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治理概念范文

城市治理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治理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治理概念

第1篇:城市治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理念知识观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社会体制正在转型,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知识经济形态日益崛起。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变幻、不断进化的时代,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相连、相交的一项事业,其课程必须做出与之适应、与时俱进的改革,而这一改革不仅来自于外显的技术、市场、体制等因素变化所导致的外在压力,而且来自于作为理论、观念、思想方法等文化因素变化所导致的内在动力,本文则从价值论、认识论角度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作一探讨。

一、从主客两分的知识观走向主客统一的知识观

职业教育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承载着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的精神发展和能力发展,而其精神发展与能力发展的诸多要素大都以对知识的探究和追求为基础。“知识就是力量”,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至理名言至今仍是一种警示和教诲,这对我们当今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问题在于,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21世纪,我们应该怎样解读知识的时代内涵,如何认识不同形态知识的价值特性,如何解析职业教育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知识结构特征,怎样选择适合职业知识与能力的多元获取方式。

对于知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知识是存在于学习者之外的客观原理、规律、理论、方法等,它是人类学习的对象,不依赖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学习者的任务就在于与这些普遍的思考方式达到一致,教育的使命则是使学习者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学会这些知识。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是个人头脑的创造物。当个人通过社会过程领悟到各种事实材料之间的联系,把经验加以组织并对日益复杂的定义锁链进行推论时,知识便随之产生和发展”①。这里,前一种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工具性,把知识看做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手段和结晶,看成了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主客分离的认识对象与认识成果。这种知识观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必然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机械背诵和接受。而后一种知识观则把知识看成是主体经验的生成过程和个人意义的建构过程,认为知识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知识的理解和获得打上了学习者个人特征的烙印,这样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必然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渗透价值的过程。前一种知识观使人忽视知识生成过程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知识的相对真理性,从而使教育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获得过程而忽视知识的创造和建构过程。这种知识观支配下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必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然很难适应当代知识经济的日趋发展,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知识的观念固然影响着课程的设计,而对知识的形态、结构以及获取方式的不同认识也会影响课程的设计。事实上,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对知识的研究取得了富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迈克尔·波兰尼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曾说过“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他认为,在知识领域中,有一部分知识是不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的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来的。这些知识具有不可言传性,是一种“缄默”的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而这些知识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发展来说,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来说是同样不可缺少的。因此,在职业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通过语言、文字和符号等方式可以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还要关注那些不可言传的、具有不可传递性的“缄默知识”;不仅要关注范围广泛、具有共通意义的“共通知识”,也要关注那些具有地理、情境局限、富有乡土或个人特征的“乡土知识”;不仅要关注学生通过记忆、理解所接受的以“间接经验”为主的知识,也要关注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建构而获得的以“直接经验”为主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更为完整的课程意义,才能更好地反映职业生活所涉及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立足于知识观的转变,不仅要在专业实践、专业实习的过程和阶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而且要在文化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其课程架构上使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参与活动而获取更多的“直接经验”“缄默知识”,获取更多的“个人知识”,获取“建构知识的能力”。

二、从外烁论的教育观走向内发论的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有关教育一系列问题的根本看法。不同的教育观就会设计出不同的课程结构,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活动,从而也就会产生不同素质的教育产品。职业教育也是这样。

对“教育”一词原始含义的理解,是教育观形成的基础。西方“教育”(educare)一词拉丁文ducare为“引”,e为“出”,合之则为“引出”之意,意为教育是一种对人的本性、对人内存的潜能进行“导引”的活动,这种对教育的理解具有内发论的特点,也就是教育更多地要从教育对象出发,使其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切内在的要素、内存的各种发展可能性都在教师的导引下像汩汩流水一样自然地流淌出来。立足于这种教育观,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均应从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出发,尊重其发展的主体性和可能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彰显。而中国传统的“教育”一词往往更具有外烁的特征。《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基于这一理解,“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育模式似乎顺理成章,这也许是几千年来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基本使命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原因之一。

转贴于

职业教育是一种生成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活动,是把未成熟的主体培养成成熟主体,把缺乏职业技能的主体培养成某些或某一职业、岗位的工作主体的活动,是把人培养成面向未来职业生活主体的活动。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的,而人的主体性则是人之为人、人之为职业人的本质属性。因此,尊重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性是职业教育活动中的重要问题。著名的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斯普朗格曾经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从生命深处唤醒人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职业教育过程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职业教育中的人格唤醒、人格塑造与职业能力的生成并不矛盾。人的职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不是单纯的外在行为动作的习得、巩固、强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心智活动、充分个性展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人格引导下的主体性发挥的主动性与有效性。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应当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与发展学生职业认知的悟性、职业技能习得的协调性、职业素养的创生性有机结合起来,必须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寻求与人的成长机制相匹配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体验、感悟、交往、探究、反思、创造等。

三、由学科本位课程观转向发展本位课程观

尽管相对于基础教育领域课程的学科中心主义而言,职业教育领域的课程范畴能延伸到项目和实践活动,但并未完全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阴影中走出来。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当以学生职业素养的生成与人生发展为核心展示课程的价值,建构课程的要素。

1.职业教育课程是学生以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体验、探究、反思和创造性实践而建构的活动。职校学生也是具有主动能动性的个体。尽管其生活经历短、职业认知涉及范围小,但他们绝不是一块门板,应当以人类长期积累而成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丰富多彩的个体生活经验为内容进行课程设计,组织课程活动。这些经验应当是学生可以感知的、能够内化和类化的,它能够联结其已有经验和待以形成的经验结构。学生原有经验体系在课程活动中不断得到变化和重组,生成与职业岗位相联系的职业素养,由少到多,由浅到深,并日臻完善,从而使学生通过经验的不断改造与重组,形成走向社会、走向职业和实现发展的基础。

学生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所进行的新的经验或意义的建构应当通过诸多活动方式来实现,如理解、体验、探究、反思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等。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经验体系的重组和新的能力与价值的建构才最为有效,也才能实现课程的真正目的。

2.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生者。课程是学生为主体所进行的富有建构意义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形成双边关系,以主体性的互动共同建构民主、平等的课程运行秩序。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对话、平等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创生课程的意义,进行课程的实践,实现课程的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正是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课程。在基本的素质课程教学中,学生依据其已有经验和基础,在丰富主体内涵、内化学习内容方面体现出主体性;在专业的实践课程学习中,学生以其自己特有的思考、特有的方式去与各方面的因素、人员打交道,去不断形成认识对象、操作对象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从而突显出主体性;在专业实习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相对独立的职业活动,可以通过实践的回顾和反思,不断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个别回到一般、从过程的感受到成功得失的分析,进而巩固、强化所学职业技能,从而显示出主体性。由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展开的全过程是学生作为—个主体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的过程。

