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

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

第1篇: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信息服务;人文社会科学;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93-01

就全国而言,目前高校图书馆为满足师生用户的信息需求,已初步建立起了相应的信息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在高校教学科研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尤其是人文社科信息服务还是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既为提高人文社科信息服务效益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提高人文社科信息服务效益带来了挑战。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人文社科信息服务与教学科研的需求,寻找提高高校图书馆人文社科信息服务效益的有效途径,是高校人文社科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课.

一、提高对高校图书馆人文社科信息服务工作的认识

(一)要大力宣传人文社科的重要性

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比较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仅仅将其看成解释和宣传政策的工具。国家的政策导向是优先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因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较缓慢,其整体社会效益以及其理论形态,均落后于自然科学。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人文社科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加强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二)充分认识高校图书馆人文社科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地位

多年来,高校图书馆只被当作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辅助机构,以至于学校投入到教学科研方面的资金远比投入到图书馆的要多得多,尤其是理工科学校,投入到人文社科方面的图书资金又比投入到自然科学方面的图书资金少得多。加上图书资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这就造社科资源收集没有经济保障,使得人文社科信息服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远远逊色于自然科技信息服务,这种状况困扰着高校图书馆人文社科信息服务的发展,严重地影响了人文社科信息服务效益。

二、改善信息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人文社科信息服务工作人员在感叹自身地位低下的同时,也须进行认真的反思。图书馆地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工作状态,一般来说,凡是能为学校教育科研提供有效服务的图书馆,是会得到学校的重视与支持的、我们应该尽快改变图书馆只作为藏书之处,图书馆员仅仅是守书之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只是借借还还的传统观念。一方面,要以自已的创造性工作努力改善信息服务的环境,要积极宣传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广泛开展信息教育,进一步增强用户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调动用户利用信息资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注意研究教学科研的信息要求,了解掌握用户的需求倾向、特点和规律,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并随着教学科研的发展,不断深化拓展自身的服务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的价值、地位,才能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效益。

三、要建立人文社科文献的保障体系

任何工作,保障是基础,人文社科信息服务也不例外,若馆藏图书基本量都达不到,提高服务效益就是一句空话。在经费匮乏的情况下。图书馆是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的,然而,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满足用户的需求;解决这个矛盾的途径,确实可行的只能是建立起人文社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走资源共享之路。目前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在经费上尽量争取多投入,用以购置一定数量的人文社科方面的新书,以充实人文社科的馆藏来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内外文献资源的协调工作,以形成合理的高校文科文献信息的保障体系。另外,必须加强实践活动,尽快建立一个学科覆盖面齐全、能及时反映当代人文社科研究现状的文献资源收藏体系,建立起整体化、自动化、网格化的现代文献信息服务系统。

四、加强人文社科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文献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是高校图书馆提高信息服务效益的中心环节,应予以充分重视。高校图书馆要采取多种形式揭示、报道馆藏文献、强化流动功能、深化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馆藏资源。高校人文社科文献的开发与利用。要立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特点和需求特征来进行。具体做法是:要以开发现时文献为重点、兼顾回溯性文献的开发;以开发二次文献为主要形式,兼顾三次文献的开发。同时还应加强对期刊文献、报纸文献资源深层开发。另外,高校图书馆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化优势,加强协调合作。

五、结语

我国的经济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给高校人文社科信息服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珍惜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一弥足珍贵的时机,以饱满的热情,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自觉地担负起人文社科信息服务的重要使命,人文社科信息服务工作就一定会,也一定能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易克信,等.社会科学情报理论方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173-180.

第2篇: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大智移云;人文社科;信息素养

1人文社科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快速更迭,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掌握最全面、最前沿的本专业知识,并且深刻理解社会治理、企业经营、组织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计算机科学和数据分析基础,以往的学生难以完成技术认知和数据实现,欠缺从“问题数据工具方案”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创新信息技术教育模式,提升社科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强化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实现智慧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途径。

1.1信息技术通识类教育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人文社科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偏少,特别是核心专业是财经、政法类的院校,本科的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专业,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相关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寥寥无几。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和数据科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目前开设的信息技术通识类课程明显不足。因此,增加类似《智能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等课程能够最高效地覆盖大部分学生,改变相关通识课程偏少的现状。

1.2亟待提升学生适应技术发展的能力

技术工具的日新月异,对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采纳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盈利性机构,都对新入职员工的技术预见和学习能力有更高的期望。实现社科领域的问题发现和技术对接,要求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就能有基础性的技术知识和前沿性信息工具。以往社科类专业学生仅仅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已经难以胜任今天的工作要求,增设包括SQL技术、Python技术、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工具无论对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还是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诉求,都具有必要性。

1.3领导力的培养需要信息素养提升

尽管在以往一些互联网企业中,有的创业者完全不懂技术,仍然获得了成功。比如人们经常谈起的马云创办阿里巴巴,以此推论不懂计算机、不懂数据科学,单纯外语专业的学生也能成功创办互联网公司。然而,经济发展、技术迅速更迭的今天,对信息技术一窍不通,仅有人文社科知识,不懂社会现象的数据表现,难以理解程序员的工作内容,想要领导和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高速发展的企业,或者是解决当前各种社会问题,已经变得非常困难。高校人文社科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高信息素养、多专业知识、强领导能力的新一代文科人才。因此,提升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人文社科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机制构建

人文社科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与优化是保障学生具有适应高度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有学者认为,网络平台、搜索引擎以及社会化媒体推动的慕课、微课、云课堂等深刻改变了知识的扩散和共享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将逐渐被微型化、模块化、平台化的学习机制所代替[4]。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和大容量导致师生互动“偏离化”、“断层化”和“失衡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思维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变革和教学模式革新[5]。万小娟总结了国外高校提供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3种方式:独立课教学、课外教学、课内教学[6]。仁俊霞和曹君[7]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分为课堂式教育、讲座式教育、嵌入式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数据库辅助教育5种教育形式。邹娟娟[8]则提出了将XMOOC与翻转课堂教学融合的新模式,认为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充分利用大智移云提供的手段,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结合起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大数据时代,教育的理念、目标、方法都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研究结论为构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机制提供了一些思路。然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在面临技术快速更迭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的欠缺。教学目标单一化、教学内容固定化、培养方式缺乏创新,使得人文社科类学生难以在工作岗位中发挥应有的水平。基于现有教育模式的不足,本文提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人文社科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机制。

