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护理的概念范文

临床护理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床护理的概念

第1篇:临床护理的概念范文

6月收治的186例老年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记录并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状态情况(抑郁自评表、焦虑自评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状态(抑郁自评表、焦虑自评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一体化护理; 老年肺癌患者;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6-0091-03

肺癌是一种发生于肺部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各种致癌因素的增加,如吸烟人数增多、环境污染、电离辐射等,肺癌患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更加明显,我国的肺癌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肺癌患者在我国癌症患者中占很大的比例,有研究指出,十年后我国的肺癌比例将会攀升至世界前列[1-2]。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根治肺癌的方法,主要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临床常用的化疗和放疗对患者有很大的副作用,而医护一体化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鉴于此,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6例老年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6例老年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3例。对照组中男58例,女35例,年龄64~82岁,平均(67.9±5.4)岁,经诊断,腺癌45例,鳞癌30例,腺鳞癌18例;治疗组中男56例,女37例,年龄63~83岁,平均(68.2±5.6)岁,经诊断,腺癌47例,鳞癌29例,腺鳞癌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癌症分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进行日常基础护理,实时监护患者的饮食、活动、休息、病情、疼痛等情况,做好病情知识的讲解和宣教工作,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1.2.2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并经常保持通风,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和恢复。(2)健康宣教。给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普及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如发放知识普及手册,播放知识普及视频等,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医护人员给予耐心地解答。(3)心理护理。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因此,患者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的现象,为有效地避免上述危险事件的发生,医护人员应随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消除不良情绪。必要时医护人员可向患者讲解一些抗癌成功的例子,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树立面对疾病的自信心[4-5]。(4)增进交流。医护人员应主动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倾听患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切身地去感受患者的心理情绪,对其负性情绪及时地进行疏导和启发,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分数越高,表明功能更完全。利用SDS评分评定护理前后患者抑郁心理状态,项目共20个,分为4个等级,总分58分,43分以下表示情绪正常;利用SAS评分评定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心理状态,总分60分,高于50分则存在焦虑情绪,40~49分表示中度焦虑,30~39分表示轻度焦虑,低于29分表示无焦虑,情绪正常[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有所增加,而治疗组增加的程度比对照组大,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有所下降,而治疗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大,治疗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又称作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支气管腺体或黏膜由于致癌因素容易产生病源细胞,病源细胞可进行血行播散或淋巴结转移,从而引起肺癌疾病,其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小细胞肺癌,另一种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上以非小细胞肺癌较为常见[7]。右肺较左肺多见于肺癌的发生部位,其中肺部上叶多于下叶,肺部的主、细支气管均可导致癌变的发生。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低热、咳嗽、胸闷、胸痛等症状,晚期肺癌患者出现溃疡、疼痛、出血等严重症状,此外,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临床表现通常有所差异。

近50年来,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癌症之一,其中肺癌发病率跃居男性癌症发病率的首位,同时近年来女性患肺癌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年龄在40岁以上为主要发病人群。引起肺癌的原因医疗界还尚未明确,有大量资料显示,患者长期吸烟与肺发生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有资料表明,大量长期吸烟的患者发生肺癌的几率远远高于不吸烟的患者,大约为10~20倍,而吸烟史越长的患者,更容易患肺癌[8]。吸烟患者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健康,同样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群,被动吸烟的患者同样会增加发生肺癌的几率。此外,环境污染是引起肺癌的又一因素,如大气污染、雾霾、烟尘等。目前临床上治疗肺癌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治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等,但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继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为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的方式在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9]。

医护一体化护理是一种由医生、护士等人员组成并成立治疗小组的新型护理模式,治疗小组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将护士分为两个级别,一级护理人员主要负责护理病情较轻、护理风险较低、护理技术难度较小的患者;二级护理人员主要负责护理病情较重、护理风险较高、护理技术难度较大的患者。一体化护理主要包括环境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增进交流等方面,既可以了解患者内心真实的想法,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又能增进医生、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感情,有利于病情的康复[10]。

笔者所在医院此次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的方式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并记录、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医护一体化护理后,治疗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好,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永红,张翠敏,朱贵东.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3):253-255.

[2]刘作琴.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209-210.

[3]任春香.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6(5):762.

[4]熊秋颖.QCC护理模式在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312-313.

[5]徐琪,郑茂根,赵艾君,等.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2):3725-3726.

[6]陈小文.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于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35(3):97-99.

[7]刘丹,白露,赵玉霞,等.247例手术切除的老年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8):62-64.

[8]刘红丽,叶志华,彭玲霞,等.护理干预对肺癌吸烟患者戒烟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507-508.

[9]剧东博.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24(12):153-154.

