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艺术范文

体育教学艺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学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学艺术

第1篇:体育教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81-01

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各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但现实中,体育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方法不当,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致使学生没有运动的积极性,这种状况急需改善。体育不只是锻炼身体的课程,它还可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高审美能力及促进实践交流等。因此,在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应注重教学艺术的魅力。

一 高校体育教学艺术的特点

第一,审美性。体育教学艺术指的是体育教师拥有高水平的教学技能,依据美学原则,将自身特有的魅力贯穿于课堂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不仅仅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而是在其中融入了美学,以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从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位,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这种美,是形体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

第二,创造性。高校体育教学在形式上注重创新,各种内容和计划的安排都要参考学生的当前状况,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很少全部套用以往的经验。在教学中,老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应从实际出发,采用最为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使其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拓展思路,提高思维敏捷性。

第三,乐观性。与专业体育不同,高效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同步发展。所以,对高效体育来说,还应注重体育在精神层面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应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风格,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四,实践性。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运动实践,所以,教师的示范能力和表达能力尤为重要。示范之前,往往要经过一定的讲解,体育教师的口头表达一定要清楚、语言要恰当,对每个动作的关键之处要多加强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在示范时,务必要将动作规范化、标准化,这对学生影响很深,如果出现失误,或动作不标准,学生的模仿也就不能达标,而且,示范动作的标准程度直接决定着其美感。

二 高校体育教学艺术的培养

1.加强语言运用

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在教学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如果语言枯燥无味,学生就提不起兴趣,也就很难具有艺术性。所以,在表述时,语言一定要活泼形象,通俗易解,同时还需把握好语调和语速,如在描述篮球比赛时,可将队员比作猛虎等。此外,语言还得简练,要有重点、有针对性。

2.提升艺术修养

对高校体育老师而言,较高的专业水平是其必须具备的,此外,还应不断充实自己,从多个方面来锻炼自己。只有提升了自身的修养,才能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教学过程中,通过把握学生心理规律,采取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并不断积累经验,将之完美地应用到教学中去,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提高其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及艺术修养。

3.改进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高校体育教师需改变传统的说教型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采取多种手段,为课堂营造出一个轻松、诙谐、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也可以引进高科技,多开展活动,或通过看相关视频,使学生加深理解。

三 结束语

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其他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各高校都应加强对体育的重视,尤其是其艺术性。高校体育教学艺术有创造性、审美性等诸多特点,对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体育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培养审美性和艺术性,并以此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许淑萍.高校体育教学艺术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6):149~151

[2]孙延.对高校体育教学艺术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134~135

第2篇:体育教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教学艺术;探究模式

1 普通中学体育教学艺术特征

1.1中学体育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征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艺术形象是师生凭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具体生动的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形象性是一切艺术表现的基本特性,没有形象就不成其为美、不成其为艺术。中学体育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指在整个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美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它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美、教学过程美、教学语言美、动作示范美、教态美等方面。

中学体育教育不是身躯的单调锻炼,而是健美体格,完美人格的培育。审美教育同体育教育融为一体,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和方向。由此看来,审美性特征不仅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且与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现代体育运动的审美需求日渐突出,与其说此类项目的运动员是在进行体育比赛,不如说他们是在进行艺术表演。现代体育运动所渲染的浓厚的审美色彩,则为以美育体的艺术化体育教学提供了依据。

中学体育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不仅要具体可感,而且要蕴含丰富的审美内涵,使审美对象成为既有生动直观的感性形象又有理性思维的丰富内涵的审美结合体。形象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即外在形式和内在意义的完美结合,是中学体育教学艺术表现的最基本特征,它反映了中学体育教学艺术的基本属性,是与现代教育要求和体育运动的审美需求相一致的。

