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

第1篇: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自从1928年在世界上第一部黑白有声动画《蒸汽船威利》上首次亮相至今,米奇的形象和迪士尼公司的品牌可谓是深入人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样一个形象具备了如此魅力?答案只有一个――文化产业,这个被经济学家称之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的新兴产业。

什么是文化产业呢?迪士尼的产品生产都是一条龙的,就拿米奇来说吧,设计师设计出了形象,影视出版部门把它绘制成卡通片,并通过影音、书籍等相关出版物出版发行。这个过程中必要的还有广告的介入和媒体宣传推广。市场和公关部门对消费者和广告商的满意度和卖座率进行反馈,要是效果不错,那么米奇的文具、服饰、生活用品等等周边产品也开始加工生产,米奇文化以各种方式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米奇的品牌也就应运而生。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有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于是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文化产业管理涉及的就是整条文化产业流水线的各个环节。如米奇文化生产和经营需要有演出人员、影视出版人员、报刊网络编辑、广告经营、咨询者、策划者。那么如何管理这些人才,就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要研究的范围了。

文化产业管理下设很多细分的方向,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实力对专业的设置都有一些不同,如我所在的云南师范大学开设的是影视文化欣赏和新媒体研究方向,侧重的就是对影视作品和新媒体的研究,将来可以从事与电视媒体或新媒体(如网络、广告媒体)等相关领域的工作。通俗地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既懂艺术又懂市场的人才。

人们一提起学管理,首先在脑海中浮现的词就是刻板、严肃。其实文化产业管理是一个很轻松、很有趣的专业,虽说是管理,但管理学并不是主要的。就我的方向而言,课程还有介绍各国风情民俗、历史文化的中外文化课;学习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行业生产、营销的媒介管理学;写作广告语、广告文案,策划广告方案的广告文案写作与策划课;新闻学、新闻采访等等。

既然是与文化相关,就有许多课程重视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理解。记得一次影视文化欣赏课,老师给我们放映的是迪士尼版的《花木兰》,我心里老不高兴,这部影片我都看过好多次了,但老师却提示我们:“注意体会几点:异域人是怎么塑造中国女性形象的;木兰的人物性格是如何刻画的,其中又有什么转变;迪士尼版本的木兰与传统的木兰有些什么异同;影片当中有什么新颖的元素出现等。”于是我带着这些新问题去欣赏。果然,同学们看完影片后有了很多与以往不同的感受,最后大家讨论总结得出了如下结论:

1.美国人眼中的标准中国女性都是丹凤眼、瓜子脸;

2.木兰从军过程中她的心理和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了“立大志,代父从军受排斥,垂头丧气思国危,重鼓勇气女儿身,无可奈何保国家,坚持到底大事成,终成眷属”这样一个十分人性化的过程,既英勇善战,又柔情似水,既能保家卫国,也有美满爱情,但中国传统的木兰形象一直是一个勇往直前的单纯巾帼女英雄形象,少了人物性格的蜕变和成长过程,迪士尼刻画的木兰人物性格得到了丰富;

3.在影片中有不少创新的元素,例如,把“祖宗保佑”这一元素具化成了一条叫做“木须”的小龙,不但生动有趣更有利于外国人理解中国文化;

了解文化,才能更好地打造和推广文化产品。带着审视文化差异的心态看电影,不但让我看到了更多有趣的现象,还使得我看待问题更加全面、分析问题更加深入、理解事物的现象更加透彻,眼界也变得开阔了。

除了影视文化欣赏课,有些学校还会学习文化消费学、文化市场学、文化政策学、文化产业学,还包括财务管理、经济学、线性代数等经济类和基础类课程。课程领域跨度大,涉及面广,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不但需要掌握必要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对文化产品和产业的敏感和把握,而最难的则是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并应用到实际中去的能力。

文化产业的力量让各种文化得以推广和体现其价值,而我国正大量需要能创造文化价值的人才。2004年1月,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云南大学招收了第一批这一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班,招生人数在20人至60人不等。在此之后,全国又先后有50多所院校获准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再加上虽然没有被批准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设立了这一专业方向的学校,文化产业管理可以说已经是遍地开花。

目前而言,文化产业人才可以预见的主要就业有几个去向:一是为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集团各相关行业提供服务(包括经纪人公司、广告公司等);二是从事文化事业管理和公益性文化产品策划营销的管理人才;三是进入高校或科研院。

第2篇: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2012年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概括为“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同时对2004年版的类别结构和具体内容作了调整,也说明文化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虽然文化产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整体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严重等特点,使文化产业发展远远没有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欠缺的地区,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对口人才的缺乏还是一个弊端。

高职教育作为区域性、针对性较强的办学特点,有能力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为自身发展带来广阔空间。首先,各地高职教育与区域传统强项产业关系非常密切,又推动产业发展的教学经验。其次,积极关注文化产业这一各地区优先发展的产业,既可以促进所在区域产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又可以实现高职教育的就业突破、教学突破、转型突破,提高地方高职教育服务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二、高职教育培养方向的灵活性,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战略支撑

目前,网络文化产业占整个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网络阵地作为文化产业开疆扩土的又一优质资源的重要性正在逐步体现。随着计算机的高度普及和Internet的广泛覆盖,网络资源的运用和使用正以惊人的速度双向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这一惊人的数字说明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但是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还没有普遍形成,基础尚需打牢。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高职教育在计算机应用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规模化培养的传统优势,符合网络文化产业起步阶段的大规模的人才市场需求。高职教育可以敏锐的把握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结构来细化培养目标,在紧缺资源方面投入优势教学力量,开发实用的应用性课程。通过把网络文化产业所需所用,细化为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应用教学目标之一,即可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实用性,也会通过就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增强教学互动。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投入的资源,更会为今后的院校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会为适应市场的市场化教学积累丰富经验。院校科学技术力量集中的优势与人文优势、文化优势的结合也必将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三、高职教育培养内容的实用性,能够为文化产业发挥核心优势

