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与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内涵
主体间性理论又称交互主体性理论,它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用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对话与交往,意味着主体间的权利的平等、尊重、互动和多元的价值依存。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发生联系时,就产生了主体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主体间性意味着超越了在主客关系中占有性的个人主体性,把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之中。主体间性下的主体是超越主体任何一方而又包容了双方的“公共主体”或“交往主体”,是主体突破封闭的“自我”,走向“他我”并与之构成互为主体或互为主客体的一种存在关系。而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和不同主体通过共识所表现出的一致性。
用主体间性理论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对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继承和发展,它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理论。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加深刻和全面,它包含着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 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 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总是依靠教育者的单向灌输,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交流、沟通来促进双方思想品德的提升。因此,我们可以称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为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而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称为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
二、以主体间性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
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多元互动,包括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也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之间的多向互动。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受教育者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受教育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教育。受教育者也要尊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的主体性不得以体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难以开展,教育者应该依据特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活动,不能放弃教育职责,对教育者放任自流。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者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硬性灌输,转向教育者“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价值引导过程,既引导教育者人格健康成长,又引导教育者逐渐形成合理做事能力和正当做人能力。同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教育者“自主构建”的过程。通过交往中的学习,受教育者主动、能动的生存精神世界,实现自我完成,使自己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转向以教育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对话为核心的精神往过程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了以往把教育者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控制者,受教育者是被动的灌输对象的观点,使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回归到人与人的关系中,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象化活动变为一种平等的交往活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主体间的精神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合作达成一种默契。只有在良好对话的基础上,受教育者才能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进而实现思想境界和意志品质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过程就是诉诸对话,通过理解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才能在交往中都成为主体,才能从师生彼此分离的状态走向统一,才能彼此都获得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实现其育人的目的。
三、以主体间性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选择
(一)增进教育与理解,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强调教育者绝对主体地位的同时无形中把受教育者置于一种绝对客体的地位,教育者以“物” 的方式来对待受教育者。而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用主体间性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从人的主体存在出发来重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在教育中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主体对主体的理解,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理解,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情感活动。这种理解不仅是对话之间的理解,它更多的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灵魂深处的理解与交流,不是一个说服与被说服的过程,而是双方的情感、意识、人格力量沟通的过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改变在传统教育中的那种居高临下的形象,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理解的过程。
(二)坚持平等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就再次说明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对这种平等关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双方在法律地位和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同样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独立人格、生活欲求的个体,这种师生的同在性使教育者应当也必须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同等的个体来对待。第二,教育双方在教育过程中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与权利。师生的同在性使他们可以通过互相倾听和发表看法,实现共同进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摒弃把教育对象看成是被用来改造和塑造的物质对象的观念,建构起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第三,明确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不能弱化教师的引导、组织、促进、管理的作用,否则,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坚持平等的原则,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首先,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双方的主体性。教育者要真正发挥其作为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管理者的作用,就必须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受教者。教育者应具有根据受教育者的变化对教育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提炼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内容。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发挥,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教育活动、适应环境变化,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有价值认同感,使整个教育呈现出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状态。其次,要在教育的过程切实体现和落实教育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教育者可以从与学生的接触中获取更多的思想教育信息与灵感,进而促进自身的完善。教育者也只有在不断的自我教育、自我感悟中,才能持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教育水平。
(三)构建交往式教育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利用交往模式构建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有利于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而这种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将会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情感基础;另一方面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性。交往式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双方以社会生活为客体,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是在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从知识、思想、经验和情感等多方面、深层次的相互交流,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双方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进行独立思考,通过沟通最终达成一致。
参考文献:
在任何一个时代,学生都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可塑性的一个社会群体。学生们充满激情、积极向上,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一批人。所以,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才的储备都会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
一、关于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
从字面上理解,知识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讲解,学生们从中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并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信仰教育相比之下则要高端得多,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和思想引导,是学生们树立起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可以使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将信仰进行外化,转化为学生们为人处事的行事风格与准则。
