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部门团建的建议范文

对部门团建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部门团建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部门团建的建议

第1篇:对部门团建的建议范文

20*年是*电信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公司团委也将助力企业转型、构筑青年人才成长平台作为团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创新激情合作诚信”的企业家精神,秉承经典、开拓创新,整合并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力求使资源建起来、活起来、转起来。

【网格化团建目标】

1、帮助新入职人员尽快适应*电信的工作环境;引导新入职人员感知、认知、并逐渐认同电信的企业文化;激发新入职人员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在企业和共青团组织的关爱中顺利融入企业的同时走好自身的职业发展之路。

2、有针对性地将青年群体的生涯导航前倾,与高校团委联合,通过双向进入,搭建一个学生就业实习的友善平台。

【项目载体】公司团委以“走好成功职场第一步——新进大学生关怀计划”这一项目载体,对内形成“内网层”,即将公司内部31家直属单位团组织以区域为基础,以产品链为特征划分为三个联盟即连成一片、蓝色胶片、中心联盟进行项目开展;对外形成“外网层”,即结合“走好职场第一步——新进大学生关怀计划”的推进,于*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大学等高校团委联手推进,有针对性地将青年群体的生涯导航前倾,共享资源,实现双赢。

【实施过程及成效】

内网层:将公司内部31家直属单位团组织进行整合,以区域为基础,以产品链为特征划分为三个联盟即连成一片、蓝色胶片、中心联盟。

新进大学生入司后,在经历为期两周的统一培训后,将分为三个小组在三个盟区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由盟区负责人主动与所在单位负责安排新入职人员实习的项目组取得联系,与人力资源部门在充分协商和沟通的基础上,配合并参与项目组关于新入职人员的实习接待和安排工作。其中包括临时辅导小组的成立、“温馨小贴士”的送出(内容包括:辅导员姓名,工作部门,联系方式,欢迎词;并适时介绍本单位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总体状况)等。

团组织通过本单位内各类宣传媒体,如:内部网站、刊物、联谊活动、社团等,向本单位的员工介绍新入职人员,可适当根据新入职人员的兴趣爱好结合个人意愿,引导新入职人员加入某组织或小组参加活动或承担工作。

公司各直属单位团组织应主动了解新入职人员情况,并帮助其熟悉本单位团组织特别是其所在团支部以及各个相关部门的情况;主动了解新入职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情况,发动团员青年建立或帮助新入职人员加入所在单位资源共享的学习机制中。

团组织区域联盟应适时组织新入职人员的联谊活动、组织新入职人员与公司内优秀先进集体或个人座谈等交流活动。

见习期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由公司各直属单位团组织根据公司团委的统一安排向新入职人员发放“关怀计划满意度测评表”,由新入职人员填写后交于所在区域联盟团组织并进行考核评比。

外网层:举行为期一天的“学一点电信知识做一天电信员工——大学生社会实践日活动”。

团委将目标群体锁定在校的优秀学生群体,目前已和复旦、交大、同济、上大的学校团委建立了固定联系,以“学一点电信知识做一天电信员工——大学生社会实践日活动”为推进载体,每年按照冬季、夏季两季活动定时开展活动。如:根据公司“做强转型业务——iptv形成规模效应”这一指导思想,由业务支撑及营销专家,专门为参加活动的通信、计算机专业的硕士、本科学生们讲解iptv技术知识与简单的营销技巧。经过半天的学习以及在机房对iptv设备的实物操作,大学生们从专业知识和潜在用户角度对iptv业务发展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建议,并围绕一些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下午,大学生们在参观完浦东东方路营业厅后,以ppt演示方式,逐队阐述了他们对iptv业务发展的设想以及对营业厅布局、服务改进的建议。随后,大学生们以情景模拟方式进行了iptv营销对抗实战。激烈角逐之后,专家评委们的精彩点评,也让大学生们收益良多。

点滴关怀,让大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电信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上市企业的博大与温馨。不少学生纷纷提出,希望能够有机会再来*电信,进一步为公司的业务发展献计献策。

而这,恰恰与团委所希望促成的:以大学生实践活动为契机,有针对性的将青年的职业生涯导航工作前倾,为公司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做好铺垫,同时在校学生通过零距离与企业的接触,也将是跨出校门跨入社会的一次有益练兵。

【下一步工作设想】

1、在项目推进一年到期之际,公司团委实施情况进行了“跟踪”、“总结”、“调研”、“考核”四项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20*年的实际情况对计划的内容进行修改,进一步激发各级团组织利用“新员工平台”、“新员工沙龙”、“读书沙龙”、“民兵训练”等载体、通过结对、带教、提供展示机会等手段、整合相关资源帮助新入职人员尽快适应电信的工作环境,引导其感知、认知、并逐渐认同电信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

第2篇:对部门团建的建议范文

1.1建设职教集团主要涉及内容

(1)学、实训和就业。学计划、教材和教学管理模式。统一实习、实训方式与内容。统一安排就业指导和推荐。(2)资源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共享,信息共享。(3)师资培训和交流。高职院校为中职培训教师。中职学校之间或高职院校之间进行教师交流。企业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实践岗位。教师到企业实职锻炼,实职岗位有技能型、管理型,甚至部门经理。职业院校为企业开展多层次员工培训。企业委派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讲座,委派技术工人到学校指导实习、实训。(4)校企开展产、学、研合作。校企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目标,进行课程开发和改革,开展校企论坛。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最新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提供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和毕业生就业岗位,协作组织招生。院校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制定生产工艺设计、营销策略,帮助企业诊断问题。院校之间进行教学交流,共同组织技能竞赛。

