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

农学专业知识技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学专业知识技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学专业知识技能

第1篇: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职业学院 农学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18-01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满足社会企业用人所需。因此,对于职业学院农学专业课学生来讲,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成为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农学专业课教学资源的要求

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农学专业课不仅要求合理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同时对季节性要求较高。在以往的农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只能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视频或者图片来了解,无法观看到真实的标本,并且也无法切身参与到实践工作中,从而影响了职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技能的提升,为其毕业步入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

1.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农学专业课师资力量的要求

农学专业课程,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如果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足够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相关的专业实践经验,如果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时,将无法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职业院校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以此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

1.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农学专业课实际工作机会的要求

虽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提出了较高需求,但是实践教学仍旧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将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混为一谈。因此,职业院校可以与社会企业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参观和学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竞争,提前进行企业进行工作,适应工作节奏。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效

2.1创设了有效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环境,使课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有效连接。比如说,学生想要对粳稻与籼稻做到正确辨别,学生就需要亲自到实训基地进行查找,之后对各自特点进行总结。如果根据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容易对此类概念性知识产生混淆。而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每一堂课之后,都会感受自身的专业知识得到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比较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此阶段,教师扮演指导者的作用,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小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发现知识的奥妙和真谛,不仅提升了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3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农学专业专业学生充分结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比如说在学习病虫害预测时,教师可以采取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方式,以此充分突出教学做体化教学的重点,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有学,学中有做,做中有教。而学生的人文素样对于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时,教师需要着重指导学生责任意识、沟通能力、城市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的形成,以此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4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职业院校旨在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如果教师不具有实践经验,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学生综合能力也无法符合社会需求。因此,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到企业中与学生共同实习,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身技能,为教学工作提供基础。

3.总结

总而言之,在职业院校农学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所以,职业院校教师应加深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以此为社会培养更加优质的综合性实用人才。

第2篇: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

【关键词】农学专业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0-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进步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农业向规模化、智能化、机械化、轻简化发展。农业人才培养是农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保证。未来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

农学专业是我院的传统优势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首批品牌专业、我校植物生产类省重点专业类的核心专业与校研究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承担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根据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的2015版中国大学分专业排名结果,我院农学专业排名全国第六,属4星级专业水平,位次百分比为8.8%(第6名/全国68所开此专业学校)。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学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卓越农林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本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反映学生应掌握知识的领域与范围,反映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和与专业前沿的接轨程度[1]。作为地方性农业院校,本院农学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应对新形势,本专业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力和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研究与生产、推广与开发、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与之前培养目标相比,强调了基础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学院、学科和专业前期在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锻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基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必须围绕现有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按整体优化原则,本专业将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按培养目标和“三农”需要和科技发展方向重新组合课程,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和适应社会发展方向。与2010年的培养方案相比,新的课程体系中对主要课程进行了调整,将本专业总学分由165学分降至160学分,学科基础课由48学分降至45.5学分,专业课由42.5学分降至37学分,实践课由32学分增至35学分;去掉了《农业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程,增添了《植物保护通论》和《农业信息技术》两门主要课程。同时增加了选修课门类,有利于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相应课程。

三、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

农业科学技术日新月益,按原有的既定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学生无法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就业后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研究性教学是以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项实践活动[2]。自2014年起,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多数通修课与所有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将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要求各任课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学术发展,前沿动态,技术革新和发展方向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主要的专业技能。以本专业主要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化、轻简化、信息化种植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的栽培理论、技术和评价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这要求我们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四、全面推进实践性教学体系

农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农业科技工作者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技能和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为使本专业学生能成为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本专业自2014年开始设立张謇班(卓越农学人才班),聘请24位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53名2014级学生自进校起即进入导师课题组,跟随导师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实践。本科生导师制为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导师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应用实践和就业成长进行指导,亦利用言传身教进行熏陶,有利于帮助学生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统一。同时,这一制度的推行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进到了促进作用[3]。本专业推行四年一贯制实践教学体系,即专业实践教育(第1学期)-专业劳动(第2-3学期)-专业实践(第2-4学期)-作物学实验(第5-7学期)-科研实习(第6-7学期)-毕业实习(论文,第8学期)等,改变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体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牟善积, 刘惠芬, 齐成喜. 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构思. 天津农学院学报, 1999, 6(3): 51-55.

