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经济的内涵范文

知识经济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经济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经济的内涵

第1篇:知识经济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产品质量质量管理顾客满意度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产品质量又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随着人们质量意识的增强,质量战略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并纷纷把质量管理视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有效手段。然而,产品质量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着的概念,其内涵的丰富和完善,必然伴随质量管理从目标到内容的积极调整。因此,准确把握产品质量与质量管理的理论界定,又是企业实施质量战略的前提。

一、“产品质,”概念的形成与演进

产品质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应该说,自从有了商品生产,质量的概念也就随之出现了。人们对质量的认识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首先,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属性,并且商品的价值实现是商品使用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因为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换,只有在价值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将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才能实现商品的惊险“跳跃”。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最终目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人们需求的满足程度就构成了商品质量的高低。依此为线索,不同学者对产品质量的定义作过积极探索。例如,美国学者曾认为,既然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或多种需要的特性,那么,产品质量就可界定为“产品满足特定用户要求的一切性能的总和”,即产品质量是其使用价值的体现。由于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用途,因此不同产品所固有的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特性,又称为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构成了产品质量的载体,反过来,产品质量又是质量特性的综合表现。如果将产品的质量特性以定性或定量的形式加以明确,便形成了产品的质量标准。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又可将产品质量狭义地定义为“产品的质量特性与其质量标准的符合程度”。对产品质量的上述理解尽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商品短缺阶段,对于生产者来说,只要他们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就会有较好的市场美誉度,其产品的社会认同度就会较高,此时,狭义的产品质量定义具有较广泛适用性。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由商品短缺阶段过渡到商品相对过剩阶段,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后,如果生产者不研究用户需求,就很难确立其产品的市场地位,更何况产品质量存在着相对性、滞后性和间接性的局限。故对产品质量的理解有必要加以深化、完善。也就是说,产品的质量特性不仅要符合标准,更要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朱兰则更概括地将产品质量定义为:产品在使用中能成功地适合用户目的的程度,即认为产品质量是其“适用性”的代名词。此外,日本学者十代天知男将产品的“适用性”进一步明确为两项基本要求:一是产品的各项特性应是消费者所要求的;二是产品的价格应便宜。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前苏联学者进一步把产品质量定义为其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比值。通过对上述观点综合,目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产品质量的定义是:产品满足用户需要的优劣程度。这一定义通常又被称为产品质量的广义定义,因为它包含了产品使用价值、经济价值的双重体现。同时,由于人们对同一产品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对产品的要求也就体现在实用性、可信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创新性和美学特性等诸多方面。在对产品质量界定的前提下,为适应发展的客观要求,综合性质量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综合性质量,是指质量的外延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等内容。这是因为产品质量仅是对结果的评价,从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看,产品质量又是由工作质量决定的。而工作质量作为对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评价,由企业素质所决定,它是企业人员、设备、原材料、方法、环境因素的实际水平以及稳定程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作质量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人又是最关键、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难控制的因素,需要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加以约束,并且其他因素都是可以通过人的作用加以控制和改善的。由于产品质量是通过工作质量表现出来的,所以,只有抓住工作质量,才能控制产品质量,才能通过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达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服务质量是指企业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完善程度。服务质量作为构成产品综合性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或间接地构成产品使用价值的一种附加属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因为产品的使用价值只有在用户的使用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产品的质量也只有经用户使用后才能得到检验。但由于企业与消费者间有关产品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消费者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生产者给予及时的售后服务支持。因此,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售后服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使用价值的发挥。随着消费者理性程度的提高,他们在选择和购买商品时,已不再仅仅是对核心产品的购买,而是对产品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能否提供方便、周到、及时、热情的服务,也不仅仅是企业形象的体现,而且直接是其产品质量的重要体现。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企业间竞争的核心,也由过去单纯的产品竞争,越来越《工业技术经济》2(X)3年第4期总第128期多地转移到服务的竞争上来。综上所述,在当今条件下,质量作为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其中,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反映,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而服务质量则是产品质量的延伸。总的来说,令人满意的产品质量是通过生产和服务的各个阶段的活动来实现的。 二、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

概括而言,管理就是为了达到设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一切手段与措施。因此,所谓质量管理,就是以产品质量为中心环节的一切管理活动的统称。对于质量管理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和机构都曾给出过不同的解释。例如,费根堡姆将质量管理定义为:为了最经济地生产能完全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在企业内部进行的组织与协调活动;与之相类似,日本工业标准 (儿)将质量管理定义为:为经济地制造出质量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的手段系统;日本学者谷津进则把质量管理定义为:向消费者和顾客提供满足需求、价格便宜、供应及时的高质量产品或服务的一项活动。具体地说,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体系中通过实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质量管理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涵义: (l)为达到质量要求而采取的质量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生产和提品或服务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消除可能产生不满意质量结果的原因,以取得预期目标。在一定意义上说,质量管理就是从消除不满意到追求满意的过程。 (2)为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例如营销部门掌握顾客需求动向;开发设计部门策划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生产技术部门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以及合理设计生产流程;采购部门购进合适的原材料;制造部门能够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因此,更准确地说,质量管理应是全面质量管理(1’OtalQllalityControl厂IW)。 (3)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让顾客或消费者建立对产品或服务的信心。使他们确信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能够满足规定的要求。如果“质量要求”不能完全反映用户的需求,则质量保证亦不能取得充分的信任。 (4)质量管理必须考虑经济因素。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争取销售额的增长,还要通过价格的调节获取更大的利润。为此,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在不断增加销售额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或者是通过实现质量与价格的合理配比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从质量管理的内涵可以看出,质量管理的理念已经由过去的事后检验阶段,逐步演进为现代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三者的协调统一。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具有以下明显特征:一是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为主转变为以预防和改进为主;二是把过去的以就事论事、分散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面管理;三是把过去的以质量结果的管理为主转变为对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总之,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围绕着“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或优质的服务”,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活动。