2.1以信息素养提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进

目前各个大学人文社科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开设情况各有不同,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相对多一些,而主要学科为文科的则偏少。过于单薄的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使得学生难以提升信息素养。另一方面,已开设的信息技术类课程,由于授课内容相对陈旧,授课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引入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也对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形成了障碍。因此,课程体系改进过程中,首先应针对不同专业背景,探索哪些课程可以纳入信息技术类课程建设,能够形成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开展通识教育的信息技术知识框架。其次,改革现有课程的授课内容,以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为导向,在讲授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问题分析能力,掌握一些重要的数据分析工具。在面对社会、管理问题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技术工具,并且清楚社会问题的数据表达。信息素养提升类课程体系设计至少能取得以下成果:第一,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结构设计(课程筛选与增设、开课阶段安排);第二,信息技术应用工具探索与引进(应用软件、数据库选择与运用);第三,现有信息技术类课程授课内容调整探析(信息技术前沿讲授、教学效果反馈)。

2.2大数据驱动的已有课程内容升级

人文社科专业在通识基础课程中,大多会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这类传统信息技术类课程,但是伴随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发展,原有的课程内容已显得陈旧,所授课程中很多知识学生通过多年对互联网的运用已经掌握。升级现有课程的内容,结合最新信息技术在相关人文社科领域的运用,将计算科学、数据分析纳入原有授课内容中,将极大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效果。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现有授课内容的调整首先可以筛选出1-2门正在开设的课程,比如《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或者其他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增加计算科学和数据分析的有关内容,依据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变革课程授课方式和内容,开展探索性教改。再比如,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会计学中传统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表,三大报告已经不能完全反应企业的运营能力和企业价值,对于新创的互联网企业、拥有高数据资产的IT企业,尽管有些负债很高,但是同时又拥有很高的市值,如何通过“第四张报表”反应其价值,会计学的信息素养课程内容改革有必要将新的大数据分析技术纳入授课范畴。

2.3以技术预见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环节创新

人文社科专业人才要想成为企业领导者、社会活动家、公共管理专家等本领域的佼佼者,必然需要具备技术预见能力,能够洞察未来社会需求和问题所在,结合本专业知识和技术前沿,解决现实问题、指出未来方向。因此,除了开设相关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外,在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还应设计一些教学环节与教育项目,提升学生能力。其方式包括开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化的创业创新计划大赛,指导学生撰写商业计划书和调研报告;进行校校联系或者院系联合,构建文科专业与计算机专业、数理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创业团队,开展创业项目,力争获得各类风投基金或者天使投资基金;与大数据咨询类公司建立校企联系,通过学生实习,参与咨询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改变传统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思路,在信息素养培养中给予学生信息技术实践的机会。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采取探索、调查和发现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数据分析、技术运用能力。教育环节创新能够实现:第一,提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实施建议,并制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标准,通过项目推动信息素养创新教学实践;第二,开发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及Web的辅助教学系统,形成辅助教学课件、资源库等;第三,形成基于网络的互动学习模式,以解决社会、企业问题为导向,开发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MOOCs和翻转课堂。

3结束语

第3篇: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

1.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爱丁堡宣言”明确提出今后的医学教育不要只满足培养能够治疗某些疾病的医生,而是要把医生训练成为病人的倾听者、观察者、交流伙伴和医术精湛的医者。我国教育部在“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科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应该高度支持中医药学科的发展,要专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其发展。同时中医药院校要制定教学计划,开设与中医学学科相关人文社科课程,努力实现各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新时期背景下,民族素质、民族的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综合国力强盛的重要标志之一,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负有向社会培养输送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职责,医学教育要打破传统思路,适应新时期下社会对医学生培养模式需求,将传统模式变革为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现代模式,培养医学生较深厚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适应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世界医学模式正在经历从生物学传统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现代模式的转变。现代社会医学模式把人视为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视角来考察个体的健康状况。倘若我们只是从人的自然属性来考察人生病的缘由、发展以及变化状况,就难以了解掌握病情的动态发展过程。一个优秀的医生之所以出类拔萃,不仅仅是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而且也因为其能从心理、社会、生物等视角来考察分析病人的情况,而这些高素质都需在医药院校加以培养。中医药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服务,中医药学科则是涵盖了生命科学、生物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的综合学科,中医药院校承载着传承中医药学科技术及中医药文化的大任,所以加强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才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势在必行。

3.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需要

中医药学科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它将治病救人有机结合,德术并重,显示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完美结合。自古以来,中医药文化就已经融入到社会各阶层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帝王将相,走卒贩奴,皆能知医识药,中医药文化因此世代传承,经久不衰。若离开传统人文科学的熏陶,中医药行业人员只是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等技术方法,终难成大器。中医药学科何去何从,终由何样的人才来推动所决定。所以,在中医药院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不仅仅是着眼于当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而是切实关系中医药学科未来之走向。

二、新时期中医药院校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人文社会科学能否借乘时下中医药文化振兴之东风,主动融入中医药院校学科教育,作出更大成绩,这才是当下人文社科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都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关学科,负责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医学和人文交叉学科建设在不断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不容回避。如,有的中医药院校高层管理者对于发展人文社科教育没有充分重视;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缺乏特色,趋同发展,流于形式等等。可见,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之现状确有让人堪忧之处,并且实践中仍存有诸多制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的具体因素。

1.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原则束缚了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

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优势初衷虽好,但实践中往往许多中医药院校陷入只向中医学科倾斜教育资源而忽略其他学科发展的窘境中,人文社会科学必然成为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豆芽”学科。此外,虽然许多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原则是医学与人文并重、基础与临床结合,但为突出中医药特色而增加中医药课程的设置比重,导致这些院校人文轻,中医重;专业课程繁冗,学生不堪重负;人文课程数量有限、质量有待提高。在以往实践中,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课程内容缺乏中医特色、实效性和针对性,也使得人文科学与中医学实践脱节,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2.学科建设中的“为”与“不为”的原则制约着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

中医药专业是中医药院校的核心专业之一,常被学校当作优势专业争取国家和地方资源投入的重量级砝码,所以进行学科建设时,中医药学科建设往往首先得到积极回应,学校常常积极解决诸如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硬件设施配备、图书设备采购等要求。而人文社会科学则经常属于“选择性作为或者零作为”的领域,这些其实极大限制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

3.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制约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

绝大多数中医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尚未形成医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多级学科体系,很多还只是单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甚而简单地用政治理论课代替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这往往使得医学生知识广度狭小,专业深度不够,道德意识淡薄,创新精神匮乏。另外教学形式的单一、方法的落后、考核评价体系滞后等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社科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师资稳定以及优秀人才引进,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自然很难“更上一层楼”。

三、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建议

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非朝夕之功,只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敢于实践,中医药院校就有能力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做出贡献。

