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等教育的功能
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教育是知识传播的途径,是人的能力提高的决定因素之一。在知识迅速涌现的今天,人们需要掌握和吸收的知识的难度在不断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不断增长,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基础教育提供的主要是大量的基础性知识,高等教育(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提供的主要是专业知识,它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该把知识的获得作为教育的目的。一般来讲,基础教育都实现了学生们获得知识的目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而高等教育却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对社会的贡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达到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的目的,或者说并没有培育出适合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才,也就是高等教育的提供现代知识体系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不能起到有效传播知识的作用,是由我国的教育体制、社会观念等决定的,并不是高等教育资本投入决定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质量低下。从我国高等教育提供的知识内容和结构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没有很好地提供现代知识体系,主要表现在: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提供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受教育者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较低,很多毕业生都只能纸上谈兵,基本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和能力。其次,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比较盲目,专业趋同现象严重,提供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传授的知识比较陈旧,高校的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存在差异。
2.教育体制不合理。我国高等教育是文凭教育机制,这会使受教育者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或者分数,而不是为了获得知识,也就扭曲了高等教育传播知识的作用。另外,我国大量的人才外流使得受教育者的知识不能在我国得到有效利用,使我国比较缺乏的发展资源更加稀缺,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我国教育体制存在问题,对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如今,我国一些大学生把追求文凭作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在学习期间缺乏追求知识的动力和压力。再加上通信网络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游戏的发展,一些高校学生不能自控,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学习敷衍了事,甚至投机取巧,这也使得教育传播知识的功能被弱化。
3.教师素质比较低。教师担负着对广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完善素质的责任,其自身的素质状况对于教育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中有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现代知识体系,或者虽然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学术研究水平较高,但教学能力不强,教学的效果也不好。
三、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
高等教育要实现知识的传播,促进知识的增长,从而缩小或者消除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知识差距。因此,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就是尽可能地把知识充分有效地传播给新一代。
1.转变观念。教育是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它的目的是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播。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应该首先转变观念,转变西方经济学对我们根深蒂固的影响,深刻认识到教育是提高知识文化素质最重要的手段,是消除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知识差距的措施,而不是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不能用成本收益比较机制来衡量。要清楚地认识到资本投入不是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虽然投资越多对教育越有利,但并不代表投资越多教育效果越有效。教育所产生的效果主要应该取决于教育的体制、内容和结果等,资本投资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
2.教育体制改革。从知识传播的角度看,高等教育要实现知识有效传播,从而达到提高人的能力的作用,必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机制进行改进。我国高等教育机制属于文凭教育机制,使教育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因此,应设法建立素质教育机制,使高等教育更好地起到知识传播的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知识文化素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质量。同时,还应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当然,还必须设法激励受教育者追求知识的动力,让他们有学习的压力。
3.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对于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影响比较直接,他们掌握发达的现代知识体系,对受教育者知识的传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高校必须拥有厚基础、强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他们可以通过引进外国学者或者本国留学生,也可以通过我们国家自己培养。教师素质高,可以充分掌握发达的现代知识体系的教学水平。当然,这些也需要我国合理的教育体制、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才能实现。
除此之外,合理的社会规范作为促进知识增长的激励机制,对于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等教育要顺利实现其作用,教育的基础设施和手段有助于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在强调教育体制、观念、教师素质的同时不能忽视像社会规范、教育基础设施等次要而必不可少的因素。
总之,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知识增长,实现缩小或消除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教育是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崔博,王钰莹.网络文化: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背景―当代大学生教育之我见[J].科教文汇,2009,(8).
[2]李文利.高等教育之于学生发展:能力提升还是能力筛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
[3]王轶慧.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校教育投资成本与收益[J].经济纵横,2009.6.
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并不占有一席之地,然而,20世纪的发展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人力资本理论将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人力作用高度提纯,使之在广泛的经济分析中得以抽象地运用,并由此打开了教育与经济相联系的视窗。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而教育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教育变革的理论,对教育的变革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与教育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点是把教育与经济结合在一起,把创造经济效益作为发展教育的目标,通过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评价教育,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理论依据。要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涉及了这样两个主要领域的变革,一是学校结构的变革,包括学校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都要以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为轴心来调整它们各自的坐标,与经济相关的方面被大大强化;二是教育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教育不能孤立于社会经济之外而发展,教育极大地参与了生产过程。
这里利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点,借用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优化的论述来定义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结构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要素的构成状态。高等教育结构可以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以及个体结构。宏观结构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主要有层次水平结构、科类与专业结构、形式结构、地区布局结构以及宏观管理结构;微观管理结构指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结构,主要有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师资结构、基础设施结构以及微观管理结构。任何一个动态系统,皆由结构、功能、机制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功能和结构是密切相关的,一定的功能有一定的结构和机制所决定。因此还用了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来分析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使其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讨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中,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都从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形成的关系、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很多相关的数量分析的模型,但是很少把教育的发展从结构的问题上来考虑。国内大部分研究都是介绍新经济增长模型,或者引用外国的一些实证资料来论证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真正讨论教育结构问题往往是教育学的课题,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沿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定义来延伸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问题。高等教育的结构跟其他的结构一样,是一个与社会环境不断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与社会其他结构相互作用,发挥自己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结构,可以说,这一结构是由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产业、行业及职业结构的变化,国家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政策、方针和改革措施、人口构成和居民受教育程度、社会、家长及其子弟的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等等,在某一特定时空条件下,这些因素对科类结构的影响各不相同,就某一因素而言,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影响也有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所谓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就是通过研究高等教育各个亚结构变化与社会其他结构(特别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互动关系,调整高等教育各系统各个亚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达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其整体功能的目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使其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同时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保持本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平衡,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而做到这一点,有赖于系统内各亚结构的合理化。