三、强化企业质t管理据要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1.提高顾客满意度是质量管理的直接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具有充分竞争力产品的国际质量标准可能只是最低标准,所谓的国家标准可能也只不过是合格标准,而令消费者满意的市场标准才是最终判定标准。也就是说,产品质量的裁判只有一个,那就是消费者。由于质量管理可抽象为从消除顾客不满意到追求顾客满意的过程,为提高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其提品应同时具备质量上乘、价格适宜、服务到位的质量特性。因此,顾客满意度可概括为质量Q(卿jty)、价格P(而cc)、服务S(统币ce)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数学表达式为: 顾客满意度二毕该公式表明,对于确定的顾客满意度,可有不同的因素组合:一是产品或服务质量稍低但价格也便宜;另一种是价格稍高但产品或服务质量明显与众不同。此时,若想进一步提高顾客满意度,可有四种不同的努力方向: 一是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价格;二是在不降低价格的前提下提高产品质量;三是在不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价格;四是在不降低价格的前提下提高服务质量。如果把服务质量作为综合性质量的组成部分,那么,顾客满意度可以简化为产品质量与价格二者的关系。即同等质量的产品,如果以合适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就会得到满意的评价。如果以高于质量的价格向消费者提品,就会降低消费者的满意度;相反,如果以低于质量的价格向消费者提品,就会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 2.实现质量、价格与成本的和谐是质量管理的关键尽管顾客满意度与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成本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着相悖的关系。例如,在提高产品质量时,如果过分强调产品的完美无缺,而不是从提高顾客满意度人手,便会因不必要地提高产品质量而使产品成本上升,再加上产品的特色未加以改进,企业就会不得不因应付价格竞争,使企业难以实现利润目标。相反,如果在提高质量的同时,考虑到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周仔么,即使因提高质量而使产品成本上升,上升的成本却可由消费者承受得起的价格的提高得到弥补。也就是说,尽管质量和成本相悖,但质量与价格之间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如果提供的较高价格的产品具有与众不同的质量特色,同样可以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实现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3.实施质量管理是为了实现交易费用的节约虽然从局部利益上来说,企业实施的质量管理,必然要投人和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增加交易费用,减少经济效益。但是,如果产品质量得以有效控制和提高,反而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物化劳动、活劳动消耗的最大节约,而生产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才是效率的最大损失。因此,从整体上讲,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对企业效益增长的最有效、最有益的投人,也是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来源。这是因为从生产过程看,质量管理与控制可以通过减少返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对顾客的影响看,质量管理对产品质量提供的保证,可赢得较高的顾客满意度,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并可通过顾客间的宜传和推荐,最有效的把潜在消费者转化为现实消费者,使企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第2篇:知识经济的内涵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 内涵理解 途径分析 机制保障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由此我们可以归纳概括出“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两个明显要素:一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人才培养目标,即“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要求,即“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要实现后者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树立基于“工具论”、强化“人本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在强化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拓展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提升高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界定及特征分析

1.高职素质教育的指导性特征。高职素质教育是高职办学理念的深化。“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体系”,也是一种“存在体系”。“观念体系”是一种指导实践的教育思想,“存在体系”则是指通过素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实际变革。观念是实践的先导与保障。高职素质教育是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的深层次认识和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是对高职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实践问题的反思与完善。据调查,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幅度提高,但包括就业对口率、就业离职率和就业满意度等多个指标在内的就业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出现“高就业率”与“高离职率”并存的现象。尽管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实施高职素质教育的途径来看,激活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有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深化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重要举措。

2.高职素质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高职素质教育的内在特征之一可以理解为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框架下,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着丰富的内涵,依据时间、空间及其组织要素的不同组合为依据,可以从实际存在的众多模式中归纳为“学年分段”“阶梯分段”“半工半读”“弹性安排”“订单培养”“教学工厂”“场内基地”“行业主导”和“职教集团”等九种主要模式,如果加上针对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渗透式、养成式、创新式教育,还会衍生更多的模式。这些衍生模式凸显了高职素质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性,具体表现为素质教育教学方式的实践性。通过对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方式的深层次探索,全面渗透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挖掘专业技术课程中的素质教育要素并予以彰显,以实践性的动力促进形成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深层特质,从而不仅将实践作为素质教育教学中验证理论的标准,而且体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辩证认识过程。

3.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特征。高职素质教育是实践理性融入“多元价值观”的契合点。高职的技术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无法割裂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综合。高职素质教育具有在实践理性中融入多元价值观的综合特性,除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还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体现在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服务作用上。在与“两课”教育相结合的探索中,高职素质教育起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处理好人文文化的价值多样性与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在与专业素质教育的结合方面,通过人文素质精神渗透专业教育,挖掘专业技术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并在专业技术教育中予以彰显并强化,进而达到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教学中渗入科学精神的目的。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价值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是一种广义的素质教育观,就结构层面而言,应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两大范畴,进而可划分为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能力素养、职业理念素养、创新素质和劳动素养等几个范畴。职业理念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基础,职业能力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核心,职业道德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素质是高职素质教育的灵魂,劳动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方向,以此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结构。就功能层面而言,一是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在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领域内实施,培养学生有较广阔的文化视野。二是应重视以人文的感性思维补充职业技术教育中科学的理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三是应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将科学的实证与人文的体验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辩证方法论素养。通过专业技术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求是、献身、创新、从严的科学精神;通过职业人文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求善务爱、非智力情商等人文精神,以期实现教育对象的职业技术文化素质与职业人文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实现

