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航天的技术范文

关于航天的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航天的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航天的技术

第1篇:关于航天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太阳帆;航天器;推进技术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航天航空事业当中取得了骄人成绩,“神舟”系列飞船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但需要意识到,航天器发射重量以及在轨工作寿命在一定程度制约了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为避免依靠传统燃料或者工作介质推进航天器,航空研究者们开始尝试核燃料推进器、电脉冲推进技术等。其中太阳帆推进技术能够将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进行利用,受到了很多航天研究者们追捧研究。其最大亮点是不依靠化学燃料和工作介质,直接利用太阳光子在高反射薄膜表面反射产生推力。太阳帆可以替代现有航天器的推进系统,利用太阳光压持续加速,获得数倍于传统航天器的速度,对化学燃料的需求很低,且结构简洁轻便,发射风险小,能够实现航天器的长距离空间飞行。太阳帆推进技术对将来的太空任务更便宜和更有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太阳帆推进技术的研究现状

早在1873年的时候,Maxwell就已经提出了关于太阳光压力模型,后来Wie、McInnes等学者都对太阳帆压力模型进行了研究。在上世纪九十年后,国内外航天技术研究者开始逐渐对太阳帆推进技术展开了多方面研究,并在太阳帆推进技术研究当中获取到一个不错成绩。其太阳帆推进技术的研究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Maxwell在研究太阳光压力模型的时候,就提出了关于光的实质为电磁波这一假说,并且也准确了预言光照射到物质表面的时候,能够对照射表面产生一个压力作为。这为以后航天研究者研究太阳帆推进技术的时候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

为了能够证实Maxwell的电磁理论所预言光压现象,俄国物理学家彼得.列别捷夫通过一系列研究,用实验成功测出了光对固定以及气体的压力作用效果,从而也就证实了Maxwell的预言。

人类历史上首次明确了太阳帆概念是由俄国科学家康奥尔.其奥尔科夫斯基和弗里德里希.灿德尔在1924年的时候提出的。他们认为在航天器的推进结构当中是可以用超薄型的金属帆膜包裹在轻质硬塑料骨架上。但从那之后,因为缺乏工程技术方面的背景支持,所以太阳帆推进技术曾一度被认为“幻想中的宇航技术”,其研究一度停滞不前。不过在1998年之后,欧洲空间局、德国宇航研究院等航天研究机构展开了关于太阳帆推进技术研究的合作,其在1999年12月的时候进行了太阳帆模型地面展开实验,这也成为了人类成功研制的第一个实体的太阳帆模型。

近年来,NASA支持的太阳帆研究项目当中在GSFC、JPL、LaRC、MSFC等项目研究当中都是有所涉及到的。其中LaRC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太阳帆地面试验台、刚性支撑试验、太阳帆材料的研发、超轻超薄航天器等方面进行研究;其MSFC空间帆项目是对先进空间运输计划、MSFC内部的研究工作等方面进行研究;JPL太阳帆项目是对环形帆、旋转太阳帆的研发、挥发性膜材料、帆体支撑架等方面进行研究。

3 中国太阳帆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通过对太阳帆推进技术现状进行研究,笔者认为中国在太阳帆推进技术研究当中需要注意到充分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和失败教训,并结合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对太阳帆推进技术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在太阳帆推进的开展当中需要对帆体薄膜研究与工艺、太阳帆的控制方法、测量与试验技术、帆体的压缩包装与展开方案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这也将会是太阳帆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

其超薄帆膜技术当中需要对超轻太阳帆材料、薄膜的纤维增强技术、薄膜的激光减薄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其帆体设计当中目前比较流行采用的是四方型帆体设计,其能够具有受理均匀、帆体变形小、展开方案灵活等优点;超轻支撑结构当中主要对重量轻、强度高、弹性好的材料展开研究,而这材料也将会作为太阳帆推进技术研究当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当然在对于帆体的压缩包装、轻量帆体结构在空间的展开、太阳帆的控制、太阳帆计算模型等方面,其航天研究者在太阳帆推进技术当中都是有所进行研究的。

当然在对于太阳帆推进技术研究当中,是需要对关键技术研究进行突破,那么这样才能够实现太阳帆技术的工程化。笔者认为在太阳帆推进技术实施工程化当中需要进行如下的循序渐进道路:

(1)考虑到先进性和实用性,笔者认为在太阳帆推进技术研究当中是需要参考国际最流行的四方型基本布局。

(2)在太阳帆选型方案当中首先就应该需要在远离上解决太阳帆飞行器的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方案。

(3)需要对合适的帆体、支撑架材料进行选择,从而能够降低太阳帆的制造成本。

(4)对最关键的展开方案及对应的支撑架结构和展开机构设计,并且需要充分的论证和试验。

4 总结

对于比传统航天器的推进技术,太阳帆推进技术的研究还仅仅只是出于一个初步阶段。随着发达国家相继成功发射了太阳帆航天器,其各国在太阳帆推进技术当中投入了比较多关注。中国对于太阳帆推进技术研究也是在近几年当中有所收获,不过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是对太阳帆推进技术发展状况以及研究现状展开研究,希望通过这两方面研究得出我国太阳帆推进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彪,冀棉,张静静,高鸿,杨士勇.大型太阳帆材料研究进展[C].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2.

[2]沈自才,张帆,赵春晴等.IKAROS太阳帆的关键技术分析与启示[J].航天器工程,2012,21(02):101-107.

[3]杭观荣,康小录.美国AEHF军事通信卫星推进系统及其在首发星上的应用[J]. 火箭推进,2011,37(06):1-8.

[4]姜文龙,杨成虎,林庆国.高性能卫星用 490N轨控发动机研究进展[J].火箭推进,2011,37(06):9-13.

[5]张敏贵等.太阳帆推进 [J].火箭推进, 2005,31(03).

[6]Charles Garner, et al. Developments and Activities inSolar Sail Propulsion [R]. AIAA - 2000 - 3858, 36thAIAA/ ASME/SAE/ASEE Joint Propulsion Conference &Exhibit.

[7]David M Murphy, et al. Demonstration of a 10- m Solar Sail System [R]. AIAA- 2004- 1576, 40th AIAA/ASME/SAE/ ASEE Joint Propulsion Conference & Exhibit.

