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

第1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

确定单元目标

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属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多媒体信息表达这一部分,课程内容标准、涉及的行为动词和对应的高阶思维能力比较如下页表1。

通过对行为动词的对比可知,数字故事作品创作的内容标准要求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是一致的,因此,数字故事作品创作教学主题适合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赏析、评价优秀的数字故事作品,领会作品的创作技巧、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来培养高阶思维的“评价”能力;通过数字故事作品的脚本或剧本创作、改编,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设计学习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好的问题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设计问题的原则有:①应与单元目标一致,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②具有真实的生活情境,能提供学生一个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解决;③具有复杂性,可提供学生开展合作、协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④具有开放性,没有唯一答案,需要学生作出评价,做出决策。

多媒体作品创作教学流程,通常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先制作作品,再交流展示就结束,学生没有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后再创作,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高阶思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因此,在数字故事作品制作教学中,在教学活动设计的不同阶段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作出决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作品,高阶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设计的问题如下页表2所示。

创建评价量规

量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得较好的评价方式,评价量规制定的好坏、是否有可操作性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评价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量规既要考虑学习目标,也要考虑学习成果的形式和学生的现有水平,这样制定出的量规既能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指明学习方向起到导向的作用,又能在交流评价作品时为学生提供统一的评价标准,有效预防学生评价的主观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学生客观决策,作出评价,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根据数字故事制作主题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形式,在赏析课环节,通过欣赏不同类型数字故事作品,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制定出数字故事作品的评价量规。量规包括四个部分:故事感、艺术感、技术性、创新性。为了规范作品的表现形式,教师又规定了作品的基本要求,形成五项评价项目内容。为了在评价阶段易于学生进行评价,量规的内容和权重都化繁为简,一目了然,最终学生对作品的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价基本吻合。具体量规见下页图2。

设计教学活动

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真实的活动中进行,为了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需将主题活动根据目标要求再细分成相应的教学环节,并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流程,以便学生能明确目标、合理地规划时间,在制作过程中思考、分析、评价、创造,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数字故事作品制作主题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数字故事作品赏析、确定主题编写脚本、搜集设计作品素材、创作数字故事作品、故事作品交流评价。在作品赏析环节教师设计了欣赏作品制定评价量规的活动;在编写脚本环节教师提供脚本案例设计了借鉴案例确定主题编写剧本(或脚本)的活动;在设计素材环节教师设计了用Photoshop简单处理图片和文字的活动;在创作故事环节教师利用往届学生的素材和故事作品案例设计了“我能用软件制作故事作品”的活动,帮助全体学生掌握使用恰当的软件制作出精美的故事作品。

提供学习支持

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经验,需提供与学习任务有内在联系的案例。案例要有益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案例还可以是即将要完成的作品,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建立了网站学习平台,学习平台提供了电影改编、校园生活、亲情友情等不同类型的故事范例和历届学生优秀作品短片供学生借鉴,学生在鉴赏过程中理解了数字故事的构成要素,包括故事情节、文字、图片、音乐和故事的表现手法,丰富了对数字故事的了解。编写故事脚本是十分考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着力点,为此平台提供了部分优秀作品脚本案例供学生借鉴模仿;用PowerPoint、Moviemaker、会声会影、Camtasia Studio、Premiere等软件工具制作数字故事的技术也直接关系着作品效果的好坏,用这些软件制作的过程视频也需提供给学生学习。此外,平台还提供了一些图片、背景音乐、评价量规、作业要求等素材或学习资源,供学生依个人分工和需要自主学习。

评价反思

第2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实验探究;高阶思维能力;假说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3-0015-4

按照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思维有高阶思维和低阶思维。高阶思维(High Order Thinking )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布鲁姆对学习者的思维发展从认知角度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6个层次(2001版),如表1所示。其中,分析、评价和创造称之为高阶思维。国内学者也认同高阶思维是较高认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是一种跨学科、跨知识领域,能对思维予以评价的思维。它是生成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互补运用,是一种创造性的、跨学科知识的思维。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直接表现为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适应知识时展的关键能力。物理学科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方面,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探讨基于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表1 BLOOM教育目标分类表――认知维度

1 基于假说构建的教学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在探究式教学中被表述为“猜想和假设”,是指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W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对未知现象及其规律所作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表现为:(1)对问题或现象的成因进行猜想;(2)对探究的方向或现象的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假说构建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充分发挥科学思维的创新功能,在实现假说构建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1)演绎。一是从一些具有全称范围的高度概括性理论陈述出发,结合特殊情景提出假说。如小磁针受到电流产生的磁场的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提出“通电导线也将受到小磁针产生的磁场的作用力”。二是指对物理理论加以数学分析和逻辑推导,提出预言性假说。如研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比关系时,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推导提出U1/U2=n1/n2。