1.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课程结构。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明确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旨在提升学生应具有的对职业工作、职业发展以及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这种能力标准全方位服务于学生的就业、自主创业及未来职业的变化、发展需要,并将其落实到专业与课程设置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满足现实岗位的需要,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强化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智力技能的开发和培养,即除体现相应岗位技能训练外,还应涵盖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二是充分开发各类课程的素质教育元素,发挥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除了设计好必修的思政类课程以外,还要避免以思想政治课、法律道德教育等课程完全代替高职素质教育的模糊认识,应尝试通过学习、体验、内化的方法,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课程体系的全过程,并融入实践讨论式、研究式、体验式等不同侧重的授课形式,在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使毕业生真正成为“企业家心目中的人才”。三是在进行教学单元的设计时,要注重设计的综合性,构建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功能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以学生现实能力为教学起点,通过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教学单元,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将针对性、适应性有机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深化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通。高职教育既要传授技能和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目标是通过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化与养成。首先,加强人文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深层次融通,在注重专业技能教育、突出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经济功能的同时,还须强化教育的启蒙功能与陶冶功能。如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诸如文学、伦理学、心理学、道德修养、法律法规等知识要素,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渗透,形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合力。在推进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协同发展的同时,避免单一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局限,合理整合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能力指标,并综合为结构化的教育功能模块,达到职业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发展目标。其次,创建校企合作的企业嵌入式模式。从某种角度讲,职业素质是企业对能够胜任内部工作岗位的员工的素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企业的入职标准、企业的技术规范、企业的培训内容、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内容通过合作协议的方式,直接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了解企业的需求、背景和文化,提前融入企业氛围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使专业教育的针对性更强,进而实现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3.通过大学精神的传承实现高职素质教育的提升。大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就是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塑造。高职教育要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强化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挖掘和分析大学精神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提升的凝聚力、渗透力、驱动力、辐射力以及教化力等功能要素。高职教育应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对素质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过营造高职特色大学精神的文化氛围,重构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模式,在推进高职素质教育的方法中,融合企业精神中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吸纳本土化的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学习主体意识,以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来构架整个高职教育体系,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对素质教育的“文化反哺”功能。此外,大学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对高职教育的渗透与教化,促使企业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将职业道德与行业操守指标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而有效融合校园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重塑学生的核心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4.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教育者职业素养的提升是开展高职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发展程度与水平直接影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第一,高职教育应加强教师职业人文素质培训,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和办法。这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动手实践能力,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师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能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良的思想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影响学生。第二,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建设一支专兼结合、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长期性和渐进性特点。可以从其他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等相关部门以“外引”的方式引进具有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同时充分调动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以人文社科团队教师为基础,鼓励开发特色人文素质课程。这样既能弥补素质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又能拓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空间。第三,为人文素质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自身提升的空间,加强素质教育教师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进修实施力度,转变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对素质教育给予组织和制度保障,如设立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管理和教学机构,在办学硬件建设、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和教师进修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机制保障

1.构建基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应从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动力与生涯发展能力的角度来构建高职素质教育体系。首先,应建立宏观层面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在高职素质教育的“职业”与“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契合点,从而奠定高职素质教育实施的指导方向。其次,建立高职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以制度方法推进高职素质教育的钢芯结构环节,包括以建立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专职机构为基础,以契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为原则,制定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实施制度,如通过对素质教育内涵构成要素的分析,以党校学习制度、两课教学制度等建立思想道德素质制度体系,以助学贷款制度、勤工助学制度等完善素质发展推进制度,以职业规划与导师制、就业指导跟踪制等促进职业素质能力提升制度的形成等。最后,结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构建开放型素质教育平台。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文化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合作培养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学校通过借鉴行业协会的指导意见,在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和职场素养要求、文化素质教育方案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2.建立高职素质教育教学保障运行机制。教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载体。建立与完善高职素质教育的内部管理机制,必须密切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这一中心。首先,在教学管理理念中应根植既符合高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紧密结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素质教育教学思想,通过设计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互动”的课程选修机制来强化“人本论”的理念,通过建立“科学技术与人文知识相融”的教学管理机制来实现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功能,通过“技能培训与做人做事兼顾”的运行机制来增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在管理机构方面,建立由党政领导主持、相关职能处室组成的素质教育教学管理机构,突出形式上的独立性和内嵌于技术技能培养的专业性,通过其指导功能促使人文素质精神的外延逐步深入到专业素质中,形成学校素质教育教学的导向机制。管理机构负责制定相关的素质教育指导意见和素质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通过组织管理形成学校相关部门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联动机制,以项目化、考核化的制度方式协调各部门共同开展素质教育教学。最后,应以优化素质教育教学要素间的作用效能为目标,建立教师素质能力进修和考核制度、专业选修课管理办法、素质教育阶段性推进实施计划等制度层面的措施,通过推进高职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来设计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实践创新素质、身体心灵素质等多方面于一体的选修课程内容,使专业的宽口径教学管理能全方位融入素质教育的元素和理念,进而以专业素质教育的特殊定位要求促进专业教师的学习和进修,使其具备“双双师”(双师型+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特质。

第3篇:知识经济的内涵范文

摘 要: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转型使课程发展经历着一个不断分化与整合的过程。课程的分化与整合是一个呈现阶段替,并在阶段内并存的发展过程。从内涵来讲,课程的分化与整合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范畴,互为基础,相互转化;从本质来看,课程的分化与整合是在量变与质变基础上课程的重构;从课程分化与整合的可行性来分析,具有相关性、次序性、聚核性特征的基于学域分化的课程整合方式是学校课程发展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课程分化 课程整合 课程重构

课程是人类长期积淀下来的知识和文化的载体,但是课程并不是以自在的状态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自为的组织系统并不断获得自身发展的意义。课程是不同层面的教育主体对作为科学发展物的知识共同体不断进行要素选择和组织建构的过程,因此,课程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知识的增长密切相关。科学的发展研究经历了从笼统综合到纵向分科化,再到整体综合化的过程[1]125;知识的增长是沿着一条“原始的综合”――“近代的分化”――“新的更高程度上的综合”的道路进行的[2]195。社会发展状况的低下、知识的薄弱曾一度制约了课程的分科化发展;社会的发展,科学研究的进步,知识的快速增长又造成了知识分化和专门化的琐细;为解决紧迫或长远的社会问题所需形成的科学共同体,又使学科间成为“虚拟的界限”。因此,课程的分化与整合是一个呈现阶段替,并在阶段内并存的错综复杂的不断进行课程重构的过程。