目前的网络文化产业中,动漫、数字电影、手机增值业务、网络游戏等是增长较快的板块。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计算机软件技术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创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创新。为适应网络文化产业的潮流,高职计算机专业将人才培养领域进行了扩展,调整了教学方向和内容,新增了动漫、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等方向的相关课程,从而顺应市场发展,满足人才需求。然而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缺少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为宗旨”,从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第3篇: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当前广西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广西文化市场需求的差距

目前,广西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广西文化市场的发展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不能满足广西文化市场发展的现实需求及未来的发展需要。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差距:一是部分高校申报新的艺术专业一般采用参考国内其他艺术院校专业的办学情况,专业设置、办学方向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二是部分院校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培养实力、教育资源特色及市场需求实际来进行科学的教学目标设定,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安排上也出现不切实际地模仿重点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现象,以至于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缺少竞争力和适用性,最终导致实际教学任务完成的失败和人才培养的失效。三是艺术专业教师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在拓展学生的视野、专业领域、综合素质及参与社会实践方面投入精力偏少。四是艺术专业学生存在知识面较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适应就业需要的综合能力不足、视野不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

建立广西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广西文化市场对接机制

第4篇: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

近年来,有着“朝阳产业”、“无烟工业”之称的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各地的文化市场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既具备行业知识又掌握专业技能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我国多所高校为此设置了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仅高职院校就有54所开设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一个合格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市场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则要求我们必须注重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加强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更多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

一、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不明确

大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表明要培养“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掌握文化市场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创新思维,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这一描述看,对“创新”“管理”“经济”的了解和学习是比较充分的,但是哪一方面的“职业技能”却含糊不清。文化产业涵盖了文化产品制作、文化产品传播、文化创意输出等多方面的市场,影视项目策划制作、动画设计制作、会展项目策划等职业都属于这一大类,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的职业和岗位进行明确的定位。这种专业方向的模糊性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的迷茫,学生在三年的在校学习中不知从何锻炼动手能力,毕业时难以成为“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近几年高职院校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已经逐渐有了专业特色,不再像专业初建时照搬中文专业的课程。然而大多数专业核心课程仍是文化文学类、新闻传播类和公关管理类课程,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具有动手能力的创新创意型人才。实践性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小,有些动手实践课程学生才刚刚入门就结束了,没法进行熟练掌握。

(三)实训场地及设备不能满足需要

校内实训场地是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然而据了解很多高职院校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场地都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些甚至对于应该建立怎样的文管专业实训室都毫无规划,学生无法实现在校内进行实训技能的演练和提高。缺少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场所也是各高职院校文管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各地虽然纷纷发展文化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公司也在迅速成立,可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场所却并不多。而且文化公司作为创意经营公司,一般一个公司只需要两三个顶岗实习或者就业的学生,这也为学校和老师寻找合适的文化公司接纳学生实习提出了困难。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不足

尽管各高职院校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文化产业特点和自身的教学优势,开发了一些基于网络共享平台的教学资源,但呈现出零散、繁杂、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文管专业教学资源信息的共享、社会服务等还没有形成太多的支持,无法满足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的需求。因为没有建立文管专业教学资源库,难以达成教学上的共享与共识,各高职院校的文管专业也无法组织专业相关的比赛活动来促进实践课程的建设。

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市场调研,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高职教育是针对学生面对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形势,掌握某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某专业实际工作的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之前,洞察市场动向,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方针尤为重要。根据《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4)》可知,文化旅游业仍居于文化产业整体市场规模的主导地位,以网络新媒体和游戏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以电影、动漫、艺术品为代表的内容产业在保持持续发展的同时,呈现出理性回归的发展趋势。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这一市场发展趋势,设立明确的职业岗位群。

(二)共建教学资源库,进行课程及师资的整合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作为新型综合性专业,文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职院校自身进行建设明显得力不从心,其建设的内容可能缺乏岗位针对性。所以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式必须加强多方合作开发建设,与社会相关部门建立互动平台,迅速了解和运用最新文化市场相关政策法规,避免目前普遍存在教学信息落后、专业指导教师不足等问题。使其不仅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符合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要求,同时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

(三)进行“专业工厂”建设,提供学生实习实训稳定场所

第5篇: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艺术管理;研究生就业难原因;社会多元化需求;就业竞争力提升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223-02

一、艺术管理学科特点

千年以前,艺术管理活动已登上艺术历史的舞台,但正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被广为认知却是在20世纪后期。清晰的艺术管理教育开端是20世纪70年代,以英国、美国为先导。

市场的迫切需求是艺术管理学科出现发展的根源。艺术管理学科涵盖领域十分庞杂,字面上可理解为艺术与管理的交叉。同时,还需要艺术管理研究生涉猎人文历史、经济法规、社会科学等多领域知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艺术管理专业相比其他艺术类专业更加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与商业领域的联系紧密。总体来说,艺术管理学科特点可以概括成厚基础、宽知识、重实践。此外,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使得艺术管理多领域交叉融合、重视市场实战,成为艺术管理的专业的特色。

二、艺术管理研究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内因

艺术管理研究生对自己定位不明确。艺术管理学科内容纷繁,涉及面广。面对这样一个交叉融合的专业,研究生很难找到清晰明确的定位,使得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存在盲点。

艺术管理研究生自身缺乏就业意识。大多数研究生对就业意向缺乏认识,极少数人关注就业形势,不够了解目前市场对艺术管理专业的需求,对于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认识不足。

艺术管理研究生对就业期望过高。大多数研究生就业期望较高,很多人选择在大城市“蜗居”,不选择基层就业。加上专业对口的要求使学生就业面更加狭窄。

(二)外因

1.社会因素:艺术管理受就业区域限制。目前,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对艺术管理人才需求较少,受就业区域限制,艺术管理研究生就业面狭窄。

2.学校因素:

艺术管理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面对文化产业百花齐放的复杂现象,导致高校对艺术管理专业培养定位存在困难。有的高校以培养全方位、复合型管理人才为目标,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养文化产业领域中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的不明确,使得人才培养有诸多局限。

艺术管理专业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学科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缺乏专业教师资源的重要,这是艺术管理专业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

