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工程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形势;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
一、前言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在这个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土木工程专业所培养的都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比如说,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要能够对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矿井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给水排水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1]。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前景和发展方向。
二、土木工程专业的解析
土木工程虽然是很古老的一个专业,但是仍然适用于当今的社会。在我国古代,土木工程的建筑材料都是石头和木材,而现今的土木工程建筑材料更多的是钢筋和混凝土,土木工程的得名也就是从此出而来。我们的祖先们能够利用朴素的木头和石头等简单的材料,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不朽的建筑,比如我国的故宫建筑群、长城和古希腊的各种神庙教堂等。这些不朽的著作就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典范代表。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随着前辈经验的积累,土木工程专业的理念已经焕然一新,现今已经有很多举世瞩目的作品。比如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宏伟的钢结构和游泳场馆水立方的薄膜结构等,都代表土木工程这个古老专业的现代化方向。
三、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如果没有土木工程,我们日常生活就不能够正常进行,可想而知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我们居住的房子,乘坐的地铁,城市轨道的交通,南水北调等重要项目都是与土木工程专业挂钩的,这些建筑设施的实施,都需要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来完成。
根据以往的就业情况研究结果来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80%的学生都会选择本专业进行工作,就业方向很好[3]。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就更加宽广,属于乐观型的就业专业[2]。总体来说,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有工程技术方向,设计、规划及预算方向,质量监督及工程监理方向,公务员、教学及科研方向。其中所涉及的行业也是多种多样,比如说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科研院所等。就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中国的城镇化、城市化发展速度非常快,需要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学生在未来几年里的就业形式非常乐观,这是不容置疑的。
四、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探讨
(一)新形势下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潜能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就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和书本以外的内容,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宽阔。通过老师对土木工程知识的提炼和改进,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补充和拓展更多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和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这个与经济直接挂钩的行业确实给毕业生就业做了很高的保障。如果国家经济不景气,就会影响大量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就会直接使我国的经济出现下滑。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使得我国很多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乐观。但是依据我国现今的发展情形来看,我国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还是很好的。在这么好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 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专业课堂教学
这种应用形式大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直接的替代了传统的粉笔和黑板的教学工具。以往的教学当中,老师都是利用仅有的课本和教案,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这种口头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和老套,教学条件也有一定的限制,这种枯燥的讲解教学方式,严重的挫败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3]。虽然专业课老师也在努力的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但是由于教学条件和教学技术有限,并没有产生一定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中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老师进行的,学生只是出于被动接受式学习的地位,没有考虑过学生的感受,学生对土木工程学习就更没有了兴趣和激情,甚至会对其产生厌恶感。但是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这些不良的现象和状况也就大大的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技术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也明显的提高了,有利于学生日后就业。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这个网络和信息技术发达的大背景下,多媒体教学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浓烈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老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呈现出大量的信息,基本上就取代了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给老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消化和记忆。通过多媒体教学,老师从传统的学习主体转变成了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做学习的主人。老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增加了师生的互动,帮助学习思考问题,与学生一起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大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土木工程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对策
1.转变学生自身的想法,打造科学就业观 。毕业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毕业以后才能更好的选择工作,能够理智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能够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工作岗位当中。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就业方向上浪费的时间与精力,能够让毕业生对自己日后的工作,有一个大的方向上的把握,以及宏观上的掌控。还有利于给毕业生提供自己发挥能力的一个空间。
2.增强学校教育和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复合型社会人才。根据我国目前的大多土木工程院校的教育情况来看,培养出来的人才远远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够满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学校应该改变教学模式,给学生打造一款全新的教学环境,让毕业生能够学有所用,让教育能够教有所用,真正发挥出教育的意义。土木工程专业,可以说其就业前景是非常广阔的,那么,就需要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学校要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学生也不要仅仅局限在学校原有的教育体制当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给学校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意见,加强自身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3.摆正自己的心态,培养良好品质 。毕业生最大的就业市场就是施工单位,虽然施工单位的h境很艰苦,要求技能高,使得很多毕业生不敢进行尝试。但是,只要在施工单位坚持下来,可以看出毕业前景非常广阔。因为在施工单位实习过后,能够加深毕业生对土木工程的理解,能够让毕业生熟练掌握各个工程的环节,让毕业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能够让毕业生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应用在施工当中。毕业生一定要有好的心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够在土木工程专业中,有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提高,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而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前景广阔,依据我国现今的发展情形来看,我国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还是很好的。在这么好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在新形势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占得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叶凌翰.浅谈我国土木工程就业现状和可持续发展[J].商,2014(52):28-29.
