识与教学经验对资源进行筛选,选择适合现阶段教学的资源,盲目收集资源会导致课程内容与信息教学脱节现象,所以,教师在网络上选择教材资料时应根据实际状况来挑选。在选择了合适的教学资源后,教师可把该资源进行剪辑,把不需要的部分或不符合教学内容的部分给剪辑掉,把需要的资源利用网络软件进行拼接,组成一套适合教学与学习的教材信息。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用多媒体设备将剪辑好的教材资源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除了学习课堂知识外接触到更多的课外教学资源,通过学习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随着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后期阶段,资源如何共享是困扰许多教师多年的问题,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其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其用于教学中还缺乏一套统一的标准,对此,教师可针对信息资源的呈现方式作出调整,随着教学资源网站的不断调整,教师在教学网站上可利用国外的现有教学资源进行调整,跟随国外教学视频的跟新动态结合实际课程来进行探讨学习,将院校的信息建设平台资源、音乐家作品、音乐视频实现资源共享,与其他院校共同探讨音乐的学习方式,在网络上形成无界限、无门槛的开放型交流平台。在资源建设逐渐完善后,教师可把教材资源应用到教学课堂中,并把与课程进展相对应的资源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参考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跟随视频一起学习。在教材资料上教师可多收集国外著名音乐家的教学视频,并通过这些教学视频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善自己教学不足之处。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课程知识,也可在课堂上引入其他国家的教学视频,鼓励提倡学生学习其他国家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有很大的性质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有些学生因性格内向常常在音乐教学中出现声音小的现象,对此,教师应放慢教学速度或针对出现该现象的学生进行课后单独辅导,改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式的不足,利用信息化管理建设完善不足之处。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单纯的管理模式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被完善,在建设信息化管理模式时,院校应根据课程设置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规划教学管理,通过合理规划逐步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作者:王盼盼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