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经济建设范文

城市经济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经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经济建设

第1篇:城市经济建设范文

一、 CES生产函数介绍

CES生产函数,即固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constant elasticityof substitution production function,一般形式F(x1, x2) = A*(a0+a1*x1b+a2*x2b)1/b。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F(x1, x2) =x1+x2

CES生产函数中有三个重要的参数A,α和ρ,每个参数都有丰富的经济学含义,参数的大小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和资本使用效率也有重要的意义。A是最常见的"希克斯中性"的技术进步参数,记技术进步率GA^AA==&.根据Solow(1957)所有导致"生产函数移动"的因素都可以视为技术变化,这不仅包括各种狭义的技术创新,也可以包括制度变革,体制改革等广义的技术进步。显然,A上升将导致人均资本投入不变时产出的增加,可以理解为社会整体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因此在经济增长文献中,经常用技术进步参数A(或技术进步率g)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要素。α为资本产出弹性参数(或资本收入份额数,10

二、 城市经济的特点

城市经济(urban economy)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地区经济。中国西部的中小城市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辐射作用小,远远落后于东部城市。中国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城市供给的差距、城市发展质量的差距、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因此,推动西部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把西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社会主义使城市经济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城市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有计划发展的经济,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大力发展原有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又新建了一批工商业城市。到1985年,全国设市建制的城市达到324个,其城市总人口(不包括市辖县)达到 21228万。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村,推动广大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农村则以自己的农副产品供应城市,支持城市的社会主义建设。城乡之间建立了平等互利的经济联系,走上了共同繁荣的道路,从而,为最终消灭城乡差别逐步创造条件。

三、 利用CES对城市经济进行建模

由于城市建设具有外部性, 除了直接拉动经济增长, 还存在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 而综合测定城市建设投资拉动城市经济增长, 需要把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与由投资引起的消费增长进而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结合起来。但是, 目前还没有建设投资所创造全部产出的系统的统计资料, 因此, 测定城建投资的经济拉动作用具有一定难度。城市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地, 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基本生产要素经过组合和生产加工形成城市的整体经济效益。如果把城市看成一个综合性的生产单位, 它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投人, 最终创造出产值。人们通常用C-D生产函数分析投人产出效益。但是目前没有城市建设投资所创造的全部产出价值量的统计资料, C-D函数也无法从总产出中分离出建设投资的份额。为此, 考虑采用二级生产函数的形式来克服上述困难。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与数学家柯布合作, 提出了著名的C-D生产函数。年期, , 和四位学者在此基础上, 提出常数替代弹性, C-D生产函数模型, 简称CES。在中, 不同研究对象, 或同一对象不同的样本区间, 其要素替代弹性不同, 所以, 比C-D生产函数更接近实际。在生产函数中, 如果替代参数的估计值等于, 则要素替代弹性的估计值为, 此时生产函数退化为C-D生产函数。根据CES生产函数, 在1967年提出了二级生产函数理论。

把城市看作一定空间地域上的生产单位, 通过资源投人, 最终得到产出GDP。假设城市的产出GDP是由投人的资本和劳动力生产要素所形成, 为研究需要和计算简便, 将城市土地也看作一种资本。建立城市建设投资的二级CES生产函数。模型所包含变量和参数的含义如下K:城市的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价城市非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年末形成的资产净值凡城市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年末形成的资产净值。L:城市的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城市的年末非建设社会劳动者人数, 城市的年末建设社会劳动者人数。由上述方程可以看出,在城市发展中, 技术进步对东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比较大, 对中部城市有一定作用, 而西部城市中技术贡献的作用小, 主要还靠资金和劳动力的投人, 生产的发展更多地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人的增加, 属外延扩大再生产。我国东部和中部城市有一定的规模效益, 即生产成果扩大的倍数大于劳动力和资本投人增长的倍数, 经济增长除了要素投人的作用外, 还有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也说明当前我国东部城市与中部城市、西部城市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果说东部城市和部分中部城市已经进人一定程度集约化经营发展阶段的话, 部分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还处于相对粗放、分散发展时期。

五、结论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渐成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CGE模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贸易、财政、资源环境、收入分配与贫困、公共卫生与健康等众多领域,在政府政策制定和商界战略分析方面发挥着作用,影响颇广。对于应用经济学者而言,CGE模型以其独特的分析魅力引人入胜。融合现代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相关思想的CGE模型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为人们展示了经济分析中一个充满挑战的全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张德群,关为泓,吕康娟,关柯. 不同规模城市的建设投资优化配置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 马树才,李华,袁国敏 ,韩云虹.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测算研究[J]. 统计研究,

[3] 吴立群. 试论新时期城市建设投资模式[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0, (12) .

[4] 严忠,江海峰. CES生产函数及其运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09) .

[5] 关为泓,吕康娟,关柯. 论城市建设投资的非均衡增长[J]. 建筑科学, 2004, (06) .

第2篇:城市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杨志峰等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 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4 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

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2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

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3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2):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4).

[8]李赶顺,张玉柯,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9]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8.

