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根部嫁接法范文

根部嫁接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根部嫁接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根部嫁接法范文

1 嫁接方法

1.1 单芽插皮嫁接法

此法操作简单,所用工具少,技术容易掌握,嫁接成活率高,只要学会削接穗,掌握绑紧扎严这个关键,嫁接即能成活。单芽插皮嫁接法较劈接可提高工效5倍以上,嫁接成活率一般可达到95%以上。在一年内采用此法嫁接,嫁接时间长达5个月左右。在枣树整个生长季节,可常年进行嫁接。枣树单芽插皮嫁接法,还具有不受地形和嫁接部位的限制,而且不破坏砧木等优点,是目前枣树嫁接中比较提倡的方法。

1.1.1 嫁接时期 5~9月从酸枣砧木离皮开始,到护皮为止,约150天。

1.1.2 砧木和接穗选择 选用5年生以下、直径1厘米左右的幼龄酸枣树做砧木。对于老龄酸枣树可在休眠期平茬,待萌发新枝后再嫁接,以提高嫁接成活率。接穗要在优良母树上剪取,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发育枝(枣头),将二次枝保留3厘米左右逐节剪掉,用做接穗。6月下旬以前进行嫁接,用前一年的枣头(在低温条件下,用湿沙埋藏好)做接穗。6月下旬以后进行嫁接,可用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枣头做接穗,接穗最好随用随采。

1.1.3 嫁接 砧木在距地面5~15厘米处,选平直光滑的一面,用芽接刀切一“T”形切口,再用刀尾部骨片将“T”形切口撬开,以便插入接芽。在半木质或木质化的枣头上,剪取3厘米左右长的枝段(二次枝以上长约0.5厘米,二次枝以下长约2.5厘米,总长3厘米左右),用左手握住二次枝,右手用快刀在二次枝的背面向枝段两端切削,(也可先用剪枝剪纵向剪掉一半,再用刀切削),将接穗削成两端较薄,中间稍厚的鸭嘴形带木质部的芽片。然后在正芽下方距正芽约0.4厘米处的两侧,用刀轻削,露出形成层,中间留一条老皮。再在二次枝的上方距正芽约0.5厘米处的两侧,也同样各削一刀,使其露出形成层,后在芽片下端的两侧和正面各削一刀,削成宝剑头形;砧木和接穗处理好后,将鸭嘴形带木质的芽片插入砧木“T”形切口中,芽片上端要与砧木的“T”形横切口对紧,然后用塑料条将接口绑紧扎严,注意将正芽露在外面。

1.2 插皮接法

也称为皮下接。

1.2.1 嫁接时期 在酸枣离皮期间均可进行嫁接,以4月末到6月进行最好,7月以后嫁接成活的枣树,冬前要进行埋土越冬。

1.2.2 砧木和接穗选择 砧木选用直径1.5厘米以上、生长健壮的酸枣树;接穗选用长势健壮,直径在0.6厘米以上的一年生发育枝。

1.2.3 嫁接 砧木在地面以下嫁接,用铁锹挖至砧木横根部位,横根以上留5厘米左右,将其上部锯断、削平锯口,选平直光滑的一面,纵切一刀,切口长3~5厘米,深达木质部。接穗选取生长发育良好的一年生发育枝,其上选一正芽,在正芽上方剪留1厘米左右,然后在正芽背面用快刀先直下,后斜削,削面长3~5厘米。然后在削面的背面两侧再平削一刀,使其露出形成层,再将削面下端削成箭头状。嫁接时,先用薄竹签贴木质部插入砧木纵切口,拔出竹签后再插入接穗,接穗削面部分外露0.2~0.3厘米,以利愈合。细砧木插1个接穗,粗砧木插2~3个接穗。接好后,先用细湿土埋过结合部位,用手压实,不要碰动接穗,然后继续埋土,埋过接穗顶部3~6厘米,埋成馒头形土堆,四周用手轻轻拍实,再在上面覆一层干土,防止水分蒸发。

1.3 劈接法

是过去常用的一种嫁接方法。优点是嫁接时期早,在砧木不离皮时可用此法嫁接。由于嫁接时接穗削面部分牢固地夹入砧木劈口中,所以嫁接成活后不易因风而发生风折。

1.3.1 嫁接时期 一般在砧木不离皮时进行,在枣树发芽前后15~20天嫁接为宜。

1.3.2 砧木和接穗选择 砧木选用直径1.5厘米以上的,接穗选用生长壮实的一年生发育枝。

1.3.3 嫁接 砧木先用铁锹挖至横根处,横根以上留5厘米左右,将上部锯断或剪断,削平锯口,选两个对称的平滑面,用劈接刀或镰刀头劈开,用小木楔撑开劈口;接穗用电工刀将接穗下部距主芽1厘米左右的两侧各削一刀,削成上厚下薄、正面稍厚,背面稍薄的楔子形,削面长3~5厘米。嫁接时,将接穗削面稍厚的一面朝外,插入砧木劈口中,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即“皮对皮,肉对肉,骨头对骨头”。接穗削面部分要外露0.2~0.3厘米,以利愈合。接穗插好后,拔出小木楔,用废纸或黄泥将劈口封严,以防进土,影响接口愈合。接好后用细湿土埋过接合部位,用手拍实,然后继续埋土,埋过接穗顶部3~6厘米,四周拍实,顶部轻拍,表面覆一层干土。

2 嫁接中注意事项

2.1 注意接穗保鲜

在生长季节进行嫁接,接穗比较幼嫩,容易抽干和霉烂,所以剪下后必须立即剪掉叶片,置于水桶中或用湿草帘包裹。如当地有接穗,最好随接随采。

2.2 夏季嫁接要掌握好剪砧时间

6月上旬以前进行芽接,接后在接口以上约3厘米处进行剪砧,以促使接芽迅速抽出新枝,加快生长;6月上旬至7月中旬进行芽接,接后要在砧木接合部位以上留1~2个二次枝,将其上部剪掉,砧木上保留的二次枝上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利于促进接口的愈合和新枝生长;7月中旬以后进行芽接,接后不剪砧,要抑制接芽抽枝,以防接芽抽枝后来不及木质化而不能越冬。

2.3 采用抗旱措施,提高嫁接成活率

在地面下进行嫁接(土接),接合部位尽量要低,因为越近于根部,皮层越厚,水分多,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也好,嫁接后成活率高,新枝生长旺盛。嫁接部位低不仅便于埋土,而且新枝长出后不易风折。在春季特别干旱的情况下进行土接,要采取抗旱措施,在砧木周围挖盆形坑,先灌水,待水渗后进行嫁接埋土。也可采取在砧木上多插接穗的办法,增加接穗成活率。

2.4 做好改接前的准备

剩用野生酸枣树就地进行嫁接,嫁接前应按行距3~4米,株距2~3米留株,将其余的酸枣树刨掉。这样不仅便于嫁接和接后管理,而且也为幼树的生长和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3 嫁接后管理

3.1 除萌蘖

在地面以上嫁接成活后,要经常检查,及时去掉砧木上的萌枝。在地面以下进行根嫁接,待嫁接成活的新枝长出地面3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扒土除萌。除萌最好在早晚或阴天进行。除萌时先在土堆的下部扒土,使上部的土向下塌落,待露出接合部位后,将砧木上的萌蘖擗掉,然后再埋成原样土堆。无论在地面上或地面下进行嫁接,嫁接没成活的都要在砧木上保留1~2个萌枝,以待再次嫁接。

