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月17日,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表示,要紧扣调结构、转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这是总理近来再次为推动“双创”而发声。
早在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就指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要牵住这个牛鼻子,首先要抓住科技金融这根绳。后者目前正是前者发展的掣肘所在。
“国际上,科技金融是解决小微融资的大课题,成系统、有生态。”农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表示,我国则刚刚起步,不但金融对接科创企业较为困难,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各方资源也未形成聚合优化。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迫在眉睫。
我国尚缺的,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是投贷联动模式的深化,是政府基金、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和立法安排,等等。
但分析人士指出,少数机构已经动了起来,对科技金融的理解和试水已经有了深度,如国家层面一时难出台顶层设计,那么不妨从机构自身的创新做起,自下而上地推动改革。
“小打小闹”时代迎来变革
10月,在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上海科学研究所和浦发银行共同了《中国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15)》,报告首次从生态视角出发,对科技金融生态作了整体的轮廓性描述,提出科技金融应由“工具角度”向“生态角度”转变。
这即是说,金融机构的“小打小闹”时代正在迎来变革。
也正是在该论坛上,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提出,服务科技企业需要一个良性互动的科技金融生态圈。一个真正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需要做到聚集、融合、有生命力,才能健康长远发展。
必须明确,科技创新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仅靠商业银行一己之力,很难满足企业的各色需求,科技金融必须具备宽广的思路和胸怀。
目前,浦发就正在举全行之力,搭建超越传统金融界限的跨界服务平台。
其一是业态跨界,即通过与股权投资基金、交易所、券商等机构深入合作,为科技企业提供“股、债、贷”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
其二是市场跨界,即为科技企业提供跨越货币、债券、股权、期货、外汇、商品六大市场的产品与服务组合;
其三是平台跨界,即充分运用海外分行、自贸区分行等分支机构和离岸金融服务特色,发挥境内外市场联动优势,为企业提供跨平台金融服务;
其四是O2O跨界,即为企业在实体、虚拟两大空间的经济活动设计完整的解决方案,持续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O2O跨界产品与服务,帮助企业应对经济环境与竞争的新挑战。
据刘信义介绍,截至2015年9月末,浦发银行已服务科技企业客户超过1.4万户,为科技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超过1400亿元。其创新的“千户工程”,入库企业超过1800户;累计培育各板上市企业超过200家。同时还推出了专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科技小巨人,且经营已初见成效。
“一些优良模式,很值得借鉴。”上海市银监局副巡视员金爱华对此评价,而金融机构就应该统筹各种资源,既是跨界的主人翁,又是粘合剂。
事实上,现有金融机构的机制体制、资源方式等都与科技金融的匹配度较差,如何从金融机构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开始动刀,是首要问题。
在这一点上,浦发同样走在了前面。
例如,浦发总行设立了负责科技金融的专业处室,分行则搭建以科技支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技特色支行等为特色的立体化、多层次服务网络。在贷款的审查审批上,建立了个性化审批、专属评级制度,充分引入外部专家评审,并采用了先进的系统提升管理效率。眼下,浦发在体制机制、业务流程、资源配置、授信审批、考核激励等诸多方面推进,意在打造科技金融的专属体系。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科技金融应该着力借鉴美国“硅谷金融信贷模式”,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对小微企业投以足够关注,才能促使“双创”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早在2013年,浦发银行就牵头与上海闵行区政府、上海再担保公司等合作,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启动了“3+1”创新型金融服务。
据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运用美国硅谷银行的技术,在区政府的帮助下,浦发对闵行区潜力较大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信贷支持,由上海再担保公司通过政策性担保平台提供担保。他指出,这种“3+1”的模式正是各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创新型服务,目前已在上海其他地区推广开来。
而这,却只是浦发科技金融体系中的很小一部分――“天使联盟”中的一个小案例。
“天使联盟”,侧重于集合天使基金、创投基金等,为初创企业提供项目对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人才贷款等具体服务。针对项目,能对接适合的股权投资基金,打通融资渠道的隔阂,投贷双管齐下。
除此以外,浦发还拥有成长联盟、上市联盟和战略联盟等多种科技金融运营模式。
其中,成长联盟着眼于快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同样是携手股权基金、政府部门、供应链核心企业、数据平台,共同服务于企业,配套投贷联动、贸易融资、集合类融资工具等创新产品。
上市联盟则是针对在区域股交中心、各板交易所等挂牌上市和拟上市的企业,整合交易所、券商及其他中介服务机构资源,建立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上市财务顾问、挂牌财务顾问、挂牌企业股份增发财务顾问、股权质押小额贷款等。
至于战略联盟,则主要针对成熟期需要跨越成长的科技型企业,综合运用全球各成熟市场力量,提供融汇各方精英价值的定制化服务,为企业集团化、全球化发展提供支持。
战略联盟下,浦发不仅提供企业并购财务顾问、航运及大宗商品衍生品清算、跨境联动贸易等服务,还提供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支持企业以跨国交易“走出去”。“我们要做的,是中国的硅谷银行”。
推动顶层设计
科技金融体系的打造并非一日之功。在国家顶层设计完全明晰之前,金融机构有系统、有规划的自身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将为国家顶层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参考。
例如,浦发的科技金融就逐步从单个机构、单一产品、单笔服务走向了网络化、综合化、系统化,且不断聚合创投、并购基金等其他金融形式共同打造生态圈,通过圈内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持续创新,实现共赢。
其实现的基础,是浦发未来将建成服务于1万家科技型企业的100个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并正在实施全流程再造――科技支行建设、科技金融专属审批流程、资源配置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变革。
“坚持下去,将成为顶层设计加速的推动力。”分析人士认为。
至于整个顶层设计,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长王元指出,科技金融的核心功能是发现价值、积聚要素和放大财富。而科技金融机构未来生态的演化方式有三点:一是法律环境建设须日趋完善,二是互联网信息化正在引发创新的变革,三是多层次的社会创新创业,将促使形成不同于以往草根创业的新型治理结构。
具体到操作上,用金爱华的说法,则是中国应从四个方面借鉴科技金融生态的国际经验,即首先强化国家立法安排,其次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时发展投贷联动的模式,并切实加强政府基金与信用担保体系。这方面,浦发模式或将成为值得参考的借鉴。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指出,应该把推动科技金融的产品、工具、服务方式和体制改革,放在国家发展的大战略来考虑。这意味着,不仅是解决某一单方面的科技金融问题。而是要建立起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大体系,需要各方面一起共同打造一个全方位、体系化的科技金融生态圈。只有生态圈不断形成、完善和健全,科技金融的发展才有后劲和支撑,才能可持续性发展。
对此,科技部副部长李萌指出,科技部与“一行三会”等部委,接下来将着重在三个方面推动科技和金融的结合:
其一,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机制,发挥财政各级投入的带动作用,扩大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规模,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行机制;
其二,发展投贷联动的科技金融新模式。为此,科技部与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一起选择了适合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试点;
创新文化建设思路
创新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以下思路: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凝练、倡导价值观念为核心;以制度安排为保障;以组织文化建设为突破;以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支撑。
创新文化建设措施
凝炼、倡导和构建具有区域文化个性的价值体系
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取向是由科技创新的本质所规定的。科技创新是科学过程、技术过程和经济过程的有机融合。求真、理性批判精神、以人为本、竞争、诚信、法治、协作、开放、契约意识都是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