[2]李思扬.浅谈土木工程就业前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6):71-72.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就业;SWOT分析;对策
自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工程项目开始与国际接轨,项目管理的作用愈发突出,并且正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我们的建设工程管理领域急需既有工程技术又精通管理业务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作为教育决策者,应如何为本科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空间?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正视本专业就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旨在通过调查问卷搜集相关数据,运用SWOT法科学分析青岛市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形势及发展趋势,为大学生的就业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工程管理专业就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Heinz Weihrich)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这种分析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决策性结论。
本文是针对青岛市工程管理专业就业这一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SWOT法客观分析其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并列举出来按矩阵排列,最终讨论得出相应结论。这种方法可以对我们的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从而制定相应对策发扬优势,弥补差距。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课题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一套是适用于青岛市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的关于课程设计、就业态度、自身的就业优势与劣势的调查(本文称之为问卷一);另一套是适用于青岛市相关企业(如房地产公司、施工单位、监理公司以及相关其他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关于本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以及就业现状的调查(本文称之为问卷二)。
根据我们掌握的青岛市高校和相关企业情况,调查了青岛市八所高校,发出问卷一400份,回复问卷340份,回复率为85%;走访了青岛市8家企业,发出问卷二150份,回复问卷120份,回复率80%。据统计共获得7050个有效数据。
(二)分析工程管理专业结构自身存在的就业优势
1. 工程管理专业是复合型专业,就业面广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综合性、交叉型专业,是以工程力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基本知识为背景,以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营造制度与建设法规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学科。毕业生若具有相应的工程技术,熟悉和掌握建设产业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及现代管理方法,便可以有多个就业方向选择。据问卷二我们了解到本专业就业方向如表1所示:
表1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2.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可观
工程管理专业包含多个方向,如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投资与管理、建筑业与建筑企业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现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自著名的鲁布革工程之后,项目管理给我国建筑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国内建筑企业对于工程管理愈加重视。2007年11月8日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津召开,据统计2006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营业收入中,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收入占到52.0%,全国工程监理企业的营业收入达376.54亿元,其中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收入达33.98亿元,有11家监理企业项目管理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我国项目管理正在发展,这也将给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建筑领域,我国只是将管理实施在施工阶段,对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及设计阶段不够重视,然而成本、质量控制的有效阶段正是在项目前期。也正因此,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和认证多偏重于施工和监理方面,忽视了对业主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认证,所以素质普遍偏低,这样不仅会造成经济成本的扩大,也很难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综上所述,我国的项目管理业务必须扩大,这是发展的要求,随之需要的管理人员也会越来越多。
再者,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会开发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规模越大,质量、成本、进度以及安全方面的管理会越复杂,所以会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对整个项目实行系统化管理。这样就会为精管理、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项管理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工程管理专业自身存在的就业劣势分析
1.工程管理专业是一新型专业,没有完全得到企业认可
工程管理专业出现在1988颁布的专业目录中,相对于土木工程类专业,还算刚刚起步。问卷二调查结果显示,80%的企业人事部负责人不知道工程管理专业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在招聘会中建筑领域的大多数企业对于本专业也没有列出专门的招聘信息。本专业是新型专业,往年毕业生的任职情况还没有得到广大企业的认可,所以相对来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偏少。
2.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多而不精,处于粗放型阶段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土木工程、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在本科阶段有限的学时限制下,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很难将知识进行深入学习,相对于土木工程、经济类专业的就业竞争力不够。问卷一调查结果显示,85%学生普遍反映学得知识过于笼统,不够精湛,因而就业信心不足。
3.高校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素质达不到实际工作要求
实践性强是工程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主要特点,作为一个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发现工程进展中的有关问题,才能提出决策和实施控制管理。问卷一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实践性课程较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工程管理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其学分总共为25分左右,根本达不到充分掌握运用专业知识的要求。所以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不高,缺乏工作经验,在找工作过程中常处于被动地位。
(四)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机会分析
1. 政策效应有利于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率
当今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非常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从地域来看,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建筑市场相对饱和,而中西部土地供需相对宽裕,且房地产发展滞后,随着西部建设的不断加快,其建筑领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加大,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同样紧缺。
