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服务市场发展范文

科技服务市场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服务市场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服务市场发展

第1篇:科技服务市场发展范文

关键词:基层;气象科技服务;现状;前景

近多年,县局气象科技服务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面对未来市场在管理、人才、创新服务等方面问题突出,需要深入思考,并采取可行对策。同时,县局有许多工作人员为外聘人员,分布在各个岗位,承担了大量的业务工作,外聘人员的工资、津贴等收入全部来源于科技服务收入。因此,科技服务收入是否能稳定持续,直接制约着气象事业的发展。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黄陵及周边县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现状,指出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前景提出建议及应对策略。

1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服务项目

目前黄陵县气象局开展的气象科技服务项目主要有防雷防静电检测、防雷电工程图纸审查、防雷工程;12121电话、手机短信服务、电视天气预报广告、专业气象服务等。其中防雷减灾技术服务为支柱产业,占总收入的95%以上。

1.2人员结构

目前,黄陵县气象局从事的气象科技服务业务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或外聘人员。现有一名专职人员负责科技服务工作同时还兼任其他工作,其余人员为临时抽调,且所学专业基本与科技服务业务不对口。

1.3设备

目前,黄陵县用于气象科技服务的设备较少,且主要为防雷所需的检测设备。雷电防护工作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有接地电阻检测仪、防静电检测仪、电涌保护器检测仪等。

1.4市场

近多年,黄陵气象科技服务主要针对或面向煤矿、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事业、机关单位的电子信息系统,新建高大建筑防雷电审核、防雷电工程及其他相关行业等提供专业气象服务。2014年以来,随着当地煤炭行业的不景气,相关的气象科技服务也受到影响。

1.5技术力量

总体来看,县级从事科技服务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一是学历不高,最高学历大多为大专,最高职称也大多为工程师;二是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责任意识,人员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知识面窄[1],接受新知识、新业务的能力较差,外聘人员虽有年龄优势,但流动性大,很难培养业务过硬的技术骨干。从事气象科技服务的人员大部分为外聘人员,只限于简单的仪器操作,满足基本工作需要,对其中的技术、科学原理很少知晓。其次是外聘人员待遇低,工作不稳定,很难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与未来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有很大差距。三是系统的专业知识贫乏,专业不对口。现从事科技服务工作的人员所学专业大多与科技服务相关专业无关。如雷电防护工作的从业人员现有雷电防护知识、检测技术等基本靠短期培训或自学。虽然经过多年的专业培训,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对大气雷电形成的理论,防雷系统工作原理,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防雷要求还是一知半解,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多年来,由于科技服务人才缺乏、队伍不稳定、技术力量薄弱,科技服务整体水平提高缓慢。

1.6管理

1.6.1政企不分、考核不当

目前,基层气象科技服务的管理与大形势发展不协调。黄陵县气象科技服务公司在政府管理形式上属企业,但法人代表为县气象局局长,负责气象科技服务的工作人员为县局参公人员,其他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为气象局兼职人员和外聘人员,常常是一人多种身份,既是防雷检测、工程验收人员,又是执法检查人员,还是气象局工作人员,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状况。同时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在考核中还存在着只重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重收入轻投入,重服务数量轻服务质量等现象。

1.6.2缺乏创新意识及长远规划

基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应该说大有可为,并有较大市场和发展空间,不仅需要科学的科技服务管理体系,更需要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目前,基层气象科技服务一方面局限于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兼职工作太多,精力分散,加上工作调整频繁,走一步看一步思想严重,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2发展前景及应对策略

2.1发展前景

2.1.1市场展望

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并且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行业竞争日益显见,防雷技术服务、气象信息服务同样将面临其他行业竞争,也就意味着只要具备防雷检测资质,就可以从事防雷检测技术服务,行业垄断将被进一步打破,另外,经济全球化成为大趋势,除面对其他行业的气象科技服务,还要面对国际水平的气象科技服务的竞争[2],就县局现有的气象科技服务水平和技术实力,需要练好“内功”,不断研究市场经济对于气象科技的需求和作用,针对需求加强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使基层气象科技服务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

2.1.2科技服务发展形势

政企事分离势在必行[3]。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政企事分开,推行事业单位社会化,国家对气象公益可以由政府主办,但商业性气象服务应完全进入市场。气象部门政事企分离也将是气象科技服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课题。

2.2应对策略

2.2.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建设是一切建设的根本[2]。无论多么宏伟的事业离开了具体执行的人只能是空想,气象科技服务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这只队伍不但需要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而且还需要能吃苦耐劳、敬业、爱岗,有创新意识。只有从现在起,加快着手打造人才工程,才能在未来气象科技服务市场中站稳阵地。

2.2.2规范运行机制和管理

基层气象科技的运行机制因各地人员、地域等差别不尽相同,管理模式各异。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是事业取胜的关键,也是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3]。目前应尽快规范运行机制,与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接轨,为科技服务人员大胆工作解除后顾之忧。科技服务工作一方面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也应出台相应可操作的人员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工作权限和制约措施[3]。

2.2.3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

多年来,基层气象部门在长期的科技服务工作中与当地安监、城建、经发、消防、能源等部门建立了有效的联动机制,对基层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未来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动,多方位寻找合作空间,同时注重发挥气象科技服务在各个行业的作用,为站稳气象科技服务市场寻找行业支撑。

2.2.4充分发挥行业优势

基层气象部门在气象科技服务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其中,气象资料、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等是其他部门所无法具备的优势,因此,基层气象部门应依托乡镇气象自动站、区域站等观测资料,建立气象信息平台,针对用户需求制作相应的气象服务产品,并加大气象服务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行业优势[4]。

2.2.5努力寻找科技服务新增长点

近年来,基层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雷电防护技术服务和防雷工程等,但是还有很多方面,如专业气象服务、电视天气预报广告、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气象服务工作一直徘徊不前。因此,应针对社会和公众需求,努力寻找科技服务新增长点。近期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会还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同时,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也将加大对农业、环保等领域的投入,这些都为气象科技服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只有深入实际、不断探索、思考研究、创新思路、找准需求,使气象科技产品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科技服务才会迎来新的增长点。黄陵是著名的旅游区,特别是近两年,县城西部以避暑度假为开发项目的旅游业发展旺盛,旅游部门更希望了解当地的气象信息,为度假旅游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因此,开展气候资源利用开发、旅游区空气质量预报等都为黄陵气象科技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3结语

基层气象科技服务在面临市场改革的环境中,必须以需求为导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规则,以过硬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超前的眼光赢得市场。目前县气象局急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应尽快培养一批稳定的有责任心、敬业爱岗的基层气象科技服务队伍。同时气象科技服务应发挥行业优势、整合资源,应把气象科技服务与气象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利用结合起来,让基层气象科技服务在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中健康成长。

作者:魏巧洁 张海鹏 张艳莉 刘蓓亮 单位:黄陵县气象局 韩城市气象局

参考文献:

[1]张玉霞,黄旭阳.黄南州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对策[J].青海气象,2010(3):63-65.

[2]范宜构.三明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特征探析[J].福建气象,2007(3):50-53.

第2篇:科技服务市场发展范文

关键词:气象科技服务 问题 强化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ll soci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lso get the advance by leaps and bounds of development, but in the proc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till has some problem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Keywords: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problems strengthen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7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气象科技服务作为气象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气象部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重大改革。十年来,气象专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已由原来单一的常规服务发展到气候环境评价、警报网、计算机开发、避雷装置的检测与安装、卫星遥感、微机终端、气球广告、电视天气预报等全方位的服务。服务效益迅速提高,但是通过分析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情况,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一、气象科技服务现存的一些问题

1、气象科技服务没有形成整体规模

气象科技服务虽然已经发展十几年了,但是各地气象部门从组织设置、项目开发到产品营销还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处于规模小、层次低、不集中的状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程度不高,气象科技服务缺乏“拳头”产品和“龙头”实体。一方面,国家级气象科技服务实体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省(区、市)气象部门的气象科技服务在组织形式上也没有成为一个整体。

2、气象科技服务效益和科技含量不高

尽管气象科技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从总体效益来看,应当还有比较大的效益空间。从气象科技服务的人均产值来看,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很多气象科技成果没有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校低、创新不够,并且没有切实地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发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有的还以公益服务产品代替商用服务产品,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3、气象科技服务的管理法规不健全

为了推动气象科技服务的健康、顺利发展,在气象科技服务管理工作中,特别是气象科技服务管理法规还存在着空白。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明确了“气象台站在确保公益性气象配套的气象无偿服务的前提下,可以开展气象有偿服务”,但是与之相配套的气象科技服务如气象有偿服务管理、商业性气象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单项法规没有制定实施,这就使气象科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监督管理不力和某些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因此,必须结合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实际,对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许多情况和问题,制定实施有关法规,用以规范、引导、保障气象科技服务的健康发展。

4、信息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目前各类气象信息通过12121、手机短信、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以及其他媒体或手段向公众和用户,但对于弱势群体和急需气象信息的人群来讲,还存在有效服务的“盲区”,而这部分群众受气象灾害的危害也相对较大,迫切需要进一步联合社会资源拓宽信息渠道。

5、气象服务体制与机制健全仍存在长时间过渡时期

由于预报与服务业务的急剧增加,人才的缺乏已束缚了满足社会需求的业务发展,这种被动局面也是制约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最大瓶颈。通过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将极大程度上综合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但各类气象服务的业务衔接、技术支撑、法制环境培育与竞争市场培育仍需要一定时期的过渡。

二、强化气象科技服务的几点措施

1、以社会发展为需求,不断拓展气象科技服务新领域,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社会效益

认真把握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等事关全局发展的战略问题,面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需求,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针对性、敏锐性。以信息服务、影视服务为发展重点,加强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气象灾害防御服务。下大气力提高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移动电视等媒体,扩大气象服务的覆盖面,提高满意度,建立畅通的气象信息服务渠道,实现气象信息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街道。努力寻求新的增长点,推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全方位发展。

2、依靠科技进步,丰富服务产品,不断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科技内涵

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科技含量,把气象科技服务技术和产品研发纳入气象科技服务目标管理考核当中,形成气象业务、科研和气象科技服务相互衔接、协调互动的机制,实现气象科技服务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项目创新。加大气象科技服务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全局性、关键性的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气象科技服务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逐步形成涉及多学科、服务多行业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体系,开发出一系列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并且具有创新性和适应性的气象科技服务精品。同时,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发适合农村、农业、农民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不仅要拓展农村服务市场,更要切实提高为农服务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内涵,不断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如:加强与电视台的合作力度,精细打造天气预报品牌栏目,紧紧围绕“气象兴农”这个主题,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优势,力求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于一体,涵盖农业气象服务、农气分析、农事建议、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农业病虫害防治等多项内容,让广大农民从中获得具有指导意义的知识和切实的实惠。

3、大力扩大气象信息的传播,尤其是面向最需要的人群和弱势群体

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周期短,又能让群众收益快,关键是转变观念,把公益服务放在首位,放弃小的利益,调配人力物力集中攻关,在现有公众与决策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拓展气象信息覆盖领域,传播到最需要的人群和弱势群体,发挥其最大效益。重点是建立和完善流程化的气象信息服务与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在不同灾害天气影响下的不同领域、不同时段、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平台,充实和强化公众气象信息服务业务,实现多传输手段并行、多服务信息产品并进的全方位服务覆盖,集中解决“出口”瓶颈和到达问题,要能出的去,并快速到达需要的人和行业部门中。同时,要充分发挥气象影视公共气象服务的窗口功能,更多融入公共服务并成为主力军,不断提高气象影视专业化水平,并通过自身优势向网络、电信、电子屏等新兴媒体拓展。

4、正确处理科技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这一性质决定了气象部门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是,对气象科技服务来讲,经济效益也不可忽视,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去过于强调气象科技服务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而现在强调了社会效益的同时,却忽视了经济效益。这两个极端都不利于气象科技服务的持续发展。效益包含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只有处理好公共气象服务社会效益和气象部门经济效益的两者关系,气象科技服务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过多地强调或忽视经济效益,都不利于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气象事业的发展。因此,两个效益都不能偏废。我们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坚持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气象科技服务才能够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生命力。