此外,还要致力于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普遍意义的价值取向与区域本土文化积极因素的有机融合。没有区域个性的创新文化是不可能真正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的。
培育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文化
使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成为制度设计的理性依据和价值依据,要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制度的好制度。这也是区域科技创新制度系统的总体设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制度设计合理,运行低成本、高效率,自身能够不断调整创新,这样的制度系统才能够对科技创新发挥出巨大的推进作用。
建设五种机制
民主、公正的决策机制。公正问题的本质是权利的分配中的平等。应使创新系统所有成员的利益选择和科学追求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使创新决策能够充分建立在其成员潜质、创造性得以充分挖掘和施展的坚实基础上。
多元的、针对不同角色成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创新系统所有成员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重要性的差异,要强化成员的角色定位,建立多元的、针对不同角色成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
应对和驾驭科技创新风险的管理机制。建立完善能够应对和驾驭科技创新风险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社会对创新风险的承受能力。应对和驾驭科技创新风险能力和机制的关键问题是能够使遭受到挫折的各种资源能够迅速进入新的价值使用和增殖过程。
制度运行的监督反馈机制。完善制度运行的监督反馈机制,使不足和偏差能够得到及时修正。推进制度创新。
创新系统中各创新组织的互动协调机制。不断加强创新系统中各创新组织的互动协调机制,使创新系统真正能够发挥出系统合力。
把握两个系统化原则:
注重制度安排的系统化。只有目标一致、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并且其实施有充分的社会基础的制度设置才是有生命力和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制度安排应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并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创新系统的开放性,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
加强两项基础性建设
大力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系统由各种组织组成,如企业、大学、政府管理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等。各种组织在创新系统中的定位不同、角色不同、功能不同,因而组织文化也应各具特点。
在创新系统组织结构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并体现区域特色,大力加强科技创新系统中行业协会、技术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实施策略 优化路径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专业素质、拓展全方位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高校办学与社会的结合度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也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机遇及要求。
一、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学生科技活动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单一,主要分为两个类别:以科普宣传、科技便民服务为主要特色的公益活动;以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计算机大赛等为主要形式的专业比赛等。前者科技创新的内在含量相对不足,而后者仅局限于在部分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群体开展,覆盖面及影响力仍相对不足。从整体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组织能力弱、与专业教学结合度不够等问题。部分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仍处于“运动式”、“主题性”、“临时性”发展状况中,针对某一科技创新赛事组织相关活动,或集中围绕某一团学工作主题开展“热点式”科学创新活动等。一些高校的团学组织热衷于举办群众性、广场性、规模化的文艺娱乐活动,盲目追求活动的形式美感。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源与精力不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呈现组织规模小、影响力弱、参与程度差等特征,在大学生课余活动中的比重较小,权重较轻。对浙江某高教园区设有理工科专业的高校调查问卷显示,平均年均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四次,平均每次参与人数为20至50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相对松散、管理与运行粗放,大都为迎接某一比赛而组织的临时性团队,常态化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建设力度不足。当前高校层次高、具有原创性、影响力大的科技创新活动少,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与社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诉求存在明显差距,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专业性亟需提升。接受问卷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数量偏少、规模偏小,不能满足大学生日常学习需求的占70%,认为影响小、自己没听说或参与过的大学生占问卷总数的46%,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力及受益面亟待提升。二是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合力机制尚未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学生工作、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设、乃至产学研合作等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系统规划,没有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加以系统考量。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定位不准、保障不力,仍然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大学生业余兴趣爱好的自发组织形式,由学生工作部门牵头引导与管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承担的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科研载体、产学研合作平台、校园文化内涵的重要来源等功能认识不足,在导师工作量计算、课时安排、实验设施等场地配置、经费保障乃至宣传氛围营造上仍存在较多制度断层,客观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原则
一是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原则。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能简单依赖高校基层团学组织的力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高校可以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负责教学科研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党委学工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发展与合作处、团委以及相关理工科二级学院作为成员单位,统筹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及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与新时期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决定学校乃至校际重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举办等,从制度层面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中指导教师工作量测算、课时调剂、场地安排、资金保障、重大成果奖励等问题,协调解决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外产学研合作平台等的建设问题。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及制度保障。
二是特色凝练原则。高校在长期办学进程中,都积累和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这种特色既表现为人才培养的特色、产学研合作的特色,同样也呈现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部治理的特色等。在新时期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要积极总结、传承与发扬学校的办学特色,努力形成具有不同高校鲜明特征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品牌,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力。比如有些行业特色院校具有长期的产学研传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中要充分借助与发挥好企业的平台,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创新项目的研发等,在实践一线历练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些学校在大学生创业工作中走在前列,这些学校就要积极探索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产业转化的可能性,或者以学生举办创业公司的方式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等。
