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血压的护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社区护理 干预 高血压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达1.6~1.7亿,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66.9%,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数字将更创新高。而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仅为25%,合理治疗率为12.5%,有效控制率为3%。由高血压所带来的一系列急慢性并发症已成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为了有效管理高血压患者,降低急慢性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尝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社区护理干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95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3》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年龄40~84岁,平均年龄(59.53?.47)岁。随机将95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治疗用药。实验组的50名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方案如下:
(1)进行健康宣教,讲解高血压的诱因、并发症及降压药物,告知患者及家属做好自我保健。
(2)测定血压,建立个人档案,教会病人自己测量血压并告知患者血压的判定标准,至少每3天来测量一次血压,并进行记录,如果发现患者血压过高则告知病人需连续监测3天或3天以上。
(3)指导患者用药。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频繁换药,24h合理降压;坚持连续用药;不要自行减药或停药;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4)指导患者的饮食:低盐低脂,禁烟限酒,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增加含钙和钾的食物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不喝浓茶和咖啡;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晚餐要少而清淡。
(5)指导患者适量运动。根据高血压的分级情况,制定不同运动方案。
(6)电话随访和家访,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适当调整与改进。
(7)确立高血压分级诊疗制度,如血压达到180/100mmHg中的任意一个参数时,由社区医院开具转院证明到三级医院入院进行系统治疗。
(8)与社区居委会等合作,建立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在社区活动中心进行文娱活动、相互交流和监督。
(9)发放问卷调查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根据半年的随访情况来评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血压恢复平稳正常,舒张压下降>20mmHg;有效:经过治疗后血压基本恢复正常,舒张压下降10~20mmHg;无效:经过治疗后血压仍无任何变化。总有效率=(显著+有效)/总例数X100%。
每位研究对象均填写“高血压预防控制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以及被研究对象的社会心理状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
2结果
实验结果如下: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对比(xs,mm Hg)
高血压知识在干预前优、良、差分别为:9(18%)、17(34%)、24(48%),干预后优、良、差分别为41(82%)、8(16%)、1(2%);自我保干预前健优、良、差29(58%)、13(26%)、8(16%),干预后优、良、差41(82%)、8(16%) 1(2%);心理状态干预前健优、良、差分别为16(32%)、19(38%)、15(30%),干预后为38(76%)、10(20%)、2(4%);高血压并发症在干预前优、良、差分别为21(42%)、24(48%)、5(10%)干预后变为41(82%)、9(18%)、0。
实验组在自我管理效能、政策资源利用和医疗资源利用,干预前后的构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表明社区护理高血压方案的建立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且疗效显著。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有研究显示40~60岁为高血压的高发阶段,60岁以上最高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社区护理干预。
3讨论
对于高血压的常规护理模式,仅为用药护理;但因为患者对于高血压这一疾病的了解较少,导致高血压患者不规律服药和自行增减剂量致使高血压的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更严重者则会导致高血压危象的发生等。因此在社区护理中建立有效的高血压控制方案并M行个体化的调整以适应更多各类不同的高血压,由此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实验通过对高血压方案的有效建立实施,为病人建立个人病案以及诊疗方案,并根据病人的病情以及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结果显示出该社区护理高血压护理模式的建立,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高血压的血压控制效果,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总死亡率,且该护理模式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4结论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高血压护理模式的建立使得血压的控制效果显著,能有效的降低性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率,减轻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并帮助病人建立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一模式的建立及应用将造福众多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庭,为大众健康提供了更有利的方向,值得全面推行,造福于大众。
(指导老师:余红梅)
基金项目:该课题为大学生科研课题。
参考文献
[1] 孙伟.高血压社区护理管理模式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5,9,13(18):135-136.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3》修订版.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护理;高血压;生存质量;效果