第2篇:临床护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护理人员;全科护理;需要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学也由简单的医学辅助学科逐渐发展成为健康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而理论则是由相关的概念来表达的。

1 临床护理教育的组织管理

医院的临床护理教育管理组织结构是在主管院长或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成立护理教学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的教学管理,并在各临床科室成立教学小组负责实施具体临床护理教育的管理。①护理教学管理小组:有医、教、研任务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应在医院护理副院长或护理部主任领导下,设立护理教学管理小组,其成员由高水平的护理专家和护理部教学管理负责人等组成,任务是研究制定与修改临床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了解和检查临床教育的进展情况,并考核和评价临床护理教育的效果。条件不具备的医院,应由护理部定专人负责上述工作。②科室教学小组:每个临床科室应有科室护理教学管理小组。一般在科主任或护士长的领导下,由主管护师及护师3-4人组成,负责本科室的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和全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 临床护理教育制度的制定

临床护理教育制度和教学计划是在护理管理者的领导下,由护理教学管理小组的专家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结合所在医院的具体情况及人才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并不断完善的。我国卫生部颁发的《临床护士规范化培洲试行办法》和《临床护士规范培训大纲》,是针对护士规范化培训的主要法规,《继续护理学教育试行办法》是针对护士继续教育而言的规范。各医院应遵循上述法规,制定出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培训制度和计划,有利于有计划、有目的临床护理教育。

3 护理管理者对临床护理教育的责任

护理管理者对临床护理教育的作用是关键的。护理管理者有责任加强护理人员的继续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最终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①转变观念:管理者的观念指导其行为。要想更好的加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护理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目前,我国的从业护理人员大多是专科教育,却承担着日益现代化的护理服务工作。因此,护理管理者首先应认识到加强临床护理教育的必要性和急需性。②成为育才型领导:护理管理者要变“管人”为“用人”和“育人”。在护理队伍中营造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的护理学科,是管理者的应尽职责。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努力成为“育才型领导”,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使广大护理工作人员不断进步,提高素质,进入良性循环,将培养人才作为护理管理者的重要职责。③教与学的责任:护理管理者本身也是临床护理教育的一员,应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模范。同时,护理管理者也是护理的教育者,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4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

4.1 评价应全面 评价时应包括长处与不足两方面,尤其是长处。评价中应列举充分丽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小心地评价经常性、一致性的行为,避免夸大一项优异或不好的特例行为。应避免晕环效应,即对下属行为评价得过高,某一方面好即得到比实际更高的绩效。也应避免触角效应,即对护理人员评价过低的现象,如考核前夕犯了一个错误,而得到比实际更差的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双方还应确定改进不足的措施,改进行动与步骤。此为对护理人员考核的核心问题,应使被考核者明确要改正什么。

4.2 控制和考核应适当 应注意防止两种倾向,即对护理人员控制得过严和控制过少或不控制。考核标准过高,控制过严会使下属不满意,仅听从管理者行事,工作积极主动性及反馈会减少;没有考核或控制过少,标准的落实没有保证,则工作有效性很难掌握。有效的考核控制应做到护理人员个人心情舒畅,又使工作不断得到改进。

5 结 论

护理学中,人、健康、环境和护理被公认为影响和决定护理实践的四个最基本的概念。在这些概念中,护理实践的核心是人,从人可引导出其他概念。有的学科也可能涉及这些概念中的一个、两个乃至予三个(如医学),然而,缺乏这些概念中的任何一个,护理都不可能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也不可能步入专业实践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施萍.全科医生如何进行儿童健康维护系列.全科医生新生儿家庭访视(二)[J].中国社区医师,2011(02):113-115.

第3篇:临床护理的概念范文

1方法

1.1调查工具

1.1.1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rofessionalSelf-ConceptofNursesInstrument,PSCNI)用于测量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该量表由Arthur[4]研制,包括领导、技能、灵活性、满意度、沟通交流5个维度,共30个问题,其中23个正向问题,7个反向问题。所有问题均采用1~4级评分法,问卷总分30~120分。总分≥75分,维度均分≥2.50分表明专业态度积极。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5]。

1.1.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6]用于测量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因子,共90个条目。所有问题均采用5级评分制,1分为没有症状,5分为症状严重,得分越高表示精神症状越多、心理健康水平越差。SCL-90得分越高提示心理问题越严重。金华等[7]对此量表进行研究提供了国内成人常模的数据,测量该量表各症状效度为0.77~0.90。

1.2资料收集由笔者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由被试者独立完成。调查前说明本研究的目的、问卷的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征求研究对象同意后,统一发放问卷,完成问卷后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03份,回收问卷203份,经检查无遗漏及空缺,均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水平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为70~103(86.57±6.08)分,总均分(2.89±0.20)分,各维度得分见表1。