1.2职教集团的组织架构及类型

(1)组织架构:以专业、行业为纽带,相关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职教集团成立指导委员会对集团建设进行指导,职教集团设理事长会议,理事长会议下设秘书处和教学、校企培训、招生就业等委员会。(2)集团类型集群式:集团区域特征明显,市、县职教园区内职业学校资源共享,教学和管理模式统一,吸收当地相关企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集合式:由高职院校牵头,3加2的高职对应中职学校参加,相关企业加盟,共同组建职教集团。集团式:具有较行业性和专业性,集团主要以专业为纽带开展合作,由高职院牵头,多所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加盟。根据开设专业性质,一个学校或企业可以同时参加多个集团,各集团成员单位可以相互交叉。跨区域式:以专业和行业为纽带,跨省组建。

1.3职教集团宗旨

优化重组职教资源,创新职教发展模式,营造职教发展环境,校校、校企深度合作,提升职教办学质量。自愿合作,规模发展、战略联盟,资源共享,相互支持,抵御风险,互补多赢。

2职教集团科学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

2.1增强了校校联合的紧密度

通过牵头学校的骨干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功能,校校之间以专业建设为纽带、以扩大招生规模为目标,拓展了成员学校的办学空间,提高了成员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也推动了成员学校所在地职教事业的发展。成立教学、学生和就业三个指导委员会,制定各指导委员会章程、制定集团办学管理办法、考核标准及其核心指标等工作规范。制定集团内学校的“九统一”:培养目标、质量标准、招生就业、实验实习、师资培训、校园文化、管理手段,较全面地规范了集团培训标准。

2.2推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集团内企业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学校实施“菜单教学”,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企业为学校提供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就业指导等。校企“零距离”对接,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和稳定率得到大幅提高。家长、社会、单位、学生四方满意。同时,各职教集团充分利用内部企业资源,企业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实践,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供技能鉴定。与学校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级等。

2.3加强了职教宣传的力度

各职教集团通过召开成立大会和各种研讨会,有效地扩大了职教集团的社会影响力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带动力。

2.4强化了职业教育规模化、连锁化办学理念

各职教集团通过近一年来的具体实践,强烈感受到集团化办学带来的观念震撼,拓宽和创新了办学思路,体验到了集团化办学巨大好处和综合效益。

3关于职教集团建设的建议

根据建设产业发展新体系的要求,科学预测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超前培养和储备人才,使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保持同步。根据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建立与整个产业链相配套的教育链、人才链。建立教育、人力资源、发改、统计等部门联合年度分行业、分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就业状况和需求预测制度。

3.1加强引导、支持、扶持力度

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加强我省职教集团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我省职教集团建设发展规划,协调财政、发改等部门,争取职教集团建设项目和资金支持。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负责人为成员的职教集团联席会议,商讨解决集团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协调各方共同为职教集团建设提供支持。

3.2建设信息化职业教育,推动教育集团发展

率先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将职业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完善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数字化职业院校建设,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到2015年职业院校宽带和校园网覆盖率达到100%。切实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进程,全面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在教学实训中的应用,将生产、服务实际应用的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内容。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诊断等技术。加快建设培养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新型专业。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的水平。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促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制定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的开发规范和审查认证标准,推动网络学习课程开发和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社会开放.完善开放大学体系,依托互联网和教育卫星系统,建立面向全社会提供多样化职业教育课程和灵活便利学习方式的远程职业教育网络。

3.3加强校校、校企深度合作

已组建的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的合作,要通过资源共享、专业建设、合作培养等途径,加强深层合作。校校之间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改革,进行教学、师资交流,研究专业发展方向等。校企之间要加强产学研的深层合作,学校参加企业产品研发、策略制定、培训员工,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岗位,向学校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专业教学和实训,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开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

3.4完善集团网站

利用牵头院校的自身优势,与成员单位合作共建集团网站,为集团内的各成员单位提供一个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切磋技艺、更新理念的平台,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和网络交流平台。构建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完善职业院校基础信息管理标准和规范,完善学生学籍、资助和教师管理等信息系统,促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建立政府、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建立职业教育学生实习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实习过程的远程管理。

4结束语

第3篇:对部门团建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创新

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社团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迅速发展壮大,在社会、校园双重环境的影响下,不少校园社团完成得相当出色,俨然成为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一个亮点。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校园社团建设在校际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学校团委也逐渐认识到社团建设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发展的重要作用,继而开始了对校园社团建设的探索。因此,我校团委在学校12级和13级学生中做了校园社团建设现状情况调查,以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提高综合素质的舞台,从而更好的举办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达到以社团建设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

一、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调查总人数为1131人,其中20.87%的同学参加过社团,15.74%的同学现在是社团成员。29.44%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的目的是提高工作能力,30.42%的学生的目的为提高社交能力。学生愿意参加社团比例最多的为文艺类为44.03%,国学经典类15.56%,乐器类27.32%,公益类21.84%,就业创业类15.38%。在社团费用收取上,36.78%的学生认为不需收取,25.99%的学生认为为10元以内,22.72%的学生认为是10-20元之间。36.52%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赢每两周开展一次,27.50%认为每周活动一次。