现今国家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为促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解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难问题,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下乡,支援农村建设。青岛市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七部门《关于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鲁人办〔2008〕82号)精神,今年将继续招募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医、支教、扶贫工作,共招募120名。本专业学生完全可以选择农村就业,支援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这是大学生就业的新出口。
由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紧迫,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如可以减免税费和小额贷款,给于创业培训补贴,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许多高校也创建了相应的创业团体、协会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优惠政策,自主创业。
2.高校逐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国家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定期对高校进行教学评估,为支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央财政设立“质量工程”专项基金。有了财政的大力支持,高校的教学水平将会有更好的提高空间。
由恩格尔定律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应当越来越高,其中最能证实的是每年高校的学费收入占GDP的比例(如表2所示)。
表21993-2004年我国高校学费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情况
近几年我国的高校学费占人均GDP 的比例已达到45%左右,所以教育消费是以后的消费热点,这样有利于高校规模的发展,有利于专业学科的建设,从而可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威胁分析
1. 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增长,就业压力加大
从教育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知,自1999年我国高校第一次扩招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就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若没有近几年政府的就业优惠政策,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工程管理专业每年也都在扩招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据问卷一的调查数据,青岛八所高校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人数增长如图1所示:
图1:毕业生人数增长分析图
2.金融危机对建筑业的冲击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做直接影响的就是建筑业。许多大型的工程项目被迫停止,房地产市场处于衰退期,许多企业开始裁员,所以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很不乐观。
本课题组根据当今青岛市建筑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和毕业生增加人数,就08、09年的就业率预测10、11年的就业率。如图2所示:
图2:毕业生就业率
从图2中可以看出由于金融危机的原因,09年的就业率明显下降。经专家预测,这次金融危机的持续时间在3年左右,到2011年就业率会有所上升。但毕业生就业率的增加远低于毕业生人数的增长率,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就业政策出台,我们的就业前景仍不乐观。
3.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对西方国家就业机会偏少
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出现一个贯穿项目全过程管理的专门管理企业,这也是我们项目管理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形成规模性的行业很难壮大这一学科的发展。国内相关企业数量太少,不能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且相对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国外项目的竞争能力很差,很难立足于国际市场,所以通过扩大国外市场缓解国内就业率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二、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SWOT矩阵的构建及策略分析
根据上文的系统分析,本文得出青岛市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SWOT矩阵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SWOT矩阵分析
(一)实施SO战略
SO战略是发挥工程管理专业本身的优势,借助目前本专业的就业机会,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可供选择的战略包括:①充分利用工程管理专业的多方向化,响应国家政策,到中西部、农村地区支援其基础设施建设,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②工程管理的发展前景可观,毕业生利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从本专业的各个方向自主创业。
(二)实施WO战略
WO战略是利用外部发展机会,改变专业自身的劣势。可供选择的战略主要有:①高校应抓住国家支持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机会,加快工程管理专业由粗放型阶段向成熟型阶段迈进的步伐。②高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办出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特色。③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好高校的优越教学环境,积极参加学习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
(三)实施ST战略
ST战略是发挥专业优势,减轻外部威胁。可供选择战略主要有:①工程管理是复合型专业,涵盖了土木工程、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就业弹性较大,在就业时可以选择与本专业相近的工作。②在就业时可以暂时找比自己期望值低的工作,金融危机过后,建筑业会很快复苏。③工程管理专业前景可观,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可避开经济危机的影响。
(四)实施WT战略
WT战略是减少专业自身劣势,回避外界的威胁。可供选择的战略主要包括:①鼓励在校生主动与企业相关人员沟通,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完善自己,进而推销自己,提高本专业的知名度。②将工程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分方向设置,培养专业性强、素质高的人才,使尽可能达到实际工作要求的标准。③我国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使其更加科学有效,这样将会带来给多的就业机会。
三、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要全面地、系统地、清晰地分析影响本专业就业的内部、外部因素,在专业的发展中扬长避短,在求职中规避威胁,发扬优势。我们要运用SWOT分析的战略,不断完善整个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可靠地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鲁成、苗红 等.我国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 陈晓毅.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广西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教育,2008(8).
[3] 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4] 叶逢杰.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及其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7).
[5] 蒋卫平、喻可泽、杨正勇.浅议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J].项目管理技术,2008(11).
[6] 袁桂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华建设,2008(10).
[7] 夏玉英.浅谈完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途径[J].山西建筑.2008(11).