第3篇:科技服务市场发展范文

一、生产业集聚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内涵与外延。

生产业是为生产领域提供服务的产业,根据我国统计局2011年第三次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生产业大致包括:“F批发和零售业”、“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微笑曲线价值链两端的研发与营销都是生产业。生产作为中间投入,在参与生产过程、激活要素市场、加快要素重组等方面促进创新,从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的目的。

(二)生产业集聚机理。

生产业最重要的特性是其集聚性。服务业比工业呈现出更高的地理集中度。克鲁格曼(Krugman,1991)认为,“在当今的世界,最突出的地方化的例子事实上是基于服务业的,而不是制造业”.在现实经济中,部分生产业区位基尼系数甚至接近于零,如美国的哈特福德是保险城、芝加哥是期货交易中心等。生产业集聚与工业集聚具有共性,即追求共同的劳动力市场、知识溢出与产业关联,但是生产业比工业对于信息传递更加敏感,信息传递速度、保真度以及传递成本将极大地影响服务竞争力。因此,生产业更倾向于集聚,追求面对面的接触,以更好地传递隐性知识。服务业集聚,一是提高集群知名度,方便客户搜索服务供应者;二是共享高级办公室设施、高级交通与通信设施,彰显地位;三是形成更有效的社会网络,传播创新成果;四是相互之间可以很快相互模仿,改善激励机制。

生产难以远距离传输,处于服务业集群之外的企业迫于被淘汰的压力,会追随各地客户迁往集聚区,形成集聚中心或次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对成本敏感而不需要面对面接触的生产业会迁往郊区,譬如金融数据后台服务。生产业集聚是主要形态,离散是补充形态,华尔街、中关村不会因为信息技术进步而离散。

(三)生产业区位论。

生产业以集聚为主要组织方式。但是,不同的生产业却因其性质而倾向于在不同的区位集聚。譬如,金融业对信息要求非常高,金融企业倾向于在CBD集聚,与金融相关联的会计、法律等商务服务业也倾向于在CBD集聚;物流业对海港、空港、公路、铁路枢纽等基础设施具有依赖性,因此,物流业经常集聚在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周围;科技服务业对高级人才与知识供应的要求高,而高级人才对生活舒适度、生态环境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科技服务业经常集聚在高校集中、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生态区域。譬如,美国硅谷以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

二、东莞生产业集聚发展特质分析

(一)金融集聚作用有待提高,外资金融、直接融资的发展潜力有待挖掘。

东莞金融布局基本上与生产总值正相关,布局问题不大,但金融核心区的集聚与区域关联作用尚未建立。东莞金融业集群的主导企业为本土银行,服务市场主体为外商投资企业与我国的港澳台企业。但是,众多的外企由于财务在外,在东莞很难向本土银行融资。因此融服务供给与需求主体脱节,外资金融机构在东莞金融集群中的地位和作用亟待提高。发达国家和地区资本市场发达,直接融资占优。随着东莞资本市场的发展,东莞证券公司或者一些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将在东莞金融集群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主导作用。吸引海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创司进驻东莞,是东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路径。而东莞资源散布于镇街,工业资源、商业资源、物流资源、会展资源、文化资源等各种资源需要整合,这对资本并购市场提出了很大的需求。

(二)信息服务业供给落后于需求,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

信息设备制造业是东莞的主导产业,但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上远远未能跟得上社会需求,也落后于广州、深圳等兄弟城市。东莞正在建设石龙e-town、数字大朗、数字虎门港、无线松山湖等特色信息服务业集群,这些集群根据自身的区位、工业基础与市场需求构建,积极有效地促进了社会通信网络建设,促进了工业化、服务化的进程。但是,这些数字园区的建设更注重的是信息服务业的硬件建设上(系统集成和网络服务等),而对于信息服务业的软件(主要指信息内容产业)却未能跟上。东莞当前大力建设信息服务园区的同时,结合知识教育、文化创意、数据资讯处理等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内容产业是必须要注意的。

(三)港口物流发展落后,镇街会展品牌不突出。

物流方面,东莞拥有虎门港口,又具有充足的货源,其发展具有天然优势。但由于虎门港的延迟开发,东莞的物流业市场由香港、深圳、广州瓜分。东莞物流业处于幼稚期,行业标准缺乏,物流公司多以运输业务为主,运输业内竞争秩序较乱。东莞物流业集群分三撮,以市区为中心的城市物流、以虎门港为中心的国际物流、以常平为中心的铁路物流,物流布局基本合理。但是,物流集群发展不均衡,尤其是虎门港的国际物流滞后;会展方面,东莞理应根据自身产业资源与市场,打造“华南工业展览之都”.当前会展集群分布在市中心和厚街,布局基本合理。工业镇区一镇一展,镇区展会品牌营销应该更加努力,打造著名镇区的会展品牌,譬如,虎门服交会可以再上档次,建设高层次的展览馆。镇区会展资源存在空置现象,应该进行整合,共享会展资源。

(四)松山湖科技服务集聚度有待提高,人才集聚度有待提高。

与广州、深圳相比,东莞科技服务业并不发达。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论文格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东莞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但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市场需求。目前,东莞的科技资源过于集中在市区,但市区的高校资源并不丰富。松山湖集聚了东莞理工学院等众多的研究机构,但对科技服务业的集聚作用,尤其是科技创新与高校的合作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要进一步集聚高级科研人才,东莞就必须改善吸引高级人才的区位因子,着力改善松山湖与深圳、广州等城市的交通,以更好地通过高级人才的流动传播与吸收新的知识,满足高新人才对广州、深圳的归属感,让更多的高级人才在松山湖安居乐业。

(五)文化内容生产上较为薄弱,国际营销力度不够。

由文化荒漠到文化新城,再到如今的文化名城,东莞在文化建设上可谓迎头赶上。东莞在文化建设的硬件投资上可以赶速度,但在文化内容的生产上还有待加强。这一方面需要调动广大市民的文化创作的积极性,一方面需要吸引更多高层次文化人才进莞,生产精神产品。另一方面,东莞文化产品的国际营销不足。东莞是世界工厂,但其文化在国际上并不为市场知晓。东莞文化集群建设需要根据东莞镇街特色元素、新莞人元素、港澳台元素,创建属于东莞的、更属于世界的东莞文化。

(六)服务市场不完善,外包人才、外包企业稀缺。

服务外包是服务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交易方式。东莞的产业基础决定了东莞服务外包的定位:以服务于区内企业的在岸外包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近岸外包为主、以欧美日的离岸外包为辅。东莞服务外包的优势体现在其区位、成本、产业集群,廉价的房地产、人工成本、产业集群是吸引服务外包的主要区位因子,而劣势体现在市场体系还不完善,服务业水平不高,缺少能够承接近岸外包、离岸外包的面向区外的服务企业,面向区外的服务人才供应更是不足;另一方面,东莞市内的中小企业对于服务发包的需求较低。这决定了东莞的服务外包在城市群的竞争中将发展较慢。当前,东莞服务外包企业20多家,规模小,产业处于萌芽阶段。东莞服务外包的发展将是个长期过程,随着服务市场完善,随着懂得英语和国际经营规则的服务人才不断集聚,东莞将以成本洼地优势承接海外的外包服务,带动海内企业的服务外包。

三、国内外中心城市生产业集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在城市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制造业逐渐下降、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逐渐上升是必然趋势。通过对纽约、伦敦、东京、中国香港、首尔等先行成功城市通过集聚发展生产业,促进城市转型升级的经验或教训进行总结,以更好地发挥后发优势,参与城市竞争。

(一)房地产价格上升、工资上涨与货币升值等市场手段转移制造业。

房地产价格的上升,迫使占地广的大型制造业离开纽约、伦敦等中心城市。工资上涨、货币升值,也迫使发达城市将制造业外包到海外。以东京为例,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以后,日元大幅升值、东京地价飚升,加剧了制造业的衰退与转移,东京大量的工厂变成公寓、停车场或者写字楼。市场手段把一些竞争实力弱的工业企业转移出中心城市,一些工业企业破产,为生产业发展腾出空间;一些工业企业保留下来,通过技术进步、管理改善等方式对抗成本上升,这些工业企业成功转型升级。

(二)拥有港口,通过航运、贸易、金融联动转型升级。

纽约在上世纪50年代后,制造业开始衰退,但在1950~1980年,纽约的生产业快速发展。伦敦在上世纪60年代制造业开始向郊区转移,在七八十年代则向市外、海外转移。东京、中国香港重复着相同的路径,只是时间上更晚一些。但是,制造业衰退以后,这些城市并不因此而衰退,这得益于其历史上的生产业基础。纽约、东京、香港等都拥有优良海港,通过航运带动贸易,通过贸易带动金融、商务服务业等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而底特律、匹兹堡分别以汽车、钢铁冶金产业为主导,但两个城市的生产过于专业化,经济结构单一。当制造业衰退以后,不能补充经济增长的力量,城市转型失败,随之衰退。另外,底特律、匹兹堡处于内陆地区,区位不具有优势,难以通过贸易带动生产起飞。[ LunWenData.Com]

(三)人才供应充裕,科技、文化底蕴雄厚。

生产业以脑力劳动为主,对受教育程度高的高级人才需求旺盛。纽约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等,伦敦有伦敦大学、伦敦帝国学院等,东京有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香港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旧金山也有旧金山大学和附近“硅谷”的智力支持。这些城市还是时尚潮流的发源地,文化创意产业发达,高尚的文化生活同样吸引了高级人才在城市集聚。

(四)保留部分制造业,制造业腹地规模决定城市功能等级。

生产业是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由于隐性知识传递、面对面交流的需要,生产业与生产企业在空间上具有依赖性,保持一定的近距离。例如,纽约还保留着服装、出版印刷和其它小型产品的制造,这些产业与文化产业紧密关联,需要紧贴市场。东京还保留着出版、时装等开发型和试产型的机械工业,这些机械工业对技术咨询、风险投资、信息服务等生产具有巨大需求。由于房地价、工资的上涨而迁出城市以外的制造业,将形成生产业的市场腹地。迁出的地理范围大小,决定了生产业的市场腹地的空间大小,也决定了城市的功能等级。纽约、伦敦、东京的制造业向全球外包,因此生产的市场腹地覆盖全球,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与控制、管理中心。

(五)通过区域专业化,集聚发展服务业。

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的空间有效组织形式。商业街、金融街、大学城等都是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形式。曼哈顿是纽约最重要的金融企业、商业机构所在地,华尔街分布在曼哈顿下城,商业机构分布在曼哈顿中城。伦敦最大的金融中心是伦敦城,它又被称为“一平方英里”,银行数居世界城市之首,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中心,伦敦股票交易所是世界四大股票交易所之一。日本的主要公司集聚在东京的千代区、中央区和港区等地;千代区和中央区分别设有日本银行和东京股票交易所;市中心的丸之内是东京银行最集中的地方,乐町区的剧场和游乐场所最多,银座区的商业因世界百货总汇而闻名。

四、东莞生产业集聚发展的具体思路

市场经济的自然发展,把生产业推上经济史舞台。东莞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发展生产业的重要性,大力支持发展生产业。东莞政府在2009年《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的实施意见》(东府办〔2009〕5号)。意见提出,“结合东莞实际,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物流会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外包服务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尝试借鉴发达城市生产业的经验与教训,对东莞集聚发展生产业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推动金融自由化,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与科技金融。

集群是种公共产品,集群发展需要政府搭建舞台。对于金融集群来说,同样需要政府的规划、建设。东莞政府正在规划建设CBD,将发挥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东莞推动金融集聚,可以在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大力推动金融自由化。东莞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试点城市,这需要金融创新的支持。金融创新需要金融自由化,要减少对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机构发展的限制。第二,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与科技金融,推动虎门港的物流金融与松山湖的创新投资业集群建设。第三,总部建设、商务服务业与金融集聚在空间上高度关联,吸引公司总部、商务服务业与金融业集群共居。第四,制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外资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在金融集群中的主导作用。

(二)大力发展信息业,实行新型工业化与新型服务化。

信息服务业从硬件到软件,对于工业、服务业或者农业的效益提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譬如,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东莞利用后发优势,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与服务化,实行新型工业化与新型服务化至关重要。东莞信息服务业发展,可以在以下方面给与政策支持:第一,工业镇街利用支柱工业集群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利用信息服务改善工业生产流程、升级产品。第二,利用工业园区的既有空间布局,建设信息园区。第三,除了发展信息服务的硬件设施以外,更要大力发展信息内容产业。第四,整合众多分散的无线园区,重点发展数字虎门港与数字松山湖。