高血压是指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现象,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症状并不显著,后期逐渐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夜尿增多、乏力、胸闷及心悸等[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本文分析了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5月~2015年8月,将收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90例高血压患者中,轻度高血压患者26例,中度高血压患者39例,重度高血压患者25例,按照高血压病分级[2]:一期患者38例,二期患者35例,三期患者17例;实验组90例高血压患者中,轻度高血压患者28例,中度高血压患者40例,重度高血压患者22例,按照高血压病分级:一期患者39例,二期患者34例,三期患者17例。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学无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9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一般护理,主要有药物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及生命体征指标监测等;实验组9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健康资料填写、血压值监测、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等,达到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高血压患者躯体疼痛、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生存质量的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分数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高[3];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生存质量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见表1。
2.2生存质量 两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对比,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同时可能伴随血管、心脏、脑及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4],高血压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身体健康,我院针对收治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通过制定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将护理工作落实到患者日常生活中[5],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3.1健康教育 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实际情况为其讲述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手段、护理方式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2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疾病、疾病带来的不适及长期治疗等因素,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为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多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精神支持。
3.3健康资料填写 患者出院前,让其详细填写健康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入院血压值、出院血压值及用药剂量等,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并告知患者将每次测量的血压值记录下来,告诫患者及患者家属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的保持[6]。
3.4血压值监测 患者来院后,将血压监测仪及患者记录的血压值进行回收,根据患者动态的血压值,调整用药方案及护理手段,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询问患者的饮食及作息,以便对方案作出更好的调整[7]。
3.5电话随访 第3 d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主要了解患者的自测血压情况、有无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针对患者提出的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症状做出解答并记录下来。
3.6家庭随访 第10 d去往患者家中进行家庭随访,携带水银柱式血压计为患者进行血压的测量,针对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及鼓励、支持,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照顾。
个体化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生存质量的评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李艳红.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9(15):48-49.
[2]穆文霞.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7):5712-5713.
[3]汪才侠.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5):125-127.
[4]徐,陈雪薇.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吉林医学,2014,56(34):7737-7738.
[5]丁兆梅.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5(15):238-239.
一、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用抗高血压药,使血压控制在理想的目标值以内。根据周凌云等的研究,大多数患者在医生护士监督和管理下都能按医嘱用药,出院3个月后能完全按医嘱用药者仅占57.6%,说明患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药物治疗依从性不佳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老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1.性别:不同性别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服药依从性有着显著差异,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在不同性别患者中,其文化程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造成男女服药依从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其文化程度分布不同。
2.文化程度:文化程度是老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化程度高者,其接受能力强,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有关知识,因此依从性好。
3.月收入:人均月收入越高,其服药依从性越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为患者服用药物的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适应,超出其经济能力。医生在为其制定治疗方案时,未能考虑到患者的实际经济能力,所用药物价格较为昂贵,且高血压病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使患者在经济上负担不起,出现了不能长期坚持服药或在血压控制正常后私自停药的现象
4.年龄:部分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发生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血管病并发症等疾病,其智力、记忆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下降,造成服药依从性的下降。
5.服药次数:服药次数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之一,服药次数越多,其服药依从性越低。秦家榕等研究表明,降压药物的剂型与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关[5]。长效抗高血压药物最突出的优点为服药次数少而降压作用时间长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6.病程:可能由于疾病时间较长,患者久病成医,自行增减药量等行为增多有关。
