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范文

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

第1篇: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范文

一、开设积极心理教育课程 

基于积极心理学观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着眼于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和矫正,还应拓展到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品质积极发展。而最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中,也提到了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把积极心理教育引入学生的心理教育中,既是教育的目标方向,也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有效方法。而关键是要转变心理教育理念,并据此改变心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将积极心理教育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在现行的心理教育中加入积极的部分,突出积极心理教育的主旨。 

积极心理教育涉及的领域和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人的个体心理发展,也涉及与其相关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而且涉及同学、教师、家长、社会等多个对象。所以,积极心理教育的实施过程不可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所以除了要设置积极心理教育的课程外,还要注意积极心理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影响。除定期开设有针对性、具有心理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学校管理工作、班级活动中,都应当注重进行积极心理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學生在活动中培养积极向上、健康的人格。同时将积极心理教育融入多种活动课程中,不仅可以使广大学生拓展思维、丰富想象,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锻炼意志,训练技能,大幅度提升心理素质。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 

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学校教育中的任何一门学科不仅具有知识、技能的价值,还具有能力、方法价值,以及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品格等心理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强心理训练活动,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塑造均有无可比拟的功效。 

从教学情境创设来看,教师需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合理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学生乐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环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获得相应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学生积极动起来、活起来,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技能、生成情感。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需要通过引导、暗示、感染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更多的参与、表现的机会,推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挖掘潜力,进而增强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学习评价来看,相比于传统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情感的片面性评价方式,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是否有所成长,潜能是否得到开发等,重在激励性评价。此外,模仿性是学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而模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性格的塑造过程。学生常会以自己崇拜和爱戴的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具备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自爱等良好和积极的心理品质,用自己得体的举止、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健全的个性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模仿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和心理互助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积极心理学也认为“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对事物的关注,一种对人性的倾听,周全的反思是对生命、生活、生存意义的探寻”。学生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教育目的在他身上才能真正实现。要充分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尽可能地挖掘自身潜能,有效调节自身情绪,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努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加积极、健康地生活。 

四、促进家庭与社会协同开展积极心理教育 

教育作为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社会事业,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不可能仅仅是学校的事情,需要家庭、社会的有效配合。所以,在开展积极心理教育时,要建设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协作的一体化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将更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可以开展一些针对家长的关于积极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适当地引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帮助家长拥有积极的心态,给予孩子独立自由的空间,倾听孩子心声,与孩子一起幸福成长,提升家庭教育的品质和效果。同时,学校要尽可能充分合理地运用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尽可能使学生得到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积极、正向的影响,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有效开发,个性得到和谐发展。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如建立心理网站、创建QQ群、微信群等,不仅可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也便于师生、生生、家校之间传递讯息,互通有无,沟通情感。 

第2篇: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范文

2.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点滴谈——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增强陈虹,吴九君,李益倩

3.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在学习障碍的诊断和干预上的价值张微,宋红艳

4.小学生工作记忆广度与心算能力关系研究——以五年级学生为例张丽华,徐微

5.国内近十年来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李岚

6.儿童的阅读障碍与眼动王福兴,陈珺,段婷

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资优教育模式初探黄骐

8.积极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促进孩子大脑发展,并设法成功陈虹,吴九君

9.生态模式下的多动行为咨询和治疗——一例小学生行为问题矫正的案例报告王军利

10.我不想孤单——一例初中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辅导潘蓓蕾

11.封面人物档案

12.青春期教育过程中的尝试与体会封华

13.高三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周博

14.正视抑郁心理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黄爱武

15.离异家庭孩子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技巧周丽华

16.小学品德教育与劳技教学的有效整合顾建英,汤丽娟

17.高中生睡眠问题解决策略初探李云希,刘醴湘

18.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杜红梅

19.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王文贞

20.花开无声文有声——作文教学四步走孙玲玲

2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努力匡正的心理误区(一)阎立钦

22.班主任应妥善用"怒"谢涛

23.让学生学会微笑李磊

24."南风效应"对教育的启示王银华

25.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召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启动大会孙燕,刘欣

