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宣传文化活动内容范文

宣传文化活动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宣传文化活动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宣传文化活动内容

第1篇:宣传文化活动内容范文

一、__镇庙会文化活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得以迅速恢复和弘扬,特别是农村庙会文化活动。据调查统计,目前该镇建有庙宇48座、祠堂26座,遍及全镇21个村社,其中在活动中有抬菩萨出巡的45处、搭台演社戏的45处。活动时间大多在农历八月至来年正月,也有在农历五月。

传统的庙会文化活动主要表现为拜神祭祀(给村社所供养菩萨过生日)、抬菩萨出巡等活动,带有部分宗族和封建迷信色彩;广大群众热衷于拜神祭祀,肆意操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造成铺张浪费,影响社会治安。近年来,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管理引导下,庙会文化活动有了新的变化,在拜神祭祀过程中进行移风易俗,逐步改革封建礼仪,举行舞龙弄狮、大鼓凉伞、手持火灯(耍社火)等民间艺术表演,举办芗剧、木偶、电影等演出,组织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咨询服务,使之形成一种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增进了人们情感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二、以往农村庙会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庙会文化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必竞带有一定的宗族和封建迷信色彩,如果不加强管理与引导,势必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经过全面调查,发现该镇以往的庙会文化活动存在着如下问题:

1、领导意识不强,认识不足。基层领导对庙会文化活动缺乏理性认识,认为庙会只是农村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活动,没有认识到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没有意识到政府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把它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任其自发、自由活动。

2、管理制度松散,力度不强。虽然各庙宇都有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人员少,文化水平低,组织能力差,加上镇村两级管理机构不健全,政策宣传不到位,寺庙未批先建现象时有发生,庙会文化活动仍有不文明庸俗低趣的形式出现,宗族派系争端尚未完全消除,成为社会治安隐患。

3、审美取向含糊,品位不高。普遍村社认为,庙会如同村民逢年过节一样,拜神祭祀,操办酒席,请来剧团演戏,宴请亲朋好友。把活动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部份忽视掉,致使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如曾闻名闽南一带的古县南音唱腔消失了,明代传承至今的大鼓凉伞表演服装道具也变样了。反之,名为活跃氛围而公开放映格调低下的录相片等等。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使庙会文化活动品位明显下降。

4、文化内涵不够,缺乏开发。庙会既是传统民间集市的一种形式,又是汇集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每个庙会文化活动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挖掘发挥其文化内涵,必将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该镇的白云岩寺庙,是宋绍煦年间朱熹讲学处,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闽南一带有较大的影响,如果能把该庙会举办成集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经贸洽谈的大型活动,那么将吸引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回乡投资建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由于对庙会文化活动没有很好地管理与引导,庙会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挖掘,其价值未能开发利用。

三、对农村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与引导

如何传承和发展农村庙会文化,使之形成一种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值得基层领导探讨的问题。对此,__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活动的管理,正确引导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宗教活动的依法管理,发挥基层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等要求,设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相应措施。主要体现如下:

1、广泛宣传,增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正确认识。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收集提供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以及庙宇活动管理等文字图片资料,通过镇、村召开的各种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在节庆期间组织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咨询服务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庙会文化活动的要求规范和目的意义。

2、加强管理,规范对庙会文化活动的行为。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把庙会文化活动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行分工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把庙会文化活动作为年终镇村挂钩分管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每年重大庙会文化活动之前,邀请文化、宗教、法律等专家举办庙会文化知识讲座,组织全镇各村社负责活动的村民理事会成员参加,使他们统一思想,增强认识,文明有序地组织庙会文化活动。由政府牵头,协调文化、宗教、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抵制和摒弃一些低级、庸俗、鄙陋的活动内容,有效地避免火灾和消除治安隐患,使庙会成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

3、因势利导,开辟农村宣传文化阵地。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倡导将村社庙宇(祠堂)改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增加新的活动形式,渗透先进文化内容。结合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活动,举办各种文体比赛,组织法制图片展览,赠送农业、科技书刊资料,营造“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文秘站