2.2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科护生SCL-90总分为91~280(152.80±37.00)分,本科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成人常模比较见表2。

2.3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见表3)

3讨论

3.1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呈积极态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为70~103(86.57±6.08)分,总分≥75分,各维度均分≥2.50分,表明该校的本科护生具有较高的专业自我概念水平,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8-10]。本科护生灵活性维度均分最高,说明该校本科护生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学校重视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护生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维度均分最低,这可能与本研究对象是在校本科护生,尚未到临床实习,缺乏实际临床工作经历和经验,对护理工作的管理能力尚不自信有关。

3.2本科护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SCL-90总分为91~280(152.80±37.00)分,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成人常模(P<0.01),说明该校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研究结果略高于国内报道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11-12]。尤其是强迫因子均分为(2.08±0.53)分,提示有轻度心理问题倾向,可能与课程学习压力较大有关,可进一步进行心理健康的筛查,加强对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及时发现本科护生存在的不良情绪、心理障碍及学习压力,并给予疏解。

第4篇:临床护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课程设置;护理专业;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43-01

临床护理教学从原来的一门课程《临床护理学》重新回到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学几门课程,讲习比为1:1.75,增设《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新开设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南》,特别有以下亮点:

一、增设《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继续开设现代护理理论课程的同时,增设《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使护理教学更贴近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程序及护理诊断是现代护理的支持理论,是使护理学发展成崭新的独立于医疗的一门专业,学习护理学必须深刻透彻地学习上述理论。

众所周知,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教育完全雷同于医学教育课程,不突出护理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造成护理学概念模糊,研究领域局限,护理工作被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了新的发展。1948年WHO提出的健康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为护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1955年,美国护理学家L.Hall首次提出了“护理程序”这一概念,用系统论的观点解释护理工作,把科学的工作方法应用于护理领域。1960年,美国护理专家Martha Rogers提出应重视人是一个整体的观点。1977年美国医学家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护理学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些思想指导下,护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专门论述护理的护理学独特理论——护理模式,明确了护理的概念,揭示了护理的本质,规定了护理的工作范畴,明确了护理与医疗的本质区别。同时也形成了具有现代护理特色的护理诊断理论体系,明确了医护双方是合作伙伴,要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至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护理学的理论体系,为护理学发展成独立学科奠定了初步基础。现代护士应该熟悉这部分知识,护理专业应该开设现代护理理论课程。

同时我们也该清楚的认识到,由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计划中新增设的《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主要加强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包括生活支持护理技能、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维护技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技能、诊疗技能,以及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方法训练等,这样使护理教学更贴近临床。

二、增设护理专业方向:在临床护理方向上,更注重社区的功能。

本计划护理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三个方向,临床护理方向、重症监护方向、口腔护理方向,其课程设置特别是临床护理专业,开设的老年病护理、中医护理课时增加。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迫切需要具有能够掌握老年人各系统功能老化、健康促进与健康保健、心理健康、健康评估、日常生活护理、安全用药、常见病的护理等知识以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各科护理的专门人才,这样计划就更注重社区的功能,更贴近市场就业,更具有实用性、规范性。

三、新开设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南》:新开设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强化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能力的训练,使教学贴近市场,有利于学生就业。

四、临床护理教学从原来的一门课程变为了多门课程:《临床护理学》重新回到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学几门课程,解决了执行2001年计划过程中困绕教师教学的难题,使临床护理教学教师更能教出水平,学生学习更容易,更能掌握知识,也使基础护理学和临床护理学能很好地衔接。

参考文献:

第5篇:临床护理的概念范文

1.1研究对象

由我校3所附属医院的科室选送符合入选条件的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英语听力水平较高;工作年限在1年及以上;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且参与临床课题研究。

1.2培训方法

培训时间为期4d,培训内容共有9个主题。具体包括:①临床研究护士的基本情况;②研究过程(形成研究假设、提出研究问题;③临床研究概述;④药品研发;⑤研究团队的分工与责任;⑥临床护理研究实践;⑦课题审查与批准;⑧知情同意书;⑨受试者保护。

2讨论

临床研究护士除不能对病人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外,其工作范围涉及临床试验的其他各个方面。包括参与临床试验方案的评价;与机构的伦理委员会联络,参与知情同意书的制作,向病人说明试验内容,获取知情同意;受试者的筛选与登录;试验进程的管理;临床检查结果管理,发现异常结果或变动,及时报告研究者;试验药与试验中所用药物的管理等。因此,此次培训分别从知情同意和临床护理研究涉及的相关知识这两个方面进行培训,旨在增强参与者对临床研究护士概念、职责、工作范畴的了解。