1.促使观念更新,提高对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中医药院校的管理层应该摒除以下几种观念:①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干扰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②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培养现代中医医药人才作用不大。③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是只要把政治理论课上好就行。④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为中医药学科服务,处于从属地位。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药教育,既是传授医学知识,又是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既有普通专业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文特征。所以,要把思想意识提升到人才素质的培养上来,要从培养新型的中医药人才上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对中医药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2.突破建设重点,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中医药院校可以采取重点突破,以特色求发展,选择性地建立一些与中医药相关的交叉性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创设较多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文学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在管理模式建设方面,中医药院校可对人文学科与中医药学科进行整合创新模式管理,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努力塑造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现代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精神。

3.重视校风建设,培养人文社科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强校风建设,优化校园文化,对于培育中医药院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院校新时期的竞争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校训校歌的确定、校园媒体文化的宣传、人文社科学术讲座的举办到学校景观的布局、道路建筑物的命名、寝室教室文化的营造以及学生就餐环境文化的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融入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理念。另外,鼓励广大教职工利用自身专业人文社科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教育,使人文社科素质的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工作、实习全面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医学伦理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改进课程教学,构筑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新模式

新时期中医药院校还应该积极在教学形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面有所创新,努力提高人文社科教学质量。

(1)教学形式注重多元化

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属于跨领域教学,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组建专门教学小组,成员可从各学科专业人才选调,小组成员以协作教学的形式,融合医学与文、史、哲等学科,展开灵活多样的教学。譬如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也可以给出课程设置安排,让学生自行选择课程、系列讲座;还可以采用实践式教学,使学生通过实地感受中医药院校人文教育。

(2)教学目标注重能力的培养

中医院校应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培养目标。这便要求学生参加工作行医后不但医术要精湛,而且道德、意志力、心理素质等也要良好。另外,他们还必须坚持终生学习,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正确思辨、有效沟通协作。所以中医药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目标,对于提升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质量也极为重要。

(3)教学内容注重现实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第4篇: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

学术期刊(英语:academic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为严格学术期刊出版资质,优化学术期刊出版环境,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开展学术期刊认定及清理工作的通知》,总局组织开展了学术期刊认定工作。经过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央期刊主管单位初审上报,总局组织有关专家严格审定,确定了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现予以公示。

一、学术期刊的生态环境

学术期刊作为期刊媒体大家族的一员,有独特的定位和历史属性,在期刊发展进程中扮演着社会良知和思想先锋的角色,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术期刊的生存与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严峻挑战。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人类知识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传播手段不断创新,传播路径更加便捷,知识传播深度与广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中国市场化进程与世界全球化进程耦合深化。面对错纵复杂的社会环境,我国学术理论期刊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全球化与网络化浪潮的剧烈冲击。当前,我国人文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受到的严峻挑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本人已在相关文章中部分述及):第一,全球化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主流特征,其日益渗透到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使世界各国都不可回避地卷入一场全球化革命。全球化浪潮带来了丰富的生产要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带来了多元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对于我国的学术理论期刊而言,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以坚定的中国视角,形成对多元文化渗透的理性认知,有效应对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挤压,将是一项严峻的挑战。第二,市场化的挑战。市场化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取向和动力源泉,正在向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渗透和延伸,学术理论期刊领域也不可避免地被市场化所征服。曾经游离于市场体制之外的学术理论期刊,由于办刊理念和管理体制均难以适应市场化运行体制和学术市场细分化的要求,必然会面临严重冲击,部分期刊甚至可能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同时,由于市场化以追求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理念基础,市场化所内涵的一些庸俗化的理念也会入侵学术理论期刊,使学术理论期刊的学术公正性面临市场元素的严峻考验。①“第三,网络化的挑战。电子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使人类步入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与运用深刻改变着人类文明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从读者层面来看,相当部分读者的阅读方式因互联网的出现而发生了根本改变,传统的以纸质期刊为主的阅读方式逐渐式微,借助电子终端和互联网,浏览电子期刊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特别是一些大型电子数据库几乎网罗了所有学术理论期刊,而且检索方便,阅读成本低,一些数据库的品牌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纸本期刊品牌,读者对纸本期刊品牌的认同度在下降,进而使期刊的发行量和影响力都面临严重冲击。从作者层面来看,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成为重要的思想表达平台,而且这些平台进入壁垒更低、使用更便捷、影响更大,因而,部分作者不再选择传统纸本期刊作为发表学术思想的平台,其中不乏一些学术名家,这将减少期刊所能利用的学术思想资源。第四,工具化的挑战。随着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发展,特别是随着科研管理体制的精细化发展,工程思维开始僭越至人文社会科学,量化管理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这种工具化的思维倾向主张“以工程论的管理思维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的事情”,以量化指标的方式评价学术期刊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及其成果。这种工具化倾向尽管仍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在我国已经运用得相当普遍,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将此奉为圭臬。实际上,这种倾向不仅严重违背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和内在逻辑,而且容易形成重量轻质的导向,从而在办刊旨趣和人文价值追求方面对学术理论期刊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制约。”②面对国际化浪潮的挑战,华文学术期刊应当放眼世界,反思当代世界问题,实现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转向,同时,应秉持中国立场,直面中国问题,总结“中国模式”的经验与启示,成就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的宏图伟业。