3.2 解除绑扎物

在地面以上进行嫁接,多用塑料条做绑扎物,待接穗成活、接口愈合后要及时解除绑扎物,否则不仅影响枣树生长发育,而且破坏了接合部位的牢固性,易造成风折。

第2篇:根部嫁接法范文

一、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营养土的配制。选中上肥力土壤,经适量敌磺钠消毒后,按2∶1比例与腐熟的堆厩肥混合均匀,配制成肥力适中、结构疏松、吸热保湿性好的营养土,分装于营养钵内。

砧穗的培育。选择成活率高,抗旱耐涝,不死苗,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的优质砧木种子。做砧木的瓜类主要是瓠瓜,也可用南瓜、葫芦。种子经消毒催芽后,按每穴1粒播入苗床营养钵内,播期比常规播期提早5~10天。砧木苗刚出土时,于无毒苗床内播入消毒催芽的西瓜种子,当砧木第一片真叶全展,西瓜两子叶展平时,开始嫁接。

苗床土选择。要选择温光条件好,排水方便,土层深厚的菜园土。

瓠瓜播种。可按行距8厘米、株距5厘米定向播种,以便培育壮苗和嫁接。瓠瓜和西瓜均采用地膜矮拱棚覆盖育苗。

二、嫁接方法

1. 插接法。将砧木顶心摘除,用直径小于砧木胚轴直径的带尖竹签,从砧木顶心处正中向下插入0.5厘米深度,再将西瓜苗自子叶叶下0.5~1厘米胚轴处削成圆尖形,把竹签自砧木中拔出后立即将接穗(西瓜苗)插入、插紧,使接穗与砧木的子叶紧紧交叉呈“十”字形。注意接穗插入砧木时不要使胚轴裂开;砧木、接穗苗都必须是第一真叶展开期。此法优点是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不需固定物,接口高,病菌难侵染。嫁接后10天除去遮光物,秧苗接口即愈合转入正常生长,嫁接成活率可达75%~95%。

2. 靠(舌)接法。将砧木顶心摘除,在子叶下0.5~1厘米处用刀片自上而下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1/2茎粗,刀口约0.5厘米长;西瓜苗从子叶下1~1.5厘米处用刀片自下而上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2/3茎粗,刀口长0.5厘米。将两种苗的刀口对接,用适宜的夹子固定好。嫁接后10天,将接穗在靠近切口处切断,以后2~3天内的中午要注意遮光。

3. 切(劈)接法。在已剔除了顶心的砧木苗子叶下方0.5~1厘米处自上而下切成40度角斜面,长度0.5厘米,切深至胚轴1/2;在西瓜苗子叶下方0.5~1厘米处切成楔形,将砧木插入切口内,用夹子固定好。此法需在砧木和接穗都处于子叶展开到第一片真叶显露时进行,方法较易掌握,成活率较高,但速度较慢。

4. 抱靠接法。在砧木第三片真叶上方横切,随即自茎中部向下切1厘米左右长的缝;在西瓜苗在第二片真叶与第三片真叶之间的茎上用刀削去两侧表皮,切口长1厘米,把西瓜苗切口面嵌入砧木的切缝内,呈抱合状。此法要求砧木和接穗有较大苗龄,接穗嵌入砧木时用力要小,防止将砧木剪断。当接穗直径是砧木直径的1/2时采用此法最适宜。

5. 斜切接法。将长出3~4片真叶的砧木在第一片真叶的下方切成1厘米长斜面,接穗在子叶上方按与砧木不同的角度削成1厘米左右长的斜面,然后将两斜面对接固定。注意斜面要切得平滑,固定要牢固。

三、嫁接苗管理

1. 保持适宜的床温。适宜的床温是嫁接苗接口愈合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早春,由于外界气温较低,嫁接苗伤口的愈合缓慢,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苗床的保温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夜间不低于18℃,床温过高或过低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

2. 保持较高的湿度。较高的湿度可减少嫁接苗水分蒸发,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关键。采取靠接法的嫁接苗,应在移植后浇1次透水;采取其他嫁接法的嫁接苗,应在嫁接前3~4小时给砧木浇1次透水。嫁接后的苗床要适当遮阳、密闭。第三天以后进行适当通风,但仍要保持高湿条件。如果床内空气湿度过低,可采取弥雾法适量喷水补充。

3. 搞好遮光管理。遮光管理的目的是减弱苗床内的光照,减少热量来源,使苗床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从而减少嫁接苗的蒸腾失水和养分的消耗,促进接口愈合。遮光的方法是:嫁接后的2~3天内,在苗床上白天覆盖草帘,避免阳光直射;3天后逐步增加光照时间,7天后接口部位愈合后不再遮光。靠接苗在切断接穗根部后的2~3天内,仍需继续进行遮光管理。

四、嫁接苗的大田管理

第3篇:根部嫁接法范文

杜鹃花(又名杜鹃、鹃花、映山红、照山红、红踯躅、山石榴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其花枝优美,花色艳丽。花期长,在我国民间有“花中西施”的美誉。杜鹃花约800余种。而我国就占有600多种。杜鹃花原产我国,马来半岛及亚洲南部亦有分布。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山区常绿杜鹃花种类极为丰富,落叶杜鹃花从东北到华南都有分布。天然群落分布于海拔1000m-3000m的高山,生长在阴坡上,属半阴性植物。我国中部和中南部,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盛,开的红花,便是杜鹃花中的一种,故杜鹃花又被称作映山红。正是“何须名花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2 杜鹃花的特征及习性

2.1杜鹃花的特征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半常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绝大多数品种植株低矮,形态自然;少数品种,高大雄伟,枝叶婆娑。低矮品种分枝多,枝条细而密。幼枝有毛,棕色或褐色。叶互生,因种类不同而有圆形、椭圆形、卵形,披针形、卵状披针形等。花单生或呈总状花序,花冠钟状、管状或阔漏斗状,通常五裂。花色繁多,因品种而异,有白、紫,粉、黄、红、淡紫、洒金,有的还有双色,有的花朵还有香气。蒴果成熟时呈暗褐色,种子暗黄色,细小。依花期不同主要叉可分为春鹃、夏鹃、春夏鹃、西洋杜鹃四大类。春鹃叶片较大,花期在4-5月,先开花后发新叶,树形直立;夏鹃叶片较小,花期在5-6月,先发叶后开花,树形张开・春夏鹃的花期介于二者之间,花和叶几乎同时萌发。所谓“西洋杜鹃”原产于我国,是由外国人引进后培育出的一些新品种,故称“西洋杜鹃”。

2.2杜鹃花的习性

杜鹃花性喜肥沃、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忌含石灰质的碱土和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喜疏荫环境、忌阳光曝晒,要求夏季凉爽而湿润的气候条件。在烈日下嫩叶易灼伤,根部亦易遭干热伤害。其耐寒力因原产地不同差别很大,多数抗寒性较弱。