第3篇:城市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 城市新区 建设开发模式 区域经济学

一、前言

区域经济学又名空间经济学或城市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其强调从经济学角度强化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而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是指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所有参与的机构、群体在权利义务职责等方面分配的总和。由此可见,将区域经济学应用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发展不平衡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与平衡发展理论对立,强调当区域内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相关资源时,要放弃平衡增长,而选择先对部分产业进行投资,而其他的部分要利用投资部分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后续逐渐发展,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其所处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虽整体一段时间内较稳定,但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所以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要以不均衡理论为基础开展。例如,其建设目标虽表现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三个方面,并强调三方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但城市新区的特殊性决定,其短期内必须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而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作为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1]

通过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城市居民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会逐渐产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城市居民的素养会在宣传教育等宣传手段的促使下提升,推动社会进步。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城市居民的素养、精神文明水平都会明显提升,社会治安将逐渐稳定,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劳动力水平等都得到改善,会反过来推动城市新区经济的增长。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城市整体面貌的改善可以使城市新区的市场效应加大,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也会推动城市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总体目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而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对其据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三者互为动力又互为制约,遵循了区域经济学中的不平衡理论,而且完全符合其关联效应的要求。[2]

三、基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所有产品都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而工业各部门、工业产品都处于一定发展阶段;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又名产业区域转移理论,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当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供给、市场供求等因素发生变化时,为了持续发展需要在地域上进行转移,由此可见其强调产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率。当主导产业处于创新阶段,其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此时产业整体处于悬浮的高梯度阶段,城市新区建设开发初期阶段,其所包含的所有产业都处于创新阶段,所以其整体都应处于不稳定的高梯度状态。[3]

为在短时间内实现区域内产业的稳定发展,其要遵循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将适合在城市新区发展的产业引入,因为主导产业不仅关系到城市新区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分配水平,甚至对城市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首先应确定并积极引进主导产业,城市新区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必须处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位置,通过对其开发和深化可能直接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而且其自身具有客观的上升空间和市场影响力,另外,其对于区域分工中也要占有明显的优势,通过主导产业可以提升城市新区的社会影响力,使其在城区经济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可观的比较利益,总结上述对城市新区主导产业的要求可以发现,主导产业自身必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产业的关联性和连续性都要比较理想,除此之外,主导产业的产业链覆盖的范围必须广,如果将区域内的瓶颈产业引入城市新区,将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要考虑将城市新区内部存在的不符合城市新区产业需求的产业向外引出,优化内部产业结构,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使城市新区的整体逐渐稳定,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政府出于主导地位。

四、基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生产要素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一直被视为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础,可见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强调区域内要实现完全的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受多重因素制约不可能实现,所以经济增长要通过一个或多个增长中心的不断增强,逐渐向周围区域或领域扩展,而增长中心即增长极,由此可见,区域内增长极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其未来发展水平和趋势。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可能实现平衡发展,所以应采用增长极理论,将区域内少数条件相对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视为增长极,并利用增长极自身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城市新区其他领域的发展,所谓极化效应,即区域内资金、技术、人才等有效生产资源以极点为中心进行集聚,极化效应有利于某领域综合实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地挖掘区域内的发展潜力,使其抗风险能力增强,而扩散效应即增长极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其高水平的生产要素会向周围进行扩散,以此带动周围区域或领域的发展。[4]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阶段其各项生产要素相对不成熟,所以此时极化效应占主导,使城市新区的潜力被最大程度的挖掘,而在城市新区逐渐发展并日趋成熟的过程中,扩散效应将取代极化效应占据主导,使城市新区的整体都得到发展,以此吸引更多的外部有效生产资料涌入城市新区,这就决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城市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初期,中央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充分挖掘其极化效应,使其得到快速发展,而地方政府应适当的对其控制,防止其资源外流。城市新区发展阶段,中央政府要在政策上对城市新区放松,使地方政府有更大的权利范围进行区域内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使城市新区的整体形象不断丰满,以增强对外部资金、人才等有效生产资料的吸引力,促使城市新区持久发展。

五、结论

城市新区作为老城区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必须与老城区保持高度一致,利用可用空间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完善或扩宽老城区的城市功能,如果其建设开发模式与老城区出现冲突将会导致投入使用的新城区与老城区在功能、资源、经济行为等方面出现混乱,严重阻碍城市发展。

(作者单位为交通银行柳州分行)

[作者简介:江岩(1984―),女,湖北郧县人,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梁宏志.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01(08):1-3.

[2] 梁宏志.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城市经营论[J].当代经济,2010,02(14): 48-49.

第4篇:城市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对策

1. 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基本概况

统筹城乡经济建设,是指在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对工业和农业、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统筹建筑,使城乡协调发展。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在党的上,国家明确提出了对农民问题的基本原则:不仅在经济上确保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在政治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民利。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纷纷致力于农村经济建设和改革,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还有将近一亿的贫穷和半贫穷人口,并且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很大比例。农村人口多,土地少,农业结构的调整周期长,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外出打工的现象尤为明显,这些因素大大阻碍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城乡差距十分悬殊,并且还在不断扩大。为此,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一义务教育体系,逐步推进税收城乡一体化。积极建设统一良好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按居住地登记的新型户籍制度;建立新型行政管理制度,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成为时展的必经趋势[1]。

2. 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单一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改善,城乡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城乡第二、第三产业差距悬殊。国家对于三农投入不足,农村的基础设施如水、电、通讯、文化等等远远低于城市水平。