(三)高起点建设虎门港,打造珠三角东岸的会展走廊。

物流、会展能够带来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商务服务等一大串关联产业的兴旺。东莞定位为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谋求以港兴城,这项战略是英明的。东莞要在物流会展业上有所作为,应当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高起点建设虎门港,与全球港口联网,同时与周边镇区关联,与广州、深圳等周边城市的港口群展开合作,在上中下游之间加强投入—产出联系,同时错位经营,专业化生产。第二,加快发展保税物流,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第三,制定物流业标准,规范业内竞争秩序,整合中小物流企业。第四,加大镇街会展品牌的营销力度,整合镇街会展资源。第五,整合香港、深圳、广州的会展资源,打造珠三角东岸的会展走廊。

(四)提高松山湖对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度,创新镇区工业科技。

松山湖高新区在东莞转型升级中起着引擎的作用,但其科技资源集聚与科技创新能力发挥还不够。东莞以集聚方式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建议:第一,镇街利用其工业基础,发展相应的工业科技创新,鼓励有条件的镇街设立科技服务业专项资金。第二,提高松山湖对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度。科技服务业布局与高校相关联。当前东莞高校主要布局在松山湖,科技服务业也应该集聚在松山湖。应当改善松山湖与广州、深圳的交通;改善松山湖的高级社区生活,使之更加时尚、艺术、现代化;加大松山湖对高级人才、高校、科研机构的集聚力度。第三,加快与港澳台、欧美日等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步伐,引进、研发适用技术,鼓励二次创新。

(五)融合东莞特色文化元素,争取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

在打造文化新城的前十年间,东莞在文化产业硬件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等建设很快。今后十年,东莞文化产业发展更应该集聚发展文化内容产业。建议:第一,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兴建文化产业园区,争取申报国家级的文化产业园区。第二,结合东莞本身的特色文化元素,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融入新莞人、港澳台商人、外商等元素,大力加强东莞特色文化的国际营销力度,建设港台商人文化生活区。第三,激发社区基层的文化创意与文化创作的热情,吸引高级文化人才进入东莞。第四,结合东莞的产业特色和人文资源,重点发展动漫、印刷等产业类和民间民俗类、生态旅游类、收藏类文化会展产业。

第4篇:科技服务市场发展范文

现代科技服务业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环节,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成果顺利转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国现代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小、竞争力弱、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适应构建国家协同创新机制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要把市场机制、基础支撑、财税支持、人才培养和对外开放等作为重点。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协同创新;机制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创新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方式的根本性转型,实现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但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发展中存在项目少、层次低、核心竞争力不强、运行机制不顺畅、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协同创新成为短板。大力培植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业,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环节,对于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科技服务业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环节

现代科技服务,一般是指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推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活动的统称。也就是说,科技服务是为人类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活动所提供的社会服务。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当今产业不断细化分工和不断融合生长的趋势下形成的新兴产业。2011年国家统计局颁布新的行业统计标准,科技服务业的全称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包括研究试验发展(R&D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现代科技服务业由两部分组成,既包括为科学技术自身的快速发展提供服务的行业,也包括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和工具向社会提供的广泛服务。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对科技服务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该《意见》指出,为持续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要着重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业,到2020年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并形成科技服务产业集群[1]。

科技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连接不同创新主体的桥梁,具有知识性、智慧型和风险性等特点。研究发现,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全过程、全系统和全方位特征。全过程服务,即从科技成果初始创新一公里到最后转化一公里,创意、研发、中试、营销和产业全过程参与;全系统服务,即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大系统中,要对研发成果做出评价,基于评价提出建议,帮助寻找市场资金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产业链,在产业化推广和并购融资上市等方面提供系统服务;全方位服务,即要做到对国内外、域内外,军事与民用、政产学研介金等各种服务对象的全方位服务。科技服务业是围绕创新全链条提供服务的新兴业态。按照服务对象创新、生产、创业和信息咨询等的不同,科技服务业可细分为研发服务业、工业设计创意服务业、创业服务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等。在经济服务化的大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向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段转移,工业设计服务业成为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现代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产业发展各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撑和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科技服务机构能够有效化解风险、降低成本,促进各级政府和各类科技产业主体与市场主体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提高社会整体创新效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按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行为主体和运作模式,可划分为由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机构、依托高校研究机构或行业协会的独立性机构和民间独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组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或孵化器)等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信息情报咨询服务中心、项目评估公司、会计审计律师事务所等为参与创新活动各主体提供咨询、监督和法律等服务;产权交易所、技术市场和各种人才人力资源中介组织推动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近年,随着市场细分,在科技中介机构中又相继出现了新型的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等组织。加快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其“催化剂”作用,重点解决我国科技资源长期存在的配置分散、相对封闭、重复建设等问题,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使科技服务业更有效地服务于科技创新过程,推动科技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拓展市场空间,扩大市场规模,将科技服务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的重要生力军。大力培植和发展科技服务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现代科技服务业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基于科技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创新资源要素中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不可能在市场中自发获得,在创新实践中也不能自发地进行优化配置。现代科技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提供创新资源,还可以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服务体系既是各创新主体的市场中介,也是创新资源的中介,能够推动这些资源在创新系统中自由流动。科技服务体系中的技术、人才、风险资本、产权交易等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实现优化配置。科技服务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科技市场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成果拥有者非常熟悉技术性能,而使用者对该成果却了解有限。科技服务机构可对企业所购买的技术产品进行信息搜集、技术评估等服务,如科技咨询业可以为企业在科技信息、成果转化、市场调查、发展规划、战略运筹、财务分析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技术买卖双方获得有效信息,降低信息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二是推动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技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加凸显。从社会微观层面观察,科技服务业可通过为社会具体产业或行业提供高新技术产品与技术服务,增加原有产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所服务对象的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智力保障。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分析,现代科技服务业以其最新科技产品的高端投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实现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随着各种创新要素的不断重组和深入对接,新的服务业态和模式不断涌现,如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型跨国公司多种核心或非核心业务的外包、检测服务等,可以说科技服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机会,众包、创客、科技博客、创业苗圃等新型商业模式,为小微企业或个人进行创业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援助。三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创新能力的持续积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能力稳步提高,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但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科技成果大量沉淀沉睡于研究院所中,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借助于现代科技服务业,上游研究院所和企业研发的隐性技术可顺利转变成下游企业可以使用的显性技术,增强下游企业的运行质量和竞争力,实现上游研发主体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可及时通过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反映到上游,使创新理念更具有实效性;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可促进上下游互动交流,最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当前我国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科技服务业连接生产方和学研方,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重要参与者,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态势良好,服务内容、模式不断丰富,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业总体规模小、竞争力弱、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一是全社会对科技服务业在协同创新体系中作用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热门话题,创新成为经济内生动力的关键因素。但培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能力,需要采取扎实的措施。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对此全社会并没有高度重视。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相比于制造业,我国服务业开放时间较晚,市场化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知识机构在整个创新体系中作用的认识不足,特别是现代科技服务机构先天不足,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范围和空间有限,社会影响力不大。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和管理大师杜拉克等都高度重视企业家的伦理精神,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根本职能和本质属性,“创新是企业家伦理精神的核心”[2]。受传统文化影响,企业家的伦理精神普遍匮乏,社会信用缺失,社会成员对以现代科技服务机构为代表的中介机构信任度普遍不高。同时,受传统观念束缚,创新知识提供方的科研工作者缺乏对科技服务业功能价值的认同,在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和研究成果市场化转化等方面仍然存在误区。高新技术行业及其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效益并存的特点,这些不确定性必然会影响到科技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二是现代科技服务业体制不健全、发展不平衡。基于特殊的历史现实原因,科技服务大部分资源仍然掌握在国有单位手中,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服务能力和效率不高。调查研究表明,许多科技服务机构是从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中分离出来的,受思维和体制惯性影响,其管理依旧采用旧的行政管制办法,缺乏活力。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科技行政管理虽然逐步向服务与事务、政务相分离的方向推进,但科技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还不够彻底,该由社会承担的服务和该放下去的事务等还没有与政务完全脱离,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比较注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构建和有效运转,市场运行和发展环境良好,具有科技服务机构类型多样、数量大、从业人员多等显著特点;中西部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科技服务机构种类少、人员少,难于担当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任。从科技服务业开展的业务领域看,行业总体布局和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发展较快,但旨在推动现代金融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服务机构发展缓慢,还不能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的相关要求。

三是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过小、自身定位不准、服务内容单一。科技服务面向科技成果的社会化产业化,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劳动,是全过程、全系统和全方位服务。从新产品研发环节中的技术咨询到社会融资,新产品生产环节中从标准、工艺到知识产权,新产品市场流通中的策划和推广,这种高技术智力型服务,需要众多专业、技术和设施的良好集成与配套。科技服务中技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技术转化服务须形成服务链。在我国科技服务市场上,势单力薄的小微机构大量存在,服务内容形式单一。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科技服务的需求必然不同,个性化、小众化的服务,要求现代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有关实践调查和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现代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服务对象定位不准,主要业务和精力集中于关注大型知名企业和政府部门,对广大创新型小微企业关注度不够,导致小微企业难以获得稳定可靠的科技服务。“任务上级给,经费上面拨,披着服务衣,干着垄断活”。服务机构的业务大量来自政府或行政机关,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就会弱化。某些地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示范区的创业孵化中心,还停留在为相关企业提供普适性的用房、水电、物业管理等低端服务,高端人才技术和投资融资服务严重不足。四是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标准匮乏。科技服务机构要想在协同创新各主体间起到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技术是核心,人员素质是关键。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科技服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和业务培训等系列制度,现有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知识背景单一,部分从业人员满足于写材料、做“说客”,复合型的懂科技、懂市场和懂法律的人才奇缺。现代科技服务业存在大量信息咨询和推广公司,但它们无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专业确认、筛选及评估,对知识技术转化规律、技术开发市场化运作等专业知识一知半解或蜻蜓点水,无法为成果转化和推广提供深层次服务。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前置审查门槛低,除专利人等实行资质管理外,广大从业人员缺乏资质准入管理,缺乏系统的市场开发服务培训,不能承担应有的职责。

三、选取适宜的创新模式是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的重要抓手

随着科技创新的向前推进,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科技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科技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集成化、专业化和线上线下服务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和资金链的紧密结合,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大力推动现代科技服务业向创新链深度拓展,推动单一服务向综合转变;围绕新兴战略产业和产业集群的研发外包、技术交易、创业孵化、融资等,着力培植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服务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和创新通用型服务的模块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满足不同类型市场客户需要;要积极研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动力、模式、领域和方向等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推动现代科技服务业业态和模式创新。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发展程度较高,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模式[3],德国大力发展技术转让中心或办公室,美国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造良性循环的区域产业链,日本政府则采用直接干预与重点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模式创新是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发达国家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一般在初创时期由政府出资建设管理,并逐步形成网络,随后社会组织和普通民众采用市场机制提供服务。我国的现代科技服务业在具体运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4]。一是打造创新平台模式。把提高科技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充分整合科技服务活动中的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共同探索事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解决办法,并积极为进驻到该创新平台系统的各种企业提供协同创新的机会。推进社会的创新平台建设,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谋划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推动创新平台资源的多样化。针对产业创新平台,推动制定行业准入、运行和资金投入等准则措施,引导鼓励业内企业聚集,培育重点企业。二是创新生态模式。创新是一个包含各种要素的生态系统。具有强烈互补特性的各种研发组织或个体、创新型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和风险投融资组织应该共同努力,为实现共同的创新目标和社会效益营造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创新生态模式的构建,关键因素是实现优势互补,要在充分考察合作伙伴的信誉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下科学筛选。以建立创新利益共同体为起点,借助于契约和共同价值追求,着力构建创新命运共同体。三是创新外包服务。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以商业形式为本企业以外的一家或多家企业以外包合同方式提供信息、技术、专利申请与保护等科技服务,推动核心竞争力长入传统企业的价值链中,实现创新效益的最大化和共赢。四是创新知识管理。现代科技服务业以第三方形式为市场中的各种创新型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信息管理服务。科技服务供应商从企业和企业客户那里采集知识信息,并进行有效筛选、挖掘和研究,为接受服务的企业的创新全过程持续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客户关系等知识资源。五是创新行业标准模式。俗话说,“二流企业做技术,一流企业做标准”。科技服务供应商以创建行业标准为目标,引导企业创新活动,向服务对象提供技术产品或检测标准服务。现代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要积极引导服务对象明确战略目标,使其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或标准制定参与者;帮助服务对象培养和吸收高层次人才、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持续提高服务对象的创新能力。青岛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独具特色,在实践中形成了“公共研发服务”和“第三方专业服务”等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5]。青岛市依托国家家电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基本建成了“特色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生态环境”。其一,通过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科技专项自动评审系统,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其二,创新“众包+众筹+创客”的服务模式。借助创新众包平台,企业将产品研发设计分发给众多方案提供商,方案提供商通过在线社区提交解决办法,所有参与方案提供者评出最优方案或设想,最终最优方案提供方获得奖励,企业则获得该方案所有权。其三,借助于完善的创业导师、辅导员和企业联络员有机结合的多层孵化体系,为青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孵化服务。