二、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考虑到论述的问题,我们在此提到的结构优化是沿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思路,把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探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及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产业间能协调发展,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向着产业的技术结构和产业内部的综合生产率提高的方向演化的过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实现的。以上的概念分析揭示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联系,这就是,经济发展不能离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许多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情况的统计与历史分析,指出了经济结构状况和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提出经济结构因素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之一。
库兹涅茨从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罗斯托采用非均衡动态结构演进分析法,论证了经济增长并不是脱离产业结构而单独发生的经济过程,恰恰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而使其功能不断提高的结果;帕西内蒂认为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帕西内蒂的方法与总量增长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把结构变化明显纳入了经济增长的分析中。这是增长理论发展中的一个突破性的进步。
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产业结构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可以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长,而不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又对产业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这就是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辨证关系。
三、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
(一)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结构优化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也成为结果-功能主义研究的对象。由于高等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比较大的子系统,其组成要素十分复杂且具有不同特性,形成多层次、多种类和非线性结构,产生十分复杂的功能。经常受到关注和探讨的高等教育的结构有:层次(水平)结构、类型结构、形式结构、管理体制结构、地区分布结构、科类(专业)结构、财政结构、师资结构、学生结构、教学结构等10种。其中的前5种,通常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研究,可称为宏观结构,而后5种,往往在一所学校的范围内进行分析,可称为微观结构。
在此,我们沿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定义来延伸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问题。所谓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就是通过研究高等教育各个亚结构变化与社会其他结构(特别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互动关系,调整高等教育各系统各个亚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达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其整体功能的目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使其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等教育的结构跟其他的结构一样,是一个与社会环境不断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与社会其他结构相互作用,发挥自己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结构,可以说,这一结构是由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产业、行业及职业结构的变化,国家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政策、方针和改革措施、人口构成和居民受教育程度、社会、家长及其子弟的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等等,在某一特定时空条件下,这些因素对科类结构的影响各不相同,就某一因素而言,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影响也有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同时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保持本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平衡,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而做到这一点,有赖于系统内各亚结构的合理化。
(二)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
克拉克•科尔是美国20世纪极负盛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实践家和劳动经济学家。科尔坚持一种多元化巨型大学观,将现代大学描绘为一个具有多重教育目的、多重教育职能、由多个社群构成的新型社会机构,认为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充分展现其对于个人发展、学术繁荣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动力作用。此外他还具有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认为国际化是时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高等教育应在立足民族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在他的思想里,我们虽然看不到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直接描述,但是从中能发掘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在我国国内,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杨贤江等教育家就开始探索教育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联系。古煤先生更率先提出“建立中国教育之经济学”,“以‘经济’为出发点”,“站在经济的立场上观察中国的教育,推论中国的教育”,但他们只是停留在直觉的层面上,没有也无法对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很深入的理论探讨。从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内,国内主流学界及政府层面“沿用苏联教育学原理基调”,均强调“教育这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适应,而不敢妄谈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张铁明,2002),但是在政治经济学的框架内一些教育对经济增长存在贡献的思想仍若隐若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存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中。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专门研究教育经济学的书籍、文章开始出版,《教育经济学》(厉以宁,1984)的出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厉以宁(1984)开始强调智力投资的生产性问题,最早提出“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能力工资”以及“知识与技能标准分”(厉以宁,1984)等今天看来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属于人力资本范畴的概念。
从这些研究中,涉及到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直接内容很少,但是由他们的研究思想出发,联系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我们能发现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依据于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高等教育自身的结构特点,社会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一个合理的优化的高等教育结构对发挥高等教育各方面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科技以及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需求,而且可以使高校更加灵活有效地利用区域资源,提高投资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效率。但是,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不是静态的,需要不断得到调整与优化,需要在调整优化过程中充分考虑经济、科技、文化等具体情况以及高等教育规律等因素的制约,开拓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途径,动态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技术进步所形成的产业关联,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分工和专业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造新需求的。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必然要对劳动力的专业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科学的发展还是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依赖于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一般来说,劳动者受教育水平越高,其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就越高,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不合理的劳动力知识结构会通过制约产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带动需求因素和工资因素的有序变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等教育正是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知识结构来优化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结构和产业内部的技术结构,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这种要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需求必然是增长的。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着高等教育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高等教育在自身结构优化的过程中给经济提供了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汗清等.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一、实用性的高等教育指导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政治理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始终占有明显的优势。这种主张认为:人们探索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个人、家庭、集体、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要解决当今复杂的社会问题,有赖于高等院校所创造的知识和所培养的人才,高等教育被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工具。这种实用性的高等教育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高等教育是“对付人类世界范围的危机的至关重要的手段”。美国认为:“教育是本国未来国力的主要基础”,“教育比建立最好的工业体系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更为重要”。“它是满意的生活、开明和文明的社会,强大的经济和安全的国家的基础”。“教育应放在本国议事日程最首要的位置”。德国放弃了“文化国家观”的基础理念,普遍认为:现代社会已进入教育社会,而在教育社会,教育对国家则具有命运攸关的意义。教育的危机意味着经济的危机,经济的危机必然导致国家和社会的危机。“我们之所以需要教育,首先是为了巩固我们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法国在1982年就呼吁:“高等学校的教育与研究应更加广泛地面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实,帮助摆脱危机,振兴法国”。
第二,高等教育平等的主张。西方主要经济发达国家,都提出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主张、目标和法规,并制定有关法律,采取措施,帮助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青年,少数民族子弟、妇女接受高等教育,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陆续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它一方面表现为学校数量增多,学生入学比例高;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高等教育种类、层次、形式多样化,高校教育的内容从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致力于统治才能的培养转向为学生提供实用的、能为产业界利用的专门的技术知识。
第三,人力资本论。高等教育曾长期被认为是一种“消费”,一种“奢侈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经济增长日益成为各国追求的主要目标,人们在研究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时,充分地认识到了教育的经济价值。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他认为:在经济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两种资本的投资,都对经济起生产性的作用,都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其中人力资本的投资会产生更大的收益,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人力投资是最好的投资。西方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注重经济对教育的需求,强调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改善和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第四,知识产业论,产校结合论和市场本位论。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知识产业论,认为在美国存在一个知识产业集团,即那些主要从事生产知识和接收,处理和传播知识及其工具的组织,而教育又是其中最大的集团,作为创造新知识,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的高等学校,是社会和知识产业的核心部分。同期的法国、日本则更强调大学和产业的结合,改变大学“纯学术殿堂”的传统,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政策和计划。德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重视高等学校与市场的关系,注意按照市场需要培养学生和进行科学研究。