2.2政府投入和支持的力度不够以前,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时,总是将农村内部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首位,这种方式分离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联系,将三农问题进行孤立的进行研究和解决,结果导致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不能实现良好转换,从而给三农问题加深了难度与困难。此外,农村的金融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比城市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统筹解决。通过一定的投入,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2]。

2.3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化进程滞后现阶段,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在经济发展中,农村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农村也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努力向城市化靠弄。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受到诸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化的进程缓慢。

3. 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3.1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在城乡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统筹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城乡经济建设之间的产业发展是有很大联系的,产业发展的依存度高,其经济发展也具有很大的活力。在调整产业机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乡经济建设要做好合理分工,统筹城乡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城市要加大产业升级的步伐,另一方面,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通过设备转移、兼并联合、建立子公司和加工厂等等方式,将城市化元素逐步转移到农村。另外,农村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自主开发经济潜力,例如建设农家乐旅游区、试验田等等,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促进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3.2加大支持力度,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很大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需要将资金投放倾向农村的经济建设中,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文化教育等范围的投入,提高农村的科技水平,深化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对于农村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政府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对农村经济建设各方面的投入均要纳入财政支出的范围,加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3]。

3.3加强制度建设,统筹城乡制度环境一方面,统筹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一种人口管理的制度,它承载着许多社会功能。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不同定位,体现的不仅仅是职业上的不同,也是对人们经济和社会身份的区分。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不是简单放宽对农民进城的数量限制,需要改革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完善城乡之间的就业制度和保障制度。另一方面,统筹农业保险制度。最大限度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力保障,不断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4.结语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主流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建设成为其不可忽视的一环。针对现阶段城乡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快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的进程。相信通过调整城乡结构、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加快城乡制度建设,城乡经济建设将会迎来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第5篇:城市经济建设范文

论文摘要: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突出战略重点、改境方面去探索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

各类新型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全球化大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内在动因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必将成为引领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乃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审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分重要。因此,深入研究成渝经济区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系,积极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功能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的行政边界在淡化,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疆界却在延展。城市渗透到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著名城市学家沙森提出了全球城市理论。他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比较中处在弱势地位,这个国家的国力就不好体现。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成都、重庆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20多个市州级城市是该区域的中,蹴,这些城市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因此,在加快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中,应注重区域性中,建设。

所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具有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它通常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范围,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上述区域中,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遂宁、绵阳、德阳、南充、乐山、达州、攀枝花、江津、万州等城市都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这些支撑点与成渝两大核心城市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两大核心城市形成多元互补关系,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构建成渝经济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从区域陛中,市的功能看,主要体现在:一是聚集功能。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聚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地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聚集效应是—种全~-f2,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城市化推进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见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性中、每茈市聚集功能,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二是扩散功能。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生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喷上有—种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怵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名目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聚集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聚集效应。同时,扩散是为了进—步增强聚集的功能。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聚集力进—步增加。区域l生中心訇制能具有明显的外部联系性,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区域性中,建设,发挥其扩散功能,增强廊俞经济区所涵盖的各城市间的联系性和整体实力。

二、积栖探索建设区蝎生中心城市的有嗵弪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层面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柿隹作一个描述,那么它应该包括:快捷的交通、迅达的通讯、良好环境、便捷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鲜明的特色、发展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多维的开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上,去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喊市的有径。

1.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它具有普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建设区域性中心败卉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避免和克服简单、片面倾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思想,它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对如何设计和建设区域性中,从战略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导向。因此,建设区域陛中,喊市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见点,牢固确立战略思维,把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区域性中心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

2.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学定位看,最基本的是要看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座城市能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终形成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它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因此,在建设区性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该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为城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的内在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力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中间包含着对文化发展滞后性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在推进区域,建设实践中,一方面要着力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强市。一是要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以地方法规硬性约束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硬实力建设相互仂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从面上确保“文化强市”的整体推进。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的文化态。要适应国情、市隋、市场和时展的要求,牢固确立文化战略思维,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切实把城市文化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4.突出战略重点,提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城市提升综合实力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包涵若干战略支撑点,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的重点。一是培育和发展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主导产业的聚集力和带动力,必然成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支撑点。二是建设区域性现代交通体系,切实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的联系。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既是建设区域性中,已城市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构建城市群,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建设现代交通体系作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来抓。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区域性中,市的综合承载功能。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加快的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既要注重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积极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四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促进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建设区域性中,市提供基础性保障。

第6篇:城市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空间环境;设计

现代化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实用性,还需要响应时展的号召,强化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使得城市文化在空间环境建设中有所体现。但是在实际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很多城市并没有达到人文要求,设计者过于强调空间环境的形式和构图,导致文化因素与人情因素被忽视。城市文化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协调空间形式和美化空间构图有较大的意义,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城市文化特征。

1城市文化特征

1.1地域性

由于人类在出现的时候,就是分地域的,在初期时,不同的人群之间是相互隔绝的,因此,其按照自身的生存等方式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所以,城市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1]。不同地域的城市文化,受到的自然环境影响存在差异,形成的景观文化特征也就各具特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这也是城市文化地域性的体现。在地域性的影响下,城市文化变得越来越稳定,还具有一定的传承性。

