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范文

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第1篇: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范文

摘 要 企业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就是筹资风险,筹资风险难以避免,并且与企业发展相终始,虽然它难被消灭掉,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全可以加以控制。本文在对筹资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基础之上,简要谈了一下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筹资风险 控制策略

分析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对筹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个工作做不好,会极大地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严重的则会导致破产倒闭。

一、如何定义筹资风险及其表现形式

企业的筹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因为负债经营,丧失掉偿债能力,导致最终企业发生破产或股东收益下降过快的风险。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原始出发点就是筹资活动,它的渠道有两类,一类属于所有人投资,像企业的本金、公积金、未进行分配的利润等都属于所有人投资。另一类属于借入式资金,因为借款利率的不确定性,使得借入式资金的利润率无法同借款利率持平。在筹资活动中,其风险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现金型财务风险,意即特定时日的现金流入量无法达到现金流出量数值,债务本自到期无法偿付;其二是收支型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收不抵支造成的债务到期本息无法偿还。

二、企业筹资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发生原因

1.资金筹措风险的表现形式

企业的资金筹措风险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分别为现金财务风险和收支性的财务风险。

[1]第一种是,现金财务风险。所谓现金财务风险指的是在一定的日期内,现金的流入量与流出量倒置,也就是说,流出量已经超过了现金的流出数量,以至于企业已经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第二种是,收支性的财务风险。这主要指的是在收支不相抵的情况下,企业在某一债务到期之后仍没有能力偿还债务的风险。

2.企业筹资风险内在因素探讨

(2.1)资本结构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相适应。在企业的资产总额里面,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例分配不当,对企业利润造成负面影响,因之产生的财务风险。我们知道,借入资金所占的比例越大,那么资产负债率也就越高,相应的财务风险比率也就会提升到很高的程度。把债务筹资的工作做好,进行自有资本与债务资本的合理分配,对于企于获得财资杠杆、降低财务风险是很有意义的。

(2.2)负债规模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难以适应。企业的负债规模过高,支出的利息增加,而同时会增大因为降低收益而产生的破产、丧失偿还能力的可能性。对于股东收益降低,也是一个不良诱因。所以说,负债的规模增加,财务风险也必然会增加。

(2.3)筹资方式与筹资顺序对于本企业不合适。针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讲,筹资顺序的意义非常重要,流通股融资在前,发行债券在后,二者中间要有一定的间隔期,若发行时间同筹资顺序安排失当,那么一定会使筹资风险增加。而关于筹资方式,不同的的企业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所选用的方式都应该不是完全相同的,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票发行、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若是运用不当,便会增大额外费用,降低所得利益,形成财务风险。

(2.4)如果负债规模相同,负债利率高,则企业利息费用越高,企业就面临着更大的股东收益降低、企业破产风险。

(2.5)没有恰当的信用交易策略也是造成筹资风险提升的原因之一。企业对于其它往来相关的企业缺乏全面的商业信用评估,而直接采用长时期的收款政策,使得大批的该收账款处于挂账状态。再加上企业的催收办法得不到实现,流动资金不足,无法进行后续投资或者到期债务偿还。

(2.6)没有恰当的负债期限结构,长期负债同短期负债安排不合理、资金取得同债务归还时间安排不合理。

3.企业筹资风险的外在因素探讨

(3.1)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它的直接表现是企业在税息前,其利润的无法确定。经营风险同筹资风险不同,但是它可以极大地影响到筹资风险。若企业全部使用股本筹资,那么经营风险就是企业总体风险,风险由股东平摊。若企业应用的是负债股本双重投资方式,因财务杠杆给股东收益带来的扩张作用,收益波动性问题会更加突出。它所承受的风险与经营风险相比也更大,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是筹资风险。若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不好,使得营业利润达不到利息费用标准,股东无收益,且要以股本对利息进行支付。严重的则致使企业破产。

(3.2)现金流入与资产流动的期望值对筹资风险是一种过程性影响。看企业能不能按合同规定之期限偿还本息,主要是先看企业预期流入现金的数额还有资产的整体流动性。流入现金数额能反映出偿债现实能力,资产流动性则可以反映企业隐性层次的还债能力。如果企业制定了错误的投资决策,或者是对信用政策不重视,不能让流入现金同流动资产达到期望值,那么就很容易发生财务危机。

(3.3)金融市场资金供求情况可以对负债利息率高低产生影响,金融市场中的汇率、利率等的变动,也会导企业发生筹资风险。

三、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企业的筹资风险,是因企业的内在风险与外在风险相互结合而产生的,若对风险进行控制,着眼点也就是在于防范控制内在外在两种因素的作用。

(一)要有正确的风险观念意识,加化风险的动态分析,提升企业风险价值观念,设立高速有效的财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二)把资本结构调整至最优。在企业能接受的筹资风险范围之内,设计出的资本结构,其总资本成本要做到最低。

第2篇: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范文

关键词:公司财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26-01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财务风险特别是负债引起的财务风险是一个重要话题。能够合理利用则可以让企业通过财务杠杆收益来增加股东利益。反之,则会加快企业的亏损。因而,在这个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了解财务风险,分析其产生原因,采取强而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当今企业得以生存的关键。

一、风险分类

在各种不同的理财环境和理财阶段,对于不同的财务主体和财务对象,财务风险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多种财务风险的类型,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财务风险进行分类,了解熟悉各种财务风险的性质,则是掌控财务风险的首要前提。

