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1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 经历过程 有效启发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59-01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学中要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培养呢?本文我就谈一谈在教学实际中的做法和点滴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教学中没有学生主动的思考,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活动。如何使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呢?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时,可先做一个小实验引入新课,教师那一张十元纸币放于手中准备让其自由下落。找学生上讲台来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准备捏住纸币,交待等老师松手后才能去捏,如果捏住钱就是他的了。学生跃跃欲试。但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是纸币从他的手指中央掉下。此时教师顺势提问,为什么看似挺简单的动作他们却拿不住呢?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2)利用物理实验、社会实践活动创设。如力的分解的教学,我印象较深的是有一次物理教学比赛上一位老师的引入。他先让学生进行拔河游戏,取一结实的绳子,绳子的两端分别是男生,中间站一女生沿垂直于绳子的方向拉,会很轻松的把绳子拉弯,甚至把两边的男生拉过来。这个情景引起在场师生的兴趣。然后老师让学生回忆力的合成的知识并思考,若没有其它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成多少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力?这样促使了学生很好的思考。

(3)利用物理学史上的生动故事创设。例如讲解电容器时,可以介绍莱顿瓶的有趣故事。法国人诺莱特在巴黎一座大教堂前所作的表演,诺莱特邀请了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员临场观看莱顿瓶的表演,他让七百名修道士手拉手排成一行,队伍全长达900英尺(约275米)。然后,诺莱特让排头的修道士用手握住莱顿瓶,让排尾的握瓶的引线。一瞬间,七百名修道士,因受电击几乎同时跳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口瞪目呆,诺莱特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向人们展示了电的巨大威力。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这种动机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持久、稳定的动力。

(4)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创设。例如高中伏安法测电阻的教学。直接讲解原理学生可能会误以为初中的重复。教学时可以先介绍两组演示实验,待测电阻用接近电流表内阻或电压表内阻的,分别出示外接法和内接法的电路图。分别让学生现场做实验,计算结果。两组形成强烈差别,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深思。然后再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每种接法中所测物理量都是绝对准确吗?测什么样的电阻这种接法才相对准确?这样学生自然就抓住了本质:即实际的电表大多是非理想化的。

二、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书上的我也能看会,就是一拿到题目我就不知如何下手。”我也经常碰到有的学生上课听课也非常认真,作业、课外练习也做得非常整齐规范及时。就是一考试就担心,一谈到物理学习就说难。我也经常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经常找一些有此困惑的学生谈话交流。我想或许看过魔术表演,杂技表演,球类比赛的人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懂别人表演容易,研究规则技巧也不难,但要想自己表演的与别人一样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学习也是一样,一定要亲身经历,把知识、规律、方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不要对老师、书本形成太多的依赖,更不要做课外资料对着参考答案一旦不会就翻看答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认知体系,而认知体系是每个人经过独立思考后建构和完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感知,不可能代替学生观察,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一定要让学生经历感知、观察、思考的过程,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在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时,教师若不做任何实验,按照课本照本宣科,也能得出结论,但学生没有得到任何体验,对结论的理解就不会深,甚至持怀疑态度。

三、教师精心设置疑问,层层进行有效启发

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善于提出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调用头脑中的知识背景,与新问题发生联系,通过概念和规律做出推理和判断,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探究、形成结果。学生会对收获有强烈的满足感。例如第八届全国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上安徽省滁州中学胡忠国老师《力的合成》的教学,教学流程设计非常新颖,层层进行有效启发。大致如下:

(1)一开始提出:怎样感知力?学生思考后得出:找力的作用效果。

(2)视频1:两位女同学与一位男同学分别拉拉力器。视频2: 四位女同学与一位男同学分别推汽车使其运动。寻找合力与分力怎样才能等效?

(3)猜想:力的合成有什么规律?先故意进行错误的引导:算术法则。怎么验证这个法则正确与否?学生自然考虑到设计实验。

(4)逐步引导实验的设计方案:方向、作用点、大小怎么记录等等?