第2篇:关于航天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作物;太空育种;进展;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S335.2+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0-0037-03

农作物空间诱变育种(或称航天诱变育种、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运载工具如飞船、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等将农作物种子带到200~400 km太空环境,利用太空特殊环境(空间宇宙射线、高能粒子、微重力、高真空和弱磁场等因素)诱变农作物种子产生变异后再返回到地面的选育新种质、新材料、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技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航天技术用于育种的国家。通过太空中多种因子的共同作用,可使种子基因实现地面上难以实现的有益变异,从而缩短地面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试验表明:该技术具有变异幅度大、有利变异增多、能使作物生育期缩短、抗病能力增强和作物产量提高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育种方法。

1 发展历程

1.1 准备阶段(1987~1995)

1987年8月5日,随着我国第9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一批农作物种子、菌种和昆虫等地球生物被送上了遥远的天空,开启了我国农作物种子首次太空之旅。当时,搭载作物种子的目的并非计划育种,只是想观察空间环境对植物遗传性是否产生影响。结果,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上过天的种子中发生了一些意外的遗传变异,因此人们开始考虑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农作物育种。

此后,在1987年9月9日、1988年8月5日、1990年10月5日、1992年8月9日及1992年10月6日,我国又连续发射了5颗返回式卫星,除了搭载植物种子、菌种、藻类、昆虫、鱼、动物细胞外,还搭载了部分测试仪器,我国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全面展开。

1991年随着“航天效益工程”的提出,航天育种被列为该工程的重要项目。1994年,有关部门组织一批专家对已搭载品种地面培育情况进行了一次历时3个月的全国范围的调研。经过农业专家、生物专家、航天专家近10个月的评审,航天育种的前景令与会专家充满信心。为进一步推动航天育种事业的发展,1995年,农业部和中国航天等有关部门就进一步加强我国航天育种工作进行了多次专门会谈,并组织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农业、航天和原子能方面的专家一致建议,应将航天育种工程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计划,按照系统工程的办法组织实施。

1.2 立项阶段(1996~2005)

1996年1月16日,第一次全国航天育种技术交流研讨会召开。王淦昌院士联合7位著名专家学者联名给中央写信,建议把航天育种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发射一颗农业卫星,为我国农业发展服务。6月,农业部联合中国航天总公司向原国家计委报送了《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农作物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建议书》。

2000年2月17日,原国家计委批复了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建议书。10月,农业部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向原国家计委报送了《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月12日,《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评估。

2003年4月22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审批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请示》。同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防科工委共同下达了“印发《关于审批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通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育种卫星的研制、发射、回收,地面育种试验,机理研究与模拟试验等部分,总投资2.85亿元。

1.3 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2005年2月5日,农业部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将《航天育种系统工程研制总要求》报送国防科工委。4月19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了航天育种卫星工程第一次大总体协调会,明确了“航天育种系统工程研制总要求”的各项内容。7月26日,国防科工委正式批准了《航天育种系统工程研制总要求》,航天育种工程开始实施。

2006年2月15日,国防科工委审查通过育种卫星有效载荷状态。3月14日,农业部、国防科工委联合了《育种卫星装载材料征集指南》。4月26日,农业部组织召开了育种卫星装载材料评审会。6月9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了航天育种卫星工程第二次大总体协调会。7月,育种卫星和运载火箭完成全部工厂研制工作,卫星待命进场发射,同期卫星装载种子完成筛选和初步分析工作。9月9日,我国第一颗以空间诱变育种为主要任务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实践八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9月24日,在轨运行15天后,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在四川遂宁回收场成功返回。9月26日,国防科工委将返回的农作物种子正式交付农业部,航天育种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卫星返回后,经对航天飞行后的种子材料进行必要检测,农业部即按不同的生态区域,组织全国各有关育种科研单位全面展开地面育种研究工作。

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共装载包括水稻等在内的九大类作物共计2 020份,总重量208.816 kg,涉及152个物种,包括水稻382份,麦类3种363份,玉米226份,棉麻4种118份,油料5种264份,蔬菜31种201份,林果花卉36种100份,微生物菌种16种116份,小杂粮等52种250份。参与地面育种的科研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12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个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12所高校以及17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科研院所。地面育种的研究内容包括,严格按照统一的育种试验规范全面开展地面试验研究,从中筛选具有重要育种利用价值的新材料,培育新品种,进行推广和普及;结合空间环境探测及地面模拟空间环境因素试验,开展空间环境因素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效应研究,力求回答航天环境诱发生物变异的机理等基本科学问题,促进航天育种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2 航天育种成就

经太空育种和多年地面种植筛选,截至目前,通过航天搭载已培育出了50多个具有稳产、高产性能的粮食、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作物新品种(系)。其中包括水稻、小麦、番茄、青椒和芝麻在内的30多个新品种或新组合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并已进入市场推广;几十个后续品系已进入区域试验或品种审定阶段。农业专家表示,传统的农业育种一般需要8~10年时间,而航天育种有可能将时间缩短一半。目前,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品种选育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出路,航天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例如,福建通过航天育种培育的3个水稻品种,6.7 hm2面积上单产达到12 000 kg/hm2。其“中II优航1号”是全国首个6.7 hm2面积上单产达到13 500 kg/hm2的超级稻,至今仍保持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全国6.7 hm2面积单产3项世界记录,推广面积达到13.3×104 hm2。它将优质、超高产合于一体,在福建省晚杂优区试中,产量比对照品种汕优63平均增产9.61%,达极显著水平,单产和日产均居参试组合首位,创“六五”攻关以来该省所有参加省区试品种、组合产量最高纪录。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品种的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六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现正加速示范推广。

华航1号水稻新品种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可增产10%,单产达7 500 kg/hm2以上,已推广20×104 hm2以上。利用空间诱变技术培育的部分水稻和小麦新材料已分别进入常规育种及杂交稻育种计划,并为全国多家育种单位所引进和利用,对促进稻麦育种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空间诱变技术育出的青椒单果重在250 g以上,单产7.5 ×104 kg/hm2左右,维生素C含量增加20%。江西广昌县利用航天育种培植出了特大粒白莲种卫星3号,每粒莲子2.4 g以上,比常规品种可增产60%,目前成了江西广昌的品牌和脱贫致富产业。利用空间育种,我国科学家还培育出了特大粒的红小豆、特长的油菜、含铁量增加69%的巨穗谷子,紫色、红色、茶色、绿色的水稻,早熟高产的红薯和高产大葱等。专家认为,以上成果均是利用其他育种手段难以获得的罕见种质突变体。

太空5号是我国利用航天技术育成并审定的第一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育成),两年省区试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3.81%,属制作优质饼干、糕点类型品种,2002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经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分析,粗蛋白质含量10.6%,湿面筋22%,吸水率54.2%,形成时间1.7 min,稳定时间1.8 min,达到国标优质弱筋小麦标准。