3.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和舒展的。职业教育课程应当体现一种开放和舒展的课程观念。它应当在相应课程标准的导引下,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市场境况的动态变化以及技术的最新发展等等影响课程要素变化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程内容的深度、长度及其形态;应改变那种整齐划一的课程配置理念,使项目课程、模块课程、微型课程、活动课程等课程形态出现在法制化的课程结构中;应加大课程的留白,使地方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确定、任务分配、时间安排、成果规划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这样,它可使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性作用、适应性特征得到更好的落实,课程内容确定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那些丰富的教育因素不再丢失,使那些更具有生活意义、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更易生成。

四、由单向传授的教学观转向互动共建的教学观

过去,我们总是将课程与教学视为一种线性关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和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为何教”。课程规定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设置好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②这样,教学成了课程的下位概念,课程的改革似乎与教学的变革无缘。而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与教学是一个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课程改革的理念必须将教学纳入统一体中,形成整合的“课程教学”理念。③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设计离不开课程与教学关系的重新建构以及相关教学观念的更新。

1.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单向度、统一性、标准化、认知主义是传统教学的主要特征。随着当代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教学活动不仅是教育主客体完成双边活动的教育学过程,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社会学过程。这种交往和互动是学生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应当重新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重塑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如在相应的职业实践、职业实习中,教师不再是“教”师,而是“导”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尽可能地尝试进行确立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相应岗位任务,内化和固化职业技能,完善职业素养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总结评价和反思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等。所有这些,都不是教师包办代替,而在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建议、提线索,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提供必要的教学服务。学生的实践和实习中,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有时候教师不再以个体的形式出现在职业实践活动过程中,而是以“导师组”、“教师群体”出现,其形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这种多重的交往关系使职业教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人际互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更容易促进学生交往、合作、互动、责任感等方面良好能力的雕塑和发展。

2.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并采用多元方式建构生活的过程。教学不是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的社会存在,而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社会现象。学生学习的历程与教师教学的历程都是个体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的经验世界的基础,是一定时期特定个体的存在方式。而且,这种历程是一种理解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网络学习等方式学习的过程。

职业教育课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多元学习方式的整合。职业教育就其内容或活动的特性来看,有体验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观察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设计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等;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活动方式来看,有查阅资料、共同探讨、参观访问、角色体验、方案设计、实践操作、交流评价等,形形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构成了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生活,从而更容易使学生感悟职业教育中学习生活的真谛,领略人生的意境。

[注释]

张胤,杨启亮.对于“知识口袋”式课程的若干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

第2篇:城市治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 课程改革;高中政治教师;教育理念;更新

一位成功的教师,总会走在时代的前列,领导观念的改革,开辟课程改革的新路径,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作为一名高中的政治教师,要有强烈的时代感,要努力塑造新的课程理念,实现师生的信息互动和思维互动,在动态中整合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功能,并将这些理念融化为未来教育的灵魂。

1 师生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全面的内部关系应该是互为主客体、互为条件,而不能只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作用,并把它凝固化、绝对化。所以在教学中要恰当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使这种关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我认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而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现代教育提倡的一种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无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从而将师生主客体关系升华。从幼儿的摸索到小学里开展的实验,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发展的:孩子逐渐从自发的行为到采取有条理的态度,从漫无目的地发问到选择性地提出问题,从单纯地依赖感官到使用多种工具,从毫无规则的观察到更为合理、井然有序的研究,从迷恋到努力和精确严谨,从被魔力吸引到快乐地学习知识。无论哪个阶段或水平的探究都可能伴随有疑惑、阻力、障碍、专注、紧张、艰辛、兴奋、喜悦或激动,但都绝不只是轻松和愉快。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新的师生主客体关系的体现,在这种关系中的学习和指导都是愉快的、有效的。

2 课堂具有民主性、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

民主平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在素质教育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设计师和引路人;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倡导者。教师对学生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勇气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宽容和尊重,并投以赞许的目光和会心的微笑,还要引导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不是固执己见,敢于说他人没说过的话但不是目空一切,敢于对书本中的“定论”挑战但不是无知妄语,敢于对教师在课堂上不合时宜的说教说“不”但不是蔑视师长,敢于坚持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但不是离群索居。在课堂里要给予学生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可能,机会是均等的,参与也是公平的。

过去的应试教育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它与社会、生活、实践、知识更新的速度相脱节,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向开放性课堂转变。开放式课堂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坚持教学与社会、与实践、与工农的广泛结合,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坚持通才教育,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广泛联系和相互渗透。这样的课堂迫切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能力,加强素质培养。

3 教学中提倡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

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而的因素综合,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其本身目的一个广义的界说……它一直是各个时代的人道主义思潮的一个根木主题。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强调知、情、意的全域发展,也是整体人性观的反映。因此思想政治课应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中,针对市场经济大潮下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泛滥,可以突出教育学生公正平等、诚守信、勤劳敬业、富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针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可以向学生强调人、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要以人为本,立足现实,将社会需要与个人道德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同志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知识的能力,要让其个性得以完全释放,教师不能把个人的统一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让学生统一接受。

4 充满激情感染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心理学认为,有感染力的教师可以按照预期目标去实现教学要求,使学生很好地接受和吸取课堂知识,同时也能以自己的个性(包括情感的倾向和情绪的表达方式)影响学生,教师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振奋的情绪体验,而且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向学生提出自己的希望,学生不但不会反感,而且还会感到教师亲切,自信心强,因而比较容易与老师配合,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并制定出自己前进的目标,产生前进的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能充满激情,感染力强,则会有效引起学生的关心和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通过情绪感染学生的作用表现在: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振奋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他们模仿或重复进行某一类行为或活动,“动之以情”即说明了教师感染力的作用,即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如果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受到老师的一些带有感彩的评论,获得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而且这种体验逐渐积累,形成个体的经验,不仅可帮助学生借助情绪记忆去推动自己的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助于他们通过迁移来正确地对待人际交往,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一位有感染力的老师能够以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信心去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摆脱由挫折造成的消极情绪。而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抽象枯燥,往往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更需要教师渲染气氛。

参考文献

[1] 郭子杰:《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载《文教资料》,2006年23期。

[2] 朱婉南:《新课标下学生主体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挥》,载《文教资料》,2006年18期。

[3] 汪雪红:《新课程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试探》,载《安徽教育》,2006年04期。

