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

县域经济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县域经济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县域经济的概念

第1篇: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产业定位确立好.选择和确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一要眼睛向内,先把自己的“家底”盘点清楚。盘点的目的在于盘活,盘活则需要以战略眼光从不同角度去审视现成的“家底”,去谋划它的未来。近两年,我们对我县的国有集体企业资源、知名品牌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和领域全面盘点,通过盘点,从而找到了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要跳出县域看县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营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县域经济,没有现成模式,也不应该都是一个模式,只有突出个性,尽快培植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影响力较大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发展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既要对县情的一种梳理盘点、客观认定,也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和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选择。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必须坚持三点原则:一是培植特色产业要有韧劲,要像经营百年老店、打造跨国公司那样,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只争朝夕,不断推进。二是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求特”、“求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用世界的眼光、全局的思维来审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从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趋势中找准自己的特色经济定位。三是在选准“特色”产业的前提下,要千方百计促其扩张、裂变、规模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说到底就是要提高特色经济的竞争力,而提高特色经济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使特色经济产业化,形成由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特色经济构架,最终实现用几个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大发展。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紧紧围绕投入和发展这个主线,把起飞的平台搭建好(一)民营突破。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能否有大的突破,关键是政府能否出台鼓励农民放心、放胆、放手、放开发展非公经济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也就是说有没有一个好的政策平台。近两年,我们就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税赋、土地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使大批农民进入国企改革、城建、教育、卫生等领域,由此改变了固有的所有制经济格局,转变了经营方式,膨胀了民营经济总量。

(二)壮大园区。创办工业园,发展专业村、镇,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产业族群,促进行业、产业、产品之间优势互补和集约经营的好路子。我们按照“民营企业园区化、园区城镇一体化、乡镇经济产业化、特色产业规模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全县范围内形成了10个特色经济块状群体,这些块状经济群体的形成,不仅提升了各个园区和产业的经济运行质量,而且拉动和派生出其他产业,发展了配套经济。今年,县城工业园区要入驻20家企业,总投资要突破3亿元。

(三)开放先行。扩大开放,外引内联,是提速县域经济的明智之举和必由之路。对此,我们努力做到:一是要把土地、资源、劳力、电价等比较优势的“王牌”亮出来,促其转化为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民营经济的优势;二是要把特色产业的“王牌”亮出来,科学编制招引资规划,使客商因利动心,迎利而来;三是要把优良环境的“王牌”亮出来,使人们感到异地创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敢来投资、愿来投资、主动来投资。

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求真务实精神弘扬好发展县域经济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必须增强四种意识:一是要增强大局意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事关全县大局,没有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就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吃亏落伍,同时还会因一个县的落后影响到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们绝不能拖全市的后腿。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像我们这样县域经济相对落后的县份,再也不敢按部就班,必须瞻前顾后,超常规发展。三是要增强机遇意识。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向加快,国内经济发展正全面进入新的快速发展周期,这为我们进一步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提供了良好条件和机遇。失去一个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四是要增强实干意识。实干兴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力戒空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我们一定要在全县上下大力弘扬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把压力化为动力,坚定信心,励精图治,同心同德,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

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发展县域经济要真正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个基本的方针。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发现,在各地的县域经济的推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偏差在于后起的县在先进的县考察过程中仅仅看到它的一些皮毛,看到了它们的结果而没有看到它们增长的过程。比如他们学到要建大房产、要修大马路,却把仅有的一点钱都用到这上了。所以我认为发展县域经济说到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这个“建设”是指社会财富充分利用的概念,不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概念。

第二,既然说要发展县域经济,就要实事求是,要以发展非国有经济为主的企业。不明确这一条,县域经济很难发展。因为我们县域经济一个最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在县里没有多少国有经济,以前的国资结构里面,县一级有多少国有经济?有也不归县管,比如银行、电力、电讯这些。既然没有国有经济,当然就要努力发展民营经济。但有的地方两者都不发展,县乡的财政却在增长,钱从哪里来?就只有加重农民负担。所以民营经济不发展,大言之,就是没有了县域经济、没有了县的经济支柱,小言之,它对于减轻农民的负担,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级为不利。我们到浙江、广州去看,农民富的地方,县域经济繁荣的地方,都是靠民营经济为主导,打江山。不发达的地方,差距也是在这里。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地方领导还局限于依靠国有企业、财政部,“跑部钱进”,认为靠国家给项目的那点资金能把县域经济搞起来,这是不行的,因为我们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是市场经济,财政支出要从经济里面退出,从经济竞争领域退出。国家审计的项目会越来越少,国家直接投资的项目会越来越少,这点县级政府一定要非常明确。

第三,发展县域经济一定有一个开放的活力的市场,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开放的市场,不仅仅是指商品市场,不是说只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还要不拒绝别人的东西进来。所以有些地方经常搞地方限制,限制他人卖啤酒,以为这样能把自己的经济搞好,保护自己的企业,实际是保护了落后,有朝一日害了自己。因此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开放的要素市场,资金、技术、劳动力的流动和重新优化组合,这是最关键的。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形成一个好的投资环境。

第2篇: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

一、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的必要性

(一)县域经济的相对独立与协作

经济区域的划分只是按照一定相关地域、行政区划和产业类型等相对标准进行区分。在现代市场经济视野下,就按照经济资源合理配置运作区域而言,经济区域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并不存在绝对的经济区域界限或绝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以行政区划为标准的经济运作单位,一方面反映出县域经济自身相对独立空间的经济资源配置范围,而更多地反映出中国经济行政运作经营特征。而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从经济运行区域效益最大化要求实际出发,经济区域划分应该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流转,提升资源利用效益为标准。也就是说,经济区域的划分是相对的。县域经济的限定词是“县域”,而县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因此,某种意义上以县域划分经济区域,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但就理论而言,概念的运用是为表达思想的方便,故而本文依然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来使用。

虽然近些年来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一些传统资源比较富集的地方更是如此。但某些地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并不能说明县域经济优势就已经发挥出来。由于各地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状况、产业特色、地理区位等影响经济因素复杂纷呈,客观上决定了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的复杂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协作关系是影响县域乃至更大范围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县域经济协作更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升区域经济及县域经济发展力。实践也证明,县域经济协作良好,县域经济的整体资源优化和产业协作优势等核心竞争力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总而言之,经济区域内的经济运作单位具有相互依存的共生性特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作平衡对于经济区域的良性循环发展至关重要,某种意义上它是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充分挖潜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优势,进一步研究推进县域经济协作,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力的重要战略。

(二)县域经济协作发展面临的问题

内蒙古县(区旗)域经济发展运作目前基本上仍然处于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县域经济发展各自为战状况。这种状况阻碍现代市场经济县域协作机制的形成,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一定程度破坏了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制约着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力的进一步提升。

县域经济协作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观念意识方面的问题。经济协作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理念,协作联合蕴含着经济资源效益和发展力的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需要进一步明晰认识,也要对县域经济协作优势和环境条件进一步深化认识。其二,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划定经济协作区域。内蒙古地域广泛,各地经济资源情况不同,如何从内蒙古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构建经济协调协作机制,首先要客观科学地认识各地经济发展情况,采取符合实际的统筹政策措施,构建协作密切、互动有力的经济协作区域。其三,管理体制制约问题。由于行政区划限制及与之相关传统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影响,县域经济仍然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经济协作缺乏主动性,出现各自为利的不协作、不协调情况,甚至出现 为追求地方政绩和使地方利益最大化而进行以邻为壑的恶性竞争现象。其四,利益协调机制问题。由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利益整合机制,发展过程的利益摩擦与对立常常使地方政府更加突出自我利益中心意识,区域经济资源浪费问题突出。例如,目前客观存在的经济类型相同或者相邻的经济开发区重复建设问题。其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问题。由于长期县域经济各自为政的产业政策,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由于县域经济各自为战的局势,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涉及各方利益,具体运作存在相当困难。

二、大力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

第3篇: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问题;措施

一、前言

不同县域的特色不同,只有充分利用本地特色,才能更好地调节市场结构,保证县域特色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现阶段在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无法使县域特色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为了使其能够得到解决,促进地方经济更好的发展,全面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本文就在阐述县域经济特色概念、分析当前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培植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的措施。