-!体育活动中心,该社的民间武术南太祖拳术及弄狮已成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多次派队参加__市、龙文、__等地举办的民间地方拳术比赛,屡获南狮表演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第2篇:宣传文化活动内容范文

一、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党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目标要求,在提升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加强全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三级管理机制和三级管理网络队伍,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加强阵地建设和资源配置,更好保障市民的文化权益。

1、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三馆合一”工程土建全部完工;区群众艺术馆开工建设;区博物馆规划选址落地。改建和新建4家社区文化中心。开工建设梅陇、颛桥两个镇的社区文化中心,改建吴泾镇和马桥镇的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面达标。加强357个标准化文化活动室管理工作,继续实施50个村、居委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文化功能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探索开放大中学校、区属单位的文化活动设施,使社区居民享用更多的文化设施资源。

2、健全文化管理机制。完善文化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健全区群众文化指导服务中心(区群众艺术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镇、街道文化站)、村(居委)文化活动室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加强三级文化阵地规范化管理。按照《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标准》要求,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管理,健全文化活动室管理制度和文化服务员考核制度。启动文化培训服务工程。对全区文化站长、社区文化中心的业务干部、文化活动室服务员,组织全面业务培训,加强艺术教育和队伍素质建设。

3、完善文化资源配送机制。按照文化下乡、服务基层、满足群众文化权益和艺术需求的要求,整合市、区两级文化活动和服务资源,形成包括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影视唱片、专业辅导为主体内容的“菜单式”文化服务项目资源库。实施“百千万”文化资源配送工程,组织“家门口的高雅艺术享受”活动,将100场高雅艺术演出、5000份文化产品、20000场数字电影送到基层村镇街道,融入到全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形成“基层点菜、区里配菜、按需送菜”的菜单式宣传服务配送机制,将文化服务、培训、讲座和产品配送到各个公共文化服务网点,为镇、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提供文化资源和配送文化产品。

文广局年工作计划

区文广工作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实现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着力点,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行城市形象、增强行城市软实力、城市凝聚力、文化感召力,为全区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文化条件和舆论环境。

一、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党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目标要求,在提升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加强全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三级管理机制和三级管理网络队伍,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加强阵地建设和资源配置,更好保障市民的文化权益。

1、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三馆合一”工程土建全部完工;区群众艺术馆开工建设;区博物馆规划选址落地。改建和新建4家社区文化中心。开工建设梅陇、颛桥两个镇的社区文化中心,改建吴泾镇和马桥镇的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面达标。加强357个标准化文化活动室管理工作,继续实施50个村、居委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文化功能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探索开放大中学校、区属单位的文化活动设施,使社区居民享用更多的文化设施资源。

第3篇:宣传文化活动内容范文

随着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多元化的深入人心,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心理期望值也在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宣传娱乐活动,而是要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也就是要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含金量,让群众在参与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体验和震撼。文化活动要有丰富的社会性内容,要有更强烈的情感投入。

2开展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

开展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向大处说,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向小处说,就是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满足群众心理需求,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2.1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宣传党政方针的需要

群众文化活动是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从不同角度,向群众做好宣传教育,传播先进文化思想,抵制陈旧文化,用社会主义发展观占领文化阵地。这也是时展的需要。

2.2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精神生活的迫切要求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给群众带来精神的享受,也给群众带来更多的实用信息。因为现在的文化活动并不是单一的文娱表演,而是带有丰富的科技、经贸等信息,这也是群众最需要的最看重的。

2.3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华文化就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是要弘扬民族文化,这是建设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通过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增强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促进社会繁荣的重要手段。

3乡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现实困难

乡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存在的现实困难也是不容回避的,不解决这些问题,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3.1乡镇文化活动设施较差