第3篇:城市治理概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就业能力;高素质人才

对于不同的课程观念,是人们对于多种教学主张的看法,人们在不同观念中会产生不同的课程观,这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结果与影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都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这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也是实现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一些院校依然存在着阻碍课程改革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出适应于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现代高职院校课程观念的提出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于课程的解释是“课程学业的进程”,也就是教师所需要教授的课业内容与教学大纲进度的总和。教育学家石伟平先生对于教学中的课程设置的定义是“能够实现师生教学计划的教育环境,并且在这个环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课程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理论与操作技能基础的总和,是教师教学工作与学生学习过程的总体的安排。我们教学中,课程是最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完成学生的学业,首先是高校教育的改革起始点与终点站。曾经姜大源先生说过,“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任何一种教育体系都是以课程设置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必然与课程改革相关联。”其次,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直接相关联,并且以载体的角色出现。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虽然学生入学要选择专业的方向,但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要接触的是每一门具体的课程,这是他们能够获得专业技能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教育质量提升的直接体现。第三,它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提升,是学生整体能力建构的奠定者,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课程是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岗位的桥梁,它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能够让自身得到发展。

反观当前课程,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因此课程甚至已经难以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并且有着巨大的矛盾。为此,许多教育专家针对课程改革提出了多种看法,虽然形式不一,但是都有着相同的核心,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比如以西方国家为例,高职院校课程理论强调要让学生培养出主动性,而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放在次要地位。在美国的七十年代开始,就有了人文主义的学习课程,认为教学需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尤其对于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培养与引导,通过课程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而不只是对学生的认知进行扩充。由于学习是一件主观性的事情,是以内部动机为基础的,因此高职院校课程需要以学生兴趣相联系,通过课程来影响学生的人格与态度的发展,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现代的课程观念,教育学家认为在高职院校中,课程设置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教学任务与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核心的内涵应该是在高职院校的环境中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课程设置不只是针对学生需要的知识进行灌输,而是给予学生能够主观学习的机会,并且是课程资源配置的支配者,而不只是一个被动的课程内容的接受者。我们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将当前的理论成果与社会文化相结合,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让学生能够实现全面素质与操作技能的提升,进而自信地走向日后的工作岗位。

二、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成为当前教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每个高职院校有着不同的课改方式与模式,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起步较晚,因此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改进:

首先,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协调性较差。由于与普通高校的生源差距,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表现出文化基础较差的现状,一些学生对于公共基础课程兴趣不高。学生在进行岗位技能实践的时候,忽视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因而减少了一些选修课程的比例,学生在选择方面较窄,缺乏主动权,进而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授课方式上,学校一般都是采取基础靠前,专业靠后的授课模式,在最后才施行实践的课程,这使得课程内容相互衔接松散,内容脱节。

其次,高职院校设置的课程与社会需求不符。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不去考虑社会需求,让许多学生走出校门后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工作。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升级转变来的,因此在教学计划与内容上缺乏自身的特色。一些原有的课程都是中职课程简单转变内容继续教授的,比如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机械类的专业就将中专原有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科目合并转变为新的课程《机械制造技术与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满足对技能的需求,难以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有些毕业生甚至在工作岗位上闹出了笑话。

第三,教师综合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只有少数人曾经在生产一线从业过,而大部分教师也是高校毕业后就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动手能力较差,在课程教授的内容中缺乏与生产一线的信息内容,并不能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实践得出结论传授给学生,也无法将企业最新的信息与工作方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高职院校课程理念改革策略探讨

首先,以就业为导向原则设置课程。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为了培养出适应岗位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可以说教学的基本方针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我们对课程改革的原则就要将人才培养计划与社会岗位需求相挂钩。首先,职位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有着成果验收的职能。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都是靠学生就业来进行验收,对于高职的课程教学改革有着反馈性的作用。其次,就业导向能够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有着准确的定位引导作用。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实现就业率的提高。因此课程改革应当围绕就业情况进行调整,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第三,就业能够对高职课程改革有着调整优化的效果。如果课程改革成功,就能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如果改革失败就会影响就业率。因此我们需要对就业状况来对课程进行调整改革。第四,就业岗位的需求能够引领课程改革的特色施行。课程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在改革中应当针对岗位的适应性进行调整,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

其次,优化教育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应当注重课程主体改革的多元化。我们对课程转变过程中,要以企业需求为开发主体,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企业的领导者的专业指导机构,能够让专家定期来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课程建设之中。在另一方面,实现课程结构模式的立体化,对专门的职业进行剖析,将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等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实现课程的灵活多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就业适应性。

第三,坚持理论适度原则。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一般将理论过于偏重,却忽视了实践技能的操作;而有的学校由于认识到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因而忽视理论的教授,因此我们对于理论教学的度需要重新进行考量。在前不久,教育部提出了对高职教育的意见中,认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在教学中的理论教学所占的比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适度原则。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理论教学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们只有把握好理论教学的分寸,多与少都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如果理论所占比例较多,则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悖,操作能力较差;如果理论较为贫乏,则不利于学生文化底蕴的形成,因此必须要坚持理论适度的原则进行课程改革。

第四,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当前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需要让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整。在当前的课程观念中,需要融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顺应市场岗位的客观需要。首先,教师的角色需要进行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让学生能通过考试,这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许多教师都认真备课,让每个学生能够更多地被灌输专业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很有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的学生需要的,在当前的新型课程观念中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是由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角色的转变,很容易使得教师难以适应自己的角色定位,因此学校也要及时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水准与要求。

在另一方面,学生的角色也有所变换,学生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以班级进行学习,被动地听老师的讲解,但是他们面对的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岗位,因此要不断汲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上要增强自己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在西方国家,教师重点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并且扩充自己的能力,而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引导与提供教学材料。

第4篇:城市治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职;儿科护理;课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1-0100-01

课程考核是检验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1]科学、合理的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反之则会扼杀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2]因此,开展儿科护理学课程考核改革,对加强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现行课程考核方法

现有课程考核形式包括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和终末性考核(期中、期末考试)。考核方式有开卷与闭卷考试、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等。虽然摒弃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课程考核模式,但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3]:

(一)重结果、轻过程

以终末性考核为主,期中、期末考试占期末总评成绩的80%,这种片面的考核方式,容易让学生被动地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过关而复习。

(二)重分数、轻能力

把卷面成绩看成能力的“化身”。过于依赖考试结果使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现行的考核方式基本上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方式,开放式如开卷笔试、现场操作等形式少,尤其偏重理论,这种死板单一的考核方式势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4]

(三)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考核形式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但目前相对陈旧单一的考核形式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二、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特点,调整各部分的权重系数为:平时成绩30%、技能操作考试成绩20%、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30%,并对现有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之间的关系做如下调整。