二、县域特色经济概念

县域特色经济主要就是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通过行政划分地理空间,使县域特色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配置,从而将县域功能和地域特色更好的融合起来,带动县域的经济发展。换言之,县域特色经济就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发展的纽带,在发展过程中兼容了城市和乡村,借助地域特色,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城乡的经济能够实现共同发展。通常情况下,县域特色主要包括人文历史特色、地理位置特点、环境资源特点等。基于此县域特色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同县域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经济,因此在发展方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二是在发展过程中,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效果取决于当地资源特色,如果当地资源具有较大的优势,县域特色经济也会有更好发展前景。

三、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现状

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特色经济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现状主要为:一是以主导产生划分,现阶段主要有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导的县域特色产业,根据主导产业的不同,县域特色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使每一项产业在经济增长中都能够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使不同产业能够与较强的产业产生关联,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二是根据空间地域进行划分,现阶段主要分成区位视角、地域空间布局、产业空间布局的发展模式,在第一种模式中又包括以园区化模式为主的县域特色增长点、以城镇化模式为主的县域特色增长点以及以集权化模式为主的县域特色增长点,不同模式的增长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四、培植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的措施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县域特色对经济发展点的重要作用,也能够看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就提出三点解决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县域经济布局

产业结构是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因素,要想培植出发展更好的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就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县域经济布局。其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不断加强县域特色板块建设,按照“调优品种、调大县域特色规模、调高相应的效益”的主要发展思路,不断强化县域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能够起带头作用,为优化县域经济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结合县域当地特色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在此过程中就要综合当地区域的科技水平、资源特点、产业结构和交通特点,打造出县域自己的特色,使县域能够能够更好地调整产业的整体结构,从而在传统产业的带动下,做好县域特色产业工作,保证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的发展。

2.依托县域特色,扩大经营规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改变,逐渐呈现了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县域政府和相关部门就应该依托县域特色,扩大经营规模。首先,在上文优化县域布局中已经提出了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方法;其次,在县域特色产业的引导下,相关部门就应该结合的当地经济条件和其他资源,通过招商引资的方法,扩大生产规模、不断优化产品,并开发新产品;最后,县域特色就是县域品牌,就是县域发展经济增长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按照“提高综合效益、拉长产业链条”的发展思路扩大县域特色的发展优势,放大县域特色的强势,使其能够实现县域特色经济的增长。

3.完善优惠政策,发展市场主体

政府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增长点的主体,在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政府就要加大支持力度,为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政府就要在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完善优惠政策,为市场中相关的主体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使其能够高效的发展。首先政府可以出台一些融资、用地、用工的优惠政策,使市场能够在政府的支持下,解决在实际发展县域特色产业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促进市场的壮大和发展;其次政府应该通过优化周围环境,建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的有效机制,使市场主体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后政府还应该简化一些在办事过程中不必须的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从而使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发展得到更好的支持。

五、总结

总而言之,要想促进县域更好地发展,首先就要促进经济的增长,解决县域特色经济增长点问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通过本文的全面分析和提出的相关培植措施,希望能够使县域特色得到更加深入的挖掘,从而在县域经济得到更好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泽炯,吴滨兰.县域经济竞争力、特色经济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 2012(06) .

[2]赵淑敏.论强势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北方经贸.2012(06) .

[3]梁杏飞.论贵州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以贵州省施秉县为例[J].商场现代化. 2011(09) .

[4]李剑波,张焕祯,赵星洁,陆小青.河北省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状况分析[J]. 经济论坛. 2006(17) .

[5] 徐B洁,王兴业.上海特色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J]. 现代妇女(下旬). 2014(12) .

第4篇: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 4D 市场一体化 特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1-0105-04

一、县域经济的地理视角:从“3D”到“4D”

2009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提出了一个新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该报告将密度(Density)、距离(Di stance)和分割(Division)视为经济地理的三个基本特征(“3D”)。密度指单位面积的经济总量,它衡量了经济的集中程度,一般情况下经济越繁荣密度越高;距离是商品、服务、劳务等达到经济集聚中心的距离,这个距离主要指对市场准入产生限制和影响的经济距离,受空间距离影响巨大,一般情况下市场准入存在距离衰减规律;分割是对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产生影响的有形或无形的限制因素,包括天然的阻隔、文化的障碍、关税和贸易保护等形成的市场壁垒。

随着“3D”概念及对应政策分析框架的逐渐被认可,有学者提出了“4D”的概念(杨开忠,201 2),即在“3D”的基础上加上一个“D”(Difference或Diversity),第四个“D”表达的是一种差异化、多样化的意思,是一种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理念,众多的独特的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构成了一个多样化的发展局面,而众多的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策略也就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发展局面,从而形成一个优势互补、互惠合作、协调发展区域态势(杨开忠,2003)。因此,县域经济发展中往往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特色经济体,这些特色经济体的发展也就形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第四个特征。特色经济体的发展往往既是县域成功发展的结果也是成功发展的原因,即根据所处的自然、人文、经济环境来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从现实情况来看,特色土特产、特色创新产品及特色旅游等已成为壮大县域经济体的重要手段。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4D”特征

(一)密度差异是县域经济的最重要特征

密度指每单位面积的经济总量,它反映了经济集中的程度,一般情况下经济密度越高的地方越富裕,或者说经济越集中的地方越富裕,经济密度反映了经济产出和当地购买力,也反映了当地发生规模经济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经济密度越高的地方经济产出和购买力较高,更容易产生规模经济,包括企业内规模经济、产业间规模经济和城市规模经济。从图1可以看出,排在前25%的县域分布在东部地区和各大省域经济中心周围。这说明我国县域经济体的空间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差异,即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体往往发展较好(其中也有较差的),而中西部地区往往较差;二是中心城市与地区之间的差异,即处在国家层次或省域层次的中心城市周边的县域经济体往往发展得较好,而处在距离区域中心城市较远地区的县域经济体往往发展得较差一些(其中也有较好的)。

(二)距离是县域经济差异的关键因素

距离指商品、服务、劳务、资本、信息和观念穿越时空的难易程度。经济集聚区是经济流、信息流和人流活动较为频繁和交流较为便捷的地区,落后地区往往成为与经济集聚区相对偏远的同义词。此种距离不单指空间几何距离,更重要的是由于基础设施障碍、制度障碍等造成的经济距离。它着重关注的是货物商品到达市场的难易程度,决定了一个地区得到机会的多寡。如图2所示,连绵起伏的“山峰”与“低谷”揭示了县域经济的总量, “山峰”与“山峰”间是经济中心之间的距离, “山峰”与“低谷”间则是落后县域经济体与先进县域经济体之间的距离。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有着距离较近的扎堆存在的“山峰”,在中原经济区、武汉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新疆等地也有这样的“山峰”,不同的是三大经济区的“山峰”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山峰”相对较低。这些“山峰”与“山峰”之间、 “山峰”与“低谷”之间以及“低谷”与“低谷”之间的距离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商品、服务、劳动力和信息等流动的难易程度。生产要素、劳动力和产品较易流动的县域经济体,往往具有较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而那些不容易流进流出,只易流进或只易流出的县域经济体则往往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分割是县域经济差异的巨大影响因素

分割是指国内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商品、资本、人员和知识流动的限制因素,主要包括货币、关税、语言差异、地方保护等造成的壁垒,它们限制了市场准入,在国际层次分割最为严重。距离和分割的主要区别在于,距离是以更连续的方式调节经济机会的可得性,一般情况下经济中心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偏远地区到达经济中心区的难易程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但分割可能是时断时续的,由于政治制度、文化障碍等造成的分割,可能会使一墙之隔或一河之隔的区域形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图3表示,环渤海和长三角连成的区域内通达性较好。交通通达性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县域经济体之间的分割与融合。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通达度从省域中心开始的距离衰减效应十分明显,省域边界沿线往往也是交通通达性的低谷地带。因此,省域边界的行政分割是我国县域经济体分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四)特色化、多样化是化解县域经济差异的发展之路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同于都会区经济的发展,其区别不在于经济系统的完整性,也不在于行政区级别的高低,而在于县域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可得性与较大城市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之路在于能否在大城市发展相对薄弱的产业,取得自己独特的优势。尤其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较为落后的县域迎来了两个较大的发展机会:一是承接邻近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这是因为邻近发达地区的土地价格、工资水平和房屋租售的价格等方面的上涨,将会迅速增加当地企业的生产成本,如果能将企业转移到邻近发展较为落后的县域,不仅能够节约一定的直接成本,还可能得到一定的税收优惠待遇,同时又不至于过度地增加商品运往销售地的成本;二是发展旅游服务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长途旅游、短途旅游和周末度假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发展较为落后的县域往往也是自然生态保护和历史人文保护较好的地区,落后地区应该加大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旅游开发,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当地的资源、生态环境。