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首先要有较为完善的文化设施,可乡镇大多不具备完善的文化设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现实问题。乡镇一般没有图书馆、剧场之类的文化设施,就是一些小型的文体活动都要租借学校等单位的场地,这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3.2乡镇文化活动经费奇缺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当然要有一定的启动资金,可乡镇文化活动组织者很难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大多靠企业赞助,即使政府能够给予一点资金支持,那也是杯水车薪,难以起到根本性作用。这对开展正常群众文化活动造成极大不便。

3.3乡镇群众文化队伍老化

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当然要靠文化站专业干部牵头,可文化站专业干部大多缺乏专业素质,甚至就是外行。当需要搞群众活动时,一般就是临时组织突击。专业干部不专业,群众文艺骨干贫乏,群众文化队伍老化严重。没有过硬的文化建设队伍,就不可能赢得文化建设的卓有成效。

4乡镇文化站的核心作用和完善方法

乡镇文化站是当地政府的喉舌,肩负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使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广科技、收集民情,都是乡镇文化站的重要工作内容。文化站要充分发挥文化核心作用,推动乡镇文化建设,才能打造乡镇文化产品品牌,为乡镇各项工作助力。

4.1搞好乡镇文化设施建设

基本的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由于一些乡镇的建设重心在经济方面,主要领导对文化设施建设热情不高。作为文化站工作人员,就要想方设法做好相关工作,让领导能够重视文化设施的建设。特别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对一些旧文化设施进行改造,还要针对区域人口布局情况,科学调配好现有文化设施,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如果能够创建一批有实用价值的文化设施,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大搞文化活动,获得可观的文化活动红利,让当地政府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用以促进其他区域的文化设施建设。

4.2实现农村文化网络管理

乡镇文化站要发挥核心作用,就要成为文化网络建设的领头羊。农村文化活动的激发点众多,这些点就是星星之火,如果能够有效进行链接,就可以形成乡镇文化网络的燎原之势。农民有参与文化活动的强烈愿望,只要有人组织和发动,就会形成一些群众文化团体。乡镇文化站的工作就是要搭建起相互链接的桥梁,并对这些群体文化团体以技术指导和精神支持。这样由点带面,就可以形成密集文化活动链条,对整个乡镇区域形成文化辐射,建立起全覆盖文化活动网络体系。

4.3提高群众文化队伍素质

乡镇文化建设离不开群众文化骨干。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对乡镇文化团体进行大力扶植,对群众文化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文化队伍,就可以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像开展广场舞文化活动,这是现在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乡镇文化站就应该成为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组织全乡镇文化骨干培训学习,让这些学员带动整个乡镇的广场舞文化活动的开展。

4.4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提升,精神文化生活要求更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需求,这是乡镇文化站的主要工作。可以联系演出团体送戏下乡;可以联系科技部门送科技下乡;可以组织群众搞文体竞赛活动;还可以组织文化骨干去外地学习,将人家的好做法带回来,促进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5结语

第4篇:宣传文化活动内容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文化活动;群众文化;作用

一、青少年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青少年文化活动为群众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群众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先进文化作为引导和整合,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接班人,以群众文化传播和整合为工具,可以促使青少年成为信息传播的媒体和载体。开展广泛的青少年文化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在内心树立起和谐社会的理想,进而在其成长过程中下意识宣传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主张。除外,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活动,具备宣传教化和陶冶性情的功能,对青少年的品质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塑造青少年的灵魂,丰富青少年的精神内涵,提升青少年的精神文化,促使青少年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青少年文化活动可以密切青少年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群众文化活动在青少年中的广泛开展,可以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断向社会教育全面延伸,而且还可以以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方式,更好地渗透到青少年的个性和心理发展中去。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一方面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促使青少年不断参与到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中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实现与社会的对接。除外,开展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培养,不断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三)青少年文化活动可以为社会的和谐进步打下良好的智力支持

青少年文化活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知识承载体,本身具有帮助青少年认识自然和社会,全面扩大知识领域以及有效提升生活能力的作用。在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中,青少年文化传授交流功能可以得到不断发挥,帮助青少年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中有效增长知识、经验和才智。青少年文化社会教育功能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比如,广泛性、业余性、灵活性以及普及性、实用性等等,可以不断为青少年开辟出广阔的学习空间,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能得以有效提高。