可以看出,西方主要经济发达国家,战后在高等教育指导思想方面普遍重视实用,注重高等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实用性的高等教育目的与功能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西方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即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即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和为国家服务的人才。这两种教育目的观长期对立,在教育实践中交替占主导地位。战后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更多强化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的功能,科研和教育教学目的中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指导思想,更多地主张严格的专业教育,专业设置依据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西方主要经济发达国家注重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如社会批判,促进机会均等,推进社会民主的同时,更加注重满足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使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经济、就业市场的需要,强调面向实际,高等学校的科研受到相当的重视。高等教育为经济服务是高等教育政策观念中的核心问题,有人称之为纯粹的实用主义。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培养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几十年来,高等学校中学科日益分化,教授们的研究领域也愈分愈细,课程日益专门化,这不但不利学生的培养,也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相符合,因此注重知识广度和跨学科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基本原则。
三、实用性的高等教育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和调整,以使高等教育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国际竞争的需要。如法国在1989年的“四年地区发展合约中”,允许当地政府和企业参与大学的决策;在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出于保护科技领先和高等教育公平等方面地考虑,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同时,开始通过财政手段对大学实施控制;在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把追求效率作为政府拨款的优先考虑目标。世界各国都基于实用性而调整原有的管理体制。
四、实用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经济发达国家,普遍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看作是迎接未来挑战的关键性和战略性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已经认识到:(1)国际竞争已经从主要是军事对峙转向经济,包括技术、知识、人才的竞争,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和欧洲共同市场,世界可能走向多极化,可能会更加不稳定;(2)以前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国际性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贫困问题、发展问题、种族问题、妇女问题、和平问题等;(3)知识的全球化,主要表现在知识的传输越来越不受国界的限制,现代社会已变得越来越依靠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成为极为珍贵的商品;(4)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才能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获得成功。因此,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发展,他们在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课程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交流、国际研究和外语培训等方面采取了许多促进措施。
20世纪80年代以后,德国人也开始意识到积极参加国际竞争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想首先是与德国的经济利益相联系。德国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以出口工业产品为其生存基础的国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大,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德国保持其国际经济地位与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选择,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越来越服从经济利益的要求,从单纯的文化交流转变为强调科研,强调援助与合作相结合。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已跻身为世界最发达国家的行列,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其大国意识也在不断增长,把“国际国家”作为发展目标,与此同时,日本和其他国家的磨擦和紧张局势也日常出现,日本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旨在培养在国际社会中被依赖和被尊重的日本人。
从以上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国际化,一方面是国际竞争合作空前发展的选择,同时也是各国实用性倾向的选择。
五、高等教育实用性倾向对我国的启示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用性倾向也较为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强调高等教育要同生产实际相结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近年来高等学校布局调整,高校扩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专业调整,学科调整等等,都强调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有明显的实用性倾向。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公共性;市场介入;研究路向
“公共性”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话语,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广泛讨论,其演进的路径从“文学公共性”到“政治公共性”再到“经济公共性”,可以说这种缘于阿伦特并由哈贝马斯所复活的“公共性”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研究范式。最近二十年,中国高等教育财政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成本分担、财政分权、多元化酬资、学生资助、高校贷款等接踵而来。这些变革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市场”因素的介入,其积极意义是促进了世纪之交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但也引致大学公共性缺失,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财政规模不足、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质量遭受质疑、教育腐败、大学功能窄化。这些问题与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财政领域的走向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诚如Callan和Finney在《公立与私立高等教育财政》的前言中所说:“很难再找到另外一个像美国高等教育财政那样的公共部门,该部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却缺乏公众的关注和明确的政策导向。”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把彰显公共性作为各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价值标杆,回归“大学何以存在”的本真。在此背景下,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问题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相关热点问题予以简要归纳、梳理和评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服务公共目的到追求“3E”: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现实
大学公共性问题是西方学界关注的一个永恒问题,托马斯·杰弗逊1819年建立弗吉尼亚大学时提出的“为国家功用建立的机构必须满足公共需求”观点,100多年来一直是美国公立大学的座右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美国人形成了这样的信念:投资公立高等教育,就是投资于自己;公立高等教育是一种公共利益,它肩负着维护和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重任。各种形式的高等院校都为公共利益服务。从整体上看,高等教育系统需要受益于市场的繁荣及政府的作用,同时,它又不希望被二者所控制。如果过分依赖市场力量,则有减少公共利益的危险,而这种危险性或许会随投资机会的全球化而加大。应从国家的长远需求出发,把高等教育事业作为优先事项。而且,无论对个人还是集体,高等教育都可以带来合法的、可观的个人利益。政府有必要制定政策,以保护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公共利益。
美国州立大学及学院联合会(AASCU)提出,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必须负责地、有效地、高效率地使用公共经费,必须向公众展示入学情况、学生学习成就以及教育项目质量,以便公众了解和监督公共经费的使用情况。州政府要提供充足的财政拨款,以维持高校学术项目质量,同时又必须维持最低学费水平,以保证所有具有潜质的学生能够平等地、可承受地接受高等教育,联邦政府必须提供充足经费以维持必要水平的学生资助,同时要提供经常性基金以资助高校科学研究。公立高校校长的责任在于坚守高等教育的公共利益,监督教师学术决策等。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总校校长布鲁斯·约翰斯通是国际上最近30多年来在高等教育财政领域建树颇丰的学者。他认为,世界范围内的大学财政与管理改革的背景已出现为公共目的服务的动向。公共目的包括:(1)作为文化的保存者和捍卫者、文化改革的代言人;(2)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3)共同抱负实现的工具。这些公共目的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所应该达到的。这样的高等教育就是公共的,而不管由谁拥有,也不管其收入来自哪里。
阶段性目标管理作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基础,全面体现发展目标中所存在的具体阻碍因素以及促进因素,使科研工作整体发展目标准确性能够得到重要保障。从整体性目标管理方向性角度出发,近期目标管理以及中长期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为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作用,以确保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方向能够保持高度清晰化。针对价值性目标管理发展性,确保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发展方向更为明确,以此助力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全面发展。总之,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致力于对内在结构要素的深入挖掘,以此展现目标管理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及发展意义,从而为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方向提供正确指引。
关键词: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指向性研究
目标管理的中心是以发展目标为管理依据,展现管理工作发展的新突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针对阶段性管理思想的基础性,对管理目标进行明确划分,要求科研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紧密结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求,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以此达到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针对性不断加强的根本目的[1]。从目标管理的基本价值层面分析,高等教育科研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较为广泛,能够体现出与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相互统一的价值思想,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向性更为清晰,提升科研工作的工作质量。
一、突出阶段性目标管理作用性,充分表达科研工作管理指标说明作用
1.体现目标管理阶段性思想,对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宏观发展方向形成指向作用。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潜力的核心部分,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优势所在。从管理角度出发,目标管理关键是充分保障科研工作发展的持续性,以目标管理形成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方向的监督作用,其指向较为具体。阶段性目标管理思想则是立足不同阶段发展目标进行针对性管理,为科研工作发展进程提供明确的发展标准,以此达到深化科研工作总体发展的最终目的[2]。阶段性目标管理作为整体目标管理的基本架构,管理思维及管理方向具有高度的明确性。通过阶段性目标管理能够对高等教育科研目标宏观管理方向产生相应的说明作用,以具体说明为基础,对科研工作管理本身形成高度的指向性依据。