(一)加大平时考核权重

平时成绩是过程性考核的重要环节,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在现有基础上加大了考核权重,由20%变为30%。此外,在考核中还加入素质教育考核,努力培养学生严谨、慎独、奉献、博爱的职业精神。

1.平时成绩考核方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包括出勤率(20%)、职业素养(20%)、课堂提问及讨论(30%)、课后作业(30%)。

2.出勤率20分,全勤满分;迟到或早退1学时扣2分;旷课1学时扣5分;考勤成绩扣完为止。

3.职业素养考核20分,分为课前准备、课堂表现、合作学习、课后复习四部分。设置优、良、中、差四个标准,根据学生各项表现分别打分,四项总和即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总分。

4.课堂提问及讨论考核30分,由教师随机抽问和课堂讨论两部分组成,各占15分。教师随机抽问,主要检测学生回答内容的正确性、条理是否清楚以及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等,分为A、B、C、D四个等级。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成绩由小组总结发言情况及讨论报告书写情况综合打分。

5.课后作业考核30分,课后作业至少布置三次(包括课后练习题、病案讨论报告、试验实训报告等),每次作业占10分。

(二)增加技能操作考核

为了实现与工作岗位的对接,利用学院一校两附院的资源平台和临床一线工作者共同拟定了儿科护理学各项常用操作技术考核量化评分标准表。

1.考核方法:技能考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考核结果以百分制记录,包括实践操作70%和理论口试30%。

2实践操作:实践操作考试统一参照考核量化评分标准,以学习小组为计分单位每组5~7人,小组随机抽考项目,每组3~5人参加实践操作考试,2人参加理论口试,以小组平均成绩代表小组成员技能考核成绩。

(三)改革期中期末考试

为了加强综合运用能力考核,同时适当减轻学生期末考试压力,避免“高分低能”,对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内容阶段化、题型多样化,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努力实现分数与能力相匹配。

1.期中考试:理论考试,考查学生1~8周学习情况总分100分。题型:基础理论知识考核、综合应用能力考核。

2.期末考试:理论考试,考查学生9~16周学习情况(80%),兼顾前半学期(20%),总分100分。题型:基础理论知识考核、综合应用能力考核。

三、考核改革的初步成效

本次课程改革围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开展,以2015级大专护理1~12班为对象开展试点。这次改革总结了过去三年高职儿科护理学考试管理制度的缺漏部分和薄弱环节,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一)学生方面

由于课程考核分散化,学生不能再通过以往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方式搞集中战。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实践操作把被动的“苦学”变为主动的“乐学”,稳扎稳打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二)教师方面

课程考核改革是督导和评价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师也在进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教法上采用讲授法、理实一体化、小组合作等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

(三)考核体系方面

通过课程改革初步形成了儿科护理学重过程—考能力—多元化—提素质的个性化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改革是伴随教学持续改进的过程,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还将努力。如期中期末考核注重理论考试、形式单一、制约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各项考核指南还不够细化,评分标准和考核内容尚需进一步集体讨论完善等,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作者:杨婷

参考文献: 

[1]张继瑜.检验医学专业临检基本技能规范化培训及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践[D].南方医科大学,2009. 

[2]庄艳阳.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制度改革诌议[J].科技资讯,2009(35):168. 

第5篇:城市治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CDIO;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教学改革

一、CDIO的来源及国内现状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是2000年起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林克平大学和瑞典皇家技术学院,四所前沿的工程大学共同开发的一个新型工程教育模型。CDIO是英文单词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缩写 ,注重培养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我国第一个全面应用CDIO的学校——汕头大学从2005 年起,即开始学习研讨CDIO 工程教育模式并加以实施,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效果,CDIO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得到推广。2007 年 11 月教育部组织召开了“2007年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论坛”和 “CDIO 国际合作组织会议”两个大型会议,来自国内外40 多所高校的专家和学者,对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反响强烈,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大力进行工程教育改革的共识。2008年4月,“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立,旨在研究、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做法;通过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指导有关院校开展CDIO试点工作;另外,还负责组织开展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讨与交流活动。目前全国共计已有39所高校在开展CDIO试点工作,其中2008年确定了18所,2010年确定了21所,这种规模还在继续扩大。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猛,以“就业为导向”“实境耦合”“教学做一体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能力本位”“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与实施,充分说明高职院校在CDIO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目前已有多所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入围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

二、课程原有教学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课程作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之一,示范院校建设期间,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大力地改革,取得了很多成效,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课程经过几年的运行,有些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亟待改进。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创新型的部分仍偏少

课程三个主要项目中,除“手工焊接导线造型设计”项目,能调动一些学生创造性思维外,其余两个项目:“小型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与“SMT产品装配与调试”,基本上都是要求学生购买相应的收音机、万用表、小音箱等电子产品套件,根据说明书或操作指导书完成产品的装配、焊接和调试过程。虽然学生在此过程中,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也有助于部分理论知识的理解,但从整体看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帮助不大,学生对一个电子产品从设计、采购、制造等一系列工艺流程理解得不够透彻。

2.学科知识的连贯性、紧密性方面体现不足

元器件的识别与检验部分在“电路基础”课程中一般均有介绍,但当在工艺课程中再次提到时,我们会发现学生基本上已遗忘殆尽了。而对于学生要组装的那些套件来说,电路原理的分析通常不是工艺课程的重点。这样,似乎课程间知识脱节比较严重,导致学生觉得学这些课程没有用处。究其原因,仍是学科体系的设置存在问题,没有将各门课程通过案例、项目等有机联系起来。

3.学生团队意识较弱

综观工艺课程中各个项目,虽然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如:工艺文件的编制项目,但效果不明显,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消极应付的思想,没有在团队中发挥实际作用。

三、借鉴CDIO模式对课程进行改革

以课程中“电子小制作”项目为例,介绍CDIO模式的探索与实施。由于是初步尝试,对产品的复杂程度、技术含量等不做太过具体的要求,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去发挥。

1.构思(Conceive)

给出项目任务: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不局限于本课程),完成一个中小型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和调试,严禁直接购买套件组装。

根据任务目标,将学生以3~4人分为一组(也可自由组合),组成一个团队,要求学生做好人员分工。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会主动通过查阅资料、产品调研、小组研讨等方式确定方案,进行产品功能分析和初步结构设计。

2.设计(Design)

针对确定好的方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电路结构设计、程序设计,实现方案选择。如有的团队要完成一个单片机控制的电子时钟或模拟电梯的制作,在这一阶段,需要画出电路原理图,进行各功能模块程序设计,还要确定好硬件电路制作方案,选择好元器件和材料,对电路板制作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3.实现(Implement)