(2)归纳。从有限的物理事实或实验信息出发,概括出可能的物理特性和规律。如学习玻意耳定律时,根据得到的几组气体压强和体积的数据,提出“体积和压强成反比”的假说。

(3)类比。根据事物间某方面的相似性,推出其他方面的相似性。如根据研究静电场强弱时利用点电荷作为试探工具,提出研究磁场强弱时利用“磁荷”来试探。

(4)直觉。直觉指借助于逻辑推理和已有知识、表象和经验知觉的综合运用,以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事物本质,迅速提出假说。如关于小幅振动单摆周期的影响因素,学生凭借直觉提出:与摆球质量m、摆动幅度A、摆长L、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

经常用到的还有理想化、内插、外推、臻美等等创造性思维方法。实验探究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创建假说的过程也是培育高阶思维能力的过程。

2 基于实验方案形成与评价的教学

明确实验目的,或验证、或探索什么物理关系,这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广泛联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确定实验原理和情景(匝配性),为实验方案的设计提供大体框架。然后是实验器材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方案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调节功能,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使之从半成品走向成品。存在这样的情况:对于同样的实验原理采用不同的实验情景,或对于同样的实验情景采用不同的实验原理,从而形成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学中同样要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调节功能,从实验的可行性、安全性、操作性、精度等角度展开分析和比较。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是一个分析、反思和创造的过程,因此,有利于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如“导体的电阻”教学中,设计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S、长度L定量关系的实验方案时,给出图1电路方案“毛胚”,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并予以调整和修正。

从测量方便的角度进行质疑并修正:图1电路只能测一次,多次测量需改变电源电压,操作极不方便,解决办法是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从测量精度看,因电阻丝的电阻较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如图2所示;从可行性角度看,从0开始一段范围内的电压无法获得,不能获取大范围内的多组数据。为此,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如图3所示。

又如设计验证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及求加速度大小的实验方案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采用不同的原理设计方案。学生采用相同的实验情景(图4),设计出如下三个方案。

方案1:测出不同时刻的速度v,作v-t图像,观察其是否为一条倾斜的直线,若是,则图像斜率为加速度。

方案2:测出不同时刻的位移x,作x-t2图像,观察其是否为一条倾斜的直线,若是,则图像斜率为a/2。

方案3:测出相邻相同时间T内的位移xn,检验x2-x1、x3-x2、x4-x3……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由x=aT2可求得加速度a。

教师引导学生对方案作出评价,学生思考后认为:上述三个方案中,方案1和方案2都是通过图像法来处理实验数据,相对来说更加精确,而用v-t图像不必对时间作变换,因此,采用方案1进行探究最好。

3 基于“假证伪”实验的教学

实验探究教学中,探究的结果有“证实”和“证伪”之分。“证实”指实验结果对假说作出肯定性支持,“证伪”指作出否定性判断。“证伪”又可分“真证伪”和“假证伪”。“真证伪”指由于假说本身的问题,真的被了;“假证伪”指由于实验设计方面的原因,导致未出现预期的结果,造成假说被否定。“假证伪”实验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非常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考察实验原理、实验方案的每个环节,考虑实验的系统误差和实验精度等情况,从而对实验方案作出修正和调整,直至观点被证实。“假证伪”实验的优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反思性和创新性思维。

如“互感和自感”课题教学中,根据互感现象和电磁感应原理提出观点: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化时,线圈本身会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会阻碍电流的变化,对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起推迟、延缓的作用。

实验“证伪”:学生设计如图5所示的电路方案进行验证,结果开关闭合时,灯光几乎立即发光,没发觉延迟。

实验反思和改进:

实验没有出现预期的现象,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电磁感应规律在这里失效了;二是电路中电流变化延缓时间极短,无法被我们感知到。在我们尚未穷尽努力改进方案时,我们不能轻易地否定科学规律。

实验方案的改进:(1)如图6所示,运用对比方法,使R与RL相等,使灯泡相同。当接通电路时,由于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延迟作用,A1灯会比A2灯迟发光。

(2)用DIS电流传感器,分别呈现当电路接通瞬间,电阻电路和线圈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如图7所示。

4 基于实验现象的理论解释教学

寻求实验现象的理论解释是科学进步的推动力。如α粒子散射实验,使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成为历史,卢瑟福提出了“核心结构模型”;光电效应实验,使爱因斯坦提出“光子f”;紫外灾难使普朗克提出“能量子概念”。物理探究性教学中,一些通过类比、外推、直觉等非逻辑方式获得的“假说”具有较大的或然性,在实验探究得到支持性证据或得出物理关系后,教学中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理论展开分析论证,这既是科学探究的方法论,也是理论自洽性的要求。从学习心理角度看“理论分析”教学环节,该环节能使学生领略知识的价值,对新观点、新理论确信无疑,能有效地将新知纳入已有认知结构,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从而培养高阶思维。

如“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教师创设两小球在水平面上碰撞的情景,引导学生提出“两小球的动量变化量相等”的猜想。然后,设计气垫导轨上两滑块碰撞实验予以验证(滑块质量由天平称出、碰撞前后速度由滑块上遮光片的宽度及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求得,数据由Excel处理),如图8所示。实验证实了同学们的猜想,即“两滑块的动量变化量相等”或“两滑块碰撞前动量之和等于碰撞后动量之和”。我们能否用学过的知识从理论上推导出上述结论呢?学生从动量、动量变化概念联想到动量定理。对两滑块分别列动量定理:

5 基于实验信息分析处理的教学

物理规律支配着实验现象的特征,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处理能找到隐蔽的物理规律。但有时很像盲人摸象,往往要在付出巨大努力、艰难求索后,才能撩开那层薄薄的面纱,看到金碧辉煌的宫殿。历史上,面对浩瀚的测量数据,科学家去伪存真,不断摸索、尝试,穷尽毕生精力探寻规律,“得之或不得”的事例不胜枚举。如天文学家第谷虽毕生努力,但未求得行星运动轨道的准确描述。开普勒在70余次尝试后,终于突破“天空做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观念,又经多年的尝试性计算,终于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为此,开普勒曾欣喜若狂地说:“16年了……我终于走向光明,认识到的真理远超出我的热切期望”。实验探究教学中,在学生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考察没有头绪时,不妨引导学生对信息、数据作某种相关性变换,将物理量间直接关系的寻找转化为间接关系的确定,通过不断尝试、修正,直至最后得出结论。可见,基于实验现象、数据的优化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新思维。

如“楞次定律”教学中,学生小组在利用线圈、电流表、磁铁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得到表2信息(暂缺最后一行)后,尝试利用表中信息概括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遇到了困难。教师启发学生,从实验得到的信息看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磁通量变化的关系非常复杂,但我们有一个信念,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简单的规律。那能否进行某种变换,将不易寻找的直接关系转化为容易确定的间接关系呢?学生尝试将感应电流的方向变换为感应电流的磁场(B ),看看当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时,原磁场的方向与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是否存在简单的关系。如果找到了这个关系,利用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就可方便地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了。学生完成表格最后一行,并在图上作出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最后找到了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和磁通量变化及原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曾志旺.探究教学中的假说及其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35(6):5-8.

第3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模式; 会计信息系统; 探究式学习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81

[中图分类号] G642;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122- 02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人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教育正是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因此,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教育的最本质要求是使学习者得到尽可能完善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学习,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潜能被压制下来,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国内外的教育界都在努力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由灌输式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教学模式转变。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基于技术的教学模式或数字化/信息化的学习模式。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它是技术丰富的教学环境,是直接建立在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框架基础上,包含相关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教学模型。其旨趣在于:发展学习者适应信息/知识时代所强调的素质;变革学习方式;关注高阶能力和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应用。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宗旨下对现行课程的教学进行变革是历史的需要。

1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一个主要宗旨则是要通过支持学习者的高阶学习,以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所谓高阶能力,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解决劣结构问题或复杂任务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形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十大能力。而所谓高阶学习,是指运用高阶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应当以培养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为导向,帮助学习者去主动地、有意图地、合作性地学习。

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就学习该学科本身而言,要求学习者必须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原理、程序开发、会计学和管理学的综合应用,还要能熟练操作流行的商品化会计软件。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上马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会计工作的电算化,这也使得学习者为了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必须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数据库开发维护的知识,要求很高。但是,目前各学校会计信息系统的课程目标就被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理论型,重点讲解系统的理论,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脱离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走出校门后难以适应;另一类为实务型,重点讲解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这类学生与前者相反,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一旦具体运用中,软件出了问题,就会束手无策。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不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因此,结合信息化教学的指导,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为指导。具体到本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操作的能力,能够熟练操作会计软件并能掌握其业务流程和开发设计理念,能够进行系统维护,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既懂网络技术又懂管理思想的复合型人才。

2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

2.1 教学内容应当体现综合性/跨学科特征。

(1) 凡是接触过会计信息系统的人都知道,它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支柱,这也意味着它与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近年来基于ERP的财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这方面的体现尤为明显。然而在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中,对于这种思想的传导并不明显,从而造成学生容易养成割裂地看待事物的思考习惯,缺乏系统的观念和全局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一定要体现出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使学生能够真实体会现实生活中会计知识与企业管理、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方面知识的综合。

(2) 目前在各大高校中这门课程的讲授一般采用的是课堂理论讲授与实验室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往往是课堂讲授理论框架结构及操作流程,对于操作性很强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无法积极主动地掌握。实验室实践应用过程中,学生只能跟随教师按照具体的操作步骤机械、呆板地处理实验数据,只求实验结果准确,而不能真正领悟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理念。这就使得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适应不同会计信息系统环境的能力较弱。因此,在进行实验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开设常见财务软件操作实验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会计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实验和系统维护的实验。

(3) 由于社会需要的是既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又懂得企业管理和财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中,应该涵盖这几方面的知识。但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往往过于专注财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第一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便是由于教育部的要求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但也仅仅满足于应付考试而已。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模式,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尽可能提高该方面的实验动手能力。