二、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活动

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开展文化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必须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坚持以普及型活动为主,力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生动活泼,以满足广大青少年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要。 充分发挥文艺展演、才艺大赛、书画摄影大赛等文化活动的效果和作用,做好文化阵地的建设工作。

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和各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组织开展健康有益、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依托学校和社会的资源优势,开展“采民俗风、学民间艺、弘民族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熏陶、感染青少年;从美德教育入手,以孝敬父母、立志勤学、勤劳节俭、爱国爱民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形成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气;借助童谣、民谚、民谣、卡通、版画、民间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激发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中华传统经典名篇诵读比赛”、“校园文化节”、“青少年文艺展演”等大型活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各类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于青少年的心灵,切实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

加强对青少年文化脉搏的把握,不断加强对青少年文化的引导与鼓励,对现有的用来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对青少年文化现象和文化热点进行关注,在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时要注意将对青少年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重点,不断加强对青少年文化的宣传和引导,不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青少年文化氛围。

三、如何为青少年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青少年文化活动的不断开展要以青少年的参与情况为基础,对青少年的引导以及示范性和导向性的形成作为活动开展的侧重点。在活动中要抓住重点,以青少年为主体,打造出适合青少年的文化品牌,全面形成良好的示范和教育意义。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达到良好的教育意义。不断促进青少年文化的全面繁荣和活跃,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⒖嘉南祝

[1]李学再.浅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3).

第5篇:宣传文化活动内容范文

一、农村群众文化的特征

(一)农村群众文化的基层性:在我国十三亿人工中,其中九亿分散在农村地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群众的基层性。文化主管部门曾提出,我国现今文化的建设方面包括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手段,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二)农村群众文化的政治性:我国庞大的农村群众群体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的重大问题,农村稳定与国家稳定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政治和社会功能,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作。

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意义

在农村地区开展文化活动不仅能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因受地域因素和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贫困的地方普遍存在着迷信、宗教势力,在个别农村地区甚至存在吸毒。赌博等社会问题,给农村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而通过文化活动这种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以艺术、娱乐等方式将正面积极的内容渗透其中反馈给群众,起到教育宣传的作用,特别农村地区作为法治意识薄弱的地区,可以借助群众文化活动对农村群众进行法治普及教育。另外,在农村开展文化活动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团结,增进各村、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社会和谐。

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活动场地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薄弱,包括活动场地、设备、无论是软件还

是硬件都远不能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一方面,政府、各乡镇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各项惠民工程,比如设立村文化室、图书角、农村学堂、农村电影放映室、运动场地等,物资上也要准备充分,才能使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对现有的场地、设施进行合理利用、资源整合,提高各种公共设施和场地的使用率,减少空置率,比如村庄内有空置的古屋,就可以利用起来当做文化活动的开展场地;村庄闲置的空地可以建造篮筐,组织篮球运动,还可以搭建临时舞台或播放露天电影。同时还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对场地和设施的管理,建立好储存、维护、借还等,保障设备和物资的使用寿命。

(二)组建村级文化和管理队伍

解决了活动场地和设备的需求问题后,还要打造高质量的文化队伍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确保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有效顺利的展开。首先要提高的是基层文化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注意人才的培养,文化工作者和管理人员要持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入农村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积极组织各种丰富的文化活动,做好全方位的宣传工作,鼓励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同时要挖掘村内具有文化特长的群众,鼓励协助组建文化队伍,如舞蹈队、秧歌队、曲艺队等,平时除了在村内举行文化活动,还可以组织文化队伍走出农村,参与各种比赛与不同水平的队伍进行切磋学习。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提升文化活动的水准和扩大活动影响力,使农村文化活动具有更深刻的群众基础,文化工作者可以扶持农村群众中具有人际影响力和文化积极分子,吸收到管理队伍中参与文化活动的制定和执行中,为农村文化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拓宽渠道,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号召群众积极参与