一、课程的分化与整合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范畴,呈现出不断交替转化的状态。

课程语境中的“整合”概念,源自英文单词“Integration”,中的学术界习惯将其译为“综合”而与“分化”一词相对,实际是不太贴切的[3]6。“整合”往往指向行为过程,“是指由系统的整体性及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4]12-17,多与“分化”相对,而“综合”则更多地指向状态和结果,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5]1525,与“综合”相对的概念是“单一”。通俗地讲,课程的整合指把原来分散状态存在的较小的课程单位按照一定的统摄原则整合为一个更大课程单位的过程。在现实教育语境中,课程整合结果多以综合课程形式呈现,在学校教育中多以综合科目形式实施。

课程的分化与整合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根据不同参照标准可以判断为不同状态,以较小的课程单位为参照可判断为课程的整合行为,以更大的课程单位为标准则表现为课程的分化状态。分化是在整合基础上的分化,整合则是分化前提下的整合。学科科目的存在是对作为知识整体系统的人为的划分,学科之间并无明显区分的界限。在社会和人文科学领域划分的学科之间,更是呈现交叉混杂的状态。像语言、哲学等许多传统学科课程无论从其所包容的知识范畴还是自身逻辑结构上看,同时体现出综合课程的特征。从长期历史发展来看,课程的分化与整合呈现阶段交替的发展轨迹,同时,课程的分化和整合又表现出阶段内并存的状态;科学技术一方面高度分化,另一方面高度综合,各门学科之间的界限正趋向模糊而融合,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6]53。分科课程可能分化为更为精细的科目,综合课程可能被整合进入更高综合程度的课程。课程的分化与整合总是在孕育中不断转化的,充分体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发展规律。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课程分化与整合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促进知识生成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者并不是同步的,科学越是发展,知识越是分化,课程的发展愈是具有整合的需求。这种整合一方面表现为交叉学科的出现,另一方面表现为课程结构的概括性和综合程度的增强。因为特定时空背景下,课程的容量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课程体系的建构,必须重新思考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面对科技理性膨胀下引发的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解决人类生存的危机,要求学习者形成系统整合的知识体系、综合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学校教育应该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选取那些最基本、综合性最强、迁移价值更广泛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化、综合化[7]54。

课程的分化与整合,还会受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对于学前期儿童,外部世界是以整体笼统的方式被感知的,学前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课程设置多以整合的方式实施。我国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分科课程的分量增大,综合性课程所占比重减少。我国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型和选择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二、课程分化与整合的本质是课程在发展中的重构。

课程是人类科学发展的产物,而科学世界则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抽象化和概括化,人的生活经验的抽象化是一个逐步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所以作为教育实体组成的教育内容――课程的设计和存在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难以超越的稳固性。从另一方面来讲,课程又是随着社会的转型不断发展变革的,教育具有引领社会发展的功能,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同时以教育对社会的引领功能为参考,当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时,就会产生课程变革的需要。课程变革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当课程发展在量上超出课程所能承受的限度而仍然无法满足各方面对课程发展的需求时,就会产生结构变异的需要,即课程的重构。课程的分化和整合,是课程发生质变性重构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课程分化与整合的本质是课程在发展中的重构。

课程的重构是以科学发展产生的知识体系重构为前提的。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他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以范式演进的,每一科学发展的历史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虽然科学概念的使用会有沿袭,但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课程发展中的重构虽然是以科学的发展为前提的,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具有范式转换的痕迹,但是各个发展阶段之间并不是不可通约的,而是一个部分渐变的过程,是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课程的分化与整合是一种递进式发展,是由课程发展的低级形式向更高级形式过渡的行为过程,而不是不可通约的“范式”间的突变性转换。

课程的分化与整合,首先表现为对课程目标的重构。拉夫尔-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指出,课程编制中对驾驭目标的抉择来源于三方面信息: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8]3-25。课程目标的重构,受学习者身心发展素质和社会生活对学习者素质需求的制约;同时会受到一定社会意识形态作用下社会主流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不同层面的教育主体会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及自身所在的相关利益集团的影响产生新的课程理念,重新定位课程目标,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分化与整合调整。这种非价值中立的意识形态功能,对课程目标的建构和调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也是课程的分化与整合不同于知识分化与整合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课程的分化与整合主要表现为课程结构的重构。课程结构的重构是一个既包括量变又包括质变的过程。随着社会转型与发展,原有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一些尖端的知识内容需要吸纳进来,一部分陈旧的课程元素需要清除出去。当课程体系的局部微调的量变过程难以满足各方面需求的时候,就会发生大的质变――结构性变革,需要在教育主体新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结构重构和课程重组。在原有课程体系中,一些以分化形式存在的课程元素需要在甄别、筛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既包括学科课程内部课程内容的整合,又包括相关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以及传统科目课程与综合课程之间的整合。同时一些以综合形式存在的课程模块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分化,成为新的科目课程;一部分以单一科目形式存在的课程会产生新的分化,导致一些边缘课程的出现;分化过程中的一些课程元素会产生交叉融合课程。

三、课程分化与整合的现实路径:基于学域分化的课程整合。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全面发展,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对课程设置的基础要求,又要考虑到个体的智力潜能的优势对课程个性设置的特殊要求。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便是对这些观点的综合折中考虑的结果。这种设置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整合和概括,以综合课程内容予以呈现,但是从形式上看,又是以分科课程形式加以实施的,并整合为一定的选修课程模块,拓宽学生发展的选择性,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种课程整合的方式我们称之为学域分化的课程整合。我国当前学前阶段领域渗透课程的开展便是这种课程整合形式的典型表现。