三、 “4D”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之道

(一)提高密度

经济的分散性往往会降低经济增长的速率和效率,经济的集中则往往会增加经济增长的速率和效率。当前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密度问题成为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乡村城镇化过程曾经历过“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阶段,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曾成为中国经济开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其昙花一现的一个原因就是空间经济的不经济。经济的分散性不能发挥企业的集聚效应,有效地降低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交易成本,不能有效地节约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发挥地方经济或城市经济的规模效应,也不利于丰富而廉价劳动力的汇聚。县域经济体提高密度的行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城镇化。降低农户脱离农业进入邻近城镇或较远城镇寻找_T作并安家落户的显性和隐性成本,逐步放开户口、土地流转制度对农业劳动力迁移的限制,从而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地区转移,加速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其次是建立各类产业园区。提高基础公共服务的利用率,便于用较少的基础设施和行政办公人员为更多的企业服务,也便于企业扎推经营形成可能的规模效应。第三是加快城市地区和新农村建设地区的住宅小区的建设。便于居住人口的集聚,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可创造大量服务性的就业岗位,也便于服务行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会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快速提升。

(二)缩短距离

时空的距离往往是隔断经济联系、信息联系和交通连接的重要障碍。缩小经济距离的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建立经济开发区或建设经济集聚区,使进入统一园区的企业间的经济距离大大缩短,增加交易、合作的机会并缩小成本;二是对基础公共设施进行大力投入,尤其是公路、铁路、水运、航运体系的建设,以缩短落后地区商品、劳务进入发达地区的距离。对于县域经济体来讲,主要表现在工业园区或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以及村村通等城乡公路的建设。除此之外,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也是缩短经济距离的方式,如果资本或劳动力的所得收益能够回流,那么这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使当地的资金池和劳动力池容量受到影响,如果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或资本的收益不能回流,那就只能寄希望于迁出的劳动力不再分享迁出地的各项收益,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正向贡献。

(三)打破分割

国际间的分割主要是货币、关税、语言和疆界对商品、资本、人员和知识流动的限制,国内地区之间的分割主要包括天然的山川湖泊、地域文化差异、交通网络的不连贯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造成的对市场准入的限制。对于县域经济体来说,首先要突破的是邻近县域之间的阻隔,包括民族文化、交通连接和地方保护主义等,这将直接影响县域经济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表现。其次要突破跨省的区域间的阻隔,一些县域经济体的经济交流范围涉及跨省的合作和往来,这就要求协调不同省份之间的制度、税收等地方保护措施,减少在经济交易中的成本。第三要突破跨国界的交流与合作,比如珠三角中某一县域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甚至是北美和欧洲国家或地区的交易。突破不同层次的分割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其重点问题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提倡文化交流、制度一体化、交通一体化,会大大减少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阻隔问题,不同县域正在这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也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第5篇: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弯道超车;县域经济;比较优势

作者简介:李曼(1975-),女,湖北宜都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业政策、农村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2-0001-04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许多省市提出了“弯道超车”战略,抢抓机遇谋发展,将金融危机看作本地区跨越赶超其他发达地区的机遇[1],将金融危机看作产业重新布局、企业重新洗牌、新机遇不断涌现的关键时期[2],将金融危机看作能够在较短时间、较小区域内积聚起相对优势,一举跃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升级跃迁”机会[3],纷纷提出通过有效整合相关资源,争取和用足相关政策[4],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环境资源保护机制,以内需为支撑[5],实现“弯道超越”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用国际贸易领域的比较优势理论能够正确把握“弯道超越”的科学内涵,辨识各种不恰当的表述,避免将“弯道超车”变成一个筐,以协助相关各方做出科学的决策。

一、“弯道超车”的再认识

“弯道超车”不是一句口号,而应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战略的通俗表达。它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强调不断积累和运用比较优势,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应用过程中,“弯道超车”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弯道超车”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只是“裁判员”和“清道夫”。弯道超车的主体不是各级政府部门,弯道超车不是让各级政府部门驾驶着以财政为底盘、以投资为燃料、以GDP为目标的 “专车”相互攀比,急功近利拼消耗,头脑发热争排名地展开盲目追逐。弯道超车的主体是县域经济中的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扩大企业规模,获得超额收益是这些企业“超车”的内在动力。各级政府的作用在于调动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成为“弯道超车”的主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弯道超车”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应通过制定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以释放超车动力,各级政府还应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确保企业“红灯停,绿灯行”,清理违反产业政策和相关法规的企业和项目。在鼓励企业“超车”的过程中,政府不能越位,企业不能缺位。

其次,“超车”的对象要有可比性。比如,对湖北省的县域经济而言,是超越河南省的县域经济体,还是超越武汉城市圈,还是超越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体的“车”,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各地区处于国际和国内分工体系的不同位置,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既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各地区企业的必然选择。对特定地区的县域经济而言,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才能找到差距,确定追赶的方向和路径,做出是否承接产业转移的决策。如果将沿海地区的企业作为所有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企业的超越对象,由于沿海企业所处产业可能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和更低的利润,直接竞争会暴露中部企业的劣势,诸如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依赖度高、技术创新能力弱、物耗和能耗高等短板将更突出。不考虑竞争对象和优势资源,一味强调“超车”,可能会让县域企业陷入领先但亏损的尴尬境地。

第三,衡量是否实现“超车”的指标,应由多项综合要素构成。将衡量指标仅限于单位时间内的经济增量,强调物质财富的积累,就可能忽视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忽视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忽视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社会和谐等问题,最终造成短期“超车”,长期落后的局面。衡量指标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反映,也引导着资源分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超车”是多个层面的整体超越。

最后,“超车”是一种常态,保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能力更为重要。不同于赛场的“超车”,县域经济的竞争没有终点,由于经济的波动性,县域经济在排名上的偶尔提升并不为奇,尤其是在排名的科学性尚待验证的情况下。各级政府不能以一次超越就沾沾自喜,而应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保等因素,着眼于长远利益,以平常心态对待“超车”。将“弯道超车”作为攻坚战、将精神力量作为主要推动力的做法,就是忽略了“超车”的频繁性和长期性。

二、弯道超车与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来源于国际贸易领域,认为各国应能依据劳动成本的相对差异(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改善各自的福利。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不同,这种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别才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对县域经济而言,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技术和资金等要素需求的提高,低成本和低素质劳动力比较优势将受到挑战,这就需要进行“弯道超车”。由于县域经济面临着严重的要素投入约束,包括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就决定了县域经济“超车”过程的长期性,要求县域经济继续发挥传统的以自然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同时为“超车”所需的资金或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培养企业家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创造条件,通过改变比较优势,实现全面超车。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集中优势资源,避免“小而全”,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对任何县域经济体来说,没有一个绝对优势,但总会存在着比较优势。县域经济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和关键点,避免照搬先进地区的发展路径,要按照比较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和产业布局。同时,由于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各县域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单纯市场竞争条件下,有些产业暂时缺乏竞争优势,但对积累后发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能较好地衔接现有优势产业,代表着先进产业的发展方向,就需要各级政府认识并重视到这些产业的潜在优势,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协助企业尽快获得比较优势。

弯道超车与后发优势概念密切相关。比如,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通讯设施时,完全能够越过铜轴电缆,直接发展光纤通讯。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大幅提高通信能力[6]。重要的后发优势往往是内生的,非自然资源式的。如企业家资源,有学者指出,虽然浙江省在天生的要素禀赋上处于相对劣势,但在获得性要素上,浙江却拥有相对丰裕的企业家资源,从而弥补了自然要素资源稀缺的劣势,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让弯道超车成为可能。浙江省在体制创新机制中走在全国前列,较早地允许和鼓励各种类型的企业成长,生长出一批批真正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形成了浙江内源式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浙江参与区际竞争与国际竞争的最突出的比较优势[7]。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导向与体制创新是“弯道超车”的重要支撑。