1.2包容性与选择性

在当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文化体现出了较强的包容性。任何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不能仅仅凭借内部成员创造并且传承的单一文化长久存活,因此必须要包容多样的文化形式,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文化自形成开始,就需要为了保护自身的内部文化对相关的制度进行选择。由于城市的发展需要不断进步,就需要保护内部文化,并且对外部侵略动机进行消除,因此,就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或者与之接近的价值观念进行利用,进而形成自身的独特的城市文化。

1.3多样性与连续性

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与连续性是在地域性、包容性和选择性的基础上形成并且体现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因子,与城市的历史积淀进行碰撞,使其能够形成形式多样且丰富的文化价值,因此城市文化就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城市文化处于不断的积累和传递之中,但并不是对原有的文化兼容并蓄,而是需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其中的有益部分,再进行选择和加工,促进城市文化系统的改良,使其能够不断优化。

1.4可视性

城市文化的可视性与时代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就当代城市来说,在发展过程中是抛弃了现代主义的极端理性主义和技术的。这种不断趋于感性化的文化发展,更加注重传统的回归,还添加了一定的艺术性和人情味,甚至从某些层面看,还具有乡土气息和大众化。但正是这种趋于感性的城市价值观发展,使得城市文化能够更多地运用于城市符号系统中,强化了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关系

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可以说是为了迎合某一群体对价值观去向与功能需求而进行的一项活动。这种活动的开展与城市文化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其中不同的元素有较大的关系。在进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城市文化为精神支柱,一旦其中缺乏城市文化精神,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就会缺乏感性特征。现代社会在发展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正在将城市文化往有序—无序—有序的方向转型,我国很多新兴城市在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使得城市文化富有更加独特的魅力。当然,社会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环境建设是离不开的,因此要加强城市的整体发展,增强城市形象,就需要将城市文化与空间环境设计进行有效融合,满足时展的需求。

3基于城市文化视角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分析

3.1体现人文关怀

3.1.1活动安全感

在进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活动安全感上。交通问题是现代社会带给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城市的中心区车辆拥挤,交通比较混乱。很多现代人处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城市空间环境中,在穿越商业街时会产生紧张的心理,影响购物等商业活动的开展。比如:水城威尼斯虽然用水面、船舶等形成了特殊的景观,能够聚焦人们的视觉感受。但是对于当地人而言,其还是更加喜欢在没有受到汽车威胁的城市空间当中穿过小街道。诸如此类的空间活动还有很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体现城市文化。城市建设需要以完善的步行道系统为主,在步行街、地下通道以及空中步道等,增强人们的活动安全感,强化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的文化体现。

3.1.2宜人的尺度

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迅速的过程中,开始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空间尺度就越来越小,给人一种压抑的心理。尺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体现城市空间环境的文化融合的。对于城市建设来说,要将城市文化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中,就需要采用内部空间尺寸的8倍~10倍设计外部空间。在这种尺度的空间环境设计中,会给人一种亲密和舒适的感觉[2]。在设计广场的时候,其高度不能超过邻近建筑物的2倍,否则就会使人感到空旷和分离,降低了聚合性。一旦广场的高度小于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之间就体现了较强的干涉性,过于封闭,违背了城市文化的内涵。

3.1.3完善的街道和广场

家具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需要在城市的可见处体现较强的人文关怀,进而增强城市文化的体现。城市空间环境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们开展社交活动过程中的便利性。对于公共空间来说,需要设置完善的街道和广场家具,售报摊、钟塔、休息座椅以及饮水台等的设计不仅能够使得人们在开展社交活动过程中的舒适感,还能够起到较好的装饰点缀作用。对于城市商业街区的空间环境设计,需要考虑到购物者的精神体验,留出足够的休息区,使其能够在闲暇之余进行交谈或者观赏街景,强化城市文化给人的精神感受。

3.2充分接近自然

3.2.1绿化城市

绿化在空间环境设计中有重要的作用。从生态上来讲,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从视觉上来说,又能够给人一种安静的气氛,对于现代城市建设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城市文化视角上来看,城市绿化能够增强城市的人文气息,达到城市与自然发展的和谐统一。比如:英国的牛津城市农场项目,在东部的佛罗伦萨公园建立了社区主导型城市农场,在这个区域中,人们可以种植蔬果并且开展社区活动等,使得城市建设具有独特的魅力,将当地人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这种城市文化体现地淋漓尽致。设计者在进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绿化环带、立体绿化以及庭院点绿。一方面能够保护建筑,减缓建筑物之间的不协调,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得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有接近自然的感觉,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活气息。

3.2.2水体

水体设计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水是城市的血脉,在城市空间环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利用水体进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其流动、聚散和渗透的特点,反映和反射建筑。在城市建筑中还可以将水以线条的形式在内部穿越,使得城市空间形成一个整体,强化水体环境的体现[3]。另外,还能够在建筑群体的中心设计喷水池、水幕等,形成视线或观赏的焦点。将水体作为城市文化与空间环境设计结合的元素,能够反映出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城市形象的多变性,丰富城市环境。

4结语

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开展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在考虑城市建筑功能性的同时,还需要保证人与自然以及文化体现的协调性,增强城市建设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倪军.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探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6):58-61.

[2]夏莹.中小城市文化广场的内部空间环境设计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0):120-121.