四、以现代科技服务业为纽带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现代科技服务业掌握着大量的技术供给和需求信息,适应当前“制造业服务化”大发展的时代环境,促进知识创新链与市场开发链的顺利对接,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主体合作绩效,为产学研各方建立合作的桥梁,为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和重要保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并采取相应发展策略。

(一)发展战略一是坚持行业协会化。知识密集型特征决定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需要具有多学科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地区行业协会为主要依托,进行网络信息服务、技术转让、区域科技需求分析,提供资金支持信息,开展人才培训等活动。行业协会构建基于信息平台和技术市场的人才流动、供需平台,通过资格审查、市场监控和预测等,规范科技服务主体的行为,保障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实现市场主体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二是坚持政策法规完善化。政策法规由知识产权法案、反垄断法、资本市场规范法及研发和技术转让政策等组成,保障市场和平台的公平性,既确保风险投资者的权益,又保障创新主体和技术购买者的利益。通过明确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组织制度和发展模式,形成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三是坚持服务主体多元化。非营利性科技机构、独立科技机构、营利性科技机构是科技服务业主体的主要形式,它们共同进行创新活动以及信息交流、资源配置、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现代科技服务应基于自身功能和个性特征,进行市场定位,制定、优化和实施发展战略。四是坚持服务网络的复合化。基于全球化的信息交流,现代科技服务业以市场和科技发展为导向,识别和挖掘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创新成果,整合原有服务流程,开发动态客户服务界面,参与创新过程,特别是在创新项目的立项、研发、融资和管理等层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突出重点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既要四处开花,更要突出重点[6]。一是完善科技服务业市场法规、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合科技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市场机制。二是加快建立现代科技服务标准体系,完善科技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三是全面落实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健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机制。四是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地方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以政府购买、后期补助等方式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健全科技服务业职业资格制度,完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体系和科技服务业人才评价体系。六是推动组建以专利技术和标准为核心的创新服务联盟,组织实施科技服务业“走出去”战略,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

(三)协同创新以现代科技服务业为纽带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现代科技服务业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按照“调结构、转机制、分人员”的原则,加快各类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与原挂靠单位脱钩,加快职能机构的重新调整合并,大力推行公司制改革,实行企业化运作,实现优胜劣汰。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技服务业市场培育,使政府对技术市场的管理向扶持与规范并举、奖励与惩罚并用的方向迈进。科学研究、统筹规划、点面结合,分步推行科技服务业的准入退出制度和相关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加强对科技服务业市场的培育、管理和激励。二是完善与科技服务业有关的财税金融政策。创新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创新,探索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偿、绩效奖励等方式,引导资金重点投向科技成果转化和初创期科技企业。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新型贴息扶持政策,支持各金融机构扩大科技服务业质押物范围。改革和完善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社会风险投资体系、融资担保体系,实施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支持天使投资、众创众筹平台等社会各种资本资金的投入。鼓励支持科技服务主体多元化,扩大技术服务机构的业务范围,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发挥专利商标事务所与研究院所及企业有广泛接触的优势,推动最新专利技术成果和企业开发产品优势的结合。三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业行业及从业人员考核评价机制。遵照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改进科技奖励办法,探索建立科技服务机构的信誉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推动信誉监督管理社会化,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在涉及国家重大科技决策、科技专项计划实施和重要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信用评级的作用。科技服务从业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要加快专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对科技服务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尽快建立并完善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加快技术经纪人队伍和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平台体制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对新科技的需求复杂多样,需要借助知识共享机制来建立一个知识创新资源平台,需要社会各方面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要优化创新生态,充分利用大学学科和人才优势,引进聘用知名专家学者,保障知识共享机制良性运行。营造开放环境,促进参与机构的多样化。在全社会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保证。

[参考文献]

[1][6]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4-10-29.

[2]李宁,李隼.创新:企业家伦理的核心价值———论熊彼特和杜拉克的企业家伦理观[J].学习论坛,2008,(8):41~43.

[3]张前荣.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借鉴[J].宏观经济管理,2014,(11):86~87.

[4]祁明,赵雪兰.中国科技服务业新型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2):118~121.

第5篇:科技服务市场发展范文

2012年2月,科技部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提出科技服务业是基于信息网络、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方法,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和支撑的产业,重点领域主要包括研发设计、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服务、科技金融、科技咨询五大细分领域。科技服务业产业链较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与人民的长期利益,而科技服务的价值体现具有滞后性,使人们对服务价值的认同缺乏即时感;科技服务活动的条件差异性很大,科学试验的工具、仪器设备的研制与使用本身就是创新活动,与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有本质区别,形成与一般生产活动性质不同的劳动方式、不同社会分工。如图1,科技服务业产业链中,上游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形成的科技成果经过技术转移和推广,在专业技术服务和综合技术服务支持下,达到产业化科技服务业的结果。

从全球科技服务业发展历程来看,根据经济和技术发展历程中的服务需求,可划分为科技服务机构出现、科技服务机构大量涌现、科技服务业态形成、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四个阶段。第一,科技服务机构(19世纪中期—20世纪30、40年代),19世纪中期诞生了科技服务,最早的科技服务组织形态主要是资讯类机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带动了一些新兴的组织形态;20世纪20、30年代,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咨询行业获得了发展,出现了研发服务、天使投资等科技服务机构。第二,科技服务机构大量涌现(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进一步掀起了科技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加重要,科技服务机构主要是以政府创办为主并兼有部分民间组织。第三,科技服务业态形成(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科技创新需求的多样化,不断细分了创新服务链条,一批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快速出现,科技服务以政府推动为主转向依靠市场化发展,科技服务业态形成。第四,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21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浪潮兴起,创业服务快速发展,生物医药行业兴起促使高端服务业逐渐取代传统服务业,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科技服务业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重点行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科技服务业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我国科技服务业是在后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推进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兴起而产生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服务业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与此同时,科技服务业内部不断产生新的分支,专业化和社会化分工不断深化,新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推动了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国家整体竞争力。但总体来看,我国科技服务业在发展速度、规模和结构上仍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2014年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战略举措,释放了科技服务业提速发展的重要信号。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中国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从以往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将是解决产能过剩等产业机构问题、细化服务分工、加快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要举措。国务院五项扶持举措背后传递出中国加快服务业发展,尤其是高附加值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信号。

当前,科技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具有高附加值的重要产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纵观国内外文献,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服务业的内特征及分类、发展能力及水平评价、发展与产业升级耦合机制、发展模式及路径、政策支持体系等相关方面展开。在国外,与科技服务业相对应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外学界对科技服务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科技中介服务业和科技产业领域,如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科技产业集聚的关系以及科技产业集聚的产业政策和实证方面;在国内,科技服务业的研究大多集中理论层面,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甚少,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服务业、生产业集聚的测度和空间演化方面,如区域科技服务业能力评价、运行机理、部分地区科技服务业空间分布,对科技服务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较少。

因此,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对我国迎接创新转型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态势下,揭示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掌握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律,不仅可以丰富产业经济中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探究科技服务业的地理分布,探索空间演化特征,认识演化机理,为我国及各地区科技服务业提供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参考。

二、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国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当前,发达国家形成了良好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结构合理的科技服务体系。

第一,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起步于19世纪,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增值高、消耗少的新型高端服务业态,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科技服务业增长速度远高于美国经济2%左右的平均速度,如图2所示,2012年美国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为11922.9亿美元,占GDP为7.6%,比2000年增长了80%,年均增长率为5%,远高于信息服务业占比(4.4%),是第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同时,美国科技服务业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

第二,由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20世纪90年代前的科技服务机构都是由政府出资或主导设立,以非营利性为主,1993年美国开始出现市场化机制运行的高科技孵化器,随后在市场环境下催生的科技服务机构大量涌现。2000年后,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滋生新的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新的科技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如专利运营公司、创业媒体等,在市场化环境驱动下催生新的服务模式和差异化发展路径,如以色列的“玛雅孵化器”等。

第三,科技服务业新兴业态持续涌现。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技术进步和变革促进了各创新要素的重组和对接,更容易产生新的服务业态模式。近年来,国外领先出现了HackerDojo、CitizenSpace等创业咖啡。这些模式在我国也得到了发展,如2009年以来在国外率先出现众筹的天使投资模式等,产生了Kickstarter等著名机构。2011年我国也出现了点名时间、天使汇等大众筹资平台,如表1所示,国外新兴业态机构和设立时间表。

第四,创新全球化带动科技服务全球化。在经济、科技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部分发达国家正采取各项措施推进创新全球化,具体包括创新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创新活动的全球化、创业活动的全球化和创新服务的全球化。伴随创新的全球化进程,科技服务由于巨大影响力,在各细分领域服务对象和分布均朝向全球化方向迈进。

(二)国内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从科技人力资源从相对稀缺的国家,逐步成为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第一,我国科技服务业规模小、增速快、前景光明。我国科技服务业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对较小,据最新数据显示,如图3,2012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8241.1亿元,占GDP的15.9%,近年来呈快速增长态势,发展势头良好,20082012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平均增速达20%,伴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服务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第二,科技服务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创新资源密集区。我国科技服务业首先是在北京和上海等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发展起来的,如北京2012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1268.4亿元,占全市GDP为7.1%,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远超其他地区;其次是上海市,2012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503.8亿元,明显高于除北京的其他地区;此外如杭州、青岛、苏州等,如图4所示。

第三,从高度集中向多点分布发展。科技服务业呈现出从高度集中化向多地特色发展的趋势,呈现区域发展的差异化。近年来,深圳、青岛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迅猛,2009-2012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发展空间广阔;南京、宁波、东莞根据自身特色,针对不同领域出台优惠政策,制定发展目标。

(三)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分支,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未来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征:一是科技服务业成为创新资源的重要配置者。全球技术创新与产业组织变革推动科技服务业成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以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正在颠覆传统产业组织形式和创新模式,加速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以全新方式配置技术、资本、产业要素的科技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二是科技服务机构呈“开放-外向”趋势。伴随科技服务链条的不断完善,服务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以单个企业内部创新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发展形势,大企业开放服务平台、中小企业组成联盟等联合创新模式成为主流。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清楚其发展定位和战略,积极融入产业生态圈,通过各种方式压缩式、集成式结合,以小规模和小空间聚大资源。三是服务模式走向“集成商+专业机构”模式。科技服务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推进,哪个环节都需要为企业提供集成化的高效服务,服务模式呈现出集成商加专业机构的趋势,前端由集成商为企业提供集成化的服务资源,后期通过集成商的推荐帮助,企业与专业的科技服务机构分别对接、得到全方位服务。四是协同化和网络化发展。伴随科技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产业恶业面临多层次、虚拟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态势,其在产业上的地位由原来取决于技术产品的竞争力,现在源于对创新资源的系统配置能力;同时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的科技服务网络已经出现,科技服务网络化作为虚拟的科技服务形式,消除了时间、空间的客观因素的障碍,提高了创新要素与行为主体的效益和竞争水平。

对于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远低于同期美国科技服务业占GDP的比。未来我国科技服务业将进入快速扩张的发展阶段,科技服务业是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国家各级层面都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未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机构的升级,科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将持续提高,伴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规模经济、知识溢出和政府行为的加强,都会对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技服务业是新兴产业,在技术集约化背景下,技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集中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科技服务业发展将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丰厚科技创新资源,技术变革促进了创新要素的重组和对接,更容易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和模式。跨国企业为降低成本,一部分业务外包造就了研发外包、生物CRO、检测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市场空间。