财务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又不停的与外界市场相互联系和作用,从而引发财务风险的要素来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从而可以把财务风险分为两大类: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由公司外部风险因素的变化导致的整个理财环境的不稳定性,从而对社会所有公司的财务经营都产生影响的共同性风险。值得一提的是,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是市场风险。包括资本商品价值下降的价格风险,资本商品的价值上涨的再投资风险,货币资本价值下跌的购买力风险。但是,所有的系统性风险都与市场利率和投资期限两大要素相关联。 那么系统性风险的本质可以归结为利率风险。因此,只有投资报酬率高于市场利率时, 资产价值才会高于资产价格,才会有套利的机会,才能得到超过市场平均报酬率的超额回报。 以产业经营财务管理为例,是没有必要对系统性风险按其类别来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而应把风险管理集中在市场利率因素将来的浮动趋势和预期上。

非系统性风险是由特定经营环境和特定的条件的变化导致的不确定性,从而对个别项目的资本价值产生的特有性风险。公司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经营风险和筹资风险。公司特有的风险是通过履约风险、变现风险、破产风险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二、财务活动与财务风险的联系

经营风险归结于财务活动的不合理运作,来自于资金运用的盲目性和缺少效率。筹资财务活动带来资本成本,投资财务活动实现生产要素的配置,耗资财务活动带来的营业成本,收入与分配财务活动还原资本原始形态,每一项财务活动中都有妨碍资本价值形态转换的因素:资本配置环节、资本消耗环节、资本产出环节、资本回收环节,每一个资本运动环节都有无法实现资本价值期望要求的可能性。可以总结来说,筹资风险是经营风险的结果在经济关系上的总结和反映。财务关系的恶化,使企业得不到驱动经营活动的本金,绝大部分企业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无法清偿债务,无法满足权益人的利益要求。财务是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统一,公司风险也是经营风险和筹资风险的统一。

财务管理应当以资本结构管理为主线。首先,资本结构是业务活动形成的,根据产品经营的要求进行资本结构调整,财务管理的直接对象是财务活动而不是业务活动。

三、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风险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层的一项首要任务,管理层在确保企业有良好的风险管理过程的同时发挥其职能作用。内部审计的职能是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意见,为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提供帮助。目前我国管理审计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会计资料不真实,影响管理审计的开展。第二,审计效果不直观,难以迅速取得领导的有力支持和关注。第三,与企业协调不够,难以实现审计成果。目前出现了一些新形势,一些企业采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的概念。愈来愈多的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开始聘用企业外部的机构为企业从事与风险管理有关的工作。对于大多数小型企业来说,把握风险识别和评价的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小型企业对风险管理的所有工作都自己操作显然是不实际的。因此,可以把风险管理中最困难也最重要的风险识别和评价工作交给保险公司,经纪公司或者其他专业服务公司。同时,在确定对每个风险的应对措施时,它们也常常接受专业服务公司的帮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把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外包时锁定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令企业满意的,但是这样的结果目的往往是为了取悦管理层。一些企业把风险管理工作外包并不是出于理性的选择,而是为了企业裁员减员的需要。

四、风险控制方法

1、风险避免。风险避免的措施是通过避免任何损失发生的可能来避免风险的。与商业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的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公司由于某种产品中存在的风险而决定不生产该产品。任何企业的决策层都要判断为获得某些潜在的利润是否值得承担风险。

第3篇: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范文

关键词:农村;股份经济合作;财务风险;控制;防范

青岛市崂山区自2005年开始便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已有28个社区完成改革,其中21个社区改革为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调查发现,多年的运营使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财务风险逐渐显现,并制约着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由此看来,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势在必行。

一、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财务风险有诸多表现形式,究其在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一)会计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是对经营活动的全面反映,是单位的基础会计工作,也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此环节的风险主要表现:一是账簿使用不规范,存在社区和股份经济合作社账簿混用的现象。二是资金收入不开具正规票据,现金收入不及时存入银行,坐收坐支现象普遍,资金监管困难。同时也为账外账、“小金库提供了便利。三是费用支付审核不严格,如允许个人以盖私章的方式领取股东分红等资金,存在资金被冒领的风险。

(二)决策与监督管理风险

主要表现在:决策前,尤其是投资决策前,缺少相应的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估、应对措施,盲目上项目的现象屡见不鲜,存在无法收回投资的风险。决策中,重大事项不严格执行相关程序,或程序形式化,如财务预决算、股权收益分配方案等未经股东(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便实施。决策后,缺少进一步追踪、监督程序,对事项履行情况掌握不全面,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处理,易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尤其是对于集体资产投资成立的企业,这一部分企业利用集体资产建立和运作,在监管时却往往被忽略。

(三)经济合同管理风险

对于经济合同的管理,许多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予以规范,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资产、资源合同没有实行招投标,如资产出租、出让等暗箱操作,以低于市场价格出租、出让。二是合同格式不规范,内容表述不清,有的缺少公平性。三是责任条款约束力不强,违约责任不清且成本较低,如此容易造成经济合同兑现不及时甚至不兑现。四是经济合同签订后不按规定备案,脱离监管。

(四)固定资产管理风险

一是在建工程完工不及时进行验收结算,不结转入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二是固定资产不设置台账,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清,保管缺少主动性,毁损、丢失难以追责;三是固定资产领用、处置手续不规范,缺少审批环节,存在私自处置的情况;四是固定资产没有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大量账外固定资产没有纳入监管;盘亏固定资产较多,造成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存在上述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