[8] 李硕豪.基于SWOT 法的甘肃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结构分析[J].价值工程2008(9).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精密机械制造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精密测控与系统等。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主要实践性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仪器、电子技术、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2、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3、新能源;
4、计算机软件;
5、机械/设备/重工;
6、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7、其他行业;
8、环保。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仪表工程、硬件工程、电气工程等工作,大致如下:
1、仪表工程师;
2、硬件工程师;
3、销售工程师;
4、电气工程师;
5、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6、区域销售经理;
7、技术支持工程师;
8、测试工程师。
关键词:热工自动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张君(1971-),男,山东莒县人,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教改项目“数字化电厂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方向)课程体系的改革”(项目编号:JG201003)、南京工程学院教研项目“热自专业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GY201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32-02
南京工程学院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方向)创办于1995年,2000年开始招收首届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生,是南京工程学院专门为火电厂热工专业而设立的人才培养方向。多年来为华东乃至全国的电力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国家能源政策方向的调整、电力生产模式的改变以及新技术、新电厂设计理念等方面的变化,对于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一五”以来,各电力企业确定了以建立“数字化电厂、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1]“十二五”期间,国家能源发展总体战略的主要方向为:一是建设绿色电力,发展清洁能源;二是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三是加快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四是加快电力信息化,实现智能电力。[2]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融合、全面数字化电厂建设将成为发电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发电企业对于热工自动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将产生较大变化,因此,“热工自动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也必然要适应发展的需求而进行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数字化电厂的提出,对该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字化电厂是实现高效、安全生产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综合应用技术。[3]它以先进支撑平台和实时历史数据库为计算和分析平台,通过仿真系统、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集监、控、管为一体,以创新的在线仿真分析技术、历史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先进诊断优化算法为手段,分析机组、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水平,提高计算运行效率,实现电厂的精细管理、精确控制,达到经济运行、安全运行,并减少污染排放。其核心是服务于生产,达到高效、安全生产的目标。
由此可见,数字化电厂更加强调综合技术的应用。因此,对于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不仅要求“专、精”,而且要求知识全面。目前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显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必须要适当调整,以满足新形势下的企业需求。
2.低碳经济、绿色电力概念的提出,改变了电厂的经营管理模式,也改变了电力企业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
面对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对电力发展的新要求,面对低碳经济的时展潮流,电力企业尤其是发电企业的经营转型与管理变革具有必然性,更具有必要性、急迫性和长远性。
发电企业的经营转型与管理变革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就业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热力系统的检测技术及自动控制方面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传统的发电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每个发电企业都配备有专门的热力系统检测及自动控制系统维护人员,由此构成了专门的职能部门——热工车间。以装机容量为2台60万千瓦的机组为例,总计需要热工技术人员30~40名,而热工车间一直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部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后,取消了热工车间的配置,仅保留10名左右必要的日常维护热工技术人员,并将这些技术人员纳入检修部管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亟待提升,也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革必须开展的原因之一。
3.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现场总线的飞速发展,使高校的教材建设落后于生产现场的技术应用
发电企业在我国过程生产领域中的技术更新速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就造成了高校的配套教材往往落后于实际生产现场技术应用的现状。采用落后的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无法满足工业现场需求的。如何使专业教材具有前瞻性,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项改革的第三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关键问题
1.“知识面宽”与“术业专攻”
打破传统课程体系,按照数字化电厂、智能电厂需要的知识能力要求,重组课程体系。其关键是如何在保留原有应用型热能与动力工程院校专业培养特色的基础上,处理好“知识面宽”与“术业专攻”的关系问题。
2.保持传统优势就业领域与开拓新的就业领域
毕业生就业率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随着发电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电力企业建设峰谷的变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仅在发电企业就业显然无法满足就业率要求,为此必须要拓展就业领域。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必然涉及到对原有培养模式的变革。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变革中,保持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发电企业的就业优势。
3.保持专业知识体系的前瞻性
教材的建设,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之初就得到了高度重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编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在新的技术发展浪潮下,始终保持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材的前瞻性,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问题。
4.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实验室是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基地,也是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创新的基地。完善的专业实验室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配套设施。如何在发电企业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构建一个适用、实用、高效的实验室,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项目改革的另一关键问题。
三、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1.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
首先,对国内原同属电力部门的高校开展广泛调研,如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了解这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举措及成败经验,取长补短,少走弯路;其次,对于发电企业,特别是苏、浙两地的发电企业,进行大规模的走访和调研,切实了解企业对于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最后,对南京工程学院最近五年的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及在企业成长、发展中所需要的关键知识体系。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具体措施的实施,打破传统课程体系,按照数字化电厂需要的知识能力要求,重组课程体系。
2.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改革
南京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在苏、浙、皖等地的传统发电企业就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非常受用人企业的欢迎。在保持这些传统就业优势的基础上,也应适当开拓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行业的用人市场。具体措施可在广泛调研这些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增加选修课的办法加以实施。通过实施热能与动力工程项目,力争在3~4年的时间内,既保持传统就业门路,又能在2~3个行业内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领域。
3.教材建设改革
教材建设是一项教学基本建设,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教学水平,也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为了保持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材前瞻性,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加快教材建设步伐。热能与动力工程项目将组织和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申报或参与“十二五”规划教材或者精品教材的建设。目前,项目组已有两本教材获得“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建设批准。
4.实验器材及实验手段改革
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资金有限,然而电力行业的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完全依靠学校的有限投入完善实验室条件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必须采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完善实验器材及实验手段。
热能与动力工程项目的具体措施为:一是按照“统筹规划、优化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现有实验室进行调整,建立由学科科研型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组成的实验室体系。二是对于新建实验室,做好规划、建设、验收、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将每一分建设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三是继续加强和推进校企实验室共建项目,依靠企业的投入解决资金缺口。四是加强与兄弟院校、电力研究院、电力设计院、发电企业之间的联系,对于确实没有能力或条件开展的实验,可在上述部门的帮助下进行。
四、结论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在最新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结合新形势下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的特点,以实践为主线,统筹设计整个改革方案。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有机结合,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吸纳国内外最新成功教学改革案例,大胆创新。在实践中培养了热工自动化学科学生所需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且形成了热工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成果,具有先进性、有效性。在行业变革形势下,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有益探索,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继业,吴冰.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报告[R].China Computer Association,2009:227-236.