要让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持续的开展下去,保持活力,文化工作者们要花更多的心思挖掘出更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并且要走近当地群众实地探访调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群众喜好,组织符合群众口味的文化活动,比如东北地区农村热爱小品,还有扭秧歌的传统,文化工作者可投其所好,组织小品表演、扭秧歌比赛,为农村群众搭建展现才能的舞台。另外由于农村地区地域等特点,文化宣传的渠道不如城市地区发达便捷,文化工作者可在村委设立固定的宣传点,通过喇叭播放、传单派发等方式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

(四)因地制宜,结合民间传统,树立农村文化特色

第6篇:宣传文化活动内容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创新;研究

文化作为一个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群众文化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新时期新形势的影响下,政府需要对群众文化建设进行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改变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一、群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1.群众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一种模式以及这些模式所代表的一种符号。文化是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重要财富,是有一定的内涵,它是由人类长期的社会进程的发展转变而得到的,不是天生就具有的。群众文化指的是将人民群众作为基础,在群众兴趣爱好的作用下,为了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所开展的文体活动,使得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在文化活动中对群众实施教育。这种群众性不仅体现在文化工作主体的广泛,还包括文化内容以及文化门类的多样。主要内容不止是唱歌跳舞,还包括书法绘画、养生保健、服饰文化、文学等各种内容。在我国的文化生活中,群众文化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最主要和直接的途径,因而国家在提升软实力过程中,应该培养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作为重要目标,社会大众通过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可以吸取文化活动中主要的内容,并参与其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群众文化的特点

群众文化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群众文化形势具有多样性。通过上文对群众文化的概述,可以知道群众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唱歌跳舞、书法绘画、养生保健、服饰文化、文学等。群众文化形势呈现多样性的特征模式能够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第二,群众文化具有基层性。在街道办、工厂车间、学校、广场、文化宫等基层机构进行组织和开展,面对的对象是各个年龄层次的群众。人民群众通过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能陶冶其情操,锻炼身体,并对提升群众的文化修养起到了重要作用。群众文化对于宣传国家政策和方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加强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先进文化的发展建设。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创新

1.开拓群众文化发展的空间

在对群众文化进行创新过程中,应该开拓群众文化发展的空间,为人民群众参与群众文化创造有利条件。将群众文化作为主要载体,把街头文化和健身休闲文化等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体会到不同文化活动的魅力,丰富他们的生活。

2.完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

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群众文化的设施与服务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建设更多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设施。因此,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出合适的、科学的服务体系构建的整体框架;二是要对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有深刻的、长远的认识,从而使群众文化事业迈入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当中;三是明确群众文化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为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活动;四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监管工作,抵制低俗、迷信的文化活动,开展健康的、有意义的文化活动。

3.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意识

群众文化的工作人员要有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意识,认识到创新群众文化的重要性;要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群众的新需要,或者利用互联网等工具进行群众意见的征集;要意识到传统的文化形式是无法满足群众的需要,因此,对群众文化进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4.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就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增设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各地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体育活动室、文化场所和图书管等的建立,使得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

5.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群众文化工作是为群众服务的。要做到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通过业务学习和交流培训,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为了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目标,需要外聘一些经验丰富且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水平。群众文化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作出贡献。

6.加强宣传工作

为使群众文化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正确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创新时,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会使群众文化走弯路,浪费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更快地进行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在宣传方面,要做到加强新闻宣传和地方宣传工作,提高影响力,加大落实力度。在新形势下用新要求进行宣传,宣传内容要充满创造性和创新性,能够吸引人民群众的眼球,加强宣传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广播、报刊、海报等进行宣传,还要利用互联网建设文化工作网站,吸纳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创新并落实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

三、结语

群众文化建设作为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也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群众文化对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群众文化的管理者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拓创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梁丽跃.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创新[J].戏剧之家,2015,13:258.

[2]董娅琼.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5,20:13-14.