2.阶段动态目标管理为根本,直接作用于高等教育科研宏观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阶段性目标管理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根本,是对科研工作阶段性发展目标及成果进行有效分析的重要依据。依据阶段性目标所具有的内在发展意义,进一步明确对科研领域、科研标准以及科研成果所提出的要求。根据目标发展总体要求,对阶段性目标管理的具体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充分验证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整体发展方向所具有的可行性价值。这一目标管理过程可以表现出阶段性目标管理的动态性,充分展现宏观目标发展的指向性作用,阶段性目标管理实质性效果也能够直接作用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整体效果之中,具有阶段性说明功能和阶段性方向指向功能[3]。
二、立足整体性目标管理方向性,全面表征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方向
1.明确科研工作宏观目标管理方向,全面展现科研管理工作实时发展动态。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针对学科内部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进行具体化探索,对学科基本架构及内部基本构成元素进行有针对性分析,促使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范围及深度能够得到层次性提升,提升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宏观发展目标角度出发,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这为高等教育科研领域的探索提供重要的方向性保障。针对目标管理对宏观目标构成因素进行具体化分析,以此对内部要素的作用性及方向性进行潜在研究,确保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方向性能够保持高度清晰。结合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发展动态,科学深化宏观目标管理中的作用性、价值性以及功能性要素,对满足当今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思想的具体元素进行系统探究,其中主要包括可持续性、生态化、标准化因素[4]。这些构成要素表现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路径,展现高等教育科研管理目标从一般延伸型发展朝着系统化层次型发展方向的转变,对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宏观发展动态形成具体呈现作用,有助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方向更为准确,指向性更强。
2.结合科研工作近期目标管理出发点,确保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准确性提升。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近期目标带有一定的现实性色彩,能够初步体现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开展的具体思路及路径,是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基础所在。从近期目标管理的特征性角度来看,近期目标管理作为整体目标管理的初级阶段,所反映出的问题较为广泛,能够对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可行性形成阶段性暗示。但从科研工作发展的本质层面出发,科研工作的开展往往具有较强的广泛性,针对学科研究领域内部的相关性,对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全面辐射。近期管理目标应针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兼容性进行具体深化,以此形成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初步发展思维。这既是有效落实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关键阶段,也是对科研工作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进行科学体现的重要管理阶段[5]。从这一方面可以充分总结出,高等教育科研近期目标管理作为整体宏观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及保障性特征,能够为科研工作发展目标的准确性不断增强提供坚实而有力的保障作用,满足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全面发展的切实需要。
3.追求科研工作中长期目标管理发展性,实现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核心是充分体现科研工作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持久性发展为目标管理的中心思想,对科研工作内容以及科研工作具体方向进行深化研究。针对科研工作中长期目标管理,对内部价值性因素、功能性因素以及作用性因素进行全面激发,从而得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方向及发展价值。这是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指向性的集中体现,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宏观发展方向保持相互统一。结合近期目标管理的基本特征,对广泛存在的科研管理问题以及科研工作重点、难点形成长久性目标规划,实现近期目标管理在中长期目标管理的直接作用,推动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重心保持高度准确[6]。立足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实质,对学科发展内部构成要素的可持续性以及发展性进行全面探索,对近期目标管理的可行性发展价值进行整理、综合、分析,实现中长期目标管理的指向性因素更为系统的目的,给予科研管理工作核心高度的方向性指明作用,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可持续发展思维形成有针对性的强化。
三、强调价值性目标管理发展性,具体展现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发展空间
1.以实用性价值发展为目标管理出发点,提升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实用。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核心是对实用性价值因素进行有效探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学科社会实用功能,为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这一层面出发,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重心形成方向性的转移,针对科研领域内部的实用性价值因素进行系统开发,满足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性目标专一的根本要求。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实用性价值因素主要包含理论知识体系研究的实用性、实践教育体系社会应用性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性等三个部分[7]。就理论知识实用性而言,科研工作目标管理针对学科内部知识体系的外部延展过程进行有效探索,就相关学科知识体系对本学科知识应用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进行深入剖析,以此来提升科研工作实用。针对实践教育体系社会应用性,结合实践教育组织形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促进作用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此提升科研工作实用性价值。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性在科研工作目标管理中以社会人才需求方向为标准,对功能性发展进行具体探索,形成与社会经济、文化、人文领域发展相互适应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新研究,进而进一步升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指向性作用。
2.以目标价值深入探索为目标管理关键,强化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开展针对性。
目标价值体现出的是科研工作发展目标突破的根本表现。以价值层面出发,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与目标、方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能够反映出阶段化发展的总体构思与切入方向。进一步深入探索目标价值,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形成相应的方向性指引作用。结合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新特点,强调科研领域对社会责任方向的全面加强,展现出高等教育学科人才培养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渗透,促使高等教育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应用学科专业领域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素质的同时,也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知心理形成重要影响。这是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得到具体深化与发展的根本表现,充分明确目标价值因素的主要构成部分,全面表达目标价值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推动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重心科学转移。这与高等教育发展形成相互吻合的趋势,并对科研工作领域纵深化发展产生无形的推动作用,目标管理本身所具有的指向也同时得到有机强化,满足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对科研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
3.以作用价值深化分析为其内在发展要素,突出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社会性影响。
作用性价值主要表现在科研工作的开展对人才培养所发挥的具体作用这一基本方面,从价值性角度来说,学科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学科领域内部深化向社会性价值层面发展。高等教育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是推动社会整体发展与进步的原动力,这不仅是当今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发展的主体方向,还与时展进程保持一致[8]。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放眼人才社会实用性发展,充分体现学科内部架构的实践,以社会实践元素的整合与分析为重点,全面加深科研领域研究深度,使高等教育科研工作本身与社会相关性的内在联系不断紧密,提升科研工作的时代性发展目标,以此达到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以社会发展背景为载体,以社会性因素、条件为重要补充,形成目标管理与时代人才需求方向保持统一的根本性原则。这无疑是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性、管理指向性不断增强的具体表征,展现出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时代社会之间融合性的不断提升,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宏观发展方向提供指向性因素,使目标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具体深化。
4.以功能价值综合分析为核心发展要求,助力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发展。
功能价值的综合分析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全面发展的核心,对科研管理工作开展方向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从目标管理层面出发,功能价值的深层次挖掘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服务功能价值的根本体现,从科研工作重心发展角度来看,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与时代教育之间保持相互适应,对人才社会发展提出更高的挑战。在目标管理过程中,着重对潜在功能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以此来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的针对性。二是对引导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够对人才社会应用方向形成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进而实现科研工作时展新特征。这是高等教育科研目标管理方向得到有效延伸的具体表现,能够作用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之上。三是对发展功能进行全面升华,使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能够立足长久发展目标,对科研领域、科研范围进行更为广阔的相关性探索,提升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创新性及突破性。这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所具有的发展性意义,为目标管理的明确性及创新性提供科学指向,达到时代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标准。
作者:陈宏伟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彦如.融合创新:加强科研管理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56-59.
[2]瞿新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5(8):37-39.
[3]叶祖淼.台湾高师院校科研管理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5(6):43-45.
[4]钱晓红.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完善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07-112.
[5]朱渝.科技全球化视域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4(11):67-68.
[6]谭广炎,林春丽,韩旭.中英高校科研管理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8):9-13.