在此发展背景下,科技服务业的专业化和集成化并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科技服务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方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材料领域,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服务环节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的新型研发组织和机构,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构建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另一方面,集成化服务模式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当前我国科技服务向整个“创新链”拓展,从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等单一服务发展到技术熟化、创新创业等综合。一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服务机构围绕产业集群开展研发外包、产品设计、技术交易、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综合服务,为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提供了集成化的“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科技服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拓展了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半径。科技服务机构将一部分通用型服务模块化并在线上提供服务,深度个性化服务则在线下解决,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群体需要。利用互联网开展服务,成为科技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成为未来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集聚发展是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之一,我们也必须把握住这个大趋势,深入研究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以及影响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为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寻求更好的对策。

三、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分析

(一)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态势分析

国际上对于产业集聚程度的测算指标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以及集中率;第二阶段包括MS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第三阶段是产业的共同集中指数。结合对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分析,选取前三者指标较为合适。基于可获得性数据,本文选取的数据为1995-2013年,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等。同时,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东北、中部、西北、西南地区。

(1)空间基尼系数,地区i的空间基尼系数用Gi为i地区的空间基尼系数,SPi、SP、Xi、X分别为地区i科技服务业就业数、全国科技服务业就业总人数、地区i的就业人数、全国就业人员数。

根据上述公式,结果如表2,多数区域空间基尼系数大于零且存在空间集聚态势,东中部地区的空间基尼系数大于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与现实中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符合,因而东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现象更显著;由图5所示,更进一步证明了东中部地区集聚态势与现实科技服务业发展吻合,而东部、东北地区整体上呈现出先减小、再趋于平稳的发展态势,集聚现象趋于平稳,中部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态势,与近年来中部地区在国家的大发展战略中不断加强科技发展有关,如中部地区近年来新科技市场将携手产业研发机构、企业、大专院校,打造新科技市场智库功能,未来为中部地区提供科技、资金规划和技术支撑;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空间集聚程度趋于平稳,但集聚度不高。

(2)行业集中度数,分别为科技服务业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科技服务就业人数最多的前n个省市人员数之和。根据公式计算1995-2013年的全国科技服务市场集中度(n=2,3,4,…,10),计算结果如表3、图6所示。

从表3和图6可以看出,分别从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集中度CR2、CR10可知,前者都大于18,后者都大于48,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存在较明显的集聚现象,整体上集聚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态势,但总体上呈现出区域平稳的特点;1995-2013年间,科技服务业集聚值呈现出增幅态势,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有不断加深的发展趋势,对比五大地区之间的空间基尼系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区域内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现象更为突出。

(3)区位熵,LQi=[SPi/SP]/[Xi/X],其中,地区i区位熵用LQi表示,i为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全国31个省市科技服务业的区位熵,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为更明晰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状况,也为与上述研究年份一致,选取1995、2000、2005、2013年的区位熵,更好地描述中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状态分布图,如图7所示。

综合表4和图7,1995-2013年期间,科技服务业区位熵分值大多在0-3之间,中国科技服务业区位熵都大于1小于2的有天津、四川、甘肃、青海,大于2的有北京、上海、陕西,表明北京、上海、陕西的科技服务业集聚最为突出,表明这些城市的科技服务业专业化水平较高,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优势;而天津等的集聚水平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有待于进一步发展;1995年科技服务业区位熵低于0.8的省市有14个,2013年科技服务业区位熵低于0.8的省市有10个,少了安徽、内蒙古、河北、黑龙江、新疆,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地区科技服务业整体集聚水平较低。

(二)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全局与局部模式分析

为测度我国科技服务业水平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程度,我们运用全局Moran-I指数来计算我国区域科技服务业的空间相关性,并绘制Moran指数散点图,Moran-I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为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Moran范围为(-1~+1),当值大于0时,空间目标间存在正空间自相关,指数值增大时,空间目标相关度越高,反之亦然,值为0时,空间目标间呈现随机独立的分布模式。

空间统计分析,用一阶空间邻接矩阵,计算中国科技服务业全局自相关Moran’SI指数及检验值,检验表明,1995年后的Moran’sI值为正,且在0.2501-0.3012间变动,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相似的地区集聚分布态势,各年份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相异时期内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中国科技服务业表现出空间集聚性和正向的空间相关性。由图8所示,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趋势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继而平稳,后又增大的变化趋势。1995—2002年集聚度减弱,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相邻地区由于受科技服务业水平的减弱而使与较远区域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机会相对平等;2002—2005年集聚度呈上升发展态势,表明局部出现了快速集聚现象;2005—2008年集聚度趋于均衡;2008—2013年集聚度呈现平稳增长趋势。整体上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现象明显,但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异质性特点,如1995—1999年、2005—2013年这两个阶段集聚度强烈。

在此基础上,分析局部自相关,发掘区域对象间可能存在的局部显著性关联,以及空间目标间的空间依赖性随位置变化度。

为观测值与均Zi=(Xi-X),Zj=(Xj-X)为观测值与均值间偏差,Ii为Zi与观测目标i观测值加权平均乘积。

从局部相关性分析,Moran散点图可将各省市科技服务业水平分为HH、LH、LL和HL四个空间关联模式,如图9所示。1995、2013年位于第一、三象限的省市个数分别为26、20个,1995、2013年位于第一象限的省市分别有9、4个,位于第三象限的省市分别有17、17个,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相邻省市间集中性更高,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市的集中性呈先减弱后增强、总体上平稳的趋势。

通过局部自相关分析,可生成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局部LISA图,进一步对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进行空间演变分析,如图10,“高—高”集聚模式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这些地区大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达地区;“低—低”集聚模式的省市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地区内省市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地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省市;“高—低”、“低—高”集聚模式具有扩散态势,前者主要包括四川等,后者主要包括山西等,这一方面表明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省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周边地区基友集聚及扩散效应,发展科技服务业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东部集聚度高于中西部,这与现实中的经济水平发展呈现出相关关系,经济发展与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为更好地了解中国各个时间段内科技服务业的局部空间集聚特性,我们根据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总结出1995—2013年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模式,如表5所示。从以上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如下:

(1)“高—高”集聚模式的省市逐渐减少。1995年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和吉林9个省市,2000年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陕西7个省市,2005年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南、陕西6个省市,2013年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河南4个省市,这说明考察期内中国科技服务业“高—高”集聚模式的地区有所减少,且主要集中于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中部地区部分省份。

(2)“低—低”集聚模式的省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1995-2013考察期内,西部地区没有出现“高—高”集聚模式的省市,且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均表现出“低—低”集聚的模式,同时,中部地区也一直有“低—低”集聚模式的省市,这表明考察期内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部分省份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均较低,不同省市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3)“高—低”、“低—高”集聚模式地区有向周边蔓延的趋势。考察期内,一直出现“高—低”集聚模式的省份包括辽宁和四川,且随着时间推移,出现这种集聚模式的省份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同时,一直出现“低—高”集聚模式的省份也由河北、山西等省份逐渐蔓延至天津、安徽、重庆等地区。

(4)东部地区集聚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分析结果不难看出,东部地区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总体上要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部分省份的集聚程度较高,西部地区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最低。

四、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机理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多数的服务行业本身就具有类似集聚经济的特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由于科技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密不可分性、不能实物化、不可储存性等特点,科技服务业相比与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更为显著。因此,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中,必然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以及空间依赖性。通过对科技服务业发展与集聚空间演化机理的理论分析,总结出对科技服务业发展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中国与西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动因具有差异性。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推动了西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推动。因此,政府在建设和发展科技服务体系中承担重要作用。但是,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离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需要分析推动及制约科技服务业的动力机制,更好地促进发展。

科技服务业产生的动力机制是推动科技产生、发展等动力演化的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作用机理的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按照系统动力学理论,科技服务业发展中,会有一系列因素影响其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及集聚也是由多种动因交织发展、演变的产物,在不同阶段发展的条件和背景下,不同因素推动,有内生和外生机制。从空间演化机理的本质上分析,科技服务业发展是在演化过程中由不同的主导因素形成,有可能逐渐演化成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现象。因而,从科技服务业的动态性考究,才能揭示科技服务业空间发展演化机理的动态特征。

1.外部因素对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外部动力在科技服务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市场需求是科技服务业及集聚发展的外部动力,政府环境等有效促进了科技服务业及集聚的发展是外部的重要力量。一是城市服务经济的发展。城市由于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较强的科研机构、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区位条件、能级水平、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的机会等优势,都会成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首选地。尤其是在国际化或区域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各方面会拥有更大的优势,如集聚的功能、科技服务的功能、创新的功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功能等主要是通过科技服务业来实现的。科技服务业高度集聚于国际化或区域化的大城市,更集中于具有国际化或区域化城市的中心区域。一方面,中心城市具有辐射扩散的功能;另一方面,积极促进了现代化国际性或区域性大都市的产业结构。科技服务业不仅高度集中在国际化都市、大城市,而且一般是集聚在这些国际化或区域化都市、大城市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它要求城市的服务业非常发达。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更是城市服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二是市场需求拉力。一方面,在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时,需要外部的科技、资金、人力、市场等要素作为条件支撑。当然,这些创新主体也可以以自身的努力,找寻需要的条件和因素,得到内外部发展的支持,但这需要花费一个较长的时间和阶段,需要具有系统复杂的一个过程,也需要花费较大的费用等。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之间、部门之间与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越来越细,会拥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市场条件的作用和机制下,创新企业的科技成果,面临和缺乏实践应用问题,需要广泛的市场需求信息,要么需要中介去寻求,要么自己去寻求所求信息,这都需要花费时间、人力、物质等条件,在市场的条件下进行交易和扩散。由此,为了节省寻求需要信息的成本、便捷性等,技术的供需双方都需要科技中介作为支撑,需要以科技中介为组织的交流平台、市场化的网络,从中得到信息、技术、资金、经验等一些供需双方所需。三是规划、扶持及行业协会。在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规划、扶持以及行业协会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因素。因为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财政支持政策和措施以及行业协会服务平台的建设往往为科技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构建了初始条件。首先,政府加强立法,保护产权,为科技服务业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提升科技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其次,政府设立科技服务产业园区,引入科技服务企业与机构,提供基础、配套设施等,并提供财政补贴、税收等相关优惠,重点扶持科技服务骨干企业,建立专项资金支持,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再次,政府加大研发经费支出,积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进行技术研发开发,加快和转化科技成果,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培育良好的技术环境;最后,行业协会对科技服务业的作用,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来看,行业协会的作用日渐突出,可以规范市场秩序、协助制定政府政策,建立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进行行业培训,引导行业发展,为科技服务业提供高端化人才。