58.62%的学生认为学校社团目前的水平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参加社团的需求,37.40%的学生认为学校目前社团设置合理,分类基本清晰合理,31.48%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但仍需改进和调整。学生认为社团在学生中扮演的角色人才培养25.99%、思想交流33.51%,丰富生活66.76%、融入社会24.93%、联系群众(即学生)19.19%、服务大众9.73%。

二、用社团建设诠释校园文化

我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拥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校园影响力。近年来,我校学生社团发展速度较快,形成了以社团建设带动校园文化的繁荣局面。目前,我校共有15个学生社团,共分为文化类、艺术类、体育类、就业创业类、公益类五大类学生社团。与此同时,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新社团不断涌现,实践性质的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学生社团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正在形成。

在社团建设中,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创造力,挖掘学生领导力,创造了具有学生自身独特的文化的社团体系。在学校团委的正确引导下,我校学生社团已基本具备完善的组织结构,形成了以系部团总支为核心的社团团队,拥有规范的学生社团章程和社团管理制度,开创学生社团第二课堂,形成具有系部特色的社团组织,如商贸信息系的日语俱乐部、动漫制作社、泥塑制作社。

学生社团建设注重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学校借助学生社团这样一个文化载体,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平台。学校借助学生社团每年举办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省市区各级比赛,社团建设为丰富校园文化做了突出贡献,在校内外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每年六月是我校学生社团文化展示月,它由学生处,校团委主办,各系部组织各学生社团积极参与,旨在展示社团文化,推动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校内文化盛典。学生社团文化展示月将学生社团的自身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台由各社团精心表演的晚会充分展现了学生社团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神文化盛宴,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有效地推进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社团建设在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和风日语俱乐部获“江苏省优秀社团”;Sun Flowers舞蹈社参加市啦啦操比赛获第二名;新月合唱社参加市区“百灵鸟”合唱比赛获第三名;民乐社、舞蹈社等社团个人在无锡市、滨湖区两次中学生“三独”个人才艺比赛中,独唱、独舞、独奏(二胡)均获一等奖。创业就业类社团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均获奖。这些奖项的获得充分展示了我校社团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在以社团文化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今后发展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团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参与学生社团的主力军,学生在社团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社团建设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校园文化,从而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满足其求知欲,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社团活动的开展很多时候是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因而,不能有太多的说教与约束,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学生自主能力,尽情创意,尽心组织,尽力参与,从而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在今后的社团建设中必须重视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在受益,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促使校园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有效性。

(二)创新社团建设形式,促进校园文化形式的新颖性

我校的社团建设起步较晚,在体制与形式上存在着许多不够成熟的地方,随着我校社团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实践中摸索新的方式和方法,创新社团建设的新的形式,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新颖性。

社团建设能够培育、提升优良的校园群体意识,形成具有立信特色的校园文化概念。因此,社团形式的创新,不仅仅是形式的创新,如社团活动的方式、社团人员的配置等的创新,更主要的是社团精神文化的创新。社团精神文化不仅能形成优质的校园文化,更主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在今后的社团建设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社团精神文化方面形式的创新,为形成新颖的校园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4篇:对部门团建的建议范文

一、学生社团及其价值分析

1、学生社团的含义及其发展趋势

(1)学生社团

社团是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人集聚在一起形成的互益组织,按照其性质的差别,可以分为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不同性质的几大类型,也可以将其划分为官办、民办以及半官办这几大类。通常意义上的社团指的是以文化、学术或者公益性为主的非政府组织。

学生社团则是指中高等院校中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众组织,这种组织不受年级、系别甚至是院校差别的限制,他们团结兴趣相近的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从性质上看,这种形式多样的群体组织属于非盈利性质,其运转与维持有着自己的内部章程与准则,社团成员愿意为了一定的目标与理想进行自发的努力与付出。

(2)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

社团活动是当代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形式以及社交途径,也正是由于大学生意识到了社团的重要性,近年来高校的大学生社团正在不断的涌现,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活动的形式,都呈现出了时代的气息,促进了高校社团建设的发展,也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①种类逐渐丰富

为了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以及张扬的个性,高校学生社团的种类以及数量都在逐渐地增长,这不仅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得许多大学生发现了自身的长处,进而促进了大学社团作用的发挥。

②志愿服务成为主要方向

参加社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成为了近年来大学生社团成长与壮大的主要方式,其为公共活动的举办以及社会灾害的救援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③深受网络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接触社会主流媒体的报道以及各种性质与指向的评论,继而对大学生的三观以及生活理念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团活动的主体以及方式都受到了明显的网络指导,内容更加贴近时下的热点。

2、学生社团对于高校建设的价值

(1)能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关系着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建设方向。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与机会,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由于社团活动在展开与进行的过程中践行的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要求的内容,因此,通过实践活动的展开,能够提高参与者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将社会主义精神思想转化为内在的约束与要求,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是适应时展与要求而提出的教学改革,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能力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学生社团活动的展开能够显著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的形成。因为学生社团是自愿组建而成的,所以在参加与否方面,大学生具有完全的自主决定权,这就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形成提供了条件与基础,使得大学生能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实现个人的发展。