一、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一般社会产品主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类。
首先,高等教育不是纯粹的私人产品。不能说一个人消费了高等教育,其他人就不能同时消费,消费高等教育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只是属于受教育者个人。
其次,高等教育也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高等教育的供给是有限的,一些人被高等院校录取,交了学费并接受高等教育服务,就意味着另一些人不能接受高等教育服务,因此具有消费的竞争性。但同时它又具有利益的外溢性。[1]一方面,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有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使全社会受益。而且教育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改造,对人类文明的积累和传承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利益是不可分的;另一方面,受到教育的公民也直接受益,如收入的提高和职位的晋升等,这部分利益是可分的。
因此,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兼具了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征,属于融合产品的范畴。
第一,高等教育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大学为学生积累专业性人力资本(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确保人力资本保值和增值。个人及其家庭把资源投入于教育,是因为有着受过较多教育的人将来能得到较高收入的预期。个人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相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更具有直接性。这种收益主要体现在预期收入的增加、流动和晋升机会的增加以及享受精神产品的能力的提高等。
第二,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这已为学者们所证明。但是对于高等教育,很多学者却认为它具有更多的私人产品特征。然而,个人接受高等教育之后,不仅自身受益,同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得益于知识创新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则为知识的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大学里的科研机构本身就是提供新知识的阵地,同时,高等教育培养出能进行知识创新的人才,他们提供的新发明、新技术虽然暂时会因为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属于私人产品,但是若干年以后(如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上作者死后50年,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除了合同约定当事人有长期保密义务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仍然属于私人产品外,很多发明和专利都已经为全人类共享,为人类的进步服务。此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本身对邻居、同事、社会都有益处,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从以上两点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兼具了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征,属于融合产品。抽掉其中私人产品要素,高等教育就成为了纯粹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公益事业。舍其私人性,无疑是一个“乌托邦”。因为人都是理性的,都会对成本―收益进行理性的计算。而抽掉其中公共产品要素,高等教育就成了为个人谋利的重要途径,而日益功利化。事实上,高等教育中私人产品要素和公共产品要素二者并不能截然分离。接受高等教育能使个人获得收益,个人收入的提高能促进社会消费水平的提升,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能促进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社会也通过个人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社会收益,而在公共与私人之间很难区分出明确的界限。
二、高等教育的现状
虽然高等教育具有融合产品的特征,但从高等教育的现状看,高等教育的私人产品要素得到了强化,大学日益“沦落”为职业训练场,人才市场的需求成了高等教育的“指挥棒”,而通过教育使全社会受益的目标却由于教育目标的功利化而被忽略。
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1)上大学的目的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来说,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到大学文凭,因为这是将来提高社会地位和收入,找个好工作的重要保证。据加州大学(UCLA)对一年级大学的调查显示,在上大学的众多目的中,“挣更多的钱”这个目的的重要性不断加强,1971年认为此目的非常重要的学生占45%,1982年上升到68%,此后不断上升至70%以上[2]。一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职业目标,他们上大学就是为了以后能成为医生、教师或工程师。因此,在他们看来,学习专业技能对于将来就业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大学就如同一个培训专业技能的场所,与人文精神、社会价值等无关。
(2)学科的选择
在美国,如今只有13%的学生主攻人文科学,7%的学生选择自然科学,15%的学生选择社会科学。这也许反映出在学生们看来,这些培养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人格的学科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并不相关。多数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更专业化和市场化的专业,如商业、会计和工程等[3]。在我国,1996年,理、工、医、财经在校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4%,文科仅占12%。在校学生数最多的一直是工学,根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01~2003年,工学的在校学生数在所有学科在校学生总数中一直占35%左右,其次是管理学,排在第三位的是文学,前三位的总和已经占据了总数的60%左右,而哲学、历史学和农学等因其应用性相对较弱,和生活与就业中的实际应用联系较少,学习这些学科的学生在所有学科在校学生总人数中的比例不足5%(《中国教育年鉴》2001~2003年数据)。究其原因,同样是因为选择工学更能学到专业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应聘时能凭借这“一技之长”取得一点优势。而文学(包括外语)也因其应用的广泛而备受青睐。相反,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由于其知识的“隐性”而无法在实际工作中看出其价值,因此这些学科的学生寥寥可数。
2.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对于目前的许多大学来说,学校提供教育服务是为了给学校自身带来利益,或是仅仅追求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适应,教育似乎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建设上盲目“追随”热门专业
在学科建设上,许多大学无视学科发展出现的偏差,基础性的学科建设备受忽视,基础学科的经费投入过于薄弱,学科结构比例严重失调。“职业至上”在大学校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应用学科成为了学校与个人关注的焦点,但长线专业受到轻视,人文学科、人文教育极端薄弱。在专业设置上,一些学校竞相开设一些能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热门专业,而不管其师资力量与专业水平是否能跟上专业的数量性增长。
此外,某些政策导向也有失偏颇。在2003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地方和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确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4]。以就业率来确定专业招生规模,有利于促进高校与劳动力市场的结合,以市场为导向来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和专业人数。但另一方面,以就业率来衡量专业和学校的办学质量这一指标本身值得商榷。这容易使学校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在专业设置上更注重一些短线专业的发展,造成“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具备的素质的培养,而只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形同职业教育,造成功利化的倾向。
(2)培养目标上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许多大学人文情怀、公德意识减退,社会责任淡漠,利益观念越来越向个人倾斜,实用和功利的互惠色彩明显增浓。这种功利也影响到了大学的培养目标。如果高等教育只重视了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样的教育事实上也只是为了使学生将来更好地就业,而没有考虑培养作为一个“人”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品性,也没有考虑高等教育的职能还在于通过培养每一个个体的“人”来带动整个民族素质和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5]
之所以说高等教育不是职业训练,是因为高等教育具有公共产品要素,接受高等教育不仅对受教育者自己和父母有利,而且有利于社会。如果高等教育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它作为公共产品的这部分要素实际是被忽略了,它培养大众心智、净化民族情趣的社会职能被淡化了。强调高等教育的职业训练职能必然导致大学教育的实用化和功利化,人们能从教育这一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中获得的利益便随之减少了。
三、高等教育本质的回归
1.明确高等教育使命
高等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基本文化修养,重建价值观;教化社会,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1)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之一。科学研究是一项具有外部性的活动,萨缪尔森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曾提出,新思想或新贡献也是公共产品。大学就是产生新知识的重要机构。因此,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主要的应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唯有这样的高等教育,才能跳出职业训练的窠臼。
(2)提高文化修养,重建价值观
奥尔特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中提到,大学要把普通人培养成为有“文化修养”的人,即人的精神思想。培养文化修养,就“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装饰性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或理智”。[6]
现代的大学教育,出现了技术教育排斥、压制价值教育的现象,大学成了人力工厂,成为职业培训的场所,池田大作和汤因比认为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由于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为知识和技术的奴隶[7]。这种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失位要求高等教育必须重视价值观的重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完善人格的塑造,由外在的技术追求转向内在的价值追求,从而使人性得以提升。
(3)教化社会
教化社会是个人价值观构建的扩展和延伸。《学记》一开篇就强调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大学对于社会的功用在于通过文化创造、文化批判与传播来引导社会文化进步。因此,中国历史上有“一乡有一善士,则一乡化之”的说法[8]。在大学日渐沦为职业训练场所的今天,重视大学教育对社会的教化作用更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使大学正视其社会文化组织的角色,明确其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文化发展,重拾大学的真精神。
2.确立大学培养目标
教育的使命逐渐演变成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对培养目标能起到导向性作用。当高等教育的使命成为了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就不能仅是和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而是要使学生作为一个“人”得以全面发展,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结合。
3.深化大学通识教育
亚当・斯密和弗莱德曼表达了古典经济学对公共收益的观点:教育能带来更稳定、更民主的社会。弗莱德曼更直接提到了“公民的通识教育”,指出教育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民主进程[9]。由此可见,公民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公共产品,而通识教育则是培养公民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识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使他具备作为个体的人、社会成员和公民多种身份所需的能力和素质,为学生一生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提供相应知识的授予和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精神生活和道德情感发展的多种需要。
四、结语
虽然接受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作为“经济人”在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之后作出的选择,但是,如果高等教育仅仅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而获得体面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的途径,视其为职业训练,大学教育就会趋于功利化,大学的真精神、大学为提高民族素质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都会日渐被职业化训练所代替,从而陷入仅仅培养适应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的囹圄。须将高等教育界定为“融合产品”,重视其中的公共产品要素,真正体现高等教育的公共性,从而实现教化社会,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使其摆脱时下日渐沦为“职业训练场”的尴尬境地。 [10]
参考文献:
[1] 张学敏.义务教育的融合产品属性[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2][9] [美]David Stern著;陈小红编译.从经济学角度重新审视美国教育的公共性[J].教育与经济,2006(2).