(5)演示分力结束时,故意让实验失误,水桶中的水泼了一些,合力得不到了,怎么办?自然过渡到学生自主探究,非常震撼。

(6)学生实验、教师点拨、得出结论。

这节课课堂上一系列问题的设置,使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因此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加强言语交流训练,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第2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一、归纳对比,培养比较概括能力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不同,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即从一般性的结论判断出发,推之于个别也具一般事物的那种特性;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由观察实验研究发现找到个别事物有某种特性,而这个别事物的同类,也具有那种特性,那么这同类事物就具有那种特性了。而对比(比较)是确定现实对象及其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概括是把比较中抽取出来的本质特点进行综合。

物理教学中要善于从形式和本质两方面引导学生认知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的相似点与差异点,以培养对比、概括能力。我们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时,就常用异中求同法。如通过火车在轨道上行驶,飞机在高空飞行,虫子在地上爬行,人在路上行走等各种运动形式中,找出其共同点: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概括出“机械运动”的概念。亦可在学了有关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电压、路端电压、电势、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动通定理、动量定律,机械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以后,用图表进行对比。

二、联系实际,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最简单的要素,然后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则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索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例如在力学中,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的外力(即与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时,问题就比较复杂,学生普遍感到很不易掌握。但如果用“隔离法”进行分解教学,首先把要研究的对象和其对象(物体)“隔离”开来,而后逐一分析,从各个侧面去分析该物体收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力的性质(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求出合力;再研究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合力与外力的关系,从而得到“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变化率和外力成正比”的结论。这便是力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法。

分析和综合是相互联系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的。没有分析就不能综合,没有综合分析就毫无意义。在认识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总是交替进行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教学直流电规律时,先让学生学习电流、电压、电阻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学习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这便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第一次综合。这时学生对直流电规律的认识仍囿于部分电阻即一段电路上的。待学习电动势概念,分析电流通过内外电路电压降落的情况及能量变化情况,得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即全电路欧姆定律后,学生才对电路的部分和整体及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关系获得较为完整的认识。所以,对物理综合问题的教学,先要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复杂现象包含的物理过程,及其解决的方法,再引导学生综合,把各物理过程连成一个整体思考求解。从而使学生养成分析综合的良好习惯,培养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第3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教师的引导下,注重自主探索,学习并掌握,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灌”给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离不开数学实践和恰当的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思维能力。

一、精心设置悬念,点燃思维火花

悬念是一种引起人们对事物关切的情景,置身于这种情景,学生渴望得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答案,产生非知不可之感。课堂教学若能巧妙设置悬念,则可“一石激起千层浪”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火花。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方式设置悬念。设置悬念的最好时机是一节课的开始。悬念设置与课开始,可使学生迅速集中精力,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这种情况下,常从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的实质处设置悬念。

宋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的确,有疑才能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方能启动大脑,有了思维才会有收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结合本节课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巧设悬念,精心置疑,这不仅可以展现教师的教学艺术,更能引导学生思维,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在突出教师的导演功能和知识传授的艺术水平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三点的圆”的教学时,我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现有一拖拉机残缺的轮胎,无任何标记,要买一个与原来大小完全一样的轮胎,你有办法吗?带着一个悬念,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索。这时,我指出,同学们只要学习这节课后,就可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听了都很兴奋,顿觉数学就在身边,产生了非学不可之感。有时也可在课结束时设置悬念,例如,课中根据学生常犯的隐蔽性错误,激起问题悬念,启发学生分析错误根源,找出解决办法。课尾进行猜想设置悬念,深化问题,引出新结论,激发学生继续探索问题的热情。如学习了经过一点可作无数个圆,经过两点仍可作无数个圆。提出经过三点可作多少个圆的问题,请同学们等待下节课便知分晓。

二、利用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维

当呈现给学生的问题有几种可能性时,他们往往产生认知冲突,不知选择哪个。这样引起的最大限度的心理“不平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求知欲和好奇心又是激发思维活动的一种内在情感力量,它对思维具有激活和指向作用,冲突的解除过程就是认知结构自我调节和完善的过程,是理解深化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改革中,我也积极尝试探索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参与合作过程,并在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促进他们思维的主动性。通过合作,学生与教师,同学等不同交往对象发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交往与沟通,思维更加全面,合理,多样。合作还提供展示与表现自己能力,个性的机会与场所,促进了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增强,从而发展了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要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信息技术课程是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进行课程综合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的内容,提出恰当的信息技术综合设计课题,这些课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难度。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我们应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难度要求;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设计在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三、设计意外情景,激发思维兴趣