3、学生社团建设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1)有利于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社团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组织与形成的,社团内的成员会自发的未来社团的利益而牺牲部分个人的利益,这种牺牲与处理的办法,培养的是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大局观念,而这也是无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组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的价值观念以及精神理念。因为大学生作为社团的一员,在活动的策划、设计与开展的过程中均需要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进行协调与处理,进而通过实际的训练与培养增强了集体意识,使得社团成员逐渐形成了全局观念以及大局意识。

(2)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无论是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体制的改革还是生产技术的个性都源于创新的理念与能力,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时代的进步,创新精神与理念逐渐成为了高校教育培养的重点。学生社团活动的展开能够刺激大学生为了实现社团的目标、收获活动的效果而自发的开动脑筋,自发的进行活动主体设计的创新,对活动的形式进行改革,进而培养了社团成员的自主性以及独立性,能够逐渐的将创新作为一种习惯,并能够为了实现自己的新主张与新想法而去进行发散性思考,不仅是对大学生视野拓展,更是对学生潜能的激发以及思维的锻炼,进而促进大学生群体创新水平的提升,促进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与研究的主要课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人格的健全程度都是引起社会广泛担忧的话题与焦点,而社团活动的开展与进行,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不仅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增强与人沟通与交流的技能,还能够因为与他人的交谈,解开自己心里的疑惑与苦闷,让消极的情绪得到宣泄,让自己的偏见得到改正,进而在他人的开导与影响下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并通过与那些兴趣相同的同学建立起友谊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进而弥补了现代的高校内部心理咨询工作不到位,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落实的缺陷,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提高新时期学生社团建设水平的建议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调,大学生社团在促进大学生素质发展以及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正逐渐得到重视,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教育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1、管理校内资源,坚实社团基础

做好校内资源的整合,为社团建设奠定基础。大学生社团多数大学生自主发起。自主经营与建设的,不仅缺乏导员的管理与发展指导,更缺乏相应的发展资金支持,进而限制了社团的发展与壮大。这就需要高校在这几个方面能够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帮助,进而提高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为此,高校可以在经费预算中位学生社团的发展预留出一定的比例,当社团的活动经过审批之后,可以经过申请取得高校的经费帮助与支持,进而为学生社团的活动提供支持。同时,院校也可以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大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管理与指导,不仅能够保证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场地、资金以及效果,还能够通过管理与控制维护大学生校园的秩序,保证学生社团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

2、整合校外资源,增强社团实力

通常来讲,高校的社团都是同一个系或者同一个院校之内的学生组成的,受限于校园文化的影响,社团活动的新颖性以及创新性并不突出,这就不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不利于大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与能力。所以院校可以与周边的高等院校进行联合与协作,促进社团跨校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社团的活力,促进学生社团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为此,院校的社团管理部门可以留意与收集周边的资源,并为社团的跨校发展牵线搭桥,使得社团在指导与帮扶的条件下实现跨校发展;为了保证社团运作的资金,院校的管理部门可以带来学生与院校周边的商家进行互惠共赢合作的洽谈,进而为社团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与基础;最后,便是院校的社团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周边的院校举行竞赛,通过相互之间的竞技与切磋,吸收他人的经验与成果,认清自己的不足,进而促进院校社团的发展。

3、规范制度保障,促进社团发展

强化社团审核,完善社团体系。社团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了高校建设与教育的主要手段,为了提高社团发展的可持续性,社团管理部门需要规范社团的相应制度,加强对社团的审核工作,淘汰劣势资源,集中优势资源,并对筛选出来的社团进行制度与规章的完善与补充,进而规范化社团的发展。

因此,需要社团管理部门能够建立起相关的社团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成立社团的条件与程序,从根本上加强对社团的管理,避免社团建设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同时,还要筛选出重点社团进行支持与培养;此外,还要对社团内部的章程进行审核,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与完善,进而提高社团运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最后,所成立的社团还要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根本的培养目标融合入社团的发展目标中,促进社团对高校教育的推动作用,为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社团管理委员会与校内各个社团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4、完善竞争机制,增强社团活力

由于资金以及场地等条件的有限性,高校内部需要对社团的数目以及规模进行控制,促进优势资源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高校必须要规范社团之间的竞争,通过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实现对于社团的管理。为此,高校可以将考核机制引入到竞争机制中,制定相应的社团考核制度,通过制度的规范与约束来淘汰部分社团,进而激发社团的活力,促进社团建设的发展。考核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社团的平时表现,还要包括师生对高校内部社团的投票结果,要通过广大师生对社团的评价与青睐程度来确定社团的淘汰结果,进而激发社团的活力,发挥社团的作用。

同时,考核标准体系不仅要包括淘汰社团的机制与标准,还要包括相应奖励的制度,使得社团活动不仅仅是大学生课余时间的一种自我充实和自我成长的方式,更使得社团活动能够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进而激发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第5篇:对部门团建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高中体育 乒乓球社团 建设管理

1.引言

学生的发展应当是综合全面的发展,除了课内知识学习以外,课外社团活动为学生的集体意识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愿参加的一种组织[1-3],它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自我、体验社会的大门,使其更自由地认识世界。

笔者长期处在体育教学一线,积极组织乒乓球社团活动。下面针对本校实际情况,挖掘乒乓球社团发展中的不足,旨在为普通高中的乒乓球社团建设和校园体育文化推动提供合理化、科学化的建议。