3 杜鹃花的栽培措施

3.1放置场所

要求荫凉通风环境,华南地区从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可养在户外的荫凉通风处,夏季阳光强,温度高,须置于荫棚或树荫之下,创造一个半阴雨凉爽的生长环境;冬季宜放进温室或室内养护,温度保持在5℃以上。

3.2浇水

浇水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严防拦腰水。浇水最好用雨水,若用自来水需晾晒后使用,因杜鹃花性喜酸性,最好用硫酸亚铁(黑矾)对水酸化之后再使用。浇水时,杜鹃花的根系比较细弱,既怕涝,又不耐旱,因此要特别注意控制浇水量。一般情况下,春秋两季,可每隔2~3天浇水1次。夏季生长旺盛,消耗水分多,需每天浇水1~2次。浇水的时间宜在早上8~10点和下午4~6点,炎热的夏季更不宜在中午浇水,根部受冷水刺激后会使花卉受到伤害。

3.3施肥

杜鹃花喜肥。但其根极细弱,故施肥切不可浓,最好采取“薄肥勤施”。在生长期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饼肥水或稀薄矾肥水。矾肥水是用3kg黑矾(硫酸亚铁)、猪粪20kg、油柏饼5kg加水200kg配成,约经一个月腐熟后即可稀释浇用。6月中旬,可施一次速效性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秋季可施一次浓度稍高的液肥,但切不可施得太浓,否则会损伤根系。如果出现肥害,要立即停止施肥,多浇水,冲去积留土中的肥分,并移置背阴通风处养护。

3.4换土

换土时,培养土因栽培品种而异,通常用山泥、泥炭、松针土、腐叶土、经过充分腐熟的木屑或几种混合配制。要做到:疏松、排水通畅、通气良好、酸性、腐殖质丰富、基肥充足。换土在开花后进行较好,早春晚秋亦可。换土时用利剪修去发黑、干瘪的老根,除去部分宿土,在盆底放上少量鸡、鸭粪及豆饼作基肥,换上疏松的腐叶土或山泥。由于杜鹃花的根系细弱,大多分布在土壤表层,故换土时要保留表层土。

3.5修剪

杜鹃花开花后,它的残花常常经久不落,这就会耗去不少养分。要及时把残花摘去,减少养分消耗,促使萌发新枝;为了加速幼苗成型,常摘去花蕾,并经常摘心,促使侧枝萌发;成苗后。结合换盆同时进行修技整型,以疏剪为主,剪去过密枝、交叉枝、纤弱枝、下垂技,徒长枝和病虫枝,不仅能调整树型,更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节省养分,促使主枝健壮,尽快萌发新枝,使来年开花时花多色艳。

3.6繁殖

杜鹃花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播种、压条、分株五种方法。生产上常用扦插法和嫁接法,播种主要用于新品种培育。

3.6.1扦插繁殖法

扦插繁殖时,家庭可用废旧泡沫箱自制简易插槽扦插,因其透气性和保温保湿性良好,易于生根。扦插时,可用20%腐殖园土、40%动物干粪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养-土为基质。时间在5~6月,温度在20℃~25℃之间,最适宜扦插。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发育健壮的枝梢作插穗,带踵切取6cm-8cm,切口要求平滑,剪除下部叶片,只留顶端2~3片小叶。插穗用萘乙酸300mg/kg或吲哚丁酸250mg/kg快浸处理,稍微晾干后待插。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3至1/2,用手将士压实,使盆土与插穗充分接触,然后浇一次透水。插好后,最好用透明塑料袋罩上,需要浇水时再打开。插后管理重点是遮阳和增加湿度,使插穗始终新鲜,高温季节要增加叶面喷水,注意降温。春鹃、夏鹃发根快,1个月左右,西洋杜鹃花需40-70天。

3.6.2嫁接法

在繁殖西洋杜鹃花时采用较多,接穗只需一段嫩梢。可随时嫁接,不受时间限制,可将几个品种嫁接在同一植株上。时间以5~6月最宜,砧木选用2年生独于毛杜鹃,要求新梢和接穗粗细相仿,嫁接后要在接口处连同接穗用塑料薄膜袋套住,扎紧袋口。然后置于荫棚下,忌阳光直射。接后7天不萎焉即有成功把握,2个月后去袋,第二年春季松绑。也可在大型砧木苗上采用盾状嵌芽接法来芽接,每个侧枝上接1枚,这样能够快速成形。

3.6.3播种繁殖法

播种繁殖时,由于自然杂交的结实率很低,一般都要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杜鹃花的结实率,获得较多的种子。杜鹃花种子很细小,不宜长时间贮存,否则发芽率低。若是常绿杜鹃花种子,即应随采随播,若是落叶杜鹃花种子,则可放到明年春天播种。

3.6.4压条繁殖法

因杜鹃花枝条较脆易折,多采用壅土压条法。利用杜鹃花易分蘖、丛生的特性,于春季萌芽前将母株枝条截短,使之萌发大量新梢,当新梢长至25cm左右时,将各新梢基部刻伤,无须弯曲,结合生根剂处理,然后在植株基部用土堆盖枝条,可于第二年春天切离分栽。

第4篇:根部嫁接法范文

关键词:牡丹;形态;栽培;繁殖;管理;病虫害

1 形态特征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又有洛阳花、富贵花之称。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二回羽状复叶,小叶长4.5~8cm,阔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先端3~5裂,基部全缘,叶背有白粉,平滑无毛。花单生枝顶,大型,花型多种,有9个色系。花期4月下旬至5月,果9月成熟。

2 土壤选择与整地

栽种牡丹宜选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笔者通过实践,结合牡丹的形态特征和实际养护管理的特点,发现牡丹宜种植在地势高燥和侧方遮阴的地方,以防积水烂根。土壤以中性和微酸性为好,过酸过碱的土壤不适合牡丹生长。

3 栽植季节与方法

牡丹必须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栽植,期间成活率最高,次年长势强劲。在此期间又以早栽为好,早栽地温较高,可促使牡丹早发新根,便于成活、越冬及翌年的生长。栽植越晚第2年长势越弱,甚至死亡。即使成活也要到第3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生长。

牡丹无论穴栽、沟栽,通常与分株繁殖同时进行,同时应确保栽植空间宽大而深长,并施足底肥。在栽植前将断根、病根剪除,用500~700倍液甲基异柳磷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也可)混合液浸泡10~20分钟后栽植。覆土后还要将整株稍向上提,使根系分布均匀,自然舒展,然后再逐层将土填实。一般初栽之苗要浇透水,使根和土壤紧密结合,但不可过湿,更不能积水,以防止烂根。

栽培密度应视培植目的而定。若作长期观赏用,株行距80~100cm为宜。

4 常用繁殖方法

4.1 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是以种子繁衍后代或选育新品种,是一种有性繁殖方法,牡丹在野生状态下主要以种子繁育后代。经人工长期培育后,牡丹雄雌蕊退化,多变为花瓣,大多失去结实能力。因此无性繁殖成为保持牡丹优良性状的主要繁殖方法。

播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较细致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细作,施足底肥 ,播种后,15~20天后开始生根,到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发芽出土,若干旱少雨可10~15天浇水1次,4月份以后可随浇水施入稀薄粪肥。按此法播种2年后可起苗用于嫁接或移植,3~5年后即可陆续开花。