[3][5]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著;刘彤译.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5,61.
[4]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省略/article/20060324/3180756.shtml,2006-03-24.
[6]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4.
为了保证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2000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开展国家助学贷款。2004年,国务院建立了以风险补偿金为核心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2007年,国务院又决定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目前,国家在普通高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同时实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出发点就是促进教育公平,对潜在学生的资助可以减少其为接受高等教育所承担的私人成本,从而提高他们进入大学的可能性。扶持困难家庭的子女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家的资助体系虽然帮助了许多困难学生获得平等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中国的学费仍然处在比较高的水平。家庭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仍然受到学费的制约。帮助弱势群体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仍然需要完善的资助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上升,而国家财政能力有限,“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决定了各项财政政策制定的基点与价值目标主要是满足人民群众享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机会公平将是很长时间内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的基本落脚点。
二、关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过程公平
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上升,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壮大,国家财政投入及资助力度持续加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关注。高等教育的资源利用效率是影响学生平等享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国家的财政政策开始关注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过程公平。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政策越来越关注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后4%时代怎么办成了社会热点。其中最引起关注的是投入的经费如何支配,也就是资源利用的问题。从投资体制入手,国家进行了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的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经历了从“基数加发展”到“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再到“基本支出加项目支出预算”的变革历程。1955年至1985年,中国采取“基数加增长”的高等教育拨款模式,但这种模式不利于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控制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1986年,国家开始采取“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等学校经费的利用效率。但是,没能切实核算高校的实际成本,导致各高校过多地依赖在校生人数作为拨款的参考依据,只注重学生规模的扩张,忽视了办学质量。2002年至今,“基本支出加项目支出预算”模式得到应用。基本支出预算是学校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经费;项目支出预算则是学校某些专项业务活动所需要的经费,在高等学校核算中需要按照项目进行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4]。拨款方式的改革,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而提高效率的价值追求并没有否定促进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教育公平并不是说要将教育资源平等分配,而是教育资源有效分配,满足高校运转需求及项目的开展,使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学生享有其该享有的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即促进高等教育过程公平。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是确保每位学生平等享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学生公平地分享学校的教育资源,以满足和平衡每个人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受教育过程处于公正合理状态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于高等教育过程公平地追求,政策中折射出公平的价值取向。
三、方向:加强投入产出率的评估,实现结果公平
教育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的最终体现在教育结果公平上,教育结果公平是教育实质性的公平,也是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5]。起点公平一直被视为教育公平的核心组成部分,过程公平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起点公平和教育公平成为中国以往制定政策时的主要目标导向。增加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而机会公平与过程公平的最终结果需要用结果公平来考证。在中国当前主要强调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的教育公平政策中,教育结果公平可以作为一种客观的政策评价和监控的工具。同时,教育结果公平也将为中国教育公平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启示[6]。结果公平应该成为今后制定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目标和导向。加强对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率的评估,不仅是对高等教育投入资金与其所创造价值之间的关系的评价,而且也是对教育质量的评估,包括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是促进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财政政策促进教育结果公平,以产出机制拨款的财政政策可以激励大学提高教育质量,使更多的注册学生完成学业,促进高等教育结果公平。
四、行动:以公平为取向,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体系
(一)明确政府高等教育拨款的主体地位,加大投入
《国家教育与发展纲要》中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本世纪末达到4%”[7]。这个本世纪末是指20世纪末,然而,直到2012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28%,首次实现4%的目标[8]。目前,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均值为4.8%左右,中低收入国家的这个均值反而更高些。从高等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支出来看,2009年,该比例首次突破7%,达到0.79%,成为历史最高值,但2010年又有所下降。中国高等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始终没有超过0.8%,而该值是目前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的平均值,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1%,主要发达国家平均为1.7%。很明显,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中国财政压力不断增大。但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保证更多的适龄青年公平的享有高等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仍然需要财政拨款发挥其主导性作用。
(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是平衡中央和地方财政及各区域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是最主要的促进公平的财政政策。由于中央财力和地方财力的差异,教育部直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经费数量差异明显,各地方政府财力不同,不同地区的地方高校的所得财政拨款也不同。这样就造成了高校间发展的不均衡,造成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学生在享有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而高校毕业生涌向发达地区,又使欠发达地区在投入高等教育的收益降低,造成欠发达地区在财政上和人才流失上的双重风险。这种不公平问题,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高等教育财政支付转移要以公平为导向,并以法律形式给予保证。支付的程序及算法要体现公平原则,具体来看要加大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地区的纵向转移支付,并不断推行省级政府间的横向支持。增加过渡性的转移支付金额的数量,根据各地实际支付能力与全国平均生均经费标准间的差异,给予各地发展高等教育所必须的经费补偿。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保证不同地区的学生享有高质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机会。
(三)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
除少数国家外,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接受高等教育都需要缴纳学费,这是个人及家庭承担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的渠道。然而,学费却成为一部分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从而影响了高等教育公平。目前,中国在普通高校建立了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但是,为了惠及更多的学生,切实解决因学费而无法入学的问题,资助政策体系还应该不断完善。随着高等教育成本的增加,各地高校学费的上涨的趋势明显,因此,要不断的提高资助的标准及比例。丰富及细化资助的项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项目的资助。对于申请资助的程序要给予简化,并且要透明化,保证公平、公开、公正。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 追踪评价