第3篇: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农学专业 模块化教学

农学专业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传统专业,随着新专业、热门专业的不断出现,农学专业在农业高职院校中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使传统农学专业持续发展是目前农业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人们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取得了共识,即以增强应用能力为主旨,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1.“大农学专业”的思考

1.1“大农学专业”的概念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对传统农业领域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科技人才。为了适应现代农学专业科技人员的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既能带领组织广大农民做农村致富领头人和农村小城镇现代化的建设者,又能自身创业,直接成为专业大户,做私营企业的示范者。因此要求农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懂得大田作物的栽培技术,而且还要懂得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花卉)栽培、畜禽养殖、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与保鲜及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多技能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2“大农学专业”的内容

1.2.1淡化专业界限,增大选修课时量。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是面向农村基层,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是“多面手”人才。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懂得农作物的种植、培育等传统知识,而且还必须懂得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环境保护、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1][2]。因此,在专业设置时就应淡化专业课的界限,将农学类(如农学、园艺、种子等)专业的基础课打通,设置基本相同的基础课,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需要,又能服务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将有关专业课内容相同的部分整合为综合化课程,如将作物栽培总论部分与园艺植物栽培总论部分整合为植物生产技术原理课程;将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课作为其他专业方向选修课,如蔬菜栽培课程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而农学专业则作为专业限选课。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的需要,又有利于增加学生就业途径,从而保证学生素质教育的完整性、知识技能多面性,进而达到一专多能的可持续性。

1.2.2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开技能培训课程。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一线、农村基层的需要,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历型农业技术人才,而且要大力培养非学历型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在设置专业课及实训课时应邀请农场私营业主、乡镇农技站、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农业局、农业科研部门、高等农业院校等相关行业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劳动模范等,对所开设的课程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并根据这些意见对农学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设生产上必需的、实用的课程,并在课程中补充新技术、新成果。如增设WTO与中国农业、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无公害食品生产、食用菌栽培、畜牧概论等课程,从而使所开设的课程既符合生产的需要,又能够提高学生面对市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发展能力。

2.模块化教学的思考

2.1模块化教学的概念

在整个三年的教学活动中把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及社会服务等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建成秩序渐进、层次分明而又相对独立,同时又有明确教学目标的三大教学模块。旨在实现三年教学“实践不间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手并重”的目标[3]。其主要形式表现为:第一模块,为一年级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阶段,以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调查为主要方式;第二模块,为二年级专业技能培养阶段,通过“学校+公司”联合进行生产实习,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并进,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理论;第三模块,为三年级综合素质训练提高及农业创业毕业设计阶段,通过“学校+公司”,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复合性人才。

2.2模块化教学的内容及培养目标

2.2.1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模块。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一年级新生所进行的培养。主要进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和基本劳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重点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并结合实践课教学和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并通过社会调查和组织参观,使学生了解农村现状和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环节、存在问题及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

2.2.2专业技能培养模块。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二年级学生所进行的培养。以“学校+公司”联合进行专业课学习和生产实习,进一步强化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增加实践性、技能性强的专业内容,分专业进行实训,重点掌握农作物、蔬菜、林果、花卉及农产品加工与保鲜等田间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要点,使学生提前接触专业实践锻炼。

2.2.3综合素质训练提高及农业创业设计模块。

此模块是在学生学完全部专业理论知识之后,通过运用所学全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获得独立从事科技和组织管理工作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总检验,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更是学生今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农业创业的训练阶段。强化“学校+公司”顶岗实习;教学与推广相结合顶岗实习;模拟承包实习。实习中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不同生育阶段的栽培技术要点;初步具备试验设计、田间安排、调查测定,初步具备指导农业生产和进行农业技术承包的能力;组织学生搞好农业创业设计用来替代毕业论文。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3.1.1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实训方式有待改善。

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而高职高专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学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办学特色不甚鲜明、教学基本建设薄弱、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亟待改革[4];对其服务区域性的特点考虑得不充分,专业课的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及实训实践在教学时间上分配不太合理,理论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比重过大;双师型(即是教师,又是农艺师、畜牧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3.1.2实践教学环节计划、制度不完善。

许多农职院校从教师到领导对实践教学的性质以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认识不清,导致对实践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及其教学方式方法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一是,实践教学计划不完善,缺乏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教材。现代农科的教学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计划往往是按照课程体系进行安排,而农学类学科的实践教学往往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受生产的季节影响很大。另外,近年来理论教学的教材更换很快,而实践教学的教材相对滞后,使得实践教学的内容落后于生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实践教学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差。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及其考核体系不健全,使教师在指导实践教学时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统一的要求,实践教学考核没有标准,随心所欲,甚至凭印象评分。三是,实践教学基地不足,条件差,影响师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随着高校扩招,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猛增,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投入严重不足,仪器设备陈旧,实践教学的科技含量低等,严重影响了师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3.2对策

3.2.1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农业类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要注重灵活多样性,可聘请一些在生产第一线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来针对性地教学;讲授内容不应只局限于教材,可以讲授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技术;教学场所不应限于教室,也可到田间地头、施工现场、公司车间等。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师生之间交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3.2.2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淡化专业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

3.2.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认真组织编写各专业各阶段实践教学大纲,将实践教学独立开课,把教学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组成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单独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明确各项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并对各项实践教学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等制定出具体量化指标,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大纲,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编写一套实用性、针对性、指导性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教材。建立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使之不仅成为学生实验、实习的必要场所,而且也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

另外,还应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仅是一种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而且对学生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正确理解中央对农业的方针政策,稳定其专业思想,确立全心全意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决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官春云.建立“大农学专业”的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02,(10):3.