第7篇:城市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池州;生态经济城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54-04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和融入长三角的提出,沿江城市群在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沿海和沿江各省都明确将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沿江城市群与长三角发展的落差呈扩大趋势,这虽然有利于产业梯度转移,但也可能会延缓融入长三角的进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和生态压力将越来越大。池州市作为沿江城市之一,起步较晚,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的区域经济政策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在即将进行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极有可能将池州的大部分地区规划为限制开发区域或禁止开发区域,这就决定了池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战略选择必须与其他沿江城市有所不同。

一、池州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可行性

(一)生态经济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杨尼茨基(O.Yanitsky)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一定区域环境为出发点,构筑城市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在更深层次上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即城市与周围地区及乡村的关系,使城市生存空间、生产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实现自然与物质资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李京文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物种、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居民安居乐业的人类住区。在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即生态城市就是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想栖境。生态城市中“生态”二字,已不是狭义的生物学概念,它实际上恢复了“生态”的本意,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的含义;生态城市中的“城市”,也不是单纯指城市建成区,而是“区域市”,它强调城与乡的空间融合,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布局融合,城市与区域的生态融合。在生态城市中,自然融入城市,城市归于自然。

“生态经济城市”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比较理想的一种模式。城市的实质就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即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共同形成的复合系统,具有生态与经济的双重特征。所谓生态经济城市,就是一个具有经济型特质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地球上其它生物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相互依存,同时,与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经济―社会―生态全面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表现在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生态经济城市的模式既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追求生态美,又要追求经济繁荣,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城市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在建设城市环境,创建生态文明的同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进而实现区域内的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

(二)池州市情特点

池州市生态环境良好,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都非常丰富。1996年12月26日,国家环保局正式批准池州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1997年和199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其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16个地方试点地区之一和“地方21世纪议程能力建设项目重点实施单位”;2004年又成为安徽生态省建设的三大综合示范基地之一。

1.自然资源丰富

池州市总面积8 272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2%,总人口156.3万(2005年末),占全省总人口的2.41%,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丰富,因而人口与环境比较和谐。森林覆盖率高达57.5%(2005年末),林地面积占全省的1/8;淡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总量达到63.7亿立方米,占全省的11%,从而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池州市属于比较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雨热同季,生长期长,是安徽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年日照时数1 730~2 100小时,年平均气温16.1℃;年降水总量一般在1 400~2 100毫米之间。秸秆、薪柴、粪便等生物能源的利用潜力达到每年50万吨标准煤。

2.受保护面积较大,动植物种群资源繁多

共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各级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3%。共有各类植物千余种,各类动物430余种;目前拥有森林资源38.79万hm2,林木蓄积量达1 236万立方米,共有乔木1 0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2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50余种;共有野生中药材资源植物280科1 300多种,名贵药材10余种。

3.特色农产品生产已成气候

全市三县两区,山场770万亩,耕地128万亩,水面60万亩,特色农业发展较快。早在1915年“九华毛峰”和“黄石溪茶”双获巴拿马万国博会金奖,目前九华佛茶、黄石溪茶、肖坑茶、剑兰春茶、润思茶、富硒茶、仙寓香芽茶、雾里清茶已畅销国内外。已形成升金湖、白沙湖、黄泥湖、童埠圩、十八索五大水产精养基地,秋浦花鳜、有核珍珠、甲鱼、螃蟹、青虾等已成气候;三元杂交猪、皖南土鸡、大棚鸭已成规模;中药材门类齐全,有国家一级药材杜仲、厚朴、枣皮、山栀、党参、黄连、海金沙、野葫芦、野等;高山蔬菜、山野菜、食用菌分布广,品种多,生产量与日俱增;名贵产品繁多,有贵池西山焦枣、乌山石榴,石台甜玉米、薏仁米,东至雪藕、雷笋,青阳野生葛粉、苎麻、竹编、工艺品,九华山黄精、灵芝,等地方特色浓郁。

4.旅游资源丰富

池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跻身于中国最具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之列,境内以生态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品位高,优势突出。以九华山为中心,分布着大、小旅游区(点)300多个,其中有4处国家级旅游品牌: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际性佛教道场“莲花佛国”――九华山;被誉为“中国鹤湖”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有华东“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牯牛降;地处九华山麓幽深宁静的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5个2A级旅游区和4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省级风景名胜区齐山―秋浦仙境、石台溶洞群、东至大历山等名胜景点。

5.人文资源丰厚

1 400年前就作为州府建制的池州,拥有着以李白、杜牧、杜荀鹤等为代表的“诗文化”和以九华山为代表的“佛文化”,以贵池傩、青阳腔为代表的“傩文化”和“戏文化”等丰富文化遗存。

6.工业化程度低、污染少

建国以来,池州两撤三建,严重影响了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工业化进程,到2005年底,池州工业化率仅为24.1%。也正因如此,池州的工业起步较晚,产业布局比较合理,工业主要集中于沿江若干城镇,污染少,易于治理。

良好自然生态和丰富人文资源,使得池州生态与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比较和谐。池州市情使其经济社会发展走生态化之路、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成为可能。

二、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生态经济城市

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推进工业的生态转型,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池州市的立市之本。