2.2 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

(1) 理论教学方面,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教材的选择方面,一本好的教材能够使学习者得到很大的帮助,选了一本好教材就是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信息化教学模式做出了第一份努力。综观国内会计信息系统或会计电算化教材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为主线,其理论性较强,实践操作性较弱;另一种是以会计软件的上机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性较弱,实践操作性较强。但是,不管是那一种类型的教材,甚至是在教学中实际上采取了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也未能收到所期望的效果。问题在于ERP的基本知识、电子商务、网络财会、网络审计等人们急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会计信息系统教材中介绍得非常肤浅,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想详细了解和掌握的求知欲望。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改革的同时,自己首先要成为“发展中的专家”、“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不断补充相关的前沿知识,并给予学生将新信息与先前的知识联系起来的帮助,从而发展学习者学会学习的能力。

(2) 实验教学方面,一方面要注意商品化财务软件的更新,近年来伴随信息化进程的步伐以及管理理论的发展,我国的商品化财务软件不断更新。从单一功能软件,升级到综合性软件;从单机版,升级到网络版;从单纯的财务软件,升级为基于ERP管理理论的企业管理软件。因此,在实验教学方面,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验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就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用友或金蝶ERP财务软件而言,不仅应使学生体验到ERP财务软件的账务处理功能,还应该体验到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从而对整个企业管理的业务流程有深刻的理解,这将有助于学习者通过综合性实验有效提升学习的兴趣,并对适应社会需要有较大帮助。

(3) 要注意实验形式的更新。在ERP环境下实验体系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ERP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以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秉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现行的ERP系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复杂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ERP实验中心,它可为学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提供软件、教材、实验资料、企业案例等解决方案。

2.3 教学内容应充满挑战性与趣味性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习者布置的学习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复杂度,且需要持续的学习时间。这样学习者要想成功完成这种学习任务,就需要不断延伸他们的思维技能和社会技能。因此,可以考虑引入ERP沙盘模拟对抗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增强,同学们扮演企业实际中各种角色,体验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效果评价

由于信息化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科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考核应该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在考核方式方面,采用过程性考核结合期末考核,期末考核又分为笔试考核和上机考核两部分。在平时的学生上机实践过程中,每做一个实验,需要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中的流程、问题、对策做出说明,以评定平时实践考核的成绩,这一部分成绩可占总成绩的15%;而在平时的理论课教学中,对有关知识的学习探究情况,可占总成绩的15%;在期末考核时,编制一套较简易的账套,进行上机考试,并按上机完成的情况给出考试分数,这部分成绩也可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核的笔试考核部分可占40%,重点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冀生. 以人为本与教育创新――21世纪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质量[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3).

[2] 钟志贤. 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 张媛媛,梁东.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现状和改革构想[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4):123-125.

[4] 徐玮. 论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模式的优化[J]. 财会月刊,2011(15).

第4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

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

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第5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

一、过渡阶段

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二、正常阶段

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三、提高阶段

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四、完善阶段

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第6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认知学徒制 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41-02

1.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然而客观地讲,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就业水平包括薪资待遇都不是十分理想,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特别是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要解决这个当务之急,其根本就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制度设计,在这个当口下,源自西方的认知学徒制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理论视域和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现实抓手。

2.认知学徒制的内涵和特征

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认知科学家科林斯、布朗和纽曼基于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提出了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模式。

根据国内学者的总结和归纳,认知学徒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认知学徒制将重点由过去对知识的简单获得,转向关注专家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复杂现实任务时所需的思维过程以及认知策略。

二是将专家完成问题求解和现实任务的思维过程和操作演示可视化,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以及与专家的互动,了解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三是将学校课程中复杂的知识和内容置于多样化、社会化的情境中,学生在这种情境下能够不断变化观察角度,进行反复学习,独立的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高技能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技能内涵以及技能运用的深入学习,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浓厚兴趣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3.认知学徒制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的比较优势

3.1认知学徒制改善了高职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脱节的困境。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然而在我国受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了对学生元认知能力和策略性知识的培养。单一的课堂学习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更无法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认知学徒制的出现正是解决这一弊端的有效方法。通过专家创设的现实工作情景,将个人的知识与社会实践互动起来,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2认知学徒制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特征是入学前起点较低,入学后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明确,加上传统职业院校采取的大众化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发展。认知学徒制中,专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情境设计,在学习过程中给与指导、示范、修正等,使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所在,建立专家和自我评价方式,树立自信,激发内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认知学徒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认知学徒制中,由专家创设一定的现实工作情境,将知识体系与社会需要对应起来,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具体情况的指导和观察,鼓励学生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在这样一个认知过程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专家的高阶思维过程,经过最初的教师和专家支持阶段后,逐渐的学会运用高阶思维能力去深入研究探索新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技术能力掌握水平都将有很大的提高。

4.认知学徒制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四维”建构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要将认知学徒制全面地应用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当中,从当前看必须从学校、企业、专家(教师)和学生四个维度去着手建构。