[2]张立峰.对农学学科、课程之结构-功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10):64-65.

第4篇: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

关键词: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涉农专业 女大学生 就业现状 对策

2012年2月1日,中央1号文件,其中“农业科技”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并提出坚持科教兴农,振兴发展农业教育,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由农业类高等院校的招生情况可见,涉农专业招收的女大学生比例已经很高,如表1所示,近几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招生比例中,女生比例已经接近50%。就业质量是高等院校教育好坏的重要指标,如何促进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女大学生优质就业就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表1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007-2011年招生情况

一、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女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企业招聘涉农职位时对女生存在偏见。

涉农的工作较多是在基层,条件比较艰苦,甚至有些工作需要一定的体力,并且社会大众普遍认为女性综合素质不如男性,所以在招聘时对女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据统计,2010年10月-2011年6月,不同企业在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招聘涉农职位585个,其中明确要求招聘男性或者男性优先的职位有82个,占14.02%,而要求招聘女性的职位只有5个,比例不到1%。

(二)涉农专业的女大学生就业质量较差。

有不少涉农专业的女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岗位“取代性高”、“技术含量低”、“工资低”、“发展前景小”,就业质量较差。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011届毕业生中,女性就业的岗位有不少是“企业行政助理”、“农资销售助理”、“组培技术员”等,平均工资2000元左右,相比男性就业的岗位“农艺培训生”、“技术员”、“业务代表”等技术含量较低、工资较少、发展前景不好。

(三)当代女大学生自强上进,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大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校期间,自强上进,能利用各种平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由表2可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5年获奖学金的人数比例,女生获奖比例都在50%左右,最高达到60.85%,学生成绩女生已经与男生持平甚至高于男生。担任学生干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由表3可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4年担任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女生比例都在50%以上。参加科技创新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由表4可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几年申请的科技创新项目中,女生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比例都在50%左右。

表2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006-2011年奖学金女生比例

表3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4年学生干部女生比例

表4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4年科技创新项目负责人女生比例

(四)女性自身特点会对就业造成影响。

首先由于女性身体素质较弱、体力较小的生理特点,易产生胆怯退让、依赖自卑的心理特点,以及女性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结婚、生育、照顾家庭等),现行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对女性承担的额外成本,导致女性在就业时处于劣势。其次女性相比男性具有更强的语言能力、更强的操作能力,普遍心灵手巧、普遍性情温和,以上特质使女性在某些岗位上处于优势,如商品推销、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的横向联系、签订合同等工作。[1]

二、从学校层面出发,对促进涉农专业女大学生优质就业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习机会,消除学校和女性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随着现代产业结构的演进,知识经济的兴起,农业行业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就业岗位,这些新兴岗位弱化了对体力的要求,而是强调智力与知识的储备。现在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女性工作能力不如男性,而女大学生认为涉农职位需要大量的体力,忽略了新兴发展的一些智力型职位。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前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实习,消除企业和女大学生之间的信息部对称。创建企业名人加入学校教育的平台,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当代女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现实。

(二)全程开展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细化就业指导教育。

全程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细化就业指导教育,可以让女大学生客观评价自我,早日确定职业方向,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好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让女大学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技巧。学校要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从学生入学开始到大四毕业,全程开展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便在大学四年中更加明确学习方向。大学一年级应该针对专业认识和自我认识方面进行教育,大学二年级学校应该提供足够的平台,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针对性地提高综合素质,取长补短,为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好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大学三年级学校应该提供一些专业知识应用的平台,如涉农专业可以让学生到农资企业实习参观,提供一些科技创新实验的机会,通过实习、参观、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自己的未来职业,检查自己所具备的能力与社会要求的距离,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大学四年级是就业工作的最后阶段,学校应该做好岗位收集,做好就业形势分析,及时开展学生就业技巧培训整等工作。

第5篇: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

关键词:“学校+企业+农户”;教学模式;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75-02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传统的普通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理论性、系统性,对于学生实践教学方面重视不足,在专业建设方面缺乏时代性和前瞻性,离培养能够带来新信息、新技术同时具备较强生产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致使部分专业由于生源少而萎缩,这种现象在农学专业方面更为突出。针对这一状况,乌拉特前旗职业中专提出“学校+企业+农户”教学模式,并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学校+企业+农户”教学模式的提出