7.社区干预:是否存在社区干预、社区干预的形式及其效果对患者认识疾病的态度、信念有着一定影响,并且通过社区干预能更好的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且及时发现其病情改变,从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8.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接受和理解健康教育程度越高者,其服药依从性越高。尽管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在目前仍有所欠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老年人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特有的生理因素如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如何提高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接受理解程度将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三、健康知识来源途径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健康知识的途径以电视、广播等媒体(93%)、医生(82%)最多,亲朋好友(76%)和杂志、书籍等(55%)次之,护士(32%)、健康讲座(21%)和网络(15%)最少。护士途径所占比例明显偏少,与目前我国护理工作者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成正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临床护士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没有做到个体化教育模式,突出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护理特点,缺乏灵活性,使患者接受的效果受到影响。
(2)门诊护士对于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欠缺:门诊护士的健康教育形式不能完全按照病房的形式进行,而要制定符合门诊特点的健康教育形式。
四、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方法
1.开展全程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了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健康信念模式[6]。制定出适合门诊特点的健康教育形式,如在高血压门诊候诊室内放置资料架,借助宣传画、小册子、传单、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途径,设置专门的护士咨询台、护理人员的专业健康讲座、建立高血压患者资料库等。重视文化程度低的老年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时,语言要通俗易懂,适当增加图片、动画和实物的演示,教育内容与平时生活紧密联系,采取讲解、宣传、示范、发宣传资料、个别指导等综合教育方式,同时做到门诊教育与住院教育和社区教育相联接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强化病人对高血压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提到自我管理能力。
2.加强社区干预
社区健康护理干预的重点是不良行为的消除和健康行为的建立。如与社区卫生中心建立联系、创建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培养专业的医务人员定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尤其是独居高龄老人,社区干预需连贯化、整体化、个性化。
3.成立血压监测系统
组织由医护人员指导,病人和病人家属共同参与的社区高血压病控制监测活动,医院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对老年患者进行血压的连续性监测,开展义诊活动,并且教会患者或其家属自测血压。通过日常的血压监测,可以改善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4.获得家庭支持
取得家属的支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很容易出现忘记服药的现象,可以将药物放在容易看见的地方。对于空巢老人,可以寻求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寻找义工或志愿者,定时提醒帮助老人服药。
5.简化治疗方案
由于服药次数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可以通过使用长效抗高血压药物简化治疗方案,降低忘记服药的发生率,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但在简化治疗方案同时仍应考虑治疗效果对于不适合使用长效药物的患者不应过分追求方案的简化。同时由于某些长效抗高血压药的价格比较昂贵,单纯应用长效抗高血压药来提高服药依从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依从性也会下降。
五、小结
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很低。服药依从性差是病情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对药物治疗的理解存在误区以及对治疗方案的不理解、态度与信念、治疗的便易性、年龄与经济收入、药物的副作用、社会支持情况等。人们对患者服药认知及服药行为方面的进行了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未得出一个最佳的干预方案,因此,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AMA 2003,289;2560-2572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杂志,2005,8:103-112.
[3]周凌云.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 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06年12月;14.12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杂志,2000;8(1):94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诱因;科学护理;有效预防;控制发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8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92-01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也是多发病。高血压病一般指血压值超过正常标准值(140/90mmHg)就称高血压,医学上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多种原因引起的,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改变,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症状的心血管病临床综合症。高血压时常会有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及时治疗和科学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减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及心脏病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进行研究和探讨。1高血压患病的因素
研究和了解高血压患病的诱因,有助于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和对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的危险。诱发高血压发病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1遗传因素从临床统计的数据来看,高血压与基因遗传有关。父母没有高血压的高血压患者发病率极低,一般在4%左右;而父母有高血压的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一般却会高达50%左右;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压的,其子女高血压发病率也会达到30%左右。