战争年代,一批批热血青年为了祖国的自由和民族的解放前赴后继、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与敌人进行殊死拼杀。这种能够舍弃生命的勇气,就是来自于对于祖国和人民的信仰。即使生活在和平年代,信仰教育的意义依然重大,因为不论是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还是民族的自由与强盛,都需要大批有信仰的有志之士贡献力量。
二、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关系
对于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的关系,我们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即层次递进、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首先,知识教育是理论方面的研究,是学术型的。主要针对的是理论知识科学体系的具体研究和探讨。通过知识教育,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可以运用知识来解答相关的理论问题,是“形”;而信仰教育则要高深一些,通过理论知识的教育与思想的培养,使学生们拥有一种精神世界的武装,一种可以为之奋斗的坚定信念、为之牺牲的精神力量,使学生们获得这种信念和力量的过程,就是信仰教育,就是“神”。
其次,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又是辩证统一的,某种程度上,理论教育是信仰教育的一种载体,而信仰教育又是理论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二者之间互为表里;
最后,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还是相辅相成的,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讲,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三、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与改革措施
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一些问题,当然每个问题也都有各自的解决方法。
首先,应试教育成分太过严重,重知识,轻信仰。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树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信仰。只是如今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下,老师盲目地教,学生盲目地学,一切以学分和成绩来定论。这样一来,完全失去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初衷。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应当增强相应对学生的引导,充分响应素质教育改革,全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信仰教育提到更高的层次上。
其次,思政教师的信仰不够坚定。正所谓:一屋扫方可扫天下,己身正方能正乾坤。思政教师是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和信仰培养方面的灵魂向导,他们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正如西方教会学校中,从事思政教育的工作者大多是在职的神职人员;日本在二战时期的思政教师大多数都是有军方背景的军国主义分子。所以如果想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树立起正确的信仰,学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的思想巩固,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们提供最优良的信仰导师。
第三,学生们的信仰缺失现象严重。随着网络的多元化发展,各种各样的文化不断对校园这片净土造成了冲击。由于学生们的心智尚不够成熟,在不良文化的影响下,极易出现思想下滑。例如:辨别是非能力差、拜金、没有恒心、缺乏毅力等等。
通过强化信仰教育,我们可以完全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通过培养正确的信仰,可以让学生们树立起坚韧的毅力和朴素的品格,使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目标、有毅力、有勇气、耐得住辛苦、禁得住诱惑。
为了正确地体现思想品德理论的性质和作用,通俗易懂地讲授思想品德的内容,完成对初中生理论知识的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由初中思想品德课特殊的性质决定的,它贯穿于这门学科的整个学习过程,决定着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向和质量。举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教学中巧用事例,可以使比较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爱护公共卫生,增强环境意识”的教育上,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城市的广场或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清理垃圾。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环卫工人的艰辛,同时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周围人的表扬,从而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并能意识到维护环境卫生是要靠大家共同努力的。
1 合理举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根据当前或典型的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事例来衬托理论知识,做到有理有据,让学生接受起来更直观、更容易。做到这些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举事例必须具有教育意义。讲授思想品德最终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达到教育目的。因而在选择事例材料时,一定要注意事例材料本身的教育意义。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年龄及心理因素多加考虑。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雷锋的故事,雷锋精神传颂了几十年,他的故事不断地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启迪。从我们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就是人们缺乏公德的具体体现。在节假日定期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当志愿者,维护公共卫生,无形中能达到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教育,让他们明白爱护公共卫生光荣、破坏公共卫生可耻,在点滴中积累、在点滴中受教育。
(2)所举事例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并要接近学生生活。初中阶段的孩子,大多在13~15岁之间,所举的事例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接近他们的生活,这样他们接受起来会更容易,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如《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在中国影响较为广泛,一个弱小的少年用坚实的臂膀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病重的父亲,在不耽误学习的基础上,默默地照顾着父亲。这在周围人看来是很难做到的,但孩子还是用实际证明了他能做好。他的精神感动着人们,教育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被困难打倒。
(3)所举事例必须真实且具有典型性。真实的事例具有说服力,能反映本质,学生的印象也会很深刻。使用具有说服力的典型性的材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典型的事例能集中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既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基本属性,又便于学生确切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实质。不论是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都应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决不能胡编乱造、道听途说,并且不能违背思想品德课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真实的事例很好选择,只要是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就行,但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就不太容易掌握。教师要精心选材,力求简洁。能说明问题的本质,又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材料就是典型的。这方面的正反事例有很多,教师要用心收集。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养成教育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扎实”三理念
(一)理论基础要扎实
1.理论基础突出人格特质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应重点突出人格特质。人格完善不仅关涉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是国家的希望,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整体与个体的心理要素,是一种具有动力一致性、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1]。围绕着人格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突出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关照,有效激发学生的自尊意识和价值观念,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并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提高课堂教学,增进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2.理论基础突出个性差异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地区,其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及个性迥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基础需围绕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科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品质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大学生的个性突出表现在独立意识、学习热情、人际交往、获得尊重和理解、选择职业和专业、爱慕异性或想得到异性的尊重等方面。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多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大学生个性差异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才能找出解决对策。3.理论基础突出情感需求理论基础的运用应该重视大学生自身情感的需求。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真正做到与学生的情感进行沟通,产生情感共鸣,在对待问题的观点上才能达成共识,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教育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感到被尊重、被重视、被认同,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大学生树立信心和促进个性发展,主动与大学生沟通,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尽量从积极方面去考量他们,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努力进行科学引导,使每位大学生能都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理论内容要扎实