2.1知情同意相关概念薄弱

临床研究是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新药或其他新干预措施安全有效,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实验。从保护受试者合法权益出发,医务工作者面对临床试验的抉择,只能是“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最佳的效果”,而将这一公理带进现实的就是“医学伦理委员会”和“知情同意书”。在临床护理研究范畴内,护士的角色转变为研究者,病人的角色转为受试者,受试者一旦进入研究项目,就准备接受在自己身上试验一种可能从未在其他人身上使用过的干预措施,受试者可能要承担与这项研究有关的风险。知情同意书是保护受试者利益不受损害的重要措施,从事临床护理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要了解知情同意书的相关内容以及应用,以保证受试者得到充分的教育,能够完全理解研究者所提供的有关信息。研究人员负有法律的和伦理的义务,确保预期的受试者对知情同意的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和全面的理解。近年来,中国也一直致力于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方面的建设,以加强对受试者个人权利的保护,特别认识到了知情同意在临床研究中对维护病人和受试者权利及保障其安全的重要性。从表1的调查结果看,由三级甲等医院选送的高级护理人才,且已经参与到临床研究中的临床研究护士,其对知情同意及知情同意书的相关内容了解欠缺,如问题“知情同意书包括的主要要素是描述可以预见的风险或不适”的正确率仅为8人(14.55%),经过此次为期4d的培训,参与者对临床研究中涉及的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的掌握有所提高,在调查的10个条目中,其中8项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知情同意的认识和理解,仍有一定的差距,在建立符合国际准则又适合中国文化特点的知情同意获得模式上,仍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培训工作。

2.2临床护理研究知识有待提高

第6篇:临床护理的概念范文

目的:探讨和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给予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护理能力。结果:护理后,患者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护责任感的评分上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在并发症管理、疾病监测、技术操作以及用药依从性上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护理能力,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协同护理;血液透析;自我管理;护理能力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1]。但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将会导致患者产生贫血或心血管疾病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更加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因此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危害更大,需加强护理防治[2-3]。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协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协同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成年患者均具有自我护理能力,协同护理是通过医护人员的介入,帮助患者改变或修正自身健康行为,提高自身护理能力[4-5]。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高,其生活质量以及自我管理意识随之增高,因此协同护理模式不仅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从侧面加强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本研究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和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护理能力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27~79岁,平均(54.2±4.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1例,中学42例,大专及以上47例。其中月收入≤2500元17例,月收2500~6000元59例,月收入≥6000元24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肺疾病,且排除严重精神疾病,无心、脑、肺等并发症,且所有患者均无严重意识障碍以及认知障碍。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饮食护理等,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协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以及家属定制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护理方案。(2)由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而产生焦虑心理,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多进行沟通,对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液透析的流程以及知识,告知其家属患者常用药物以及药物良反应等。定时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查,指导患者以及家属对检查表进行基本的认识。(3)对患者饮食进行控制,避免患者有不合理的饮食,以及避免患者过量摄入水分。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制定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与家属沟通,让家属配合使其进行监督。尽量避免患者进行重体力劳动。医护人员与家属应对患者给予支持,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家属与患者应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主动反馈每日临床体征,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家属应给予患者信心,鼓励患者配合护理,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提高患者自信。(5)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开放讲座、宣传板报等,并制定相关的问卷调查,由患者独立完成。

1.3观察指标对患者问卷调查进行回收,并统计,本次发放问卷调查100份,回收100份,所有问卷调查均有效。问卷调查包括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估。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对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护责任感等40条项目进行评分,采用五级评分法,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强。自我管理能力评估:采用患者知识问卷表,对患者进行打分,共13项,主要包括并发症管理、疾病监测、技术操作以及用药依从性,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护理后,患者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护责任感的评分上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护理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在并发症管理、疾病监测、技术操作以及用药依从性上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肾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每年经血液透析治疗肾脏疾病的患者也在增加[6]。血液透析属于血液净化治疗,是通过将患者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在临床中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7-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更加注重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9]。协同护理模式在临床中是一种新颖的护理模式,是在责任护理的基础上,强调患者参与健康护理,能够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10]。协同护理注重患者参与护理工作中,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护理能力,对患者预后有益,其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发现,经护理干预后,患者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护责任感的评分上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表明协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这是由于协同护理模式是基于自我护理之上,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患者与家属参与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在患者自我能力管理评分中,患者经护理后,在并发症管理、疾病监测、技术操作以及用药依从性上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协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由于患者一旦加入到护理工作中,既能够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又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自主性。综上所述,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且对提高患者护理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且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凤妹,黄安明.系统化健康管理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知信行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140-141.