学域分化课程整合基础上产生的课程目标是多维的,特定时空背景下课程的实施,并不能确保各维度目标的均衡发展,而必须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确定该课程内容对学生发展具有的主要功能,在相关性基础上区分层次性和次序性。整合后的课程目标蕴含着显隐两重发展功能,显是综合课程作为一个课程单元整体对学生发展的核心发展功能,而其他各功能则是根据向心力的大小、不同程度呈现的。像综合性较强的语言学习领域,其显层次的主要发展功能是促进儿童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在潜在层面上,又客观地促进其文化意识、艺术素养、价值观念等其他维度发展的隐。

学域分化的课程整合,以课程分化为课程实施前提,有利于有的放矢,发挥课程效能。在学域分化课程前提下,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加强了原先以单一科目形式存在的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主要目标发展框架下,最大限度地容纳了其他发展维度,以促进学习者建构整体的意义概念,l展全面素质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域分化基础上的课程整合是具有凝聚性的课程单元整体。这种课程形式具有聚核发展的特性,以一定学科或领域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发展功能为中心,统整课程结构,围绕核心基点进行课程结构统合,也就是学术界提到的“中心统合论”。

学域分化的课程整合不同于单科科目开设的课程形式,在科目或领域课程形式下,容纳了广域的课程内容。同时不同于一般的综合课程,而是以一定学科领域或知识范畴为中心进行的整合,较之一般综合课程更具有一定的侧重性。现实学校背景下学域分化的课程整合,主要有学科本位的课程整合和活动本位的课程整合两种形式,但是活动本位的课程整合需要在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所偏指和侧重,因此应该归属于一定的学域。综合课程的设置要有一定学域限制,不可能无条件地综合和无限制地整合。知识体系的庞大冗杂,课程容量的限制,使得综合课程的发展永远不会达到整合极限[9]24。因此,学域分化的课程整合是课程分化与整合的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1]马存芳.对课程综合化的再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2):125.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95.

[3]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10):6.

[4]黄宏伟.整合概念及其哲学意蕴[J].学术月刊,1995(9):12-17.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525.

[6][9]朱虹.从课程综合化看教师教育[J].宁夏教育,2005(2):24.

[7]刘和忠.高师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构想与初步实践[J].教育研究,2002(7):53-56.

第4篇:知识经济的内涵范文

论文关键词: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必由之路,枣庄经济学校,职教理念,课堂教学

基于以上五个方面的考量,枣经人开始认真阅读戴士弘的著作。不但读了而且考了。去年暑假的一天,全体教师走进考场,认真地作了一张试卷----学习理解戴士弘课程教学改革的测试卷。

宁波经验在枣庄土壤上开始茁芽生长,这是枣经人向榜样学习努力走出职业教育怪圈的一个新的尝试。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问世以来,枣经人也许是最早接触到它的群体之一,而改革的脚步自2007年学校决定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开始时,就一直没有停下。先是将改革的目标指向教材统整,首先解决教材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以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与应用和数控技术与应用三专业为龙头,对其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实施统整,并成立相关课题组,着眼于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成立了数学、英语、体育等基础课程统整小组,素质和能力相结合,双管齐下。教育专家、中央教科所姜大源教授曾明确赞同用课程教课,赞同用课程教课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用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授课、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三点一面的长远设想,枣经人开始按照这样的思路,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从学校实际出发,钻研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以《学会学习》为代表的学校系列校本教材共计18册,已经编排完毕并投入使用。

教材问题解决之后教师成为突出的瓶颈。这方面,学校领导认准一个道理:专业教师是学校最为宝贵的财富,要解决职业教育教师问题,首先要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而培训最好最便捷的途径就是读书。为此,学校两度安排全员读书活动,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将读书学习的重点放在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上;专任教师学习的重点放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方面;职员以师德专著和工作方法理论为主;采用“定时、定地、定内容、定主讲人、定检查、定评比”的六定学习方法,学习结束后安排一次理论考试,以测检学习效果。于是,就有了前面全体教师走进考场一幕的出现。

到2009年下半年,枣庄经济学校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课堂设计及课堂教学全员达标。这是该校以宁波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改革的攻坚工程,也是按照新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改革课堂教学的试点,因此,可以说,宁波经验已经开始在枣庄大地上生根发芽。

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时代的必然,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一支不但学历层次高而且要更具备动手能力有眼界大视野的专业教师队伍。

这次课堂教学设计改革的宗旨是:内涵发展,专业带动,校本为主,枣庄特色。教改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前面两阶段是统整教材、校本研发和内涵突破、专业发展,改革的主要落脚点在教材和教师上。设计理念是:如果进行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应是教材和教师的问题,这也符合戴氏职教理论的要求,所以,在过去的两年里,该校共完成涉及各专业近二十种教材的校本改造,全体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以及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骨干教师培训等工作也已顺利完成。

学校请来高校和职教界的专家,对全体任课教师的课程设计进行了评比,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老师们根据学校再次修订的《枣庄经济学校课程设计达标课评分标准》和每人的单元教学设计上一堂达标课。课程设计三上三下,删繁就简,力臻至美。专家学者从旁协助,点睛挈领,务求教改达到设计目的。学校要求:分期分批,务必人人达标,初次不达标者需要重新设计、重新上课,直到达标为止。至此,教学改革第三阶段的序幕正式拉开。

课堂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充满活力的首要前提,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职业教育达到最高境界的入门级工作。

进入第三阶段,学校业务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认真分析教学工作的现状,将课堂教学达标工作分作四个批次进行。第一批次:各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第二批次:青年教师。第三批次:中年教师。第四批次:所有的未参加前三个批次的教师。