4.2 嫁接繁殖

4.2.1 砧木的选择。一般来讲,砧木的选择分为2种,一种是野生牡丹;一种是用芍药根。

4.2.2 接穗的选择。接穗宜选健壮植株上1年生粗壮萌蘖枝,其髓心实,嫁接后易发根存活;次之为上部当年生枝,因健壮芽子饱满的当年生枝含营养物质较多,利于伤口愈合成活。接穗一般长约6~10cm带有健壮的顶芽和1个或几个小侧芽。接穗要即剪即接,不可久放。

4.2.3 嫁接法。本法比用分株法的繁殖系数高得多,尤其对一些发枝力弱的名贵品种更有意义。砧木通常用“粗种”牡丹或芍药的肉质根。砧木选用粗约2cm,长约15~20cm且带有须根的肉质根为好。实践证明用牡丹根作砧木比用芍药根作砧木,更利于以后的的分株,且寿命较长。嫁接的时间一般为9~10月上旬,接后涂泥,并立即种植。

4.3 分株繁殖

分株亦称分根。将生长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从根系纹理交接处分开。依据原株大小,一般每3~4枝为一子株,且每株都有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许和泥,将根上的伤口涂抹、擦匀,即可另行栽植。在洛阳,分株繁殖多在10月上旬进行,最迟不得晚于11月底,适时进行分株较好,适时分株,牡丹新生根很多,来年长势旺盛;若分株栽植过迟,当年根部生长很弱,少而短,来年植株发育更弱,甚至死亡。

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牡丹种苗质量,提高观赏品质和商品价值的关键环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在洛阳主要危害牡丹的病害有:牡丹的红斑病、牡丹灰霉病、牡丹褐斑病、牡丹炭疽病、牡丹锈病、牡丹病毒病、牡丹环斑病等。防治方法:3月下旬~4月上旬喷撒多菌灵、退菌特、托布津等,5月~8月每20天左右喷石灰倍量式的波尔多液。

危害牡丹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等,地上害虫介壳虫类和刺蛾类等。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每年分别在3月中下旬、9月上中旬用500倍液的甲基异柳磷灌根,或在牡丹根部周围撒施呋喃丹颗粒剂,操作方法为:环绕牡丹根部周围开沟,沟深5cm,撒施呋喃丹后覆盖,可防治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防止地上害虫的方法:用500倍液的甲胺磷和氧化乐果混合后喷雾或用800~1000倍的杀扑磷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第5篇:根部嫁接法范文

新昌是浙江省中南部山地蔬菜特色优势产区,近年来,山地黄瓜生产由于连作、土传病害等受到一定影响。本试验选用津优4号黄瓜和甬砧2号南瓜砧木,通过比较自根苗与嫁接苗的生长、品质、产量及抗病性,为黄瓜嫁接栽培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黄瓜(接穗)品种为津优4号,为当地主栽品种。由天津市黄瓜研究所用自交系P17×T55组配成的黄瓜杂交种,商品性优,品质佳。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耐热性强。

供试砧木品种为甬砧2号,为中国南瓜杂交种,高抗枯萎病,抗逆性强,长势中等,嫁接后亲和力好,由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

1.2 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于2013年5~9月在新昌县儒岙镇乡前洋市村进行。该区域海拔450 m,地势平坦;试验地砂质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为青菜。

1.3 嫁接苗培育

①砧木幼苗培育 播种期为5月10日,种子先用55℃温水浸泡,搅动至45℃浸泡1 h,再用10%磷酸三钠液浸种1 h,后换温水浸种2 h,处理后点播于60 孔穴盘内,每穴 1粒,播种后浇透水,保持基质湿润,砧木1心1叶即可嫁接。

②接穗培育 播种期5月13日(肉眼可见砧木子叶刚出土即播种接穗), 种子处理后(方法同砧木种子)点播于60 孔穴盘内,每穴1粒,播后浇透水,保持基质湿润,子叶转绿(1叶1心)即可嫁接。

③嫁接 嫁接前1 d对砧木和接穗喷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进行消毒。顶插接嫁接法:摘除砧木顶芽,注意不弄伤子叶,将嫁接针从 1 片子叶的正中叶脉基部沿30°~45°斜插入,向对面另1片子叶的背面基部下0.5 cm左右插出,以刚露出针头为宜。

④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尽快移入专用育苗大棚,保持白天20~28℃,夜间15~20℃,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5 d后逐渐加大通风透光量,但湿度要保持在90%~95%。10 d后可视情况撤除遮阳物,炼苗4~5 d。嫁接苗成活长出1~2片新叶后,除去感病苗和砧木侧芽,喷1次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20%楠宝(啶虫脒)5 000倍液,即可定植,6月5日定植。

1.4 试验方法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重茬田(上茬为黄瓜)种植黄瓜实生苗(CK);处理2:重茬田种植黄瓜嫁接苗;处理3:非重茬田块种植黄瓜实生苗;处理4:非重茬田块种植黄瓜嫁接苗。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6 m2,每小区60株。定植前所有处理小区按每667 m2撒50 kg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15-15) 50 kg、商品有机肥1 000 kg。株行距为50 cm×70 cm。各小区管理技术一致,其他栽培管理同常规。

1.5 测定项目

供试黄瓜苗定植后每小区随机取10株,做好标记,定期观测记载,并进行统计分析。

植株性状:于7月5日测量黄瓜茎粗(第3节)、株高和节间长度(第6~10节)。雌花数量:统计15节内着生雌花的数量。果实特性及产量:于盛果期,每隔3 d调查黄瓜瓜长、瓜粗、单果质量,连续测量3次,从始收期至9月20日的产量为总产量。坐果率:统计15节内结果数量,计算坐果率。枯萎病发病率:统计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式糖度计测定[6]。

1.6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采用新复极差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比较

从表1可看出,各处理从定植到始花所需天数相差不大,最早为处理4,为19 d;对照处理最晚,为21 d。第一雌花节位无明显差异,处理4最低,为5.1节。处理2~4的黄瓜始收期比对照提早2~4 d,3个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这表明嫁接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不明显。但各处理间在采收期上差异非常明显,嫁接处理2、4的采收期均长于实生苗处理1、3,处理4最长,达75 d;最短的是对照处理,为42 d,这表明嫁接可明显延长黄瓜采收期,从而增加产量。

2.2 植株性状比较

观察(表2)表明,处理4植株最高,为79.4 cm,茎最粗,为1.12 cm,第6~10节节间最长,为6.2 cm,15节内雌花数最多,为5.8朵;对照的植株最矮,为71.5 cm,茎最细,为0.93 cm,第6~10节节间长度最短,为5.8 cm,15节内雌花数最少,为4.7朵。总体看,嫁接处理2、4的生长势均强于实生苗处理1、3,这表明嫁接可以增强黄瓜植株的生长势,同时增加黄瓜的雌花数,最终增加产量。

2.3 果实及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3可知,不同处理果实性状和产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处理4的瓜长、瓜粗和单果质量均最大,分别达到32.1 cm、3.21 cm和169.6 g;对照的瓜最短、最细,单果质量最轻,显著轻于其他3个处理。