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来源于大学生对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程度,需充分挖掘大学生的人文潜能,才能体现其内容的扎实性。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的交往行为、自我反思的人文潜能都十分丰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要集中在情感、价值观和态度上,进行人文潜能的挖掘教育。1.挖掘情感上的人文潜能针对大学生情感十分丰富的特性,适时地通过组织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交往行为、自我反思等方面开展教育,自觉养成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主要取决于在教学活动中对情感的挖掘。人与人的交往充分体现了双方之间的交往行为,在交往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的行为、思想都受到了熏陶。2.挖掘价值观上的人文潜能大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及自我存在价值的认识就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体现,它促使大学生对某种价值目标具有强烈的感情和欲望,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围绕大学生的价值观来组织教学内容,适时挖掘大学生价值观上的人文潜能,对大学生进行价值理论、价值观念培养、价值心理引导和价值活动调控,充分突出核心内容,即价值观念的理想信念教育。3.挖掘人生态度上的人文潜能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还不成熟,在对待和处理问题上容易产生感情冲动、自卑、消极厌世等不理智行为和极端心态。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上应多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教育,挖掘人生态度上的人文潜能。教育大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克服悲观和盲目情绪,引导他们形成相对稳定的人生心理定式;在求知的同时,教育学生有自知之明,适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会与他人相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挫折观,加强正义感,紧跟形势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大力提倡积极、有为、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大学生正视社会、直面人生。
(三)教学互动要扎实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教学互动,教学互动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和能力培养。1.构建师生互动的新理念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形式,不是追求表面的效果,而是通过设计的问题与大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整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适时恰当的教学互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师生互动首先需要教师的导引,先抛出问题,然后引导大学生围绕该问题来找寻解决的方法。正所谓“引入—导出—分析—解决”四步曲,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处于互动状态。2.拓展教学意识新渠道教学意识是教师对课程教学标准以及教学任务的敏感性和自觉程度[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以大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要善于树立教学问题意识、教学主体意识和扩展教学内容意识。在教学问题意识上,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大学生在听取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将大学生视作教学主体,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适当留出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根据整个大背景和当前的形势进行适时扩展,使学生了解一些基础背景,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践行”的三要素
(一)大学生践行优良的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可以通过道德行动和习惯等途径来提高。1.树立理想信念意识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是对未来目标的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是理想信念,在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引下,大学生能正确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辨析各种社会思潮[3],对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最终必将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2.提高整体素质水平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就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大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学生要在社会上求得生存和发展,既要具备适应能力,更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它要求大学生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全方位、多渠道地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提高整体素质水平。3.增强思想品德教育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教育,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使命感、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传统的博爱精神为主的仁爱教育,都是大学生践行优良道德品质的途径与方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就肩负着这样的责任,它使大学生还未涉足社会时,就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二)大学生践行和谐的人际关系
1.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在思想上提高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水平,在大量的宣传与鼓励下,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人际交往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相关数据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将获得工作和事业的成功,人际关系好的工作基本都比较稳定,因此,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大学生具备相关的人际交往理念,有意识、主动积极地参与人际交往活动。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只有意识和理念尚不足以解决问题,大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与人交往能力。教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创造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教会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在互相帮助、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与他人和谐相处,具备人际交往能力。3.教会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否,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为人要热情,富有修养,在此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教会大学生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端正与人交往态度。教会大学生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度,坦诚相待,亲密有度,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适度与人交往。
(三)大学生践行正确的人生态度
成功者始终能做到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值得大学生借鉴与学习。首先,塑造拼搏进取精神。生命的真谛在于拼搏,拼搏是一种积极向上和努力进取,为达到预定目标而百折不挠的精神。当今社会竞争力相当大,只有提高拼搏进取精神才有动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走向胜利的彼岸。其次,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大学生在向预定目标进取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和干扰,这就要看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生理因素和遭受挫折的经验等都影响其对挫折的耐受力。因此,在成长过程中,要加强这三个方面的积累和锻炼。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的对策分析
(一)深刻领会理论思想,坚决履行行为准则
理论知识指导着人的实际行动,它们之间是内在统一的,理论知识是实践行为的基础,深刻领会理论思想,就是在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深化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践行行为,学习到没有学过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践,认识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深化对已有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深刻认识当前形势,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当今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要使大学生清醒地看到当前形势的严峻复杂,在思想上要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应对一系列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及时行动起来,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科学规划,牢牢把握主动权[4]。
(三)深化思想,变革思维,勇于创新
观念改变行动,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大学生养成教育为目标,深化思想,变革思维,勇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需求,在践行过程中要有胆识和勇气,要有改革创新精神,要做到快、实、细,即在思维上彻底变革、行为上努力践行、工作上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建义.思政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2]刘淼静,叶航.教学意识形态性的研究[J].文化教育,2011,(7).
[3]吴毅安.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4).