2.内生机制是科技服务业发展及其集聚演化的内在推动力,存在于科技服务业组织内部,如竞争与协作、规模经济、知识溢出等。一是分工和协作。相比其他生产模式,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最基本的来源是生产效率,体现生产效率的最基本方面是分工和合作的协调机制。专业分工可积极促使科技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一是分工促进和提高了生产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程度,提高专业化程度,不仅可以使企业速度掌握生产知识和技能,节约相应的时间,使更充裕的时间用于生产,降低生产活动所需要的成本,也可以使企业从长时间的生产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二是分工简化了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降低了劳动力技能复杂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因而,就生产工艺、生产技能、产成品方面,社会分工的发展壮大不断促使发展并提高了专业化程度,在市场发展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在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多样化条件下,一个独立的、单个企业不可能涵盖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基于社会分工的加强,这些因素逐渐促使企业具有越来越密切的合作关系,随着分工与协作的发展深入,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会更加活跃和频繁,在生产活动中,交易成本也逐渐成为企业重要的成本,分工协作也可以节约成本。在空间布局上,企业分布与成本也有一定关系,企业布局越分散、距离越远,更容易提高交易成本。因此,科技服务业发展及空间上的聚集,在集聚区内,会降低交易成本。因而,正是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的深化,增强了生产能力,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科技服务业集聚。二是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常对于科技服务业不断发展而产生的集聚现象,对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分析,集聚区内的基础设施、交通网络及通信等公共服务产品的投入,具有不可分性,充分表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与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规模也具有关系,但随着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规模的增加,降低了公共物品平均成本。因此,在集聚区内,科技服务企业可共享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等,节约了基础设施、信息、交易等方面的成本和费用,并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此外,从劳动力需求分析,科技服务业发展不断产生的集聚现象,积极带动了地方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规模效应,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区域劳动力市场,有利于科技服务人才的流动,有利于吸引自由劳动力,也有利于劳动力流出,逐渐形成大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不仅为集聚区内的企业提供了广泛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劳动力的工资支持,也降低了企业的搜寻等相关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人力资本流动成本,在区域内更加容易实现人才的流动和集聚,更便于企业吸收高素质的人才,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三是知识溢出。科技服务业发展逐渐演变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其动力机制是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创新是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的动力核心,一是在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区内,会产生技术、知识、信息等因素的积累效应,加速了要素和资源的高速流动;二是集群内新企业的产生、发展与成长,优化了资源配置;当科技服务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获取、创新和应用成为企业下一步提升的关键性因素。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区逐渐形成了一种创新网络,在集聚区内,企业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相互支撑以及通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和交流,逐渐形成和建立了集体学习机制,尤其是在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方面的外溢,激发了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在知识溢出的网络中,不同的服务企业可从中获益,从而促进了创新。随着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现象的产生,集聚内部的创新功能也越加明显,创新对科技服务业集聚的持续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二)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近年来,科技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并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解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既要以产业经济学理论、科技创新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又要结合中国转型期的国情,内外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促进或阻碍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的影响。本文以行业协会、政府理性规划为基本假设前提,在此前提下构建完整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以期更好、更准确地反映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影响因素变量与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动态关系并加以检验。结合上述机理分析,在这个概念模型里,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行为因素、知识溢出因素、交易费用因素、科技实力因素和规模经济因素作为六个主要因素制约并影响中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通过影响内部或外部环境推动或阻碍中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在各个变量作用下形成一个综合整体,如图11所示。

基于上节构建的概念模型,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Y为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X1为各省域的人均GDP;X2为政府支出占GDP的比;X3为R&D经费支出;X4为科技成果登记数;X5为技术市场成交额;X6为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X7为人力资本;X8为第三产业总值占GDP的比。

从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内涵出发,在充分考虑数据的可得性的前提下,研究年份固定在1995-2013年,主要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6-2014年)、《各省统计年鉴》(2014)等。实证研究主要借助于Arcviews3.3和Geoda0.9.1等软件。

空间权重矩阵是空间统计计量模型的关键,也是地区间空间影响方式的体现。目前,空间权重矩阵的基本形式有的只考虑地理相邻信息,即“地理”空间权重矩阵(W),也有的考虑了涉及经济差距的空间权重矩阵的扩展形式,即“经济”空间权重矩阵(WE)。“地理”空间权重矩阵(W)最常用的是简单二分权重矩阵,遵循的判定规则是Rook相邻规则,即两个地区拥有共同边界则视为相邻。本文选用的是“地理”空间权重矩阵(W),利用ArcGIS9.3软件生成。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有多种,根据本文需要,选用空间计量模型纳入了空间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SLM)与空间误差模型(SEM)两种,如前理论所述,然后利用逐步回归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进行空间依赖性检验,从分析结果可知,Moran’sI指数的P值为0.000228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表明经典回归误差的空间依赖性(相关性)明显。LM(error)的P值约为0.0264170,统计显著;LM(lag)的P值约为0.0295321,统计显著;且LM(error)比LM(lag)在统计上更显著,因而断定空间误差模型(SEM)是恰当模型。进一步分析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优度R2最大,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LogL最大,似然比率值LR最大,赤池信息准则AIC以及施瓦茨准则SC最小,说明了三个模型中空间误差模型是最优的,故应选择此模型。

在上述确定了空间误差模型为适当模型后,以科技服务业集聚度(区位熵)及其影响因素对1995、2013年的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如表6、表7所示。

如上实证分析可知:

第一,政府行为经历了很强显著(p值<0.01)———一般性显著(p值<0.10)的过程。期初,政府行为在科技服务业发展集聚中显得尤为重要,对政府政策和制度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当科技服务企业及其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政府需要遵循科技服务业的市场规律,需要通过引导科技服务业获取健康有序发展,如在服务体系、生态环境、行业监管、风险控制等方面集中资源,充当好服务角色,并不会过多和直接在市场中干预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在当期验证中对科技服务业集聚成因成一般性显著的原因。此外,政府政策对不同区域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政府政策在东部地区作用力最强,其次分别为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性也会影响信息流动在区域间的差异,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政策对各个区域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但其作用力大小并不一致,导致区域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差异性。

第二,规模经济经历了较强显著(p值<0.05)———很强显著(p值<0.01)的过程。1995和2013年的规模经济系数分别呈上升态势,显示了规模经济在科技服务业集聚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原因,一些省域或城市成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支点并逐渐发展成为增长极,职能层次较高、规模较大、强度较强,凭借极化效应引致更大规模资金流入,大量机构集聚该地区,促使科技服务机构通过扩大规模经济效应来保持竞争,通过发挥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优势、区域创新环境弥漫的“产业空气”,使集聚规模不断扩张,体现出“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的加强过程。

第三,人力资本经历了很强显著(p值<0.01)———不显著(p值>0.10)的过程。期初大量人力资本被引进并积累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表现了明显的比较优势,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有利于新大量人才,增强了集聚内部专门化程度,伴随着分工深化,集聚了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科技服务企业,逐渐形成专门的劳动力市场,在市场中拥有丰富的就业信息,减小了人才搜寻的密度和广度,搜寻成本降低,更是吸引了各类人才的集聚,促使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呈现强劲的势头,表明人才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中的显著作用。异质型人力资本是边际报酬递增的根源,人力资本形态的转换实际上是异质人力资本不断对同质人力资本进行更新的过程。当区域人力资本积累达到一定规模程度后,一方面,向四周扩散;另一方面,又会在更高形态、较优的结构上进行量的积累,发展一定规模后,向更高层次扩散。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本组合结构,但人力资本对科技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不是立即显现的,仍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来吸收和消化,故而导致当期人力资本水平对当期科技服务业集聚的作用不显著。也说明伴随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需要更高端的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引进或发展与发挥需要一个过程。

第四,经济总量经历了很强显著(p值<0.01)———较强显著(p值<0.05)的过程。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差异性,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或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态势比较好,集聚度也较高。一定程度上,科技服务业机构的数量、规模、类型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有密切关系,如西部一些省市科技服务业数量少,规模小,同质化现象严重,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影响了科技服务业集聚。随着本区域科技服务业组织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科技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以经济为依托,具备了科技服务业发展实力后,逐渐显示出对基础设施、科技服务等更高的要求和需求,对经济依赖性没有期初那么强烈,其表现为没有那么显著。

第五,科技水平经历了很强显著(p值<0.01)———很强显著(p值<0.01)的过程,可以看出,科技水平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因素,说明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初期,显示出科技水平与实力支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强大力量。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不断壮大时期,已成为城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建设大项目等对传统科技服务机构与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影响和导致构建了现代科技服务体系,更有利于推进科技服务业集聚。

第六,知识溢出经历了不显著(p值>0.10)———很强显著(p值<0.01)的过程。知识溢出是知识的再造,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联系,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不竭的驱动力。知识溢出受空间距离、市场结构、接受能力、社会网络等影响。期初,知识溢出对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并不显著,因为社会网络、市场结构等还不甚成熟,一些省域创新水平尺度不高,信息传播技术落后,加之空间距离差异,市场结构的异质性,科技服务业相关机构接受能力有限,对科技服务业集聚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知识溢出是造成集聚效应的动力之一。由于知识应用具有规模经济,随着时间推移和信息技术发展,科技服务业的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日益显著,在相邻区域内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实现了资源共享。知识的迅速扩散又影响和提高了以集聚为基础的科技服务业效率,对科技服务业集聚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

面对国际激烈的竞争,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加之中国政府对经济和科技采取的发展方式和措施在形成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中也充满了独特性。目前,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集聚建设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够,经济基础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内因;二是区域间分割的局限性,科技服务业集聚与扩散能力与相邻腹地有紧密的经济联系,没有广阔的科技经济腹地和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支持,科技服务业集聚与辐射功能会受到限制,由于我国现存经济条件的约束和市场体系发育的不成熟,个人和科技服务机构活动多局限在本地区,要素未能按照收益最大化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加之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影响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健康发展。三是科技服务业市场体系成熟度不够,在科技主体方面,科技服务业集聚度还不够;在科技服务业创新方面,科技工具的种类、规模还远远不够;在科技服务业机构运行机制方面,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离国际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四是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够突出,以政府推进模式形成和发展的科技服务业集聚是国家或地区有意而为的结果,彰显了政府扶持的作用,但总体看,在区域科技服务业集聚形成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还不够突出。

集聚的发展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科技服务业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仍不高。因此,需采取措施提高我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促进我国整体及各省市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

第一,提升政府扶持力度。一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产权,创新是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动力核心,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提升科技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化程度,产生品牌效应,吸引其他企业进入,提高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二是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应选择和重点扶持一部分科技服务骨干企业,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其发展,降低科技服务企业运营成本,扩大规模,逐渐形成规模经济。三是建立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政府应设立科技服务产业园区,提供完善的基础和配套设施,以各种方式引入科技服务企业与机构,加强技术、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互补共生,产生集聚效应,提升本地区科技服务业的竞争力。四是增强科技研发经费支出,积极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研发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知识溢出效应,以共享区域内科技服务企业。

第二,发挥各地优势,制定差别化的科技服务政策。我国区域发展具有差异性,东部地区科研、教育、人才、基础设施等具有优势。因此,东部地区一些城市在在发展科技服务业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科研机构或院所为基础,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构建产学研联盟;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市在经济、人才、教育、科研等相对落后,但科技服务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需要发挥西部特色优势,一是做好和对接好相关城市规划,以科技服务业为城市及产业园区的规划的主要推动力,率先发展科技服务业;二是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第三,注重空间效应,加强相邻省域的科技服务业合作,积极促进科技服务业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目前,中国省域间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各省域应强化相邻省域间的区域科技服务业合作,摒弃各种人为造成的相邻省域间的障碍。通过区域科技服务业的合作,在更大范围内积极促进科技服务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科技服务业市场的一体化,做大科技服务业总量,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通过加强区域间科技服务业的合作,打破区域间行政区划的局限,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第四,加强高端科技服务业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掌握现代科技服务业运作知识的高端科技服务业人才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支撑点之一。今后科技服务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点是高端的管理和专业人才。一是创造良好的引才环境,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归人员及有国际科技服务业经历的高级专家;二是建立有效的培训措施,开设高级科技服务业人才培训班,培养一批精通国际惯例、熟悉国际科技服务业规则的国际型人才;三是西部地区应加强科技服务业高端人才培养,强化与东部与中西部人才的交流和互动;四是为科技服务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户籍、养老保险保障体系,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第6篇:科技服务市场发展范文

我国学者在总结归纳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审计模型、方法、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陈劲等根据Chiesa和Burgelman的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情况,构建了技术创新审计“C-S”模型,并对中国企业和加拿大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技术创新高标准定位为基础对技术创新审计工具和方法进行了理论和案例研究,提出了综合技术创新审计的“SPRE”模型。马宁等[22]针对企业R&D能力的审计评分卡进行技术创新审计基准研究,陈光对企业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进行研究邓艳、雷家骕等对企业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技术创新审计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构建和从奥斯陆手册①发展角度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管理新动向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创新审计的相关研究。我国的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研究的综述、模型构建、审计方法的讨论,对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和应用的系统性研究不够,更缺少专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从事相关科技服务的机构和企业还未认识到技术创新审计的作用。从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出发,技术创新审计的宗旨是为技术创新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全面、公允的信息,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科技支撑服务,改进和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科技专业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技术创新审计的实质是一项集成创新管理工作,是对委托人的创新活动的鉴证、评价,并提供创新活动的实施建议。