意外之事一旦发生会更加令人关注,促人思索,耐人寻味。人们很少注意到这两种事情,一种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种是与自己毫无联系的。毫无新意的东西使人厌烦,全新的东西又令人望而生畏。教师若能从这两种情形中挖掘出令人兴奋的意外之“物”,便会引起学生惊诧,产生“竟有如此之物”的感慨,从而激发思维兴趣。

例如,问到某个代数式的最小值是不是“-1”时,很多学生迅速回答是。而当我指出这个答案有误时,学生几乎都感到惊奇。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大家发现此代数式的最小值应为零。诸如此类情景的设计,可为学生预防在掌握概念,定理,法则时产生的纰漏敲警钟,避免学生马虎,大意的坏习惯,养成细心,周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查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量变到质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1.目标激活:目标是一个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的努力追求。2.竞赛激活:争强好胜的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比如可以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利用计数机本身的考试软件进行竞赛,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的挑战精神。

第4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敏捷 独特 深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48-0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加强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关键。为此,语文课堂要深入学生的思想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以下,笔者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初读课文,思维敏捷

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实际操作智力的五大要素中,思维是核心。只有经过认真的思考,知识才能从理解到掌握并转化为技能技巧,学生的各种能力才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而阅读教学的重点正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大脑对教材刺激物的反映,其目的是通过对教材充分感知和理解,得出准确的文本概念来。如果没有充分地感知教材,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发展将无从谈起。初读课文可以取消“学生学”“教师教”的几个固定词语教学环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口去感知文本,让他们进行听读、朗读、默读、记笔记、查字典、圈点勾画等,因文而宜、因材施教。除了掌握教材规定的字词外,教师要还让学生知晓课文大意,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只要认真读书,感受文本传达的思想感情,就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情感,让他们都有所思,各有所得。如在学生初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大胆质疑要有支持和热情的态度,个别问题个别答,共有问题集中讲,对学生通过教材和工具书解决问题的加以提示、指点,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获得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是一个感知、体现、理解、运用的过程,这样教学,既激发学生大胆表达的积极性,还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读书培养思维能力的习惯。

二、熟读课文,思维独特

熟读课文,检验运用,是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进而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包括检验字、词、句子、朗读、背诵、复述、阅读、写文章或片段等多种形式和内容。教师选择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有一定的难度和趣味性,又要有比较强的思想性。如学习了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将相和》后,教师提问学生:三个故事都是依据什么定的标题?经过思考,学生得出结论:是以故事结局、故事地点、人物动作为依据。教学抓住课文主旨、结构安排、细节描写,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使学生思维灵活,增强独立思考能力,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使语文教学产生省r高效的效果。

三、精读课文,思维深刻

思维的基本过程就是分析和综合,通过分析认识事物的特征,综合获得对事物的完整认识。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是借助于课文的语言材料来实现的,是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次反复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的写作线索交给学生去探究,解决作者是如何表现中心思想等问题。学生要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仔细理解、推敲,从中弄清楚句与句、段与段的内在联系,明确重点词、句、段的学习,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学习了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将相和》中的两个故事之后,笔者让学生比较“完璧归赵”“渑池会”在形式和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得出结论:课文写的是赵国和秦国的矛盾,代表人物是秦王和蔺相如,是秦国先挑战,赵国应战;都以赵国取胜而告终。学生经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升华,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了第三个故事,学生再将其与前两个故事进行比较不同点,通过精读思考、小组探究,集思广益,得出结论:将与将之间的矛盾是由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前两个故事在文章中构成了将与相不和的原因,后来将与相之所以和好,是他们都以赵国的利益为重。这样学生们就掌握了这篇文章的结构特点:三个故事各自成章,各有其独立内容,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这样教学,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词句分析,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5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回归课本 通性通法 发散思维 摒弃题海 渗透