处理4坐果率最高,为81.4%,而CK仅为75.3%。处理2~4的产量均高于CK,其中处理4的最高,小区产量118.8 kg,667 m2产量4 952.5 kg,比CK显著增加71.4%;处理2、3的产量也显著高于CK,分别比CK高62.6%和48.9%。但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处理间的差异不大,且实生苗处理1、3高于嫁接处理2、4,处理3最高,为3.35%。比较果实性状和产量,嫁接处理2、4均优于实生苗处理1、3,表明嫁接可提高黄瓜果实的品质特性,增加产量。

处理2~4同对照之间的枯萎病发生率差异明显。对照处理植株在结果后期表现出明显的病害症状,枯萎病发生率46.5%。嫁接处理2、4发病症状较轻,这表明嫁接可提高黄瓜抗枯萎病能力。

3 讨论与结论

嫁接可以明显延长黄瓜果实采收期,增加产量,这可能是因为砧木发达的根系可提高植株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的能力,增强根部物质合成能力,提高地上部的代谢活性、抗逆性、抗病性[5]。嫁接能增强黄瓜植株的生长势,这与前人的报道一致[7~9]。

已有研究表明,嫁接能够提高黄瓜植株抗病性,具有早熟增产作用[9~11]。本试验中,嫁接苗生长势明显强于自根苗,且自根苗的枯萎病感病情况十分严重,发病率达46.5%,而嫁接苗发病率明显较低,进一步说明了黄瓜嫁接的优势。

试验结果表明,在重茬田和非重茬田栽培,嫁接均能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黄瓜产量、果实品质、平均单瓜鲜质量、瓜长和瓜粗,即嫁接可提高果实商品性,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这可能与砧木类型、品种有关,有待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108.

[2] 冯春梅,莫云彬,陈海平.不同砧木嫁接对黄瓜抗病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283-284.

[3] 陈利平,宋增军,马兴庄,等.嫁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品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4(2):170-171.

[4] Kato T, Lou H. Effects of rootstock on the yield, mineral nutrition and hormone level in xylem sap in eggplant[J]. J Japan Soc Hort Sci, 1989, 58(2): 345-352.

[5] 于贤昌,王立江.蔬菜嫁接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49-256.

[6] GB 12295-1990,水果、蔬菜制品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S].

[7] 焦自高,王崇启,董玉梅,等.嫁接对黄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0(1):26.

[8] 吴翠云,阿依买木,程奇,等.不同嫁接方法对黄瓜成活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3,15(3):1-3.

[9] 费雨兰,王晶,沈佳,等.不同砧木嫁接对黄瓜长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147-149.

第6篇:根部嫁接法范文

    紫薇又名百日红、痒痒树,因花期较长,花姿优美,花色烂漫,故常植于道路旁、住宅区、庭院内作观赏,亦植于常绿树群中,作点缀,也可制作树桩或盆景,是绿化美化环境和家庭养花的优良树种。

    1 品种特征

    紫薇为千屈菜科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度可达8m左右,开花期长,花朵艳丽,冬季树型美观,树皮独特光滑,老树表皮片状剥落,树干苍润,古雅珍奇,叶片光滑,大小随品种的不同而变化,夏、秋季开花,有白色、红色、粉色、紫色等色彩的品种。花落后结果,果实呈棕色或黑色。花期6-11月,果期10-11月。紫薇具有抗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的功能。

    2 适生环境

    紫薇喜光怕涝,耐干旱和寒冷,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潮湿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但种植在肥沃、深厚、疏松呈微酸性、酸性的土壤中生长健壮,花期长。在我国北京、太原以南,西安、四川以东的地区均可栽植。

    3 苗圃地的准备

    选择肥沃、深厚、疏松呈微酸性、酸性土壤,且排水良好,交通方便,有稳定水源的地块,施足腐熟厩肥及过磷酸钙,撒施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后,进行耕翻,耕翻深度25cm为宜,耕翻后将土地整平,开排水沟,畦面宽度为100cm左右,摊平土壤后待播。

    4 繁殖方法

    繁殖主要用播种法和扦插法,需要少量的苗也可用分蘖法、压条法和嫁接法。现简单介绍播种与扦插繁殖方法。

    4.1 播种繁殖

    11-12月(不能过迟,否则种子会散落下地或被风吹走)在紫薇树下,铺设一块布,轻轻敲打落花后结果的枝条,成熟的种子便会散落到布上,将收集的种子,去掉果皮杂质晾干后贮藏。至来年3月气温达15℃时,在准备好的苗床上进行撒播或条播,播种后,撒盖一层细焦泥灰,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对苗床喷洒一次足水,盖上无纺布,5-7天后,揭去覆盖物,种子发芽出土,视苗床的干湿程度,决定是否补水。出苗后注意间苗除草,苗期除草,尽可能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和不松动苗根。5-7月份,苗木生长季节的肥水管理,做到防涝抗旱,薄肥勤施,一次施肥量不可过多,以免伤根烧苗,产生肥害;7月下旬施肥,以复混肥为佳,防止氮肥过多,苗木徒长秋梢长,易冻伤。经过培育,当年苗高可达60cm左右,生长健壮的当年即可开花,但因影响苗木生长,宜及时剪除。

    4.2 扦插繁殖分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

    硬枝扦插一般在3月下旬枝条发芽前进行。先对苗床进行土壤消毒,选取粗壮的一年生枝条,在健壮饱满芽上方3mm处下剪剪断,剪囗要平滑,插穗不开裂,穗长约15cm,剪好后的穗条成把扎好,将穗条的根部浸入萘乙酸生根粉配成500毫克/千克液中,然后插入苗床,扦插深度以露出插穗最上部一个芽即可。插后窨足水,搭好拱棚,覆以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

    1嫩枝扦插在6-7月份进行,选择半木质化的枝条,穗上端留2-3片叶子,穗长约10cm左右,具体视叶片节间长短而定。穗条根部剪囗涂抹萘乙酸生根粉配成500毫克/千克液,做到随剪随涂随插,尽量缩短剪穗到扦插的时间,株行距6cm见方,扦插深度为3-4cm。插后窨足水,叶面喷洒多菌灵1000倍液,搭好拱棚,覆盖遮阳网。

    无论是硬枝扦插还是嫩枝扦插,插后一星期,都要检查苗床的干湿度,苗床的含水量以60%-70%,空气相对湿度95%为宜;扦插15天后,有部分穗条发根,当多数穗条发根后,适当降低苗床含水量,保持在40%左右即可,这时可逐步开膜通风;当50%以上的穗条抽芽发叶时,可除去薄膜,保留遮阳网,保持苗床湿润。齐苗后的管理与播种苗管理一样,当年苗高也可达60cm。

    5 栽植技术

    5.1 整地要求

    春季栽植的,尽可能在冬前整好地,清除土中砖砾等杂质,挖好树塘,使土壤冻解风化疏松,利于成活;冬季栽植的,树塘要挖大一点,随挖随栽。

    5.2 栽植密度

    根据立地条件而定,以片栽的,一般2×2m,布景点缀的,可随意。

    5.3 栽植时间

    在11月落叶后至第二年3月份均可栽植,但最好避开土壤封冻期,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5.4 定植高度