三是优势集聚原则。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中,要始终坚持资源整合、优势集聚的原则。避免同类型、低水平项目的重复举办。高校要在科学分析自身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兄弟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状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什么是我所长、什么是我所特、什么研究具有较强的成长空间”等命题,秉持特色化、差异化、可持续发展性等原则,确定若干个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品牌,明确师资配备、经费支持、场地提供等优惠措施,集中学校的优势力量加以重点建设,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
三、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路径
一是加强管理方式的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有其自身的成长特点。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与管理,首先要立足于建好多样化的团队,夯实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载体。这个团队可以以某一研究门类作为组队依据,比如大学生计算机协会、信息技术协会、机械爱好者协会、航模协会等,也可以以某个重大项目为牵引,组建创新团队,比如三网融合研究团队、媒介资产管理系统研究创新团队等。也可以以某些重要赛事的举办为契机,组建创新团队,比如挑战杯参赛团队,数学建模竞赛团队等,要通过大赛参与的机会,尝试将流动性的参赛团队建设成为常态化组织,建立起传帮带的梯队制度,完善各项运行及管理制度等,将好的研究氛围、研究方法,将科研积累不断传承与发扬光大。要加强对科研创新工作的考核,创新考核机制与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科研创新类别,建立目标考核或过程考核机制,对于以项目研发作为驱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要重点考察其项目成果的质量。而对于普及型、公益性为主,重在服务广大大学生群体及社会受众的科技创新服务项目,则重在考察其过程组织的严密性、科学性等。
二是加强运行过程的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加强与高校其他活动、社会重大活动等的联动,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感召力与影响力。例如密切追踪最新科技的发展成果,联合高校其他文化类社团、艺术类社团、志愿服务类社团等共同举办网络文化节,既让大学生了解网络技术最新的发展特征与发展潮流,又更好地明确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网络文化的内涵等,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共同维护网络发展秩序,营建良好的网络生态。比如高校响应党和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参与社会“保护环境”等的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既要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类社团的专业特长,从技术层面讲清生活中注意环保的细节,又注重发挥大学文艺类社团艺术表演等的优势,通过多样的文艺形式宣传环保,通过借位、平台互补等,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提升影响力。
三是加强保障机制的创新。要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多样化的保障机制。学校要足额拨付社团发展及学生活动基金,对于承担重大创新项目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可以通过专题立项的方式,予以重点经费支持。要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形式,在教学资源供给上予以重点保障,并建立起与第一课堂的衔接机制,把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深化与提升平台,享受各项教学资源使用的“国民待遇”。要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参与企业创新项目的研发,在实践中历练团队、拓展资源使用平台,以获得合法的收入,进一步改善与优化自身发展环境。鼓励社会企业在高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定向扶持等。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聘请业界知名人士担任导师,对于校内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课时计算等方式上予以适当倾斜,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素质、建设积极向上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它既要遵循高校学生工作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的规律与准则。这同样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全新的命题,即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更加注意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产学研合作等各项工作的协同,发挥好整合效应,这也是实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不能回避的“基本课题”。
资本是现代化文化市场建设的引擎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有两个因素缺失,一是文化创意人才的培育;二是文化金融的建设。资本永远是流向利润最大的地方,在文化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文化企业的经营模式、销售模式和创意模式要让资本追逐,除了人才之外,资本的观念转变与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金融是指金融业和各种金融工具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以及文化创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而进行的金融创新。文化创意需要金融创新,市场需要培育孵化 ,而文化市场是金融业最大的孵化点。因此,金融业在观念上、政策上,要转变过去那种认为文化产业是轻资产、无抵押、只见眼前之利而不看市场的观念。落实践行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支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顶层设计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可能摸不着石头了。科学的顶层设计是指导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
顶层设计是要统筹各种关系的,包括民企如何进入文化产业,红线在哪里,企业办文化产业的审批权限,政府文化产业引导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产权界定,政府管理者扮演角色都需要设计明确。我的看法是,政府统筹对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做出一个负面清单,列入单子之外的民企可以自由介入,不必审批。政府转变要从管文化企业转成服务文化企业。管“资产”转变为管“资本”,国有资产转变为社会资产,只有政府职能转变了,文化产业才能顺利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海立方是为顶层设计树立一个样本
海立方文化艺术创意城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智慧经济为核心理念,通过对文化形式的挖掘开发,使其形成一个新的文化资源,拉动资本对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海立方文化艺术创意城成为版权贸易自由港、智慧经济保税区、创意产品策源地,经过几年努力办成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示范区。
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需要示范、需要试验,必须在开发、管理、体制、政策上有个适应和检验的模板,海立方文化艺术创意城也为顶层设计应景而生,我相信海立方文化艺术创意城的建设通过先行先试,一定会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先驱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试验田。
链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点
相关表述
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主要任务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
3、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4、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5、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6、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三个首次提出
1、首次提出的逻辑: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
2、首次提出的命题: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根据常委会的工作部署,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开展了本市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专题调研,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为编制好本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建言献策。