邱宁(南京财经大学招生办老师):金融学专业与金融工程专业的区别较小,这两个专业师出同门,都属于同根生的经济学学科门类,专业基础课大体相同,都要求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方法。但是,金融学专业历史久远,主要是研究资金融通方式、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职能与运作的专业。国内传统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两部分,研究理论问题、质的问题较多,知识多属文科范畴。金融工程专业是金融学中的新贵。我国对金融工程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对此类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显得较为迫切。2002年,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四所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先招收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金融理论、现代数理工具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较注重数学和计算机在金融产品及衍生品技术开发、资产定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数理技术、量的问题较多。因而,金融工程专业一般只招理科生,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
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业务和管理工作;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资产定价、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设计等工作。
前者属工商类,后者属经济类
邱宁(南京财经大学招生办老师):财会专业与财政学专业都是财经类中带“财”字且引人注目、较为看好的专业,但两者的学科门类、培养目标等并不相同。财会专业一般指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学科大类属于工商管理类,而财政学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大类。财会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会计、审计、财务、投资、金融等方面管理的专门人才,就业涉及面广,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可具体到某个会计事务所,单位不论性质与大小,都有用武之地,是“吃百家饭的”。而财政学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财政资金分配、政府预算、资产管理、资本运作、税收规划与咨询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利用财政税收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和监督,就业面向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层面需求要多一些。从这点上来说,该专业培养的是国家税务部门的“会计”,是“吃公务饭的”。就职业特点来说,财会专业人士的特点以按部就班、忠于职守,以逻辑的头脑、对数字的敏感性而著称,性格内向些、思想保守些也无妨。而财政学专业人士的特点则在于精通税收理论与实务,在强调“核算”能力的同时,擅长灵活把握与策划财力保证、关注横向协调等方面。
前者研究基因,后者学制药
褚惠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书记):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从生物技术专业延伸出来,其前身是生物技术的生物制药方向,2008年升格为生物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这两个专业的最大区别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与生物相关的技术知识,课程相对来说偏理论,毕业生拿理学学士学位,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科技人才。近一半优秀学生通过保送或考研进入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研究生学习,也会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医药、化工、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偏重于生物医药方向,主要培养与生物制药领域相关的生物工程科技人才。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和生物技术类似,但后两年的专业课主要与药学相关,比如药事管理、生物制药等课程,所学知识应用性更强,毕业生拿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相关产品、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在商检、药检、药事、海关、工商、税务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前者是传统的中文系,后者高等数学、计算机等课程都要学
骆冬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葆嘉(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言专业的区别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是传统的中文系,在我国起步较早,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开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汉语言专业则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2001年6月成立的,国内目前只有南京师范大学开设有该专业。这门专业本应叫“语言科学与技术系”,是在当时的普高本科专业目录框架内设置的,旨在培养语言科技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汉语言专业(语言信息处理方向),但由于国家规定的专业名称中没有“语言科学与技术专业”,因此就采用了“汉语言”这个名称。该专业招收文、理科学生,一般每年招收20人左右,以理科为主。目的是用科学的手段来研究语言,以语言学为本,沟通计算机科技、应用数学和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学生要修读语言学、计算机、认知科学、数学等专业。目前南京师范大学设有该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后培养点,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可以从事软件开发、网站研发方面的工作。
前者强调应用,后者注重研发
周华(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党总支书记):生物医药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制药工程专业与药学类专业的相同点在于同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就业前景好。不同点在于所属的学科门类不同,培养方向也有侧重。制药工程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药学类专业属于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目前开设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及药物制剂四个专业方向,其中药物制剂方向的毕业生也可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制药工程专业以工程应用研究为主,专业学习主要围绕药物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药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依托学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高校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卓越制药工程师”。大四时,学生将进入大中型医药企业接受工程实践方面的训练。学生就业后大多进入知名药企,从事医药企业的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工作。药学类专业偏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以新药开发为主。专业学习围绕新型药物设计制造、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新剂型开发和药品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依托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江苏省中美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学科平台,学生毕业后可胜任新药研发、药品质量检验及药品临床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前者偏化学,后者偏物理
徐蔡余(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在研究领域方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顾名思义,是研究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有机高分子材料(橡胶、塑料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方法,另外本专业也着眼于一些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研制以及材料改性方面的研究,例如如何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韧性、使用寿命等。
在课程设置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和设备等基本理论课程,相比较而言更偏向于化学方向,尤其是有机化学和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则有很多物理理论的课程,如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材料物理等,比较强调对原子物理结构的认知,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物理基础和求知欲。
在就业方向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和在化工、汽车、电子、医药、航空等国有及外向型企业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如陶氏化学、京东方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与金属材料相关的大型传统机械制造类企业(汽车、航天、船舶、重工业)、电子类制造业、建筑类行业、特种材料制造加工单位、环保检测行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一些特殊的认证类机构等。