比较优势陷阱概念也与弯道超车密切相关。它是指由于过度依赖某种资源,可能造成产业经济的单一化和长期发展能力的匮乏,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问题。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处于不利地位且难以改变[8]。仅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仅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就会跌入比较优势陷阱[9] 。比较优势陷阱一般可归咎于经济本身的严重缺陷、自然资源的不当利用、文化教育事业落后、缺乏创新能力、发达国家对技术转移的阻碍等[10],但片面理解和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也是产生比较优势陷阱的重要原因。

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比较优势理论。为了避免比较优势陷阱,任何情况下不能满足于现有优势,一旦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就将陷于泥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和运用新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领域,比较优势理论的潜台词是保持现有世界分工体系,要求各国按照自己的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正如李斯特所说的,“一个人当他已攀上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攀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上来[11]”,比较优势理论的目的是使现有的发达国家继续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并能更加隐蔽地掠夺发展中国家[12]。用弯道超车打比方,比较优势理论的目标就是要求在比赛过程中,各国车队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严禁“超车”。从动态角度认识比较优势理论,就是提醒各车队既要有超车的理念,又不应盲目超车。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对贸易剩余的分割作明确的规定。只是说分工和贸易的结果是增加了社会的总福利,但贸易剩余的分割则取决于交易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显然,缺乏核心技术,只能生产竞争性产品的国家缺乏谈判能力,在贸易剩余的分割中处于不利位置[12]。换句话说,人力车队是无法抗衡F1赛车的,虽然都在赛道上运行,但其效率千差万别。这时,既不能放弃竞争,甘于慢行落后,又不能盲目爆发,以高耗能和损伤车辆为代价,图一时超越。而应有计划地对车辆进行更新换代,不断积累能量,常有超车之心,慎为超车之行。经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发展,积累到充分的资本和技术条件时,才可以循序渐进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13]。

在县域经济中,不恰当的弯道超车可能落入两类比较优势陷阱,分别是畏惧超车陷阱和盲目超车陷阱。当先进的县域经济体由于各种内在或外在的原因,遇到发展困难或瓶颈,放慢经济发展速度时,后来居上的县域经济体应抓住机遇,在借鉴先进县域经济体的经验,避免不必要的弯路的基础上,低成本地吸收和引进先进经济体的技术和资源,实现跳跃式发展,这个过程就是县域经济的“超车”。县域经济体如果自满于现有比较优势,不能认识到问题和不足,缺乏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不愿意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害怕风险,畏惧超车,就会丧失发展机遇。

相比而言,盲目超车带来的风险更大,也更易被县域经济体所忽视。超车有3个前提条件:首先是县域经济体已具有超车且保持持续领先的能力;其次是现有领先的县域经济体已遭遇长期且难以克服的困难,经济发展将明显变慢;最后是超车要符合国家战略规划,超车过程能获得批准。县域经济体不能头脑发热,在超车前应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和不足,设计和论证超车的方向、路径和手段,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吸引外部资源支持,加快县域企业体制创新等。只有将这些工作做细做实,才能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真正的“超车”。

在县域经济中,弯道超车要与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保持一致。县域经济存在明显的地域性,与农村和农业保持着紧密联系,在特定阶段,国家产业政策影响甚至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定位。与国际贸易中各国可自主选择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不同,县域经济体受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影响较大,往往产生局部损失、整体受益的情况。在国际贸易领域,李斯特认为,工业化后发国在第一阶段应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吸收先发国的生产力;在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后发国向先发国并行过程中,宜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工业;在第三阶段成为强国后,应再逐步恢复到自由贸易原则,在国内外市场进行无所限制的竞争[11]。显然,县域经济也不能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不能以谋取地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下,由于分工和交换而产生的利益分配不均问题,只有通过国家为相关县域经济体提供其他政策支持甚至直接补贴的方式加以解决,这些都不同于国际贸易领域的运作。竹溪钼矿采选项目、襄樊小水电项目等被叫停,都是忽视国家相关政策,只强调发挥县域经济自身比较优势带来的苦果。

三、县域经济弯道超车的策略

政府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实现“弯道超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林毅夫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维护市场的竞争性和规则,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职能主要是,采取适当的方式,参与建设和投资于那些具有某种外部性和发展未来的产业[14] 。各级政府在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以提高企业长远发展能力为重心,加强政策引导。企业强则县域经济强。工业化发展滞后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的根本原因。各县域经济体应培植特色支柱产业,围绕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应坚持以民营和中小企业为主体,努力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加大企业的改制力度,明确企业产权,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信用评价、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法律咨询、会计服务等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建设。

2.提供外力协助发展,鼓励企业先增强实力再超车。县域经济的企业发展,存在着资源、技术和人才等大量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充分利用从国内外先进地区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外力进行发展,与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等开展全面合作,不断构筑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引入外力的主体是企业,政府的作用是引导和推动,并通过积极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改进审批、收费和执法工作,营造有利于企业借助外力成长的环境,这也是企业实现超车的基础。在外力支持下,县域经济中企业的规模大了,数量多了,企业家成长起来了,才可能形成集群优势,才可能实现产业升级和效益提高,才有实力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企业实现平等竞争。企业再通过自主创新和资源积累,在特定的机遇下,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3.做好战略规划,避免企业少走弯路。要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中,不能急功近利。应注意吸取发达县域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如强调保护资源环境,注重节能减排,强化综合治理,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如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不盲目扩大落后产能;如加强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投资,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规划、引导和支持力度;如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并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梯次;等等。少走弯路,就为超越打下了基础。

总之,县域经济的“弯道超车”的实质是以县域经济的企业为主体,不断培育和应用比较优势,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以获得县域经济整体跨越发展的过程。企业既要在条件成熟时敢于超越,又要避免不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整体规划的盲目超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各级部门既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又不能越俎代庖;既要将“弯道超车”看作机遇,更要保持谨慎务实的工作态度,保持平常心态。

参考文献:

[1] 戴志强、李姗姗. “经济弯道”上的超越[J]. 中国中小企业,2009,(08): 55-57.

[2] 顾锦龙. “弯道超车”的智慧与风险[J].人民论坛,2009,(10).

[3] 欧阳煌.金融危机下的“弯道超车”战略[J].求索,2009,(04): 41-42.

[4] 刘惠好.运用“巧实力”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湖北经济“弯道超越”[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 47-49.

[5] 徐浩程、叶青、 刘勇、et al. 中部如何弯道超车[J].决策,2009,(Z1): 25-26.

[6] 侯高岚.论自然资源优势的提升:从比较优势到后发优势[J].生态经济,2009,(01): 93-95.

[7] 黄先海.浙江开放模式:顺比较优势的“倒逼型”开放[J]. 浙江社会科学,2008,(01): 48-54.

[8] 王佃凯.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J].经济评论,2002,(02): 28-31.

[9]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06): 20-26.

[10] 蒋德恩.中国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的条件与对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16-20.

[11]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12] 崔秀红.对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三点质疑[J].当代经济研究,2008,(04): 26-29.