1.2中学体育课教学艺术具有情感性与娱乐性相结合的特征

中学体育教学艺术与人的情感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可以说它是以审美为基础的富有情感的艺术。情感是体育教学艺术的生命和灵魂。体育教学中的情感交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中教师的教态对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影响极大。艺术化的体育教学要设法使教学情景与教学内容协调一致。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仅体现在如何教上,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上,让学生在思考和自我练习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体验成功的过程。体育教学艺术不同于其它教学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课中师生自始至终都要融入到他们所共创的欢乐、喜悦、和谐的情感氛围之中,即要体现出娱乐性。中学体育教学任务除了锻炼学生身体,强健体魄,传授体育“三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外,还应包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快乐、喜悦的情感体验等。

1.3中学体育课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特征

创新是一切艺术的生命,是中学体育教学艺术发展和提高的原动力。创造性是一切美的共同特性。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所面对的一切审美对象,无一不熔铸着人的审美创造的精神品格。体育教学艺术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不是重复重演。作为新世纪的体育教师,绝不能满足于现状,满足于过去成功的教学范例,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时刻审视体育教学发展动向。

中学体育教学艺术是教学主体个性化的表现,它因其各主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审美观以及性格、气质等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中学体育教学艺术的个性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上和艺术创新之中。个性是艺术创新的必要前提,没有独具魅力的个性特征,就创造不出新颖独特的体育教学艺术。

中学体育教学艺术应该是充满个性的教学艺术,这种艺术不仅鼓励教师个性的张扬,同时也推崇学生个性的施展。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大多数仍然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核内容和标准,缺乏对个性发展的鼓励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将体育教学的基本规格、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如何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根据学生自己的身体条件、特长、兴趣、爱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创造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空间,是中学体育教学艺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特征与作用

探究性体育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和教学效果,还能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1激发体育运动兴趣

在探究性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通过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体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把体育教学的时空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概念的形成、结论的获得和体育知识的应用等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增强了学生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2.2提高体育运动能力

在开展探究性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是围绕着小课题展开的。学生在开放的体育教学氛围中,通过自主地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通过阅读体育教科书、实地考察、实验、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并通过整理、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大家分享探究性体育教学的结果。探究性体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实践能力的提高。

2.3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探究性体育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课堂由过去“体育老师的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生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下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教学目标也由“要我运动”转变为“我要运动”,这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健康水平也显著地得到提高。

第3篇:体育教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阶段教学法,艺术化体育教学,结合

 

赫尔巴特的阶段教学法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它很早进入我国并用以至今,是有它的可取之处,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教育模式仍处在传统教育教法上,虽然近十年来我国有诸多教育者纷纷提出各式各样的教学改革方案,但仍未得以统一。。在我个人看来,传统教学法——阶段教学法,在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加以科学化与艺术化,可以持续用之,使之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达到最理想的优化教学效果。

一、赫尔巴特的阶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的阶段教学法注意心理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加强了课堂教学并使上课规范化,他重视“兴趣”“注意”,在教学上充分考虑到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学生注意力的各种方法。但是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忽视了学生个人经验和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把课堂教学变成四个阶段的僵化格式,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改进。。关于他的四阶段和其相应的学生心理活动的特征、教学方法,赫尔巴特的归纳为如下的关系表:

第4篇:体育教学艺术范文

一、了解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具有明确的活动目的。是以增强体质、达到“健康第一”为主,其次是发展智力和获得娱乐。例如,在学校开展“捉俘虏”“撒渔网”和“打野鸭”等游戏中,这些奔跑性游戏逐渐显示出了它们的魅力,比起枯燥乏昧的跑步是有趣盎然了。因为学生在游戏中跑是一种带有明确目的性的运动,不是去抓人就是逃避别人被抓,而在田径场上的跑却是被动的,带有教师的指令性、没有变化的跑。所以游戏中的跑更以人为本,更具有活力和生机,增强体质,是一种很好训练跑能力的游戏。

体育游戏的参加者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等条件限制。活动轻松活泼,形式多种多样变化多端。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可灵活选择运用。因此,各种不同的社会成员都可以参加,并在其中找到乐趣,受到有益的教育和锻炼,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与社会和谐发展。

体育游戏的动作、路线、规则等内容都有很大的可变性,可依参加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游戏项目,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述特点使它具有强大的生机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从事体育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体育游戏来进行教学,这样,会更好更快地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教学艺术