1.2钠盐因素临床调查显示,钠盐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有些对钠盐特别敏感的患者,钠盐的食用量即使很少,也会促使血压升高。我国北方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高于南方的一些省份,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呈递增趋势;其中也有与北咸南淡的饮食习惯有关。严格控制钠盐的,每日摄入量,会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1.3高脂饮食血脂高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如血糖高、血尿酸高等促使血压升高。另外,高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游离脂肪酸和溶血磷脂酸增加都会造成血管内皮损害,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压升高。
1.4精神因素精神长期过度紧张,或经常受到某些刺激,精神遭受重大打击,都会导致大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平衡失调,造成血管紧张收缩诱发高血压。另外,情绪极易波动,或是极易生气发怒、抑郁等,以及生活无规律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极易诱发高血压。
1.5烟酒因素长期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因为吸入大量尼古丁、苯芘类有害物质,损害血管内皮,影响血液循环,或致使血管强烈收缩,或导致血管中枢兴奋,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大吃大喝、酗酒等不好的饮食习惯,诱发高血压的病例越来越多,进一步证明了不良的饮酒习惯是造成高血压的主要明显原因。此外,临床研究表明,过度肥胖的要比瘦的患高血压的几率大;高血压的患病率也与生活环境和地域的差异有关。另据统计,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和性别也有关系,一般随年龄增长呈现升高趋势。更年期前,高血压患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更年期后,女性的高血压患病率会高于男性。2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2.1适当休息,保障睡眠,避免劳累对于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人来说,要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运动时间和形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选择体育运动方式,如参加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等节奏缓慢的体育活动,避免劳累。对已经患严重高血压的病人,要让其卧床休息,特殊情况下,要在医院内观察治疗。高血压患者不宜长期静坐或卧床,但要创设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保障高血压患者充分的睡眠。
2.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缓解病症,降低发病率有着关键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舒畅的心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血压患者大多容易有激动、焦虑和抑郁等表现,而情绪激动、过度紧张、强烈刺激又极易引发高血压。所以,对高血压患者要经常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如耐心解释、说话和蔼亲切、护理周到及时等。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疏导,使他们了解诱发高血压的各种因素和控制血压的方法,指导患者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自查能力;调动患者主动参与高血压预防、治疗和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定期复查,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
2.3饮食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注意科学饮食,适时定量饮食,饥饱适宜,不暴饮暴食。多选用低盐(每天食盐摄取量应控制在3克以下)、低热能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餐饮,多吃清淡易消化含钾、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油菜、菠菜、小白菜、西红柿、蘑菇以及香蕉、橘子等,严禁吸烟酗酒以及刺激性的饮食。但对高血压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来说,则不宜多吃含钾多的食物,否则会因少尿而引起体内钾积蓄过多,导致心律紊乱以致心脏骤停。对肥胖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饮食控制与调节,严格控制热能的摄入。
2.4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呼吸和血压等情况要经常监测,每日测量血压2-3次,并详细记录,时刻观察高血压患者的精神状态。当高血压患者出现失眠或精神紧张时,要及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并根据症状的轻重进行降压药物治疗或进行针对性的针灸治疗。当高血压患者出现明显头痛、颈部僵直并伴有恶心、呕吐、颜面潮红或脉搏改变等症状的时候,要立即让患者保持安静,并酌情实施卧床、吸氧,及时分析诱发血压上升的因素,及时排除并辅以药物和针灸治疗。如患者出现抽搐、躁动等症状时,要实行专人护理以防意外发生。
2.5用药护理高血压患者要科学服用降压药,降压药用药要五忌:一忌突然停药。二忌用药快速降压。三忌不择时服药。四忌不定期检查。五忌胡乱用药。因此,指导患者用药要遵医嘱、持之以恒、合理用药、及时调整。一是具体用药方案,要充分考虑病人病情、症状、有无并发症等因素,对症用药。二是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性低血压,所以,在服用此类药后应卧床2-3小时无异常后,方可下床活动。三是要根据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服药方案,遵照医嘱,不能随意增减药剂量,或根据感觉随意停药,或急于换药。参考文献
[1]霍梅尼.漫谈高血压的防治与护理[M].中国健康卫生出版社,2010.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高血压;血压指标;生活质量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急剧升高,且呈现出低龄化态势,高血压对患者的危害主要集中于病情进展对心、脑、血管及其他重要靶器官的损伤,可产生多种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均产生恶劣影响。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慢性病,目前尚无彻底根治方法,本文从护理学角度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1.4±3.5)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1.0±0.3)年。所有患者均满足WHO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1978年)。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及受教育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患者住院期间行高血压常规护理;出院时,接受规范化出院教育,指导患者正确、定量、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熟练掌握自动血压仪的使用并进行自我血压监测;嘱患者规律作息时间,禁食高盐高钠食物,若血压控制不良及时复诊就医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通过每月定期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及用药依从性,针对用药习惯不良患者及时纠正,记录随访复查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了解患者近期饮食条件及习惯,嘱患者严禁高热高脂高盐饮食,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进行沟通交谈,消除其疑虑、恐惧等情绪,提高对治疗的信心并配合治疗;鼓励患者进行适当体育运动如太极拳、慢跑,改善心肺功能并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血栓形成或性低血压,运动以量力而行、不疲劳为原则;生活护理要求患者多饮水,保证大小便通常,避免用力大便导致血压升高;鼓励患者家属与患者的交流互动,同时对患者的性生活进行健康指导,避免次数过频引起血压波动。观察组持续性干预6个月,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指标及生活质量。