第6篇: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目标,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xx年末,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占全国的1/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1/4。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突破性地提出了“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

20xx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辽宁差距明显。如何解决目前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本省乃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1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目前有44个涉农县区,包括27个县和17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为12.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86.7%;总人口2315.3万人,约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推动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态势良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全面提升、结构改善、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1)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20xx年辽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3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1.8%,占全省的35.6%,有7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874元,增长了22.1%;实现工业增加值1453.03亿元,同比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8亿元,增长了30.1%,占全省的13.3%,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在20xx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东北地区占5个,全部出自辽宁,最高排名34位,分别是海城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持续提升。

20xx年辽宁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67.1亿元,增长10.7%,占全省的7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80亿元,增长26.3%,占全省的31.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53亿元,增长24.6%,占全省的29.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调整为23.2:44.9:31.9。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xx年辽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004.3亿元,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2%,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57.2%,比全省增幅35.7%高2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为30.7%,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电力、交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投资均有大幅增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历时6年总投资129亿元的全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改善了农村电网的落后状况,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使全省691万户农民受益;二是全省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1170个乡镇全部通油路,形成了“一网五射两环”的公路交通总格局;三是在辽西北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458万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重点项目不断涌入。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随着县域基础设施和招商环境的改善,20xx年辽宁县域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占全省的20.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农产品出口创汇同比增长20%以上。各县(市)普遍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江苏雨润集团300万头生猪深加工项目落户开原,北票工业园引进浙江赐富、纵横两大集团,投资10亿元年产60万吨海绵铁项目进展顺利,盘锦大洼船舶工业园已签订项目总投资72亿元,42个重点项目中将有15个项目年内达产。

在省财政资金支持 的25个县(市)工业项目集聚地中,规模以上企业数已由20xx年的325个增至20xx年的577个,增加252个,增幅77.5%。其中1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由20xx年的42个增至20xx年的100个,增加58个。

(5)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20xx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长10.8%。从44个县来看,11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占25%,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长海县仍旧是全国最高,达15012元;4000-5000元的有20个,占45.5%,比上年增加5个;3000-4000元的有11个,占25%,比上年减少5个;20xx-3000元的有2个,占4.5%,比上年减少4个。

2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引出的思考

(1)目前制约辽宁乃至全国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放眼国内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差距依然明显。

据20xx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90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11个,西部地区有4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8.1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9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5%、15.86%、22.57%、16.43%、8.99%。

——新时期县域经济特色各异,竞争日益激烈: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为全国各省市区之最;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多,差异性大,百强县增数多;广东省县域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通过与上述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综合比较,现阶段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除少量县(市)外,总体处于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一般水平,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未形成类似江苏江阴、山东即墨等为代表的强县组团,体现出明显的集聚放大效应。

四是乡镇企业管理落后,没有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五是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不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

不难看出,以上问题正是一直以来制约和困扰中国大部分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通症,只是当前阶段更加突出、更加紧迫而已。

(2)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设想。

必须看到,在现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发展县域经济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开放、发展和稳定,所以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

①要坚定思想、统一认识,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联系起来,树立“县域立,城市兴”的思想,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双轮拉动、同步增长”。

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依据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到培养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品牌、扶持县域龙头企业上来。

③建立和完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依靠该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在领导机制、改革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④加速环境建设步伐,提高环境建设水平。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的同时,加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服务的水平和加快办事效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配套设施环境和优质的公共、行政服务。

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县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乡镇中小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其立足本地、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加速集聚。

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集聚各类有用人才。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人才、重点项目吸引人才的发展态势。

第7篇: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县域经济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畴,通常说来它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发达与否最能折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苏北地区5个省辖市,24个县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江苏省苏北地区的特点,充分考虑资料的可得性及客观性,建立体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开放程度、人才资源和环境保护这五方面内容共18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一是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指标(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二是确定因子变量。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来确定主因子的个数。三是进行因子旋转。使每个变量在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载荷,一个因子变量就能够成为某几个变量的典型代表,因子实际含义就更容易解释。四是计算各县、市综合得分。以因子变量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

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SPSSl6.0运行结果,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情况如表2所示。KMO给出了抽样充足度的检验,是用来比较相关系数数值和偏相关系数是否适中的指标,其值越接近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Bartlett检验用来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时是否是单位阵,如果结论是不拒绝假设,则表示各个变量是各自独立的。从表中可以看出此时的KMO值为0.771,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Bartlett球形检验Sig.的取值是.000,表示拒绝该假设。

三、确定公共因子和载荷矩阵

对上述选取的18个指标,运用软件分析可得到18个指标的相关矩阵及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3)。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选出三个主因子。计算结果为:旋转前的3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0.677%,其中第1个公共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61.998%,第2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9.586%,第3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9.092%。

由于计算原始指标的初始载荷矩阵发现各个因子的典型代表指标不是很突出,其实际意义难以得到合理解释。故需对因子进行旋转,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经过25轮正交旋转,因子旋转不改变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旋转后的3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0.677%,其中第1主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53.582%,第2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35.653%,第3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18.281%。

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1主因子在X4、X6、X7、X8、X9、X10、X11、X14、X15指标上载荷较高,这些指标依次是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中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统称之为县域经济实力因子;第2主因子在X14上载荷较高,这指标是反映县域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称之为县域经济活力因子;因此我们第3主因子在X17指标上载荷较高,称之为县域经济环境因子。

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县域经济可持续实力因子F1的特征根解释了原有18个变量总方差37.811%,故其权重为0.37811;县域经济可持续活力因子F2的特征根解释了原有18个变量总方差的35.653%,故其权重为0.35653;县域经济可持续环境因子F3的权重同理为0.18281,3大主因子累计解释方差贡献率为80.677%,分别计算各个县、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并排序,得到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 转贴于

F=(37.811*F1+35.653*F2+18.281*F3)/80.677

从总得分来看,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排在前4名,得分为正。其中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市的得分又遥遥领先于第4名淮安市,领先幅度分别在1.1和0.9分以上。从因子来看,盐城市是29个县、市中唯一3个主因子得分均为正的城市,可以说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各方面发展都十分均衡。连云港市除了在第3 因子得分不甚理想、其余因子得分均较高,尤其是在第2因子得分可以说是遥遥领先,而第2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城市开放程度,从这个角度看来与连云港市特殊地理位置不无关系。而徐州市在权重最高的第1因子得分极高,领先于盐城市2分左右,由于在第2因子上的落后,也使徐州市在总分上稍稍逊色于连云港市,但是还是能见徐州市经济实力的优势(见表4)。

苏北县域经济之间产业结构、产业构成都有着较大的相似性。要充分考虑原有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县域资源、地缘、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项目推动技术进步,推动特色经济,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注重增加科技含量,由过去的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又依靠区域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各县主导产业之间形成互补、联动。这种基于不发达县域之间的集群可以有效地培育县域工业基础,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是苏北县市之间打破行政区划,形成统一市场的必由出路,也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途径。

1、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2).

2、沈正平,翟仁祥,李九全.中国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4).

3、赵莹雪.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4).

4、陈俐谋.重庆市县域综合实力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5、楼海淼,孙秋碧.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经济活力评价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第8篇: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072-02

中国有8亿农民,只有农民的数量少了,农民才能富裕。大城市、特大城市不能承载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只能靠县域经济来解决。县域是联系城乡的桥梁、工农互动的纽带、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使用“县域经济”这一概念,这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强国富民的基石,繁荣农村经济的保证。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个县,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的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同时,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带动了农村的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如何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期要面临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3.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方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以来,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从75.6%降为2004年的59%。而来自务工的工资性收入上升到了34%;从新增的收入看,50%以上是来自务工收入,务工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转移到城镇或非农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成为农村增收的主要途径。

4.工业资源的基地。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经济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建设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源于县域。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县域经济发展。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也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更直接影响到广大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可以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将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成为促进“两个趋向”转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近几年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来看,凡是县域经济实力强的地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就比较快,县域和中心镇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农民在城镇安居乐业,实现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这充分证明了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是以工促农的主体力量,县域和中心镇是以城带乡的主要载体。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浓厚。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兴办乡镇企业和发展效益农业,县域经济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目前县域经济结构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在工业方面,不少地区还是以生产原材料和半成品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工业附加值低各区域间产品趋同现象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此外,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体系尚未形成,低质农产品积压、销售难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过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2.县域财政十分困难,融资环境差。就大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甚至有的连吃饭都难保证,危及政权建设的经济基础。据统计,2003年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一点,但财政供养人口的比例,县域占到全国的70%。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需要有良好的融资环境和融资渠道,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没有足够的资金是难以实施的。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民营经济在形成和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融资,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也同样面临资金短缺的制约。