2.第七师高级中学的乒乓球社团的现状

第七师高级中学的乒乓球社团(以下简称“社团”)在建校之初即已成立,由本人作为指导教师。社团有20名团员,来自高中各个年级。经过几年的发展,社团经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具有良好的规范性,日常有专职教师指导训练比赛,假期开展一定强度的集训。

社团拥有7张乒乓球台,训练在校乒乓球室进行,日常训练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9:10-20:40。日常训练主要进行基本功练习,包括正反手对攻、步伐练习、发球练习和战术组合练习等,一阶段的训练后开展队内循环比赛和年级间对抗比赛。寒暑假期间,社团进行为期15天的集训,针对日常训练中的弱点,进行系统全面的练习,集训强度较日常训练有所增多,上、下午各进行3个小时。经过一定的训练和比赛,社团选拔优秀团员参加地区性比赛。

通过团员们的共同努力,社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团之初有团员获得了自治区中小学生等级赛个人第四名;在2013和2014年第七师青少年运动会上,社团囊括了团体冠亚军及所有单项冠亚军;另有30余人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3.第七师高级中学乒乓球社团发展问题分析

目前,社团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师资投入不足,缺乏专业性的引导。

学校长期参与指导乒乓球社团的专业教师仅有一名,指导老师仍要负责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工作,社团的管理与指导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另外,场地的限制无法满足20名团员同时上案,训练效果受到影响。经费方面,购置、维修乒乓球器械、水电费、日常训练开支每学年约为2000元,由上级教委部门下拨,基本能够满足校内活动及训练比赛需求,但以社团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仍需扩大社团影响力,这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2)发展受限,社团认可度有待提高。

高中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学校的培养重点倾向于课业辅导,对文体社团的作用认识不足,由此导致文体社团发展受限,其自身的管理与建设无法得到足够的保障,长此以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将会受到影响。

同时,社团与社会的沟通交流不足,社团举办比赛局限于校内,校际及社会比赛较少,吸引社会资源参与社团建设的沟通联系工作做得还不够。

(3)团员有效培养期较短,亟待建立健全成长机制。

在校期间,团员的有效训练时间是每天一个半小时,每周5次,加之寒、暑假15天集训,总共加起来的训练强度仅相当于初等级别。乒乓球运动的培养期较长,但是高中期间团员的有效培养期最多只有三年,这离系统培养的要求还很远。

4.第七师高级中学的乒乓球社团发展的对策研究

目前社团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针对本校乒乓球社团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下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1)增强乒乓球社团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无规矩不成方圆。社团建设需要发动学生组织的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情合理的规章制度。管理者应奖惩得当,重视学生的感受,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使社团形成高年级带低年级、高水平团员促进初学者的互帮互助氛围,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其中。同时还要注重团员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带动更多的同学投入体育运动中,使社团形成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

(2)加强乒乓球社团的基础建设,推动学校体育文化发展。

根据目前社团发展规模及现有条件看,训练场地还需进一步增加。可以考虑把空余的教室作为学生平时活动的场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便捷化的基础设施;加强对场地设施及体育器材的管理,避免损坏和浪费。这考验学校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决心,需要上级领导的支持和重视。

(3)加强社团与社会的交流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完善社团的竞赛规则,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除组织适当的团内、校内比赛外,还应积极参与地区性比赛,加强社团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可以尝试与社会俱乐部建立长期的合作交流关系,引进社会资源,让学生对乒乓球运动有更多元的了解,学会用更广的视角看待乒乓球运动。另外,社团要大胆走出校园,参与更广范围的活动和指导,让学生在相关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

5.结语

本文重点探讨了乒乓球社团的建设和管理问题,以第七师高级中学为例,指出制约校园乒乓球社团发展的关键问题,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出对策,为高中乒乓球社团的发展提供可行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桂霞.加强乒乓球社团的管理和建设推动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J].教育论坛.119.

[2]唐建军.现代乒乓球技术教学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第6篇:对部门团建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问题;对策

一、高校社团的特点

(一)社团有自主性。它主要表现为表现为:社团活动需要自主确定活动的内容、自主募集经费、自主寻找场地等。大学社团是d广大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需求、心理特征、等因素走到一起的团体,所以社团的社员人人平等。社员的自主意识在社团的空间里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每个社员是社团的主人,每一位社团成员的和自身价值和民主意识都能够得到完全地体现。大家既服务于社团、又为社团服务。

(二)社团形式多样、百花齐放。当前高校建设有种类繁多的社团,例如公益类、体育类、文艺类、科技类、等。有的社团每天都活动在一起,如单车社,有的则会不定时活动,如模话剧社、头脑社团等等。

(三)社员类型广泛。由于高校学生都是为了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参与到同一个团体中来,因此能吸引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学生,所以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中有非常强的凝聚力,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高校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认识不明确。首先,社团的上一级领导认识不是非常明确。高校团委作为学生社团的上级领导,对社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学生社团活动缺乏足够的自主性,通常由团委组织和安排,协助上级机关开展活动。这与团委对社团管理相对严格不无关系。其次,社团社长认识不明确。社团社长认为社团活动应该完全从属于团委的指导和领导。因此,作为社长必须无条件服从,虽然他们成为听话的学生干部,但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再次,加入社团的社员认识不明确。