第7篇:宣传文化活动内容范文

关键词: 基层单位 文化建设 重要性

黄河基层单位群众性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治黄事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基层文化活动建设放到管理工作的高度,以此促进职工队伍稳定和治黄事业发展。

一、开展基层单位文化活动的前提和目的

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之前,首先要对基层单位文化活动作综合分析与充分了解,对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基层文化活动就是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宣传黄河文化和治黄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形势,促进文化建设,陶冶职工情操,积极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从而鼓舞职工士气,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宣传形势,教育职工,促进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对内向职工及家属宣传黄河事业发展形势,进行系统的形势与任务教育,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治黄使命;充分发挥其文化建设在治黄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强化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对社会发展、事业进步的推动作用。对外作为宣传黄河文化、黄河事业发展的主阵地和活动窗口,利用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体,通过广泛宣传基层文化活动,展现黄河管理部门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崭新精神风貌,让社会了解黄河需求、关心黄河事业发展。

(二)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娱乐健身,陶冶情操,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作用。

由于黄河基层单位工作生活环境相对闭塞,文化活动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要坚持以“面向基层,服务基层,面向职工群众”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好基层单位文化活动,加强基层单位文化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基层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管理与投入,丰富基层单位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

(三)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凝聚队伍,增进友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基层文化活动的娱乐性和艺术性,决定了职工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发地增强集体荣誉感,特别是体育活动和竞技比赛,更容易凝聚人心,团结一致,增强队伍的向心力。通过举办黄河防汛抢险知识竞赛和扑克、象棋、军旗、拔河、自行车慢骑等文化娱乐活动,不但能吸引广大职工群众踊跃参加,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而且增进了友谊,团结了队伍,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二、突出活动的群众性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主题

(一)突出群众性是活动不变的主题

作为一种群众性的工作,基层文化活动要贴近职工,贴近生活,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实际,真实地反映职工群众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需求。把职工群众作为开展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和心愿,调动他们自觉参与活动的热情,结合治黄工作的实际,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照突出活动反映群众性的原则,以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活动服务于职工群众,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开展文化活动中,要注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不断创新。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种多样。要继续弘扬黄河文化,发展特色文化、民族文化,以此促进文化活动的全面提升和各项工作的良好运行。

(二)反映生活是活动的重点内容

基层文化活动不同于专业的艺术交流和体育比赛,不要求在艺术层次和竞技水平上有过硬的指标,而是应以突出群众文化,反映基层生活、展现基层职工精神风貌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不断丰富离退休职工及职工家属的文化生活,积极吸收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关注黄河发展,继续为治黄事业发光发热。

(三)以自行创作为主要形式

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鼓励广大职工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结合基层生产生活实际,多创作反映黄河文化和职工群众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以生动的形式、朴实的语言反映一线职工的真实情感和真实生活。倡导“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爱国守法”的新风尚,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四)强化活动主体的培养

要注重对基层文化活动的主体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要注重对有特长职工的发掘和培养。利用多种形式发掘和培养本单位的文化活动骨干,建立相应的文化活动骨干档案,规范、系统地进行管理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身处基层,与广大职工朝夕相处、荣辱与共的优势,鼓励他们以更加饱满地热情投入到文化生活活动中去,深入观察生活,发现题材、讴歌广大职工在新时期黄河精神的鼓舞下,扎根一线,以基层为家、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风貌。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是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的有力保证

(一)处理好“四个注重”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基层文化建设这一宏大的工程,关系到治黄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基层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基层文化建设要以“四个注重”为目标,注重职工的民主权利;注重职工的文明素质;注重职工的精神追求;注重挖掘和继承黄河传统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通过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最大限度地扩展黄河事业发展的文化资源,为实现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处理好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的关系

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是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的两个关键环节,没有党政主要领导的行政、资金支持,基层文化活动就没有可靠的物质保障,活动开展起来就步履艰难;同样,如果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职工群众参与的热情却不高,活动缺少了主体,仍然无法开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领导高度重视,真正把开展基层文化生活作为职工队伍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有力手段,纳入到全面管理工作中。需要各方面的积极支持,需要众手托举。要不断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形势,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为契机,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先进文化占领黄河基层文化阵地,使群众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8篇:宣传文化活动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师;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性