围绕都市现代农业长远发展目标,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部门规划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关系。农、林、水规划编制要围绕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相匹配,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与各产业布局、专业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二是处理好“十二五”规划评估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和改革创新思维,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评估,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制约转型的瓶颈,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为“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三是处理好农林水部门规划之间的关系。强化部门协同和资源整合,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需求为核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合理确定森林覆盖率发展目标,提升本市生态水平。四是处理好“三农”工作目标任务之间的关系。要注重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目标任务的有机结合,整体联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发展。一是在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背景下,把农业科技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聚焦种源农业,加快种源基地建设,培育现代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联合体。二是完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着力解决政府部门与科研单位信息不对称、政策错位等问题。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对农业科研部门日常科研经费的财政保障比例。三是重视国家和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上海农业的影响力、辐射力。以农产品为单元,聚集不同部门、单位和学科的优势人才,攻克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加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四是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各类农业专家系统研发、农业运用系统地方标准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成果推广运用,提升上海现代农业信息化水平。五是整合本市农业类院校和科研资源,构筑农业职业人才教育体系。建立急需人才引进、培养的激励机制。
围绕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融合发展,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二是加强农业产业布局的顶层设计,突出都市现代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多功能融合,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掘都市农业新的增长点,提升农业产业能级。三是创新农业补贴政策,探索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资金向重点污染源减排、污染源治理、生态文明创建等项目倾斜,对郊区尤其是农业比重大的区县倾斜。四是研究光明集团与郊区联手发展现代农业的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光明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探索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提升都市农业发展水平。五是加大林业建设资金扶持,提高造林补贴标准和比例,研究适当放宽永久基本农田林网宽度,使新增林地成线、成带、成块,形成规模生态效应。六是出台畜禽养殖场退养补贴政策,推进畜禽养殖尿污水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禽养殖和生态农业的“种养平衡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围绕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一是深化本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立农业经营者准入制度。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入分配制度。落实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探索建立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三是统筹考虑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实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规划,实现农村生活区、工业区和畜禽养殖区的科学布局,使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四是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子,推进以交通为核心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功能转移和功能分工,推进行政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农村“人、地、宅”配套改革,形成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五是加大农村社会保障、非农就业、养老服务、困难群体救助等工作力度,加强农村社区和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本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科技创新;长江航运;智能航运
中图分类号:U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10-0013-02
科学技术是推动时展的原动力。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科技创新作用将更加突出。“十二五”以来,长江航务管理局紧紧围绕长江航运现代化发展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强航”战略,黄金水道重大专项圆满完成,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数字长江”稳步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初见成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加快,成果转化效益明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作用日益显著。
但同时长航局科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在科技投入不足,经费分配比较分散;面向、参与港航企业科研工作还不够,对行业的引领和辐射能力较弱;重大科研成果和领军人才还不多,尤其是在国际上有影响、在行业有话语权的顶尖人才紧缺;科研共享、整合利用不够深入,仍存在交叉研究、重复研究的现象。
1 “十三五”期长江航运科技工作面临新形势
“十三五”期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是贯彻落实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四个交通”发展、促进长江航运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长江航运科技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长江航运科技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要将其贯彻到科技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长江经济带”国家重大战略赋予长江航运科技发展新使命,要履行好长江航运“发展先行官”的职责,实现质量效率提升;创新驱动战略为长江航运科技发展注入新动力,要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支撑;深化体制改革对长江航运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加快形成适应国家改革要求和航运发展需求的科技体制机制新格局。
因此,“十三五”期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长江航运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长江航运全面创新。
2 “十三五”期L江航运科技工作的目标和实现路径
“十三五”期,长江航运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对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围绕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四个交通”发展,聚焦“一条主线四个长江”的发展目标,切实把握长江航运发展规律,坚持“深化改革、协同开放、重点突破、全面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为长江航运基本实现现代化、真正成为发展先行官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长江航运行业创新研发能力显著提升,行业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努力在工程建养、运输服务、安全应急、绿色交通和智能航运等领域取得一批国际领先、实用性强的创新成果。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适应长江航运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实现“十三五”期长江航运发展目标任务。