股份经济合作社由农村社区改革而成,其管理层也基本上由原农村社区的“两委”成员组成,这部分人同时具有所有权和经营权,管理方法与模式则延用了对农村社区的管理套路,经验管理占主导地位,想当然、乱指挥等现象依然存在。此外,理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虽然按照章程要求建立,但是却形同虚设,没有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起到协调组织运转、内部制衡监督、保障股东权益的作用。

(二)缺少健全有效的内部监管制度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组织,仍然受相关政府部门监管。但政府提纲挈领式的外部监管,难以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许多股份经济合作社却过分依赖于政府出台的政策,没有研究制定适合自身组织运营与发展,健全而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管制度,从而导致决策盲目、审批不严、不相容岗位没有分离等问题依然

存在。

(三)管理层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风险非朝夕之间突如其来,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但是,由于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预测和危机先兆的重视不够,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以至于危机爆发而手足无措。

(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职业能力有限

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会计基本上由原社区会计兼任,这部分人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且较少具有专业技术资格。根据201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崂山区21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会计人员中,年龄45岁以上的占47.6%、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33.3%、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占14.3%。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决定了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水平。而现有的会计人员只掌握了基本会计知识,缺少财务数据分析、风险管理等管理知识,职业判断能力有限,无法向管理层提供可靠、有用的决策信息,帮助管理层减少决策失误。

三、控制与防范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风险的措施

针对股份经济合作社上述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控制与防范其财务风险应从以下措施入手:

(一)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

2013年山东省出台了文件,允许股份经济合作社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由此,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承认。而为了更好地进行市场化运作,股份经济合作社应该参照公司的管理运营模式,将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建立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明确相应的职能责任,并确保其有效运转,使管理更加科学、民主,形成促进股份经济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也有利于条件成熟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向股份有限公司转变,从而实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健全内部监管体系,增强监管力度

一是应由国家相关部委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规范》,指导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制定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规范和约束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二是要制定内部审计制度,让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监事会之外的事后监督机构,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的作用,从而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三是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对投融资、经营管理等活动进行全面的、动态的监控,使风险预测、评估与应对常态化,做到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把握宏观政策变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等因素,这些宏观环境的变化难以预见,也不受我们控制,却对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有重大影响。所以,密切关注宏观环境变化,掌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分析对其财务管理的影响,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避免决策的盲目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从根本上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

(四)落实财务风险管理责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一般来说,高收益总是伴随着高风险。股份经济合作社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能只顾追求收益,而忽略了其隐含的财务风险。所以,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必然性和不确定性,全面部署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并由主要负责人对财务风险负总责,切实落实财务风险防范责任。

(五)完善会计人员管理机制,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一是要建立会计人员招考聘用制度,通过统一考试,招聘社会上优秀的会计人员加入。二是要完善会计人员薪资标准、结构和晋升制度,为会计人员提供发展空间,留住人才。三是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定期有针对性的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不局限于会计知识,要涵盖财务风险管理等管理知识,并拓展到法律、法规、宏观政策变化等范围,增加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毛义.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36-39.

[2]黄延信,余葵,师高康等.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4(4):8-14.

第4篇: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范文

一、简述财务预警体系

财务预警体系的本质是一种风险控制机制,主要具备风险监测、风险预报、风险诊断、风险排除等功能,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对保证企业财务安全,维护企业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财务预警体系是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依据所得资料及结果,分析各项财务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及时找出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风险发生概率及具体影响进行预测,并向企业管理人员发出警示;然后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依据财务预警体系所给出的解决策略及规避方案,将财务风险在第一时间加以有效排除,确保企业财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而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出版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对出版企业当前整体的经营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出版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是尤为严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出版企业投资环节出现的财务风险类型,主要是由三种原因造成的。第一,投资项目无法按期投产,或投资效益较低,难以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出现经营亏算现象;第二,投资效益低于投资成本,无法及时偿还银行贷款;第三,投资效益超出投资成本,但是却达不到企业平均资金成本。[1]这些现象都会引发出版企业投资风险问题。

(二)盈利?L险

出版企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项经营活动获取相应的经济利润,实现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确保企业资金链条的完整性,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保障。但是,消费者实际消费需求的不同,以及新媒体所造成的冲击,都对出版企业的盈利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获取经济利润的时间及数额,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时候都无法持续实现保值增值,造成出版企业盈利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是出版企业财务风险主要类型之一,是因无法按时收回债权,难以获得预期的销售效益而引发的风险问题。出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常会通过赊销的方式,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以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虽然对企业发展壮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带来了资金回收风险问题。一方面,出版企业风险意识薄弱,没有对客户的还款能力、信誉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也没有制定多样化的针对性信用政策,一些经济实力较弱、信誉度较低的客户,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偿还赊账资金。[2]另一方面,出版企业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以销售数量对员工业绩进行评定,而忽视了销售质量,部分员工责任意识不强,为了增加自己的业绩,盲目与客户签订订单,采取长期赊销,使得出版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回收风险。

(四)存货风险

存货风险也是出版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出版企业的存货风险主要表现为纸张原材料存货风险,以及图书产品存货风险,由于图书的销售具有不确定性,图书滞销时,容易形成大量的存货,不仅本身会耗费大量资金,而且还会增加保管费,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使得企业资金变得相对紧张;遇到畅销书时,如果存货准备不足就会延迟交货或无力交货,都会造成存货风险,影响其他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图书属于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销售期限缩短,并伴有出版物损坏、过期、作废、贬值等风险容易引发财务风险问题。