关键词:霍耐特 承认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阿克塞尔·霍耐特,生于1949年,是德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曾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哲学教授,现为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他提出的承认理论属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代表着该学派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和动向。与之前的批判理论家不同,霍耐特对人的社会性有更大的关注,将经验型和规范性结合起来,突破了批判理论研究的局限性。他的主要作品有《为承认而斗争:社会冲突的道德语法》、《权力批判:批判的社会理论反思各阶段》等。
一、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简介
黑格尔首先将承认一词引入了哲学,他在《精神现象学》中将承认一词进行哲学化的处理,并延伸出自我意识学说。自我意识是一种主体存在,是一种互主体,只有当自我意识互相承认的时候,自我意识才能理性化。因此,不同的主体之间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必须相互承认,因此承认关系中要求主体间有互惠的关系存在。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是不可分割的过程,离开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互相承认,规范就不复存在。
霍耐特采用了黑格尔思想中的主体间以斗争为核心的发展方式,同时也继承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他认为实践中,主体交往的主要形式是为了得到承认而进行斗争,社会上存在的冲突、纠纷以及对抗都属于斗争的表现。而主体为了得到承认,又不得不进行妥协,互相承认,在这种互惠主义的关系下,产生了独立平等的交往。霍耐特认为,有规范性的交往活动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的大前提下的。而道德上产生的不公正体验都是因为社会主体认为自己应得到的社会认同没能够得到。在霍耐特的理论中,将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分成了三种形式,分别是爱、团结和法律。爱是个体在家庭主体之间得到的相互承认关系,团结是个体在一个组织内得到的相互承认关系,法律是存在于社会中,承担了爱与团结的中介,为社会个体寻求平等规范的承认形式。通过这些承认形式,一个人才能将自身看着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认同自己的存在。
二、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的重要性
根据霍耐特的理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最根本的是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承认关系。建立平等的承认关系是促进人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教育交往本身就是一种相互承认的关系,而且教育交往可以促进个体获得承认,正确认识交往中的承认关系,因此将霍耐特的承认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学交往中的承认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家庭之爱的延伸。教师在情感上对学生付出关爱,可以看做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悉心教导。而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进行自我发展,就相当于在父母的关照下成长。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爱的承认关系,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潜移默化和情感交流中进行正确价值观和思想的教育工作。
其次,霍耐特的理论中的平等承认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开展的保障。教师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看做是独立平等的个体,才能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教师将学生视为独立的精神整体来对话,并将自己的人格真实地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在平等的承认关系中正视自身的存在,进行自我发展和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之处在于它是对学生的思想和信仰进行的教育。根据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形成思想和信仰的根基在于学生取得周围社会个体对自身的承认,从而自己对自己产生正确的承认关系,从而能够认可和重视自我的价值。因此运用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学,是从根本上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三、承认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重视情感交流和心理辅导,给予学生爱和承认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正错误的思想的过程就是给予学生正确的承认和用爱来教育学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日常随时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教育,用引导的方式纠正学生的思想错误。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师生间和谐的承认关系中进行,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平等关系
建立平等的承认关系是霍耐特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树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来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要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运用丰富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思想,通过说服的方式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三)加强实践教学,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加强实践教学就是带领学生去积极获取社会的承认关系,感受社会承认的氛围,得到团结这一相互承认关系的确立。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评比,探访教育基地,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总结: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借鉴霍耐特承认理论中的优秀理念,认真思考现有教学模式上的缺陷和不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相处模式,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出教条主义的僵局,真正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晓艳,李和佳.和谐社会中爱的承认之维——以霍耐特承认理论为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2] 吴海燕,叶安勤.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源与流[J].北方论丛,2009(05)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发挥着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教化的双重功能,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教育的任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维展示平台,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作以阐述。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给学生留下了索然无味的感受。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展示思想政治课课堂魅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应积极探索,不断的优化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边摸索,边总结,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激励手段,为学生提供多维平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一、让“新闻”崭露头角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和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我们实行了在课前五分钟开展新闻会活动,把最新的时事及时传递给学生。新闻由值日生负责并主持。首先,要求值日学生必须注意搜集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和《人民日报》等大报要报的头版头条消息及热点报道;然后在占有较为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再加以综合分析,恰当取舍,摘取四、五则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的时事新闻,并尽可能做到语言精练、生动有趣。其次,要求学生像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那样,采用相声、小品、对话等不同形式把国内外的新闻要事及本班的新人新事告诉大家,尽可能就某一新闻发表短评或提出启发性问题,以引起积极思维,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简明扼要地评价一下同学们所述的时事新闻,对一些模糊认识进行正确引导。
这项活动每次虽只有五分钟,但形式活泼、内容多样,长期坚持,使学生对国事、天下事事事皆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整理和口头表达能力,保持了时事教育的经常性和持续性。
二、让“辩论”进入课堂