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教学艺术主要包括游戏内容、场地、器材等的选择。活动的准备、活动的方法、游戏的规则和要求、裁判工作以及活动的总评等几个方面。体育游戏课的科学组织,应注意:一是考虑参加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方面的差异而应分别采用不同的教法。二要考虑游戏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三要考虑活动的环境,主要包括气象、场所条件及时间安排等。

为了使体育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必须考虑到安全因素。主要包括参加者体质和对场地的设计,在活动前,先要了解参加者的健康情况,对那些有特殊病历的人员,应区别对待。对场地的准备应周密、充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同时应做好应急措施以防万一,选择好了合适的体育游戏项目后,能否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关键还在于要有一套科学的组织游戏活动的方法。应从以下三点来做好:

(一)讲好内容 、规则

把体育游戏内容、规则讲清楚,讲解时,教师的站位应有利于参加者的学习。讲解顺序为:游戏的名称、目的、意义、过程、方法、规则评比的标准等。讲解简明扼要,重难点突出。

(二)要做好体育游戏的组织领导工作

游戏的开展应在教师的直接指挥下进行。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有充分调动参加者的积极性。对游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进行迅速有效地调控并加以解决。

(三)要做好裁判工作

它是保证体育游戏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裁判通常由教师担任,但在必要时,也可以请学生协助教师做好工作。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就已经有了自己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和效果的设想并为之而努力。

三、体育游戏课应注意的事项

(一)要突出和强调组织纪律性

良好的组织纪律是游戏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其体现为游戏者要听从指挥、执行规则、服从裁判等。

(二)要掌握和激发游戏参加者在游戏中的情绪

游戏参加者在游戏进行中的情绪如何,是衡量游戏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成功的游戏,气氛活跃,队员和谐,情绪高涨。要激发游戏参加者游戏中的情绪,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选择好游戏内容。

(三)要注重言传身教,全面关心学生

特别是要关爱那些体质较差或有残疾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以身作则十分重要;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就等于游戏成功了一半。

(四)要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5篇:体育教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师生交流;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6-0046-02

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纽带,体育教学语言不仅仅是有声语言,还可以是表情、动作、眼神等无声语言。教学中教师形象生动、逻辑严密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感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体育语言教学实践,来谈谈对这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体育教学语言要准确、简洁

1.语言要准确、规范。语言与思想是密切联系的,它既是思维的载体,又是思维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清楚、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含混不清,这样才能使学生听了心情开朗、精神焕发、神采飞扬,这样会使教学过程显得生机勃勃、情趣昂然、充满活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的精练语言把复杂的问题讲明白,把抽象的问题讲具体,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引导学生去模仿和探究。

2.语言要严谨、简洁。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指导者。这就是说,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始终要起着一个指路人的作用。教师严密谨慎、干净利索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示范,对培养学生使用简洁语言表述和发展学生严密的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正确使用简洁语言,乱用地方语言或口头禅,会使学生对体育知识产生模糊理解,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浪费课堂的有限时间。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语言的正确使用。

二、体育教学语言要科学、条理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教学语言必须符合逻辑性规律。如果一个教师的语言表达极富科学条理性,那么这个教师的思维过程也一定十分清晰严密,所讲解的技术动作就连贯规范,组织的教学过程就比较科学合理。因此,加强体育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条理性,关键在于锤炼思维的逻辑性。以“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易犯四种错误为例:①实心球出手无力,或未完成掷球动作,实心球就离手。②向下掷实心球,几乎不存在抛物线。③实心球出手角度太大,高而不远。④开始掷球时,先屈肘将球降至脑后下方再掷球,用不上以胸带臂的力量。

针对上述四种情况,教师在讲解时语言就要科学有条理,形体语言的展示就要规范连贯,使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会。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也让学生体验到了体育语言的魅力。