乌拉特前旗职业中专是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是 “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农学专业是学校的老牌专业也是主打专业。长期以来农学专业的实践技能教学相对薄弱,季节性较强,实践技能教学主要在校田进行,导致实践技能教学在冬天无法进行,同时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多,导致信息、理论和技术不能及时更新,也无法根据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服务。因此,转变教学思路,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集“合力”办学势在必行。学校依据自身特点和周边的社会资源提出“学校+企业+农户”的教学模式。

二、“学校+企业+农户”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学校方面

1.明确专业设置。

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要尽可能为当地经济服务。因此,我校农学专业在专业设置时既考虑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学生,又要为本地农业发展培养有技能的劳动力。学校针对我旗的具体情况在农学专业设置方面偏重于园林、园艺、养殖方面,包括果树、食用菌、蔬菜、观赏植物、经济作物等。学校加大了实习实训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到田间地头,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同时学校与旗农业局、科技局,人社局,乡镇化技术学校、村级农技站合作,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对农企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等,发挥了学校在当地技能培训的龙头作用,也为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农户奠定了基础。

2.加强自身建设。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学校利用网络、聘请校外专家、让老师走进企业、参与各级学习和培训,帮助老师提高素质。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使老师掌握更多更先进的实用技术,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在教师学习培训方面实现了“请进来,走出去”。同时完善校内农牧园林实训室,采购既能用于课堂教学又能服务企业、服务农户的实训设备。

(二)企业方面

乌拉特前旗涉农企业较多,学校与内蒙古圣田生态农业、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乌拉特部落、萌业粮油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美多美番茄厂、先锋镇枸杞协会等建立联系,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1.让老师和学生走进企业。

学校的传统实习基地是校田,没有温室大棚,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容易受季节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对农产品深加工这一项内容无法进行。学校与周边涉农企业合作,学生冬天可以去专业化的温室大棚、农产品加工基地,使实习得以连续不中断;让企业的农技师对老师和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老师和学生可以深入企业,学到系统的、先进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与一线工人接触、学习,了解当地的涉农经济特色与发展需求,使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了解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进程,为进一步深造和为当地经济服务打下情感基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请企业员工走进校园。

学校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聘请涉农企业的技师到学校任教、担任技术顾问。实现了对教师和学生一线操作技术的讲解、指导和评价,掌握先进的信息和技术,了解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企业利用学校的平台,对员工在理论和技术上实现岗前培训、业务提升培训,利用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学校互动,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三)农户方面

乌拉特前旗是国家商品粮、油、糖生产基地,可用耕地面积223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农牧业生产结构合理。境内有许多农产品生产基地,如蔬菜基地、花卉基地、油葵生产基地、番茄生产基地、香瓜生产基地、枸杞生产基地等,农户生产技能丰富,专业操作能力强。学校让老师和学生“走出去”,走进田间地头,把实验课开设在种植田、饲养场。让种植户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这样既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又加强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既体验了农业生产的不易,又坚定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信心。与此同时,学校将中职教育资源送到乡村,将学校办到农民家门口,在传递农业技术的同时宣传现代农业的理念,培训一批农技师、农副产品经纪人,带活周边农业经济,起到牵头作用。(下转87页)

(上接75页)三、取得的成效

学校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思想,在“学校+企业+农户”的教学模式下,架起了升学就业的立交桥,使本已萎缩的农学专业重新充满活力,使老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也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以我校教师、农牧业技师和外聘专家三套人马为师资,以学校、企业、田间为三大课堂,以“实际、实用、实效”的三实原则,进行讲解、示范、实操、互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培养出一批种养殖能手、农村经纪人。我旗先锋镇枸杞协会的深加工、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在自治区有较大影响。

我校将进一步深化农学专业“学校+企业+农户”的教学模式,把推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大宣传,加大投入,加快资源整合,形成全社会支持、鼓励、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第6篇: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

    农学专业与管理学专业学科分类的特点表明农学专业与管理学专业学科差异性较大,专业特点不一,课程各异。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基础,管理类(各种管理)工作的许多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涉猎三农问题,就我国行政管理的总体状况和重心而言仍然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无论是管理组织比例还是管理人员比例,涉农数目都在60%以上。因此了解农村、精通农业和熟悉农学等均有利于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不同专业方向课程差异性概览与分析

    目前,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专业方向设置较细、差异较大,但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也有相同之处,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等五大部分,而且各个部分总课时数也有具体规定和一定的比例关系。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定(律)有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由学科培养方案可以看到,农学专业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基本一样;专业基础课程中也有部分课程近似与类同;专业课程中部分课程相近似;选修课程中的部分课程也有相似的基础知识点和学科理论交叉点。所有这些都成为农学专业跨学科(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有利条件,加上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备扎实的基础研究条件。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有效利用公共选修课,积极选报相关管理方面的课程,并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要将所选报的管理类课程内容详细了解、扎实掌握,力争系统性听课并坚持课后交流与讨论。2.利用本校不同院系所开设的“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教学安排,积极选报有关管理类辅修专业课程学习,系统掌握管理类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并获取相应的学位证书,相对而言该途径社会认可度更普遍、更权威。3.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选听相关管理专业课程,也可以借助网络学习网上的远程课程,收听、收看相关精品课程的视频和光盘等影视资料,学习和掌握有关管理类的课程内容。4.目前大学教育资源相对透明,同城高校相距较近,异校听课也较易实现,也可以通过同学、老乡、亲戚和朋友等渠道获得教学课件、教案、习题集和考题资料等方便自学。5.利用图书、杂志、期刊、教材和高等教育精品课程等资源自学相关的管理课程,掌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增强管理专业的兴趣爱好,在主专业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随时发掘第二专业素材和培养跨学科意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