2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价值

2.1独立性的技术创新审计重要性由于我国技术创新审计准则尚未建立,技术创新审计的机理和功能定位缺少理论和实践研究支持,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与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概念混淆现象。由于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其主要任务是对特定的用户(委托者)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可行性、绩效和效率、潜在技术和市场风险等进行测度,以审计报告形式给出具体的改进和改善意见。独立的技术创新审计不仅对开拓以建立我国技术创新审计准则的理论研究、完善我国技术服务市场和提高技术创新专业化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2.2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主要任务技术创新审计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管理方式,既涉及“审计”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研究,又涉及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的研究。传统财务审计是定期的、事后审计,按照通用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准则,运用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技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财务表现与制定标准的一致程度给出评价。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审计可能发生在技术创新过程的任何时候,要求“分析复核”的对象是多重的。建立技术创新审计准则和标准,进行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均存在较大的研究探讨空间,包括提供与技术创新过程相关的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审核、技术市场成熟度评价、技术创新过程成果市场价值评价及成果转让审核、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技术创新成果验收评审、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技术创新措施的改进等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程序和内容存在较多的研究空白和难点。

3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框架体系

3.1技术创新审计的功能技术创新审计是一项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创新管理工作,在功能上与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和技术创新评价既有交叉、又有重合,如图1所示。根据英、美、德等国对技术创新审计及应用研究成果,以技术创新主体(企业)为主要委托人的技术创新审计,通过获取与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审计证据,鉴定或评价技术创新活动的现实情况与期望值的相符程度,确定需要改进的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完善。而对技术创新过程、能力、业绩和风险评价是技术创新审计的重要部分和测度依据,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的结果是对技术创新管理及管理咨询的补充和完善。

3.2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框架的建立从审计管理的角度看,建立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评价鉴证是技术创新审计的“显像”任务,为保证技术创新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公允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我国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是实施技术创新审计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审计是否能实施的关键步骤。“技术创新审计准则”是技术创新审计工作遵守的规范,是判断技术创新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准则的公允性可以有效地改善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科学测度技术创新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是为了测度技术创新活动供测度标准和标准数据库,为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的程序化、系统化和标准化操作和开展提供依据。编制技术创新现场工作手册,是指导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针对不同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规范相应的技术创新审计工作方法,包括编制技术创新活动的投资立项审核、技术市场成熟度评估、技术创新成果转让的市场价值估值、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评估、技术创新项目的绩效评价、技术创新活动措施改进建议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程序手册。由于技术创新审计是一项探索性的专业技术创新管理工作,目前还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因此,进行模拟实验工作也是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不同性质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审计实验模拟,验证技术创新审计实施的可行性。

3.3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核心内容

3.3.1建立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对技术创新活动的鉴证是技术创新审计的“显像”任务,为保证技术创新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公允性和可操作性,设立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是实施技术创新审计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审计是否能实施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技术创新审计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公允性和可操作性。技术创新审计准则是技术创新审计工作遵守的规范,是判断技术创新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准则的公允可以有效地改善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科学测度技术创新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包括技术创新审计一般准则、技术创新审计现场工作准则和技术创新审计报告准则。一般准则: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职业道德。现场工作准则:审计计划与可行性;对技术创新过程特征充分恰当的取证;技术创新环境与能力测度;研发产品市场成熟度测度等。报告准则:出具审计报告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与审计标准的比较差异披露;审计表达。

3.3.2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既是建立标准源的基础准备工作,也是修正和完善技术创新审计标准的交叉互补工作。主要研究任务要解决以下问题:收集哪些数据?用什么方法收集信息和数据?如何甄别和筛选数据?用什么方法处理数据?为了保证测度的质量,应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分析处理数据。检验指标效度,修复数据,提炼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特征数据,技术创新审计测度也是量化技术创新过程的主要环节和步骤。技术创新审计测度工作路径,如图3所示。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是一个广泛收集数据、甄别、筛选、分析数据和评价数据的过程,也是量化技术创新过程的工作。为了保证测度的质量,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采用变换映射、SPSS统计软件、结构方程),检验指标效度,修复数据,提炼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特征数据。最后以技术创新卡片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测度的结果。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是一个广泛收集数据、甄别、筛选、分析数据和评价数据的过程,也是量化技术创新过程的工作。为了保证测度的质量,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采用变换映射、SPSS统计软件、结构方程),检验指标效度,修复数据,提炼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特征数据。最后以技术创新卡片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测度的结果。

3.3.3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是技术创新关键成功因素的集合,以此作为衡量技术创新成熟度标杆。“标准源”实质上也是“标准库”,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不但可以减少目前技术创新管理中的“多重评价”和“任意评价”现象,而且可以规范技术创新管理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标杆,更重要的是使技术创新审计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验操作有标准可依。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构建工作量庞大,需要不断数据积累和更新。经合组织(OECD)为测度不同国家(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了奥斯陆手册(OsloManual),作为OECD成员国创新数据采集指导范本。以技术创新审计测度获取的数据为依据,集合技术创新成果因素,分类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如图4所示。为提高技术创新审计的操作性,标准的选择要简明、可度量和便于使用,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在重多数据中甄别筛选。技术创新成功因素诸多,有些是显性的,可以测量,有些是隐形的,很难观测到。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处理数据,建立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通用标准:适用于任何企业;分类标准:适用于不同规模企业、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标的(测度对象)等。建立技术创新过程标准化的不同用途的“指示器”。

4实施技术创新审计应用价值的讨论

4.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对于占我国企业组织总数85%以上的中小企业来说,普遍面临着创新资源短缺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企业需要务实的、可操作的、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以企业的集成创新管理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审计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本文作者调查研究报告显示[15],91%的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除了需要资金和政策扶持外,最需要的就是希望得到专业化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服务。例如,新产在开发过程占领战略性商业领域的信息(测度)、企业创新潜力的鉴定、新商业领域的评价和原技术创新计划的改进和变更。专业的技术创新审计服务是中小企业急需的。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和应用给出了很好的范例,他们认为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上都有改善的潜力,主要问题是企业本身缺乏自身判断能力,一个独立的、具有专业水平的科技管理服务(技术创新审计)机构,通过“现场创新审计”———对技术和市场的测评、鉴定和取证,以技术创新审计报告的形式,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改进意见。

4.2优化科技服务市场的需求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与投资人、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影响技术创新的进程,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干扰企业技术创新的视线。作为外部的、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技术创新审计不仅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对改善、优化科技服务市场。技术创新审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这种直接的、专业的、规范的和可操作的技术创新管理服务对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对专业化技术创新管理和服务的需求不亚于对资金和政策扶持的需求,在我国建立专业的技术创新审计的组织机构和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培养技术创新审计的专业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审计的学术研究,推广实施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现场创新审计”的方法,对开拓我国技术创新管理领域、创新技术创新服务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第7篇:科技服务市场发展范文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市场化;养老机构;成都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61

在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以及“空巢”家庭持续增加和“未富先老”的背景下,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让养老服务业走向市场化。可以说,促进养老服务业市场化方向转变是一个必然趋势,是解决现状福利化养老覆盖面小、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必然要求。

1养老服务业市场化的内涵

养老服务业应是为满足老龄人口特殊生活需求提供o理、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产品的服务行业,狭义的养老服务业主要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产品,满足基本养老需求;广义的养老服务业除提供基本服务产品外,还包括老年旅游、保健、教育以及老年金融保险等更高层次的服务。养老服务市场化的过程是指由“政府垄断养老服务”向“多元化市场主体围绕市场需求提供养老服务”转变的过程。国内外学者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养老服务业市场化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Davey和Patsios(1999)认为家庭、社区应加强协作,共同提供养老服务;李骏(2007)认为民间组织在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台恩普(2009)认为养老服务业是为满足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人实际需求的市场发展模式;杨怀(2012)认为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外资等发展养老服务业。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养老服务业市场化的本质或表现形式在于“四化”,即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多样化的供给模式、多层次化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的公众化。

2养老服务业供需分析

2014年,成都会60岁以上人口249.6万人,占总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20.6%,远超10%的国际标准。预计到2025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占户籍人口比例将达到28%以上。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趋势,将带来养老服务需求的急剧增加,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正日益凸显。

2.1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分析

社会福利多元理论提出福利的提供者应该由多个部门(如私营部门、志愿者及其他非正式部门)共同提供,倡导社会的共同责任本位,养老服务业本质上是社会福利的一种,其市场化过程必然是供给主体日趋多元化的过程。当前成都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仍以政府部门为主,多元化发展不充分,导致养老机构类型相对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多元化、差异化需求。截至2014年底,成都市共有养老机构(含敬老院、福利院)257所,其中国办养老机构160所,民办养老机构97所;养老机构主要是公办或民办综合型养老机构、农村敬老院、(县)福利院和社区养老服务站,颐养型、医养结合型、护理型养老机构比较缺乏。

2.2养老服务内容分析

养老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因此,养老服务业内容也必然是从“身、心、灵”各方面全面改善养老人群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态,是通过横向业务拓展和纵向产业延伸,外延扩大至健康服务、医疗服务、医药器械、健康消费品等领域。当前成都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较为单一,大多停留在基本的生活照料上,尤其是农村敬老院和民办养老机构服务内容,仅仅满足老年人的吃、住等基本生活需求,对其文化娱乐、心理健康、社会参与等高层次需求的供给相对缺乏。

2.3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基本上以居家养老为主,但随着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和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逐渐发展起来。根据四川省统计局调查中心对全省养老服务现状及调查分析结果,当前自行居家养老模式仍是成都市养老模式主流,约占受访者的49.0%,仅有9.9%的受访者选择在专业养老机构养老。另外,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养老模式的选择也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选择自行居家养老模式的受访者占比越少。可以看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机构养老模式推广度不高;但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居家养老以外的养老模式的接受度也将越来越高。

2.4养老服务对象分析

养老服务对象分析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服务对象的覆盖面和服务对象的需求问题。笔者认为市场化的养老服务应该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服务对象应该是大众化的;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需求更加趋向个性化和多元化。当前成都市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公办养老机构“保障性”功能充分体现,基本上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养老需求;社会化养老机构发展态势良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体现养老服务“多样性”。但是现状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相对单一,不能日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3养老服务业市场化具体路径

针对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应从培育多元化供给主体、创新多样化的供给模式、丰富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内容、推动服务对象的公众化等方面发力,扩大养老服务市场的范围、领域和覆盖面,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

3.1培育多元化的供给主体

面对日益多样化与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只依靠政府单一主体供给很难满足,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养老服务市场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服务供给的多样化。一是培育营利性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应通过建立养老服务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及委托承包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优先、利息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和引导营利性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项目建设,特别是参与开发老年商务服务、文化服务、临终关怀、健康管理、心理咨询等高端养老服务的供给。二是发展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应积极宣传非营利性组织在养老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社会的认同度和支持度;并加大对非营利组织的政策、经济等支持力度。三是更好地发挥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作用。在养老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社区应主动与主体部门沟通,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便利性、可得性及科技型,提供物质、生活、精神等方面的照顾与服务。四是强化政府在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推动作用。政府注重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为多元主体参与养老服务市场提供规范的制度环境;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多元供给主体发展,同时为社会提供一些基本养老服务;通过财政预算、税收优惠等方式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提供资金支持。

3.2创新多样化的供给模式

随着养老服务需求变迁和新技术的出现,现有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亟需创新提升,而新的服务供给模式需要加快创新,以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适应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创新提升现有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建设居家养老日托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形成“三级”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支持建设高品质、专业化、现代化、多功能的养老生活社区;创新发展小型家庭养老院模式,异地互动养老模式,提升机构养老服务品质和吸引力。二是创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融合互动发展模式。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形成协作机制和契约服务关系,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延伸,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定期检查和上门珍视等服务。三是创新“互联网+养老”模式。积极推动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的互联网科技运用在养老服务中的远程医疗服务、云智慧处理中心等领域,提高养老科技服务均等化水平。四是创新养老服务机构合力建设模式。探索公建民营模式,积极推M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在确保五保供养对象生活的前提下,逐步转移给社会组织、企业或有能力的个人运营;探索民办公助模式,通过资金补助等方式鼓励慈善机构、民间团体、农村合作社、个人等社会力量作为主体兴办各类以非营利为目的的养老机构;探索合建合营模式,通过减免土地出让金和其他税费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养老机构建设运营;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

3.3丰富多层次的服务内容

积极拓展和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或产品,创新互联网下养老服务供给内容和形式,形成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一是丰富和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在优先满足老年人基本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精神抚慰、知识讲座、学习培训、娱乐活动等服务,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为老年人维权开展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二是鼓励开发老年人适用性产品或用品。鼓励研发适合老年人的助行器具、视听辅助、起居辅助、营养保健、服装饰品、康复护理器械等用品;支持在大型商业中心、商业街区设立老年用品专柜,规划建设老年用品专卖街区。三是创新基于互联网的养老服务。积极发展针对老年人网络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服务老年人的电子商务、APP客户端等,综合提供网上家政预约、智能呼叫、网上健康咨询、远程护理、健康远程监控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

3.4推动服务对象的公众化

坚持“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向不同需求层次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实现养老服务对象公众化、全覆盖。一是保障中低收入老年群体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在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和服务对象公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数量庞大且经济实力欠佳的老年人群体(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公办养老机构和城乡社区照料中心为这一群体提供最基本的养老服务;同时采取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模式鼓励营利性组织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二是增加面向中高端养老服务供给。鼓励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介入发展养老服务业特别是中高端养老服务市场,填补中高端养老服务领域的短缺、创造新的市场有效需求。通过养老服务与高新技术融合,发展面向经济实力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老年人的老年电子商务、在线养老服务等;通过构建“养老+”产业链,发展以满足中高端养老需求为目的的康复疗养、医学抗衰老、养老养生等服务供给。

4推动养老服务业市场化措施建议

结合成都老龄化发展现状,围绕养老服务业市场化具体路径,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应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健全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国家层面针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税费政策,加强对养老服务全产业链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保障。二是强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养。鼓励市属公立高校、民办高校和中职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和课程,在养老机构设立实训基地,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保险制度、健康体检制度、带薪休假和学习培训制度等。三是加强养老服务市场监管。建立健全机构养老入住老人的合同管理,引入管理中介组织,确保养老服务质量;积极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自律、监督评估、沟通协调、服务中介、风险分担等方面的作用。四是形成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和政府公众信息网等多种途径强化养老服务项目、产品推广;形成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老年人充分享受和消费养老服务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Adam Davey,Demi Patsios.Formal and Informal Community Care to Older Adults: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Great Britain[J].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1999,(3).