各团队根据设计方案,自行购买元器件和材料,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产品的制作和调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要强调团队成员各司其职,也要求每个学生熟悉整个项目流程和原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4.运作(Operate)

通过项目考核的方式实现。要求每个团队派出代表,对本组产品的功能、实现方法以及人员的分工合作等情况进行阐述,本组其他同学可作补充,其余同学可随时提出疑问,达到交叉学习的目的。最后的考核结果由学生自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总评共同决定。

四、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通过改革,发现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热情高涨,整个过程中,从方案的选择、元器件的购买和检测、硬件电路的搭接以及软件的编程实现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起辅助和监督的作用。虽然有些同学的作品不是那么美观,功能还不是很完善,但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普遍认为收获很大,很享受整个过程带来的乐趣。很多作品都用到了其他课程知识,如:单片机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rotel、电子测量技术,等等。即使是同类型作品,不同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案。如SMT器件的焊接,有的组采用手工焊接,有的组利用实训室的小型回流焊机实现;又如PCB板的制作,有的利用雕刻机雕刻实现,有的则是先用电路CAD软件画出原理图,然后通过腐蚀方法实现,还有的采用万能板实现。这样,既有效加强了课程间的联系,又增进了团队间协作,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查阅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效果非常好。

第6篇:城市治理概念范文

北京丰台桥南王庄子居住项目(泽信悦府)是全国首批按照新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申报的绿色三星级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住宅项目,也是北京市第一个申报百年住宅评价的住宅项目。通过户内外环境品质优良化设计、长效使用化设计、住宅产业化导向的技术集成、绿色低碳设计、风貌与意境营造等方面的阐述,探讨了以适宜技术的集成运用实现住宅品质提升的设计方法。

0引言

当代住区与住宅的建设和使用,关乎广大居住者的家庭生活品质、环境资源消耗、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城市风貌的形成。因此,当代集合住宅的规划设计应主要关注以下五方面的价值实现。

1)住区及套内环境品质应适应人们使用要求的提升。

2)住宅建筑应能够长效化使用,并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具备适应住户使用需求变化的性能。

3)住宅建筑的开发、建设及使用环节应促进和引领相关行业的产业发展。

4)住宅建筑开发、建设及使用中的绿色低碳化。

5)住宅建筑的形态应符合城市整体风貌要求,井有利于文化创新与传承。

这些性能价值要求与我国“百年住宅”技术体系中“建筑产业化、建筑长寿化、品质优良化、绿色低碳化”的理念相符。因此,以上述五方面价值实现为目标,引导适宜技水在当代集合住宅中的集成应用,可以使住宅具备堪用、耐久、绿色的“百年”品质。本文以北京丰台桥南王庄子居住项目(泽信悦府)为例,探讨基于上述设计理念下技水集成住宅的设计方法。

1项目概况

北京丰台桥南王庄子居住项目(泽信悦府)位于丰台区看丹路,东距西四环主路约250m,周边多为普通住宅区,区位地段并无特殊之处(见图1)。用地面积3.4公顷,容积率要求1.85,形状也较为规整,限高45m,规模体量也属普通项目。因此,本项目的特征优势只能来自于高品质的住宅本身。

总体布局规划有7栋住宅楼,1500m2的配套商业用房。6栋10~11层住宅楼为普通商品房,环绕着中心绿地,呈南北两行格局排布;15层的公租房住宅楼及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地块北侧;2层高、约1500m2配套商业用房临北侧、东侧城市道路,便于商业经营活动展开。整个小区建筑群体整齐有序,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交通便捷,环境舒适(见图2,3)。

商品住宅楼均为板式住宅楼,一梯两户,套型南北通透,通风性、采光性俱佳;建筑层高为2.95和3.05m,有效提高了住宅楼的品质;建筑形体方正规整,有利于建筑节能。

结合项目规划布局,景观设计以“十字形轴线”的景观构架构成,用十字形景观轴串联起四组主要的院落空间,每组院落各具特色的种植主题,造就了相似空间中形态各异的园林景观。

本项目采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以及工业化内装技术,同时集成了多项成熟技术,通过适用的新技术、新部品、新工艺提高了住宅的健康要素。

本项目是全国首批按照新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申报的绿色三星级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住宅项目,也是北京市第一个申报百年住宅评价的住宅项目。

2设计特点—追求“百年品质”的技术集成

这里的所谓“百年”,是指住宅的品质优良,能够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值得并且满足居住者在住宅结构改良后往往可达百年寿命期的长效化使用。在追求“百年品质”实现的设计过程中,以住宅的全寿命周期适用为目标,在规划、设计环节集中考虑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再利用全过程。通过提高结构的跨度和耐久性,赋予空间可变性和设备的可维护性;实现居住功能舒适、建筑节能、材料可循环、环境健康洁净,建造集成和配套完善,力图奉献一座可持续使用百年以上的优质住宅。

2.1以户内外环境品质优良化为导向的技术集成

户内外环境包括住区环境、住宅单体及套内环境,其品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起居使用,是住宅承载、塑造生活效用的本质体现。在从住区到户内的各层次环境中,可从生理一心理关怀、声光热等物理性能优化,以及通用适老等方面进行品质优化提升。

2.1.1住区环境品质提升

本项目设计采用南北向的行列式线性布局,6栋住宅楼(普通商品房)行列间因日照间距的要求错动排布,自然形成三组相互关联、层)欠丰富的院落空间,活跃了小区的空间形态。小区核心空间东西通透,无视线遮挡,环绕核心空间的中心绿地布置商品房,打造优良品质房型。5号公租房住宅楼及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沿街布置,交通便利,同时与商品楼完全脱开设置,避免与商品房之间的相互干扰,室外环境人性化(见图4)。

本项目地下汽车库集中设置,这样有利于增加实土绿化面积,最大化创造小区内的景观资源。同时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在室外环境设计中体现“全健康”的理念,为老年人设置了无障碍步道、无障碍设施等,便于老年人活动,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在交通流线设计方面,人车分流,停车场均设于地下,为小区营造安全的室外活动场所。

2.1.2单体适用性能设计

1)单元平面设计特点

本项目商品房为南北通透全板式布局,建筑结构布置规整,套型采用标准化设计,开间进深都模数化,保证所有单元开间享有同等充足的日照、采光及开阔的视野。本项目还对所有套型的厨卫空间进行模块化设计,管道、设备设施等各占其位,实现对空间的合理利用。