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学习数学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初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标强化了思维能力的被考查地位。因此,开发学生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十分重要。

一、深究概念的运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和建立定理的基础,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握概念的本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才能应用概念去解决问题。在解题时,要注意回归课本,浓缩所学知识,依据解题的通性通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该题出自人教版新教材第一册(上)第二章的B组第3题。

二、观察联想,培养思想的探索性

联想可以使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沟通知识间联系,可以发展思维品质的灵活性,独创性和发散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极为重要。

借助方程组的解法,避免了繁琐的运算,方法灵巧,过程简便,值得提倡。应用导数,是方法上的跨越,也是一种基本思想。

联想的途径很多:空间联想到平面,几何联想到代数,还有很多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法、方程与不等式法、向量法、导段法等,每一种方法都非常灵活,应用广泛,为培养学生思维探索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数形结合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是研究数、形及其关系的一门科学,深刻理解这一观点有利于提高学习数学的素质,有利于学生在解题时借助图形正确理解题意,并直观简捷地解决问题。

本题利用导数的方法,巧妙运用数形结合,求出a的范围,颇有新意。

四、优化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最佳法

在解题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重要表现在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同时还要强调比较这些思路,通过比较、分析、鉴别、找到最佳思考方式,从而培养高效的思维,增强最佳性。

本题选材背景较新,思路较多,入口较宽,打破了以棱锥为载体的取材常识。让学生重视审题与解题后的反思,清理解题思路,寻求最佳解答方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进行一题多解训练,使学生的能力提高落到实处,以高考试题为题源,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层次、强化探索能力,摒弃题海战术是十分有效的。

以上所谈的四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教学中易于实施的,这四种品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渗透的,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断摸索,使得解题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第6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实验;思维能力;学生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化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事实、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从而开拓学生的思路。在化学课中,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首要任务是如何根据相关的实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

一、由实验推测反应物,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

研究表明:学生获取的信息中有70%来自视觉,只有20%和10%来自听觉和触觉。通过实验推测反应产物,也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高一化学习题中,钠和水反应,可采用下述方法来推测反应产物: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钠的物理性质,在介绍钠和水反应时,让他们动手做如下实验:用镊子从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取出一块钠,用刀片切下黄豆大小的一小块,用滤纸吸干煤油,投入滴有酚酞的水溶液的烧杯中。完成实验以后,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煤油中?

(2)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3)钠投入水中,其状态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烧杯中酚酞水溶液的颜色如何变化?由此证明生成了什么物质?

(5)反应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声音?它使如何产生的?

(6)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反应过程中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7)小球为什么会这样运动?

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发生的现象。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很快解决了上述问题。对问题(6)中所产生的气体验证,同学们还举出了很多精彩的方法:有同学提出在集气瓶中塞入一个带尖嘴的木塞,并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通过有无水珠生成,判断是否使氢气。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实验来组织调控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当学生在学习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涉及到乙醇与钠反应时,让学生将钠与水反应的知识迁移过来设计问题,通过对比掌握乙醇的性质。

二、由演示实验发现问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思维的迁移能力

创设一种气氛,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矛盾,经受几次挫折,在学习者不懈地探索中引导他们准确运用已有知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习者思维,而且有助于调动学习者强烈的发现欲望和自信成功的认知内驱力,为困难情境中学习的迁移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从而把握迁移的方向。如学生在《有机化学基础》乙酸的催化氧化实验中,将铜丝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出现黑色,再将铜丝向内移动,触及灯芯,铜丝表面的黑色转变为红色。操作时微小的变化,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这是为什么?面对“悬”而一时难“决”的问题,学习者迫切希望了解其中的原因,纷纷猜疑,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