艺术管理课程体系不健全。大多数高校艺术管理专业所开设课程的科学性有待考究。艺术管理专业历史不长,研究文献成果有限,各个高校的核心课程内容设计也不尽相同,缺乏统一有力的标准。

忽视对艺术管理研究生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受教学体制、学生培养模式、教学经费的限制,让研究生的管理教学中缺乏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环节。

三、社会对艺术管理研究生的多元化需求

当下,文化产业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与趋势。艺术品市场生机盎然,美术馆等非赢利艺术场所日趋完善,新的艺术组织不断出现。市场对艺术管理研究生提出了多元化需求。

艺术管理专业在国内的发展史只有短短十几年,仍处于探索初期,但该专业在摸索过程中也培养出一批活跃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管理者。

十几年的探索表明,艺术管理人才应具有艺术审美与管理双重素养。艺术管理的从业人员,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既具有创新精神,又深谙艺术产业运作模式,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是对文化产业具有推动作用的高级专业人才。

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张蓓荔认为,根据艺术管理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市场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高水平创意人才,这部分人处在艺术管理顶端,对艺术管理发展的方向有决策权,是艺术管理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核心。此类高端创业人才在市场上极其匮乏。第二层面是管理运作人才,这部分人处在艺术管理中端,是艺术管理发展的支撑人群,对艺术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直接起作用。市场上既懂艺术又懂管理运作的人才不多。第三层面是技术人才,即能够根据不同艺术组织的需要和决策者的要求进行设计制作的人员。这部分人处在艺术管理底端,是实现艺术管理的基础。艺术管理技术人才包括舞美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工程技术、摄影技术、出版发行等方面,这类技术性人才市场缺口很大。

四、艺术管理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机制研究

基于对艺术管理研究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为解决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就业“瓶颈”,缓解就业压力,对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理论构建,拟提出艺术管理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机制,如下图所示:

(一)内因

艺术管理研究生应从自身出发,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研究生应根据自身的特长特点及市场需求,明确自己适合艺术管理人才需求的层面,早日找到专业突破点。

艺术管理研究生应加强就业意识。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应密切关注就业形势,充分了解目前市场对艺术管理专业的需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艺术管理研究生应脚踏实地,树立科学就业观。随着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艺术管理专业市场前景广阔。研究生应客观理智的对待就业问题,抛弃死守大城市的观念,深入地方基层,根据自身状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最优工作岗位。

(二)外因

1.社会因素:十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艺术繁荣是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削弱艺术管理专业就业区域限制,从而拓宽艺术管理研究生就业面。

2.学校因素:

明确艺术管理专业培养定位。艺术管理专业培养定位应坚持“围绕艺术、成就精英、依托文化、走向市场”。学校可以选派就业指导教师到用人单位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艺术管理研究生的专业需求,紧跟时代脚步对艺术管理专业明确定位。

加强交叉学科的师资力量的培养。师资是提升艺术管理研究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环节。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能否达到预期均取决于是否有能够融汇贯通艺术与管理等多方面知识的教师。就目前艺术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而言,具有交叉学科融汇贯通能力的教师相对较少。从事艺术管理教育的教师学科背景主要有文史哲学、艺术学和管理学。不同的学科背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不足。高校应有意识地引进自身缺乏的其他相关专业师资力量,鼓励青年教师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进而形成真正跨学科的师资力量。

完善艺术管理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应准确处理“通识”与“专业”的关系。艺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强调综合性、相互渗透性和学科交叉性,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艺术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方针应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指导。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夯实艺术管理学科基础,同时让研究生能掌握不少于两个的专业技能。在通识课程设置上应紧追市场需求,让研究生掌握实际就业中所需知识。通识课程更注重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专业教育则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二者的完美结合可突显出知识的整体融合性,使得艺术管理研究生能够真正成为文化素养高、专业操作能力扎实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根据学科特点,实践在艺术管理专业教学中占很大比重。艺术管理学科专业的应用主要是艺术管理两方面的实践。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外延拓展,是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培养多元化发展的艺术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实践环节拟包括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导师合作以应用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可以参与导师工作室课题,在学校完成实践内容。该模式以导师决策为主,研究生与导师相互协调,从而锻炼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课题研究的同时,设计管理研究生要协调内部成员与外部人员的交流沟通。这种实践模式针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与人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该类人才大多以底端结构技术人才出现在未来就业岗位。

与企业导师合作以应用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企业导师合作以应用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处在日趋成熟阶段。学校应主动拓展合作渠道,取得多方面的社会支持,建立合作模式,让研究生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体验经营管理过程。此外,聘请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做企业导师,构建联合培养模式,使研究生真实感受艺术市场的实际运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增加研究生实践机会。此模式有利于促进双赢局面的形成。该类人才大多以中端结构管理者出现在未来就业岗位。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处在探索阶段。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创业。学校应给予一定帮助。学校应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推广学生的创意作品,帮助研究生做好融资准备,提升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要成为强有力的后盾,尽快使其创意产品化,并获得经济收益。同时可以针对市场对人才的核心要求开展培训,不断提高研究生的从业素质。这种模式下要求研究生知识视野开阔,基础学科扎实、能够做到多学科融合。该模式需要研究生独立决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类人才大多以高端结构决策者出现在未来就业岗位。

必须提出,提到的三种人才实践培养模式并不与人才类型一一对应。基于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通过建立人才多样化实践培养模式,完善艺术管理研究生就业提升机制,从而更好的指导艺术管理研究生的培养。

本文为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2jg05

参考文献:

[1]王希俊,李精明.多元视角下设计管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A].模式探索.2011.04.