高校结合学生成才客观需要和成才特点,设计出一系列富有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锤炼学生品格、全面锻炼才能提供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实践平台。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且深入的影响,伴随着多元文化的渗透,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需求和主题积极性正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参与积极性,大大影响着校园文化立德树人的实效。

一、影响大学生活动参与积极性的因素

1、自信程度与自我认知影响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和接受度

校园文化活动需要参与者把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展现出来,就需要学生对自己某方面能力有足够的信心。如果对自己相应的能力没有信心,担心表现不够完美或者过于在意周围同学的的评价,都会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如刚步入大学的新生,由于刚接触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自我发展与能力认知相对不成熟,信心对于活动参与积极性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若自信程度高,自我认知积极且明确,在校园文化活动参与中更容易积极融入,充分展示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反之,则容易出现“被活动”的被动消极心理,不容易主动学习和主动参与,也不容易形成对第二课堂的积极认知。

2、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话语权,影响学生的自由选择度

就话语权现状而言,当前校园文化活动的发起、组织和管理,主要由主管部门、院系掌握。活动的初衷、形式和内容是为学生成才而生成的,这无需置疑。然而,就部分学生尚且不够长远和理性的视角看来,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具备他们所认同的价值。一些活动的组织者在筹办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甚至有些学生组织举办活动只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因此,是否考虑到个性和共性,现实和长远的话语转化,多大程度上把适当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选择和设计自己需要的、喜欢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影响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3、琐碎繁杂抑或凝练,影响学生的时间支配度

琐碎繁杂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疲于应对,有的学校一个周末要求学生参与参加三次甚至更多的活动,过于频繁的活动已经让学生失去了新鲜感,对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感到厌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过多的活动占据了学生的周末休息时间,让学生不能自主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而高度凝练、长远规划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地和专业特色相结合,注重逻辑性和分层分类指导,学生更乐意理性地思考和参与,则更少地与课程学习、闲暇学习相冲突,并在活动中体会到活动的第二课堂价值。

二、提高大学生活动参与积极性的对策

搭建更多有助于完善个性,增强自信的活动平台。不是所有的校园文化活动都需要学生通过走上讲台和舞台或者通过竞赛来实现。那样的形式只能让少部分人获得自信,而个性内向,自我认知不够明确的学生则愈发茫然和挫败。因此,出去常规的竞赛,校园文化活动必须为大多数无法在台前成为主角的学生提供个性完善、增强自信的更多平台。自信心是积极参加竞赛活动的必备条件,所以活动参与者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对自己充满信心。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自己能力所处的水平,这样才能够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通过不断地参与比赛活动来增强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从而自信心不断增强,活动参与积极性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要通过参加较多的活动来接触更多的人,从而不断锻炼自己的性格,使自己更加外向一些,战胜自己的恐惧,敢于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能够积极地参加到各种各样的竞赛当中去。对于尚且不敢参加比赛、上场公开言论表达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参加到总结、评论校园文化活动,直至策划活动的过程中去。从看中学,从思考中学。加强调研、宣传、总结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许多活动的在大多数学生看来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他们认为参与活动是丰富的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媒介宣传不够和活动组之前的调研不够,一些学生对这些活动缺乏一定的了解,对活动的认识程度不足,没有认识到参与课外活动的具体价值和要求,因而影响到参与的积极性和实效成都。部分学生受到高中学习习惯的影响,认为参加活动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平时对活动较少会有所关注,没有主动参加活动的意向。加强调研,才能知晓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才是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参与者,这样的话语权的移交,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支持;通过校园媒体的充分利用,在宣传上让校园文化活动的魅力和可操作性展示给全体学生,学生才能根据自身特点积极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调研恶化宣传的基础上融入充分总结的一体化模式,多方总结经验,倾听学生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创新,进一步凝练符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创新与凝练并重。充分吸纳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的传播优势,重视通过各种自媒体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议和评议,可使多数学生参与到活动主题、形式尤其是方案的设计中,对传统自上而下的“规则”、“排名”以及奖励等予以话语的转化;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凝练,避免琐碎繁杂,让学生更有机会了解校园文化活动的校本优势和专业特色,了解这些活动与他们成才的密切联系。尤其对学生在读期间的校园文化活动参与流程进行整体设计,在此基础上加强分类指导、个性化指导,学生方能有远见、有目的、有成就。如此,专业学习与第二课堂就能充分融合,闲暇学习和学业课程学习才能相得彼此促进,让当前大学校园校园文化活动走出学生被动、主管单位尴尬、院系疲于应对的困境。