[2]张兰珍,叶白如,谷禾.系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1):61-62.

[3]刘再辉.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应用的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74.

[4]刘玉荣.血液透析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61-262.

[5]杜兰玉,段幼萍,张新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国临床护理,2015,7(1):11-14.

[6]叶锦荷.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的探讨[J].中国临床护理,2015,7(1):8-11.

[7]张燕.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1(7):824-827.

[8]王淑芳.血浆置换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在重症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3):79-81.

[9]于雪清,李琪,王永花.协同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6-8.

第7篇:临床护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模拟教学;护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为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文化、社会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在科技进步的今天,人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伦理道德和自我权益的维护,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护士要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充分与实践相结合,以便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并合乎伦理的护理。针对护理人员从学校毕业到成为合格甚至优秀护理人才的培养过程,具有实践性和晚熟性的特点,在护理教学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则显得十分必要。模拟教学是为学习者进入复杂多变的临床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的一种教学策略①。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模拟方法进行临床场景再现,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局部模型练习及高仿真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评判性思维,做出自己的决策并完成相应的技能活动。本文通过对模拟教学的起源、相关概念以及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综合描述,期望能更好利用模拟策略来促进护理教学。

一、模拟教学的起源和概念

1.模拟教学的起源

我国伟大教育学家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听而易忘,见而易记,做而易懂”这一观点,强调感受和经验是人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②,已经揭示了模拟教学的内涵。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对专业人员培训的手段,医学界一直使用模拟模型,包括17世纪的针灸模型、18世纪的助产模型、20世纪的“复苏安妮”(ResusiAnne)和“哈维”(Harver)。伴随互联网和虚拟技术的发展,高仿真模拟技术的出现并广泛应用,医学教育出现了巨大的变革。例如,在公众中使用简易心肺复苏模型普及急救技术;应用电脑装置进行灾难应对的模拟演练等。许多教育机构纷纷建立模拟实训中心,希望通过提供一个逼真但无风险的临床环境的模拟,为学生将来真正的临床实习做好充分准备③。同时,欧洲医学模拟应用协会(The Society in Euripe for Simulation Applied to Medicine,SESAM)和国际医疗保健模拟协会 (The Society for Simulation in Healthare,SSH)的应运而生,推动了世界范围内模拟的应用和发展。这些都被认为是模拟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一个里程碑④。

2.模拟的概念

模拟是对真实存在事物或是过程的虚构,是一种真实情境的展现⑤。在新牛津美语字典中将其解释为:“当在进行直接临床实践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风险时,可以使用模拟;或者可以直接将模拟作为一种学习或人员培训的手段”①。Nickerson等③指出了护理领域中模拟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前者定义模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使用各种学习方法和策略,包含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引导性反馈和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活动,从而使理论或个人经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后者定义模拟在一个真实、无主观臆断、安全并合乎伦理的环境中进行,同样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3.护理教育中模拟的特征及理论框架

Nickerson等③还归纳出了模拟的三大特征,分别是获得知识、仿真性和效果评价。其中获得知识是指理论与实践结合,经过讨论、分析和反馈,所获得的知识保留率更高。仿真性是指对现实场景的模拟程度,分为3个层次(高度、中度、低度),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进行设置。效果评价则包含6大要素(技能提高、知识整合、评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自信心和学习者的满意度)。Jefferies等②提出了护理教育中模拟的理论框架,分为5部分,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学实践、模拟教学设计特征和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每一个概念成分都可以通过变量的细化进行操作④。

二、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育学中的应用

1.模拟的类型

模拟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局部训练模型、标准化病人、虚拟模型等。角色扮演是指通过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使其融

入特定的临床场景中,从而了解病人的临床症状;局部训练模型,用于帮助学生训练特定技能,如静脉手臂、导尿模型、简易心肺复苏模型等;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又称为模拟病人,指那些通过系统培训后,能准确体现病人临床实际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必须具有恒定性和中立性的特征;虚拟模型则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的,经历了从低端到高端模拟的发展,学习者可以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在模拟临床场景中来做出评判、实施技能活动并最终解决问题。

2.模拟的流程

依据模拟使用的模型类型、教学对象以及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模拟教学流程可能不同。以高仿真模拟教学为例,大致分为:模拟案例的设计――模拟案例的编程――模拟案例的教学――引导性反馈的进行――效果评价③。其中,设计要结合临床真实案例,有明确的教学对象、目标;运行前要做好教师、学生、实验室准备;引导性反馈的进行则是高仿真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达到模拟教学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

3.模拟教学的优势与挑战

(1)应用领域广泛

在过去几十年间,医疗卫生机构及高等护理教育机构分别设置相关模拟项目以提升护理教学能力④⑤,使护理人员保障病人安全⑥⑦。而这些模拟项目,涉及护理的各个领域,包括基础护理、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甚至涵盖了急、危重症护理⑧,妇产科、儿科护理⑨⑩,社区护理1112,

①Nickerson M.Morrison B.Pollard M.Simulation in nursing staff development:A concept analysis[J].Journal for Nurses in staff Development,2011(2):81-89.