我国专家还充分发挥航天诱变种质创新的优势,获得了大量特异性十分突出的稻麦新种质、新材料,如优质抗倒型水稻新种质“航1号”和“航81号”,优质大穗型水稻恢复系“航恢6号”、“航恢7号”、“航恢8号”,优质极早熟小麦新种质“早优8581”等。目前,这些新种质已广泛应用于稻麦常规育种和杂种优势育种。与此同时,航天育种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从粒子生物学、物理场生物学和重力生物学等不同角度研究了航天环境各因素的诱变特异性,开创了地面模拟航天环境诱变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为全面探索航天诱变育种机理和建立航天育种技术新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3 问题与建议

目前我国作物航天育种的研究应用总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作物空间环境响应或诱变机理、提高突变预见性和选择效率等基础研究方面明显滞后于应用研究。为了适应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理论方法学及其相关基础研究,明确航天诱变育种作用的机理,特别是要深入探讨空间诱变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寻找与空间诱变育种有关的主要环境条件,弄清空间诱变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为作物航天诱变育种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建议在国家“863”、“973”和自然科学基金等计划中设立重大项目或重点项目,促进航天育种技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作物航天育种技术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其它育种方法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总体而言,目前我国航天诱变育种仅限于植物种子和微生物等材料的搭载,搭载材料的研究工作多数还停留在大田突变体的直接筛选上,而缺乏对于不同作物、品种或组织等对空间条件的敏感性差异的比较研究;我国航天诱变技术在不同作物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在水稻、小麦、番茄、青椒等作物上应用较为成功,但在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上尚待深入研究应用。将细胞工程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等与航天诱变技术有效结合以大幅度提高育种选择效率方面还十分薄弱。作物航天育种的理论、方法和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参 考 文 献:

[1]刘录祥,王 晶,赵林姝,等.作物空间诱变效应及其地面模拟研究进展[J].核农学报,2004,18(4):247-251.

[2]刘录祥,王 晶,赵林姝,等.零磁空间诱变小麦的生物效应研究[J].核农学报,2002,16(1):2-7.

第3篇:关于航天的技术范文

天水市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陇上小江南”之称。我国惟一的省级航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甘肃天水航天育种基地)就坐落在此。航天育种是通过卫星搭载,使生物在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近年来,航天诱变育种已成为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利用航天诱变技术已培育出多个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花卉、抗生菌等的高产优质新品种(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开创了育种的又一新途径。

天水市航天育种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98年初-2001年4月)

由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初步接触,在天水市麦积区社棠良种场开始天水市的航天育种工作。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2001年5月-2009年10月)

由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在天水建立了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其间鉴定了18个航天蔬菜新品种。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2009年10月至今)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对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控股,给天水的航天育种事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天水市航天育种的现状

天水市自1998年开展航天育种工作以来,共在蔬菜、粮食、牧草、花卉、油菜、瓜果、中药材等8大类作物上进行了航天育种研究,特别是在蔬菜航天育种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通过鉴定的蔬菜品种共23个,已经推广到全国25个省市。天水市航天搭载材料的统计数据见表1。

天水市航天育种的特色

天水市航天育种研究虽在多种作物上开展,但其蔬菜选育在全国范围内可谓是一支独秀,目前经过各级鉴定的航天蔬菜新品种已达到23个,主要为茄果类蔬菜,其中包括辣椒11个、茄子4个、番茄3个以及豆类3个等。从现有情况看,辣椒和茄子航天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已经实现了系列化,正在向加工和特色化方面迈进。在航天黄瓜的选育上,天水市以特色黄瓜品种选育为突破口,包括选育航天白色黄瓜和水果型黄瓜品种。

天水市航天育种的发展趋势

经过天水市各有关方面的努力,天水市的航天育种工作引起了国务院的关注,(2009)55号文件提出要扶持建设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园区,使天水市的航天育种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今后,天水市除了更加突出蔬菜的航天育种外,在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将有重大突破,在未尚涉及的领域也将会逐步介入,使天水市的航天育种工作在全国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对天水市航天育种发展的建议

为了加快推进天水市的航天育种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组织机构的建设

天水市应由市政府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以企业方式发展航天育种工作,同时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成立航天育种联合攻关机构,以便统一协调、组织和引导各方的资源和力量,为天水市未来的航天育种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各县(区)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各蔬菜主产区成立航天蔬菜生产技术协会,并和蔬菜超市签订供销合同,使航天蔬菜尽快走上人们的餐桌。

完善航天育种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航天育种人才脱颖而出。营造优越的创业条件和宽松的创业氛围,鼓励、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积极投身于航天育种高科技产业的创业和发展中,形成人才聚集效应。

加强和全国各地的合作,走共同发展之路

天水市航天育种事业从发展之初就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密切合作,共同建立了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航天育种是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性和创造性的科学工程,是航天高技术应用于农业科学形成的交叉边缘学科——太空农业科学,它是我国航天高技术为农业服务的一个新领域,是将高新技术应用到国民经济生产中的新举措。航天育种相关专业的专家应发扬“大力协同”精神,协力开拓航天育种学,以保持我国在航天育种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尽快发展航天育种研究方面的经济增长点,为造福社会、造福人类作出贡献。

第4篇:关于航天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改制;航天科技期刊;现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139-02

新闻出版总署[2012]9号文件:《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通知》[1]指出,非独立法人编辑部无法承担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经营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必须进行改革。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实施改革。改革形式分为三种情况:1.整合并入现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2.建立报刊(期刊)出版企业或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有3个或以上的报刊);3.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予以停办或撤销。

虽然具体的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但改革是必然的,作为航天类科技期刊该如何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值得同行认真研究和探讨。笔者根据所在期刊编辑部的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谨供同行参考。

一、行业的优势和不足

(一)优势

航天技术是高、精、尖技术,航天科技期刊是中国航天科技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对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具有学术水平高、专业性强、实用价值大、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的特点。目前航天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有40多种[2],这些刊物在中国航天科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种期刊都代表着中国航天科技不同专业方向取得的成果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推动航天各种型号产品研制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航天科技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别的行业期刊不可替代的。

国内对材料工艺进行报道的期刊有几十种,但《宇航材料工艺》是其他刊物不可替代的,它依托航天两集团公司及主办单位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在材料工艺中心研究所的地位,报道国内外航天领域材料工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有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复合材料成型及加工中心、宇航学会材料工艺专业委员会、航天材料信息网等作为支撑,期刊稿源丰富,拥有国内航天领域权威的材料工艺审稿专家队伍、稳定的作者群和读者群,为航天领域材料工艺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促进的作用,期刊在行业内广受欢迎,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师生的良师益友。近年来,随着神舟飞船多次成功发射、宇航员遨游太空、月球车的着陆等航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航天领域以外的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吸引外界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来了解航天科技,因此给航天科技期刊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这是航天期刊独特的优势。