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方法

为规避财务风险,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以促进出版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可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加强风险管控力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一)指标选取及指标值的确定

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着眼于出版企业自身特点,科学选取财务指标,一般情况下,需要从运营能力、应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方面进行考虑的,四项指标对企业经营及发展的具体影响不同,需对权重进行合理分配。然后将各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去掉,将剩余数值的平均数作为指标标准值,并将所选指标分为极大型变量、稳定型变量和极小型变量三种,分别确定每个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

(二)正确划分功效系数及预警区间

功效系统和预警区间的划分分三步完成。第一,依据不同公式对三种财务指标类型的单项功效系数进行计算。第二,在得到每一类财务指标的功效系数后,根据其所占权重将其进行综合分析,所得综合功效系数即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效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综合功效系数=∑单项功效系数×综合权数。

第三,在得到综合功效系数后,便可以根据其具体数值,正确划分预警区间,当综合功效系数落在不同的预警区间时,便能够准确反映出财务风险可能性大小,并做出相对反应。[3]

(三)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策略

信息化管理是降低出版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方式,将其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结合使用,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目前,出版企业一般都采用现代化的ERP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编、印、发一体化管理。出版企业应根据财务风险管控需求,结合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特点,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加以科学应用,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获取相关信息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需要组建一支专业团队,负责操作信息管理系统,完成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各项工作,辅助、服务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其工作性能及智能化程度。

四、结语

第5篇: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 财务管理 风险防范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决策与绩效。由于经济危机等外部竞争环境恶化的影响,施工企业经营利润持续被压低,低价中标项目越来越多,直接加大了施工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在此情况下,施工企业面临着大的效益压力与资金风险,分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与合理应对财务管理风险成为关系施工企业存亡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与其他行业企业不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有着独有的内容与特点,分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与特点有助于契合施工企业性质找出适合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道路。

1.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1)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包括收入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盈利目标预算与现金流预算等,是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运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编制财务预算可以促进资源在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预算管理也可帮助企业综合平衡的达到企业目标,通过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负责人并通过财务预算,约束与控制企业的额财务行为,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2)资金管理。施工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企业,由于自身成本高,交易金额巨大等特点,对现金管理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不当的资金管理会导致施工企业的现金流断裂,直接危及施工企业的存亡。施工企业的现金现金管理包括资金的收回与支付的时间管理,合理的分配资金,维持流动资金与固定资金的最佳配比。

(3)企业财产管理。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财产管理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计算企业各项存货的持有量与采购量,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以及相关的样品管理方面提出规范的操作方法,通过记录、检查等方法,降低企业的财产持有成本,维护企业的财产安全。

2.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特点

(1)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具有超前性。与其他经营企业不同,施工企业对财务预测性方面水平要求较高,这与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密不可分。施工企业工期长,未来的不确定性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水平,所以在财务管理方面,就必须在企业效益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超前预测,保证企业的总体经营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具有综合性。施工企业业务繁杂,所涉及的业务范围相较于其他企业也相对宽泛,增加了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量。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必须依靠其他部门的工作支撑才能最终实现有效的管理。

二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表现形式与产生原因

识别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表现形式与产生原因有助于总结归纳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的规律,为进一步提出控制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提供依据。

1.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表现形式

(1)合同风险。招投标阶段是施工企业工作开始阶段,也是施工企业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招投标阶段中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在签署合同时不考虑施工企业的业务承接能力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为施工企业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埋下了风险隐患。

由于在业务拟接受环节与设计阶段,施工企业未对项目做出充分的分析与考虑,缺乏必要的财务分析为支撑,在具体实施环节中往往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施工企业的工作,严重扰乱了施工企业正常的施工计划与组织管理,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当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要求时,施工企业往往在缺乏财务分析的基础上盲目签订合同,使得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既扰乱了施工企业的正常经营,又容易导致在结算环节双方在价款与合同履行上引起纠纷,形成施工企业的潜在财务风险。

(2)垫资风险。目前,施工企业行业中垫资施工的倾向越来越严总,作为一种行业竞争加剧的产物,垫资施工不仅干扰了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而且严重制约了施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工企业通常工期长,资金需要量大,由于施工期内财务状况与生产状况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使得未来资金收回的可能性难以准确估计。垫资施工给施工企业带来的

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生产资金被占用,此外还会造成施工企业财务费用的增加以及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既限制了施工企业的规模扩张,又损害了施工企业的利益,增加了施工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可能,从而形成了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施工企业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完成施工,一般来说,施工合同中都会约定施工款按一定的期限分期结算,这就决定了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先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和实物资金,而全部资金的补偿及其回收期则需要延伸到全部工程完工并结算之后,扣留的质保金则要在工程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办理退款。现阶段,我国整体施工行业素质较为欠缺,恶意拖欠施工款尤其是施工尾款的情况十分普遍。缺乏对现金必要的管理往往会导致在垫付资金不能按时收回的情况下,企业资金周转情况恶化,加大企业的财务成本,迫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2.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成因分析