    四、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模式,促使学生提高跨学科(管理类)学习的效果

    学生是主体、是内因,因此,在新生入学后,要及时地、多次反复地向学生阐明专业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这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另外,还要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双学位学业指导工作,要让学生明确跨学科(管理类)开设的专业课名称、开课方式、方法和学习目标等,按照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让感兴趣的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兴趣及就业(深造)目标,掌握要点、明确相关事项和存在的疑难问题等。争取及早准备,查找所需要的教材书籍和光盘等资料,让学生加深对农学专业和所跨专业的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对课程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要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延伸和找出异同点,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还要突出专业实践过程,促使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养成科学严谨、求是创新的学习风尚。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所跨学科领域的新思想、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等,激发学生对所跨学科的兴趣,实际调查结果表明,对所跨专业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也会促使或带动对本专业感兴趣,对所跨专业的学习也会促使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带动激情,激情激发热情,对于学生的好奇、探讨、争论等尽可能给以及时解答或引导。把跨专业学习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等及时总结、纠(改)正,使农业高校在各自主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开展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成为农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以适应社会多方面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

第7篇: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77-03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门类,是实践性、技巧性和技术性含量较高的一门专业[1],是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生态和环境建设等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学科。实践教学在高等农科类专业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智能型农业人才的重要环节[2]。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始建于1936年,为本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本专业于2010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一直以来,学院都高度重视学生实践环节的锻炼,在建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先后与校外的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共建了12个校外实践基地,为实现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多年来,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实习基地建设并不能完全满足现有学生的需求,实践教学条件与本专业本科教育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部分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由于经费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工作也刚起步,相应的工作机制及合作方式都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因此,如何通过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让本专业的学生从课堂走向田间,从书本走向生产,使学生树立劳动、生产的实效思想至关重要。

一、新农村建设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历史任务[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外,更为重要的是智力和人才的支持。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会技术、懂经营、能领导的新型技术应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交际、管理、经营等各个方面的技能。农学专业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门类,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能力[4]。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实践教学环节更多的是从课程或学科的角度来安排,结果造成学生用在书本知识学习的时间偏多,而进入实验室,进入农村社会参与农产品开发经营、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太少。用人单位也反映现在农科院校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写不好工作总结等问题。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急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地方院校的特色,我校农学专业新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有农学方面特别是作物生产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胜任作物栽培、良种培育、种子生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我们进行了相应实践教学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突出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掌握农业生产核心技术为重点,提出本专业的技术能力结构,以此为依据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以实用为目的,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并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打破课程分割并相对独立的传统培养模式,将全部的专业课程实践整合为几个大的模块。

坚持内涵发展,以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农科教、产学研”联动为手段,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专业课程与农业生产实际接轨,缩短学校教学与农业企业生产之间的差距。

三、实践教学改革内容及其实施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了以“基本技能实践模块、专业技能实践模块和创新创业实践模块”为主要内容,具有层次化、模块化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形成了“学生进校就实践,4年训练不间断”全程阶梯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并确立了校内与校外并重、侧重于校外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格局。

(一)基本技能实践模块

该模块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目标,安排在一、二年级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一是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训练;二是新生进科研实验室参与实验操作训练。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方面,除了传统的生物科学类和作物生产基础类实验外,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要求,主要增加了生物技术类实验(见图1),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新技术;其次,学院对农学专业实践进行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科研平台、科研资源、教师及研究生资源,吸收本科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鼓励大学一年级新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加入到老师的科研实验室,跟着学哥学姐们参与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形成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科研团队。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本专业90%的学生在一年级,都有不同程度地进入不同平台、不同课题组开始科研训练,为他们今后在二、三年级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奠定了基础。