其实现路径是要做到“四个引领”:
――技术突破引领。从推进行业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出发,抓好重大科技研发,推动基础性、前瞻性和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及工程化产业化发展。
――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长江航运现代化发展,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运行监管、运输服务和安全应急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不断提升长江航运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
――标准化引领。完善行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提升标准质量和实施效果,促进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建设的紧密结合,提高长江航运发展质量。
――人才引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幅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深化创新人才、科技项目与创新基地的有机结合,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
3 抓好重点,全面推进长江航运“十三五”科技工作
“十三五”期,要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部党组关于长江航运“一个规划两个意见一个方案”以及《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聚焦六大重点领域,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长江航运科技发展。
六大重点领域:一是工程建设。要围绕提高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开展基础理论、治理技术、工程施工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支撑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二是安全保障。要围绕提高安全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重点开展海事监管、安全生产保障与应急、水下救援打捞等关键技术研究。三是运输服务。要围绕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开展运输市场信用体系、港航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研究。积极推广三峡船型、江海直达船型,注重发展新技术船舶,大幅提高长江船型标准化率。四是三峡通航。要围绕提高三峡、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深度研发通航调度和运行维护管理、船闸快速检修、新通道建设等关键技术和重大难题,保障枢纽通航安全畅通高效。五是决策支持。要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政府部门、促进“四个长江”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研究,提升长江航运的科学决策水平。六是绿色环保。要围绕建成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的长江航运体系,大力运用低碳、节能、生态、环保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
“十三五”期长江航运科技的六项重点工作:
3.1 着力打造智能航运
加强长江航运信息化顶层设计,推进信息资源整合,逐步实现长江航运信息化的规划统筹、标准统一和资源共享。按照云技术架构,推进长航局数据中心建设,实现与长江水系港航单位的数据交换和应用共享。加强信息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应用,组织开展“互联网+航运”及智能航运相关研究,研制开发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推进长江干线数字航道、应急指挥平台二期、物流平台二期、110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长江航运综合信息平台,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和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干线航运通信枢纽布局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推进长江航运空中无线宽带、水上甚高频(VHF)、陆地光纤网络的立体交通通信网络建设,为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安全管理和对外服务提供支撑和保障。
3.2 着力抓好科技研发
顺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加快转变职能,调整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抓宏观、抓战略、抓前瞻、抓基础、抓环境、抓监督。面向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和“四个长江”发展实际需求,围绕行业前沿性关键技术难题,加强行业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组织行业内外专家资源,开展重大技术预测和需求梳理。积极争取并依托国家科技资源,组织大兵团力量,集中攻克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形成重大技术突破,重点在综合交通运输、生态航道、三峡新通道、智能航运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
3.3 着力推动成果应用
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配套细则,鼓励研究机构科技成果持有者采取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转移成果并获得技术权益。做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优化升级,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向行业公布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信息,提供信息查询、筛选等公益服务。开展重大项目科技成果梳理、总结和凝练工作,编制形成专业领域的科技成果汇编,推广目录。M织开展典型试点示范,加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4 着力推进能力建设
稳步推进长江航运技术行业研发中心、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江海事研究中心等国家和行业科研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功能明确、特色鲜明、机制完善、作用突出的科研平台体系。依托平台推动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单位的联合攻关,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强化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促进科研平台更好发挥“创新高地”的领跑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航”战略,通过科技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继续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推荐计划,推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建设,试点启动设立科学家工作室,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行业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支持力度。
3.5 着力加强标准工作
强化标准支撑长江航运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推进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的长江航运标准化体系。强化标准化工作的归口管理,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水运工程建设、运输服务和船型等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强化技术标准的执行与监督力度。加大科技研发对标准的技术支撑,促进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相关标准。
3.6 着力营造创新氛围
多功能农业与科技创新存在同步发展的关系。逻辑上,“隐性农业革命”的发生与多功能农业的产生是需求层面上的对应,因此,服务于农业多功能性的科技创新亦是需求层面的对应。前文分析指出,“诱致性”引发了农业科技创新,作用于农业多功能性的科技创新则可进一步定义为“市场需求诱致的科技创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0—20年,中国经济将逐渐从现在的中等收人发展中国家经济向发达国家经济的行列迈进,在此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农业多功能的需求将逐渐提高,如继续发挥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口营养和维护农民生计等传统功能;承担改善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景观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进一步担负起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再生能源的功能。在该语境下,可以勾勒出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向:
(1)社会对农业发挥民生保障功能的需求,促使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在动植物种质资源培育技术、智能化管理技术、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三方面同步推进;