二、学术期刊历史使命及责任

从公共理性的视域看,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是多元性知识共同体进行多元异识整合的一个平台或者说学术交流的公域空间,当多元异识主体在某一社会问题的争论分歧巨大,学术交流而不得共识的节点上,就需要一个公共平台为各方异识提供整合的空间,从而为重叠共识的形成创造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意义上,今天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作为一个公共平台承载着民族精神重振,思想理论创新,文化观念引领的重要历史使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作为一种学术交流的平台与媒体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然而这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由于人类精神成果与精神产品具有共享性特征,而人文社科学学术理论期刊所刊载的是人类精神产品成果,所以学术期刊所承载的知识无疑具有非排他性,必然被社会所共享,同时,从出版发行层面看,学术期刊出版需要成本,也有一定发行量,对于学术期刊的消费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这是一种弱竞争性,因为学术期刊受众面专业与受众群体特殊。这样来看,作为一种产品,学术期刊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人文社科学术理论期刊由于其公共性、外部性、共享性、专业性的特征,公共价值构建、学术话语建构、原创学术成果呈现,在催生与促进公共理性建设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与媒体责任。由于人文社科期刊的公共性特点,所以在学术期刊的发展与运行中必须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承担公共责任,促进公共理性的生长与发育。作为一个规模巨大、受众面很广的交流平台,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对于公共理性与公共价值的生成与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要在公共理性的建构中担当重要的媒体推进角色。公共理性作为一种公共文化背景中的实践理性,以一系列的公共价值(公平、诚信、宽容、正义)为载体保证公民以清醒的确定方式践行公共理性,从而实现公共理性的合法性。在这方面,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具有观念引导与释疑解惑的功能。第二,建构社会价值理想,强化公共价值追求。在一个古老的国度进行现代化实践,必然会出现新旧建制落差与脱节问题,因此,在转型社会中,必须找寻与确立全社会新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理想。作为大众传媒,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担当着文化传播、文化积累与文化创造的使命,同时也承载着价值理想重建的任务。学术期刊在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方面要精益求精,不辱使命,在建构当代先进文化价值方面要积极创造、贡献智慧。第三,突出问题意识,激发原创思绪。波普尔说:“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问题的问题。”③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层出不穷的问题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中国经济的巨大成果以及全球金融风暴的发生所凸现出来的世界问题,昭示着中国经验与中国问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人文社科期刊不能无视这一全球研究视阈的巨大变化,要冷静地反思中国问题所呈现的世界价值。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要立足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第四,建构中国学术话语,成就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导引世界各国思考中国成功的经验,研究中国问题。因此,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反思当代世界问题,总结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方面,担当着重要责任,要秉持客观公正的理性立场,为建构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创造学术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为成就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立场贡献智慧。

第5篇: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

(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6)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1992年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设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

(7)十佳期刊,如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首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

(8)来源期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9)国内权威刊物,如《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10)重要学术期刊,如《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该书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第一版(1992年)共载核心期刊2174种,分为128个学科。第二版载核心期刊1596种,分为130个学科。第三版载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270种为新入选的期刊),分为75个学科。《要览》第三版采用多指标筛选法,以1995—1997年国内出版的中文现刊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港、澳、台期刊未计入),筛选指标有六项,即期刊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经过综合筛选,最后由专家对筛选方法、统计数据及筛选结果进行评审鉴定(根据专家意见作个别调整),产生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统计分析和文献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基础。社科院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补充,并淘汰不符合核心期刊入选标准的期刊,

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Citation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另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5、国家期刊奖

由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组织,每两年一届。首届“国家期刊奖”于2000年元月颁奖,《求是》等48种社科期刊和《中国科学》等64种科技期刊分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3种社科期刊和22种科技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期刊奖中科技类期刊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社科类则很驳杂,49种获奖期刊中只有12种是学术研究期刊,著名的有《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研究》、《文史哲》、《江海学刊》等。

6、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第6篇: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

【正 文】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于1998年研制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评价中心按照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期刊影响因子等定量与学科专家等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和动态管理的办法,筛选CSSCI来源期刊作为统计源。目前大陆现期期刊9000余种,其中人文社科期刊4500余种,除去通俗等非学术性期刊,学术、准学术人文社科期刊共3000余种。2004年从3000余种中精选出来源期刊461种。由于教育部已正式启用CSSCI作为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评估、申报的依据之一,许多高校已启用CSSCI作为文科教师科研评价的依据,许多学者撰文充分肯定了CSSCI的检索和一定的评价作用。因此,许多期刊编辑部迫切希望了解CSSCI来源期刊选择的标准、指标和方法,研讨期刊审稿、引文注释等方面的规范要求,交流提高期刊学术水平的经验,建议由评价中心主办一次期刊学术研讨会。

2005年4月6~8日,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办的“中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国内的29个省、市、自治区的187个期刊社的24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社113家。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2004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的精神,研讨学术期刊学术规范的内容,推进中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学术规范进程,提高“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质量,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会议以大会发言和小组研讨方式进行。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任周宪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副校长张异宾教授致开幕词。评价中心叶继元教授、邹志仁教授、吴向东研究员、袁培国教授、韩新民教授分别做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规范探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及其来源期刊的选定》、《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及其实现》、《引文索引和期刊编辑与评价》和《关于共建CSSCI全文数据库的说明》的演讲。此外,《大学图书馆学报》副主编何朝晖、《开放教育研究》执行主编希建华、《广东社会科学》总编辑刘泽生等先后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胡敏中教授、《海南金融》王丽娅主编、《敦煌研究》杨秀清研究员、《广东社会科学》刘泽生总编辑、《探索》苏伟主编与《科技进步与对策》高建平副主编分别代表六个小组汇报了小组研讨情况。代表们对人文社科期刊规范的意义与内容、CSSCI的评价作用与导向、CSSCI来源期刊选择与数量、自引、实引(注出出处、页码)、期刊半衰期等指标的含义、编辑、著录规范及文献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异同、CSSCI全文数据库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1.人文社科期刊规范的意义与内容

代表们认为,学术期刊是学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是发表研究成果的主渠道,是其他媒体不能代替的。但目前不少期刊编辑部学术意识不强,对期刊应遵守的学术规范重视不够,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规范的不合格作品较多,研讨学术规范非常有必要。期刊编辑部的学术规范意识强了,就能将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稿件排除在外,真正发挥人文社科期刊在登载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发现培养学术人才、促进知识积累与创新的重要作用。人文社科期刊学术规范包括哪些内容?CSSCI代表认为,至少可以包括基本规范、审稿规范、编辑规范、著录规范、出版规范、期刊评价规范。不仅有形式上的规范,而且有内容上的规范。许多代表希望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定期举办学术规范的研讨会或培训班,深入探讨、普及有关知识,成为全国的研讨和培训基地。

转贴于

2.CSSCI的评价作用与导向

代表们认为,南大的CSSCI是公平、客观的,因为它能反映广大作者利用科研成果的综合情况,不是少数人能左右的,也没有工作人员的主观成分,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产物,其研制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学术成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并已在全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积极的影响。其导向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它为中国文科学术期刊的认证和评价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当然,CSSCI的评价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惟一的、排他的,它必须与专家评价结合使用。

3.CSSCI来源期刊的选择与数量

代表们认为,以引文量、影响因子、半衰期等定量指标和专家评审等定性标准筛选来源期刊是合理的。那种认为CSSCI来源期刊是根据期刊的行政级别来选择的观点,是不对的。来源期刊与核心期刊相同点多于不同点,两者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定性定量筛选出来的学术性期刊,不过两者的目的、作用有别。真正的核心期刊或高质量的来源期刊对自己发表的论文有一定的评价作用,但并不具有完全的评价作用。夸大来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对论文的绝对作用,不是研究者的错,而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责任。