1."驭人"才会"育人"黄莺

2.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影响洪秀敏

3.国内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探析曾静雯,黄建伟,蓝敏

4.以心为本走向美好幸福——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梁剑玲

5.心理测试课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韩鑫桐

6.让"孤雁"不再孤单——农村初中单亲家庭学生"孤雁"心理的成因及教育对策施建国,朱文英

7.关于心理活动课的几点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翟宁

8.用"叙事"的态度话说校园"手机依赖"林盛

9.心理咨询中空椅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熊猛,叶一舵

10.为你骄傲为你幸福——小学生"交往困境"心理辅导个例唐敏

11.我学会交往了李立军,赵立平

12.教师情绪管理培训初探余明

13.相悦身心灵——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工作坊侧记李微

14.浅析高考考生的考试应激和心理调适洪水兰

15.习作教学与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左海电,楼说行

16.善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孙金翠

17.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田光华

18.前进路上谁是对手——浅谈中学生竞争心理高常霞

19.中学生计划学习的盲点及对策宋红艳

20.心理健康教育在品德学科中的渗透汪良英

21.信息动态

22.话说赏识教育与欣赏式探询单海林

23.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情绪调节高手雷泓霈

1."涂鸦"也是一种风景刘宝山

2.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白玉萍

3.学校要倡导"心本教育"吴发科,任旭明

4.新瓶装鸡尾酒——对心本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陈萍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社会行为问题探究张连云

6.青春期教育对提高初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探究金燕

7.积极心理学在积极教育中的应用——英国学校"庆祝优秀品质"项目陈虹,吴九君

8.浅析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课堂回应"潘蓓蕾

9.生命的历程川,梁辉灿

10.我是一个不幸的人——一则高三学生危机干预辅导案例周有玉

11.唤回东风靠什么——由一则"戒除网瘾"的教育案例引发的思考张慧晓

12.教师生命质量的失落与找寻廖娟,张雁军

13.用爱心为学生护航——班主任工作的点滴反思唐中云

14.信息动态

15."积极心理教育走进怀柔实验小学"心理活动观摩课观后感陈虹,吴九君

16.一个都不能落下顾建英

17."立体式活动"促进班级学生自尊自信品质发展的探索林群安

18.让小学低段学生从懒散走向勤奋郑洁贤

19.小学生习作心理浅探石井

20.培养良好学习心理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李娜

2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周成洁

22.建立与小学生沟通的桥梁金星辉

23.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凰别苇丛——走向完美的人格塑造(下)阎立钦

24.你的表扬我难以承受毛春铧

1.教育也应多"变频"吉祥枣

2.对中小学惩罚教育的心理学思考陈明利

3.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缺失及重建张晶

4.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概述尹红霞,时公卫

5.中职生自我和谐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廖友国,林燕

6.青少年型人格障碍形成与干预对策吴伟强

7.优化教师心理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杨敏毅,鞠瑞利

8.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研究毛春梅,张玲,张爱

9.毛毛虫在歌唱——学会成长黄莉莉

1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解开心结,重塑心灵王晓庆

11.从孤独中走出来——人际交往心理辅导个案陈静琴

1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谈学校心理教师的情绪调节黄海亚

1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填报中考志愿李家华

1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的认知建构黄宁

15.快乐地牵起孩子的手张凤玲

16.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钱进春

17.潜移默化,相机熏陶——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周帅群

18.以人为本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应——浙江省德清县禹越中学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概述高江春

19.教育是一种发现张立敏

20.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发展的积极诉求李正

21.当代家庭的监护误区及其应对策略王颖,王相武

22.别让爱成伤害陶慧

第3篇: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范文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1]。教育心理学涉及到教育现象、教学心理与学习心理等方面。中小学武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之路通达的必经之路,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宗旨的具体诠释。在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成败归因等心理因素应得到教育者的重视,对此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因遵循的教育心理原则进行研究,无疑能促进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健康长足发展,实现武术教育的强身强心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