(2)社会对农业辅助新兴经济发展功能的需求,促使农业科技创新更加注重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拓展;
(3)社会对农业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功能的需求,促使农业科技创新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节能减排低碳技术领域不断深化。
2突出多功能性的农业科技创新架构
当前,中国大多数城市都面临耕地资源严重稀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农业的经济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生态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等的充分发挥,必然需要科技的强力支撑。在科技创新中突出农业多功能性的实现,是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理念升华,这应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创新。这种集成创新与社会需求相对应,表现为需求方愿意且有能力应用技术的数量总和。需要说明,这些技术应用后的获利能力取决于技术应用的制度安排,如土地的规模与经营管理制度、相应投入要素的供给能力、应用技术成果的鼓励措施、成果应用后有关产出的分配等。
根据上文提出农业功能的三个层次,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的三个方向,可以形成一种新的创新架构、。这种架构强调了科技创新的“新思路",即不单单在于创新产出本身的功用,更在于通过创新产出来实现必要的社会效果。动植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科技方向应以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组学及其技术、基因功能等研究手段,开发植物光能转化和利用效率高、饲料转化和抗病能力强的动植物新品种。资源节约型农业科技方向,应研发耕地保育与替代技术、流域水资源保障技术、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建立耕地和水分养分资源节约型农业,并推进以低值和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示范。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科技方面,应重视农产品安全生产、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控、贮运保鲜、食品加工及营养开发等领域的攻关。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化科技方面,应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化、农业资源管理数字化、农业生产过程管理精准化和农业装备智能化的“四化”目标。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与农业多功能性的实现两者间的内在关联,并试图勾勒出基于推进农业多功能发挥的科技创新框架。对此,本研究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推进方式:
第一,强化功能性的农业科研立项导向。当前,国家层面和省(市)层面的农业科研立项导向以行业划分为主要方式,或根据近期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科技攻关计划,这样的立项导向一般只偏重经济功能,对农业其他功能的涵盖面较少或缺失。建议各层面在制定项目指南时能加强关注农业发展的功能导向作用,优化科研立项的顶层设计。
第二,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指导协调机构,使该机构根据全球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需求,确定和调整农业科技领域发展路线图,制定以功能实现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目标,协调各方面的科研资源配置,避免分散研究和重复研究。由该机构制定区域性的农业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把促进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纳人衡量标准。
第三,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评价的工作机制。目前对农业科研工作的评价和审核仅由项目发出单位组织实施,使得评审的参与度较窄。建议可以探索新型科研项目评、验机制,把主管经济、生态、社会等领域的部门和专业人士纳人其中,使具体的研究工作得到多元的指导和广泛认同。
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股份)成立于2001年,隶属于安徽出版集团。公司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专注于“智慧建筑”、“智慧能源”领域发展,始终致力于“让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与科技同进步”,是集研发、生产、设计、工程实施、运营管理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安泰股份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智能化企业。
安泰股份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业企业等客户提供全面的绿色智慧城市咨询、顶层设计并推进智慧城市各项建设内容落地,建筑智能化工程咨询、设计、实施及运营管理服务,绿色建筑咨询、评价及运营管理服务,区域级及企业级的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的咨询、设计、实施及运营管理服务,新能源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实施及运营管理服务,既有建筑的能耗审计与节能改造的咨询、融资、设计、实施及运营管理服务等。
安泰股份多年来积极为行业发展作贡献,参与了《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商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项国家标准以及《金融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医疗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等多项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
安泰股份充分利用合肥作为国家“四大科技之城”之一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自主研发的同时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安徽大学共建“安徽大学――安泰股份科技研发中心”,与安徽建筑大学共建“建大――安泰建筑智能化技术研究中心”, 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围绕智慧城市、建筑智能化、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新能源应用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安泰股份立足安徽,服务全国,公司始终坚持“求真、开拓、创新、共赢”的发展宗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专业服务,为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安泰股份连续6年(2010年~2015年)获评“全国智能建筑行业50强/60强/80强企业”、连续6年(2010年~2015年)获评“全国智能建筑行业十佳企业”。客户覆盖了政府机关、医疗卫生、学校、场馆、金融、电力、税务、通信、大型企事业单位、核电、宾馆酒店、商业综合体等十多个行业,已实施了500多项重点工程,具有丰富的工程实施经验。安泰股份视工程质量为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参建的多项工程获得了“鲁班奖”、“黄山杯”、国家级“智能建筑精品工程”和国家级“安装之星”等工程质量奖项和荣誉。
安泰股份坚持以“建筑智能化”主业为基础,以“智慧城市”为抓手,积极拓展“智慧建筑”、“智慧能源”两大核心业务线。2014年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智慧城市专项试点”企业名单。
作为安徽省智慧城市咨询机构之一,安泰股份深化与政府、科研机构的合作,承担了安徽省淮北市、黄山市、定远县、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等8个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的咨询、申报与顶层设计工作,并全部获批。2014年,承担了合肥市国家级高新区的“智慧高新顶层设计”工作;2015年5月,与贵州省镇远县人民政府签订“芽溪智慧新城建设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5年1月,受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安泰股份作为主编单位联合中科九度(北京)空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承担了《安徽省智慧城市建设指南》及相关标准制定工作。
安泰股份在智慧能源管理领域已经成为国内专业的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未来将重点围绕三大能源管理平台建设,挖掘公共建筑节能潜力。
一是打造基于“安泰能源云”的公共建筑能耗监管平台。该平台是公司核心技术,是“安泰能源云”战略的重要载体。2015年5月,“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获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企业发展专项(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资金扶持。
在2015年11月举办的“中欧智慧城市峰会”上,安泰股份智慧能源管理案例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联合的《中国智慧城市创建案例(2015)》。入选案例将作为智慧城市创建典型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课堂学习考察教材,并编辑成册至广大试点和宣传平台。这一对安泰股份现在及未来的发展具有更为深远与重要的意义。