三、体育教学语言要启发、激励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叫人发现真理。”这也是体育语言启发性的真谛。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语言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如在教学“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时,根据学生接球时普遍等球,不会主动伸臂迎球的错误接法,笔者有意进行形体语言教学,模仿学生错误的接球手型进行示范,结果造成球接不住或打在自己的胸部上,引得学生哄堂大笑。大笑之后,部分同学就说:“老师,我也好几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真害怕,怕被球打到。怎样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时,笔者引导他们给老师这个错误动作找原因。经过学生的仔细观察和体会,最后统一认识:接球时,双手不能等球,应主动伸臂迎球而后缓冲。错误找准了,同学们再进行练习,基本避免了这种错误动作的出现,很快地掌握了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由于“错误”来自学生,而毛病让学生自己找,教师加以指点,教学效果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传授方法好。

体育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鼓励语言能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能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好体育的信心。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语言中含有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宽容、表扬、鞭策等激励因素,常常会给学生一语三春,语半功倍的感染力量。此外,恰到好处地运用无声语言也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体育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和手势语言,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共同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老师一个温和的眼神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对学困生特别是对某些缺乏自信心的后进生也一样。课堂上我们要调整视线投向,尽量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激励的目光洒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个学生特别是体育“学困生”,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在关注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于课堂中违纪的学生,教师可用严肃的目光去批评,这比大声训斥更容易使学生接受,且不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同样,教学中还须加强一些手势语言,如果没有手势语言,课堂教学就显得有些生硬死板,缺乏活力。在课堂上,教师一次大拇指的伸出,一次对头部的轻轻抚摸或肩部的轻拍,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鼓励和表扬。当学生做出精彩时,教师除了口头表扬外,也可以走上去握握他的手表示赞赏,学生接受到这样的手势语言后,他们的心情会非常愉悦,思维会更加活跃,教学效果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体现出来。当然手势的使用应保持自然、适度,不能频繁、夸大。

四、体育教学语言要形象、幽默

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剂,它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趣。巧妙地运用形象幽默的语言,可使体育课堂变得轻松风趣,诙谐睿智,这样的语言不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还有助于学生加快、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同时也能陶冶学生的体育心情,展示体育语言的魅力。

另外,幽默形象的语言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善于缓和课堂中的紧张局面,放松心情,缓解疲劳,还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会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老师充满敌对情绪。如果用幽默的机智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完全不同。当然,运用幽默语言应该注意与开玩笑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要人为地穿插一些无关紧要的笑料。体育语言的形象幽默应该具有深刻的智慧,能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散发的魅力,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形象幽默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只会给学生以粗俗之感。

总之,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多种多样,远不止以上几点。体育教学语言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反映课堂教学的效果。作为体育教师平时要注重锤炼自己的语言,加强语言教学的修养,课堂上要讲究教学语言艺术,善于运用语言教学技巧来规范动作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季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第6篇:体育教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艺术节奏 讲解与示范

朱光潜先生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普列汉诺夫曾明确指出:“对节奏的敏感,正如一般音乐能力一样,显然是人类的心理和生理本性的基本特质之一。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愈来愈重视节奏的效应和节奏的美感。所谓教学艺术节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性变化。体育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就要深入研究教学的节奏。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其艺术节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快与慢

体育教学中的快慢是指教学进程的速度而言。教学速度的安排,既包括对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活动各步骤的时间分配比率,更强调对教学进程中时间消耗速率的有效控制和灵活调节。教学内容有易有难、有重点有非重点,有复习教材,又有新授内容。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节奏时,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内容安排错落有致,时间分配合理得当。怎样才算是教学艺术节奏快慢得宜呢?使用快节奏时,“优生”吃的饱,“差生”跟的上,不致出现掉队现象;使用慢节奏时,仍能保持学生适度紧张的学习和练习,不致使学生觉得乏味,注意力涣散。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快慢节奏交替出现“柔性”转换,可使教学组织结构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

2动与静

体育教学中的动与静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外部形式表现出来。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有助于学生消除疲劳,保持体力和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巧妙安排教学方式,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把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练习教师观察指导等教学双边活动,按照学科的顺序和节奏规律有机组合搭配起来,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比如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和练习之后,教师进行讲解示范,课堂气氛就由动转为静,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达到动静相成,动静相生的效果。