第6篇: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范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现代企业面对的风险也在日益多样化。在各种风险中,财务风险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影响重大,也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为此,本文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从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重视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优化企业财务结构、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增强财务人员素质等多个角度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措施,以促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08-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相关政策引导下快速发展,企业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加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涉及到企业资金的安全,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影响深远。在此形势下,如何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重视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优化企业财务结构、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增强财务人员素质等,对企业财务而言意义重大。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财务风险受到内部外部因素的作用,造成财务系统运行与预期目标偏离,并造成经济损失。财务风险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狭义的财务风险仅仅包括筹资风险,而广义的财务风险除了筹资风险外,还包括资产贬值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等。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主要是因为负债筹资而导致企业到期无法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因此,这种筹资风险受到资金利息率和资产收益率不确定性的影响。(2)投资风险。对于企业报酬和风险,投资项目是决定性的因素。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追逐更高额的利润,同时,资产流动性也是企业必须注意的事项。为此,现代企业往往借助于期货投资、短期证券投资等手段来实现来避免。不过,如果企业没有对市场进行严格的调查研究,也会对投资收益形成不利影响,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而给企业带来不小的财务风险。(3)资产贬值风险。该类风险主要指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企业投资者的资产受到损失的可能性与程度。比如,因为替代产皮的出现、产品更新换代、新技术的产生等造成企业持有资产出现贬值。(4)资产收回风险。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产品和服务在向资金转化中金额和时间的不确定性为资产收回风险。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赊销虽然能促进销售,尤其是销售量的扩大。但是,赊销行为也会引发一定程度的风险和损失,也就是资金受到他人占用的机会成本,包括到期无法及时收回贷款的风险。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在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中,主要目标就是掌握风险的来源,准确预测财务风险的发生,并利用适当的防控手段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把企业损失降到最低,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应当重视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研究,通过降低风险来提高效益,并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1. 缺少有效的财务监控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监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必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到贯彻。但是,根据我国企业的目前状况,财务监控一般为事后控制,没有实行有效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效果也相对局限,很多时候控制只是为了满足年终考核的需要,没有制度化和体系化。因此,企业的财务活动一旦缺乏实质性的财务监控,将面临着的诸多风险,并且发生财务信息失实、资产流失、财务收支混乱等一系列严重损失。

2. 投资缺乏科学性

对于企业投资活动,主要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两个方面。在对外投资上,不少企业决策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投资风险,存在盲目投资的现象,从而造成持续不断的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不少的投资损失。在对内投资上,主要指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为。对于投资决策过程来说,很多企业没有对投资项目展开周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与分析,加上决策建立在不全面、不真实的经济信息上,受决策者能力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决策失误情况频发,促使企业投资项目无法收回预期的收益,并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3. 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为企业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因为公司上市有着严格要求,造成很多企业选择负债经营,部分实际资产负债率甚至达到了80%,这远远高于发达国家60% 的水平。[1] 一方面,企业因为经营状况不佳造成还贷能力较弱。另一方面,较多的债务本息导致企业借新债还旧债。此外,不少企业的开支只增不减,引起资金周转困难。因此,不合理的资产结构造成企债务沉重,由此形成财务风险。

4.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在使用和管理资金、分配利润等方面管理混乱,权责不明,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失去保障。比如,企业采购、生产、财务等环节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应收账款等资产发生损失等。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1.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提升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防范财务风险。财务管理工作的任何环节都存在着财务风险,一个细小的工作失误都可能引起企业财务损失。对此,财务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应当保持风险防范意识。根据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相对薄弱的问题,企业管理层应当开展定期的风险意识培训,组织财务人员学习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促进自身风险意识不断提升,并在整个企业财务活动中贯彻风险管理理念。

2.重视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

企业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财务危机,对此,企业应当注意可能引起财务恶化的早期预警信号,对于可能威胁到企业经营管理甚至生存发展的问题,应当及早予以控制解决。[2] 通常来说,财务危机前的预警信号包括以下几点:销售业绩出现下滑、过度进行规模扩张、财务结构显著恶化、不能及时公开财务报表、过于依赖贷款或者某家关联公司、企业信誉持续降低、市场竞争能力持续减弱、经济效益严重降低、关联企业具有发生倒闭的风险等。在以上预警信号出现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财务危机的发生。

3.优化企业财务结构

对于企业财务结构的管理,重点是保持企业资本、投资、负债三者之间比例的合理。在对企业财务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首先就是优化资本结构。[3] 企业需要为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确定合理的结构比例,促使负债能力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不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其次,对负债结构予以优化。在负债结构管理中,负债的到期结构是管理的重点。然后是对资产结构进行优化。在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中,重点是确定一个可以确保企业正常经营、降低风险,还可以为企业产生更多利润的资产水平。最后是对投资结构的优化。从降低投资风险和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的方向出发,确定出相对合理的投资布局,比如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组合,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的搭配等。

4.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对于国内外企业,预算管理是常用的现代管理体制。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建立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强预算管理,适应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并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需要将市场预测作为基础,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及时地调整与反馈。通常,公司财务预算工作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财务预测。应当依据业务部门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预测制定的预算年度经营目标和经营预算,结合过去年度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合理预测年度的财务指标;(2)编制财务预算。根据预算年度的经营目标和经营预算,在财务测算基础上, 组织综合平衡,选择预算方法,编制汇总公司及下属企业的财务预算;(3)执行财务预算。根据确定的财务预算,制定控制标准,分解落实责任,实施跟踪控制,保证预算顺利执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由于涉及到企业资金的安全,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影响深远。在此形势下,本文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从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重视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优化企业财务结构、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增强财务人员素质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总而言之,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科学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增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尤其是财务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从而有效预防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平丽. 浅谈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0).