二是依托两个省级平台,开展公共建筑、公共机构能耗监测业务。“安徽省公共机构能耗监管中心”和“安徽省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中心”已接入安徽省政务中心、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农业大学等500多个项目的能耗数据。安泰股份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技术创新,建立“大一统”的省级建筑能耗监管云平台,按照“1+16+N”模式推广(即1个省级平台,16个市级平台,N个站级平台)。预计未来3-5年,该平台将实现安徽省内1000个公共机构、10000座大型公共建筑的用能数据接入。
安泰股份承担了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屋顶光伏电站、安徽大学磬苑校区科技创新楼建筑光伏工程、安徽迎驾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光伏电站、安徽省肥西县光伏扶贫示范项目、重庆市奉节县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扶贫项目、六安市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等多个新能源应用项目的建设。
其中,安徽大学“磬苑科技创新楼太阳能光电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获评“国家级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获评“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
关键词:中央科研院所 引入模式 作用成效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141-03
中央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精锐的力量,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源泉,其科研条件、科技力量和开发创新能力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科研院所3673家,其中中央所属科研院所686家。中央科研院所以19%的机构数量占据着78%的科研创新人才和90%的科研经费支出,创造出87%的有效发明专利和84%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成为最具实力的创新主体。特别是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各地方政府积极围绕国家区域规划展开布局,加大与中央科研院所合作的力度,努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央科研院所凭借其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支撑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的动力源泉,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更成为各个地方政府着力引进的目标资源。
1 中央驻地方科研院所引入基本模式
作为地方政府着力引进和吸收的重要目标,中央科研院所在与地方合作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寻求互惠互利的契合点,使中央科研院所在提升自身科研创造水平的同时,能够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纵观中央驻地方科研院所的入驻模式,在我国不同发展时期所特有的体制机制条件之下呈现不同的引进入驻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整建制搬迁、外设分支机构、成果转化、合作共建和战略联盟等。这些引入模式交叉存在,丰富了地方引进科研创新资源的可选度,有利于更多更好的中央科研院所选择更加合理的模式入驻地方,并最大限度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1.1 整建制搬迁模式
整建制搬迁是指由于国家建设或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央科研院所将研发机构、人员建制等全部资源自愿或非自愿的整体搬迁至另一地区。根据不同发展时期整建制搬迁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政策性搬迁和主动型搬迁两种。
(1)政策性搬迁集中在建国初期以及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受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及国家政策驱动,中央科研院所纷纷入驻地方支援经济建设。特别是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经国家重点投资建设支持,许多中央大院大所进行整建制搬迁,入驻中西部资源相对丰富但却偏僻的地区。诸如中船重工第七研究院725所、石化工程公司、机械工业部第四、第十设计院等12家中央院所相继迁入河南,与当地工业形成完整的配套体系,成为推动地方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之一。
(2)主动型搬迁主要受目标地区资源环境吸引、院所本身扩张需求以及迁出地区资源条件限制等因素影响。当前,科研院所的公益性逐渐被企业制代替,逐渐踏入市场的科研院所在机遇与挑战中寻找“奶酪”。对于中央科研院所而言,要想做大做强,地域优势尤为重要,选择经济基础好、资源环境优越、配套设施完善,能够很好支撑其科技创新的地区进行整建制搬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我国目前科研院所的转移路径来看,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成为中央科研院所迁入的聚集区。这些地区充分利用“洼地效应”,为中央院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如中隧设计院,由于洛阳及周边市场已无法满足其业务发展的需求,加之配套服务不完善,致使其在2008年整建制迁入创新环境较好的天津。
1.2 外设分支机构模式
外设分支机构是当前常见的中央院所外迁模式,指随着科研院所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自身发展需要或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目的,中央科研院所在总部机构以外的地区设置分支科研单位,拥有独立科研自,但仍然隶属于中央科研院所总部,在科研方针、政策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现阶段,中央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主动性正在增强,对发展环境的要求逐渐变高,中央院所渴望寻求新的出路,能够确保其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从而实现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同整建制搬迁模式一样,中央院所极力寻找发展空间广阔、科研基础雄厚、创新环境良好、产业配套齐全、科技政策优惠的地区。与整建制搬迁不同的是,外设分支机构更加灵活和高效。由于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等因素限制,无法或无需进行整建制搬迁时,选择外设分支机构来转移业务成为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如受河南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央驻豫科研单位已有20家在省外设立分院(所、站、研发中心),包括中船重工集团洛阳725所已相继在上海、北京、佛山等地建设了3个科技开发中心,并在青岛、厦门、榆林建设3个海港试验站。
1.3 成果转化模式
成果转化模式是指中央院所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业、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作为国家科研战略高地和知识创新主体,中央科研院所集聚了人才、项目、设备等多方资源,是优质专利成果的产出重地。如何实现这些专利成果的顺利产出一直是科研院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央院所选择成果转化地区,在考虑区域环境、配套设施、人才资源以及优惠政策等基础上,必须考虑该地区是否具备成果转化条件,即保证科研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的体制机制、产业基地、创新园区和企业,以及广阔的市场需求等,具备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被誉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鼓励和支持科技成果来此转化。同时,该区聚集武汉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拥有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光谷产业园以及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激光产业基地等,逐步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围绕光电子产业,众多科研院所及其技术人员来此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并进行科技创业。烽火科技、华工科技、楚天激光等如今光谷的明星企业,其起步之初都是带有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背景。
1.4 合作共建模式
合作共建模式是指中央院所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组织通过合作形式共同建立科研中心或研发机构等,也可以是围绕大项目好项目开展联合共建,以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互补,达到开发与研究的有效性。当中央院所极力寻求市场、拓展影响范围时,由于当地组织更加熟悉本地区发展环境和状况,因此,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是共同发展的有力模式,而政策引导是进行合作共建的关键因素。例如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出台《服务中央在沪科研院所凝聚上海科技创新合力》,突破单位隶属关系的束缚,积极支持中央在沪科研单位围绕国家和上海战略发展开展开发研究工作。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强科研经费支持,聚集高端科技人才,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搭建科研创新平台。通过“院地合作”、“部市合作”等方式,新建大型科学设施――目前中国最大的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组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研究所、营养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等新的科研平台;市科委联手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先后组建了新药筛选中心、安全评价中心等科研平台,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创造了良好条件。