②Jefferies PR,Rogers KJ.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simulation design[M].Jeffries PR.Simulation in nuring education:From conceptualization to evaluation.New York: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2007:21-33.

③杨冰香,王爱玲,喻思红.模拟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4):390-394.

④Stanley D,Latimer K ‘The Ward’: A simulation game for nursing students[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11 (1):20-25.

⑤Warland J.Using simulation to promote nursing students,learning of work organization and people management skills: A case-study[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11 (3):186-191.

⑥Schaar GL,Ostendorf MJ,Kinner TJ. Simulation: Linking Quality and Safety Education for Nurses Competencies to the Observer Role[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3 (9):401-404.

⑦Tschetter L,Lubeck P,Fahrenwald N.Integrating QSEN and technology to address rural health care:Initial outcomes[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3(10):469-475.

⑧Cato DL.Murray M.Use of simulation training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Critical Care Nursing Quarterly, 2010 (33):44-51.

⑨Birkhoff SD,Donner C. Enhancing pediatric clinical competency with high-fidelity simulation[J].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2010 (9):418-423.

⑩Beauchesne MA,Douglas B. Simulation: Enhancing Pediatric,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 Education[J] Newborn & Infant Nursing Reviews,2011 (1):28-34.

11Eggenberger SK,Regan M. Expanding simulation to teach family nursing[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10 (10): 550-558.

12Richards EL,impso Vn,Aaltonen P,Krebs L,Davis L. Public health nursing student home visit preparation: the role of simulation in increasing confidence[J]. Home Healthcare Nurse,2010 (10):631-638.

灾难管理①,姑息护理②和精神科护理③④等。

(2)实施灵活性强

模拟教学并不拘泥于单纯的理论或操作学习,可以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教学目标,提供重复练习的机会。在练习过程中,允许学生犯错并从中吸取教训,而这种错误并不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对于一些临床罕见但具有高风险、高危害情境的模拟,可以为初入临床的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的机会,这些都为学生今后进入临床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护理核心胜任力。模拟教学因其仿真性和参与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诸多研究表明,运用模拟教学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满意度,提升自信⑤和自我效能⑥,缓解焦虑情绪⑦;由于模拟教学往往需要数名学生同时参与、共同完成任务,因此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⑧和团队协作能力;对于目前临床强调的护理核心胜任力而言,模拟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⑨、临床决策能力⑩和多学科合作能力11

(4)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挑战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模拟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等,尤其是达到临床真实情景的模拟及高仿真性。

这些要求教师应及时了解临床最新的护理发展动态,并和临床带教老师密切合作,不断更新知识以弥补自己临床经验不足12,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模拟教学与学生理论学习方法不同,要求学生尽可能的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投入到模拟情境中,通过沟通和团队协作,以不评判、不推诿的态度指出自身和他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这些都会给学习者带来一定难度13。

相比传统教学,模拟教学对人员、场地、时间、甚至资金都有明确要求,实施起来成本较高、费时费力,大多数学校只能将其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模拟教学的发展。

三、讨论

当今中国的医疗及护理已逐渐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在尊重人权、依法行医的基础上,更重视健康、安全问题,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并合乎伦理的护理照顾,健康护理协会认为模拟教学是解决此问题的良好教学模式14,模拟教学将是临床护理教学的大方向15。护理管理者及护理教师在护理教学中应积极面对模拟教学的优势和挑战,充分利用模拟这一教学策略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对实用型、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

(本文审稿 戴定兰)

①Jose MM,Dufrene C.Educational competenciens and technologies for disaster preparedness in undergraduate nursing education:Anintegrative review[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4(4):543-551.

②Gillan PC,Jeong S,Riet PJvd.End of life care simula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4(5):766-774.

③Choi YJ.Standardized Patients for Korean Psychiatric Nursing Student Simulations[J]. 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3(9):385-392.

④Eggenberger SK,Regan M. Expanding simulation to teach family nursing[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10 (10): 550-558.

⑤White A,Brannan J,Long J,parison of instructional methods:Cognitive skills and confidence levels[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 Education,2013(10):417-423.