(二)专业技能实践模块

该模块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在一年级主要增设《专业基本技能实践A》和《专业基本技能实践B》课程,要求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结合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完成作物栽培管理全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对田间生产实践内容,有一个初步认知。其次,是在二、三年级进行专业课程实验及实习训练。过去农学专业课程的实验课及课程实习均跟随着每门课程走,由于每门专业课程都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了课程内容交叉和重复,因此,我们对专业课程的实验及实习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专业课程实验方面,主要是促进课程之间的融合,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强调实验的综合性、创新性。例如,将作物栽培学的水稻不同育秧方式的实验与作物生理生态课程的水分对作物胁迫的实验相结合,探讨不同栽培方式下环境水分变化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再比如将栽培学的水稻生育时期观察与育种学的水稻杂交实验相结合,避免了两门不同课程同时都要对水稻幼穗发育过程的介绍。实验内容改革的同时,我们也进行了授课方式的探索,授课方式打破了传统仅局限于实验室的方式,而改由老师可以直接带学生到地头进行现场教学。专业课程实习方面,打破了以往单一模式,将全部的专业课程实习整合为几个大的模块,每个模块内容由几个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及校外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具体做法是:在3年级学生学习作物栽培学、育种学、种子学等专业核心课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组织学生参观先进种子公司的生产繁育基地、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生产单位,并要求每个学生参与某些生产环节过程,二是组织学生走村入户实地调查和咨询,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交流、田间实践等方式了解当地农村的耕作制度,作物布局、新品种推广、土地流转等情况,让学生全面了解种子生产及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现状。课程实习改革,加强了校企合作,促进专业课程与农业生产实际接轨,缩短学校教学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差距。本科四年级主要安排毕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实施,通过论文的撰写全面提升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实践模块

该模块以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主要目标。主要内容有:“一组一分地”创新创业实践,即农学三年级学生每5个同学组成一组,每组同学有一分的土地,每组分配2个指导老师,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种植制度、田间种植模式,安排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对比试验,完成田间管理、作物生育记载,并在作物收获后,独立提交生育动态报告、田间专项调查报告、产量估测报告及生产过程问题分析报告等多项报告。其次是,依托创新和创业项目,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申报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总结,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兴趣。

四、主要成效

(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几年来实践教学的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实践能力逐步得到了提升。从课堂走向农村,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实习,使得学生对基层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他们目睹了农村生产水平低,广大农民渴望得到科学技术的时候,深深感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坚定了学农、爱农的信念。最明显的一点是过去将实习生分配到农业企业,很多用人企业直接表态说不要,他们反映说送来的学生还要手把手教他,而且教了还不肯学。这两年情况有了极大改变,学生毕业前就会有很多用人单位来学院联系要人了,2014届农学专业就业率就高达97.33%,名列全校前茅。2013-2014学年,我专业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16人,学生科技竞赛获奖作品4项。12人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校级5项,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申请了3项专利,形成了学生参与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良好的环境。

(二)促进教学改革及精品课程的建设

专业实践改革促进了课程教学体系的全面发展。一是促进了教学改革,2014-2015年农学专业获得立项的教学改革项目有:农学专业课程实习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科教深度融合视野下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探索、作物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与运作机制探索、应用PDCA模型持续提高农学课程教学质量、教与学反思视野下提高《作物栽培学》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等5项。二是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起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课程网站”。三是加强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建立起了以作物栽培学为主干的“作物生产类”核心课程群。其中,农业生态学为国家级双语课程,农业生态学、遗传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校级精品课程。

(三)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增加,学院也新增了不少新教师。目前,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专任教师共19位,其中有8位都是近2年从高校分配来的。年轻教师有干劲有活力,但他们基本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专业实践改革实行模块化模式后,要求每个模块都要有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指导队伍,同时加强与地方企业及农业专业户的合作,地方企业技术专家也参与指导学生实践,既推进农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同时也使得广大师生尤其是年青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几年来,在校、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逐步完善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计划一体化,为实现创新实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取得显著成效。对校内21亩的教学实践基地进行改造,完善四个本科实践教学功能区,即:①本科实践教学工作区;②课程实验教学区;③设施栽培示范区;④作物标本展示区。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已有的校外12个校外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基地原单位合作共建,定期下拨一定的经费,用于改善个别条件较差的校外实习基地住宿条件,完善其功能,拓展其容量,成为学院永久性的教学实习基地。其中,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为教育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福建农林大学漳州甘蔗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农业部和教育部共建的大学生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唐鑫华,邹得堂,王敬国,等.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09.

[2]桂萍,王秀琴,郭理,等.实践教学在农科类专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65-66.