4.1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改革是将认知学徒制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制度前提。我国高职院校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特有的以职业教育为中心的高职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却发现高职教育在某些方面慢慢了驶向了与高校教育同质化的轨道,失去了自己本来的特色。高职院校要在未来的改革竞争中崭露头角,扩大竞争优势,拓展竞争层面,必须要以更加清晰思路和更大的工作魄力来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加快建立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创新型的有效机制。认知学徒制在某种程度上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不谋而合,而且存在着进一步融合上升的空间。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推动认知学徒制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有机整合。

4.2企业的有效参与是将认知学徒制从理论变为现实的物质保障。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不同,认知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注重企业这一重要维度的参与,并在观念上,将其作为主导。特别是当前,在很多高职院校实训设施建设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场地、人员和技术优势,来推进认知学徒制是最为现实的选择。然而“校企合作”不仅仅只是一张简单的合作意向书,其更体现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学校配合职业培训、双方共赢、惠及学生的教育思想。学校和企业双方应结合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状况,由企业向学校提出人才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学校结合教育方针政策和自身资源情况与企业共同编制教学培养方案,由企业提供实训场地、资深技术工人(即专家)、培训设备及实训内容和考核等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完成整个职业教育的过程,从培养计划制定到教学再到评价和考核,全程通力合作才能打造出双方都满意的优秀职业技能人才。

4.3专家(教师)的指导、传授和引领是将认知学徒制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关键要素。在认知学徒制中,关键是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专家(教师)队伍,其亮点就在于对传统培养方式的改革。比如可以采用校内教学与企业实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学校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由企业负责提供和挑选资深技术工人作为专家,学校授子专家们一定的教育教学权利和义务,也对他们进行考核和监管。每个专家需要带限定数额的学生,师徒比例不能过大,以免影响培训质量,使师徒培训流于形式。学校在学生接受培训期间,可派指导教师跟随,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安全情况。学生们在单位中要跟随师父学习计划内容,并达到一定的学时数,对特定的技术领域,专家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限和形式,以达到学生的技能掌握标准为最终目的。

4.4学生将所学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工作实践是将认知学徒制从理论变为现实的核心环节。在实践过程中中,学生一方面要置身于工作现场或模拟真实场景中进行实践演练,由专家(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撑和帮助,让学生承担尽可能多的任务,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另一方面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一种主动学习的态度,按照自己的认知方法积极思考和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努力将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推理或问题求解的过程和策略清晰地表达或阐述出来,同时学生要积极进行观察、反思和发现,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5.结束语

如今,认知学徒制已经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以及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职业教育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认知学徒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情境学习和实践认知;同时,认知学徒制作为一种教学环境设计思想,强调从学校、企业、专家(教师)和学生四个维度去着手建构,从而更好的应用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中。总之,认知学徒制作为当今社会产业和教育并轨发展的一个产物,已经为社会经济发展、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今后的教育改革进程中,我们依然要遵循认知学徒制的核心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和更新现行职业教育制度,以更好的发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晶双.信息技术环境下认知学徒制教学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辽宁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2010.

[2]滕亚薇.认知学徒制理论在网络学习中的策略设计和应用研究 [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河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2010.

[3]杨海存,夏金星.认知学徒制在高职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1):62-65.

[4]张爱琴.学科教学的本源回归――试论认知学徒模式对学科教学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4):41-44.

[5]高文.认知学徒制――一种基于情境的有效学习模式 [J].外国教育资料,1998(5):14-19.

[6]沈立煌,王芳.认知学徒制――高职实践教学新模式[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3-4.

第7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浅层学习;深度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22-04

【作者简介】夏季云,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1)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江苏省名教师。

一、探寻浅层学习普遍存在的原因

现实教学中,有一类教师比较倾向关注自己“怎么教”,在信息传递或呈现方式上,想方设法,绞尽脑汁,费尽心力,丰富了“教”的内涵,教师占据主导;另一类教师倾向关注“教或学什么”即内容,竭尽自己之能事,只关注了学习信息轰炸式的输入,至于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的状况几乎无法顾及,内容占据主导。前者体现了教师立场,后者体现了内容立场,两者忽视了学生立场的主体地位。正因如此,当下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听得最多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把书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但事实上看到的更多的是知识点简单罗列、方法的生硬灌输,而教学能真正地从科学的角度切入、引领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方法并形成学生自己的理解等等行为却少有发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所要教的内容,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经常被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不能实现深度学习,教师没有真正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理解并形成能力。正因如此,教育饱受专家、学生及社会的诟病。问题的根源是教育思维主导了教师的教学,它是知识本位和应试为上的理念导致的必然产物。

学生都本能地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赏识,现实的课堂中仍有许多教师不去考虑学生的反应和需求,以自我固有经验的认识一成不变地去实施教学,对学生的认识和需求想当然,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不充分尊重学生实际预设教育目标。借用2015春晚的一句经典语录: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教师立场的实质就是太把“我们以为的”强加给“学生以为的”,导致学生立场得不到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缺失和枯竭。