1.3 评价标准
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包括健康感觉、躯体感觉、工作能力、睡眠状态、生活满足度、社交能力、认知功能、性生活情况、精神状态、生活态度10个项目,每项1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血压指标及生活质量,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习惯及工作压力,高血压的发病呈井喷态势,临床上尚无彻底根治方案,仅能依靠药物控制血压指标,维持病情防止并发症及病情恶化的发生。对于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是影响其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社区护理 老年 高血压病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17-02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格控制好血压是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高血压一级预防中指出,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主要内容,能够使高血压的发病率降低50%,并且在短期内可收到非常明显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社区中进一步加大对高血压防护知识的宣传力度,在开展一级、二级、三级预防中,要认真充分地帮助患者制定和选择合理可行的护理方案,并且要不断地对社区护理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同时,政府也要对社区护理服务体系给予充分的支持,从而使社区护理工作在社区中切实有效地发挥最大的作用。为探索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108例高血压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将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社区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08例,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高血压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78例,女30例年龄60-89岁,平均72岁。
2 方法 利用上门家访,门诊首诊测血压,输液治疗,义诊咨询等方式对确诊.高血压病患者建立个人及家庭档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专案管理,跟踪随访,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提出治疗意见,控制血压,减少血压对身体的损害,避免高血压急症的发生[2]。
2.1 健康教育 定期组织高血压病患者参加专题讲座,观看相关知识的幻灯片,VCD,定期出宣传板报,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资料,及时,准确填写随访表。
2.2 膳食指导 食物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增加含钾钙丰富的食物。饮食宜清淡,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6g/d以下,提倡不饮或少饮酒与咖啡,不酗酒,每日饮酒量≤1两白酒,提倡不吸烟。
2.3 运动指导 学会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保持理想体重,控制体重指数在20-24之间。通过气功,太极拳,听音乐,练书法等活动进行松弛应急训练,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提高副交感神经系统应急水平,避免紧张刺激。
2.4 监测血压 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嘱咐其每月在本社区门诊测量血压两次,使用符合计量标准的血压计,采取正确的测量方法,于每天上午10时前测量血压并记录血压值。如遇患者外出应电话随访并及时记录。
2.5 心理护理 高血压病患者常表现为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避免情绪过分紧张,焦虑,遇有较大精神压力应向朋友或亲人倾诉,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
2.6 用药指导 每日服药次数与依从性呈负相关,老年人记忆力差,采用长效制剂,控释剂可较持久地维持血药浓度,控制血压,还可避免短效药物引起的血压骤降,影响心,肺等器官的血流供应[3]。在血压长期控制稳定后,可维持用药量,不可随意停药。
2.7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简化治疗方案,推荐长效、控释片剂及药性平稳的药物,以避免或减少老年患者因多种疾病用药间互相作用和心理畏惧情绪,以提高长期治疗的主动配合性,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4]。
3 结果
通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知晓率有干预前的33%上升至100%,治疗率由27%上升至81%,控制率从12%上升至40%见
表1 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对比
注:P<0.01结果有显著差异
4 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使高血压病患者自觉改变不良行为方式,改变对药物的认识,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从而提高高血压病的控制率。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能力.
通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的病情及相关情况进行掌握,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不但使高血压患者预防疾病的意识得到强化,使患者获得了正确的高血压疾病预防知识,同时,基础护理的主体作用在社区护理中也可得以到体现,即在患者在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使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从而使其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降低。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营养干预、运动锻炼、心理护理等为干预重点的社区护理[5]。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病 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 4,32(12):1060-1064.
[2]王琼力、张月萍、向燕萍.等. 社区控制高血压五年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501.
[3]叶江洪,王静华,杨进东,等,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杂志,2003,20(4):18.