高中,是学生思想最活跃、兴趣最广泛的时期,但他们对问题的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些捉摸不透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不提倡对他们进行笼统的回答,而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让他们各抒己见,然后集中起来进行交流,对于争议特别大的问题有时会采用辩论会的方式。例如,在高一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涉及到了“金钱是不是万能的”这一问题,学生自由组合分成正反两方,各方自主查找搜集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后,各方选出四名辩手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不仅主辩手思想活跃、语言幽默、观点鲜明,其他同学也能主动参与其中。通过辩论,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齐心合力的能力,同时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上的主角,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让“表演”与“文本”融合
政治课教师完全可以将活动课的形式引入到政治课上,在课堂上使用模仿电视节目的“小品表演”、“知识竞答”等娱乐形式。
在《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的教学中,设置情景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投资人——老大爷”,“股票专家”、“债券顾问”、“保险顾问”,让其他同学从这些角角色中,了解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一方面,使知识点高于教材,而不拘泥教材,另一面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让“小结”完善教学
课堂小结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收尾阶段,在教学中让学生作总结,能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做法,由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良好效果。如讲完“国家的宏观调控”后,老师让学生作总结复述。一个同学总结为: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不是万能的,而且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所以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因而,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概括为“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五、让学生走进“真实”
[关键词] 教育理念 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目的隐藏在教育对象周围的生活环境中,以特定的形式与活动,通过逐步渗透的方式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教育内容和教育经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享有“旷代圣相”、“古今第一完人”的,他的教育理念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的教育范畴,虽然没有留下专门的书籍与章节来论述教育,但在他的家书、书礼以及奏稿中教育思想无处不见。回顾教育思想,固然带有较为浓厚的封建色彩,却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教育思想内容在其中。突出体现在注重养成优化的环境氛围、注重培养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打造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教育主体、注重使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等诸多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隐性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一、注重养成优化的环境氛围
人与环境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往往表现出潜移默化的渗透功效。人的思想品德无一例外地形成于一定的环境中,而这种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尽管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仍然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良好的环境氛围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作用;不健康的环境氛围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甚至有害的作用。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培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环境氛围,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对环境氛围的优化非常重视,他在追求“内圣外王”的自我发展道路上,深知来之不易的名誉、地位、家世,与个人修养、环境氛围息息相关。当他亲眼目睹身边达官贵人、显赫家族中的子女不是固守家业、终日无所事事,就是挥霍浪费、不思进取,深深感到想要自己的儿孙显赫一方,永不衰败,必须养成良好的家风。以家风环境的形成,促使家族的兴盛,进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扭转,实现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他曾多次在家书中提到家风养成的重要性,认为:“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持一时之官爵,而持长远之家规;不持一二人之骤发,而持大众之维持。”为达到此目的,从封建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经过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独创一套治家理论和方法。并在家书中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敦敦教导。在治家过程中,大到曾氏子弟仕途命运、小到家庭和睦与财产使用,无一不做到细心纠正、耐心规劝,以求曾氏子孙立志为人、知书达理。不求做官发财,但求地位优越,做有所作为、于民有利、于国有功之人,最终实现他“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谆嘱瑞侄从此奋勉加功,为人与为学并进,切戒骄奢二字,则家中风气日厚,而诸子侄争相濯磨矣”的愿望。经过不懈努力,在他本人成为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同时,曾氏家风日渐形成,代代英才辈出,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二、注重培养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
隐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形成和思想品德发展起到引导作用,进而保证教育对象无论在何种环境中,不出现行为与道德标准相去甚远的教育失控局面。因此,隐性教育手段固然重要,但决不能偏离隐性教育传播道德理念和培养道德素质的这一主旨,否则便是本末倒置、偏离根本。“一宗宋儒”的一生中追求功名,事业成功,但却从未忽视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他始终坚持理想的人格必须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一切学术事业都应当建立在道德修身养性的基础之上。这一点从家书可得到印证。他在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致诸弟》的信中曾提道:“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由此可见已将以德为先、修身养性的教育理念融入到了整个家族命运发展过程当中,而曾氏家族人才辈出,与此教育理念的传承密不可分。
三、注重打造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教育主体
人格是个人以特定的行为模式表达出来的关于自身精神价值的自觉意识,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人格是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的有机凝结,高尚的人格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生中非常注重人格培养,堪称中华传统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对自身要求极为严苛,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将一念之差,一事之失,都记在当天的日记里,对自己的错误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甚至不惜辱骂自己,将自己比作猪狗,为了达到监督、鞭策的作用,还经常将自己的日记交给友人传看。在京师做官时,他自知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便主动进行人格修养的培养。提出“八德自勉,内外兼备”、“穷究事理,心意诚恳”、“淡泊无求的内在修养”及“敦厚稳重的外在表现”等修身养性的方法。并通过完成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等十三项功课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而达到理想人格的实现。此外,认为人格的魅力还应当表现在学识上,只有在格物穷理的知识追求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把这种格物穷理叫做“明”,在《书赠仲弟六则•明》中,曾提到:“三达德之首曰智。智即明也。古来豪杰,动称英雄。英即明也。明有二端: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他认为高明来自天分,精明来自学问,但无论高明还是精明都应当趋于平实,想要达到此种境界,除了勤奋与渊博的知识外别无他法。在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下,曾氏家风日渐昌盛,曾氏子弟大多功成名就、受人尊重,而当时社会各方面人才都愿主动投身于门下,为其献策献力,一定程度上,应该说也与人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有着直接的关联。