2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武术走进中小学的充分性

2.1武术走进中小学符合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体育教育是一种身体的教育,体育应该回归到教育中去。武术作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和形式都与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宗旨相符合、相一致。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发展教育才是我国教育的宗旨。中小学处于基础教育的阶段,在整个教育阶段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奠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此阶段,学生在学校承担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家庭的期望、课业的压力、体育锻炼的缺乏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学生体质连续25年下降。因此,“教师应当把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质作为重要任务”[2]。武术作为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调节神经,促进智力发育,使学生以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完成学习任务;武术文化中蕴含的武德品质和尊师内容更能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美德的熏陶,是对学校体育人文价值缺失的最佳匡补;而武术套路运动中的风格美与神韵美,更能使学生在习练过程中得到美的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审美水平。因此,武术走进中小学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宗旨。

2.2武术走进中小学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第4篇: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范文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和西卡森特米哈伊(M.Csik-szentmihalyi)为代表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塞利格曼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即“总幸福指数=先天素质+后天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这个公式中所指的“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就是积极心理学需要发掘的力量。所以,“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或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内在的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个体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来塑造、培养个体积极的心理态度,增强个体的“力量”。

当前,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已经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话题。如,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正性的利已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积极情绪与健康关系和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国内、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v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较为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因此,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以消极价值取向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地深入与发展,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突出。

(一)形式化倾向

有相当多的学校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仅是形式,升学、应试才是根本。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和研究,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最终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二)教育内容的窄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对待。而很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走越窄,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水平无法真正得以提高。

(三)问题模式或疾病模式

当前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交友和娱乐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教育模式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问题取向上,偏离了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目标,使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心理问题上,以至于人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构成,误将心理看成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变态的代名词’将心理健康等同于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四)医学化倾向

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疾病患者,用诊断病人的量表测量学生,还通过医疗机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暗示,引起恐慌和压抑。其实,学生中有障碍性心理疾患的人不到总数的1%,大多数是适应不良的发展性问题,而非心理疾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课程化倾向

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甚至还考试,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而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从而大大削弱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枯竭化。

二、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形成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新的思潮与趋势。所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会对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改进带来全新的视野。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具体目标有:使学生不断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使学生学会满意地对待过去,把它当做是一种成长的收获,而不是更多地去感到遗憾和哀怨:其次使学生学会幸福地感受现在,投入地做好当前的事情、认真体会每个人与每件事:再次使学生学会乐观地面对未来,以积极主动的态势面对未来形势、人际氛围与周围环境的变迁,树立对学习与生活的信心和竞争意识,从而增强终生幸福的理念和态度。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秀品质

积极心理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在心理咨询的指导下,使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感悟来获得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自己和世界、生活的积极面,形成乐观、合作、善良、勇敢、信任等积极思想。当学生关注世界的积极面的时候,是不会有消极思想的,学校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形成积极思想,增强个体的“力量”和“美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不是像传统学校心理咨询关注学生的消极面,以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学生的思想正处在形成的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的思想对他们加以引导、指引和开发,使他们逐渐形成乐观、合作、善良、勇敢、信任等积极思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强调学生具有的积极思想,并认为他们都能在正确的积极思想的指引下发展出适应社会的积极思想和品质。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积极心态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第5篇: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文化的多元趋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最富人文关怀的高校教育,更是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推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大责任。而已积极心理学为趋向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更加有利于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主张

20世纪末,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概念。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焦点聚焦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从过去的关注个体的心理疾病方面,转向对人性中的积极潜能的深刻挖掘。积极心理学通过激发人类自身的潜能和力量、积极的品质及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获得追求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变得更加幸福的方法。通过这种向上的、阳光的心理反应来诠释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以此呼唤人类内在的善良品质和正面的态度,并利用这些内在的正面动力来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或普通人,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最大程度地开发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是莘莘学子们渴望获得的教育梦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他们修正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而大学时期也正是这些青年学子最富有激情、最充满理性、最具有创造性同时又不畏惧挑战的时期。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以及来自专业学习的压力、工作就业的难度、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他们常常彷徨纠结,从而易滋生各种不良的心理疾病。根据相关调研表明,我国高校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有的已经非常严重了。吉林农业大学学生郭力维在2009年11月14日谋杀室友赵研,经120急救人员诊断确认赵研已死亡,民警遂即展开调查,抓获郭力维,其对自己持刀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在逃逸时被抓获,并于次年6月7日被执行死刑。2013年4月16日复旦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投毒,终因中毒过度,不幸身亡。同时有很多的高校学子都因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而选择自杀,这些都说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严峻考验,同时也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产生的不和谐因素。只有将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贯穿于于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促使大学生追求阳光心理,激发他们积极面对的潜能,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人际冲突才会减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校和谐气氛才容易形成。