第一种可能:在灼烧时生成的CuO呈黑色,又遇还原性气体CO生成红色的Cu,但CO从何而来,找不到合理的答案,故假设难以成立。

第二种可能:黑色CuO分解得到红色的Cu2O,[],但酒精灯温度达不到反应要求,且与铜丝在较高温度下(外焰)呈黑色而与较低温度下(灯芯)又转成红色的事实相矛盾。

第三种可能:外焰处生成的CuO氧化灯芯处逸出来的乙醇蒸汽,并生成红色的铜和乙醛[]。

至此,学生不难认定,已学的乙醇性质之一——氧化反应(课本上用综合式表示:)和乙醇的性质实验中曾见到的相似现象,则是支持第三种解释的有力依据。

以上分析均说明,从矛盾入手经历疑惑、猜测和思考,往往能提示迁移的实质性内容,把握好迁移的方向,直至问题的最终解决。

三、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思维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包含的成分和技能要素更为复杂。在动手操作之前,至少应该先做三件事:一是理解实验原理,二是设计(或认同)实验方案,三是选择实验装置,这些活动并非是简单的操作技能所能包含的。可见,化学知识、操作技能和思维发展在实验过程中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特定的实验场合,只是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不同而已。认清上述关系,不仅为知识技能和思维的协同迁移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创设知识与技能协同迁移的实验情境,必须以理解有关的知识、掌握实验的操作要领为前提,理解越深刻,掌握越熟练,迁移效果就越好。

实例:已知HCl是气体,极易溶于水(1:500),其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利用特定的装置可将上述性质设计成“喷泉”实验,NH3在水中的溶解度更大(1:700),其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比较两者的共性,不难将HCl气体形成“喷泉”的有关原理,装置和操作协同迁移研究NH3溶于水的实验。但如果把气体换成溶解度小一些的CO2、Cl2,又该怎么办呢?对比性质后,我们不难下出结论:只要把吸收液由水换成强碱溶液即可。那如果把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再变化一下,又可以产生知识的迁移。

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既是协同的又是融合的。在实验情境中,有的知识得到了深化或扩展,有的知识成为实验设计的一种程序,即智力技能,有的知识转化为某种操作技能,而思维能力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加合”往往形成更复杂、更专门化的操作技能。

四、精心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实验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实验课的精心设计,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实验设疑,引导思维

“思源于疑”,由一实验现象产生了疑问,处于好奇心与进取心,就要对疑问进行解答,开始了对疑问的思考。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疑问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思维的发展。实验设疑就是在实验内容与学生现有的实验知识之间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急于对实验内容做出解答,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时,教师在实验内容与学生现有的实验知识之间搭一个“小桥”起到引导思维的作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产生了满足的愉悦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心。

2.实验激趣,激发思维

实验设疑需要造成一种“悬念”,在“悬念”之间搭“小桥”引导思维。而实验激趣则是直接激发思维的积极性和强烈兴趣。常用的激趣方式有:演示实验、新奇的直观教具、趣味小故事、科学家的创造发明史等。

3.留足时间,形成思维

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开发价值,需要通过问题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可并非提出了问题让学生思考就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一堂课教师喋喋不休讲个不停,即便有实验设疑,来不及等学生思考就直接告诉答案,接着讲述下面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发展。进行实验设疑需要给学生创设思维的情境,保留思考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才可以积极地探索思考,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停顿的时间内还蕴含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无声的情感交流,教师从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中掌握着停顿时间的长短。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实验创设问题的情境,精心策划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希望被认可的愿望非常强烈。因此,通过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讨论过程中,教师在鼓励他们充分发表意见的同时,引导他们冷静地思考、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其思维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珊珊.运用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成功?教育,2008(9).

[2]杜梅林.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教育仪器设备,2001(1).