为了表示对此次教改的重视及权威性,学校邀请市教育局职教室及校外专家与该校校级领导一起组成了达标验收委员会进行评审,显示了学校对课堂达标工作的重视和决心。各批次参加达标课验收的老师,认真进行单元设计,精心制做课件,周到准备各种实训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色,受到了专家评委的好评。将分批次达标活动上成了一次优质课的竞赛。至此,宁波经验首次在枣庄大地上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第5篇:知识经济的内涵范文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即将把历史的列车牵引到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中国旅游业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未雨绸缪,面向世界,迎接挑战。笔者简要介绍了知识经济的内涵特征,对知识经济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对策。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它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用于经济,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突出表现为以下特征:

知识成为主导资本;信息成为重要资源;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载体和基础;经过增长方式出现了资产投入无形化、资源环境良性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二、知识经济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1.知识经济增加了旅游需求。知识经济时代,旅游需求将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较高增长。这种增长来自对以下几个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预期: (1) 从人们的旅游支付能力看,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知识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主体产业,并推动着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这带动了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使更多的人具备旅游支付能力,也使原有旅游者的支付能力增强。(2) 从人们的旅游所需闲暇时间来看,生产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组织柔性加大。闲暇的增多使人们在计划旅游时更少受时间所限,“催化”了人们的旅游行为。(3) 从人们的旅游兴趣看,知识的普及与收入的增加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对闲暇度假的要求增加;同时,科技的发展使旅游产品更趋新颖多样,生动形象的信息网页使人们对各种旅游产品有直观的了解。

2. 知识经济提高了旅游供给的质量。知识和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广泛运用,给旅游供给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使旅游供给产品的质量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增强。一方面,作为旅游供给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服务,由于知识和技术的普遍应用,水平大大提高,例如以前的客房预定需要提前数天才有结果,网上预定系统开通后客人只需几分钟就可以知道结果;另一方面,知识和技术也大大增加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人造主题公园由于充分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越来越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

3. 知识经济改变了旅游业的传统管理方式,带来了知识管理。所谓知识管理,是建立在旅游业良好的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之上并且超越了信息中心或专业内部网络管理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为旅游企业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共享寻找新的途径,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的管理过程。其目的是充分挖掘和利用旅游业(企业或机构) 的知识资源,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理论,建立合理、科学和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运用科学管理技术方法,进行市场预测、盈亏平衡分析、辅助决策等。知识管理强调以知识为核心,重视知识的管理与运用,突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知识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电脑和网络已成为最一般的管理系统,旅游企业本身及旅游业的各个部门间,国内和国际间基本已实现互联网,问讯、预定、登记、邮件及结账等速度快、效率高。近年来,在国际旅游业务中,网上旅游销售已逐步形成,前景看好,必将在未来的旅游业中占主导地位。据1998 年国际权威组织调查有70 %以上读者光顾过与旅游相关的网页,查阅各种旅游有关项目。

4. 知识经济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知识经济提高了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由此可见,要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仅仅对旅游资源进行控制是不够的,必须在体制、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这就要求以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使人们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资源,研究开发效率更高的资源,从而不断满足人类旅游生活的需要。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旅游资源的利用是可持续的。

三、知识经济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1. 知识经济内在地要求旅游业制度、技术、市场及管理创新。对于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来说,制度创新显得非常迫切和关键。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旅游市场和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桎梏。产权制度的不到位,经济制度的落后,管理制度的乏力,使企业没有真正进入市场,缺乏市场压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知识经济的到来,原先旅游企业的服务功能将会被网络技术所代替,如旅行客票预定、酒店宾馆预定等,这要求旅游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自发的进行创新。

2. 知识经济使传统旅游消费行为发生变化,表现在: (1) 消费行为感性化。游客的需求重点已不再停留在获得物质产品本身,更看重消费获得个性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认同,更注重旅游产品(服务)的文化内涵; (2) 消费方式个性化。知识经济时代游客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日益个性化的价值取向是其旅游消费方式个性化的特征日益突出的原因; (3) 消费需求模糊化、无主流化。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游客的心理因素变化不定,使消费需求呈现出多彩多样、变化莫测的特点。这些消费变化使传统旅游产品(服务) 寿命周期大大缩短,潜在地要求旅游企业提供新型旅游产品(服务)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内在的需要。

3. 知识经济改变了传统的旅游竞争方式,竞争呈隐形化趋势。所谓隐形化是指竞争不再依靠传统的价格竞争、倾销等常规手段,而是主要依靠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和策略,依靠竞争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依靠企业良好的整体形象,通过知识竞争、信息竞争、企业文化竞争等柔性手段取得竞争的胜利。其中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竞争带来新的形式。

4. 知识经济拓展了企业资本范畴。知识经济时代,资本范畴出现新的拓展,专利、品牌等无形资本在经济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向传统旅游业依靠有形资本的经营模式发出挑战。知识资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再主要依赖于劳动力、设备等有形资本的增加,而是更依赖于知识性资本要素的加入运行。

5. 知识经济向旅游业传统管理模式提出挑战。传统旅游业管理无论其对象是员工还是物品,都没有将企业创新的根本力量—知识看作企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源体系而加以全面和综合的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习惯于传统管理的旅游企业以压力,迫使他们尽快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过渡,否则无情的市场竞争必将淘汰不合格企业。

6. 知识经济对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知识经济作为新型经济,所需人才也是新型人才,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员素质。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于服务业所需要的具备个性化、多元化和可变性人才的需要。

四、面对知识经济来临,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对策

1. 提高旅游创新能力,高度重视高科技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和有限资源,集中经济和科技优势,通过创新来形成我国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例如,将卫星定位系统、跟踪装置、太空技术等完善的科技设施应用与旅游产品(服务) 之中,满足游客寻求刺激、猎奇、挑战极限的愿望。

2. 旅游企业在产品(服务) 提供上,注重文化内涵,突出知识性,以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服务) 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旅游消费者的求知需求;市场营销上,充分应用先进技术实现多渠道销售,既拓宽自己的销售市场,也给旅游者提供便捷、有效、高质服务。