[2] 李明. 新时期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探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1,(5).

[3] 武丽丽.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5).

第7篇: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范文

摘 要 企业的并购活动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财务影响,这其中也伴随着财务风险问题,比如说最佳资本的结构偏离,企业价值降低,财务风险增高。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怎样控制好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重要的问题。本文先是分析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讲解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最后根据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防范方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进行的并购活动慢慢增加。并购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财务风险问题。要想对这些财务风险问题进行有效地防范,就需要找到并购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下面就先讲一讲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

1.未来不确定

企业的并购过程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宏观方面的国家经济政策变动、通货碰撞程度、经济周期运动、汇率利率变动,微观方面的并购方资金状况、并购方经营环境、收购方反收购、收购方价格变动等等。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可以引起企业并购的预期结果发生偏离。加上企业并购活动牵涉的领域有很多,例如法律、专有技术、财务、环境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企业并购发生财务风险问题。这些不确定因素根据收益决定的效益和成本影响的约束机制使企业的并购结果发生偏离。不确定因素的价值增值特点也给企业决策者带来价值诱惑力,使控制负偏离的动机和追求正偏离的目的得到了强化。这些不确定因素也间接地影响着成本膨胀,外部的各种因素和内部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使作用结果有损失的可能,这又形成了企业决策者的约束力。价值诱惑和成本约束的综合作用导致了诱惑约束效应机制。诱惑效应比约束效应大时,并购预期和结果发生正偏离,完成企业并购活动;诱惑效应比约束效应小时,并购预期和结果发生负偏离,引起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

2.信息不对称

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并购方经常把目标企业负债的多少、资产抵押的情况、资产担保的情况、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可靠的相关信息估计不足,不能准确确定出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资产价值,这就会导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当目标企业属于上市公司时,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情况、企业富余人员、资产可利用价值等估计不足,在并购进行后不能进行有效地整合,导致企业整合失败。收购方进行要约收购活动时,目标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隐瞒自己企业的事实情况,使收购方不能对目标企业的盈亏情况、负债情况、技术专利情况掌握不足,使收购方在错误的、失真的信息上进行错误的决策,增加了企业并购成本,使企业并购不能进行。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价值评估风险

并购方在确定好了目标企业后,开始关注以持续生产经营基础上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把这个成交的低价当成并购成功的基础。并购企业对未来时间的预测和自由现金的预测可以决定目标企业的估计。当目标企业估价不准确时,就会造成企业并购的估价风险,估价风险的大小由并购企业的信息质量决定,并购企业的信息质量由一些因素决定;一是目标企业是否是上市公司;并购企业属于善意的收购还是恶意的收购;企业进行并购需要的时间;目标企业审计距离并购的时间多少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决定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2.流动性风险

企业并购后因为债务繁重,没有短期融资的参与,导致了支付发生困难,这就属于流动性的风险。它在利用现金支付时表现的特别明显。因为现金支付的企业要考虑到资金的流动,速动资产和流动资产的质量越高,企业变现的能力就越强,越能进行顺利地资金收购。企业进行并购活动也会占用大量流动性资金,降低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以及调节能力,使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增加。当自由资金不多时,企业利用举债,使并购后企业负债率上升,资金安全性下降。

3.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活动产生的融资问题指不能按时筹到资金,使并购不能顺利完成。怎样利用企业内外部资金渠道筹到资金是并购活动顺利实施的保障。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就需要综合各种融资渠道。企业并购属于暂时持有,以后还打算改造出售时,需要短期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可以选择成本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企业还本付息安排不当时,就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企业打算长期持有,需要根据目前企业持续生产的资金需用、资本结构进行具体筹资计划。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的防范措施

1.改变信息不对称情况

企业通过改变信息不对称情况,通过收购估计模型合理确定目标企业价值,使目标企业估价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会造成目标企业估价风险,并购企业要尽量避免恶意的收购情况,进行并购活动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评价审查。并购方还可以让投资银行进行企业的全面策划分析,判断审定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及产业环境。对目标企业未来的资金流做出正确地、合理地预测分析,这样一来,估计水平就接近于真实价值。同一目标公司不同价值估价方法的使用,会得到不同的企业并购价格。企业进行价值估计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市盈率法、账面价值法、同业市值比较法、清算价值法、市场价格法以及现金流量法。并购公司可以根据并购后是否存在目标公司、并购动机、并购掌握的信息资料来确定目标公司的估价方法,合理地、正确地评估出目标公司的并购价值。