⑥Pike T,O'Donnell V.The impact of clinical simulation on learner self-efficacy in preregistration nursing education[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0 (5):405-410.

⑦Szpak JL,Kameg KM. Simulation decreases nursing student anxiety prior to communication with mentally ill patients[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3 (1):13- 19.

⑧Liaw SY,Zhou WT,Lau TC,etal.An inter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using simulation to enhance safe care for a dete-riorating patient[J].Nuese Education Today,2014(34):259-264.

⑨Kaddoura MA. New graduate nurses'perceptions of the effects of clinical simulation on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learning, and confidence[J].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2010 (11):506-516.

⑩Lasater K. Clinical judgment: The last frontier for evaluation[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11 (2):86-92.

11Leonard B,Shuhaibar EL,Chen R.Nursing student perceptions of intraprofessional team education using high-fidelity simulation[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10 (11):628-631.

12张京煜,梁 涛,陈京立.模拟教学对护理专业教师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中华护理教育,2011 (5):236-237.

13Wang AL,Fitzpatrick JJ,Petrini MA.Use of simulation among chinese nursing students[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3 (8):311-317.

第8篇:临床护理的概念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7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妇产科的护士共97名。入选标准:①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③无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疾病。排除标准:①返聘、退休护士;②进修护士。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问卷:由调查者自行设计,包括妇产科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婚姻状况、子女状况、编制等。(酣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rofessional SelfConcept of Nurses Instrument,PSCNI):由ArthurLlo研制和发展,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其中文版已在国内注册护士和护生中进行了测试,Cronbacha系数为0.84。量表包括管理能力、灵活性、专业技能、满意度、沟通交流能力5个维度,共3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1-4分分别为不同意、倾向于不同意、倾向于同意、同意。平均分>2.5分表明自我概念趋向积极,量表总分>75分表明专业态度积极旧1。③离职意愿量表(Turn over Intention Questionnaire)。由Michaels和Spector。43于1982年编制,修订后的中文版具有可靠的信度,Cmnbach§a系数为0.84"J。量表共6个条目,各条目评分为1-4级,量表总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表明离职意愿越强烈。参照相关文献关于该量表的等级划分标准肺J,将离职意愿总分除以条目数换算成总均分,按总均分划分为4个等级,≤1分为“很低”、>1分且≤2分为“较低”、>2分且≤3分为“较高”、>3分为“很高”。

1.2.2问卷发放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调查者发放问卷,并向研究对象说明目的和问卷填写注意事项。问卷由研究对象以不记名方式自行填写后当场统一回收。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有效同收率为97.00%。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录入与分析,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等。2结果2.1一般资料97名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51(28.034-8.02)岁,从事护理工作时间1—32年,中位数为4.00年,其他一般资料见表l。

2•2专业自我概念评分

调查对象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得分为(88.72±9.96)分,条目均分为(2.96±0.33)分。各维度得分见表2,以2.5分为界,调查对象的自我概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趋向积极。均分最高的维度为专业技能,最低的维度为满意度。

2.3离职意愿评分

调杳对象离职意愿总分为(12.494-4.57)分,将总分除以条目数换算成总均分,得分为(2.08.4-0.76)分。离职意愿各等级人数及所占百分比详见表3。

2.4专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与离职意愿总分的相关性(见表4)

3讨论

3.1妇产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状况

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是一种持久的自我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可以被认为是护士积极的自我评价、自尊和自我接纳,有利于护士对自身和他人采取积极行为,对于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护理人才的有效利用和促进护理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一J。在本研究中,调查对象的专业自我概念总分>75分,且各维度平均分均高于界值2.5分(见表2),其中“专业技能”维度均分最高,说明妇产科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总体趋向于积极,尤其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认同度较高。护理学是--t-J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技能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而妇产科护士的工作会直接关系到母婴双方的健康与安全,需要其运用知识和技能完成复杂的临床护理工作,因此,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对妇产科护士的基本素质要求。本研究还表明,在专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中,“满意度”得分最低,说明满意度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工作满意度越低,离职意愿越高。这与吴林静和姜冬九的研究结果一致。

3.2妇产科护士离职意愿状况

离职意愿是个体在~定时期内变换工作的可能性,是离职行为的前因变量,能很好地预测实际离职情况,且能更好地反映组织实际的管理水平∽J。护士的离职行为会对组织的成本、文化和凝聚力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尤其是可能造成医疗护理质量的下降,加重护士的短缺。本调查显示,在妇产科护士离职意愿水平分级中“较高”与“很高”者共占51.55%,说明超过半数的妇产科护士考虑过离开目前的工作岗位,应引起管理者重视。妇产科护士的工作具有负荷高、风险大、责任重等特殊性,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而长期高应激状态会导致较高的心身压力,影响工作的完成,继而出现离职意愿和离职行为。随着我国妇幼保健工作和分娩模式的转变,以及孕产妇和家属的期望值不断增高,应注重维护妇产科护理人员队伍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维护妇女健康。