学生立场得不到尊重的主要根源是:错误理解了学习的价值,片面地认为学习只为了应对当下的纸笔考试。

从宏观层面来看,首先,由于高考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几乎所有人都明白高考无法绕越,加上高考选拔由于时间紧、人数庞大的客观原因,本来设计的一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折扣,先进的理念无法落地,追求的价值无法得以充分体现。其次,现在的选拔仍只能是纸笔考试,教育的评价还更多地体现在分数的评判上,这也是教育“两张皮”现象及素质教育理念不能落地的根本原因。最后,专家对教育的设计超越现实太多,很多理想的措施总是无法在现实中落实,这也是导致基础教育受到社会大众诟病的重要原因。

上述种种带来的结果是学校教育为了应试教学,碎片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具体来说就是:学校教育无法与现实抗争,对教师来说只能是考什么、教什么,对学生来说只能是考什么、学什么。

以高中物理为例,因为高考不考实验操作,有的学校实验教学几乎空白,盛行“做实验不如看实验,看实验不如讲实验”;有的学校生源质量层次略低,学生对高考等级要求不高,这样的学校就采取选择性教学,舍弃物理中一些难度大的主干知识,如“动能”定理不教不学,选择一些考试要求低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如对要求低的选修模块花大力气,甚至把需要“理解”的内容上成了“记忆”的要求,根本谈不上素养的发展,这种情况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存在。这一现状的实质是教学没有体现学生立场,导致浅层学习普遍存在。

二、理解深度学习的概念、特征和价值

1.“深度学习”的概念。

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基于学生阅读的实验,针对孤立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的浅层学习,于1976年首次提出关于“学习层次”的概念。浅层学习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是一种低级认知技能的获得,涉及低阶思维活动;而深度学习则处于高级的认知水平,面向高级认知技能的获得,涉及高阶思维活动。

在我国,黎加厚教授等(何玲、黎加厚,2005)学者认为,深度学习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在基础教育领域,深度学习是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基于真实情境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

深度学习要求从教师立场、内容立场向学生立场转变,教师要从满堂灌向少讲转变,更多地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让学生自主攀登而不是背着学生攀爬。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视域来看,实现深度学习是l展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

2.深度学习的主要特征。

第一,理解学习。深度学习强调的是对知识、概念的理解而不是记忆,通过学习能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而非表象,从而加深对深层知识和复杂概念的理解。

第二,内容统整。学生学习的文本要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开放性、系统性,文本应当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地图,基于文本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能检测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自己到了哪里。通过学习文本,学生在同化、顺应中将新信息与已知概念和原理联系起来,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引起对新的知识信息的理解、长期保持及迁移应用。文本的层次性、开放性为解决学习的差和异奠定了基础,文本的系统性为学习的完整性提供了保障。

第三,自主建构。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建构才会真正掌握知识,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为学生学习搭好脚手架,教师在合适的机会对学生提供最适切的帮助,而不是拖着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进行内化,主动建构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

第四,迁移运用。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对学习情境深入理解,对关键要素的判断和把握可以在相似情境“举一反三”,也能在新情境中分析判断差异并将原则思路迁移运用。

3.深度学习的价值。

浙江省长郡双语实验中学教科室从“记忆方式”“知识体系”“关注焦点”等八个方面对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作了对比(见下页表1)。

从对比中不难发现,深度学习不仅要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更要考虑“为什么教这些”“为什么这样教”,这是在思考教学背后更深层的意义,从而逐渐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深度学习不仅需要恒心、毅力,也需要适宜的方法与措施。学生只有通过深度学习方能将碎片化、片段化、浅表化的知识转化、整合,形成知识体系和结构化知识。

“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化与攻坚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4.深度学习的流程。

深度学习要真正发生,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为自己画像,正确认识自己;其次是找准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再次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熟悉学习路径,选择合理的学习素材并利用各种资源;最后是运用各种方法检测自己,学会总结和反思。具体流程如图1。

三、实施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只有立足“学”,才能弄清楚“教”。所有关于教的问题的思考和设计,都应基于学生立场,从课程的视角,以对学的理解和把握为基础,否则,教就可能成为背离学的规律、脱离学的目的的无实际效果和意义的活动。为更好地实现深度学习,还要把握好以下五种策略。

1.预评估。预评估是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估,涉及学生已有基础、学生身心规律、教育规律、学生兴趣及志向等,预评估要突出“精”和“准”。以高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复习为例,通过以前的学习,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已经熟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能够熟练解决常见情境下的动生电动势及感生电动势的计算及方向判断。以下三种情况可能对学生还是有难度:导体棒切割长度变化、磁场区域为非匀强磁场、切割速度为变速运动。学生对影响感生电动势的两个要素存在以下情况的学习还是有难度:磁感应强度非线性变化、在变化磁场中部分导体电动势大小。当电路的面积和所处区域磁场同时发生变化相关电动势的计算有困难。

2.确立高阶学习目标。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最大区别。从布鲁姆分类目标教育理论来看,当下应试背景下的学多数停留在“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层面,教师应该将高阶思维的发展作为学习目标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要始终将“分析、评价和创造”作为学习目标的重点关注。当然,关注“分析、评价和创造”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一定是基于“记忆、理解、应用”基础上的。