(二)高校学生社团制度不完善。学生社团存在很大的流动性和自由度,这些社团只是小型的学生课外活动的团体,这使得社团在比较一个松散的环境中很难形成完善的社团制度。导致社团缺乏活力和凝聚力。很多学生认为学生社团没有组织纪律性,不受任何约束,来去自由。社团没有了光彩的外衣,也就渐渐失去它的吸引力,失去了大学生们对它的兴趣。这样的恶性循环,影响了社团的正常发展。

(三)高校学生社团财务管理不明确。社团的财物管理不明确是影响社团发展的难题。虽然每个社团都设有管理财务的部门,但社团的财务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更加严重的是,出现了“挪用公款”的恶劣问题。社团的经费社员所缴纳的社费以及学校学院的补贴,社员有权利知晓社团的经费的用途,财务管理的不明确,会加大社长与社员之间的不信,从而减弱社团的凝聚力。其实,财务问题一直是各高校正在解决的问题。比如,公示财务明细,公开费用指出等等,这很大程度上对社团财务的透明有了一定的促进,但还是有很大空间的可以进行改进。

三、高校社团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高校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团建设。高校团组织要切实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领导,正确把握大学生社团发展和建设方向,把个改进和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作为学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团组织要在党委领导下,对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加强监督,切实承担起对大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和政治指导工作。在社团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好地作用。引导社团明确社团的发展方向。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制度化。高校学生社团要建立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对自身进行管理。主要依托完善的社团章程,包括社团的宗旨、准入条件、负责人产生办法、机构设置、活动方式、资金筹集管理办法、会员纪律条例等诸多方面。对于一些同学不端正的入社态度,可以规定“社员在入团一个月内可以退团的权利,社费全部退回,但相应德育分扣除”的制度。针对各部门权责分工不明的情况,各社团应该在机构设置时考虑到自身的发展,不得超过6个部门,这样可以保证工作效率。

第7篇:对部门团建的建议范文

《2012-2013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在框架、体例等方面延续往年惯例,按照出版业的编、印、发、科、供、贸的出版产业链进行设置,适当调整和增加了一些板块和内容,形成了主报告、分类报告、年度重点专题报告、出版传媒集团研究、企业个案以及港、澳、台地区出版业报告和附录七个部分。

《2012-2013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将2012-2013年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整体特点概括为“稳中求进,稳中有进”。稳和进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构成了2012-2013年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内在特点。《报告》从出版业体制改革、出版物内容、出版传媒集团建设、数字出版、民营书业、公共文化服务、出版业“走出去”七个方面对2012年出版业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2012-2013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还对促进出版业改革发展提出了六项建议:一是学术期刊改革要尊重期刊发展规律的建议,对于学术期刊改革,国家应给予更多的人、财、物的扶持和政策支持,通过“增加投入、转换机制”来增强和改善服务,调整优化期刊结构,激活办刊活力,让学术期刊能够更好地承担起传播学术、服务科研的职能;二是出版业传播中国梦要注重实效的建议,要有思想性、价值性,应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一切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三是对数字出版发展的建议,总体要加强数字出版整体化布局,提升数字化内容的价值;四是加大对民营书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对教辅出版,应建立清晰、可行、双赢的教材授权模式,对怎么鉴定侵权、如何授权、是否要依据不同地域来授权、授权费用标准等问题能做一个详细、可行的规定;五是加快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加大对农家书屋工程、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盲文出版工程、公共阅报栏(屏)建设工程、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工程、重大出版工程等的财政投入力度;六是对出版企业“走出去”的建议,总体应全面提升出版企业“走出去”的内在动力,应协调各类支持政策,协调各级各类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工作,使鼓励“走出去”的各类政策相互包容,产生实效。

第8篇:对部门团建的建议范文

按照团中央的统一安排部署,从今年9月份开始,团市委选派于____等4名机关干部分别派驻到__区、__区、__区、__区团委指导工作。三个月来,团市委在认真总结前两批驻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措施,强化培训管理,积极为驻点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努力把驻点工作更深入、更持久、更广泛、更有效地推动下去。现将团市委第三批驻点工作近一阶段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团市委落实第三批驻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1、高度重视,认真遴选驻点干部和驻点区(县)团委。按照团中央《关于报送第二批派驻干部工作总结和第三批派驻方案的通知》(团组字10号)要求,团市委专门召开党组会,对第三批驻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党组书记刘道刚明确提出,要切实贯彻团中央的工作部署,以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选拔人选,让熟悉团的工作、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干部驻点指导工作,为团的基层组织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在此基础上,团市委制定了《关于抽调第三批团市委机关干部驻区(县)团委指导工作的实施方案》,对派驻区(县)团委数量、派驻干部的数量与结构、派驻干部的工作任务及具体工作安排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下发了《关于抽调第三批团市委机关干部驻区(县)团委指导工作的通知》(津团发98号),要求第三批接受派驻的区县团委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主动向分管党政领导和区(县)委组织部门汇报,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妥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强化培训,专门编写驻点工作学习资料。在第三批驻点工作开始前,团市委对4名驻点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邀请第二批驻点干部介绍工作经验和工作体会。党组书记刘道刚亲自为驻点干部培训,向大家讲明了驻点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要求、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驻点工作以及开展调查研究的方法等。他特别强调,驻点干部一定要清醒认识驻点工作的重要性,认真领会和贯彻团中央提出的了解情况、介绍经验、探索创新、锻炼本领、推动工作的总要求,勇于创新,善于借鉴经验,敢碰难题,在应对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成长。团市委编印了《以来共青团组织工作文件材料选编》、《团的十六大以来关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文件材料选编》、《团市委选派机关干部驻区(县)团委指导工作学习手册》和《驻点工作手册》等学习资料,发放驻点干部和区(县)团委书记学习,使大家进一步加深对驻点工作和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深刻理解。