3疏与密

教学中的疏与密是就教学活动信息的密度而言。人的认识心理基础是有效记忆。一堂课,学生授受信息的量度,最终还是看他可以记忆贮存多少新的知识。体育教学过程中既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和身体练习,也有合理的放松休息。为了适应体育教学的特点,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的密度上必须注意疏密相间。因为构成教学节奏的疏和密,将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疏:间隔大,频率小,速度慢,给人以徐缓、轻松的感觉;密:间隔小,频率大,速度快,给人以急促、紧张的感觉。疏密相间则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密而不疏,学生身体、精神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导致厌课现象。疏而不密,学生情绪则会过于松弛,注意力就难以集中,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和教材特点科学地进行安排。

4起与伏

教学中的起伏是就教学过程态势而言。潮有涨落,山有峰谷,事物运动的过程往往呈现波浪式状态。教学过程也是贵在起伏,跌宕有致,才能富于变化,引人入胜。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的认识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开始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主要是处于上一节课的影响之中,通过准备部分的调整练习进入基本部分的教学,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处于最积极时期,进入结束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又开始逐渐地趋于衰退。这一过程为教师设置教学的起伏划定了大致的区域。耶克斯·多德林定律又告诉我们:学生如果较长时间处于较高刺激水平,对他们学习较困难的内容有干扰,这又提醒我们设计教学起伏要注意时间阈限。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的开始、发展、和结束。在教学黄金时间安排几个练习,在练习之间或之后适当安排过渡性练习作为铺垫,使整个教学过程有起有伏,形成节奏。

5抑与扬

教学中的抑与扬,是就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而言。是指教学语言中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变化。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可明显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正如古人所讲:“唱曲之妙全在顿挫,顿挫得款则其中神理自出”。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还可引起学生心理的内摹仿,因为当学生听到有节奏的音乐运动时,不仅注意力集中于它,而且肢体的肌肉、以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都会随之引起运动上的变化。人体运动机制的改变,又会引起精神上、情绪上的变化。由于体育教学的鲜明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要有适当的调控,不要过强过弱、过频过缓。做到流畅连贯,富有动感。现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种单调的声音刺激下,大脑皮层会很快地进入抑制状态。而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的教学语言,则是打破这种单调的催眠刺激,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6整与分

教学中的整与分是就教师的示范动作而言。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完整示范适用于动作技术结构比较复杂且无法分解的技术动作。分解示范适用于技术动作复杂且动作中有一复杂要素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后方可完成整个动作。教学中,准确把握示范时机,恰当选择示范方法,实际上是教师教学艺术节奏的一种体现。因此,教师要根据所授教材内容,认真分析动作技术结构,精心设计,穿插安排,交替出现。做到整分结合,相互弥外、相互促进。比如,急行跳远的教学,通常先进行分解示范教学,踏跳、助跑,空中动作、落地,然后将跳远技术的四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完整示范。这样做可大大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安排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的节奏呢?一般来讲是先完整,后分解,再完整。也可以先进行诱导性练习,后分解,完整再分解,再完整。按这样的程序进行示范,就形成了有完整、有分解,整分结合,节奏鲜明。

第7篇:体育教学艺术范文

微笑被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于教学之中就升华为了教学艺术。教师微笑的表情最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信》中曾写道“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可见,中学体育教师有必要充分认识微笑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并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把微笑教学艺术合理、巧妙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催化剂”。