(二)不足

航天科技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其科技期刊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由于航天科技期刊定位是立足航天,服务世界。因此受众很小,同时因国家安全及保密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行业内有很高学术水平和参考价值的文章不能及时发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期刊的发展。

此外,由于期刊长期由主办单位资助办刊,从业人员的市场意识淡薄,缺乏市场竞争力。这是航天科技期刊明显的不足。

二、转制后的应对策略

结合航天期刊行业中的优势以及不足,面对市场化的需求,如果盲目寻求出路,将会造成目标不明确、急功近利以及短视化等问题[3],故为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应认真分析自身不足,努力提高自身,从期刊本身入手,扩大优势,弥补不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推陈出新。

(一)利用行业优势,打造期刊精品

既然航天科技期刊拥有航天技术发展带来的大好机遇,作为办刊人应抓好这个机会,努力提升期刊质量和市场影响力。把航天科技期刊做大做强,打造成精品期刊。《宇航材料工艺》在这几年中就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1.创建期刊网站,提高时效性

网络的发展,科技信息的快速传播要求科技期刊必须做出快速的反应,于是《宇航材料工艺》2009年创建了独立的期刊网站,全面实现在线投稿、审稿等,期刊免费开放获取。目前来稿处理周期控制在30天以内,电子版期刊比纸质版提前20天上网,大大缩短了稿件的处理周期,期刊时效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吸引了更多作者的投稿。

2.做好专题策划,彰显期刊特色

专题策划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活动中的重要环节[4],对彰显期刊价值和提高期刊影响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航天型号产品对材料工艺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作为航天领域集材料工艺为一体的唯一一份专业期刊,《宇航材料工艺》有责任和义务把航天科研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材料工艺问题及时报道出来,编辑部和集团公司各单位材料工艺管理者密切联络,了解科研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每年组织策划3个以上的专题,同时利用编委的影响力组织稿件,特约专家撰稿,并以主编署名的形式发给荣誉证书。《宇航材料工艺》通过这种形式,出版了“金属材料及工艺”;“非金属材料及工艺”;“功能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成型及加工”;“固体火箭发动机材料及工艺”;“火箭贮箱材料及工艺”;“重大专项工艺”;等等专题,引导和帮助航天广大科研工作者解决了实际问题,受到广大作者和读者朋友的好评,彰显了《宇航材料工艺》立足航天,服务世界的特色。

3.编辑流程再造,打造期刊精品

期刊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精品期刊,除了稿件优质外,其中编校质量是最能体现期刊的质量的。为保证期刊质量,《宇航材料工艺》特别重视稿件的编校,对编辑过程进行了流程再造,确保稿件在编辑加工中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使期刊不仅内容新颖、差错率小,而且印刷装订精美,是广大读者朋友心中的精品期刊。

(二)克服行业不足,扩大期刊影响

航天科技期刊受众小是行业本身的特殊性使然,在这种情况下,从业人员只能努力克服自身不足,扩大自身优势,加强各种宣传,利用转制的契机,把期刊办成更具航天特色,具有更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除立足航天以外更大的交流推广平台,并以此吸引外界更多人了解行业的信息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同时借助更宽广的平台吸引合作单位,努力降低期刊出版成本等。

(三)开展多种经营,创造经济效益

航天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应转变由主办单位拨款办刊的观念,加强市场化运作,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开展期刊的编辑出版活动,创造经济效益。

1.成立理事会开展定向服务

其他行业期刊有不少已经成立了理事会,在理事会单位的支持下,办刊经费得到了保障,而在航天科技期刊中成立理事会的期刊并不多,这也正是航天科技期刊未来经营的一个方向,既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能拓展期刊的影响面,便于期刊为理事单位开展定期宣传报道、组织学术交流、定时发送定制特定内容的科技信息及成果等个性化定向服务。

2.出版专刊吸引广告客户

专刊的作用就是吸引从事同类工作的专家学者、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整个行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进行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最好的途经。因此策划组织出版各种专刊是吸引广告客户较好的方法,达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期刊经济效益的目的,起到双赢的作用,是期刊较好的发展方向。

三、结 语

转企改制给期刊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航天类科技期刊,利用好中国航天的大平台,拥有世界顶尖的专家团队、众多国防尖端课题等资源,同时国人对航天技术极为关注等机遇,作为办刊从业人员,应努力抓住这个机遇,积极采取各种应对策略,无论选择哪种发展模式,首先应适时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办刊能力,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在提高期刊质量和扩大影响力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创造经济效益,用网络时展的方法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打造中国航天科技期刊的“航天信息飞船”,为航天型号产品的科研生产助推。

参考文献:

[1]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EB/OL],2012-08-06.

[2] 李洪泉,,张东.坚持办刊宗旨 彰显刊物特色[J].编辑学报,2014(26).

第5篇:关于航天的技术范文

前期策划

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中国航天越来越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万和作为成长性的燃气具龙头企业,引领燃气具行业技术创新、升级,并且拥有国内最大的燃气具制造基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具备持续跨越发展的源源不断地动力,并且万和“自主创新”的精神与中国航天的精神理念共通。因此双方如果达成合作,万和不但可以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能借助中国航天的臂助,推动企业及品牌的快速成长。通过与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万和进一步塑造强势品牌,并通过适时启动系列“航天营销”活动,逐步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终万和决定与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合作进行活动推广;同时利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等机构及媒体等进行宣传。

实施阶段

万和航天营销系列活动从2007年开始起步,逐步深入,获得了广泛认同。

2007年,在经过深入接触的基础上,中国航天基金会对万和进行了严格的考察,涉足生产、研发基地的情况,了解市场状况和消费者的认知过程等,调研结束后,当年6月正式确立万和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

2007年,“嫦娥一号”升空之际,万和跟随央视直播,首次播出了万和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的形象广告。同年,又冠名赞助“全国校园文化航天科普活动”,捐赠教育部全国校园文化组委会《月球科普挂图——航天娃娃告诉你》15000份,总裁叶远璋与“航天英雄”杨利伟共同出席了捐赠仪式。

2008年,又逢“神舟七号”升空,万和紧跟“神七”全程,把握事件脉搏,分别在中央电视台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直播特别节目》,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神舟七号”系列报道》栏目前后滚动播出企业宣传片;同时,在众多知名纸媒的“神七”专题系列报道中增加了品牌曝光度;并在网络媒体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媒介传播,充分展示了万和对于国家航天事业的支持和自身的品牌实力。