不少代表认为,CSSCI来源期刊数量偏少,应增加到500种左右。但另有不少代表则持相反意见,认为应坚持必要的门槛,不能滥竽充数。当中国文科学术期刊整体的质量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增加一些。有的代表建议调整筛选周期,变一年一次为2~3年一次,以减少期刊社的压力,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筛选时,还应适当考虑各类期刊的比例、期刊的学科覆盖面及小语种期刊、党校期刊、地方综合性社科类期刊等特殊性。希望CSSCI以适当方式将影响因子等排名信息及时通报各期刊,以有利于期刊社了解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明确努力方向。

4.自引、实引(注出出处、页码)、期刊半衰期等指标的含义

自我引用简称“自引”(Self-citation),是指著者(包括个人著者、团体著者、期刊、学科、地域和国家等)引用自己已发表的论著或与他人合著的论著。正常的自引可以考察各国、各地域、各学科、各期刊、各著者的研究连续性、积累性和研究水平,但人为过度自引则仍是失范行为。许多代表认为,应善于区分合理自引与过度自引、合理互相引用与恶性互惠引用。可以将合理的自引率设置一个权重,或规定一定的比例,不能将自引等一刀切。CSSCI代表提出,可用期刊他引影响因子、期刊相对影响、期刊的开放度、期刊的影响面等指标解决合理自引、合理互相引用、特殊半衰期等问题。所谓实引,是指一定要在正文中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或文献注释中标出具体出处或页码。实引可以防止论文中的伪引。一些代表还提出了区分正面引用与负面引用、观点引用与材料引用对于学术评价的意义问题。

5.编辑、著录规范及文献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异同

大多数代表认为,期刊编辑、著录等形式规范,已有国家标准的,可先遵守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没有涉及或规定不妥的,可以提出修改建议或弥补办法。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新闻出版署颁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没有考虑到文科论文引用文献类型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且某些规定又过繁过细,没有以学术研究为本。文献注释与参考文献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哪些内容可以合并,哪些不能是关键所在。一些代表认为,在新规定正式出台之前,应该允许各个期刊杂志用不同的形式,不拘一格。有的代表对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责任者、著作方式、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版本、转引、网上资源等著录问题进行了详尽探讨。一些代表建议,南大以及其他有关大学,是否能够在一起研究一个大家认可的规范,在细节上做一些宽容,不要产生技术上的难题就可以。CSSCI代表认为,以《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为样本,发动广大学人、编辑等充分讨论,使其不断完善,最终制定出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文习惯,文、理科都适用的规范框架。在通用规范框架下,制定出文科的规范,尔后文科各学科再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细则。只有和而不同,既考虑普遍性,又突出特殊性,既有总体要求,又富有弹性,既有科学合理性,又有简单明了性,这样的规范才能便于理解和执行。

6.CSSCI全文数据库的建设

代表们一致认为,建设CSSCI全文数据库,不仅可加快学术信息流通,方便用户检索、利用,而且可增加期刊社的收益,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目前专门性全文数据库有综合性数据库所没有的特点,南大的此项建设是可以成功的,希望南大把这个数据库做成一个品牌。

第7篇: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

目前,在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方面,许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采用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制定政策。具体程序包括:确定评价指标,对不同级别的论文、著作、项目标定不同的权重分值,建立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按规定折合分值,多项成果分值累加,得出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量并以此为依据给予奖励。在论文成果评价方面,通常分为普通期刊论、论文集论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ISSHP(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会议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论文、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论文、《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期刊论文、本校认定的权威学术期刊、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检索论文等几个等级。著作一般分为学术著作、学术译著(中译外)、学术译著(外译中)、词典工具书等级别。权威学术期刊由本校专家依据本校具体情况研究确定,一般从大家公认的学术价值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中产生。著作成果的分值标准依据著作级别、获奖级别来确定。在科研项目方面,纵向项目依照项目来源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级等几个级别,级别不同,每万元科研项目经费折合的科研工作量的标准不同。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省部级项目包括中央、国务院各部门批准立项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横向项目单独分类,依据项目经费的数额折合工作量。相关政策的优点在于政策的实施可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评价方法简单明确、易于操作、相对客观。从相关政策条例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科研水平。从激励的角度分析,对达到预期目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论文成果质量鉴定不严格

在定量评价的成果评价制度中,依据的刊物级别,分为普通期刊论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CSSCI或CSCD期刊论文、几大国际检索论文(SCI、SSCI、EI)等几个等级,这种分级评价方法有其合理性,如分级清楚、标准统一、论文容易归类、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科研成果水平等级,但并非所有核心期刊论文都能体现其内在水平。原因有二:其一,核心期刊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引文法是根据期刊所载论文被引次数的多少评价论文质量,引文法测定的核心期刊虽然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内容和水平,但文献被引频次要有一个时间跨度才能反映出来,即当前核心期刊的学术价值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代表当前所价值。此外,论文是否被引用不仅与论文质量有关,也与该论文选题是否为当前研究热点、学科发展趋势及该领域研究人员数量息息相关。一般情况下,应用性的学术期刊被引用的频率低于理论性期刊。其二,受利益驱使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期刊主办单位为了经济利益收取高额的版面费或碍于人情关系,从而降低了所刊发论文的质量标准。这些论文看似发表在级别较高的刊物上,实则是花钱买来的,或是依靠人情关系刊发的,论文质量并不高。因此学术期刊级别不能完全体现论文质量。

(二)图书类成果质量鉴定不科学

图书著作形式可分为专著、编著、编等几类,其中专著的独创性最高,产生的是原创作品,其学术价值最高;编的独创性最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科研人员都希望自己出版的图书认定为著作,如今图书出版社大多为企业化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对所出版书籍,只要没有违法行为,没有版权纠纷,能够提供足够的出版资金,可在图书著作形式认定方面、学术价值等方面放松要求,因此部分图书成果分类界定标准不统一。对高校科研管理者而言,只要是公开出版物,若非相关专业的权威人士,对出版物的学术水平高低难以界定。

(三)研究报告类研究成果要求不规范

一些立项项目以研究报告作为结题成果形式,而用来结题的研究报告的应用价值只是一些单位出具的证明作为报告实际价值依据。由项目负责人本人找单位出具相应证明比较容易,并不具有说服力,一个项目批复的资金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最终的结项成果如不严格鉴定实则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