第6篇: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一、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

(一)美国领跑世界文化产业

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对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走向有较大影响。美国是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文化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文化产业就率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将其价值观推向全世界。美国出版的图书占全球35%的市场份额;美国的CD和录音带收入约占全球录音产业收入的一半;全球55%的家庭录像收入和55%的电影票房收入来自美国影像产品,全球基础有线电视、无线电视收入的75%及付费电视收入的85%来自美国电视节目。这些图书、CD、影像及电视节目使美国价值观念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多个角落。进入21世纪,美国文化产业出口创汇达720亿美元并持续增长,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创汇行业。在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文化企业约占1/4;文化产业年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0%;从业人口1700万,占就业总人口的20%。美国的文化产业由此成为典型的新兴支柱产业。[1]文化内容的创造性生产是美国文化产业的主体功能,代表内容生产与创意的核心版权产业日益占据美国文化产业的首要地位。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主要以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及其输出为主。有研究表明,文化产品尤其是文化创意产品在其内容创意、产品制作、产品生产与复制、产品营销和传播四个环节上创造出不均等的附加价值,其比例一般为45%、10%、5%、40%。这四个环节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即原创性的知识是价值增值的源泉,而交易传播是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因此,美国的文化产业日益重视将价值链增值环节向内容创意和交易传播转移,同时将经济附加值较低的中间环节或产业部门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版权产业报告2011》表明,2010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上升到9318亿美元,占版权产业比重的57.3%,占美国经济总量的6.36%。核心版权产业对美国经济持续保持高品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美国通过实施“自由市场”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双重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政府不设文化部门,也没有文化产业政策,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宏观指导和公共服务。美国文化企业实行自由企业制度,联邦政府不干预电影、电视、广播、动漫等营利性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由各州及地方政府采取退税、减免税和贴息贷款等方式为盈利性及非盈利性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美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美国最早通过了《版权法》(1790)、《计算机软件保护法》(1980)、《反盗版和假冒修正法案》(1982)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此后,针对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又颁布了《反电子盗版法》(1997)和《跨世纪数字版权法》(1998),旨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大环境。

(二)英国文化产业因“创意”而成为“发展先驱”

自20世纪90年代起,英国就强调运用“创意”发展文化产业,并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理念。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了建筑、设计、软件和电脑服务、影视与广播、表演艺术、音乐、出版等13个文化产业。2010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超过2775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10%,是世界上文化创意产业年产值占GDP比重最大的国家。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均增速在5%以上,大大高于其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英国文化产业每年的出口额超过80亿英镑。其中,英国出版业每年外销产值超过10亿英镑,是世界最大的图书出口及再出口国。英国有13.2万家广告公司,是世界上发展最完善的整合媒体中心;英国的设计业极具竞争力,年产值超过50亿英镑,尖端创新设计涉及所有相关领域;英国的音乐产品在全球占比已达15%,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英国视频游戏的销售额在全球占比16%。2010年下半年,英国创意人群总数接近230万。据英国政府预测,2017年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将再增加15万人。[5]现阶段,“创意产业之都”及“欧洲创意中心”曼彻斯特正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伦敦作为全球三大电影制作中心之一、全球三大广告产业中心之一及国际设计之都,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伦敦集中了英国70%的影视活动、90%的音乐商业活动,占有全国85%以上的时尚设计份额,时尚设计产业年产值达81亿英镑,2/3以上的国际广告公司的欧洲总部设在伦敦。[6]2010年伦敦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达65.8万人,占英国创意产业总就业人数的28.6%。伦敦SOHO传媒产业聚集区、伦敦西区文化艺术聚集区、伦敦东部霍克斯顿区等创意产业园区,均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伦敦的产业功能配置日益优化和升级。与伦敦不同,曼彻斯特作为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通过自身的文化创意优势,打破了经济衰落的局面,并成为创意产业城市的“世界范本”。“创意产业之父”———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认为,英国文化产业的成功除得益于文化积累外,关键在于开发创意和政策引领与支持。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政策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关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诸多政策,2008年的《超越创意产业:英国创意经济发展报告》及2009年的《数字英国》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在数字时代,将英国打造成为全球创意产业中心。未来几年,英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如《创意产业融资地图》、《融资一点通》等多项融资政策仍将继续释放巨大能量。英国将为所有孩子提供接受创意教育的机会,向学生传授从事创意产业的工作技能,并为青年人创造在创意部门工作的机会。英国还将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为业界培养创意英才,从根本上保持文化产业的“世界先驱”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增速较快,南南贸易日益重要

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通过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和发展经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出口增速远高于发达国家。以我国为例,2004~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2%;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7630亿元,占GDP的2.43%;2009年出版的图书由2003年的19万种增至30.2万种,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1下降到3.3∶1,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由2003年的56亿美元增至104亿美元,电视剧和电影年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伴随上海文广、北京歌华有线、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等“双百亿”企业的涌现,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印度,电影业发展尤为迅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电影业年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年均营业额12亿美元。21世纪以来,印度电影业年增长率达15%,占国内市场份额95%,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发展中国家以创意产品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市场份额不断增加。2002~2008年,发展中国家创意商品出口年均增速为15%(超过发达国家的10%),占世界创意商品出口的比重由37%增加到43%。其中,对发展中国家创意商品出口增长贡献较大的三个领域分别是:新媒体(出口所占比重由34%增加到52%)、艺术品(出口所占比重由52.6%增加至65%)和设计类(出口所占比重由46%上升到50.6%)。中国、印度、土耳其、泰国是创意商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创意商品出口占世界20%,是世界创意商品出口最多的国家。南南贸易将成为未来世界文化产业贸易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发展中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特别是创意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是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间的创意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长迅速。2002~2008年,南南创意商品贸易翻了三倍,由180亿美元增加到6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2%(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创意商品出口年均增速仅为11.8%),占南方国家创意商品出口的比重由23.7%增加到34.1%。同期,南南服务贸易也由78亿美元增至210亿美元。由此可见,未来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文化产业贸易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二、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创意产业特别是内容产业引领文化产业升级改造