(一)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产系统。它以保持和改善该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总体规划的主导思想,合理地安排生产结构和产品布局,努力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和多次利用,以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它原材料的输入,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输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的综合性效果,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池州市丰富独特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方面要求协调好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为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池州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但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农业有一定的基础。因此,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通过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将池州市建成“长三角”经济带上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要以青山碧水为本,走绿色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要树立“生态大农业”的思想,注重科技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型农业和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推广应用持续农业、生态农业和害虫综合防治等先进的耕作管理方法,例如,采用缓效肥料,对土壤和水源的检测及对害虫的生物防治等,从而使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逐渐减小。在开展生态种植业开发、生态林业合理开发、水资源综合治理利用、生态渔业开发、生态畜牧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等生态农业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农业区(点)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农业区的污染和破坏。

2.建立生态农业立体利用模式,发展节能立体生态农业

池州市山区面积较大,人口较少,可耕地也较少,但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系统呈多样化的特征,土地合理利用的潜力较大。可以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和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建立有效的生态模式,促进生态大农业的发展,以降低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从而减轻对农田和农产品污染,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目的。要建立多种有效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为目标的农田生态建设模式;以经果林建设为主的农林复合系统建设模式;以“沼气生态农业”综合利用为结合点的大农业生产模式等。此外,要根据山顶、山腰、坡地和谷地不同生态部位的资源和环境特点,合理穿插布局,各得其宜。

3.结合本地传统特色农业,开发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池州历史上就是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除了传统特色农产品外,还培育出诸如秋浦花鳜、皖南土鸡、九华佛茶等为代表的绿色农副产品,全市有17万亩茶园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37种农产品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应遵循“注重特色、先易后难、稳步发展、建立基地、开发市场”的原则,做好区域规划,确定开发品种。重点发展茶叶、水产品、中草药、无公害蔬菜、山野菜、黄精、畜禽养殖等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精深加工业,扩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比重。把池州打造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成长三角地区的菜园子和后花园。

4.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约束下,通过种、养、植、深加工、农工贸并举、产加销一条龙的形式,促使生态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群体,逐步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使农业走上一条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生态动态平衡轨道,促进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池州市可以围绕优质粮油、棉花、茶叶、特色水产、畜牧、茧丝绸、蔬菜、经果林(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培育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开发、加工增值、规模拓展和带动农户的能力,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在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利用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通过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方向、多形式、系统化、科学化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就业培训,普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保证;其次,要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系,这是农产品转化为商品、实现价值转化的必然措施;还有,要利用现代物理化学技术延长并保持农产品原有的色、香、味,保鲜是生产、商品化、消费、加工的最基本产业。

(二)构建生态工业体系

所谓生态工业,就是根据工业生态学基本原理建立的、符合生态系统环境承载能力、物质能量高效组合利用以及工业生态功能稳定协调的新兴工业组合和发展形态。发展生态工业是以在企业内部开展清洁生产为突破口,以工业园为依托,构建生态产业链。

1.建设生态企业

企业是工业发展的最基本单元,生态企业是整个生态工业系统的基础单元。建设生态企业就要通过在企业内部实施清洁生产的方式推动生态化建设,是在一个企业内按照区域的生态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产出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有机体。清洁生产主要是通过能源、生产过程、产品等三个方面来加以控制,实现更有效地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和余热,大大减少企业对周围环境的排污数量,不断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池州市加快工业企业的生态转型,一方面要立足于当地的自然资源,以传统农业生产为基础,运用各种高新和生态技术,逐步扩大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的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实现种植―加工―贸易一条龙。另一方面,要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对现有企业加大生态化改造力度,实现“一控双达标”,使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实现再生与循环利用。同时,对新开工项目,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鼓励企业积极争取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论证,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尤其对矿产采掘业,要采取以新代老、以大代小等方式,实施矿山综合整治,整合资源,实施规模开采、深度加工,使矿产采掘业迈上集约化、绿色化发展轨道。

2.规划建设生态工业园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构建产业生态链,使园区内形成共生的企业群落。池州市由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尚在起步阶段,所以,首先要抓好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工作,重点是确定主要的工业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突出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市域资源优势发挥,充分利用池州九华发电有限公司、池州海螺集团、池州有色金属(集团)、东至华泰化学公司、新赛德化工有限公司等现有骨干企业,打造能源、建材、有色金属加工和化工等四大工业基地,利用产业链接技术和能量梯级利用技术,确定相应的生态工业链,培育清洁循环型“绿色产业”,形成沿江基础产业带。在此基础上提出入园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并对今后的入园项目制定详细的入园指南。通过物质循环、能源利用、设施共享、信息传递等把区域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或公司组织起来,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引进技术,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资源的加工链尽量延伸,如自然资源―初级加工品―次级加工品―次级深加工品―高级深加工产品―最终产品―人类消费―微生物分解物―自然资源,从而既达到资源价值增值,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发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欣赏和研究自然、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根据池州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可划分为四大生态旅游区:一是大九华圣境生态旅游功能区,位于池州市的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青阳县全境和九华山风景区,以佛教文化为主要特色;二是秋浦仙境生态旅游功能区,位于池州市的东部地区,主要为秋浦河、清溪河流域范围,涵盖整个贵池区,以山水文化为特色;三是牯牛降生态旅游功能区,位于池州市的南部地区,属于皖南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原始的自然山水见长;四是尧舜圣境生态旅游功能区,位于池州市的西部地区,主要包括东至县全境,以文化古迹和明清古镇为特色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成败的关键在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池州应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池州的实际情况,立足池州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重点开发森林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亚热带动植物观赏游、生态乡村旅游、登山探险游、野外生存体验游、漂流旅游、文化生态考察游等专项旅游产品。