高等教育质量,即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达到其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其根本是指高等教育之下,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它是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的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由此可见,是否满足个人及社会发展需要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这是由当前快速变化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的条件下,社会是高等教育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参与竞争,能否快速适应社会,随时把握和应对来自市场的机遇和挑战,获得生存和发展应当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焦点。因此,扩展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评价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大学毕业生的未来生存和发展,把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纳入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机制是教育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控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不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深入发展。市场就意味着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淘汰。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自主择业成为主流。作为人力资源产品的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只有具有真才实学的高质量人才,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引申来讲,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的高等教育对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而质量追踪评价是评估毕业生未来发展水平的关键。
(二)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遵循人才培养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同所有的产业一样,都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工作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生产的“产品”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具有生产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因此,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需要通过自己的智慧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社会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其社会的贡献成正比。人才质量追踪评价就是评价者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的或周期性的收集毕业生的生存、发展状况,并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推断某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依据
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中长期效果评价,但是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追踪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可以通过扩大人才质量评估的时空跨度,了解更加客观真实的教育成效,发现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该高校当前的学科、专业是否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哪些专业应该取消,哪些专业应当增加,甚至会牵涉是否转变该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等重大战略性问题。因此,追踪评价的结果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的客观依据,高校在评价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四)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保证高等学校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尤其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同时,相关数据资料表明,我国高考报考人数呈下降态势。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高等学校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即高等学校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招生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将会成为核心竞争力,谁拥有了高质量,谁就是高等教育市场的赢家。因此,从长远发展考虑,来自市场的追踪评价结果更有利于高等学校自身发展,毕竟,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市场说了算。
(五)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的关键
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重点是教学评估,旨在通过紧抓教学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过硬的质量是创建名牌大学、一流大学的前提之一,但是没有通过评估不断提高质量的过程是很难得到他国同行认可的。如果说一流的大学应该有一流的教学,那么,一流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样至关重要。这正是国际知名大学正在做的,也是国内大学应该予以借鉴的。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的基本问题
(一)追踪评价的目的
追踪评价的目的,一是通过评价, 了解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的状况以及学生展示个人价值发展的状况;二是从评价结果的分析中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前者以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为依据, 侧重于学校工作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度,后者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标杆,着眼于学校的整改与提高。事实上,以上两个目的可以最终归结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追踪评价的主体
评价主体包括组织评价者主体和评价者主体。组织评价者有高校、政府、和社会。根据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社会评价,即来自市场的评价占主导地位。鉴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建议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组织者以高校和社会第三方为主,政府处于次要地位,并且,在初建阶段充分发挥高校内部的组织力量,本着追求高质量的大学精神,自觉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自我追踪评价。
(三)追踪评价的内容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越来越要求高校培养综合性人才,教育界逐渐形成了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质量观。知识、能力、素质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知识、能力、素质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人才质量构成要素。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与载体;素质特别是人的先天素质,是人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自然前提,后天素质是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显形式,素质付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它决定着人的知识和能力能否正确而有效地发挥作用,能力作为素质的外化,属于实践活动范畴。因此,人才质量追踪评价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全面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四)组织实施
追踪评价的组织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由于教育的成效显现具有渐进性、持续性等特点,因此,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时空的延展性。根据人的职业发展规律,通常在三十岁左右形成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而以后的十多年呈螺旋式上升态势。因此,追踪评价的时间至少是学生毕业后的十年。同时,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散性和流动性为跟踪评价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是,高度的信息化为追踪评价提供了方便。
(五)追踪评价结果反馈
原则上,追踪评价结果必须采用类似信息会的形式向全社会,这既是对公众的负责,又有利于社会对学校的监督,促进高校改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追踪评价的作用,体现其真正意义。但是,在追踪评价机制构建初期,可以适度给予高校空间,且不可操之过急。随着追踪评价机制的逐步完善,评价结果不仅用于高校的自评与教育改革,也应当成为社会监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六)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增强高等教育活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同时,客观、公正的追踪结果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避免高校领导“拍脑袋”做决定的不良行事态度和作风。这是追踪评价最重要的环节,往往也是最受冷落的环节,应当予以重视。
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的基本原则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体现专业性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的评价对象是人,尤其是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高校大学生,这一特点要求追踪评价不同于对“物”的评价,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等开展追踪评价工作。
(二)综合立体性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立体性集中表现为追踪评价需要整合高校、社会、个人、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多方面、多维度的综合评价。
(三)考察全面性
我国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的全面性。
(四)坚持长期性
高等教育效果显现的延迟性、滞后性,要求高等教育追踪评价的长期性、连续性。
(五)重视发展性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学生当前的发展,更加重视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潜能,从毕业生的发展性考虑高等教育对学生长期发展的深刻影响。
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机制建构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要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机制,需要分阶段逐步进行。具体可以总结为“三阶段论”:内部建构阶段、过渡阶段、内外机制协调运行阶段
第一步:内部建构阶段。一是以了解学校毕业生能力符合社会需求状况、毕业生个人价值发展状况、发现问题、纠正不足、推进本校发展为目的。二是高校是该阶段的组织者。学校处于自身发展考虑,为了迅速适应社会需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收集来自用人单位和被评价毕业生本人的市场评价及毕业生自我评价资料。评价的具体内容根据高校的不同类型或定位具体制订。三是围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个评价指标的满意度,以及毕业生本人的自我发展评价,同时了解评价主体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与建议。学校对评价结果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其参考价值,提出整改的方案,负责实施整改,以此推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渐提高。