2010年7月,万和又与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万和杯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全国中小学生征文大赛,向全社会推动低碳生活理念的普及,并从中选拔出18名获奖中小学生组成航天科普营,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了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

2011年,万和冠名人民网“天宫一号”发射专题报道,借助人民网对发射进程进行的全景式报道,再次推动了航天热潮的兴起。

2012年,万和冠名人民网“神舟九号”发射专题报道,并在全国销售终端进行“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宣传及展示,再度掀起航天狂潮。

关于“航天营销”不仅在外部活动中推广,对企业内部,万和也在推广“航天营销”。

万和积极引入具有中国航天特色的科研生产及质量管理办法“质量问题归零法则”,按照“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五条标准对各种质量问题逐项落实。企业通过形成一整套的“归零”体系,劳动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不必要的损耗减少,盈利能力增强,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层次同步提升。

效果评估

宣传效果:万和冠名人民网“神九”专题累计获得1.2亿次曝光量,累计获网友点击30万次,较好的将万和与航天信息对接并取得良好传播。借助中国航天在全国大众中的广泛的影响力和聚焦力,通过大众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增加了万和品牌曝光量及提升品牌美誉度。

市场效果:一位万和的县级经销商说:“我们的万和专卖店在我们县城建材一条街上,在万和厂家进行‘航天营销’之前,我们销售靠得的是导购现场的销售能力,说实话我们县城的消费者唯一记得的品牌就是海尔。但是随着‘神九’上天,另外我们在店门口摆放了火箭的展板,不光吸引了消费者主动进店,进到我们店的消费者有不少都表示见到过万和品牌。消费者对品牌有了初步认知,让我们的销售更容易了。”

活动点评

第6篇:关于航天的技术范文

航天产业引领太空经济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应用的不断深入,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新兴的太空经济正在改变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太空经济日益呈现出基础性、强关联性、高促进性和高增长性的特征,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过航天技术和航天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引领太空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保证未来我国拥有制天权和日益强健的太空竞争力。

迎接太空经济到来

2007年9月17日,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在华盛顿发表旨在纪念宇航局成立50周年的演讲时说,“太空经济”(SpaceEconomy)时代已经到来,美国宇航局所主导的太空活动开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创新将成为太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太空经济,是指各种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市场,太空经济时代到来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人类从更多地关注航天技术本身的进步,转向更加注重其应用。太空经济除包括空间技术与产品、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部分所形成的产业外,还包括由于进入太空、探索太空、获取太空资源等而衍生的技术、产业和经济效益。

太空经济自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现在全世界每年要发射50颗~60颗卫星,紧密关联的卫星应用等产业规模也急剧扩大,太空经济的规模在50多年时间里增长了上千倍,是迄今为止增长最快的经济形态之一,类似的有互联网经济、移动通信、生物工程等。

航天产业成为太空经济主战场

太空经济包括卫星通信(如无线电通信)及卫星电视、远程医疗、点对点的全球导航、天气预报与气候监测、保障国家安全的太空资产等,这些太空经济活动主要是各航天强国通过发展航天产业来实现,目前全球各国通过每年发射不同的航天器带动航天产业快速发展。

全球商业航天是构成太空经济的主体,主要收入包括空间基础设施、产品以及服务的收入。根据美国航天基金会最近的《2011航天报告》统计,2010年全球航天工业经济总规模达到2765亿美元,这一数字较5年前增长40%,主要包括军用、民用和商业三部分,其中商业卫星应用达1020亿美元,同时商业基础设施支持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11年产值达874亿美元。

航天产业将给全球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太空经济主战场的航天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规模加大、速度加快的发展势头,据美国航天基金会统计,2010年全球空间产业规模达到2765亿美元,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由于航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高附加值和对传统产业改造的辐射作用以及对其他产业的渗透性和交叉融合性,因而可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它还有巨大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欧洲和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团体采用不同模型和方法对航天技术产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过多项研究评估,各国政府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产出比为1:7至1:14之间。也就是说政府在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未来几年至十几年内得到的直接和间接回报大约为7~14美元。

例如在整个商业卫星的产业链中,平均每发射一颗卫星,卫星制造费用约1.2亿美元,火箭费用约为卫星造价的25%,约0.3亿美元,发射费用也是卫星的25%,为0.3亿美元,保险费约为前三项的20%,0.36亿美元,总计约2.16亿美元,卫星的制造、发射及应用之间的收益比例大致为2∶1∶7。

航天产业不仅一个国家硬实力的重要表现,也是支配性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的综合体现,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航天技术发展都非常重视,并制定了相关航天发展战略计划。

天宫一号对接标志我国开始步入航天强国

空间站简介及各国发展情况

空间站(SpaceStation),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分为单一式和组合式两种,单一式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组合式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组件送入轨道,在太空组装而成。

空间站的发展历程分为:试验性空间站―简易空间站―永久性载人空间站。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射了10个空间站,其中苏联共发射8座,美国发射1座,以及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

天宫一号发射引领我国步入航天强国

空间站建造是我国载人航天任务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我国载人航天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第一步是航天员上天;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实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空间站。

神舟5号和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完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步”的战略任务,突破了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表明我国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是“第二步”战略任务的重要里程碑。

因此,要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包括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研制和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目前任务是要突破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解决有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为实施“第三步”战略任务做准备。

我国目前的载人航天任务是实现第二步的后半部分,突破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解决有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为实施“第三步”战略任务做准备,天宫一号和神八对接将是实现这一关键步骤的主要载体。

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将于今年三季度发射的目标飞行器,随后将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之后再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

在完成天宫一号和神舟系列飞船对接任务后,将在2011年至2015年之间发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目标飞行器两个空间实验室,同时还将分别发射2艘无人飞船进行无人对接试验,然后再发射5艘飞船进行载人对接试验和载人驻留试验,预计在7年内连续发射7艘太空飞船。

天宫二号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天宫一号和神八对接就是要突破空间交会对接这个世界性的关键技术,目前世界上有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研制的飞行器分别完成了与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目标飞行器的交会对接,但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完整的交会对接技术,欧洲和日本交会对接技术方面分别靠美国或俄罗斯的技术支持。

我国航天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航天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仿制进程导弹到应用完成的地地、地空、海防导弹武器系统,从研制探空火箭到具备研制发射各种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能力,航天技术从一片空白到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天宫一号和神八对接标志着我国航天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在发展过程中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发改委在《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意见的报告》中,对加快培育包括航天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总体部署。