1.产业生态旅游

依托池州市工业、农业等产业特色发展产业生态旅游,通过开展生态产业生产流程观光、产业生产体验、生态产品购物、生态产业生产知识咨询与教育,进一步拓展池州旅游资源,推动本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建设。旅游区观光农业以林场、生态茶园、无公害果园、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主。近期可重点开发天方集团生态茶业、贵池谷潭湖农业科技示范园、东至龙泉生态茶园、石台新中及贵池肖坑省级生态村等为主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工业旅游可重点开发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至玩具城、海螺集团等生态旅游项目。

2.自然生态观光旅游

积极发展以认识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为内容的生态旅游,重点推出森林生态游、动植物观赏游、自然保护区观光游等专项旅游内容。扶持和规范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使之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承受能力和具体环境特点,分区管理,合理建设旅游设施、景点,设计好旅游线路。可重点开发牯牛降、升金湖等自然生态旅游线路。

3.文化生态探秘旅游

池州的佛教文化、山水文化发达,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秋浦河被誉为是一条流淌着诗的河,杏花村被誉为千古诗村。依托自然山水与文化和谐融合的资源优势,体现天人合一,开发文化生态探秘游。

4.生态科普教育旅游

把旅游与科研和教育紧密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试验基地对游客和市民开放,发挥旅游的科普和教育功能,发展青少年科学旅游,提高科学普及和国民素质。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旅游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 兰世惠,杨绍安.论生态城市建设[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 李京文.建设生态经济城市[EB].http://news.省略/system/2006/07/03/001347037.shtml

[3] 翟英,朱恒学.人口与生态经济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5,(4).

[4] 胡宏祥,马友华,洪天球,王强.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建设[J].中国农业通报,2005,(11).

[5] 陈保平,沈朱飞,陆健健.池州市生态农业建设状况及其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

[6] 刘明,郭朋勃.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区周边节能立体生态农业[J].陕西林业,2006,(2).

[7] 刘炜,陈景新.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6,(7).

[8] 张留霞,张华星,杨海真.建设苏州市生态工业体系的策略[J].江苏环境科技,2005,(1).

[9] 梁歆梧.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决策咨询通讯,2006,(3).

The Approach to Build Chizhou into an Eco-economic City

YANG Gui-gen

(School of CPC in Chizhou,Chizhou 247100,China)

第8篇:城市经济建设范文

(1)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径流污水是我国城市污水的主要来源。其中,以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居首位。工业日常污水包括大量高腐蚀性且难化的废水,在比较发达的城市,工业污水的排放量是巨大的。生活污水来源于商业区卫生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家庭卫生设施。这些设施中产生的粪便和洗涤污水流至地下污水区域。城市径流污水,成分较复杂且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城市污水未得到及时的处理,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园林绿化落后。园林绿化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它对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园林绿化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减少城市噪声和大气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很多城市对园林建设不重视,而对高档商品房和居民住宅过度强调,因此往往会出现公共绿地不足且不够集中的现象,导致居住地密集,使得城市的绿化空间和绿化范围被严重缩减了。

(3)城市生活垃圾未得到及时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未得到及时处理,是目前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城市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产生了较多的生活的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包括:餐饮服务业中产生的垃圾、生活垃圾和商场垃圾,这些垃圾的日产量很多,一旦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将会给城市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处理生活垃圾。

2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应对措施

(1)建立城市污水和垃圾的处理机制。应建立健全城市污水和垃圾的处理机制,将经营制度进行落实和完善,对各级城市建设运营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制定优惠政策和节能措施。鼓励相关单位和部门在城市环境的建设过程中,使用新型的绿色建筑产品和建筑技术。建立健全建设、运营和服务的政府监管体制,以促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

(2)提高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具有紧密的联系,每一位城市居民既有义务,也有责任。因此,提升人们的认识,是十分有必要的。提升人们对环境工程建设的认识,对城市环境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环境工程的建设,想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就要让人们认识到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听取市民的意见,促进建设的发展。

(3)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政府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积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和任务,将城市环境工程建设施工落到实处,抓紧环境工程建设的责任、项目、规划和资金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合理解决规划、环评、立项和土地等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对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引导与监督,科学地规划和建设城市环保的基础设施。综合考核和评比各个部门的工作,形成有效的科学制度。

(4)加强社会各界的投资。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提供财力支持,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投资。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城市环境建设中,以促进我国城市环境建设速度的加快。应鼓励社会各界对城市环境工程建设进行投资,促进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良性运转。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对建立有效的引导体制,加强对城市建设中的积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和鼓励,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3结语

第9篇:城市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数字城市;网络;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94