2.进行流动性资产的组合

第8篇: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范文

关键词:系统风险 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

一、市场风险与会计风险

市场风险与会计风险都具有风险的相应特性,就此,本文首先对风险的种类进行阐述分析,风险主要被分为三大类。

首先,系统风险。所谓系统风险,其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被称为市场风险。贝塔系数是系统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且贝塔系数主要存在于市场交易和金融活动中。其具体含义为:该系统是对股票收益情况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段、某一交易活动中,某一股票会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这其中最重要的即为某股票的收益损失变化,资本市场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股票的收益,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股票损失。造成股票损失的情况分为很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即为股票所处的经济环境情况,在此基础上还有同类股票产生的不利影响,这两者是造成股票收益受损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学者对于系统风险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分析:在资本经济市场当中,单个股票会发生一定的变动情况,除此之外,股票市场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动情况,并且这两种变动是同向的,变动程度具有一致性。贝塔系数可以对这两者的变动情况进行阐述表明,以此准确的分析单个股票与股票市场两者的变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系统风险其实是一种参数的表现形式,其主要是由股票收益变量参数,在此基础上还有市场收益变量参数两者组成,Beaver表明,贝塔系数用于表达系统风险,其在经济领域的科学研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更可以被称之为兴趣变量,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除了上述两种理论,现在还存在一种 CAPM 理论,其对于系统风险的概述界定主要为,当市场经济处于稳步发展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投资风险能够得到相应的系统风险溢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投资者的投资利益。由于投资风险能够对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所以,系统风险溢价的问题格外受到投资者的关注。组成系统风险溢价的主要有系统风险的贝塔估计以及系统风险的贝塔决定因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股票的内在价格在进行界定与划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系统风险中的贝塔系数决定的。贝塔系数通过对股票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就此进行核算,从而评估股票的内在价格。

其次,经营风险。所谓经营风险,换一种说法也可以将其称为企业的商业风险,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化引起的,或者是由于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策略目标制定缺乏相应的实际性与合理性,最终导致企业的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必定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亏算,这种亏损主要是由企业的效益核算情况所表现出来。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企业销售业绩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还可能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等等各方面原因都有可能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以及销售产品的价格变化,就此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财务风险是上市公司中经常出现的一项内容,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结构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风险非常严重,将会对上市公司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这种财务风险通常的衡量标准是财务杠杆,在杠杆原理下,能够使人们更加直观的理解财务风险。比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财务风险使资金偿还或者是周转出现了不可逆转的问题,但当前,财务风险研究的领域已经非常广泛,并且不仅体现在企业经营风险与传统的财务风险范围内,已经涉及到了会计信息风险领域。基于Abdelghany可以将财务风险的会计测度风险出现的原因进行描述:因为财务杠杆作用、企业资产规模、资产流动状态、资产结构等出现突然性的变动产生的风险;商业活动中产生的风险;收益、分红以及股票变动等造成的风险;系统出现漏洞造成的风险。 Eldomiaty系统对企业流动性强的资金、获利情况、负债比等一些特定的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二、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市场风险关联模型

在财务杠杆以及经营杠杆与市场风险三者之间的关联中,最为值得一提就是Mandelker 模型。Mandelker 模型能够明确杠杆与风险的关系,对其相应关系能够进行充分的阐述分析。该模型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1978年,贝塔系数理论被认定,认为贝塔系数是不断变化运动的,其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转变,并且这种转变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随着贝塔系数的不断变化,最终造成企业的系统风险不断变化。

二是一般上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其发展目标的合理制定以及资源科学优化配置等工作的完成都需要企业相应的经营杠杆以及企业的财务杠杆相互配合,就此能够合理优化资源,控制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时变的发展眼光来运用企业的财务杠杆和企业的经营杠杆,而不能够将两者看作是没有变化的财务管理中的常数。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进行财务杠杆的调整和经营杠杆的调整工作时,都需要对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考察,以及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依据企业未来经营效益为参考指标,就此进行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杠杆的调整工作。

三、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系统风险关联的计量设计

(一)时变贝塔的估计

在进行时变贝塔估计工作的过程中,其采取的方法使多方面的。比较重要的即为以下几种方法,GARCH 驱动的贝塔,同时还具有Seguin建议的时变贝塔市场模型,在此基础上还有应用比较广泛的FLS( flexible leastsquares) 方法。时变贝塔的估计工作当中运用的方法除了上述的几种方法,还有递推估计( recursive estimation) ,除此之外被普遍认可的评估方法还有滚动窗回归( rollingregression) 等等。

(二)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系数的估计

对于财务杠杆系数和经营杠杆系数的估计工作中,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主要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通过企业过去的会计信息进行数据整理分析,主要是运用企业的净利润进行核算考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息税前利润的核算考察。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能够直接计算得出。然而,企业的经营杠杆却与财务杠杆存在一定的不同,经营杠杆不能够直接进行企业会计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其只有在企业销售价格平稳的情况下,根据邻近两期的销售业绩收入进行分析,其主要是企业的主营业收入,这一数据可以作为企业进行经营杠杆系数估计的有效数据。

四、结束语

企业在经营运行的过程中必定会涉及到相应的市场风险,只有制定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才能够防御市场风险,就此,本文主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以及系统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以此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方案的有效制定,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武清,陈暮紫,黄德龙等.系统风险的会计决定:企业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系统风险的时变关联[N].管理科学学报,2012,15(4):71-80

[2]韩F灿.管理会计在旅游业的应用――季节差异下旅游景区财务资金风险探析[J].会计之友,2014(35):49-52

[3]薛武昭,罗a天.基于财务风险防范视角的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探讨[J].价值工程,2013,32(3):158-160

[4]杨波,魏虹,王素莲等.国有企业基于会计事项的权限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2(3):70-73

[5]张永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问题研究――以H公司为例[D].河南大学,2014