2)套内功能设计特点

住宅套内电梯相对独立、贯通人户,在便捷、安全的基础上更提升居住品位;朝北厨房紧邻人口处,L形操作台实用方便;服务阳台区集中设置的储藏空间和洗衣空间增加了使用功能便捷性和有效性;卫生间的位置相对隐蔽且使用方便,尽量做到洗浴分开;空调室外机的位置结合立面整体设计,远离卧室等安静区域。同时户内空间设计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活动特点,从功能布局到空间尺度的详细设计充分满足了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见图5)。

3)室内声环境优化

本项目设计建筑平面、空间布局合理,没有明显的噪声干扰问题。项目降噪系统设计由景观降噪、外围护系统幕墙系统降噪、双层中空Low-E镀膜玻璃外窗系统降嗓、卫生间同层排水降噪、设备间降噪、电梯井降噪、水管管材降噪等部分组成,实现室内外环境的清新和静谧。

4)室内光环境优化

在满足节能要求下,住宅开窗尽量宽大,实现良好的套内采光设计。各居室的采光系数、采光窗洞口的窗地面积比均优于设计标准值。同时在紧张的地面环境中,协调布置地下汽车库斗形采光天窗,使其既可作为地面景观小品,又可为地下车库补充自然采光,增加视觉舒适度,提升品质(见图6)。

本项目设计所有商品房住宅楼南向外门窗都设置了展开后可以全部遮蔽窗户的手动遮阳卷帘,减少阳光照射和辐射,提高了居住品质,更有利于建筑节能(见图7)。

5)室内设备设施

商品房户内卫生间设计为非降板式同层排水技术,排水管线置于管道间内,卫生间排水管不穿越本层楼板,并可在本层维修。

户内空调采暖新风系统,采用地板采暧+新风+VRV系统,采用地板送风,过滤PM2,5达到95%以上。该系统热舒适度高,室内空气品质好,控制灵活,节省能源,同时还节约了室内的使用空间(见图8)。

户内设置了软化水处理设备,保证高品质水质及延长用水设备寿命。

2.2以长效使用为导向的技术集成

住宅中,结构构件的寿命周期往往长于设备设施的使用年限,而住户生活样态的改变又需要空间布局可变。妥善处理这几者间的矛盾,使得空间布局可变、设备设施可更换维修,以便匹配结构体的使用周期,即成为可长效化使用的住宅。

2.2.1主体耐久性设计

为保证其长寿命建筑的要求,本工程按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全面提高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目前国内尚没有百年住宅相关标准,结构设计叉寸此进行了探索和创新(见图9)。

2.2.2外围护系统设计

建筑外立面为整体挂装式陶板幕墙体系,加厚了外保温层,可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因为整体呼吸式幕墙设计可以充分隔声减噪;陶板由天然陶土配石英砂挤压成型,质感良好美观,并且便于维修更换(见图10)。

2.2.3内部空间可变性设计

整个住宅套内空间除了结构外墙外,只有一道横向剪力墙,结构楼板为大板构造,这为空间灵活可变提供了可能性;户内隔墙为轻钢龙骨隔墙,干法施工,方便快捷,按需组合,灵敏划分空间,同时容易撤除,可有效节约人工,加快施工进度(见图11)。

2.2.4填充体部分长期维护性设计

本项目以SI建造体系为基础,可实现80%的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与传统设计方法不同,SI体系将支撑体部分和填充体部分相分离,从根本上杜绝了由于运行中的装修、改造、维护等活动对建筑主体安全的影响。本)欠设计力争减少或消除在结构体中的各种管线预埋,通过设置管道夹层、线路夹层、管线吊顶内明装等方式将设备从结构体中解放出来(见图12)。Sl建造体系充分实现了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施工可视、质量可控、部品可换的目标。

2.3以住宅产业化为导向的技术运用

建筑,尤其是住宅的产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促进产业化结构调整,是住宅建设发展的趋势。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是要实现住宅设计标准化、部品部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和土建装修一体化。规划设计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启动环节。

1)集成化设计

本、欠设计从设计初期就建立各专业的统一标准,这种集成化设计在统一标准的指引下,有效保证了设计理念前后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保证了高品质的设计质量。

2)工业化内装

室内设计采用装配式部品、装配化施工方式。室内精装修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水泥压力板隔墙体系、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体系、厨房整体橱柜、卫生间整体卫浴系统。整个施工过程干法施工,无现场污染,提高工作效率。

3)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

土建设计与精装修设计同步进行,对土建设计和装修设计协调统一,实现设计的标准化与模数化,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4)打造科学化管理的技术基础

通过信息化手段,即BIM技术的应用,实现设计数据与部品加工、施工现场、后期物业管理的数据连接。本项目在设计中全程使用了BIM设计技术。’ 5)装配式剪力墙体系

5号公租房住宅楼及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采用装配式剪力墙体系。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PC)属于住宅产业化结构体系,在王庄子项目中,5号楼按照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PC)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PC)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5号楼大部分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预制构件拆分如图13所示。

2.4绿色低碳设计

本项目是全国首批按照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申报的三星级设计及运行标识的住宅项目。新的评价标准和原评价标准相比,各类评价指标条款数量增加;定性评价多深化为定量评价,使原来较为宽泛的标准更加清晰化。

本项目设计中,对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将住宅规划设计阶段、开发建设阶段、部品生产阶段以及运行维护阶段低碳节能技术加以整合,形成一整套绿色低碳集成技术措施。

在本项目的绿色低碳化设计中,强调绿色技术的适宜选用,比如:针对商品房和公租房的不同特点,分别配置了变频VRV空调系统、分体空调系统。这两种系统并非最新空调系统,但是这两种空调系统技术成熟、性能高效、灵活可控、舒适健康。同时,根据北京的气候特点,坚持配置了新风系统,空气过滤效率> 95%0再如,虽然注重建筑产业化的技术引导,但并未配置整体式卫浴间。虽然其集成特质将卫浴空间的每部分融为一体,省事省时、结构合理、材质优良,但是因为产品设计、物流配送等费用造成的成本增加,整体卫浴室间的价格昂贵,同时新产品技术并不成熟,产品后期维修等都还存在问题。最后从实际角度出发,本项目还是选择了技术相对成熟,价格相对合理的同层排水技术及相应的设备设施。

作为大量建造的绿色集合住宅,不应成为各种高新技术简单堆砌的昂贵产品,而应该成为由更经济、可靠、更具推广意义的适宜技木集成,只有这样绿色建筑才能健康发展。

2.5合群风貌与特色意境的营造

用地位置、规模体量、限高等规划条件因素决定本项目不属于地标建筑,而应采取合群的形态融人周边环境,成为城市有机整体生长的一部分。同时,从环境艺水的整体性出发,应整合建筑形态设计、景观设计及室内设计。