3.城镇建设进程缓慢,基础设施滞后。从大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的落后、造成城镇载体功能不强、很难形成集聚效应,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发展的“火车头”。另外,交通、通信、能源的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县域处在城市的边缘或远离城市,不少还在山区,通信的普及率、道路的畅通率、能源的利用率都不高,基础设施条件差。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4.人才和技术短缺,生产技术配套能力差。县域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基础差,不能为科技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难以吸引人才。导致了科技创新难,经济发展缺少科技依托,即使一些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功以后,由于缺乏相应的生产技术配套支持而不能迅速形成生产力。此外,县域经济中的大多数企业创办时间都不长,技术基础差,彼此之间的关联度低,难以形成协作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5.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由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债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还缺乏还贷意识和法制意识,造成信誉度下降。因此,真正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宏观政策、体制改革和社会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县级财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为此,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1)坚持以农为本,全力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我国的大部分县域单位是农业经济县,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坚持以农为本,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基础。一是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培育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加快龙头企业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发展龙头企业,合理选择项目和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创汇农业。二是正确选择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规模”的原则,合理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由于各地资源优势不同,发展水平不一,经营环境各异,发展主导产业也应因地制宜,以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三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是龙头企业所需的原料和销售的农产品的集中产地,是农产品批量、均衡供给的保证。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四是培育市场流通型主体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市场需求和市场条件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大力开拓市场,为龙头企业和农户进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条件。五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最终取决于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的技术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应用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应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改进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办法,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2)确立主导产业,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一是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县域主导产业要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是振兴县域经济的首举之选。主要是做好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二是县域工业应以大力发展轻工业为主。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积累高,创汇高,容纳劳动力多,而且对基础设施压力小,轻工业百元产值耗能低,每百元耗电仅11.8度,约为全国工业百元产值耗电的40%左右,因此,各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以造纸、陶瓷、皮革、麻纺为主的轻工业,特别要重视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五金制造业。三是在县域经济的产业定位上必须将高科技产业作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世界经济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也将渗透到各个区域和各个层次的经济,知识经济将是区域经济竞争的有力武器和竞争力的源泉,也是将来县域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要善于利用和发挥本地和外地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采用先进的、适合的科技成果。千方百计调动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扩大科技投入。县域发展科技产业应以发展小型科技企业为主,小型科技企业往往对设备、资源、人员要求较低,如以装配型生产为主的电子、机电一体化产品企业等。在这些领域,小型高科技企业可以依靠自有的核心技术和部件优势,利用采购和外协组织生产。因此,有利于加快科技产业建设,提高产品含金量,使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小城镇快速发展。基础设施问题特别是交通、通信、能源问题不解决好,县域经济就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要加强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降低通讯、能源产品的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克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薄弱这一瓶颈,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另外,从城乡发展的格局来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沿海经济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势实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就必须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3.重视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大力培养造就各类人才。目前,许多县市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制约了工业化和产业化进程。因此,要逐步加大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重点推进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为各县市工业化培育合格的劳动者,抓好农村地区的扫盲教育和科普教育,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工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市场建设,强化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功能,大力引进人才,加强对外技术合作,建立各县市人才高地。组织农民参与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使劳务输出人员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飞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愈演愈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营造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这是保障我国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但需要资源、技术、资金等等,人才更是关键之关键,因此,必须努力培养造就各色各类人才。安徽省宁国市自2000年以来连续四年综合实力雄居全省61个县市区首位,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以人为本,狠抓了人才队伍的建设。他们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成功之处在于注意干部队伍的建设、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科技人才的建设,可以说,宁国市县域经济的巨大发展,正是依靠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培养造就了大量各类人才的结果。人才队伍具有裂变效应,可以一带十、十带百,所以,人才队伍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核能,更是无形的巨大“才产”。

4.培育特色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称之为“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李香兰,冯玲玲.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4)

2.曾梦宇.县域经济发展方略探微.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5)

3.漆先望.发展县域经济的创新思路.专题研究

4.丁险峰.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10)

5.杨福根.浅议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理论月刊,2006(3)

6.杨习英等.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06(20)

7.周应萍.发展县域经济,建设新农村.农业经济,2006(10)

8.周金堂.发展县域经济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5(11)

9.王勋.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经济师,2006(11)

第9篇: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

生产活动纵向分离,企业以网络的形式参与竞争,企业网络成为企业成长的重要环境,网络效应对于企业的成长具有提升作用。西部欠发达地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又具体体现为企业竞争力不足,企业网络能够通过推动企业成长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重点在于产业的选择。

关键词: 企业网络;企业成长;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4-0010-05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数年有余,西部欠发达地区虽然总体上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其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较多,形势依然严峻。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县域经济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经济总量上都占有很大比重,区域经济的发展除了城市的带动外,还需要县域经济的贡献。企业是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微观主体,企业的活动直接关系到经济体的运行,任何经济体的发展,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乡镇,都离不开企业的作用。因此,着眼于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进步,需要从企业的角度考虑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1.企业网络理论

1.1 企业活动的纵向分离与网络化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的产业组织形式是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纵向结合的工业企业成为经济发达国家中最强有力的机构,美国经济的成功主要归功于这种大批量、福特制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方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企业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其内部所拥有的资源,内部资源状况所决定的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竞争则完全成为企业间关系的主题。

然而,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同时需求又日益表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福特制、大批量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方式受到了极大挑战,企业的生产活动出现了纵向分离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在继续专注于自己核心业务的同时,不断地将其它的业务进行剥离和外包,生产活动在价值链上进行了垂直分离,后福特制、柔性化的生产特征增强。在这种变化趋势之下,企业间传统的竞争关系发生了改变,企业以个体参与竞争的方式逐渐被结盟企业以群体参与竞争的模式所取代,竞争中出现了合作,合作中又存在着竞争,竞合演变成为企业关系的主题,在这种关系联结下的企业表现出了网络化的运行特征。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变使得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不再单纯地依赖于内部的资源及其管理,同时还依赖于联盟伙伴企业的资源状况、行为以及相互之间的竞合关系。此时,单个企业与其他企业和组织建立的正式和(或)非正式合作关系,借助网络结构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迅速获取和共享网络资源以寻求网络化成长,已成为全球复杂商业环境下企业成长重要的方式和策略(邬爱其,2005)。

1.2 企业网络的概念

网络(Network)的概念最初来自于社会学,用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随着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相对于企业的作用效应越来越强,网络的概念就被渐渐引入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建立在交易费用分析基础之上的制度经济学认为,科层制和市场是协调经济活动的两种方式,交易费用决定着两者的边界。在纵向一体化分解趋势出现之后,介于科层制和市场之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中间协调机制。价值链的纵向解体、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关系的建立,使企业的关系表现出了网络化的特征,因此,“网络”就同“市场”、“企业”一起被作为了资源配置的方式。

企业网络(Interfirm Network)在形式上体现为两个方面:纵向上,原来内化于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垂直分离,价值链原有生产体系解体成一个个独立的生产环节,单个企业只完成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的生产,不同环节之间的企业表现为一种上下游的纵向联系,通过合作共同来完成某项生产活动;横向上,每个或几个生产环节上又集聚着众多的专业化企业,这些专业化企业从事着相类似的生产活动,彼此之间表现出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所以,从平面角度看,企业网络就表现为如下的形式(图1):每一个矩形方框代表一个价值环节,其内部包含着众多从事相同或相类似活动的专业化企业,所以企业网络的水平方向就表现为专业化企业的柔性协作关系;价值环节之间是上下游的纵向联系,其内部的企业与相邻环节企业之间是分工关系,所以企业网络的垂直方向就表现为专业化企业的分工联系。

国外有关研究认为,企业网络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行动者、行动和资源(Wilkinson,2002)。行动者是企业网络的主体,主要就是指企业,包括供应商、发包商、分包商、接包商和相关配套产业厂商,还包括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政府等;行动是企业网络内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活动;资源则主要指从事价值增值活动所需的各种要素,在新经济社会学的观点被引入之后,社会资本也成为了企业网络中重要的资源。当强调企业网络的空间属性时,即当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在某一地理空间上生成时,企业网络就具有了集群的性质。有研究认为,集群实际上就是众多在同一地理空间上“扎堆”的企业之间结成网络关系,核心是集聚企业之间网络关系的生成。在本文中,我们也强调企业网络的空间属性,即将企业网络置于一有限地理空间范围,但并不把企业网络与集群相等同。