三、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挖掘学生的积极潜能,激发他们潜在的动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追求理想、坚定信念,提高执行力,从而获得让自己幸福满意的能力贯穿于整个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这样一种阳光向上的理念帮助高校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提高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调节情绪,平衡心理压力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挖掘他们的正能量,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构建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

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发挥着变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的作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对问题学生的个别诊治,而积极心理学注重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心理潜能,提倡人文关怀,它不仅修正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衍生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平台。这种价值取向旨在增进学生的主观满足感和幸福感,开发他们积极的心理潜能,培养他们正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健全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正面应对所遇的各种问题,自强自爱、自尊自信;改善和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有效性等,这些都是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均来源于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即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同时又带有普遍的社会性,内容生动,意义鲜明,极易被学生接受,这必然会帮助学生学会用正面的方式去应对潜在的心理问题。

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能够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在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下,很多人会陷入“来访者就是问题学生”的固有思维,这样的思维本生会影响整个心理咨询中对问题的有效修复,打破了咨询的平等关系。.而认为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抵御才是心理健康的关键的积极心理学工作模式下,高校教师更应关注与重视的是学生优秀阳光的一面,这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潜能的核心本质,而且,这样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让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大幅度提高。所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正向情感的激发过程,要让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感体验、就业等实际活动中去体验、分析和思考,让他们明白在这些活动中自己所产生的各种反映,提高自我认知,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培养健全弹性的心理素养。因此,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开设必要的心理咨询等课程以外,更多的是要采用融趣味性与互动性为一体,且参与程度更高的团体辅导、户外素质拓展、社会教育实践、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影视观赏、心理征文比赛等趣味心理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追求幸福。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7).

[2] 杨晓峰,李玮.积极心理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l0).

第6篇: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范文

论文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知识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同时,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战,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们就能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就能够努力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保持适应,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就能够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就能够有愿望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人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在熟悉的生活发生改变、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变故等情形之下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1.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详细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2.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高校学生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学生辅导员应该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3.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转贴于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初探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虽有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转变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要促使教师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各种个体心理行为就能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和潜一致,也就形成了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2.制定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本身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学校组织下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要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总之,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要服从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将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为隐性的学生心理行为。

3.整体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种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由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类活动的管理,须有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

4、科学布局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是指校园内写有心理教育格言的各类标语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黑板报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校内刊物等。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它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对学生的心灵有一种特殊的感召作用,使其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和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相互生辉。

第7篇: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范文

自高校的公共课心理学教学恢复以来,我国的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对提高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传统的公共课心理学教材也往往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目标的单一性

传统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往往将其教学目标限定在教师的职前培养目标上,主要讲述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为师范生将来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指导,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教育学、教学法等教育学科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但随着我国教师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师范院校单一培养向高等教育开放式培养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暴露出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关注,再将公共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局限为教师的职前培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2.教材体系的学科性

传统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往往过分拘泥于心理学的学科结构体系,注重按照学科结构来组织教材内容,往往注重了学科体系的完整而忽视了教学对象的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具体表现为传统的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往往是以普通心理学的的体系为基本框架,其教学内容往往是对心理学学科中普通心理学知识的简化,公共课心理学的教材也往往就表现为是普通心理学教材的简写本。事实上,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纪要中就已经指出:“公共课心理学不是普通心理学或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本身,或它们中的几门简单凑合,而是一门综合心理学有关分支的科学内容,自成一体的心理学科”。[2]因此,注重按照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材的结构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由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蔡笑岳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教材,对传统的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该教材因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目标正确,体系构建合理,教材内容新颖而成为同类教材中的佼佼者。

蔡笑岳教授主编的《心理学》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创新与突破。

一、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蔡笑岳教授主编的《心理学》教材提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具体包括以下目标。