建设“数字城市”是新型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它本质上是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完整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即积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与乡镇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应用系统和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为了满足政府各部门、企业、公众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服务的需要,要立足于吴川市目前已建成的网络支撑环境为基础,采用稳定、成熟、高效、安全的通信技术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整合现有基础资源,进行扩充、改造和完善,建成统一的广域互联传输平台,实现从市、镇、街道的多级网络互联互通,为应用系统提供网络支持,保证吴川市的企业、单位之间网络互联的安全性、稳定性、拓展性。依托于政务网与互联网,构建吴川市数字城市的网络基础。

1 主要设计策略

支撑环境硬件平台应是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大容量数据存取的要求,支持大数据容量和能在复杂的运行环境里稳定、可靠地运行,支持对外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多用户高并发量的复杂空间数据访问,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系统具有相应的规避措施等。

2 网络架构设计

根据吴川市国土资源局网络现状,在保证和湛江市网络(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互联互通的前提下,考虑到多版本平台数据服务的应用,将吴川数据中心的网络环境规划为三部分,分别是公众服务区、政务网服务区、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区。网络分区结构如图1。

图1 网络分区结构

2.1 公众服务区

本网络区域连接互联网,不仅要求区域内的服务器能够调用湛江公众网平台的数据服务,而且服务器上部署的公众应用示范系统能对外提供服务。为保证该部分服务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出口边界须配备网络边界安全设备,本部份设计重点为保证出口线路带宽和网络质量的稳定。公众服务区网络拓扑图如图2:

图2 公众网服务区网络拓扑图

2.2 政务网服务区

本网络区域连接政务网,不仅要求区域内的服务器能够调用湛江政务网平台的数据服务,而且服务器上部署的政务应用示范系统能对吴川政府单位机构提供系统级的服务。为保证该部分服务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出口边界须配备网络边界安全设备,本部份设计重点为保证出口线路带宽和网络质量的稳定。政务网服务器网络拓扑图如图3:

图3 政务网服务区网络拓扑图

2.3 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区

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区与其他区域物理隔离,仅与作业工作站相联,进行基础地理数据的编辑更新等数据生产及存储。

3 网络宽带与硬件建设

吴川市国土资源局的网络信息化有一定的基础,该局域网与吴川市政务专网(指政务外网)相连,带宽为2兆光纤,与互联网连接带宽为20兆,能够满足当前国土资源办公需求。但考虑到数字吴川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供服务后,多用户并发访问的需要,政务网计划提高至20兆和公众网带宽升级到50兆以上。

本项目预期面向政府各部门的主体成果(未经保密处理的基础地理数据除外)运行在政务外网,面向公众用户的服务单独运行在互联网,由于涉及的用户众多,对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服务请求极为频繁,因此在网络设计首先考虑如何保证高可用性和提高数据访问效率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保证出口线路带宽和网络质量的稳定,因此在硬件环境方面需为政务外网和公众服务区网络搭建独立、配套的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及存储备份设备等硬件支撑环境。考虑项目运行后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系统配置必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满足自身升级与集群扩展的需要。

4 基础软件设计

基础软件的配置应能保障系统的广泛适应性,必须根据系统应用的技术架构体系作出适应配合,保证迅速实现各种异构平台之间的集成。基础软件的开放、高效和广泛的适应性,使复杂的业务和数据更容易的集成在一起,从而加速数字吴川的建设。

4.1 操作系统

目前国际主流的信息系统架构体系主要是J2EE和.NET两种,两种架构代表两种不同的技术体系。J2EE采用目前最符合开放性与标准化原则的技术,给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拓展空间,可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投资。.NET借助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无缝集成和运行时的高效率,同样占有相当一部分市场。

根据项目的数据库设计需求及网络地理信息服务需求,全部服务器配置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以提供强有力的稳定运行环境。

4.2 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包括关系数据库管理和文件数据管理,目前主流关系数据库管理平台主要有Oracle、DB2、Sysbase、SQL Server等。Oracle是目前公认的将空间数据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最有效的数据库管理平台,且其对海量数据的高性能处理能力和在世界IT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为Oracle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由于本项目涉及大量空间数据的管理,且数据托管在湛江市国土资源局,故采用数字湛江地理空间框架已有的Oracle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

4.3 基础软件逻辑层次

本系统中基础软件逻辑层次结构

系统层:提供操作系统

数据层:提供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服务中间件等

服务层:地理信息功能服务器端支持

应用层:地理信息数据调用、输出等

5 中心机房场地规划

主设备区:放置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局域网络设备、广域网络设备、配线架等。

配电区:放置UPS不间断电源、配电柜、电池柜(电池室放置1楼)。

气体消防区:消防瓶柜等。

空调新风区:放置精密空调设备、新风排风机。

监控室:机房环境监控、计算机网络管理等。

6 集中式网络部署

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吴川和湛江的网络互联互通,并对网络带宽应进行优化升级以达到支撑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示范应用系统运行的最佳效果。

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区主要运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吴川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维护管理。政务网服务区和公众网服务器主要运行应用示范系统。

7 结束语

吴川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促进吴川市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是数字中国、数字广东、数字湛江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一项公益事业。吴川市数字城市网络支撑环境是建设数字吴川的基础和核心,是一项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多部门的协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青虹宏.数字城市网络信息系统关键技术[J].重庆建筑,2004(02).

[2]韩志刚,钱乐祥,秦奋.数字城市集成建设的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