(四)科研项目级别界定不规范

一些纵向项目级别界定明确,也得到多数高校的认可,但一些随机立项项目,学(协)会类项目、各类项目子课题、自筹经费项目、各类横向项目,项目来源规范性不强,真实学术水平有待严格甄别。通常立项项目级别依据项目来源单位级别来确定,如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即为省部级项目,这类项目属于常规项目,每年固定时间统一申报,有一定规律性。一些随机申报项目,项目来源单位级别界定不明确,申报时间无规律,因此项目级别界定缺乏规范性。如一些学(协)会类项目,各高校对学(协)会项目来源级别认定不统一。在子课题级别的认定方面,各高校也标准不一,认定标准严格的高校要求在获批的总课题立项书中明示该子课题的名称及子课题的负责人,才能认定该子课题成立,相应级别按低于总课题一个级别确定。认定标准宽松一些的高校则只需总课题负责人出具该子课题立项证明即对该子课题予以认可。

三、完善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的方法与途径

(一)制定科学、客观、公正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科学、客观、公正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础,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一个人的公平感来自于对自己劳动贡献与报酬比与别人的劳动贡献与报酬比的比较和评价”。如果人们对评价过程或评价结果感到不公平就会采取降低效率、降低积极性及降低努力程度的方式回应,这会对整个高校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时要以推动学校科研水平为出发点,真正立足于提升学校学术水平,制定科学、公正、客观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高校各级领导往往既是科研带头人又是行政管理者,既是科研管理制度制定者又是受益者,在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制定过程中难免会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倾斜,特别是在我国官本位意识严重的环境中,权威期刊的认定经常由领导的意见决定。即使采用由学校各学院、系、部教师推荐的方式,推荐主体也经常从自身利益出发选出自己容易发表又相对学术性不是明显较弱的核心刊物。这种方式确定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难言权威性、公正性,往往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不利于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对学校发展,对科研人员科研的重要意义,要真正站在有利于促进学校学术、科研发展的角度,公开、公正、公平地研究确定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二)注重评价体系的长效性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要出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和科研成果,需要教师沉下心来,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和积累,去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因此,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时要改变重短期目标轻长期目标,重数量轻质量,重立项轻管理,重结果轻积累、重科研经费轻项目级别的科研管理观念和舆论导向,鼓励“慢工出细活”,减少急功近利、“短平快”。并通过调整或改革科研考核、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营造学术气氛。

(三)注重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多样性与合理性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价值的体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评价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都不能完全客观、准确地对成果本身作出评定,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地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定量评价是将科研成果依据刊物级别、被引用次数等标准折合成分值,再根据分值确定科研成果的价值。定性评价最常用的是同行评议法,其中包括实行公开评议与匿名评议。在科研成果评价中,如果单纯采用同行评议的定性评议方法,受成果价值的潜在性、模糊性,评议专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容易导致评价标准的自由度过大,给主评人人为地拔高或贬低某一成果带来方便,而导致评价失去科学性。同时,科研成果评价是一种主观评价,如果只通过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是否是专著,还是编著等简单划分来确定成果的价值,也不够科学。因此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解价值的指标并量化,设定可比的分项指标量、详细的定量标准,消除或削弱评价中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使同行评议能在更规范、更清晰的条件下运作,可以尽量减少评估误差,促使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更科学、客观、准确。2.同类相比原则。科研成果价值的多样性决定了对特殊的知识内容、价值、功能,用同一标准判断很难确认其特殊价值,因此,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必须分类进行。可按学科内容、形式、研究方向分类,对同类科研成果采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这样才会相对公平,分类越细,可比性就越强,标准越易确定,评价结果越准确、公正。3.排除偏见,容许异议。在评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主评人的学术道德、学派、与被评人之间的恩怨而导致的偏见,可能造成对成果价值的放大、缩小、虚夸、否定,也是科研管理机构在组织评审专家时必须关注的问题。由于评价的复杂性、主观性、主评人所处环境及心理因素的干扰,为避免偏差,应允许在一定时间内对评价结果提出异议,当出现异议时要重视异议,这样有利于增强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克服评价的主观偏向性。

(四)抓好项目申报评审工作

第8篇: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RGB色彩模式;问卷调查发;变迁趋向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下中国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人们对于身边的色彩也逐渐产生了发散式的关注。色彩是表达自我个性的方式,人们通过多变、特殊的色彩表达自我个性的方式,满足自我心理需求。本文通过对北京交通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大学生对色彩的认知情况,找到在大学生群体中选择色彩的特点。

文中以问卷调查法为手段,试图通过调查,从两方面分析大学生的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一是统计分析大学生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在不同比例度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的色彩的选择与认知情况。RGB工业色具有数据明确、数值可控的特点,RGB工业色的强度值、变量可控,使得数据分析数据更加准确可控。二是从不同年级背景下,大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有共性,也同样存在差异。在固定的微观环境下如性别、年级、专业等相同背景下进行色彩偏好数据变量调查,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大学生群体的特质使他们拥有追逐主流的共同需求。

一、问卷设计

(一)问卷开发流程

由于目前国内对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概念和测量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析,所以本研究的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研究问卷的开发流程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对RGB色彩模式三种颜色的强度值进行界定,将强度值设置在0、127、255三个标准尺度,初步拟定色彩评值量表。其次,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调查报告的收集和数据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星”网站面向北京交通大学在校本科生,结合最终结论形成报告。下文将详细阐述问卷开发各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二)初始问卷设计

第一部分首先对问卷的整体意图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让调查者了解本次调研的目的。接下来就是色彩偏好变迁测试,调查问卷的问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在问法上与学生关心的问题相结合。学生会带着好奇和感兴趣的态度来填写调查问卷,增加问卷的可信度。第二部分是大学生色值偏好调查问卷,其调查目的是回答大学生对一些颜色的偏好比例是多少;对哪些色彩偏好强度比较大;哪些符合大幅度的色彩偏好;混合色与非混合色哪种更受欢迎。第三部分用于了解大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学生来源等题项,分析个人基本信息这些变量对色彩偏好的影响程度。

二、大学生色彩偏好调查分析

(一)统计相关内容及人数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意图在于总结和归纳青年群体色彩偏好特点和变迁趋势。调查地点为北京交通大学;调查人群为在校本科生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发放问卷400份,调查人数实际为390人,其中10份废卷。大一新生共200人,大一新生、男生、理工专业50人;大一新生、男生、人文社科专业50人;大一新生、女生、理工专业50人;大一新生、女生、人文社科专业50人;大四毕业生共190人,大四毕业生、男生、理工专业49人;大四毕业生、男生、人文社科专业50人;大四毕业生、女生、理工专业47人;大四毕业生、女生、人文社科专业44人;调查形式为抽样调查,以便数据的准确性和普及性。