参考文献

[1]王祥梅.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大学生需求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1.07.

第9篇:宣传文化活动内容范文

[关键词]文化站 乡镇群众文化活动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60-01

乡镇文化站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事业机构,肩负着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与普及的重要作用。文化站其本身承载了社会文化生活的指导性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对于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且在乡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将文化站的作用进行了充分的发挥,有效地丰富了我国乡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地在乡镇中进行了开展。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乡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如何丰富乡镇群众的精神生活,开展乡镇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了新时期社会各界所关心的重要内容。文化站的设立,对于群众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并且促进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提高了居民文化素质与自身修养。文化站已经逐渐成为乡镇居民业余活动与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我国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变化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地富足,精神需求已经成为了城乡居民所追求的新内容。农民在生活中,对于文化生活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各种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对于一些陈旧、古板的文化活动,群众也逐渐地产生了厌倦。对于新文化活动的追求,已经成了人们所向往的文化生活方式。党和政府对于人们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了保证乡镇农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乡镇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党和政府积极的推广了很多文化建设举措。文化站作为落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地在乡镇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对于群众文化的宣传与组织工作的重视不断提高,使得乡镇文化活动的内容、质量以及先进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以往的乡镇居民生活中,文化生活相对较为单一,并且文化活动的种类较少,形式不够丰富。在以前,乡镇居民只能通过参与简单的户外电视播放、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来实现文化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选择参与通过在家庭收看电视、在图书馆阅读书籍、在文化活动中心参与文化表演、参与文化艺术节等不同的文化活动。群众的文化活动种类不断增加,丰富的文化生活为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乐趣,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文化站的重要性

(一)文化站是促进政策宣传、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

文化站在举办日常文化活动中,将党和国家的先进政策与文化活动进行结合,利用积极向上的形式,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国家政策,并且利用党的先进文化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丰富了精神世界,让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有效的升华。另外,文化站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将文艺节目推广到千家万户,利用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群众更加了解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二)文化站可以有效地满足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

在以往的乡镇生活当中,在农忙时,农民难以享受良好的文化活动。在农闲时,由于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足,农民经常出现不良的赌博风气。随着乡村文化站的建设,广大群众获得了更多的精神寄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各种不良的风气得到了消除。文化站的建设,还让农民群众得到了相关农作物生产的知识,通过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文化站可以服务于群众文化的发展

文化站的建设,更好地让文化活动深入到了农村内部。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并且由于不同地区的特点,其文化需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通过文化站的建设,有效地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引导,通过了解农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开展优秀的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更好地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其地区群众文化的发展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只有保证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文化站可以有效地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监督与引导

并且通过选择优秀的文化互动,提高了群众的文化修养。通过了解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观念以及信仰的不同,开展不同的文化活动,让群众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的消除,促进了乡镇居民的和谐共处,为社会和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文化站在文化氛围的建设上,倡导健康、优质的文化生活,对于社会中的不正之风以及丑恶现象进行了纠正。

三、结束语

在乡镇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文化站的建设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并且有效地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文化站有效地组织并宣传了党的政策与方针,提高了群众思想的正确性。与此同时,文化站的建设,更好地保证了群众的凝聚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汪夕禄.新时期乡镇文化站的作用浅探[J].才智,2009

(1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