第8篇: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

关键词:北京农学院;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250-03

农业院校是复合型农业人才的孵化器,肩负着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任。北京农学院自1956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己任[1],为京郊农业所需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做出巨大贡献。随着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加快,所需人才已向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转变,而高复合型人才应同时具备两种素质,即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是“魂”,强调会做人,科学素质是“物”,注重会做事,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统一整体。农林院校研究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而且要有过硬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这都需要农林院校通过学校教育来不断培养[2],使农林院校研究生,真正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有用人才。

一、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1.人文素质是人的内在品质反映,决定了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与科学等素质不同,其更强调内在精神方面。从出生开始,人们不断通过对周围事物、环境以及历史、哲学、道德等知识的学习,将人文知识融合为人内心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化之物,并通过人的举止言谈、品行作风、文化涵养等外化出来。一般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2]

2.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知识的直接传授、利用环境间接同化以及强化自身培养等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并因此促进其气质、修养和人格的形成,其主要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学会怎样做人,[2]如何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3.“人才培养模式”,指为实现某种人才培养目的,在一种教育理念和一系列培养制度下,由多种因素构成,具有一定目的、科学、系统的,可实际操作的一套人才培养理论模型。

4.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即为实现人文素质的提高,在人文素质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培养制度,将教育目的、教育体制和课程组成一个宏观控制体,通过教育内容,来完善人文素质内涵。

二、北京农学院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问题

此次进行的问卷调查,采取随机发放原则,共向本校研究生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80份,有效回收率93.3%,文科专业人数占72.5%,理科人数占27.47%。通过调查,对本校研究生人文知识积累、学校人文素质环境建设、研究生自身人文素质评价、本校人文教育途径,进行数据统计,归纳得出现存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1.人文基础知识薄弱。经调研发现,本校研究生在生活常识、艺术、历史和政治知识提问中,整体情况较好,但有基础薄弱倾向。其中回答正确率最低是政治知识,即45.92%,反映出研究生在时政方面有所欠缺。在课程设置方面,部分被调查者表示:专业类课程多,人文类课程过少,课程比例严重失调;所开设人文课程枯燥,多数知识普遍停留课堂,课后很难提起兴趣学习;政治类课程教学针对性不强,不利于政治素养提高;人文知识多且杂,无从下手,难以把控思维严谨性和知识准确性,不能养成良好的科研工作习惯。

2.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力度不够。人文环境既包括人文景观建设,还包括人文氛围建设。当前各高校大力倡导人文环境建设,但多注重硬件设施,忽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近三分之一被调查者认为,本校人文氛围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校训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北农最精简的代言,但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研究生不知道本校校训,可知学校缺乏对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宣传;图书馆中藏书多为专业书籍,难以满足对人文类知识的需求;在我校举办的讲座和论坛中,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类较少,多为公务员、考研、四级和六级英语考试、专业知识、企业宣讲会等,对学生进行文化精神修养的重视力度不够。

3.研究生自身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学习的深化,以自身为主,导师辅助,专业性学习更加突出。近年,为培养农林人才,本校大范围扩招研究生,既有全日制研究生,也有在职研究生,导致研究生素质参差不齐。调查发现,部分研究生在学习阶段,为迎合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只学习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素质修养,使“有文凭,没文化”现象严重;在课余时间,愿意参加文学社等人文类活动的研究生只有小部分,三分之二研究生更愿意参加培训班,以便增强自身专业竞争力,利于今后就业,忽视对自身人文精神塑造,对自身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4.研究生自主学习意识弱,有功利主义等倾向。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而理想、信念、价值观是人文精神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生教育,自主学习为主,但受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影响,经调查得知,应学校要求进行研究生的人数占33.7%,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思想觉悟还停留在本科,未能真正了解,研究生期间学习和科研的真正目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学校教育框架和整体格式未能和市场经济同步发展,社会转型时期缺乏正确人文价值引导。在调查中发现,为申请奖学金而的人数占到40.8%;课余活动中,有三分之二同学更愿意参加技能培训,实用、功利、拜金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蔓延,给学校正常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带来困难。

三、提高北京农学院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1.加强政治素质教育,开设网络教育空间。学校在保持原有素质课堂开设基础上,应挖掘新途径、新方式,调整课程设置比例,引导研究生自觉参与到人文素质培养队伍;政治素养教育不能只停留课堂,应渗透学习生活各方面,如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经管论坛,邀请高校专家学者,解析近期热点,效果良好;研究生科研任务重,时间紧张,学校应紧跟网络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学校站内平台,打造适合本校研究生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分享各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同时收集文学、艺术等多门人文知识,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节约授课成本,加强师生互动,用生动的现代电脑技术驱散枯燥的课程学习,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知识接受度,拓展学习教育空间。

2.完善素质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农林院校校园素质教育环境及人文氛围,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启迪,对研究生提高人文素质水平有重要作用。学校在保持原有建设进度上,对校园人文设施、人文组织、人文管理制度、共同的人文心态和人文生活方式加以引导,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宣传,增加人文类讲座,帮助研究生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格调,丰富活动内容,引入艺术节、摄影展、书法比赛等;加快校园人文景观建设,突出本校农林院校特色、学校精神、办学理念,为师生营造优质人文环境,积极向上的高雅校园文化。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长时间积累,应以研究生为主体,学校提供资源,导师侧面帮助,充分发挥研究生主动性,全员参与,完善校园文化气氛,在主动参与中,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