3.整合学习内容。学生以碎片化的形式将知识存储于记忆中,学的越多负担越重,而且遇到新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在高三的复习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要将知识串成线,织成网”,但在教学实施中无论是学生的文本材料学习还是课堂实施仍以片状化的知识为主要特征,最终的结果是学习过程没有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连接,新知识没有进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慢慢就会出现问题解决效率低、效果差的现象。只有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从知识发生的内在规律出发,将孤立的知识要素连接起来,将知识以整合的、情境化的方式存储于记忆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提取、迁移和应用。

4.创设真的情境。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要将自己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情境中,通过积极参与具体情境中的社会实践来获取知识、建构意义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它是一种隐性特征,因而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情境之下,真实的情境具有综合性、全面性,问题的解决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小组,涉及的知识面广,问题具有开放性,知识的应用具有系统性、开创性,是一种建构性学习,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迁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5.与目标匹配的评价方式。从动机心理学角度来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树立评价不是为了证实而是为了改进的评价理念,为实现教学评价的升值,只有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前提下,设计围绕目标可能实现的评价任务,再针对评价任务设计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流程,从系统的立场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过程评价、发展评价是教学教程中的重要评价方式,及时反馈是引导学生深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积极评价是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因而当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最终成果时,反馈就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当然对高三学习而言,终结性评价也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崔允t.学历案: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6-06-09.

[2]杨文荣.基于学生立场构建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5(20).

第8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

一、划分能力培养阶段及目标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 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 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教学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基本任务,使学生达到学业水平测试的能力要求。

3 提高阶段。学业水平测试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 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

重点知识结构化一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难点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一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用考试或考查的方法及时检验本阶段的能力培养结果。着重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命好考查试题。尽可能多地覆盖各知识点中的能力要求内容。可采用个别或部分抽查和全体考查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又可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习和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9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范文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 陈卫华

【论文摘要】:本文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认为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探究能力应分阶段进行,并把它分成初级阶段、形成阶段和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分阶段 探究教学 探究能力 探究活动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究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而探究教学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这就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对如何开展探究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认为中学阶段可采取分阶段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的策略,让学生逐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思维习惯。根据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大致可分为下面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级阶段

在此阶段,考虑到低年级的学生知识能力有限,主要安排一些观察、测量、绘制图表、简单小制作、通过报刊、网络收集和处理数据等简单的探究活动,以及介绍一些科学史上的探究范例,以训练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所需的基本技能,并了解探究的基本过程,同时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让其学会使用长度、时间等测量工具,学会画全班的身高、体温等直方图。另外,教师在演示实验时所选的实验器材要尽可能取自于生活实践中比较常见、相对容易得到的器件,有的可能是玩具、废旧物品等等,要尽量符合低成本实验的思想。例如在演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时,不用课本上实验器材,我只用一只注射器,一个电子发音器来演示。课外预习时,让学生通过自己寻找一些实验器材,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装,如在验证单摆的周期时,提问学生能否用生活中的小器材来做此实验,有个学生拿出一个跌打药丸空壳、一根细长线、一支钢笔、水和细沙来做此实验。这样让学生感到“瓶瓶罐罐当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的乐趣,感受到实验贴近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使学生了解到并不是只有实验室中的高精仪器才能做实验,并不是科学家才能做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适时介绍一些科学史上的探究范例,如介绍伽俐略观察教堂的吊灯而发现单摆的等时性原理等,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其实就在我们周围,只要细心观察和思考,生活中随时会有物理问题,并且有些是我们能够解释的。

只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了解了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才能为以后的探究打下深厚的基础。在此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都是有限的,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本节课的内容无关、设计的实验甚至荒唐可笑,教师决不可嗤之以鼻,而要积极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至少要保护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其实,科学发展本来就是如此,充满曲折和荆棘,要让学生体验人类认识自然的艰辛过程。

二、 形成阶段

当学生掌握了探究所需的一些基本技能,并了解了探究的基本过程以后,可以给学生安排探究课题的某一部分,或者是完整的单因素探究课题,教师给予一些指导,以重点训练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简单的实验等收集数据、解释数据、提出假设、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使学生认识探究的内涵。

(一)、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当然,此前学生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由自己来探究问题的水平,而发现问题和找到症结所在是探究赖以进行的前提,因此,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借助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景,并从中引出问题,如“揭开色彩的奥秘”一节内容,问:雨过天晴的彩虹为何是彩色的?

2、借助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景;这样例子比较多,不必赘述。

3、通过陈述故事的方式引出问题。在讲述“浮力产生的原因”时,教师可讲述俄罗斯“库尔斯克”潜艇或中山舰沉没和打捞的过程。

4、通过类比等方法合理地将学生当前无法解决的、需用将要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引出,提供给学生思考,以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如教“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大家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压强,而气体和液体相似,可以流动,且没有一定的形状,那么,气体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压强的作用吗?如果气体也可以产生压强,这种压强又有什么特点呢?是否和液体一样遵循相同的规律呢?