3、明确职责,加强对驻点干部的日常管理。按照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驻点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的通知》(中青办发18号)要求,团市委切实履行督导检查职能,加强对驻点干部的日常管理。为保持与驻点干部的经常性联系,团市委建立了跟踪考察制度,驻点干部月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驻点工作情况。建立并完善驻点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驻点干部座谈会,团市委组织部专门听取驻点干部工作汇报、对驻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驻点干部在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上给予及时指导,促进驻点干部之间的交流,推动驻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4、注重引导,宣传驻点工作动态和阶段性成效。团市委在__共青团网站设立“团市委驻点工作专栏”,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报道团市委驻点工作的进展情况,传达团中央和团市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关于驻点工作的文件精神,公布团市委驻点工作的有关通知,交流推广全市基层团建工作的经验做法。

5、率先垂范,书记深系点推动工作开展。在驻点工作中,团市委书记、副书记在派驻的区(县)均建立了2个基层联系点,并主动深入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分类指导,靠前指导,积极推动各项驻点工作的落实,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就基层组织建设进行调研,对企业团建、“两新组织”团建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探讨实现推进团的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切实履行了团中央要求的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优化环境、督导检查的任务。

二、第三批驻点干部在派驻期间的工作情况和阶段性成效

团市委4名驻点干部在工作中,牢记自身职责,自觉遵守纪律,保证工作时间,结合派驻区县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开展和基层重点工作项目的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1、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团的基层工作情况。4名驻点干部派驻到各区县后,均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深入到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企业进行调研,通过与党政领导见面、与团委书沟通、与机关干部交流、与团干部和青年座谈等方式,准确掌握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团的组织和工作情况。目前,驻点干部共调研基层单位40余个,召开座谈会12次,走访团干部和团员青年150余位。通过调研走访,驻点干部全面了解各区县青年及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情况,发现(来源: 免费文秘网 )了一些基层团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农村基层团支部建设薄弱,区县内流动团员多,管理难度大;基层团组织经费匮乏,开展活动困难;乡镇团干部兼职过多,团的工作的精力不集中;非公企业中团员青年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团组织对青年吸引和凝聚力不强;青年创业启动资金不足等。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各驻点干部积极思考,初步确定了驻点工作的基本思路。

2、加强建设,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发展后劲。驻点干部坚持把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扩大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驻点干部于欣宜配合东丽区团委规范基层团组织建设,统一印制下发《共青团工作一册通》,督促基层团组织及时上报工作计划安排、基层团组织调查表等;参与乡镇团委年终考核,从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品牌创建等多方面综合考评乡镇团委工作。驻点干部余升高指导武清区团委选聘70余名村官及“三支一扶”人员任兼职乡镇、村级团干部,在充实团干部队伍的同时,也为党政部门锻炼培养了青年人才;促成建立30万元的武清华帝团建基金,规范了基层团建活动项目经费申报机制,解决基层团建经费匮乏问题。驻点干部董玉倩协助河东团区委开展共青团系统科级干部公开竞岗的面试和考察工作,选拔出10名基层需要、群众认可、能力突出的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基层团组织中;协助团区委举办团干部培训班,积极联系师资、设计培训内容,围绕共青团的中心工作和基层团组织实际需要,为40余名基层团干部开展了团务知识、重点工作项目等方面的培训。

3、开拓思路,积极推进青年就业创业等重点工作项目的落实。驻点干部采取务实的举措,服务团员青年的根本需求,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开展。驻点干部于欣宜指导东丽团区委,在世博会参观点华明镇筹备建立“青年家园”试点,从失地青年的就业创业理念培训入手,探索吸引、服务、培养青年的有效方式;开展了第五届青年就业招聘会暨青年创业项目推介会,100多家招聘单位及50多家创业公司为3000多名有就业创业需要的青年提供帮助。针对青年创业资金问题,驻点干部余升高在宣传团市委已搭建的“一体两翼”青年创业融资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滨海天地风险基金投资公司、__山水商贸有限公司与武清开发区合作,预计投资万启动资金建立青年创业园区。驻点干部董玉倩配合河东团区委重点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把开展思想教育、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与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就业本领相结合,带领服务行业青年听取了《职业生涯中的发展与定位》、《用时间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等5场讲座报告,指导青年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驻点干部方伟指导汉沽区长芦盐场团委举办了青年职工素质培训班,联系师资、设计培训内容,帮助企业青年从创新能力、安全意识、职业技能等三个方面提高能力。

第9篇:对部门团建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问题 建议

一、资金集中管理的定义和实施的重要性

一般来讲,资金集中管理是指集团首先将资金统一于专门的管理部门,然后再根据集团发展需要,由集团总部对资金进行分配、使用和管理。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资金管理占据其中的核心位置。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和集团,其经济业务分部广泛牵涉区域众多,集团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对资金的集中管理不仅能够提升集团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监控能力,还能保持资金的平衡性,从而进一步促进集团整体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目前我国集团建立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种类