2.5.1色彩定位遵循区域建筑风貌设计导则

本项目遵循《丰台区建筑风貌设计导则》,汲取周边区域色彩,选取锗红色作为项目主要色调,辅以灰色,构成沉稳、经久的整体意象,符合该区域色彩定位。建筑立面设计强调规整、简洁,以窗墙比例等手法构成清晰明确的立面特征,杜绝多余的纯装饰性构件。

2.5.2“新中式”特色意境整体营造

本项目为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设计,这为设计团队创造连续的整体环境意境提供了条件。以北方宅院为原型,着力营造“传统意味,现代形式”的“新中式”整体环境意境,以呼应北京作为“具有现代活力的古都”的城市特征。体现传统文化意象的窗格符号经过简洁抽象的转化后,融人空调位装饰板、人口门厅等处,丰富完善建筑细部设计(见图14)。景观设计、内装设计也连贯采用同样的符号,融传统意味于现代形式的院门、景墙、廊架、特色灯具、路标小品等(见图15~17)。

3结语

本项目并非一味地采用高精尖技术,而较多地采用了适应建设成本、技术可靠性高的适宜技术。以追求“百年品质”为理念导向,系统地集成运用多项技术,通过提高住宅的技术含量,提升了住区、住宅的品质。希望这样的技术集成运用实践能够对关心住区、住宅建设的同行有所启发。

第7篇:城市治理概念范文

关键字: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城市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而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逐渐出现了诸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而雾霾天气、酒驾醉驾、街头暴力、私人信息泄露等一些新问题的出现,也对传统城市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和信息技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和城市智慧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城市管理单向命令和服从的管理模式,拓宽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作用。智慧城市的建设更加关注市民的意见和需求,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阐释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崭新形态,它不仅包含对新一代信息系统和技术手段的协同运用,也包含更多的知识利用、环境建构等方面的跨界合作以及对人本价值理念的承载。智慧城市是建立在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智能协同、全面感知、市政结合的城市治理运行方式,达到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效益,实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智慧城市的突出内涵是赋予了城市以生命体属性,并以城市生命体属性为基本视角来完善社会治理。一般而言,智慧城市应具备如下特点:第一是长期发展战略与中短期城市规划建设的结合;第二是宜居的生态环境和智能的网络通信系统;第三是适宜的产业创新投资环境;第四是完善的医疗救助和社会福利系统;第五是健全的教育体制和文化娱乐设施。智慧城市是一个融合了人文属性、技术属性、社会属性的整体概念,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建设智慧城市的对策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市管理的公共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是由智慧城市的拟人化内涵所决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人们幸福感的必然选择。第一要体现智慧城市管理的柔性化。即要体现城市管理的人性化和人情味,通过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和互动,促进人的自律自控和自我管理,从而充分发挥市民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第二要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城市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充分发展而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充分运用既是为智慧城市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也是智慧城市管理所主要依托的管理模式。对城市各类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将成为智慧城市管理的关键点。第三要坚持城市管理的民主化。智慧城市的构建应当为广大市民充分参与城市管理提供更为便捷的途径和渠道,降低市民参与城市决策讨论的门槛和成本,推动城市管理向民主化方向发展。最后,要完善城市管理的动态化和精细化。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要改变以往静态城市管理的状态,将每一个城市构成要素的运行情况都能被实时感知和记录,做到由被动不救到实时处理的转变,实现城市的动态化管理。

2、优化政府组织体系,改革政府工作结构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变革,首先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智慧城市的建设基于对社会治理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要求政府组织结构变得更为透明和开发,形成一种在政府、企业、公众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交流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求政府组织结构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化城市管理模式,展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与时代适应性。其次要进一步变革政府权力体系。变革政府权力体系以适应智慧城市建设下的有效社会治理,就是要改变传统直线式权力关系的弊端,重点处理好集权与授权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社会管理政策的有效运行。再次要着力改革政府工作结构。要实现建立在信息化技术之上的,智慧化办公手段和智慧政务系统,有效整合社会治理过程中大量的信息资源,提高政府业务效率和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利用。

3、引导多元主体的互动参与

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政府行为,更需要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主体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公众、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团体或个人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首先,要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行政补充作用。企业通过补充政府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中的局限和不足,实现自身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管理参与度。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治理参与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成熟度。再次,要充分发挥公众作为社会基本“细胞”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人公作用。公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和评价标准。智慧城市下社会治理的开展要建立与公众的合作关系,促进公众的广泛参与。

三、结语

智慧城市是和谐社会理念下,伴随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城市发展的崭新形态。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助于建立便捷有效的公共信息平台,拓宽了公众作为城市主人公对社会治理的参与渠道。对于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及城市的幸福感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城市治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 网格化管理 智慧社区 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1核心概念界定

1.1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最早引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计算机领域,而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都引入了这一管理技术,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到社区治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把城市社区的整体管辖范围划分为若干网格区,依次分类编码,并设定相应的社区网格责任人来整合资源,政务再造的一套完整的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由此社区逐步打破了传统的破碎的非系统性结构,实现了从多头管理到综合管理的变革式创新,大大提升了社区的运转效率和服务质量。我国最早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是北京东城区。

1.2智慧社区

继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发展概念以后,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城市社区治理理论”的双重理论指导下,学界提出“智慧社区”(Intelligence Community)的社区治理概念,即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信息集成技术,以社区为载体,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感为目的,通过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以实现社区高效管理、优质服务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形态。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上百个城市相继开展“智慧社区”的试点工作,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和平里街道的生活服务圈、清华园街道智慧型社区以及宁波海曙区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2网格化管理过渡到智慧社区治理的分析框架

2.1从网格化管理过渡到智慧社区治理的现实意义

网格化管理是社区治理的创新手段,对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产生了积极作用。经过这几年国内大部分城市社区的探索实践,结合未来社区的发展走向,虽然网格化管理为社区治理打下一定的信息化基础,但其运行过程中暴露的诸多问题也阻碍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进一步提升。主要问题包括重管理轻服务导致的智慧化程度有限,重空间分布导致的人性化程度缺乏,社区治理资金来源渠道窄,智慧化设施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以及网格化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等。智慧社区作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高级阶段和社区治理新一轮改革提升的重要战略,国内大部分基层社区应着力把握住这一发展契机,依托现有较为成熟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逐步引导社区过渡到信息化、智慧化社区的新型治理结构中来。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宜居-乐居-利居”社区形态的早日实现,更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稳定和谐产生巨大的影响。