我国在2007年推出过《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它是一份航天领域第一个全面的发展规划,部署了包括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卫星导航系统等九项主要任务。《航天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前正在制定中,预计会再次强调了航天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政府未来航天产业的侧重点。

与全球航天产业相比,我国航天产业的规模发展正处于高成长的前期阶段。首先作为全球世界的航天大国之一,我国航天产业规模与全球相比为1:14,占有率为7%左右,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其次航天产业是兼具战略性和高科技性的尖端性行业,全球航天产业增长速度为10%左右,高于GDP增长1倍以上,我国航天产业近5年的增长速度为24%,也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

因此,预计未来3-5年由于随着我国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行业将将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全球航天产业中处于领先的水平。

投资策略:关注天宫一号把握航天主题投资

第7篇:关于航天的技术范文

传中俄欲共建月球基地 《明报》报道称,共建月球基地是中俄两国将展开的四大顶级技术项目之一,其他三大项目分别是:联合升级米-26直升机、达成S-400导弹系统交易、联合研制宽体大型客机。报道称,罗戈津在杭州访问时透露,“我们正在讨论,让中国以创始合作伙伴的身份来参与月球研究站点的建设。”去年12月,俄塔社公布了这项由俄罗斯航天署起草的月球探索计划。该计划预计,到2050年总投资将达到12.5万亿卢布(约合1.5万亿人民币)。报道称,前俄罗斯航天署署长奥列格・奥斯塔潘科在去年11月称,除了讨论月球基地以外,中国还渴望在自己的国土上生产俄罗斯太空火箭。

实际上,关于俄罗斯计划建设的这个月球基地,俄罗斯媒体早有报道。俄罗斯《消息报》去年8月称,根据俄航天署计划,俄载人登月第一阶段工作包括建造由四个舱组成的地面开发综合性实验舱(生活、实验室、能源和现代化中心),以及通过综合测试的建筑和技术解决方案。根据俄科学院制定的探月计划草案,俄准备在2030年首次实现载人登月,并建设一个永久性的月球基地。

中俄有技术互补性吗? 据介绍,载人登月并建设月球基地需要至少解决四大子系统。第一个子系统是地月通信系统,用于语音、数据传输和测控。通过几次探月任务的实施,中国现有的测控网已经基本能够胜任这一任务。俄罗斯同样具备这种能力。第二项技术为载人月球轨道飞行器、登陆器的设计,中俄都实现过不载人的探月器登月和载人航天器的空间交会等技术,将相关技术融合,设计出一种载人登月系统技术上并无不可攻克的问题。第三项子系统为大型运载器系统,也就是需要一枚推力足够大的运载火箭,将登陆器、返回器和月球基地建设所需要的设备、材料运送到月球轨道。这种火箭要有多大?以美国几十年前用于载人登月的“土星-5”运载火箭为例,该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18吨。而中国在研的、尚未首飞的5号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中国如果研制“土星-5”级别的运载火箭,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攻关。俄罗斯目前也没有现成或者在研的火箭可以达到“土星-5”的运载能力。但俄罗斯拥有研制重型火箭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储备,苏联曾成功研制出用于运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近地运载能力超过100吨的“能源”重型运载火箭。

最后一个子系统就是适合月球环境的基地本身。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建造月球基地的工作包括试验移动式起重机、筑路机、挖掘机、电缆铺设机和用于月球侦察的移动式机器人等。

月球基地能否建成? 有专家认为,在预算不断紧缩的当下,各国对于特别烧钱的航天探索越来越趋于理性,所以即便是美国对于登月或者登陆火星都很谨慎。在俄罗斯,建设月球基地本身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话题。去年俄罗斯遭遇西方制裁后,由于经济指标下滑,航天计划受到冲击。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称,俄航天署出台2016-2025年联邦航天计划草案,尽管保留了载人绕月飞行,但超重型火箭等系列科研项目被取消,这显然对于建设月球基地并不是个好消息。报道称,新的联邦航天计划还只是一个俄航天计划草案,月球建设的具体技术方案和资金来源并未落实。

第8篇:关于航天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航空航天业;技术溢出;因子分析

一、研究背景

技术溢出(Technology Spillover)是指先进技术拥有者在从事生产、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输出技术而引起的技术水平的提高[1]。航空航天业的技术溢出则指航空航天业的先进技术通过一定渠道自愿或非自愿地传播到其他工业领域,进而带动这些工业领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航空航天业是我国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装备多、投资费用大,是国家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航空航天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逐步建立起平台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研发与应用体系。它技术内涵高、产业链长、辐射面宽、连带效应强,对众多高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内涵科技因素越高的行业部门对其他部门的贡献效应越大[2]。航空航天技术是高科技领域的前沿,航空航天业必然对其他部门具有较大的贡献效应,其技术溢出也应该是显著的,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条件进行的研究。因此,探究影响航空航天工业技术溢出的显著性因素,充分利用其技术溢出作用,对于加快我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并不深入,多数学者从理论层面分析技术溢出的问题,也有学者较为系统地对技术溢出是否存在、影响技术溢出的因素以及技术溢出的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但这些研究都局限于外商直接投资(FDI)这一领域,没有从行业层面上分析该行业部门对其他行业部门的技术溢出,并且没有在理论上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利用我国航空航天业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影响技术溢出的关键因素,进而对促进我国航空航天业技术溢出及产业自身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

影响技术溢出的因素有很多,根据现有文献的研究将其大致归纳为:(1)人力资本因素。Keller(1996)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的差距导致技术吸收效果与经济增长率的不同[3];Borensztein等(1998)认为人力资本存量是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4];王成岐,张建华,安辉(2002)得出人力资本存量与技术溢出效应不相关的结论,但他们认为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人才素质是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5]。(2)技术差距因素。Findlay(1978)和Wang and Blomstorm(1992)的研究表明技术差距越大示范模仿空间越大,吸收技术溢出的潜力也就越大[6];Kokko(1994)的研究发现低技术水平严重阻碍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7];Perez(1997)从吸收能力角度考虑,认为过高的技术差距会影响示范模仿机制发挥其应有作用。(3)经济开放程度。Blomstorm and Sjoholm(1999)、认为经济开放度高的企业由于竞争压力大而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以提高自身吸收能力[8];Kokko(1994)发现经济开放程度与技术溢出效应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7];包群,许和连,赖明勇(2003)用出口依存度等来衡量经济的开放程度,发现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等都是促进技术溢出的有利因素[9]。(4)研发投入因素。Kathuria(2000)指出技术溢出效应并非自动产生,技术吸收方要想从中获利,须对学习活动进行投资;田慧芳(2004)的研究则表明工业部门研发投入水平与技术溢出效应呈负相关关系。此外,市场结构、工资水平、产业关联、基础设施、经济政策等都作为影响因素引入了技术溢出的相关研究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此进行探讨。