第7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一、创设学习兴趣,激发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极其重要的基础。人们的思维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才会积极起来。实践证明,凡富有兴趣的东西都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当学生还没有普遍对学习形成比较稳定的责任感的时候,他们所具有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凡事都愿意从兴趣出发,他们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主动地去认识它、研究它。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创设教学情境,除了为学生设置“疑问”或者用变换的例题教学办法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争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发挥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比如:在教学第六册第一单元“货比三家”这一节时,我采用设计去三个文具店购物的游戏进行教学,游戏过后,问:“为什么要去那个商店买文具?”答:“因为便宜。”“因为质量好”……。还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当老板不能太黑心,太贵了,别人就不敢买了,顾客就少了”。有的说: “售货员的态度要诚恳、热情。”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新知识-小数的大小比较,还渗透思想教育。

二、正确处理知识迁移关系,启发思维

知识迁移现象是学生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自然产物。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做到正确的迁移,就可以促进学生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如果无目的、不正确的迁移就会导致学生认识的误区。因此,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活动。比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商不变规律是相通的。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比与分数的关系,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活动,将分数的基本性质迁移到比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形成对新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迁移误区,防患未然,促进认识知识结构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比如,教学分数除法时,学生很容易将除号改为乘号,而没有把除数变成倒数。这时可引导学生辨析其结果,把商乘以除数不等于被除数,说明了计算错误,从而引起学生对“分数除法计算时要把除数变成倒数”这个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了分数除法的法则――认识结构的形成。

三、巧设悬念,促进思维

设置诱人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巧设悬念是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年、月、日》时,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略加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四、学具操作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课堂上,教师大量、高效、准确地把握学情,获取反馈信息,对于评价学生思维,达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操作性作业用语言表述无法代替进行;也有些题口头解答难以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此外,由于语言间接性的限制,教师难以选择典型范例加以评析……对此,我们可先让学生操作学具解题,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台前展示,或通过投影放大处理。这样,教师获得的反馈信息量大、准确,针对性强,加强了信息反馈的效应。其中正面反馈信息强化了学生的正确认识,负面反馈信息暴露了学生思维的缺陷,便于教师及时帮其纠正,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在实践练习中,提高思维

知识技能的巩固要靠练习,灵活精巧的练习能促进思维的提高。开放题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例如此题,根据条件五年一班有40名学生,比五年二班多4名。补充问题:①五年二班有多少名学生?②五年一班和五年二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相应的列式为①40-4=36;②40-4+40=76。这样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循序渐进,使学生在练中发展,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第8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一、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而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良好的情绪和美好的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能给学生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情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辩。

二、创设多样地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中,要特别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地理新情境,帮助学生讨论、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注重导学、助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这是“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创设问题情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认识特点等。要使创设的问题情境真正成为促进整个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环节,就必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如在复习“大气环流”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先设计局部地区、海陆之间、山谷山坡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再扩展到地球赤道与极地之间,然后提问:如果(1)地球不自转;(2)太阳直射点不移动;(3)地球无海陆之分,那么,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是怎样的?有何特点?如果依次去掉条件(1)、条件(2)、条件(3),气压带、风带又会怎样改变?这种改变对亚洲东部的大气环流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如在讲到印度农作物的分布时,课件展示印度农作物分布,展示各种农作物的图像,让学生拖动农作物的图像到地图正确的位置上。创设动态图像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遵循学生阅读与教师讲授紧密联系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并有利于自己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这样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1.提纲阅读法

对理论性强,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掌握,可建议学生采用提纲阅读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阅读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学习难度的目的。比如:区域地理学习中采用提纲式阅读法,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提纲,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并完成一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提出各自的见解,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归纳意见,得出正确结论。这样,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2.地图阅读法

地理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地理课本上有许多的插图,还有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册。地图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地理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如,在学习地球的表面形态时,充分利用书中的六大板块示意图,让学生根据地图解决板块运动问题,并总结板块边界处的对应地形。

3.习题阅读法

所谓习题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边阅读边做习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教师选编习题的能力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把习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辨对错,动眼、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

四、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程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等个性为宗旨的自主性学习。根据这一理念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有目标、有计划地互相讨论、合作探究。由于学生性格、爱好、情趣、知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允许学生自由组合,组建成学习小组。每次活动前,推选一名学生来主持。实践证明,让学生“自组”有利于合作探讨,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把课程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规定每组至少提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地理问题。这样,既纠正了过去教师霸占课堂的现象,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注意保证学生的探讨时间,使其围绕地理问题展开讨论、争辩;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指导。通过“自议”,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感到探究有收获,合作有好处。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质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9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培养 物理思维能力 学生