(二)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

1.男生调查

此项问卷调查,男生共有199人参加,男生的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123人,性格安静的有55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21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49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00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117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57人,随意型的有25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51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96人,喜欢蓝色服饰有39人,喜欢灰色服饰有11人,喜欢黄色服饰有2人,喜欢红色服饰有2人,喜欢绿色服饰有1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48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137人,喜欢白色的109人,喜欢蓝色的74人,喜欢灰色的31人,喜欢红色的29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11人;有122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76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1所示。

2.女生调查

此项问卷调查,女生共有191人参加,女生的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72人,性格安静的有101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18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96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95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116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62人,随意型的有13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66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63人,喜欢蓝色服饰有29人,喜欢灰色服饰有22人,喜欢白色服饰有31,喜欢红色服饰有13人,喜欢绿色服饰有8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25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95人,喜欢白色的122人,喜欢蓝色的43人,喜欢灰色的11人,喜欢红色的67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28人;有142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49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2所示。

3.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

(1)大一新生调查数据

此项问卷调查,大一新生共有200人参加,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129人,性格安静的有54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17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28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72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94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85人,随意型的有21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06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62人,喜欢蓝色服饰有23人,喜欢灰色服饰有7人,喜欢红色服饰有9人,喜欢绿色服饰有5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94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115人,喜欢白色的73人,喜欢蓝色的82人,喜欢灰色的49人,喜欢红色的67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8人;有66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134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3所示。

(2)大四毕业生调查数据

此项问卷调查,大四毕业生共有190人参加,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87人,性格安静的有101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2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33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67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110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58人,随意型的有32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64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71人,喜欢蓝色服饰有41人,喜欢灰色服饰有13人,喜欢红色服饰有19人,喜欢绿色服饰有8人,喜欢白色服饰有12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36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82人,喜欢白色的46人,喜欢蓝色的121人,喜欢灰色的27人,喜欢红色的39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52人;有91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99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4所示。

(三)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

1.理工类调查数据

此项问卷调查,理工类学生共有196人参加,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103人,性格安静的有82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11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46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50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78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82人,随意型的有36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32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80人,喜欢蓝色服饰有17人,喜欢灰色服饰有12人,喜欢红色服饰有11人,喜欢绿色服饰有12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64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141人,喜欢白色的40人,喜欢蓝色的50人,喜欢灰色的82人,喜欢红色的67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12人;有70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126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5所示:

2.人文社科类调查数据

此项问卷调查,人文社科类学生共有194人参加,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131人,性格安静的有47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16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22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72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119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58人,随意型的有17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54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89人,喜欢蓝色服饰有15人,喜欢灰色服饰有33人,喜欢红色服饰有4人,喜欢绿色服饰有13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40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94人,喜欢白色的61人,喜欢蓝色的71人,喜欢灰色的83人,喜欢红色的24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55人;有112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82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6所示。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得出大学生色彩偏好的趋向和色彩偏好变迁良好的总结论,以下为分析研究结果:

1.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色彩偏好趋向及变迁研究

通过图表1分析得出结论,以在校大学生为代表的特殊群体中,男生对于明快活泼的色彩有偏好趋向,但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白色、灰色类色彩,在明快活泼的色彩中对于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0;0;255)色受关注程度不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0)色比(0;127;127)色和(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127;0;127)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127;0;255)色并不太熟青年群体关注;第二组第二列(127;127;0)色没有人关注,(127;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三列(127;255;0)色没有人关注,(127;255;127)色比(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三组第一列(255;0;0)色、(255;0;127)色、(255;0;255)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0)色比(255;127;127)色受关注程度高。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男生)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男生)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男生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

通过图2分析得出结论,女生对于性格安静的色彩有偏好趋向,但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白色、灰色类色彩,在明快活泼的色彩中对于白色、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255)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0;0;127)色受关注程度不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和(0;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0)和(127;0;127)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127;0;255)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第二组第二列(127;127;0)色、(127;127;127)色、(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均衡;第二组第三列(127;255;0)色关注度低,(127;255;255)色比(127;255;127)色受关注程度高;三者程递增趋势。第三组受关注程度普遍比前两组高,第一列(255;0;0)色、(255、0、255)色、(255;0;127)色受关注程度程依次递减趋势;第三组第二列(255;127;255)色、(255;127;127)色、(255、127、0)色受关注程度程依次递减趋势;第三组第三列中,(255;255;255)色是女生最偏好的色彩;(255;255;255)色、(255;255;0)色、(255;255;127)色受关注程度程依次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女生)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女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女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女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女生)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男生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

2.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色彩偏好趋向及变迁研究

通过图3分析得出结论,以在校大学生为代表的特殊群体中,大一新生对于明快活泼的色彩有偏好趋向,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白色、红色、蓝色类色彩,在明快活泼的色彩中对于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和(0;0;255)色受关注程度也普遍很高;第一组第二列(127;127;255)色比(0;127;127)色和(0;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127;0;127)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127;0;255)色并不太熟青年群体关注;第二组第二列(127;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127;127;0)色和(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处于中等层次;第二组第三列(127;255;0)色和(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三组第一列(255;0;127)色、(255;0;255)色、(255;0;0)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255)色、(255;127;0)色、(255;127;127)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三列(255;255;255)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0;0;0)色。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大一新生]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一新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一新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大一新生]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大一新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大一新生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B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

通过图4分析得出结论,大四毕业生对于性格安静的色彩有偏好趋向,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蓝色类色彩,在性格安静的色彩中对于黑色、白色、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和(0;0;255)色受关注程度也普遍很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和(0;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0)色、(127;0;127)色、(127;0;255)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二组第二列(127;127;255)色比(127;127;127)色和(127;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三列(127;255;0)色和(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三组第一列(255;0;255)色、(255;0;127)色、(255;0;0)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0)色、(255;127;255)色、(255;127;127)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三列(255;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于(0;0;0)色。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大四毕业生]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四毕业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四毕业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四毕业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大四毕业生]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大四毕业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大四毕业生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B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

3.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色彩偏好趋向及变迁研究

通过图5分析得出结论,以在校大学生为代表的特殊群体中,理工类对于明快活泼的色彩有偏好趋向,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类色彩,在明快活泼的色彩中对于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和(0;0;255)色受关注程度也普遍很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0)色比(0;127;127)色和(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255)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127;0;0)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127;0;127)色并不太受青年群体关注;第二组第二列(127;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127;127;0)色和(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处于中等层次;第二组第三列(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127;255;255)色、(127;255;0)色、(127;255;127)色受关注程度程递减趋势;第三组第一列(255;0;0)色、(255;0;255)色、(255;0;127)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0)色、(255;127;127)色、(255;127;255)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三列(255;255;255)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0;0;0)色。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理工类]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理工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理工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理工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理工类]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理工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理工类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B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