创意产业特别是内容产业,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文化产业的创新要求和科技要求,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从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领航世界文化产业升级改造。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整体增速,就业增长率高。依照英国政府给出的定义,创意产业主要指那些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通过开发和利用知识产权,提供就业并创造财富的行业。据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2011年12月的统计,1996~2010年间英国创意产业的增速是国民经济增速的2倍,提供就业岗位150万个,相关企业有10万余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13%)。此外,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低谷期,日本通过发展动漫、游戏、服饰设计、流行音乐、料理等,再生了超级文化力。日本动漫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0%,其强大的发展动力来自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多重创新于一体的产业综合创新体系。日本很注重在产品创新环节上下功夫,针对核心文化产品、形式文化产品及延伸文化产品分别强调开发内容创意、发散创意及关联创意等不同内容,从而使创意思维嵌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数字型“内容产业”是带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升级改造的“生力军”。根据欧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2001年的界定,“内容产业”是由那些开发、制造、包装和销售图像、语音、文本、数据或多媒体内容的企业组成,表现为以各种纸张、缩微胶卷、光存储器或磁存储器为载体的模拟或数字形式,具体包括印刷出版、电子出版及视听产业等。近年来,数字型“内容产业”异军突起。2002~2009年,全球以新媒体数字技术为发展要素的电影、视频、音频、网络游戏、在线数据库等数字型“内容产业”规模年均增长33%。其中,数字影音动漫、移动数字内容和互联网数字内容三项占总规模的85%以上。[8]当前,美、日的数字型“内容产业”走在世界前列。数字音乐已成为美国音乐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2010年数字音乐专辑销售额在全美专辑销售额中占比26.5%,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音乐市场。①2002~2011年,日本“内容产业”的数字化率由27.3%上升到63.5%,文化产业结构的数字化升级趋势明显,形成了数字动漫、数字影音、数字教育、数字出版、数字展示等跨行业产业。

(二)南北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态势日趋明显

文化产业在全球迅速扩张,南北非均衡发展之势日趋明显,南北“文化鸿沟”凸显。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在世界文化产业中,美、欧、日占比分别为43%、34%和10%,其他国家占比13%(其中,中国占比不足4%)。2011年,主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0%,而中国刚超3%。[10]《全球竞争力报告(2011-2012)》分析指出,发达国家在文化企业价值链宽度方面优势明显。以价值链宽度指数衡量,日本、瑞士、德国的得分分别为6.30、6.10、6.10。中国排在第13位,得分4.00。此外,美国的传媒业和电影业、英国的软件业、法德的出版业等,均执国际业界之牛耳,彰显出各自在创意核心产品的研究与设计、生产与传播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而创意衍生品授权制造、动漫产业加工制作等价值链上附加值较低的中间环节则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发展中国家在印刷品、出版物、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类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在网络游戏、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释放出文化产业的巨大潜能,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现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南北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一是南北国家在文化产业研发投入上差距较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瑞典、瑞士、德国、美国的文化企业研发支出指数,分别为5.90、5.80、5.80、5.50、5.50;在发展中国家里,中国支出指数较高,但仅为4.20。二是发展中国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链条,有碍于产业的升级改造。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中的旅游、教育、培训和体育产业等传统延伸产业相对成熟(如印度的电影产业,墨西哥的文化旅游业,泰国、马来西亚、摩洛哥的手工艺产业等),但由于创新能力弱且与市场化的商业运作尚未形成有效结合,而在动漫、视听、音乐、绘画、网络游戏、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等高层次文化产业方向上延伸不够,产销链条不完整。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擅于从世界各国选取具有高附加值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产品创意、市场化运作、商业包装等方式,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文化发展契机。三是发展中国家有待培育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撑,离不开城市化这一必要的发展基础,也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在各国间构筑的文化商品流通平台。据联合国《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银行《2012年世界发展指数》公布的数据,发达国家在人文精神程度、城市化水平及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美国人文发展指数为0.91,城市人口比重为82.6%,国际互联网普及达74.24/百人;而中国人文发展指数为0.687,城市人口比重为47.8%、国际互联网普及率为34.38/百人,在20个国家中排名比较落后。[11]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培训、市场知识、文化基础设施和政府政策等方面亟待改善和提高。

(三)全球文化产业向高科技化、垄断化方向发展

世界文化产业在结构升级和全球化过程中,高科技化、垄断化特征日益凸显。发达国家在拥有资金实力的基础上,借助科技优势及文化产业规则的制定权和话语权,在整合世界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打造并强化其垄断地位。发达国家所掌控的大型跨国公司日渐主导世界文化市场。这些跨国公司不断向全球扩张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规避投资风险,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备受挤压。以图书市场为例,1999年全球图书市场的1/3份额被世界10大出版商中排名前两位的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和法国的拉加德尔集团所垄断。近年来,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文化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强。全球50家媒体娱乐大公司拥有世界95%的文化市场份额,世界音乐出口的90%由发达国家大集团所操控。跨领域并购与高科技相结合,巨型文化托拉斯不断涌现。自1995年以来,电脑、电信、娱乐等与媒介高度相关的产业开始与广播电视台兼并组合,推动了美国媒介产业集团开始向媒介传播的网络化与传播手段的高科技化发展。1995年,迪斯尼公司收购了美国广播公司ABC;1996年,时代华纳公司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所属的特纳广播公司合并,取代迪斯尼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媒介集团;2001年,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正式合并。并购之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迪斯尼和维亚康姆成为集电影、有线电视和出版于一身的“文化巨无霸”,操控着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6%的广播节目的生产与制作,并带来一系列衍生产品,从而裹挟巨资向更广泛的产业领域拓展。

三、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06~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由5123亿元升至21320亿元,所占GDP比重从2.37%升至3.69%。但面对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迅猛、非均衡态势日益严峻的巨大挑战,我国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一)以文化消费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我国消费结构的第一次升级是基本生活用品消费,第二次升级是彩电和冰箱消费,第三次升级是汽车和住房,第四次升级是向旅游、教育、娱乐等文化类消费转变,文化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阶段,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在我国基本结束。在新常态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首先从文化消费上体现出来。2014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208.07亿元广泛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西新工程、地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建设;文化信息服务网络覆盖近3万个乡镇街道、70万个村(社区),人们在偏远山区也可使用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①这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都将在较大程度上促进文化消费,尤其会带动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从而扩大全民文化消费需求,在源头上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二)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耦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的核心是创意,科技的核心是创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之耦合是知识与文化创意的经济化过程,也是文化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力“双引擎”驱动的实质所在。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耦合与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间存在如下密切关联: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之耦合文化资源要素与科技资源要素融合文化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力的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因此,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成为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深层次转变的重要内容。以安徽一出版集团为例,该集团在上海自贸区注册了时代文化公司,开发了一个最新软件叫“一键传输”。如,某人进行演讲,配了照片和讲稿后,把这些素材输入软件里,按一个按键,后台打印就是一本书。此举既体现了文化创意,又体现了科技创新。