四、注重使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教育方式的灵活多样。隐性教育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的选择上完全不受时间、空间、教学工具等方面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跨时空的教育模式。教育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效果显著。他注重随时、随地、随事的教育,将教育渗透在生活细节中,同时,也注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对于曾氏子弟的教育大多是通过书信往来实现。翻看其书信,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亲切、细致、具体。每封书信中或多或少会看到对曾氏子弟的耐心教导,每每教导从不简单重复、空泛而谈,总是就事论事,以事论理。例如,在书信中曾多次从不同角度教导家人勤俭的重要和好处。他认为俭的好处在于:家运在俭,“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安身在俭,“处兹乱世,银钱愈少,则愈可免祸;用度愈省,则愈可养福。”惜福在俭,“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简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长久在俭,“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对于俭的好处,既不刻板说教,也不急于求成,而是在书信中结合时事、家境、个人具体情况,随时、随地、随事地进行勤俭教育,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曾氏子弟的思想与日常行为习惯,其收效之大、效果之明显,确实令人佩服。此外,教育方式的灵活性还表现在他对李鸿章的培养过程中。有史料记载,为发展湘军,惜李鸿章是人才,积极邀其加入。但深知,李鸿章自恃才高气盛,锋芒毕露,真要独当一面,还需再经一番磨砺。于是,他针对李鸿章的个性,采取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平时尽量让李鸿章参与核心机密的讨论,达到锻炼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防止李鸿章由此产生的骄傲情绪,在湘军幕府中找能言善辩之士与李鸿章争口舌之长,挫其锐气。至于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表率来影响李鸿章。李鸿章爱睡懒觉,为了改掉他这一习惯,每日清晨一定要等幕僚到齐后方肯用餐,逼李每日早起;李鸿章喜欢夸大其词、哗众取宠,每次发现后,就正言相诫:要求他待人以“诚”字为本。在有针对性的教育之后,李鸿章的思想、性格乃至生活习惯都深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同李鸿章自称:“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其随时、随地、随事,均有所指示”。又说:“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而李鸿章日后在仕途上所取得的种种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归功于这位成功的“善教者”,早期对他的悉心教导。
参考文献:
[1]徐安鑫,何义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J].求实,2008,2.
[2].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5.
【关键词】医学伦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都是培养人、完善人、成就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社会性、主体性等特点。医学生需要学习关于政治思想和政治理念、社会结构和规则、道德理论和规范、法律知识和原则、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适、人生价值和意义等内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但使医学生懂得个人生活既有现实性又有超越性,既有世俗性又有理想性。医学伦理课程是专门为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伦理精神而开设的,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使其学会运用医学伦理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解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伦理问题、难题,恰当处理医疗工作者与社会、医疗工作者之间、医疗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都具有知识性,需要向医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体系和内容; 二者都承担着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幸福观、科技观等的职责; 二者都具有实践性,需要立足于现实,分析和传授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当下的社会规则、社会结构、社会行为准则、伦理原则和规范等内容,进而提高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行动能力,引导和规范医学生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宏观方面或更基本的层面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人生意义教育、道德教育、历史教育、社会行动能力教育等。医疗卫生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素质,还需要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协会制订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基本要求”。医学生是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从业者,他们将通过医疗活动或与医疗有关的活动表现自己的思想品质、展现自己的道德素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体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主要通过这些活动参与社会管理、社会事务等,因此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承担医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责任感的培养任务。
医学伦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把握和感悟思想政治和医学伦理的精髓,对其进行合理定位,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伦理的地位真正在高等医学院校师生中得到认可和发展,并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和行为。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不是单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和内容就能实现的,还需要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体验相关内容。经过学习、感悟、体验之后,医学生形成自身的思想政治和医德的认知力、判断力、内化力和践行力,并逐渐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医学伦理素养。
由于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医学伦理素养的形成规律性具有相似性,因此在教育方法上二者也有相同之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方法,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辩论、演讲等形式宣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医学伦理知识。隐性教育是指隐藏教育目的,通过将教育性因素渗透到教育对象日常接触的环境、文化、网络、娱乐、舆论、制度、管理、服务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载体之中,引导教育对象主要经由非认知心理获得教育性经验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中运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方式,发挥其各自的长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课堂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现代社会错综复杂,医学生接触的思想多种多样,获得的信息庞杂,而他们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还不强,需要课堂和课下教育相配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任何理论都要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检验理论是否真实反映了现实,确证理论的真理性; 另一方面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医学伦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开发功能。几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发挥着协同效果。第一,导向功能。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宣传理论和原则,坚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性; 医学伦理教育需要把握社会主流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和主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自律意识和职业精神,特别是职业理想信念、职业目标,自觉养成运用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约束自己行为的品质。第二,保证功能。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鱼龙混杂,各种社会思潮竞相涌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使医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信念,特别是在职业生涯中,对于像国家卫生政策、医疗体制改革等问题需要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性,把握正确的理想、信念,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第三,育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既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价值性; 既要培养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提高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还具有超越性,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完善医学生的人格的职责。第四,开发功能。现代复合型医疗卫生事业人才需要文理兼备,既具有专业技能,还要有人文素养,具有实践能力,还具有创造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发掘他们的潜能,实现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具有互补之处,在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着协同作用,二者的教育内容与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宏观与微观、普遍与具体的关系。在医学生的培养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培育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1]熊建生.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态的层次结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 .