前者强调金属的提炼,后者注重金属的使用
马立群(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冶金工程专业关注的是金属产业的前期过程,主要是从矿石中冶炼提取金属与合金,包括黑色冶金的炼铁、炼钢、轧钢和有色冶金的炼铜、炼铝、炼锌等,偏重于化学知识的运用。就业一般面向黑色冶金行业的炼钢厂、炼铁厂、设计院等,有色冶金行业的铝业公司、铜业公司等。目前冶金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很好。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关注的是金属产业的后期过程,主要是将已经提炼出的金属与合金进一步进行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形变处理和腐蚀防护,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注重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应用的结合,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均有所涉及。就业一般面向金属、机械、汽车、化工等与金属材料相关的行业。
前者偏应用,后者重理论
张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主任):这两个专业相当于信息家族中绝代双骄的“两兄弟”,名称相近,却大不相同。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信息处理系统分析、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等方面基础知识的人才,具备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信息处理以及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的专业应用技术,能够独立设计、开发专门化信息处理系统。
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持续实施使农民受益匪浅,从而也带来了辐射性效应,农民朋友参与培训的热情也越来越高。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行程的推进,农村各业对人才需求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关环节岗位操作规范和技术技能培训工作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阳光工程培训至关重要。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支撑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全省“三农”工作中心任务,以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确保培训质量为根本要求,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为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确保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
阳光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农业部门会同财政、劳动、教育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阳光工程培训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为农广校的工作者,我们始终遵循“育才兴农,服务小康”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办学方向。多年来很多农民参加过农广校的绿证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创业培训,农民的技能得到了极大提升。农民不仅会种田,又能在农闲时发挥其他技能,不仅自己增收又能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有利于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稳定农民就业,也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吉林省阳光工程培训自2004年启动,截止到2013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获得较大反响,特别是区域内腹地和较为偏远乡村的农民要求更为强烈。
阳光工程培训让农民受益。培训补助资金要直接补贴给受训农民,以降低农民参加培训的成本;要保证受训农民学会一技之长,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要保证受训农民实现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提高转移的成功率,使农民成为阳光工程实施的最大受益者。
传达2010年国家和省市投资重点方向,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报全县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及争取专项资金完成情况。分解落实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及争取专项资金工作任务。下面,讲四点意见。
一、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及争取专项资金工作完成情况
新世纪以来,2009年。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有利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抓好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专项资金争取工作,确保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和专项资金的稳步增长,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完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县属固定资产投资16.43亿元,同比增长50.89%县属完成投资增幅为历年来新高。争取到国家、省、市各类专项资金7.3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争取省市财政专项资金48382万元,同比增长34.4%全县计划投资建设项目198项,其中续建50项,新建148项;已完工项目156项,建33项,完成投资14.2亿元;落实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57项,其中新增中央投资1.45亿元。
二、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及争取专项资金目标任务
继续坚持投资的继续较快增长,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分析目前形势,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期内还无法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继续巩固等限制性因素较多,但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支持青海等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即将实施的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政策,也给我带来了众多的现实机遇和有利因素。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确定2010年全县目标任务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以上。争取专项资金9.8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争取省市财政专项资金6.7亿元,同比增长40%
计划投资55.9亿元。其中:农业项目36项,2010年确保开工建设项目111项。计划投资2.77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项,计划投资2.7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17项,计划投资3.68亿元;社会事业项目30项,计划投资0.64亿元;工业项目15项,计划投资45.9亿元;商贸流通及其它项目3项,计划投资0.21亿元。
总投资20.78亿元。其中:农业方面,2010年争取开工建设项目81项。重点争取农区畜用暖棚建设、43村人饮工程等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争取137公里通村水泥路、46座乡村配套桥梁、385公里村道硬化和东峡、城关垃圾填埋场工程;社会事业方面,重点争取老爷山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察罕河景区基础设施建设、9个乡镇中心学校校舍平安工程和7个乡镇计生站、文化站建设等项目。
三、2010年国家重点投资方向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国家仍将坚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坚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中央建设投资规模将维持2009年水平。
主要包括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等。二是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国家重点投资方向:一是保证性住房建设。主要包括农村饮水平安、农村电网完善、农村公路、重大水利工程等。三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是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建设项目。五是节能减排、环境维护和生态建设,主要包括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示范项目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置设施、污水管网工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程。
四、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和专项资金争取的方向和重点