1.职业发展目标。这是公共心理学教学的第一层次的目标,是一个指向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目标。即公共心理学教学首先是要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服务,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教育活动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教育活动所要求的心理品质、职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现实指导目标。这是公共心理学教学的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指向于现实的教学目标。公共心理学教学除要服务于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外,还应服务于学生现实的心理生活,积极结合学生现实的心理生活,通过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活动,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专业学习,合理地进行人生发展规划,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困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人类自我认识目标。这是心理学教学的第三层次的目标,是指向于学生人文素质和理论修养提高的教学目标。心理学就是一门在认识人自身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学”,研究人类自己是心理学的科学追求,服务人类自己则是心理学的科学价值所在。通过心理学的研究,人类可以获得对人的精神生活实质的科学认识,可以获得对人性、个性、生命发展的科学认识。[3]公共心理学课程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理解人的精神生活,形成科学的人性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哲学课程是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心理学课程则担负着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性观、人理观,形成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的责任。通过公共课心理学的学习,要帮助学生在人文素质、理论修养上有所提高和进步。

蔡笑岳教授主编的《心理学》教材中所提出的这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从侧重实践应用到注重理论修养的发展过程。在教学中随着这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的依次实现,学生不但在具体的生活行为、职业技能上会发生变化,而且在理论修养、思想深度上也会有大的提高。

二、教材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蔡笑岳教授主编的《心理学》教材,跳出了按照学科体系来构建教材内容的窠臼,注重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来构建教材体系,使教材体系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该教材共分为三个知识模块,现分述如下。

1.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模块。该模块的作用主要是让学习者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形成对心理现象的正确认识与理解,掌握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在这个知识模块中,该教材突破了一般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往往只将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作为心理学基础知识的陈规,将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也纳入到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模块中。这样,学习者不单能认识掌握个体心理现象的规律,也能掌握群体心理现象的规律;不单了解了成人的心理现象,也认识到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这样的基础知识模块的构成,能使学生打下更全面、更扎实的心理学学科基础。

2.教师职业心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品德心理等内容。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能使学习者认识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心理活动与心理规律,了解影响学习活动与教学效果的主要心理因素,掌握从事教育活动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教育活动所要求的心理品质、职业素养。这个知识模块,针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综合考虑了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种心理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对提高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有重要作用。

3.学生心理生活指导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了学生群体心理、心理健康、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该模块考虑到了学生现实的心理生活问题,内容涵盖了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心理现象、心理问题。该模块的学习,能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活动、个人发展规划、人际关系处理等提供指导,为学生现实的心理生活提供帮助。

这样的一种教材体系,突破了传统公共心理学教材按照学科体系来构建教材体系的做法,克服了传统教材学科逻辑严谨、完整有余而实用性、针对性不强的弱点。

三、教材内容的通识性与人文性

注重教材内容的通识性、人文性,是蔡笑岳教授所主编的《心理学》教材在内容上的闪亮的创新之处。心理学是一门“人学”,是人类为认识自己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特殊的科学。认识人,是心理学的根源,也是心理学的目标。心理学课程承担着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性观、人理观,形成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的责任。蔡笑岳教授所主编的《心理学》教材,在内容上充分突出了心理学的“人学”价值,注重教学内容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理论修养的提高。在教材中加大了“心理本性”等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论述篇幅,对心理的本质从生理、哲学、社会、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阐述,其观点新颖、论述深入,即使在心理学专业的教材中也难见有对该问题做如此清晰而深入的剖析。这些内容,对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理解人的精神生活,形成科学的人性观起着着重要的作用。这使得该教材既是一本优秀的公共课教材,也是一本生动的通识教育读本。

蔡笑岳教授主编的高校公共课《心理学》教材,教学目标设置具有创新性,教材体系构成具有科学性,教材内容应用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笔者相信,该教材的出版、使用,必将对我国高校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必将在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注释:

[1]卢家楣.面向21世纪的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3:14~17

[2]卢家楣,张庆林.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纪要[C].心理科学,1994,17(6):379~380