一、需要理论的界定
需要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驶向目标。所谓需要,就是有机体缺乏某种物质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需求的反映。这种需求反映在个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需要。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因此,需要成为行动的一种直接动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阈中,所谓需要就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渴求或欲望,是人的生命存在、发展、延续的客观要求,是对客观的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主观反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1.人的需要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必须首先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首先考虑到接受主体的自然需要、低级需要和合理需要的满足,然后才能促使其社会需要和高级需要的提升。对于任何个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首先是以潜在的形式而存在的,并且这种存在也是不以个体的意志力为转移的,既不取决于人的意志、意识,也不取决于人的生理、心理的感受,而是取决于人的社会本性,取决于人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取决于人的客观生活条件,只是被个体意识到以后,它才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心理意愿或心理倾向。
2.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人的需要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状态。因此,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接受主体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针对各种不同的需要及需要的不同层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如由于需要层次可以不断提高,人们会不断追求由低级到高级的需要,并且在这种高级需要实现时,才能感到最大的幸福和宁静。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人的一种本质追求。因此,要善于引导接受主体的高级需要。
3.人的需要具有个体性、差异性和发展性
由于个人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的不同,即使是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也会使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需要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如有人追求物质需要,有人追求精神需要,有人生理需要强烈,有人社会需要突出。这种个体性和差异性会使接受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表现出选择性,即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选择性接受。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需要也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演进,人的需要也会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把握好接受主体需要的个体性、差异性和发展性等特点,有针对性、灵活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综上所述,需要就是指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通常以愿望、意志、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被人认识到的需要就会成为行为的动机。需要一旦被主体认识到了,就以动机形式来支配人的行为,并驱动人们通过行为来满足这种需要。二、两种需要理论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需要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
1.马克思宏观需要理论
在马克思宏观需要理论中,马克思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为我们明确了需要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
(1)需要的性质。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就是“三重生命的存在”,即“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
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物”。人的本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既有自然本性,也有社会本性。
(2)需要的层次与种类。对需要的层次与种类,马克思进行了以下的论述。首先,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三个层次。他认为,这三个层次的需要既与生理性、心理性因素有关,也与生物性、社会性因素有关。随着层次的提高,生理与生物因素渐减,心理与社会因素渐增,即在低层次的生存需要中生理和生物因素占优势,在高层次的发展需要中心理和社会因素占优势。他指出,人的需要的各个层次是同时并存的,而在不同时期,并存的各种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支配或主导力量是不同的,其中支配力量最大的是居主导、优势的需要。因此,需要的优势由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跃进,原来居于优势的需要层次和其他层次并不消失,只不过是成为居于相对弱势地位而已。
所以马克思有时也把人的需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需要和新的需要。第一需要指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亦即基本需要。新的需要则指人的心理和社会需要,亦即创造的需要。同时马克思在对需要的研究中看到了人与动物满足需要时的手段是不一样的,即在人的需要与满足之间存在着中介物,而动物的需要与满足之间没有中介物。由此提出,人有两种性质的需要,一是表面需要,即对中介物的需要,如对劳动和货币的需要,这是一种满足人类真正需要(如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等)的中介和手段;二是本质需要,是存在于表面需要之下的指导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力。驱使人劳动的原动力是人的本质需要(如饥饿),通过劳动人得到满足本质需要的中介物(货币),这种中介物可用来满足人的本质需要。由此马克思认为,劳动需要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需要的手段。另外,马克思还注意到,人的需要不可能都得到满足。从这个角度看,他将需要也分为两种:一是有效的需求,即通过努力能得到满足的需要,它既有相应的内部状态,又有能够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手段,可以成为人的活动动机,对人的行为产生推动作用;二是无效的需求,即不能得到满足的需要,它只是存在于人的愿望和幻想中,缺乏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手段,对人的行为也没有推动作用。
(3)需要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发展性,需要满足无止境。即原有需要满足了,又产生新需要,这是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综上所述,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内驱力。人的需要具有自然性和客观性,又有社会性和历史性;既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又有优势性;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反复性,又有发展性。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到接受主体需要的这些特性,才能促使接受主体有效地接受其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马斯洛微观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微观需要层次论同样为我们明确了需要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
(1)需要的层次。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并且人的各种需要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以一种有层次的和发展的方式,以一种按照强度和先后的秩序,彼此关联起来的,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五个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需要的种类。他还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它们可以分为高低两级,构成人类价值体系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的上升逐渐变弱的本能需要,称为低级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由于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叫缺失性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的进化逐渐显示出来的需要,称为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所以也称为成长性需要。马斯洛进一步对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做了探讨,认为缺失性需要的满足避免了疾病,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导致积极的健康。缺失性需要按照驱力或平衡调节机制形成动机作用,当缺失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驱动人通过某种行为去满足这些需要。