3. 实行有效的知识管理。转换管理和运作模式,实现知识型价值取向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旅游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建立合理的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旅游信息网络,提供知识共享环境,加强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4. 建立旅游信息网络。尽快形成中国旅游资源信息库,面向整个国际旅游市场,这将成为一个低成本、高效率、高价值的服务产业。向国际旅游市场提供有关旅游信息,其中包括:行———航空、铁路、汽车和水上客运情况等,最新的交通时刻表、各班次票价、折扣、客满情况和预定信息;住———房间设施及价格等;游———风景、历史文化名胜等各游览观光线的介绍和照片、各级资源点管理部门;食———特色食品、与此相关的风俗风格及饭店介绍; 娱——各地娱乐场所、特色旅游项目;购——旅游地的商品供应情况、特色商品介绍、照片、价格等,并可随时进行网上零售贸易,同时包括旅游社的业务经营状况等。

5. 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通过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育才、聚才机制,建立新的旅游经营人才和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大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虚拟经济、网络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挑战。高素质的人才,不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 捷,温明华. 知识经济与21 世纪旅游、闲暇业〔J〕. 旅游学刊,1998 , (4) :45 - 47.

〔2〕 施卫东. 知识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 (5) : 58 -61.

〔3〕 高洪深,杨宏志. 知识经济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4〕 彭坤民. 知识经济与教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6篇:知识经济的内涵范文

通过对近年来的一系列关于动漫的文献进行分析,不少文献概念定义不够清晰,描述动漫的时候仅仅包含动画或者漫画,或者二者简单相加。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动漫范围广泛,是动画片、漫画及音像制品、形象的衍生产品、动漫设计加工行业、动漫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创意与文化内涵是关键所在,这是因为动漫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得到迅速发展,必然受到知识经济的影响。创意与文化内涵作为动漫的重要属性,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联呢?这种关联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一、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

动漫创意这一概念的兴起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并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主要通过人们的思考及其关联的创造型劳动产生出新的实体/虚拟的形式和内容。动漫中的创意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极其宽广,许多传统产业因为加入了富有创意的动漫成分,或者重新复苏或者全新崛起。“得益于高度发达的文明,创意的发展与城市复兴紧密相连、与城市的产业基础相关、受到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企业发展的推动。”

二、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关联

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具有紧密的关联:

(一)动漫创意不属于经济活动

其不会直接产生利润,必须依附一定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完成价值的实现。知识经济时代,动漫创意逐渐从传统动漫行业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一方面突破了传统动漫产业的束缚,有利于发挥想象和拓展创意空间;另一方面动漫创意不再为动漫制作行业服务专门服务,向动漫周边行业、企业渗透,在其附着的产品、服务中获得了附加值。

很明显,提供动漫创意产品和动漫创意服务,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而且动漫产品、服务属于文化范畴,富有文化内涵,因此动漫创意属于文化产品要素,具有文化含义。

(二)动漫创意是一种符号

动漫将人类的“智慧和想象力”转化成实体/虚拟的产品,形成创意,再进行商业化,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虽然动物也具有实践的想象力和智慧,但只有人才发展了一种新的形式: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在动漫产品中,创作者通过文化创意手法编码动漫形式的符号集合,动漫符号的生产和传播就在作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中进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在面对相同的动漫符号的文化内涵时,会有不同的解读,解读的过程正是动漫打动观众的魅力所在。

(三)动漫创意具有文化内涵

其并不是产生于虚无之中,而是深受创作者的文化背景与创作目的的文化内涵影响,一个优秀的动漫创意取决于其文化内涵的明确表达、能否顺利被观众解读、能否代入其中进行虚拟感受的观众满足。文化内涵则是要通过动漫创意来表达清晰,在观看动漫的过程中,观众“承担了行动角色、主题角色、和角色投入、转换的场所,主要在于获得关系、失去关系、替换关系、(意识形态)价值关系。”

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是动态关联。文化内涵是创意产生的前提,任何的创意都能归入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文化之中。以动画为例,网络上流行的Flas,就是源自于草根阶层运用极易上手的网页绘图软件进行创作,运用独特的方言配音、极简的线条和夸张的色彩搭配,创作的动画带有鲜明的草根文化印记。大家都追捧的好莱坞大片,把动漫特效运用到了极致,运用最先进的电脑3D技术和极度写实的人物和场景,细腻的画面色彩,通过大场景、大投入、高回报的运作方式出产了《泰坦尼克号》《指环王》等大片,将美国人意识与潜意识中所能接受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巧妙地融入富有娱乐性的动漫表现形式中,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欲望的满足,表现出美式价值观及功利主义文化。

三、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关联对现状的启示

1.动漫创意拓展动漫文化内涵。“动漫能推动民族文化的‘走出去’战略、推动民族文化品牌的形成、提升对外宣传的效果。”动漫创意发展过程就是表现不同文化的过程。动漫因为创意的丰富多彩和富有文化内涵,能够悄然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动漫超越了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传播的主流传播方式。动漫创意的产生就将文化代码集成到其中,提高创意的文化内涵使之更加打动观众,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文化“代码”,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动漫产品。2.动漫文化内涵推动动漫创意。提高动漫创意需要改变社会文化中三种不利观念:动漫属于小儿科、动漫属于美术、动漫属于青少年。动漫的文化内涵一旦被更多社会层次的观众所接受,就能够从整体社会文化上面改变对动漫发展的制约,动漫创意包含的文化因素更加多元,可以拓展创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途径,最终提高动漫创意水平。

第7篇:知识经济的内涵范文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

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同志以产业升级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无疑有更深刻的增长方式在现实地发挥作用,这就使我们更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增长理论,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实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长政策和计划。并由此出发考察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人力、管理等等相关经济因素在新的经济状态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识经济的理论。

第8篇:知识经济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背景,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发展新经济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新技术手段的发展应用以及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工作性质发生了最根本的转变,企业管理从基本内涵到管理对象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这其中又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整最为突出。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之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要求。