    紫薇定干高度一般在120cm左右,如栽植在路边,定干可适当高点,修去侧枝,剪去上部。等新梢抽生长到10cm后,及时疏芽,选留不同方向的芽3-4个,让其生长开花。

    5.5 植后管理

    5.5.1 水分管理 定植后,立即浇足水,扶正苗木,踏实覆土;在缓苗期内,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如遇连续晴天,在植后4-5天要浇一次水,以后每隔十天浇一次水,至6月份苗木完全成活即可;如遇连续下雨,要及时排水。

    5.5.2 中耕除草 要及时除草松土,防止土壤板结。

第7篇:根部嫁接法范文

【关键词】油茶;育苗;低产林改造;茗茶文化网c Bs? ~ o MVnx

龙川油茶普遍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地,均生长良好。去年被确立为全国油茶示范县,现有10667余公顷油茶基地,根据我县的实际,利用本地山区资源对本油茶良种繁育技术探索如下。

1 常用的芽苗砧嫁接育苗法

油茶是异花授粉树种,如用种子育苗繁殖则后代变异大,单株产量及经济性状差别悬殊。现生产上一般已不用实生苗造林。为了保持油茶优良特性,实现高产稳产,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优良无性系苗造林非常有效,目前采用芽苗砧接培育良种嫁接苗。

1.1砧种采集

油茶的采种期一般在生理成熟和种子成熟之间,即种子已经成熟而果实还未开裂之前进行,龙川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采种。茶果成熟的特征是油茶果皮上的茸毛自然脱落,变得光滑明亮;树上少量茶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

1.2砧种的催芽处理

茶果采后,不能晒,放在室内通风处让其自然开裂,选取大粒种子(粒重2克~3克)在室内用干净的干河沙贮藏,到翌年3月取出用湿沙催芽。湿沙先用托布津处理,沙的湿度以用手能捏成团、松后散开为宜。一层沙、一层种,沙的厚度10厘米左右,4天~5天洒水一次,保持一定湿度。待胚芽伸长到3厘米左右时,即可作芽苗砧进行嫁接。

1.3 圃地选择。

圃地宜设在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pH值5.5~6.5的黄壤、红壤地。高湿排水不良、粘黏重板结或干燥的沙土、碱性土不能做苗圃。

1.4 整地作床

在嫁接前1个月开始整地,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0千克、甲胺磷0.5千克撒于土表,然后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施土杂肥(或人畜粪)1000千克,或复合肥100千克作底肥。整好地后即开始作床,苗床宽以1.2米为宜。苗床作好后盖上一层黄心土,以减少杂草及病虫危害。然后盖上塑料薄膜,防止雨水冲刷,保持苗床干湿适宜。

1.5 搭荫棚

嫁接前搭好荫棚,棚高1.8米,遮荫度70米~80米。棚顶遮荫材料可用杉树枝、稻草等。

1.6 选取接穗

供采穗的母株应是通过鉴定的优良无性系。一般选用树冠中、上部叶芽饱满的当年生木质化的春梢或半木质化的夏梢作接穗,粗细一般为0.25厘米~0.32厘米。接穗宜随采随用,采下的穗条立即剪去多余的叶片,用湿布包裹,严格做好接穗保鲜。如需远距离调运,将枝条捆成几十根一束,基部用药棉包裹浸湿,用纸箱或铁桶盛装,避免挤压和失水。运回后,立即解去捆扎带,插放于阴凉处或暗室、薯窖的湿沙中,贮藏时间不宜超过一星期。采用75毫克/千克2.4-D或150毫克/千克萘乙酸或1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处理接穗48小时,能提高嫁接成活率。

1.7 嫁接方法

1.7.1 嫁接工具

切口锋利的嫁接刀,也可用剃须刀片。另外用加厚锡箔纸剪成5厘米×3厘米做卷扎备用材料。

1.7.2 嫁接时间

5月中旬至6月中旬。待砧种幼芽出土即将展叶,接穗进入半木质化时嫁接。

1.7.3 削接穗

先剪去接穗1/3~1/2的叶片,将接穗倒拿在左手姆指与中指之间,一面紧贴食指尖上,在距芽的基部0.2厘米处开始斜削一刀,斜面成30度,削面长1.2厘米;再翻转接穗与第一刀对称斜削一刀,使接穗成薄楔形。削面一定要平整光滑。最后在芽尖上方0.3厘米处斜切一刀,切断接穗。

1.7.4 削苗砧

将砧苗去掉泥沙,在子叶柄上部约2厘米处平切断,通过横断面中心纵向深切一刀,长约1.5厘米。

1.7.5 嵌接穗

将接穗的薄楔形木质部插入苗砧、对齐,如砧穗粗细不一时,对齐面即可。

1.7.6 绑扎

在嵌接处用剪好加厚的锡箔纸包扎,扎顺拧紧即可。

1.8 芽苗栽植

苗嫁接后栽入苗床,栽植密度为6万株/667平方米~8万株/667平方米。先开10厘米~15厘米深的浅沟。苗子靠一边斜摆于沟中,使砧木根系舒展,然后复土,深度以露出接口为宜。栽后洒透定根水。为了保湿,取长为1.8米~2米的竹蔑条若干,弯成拱形插于苗床两边,再盖上塑料薄膜,薄膜四周用土封压严实。

1.9 芽苗管理。

1.9.1除萌去杂

从嫁接后20天左右开始,注意除去砧木萌芽和死亡单株,一直坚持到9月份。

1.9.2 去花芽

由于接穗花芽、腋芽同时并存,影响苗木生长,应注意摘除花芽。

1.9.3 调整温、湿度

嫁接后一个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此时若遇高温干旱,易于造成苗木灼伤,应增加覆盖减少透光度。若遇长期阴雨,地下水位上升,易造成根腐病,此时应加大透光度,可将薄膜两头揭开,以利通风透气,同时应抓紧清沟排水。待7月中旬幼苗第二次抽梢时,雨后的早晚或阴天揭去塑料薄膜罩。

1.9.4 病害防治

嫁接苗第一年病害主要有白绢病,即菌核性根腐病。主要表现为在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开始病株组织出现褐色,上面很快长出白色绵毛状物,并以网状向上部及土壤表面扩展,形成白色绢丝状膜层。防治办法是拔除病株,消除带菌土,再用19%硫酸铜液灌苗木根部,消毒保苗。

1.9.5 移床扩田

第二年元月至2月进行移栽,每667平方米栽3到4万株。第二年的管理工作主要有除草、除杂、施肥、去顶和炭疽病的防治。可根据发病情况,定期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3次~4次,即春季新梢生长后喷1次,发病初期6月1次,连喷两次。

1.9.6 芽砧苗的出圃标准

嫁接口愈合良好,无萌芽,有较多的须根和4个~5个分布均匀的侧根,甲级苗高30厘米以上,地径0.3厘米以上,主干上有分枝,乙级苗高20厘米~25厘米。

2 低产林改造技术

龙川县现有10667公顷油茶林,但管理普遍较粗放,产量不高,多数为低产林,对其进行低产林改造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短期内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是我县油茶生产的主要任务之一。低产油茶林改造对象是指立地条件较好,坡度25度以下,郁闭度O.6左右,中壮龄植株占林分70%以上,基本株数毎667平方米60株~200株,常年毎667平方米产茶油4千克左右,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荒芜油茶林。