也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的关键之年,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做好项目工作对于进一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十分重要。认真分析当前争取专项资金的情况,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省级财政继续坚持财力下移,对下的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证力度继续加大,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证、保证性住房、节能环保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给我带来了更多机遇。另一方面,国家、省、市财政资金分配更加严谨,更多考虑区域性发展需要;各个部门的资金分配推行项目专家认证评审制,无特殊因素和高质量项目就难以争取到资金等等,这些给我争取项目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要认真研究分析,强化机遇意识,做深做实项目,不时做大资金总量。结合国家和省上的政策导向及安排部署,2010年争取专项工作主要围绕以下重点:
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一是要围绕加大民生领域和社会保证力度的相关政策措施做项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这对我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刚刚召开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也提出加大对民生及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提升民生保证水平的理念,要主动跟进,深入研究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投资重点和发展方向,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切实增强争取专项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找到争取资金的切入点。
中央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从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等多方面入手,支农惠农和新农村建设方面。提出稳步扩大农村需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这既是扩内需举措的新起点,也是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新定位。2010年国家和省上将进一步落实并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政府公共投资、土地出让收入等财政支出要向农业农村倾斜;继续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推进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落实支农奖补机制,研究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带动社会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支持实施为农民办实事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贷款贴息和补助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建设;支持建立农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耕地维护弥补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稳步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围绕特色农畜产品生产,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经济组织发展,有效放大带农增收效应;推动农村教育、社会保证、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三项制度”支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些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为我争取农口专项资金明确了方向。
省上将继续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方面。落实教育奖补机制,着力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加快中小学校舍平安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贫困生救助体系,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巩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证机制;加快支持高中教育和特色职业教育发展。利用优先发展教育政策的出台,做好规划,选好项目,将是争取教育专项资金的重点方向。
省上将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方面。支持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医疗平安覆盖面,支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安全、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和各级财政补助规范;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应该围绕省上重点支持的方向,积极准备项目,积极争取专项资金。
支持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平安试点工作;围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证体系建设,社会保证方面。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与物价变化相适应的城乡低保规范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医疗、取暖等救助制度,继续支持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进一步支持扩大各项社会平安覆盖面。要以此为契机,切实做好专项资金的争取工作。
安排各项就业扶助经费,就业再就业方面。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支持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完善财税、小额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和社保补贴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支持就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这些积极的就业政策,为我县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供了很好机遇,也是争取专项资金的方向。
今年省上将继续加大保证性住房特别是廉租住房的投资建设力度,保证性住房方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动农村其他非困难户的住房建设与改造,解决农民住房问题;实施破产企业危旧房改造工程,支持乡村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解决城镇居民危房改造问题。这些都是加大争取力度的方向。
逐步在节约资源、节能减排、环境维护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二是要围绕做好支持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做项目。国家的投资结构在不时的调整。政策也在调整和跟进。要积极做好应对工作,争取更多的支持,以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支持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
继续落实扶持企业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企业发展方面。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基础性和公益性科研的投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激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高新技术效果实现产业化;加快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工业园区发展,推进特色资源综合开发;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新能源、新资料等领域培育;支持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城乡流通服务体系发展及建设,提升流通服务业现代化水平。这为我争取专项资金提供了政策依据。
将加大对城镇垃圾、污水处置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方面。推进天然林维护、重点公益林管护等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支持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围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支持绿色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开发,支持节能工程和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加强生态经济的建设,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特色生态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支持领域,以促进新兴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生长。要围绕这一重点积极做好争取工作。
国家和省上将继续加大对社会发展单薄环节的保证和支持力度,三是要围绕做好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做项目。2010年。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要认真思考和谋划,针对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拿出高质量的项目,争取上级的支持。
合理安排文化体育发展资金,文体及旅游等方面。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广播电视工程,积极实施文化进社区和文化进村入户工程,继续实施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建设等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落实促进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支持民族特色文化研究开发和基地建设;支持体育事业发展,加快群众性体育运动场所建设;加强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旅游文化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建设,改善旅游环境,做大做强高原特色旅游产业。要围绕以上重点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加快推进我县文化及旅游事业发展。