二、指标构建与分析方法

目前,对技术溢出进行实证研究时,学者们通常首先选择一个影响因素,然后确定与该影响因素内容相关的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一定的计量方法(如多元回归、分组回归等)来分析这些指标。本文在分析技术溢出时,也采用了这种研究思路:选取航空航天业为研究对象,根据技术差距等影响因素建立与之相关的量化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指标与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提取出的公因子进行显著性检验。

(一)技术溢出指标体系

航空航天业是一个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机、光、电、液综合能力的精密机械加工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0]。其研发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具有科技含量高、连带效应强的产业特点,能够带动诸多产业的发展。理论上讲,研究技术溢出影响因素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但为了避免信息重叠,本文根据国内外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并综合考虑我国航空航天业技术溢出的实际情况,选取如下表所示指标体系:

(二)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

因子分析是一种研究从变量群中找出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它通过分析众多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探寻观测样本的内部基本结构,提取并描述隐藏在一组显性变量中无法直接测量的隐性变量,很好地发挥了降维和简化数据的作用。因子分析中的共性因子是不可直接被观测却又客观存在的重要影响因素,每一个变量都可以表示为共性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即,式中为的共性因子,为的特殊因子。若满足以下条件:(1);(2),即共性因子和特殊因子不相关;(3)各共性因子不相关且方差为1;(4)各特殊因子不相关且方差不要求相等。那么,每个变量可由个共性因子和自身对应的特殊因子线性表出,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航空航天业技术溢出问题。用于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9~ 2009)中航空航天业相关数据,以及《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9)中工业企业相关数据,统计口径为我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三、技术溢出实证研究

(一)因子分析

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9~2009)与《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9)整理出构建量化指标体系所需数据,并按定义计算出各指标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利用SPSS17.0软件做出相关系数矩阵,通过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初步判断各指标相关性较高。从已建立的量化指标体系中提取公共因子,找出影响我国航空航天业技术溢出的主要因素。因子矩阵和旋转因子矩阵如表3、表4所示:

由表3、表4可知,旋转后公共因子F1、F2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803和2.795,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424%,进一步判断公共因子F1、F2能够代表本文所设计的衡量我国航空航天业技术溢出的量化指标体系。由表4还可知公共因子F1在X1、X2、X3、X4、X5的载荷值均大于0.7,能够反映我国航空航天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能力、研发经费投入能力、新产品研发经费投入能力、科技活动人员投入能力以及科学家与工程师投入能力,因此可将F1视为影响航空航天业技术溢出的因素之一――技术投入能力;公共因子F2在X6、X7、X8、X9的载荷值均大于0.65,能够反映我国航空航天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能力、新产品劳动生产率以及新产品产值比重,因此可将F2视为影响航空航天业技术溢出的因素之二――技术产出能力。

(二)线性回归

本文根据该检验模型,以公共因子F1、F2的因子得分作为自变量,以其他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LP作为因变量(具体数据见表5),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1)

其中LP即除航空航天业之外的其他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与我国航空航天企业增加值的差值同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与我国航空航天企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差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

通过回归得到人均产出变量与公因子变量之间的关系方程为:

(3)

t值:(6.240)(2.886) ( 3.320)

P值: 0.001 0.028 0.016

R2=0.749AdjR2=0.666F=8.967

由模型估计到的参数可知,我国航空航天业的技术投入能力以及技术产出能力与其他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技术投入能力的因子得分每提高1%,其他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将上升17.541%,技术产出能力的因子得分每提高1%,其他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将上升15.9%。

四、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航空航天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优势,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技术溢出也不同于其他产业。因此,本文在参照前人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衡量技术溢出的量化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中提取出最为显著和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因素,即航空航天业的技术投入能力及技术产出能力。科学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有效利用技术溢出效应,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家整体技术进步。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航空航天业技术投入力度,保障科技研发能力的领先。2007年颁布的《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明确指出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的改革思路。2009年提出的《关于加快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也明确提出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因此,同时作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航空航天业,应构建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多元投资渠道,注重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和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切实加大航空航天业的技术投入力度以保证其领先的科技研发能力。

第9篇:关于航天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竞争力;比较优势;占有率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021-04

1 引言

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从建国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长久以来被誉为制造业之花,是因为其的技术含量远远高于一般机械制造技术,因此其技术状况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神五神六神七的成功,我国的航空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我国综合实力的标志性成果。2002年中国正式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际标准,把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分为飞机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和其他飞行器制造三部分。根据我国颁布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也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更是关系国家安全 、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不仅在军用方面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商用和民用方面也是提高生活的科技水平的重要战略产业之一。因此,提高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2 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2.1 出口竞争力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学者金碚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质可以这样定义:在国际间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的更高生产率,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 ,并持续地获得盈利的能力。

(1)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是指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用公式表示:

TSC=(Ei-Ii)/(Ei+Ii)(1)

其中Ei为产品I的出口总额;Ii为产品I的进口总额。贸易竞争指数表明一个国家的I类产品是净进口国,还是净出口国,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贸易竞争指数为正,表明该国I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对于世界市场来说,该国是I类产品的净供应国,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贸易竞争指数为负则表明该国I类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出口竞争力较弱;如果指数为零,则说明该国I类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相当,其进出口纯属与国际间进行品种交换。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巴拉萨(Balassa,1965,1989)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指数,认为,国家在I产业或产品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可以用I产业或产品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份额之比来显示出来,即:

RCAia=(xia/Yit)/(Xwa/Ywt)(2)

式中,Xia是国家A在产品I上的出口,Yit是国家A在T时期的总出口,Xwa是产品I在世界市场上的总出口,Ywt是世界市场上在T时期的总出口。这一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品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以来被广泛采用。一般而言,若RCAia1,则处于比较优势,取值越大比较优势就越大。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类产品对这些工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具有优势或市场占有率高,则说明该国的这类产品确实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时,RCA指数可用公式表示为:

RCAkij=(Xkij/Xkij)/(Ykij/Ykij)(3)

式中,RCAkij表示在产品I上K国对J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kij表示在产品I上J国对K国的进口额,∑Xkij表示J国对K国的进口总额,∑Ykij表示J国在K产品上的进口总额,∑∑Ykij表示J国所有产品进口总额。

一般而言,RCA>2.5表示该类产品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1.25

2.2 市场占有率

(1)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定义为:

A国I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A国I产品出口额/世界I产品出口总额。(4)

该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或程度。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大小,最终将表现在该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本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一样,都是对各国开放的。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就可以反映出该产品所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该产品所处产业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国际市场 占有率越低,就说明该产品所处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弱。

(2)国内市场占有率:

Qi=(Si-Ei)/(Si-Ei+Ii)(5)

式中,Qi表示产品I的国内市场占有率,Si表示全国产品I的销售收入,Ei表示全国产品I的出口总额,Ii表示全国产品I的进口总额。

2.3 质量与附加值

(1)进出口价格比

同类产品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比较,可以间接地反映出一国产品的质量(附加价值)的差别。用公式表示如下:

价格比=出口商品单位价格/进口商品单位价格(6)

同类产品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比较,可以间接地反映出同类产品中出口品与进口品的质量或附加价值的差别。通过价格比这个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与国外商品的质量进行比较对本国而言,一种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越高。说明出口品的质量和附加价值高于进口品的质量和附加价值,那么该产品所处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弱。

2.4 劳动生产率

市场竞争的实质主要不是数量的对比,而是效率的较量。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产业效益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尺度之一。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裕的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产业的发展,乃至经济增长极为重要。并且,劳动生产率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

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定义为:

A国i产业劳动生产率(元/人)=A国i产业增加值A国i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该指标反映的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作为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研究的是产业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系。往往是产业技术进步越快,其产业劳动生产率越高,竞争力越强。为直观起见,我们用全员劳动生产率即各劳动者在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总额来反映产业的竞争力大小。其值越高产业的竞争力越强;反之则弱。

3 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3.1 产品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海关理事会(CCC)制定的《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六位分类法“HS2002”的分类,采用联合国统计署历年的《国际贸易统计年鉴定》(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各类产品海关数据的详细汇总,由各国海关提供数据)。主要计算了下列所示主要航空制造业产品:

88011000滑翔机及悬挂滑翔机

88019000汽球、飞艇及其他无动力航空器

88021100空载重量不超过2吨的直升机

880212102吨<空载重量≤7吨的直升机

88021220空载重量>7吨的直升机

88022000小型飞机及其他航空器

88023000中型飞机及其他航空器

880240101025吨≤空载重量<45吨客运飞机

8802401090其他大型飞机及其他航空器

88024020特大型飞机及其他航空器

88026000航天器(包括卫星)及其运载工具

88031000飞机用推进器、水平旋翼及零件

88032000飞机用起落架及其零件

88033000飞机及直升机用其他零件

88039000其他未列名的航空器、航天器零件

88051000航空器的发射装置及其零件等

88052100空战模拟器及其零件

88052900其他地面飞行训练器及其零件

84071010输出功率≤298KW航空器内燃引擎

84071020输出功率>298KW航空器内燃引擎

84091000航空器发动机用零件

对于劳动生产率及利润指标两类数据的来源,本文采用了由中国统计局编制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4》及美国《财富(Furtune)杂志历年公布的全球企业500强的财务数据。

为了保持数据计算口径的统一,本文计算各指标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于联合国统计属的comtrade.省略/网站。

3.2 出口竞争力

(1)贸易竞争力

从表5、6、7的比较优势指数来看,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航空制造业的优势很小,其中航空器发动机用零件类的产品表现最好,说明要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还有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3.3 国际市场占有率

本文选用2000-2004年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6位商品分类目录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来进行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表8给出了2002-2006年我国航空制造业出口的6大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结果可以看出,从2002-2006年我国航空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非常低,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以上的产品只有航空器内燃引擎、航空器发动机用零件。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发展趋势上来看,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在浮动中都略有上升。

3.4 质量与附加值

为反映中国航空制造业产品相对于国外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国际竞争力,本文计算了02至06年航空制造业的进出口价格比

计算结果表示,这6大类产品中,没有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大于l。说明我国制造的这些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低于国际一般水平。尤其是无动力飞行器的进出口价格比都非常低,有的甚至接近于零。

从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产品进出口价格比的发展趋势来看,零部件变化不大,航空发射装置及甲板停机装置及类似装置及零件06年显著下降,航空器发动机用零件逐年下降,其他的都在浮动中略有上升。说明我国的航空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普遍低于国际水平。

3.5 劳动生产率

本部分关于劳动生产率的数据表10表11为网上摘录特此声明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表10中数据偏老,200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2.5倍,而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只达到我国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的60%,可见,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低。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比率来看2000~2003年间,我国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4.3万元/人提高到7.0万元/人,提高比率为162.8%,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7.1万元/人提高到10.5万元/人,提高比率为147.9%,而我国航空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3万元/人提高到4.2万元/人,提高比率为182.6%。可见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速度慢于高技术产业平均水平,也慢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再看我国航空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我国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的差距来看,2000年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占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的32.4%,到了2003年,该比例下降到40%,上升了7.6个百分点。相对于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2000年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占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的53.5%,到了2003年,该比例下降到60%,上升了6.5个百分点。可见,我国航空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在不断提升。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在本文分析的21种6大类中国航空制造业产品中,没有一项产品的RCA指数大于1,说明我国航空制造业总体国际竞争力很弱,难以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可见我国航空制造业虽然已经成绩卓著,但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先进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方面有待提高。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努力研发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科技转化能力和速度。

(2)从各项数据的表现可以看出,认识到不足的同时,可以肯定我国航空制造业正在逐步发展,某些产品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3)在产品层次方面,我国总体上技术层次还比较低、附加值也较低,这表明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科技竞争力与国际水平存在相当的差距,有待提高。这显然同样基于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4)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而且,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低于我国高技术产业平均水平及制造业平均水平。因此这从劳动效率的角度来看,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弱,需要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还需提高的地方依然任务严峻,本文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改革现行中国航空航天事业政府管理体制,我国目前主要是政府主持投资的,这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集中,而适度的引住竞争,也许更加有利于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从而提高效率

(2)能够根据航空制造业总体发展状况,即使调整战略和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航空制造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加快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高技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是指形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支柱产业。

(3)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进步是一个过程,而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是必要的,在进步的同时,注意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发挥比较优势,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将对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4)金融方面的的支持。这不仅包括产业发展所必须的资本投入及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还包括国际贸易中能有力提高竞争力的金融服务等,例如:在国际市场上购买飞机使用买方信贷或租赁经营已是惯例,为推动我国民机尽快批量进入市场,应该建立一个国内外用户都可以使用的买方信贷和租赁系统,这将对我国民机制造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5)另外,我国航空制造业应该注意把握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能够不断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方法和实证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