第8篇: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

一、前言

学期教育,又称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在迈出家门之后,进入正式的学校教育之前,所接受的过渡性教育。通常,这一过程在幼儿园里完成。而幼儿园,就成为儿童早期经历中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之一,也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要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而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把学前儿童,当成小学生来进行教育。这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极为不利。当今社会,这种现象十分严重,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许多家长,为自己还在幼儿园的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更有甚者,送孩子进各式各样的特长班,什么舞蹈班啊,绘画班啊,钢琴班啊,试图把孩子培养成为舞蹈家,画家和音乐家。殊不知,这样会给儿童造成多大的痛苦和负担。

二、危害

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各方面发展。

1.生理基础

幼儿的心理发展,必须有其生理基础。幼儿教育,主要为培养孩子兴趣,开发儿童智力,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多样的游戏,充分的交流,积极的氛围,能够促进幼儿骨骼的成长,身体的强健,生理素质得到加强。

而幼儿教育小学化,则使得日常生活安排不合理,幼儿上课时间长、户外体育活动严重不足,教师也不组织幼儿参加游戏活动。而且,幼儿需要被密切关注,但小学化的教育中,教师讲的多,幼儿活动少,还要进行识字、算术等不符合年龄的课程。比如教孩子写字,因为幼儿手上的小肌肉发育尚未成熟,正确握笔和控制笔画的能力都还很差,硬要其写字,还要求大量写字,对于手上肌肉的发展必产生不利影响。

些都违背了孩子的生理成长规律,可能致使儿童发育受到影响,造成一定的损伤。

2.言语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1]。幼儿的教育需要充分互动,才能促进其言语的发展。相反,如果每天只是进行枯燥的知识教育,幼儿得不到充分的交流机会,言语发展必受到阻滞。

3.认知

幼儿阶段,孩子的无意识记忆占优势,多为形象记忆。然而,小学化的教育,总是要求孩子有意识的去进行识记和计算等活动,违背了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这样,一方面会使幼儿感到厌烦,失去兴趣;另一方面,由于发展跟不上老师的要求,可能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不利于孩子主动、自信的培养和形成。

4.思维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思维概括的可能性。这就需要用具体的实物演示,来满足孩子的特点;耐心的进行引导,把进行初步抽象思维概括的可能性转换为事实。小学化的教育,用第二信号系统的教育代替了第一信号系统的教育,不利于孩子思维的充分发展。

5.个性与社会化

规范的小学化教育,不能让幼儿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也不能让师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这就不能让幼儿更好的认识自己,不能更好的完成社会化。

最后,主要说明游戏对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影响。

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任何地区、任何民族的儿童都喜爱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1]。

然而,现在的幼儿园中,当学习知识取代了游戏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导致幼儿的心理发展受到影响,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极为不利。

通过游戏,儿童的思维、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游戏还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1]。而小学化的教育,缺乏应有的游戏活动,必定对学前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原因

既然学前教育小学化有那么多的危害,那么为什么该趋势不退反涨呢?究其根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长久下去,必定会影响幼儿教育。下面,将从家长、老师、幼儿园和社会四方面的心理倾向与态度分别作为切入点,来探寻“小学化”原因。

期望过度和攀比心理导致家长们支持“学前教育小学化”。

家长们往往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于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多一项技能多一条路,便把他们送到了各式各样的学习班、特长班,以期待孩子们早日“成才”。

现在,很多家长衡量一个幼儿园的好坏,只看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这让很多幼儿园很难坚持基本的办学原理[2]。因为家长们的信任是幼儿园的生存之本,于是,为了迎合家长们,各种识字、算术、英语课程应运而生。

同时,孩子常常是家长们交流的主题。这,直接导致了家长们的攀比之风。为了证明自家的孩子更聪明,更优秀,便逼着孩子们进行超负荷的学习。

2.教师

一些教师心理学知识基础欠缺,也是“小学化”的根源。

教师业务素质偏低也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因素[2]。许多幼教并没有经过深入系统的培训,不知道皮亚杰,没听过维果斯基。所以他们大都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懂得幼儿教育培养规律;不懂得怎样利用最近发展区;不能有效的开发幼儿的潜力。