总的概括我国集团建立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六种,分别是:统收统支模式、结算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财务公司模式、现金池模式。每种模式各具特点,适合与不同企业资金管理发展需要。例如:统收统支模式是集团所处母公司的财务部门将下属子公司的资金运用情况都集中起来,母公司财务部门统一对资金进行分配使用。这种模式能够实现对资金的有效使用和控制,但是并不利于下属子公司对与资金的使用,从而经济活动受到限制。内部银行模式是指在集团内部建立与银行类似的资金管理模式并且与银行建立一种合作关系。集团下属子公司与集团之间形成对资金的贷款管理模式。在集团内部设立的内部银行能够独立核算资金,并且能够通过对资金的集中调度还能与商业银行银行融资。集团内部银行可以在集团内部发行具有集团特色的支票和资金使用结算制度,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还可以根据子公司的资金需要情况,对其发放贷款等等。

不同集团选择不同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集团的集权程度,选用合适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对资金的有效使用,促进集团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现今集团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社会在不断进步,企业管理模式在不断创新。我国集团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集团对资金集中管理杂乱无章,利用率不高

现今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关键问题是集团需要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但是集团内部多层管理人员已经对资金进行了占用,资金的散乱,两者之间的矛盾,降低了集团对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性。集团下属公司可以自己开户,导致资金的沉淀严重,对资金的控制率低。集团对投资决策缺乏科学理智的调研和思考,投资决策失败,加剧了集团资金的紧张程度。对集团存在闲置资金了解不够透彻,有些集团下属的企业不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反而去从外部去调集资金,造成集团内资金贷款偿还率高等等,都使得集团财务费用增加,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

2.集团使用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总类单一,资金集中程度较低

我国大部分集团在使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方面都采用财务公司、内部银行和结算中心这三种模式。其共通之处是集团设立一个专门对资金管理的部门或机构,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但是集中管理程度不高,不全面。

对资金的集中管理程度低,表现在:集团公司虽然有要求下属的子公司要按时上报本公司的年度、季度、月的企业财务报告表、现今流量表和利润表等等,但是并没有要求对下属企业的财务账目进行每日的审查,对资金财务状况监督细化不足,容易使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产生漏洞。

3.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部分集团所建立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所使用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网络程度较低。没有在集团内部建立专门的资金集中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从而造成集团对资金的实时监督和控制存在时间空间差异。集团内部分公司掌握的财务信息和集团总公司之间存在异同,各类现金账目对比不够明确及时等等。现今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日益多样化,集团要想实现对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就需要拥有庞大的基础信息支撑。但是有部分集团在归纳基础信息流时,还沿用传统的集中手段,造成资金信息集中不及时,管理者对集团下属各公司的财务情况把握不准确,延误对投资决策的最佳时机。

4.对资金集中管理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集团人员已经认识到资金集中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部门集团成员认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就是集团是实现绝对集权管理,这是错误的。事实上,集权和分权的界限是不明确的,它们只是集团进行管理工作的一项准则。对于资金集中管理而言,集团对财务管理的权利是进行集中的,而事权是一定程度分散的。

四、解决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办法

1.加强集团财务公司的建设,促进集团资金集中化管理程度。在集团建设财务公司的主要职能是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和提高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它并不属于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的资金是从集团内集中起来的,反过来服务于集团资金分配。设立财务公司的最大的优势是能够高效实现资金的集中化管理。集团财务公司可以通过对集团的资金运用进行专业的分析。第一时间找出闲置资金,或者通过分析资金运用的时间差异,为资金进行存款或再帮助集团领导者进行投资决策,把集团资金盘活,提升资金时间价值。

2.丰富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建立资金跨平台管理

企业集团本身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体的一分子,集团肯定会从社会其他经济体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原材料,又会将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投放回社会市场中。所以它的资金管理与其他经济体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立资金跨平台管理对集团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对资金的跨平台管理就是为集团股东、银行、税务和审计等部门提供集团资金流动信息,接受他人适时监督,保证资金流动信息的真实性。其中跨平台管理涉及到的最重要的管理是集团与银行的资金管理,因为集团对下属分公司的资金循环会通过银行进行,与银行建立跨平台管理可以使集团对资金集中管理建立安全的通道,即:流转控制、资金、账户管理、集中监控的模式,实现集团对子公司资金流动的实时监督。

3.在集团内部建立资金集中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为了加强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就必须提高集团资金信息的集中化管理。投资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资金信息数据信息化数据管理体系。整合集团的财务信息和物质资源信息,建立完善的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从能够加强集团管理者对集团资金信息的全局了解和控制。

4.提升认识,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掌握好管理力度

集团要想发挥资金集中管理对集团发展的作用,首先要充分掌握现今资金管理模式的内容,深入了解集团目前发展状况,统筹未来发展战略,选取与集团发展自身相适应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掌握好资金集中管理的力度和办法,对资金的集中管理要本着适度的原则,做到分集有度,从而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的动态平衡。加强对集团每笔资金流动的日常记录,做好现金流量表,从而使得每笔资金的使用都有据可循。

五、结论

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是现代化企业集团管理的需要,是集团适应经济全球化,融入国际化的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我国企业集团要本着引进、吸收、创新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原则,来加强集团自身建设,为早日实现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杨棉之.《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