[2]李骏.民间组织: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J].唯实,2007,(6).

[3]台恩普,陶立群.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杨怀.积极推动内蒙古养老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J].内蒙古统计,2012,(3).

[5]张淑涵.养老服务业文献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

[6]徐祯.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6,(2).

[7]于志强.论述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6,(5).

第8篇:科技服务市场发展范文

[关键词]服务业;县域经济;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027-02

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他所有产业部门。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胶州市是环胶州湾经济带上重要的工业加工、仓储物流基地,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第17,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演进,服务业逐步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新引擎。

1 服务业的经济地位及作用

第一,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近年来,胶州市服务业发展迅猛。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102.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7.9亿元,增长了1.93倍。三次产业比例由2009年的6.6∶58.9∶34.5调整为2010年的7.1∶57.4∶35.5,预计到“十二五”末将调整为4∶53∶43,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稳步提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将成为促进胶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轮驱动”。

第二,服务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稳定器。2010年,服务业投资、消费品市场继续走强,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9亿元、239.8亿元和12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23.4%、23.9%,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2009年的1.1∶68.2∶30.7调整为2010年的0.2∶66.3∶33.5,服务业投资比重继续提升。消费品市场在内需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保持较快发展,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3.5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2010年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0.5%、66.8%和32.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个、8.7个和4.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

第三,服务业是产业经济聚集的支撑平台。胶州市基本形成了以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住宿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支撑,现代物流、房地产、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新生动力的发展格局。2010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完成增加值61.33亿元、26.31亿元、9.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8.7%、7.2%;现代物流业日趋壮大,城区北部生产资料、城区南部生活资料两大物流基地功能进一步提升,西部商业中心展现新活力;特色旅游业蓬勃发展,一批新兴服务业态日渐兴起;房地产完成投资13.75亿元,同比增长3.1%,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33.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金融业稳定发展,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85073万元,增长28.1%,各项贷款余额1685712万元,增长36.9%,存贷比达60.5%,有力支持了经济增长。

2 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业的不利因素

第一,对服务业的认识不到位。目前,胶州市级服务业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各镇办在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镇办片面追求工业投资的高效和高利润,对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不高。

第二,服务业配套设施不完善。中小县域城市对公共仓储物流设施等服务硬件和公共管理服务等软件建设普遍没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足,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服务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第三,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目前,胶州市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总量高、增幅快,而信息和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中介管理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总体布局不合理,内部结构层次低,制约了服务业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

3 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业的重点战略任务

第一,集聚发展生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中介服务、科技和信息服务等生产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

(1)现代物流业。重点推进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升全市现代物流业的整体水平。做好各类物流中心的布局规划,完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不断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联动发展。

(2)金融业。积极培育壮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扶持推动农村信用社向城市商业银行转型。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银行,增强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能力。

(3)科技和信息服务业。抢抓实施“三网融合”机遇,重点发展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数字有线电视网为载体的信息传输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面向农村的远程农技服务、远程教育等信息服务。

(4)中介服务业。着力引进高水平中介服务机构,突出发展工程咨询、融资租赁、信用服务等新型中介服务,规范发展会计、法律、评估、审计等鉴证类中介服务,构建诚信度高、竞争力强、特色突出的发展格局。

第二,提升发展生活业。重点发展旅游、商贸流通、房地产、家庭服务等生活业,努力满足改善民生及拉动内需的要求。

(1)旅游业。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产品,建立旅游产业与文化、会展、体育等产业一体化运作模式,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

(2)商贸流通业。集聚发展各级商业中心体系,培育发展特色突出、集聚效应明显的各类商业街。积极发展新型商贸流通业,扶持品牌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大力培育发展高端消费品市场。丰富社区商业服务,大力发展零售、餐饮和现代生活服务类连锁门店。

(3)房地产业。重点满足城区不同收入家庭的合理住房需求,进一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分类保障供应体系,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调控,规范物业管理制度。

(4)家庭服务业。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家庭教育和病患陪护,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和特色需求。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创办家庭服务企业,培育家庭服务市场。加强对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第三,壮大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态,开拓新兴服务市场,推进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升级。

(1)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发展在岸外包,重点承接软件业、研发设计、物流、金融、医疗等外包服务。大力引进知名外包企业,积极推进新加坡亚星信息产业园、英蓝服务外包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在胶州湾产业新区打造青岛市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2)文化创意产业。围绕建设“文化胶州”目标,传承发扬胶州秧歌、茂腔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龙头企业。积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促进全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第9篇:科技服务市场发展范文

一、指导思想

顺应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新要求,坚持理念创新、方式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以招引生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为主线,以长三角、珠三角和日韩港台为主攻方向,以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强化产业招商、专业招商、精准招商、联动招商,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招商洽谈活动,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配套强、附加值高的服务业项目,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二、工作目标

引进生产业项目100个,引进新兴服务业项目100个,项目投资总额突破100亿元。

三、招商重点

(一)生产业招商。围绕延伸汽车、机械、纺织、化工等主导产业和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链条,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与上下游配套的项目落户,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现代物流。按照“依托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总体思路,依托市级物流集聚区,紧盯央企物流企业和行业百强企业,重点围绕港口物流、能源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电商物流、农产品物流等领域,加强与马士基、达飞轮船等世界20强航运企业、英国劳氏船级社和美国船级社等世界著名船级社对接洽谈航运物流合作,招引国内外知名贸易流通商,拓展加工、配送等增值功能,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发挥市开发区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和政策优势,培育保税物流市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求,重点招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金融服务。围绕“双十”工程、“三重”项目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优势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积极招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风投、创投、金融租赁公司、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公司来盐开设分支机构。做好对新韩银行设立分行的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恒丰、光大等股份制银行、永丰等台资银行的跟踪对接力度,推进上海银行分行早落地,促进浙商银行分行加快筹建工作。汽车服务。依托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服务业集聚区、东方汽车广场和国际汽车试验服务中心,重点招引汽车产业链前端的整车设计、调试、匹配、试制、研发、教育,产业链后端的检测、养护、品牌,以及汽车租赁、汽车保险服务、汽车金融与汽车信息互联互通等相关企业、机构入驻集聚区。继续完善中汽中心汽车试验场功能,加快汽车25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大丰港争取国家汽车整车进出口口岸资质,大力发展汽车进口贸易,加快打造“千亿级”的汽车后服务市场。科技服务。围绕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重点招引公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研发和导向性科技服务等科技服务企业,提升产业的研发与实验服务水平。突出“互联网+”模式的众创模式,招引企业来盐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推进各类专业设计企业发展壮大,吸引一批工业设计企业来盐为汽车、风电、纺织等产业开展专业化、定制化的设计服务。环保服务。依托环保科技城、建湖节能电光源产业园、阜宁环保滤料产业园等载体,重点招引节能工程总承包、节能系统集成设计、节能信息咨询和节能检测等综合性节能服务企业。进一步打响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品牌,积极争取举办国际、国内节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大型展会,搭建稳固的交流合作渠道,提升节能环保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新兴服务业招商。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坚持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大力招引线上线下互动的电子商务、旅游服务、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推动服务业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创新。大数据。依托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和部省市共建大数据产业园,强势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建设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应用、智慧、载体平台、基础设施全产业链。重点招引云存储绿色数据中心、大数据交易平台、大数据基础研发、数据挖掘增值服务、行业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等高端企业以及相关研发中心入驻,推进百度、腾讯、阿里等著名IT公司项目和华为网络信息管理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大数据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加快落地。电子商务。积极推动电商拓市,重点招引化工、建材、船舶、工程机械、医药、纺织、汽配、家具等垂直类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性平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立足我市现有名特优农产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强化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第三方平台的合作。鼓励重点产业园区吸引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入驻,形成集商品贸易、平台运营、物流配送、融资支持、软件开发、人才培训等多功能、多业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旅游服务。围绕全市“特色精品旅游线路”这一主线,设计春夏秋冬线路产品,精心策划组织举办中国丹顶鹤国际生态旅游节、春季乡村旅游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深化与旅游新干线旅游经济联合体合作,加快开拓“一带一路”旅游市场。充分利用韩国、上海、南京旅游推广(资讯)中心平台,加强与所在地旅游市场全角度、多层次的衔接。广泛开展电商线上营销,组织编印新版城市旅游地图、探索推行旅游年卡制度。健康养老。整合健康养老优势资源,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与医疗、旅游、养生等功能联动发展。重点招引专业化社会组织、家政和物业等企业和机构,加盟、参与、托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培育养老产业集群,重点招引龙头企业建设生态养老、健康养生、医疗康复、教育培训、商贸服务、现代信息等方面的健康养老基地。依托城南健康美容城,重点招引具有专业资质的企业投资建设健康美容、医养一体化、高性能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关键配套等项目。文化创意。全面整合海盐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淮剧、杂技等传统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引进一批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的大型文化企业,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提档升级。重点招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高清电视等新媒体、娱乐新媒体、生活新媒体等特色媒体,有声读物、电子书、手机报、数字报、电子阅报栏和网络出版物等新兴出版发行业态,形成从创意设计、制作到播出,再到产品开发和销售的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四、主要任务

(一)谋划推进产业招商。加强招商战略研究,立足我市主导产业和各地首位产业,突出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围绕“双十工程”、“三重”项目等领域,策划、论证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建立动态管理的招商项目库、资源要素库,定期年度招商引资指导目录。着力引进知名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企业总部、功能性机构、研发中心,投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创新项目,促进全市产业集聚和新兴产业培育。

(二)精心搭建招商平台。1实施主题招商活动。围绕招引生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两条主线,组织实施6月份香港生产业专题招商活动和10月份上海、浙江新兴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拜访一批重点客商,签约一批重点项目。2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围绕长三角、珠三角和日韩港台等客商资源集聚地,主攻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汽车服务、环保服务、大数据、电子商务、旅游服务、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十大产业,全年安排各类招商活动30场以上。

(三)定向精准对接招商。建立专业化、市场化招商机制,以市级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从各自招商需求出发,紧扣项目线索和合作意愿,精心筛选确定重点目标企业,定向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有的放矢地组织登门招商,积极开展委托招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各类新型招商活动,实施产业、园区“点对点”精准对接。(四)市县协作联动招商。指导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并在客商资源、联络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招商组织领导。建立服务业招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请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发改委负责日常推进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各责任主体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突出问题和矛盾。各地、各条线尽快排出具体招商方案,及早行动,确保取得实效。

(二)推进园区提档升级。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尽快满足企业入驻需求。加强集聚区展示交易、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数据中心、专业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服务业集聚区动态管理,指导服务业集聚区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增强综合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