关键词:高血压病人;个体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68-01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是目前心脑血管事件和预后的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治疗护理中,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大,体力和健康状况不同,系统化护理方案不能对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多。为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笔者以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32例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取个体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以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32例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68例。年龄55~83岁,平均(70.2±2.39)岁。排除各种病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2个体护理方法
2.1个体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与高血压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深入地交谈,认真分析病人不良心理行为因素,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行为因素特点,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2.1.1存在精神压力病人的护理: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长期的病程容易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病人的文化背景、职业特性、个性特征、生活习惯等情况,从而掌握其心理特征,并关注其心理变化,采取个性化暗示、引导,调动其内在的心理抗衡能力,有针对性的解除其思想顾虑,设法减轻病人心理压力。
2.1.2存在沮丧、焦虑心理病人的护理:高血压病人在肢体活动功能方面都有不同程度损伤,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应该积极耐心的给予安慰、鼓励,以此来减轻病人的不安情绪。可根据患者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协同家属一起共同协商制定合理的娱乐活动,丰富生活内容,如听广播、听音乐,转移其注意力,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在不知不觉中淡忘烦恼,心境变好,使整个人乐观起来。同时,在生活上给予必需的指导与帮助,加强病人的信任与安全感,使其心情完全放松,调动病人治疗的积极性。
2.1.3存在烦躁易怒心理病人的护理: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各种症状消失较慢,病人易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认为患病已成定局,对治疗没有信心,不愿积极配合,无康复的希望,从而产生烦躁易怒的心理,引发消极情绪,抵制治疗。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详细讲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疾病发生的过程,使其对自身疾病有全面了解。同时,让患者了解药物作用、性能、用药的目的等等,以消除患者的疑虑及恐惧,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并用好转的患者例子鼓励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2个体化的饮食护理: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不平衡是导致高血压高发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护理中个体化饮食干预护理是控制病人血压的有效措施。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年龄阶段及饮食习惯等,制订合理的膳食结构,保证病人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在口味和摄入上做到个体化,使得饮食方案易于接受和执行。同时, 针对吸烟、饮酒的病人,制定戒烟戒酒计划;针对肥胖的患者,指导患者控制热量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控制其体重指数在25以下。
2.3个体化运动指导:合理的运动能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压、血脂和血糖),降低发生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降低高血压相关基本症状,增强病人的体质,更好的对抗疾病。在面对各种运动方式的时候,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实际条件选择适合病人的运动方式、强度和持续运动时间。
2.4个体化用药指导:由于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器官并发症的个体差异,不能选择单一、固定的用药指导护理。针对应激性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中应加强病人含服心痛定或静脉给药硫酸镁时血压下降程度的仔细观察,待血压平稳后,改用口服降压药;针对顽固性高血压病人,在保证准确血压测量的基础上,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应用了其他药物而降低了降血压药物的作用,明确原因后,对这些不利因素及时消除,并给予匹配的降压药物,会取得明显的降血压效果;针对有冠心病并发病的患者,尽可能选用长效制剂,减少血压波动。并为有效避免突然停止用药可能引发心绞痛恶化和心肌梗死。因此,建议护理人员在密切观察下大约一周内逐渐减量停药。
2.5个体化健康宣教:采用一对一面谈式方式,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健康知识需求愿望的了解,并根据患者不同健康知识需求,护理人员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有效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
3结果
本组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4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临床护理中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选择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合适的药物治疗和实施有效的运动指导、健康宣教,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盖秀静,王英. 高龄高血压病患者个体化服药的护理干预及效果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11(12):87-88
[2]赵彬,冯辉,谢萍. 个体化的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21(23):132-133
[2]刘涛. 妇科急腹症24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5):78-79
[3]陈美英. 妇科急腹症的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08,5(20):148-149
[4]刘友玲,陈秋霞. 妇科急腹症观察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214-215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5(b)-0110-02
妊娠期糖尿病又称GDM,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若产妇孕期血糖水平处于高值,将诱发早产,羊水过多或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当合并高血糖则增大了母婴并发症及致死率[1-2]。故于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尤为重要。该研究为2016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剖宫产围术期的优质护理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38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9例,具体如下:对照组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上限值:46岁,下限值22岁,年龄平均值(35.31±10.21)岁,其中经产妇6例,初产妇13例,依据文化程度对其进行划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12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7例。观察组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上限值:45岁,下限值21岁,年龄平均值(34.97±10.52)岁,其中经产妇7例,初产妇12例,依据文化程度对其进行划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14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5例。对比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实施围术期的传统护理,主要包括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的监测,静脉或氧气通道的建立,用药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