(三)繁荣小微文化企业,做实文化产业

第7篇: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当前我国社区文化产业整体上处于“自发性、粗放性”发展状态。社区文化产业尚未进入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与学术界的视野,政策规划及其配套措施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当前对社区文化产业的通俗理解仅仅是指借助于社区的物质区位平台,开展的文化产业经营活动。严格意义上说,社区文化产业尚未成为一个具备典型群体性特征与边界设置的文化产业门类,整体上处于自发孕育、发展阶段。社区文化产业总量少、层次低、门类单一。根据笔者在浙江经济相对发达的杭州、宁波、嘉兴、金华等地区的调研结果,平均2―3个社区才只有一家从事社区文化产业经营的企业,经营内容主要是集中在文艺培训与演出、文化产品服务与贸易等门类,与社区区位环境的内在逻辑关联性不强,发展特征与优势不明显。社区文化企业管理粗放,基本上仍处于家庭作坊式的简单管理模式下,运行绩效不佳,经营决策随意大,品牌意识缺乏,整体经营水平亟待提升。

二、社区文化产业的特征及优势

社区文化产业依附于社区独特的文化土壤、生态环境与市场空间,发展与社区群众日常生活、社区建设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门类与产业形态,形成与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增强社区文化的自我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当前我国社区所承载的政治社会及文化职能,社区文化产业的首要特征是服务面向的“定向性”,它始终以开掘社区文化市场潜力、服务社区受众为指向,以提升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水平为使命。特殊的服务面向决定了社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区受众的文化构成与消费特征作为基本立足点,开发适销对路、具备本土附着性的文化产业形态,形成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门类;社区文化产业的第二个特征是经营模式的“灵活性”,文化产业在社区的“生根发芽”,“社区”概念的凸显,并不意味其经营一定是小规模、粗放自给型的。在发展“小而精、小而特”的社区特色文化企业的同时,可以积极尝试构建集约化的经营模式,提炼社区文化龙头产业,形成跨社区的产业布局与覆盖,塑造社区文化产业品牌。“灵活性”将有助于建构具有极强适应性、多层次、立体化的社区文化产业经营模式。三是发展动力的多点驱动性与发展效益的多元辐射性。社区文化产业借助于社区这个独特平台,吸纳、承接、转化与整合多种社会发展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比如它既可以承接大学生创业项目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项目,分担社会转型压力,同时也可以作为大型文化产业公司区域渗透布局的一部分,实现对新兴市场的开发与占领;它既可以实现文化产业触角的全新伸展,丰富文化产业门类,填补区域空白,又可以给予社区文化事业的运行与发展新的要素、新的动力与启示。

三、社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是加强对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及其理论研究。一项新兴文化产业门类的成长有赖于在政策层面给予其良好的要素供给。当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把社区文化产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根据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地区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布局与定位、社区居民文化层次、审美爱好特征等,编制社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原则以及具体的举措等。在发展规划的编制中,要充分注重凝练社区特色与品牌,立足社区文化层次结构与潜在文化消费能力与消费热点的开发等,提炼和形成社区特色文化产业门类。比如在浙江的下沙高教园区社区,集中居住着几万名高校教师,他们相对文化层次较高、文化诉求丰富,对于生活品质有着较高的期待。在社区发展的文化具有一定层次、贴近式服务的养生与休闲的文化产业具备良好的基础。要注重与其他文化产业门类的错位布局。避免社区文化产业盲目延伸边界,发展与社区区位环境相脱离的文化产业门类,使其背离社区的特殊文化土壤与服务面向,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水土支持”。要科学设计发展规模、发展效益等指标,处理好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允许“探索”与“试错”,留足空间余量。作为一项新兴产业门类,其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其路径都有待在实施过程中予以不断完善,规划编制中各项指标设计的相对保守性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要注重发挥好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加强对项目立项审批的把关,避免“一激励就群起发展”等现象的出现。

将社区文化产业纳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首要意义是,这种产业门类正式进入了政府决策部门的视野,使其能以适当的权重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布局考量中,带动配套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有效填补市场门类的空白,在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的同时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应该鼓励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建立若干个“社区文化产业发展试验区”,在实践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探索路径。高等院校与相关科研机构要加强社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的研究,对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赢利机制、要素供给等开展对策性研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是加强社区文化产业综合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建立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社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匹配性政策的设计、协调与处理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区别于其他文化产业门类,社区文化产业具有更强的区位依赖色彩。在社区文化产业发展协调机构的组成单位中,除开文化产业发展主管部门、相关金融机构外,要更加注重街道、社区等属地单位作用的发挥,加强与所在区域高校及社会保障部门的联系,建立常态化的定期联络机制,更好地统筹协调大学生创业项目、下岗职工再就业项目的遴选与落地事宜等。通过综合协调机构的建设,更好地引领方向、明确权责。要加强配套政策体系及中介服务平台的建设。完善高层次人才落户、人力资源转化与培育等各项优惠政策,在将高层次人才纳入区域人才培养规划兑现相关待遇的同时,根据社区工作实际,适当给予其一定的社区创业基金支持。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及智力因素的开发,努力建设若干个业态模式新颖、具备发展潜力的社区文化产业品牌。同时,通过人力资源培训等,提升社区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基础素质,建设一批主业经营清晰、管理科学、运行良好的社区文化企业。以人力资源建设为趋导,最终形成融合多种层次、多种经营模式的社区文化产业布局。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借鉴国家对中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整合政府及民营资本的力量,扩大创业启动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的规模,建立社区文化产业定向扶持机制。根据项目的内在质量,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更好地惠及社区文化企业。在文化相对发达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尝试建立专门的“社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于社区文化产业的项目孵化、培育进行对口扶持。完善法律、会计、网络平台、交通设施等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优化中介服务配套体系,为社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当前尤其是要根据社区文化企业经营项目、服务内容与社区受众贴近性、对口性明显、较易复制经营模式、形成同质化竞争的特点,做好特色社区文化品牌的保护工作,防止同类业态的简单克隆与扩张,建立起良好的行业运行规则。要结合城市改造,将社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区块调整统筹考虑,尤其是要关注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城乡结合部改建以及农村新社区建设带来的潜在机遇与市场,把握城市新居民的文化诉求与审美特点,开发新兴的社区文化产业门类。