由于交通工程专业在上述各个高校所处的院校及学校特点的不一样,每个学校开设的课程也不尽相同,但同类高校之间还是具有共性的,下面分类分析。
(一)全国综合性大学此类院校
以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代表,这两所学校既是最早开设全国交通工程专业的学校,也是该专业的标杆学校。同济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开设于交通学院下,由于该院校知名度高,学生在交通行业口碑较好,学生就业较好。主干课程包括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项目管理、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客运交通系统、运输经济学等。根据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该类型交通工程主要设置轨道交通工程、道路工程设计与交通设计规划三大方向。
(二)传统公路交通类院校
此类院校基本归属于原交通部,交通专业背景性强,学生毕业后也基本是在原交通部的下属交通单位工作,例如中交公路局等。课程设置包括城市规划原理、测量学、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交通规划、运输经济学、交通设施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公交运营、交通枢纽设计。
(三)传统铁路类院校
此类院校的交通工程专业主要是在交通运输(原铁道运输)专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专业背景性不强。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该校交通工程专业按交通工程和城市公共交通两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交通规划、运输布局、高速公路管理与控制、交通运输智能技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目前公交公司对本科类人才的需求主要还是集中在车辆工程方面,对运输管理等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该类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够强。
(四)汽车运输类院校
此类院校的交通工程专业建设基本依靠汽车工程,交通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基本属于汽车运输工程方向,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汽车运输调度工作。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运输场站设计、交通调查与分析等。由于目前国内汽车运输业发展缓慢,所以学生就业率普遍不高。
(五)土木类院校
此类院校的交通工程专业基本归属于土木工程系,专业方向为道路工程方向,建设基本依靠土木工程,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道路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结构力学、土力学、地质工程、结构设计等。由于目前国内公路与铁路建设发展蓬勃,所以学生就业率较高。
(六)民航类院校
此类院校的交通工程专业基本归属于民航系,专业方向为机场工程方向,建设基本依靠土木工程,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机场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结构力学、土力学、地质工程、结构设计等。目前国内机场建设发展蓬勃,而且该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因此学生就业率也较高。
二、西华交通工程专业
西华大学交通工程专业于1999年申报,2000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截止2014年10月,共计招收14届学生,累计培养500余名学生。西华交通工程专业设于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由上述汽车运输类专业转变而来,专业方向目前包括道路工程和交通规划与设计两个,但是根据学生就业市场需求,只开设了道路工程方向的教学班。对比上述各类院校的交通工程专业开设课程特点,建议西华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开设道路施工和轨道施工两个教学方向。
(一)道路施工方向
四川地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道路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道路建设需求在未来还是很大,道路施工方向的交通工程专业在未来的需求量将很大。开设课程建议参考南京工业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主要专业课程如下:结构力学、土质土力学、道路工程制图、道路建筑材料、道路施工、路基路面工程。
(二)轨道施工方向
目前全国地铁与高铁建设方兴未艾,对轨道工程方向需求量巨大,但是在本科专业目录里没有轨道工程专业名称。根据上述分析,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可以开设轨道交通工程方向。开设课程建议参考同济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主要专业课程如下: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项目管理、轨道工程、桥梁隧道工程。
三、总结
近年来,中职学生大部分为中考落榜生,或中学不考高中的保送生,有一部分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行为习惯不佳,在选择专业时只凭一时热情或为了混一张文凭,并没有把学习当成一项事业。有的艺术专业的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绘画基础和审美情趣了。如果学习的课程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很快就对该课程的学习敷衍了事。3.就业情况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类新型文化产业和时尚产业的迅速兴起,各行各业乃至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包装”。如城市建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小区规划、标志性建筑、景观设计、环境艺术、创意产业甚至影视、动漫、广告、IT网页、UI界面等,相应地促进了服装设计、色彩规划、装饰艺术、外观包装设计、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专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晋江区域经济大力发展创意经济产业的政策,以创新、创意、创造为特色的“三创园”经济开发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美术设计专业人才就业前景良好,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有了比过去更为广阔、多元的发展空间,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中,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毕业生却成为多方争抢的“香饽饽”。
二、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专业开发论证
近年来,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骨干专业教师、行业技术专家和安排课程的教务教师,经过对市场的调研分析,决定把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拓展成为工艺美术、动漫设计与游戏制作、鞋类设计与管理、印刷技术等四个专业方向,进行专项的研究和实践,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工艺美术领域里富有就业竞争能力的实践型、实用型、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调整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对专业课程中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其中主要涉及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构建课程体系,找到专业所特有的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优化课程内容组合,构建课程体系。传统的艺术设计(工艺美术)课程结构,把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平台基础课、专业化方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三类。专业平台基础课主要是以职业活动为依据,以该专业拓展出来的共同学习单元(项目)为载体,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形成专门化方向职业能力的共同基础。专业化方向课程是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各个专业侧重的方向不同,设置针对某一岗位能力的发展、以相关任务为载体的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是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完善职业人格、与就业岗位对接的课程。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根据课程结构和社会需要,对艺术设计(工艺美术)专业中传统课程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并加强三者之间的课程结构相互转换功能。以实用、应用为原则,设置以电脑美术课为中心、以专业基础课为支撑、以创意策划课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在新的课程结构设计中,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使学生进入社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突出的专业技能。目前,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艺术设计(工艺美术)课程设置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的专业课程方案理论知识系统化,专业基础课程统一化,专业方向明确化。将系统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过程知识,更加注重专业化方向和综合实训,并把培养目标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学习项目,让中职生对就业充满信心,也让企业更愿意接受中职毕业生。
2.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