1.3 企业网络的效应分析

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地理空间上“扎堆”并集结成网,企业网络便在此地理空间范围内生成,这样,该地域范围内的企业网络就成为了网内企业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在有限地理空间上生成,网络效应随即在地理空间内出现并作用于处于其内部的所有行动者,换句话说,就是网络内的行动者,主要是企业,其行动完全被置于了网络效应之下。企业网络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专业化基础上的分工使网络中的行动者更专注于具体的价值增值活动,通过专业化获得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使内部组织协调成本达到最优;(2)网络中的行动者既具有行动上的关联性,又具有地理上的接近性,网络内部就产生了集聚经济效应,这里主要指针对与专业化企业而言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3)网络关系的空间生成,使企业网络形成了对当地社会结构的“嵌入”,“嵌入”状态下的网络行动就在信任、惯例等社会资本基础上展开,这可以使整个网络运行表现出较低的交易费用状态;(4)行动的关联性和地理的接近性便于网络行动者的共同学习,“干中学”、“学中用”的经验积累使行动者的学习曲线呈下降趋势;(5)网络中,行动者交流的便利性、频繁性和顺畅性便于创新所需知识在行动各方间的传递,尤其是受空间因素影响很大而又对创新至关重要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也称为未编码知识),这能够有效降低创新活动的成本,提高成功的概率;另一方面,创新的溢出与扩散提高了企业网络整体的技术水平,促使行动者的创新活动在更高层次上发生,创新成本也能得到节约,这实际上是创新活动处于网络中而表现出来的正外部性。所以,处于网络之中的行动者更具创新优势;(6)企业网络在有限地理空间上的存在有助于改进企业的营商环境,包括整体品牌效应的建立、当地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社会资本的积累与改善等。

企业的运行处于企业网络之中,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又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因而,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就处于了企业网络效应之下,网络效应或者直接贡献于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或者间接作用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共同形成了对于企业成长的提升与促进作用。

2.企业网络与县域经济

县域作为经济系统中一个比较小的区域而存在,实际上也就表现为地理空间上的有限性,当具有网络关系的企业在该有限空间进行集聚时,企业网络便与县域经济有效的结合在了一起,二者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互动关系。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中,以甘肃省为例,县域经济的发展总体上比较薄弱,活力不足,实力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同时,省内部县域经济之间的发展差异也比较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这已成为了制约甘肃乃至整个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拉大区域之间差距的主要矛盾。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事关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大局,具有战略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也体现出了企业成长的不足,如处于甘肃省县域中的中小企业,就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落后、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网络与此类县域经济的结合,将有助于通过网络效应推动企业的发展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2.1 网络效应下的企业成长将改变县域经济内部结构

企业网络在县域有限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网络效应下的企业成长便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网络内企业的成长必然导致其内部资源积累增加,而内部资源积累增加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企业规模扩大,即空间上的扩张,这可以看作是企业成长能力增强的外延表现。在许多研究企业发展的文献中,都把企业规模扩张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和结果。在县域经济中,企业成长能力的增强并不是在所有企业身上都能够显现的,我们研究网络中的企业,是认为网络效应为县域经济中的企业成长提供了外部可能性。同时,由于网络中企业具有专业化的特点,各自从事着不同而又相关的价值增值活动,形成了分工关系,因此成长的实现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必然导致县域经济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专业化企业间分工协作关系的建立,使得有的企业专事研发,有的企业专事生产,还有的企业只负责接单、发包,然后再组织销售等,从而能够组合成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形成价值增值体系。各个环节活动的差异必然导致收益率的差异,如研发、设计企业的利润率大多数情况都会高于生产、组装企业。因此,网络效应下,县域企业内部资源积累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具有较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快,在内部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谋求规模优势,实行空间扩张,进一步向大企业方向发展,成为“明星”企业(魏江,2003);利润水平一般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多将保持原有的生产规模,继续从事原来的活动,以专业化来寻求成长。

如此一来,县域经济内部结构就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在原来集聚的专业化中小企业中,一部分企业走上了规模扩张的道路,成为大企业,大部分中小企业则继续专业化生产,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存的局面,这种共存是结构合理、分工协作关系深化的共存。所以,网络中企业成长的外延结果是使县域经济内部的结构发生合理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发生意味着县域中网络企业分工协作关系进一步深化,由此导致了县域经济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当然,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况,即在县域中生成的企业网络,从一开始就已经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存的局面,或者是网络的形成就源于大企业的业务外包、非核心业务分拆等。在这种类型的网络中,企业的成长不会导致县域经济内部分工结构出现明显的改变;同时,许多县域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内部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结构并不一定会改变。因此,网络中企业的成长并不一定导致县域经济内部发生以大企业出现为特征的明显变化,但却会使其内部的分工协作关系更加成熟。

2.2 企业网络将推动县域经济规模扩张

企业网络效应带来了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网络中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对资源的使用量。因此,在县域内生成的企业网络在整体上会表现为资源消耗量的增加,只不过这种增加是使用效率提高下的增加。资源首先是从县域内获取,当县域资源不足以满足企业需要时,就需要从外部获取资源,所以县域会因为企业网络效应而不断吸引外部资源进入,这些资源包括资金、人才、信息、原材料等。网络效应下,县域经济中企业的成长还将产生一种示范作用,使得寻求成长的企业会力图进入县域,同时资源趋向效益的性质也会使资源向已有的县域企业网络集中。

资源不断被吸引,县域内企业网络所集聚资源的总量大大增加,资源总量的增加就将导致县域经济规模扩张。这种规模扩张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县域内已有企业规模由于更多资源的获得而扩张,这种扩张是企业网络的效应,其中也会有部分企业由此趋向大企业的扩张方向。当部分或全部企业都扩张之后,县域经济的规模就在整体上表现为扩张;二是企业数量的增加。资源进入县域后并不全都被网络中企业所吸收,将会有相当部分以新企业创建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企业或者根本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扩张成大企业的重要原因。企业数量的增加也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网络内部人员新创。由于长期在生活、工作在企业网络内,对于行业情况、生产状况、营商环境都比较熟悉,因此当发现市场机会时,企业内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就会“跳槽”而创办新企业,同时县域中的技术中介机构,如“孵化器”等也在衍生企业的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外部企业的迁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进行区位选择,当发现某县域由于集聚着企业网络而适合企业成长时,就会在该县域内落户。所以,伴随着网络效应而来的资源总量的增加,将使县域经济规模整体上呈扩张趋势。资源集聚,县域经济规模总体扩张的同时,企业网络效应对于企业成长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又将会吸引资源更多的进入,这就是县域由于企业网络而在资源吸引上所产生的路径依赖(郑胜利,2004),即县域内的网络效应一经形成,就会对资源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形成“企业网络资源吸引县域经济规模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循环累积过程。

2.3 企业网络将促成县域经济的空间极化效应

企业网络在县域中生成,网络效应促进了资源在县域范围内的大量集聚,由此带来县域经济整体规模的扩张。这一方面表现为单体企业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企业数量的增加。数量的增加在县域经济的企业网络平面上又表现为纵向和横向上的增加,即在价值链上既有从事同类活动企业数量的增加,又有从事不同活动企业数量的增加。与此同时,还会伴随着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的数量增加,以及中介组织或行业协会的出现等。大量行动者在一个有限空间上的集聚会产生空间极化效应(王德忠,2002),使县域发展成为小地域范围内经济的中心,由此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企业网络在县域中的存在,使县域内存在着一个主要的产业,网络作用下,大量专业化企业分工和协作,围绕着这个产业展开活动,组合成价值链。县域经济纵向规模的扩张就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主要产业内部环节的纵向延伸,即同一产业内部分工关系的延伸。例如在县域内,主要产业企业的活动是生产、加工环节,后向上的延伸就表现为向研发、设计环节扩展,研发、设计企业在县域的企业网络中集聚;前向上就表现为向市场环节扩展,专业营销企业和营销部门在县域的企业网络中集聚。纵向规模扩张的第二个表现是由于产业关联效应,主要产业引发前后关联产业活动在县域内出现,后向关联上可以表现为由于需求的增加导致原材料行业企业来网络中集聚,前向关联上表现为作为供给因素刺激另一个产业的活动在此发生。这两种纵向延伸情况的发生,都会使原来在县域内作为终端的活动变成中间环节,由此而导致整个市场范围的扩大。