三是创新社区文化产业的经营业态与经营模式。经营理念、经营业态与模式最终决定着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在社区文化产业发展中,我们首先强调治理结构的现代化,这是所有社区文化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只有正视和改变当前绝大多数社区文化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粗放式经营、低水平松散式管理等现状,社区文化企业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条件。二是尊重和维护社区文化企业的多元复合性。基于社区的多层次服务面向定位,既鼓励高端、新型、附加值高的社区文化产业形态发展,比如社区高端文化休闲业、养生保健咨询业等,也积极倡导普及层次的社区文化表演娱乐、文化观赏业的发展;同时创造条件,发展社区特色手工产品、创意产品制作,特色文化内容资源整理与开发等产业。既鼓励建立规模适度、对市场反映灵敏、集约精悍型的社区文化企业,也尝试创造条件组建跨社区、跨地区的连锁文化企业;既鼓励以新创办企业的形式从事社区文化产业经营,也探索对符合条件的原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改制,转化为经营性文化实体的可能性;既鼓励具有较高层次、智力密集的创新项目引领社区文化产业发展,也允许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下岗职工再就业项目投身社区文化产业发展浪潮,满足社区建设与发展、社区受众多层次的文化物质与精神需求。三是萃取和提炼社区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不同类型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解读。对于社区从事经营性活动的文化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是与社区内在文化需求与市场结构紧密契合的产业形态。这种产业形态包括主业经营内容、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等与社区受众需求的匹配性,使得社区文化产业发展深深介入到社区受众的深层文化心理满足与社区发展与运行中,形成融合精神与物质层次的“紧密型、一体化”发展格局。这种产业形态具备较强的水土附着性,很难被复制,与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互为补充、互为合作关系,改变传统的单一政府投入发展社区公益性文化企业的模式,增强社区文化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进而构建具备自我发展性、良好成长性的新型社区文化发展机制,更好地满足社区受众的精神与物质文化需求。

第8篇: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竞争力,产业规模,融资渠道,科技含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100-03

当前,文化产业作为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兴产业形态,已势不可挡地成为全球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全面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面对文化市场、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日趋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如何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各区域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扩大产业规模、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人才培养、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对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一、扩大文化产业规模

规模经济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前提。文化产业利用文化资源的投入,通过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条对内容进行深入开发而达到反复产出,能够为自身及相关产业提供丰富的市场附加值,其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无形资产与管理资源的规模使用等方面。〔1 〕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发达国家普遍致力于解决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文化产业重组,组建大规模企业集团,以实现市场、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的规模使用,充分发挥管理资源的规模效应,从而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美国、日本、韩国动漫业的品牌价值成功扩散延伸到了相关的娱乐业、旅游业、玩具业、文体用品制造业、服装业等,产生非常明显的规模效应。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规模是影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结构单一。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区域文化产业应以优势互补为原则,以资本为纽带,采取投资控股、联合、购并、委托经营等形式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投资经营,重点进行关联性重组,从横向和纵向上对产品、技术和市场等相关联的文化企业进行整合。其中,横向重组侧重于企业的优势互补和优势强化,是以现有的产品、技术和市场为中心,向水平方向拓展而进行的复合重组;纵向重组是以企业现有的产品、技术和市场为依托,以产品市场交易内部化为目的,在垂直方向上与本企业相关联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进行的重组,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制造业、商贸旅游服务业的有效对接,不断拓展上下游的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的规模化。〔2 〕 通过文化企业的横向、纵向重组,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实现市场、技术、品牌等资源的共享,从而降低文化产品、服务的开发、生产、销售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全面推进现有文化企业重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彰显地方特色,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扶持重点产业发展,培育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完善文化产业门类结构,不断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

二、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普遍狭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或文化单位的自身积累,导致资本扩张能力有限,严重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应充分发挥国家相关政策的作用,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帮助文化企业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以全面提升其竞争力。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一)设立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首先,充分发挥现有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作用,通过低息、无息、贴息、补助等手段扶持文化企业发展;其次,以无偿资助等形式扶持科技型文化企业发展;最后,采用资本市场融资、金融信贷等方式加快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基金,以满足不同文化企业的资金需求。〔3 〕

(二)鼓励民营资本的进入。为扩大文化产业资金来源,应降低民营资本准入门槛,放宽民营资本的准入机制,大力吸纳民间资本,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并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并且,应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采用减税、免税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增强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动力。

(三)吸引创业投资的参与。创业投资是企业初创期重要的资金来源,是智力成果转化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区域文化产业需要吸引大量灵活高效的创业投资,并尽快形成与国际文化市场接轨的投资和退出机制、中介服务机制、信托责任机制等,以便迅速实现文化艺术成果的市场转化。

(四)创新信贷形式。传统信贷要求以有形资产作为抵押,这就使得文化企业很难取得信贷资金。鉴于文化企业的特性及资金需求特点,可考虑允许其以文化产品和文化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文化产权作为质权进行抵押贷款,促进文化产业与信贷资金的有效对接。

(五)向资本市场融资。为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大额长期资金需求,应允许文化企业股权所有人将依法持有的权属清晰、可估价、可转让的股权作价出资用于发起设立公司,并大力培育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促进金融机构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建设,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

三、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

文化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先进等不同于一般传统产业的特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新型业态层出不穷,文化产品、服务的开发和传播方式不断变化,现代科技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尤其是对于动漫、广告、会展等行业而言,科技开发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投入巨额资金着力提高文化产品、服务的科技含量,开发和引导市场消费热点,抢占具有文化内涵的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含量的文化产业制高点,使其文化产业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4 〕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运用程度仍然偏低,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缓慢。为此,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形成支撑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技术后盾。具体可分阶段采取以下措施:

从近期来看,一方面,文化企业应加强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研究开发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可通过提供资金、场地、服务等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加盟文化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植开发新型文化业态。

从长期来看,文化企业要根据自身特色积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培育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作为人力资本主导的“新型经济形态”,人才是文化产业的第一资源,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应该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既熟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技术,又善于经营管理。

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现状来看,各领域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特别是缺乏文化经纪人才、策划人才等,人才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就要在努力汇聚产业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首先,整合现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在高校中设置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广泛开设相关课程,加强产学研各界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教育与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文化创意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多层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加强教育培训机构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培养一批既熟悉文化产业市场经济规律,又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

最后,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估机制,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加大各类人才工程的实施力度,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同时,建立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服务,进一步激发产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提供保障。

五、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产业环境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产业竞争力将产生更持久的影响。支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环境因素包括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商务环境、人文环境等。

(一)法律环境。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在文化产业相关法规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影响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解决创意的非排他性问题,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筑起技术或信息壁垒,保护文化产业的回报;二是建立合理的投入收益率,发挥市场机制,使资源主动寻求文化产业;三是鼓励文化产品、服务有偿扩散,加大其应用范围。因此,应抓紧研究制定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鼓励知识产权评价机构发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用保证机制,支持和鼓励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实现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二)政策环境。文化产业资金投入较多,回报期较长,因此,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出台有效的相关政策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5 〕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和与之相配套的财政、金融、税收和外贸等政策。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政府应在财政扶持、税收优惠、投资融资、工商管理、土地扶持、人才培养、资产经营和管理及改企单位人员安置、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减免所得税、营业税等税收政策将产业税收的一部分返还给企业,以此来扩大企业的资金储备;对于创新型的文化产业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加以扶持;制定促进对外开放的政策,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等。

(三)商务环境。文化产业强调同时与不同的产业发生关联,对于商务环境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如经济开放度、贸易运输能力、信用信息透明度、物价水平稳定程度、政府效率、金融体系完善程度等方面都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6 〕 有学者指出,世界发达国家创意经济之所以兴盛,与其有强大的“创意性社会结构”作为支撑不无关系。〔7 〕 所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投融资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专业化市场交易中介平台和专业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提供管家式、贴身式、个性化、全职能服务,全面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商务环境。

(四)人文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较高水平的公民文化素质和文化消费需求以及完善的文化设施等。针对当前文化产业面对的文化消费需求不足、品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以实施文化载体建设工程和文化精品打造工程为切入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努力营造包容多元文化、社会秩序良好而宽松和谐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文环境。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利于扩大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通用性人才供给,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增加全民文化消费需求量,培养文化消费倾向和品味,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花 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 Christian M R.Creative Industries and Urban Tourism:South African Perspectives〔J〕.Urban Forum,2006,17(2).

〔3〕刘 娜.略论新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1,(2).

〔4〕雷光华.关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0,(1).

〔5〕于晓媛.山西文化旅游业转型跨越发展战略思考〔J〕.理论探索,2011,(6).

第9篇: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一、以规划为引领,优化“三色”文化产业发展布局

赣榆县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始终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举措。一是把发展文化产业明确纳入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考核评价体系。二是明确文化产业主攻方向,对文化产业布局进行详细规划,东部沿海重点打造蓝色海洋文化产业,西部山区重点打造红色文化产业,中部平原重点打造绿色农耕文化产业。三是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具体政策,加大对重点项目和企业的培育、扶植力度,并以规划为引导,在财税、工商、投融资、土地、人才等方面为文化企业和园区提供优惠政策和保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以资源为依托,倾力打造“三色”文化产业品牌

赣榆县依托丰富的文化和山海旅游资源,突出“徐福故里,山海赣榆”特色,系统整合赣榆“红色、绿色、蓝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支点、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1、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倾力打造蓝色文化品牌。赣榆县依托优越的海洋风光,整合海州湾旅游度假区资源,发挥海州湾现代渔业园区――省级农业开发区的品牌优势,建设海州湾渔民文化产业园,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的渔民文化展示馆,集现代渔业科普教育、渔民文化展示、标本和活体展示等功能于一体,融历史、文化、艺术于一身,使之成为展示江苏沿海渔民文化的重要阵地。挖掘徐福文化底蕴,扩建徐福庙,建成兴会寺,连续举办八届“徐福节”,在琴岛天籁片区规划建设徐福主题公园、大型徐福东渡雕塑群,创优徐福茶、徐福酒等系列“徐福”品牌,规划发展徐福动漫、徐福影视剧、徐福影视基地,着力擦亮“徐福文化”金字招牌。

2、依托悠久的历史资源,倾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为加快红色产业发展步伐,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地区各自优势,赣榆县委县政府于2010年特别成立了抗日山风景区管委会筹委会,整合农业、民政等相关部门,实行“大部制”管理,全力进行景区筹建工作。目前,园区已形成“一核、三块、五大水系”空间格局,以抗日山烈士陵园历史文物保护、文化景观保护及山林生态保护为核心区,建设主题文化板块、生态休闲板块、新农村建设示范板块,伴有抗日山水库,红领巾水库,五一、五四水库,八一水库,三八水库从北、西、南三个方向环绕景区,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3、依托独特的农业资源,倾力打造绿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建设墩尚镇泥鳅文化街、沙河镇五谷丰登文化休闲园、青口镇原朴农耕文化博览生态园、门河镇翠竹风情园、夹谷山观光休闲园、厉庄镇樱桃园、赣马镇八十一湾、石桥镇果蔬园等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扩大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构筑起中部绿色农耕文化产业带。

三、以创新为驱动,放大“三色”文化产业效应

面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赣榆县抢抓机遇,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确定位,以政府推动、项目带动、宣传发动,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向多层次、高品位、宽领域、集群化方向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新引擎,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是抢抓发展新机遇,大力整合文化资源。赣榆县在抢抓江苏沿海大开发与秦山岛被列入全国首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的良好机遇的同时,将进一步优化“三色”文化元素,深度挖掘“三色”文化资源,在彰显地方特色文化上做好文章,把全县的文化产业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