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和要求

在知识经济环境中,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和服务等这些无形资产的整体水平,是企业实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的能力与素质决定了企业对知识及技术的应用水平,企业要研究并开发新的技术、推动知识的全面传播与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是尤为突出的。相比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注重的是对“人”的开发与培养、激励与保护,而不是将人作为一种成本投入进行控制与使用。因此要树立员工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的观念,人的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一定要树立人本管理的观念,这不仅是企业管理哲学的变革,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不是静态的控制与管理,而是一种更为优化的人事系统,其注重的是对人才的动态开发与调节。员工需要不断学习提高,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现在的企业应不断加大职工学习的经费,让职工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中不因落伍被淘汰。

第三,团结员工需要用企业精神。知识经济时代的资讯流通快速,眼界的宽阔为企业职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随着资讯交流手段的便捷,企业逐渐转向扁平化管理,仅靠高薪留人的做法已不符合时代要求,现在的职工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利益,也更看重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创造出一种新的企业文化、新的企业精神,让他们觉得自已是企业的一分子,是不可忽视的力量,用一种精神把员工拧在一起。只有通过企业精神将有限的人力资源团结在一切,才能够将人力资源转换成为有效的发展要素,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力量。

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之下,要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内涵落到实处,切实满足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需求,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提升,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与完善:

(一)以人为本,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战略高度。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好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激励与保护,首先应当转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理念,切实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所发挥的重。把人才放在第一位,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和创造性。同时基于人力资源本身的各种需求,满足其合理的需求,使人力资源从思想上和精神上得到满足,进而提升其对企业的忠诚度,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资源规划和学习成本,实现资源优化。知识经济环境下,注重的就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激励与保护,但是要使人力资源管理顺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就必须重视对人才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规划,依照企业的发展需求,结合企业经营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资料资源规划方案,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在招聘及培训方面的相关制度进行调整与优化,加大投入学习成本打造学习型企业。不断加大职工的学习投入,把学习放在新的战略位置,打造职工终身教育平台,改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知识管理氛围。通过为企业各个岗位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的方式,使其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环境中,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进行不断的充实与完善,同时也能够辅助相应的人员对其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规划,实现现有人才资源在素质上的不断提升,同时也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竞争能力,为企业经营发展的稳定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创造条件。

(三)打造企业发展文化,构建激励机制。成功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员工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企业的文化, 会强烈影响一个企业对员工的根本看法, 并影响该企业的领导风格、领导方式、组织结构及其关系、企业控制职能的应用方式, 而这些都是企业有效吸引住人才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要将人力资源转换成为有效的发展要素,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力量,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自身的发展谋求一席之地,就必须对企业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调整与完善,创造适合自已企业发展的文化,借助企业内部的发展文化,将现有的人力资源从精神上进行团结,让职工变成企业战士,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而要打造出这种企业文化,就必须通过对相应激励机制的建立,首先在薪酬、绩效、福利方面公开透明,其次,要让做的好、做的多的人得到更多的利益; 第三,要使用一种股权激励制度,对于在企业服务到一定年限的员工,可以赠送一定的股权。第四,在要内部形成一定的优胜劣汰机制。

知识经济的环境之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提高了对创新型、个性化、合作化、复合型综合人才的需求。企业要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实现其经济效益的稳定发展,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需求,依照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对其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完善是尤为必要的。必须通过更新管理观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与创新管理模式,以改善其管理,以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婷.21世纪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全书[M].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

第9篇:知识经济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文化;文化经济;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全球化进程的最终决定力量将是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对经济已不单纯是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作用,文化经济时代已临近家门。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挡不住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

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决定着资源的开发、组合,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检验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政治力具有更强大的牵引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被接受程度和价格的高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发展中观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进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与之相呼应的是,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1](P3)。

伴随着文化经济化,文化日益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其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兴衰、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流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文化本身也成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还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渐显现,从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明显。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等等,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1](P18)。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合理选择。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环境优势,21世纪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21世纪,各地区经济的赛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目前,很多学者把世纪之交产生的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经济形态称为“知识经济”。笔者认为,不如称为“文化经济”更合适。文化经济比知识经济概括性更强、涵盖面更广。文化,根据其与行为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知识、观念和技术。人的行为,首先要明白根据什么干,其次要明白干什么,最后还要明白怎样干。知识,解决的是根据什么干的问题,它是反映和解释事物的,使人知道周围事物及人自身的状况。观念,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使人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事和想要什么东西。技术,解决的是怎样干的问题,使人知道怎样干成要干的事和怎样获得想要的东西。文化中,哲学、宗教、道德、法律及政策等属于观念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等属于知识文化,而各种工程技术、技艺、技巧等,则属于技术文化。知识、观念和技术,皆为人的行为所必需,缺一不可。缺乏知识,人就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外界信息,不能认清自身,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使人不能知己知彼而进退失宜。观念错误,就不能正确的选择行为方向,即便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也不能持久、持续地利人利己。技术低下,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陷于妄想和空谈,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在知识、观念和技术三者之中,观念是目的,知识和技术是手段,是为观念服务的。三类文化,应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不能畸轻畸重,厚此薄彼[1](P46)。由此可见,“知识”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知识。“知识经济”的提法有些偏狭,也不太确切。“文化经济”的提法比“知识经济”全面、确切。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而“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展和深化。

二、“文化经济”的涵义、内容及特征

在我国,“文化经济”这个范畴,首见于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2002年5月13日发表的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讲话。张德江在讲话中首先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经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然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含量十分丰富。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形式。文化经济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文化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提升,其内容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文化经济”的要点是:(1)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2)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3)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以其人文格调和高科技含量,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的精神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人类的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4)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范围不断拓展,包括了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诸多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原来在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过程,其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发新的产业群,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5)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政治运行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通过文化形式生动表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