观察组方法:实施围术期的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①术前观察,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胎儿内环境进行严密观察,对其血压、血糖等指标严密检测,依据生理指标制定治疗、护理方案,避免酮症酸中度,对其2 h蛋白尿进行定量检查,遵医嘱做B超、胎监等检查。对患者的小便量及水肿情况进行观察,指导其绝对卧床休息,观察患者的有无头昏眼花,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②生活护理:依据患者每天热量的摄入量在1 800~2 200 kCal,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多摄入含Ca、Fe的食物,并提供富含高蛋白、维生素的食物,做好患者的饮食记录,对于水肿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对其钠盐进行控制。指导患者进行散步等有氧呼吸的训练,时间定为餐后1 h,20 min/次左右为宜,卧床休息时尽量呈左侧卧位,避免对下腔?o脉产生压迫。③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需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医护人员还需告知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起因、治疗方法及治疗期间应注意项,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以此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护理:①术后观察,对患者产后24~72 h,对其生命体征严密观察,观察其腹部切口、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遵医嘱采取缩子宫药物的治疗,引导其半卧位,有利于恶露排除;遵医嘱采取抗生素治疗,维持卫生清洁,每日采取稀释液对患者的会阴进行擦洗,照射20 min,可促进伤口愈合,并对房间内空气进行消毒,指导母乳喂养,可避免乳腺炎的发生。②生活护理,于术后6 h为患者进行翻身,对于血压、血糖等水平控制良好者可指导其下床活动,于下床活动前捆好收腹部带,可缓解伤口张力,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动员家属参与其中,采取温水浸泡患者双足,20 min/d为宜,早晚各1次,并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刺激足底穴位,可恢复胃肠道功能,于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饮食、运动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性,加强新生儿的保暖措施,严密观察新生儿的生理情况,如发生异常,需立即报至上级医生展开治疗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经相应护理方案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压、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方法
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经相应护理方案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压、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均数,并用t检验,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核对,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评分、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经围术期优质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BP、DBP、FBG、2 hBG的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关键词】高血压 社区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还处于较低水平[1]。高血压病不但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给国家和个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研究显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所以高血压防治应针对影响高血压的危险行为因素而采取措施,这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在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中,积极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尤其是在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中可以大大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不少人在此方面已经做了许多有益探索,现结合工作实践,就近年来有关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作一简单探讨。
1 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作为生活方式疾病,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从高血压一级预防角度来看,若早期发现,及时防治,去除可能伴随的一些不良因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干预的基本形式,被认为是可以显著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转变不良生活方式,培养健康行为的最佳手段。且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健康意识,文化程度越高健康意识越强,建议将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列为健康教育的重点。护理人员可通过个别咨询、书面指导、团体指导等方式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提高病人对不良行为、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和规则用药治疗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的认知,自觉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同时,还要最大限度简化治疗方案,因为复杂的治疗方案,病人常常难以坚持,应提倡选择副反应低、廉价、长效的控释片剂,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2 加强自我管理指导
根据病人个体差异调整饮食结构,超重、肥胖、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是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而且一些有利于高血压控制的因素没有形成主流,因此膳食指导就成为社区护理干预中的主要措施之一,社区护士应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制定膳食原则,指导平衡膳食,根据个体情况编制食谱,做好记录。观察病人膳食结构的变化,结果证实,膳食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高血压。
3 膳食指导
(1)减少钠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要超过6克。
(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可以减缓心血管病的发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改善食物结构,减少含脂肪的肉类,增加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和鱼类。
(3)注重补充钾和钙,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 转贴于
(4)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应以素食为主。
(5)限制饮酒。大量饮酒可诱发心血管事件发生,饮酒还可降低药物疗效,提倡高血压病人戒酒,饮酒量越大危害越大。
4 运动锻炼
运动训练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防治高血压非常重要的有效手段。一定量的适宜运动后,运动者的血压会低于安静值。如果长时间坚持规范的训练,训练者安静时的血压也可以下降。有文献报道,在合理科学的运动疗法后,训练者的收缩压可以平均下降10-15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5-10毫米汞柱[2]。对于高血压患者,运动疗法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疗法。运动类型包括步行、慢跑、骑车、太极拳等,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一是高血压病人运动后常常会出汗,汗出多了血液会浓缩,所以要注意补充相应的水分和盐分;二是运动强度掌握得当才能保证运动的效果,高血压运动疗法倾向于中低强度。研究表明,低强度运动的降压作用比高强度的运动更好,尤其是对中度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不提倡高强度运动,运动的一个更重要的指标,就是病人自己当时的感觉,如运动时以可说话、哼歌为适宜,运动后以不发生头晕、不心慌气短、不是非常疲劳为度。
5 减轻身心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社区护士应根据病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个性特征,进行护理干预,避免负性情绪,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处理好家庭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法,通过心理咨询增强承受身心压力的能力,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控制高血压病亦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人们对高血压危险因素防范意识淡薄,通过多种多样的社区护理干预,就能提高处在高血压病危险状态人群的自我管理水平,从重视高血压治疗转向护理心血管病的健康,提高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