于是,他们只能教教算术、识字等立见成效的课程。同时,家长们也能看到外显的成果,教师们的这一行为也由此得到强化,并相信他们的行为是正确合理的。

3.幼儿园

园长心理知识水平低和“利益最大化”心理直接决定幼儿园方向。

一方面,一些园长的素质不够高,和上面提到的教师一样,不懂得孩子,这就使整个幼儿园的运行发生了偏离。以为自己教出的孩子认识的字多,会计算,就是最大的成功。甚至,还拿此作为成绩炫耀。殊不知,这样不是对孩子的负责,不是学前教育的目标,而是对孩子发展的阻滞。

另一方面,随着对孩子的重视,幼儿园迅速普及,即个体园越来越多。虽然这增加了幼儿园数量,缓解了幼儿入园的紧张情况,但质量难以保障。个体园往往以盈利为目标,不重视孩子的发展问题。同时,个体园的设施、器械也相对落后一些,他们不愿花这种“冤枉钱”。

4.社会

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心理观念不够科学。

广泛的社会观念对儿童有一定偏颇:如传统的儿童观,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我让他学是为他好,幼儿受到了轻视。像社会上的教育观,人才也往往认为文化知识才算教育。

这些观念,必定会给幼儿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当然,除了思想观念等心理因素外,国家应试政策、教师培养和检验体制等大环境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大趋势,在这里不做详细探讨。

四、展望

从心理视角分析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原因,就不难找到对策。这就要求对症下药,纠正家长、社会的不科学心理倾向与态度;加强教师、幼儿园园长的心理学教育,提高其素质修养。这一切,都决定了学前教育的质量保障,能够有效避免其小学化倾向。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科学发展,让素质教育真正从娃娃抓起。

参考文献

第9篇: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范文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康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现状

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也习惯于发号施令,力图将全体学生都统一到自己设施的规范中去,其结果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忽略了,缺乏主体的热情和主体的参与,体育教学难以渗入科学的理念。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参与的积极性,体育教师课前的“编”与课堂上的“导”都很重要。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精心设计制作,这样的“剧本”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得到响应和产生共鸣。95年以来的各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如意志薄弱、情感脆弱、依赖性强、自我中心、孤僻、任性、自卑、厌学等现象较为普遍。近几年来,有效地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日益成为教育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1.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课堂心理环境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师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教学既是对师生关系的教学,同时也是对同学关系的教学。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要远远多于其它课堂教学,也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场地与器材。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复杂多变的环境,给小学生上体育课带来一定的干扰。所以应在课前画好场地,放好教具,使之整洁、美观、富有吸引力。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把垫子放成梅花型,让每两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花瓣”,让学生一到场地,就感到心情舒畅,愉快有趣,渴望快点上课。

2.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照顾他们体育兴趣,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增加一些选项课、专项课、开放式教学课。如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通过游戏,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锻炼提高,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集体竞快的游戏活动,因为在游戏中,让学生分成几小组。每一组的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好的群体力量,同组的同学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了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使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发展。比如,在换物接力赛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所换的物体都必须立起来,不得倒下,否则要重新回去立好,跑回队伍时,一定要从右边归队,一次错就扣该队一分,这时,各组前后同学纷纷互相提醒,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学生之间关系也很融洽,抛弃了那种不愉快的情绪。又如,让体育素质较差、但责任心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担任裁判,通过他秉公执法,同学也不会轻视他,让学生养成尊重裁判,遵守规则的习惯。使这些学生不会因为体育素质较差而有自卑感心理。在这些活动中,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培养。

3.采用灵活教法,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如:团结一致过黄河,集体跳长绳游戏比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4.课后小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①设疑法。讲课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②提问法。通过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评价、辨别。③暗示法。教师利用心理学原理,让学生对课堂上自己的表现进行回忆,自己评价。④议论法。教师就课中某一环节,特别是学生的看法和评价不一样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热烈讨论,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其次,体育教学中有许多竞争性比赛或游戏,肯定会产生“失败”的一方。这些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会产生精神和心理上的压抑,应注意消除他们的心理疲劳和心理障碍。教师可用简短、幽默的语言或小故事去启发他们,用真诚的目光去鼓励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获得成功。

另外,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各个阶段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督促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得到真正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赖天德.学校体育要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J].体育教学,2001

[2]杨贵军,张新安.体育锻炼对心理缺陷的影响和改善作用[J].体育学刊,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