1.5 战略联盟模式
战略联盟模式是指中央科研院所为了获得某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标准,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或高校签订协议,结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从而大大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破解技术难题,加快开发速度,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组织形态,目标地区创新主体是达成战略联盟的关键性因素,目标地区必须具备与中央科研院所发展目标相一致、研究领域相协调的创新主体。中央科研院所通过与地方创新主体的互通交流,形成跨学科力量,进行一系列技术配套和集成,形成技术创新链,达到开拓创新、提升实力的目的。例如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安杨凌,汇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农林院、美国嘉吉等创新主体,推动了农产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杨凌高新区突破地域资源界限,充分发挥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的作用,与北方省区涉农高校和农林科学院合作,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战略联盟,组装集成和示范推广重大农技项目;组织北方10省区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战略联盟。
2 中央科研院所服务地方发展的作用成效
中央科研院所是科技资源的密集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改制后的中央科研院所具有了双重身份。作为科技型企业,它存在着做大做强企业的内在赢利动机;作为科研机构,它又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1 丰富区域创新资源,增强地方科技实力
随着中央科研院所进驻地方,将会带来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高端领军人物等高水平科技人才。同时,通过建立或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技术中心、转化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了地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中央院所在服务地方过程中,通过资源共享、技术溢出等手段,加快了地方创新主体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程,从而极大地增强地方科技创新主体的实力。北京中关村作为“中国的硅谷”,其核心区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32所高等院校,206个国家及北京市科研院所,拥有6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5个国家工程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以及100多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业孵化服务机构,使得中关村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地区,并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2 完善创新链和与产业链,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中央科研院所通过与地方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组织机构共同协作,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完善了整体创新链。同时,与地方企业有效进行衔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完整产业链,带动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地方产业综合实力。如沈阳铁西区通过采取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聚集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清华大学工研院北方中心等20多个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2750项,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目前,铁西区已形成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合理、研发功能强大的发展优势,正在努力打造成我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基地。
2.3 推动经济规模扩张,带动发展方式转变
在中央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战略指引下,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科研院所研发导向逐步由技术推动型向市场拉动型转变,从满足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出发,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市场应用前景、收益以及社会价值。中央科研院所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途径不断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增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了地方经济发展。如武汉邮电科研究学院拉出了我国第一根光纤,为武汉市发展光纤光缆产业,成为我国光电子产业基地作出了巨大贡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武汉市汉阳地区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武汉水专项”,改变了汉阳地区的城市发展理念,为武汉市乃至全国水环境治理与改善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3 地方政府吸引和服务中央科研院所的对策建议
中央科研院所具有科研水平高、国际联系多、信息渠道广、综合实力强、引领作用大等特点,对引导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采取多种举措吸引和服务中央科研院所的入驻和发展。
3.1 加强顶层设计
为更好地吸引和引导中央科研院所进驻地方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密切与中央科研院所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要树立“大科技”的发展理念,对所有创新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坚持以信息沟通为基础,建立信息交流机制,依托重要会议、政府门户网站等,在注重加强日常重要信息沟通的同时,建立定期会商制度、联络员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等,围绕各自在技术创新、体制建设、政策制订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工作,传递共享双方所需信息。
3.2 引导“创新对接”
各省市在引进中央科研院所过程中,要立足本地优势产业,围绕创新链中断环、弱环部分,积极鼓励和引导地方企业、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部门,采用联合研发、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建研发基地等多种形式,主动与中央科研院所进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创新对接”,推动区域创新链构建。如以院市合作、部省共建等形式,建设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以此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
3.3 打造创新平台
功能完善的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是中央科研院所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服务地方发展的必要载体。各省市要在引进中央科研院所过程中,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园、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产业化基地等创新载体,为推动中央科研院所与本地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深层次合作,搭建对接平台,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科研院所的进驻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支撑。
3.4 完善配套政策
有利于中央院所科技创新和业务拓展的优惠、完善的支持政策,是吸引中央院所落户地方的重要因素。各个地方政府要针对中央院所异地发展多方面需求,制定总体性规划和指导性政策,加大对中央院在财政经费投入、税收、土地、人才(户籍、子女、住房)、科技项目、成果转化、政府采购、投融资等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为中央科研院所的进驻和发展提供良性支撑。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殷泽.中央驻洛阳科研院所外迁,当地领导挽留无果[N].经济视点报,2008-03-19.
[3] 贾跃.推进中央驻豫科研单位科技产业化[J].河南科技,2004(11):4-5.
[4] 毛冠凤,周恒.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国际人才特区”建设探究[J].当代经济[J],2011(1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