3.利用社团等参与性活动,提升研究生人文素质。社团是高校学子学习之余的重要活动形式,我校社团种类丰富多彩,既有专业学术理论型,也有生活文化型。据调查65.3%的研究生会参与社团活动,因此,学校可根据研究生需求及学校人文素质培育需要,利用现有物质和人力资源,设立人文类社团,并给予大力扶持和引导,通过对社团小部分人群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借助相关知识竞赛、展览、游戏等活动,感染身边人,加快人文知识传播,间接引导全体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于潜移默化中提高整体研究生文化修养,使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处于相对平衡且合理状态,培养全面复合型农林人才。

4.培养学生自觉性,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研究生学习,主要以研究生本人主动学习为主,导师起引导和辅助作用。但学校和导师应加强对研究生自主学习观念上的引导,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其认识到自觉学习的重要性,适应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工作。在顺利完成科研项目之余,能够提高研究生人文类活动的参与性,并且导师应及时关注研究生心理、学习和生活方面,寻找其兴趣点,鼓励其兴趣爱好发展,如果适合,可将其兴趣点引导到课题项目中去,在兴趣中完成科研任务,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导师应以自身为表率,提高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为研究生提供学习人文类知识的机会,增加师生间人文类活动交流,带动研究生互相学习。

四、北京农学院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不能单纯依靠课堂学习,应从教育空间、教育环境、教育意识等多方面考虑,全方位、多层次形成系统性培养模式,现对本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提出以下探索设想:

1.案例教学+合作分析+现象分析。高校教学模式应跟随时展需要,现今社会需要高素质复合型农林人才,应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将案例教学、合作分析、现象分析三种教育模式相融合,改变以老师传递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转换师生角色,研究生根据课程设置及任课教师要求,寻找案例,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运用手中可利用的一切资源,收集资料,组员各自分享经验看法,完成PPT制作、上台进行展示交流。此方法较之传统方法,便于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加知识储备,深化知识内涵。

2.组织引导+指标体系+规则约束。学校应设立专门人文素质管理部门,吸纳研究生导师及校内校外优秀毕业生,在研究生身边打造一支有内涵的人文素质教育队伍,并设立一套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用标准确保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所设立的评价标准,正确引导研究生对人文类知识的了解和参与,利用体制、制度及运行机制和具体实施办法,将人文素质培养理念渗透到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肯定其重要性,保证其地位,通过配备相应人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各部门,不断提高研究生整体人文素质教育水平。

3.传统课堂+网络课堂+发现式学习。虽然传统教学模式暴露诸多问题,但不能全盘否定其价值,应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加以改造,即传统教学+网络课堂+发现式学习。现代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校应及时参与其中,利用现有学校站内平台,打造适合研究生学习的人文素质教育“慕课”授课方式,根据自身喜好及时间选择课程,免去路途奔波,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时间碎片化学习效率,并与导师随时沟通,培养研究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研究生智慧潜能,引发知识兴趣,更便于对在职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培育。

4.情景教学+研究教学+创造教学。学校应该增加举办各种活动的机会,尤其是关于人文类的活动,如学校音乐节、书法比赛、茶文化、酒文化等,给予研究生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让研究生到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人文素质教育所带来的益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知晓其中韵味,仅仅听老师介绍或观看视频资料,很难有切身感受。通过各种人文活动,引起研究生对此方面兴趣,从而逐渐引导学生对人文类知识进行学习,并深入了解人文类知识的广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兴趣引导,而逐步深入研究,继而在研究中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新的理论和兴趣,并对其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第9篇: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动力主要源于兴趣,只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成绩。

首先,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进行必要的职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介绍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其发展趋势,组织学生观看科教片,参观科技示范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并组织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示范户经济效益的社会调查,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农村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卸下了学生思想上的一个沉重包袱,学农照样有奔头,产生了一种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和振兴本地农村经济的历史使命感。

其次,课上采用灵活多变教学方法紧紧吸引住学生。本来就很枯燥的农学理论专业课,如果只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巧用比喻化解疑难。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3)理论知识实际化。讲无氧呼吸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真实的体会,最常见的例子出发: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4)利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强调理论课的重要性

专业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也是高考检验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强调理论的实用价值,理论一般是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规律,其内涵较深,对职中学生而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指导实践。因而对理论课的讲解就要根据教学大纲,高考标准,针对农学专业技能的需要,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把握深浅,讲法上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灵活掌握,使学生容易接受。

三、专业实践是理论教学的延伸

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通过理论教学获得的专业知识得以验证,增强感性认识,强化教学效果。同事又是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通过实际观察与操作,学生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检测,找出不足,调动积极性。这样理论课的讲解始终要与实践结合起来。多方面多渠道地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田间实习,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学习,使学生学到最新知识,掌握最新信息,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缺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会和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真正将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在动手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总之,唯有动手才能全面地检测到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