2.1 连蔸清除林内杂树灌木和油茶老残病虫株

对疏密不匀或过密的林分,间代过密弱株,林中空地则予补植。使林相整齐,分布合理,每667平方米调整到100株左右。

2.2 冬挖夏铲

冬季垦复要求3年一深挖,深挖20厘米~30厘米,翻大块,底朝天;夏季一年一浅锄,浅锄10厘米左右。注意树冠内浅、外深;幼树浅,大树、壮树深;熟山浅,荒山深。消灭杂草,切断土壤毛细管,增加土壤透气性和蓄水能力。 垦复方法有全垦、带垦、穴垦等。坡度25度以下的油茶林地应采取全垦。

2.3 修剪

通过修剪,改善树体结构,形成枝叶均匀、通风透光、结果面大而厚的好树冠。剪去脚枝、徒长枝、病虫枝、枯枝、纤细光棍枝、密集交叉枝等。树冠过高,摘除顶芽,控制高生长,促使多发侧枝。对已衰老的结果枝和生长枝,可回缩剪除原枝条长度的1/3或2/5。

2.4嫁接换冠

对部分劣株,用优树穗条,采用撕皮嵌合嫁接法,于5月上旬至6月下旬进行嫁接换冠。

2.5挖竹节沟

在油茶林坡地沿等高线水平方向开挖竹节沟,沟底宽50厘米,深40厘米,遇油茶树留一个节,遇不到油茶树则每10米留一个节,上下沟距为8米~10米。

2.6施肥

2.6.1 茶枯及茶壳还山

每667平方米施沤制的茶枯30千克、茶壳100千克。在树冠投影内缘挖深30厘米~40厘米的环状断沟或辐射状沟,将茶壳、茶枯均匀撤于沟中,并与底土拌匀,再覆土。以后逐年更换位置,适当加深和加宽施肥沟。

2.6.2 追施化肥

主要有尿素、过磷酸钙、复合肥等。采取环状沟施或穴施,每667平方米可施用尿素50千克,磷肥75千克或复合肥15千克。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进行叶面追肥,喷2%过磷酸钙浸出液加5%尿素溶液。

2.6.3 间种绿肥

油茶成林间作一般以绿肥、豆类、油菜、花生为宜。通过间作以致良土壤,增加油茶产量为目标。

2.7 引蜂授粉

油茶授粉昆虫有40余种,其中授粉效果最好的是野生土蜂,必须加以保护。在缺少地蜂油茶林内,可进行人工引放。即在梯埂壁上,打直径1厘米~1.5厘米,深30厘米~40厘米的引蜂孔,在地蜂繁殖时的傍晚每孔放一只地蜂,15孔/667平方米~20孔/667平方米。

3 病虫害防治

3.1油茶炭疽病

此病4月~10月易发生,以7月~9月蔓延最快。应结合挖垦、修剪、采收,清除病枝、病叶、病果。在发病高峰期的7月~9月,可用1%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每半个月一次,连喷3次~4次。

3.2油茶软腐病

发病时油茶大量落叶、落果。一般3月下旬始发,4月~5月遇阴雨即迅速蔓延,6月~8月最烈。在发病期喷洒1%波尔多液或75%甲基托布津300倍~500倍液。

3.3油茶毒蛾

又叫茶毛虫,幼虫吃叶、嫩枝、花芽和幼果。一年发生3代。3月底4月初人工采摘卵块烧毁。药物防治应掌握在幼虫3龄之前进行为佳,1、2龄幼虫有群集习性。药剂可用100倍~200倍肥皂液;合成洗衣粉50倍~100倍液;晶体敌百虫500倍~1000倍液。

3.4油茶尺蠖

食叶害虫,一年一代。结合垦复灭蛹。2月~3月捕蛾刮卵(卵产在树干阴凹面)。对2、3龄前幼虫,喷50%二溴乳剂1000倍液或90%的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

参考文献:

[1]陈福,张涌,任明,贾代顺,张林涛,陆有界,陈金明,顾明东.油茶嫁接种苗繁育技术[J].中国果菜,2008(01)

[2]罗健,陈永忠,彭邵锋,杨正华.油茶低产林改造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2012(05)

第8篇:根部嫁接法范文

关键词:牡丹;栽培;养护;病虫害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系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落叶小灌木,花大形美色艳、雍容华贵,被誉为“花中之王”,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应用于城市绿地中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基于此,渭河流域下游咸阳湖景区于2008年秋季从山东菏泽牡丹基地引进了一批中原牡丹进行露地栽培,共计3万余株46个品种,建成了21.33hm2牡丹专类园。这些品种基本上以大胡红、肉芙蓉、银红巧对、洛阳红、乌龙捧盛、大棕紫、葛巾紫、朱砂垒、锦绣球、赵粉、桃花飞雪、大金粉、香玉、豆绿、金贵飘香、冠世墨玉、花二乔等为主。 5年来,经过咸阳湖绿化技工的精心养护,园内牡丹植株旺实、健壮,叶片油绿肥厚,每到4月中旬,湖边牡丹竞相开放,为景区绿地锦上添花,让市民足不出城便能欣赏到花中皇后。

1 生态特性及繁殖方式

1.1 生态特性

牡丹原产山野,为肉质深根植物,宜冷畏热、喜燥恶湿。栽植牡丹宜选择高燥、向阳、不积水的肥沃沙质壤土,土壤pH值不宜超过8.2。牡丹植株有高有矮、有直有斜,其长势分为5型:矮生型、疏散型、开张型、直立型和独树型。牡丹叶片互生,俗称“三杈九顶”,叶片有长有短、有大有小、有圆有尖、有厚有薄。牡丹花大形美色艳,有单瓣、重瓣、千瓣之分。牡丹根据花朵的形态和雌蕊变化情况分为6型: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平头型、皇冠型、绣球型。花色有黄、红、兰、白、黑、绿、紫、粉、复色等,艳丽多姿。我国既是牡丹野生种的原产中心,又是牡丹园艺品种的栽培中心,其主要以菏泽的中原牡丹最为广泛和有名[1]。

1.2 繁殖方法

牡丹常用分株、播种、嫁接法繁殖[2]。分株简单易行,牡丹分株多在9月下旬(秋分)至10月上旬(寒露)期间进行,分株一般将4~5年生的牡丹植株挖出去土,按自然生长势从其根部“五花头”处分株,每株需带有部分细根,植株壮、芽子多的分株多,否则分株就少。牡丹分株后即可栽植,渭河流域下游地区常流传一句话“七芍药、八牡丹”,指的就是牡丹一般在农历的8月15日左右栽植,地温在18~23 ℃为宜。过早温度高,土壤湿度大,容易引起烂根或秋发;过晚则新生根系少,翌年生长势弱,易受病虫害侵袭。11月上旬(立冬)之后,不宜再栽植牡丹。牡丹栽植不可过深或过浅,应以上次起苗痕迹为准,过深,叶子发黄,植株发育不旺,根部容易霉烂;过浅,根茎易,风吹日晒,发根较少,植株生长枯弱,甚至死亡。栽植密度为行距40~60cm, 1000株/667m2。