3.3专业自我概念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

第9篇:临床护理的概念范文

职业院校主要是面向社会输送实用、技能型人才,护理专业更是直接为社区和医院等卫生服务业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护生毕业后不仅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正确观察患者病情。同时还要具备操作新仪器,开展新技术的能力[1],才能很好地完成护理程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中指出: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学会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临床经验丰富,人际沟通能力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形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发挥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实训场地的作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毕业后能积极观察病情变化,主动护理。

1 何为“双师型”教师

目前尚无统一界定,可以综合理解为:教师在获得教学职称或资格外还需要取得相应系列另一技术职称或资格证书,所谓的“双职称”或“双证型”。或是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素质和水平,又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技能教学能力,即“双素质型”。

2 我院临床护理教学团队的构成

2.1 高级职称双师

他们同时具备“双职称”和“双素质型”。医学专业转型而来,临床经验丰富。我校原为地方中等卫生学校,生源少,师资力量雄厚,所有临床教师均是本科院校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脱产到地方综合医院相应继续学习1~2年再任教,课时少的教师一直兼职去挂靠医院参加医疗实践工作,多年的临床工作使这一批老教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一边上班,一边上课,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医院见习典型案例,现场讲解教学知识点,安排病例讨论。课堂上将临床实例寓于教学中,学生如亲临其境,体会深,教学效果好。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学校规模的扩大,我校开设了自己的附属医院,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教师兼职医院,临床教师继续坚持教学、实践两不误。这批教师大部分是1996年前大学本科毕业,年龄40岁以上,都具备高级讲师和副主任医师双职称。

2.2 中级职称双师

所谓的“双职称”或“双证型”。医学专业毕业,同时取得了教师和相应系列的资格证书,缺乏一定的临床经验。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数量激增,一批批新分配的医学本科毕业生来到了学校任教,由于教育资金紧张,教师名额有限,繁重的教学任务迫使新教师来到学校后直接上岗,小小的附属医院已无法容纳更多的教师进入临床实践,况且大部分教师一学期都要完成两到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还要忙于写论文,评职称。教师精力有限,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疲于奔命之余也很少把心事放在实践能力的提升上。

2.3 初级职称双师

基本是高校护理专业毕业后直接走向教师岗位,理论考试取得教师和护士资格证书,缺少护理工作经历和临床实践经验。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大部分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新升格的院校有中专、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专护理等多层次学历,大批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走进我院担任临床护理课程专职教师,成为学校青年教师的中坚力量。

3 医学专业“双师”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优势

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使原有的中专和高职医疗专业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于是学校面临专业设置的改变,护理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临床护理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医学专业教师全部转型为临床护理专业教师,临床护理的教学任务落在了临床医学教师的肩上。由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和)医学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承担临床护理的教学,由于从事多年临床实践工作,责任心非常强,教学热情高涨,讲课生动活泼,教学手法灵活,实时地引入临床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课堂师生互动情况好,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发挥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实训场地的作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毕业后能主动护理,积极观察病情变化,主动配合医生抢救,做到心中有数。如: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教学中,讲解重点是观察病情和抢救配合,如观察出血量的大小和出血是否停止,在病程中患者呕血和黑便次数多,颜色红,生命体征不平稳,红细胞压积减少,血尿素氮逐渐升高,说明出血量大,出血未停止,必须配合抢救。护理措施包括血容量下降甚至休克时补液原则,具体的止血措施包括静脉曲张的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护理,胃镜直视下止血的配合和消化道溃疡出血的药物应用护理。学生弄懂了疾病的概念和临床表现以及发病过程,知道了具体的治疗情况,结合药理学基础,下一步如何护理就很简单了。教师讲完了病情变化和抢救措施,护理措施自然迎刃而解。

多年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突然转变为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未完全转变。教学中过分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讲解,护理措施融会贯通,反映护士职业特点的护理诊断和医护合作性内容不甚明了,一带而过。由护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承担临床护理,她们自身的医学基础知识较薄弱,毕业后直接从事临床护理的教学,有些不常见的疾病她们在实习时也从未遇见过,对临床新理论 和新技术缺乏了解,教学中不重视疾病的医学知识,甚至无法讲深讲透每一个疾病的概念,干脆就对着护理措施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无法认识疾病的内涵,对临床广泛应用的技术一无所知,缺乏观察疾病的能力,成为被动的护理者。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临床后很难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