第二步:过渡阶段。该阶段,指的是在高校内部追踪评价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发挥引导作用,积极鼓励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高校人才质量追踪评价,作为高校内部追踪评价的有效补充,进一步监督和促进高校内部追踪评价的切实实施,并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内部评价与社会第三方评价应该各有分工,社会第三方不能破坏各高校内部追踪评价的特殊性,不能搞标准化,杜绝一刀切。
第三步:内外机制协调运行阶段。在第二阶段中,高校内部追踪评价逐步进入轨道,而第三方追踪评价处于初始阶段,两者必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必定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期;另一方面,第三方跟踪评价初始时间,必定有很多的问题,势必影响内外追踪评价的协调运转。此外,国家此时有必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行为,建立一批比较规范的专业性社会评价机构,同时应该注意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总之,构建包括追踪评价在内的、完善而成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保障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整合高校、社会、国家三方面的力量,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保证整个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协调运行。
【参考资料】
关键词:欧洲;高等教育;元评价;美国
在欧美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认证机构在确保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认证机构自身还得接受资格审查和能力评估,只有通过了审查和评估的机构才具有相应的合法地位和评估资格,这种审查与评估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元评价。本文尝试着对欧洲和美国高等教育元评价进行分析,以期获取可资借鉴之处。
一、欧美高等教育元评价概况
(一)欧洲高等教育元评价
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会议并通过了《博洛尼亚宣言》,由此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Process)全面启动。该进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即保证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建立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2000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EuropeanNetworkforQualityAssuranceinHigherE-ducation,ENQA)成立,后改名为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EuropeanAssociationforQualityAssuranceinHigherEducation,缩略词仍沿用ENQA)。ENQA的作用在于促进质量保障相关信息与经验的交流,开发质量保障标准、程序和原则,提供咨询,为质量保障活动提供方便,促进质量保障与认证机构实施同行评价等。ENQA的主要目标在于维持并提升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充当着推动质量保障机制发展的驱动力[1]。ENQA采用会员制,必须经过ENQA评估,只有符合规定标准或按照这一标准开展认证活动的机构才具有会员资格,这一标准即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与原则(StandardsandGuidelinesforQualityAssuranceintheEuropeanHigh-erEducationArea,ESG)。由此可见,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即ENQA就是高等教育元评价机构,由其对欧洲各国质量保障机构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机构即成为其会员,并有资格对各高校开展质量认证活动。
(二)美国高等教育元评价
在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围绕着两个环节进行,即“认定”(recognition)和“认证”(accreditation),前者是指美国教育部(UnitedStatesDepartmentofEducation)与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ouncilforHigherEducationAccredi-tation)对相关机构或组织的认证资格进行审查,后者是指获得认证资格的机构或组织对高等院校或项目进行质量评价。这两个层级的评价,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质量提升的评价体系。其中,美国教育部与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对认证机构的资格“认定”,即元评价,教育部和认证委员会即元评价机构。美国教育部是官方的,它的活动经费主要是国会向教育部的预算分配,它的认定目的在于确保认证机构向其提供院校和项目接受联邦经费资助的有力依据。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是非官方的,它的经费来自于其成员上缴的年费,它的认定目的在于确保认证机构能有效促进院校和项目学术质量的提高[2]。目的不同因而评价标准也有所区别,前者关注认证机构在某些特定领域维持一定标准,包括学生成绩、课程、教师、设施、学生服务、资金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而后者关注认证机构在提高学术质量、展示责任、鼓励自我改革与改进、决策程序、复查以及资源等方面达到一定要求。教育部和认证委员会在认定过程中都遵循着同样的认定程序,即制定标准、认证机构自我评估、实地考察与报告、授予(或不授予)认证资格以及定期复查等。复查期限上教育部通常是五年一次,认证委员会至少十年一次,其中在第三年和第六年年底要求认证机构递交一份报告,根据报告内容必要时进行复查。
二、欧美高等教育元评价标准
(一)欧洲高等教育元评价标准
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与原则是在ENQA与欧洲大学委员会(EUA)等团体的共同努力下于2005年制定而成,它详细列出了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内部质量保障、外部质量保障和质量保障机构的质量保障等三套标准与原则。只有达到了第三套标准的机构才能成为质量认证机构,质量认证机构则按照前二套标准对各高等教育机构开展认证活动。第三套标准即元评价标准具体内容如下[3]。
(二)美国高等教育元评价标准
在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在确保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展示的即是其对认证机构的元评价标准。
三、欧美高等教育元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欧美高等教育元评价已有一定历史,且较为成熟,其中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
(一)宏观的元评价机制
欧美高等教育评价中都引入了元评价机制,通过对质量认证机构资质的认定与能力的评估,在一定高度从源头上整体把握全域范围内评价活动的性质、目标与活动规则等,从而确保了认证机构评价活动的专业权威性与科学合理性。很显然,缺少元评价,整个评价就会陷入无序、低效、失信的状态,也就无法实现保障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这一目标。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中引入元评价机制极为必要。引入元评价机制,首先要确定元评价主体,并在法律法规上明确主体的性质与构成、职责与权力、目标与程序等,为评价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引入激励与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团体、协会独自或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按照要求积极组建质量评价机构,并提供激励性政策支持,努力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市场,以确保评价机构不断提升自身质量和评估能力。再次,引入动力机制,这主要是针对各高校,只有通过评价的高校才可招生,才能得到家长、学生及用人单位的信任,才能得到政府支持,只有获得较高评价等次的高校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人、财、物等资源。因此高校必须积极参与,认真对待评价机构的评价,努力提升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只有当各高校主动接受评价机构的评价,元评价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最后,引入元评价机制,还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元评价标准、公开透明的程序以及公平客观的运行规则,这些是元评价的灵魂,直接决定着元评价的有效性与可信度。
(二)微观的元评价标准
开展元评价,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极为重要,它规定着评价机构的属性与条件及其开展评价活动的理念、准则与策略等。从欧洲和美国高等教育元评价标准来看,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1.从评价领域来看,元评价静态上应关注评价机构的目标定位、独立性及资源准备情况等,动态上关注它的评价活动所采用的标准、程序与原则等。具体来说,静态上评价机构必须明确自身的目标与使命,清楚自身之于高等院校的价值以及它所能产生的影响;评价机构在与政府、高校及公众之间的关系中保持独立性,能独立运行、独自决策而不受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评价机构必须拥有能满足其运行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以实现它的目标与使命。动态上,一方面评价机构的评价活动应确保公开、公正与科学合理。评价机构对高校开展评价的整个过程包括各环节上的活动及评价结果等相关信息都应公开透明,对各高校开展的评价应公正客观,设有投诉与磋商路径,评价机构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程序并严格遵循这一程序。另一方面,评价机构的评价标准,内容上应关注院校质量、自身责任与院校自我改进等。欧美元评价标准都要求认证机构注重考察各高校或项目的质量表现,如目标达成度、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评价机构应充分展示其所承担的责任,如代表公众作出决策、回应公众的关切等;评价机构应关注院校内部开展的自我评价,促进院校形成良好的自我提高机制。2.从评价标准的构成来看,欧美元评价标准都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在一定高度上把握关键“点”。对评价机构及其活动整体上抓住为数不多的且极为关键的几个要点领域,如使命、责任、资源、独立性等,并由“点”延伸开来列出细则从而构成“面”,这样“点”“面”结合。二是关注质上的规定性,为具体的行为留有创新空间。欧美两个标准体系都没有从量上对评价机构做出要求,而是从质上对评价机构及其行为的性质作了规定,如在欧洲标准的“活动”一项中,仅要求“质量保障机构应按照规定的原则从事外部质量保障活动”,还如在美国标准的“拥有足够资源”一项中,要求“认证机构有足够财力、人力和运行资源以有效履行它的认证功能”等,都没有具体规定应坚持什么原则,也没有规定怎样才算是“足够”,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等,这些空白留待评价机构用证据去“填补”;而且,这样的“填补”能充分激发评价机构的创新性。三是评价标准动、静结合。欧美两个指标体系中既有静态指标,也有动态指标,静态指标关注机构的属性及其构成,动态指标指向机构的运行与实践,动、静结合,有机统一。总之,元评价是教育评价理论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教育评价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4]。欧美高等教育元评价及其评价标准所展示出的诸多特点,对我国高等教育元评价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宁业勤 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ENQA.ENQAAGENCIES[EB/OL].http://enqa.eu/index.php/enqa-agencies/.2015-02-16.
[2]JudithS.Eaton.AccreditationandRecognitionintheUnitedStates[EB/OL].http:///pdf/AccredRecogUS_2012.pdf.201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