2 牡丹栽培管理

2.1 立地条件

咸阳湖绿地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分明,气候温和,春季干旱,夏秋多雨,年平均降水量545mm,年平均气温13.9℃。1月份平均最低温度为4.8℃,7月份平均最高温度为31.1℃,无霜期218天,年光照时数2175小时,pH值稍大于8.2,栽植区内土层深厚,为渭河河床沉积而成的沙质壤土,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相对湿度较大[3]。此区内气候立地条件,理论上较适宜牡丹的栽植。

2.2 栽植

牡丹定植前,应仔细检查根系,剪除病、虫、残根,整株用甲基异硫磷1000倍液、绿亨一号3000倍液和ABT1号生根剂浸泡3分钟,然后定植。

咸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4.8℃和31.1℃范围内,可以满足牡丹开花的低温需求。我们选择景区阳面水岸河滩沙坡地一带栽植牡丹,有利排水防涝。为更好地改良土壤,栽植前,667m2撒施充分腐熟的油渣150kg作底肥增加肥力,过磷酸钙100kg改良土壤pH值,呋喃丹10kg预防地下害虫,多菌灵3kg用于杀菌,以上肥料和药品均匀混合,撒施地中,然后深翻60cm,于牡丹栽植前10天,旋耕机或人工整平待植。栽植前墒情适中,土壤含水量在20%~30%,按照预定的行株距,先挖穴,穴的大小以30~50cm见方,深度为40~50cm为宜,然后把牡丹苗放在穴内,使根系分布均匀舒展,向四周垂下,填土至半穴时,用手轻提苗子,使根颈“五花头”与地面持平为宜。土填满后,用木棍轻轻捣实,立即浇1次压根水,促使牡丹生根。待土壤见干见湿时,即可松土保墒。

咸阳湖景区在栽植牡丹时,由于雨季耽误,部分牡丹不得已于10月下旬地温不足15 ℃时栽植,为保证成活,栽植前除采用ABT1号生根剂浸泡根系,栽植后堆土并用地膜覆盖,次年2月中旬天气转暖时揭除,由于措施得当,牡丹发芽正常,长势良好。

2.3 牡丹的养护管理

2.3.1 施肥。牡丹喜肥,每年施3次肥[4]。3月底4月初,开花前半个月时施1次追肥,即花前肥,这时枝叶刚刚伸展,花蕾膨大,及时施肥可以补充根内及枝条内原有养分消耗或不足。第2次在牡丹花凋谢后增施1次复合肥,即花后肥。7~8月高温酷热期、12月~翌年2月低温期,均不宜施肥。第3次应在立秋后、立冬前施有机追肥1次,有机肥可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促进花芽分化,为翌年开花打好基础。

渭河流域下游地区牡丹地施追肥以菜籽油渣、棉籽油渣等有机肥为主,施用前挖坑发酵,充分腐熟,667m2施用150kg,行间开沟,施后填埋。化肥一般以过磷酸钙、硫酸钾复合肥、磷酸二铵、硫酸亚铁为主,不宜使用尿素、碳酸氢铵等含氮量高的化肥。667m2施25~50kg,施用含氮类化肥不宜超过8~12kg。

叶面喷肥也是牡丹施肥的主要部分,一般花蕾施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有助杀菌,叶面喷施硫酸亚铁有利于防止牡丹缺铁性黄化病[5]。

2.3.2 浇水。牡丹肉质根系,抗旱能力强,一般不用浇水。如春旱时间较长,可浇1次水,但浇水一浇要在吐蕾之前浇,否则,导致花期缩短,观赏性降低;开花后,5~7月份,渭河下游地区较干旱需浇1~2次水;8~10月份,则要注意防涝排水。冬季干旱时需要浇1次越冬水。夏季正午阳光过于强烈,要用遮阳网适度遮阳,防止叶片灼热[6]。

2.3.3 中耕除草。牡丹地应经常保持疏松、无草状态,雨后及时锄地松土,每年锄地次数应在5次以上,以浅锄为主,深度不超过5cm,俗称“春天锄一犁,夏天划破皮”,冬季应远离根系深翻1次。牡丹园禁用除草剂,使用不当,会伤及肉质根系,影响牡丹生长,导致植株死亡。

2.3.4 整形修剪。从咸阳湖牡丹园的养护经验来看,牡丹的整形修剪一般每年进行3次,第1次在3月中旬进行,主要是拿芽定股,即牡丹芽长至8cm左右,花蕾直径约1.5cm左右,每株选留5~7个空间布局合理的健壮老枝[7],每枝留1个花芽,多余侧芽全部摘除;疏除过多的花蕾,使其养分集中供应主蕾;及时去掉根部萌蘖芽,必要时也可保留1~2个用于弱株的分蘖或其他接穗用,此轮修剪在于使牡丹地上部分枝叶与地下部分根系保持平衡;第2次修剪在花后,将残花及花梗及时剪除,以减少养分消耗;第3次修剪在落叶后的10~11月份,剪除枯枝、枯叶,并集中烧掉,以消灭病原菌,彻底清园。

3 牡丹的病虫害防治

3.1 虫害

咸阳湖景区发现的牡丹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和地老虎,重点危害牡丹根茎部,地上植株表现为叶片发黄,重者整株死亡。可选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5%甲基乙硫磷颗粒剂,于3月份施用,667m2撒施10~15kg,然后翻耕松土,浇水,效果较好。牡丹的地上害虫主要为吹绵蚧或粉蚧,这2年发现很多。一般于4月底喷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液,或于8月底喷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效果良好。

3.2 病害

牡丹的主要病害是根腐病、 红斑病、缺铁性黄叶病[8],主要在夏季较多。根腐病、红斑病在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即可治愈。8月中下旬,杀菌剂中可混入氯氰菌酯等杀虫剂,以同时消灭虫害,避免蛀食花芽和枝条。缺铁性黄叶病,由缺铁引起,发病时叶脉间失绿,严重时全叶黄化,部分坏死。咸阳湖景区土壤偏碱,铁元素利用率低,更易诱发此病。发病时应对病株喷施0.1%~0.2%的硫酸亚铁溶液,7~10天1次,连续2~3次,效果显著。也可在基肥中掺入硫酸亚铁,增加铁离子的活性。对碱性较大的土壤,可施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等生理酸性肥料,及时改良土壤。

4 结语

此次引种栽培46个品种、3万余株中原牡丹,成活率超过95%,越夏成活率达100%。经过5年的养护,牡丹在渭河流域下游地区表现良好,实践证明,该区栽培牡丹具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只要养护方法得当,观赏价值、社会效益都会非常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进行大面积引种栽培推广,以丰富绿化内涵、提升绿地档次、优化城市品位。(收稿:2013-02-20)

参考文献:

[1]张桂荣.中原牡丹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23):9965-9966.

[2]高志明,王雁,王莲英. 牡丹、芍药繁殖与育苗研究现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 (4):75-79.

[3]李娟利. 浅谈咸阳湖景观规划设计[J].陕西市政,2007(4):46-47.

[4]李玉平.陕西省宝鸡市牡丹的栽培技术与管理[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9):188-189.

[5] 陈琦. 牡丹栽培与繁殖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3)63-64,66.

[6]廖吉林. 浅谈牡丹的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6(7):30-31.

相关文章阅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