通过图6分析得出结论,人文社科类对于活泼开朗的色彩有偏好趋向,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灰色、蓝色类色彩,在活泼开朗的色彩中对于灰色、黑色、蓝色、白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127)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和(0;0;255)色受关注程度也普遍很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127)色、(127;127;255)色、(0;127;0)色受关注程度相近,属于中等受偏好;第二组第一列(127;0;0)色、(127;0;255)色、(127;0;127)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二组第二列(127;127;0)色比(127;127;127)色和(127;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三列(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最高;第三组第一列(255;0;127)色、(255;0;255)色、(255;0;0)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0)色、(255;127;127)色、(255;127;255)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三列(255;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人文社科类]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人文社科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持平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人文社科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人文社科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持平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人文社科类]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人文社科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人文社科类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B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

(二)研究展望

本文是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对于色彩的感性认知和理性选取为数据分析其对于色彩的偏好及变迁;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手段,利用RBG工业原色数值取样分析法,主要讨论了微观环境下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对于色彩选择的因素,及其使大学生在产品使用上的选择、服饰的购买、室内环境的搭配等方面产生的心理效应,指导人们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而不是盲目追从。同样,不论是在企业销售上还是在设计师的设计中都应该能够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设计和销售的区分对待,创建更具特色并且更加适合产品、服饰等的色彩文化。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大学生气质类型与微型轿车色彩偏好及意象研究[D].江南大学,2011.

[2]张丽菲.大学生性格色彩与品牌依恋的关系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

第9篇: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 工科学生 人文内涵 交通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人文教育,夏、商、周为教化之用,强调明人伦、倡人文,《礼记》记载周以三物教万民,“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娴、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人文内涵的当代意义是人文知识和人文内涵使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思想品味、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和人生观、价值观等[2]。

大学是一个青年形成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但现在的大学教育却多有工具化倾向,尤其是工科教育,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传承。专业知识是器,人文素质是道,本文以交通工程专业学生为例,就工科人文教育现状问题、改进方法加以研究。

2 高校工科学生人文内涵现状

当前我国工科大学生人文内涵相对缺失是很明显的现象,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一份关于理工科人才调查报告显示,很多理工科毕业生欠缺人文、社科知识,文字表达能力较差。没有完整阅读过中国四大名著的学生达到60%,而能列举四书五经和十三经的不足5%[3]。

2.1人文精神缺失

科学技术创造社会的物资基础和物质条件,而人文精神赋予社会精神力量和前进的方向。人文修养欠缺导致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些工科学生语言和行为不能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行为失范、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高尚道德情操。

2.2 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科技教育价值至上的理念引导下,工科院校不重视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科大学生也不重视历史、文化知识学习。工科高等院校已开设的人文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少有必修的人文素质课程,无论师资质量还是开课数量都十分有限 [4]。

2.3 表达和交流能力欠缺

大学生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已经成为常见的社会问题,尤其成为工科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一道重要障碍。当下信息社会,不规范甚至错误的网络语言和广告文字铺天盖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文字水平;同时,工科学生接触较多的是枯燥的科研实验和图表分析[5],没有丰富灵活的语言表达,更加剧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下降。

3 高校工科学生人文内涵培养原则

3.1转变教育理念

当今社会,高校普遍存在专业至上的功利导向观念,高度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和学生就业情况[6],而轻视人文社科教育的思想氛围。所以,加强工科专业人文内涵培养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培养意识,明确大学的责任是培养品德高尚、具有学术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

3.2教学计划系统规范

工科专业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当遵循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等原则[7]。基础性和系统性要求文化科目作为专业课程的一部分存在,同时在与专业课程系统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自成完整体系,使人文精神贯彻到工科教育的各个领域。综合性是指工科专业的人文社科课程不应当是专业人文课程,而应当是综合性的交叉课程,如科学史、工程伦理和技术人文等。

3.3课程体系有效实施

工科专业人文课程体系设计规划之后,应当利用各种政策和资源保证有效实施。人文教育是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效果缓慢而微小,成果也相对难以评估,就需要学校提供持续的资源保障,包括学校政策的支持,如加入人文社科课程的必修课;组织和经费保障,为人文课程的教材选择、开办讲座等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同时采用合理的区别于理工科的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师资和学时保障,人文课程教师的素质决定教学实施的质量,加大人文社科人才的引进和人文课程的学时才能保障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

4 交通工程专业学生人文内涵培养方法

4.1开展通识教育

对于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加入交通文化、交通历史、交通景观、交通法规课程等内容。学科历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分析前人提出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前人百折不饶的科学精神和追求真理的高尚品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科研品德和学术精神。

通过与工科专业相关的通识课程的学习,还有利于加强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素质培养。工科学生受到人文学科知识的滋养,受到文科教师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的影响,会潜移默化地在言行和思维方式中发生变化。

4.2教学方式多样化

加入人文元素进行教学,例如刘宝宏[8]通过易经八卦来阐述集合论中的集合、数制、关系、映射和组合论等概念,可以将学生从烦闷中释放出来,在理解科学概念的同时,感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魅力。

针对人文课程研究项目较少的问题,应当在课堂之外开展专题讲座和沙龙等形式的延伸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补充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系列化专题讲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参加,收获作为成绩参考进行考核。

4.3与社会实践结合

社会在变化,人才在变化,工科专业的人文教育应当关注现实,关注学科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在坚持学科品格和真理精神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思路和方向。社团活动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一个有效途径,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相关文科社团中交流思想、培养特长和兴趣是对工科学生非常有益的措施。以交通工程为例,可以引导学生创办交通调查兴趣小组、交通规划研究社团,举办模拟项目设计大赛等。

5 结语

当今社会,国家的竞争在包括工科专业在内的科技技术人才,技术人才的竞争在创新培养和优质教育。没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工科大学生走出社会很容易承受不住压力。曾说过一个大学生步入社会最容易通过两种方式堕落,一是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欲,二是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和人生追求[9]。工科大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在设计院和建设单位工作,一部分从事其他职业,未必都是所学、兴趣、特长所在,因此多发展专业以外的兴趣和特长,不仅可以作为闲暇时舒缓身体和精神的活动,必要时还可成为工作的辅助。

参考文献

[1]孙诒让.周礼正义卷19[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87256-257.

[2]吉海霞.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原因浅析[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3]桂义.对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2,2第14卷第1期.

[4]严峻.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5]段继红,王桂华.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重要性及路径[J].经济师:2011,12.

[6]侯菊英.理工科大学生应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2):25-26.

[7]李洪.工科高校人文课程设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

[8]刘宝宏.大学本科理工科教学中的人文素养的渗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