2.2推进社区治理智慧化的几个方向

2.2.1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升社区硬件的建设水平

网格化管理机制的运行一定程度上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信息化支撑,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智慧化的硬件设施加以构建。从硬件设施建设来说,我们不仅要加强社区无线网、物联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升级;还应加大对社区水电管理、车辆及人员流动管理,安全保卫工作等智能技术的运用,充分结合智慧服务平台优势,有效实现社区居民生活的快捷高效,信息共享。

2.2.2加强社区软件建设、贯彻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社区建设智慧化不仅需要硬件设施,还需要软件建设加以辅助。软件建设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行政主体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意识。行政主体引导社区的规划和发展,因此要求其自身具备相应的顶层设计能力、政策制定能力、执行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其次,强调人本的服务理念,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课题。社区作为居民的生活空间,应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居民”的集体认同感,以优质的公共服务协调居民切身利益,解决关乎居民生活实际的问题。

2.2.3提高智慧人群的参与性,健全基层治理人员体系

智慧社区离不开智慧人群的培养与建设。狭义地说,智慧人群主要概括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当前很多社区面临工作开展的一大瓶颈是居民参与度不高,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人际和智慧网络平台,定期举办知识普及和“智慧社区”平台体验活动,提高广大居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动员广大居民建言献策,为智慧社区建设出力。另外,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壮大与培养也十分紧迫,要踊跃吸纳掌握技术、业务、行政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投入到社区工作中来,联合有办事能力的热心居民参与到社区的共商共治中,以及注重激励老员工工作热情和再学习能力等。

2.2.4协调广泛的社会力量,构建多方合作的协同发展机制

在社区治理智慧化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联合广泛的社会力量,主要涉及行政主体、市场主体和受益主体:行政主体负责顶层设计及统一规划,市场主体负责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与生产以及应用指导,而受益主体则负责接受行政主体的政策支持与市场主体的技术服务,把社区建设真正落实到实处。因此,社区应积极构建多方联动的协同发展机制,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运行环境,争取早日实现智慧化。

参考文献

第9篇:城市治理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城市滨水护岸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城市护岸发展的历史出发。对护岸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纵观人类城市的发展史,城市多选址于滨水区。这是因为河流能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并解决人们生活上对水的需求而且滨水风光能让人们在精神生活上得到满足。然而,由于水患危害,又使人类不断地与洪水奋争。在这期间城市护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河流、防御洪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城市护岸景观也随城市护岸功能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主要有如下三个典型时期:

第一18世纪60年代以前(与自然相和谐的护岸景观)

当人类诞生后,直到伏羲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对洪水一直采取“躲避”的态度。到了神农时代,经济有所发展,为了避免洪水的侵害,人们开始采取主动的姿态,创造出了“潺”与“埋”的防洪方法。‘.潺”是“以柴木奎水”,“埋,,是奎土填筑。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植物、木和土石等天然材料进行护岸的建造。在我国,早在周代已有沟渠堤岸植树的制度。战国时,《管子》主张“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国外也有类似的记载,早在公元前28世纪,欧洲凯尔特人和伊里利来人采用柳枝编织篱笆的技术来进行防护。秦汉以后,一直到宋元,由于人们对水的性质认识不断深人,护岸的材料使用也更加丰富。这时出现了使用树枝、林秸、石头等捆扎而成材料作为护岸的材料。这种手法在我们现代叫做“柴枕法”。到了明清,据记载的护岸有抛石、柳树护岸、山石护岸与条石护岸。尤其出众的是明代刘天和总结堤岸植柳经验,归纳为“植柳六法响。在材料应用上,由于块石取材方便与自然易融合,一直应用在护岸建造当中。

这一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护岸形式以自然形态为主,遵循自然河岸形式来进行的。材料也多采用自然的山石、植物等材料,因此护岸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体现了天然弯曲的河道和丰富的植物群落,护岸表现为城市景观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具有良性的生态循环体系。

第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期(人工化的护岸景观)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的急速发展和经济的迅速膨胀,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定胜天的思想成为这一时期人类处理城市生态问题的普遍观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天平发生倾斜。这一时期人类对于城市护岸也采用了强制性的措施,利用高大硬质的防护堤遏制河水的侵扰,应用紧束河腰、裁直河道等措施来争取更多的城市用地化。造成城市的护岸景观环境遭到强烈的干扰,使其生态失衡、景色单调、亲水困难,同时蓄积了更大的洪水灾害和生态灾难。

第三20世纪早期至今(城市护岸的生态景观)

久治不愈的洪水灾害和人水相隔的痛苦,使人们不断的反思。经过200多年的思索终于顿悟:“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之,以其无以易之。”之至理,继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方。这一时期在欧洲率先进行生态适应性护岸的研究和实践工作。1938年德国的Seifert首先提出了亲自然河溪治理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德国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理论,提出河道的整治要植物化和生命化,从而使植物首先作为一种工程材料被重新应用到工程生物治理之中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开始了真正的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实践,对河流进行了自然保护与创造的尝试,被称之为重新自然化。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滨水区开发热潮,带动了城市滨水护岸景观的研究发展。20世纪70年代,瑞士、法国、奥地利、荷兰等国也在河道治理中开始运用生态工程技术20世纪70年代末,瑞士Zurich州河川保护局建设部的ChristainGoldi将德国的Bittmann生物护岸法丰富发展为“近自然工法”,即拆除已建的混凝土护岸,改修成柳树和自然石护岸,给鱼类等提供生存空间,把直线形河道改修为具有深渊和浅滩的蛇形弯曲的自然河道,让河流保持自然状态,这种方法在瑞士被称为NaturanheWasserbau。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率先在世界提出了“近自然型河流”的概念,即河流规划与建设应以接近天然河流为标准。之后,德国开始在自身国内进行这一概念的落实一与实践。1985年丹麦开始实施的河流复原工程。恢复原来的弯曲河道形式,在冲积平原地带进行湿地再造等。1989年美国的Mitsch和Jorgensn式探讨了生态一程的概念并定义为“为了人类社会和其自然环境两方面利益而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设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将兼顾生物生存的河道生态恢复作为水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必须考虑的项目,采用了近自然工法使生态环境得以良好恢复,对河道的生态整治工程目前已经扩大到整个流域尺度的整体生态恢复。受这观念的影响旧本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仅在1991年,日本全国就有多处试验工程,在日本建设省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对于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采用植物护岸、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护岸,河段尽可能利用木桩、竹笼、卵石等天然材料来修建河堤,并将其命名为“生态河堤”。不得已使用混凝土的护岸,也按生态型护堤法进行覆造。为挽救城市河流的生态,日本政府采取了“放任自流”的办法,使流经城市河流两岸重新草木葱笼。堤坝不再用水泥板修造,而是改用天然石块铺砌,还给草木自然生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