5、以常见的思维定势引出问题。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有力物体就运动,没有力物体就停止运动”这种思维定势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深蒂固,教师可以反问:难道这种说法真的是正确的吗?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二)培养学生大胆地猜想和假设能力

提出猜想和假设是探究的核心,以后的实验探索都要围绕着猜想进行,因此,在此阶段还应培养学生大胆地猜想能力。猜想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使问题进一步明确化;使实验有了明确的目标;产生悬念,维持了动机的强度;启发直觉思维。当问题不够具体、不足以激发和维持实验动机的时候,或者指向性并非唯一时,应更多地运用猜想。教师可以适当穿插“假说和猜想”和许多重大发现之间的关系。如当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用α粒子轰击原子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粒子被散射,而极少部分呈大角度散射甚至180°散射,由此卢瑟福大胆提出猜想,原子的内部可能不像汤姆生说的那样,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可能集中在很小的核上,有了这样的假设和猜想之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核的发现奠定了基础。猜想决不是胡思乱想,其根本点应该建立在实验现象上,通过实验条件的变化来判断探究的问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提醒学生关注实验现象,注意实验条件的变化等,让其能从复杂的实验现象中去伪存真,帮助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以便进行大胆地猜想。当学生的猜想五花八门,师生“沉浸”在许多问题的氛围中时,教师应综合各式各样的问题,略加筛选归纳,然后正式提出和本课有关的若干问题。

(三)培养学生实验动手的能力

实验是探究能否真正完成的关键,因此,还需要再次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探究的角度来看,实验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接获得事实证据。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性;简易方便,可见度大,效果明显;演示过程中要讲解指导,如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步骤,与此同时渗透物理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体会物理实验应该如何进行。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有了假设和猜想作为铺垫,有了前面筛选出来的问题,学生便跃跃欲试,他们极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时,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必须通过实验途径来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如果立即让学生去设计验证的话,学生往往会面对眼前的器材感到茫然,可能出现思维的断层,有的学生草率地应付过去,到时人云亦云,事倍功半,课堂效率低下。设计什么样的实验呢?这时教师又要发挥“导”的作用了。点拨一下,并把实验设计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切记,是“导”,不是“灌”。教师绝不可把实验过程彻头彻尾地讲述一遍,然后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这样就“剥夺”了学生自行设计的权利,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培养学生收集数据、解释数据、作出结论的能力

科学家在探究中要花大量的精力收集证据,并以以此为基础解释自然界的运行机制。在课堂教学的探究中,证据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所以可说,证据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识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现象,忽略数据的处理和规律的得出。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设计表格做好实验记录,当实验无法得到相应的数据或现象时,应提醒学生检查实验有无错误,或者实验本身无法获取的,应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其它途径获取。同时引导学生根据现象找出本质,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并将实验结论与自己的假设猜想进行比较,以检验假设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味认知过程的甘苦,深知每一个物理规律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收集数据、解释数据、作出结论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交流评价的能力

交流评价是当今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家就是通过交流评价把自己的研究情况告诉别人的,以获取反馈信息并加以不断修正。因此在交流中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评价中培养学生之间的互信精神。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成果之后,很想把自己设计的“产品”推广给其他同学,得到其他师生的评价。有的小组动手实验能力较弱,思维相对滞后,他们也想知道别人是怎么完成的,是不是还有比自己更先进的方法。总之,学生都有被评价的需要。此时,教师应抓住这一课堂心理特点,适时地让学生把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实验后得到的结论相互交流、讨论。通过让学生自评、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有时甚至请校外专家来评,培养其交流评价的能力。

课堂上由于受接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问题不一定能彻底解决,同时对课堂问题的引伸拓展、深入探讨还会引发更多新的问题,需要留在课后让学生反复思考、甚至实验验证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遗留”一些富有思考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使教学延伸到课外,把探究问题的创造性活动引向深入,形成“余音绕梁”之势,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形成阶段是形成学生自行探究能力的关键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放手优等生,指导中等生,帮助差生,使探究教学能全面开展。

三、 提高阶段

在学生对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就可安排有关控制变量、建立模型、设计实验等难度较大的活动,包括完全的和开放型的探究,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变压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带进实验室且没有让学生带课本,只是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至于电压、电流与原副线圈的匝数关系教师只字不提,完全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索。这是个要求较高的探究课例,在一个等式中存在四个变量,要求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索。学生当然想到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方法,选用交流电压电流表、可读线圈匝数的变压器和电阻箱及学生交流电电源等器材来进行探索,自行设计表格,整理数据,从数据中得出规律,与同组同学进行比较交流,与自己的猜想进行比较,此时教师介绍课本上的结论,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仅进行宏观调控,处理好探究活动所花时间与教学进度的关系。教师只有在学生的提出的问题发生较大偏差、猜想完全离轨时,才给予适度的点拨、启发和评价,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调控学生思维程序,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升华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能力。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开放型探究课题显得尤其重要,更应完全放手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培养,探究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后继学习能力才能得以真正形成。

三个阶段教学中,初级阶段是基础,形成阶段是关键,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提高阶段是提高和创新阶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学习习惯。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