何为物理思维?这里所言的物理思维是指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从教多年来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可谓非常努力,上课记笔记很认真,并能记住许多概念和公式,但一涉及具体问题时总是出错或作出南辕北辙的解答。这是什么原因呢?归根到底是受定势思维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思维障碍,阻碍了物理思维的发展。何为定势思维呢?即在长期生活中的一种思维方式的错误累积而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比如有这样一道智力题目:一马商600元钱购入一匹马,700元卖出,800元又购入,900元卖出,1000元购入,1100元卖出,问该马商赚了多少钱?你会受加减思维定势影响作出1100元-1000元=100元的错误答案。而未考虑到该马商交易了三次,每次赚100元,共计赚了3*100=300元的正确判断。又如在初三物理“惯性”中常有这样的题目:在一辆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箱顶掉下一颗螺丝,它会落在什么位置?学生受生活定势思维的影响会错误地认为由于火车在向前运动,而螺丝离开火车未动,会掉在偏离脱离处的后方的错误判断。这就是定势思维造成的思维障碍。那么作为物理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突破定势思维,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思维呢?本人多年从教,积累了以下几种方法,供各位同仁共勉。

一、激励学生通过探索性实验和实践突破定势思维,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如在“光的反射”一章的教学中可先不进行知识的传授或教导;让学生想办法利用手中的小镜子将阳光送入教室,他们会很快地调节镜片承受阳光的角度以达到目的。再进一步进行“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学生极易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能正确应用该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具备正确的物理思维方式。同样,学生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在长期生活中固执的认为自然光(太阳光)是无色的,但只需指导学生完成了“三棱镜折光”实验,很快的就会认识到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二、结合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学生受逻辑定势思维的影响,逆向思维能力较差,而物理这门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对于逆向思维的要求较强,这就需要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例如“光的可逆性”和压强计与高度计的联系,这都需要学生具备逆向思维的能力。那么具体怎样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笔者在“光的可逆性”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在完成“光的反射定律”后,让学生思考将原反射光路换为入射光路,光会怎样反射?在学生思考做出答案(按原入射光路反射)后在墙角放一面镜子让两学生隔墙调整角度能分别在镜中看到对方。通过实验探究强化“光的可逆性”。在“透镜成像”一章有这样一个作图题目,“做出从二倍焦距处斜向射入凸透镜的光路图。”。学生只知它会向会聚方向偏折,但具体折向那个点不能作出具体判断,这就需要激发其逆向思维的能力。首先提问:凸镜成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处,物体成像特征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在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处成等大实像。既然是在二倍焦距处成等大实像,那么二倍焦距处钭射来的光折到哪里?学生顿悟:必过二倍焦距。这一难题就解决了,同时强化了其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如,学生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对“大气压强和温度的关系”很难理解,可通过演示鸡蛋入出瓶实验,培养其逆向思维能力。在学习了“大气压”一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怎样将一只去壳的熟鸡蛋在不破损的前题下装入瓶口略小于鸡蛋的瓶内,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将瓶用酒精灯略加热,在瓶口放上鸡蛋,让瓶离开火源,隔一会儿看到鸡蛋慢慢地自己进到了瓶内。这时让学生讨论总结:鸡蛋怎么会被一种无形的力压入了瓶内?学生回答:大气压的作用。那么瓶内有无气压呢?学生回答:有,但小于瓶外。再问:为什么离开火源后瓶内气压会小于瓶外气压,学生讨论后会回答:温度降低了。让其总结出“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怎样将瓶内鸡蛋取出,学生思考后还不能答出,便举例,有一小窗口你爬进去后能否爬出,学生立即回答:怎样爬进去的怎样爬出来。并且顿悟:再次对瓶加热可将鸡蛋取出,并总结出“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强化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类比推理丰富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推理能力

初中物理中有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只有利用类比推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方可达到教学目的。如“电流”一节就其概念而言就一句话:电荷的定向移动。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理解,但可把“电荷’比作”雨点”,掉在地上并不能形成水流,但雨滴汇聚于小沟,沿同一方向运动就形成了水流。这样学生对“电流”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四、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