第9篇: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控制管理;理论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4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2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67-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元素,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财务风险。如果企业不能有效规避财务风险,轻则将导致企业的利润损失,重则会导致企业倒闭。在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研究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财务控制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论分析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企业流动资金枯竭、不能到期偿还债务,就会形成财务风险。学术理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概念的论述,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狭义的。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们认为财务风险是由公司的负债直接引起的,并由负债公司的股东承受的风险。第二种观点是广义的。持该观点的专家学者们认为,财务风险就是指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的差异程度。国际上通行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狭义的财务风险,即指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风险的存在,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通过对资本运动的管理来达到其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蕴藏在整个资本运动过程中,具体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导致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企业外部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更多地适应这些外部环境的要求和变化。由于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其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比如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的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如果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财务风险必然产生。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内部原因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包括关联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关系混乱的现象,使得资金流失严重,使用效率也比较低下。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物资筹备、产品生产、成品销售、财务管理等各环节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造成企业之间三角债现象严重、存货管理混乱。另外,在企业的投资决策环节,由于没有做好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力度不够,投资盲目性比较大,最后形成投资失败,不良资产大量产生,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也是财务风险的产生根源之一。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也是财务风险根源。目前我国企业的流动资产比例普遍较低,即便是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比重相对较大,甚至有一部分超储积压商品。由于存货的变现能力较低,大量的存货不仅增加了企业管理费用,也降低了流动资金的比重,不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同时,长期持有存货还要承担因存货市场价格下跌而产生损失的风险。而且,企业为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经常会采用应收账款方式销售产品,但在收回应收账款的过程中,一方面债务人长期占用本企业资金,影响本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对客户的信用水平和经营状况不够了解,造成大量应收账款不能收回,形成坏账损失。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财务管理风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我国企业中较典型的表现主要有:

1、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具体表现为产品成本费用高,毛利率低;资产收益水平差,投资回报率低。

2、资金不足,缺乏偿债能力。具体表现为资金匾乏,负债过度;信用等级低,融资能力差。

3、债务结构不合理。一般来讲,企业的短期债务资金应当用于流动资产。当企业偿还到期债务没有足够的现款时,可将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变现后偿还债务。如果企业短期债务比例过高,或者把短期借款资金投资于变现能力差的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就会降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影响短期偿债能力。

4、经营能力不佳,不良资产比例大。具体表现为资产质量差,沉淀下来大量不良债权和“残次冷背”存货,资产周转率低。

5、成长能力弱,企业发展停滞不前。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资本积累率和销售增长率下降,业务不断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

我国企业之所以没有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文化,主要是由于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而且缺少足够的风险控制人员。企业应该有一种对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一致认同的文化,在这种企业文化中,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做到积极辨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带来的成本。要提高企业董事会、高管层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自上而下的主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企业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应注重风险管理控制人才的培养及员工素质的培养,用文化和理念以及制度来约束和培养人才。

(二)缺少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

目前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机制不能有效进行控制,这是造成决策失败的主要原因。国内很多企业没有解决好财务决策权的问题,导致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设置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高度集权式,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少部份财务权,即人、财、物及供、产、销等统一由母公司控制。另一种是过度分权式,即子公司享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以间接管理为主。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着很明显的缺陷,前者可能导致决策过分依赖于母公司,不易调动子公司经营的积极性,并且母公司承担了巨大的决策压力;后者的缺点在于不利于母公司统一协调指挥,可能导致下属企业各自为政,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整体的利益。

(三)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不能得到有效进行,主要是目前我国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制度不健全致使各级部门资金管理的使用、利益的分配、事项报告或权责权限等权责不明,造成企业财务负担加重。同时企业还没有完善财务预警制度,这就使财务风险的监督和控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也不能迅速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从而错过了最佳的风险管理的时机。

(四)缺少信用体系和法律建设

由于我国目前的信用评级行业还属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中也尚未建立起良好的信用体系,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企业要想拥有一套有效的客户信用机制,就要有一个全面真实的财务信用数据信息作为支撑,还要有国际认可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同时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也缺少健全的法律机制建设,对失信者缺乏有力的法律惩罚,这就造成了现在我国企业客户信用机制软化的普遍存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假冒伪劣、合同违约、拖欠账款等信用问题。

三、大力加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

(一)加强企业自身对于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会计制度不够重视,甚至产生了误区,认为内部会计控制会增加企业的负担,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进行会计内部财务控制管理工作时,几乎是敷衍了事,没有实质性的计划,针对这种情况,纵观新时代的发展,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刻不容缓。

(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改革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加强电算化在企业大规模的实施,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与管理,对于会计系统的严密性要有更高的要求,促使企业实现内部会计的优化,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并且可靠,数据的准确,而且对整个内部会计控制流程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

(三)加强并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构建内部财务控制管理规章制度

企业建立完善财务制度,严格按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在财务内部财务控制管理上确保关键性岗位合理设置和职权的划分,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在财务制度的设计上应当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水平和竞争状况相适应,不能生搬硬套、照猫画虎。与此同时还应兼顾成本效益原则,统筹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之比,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四)加强内部审计,完善财务内部财务控制管理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通过内部可以促进企业完善内部财务控制管理制度,创造更多的效益。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企业财务控制制度进行检查,其重点是对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的测试,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财务控制制度的执行。

(五)加强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国内很多企业,尤其是对于财务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和经验不够重视,导致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存在差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度会存在不同,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有较大影响,如果企业人员整体素质较高,工作经验较丰富会对内部控制的实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反之,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有一定的影响。内部控制执行的关键是高层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起到领导和表率的作用,二是以行政命令的要求强制严格执行,这是控制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即体现了企业的执行力,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是不可能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到位的。因此,只有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获得全方面的支持,才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蒋永忠、张颖.管理学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