县域经济市场范围扩展,其内部所拥有的企业网络的分工协作关系将进一步深化,所以县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横向上就表现为价值增值环节的进一步分化和同一环节上专业化企业数量的增加。生产活动分化是专业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原来企业内部的职能外部化,由新的企业来承担,同时这种变化又会导致市场范围的扩大,使同一环节上集聚企业的数量增加。由于都是在县域的企业网络内,因此就体现了专业化企业间分工和协作关系的深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部分企业走上规模化扩张的道路,从而将许多活动进行内化,但从总体上和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并没有改变企业网络专业化分工和柔性协作的特征。

县域经济规模扩大,其吸纳就业的劳动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就业劳动力人数也会越来越多,导致县域内的消费需求增加;同时大量专业化企业的活动又会产生对相关配套服务的需求,例如资金流量增大需要专业金融服务,法律事务增多需要律师咨询服务。这样,在县域经济规模扩张的过程中,相关配套服务业企业就会选择进入该企业网络,包括为生活提供服务的企业和为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企业。

与经济规模扩大相对应的是企业网络中,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紧密化程度加深,对于网络治理的难度增加,仅依靠主体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已经很难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因而需要引入第三方规制力量。现有研究认为,地方政府直接作为企业网络的规制力量并不利于效率的提高,而更应该通过中介机构或行业协会来进行治理。所以,面对企业网络发展所产生的治理需要,中介机构或行业协会将会在县域内应运而生。另外,当企业网络内诸如共识、惯例等非正式制度演变为正式制度时,县域的制度供给将有效增加,而企业网络在发展过程中还将有助于县域内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县域中,主要产业活动、相关配套服务企业、中介组织或行业协会在企业网络内的集聚;共同构建了一个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内部,上下游企业间是专业化分工的关系,同类企业之间是竞争协作的关系。这个价值体系在县域内的极化,就导致了经济中心开始形成。因此,企业网络在县域内的存在通过一系列的传导产生了极化效应,极化最终导致县域发展成为经济中心,就我国县域经济的实际状况而言,其作用主要在于对周边小范围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3. 依靠企业网络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尤为如此。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与中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县域经济总体上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而这种落后又主要具体到企业整体实力的差距。因此,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推动县域经济进步,需要从加强企业实力做起,根据上面的分析,企业网络对于增强企业成长能力、改进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方面具有巨大的提升作用,所以,依靠企业网络来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

然而,企业网络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却受到产业属性的限制。我们前面提到,企业网络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价值增值活动的纵向分离,但是,并不是所有产业的价值活动都适合纵向分离,换句话说就是并非所有产业的活动都适宜采取网络化的方式,这种可分性决定于产业的生产可分性程度、竞争激烈程度、知识密集程度、工资水平、规模经济以及所处产业生命周期的阶段等因素(李晓华,2005)。以甘肃省为例,甘肃支柱产业中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属、能源工业,是依据其较为丰富的资源禀赋而发展。就这些产业而言,其生产环节是难以进行分割的,具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水平,进入壁垒较高,以网络化的方式来促进其内部企业的发展是不太现实的。相反,另一特色产业――食品产业的情形则大不相同。

食品产业是甘肃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其价值链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而这些农副产品的原料来源地又以县居多,因此,推动这类产业企业的发展则可以采用网络化的方式,并且企业网络将能够很好地与县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这里,我们以临洮的洋芋种植加工业为例。

在临洮,洋芋的种植规模愈50万亩,产量接近百万吨。到目前为止,临洮的洋芋生产已经形成了从原料培养、供应到加工、销售的庞大价值增值体系,具体来说分为种薯培育、种植、销售和加工四个专业化环节,而每个环节内部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专业化分工,如加工环节就可分为洋芋食品加工和淀粉加工,淀粉加工又形成了从普通淀粉到全粉的健全加工体系。庞大生产体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不同的企业或市场主体完成,每个生产环节上又都存在着大量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彼此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市场交易行为,在日常的运营中逐渐集结成网,形成了具有县域特色的洋芋种植加工网络。

在洋芋种薯繁殖方面,具有原原种培植和种薯快繁两个专业化的环节。原原种培养基地主要是为了向市场提供优质的洋芋原原种,例如专门向百事可乐公司供应的基地,种薯快繁组培基地则是为洋芋种植提供服务,例如专门培育适合加工的专用薯品种,直接为以后的加工环节提供原料,兴达公司2003年在全县17个乡镇率先建立了2132万亩订单洋芋生产基地,腾胜公司已发展订单基地594万亩等。种植环节已形成了专门栽种普通菜用品种的基地和专门培养加工专用品种的基地。普通菜用洋芋和部分加工专用洋芋直接进入销售环节,销售环节分工更细,大量专业化的经销商负责从农户手中收购洋芋,通过运输企业进入专业洋芋批发市场进行交易,在这些市场中大多建有专用仓库,为洋芋的保鲜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例如,西北地区最大的专业化交易市场――康家崖洋芋市场,年吞吐能力上万吨,市场内还建有总容积2600多立方米的恒温气调保鲜库。类似的专业化市场全县共有13个,每年大批的本地企业和外地客商云集此地,将临洮洋芋销往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日本和俄罗斯。同时,大部分的加工专用洋芋被加工企业所收购,以进行淀粉加工和食品加工。目前在临洮淀粉加工已形成了普通淀粉、精淀粉、变性淀粉和全粉四个层次,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进行着不同层次的专业加工。加工后的最终产品进入淀粉销售市场,完成价值增值的全过程。目前在临洮,像三江、新兴、兴达、腾胜等企业已经具备了上万吨淀粉生产能力,并在进一步进行扩建;而在食品加工方面,加工程度也不尽相同,大多数企业主要从事粗加工,生产各式粉条、粉皮,少数几家企业则进行薯片、薯条的生产,获取更高的附加值。

加工企业对原料需求的同时,也形成了对加工设备的需求,由此又出现了专门提供专业化机械设备的企业,这些企业在设备的销售、维修方面都具有大量的经验。

整个生产体系专业化的分工过程中又显现出一定的协作关系。例如,加工企业为了提高洋芋品种的质量,与育种部门合作培育新品种;销售企业为了解决货源问题、加工企业为了解决原料问题,都会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发展订单基地,或者直接把种苗交与农户栽种,发展订单农户,甚至是赊销给农户。不同技术层次的加工企业之间也进行合作,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可以将粗加工的淀粉销售给技术雄厚的企业进行深加工。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之间也存在协作,专业化的销售商具有更多的市场信息,专业化的加工企业具有更多的产品信息,二者的合作有利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降低彼此间信息的不确定性,因而使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具有更高的效率。

另外,技术因素也被引入到分工协作过程之中,例如技术人员利用临洮本地的自然条件就培育出了高产、高淀粉含量的新品种,扩大了加工企业进行深加工的可能性。

这些企业绝大部分活动都是在临洮县范围内进行的,纵横交错关系存在于临洮县内,因而就在这个县域内构建了具有特色的洋芋种植加工企业网络,也正是这个企业网络的存在,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以企业网络方式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对于产业的选择,这个过程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虽然对于政府在企业网络运作中的作用问题还存在争论,但多数的观点认为政府应该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Gnyawali D.R., Ravindranath M., Cooperative 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 A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 (3) : 431-446

[2] Meagher K., Rogers M., Network density and R&D Spillover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4, 53 (2) : 237-260.

[3] Wilkinson L. & Young L., On Cooperating: Firms, Relations, Net-work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5, 2002.

[4] [美]Anna Grandori主编.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M].刘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李二玲.李小建.农区产业集群、网络与中部崛起[J].人文地理,2006,(1).

[6] 黄守坤.李文彬.产业网络及其演变模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7] 邬爱其企业网络化成长――国外企业成长研究新领域[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0).

[8] 许小虎.企业网络的多重效应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4).

[9] 李晓华.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与网络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7).

[10]许小虎,项保华.企业网络理论发展脉络与研究内容综述,科研管理,2006,(1).

[11] 刘娟.依托集群网络提升县域产业创新能力[J].理论探索,2006,(3).

[12] 王德忠.企业扩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