一旦满足了,紧张就得以缓解,这些需要的动机作用就随之下降。相反,成长性需要是没有终点或终止状态的。成长性需要的满足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兴奋,要求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因为成长本身就是奖赏和激励的过程。缺失性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屈从于缺失性需要,导致身心问题。缺失性需要只能由他人满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相对地独立于环境,更多受自己的内部因素——内在本性、潜能、天资、创造冲动的支配。缺失性需要带来的是贫乏、低级的至多是算作宽慰的愉快,而成长性需要带来的则是丰富、高级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持久性和不变性的愉快。马斯洛还指出,需要的满足是就相对意义来说的。对于大多数的正常人来说,其全部基本需要既部分地得到了满足,也都在某种程度上未得到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如果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都得到满足,人们往往认为后者的满足具有更大价值,因为它们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即幸福感、充实感,也因此人们愿为高级需要的满足牺牲更多东西,并且更容易忍受低级需要的匮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满足接受主体以上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反映了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接受的期望值。
三、两种需要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接受主体的需要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接受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只有激发其需要,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
1.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与满足接受主体合理的需要,调整接受主体不合理的需要
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不适应与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但是也不能简单地迎合其需要0人的需要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首先必须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一方面要努力适应与满足接受主体自然的、低级合理的需要,然后促使其产生社会的、高级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必须调整接受主体不合理的需要,从而使这种需要也成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动力。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各种元素大汇合的时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面对众多来源不同、内容不同、性质不同的信息客体,其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合理的需要,如对物质、求知、社交、审美、信仰、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的需要。也有不合理的需要,如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我们鼓励满足自身物质利益的基本需要,但有的人只崇拜金钱,注重非物质欲望,欣赏和追求低级趣味;再如有的人有全面发展、完善自我、释放潜能的需要,并且社会已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实现条件,但总有部分人好高骛远,兴趣多变,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等。因此,对合理的需要,教育者必须努力去适应与满足其需要,使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而对不合理的需要,不能简单地迎合,而是要善于矫正和化解其非合理和非现实的需要,防止需要的异化,调整和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需要上的挫折,教给他们认识和处理社会生活的经验,使他们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以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去满足其需要,从而调动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接受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2.思想政治教育应激发接受主体正确的需要,引导接受主体抛弃不正确的需要
需要激活思维,需要激发接受主体求知的欲望,引起接受主体在接受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支配选择,需要越强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意识和对象选择越明显;需要影响兴趣,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适应主体的内在需要,则会引发主体的接受兴趣,产生积极的甚至是贪婪的接受反应;反之,则主体反应会是麻木、迟钝甚至对抗的。‘由于接受主体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导致他们的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个体性、选择性、可变性和矛盾性,这种“需要驱动”在接受过程发挥作用的机理肯定是非常复杂的。但是需要驱动的理论清楚地表明,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在动机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接受活动产生的内在的强大的决定力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激发接受主体正确的需要与动机,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克服“重物质需要、轻精神需要”的倾向,正确组合自己的需要层次和顺序,把个人的需要放在第二位,坚决抛弃那些自私的、低级庸俗的等不正确的需要。
同样,接受主体的需要也具发展性。接受主体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原有的需要的解决,新的需要就产生了。接受主体的需要虽然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但并不等于说接受主体的需要变化无穷,不可捉摸。只要教育者细心观察研究,其变化的规律是可以找到的。一般来说,接受主体需要的变化是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演化的。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后,就会表现出学习接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其需要未能满足,就会表现出消极性。消极情绪的发展,就会导致某种需要的消除和抑制。
3.思想政治教育应强化和提升接受主体内在的自我的需要
需要唤醒接受主体的接受注意,强化其接受准备,使接受主体产生对与自己需要有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的敏感和专注。需要制约记忆,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接受主体的需要,那么其所获得的新知识将相当巩固和稳定,产生长期记忆,甚至终身难忘,反之则易于淡忘。需要催发接受转化和提升。接受主体的需要使他们将新接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迅速转化为内在的情感、意志,并迅速转化和提升为言论、行为,促使他们个人新思想的社会化。任何一种接受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背景下进行的,是由接受主体内在的需要和社会要求的外在强制力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的。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本身就包含了接受主体的需要,是接受主体自我需要的集中体现和升华。一旦接受主体认识到了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整体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就必然产生一种对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种认同感和责任感反过来又促使接受主体将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进而成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
4.思想政治教育应驱动接受主体的真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