一、教师适时的微笑胜过最美的语言

面部表情是人体语言中无声传达感情或反映信息接受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气氛的非常重要的非言语交际。[1]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表情有时胜过语言,最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表情是连接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纽带,对促进师生交流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课堂教学属于开放式教学,教学方法与其他文化课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需要让学生根据课堂教学要求“动”起来,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信心。目前,仍有部分中学体育教师期望通过严厉的语言、扣分、体育考试不及格等形式逼迫学生去练习,而这样做的效果甚微,甚至会适得其反。反之,使用微笑教学艺术开展体育课教学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授学生接力跑技术时,当有学生在接力练习时手型错误、掉棒、交接多次失败时,教师的微笑传递给学生的信号是信任、鼓励,而用“笨蛋”、“废物”等字眼的斥责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中学体育教师不可轻视表情的重要性,要学会适时、适地地用微笑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师的微笑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体态语是人的内在情感的外部表现,它通过眼神、表情、手势、姿势等诸多的身体动作姿态将有声的语言形象化、生动化。[2]体育教学中教师合理的面部表情能表达丰富的情感并向学生传输不同的信息,微笑向学生传递的是积极的情感信号,会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体育教学中,应注意正确地运用微笑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启迪学生的睿智。教师用微笑来调节课堂气氛,给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创造出亲切的氛围。[3]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课堂上教师严厉的话语、严肃的表情、愤怒的动作常会使课堂氛围紧张压抑,课堂氛围充满窒息感;轻浮、傲慢的表情加上慢条斯理的语言则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课堂氛围会过于浮躁;微笑的表情结合教师激情的讲解、示范,才最利于营造合理融洽的课堂氛围。笔者曾在中学从事体育教学十五年,至今还记得在上一堂篮球右手肩上投篮技术复习课时,一位性格内向、篮球基础差的男生被作为抽查对象在全班同学面前试投,紧张的他投出的球连筐都没碰到,引发学生哄堂大笑,他也用羞愧、不安的眼神瞅向老师,心想老师一定会训斥他,结果看到教师的脸上挂满了满意的微笑,并且当场表扬了他克服胆怯心理,技术又明显进步,没投进的原因只是心理不够放松,用力过小所致。他绷紧的神经松弛了下来,脸上也绽开了笑容,课堂氛围一下被调动了起来,其他学生也纷纷要求出列练习。

三、用微笑面对淘气、犯错的学生

孟子说:“爱人者,人衡爱之;敬人者,人衡敬之。”教师要通过尊敬、爱护学生获得学生的尊敬。对于体育课堂上淘气、犯错的学生,教师不能只用严肃的表情、如雷的怒吼去管教,还要拿出育人者的爱心,用宽容的态度、微笑的表情、循循善诱的语言去滋润学生的内心,学生才会认识并改掉自己的错误。室外体育课是开放的、展示中学生个性和运动技能的舞台,偶尔做出“出格”的举动是难免的,教师要用师爱去感化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热爱学生内涵广泛而丰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4]用微笑面对中学体育课堂上淘气、犯错的学生体现的正是师爱,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与信任。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如能把“爱”放在首位,就该首先尊重学生,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视为平起平坐的朋友或自己的孩子,这样才能正确处理问题,既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维护了教师的形象。

四、教师要把真诚写在微笑里

艺术层次的教学中体育教师是运用生成的个人魅力型权威来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和授受,并追求师生的多向交往以及共同学习。[5]微笑教学艺术的正确、合理运用要求教师把真诚的、发至内心的微笑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的多向交往以及共同学习。而不是表面上似笑非笑、强装出来的微笑,那样只会给学生留下华而不实、虚伪做作的印象。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不只是师生间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承,还有心灵的沟通。教师要通过体育课堂从知识、情感、意念和自信、自强等多方面塑造学生,所以要谨记自己的“师表”形象。真诚的微笑有时胜过有声的语言,更能扩大教师教学信息的发射量,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如体育教师对屡次做错动作的学生开展指导时,严厉的指责或嘲讽只会让学生更加的手足无措,而循循善诱的语言结合真诚的微笑、信任的目光,会让学生感到温暖,心中会油然而生无形的力量激励自己不断上进。

五、最易于和学生沟通的表情是微笑

第8篇:体育教学艺术范文

1激励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激励,是幼儿园体育教师必需的一门教学艺术。它可以让幼儿在失败中勇敢地站起来,可以充分地调动幼儿积极的情绪,让他们跃跃欲试,可以让体育课更生动、更活泼、更有实效。激励对于幼儿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是无法替代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见,而激励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幼儿取得的进步程度有多少,也就是激励的效果。

2影响激励效果的几种因素

2.1师幼之间的情感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幼儿与教师的情感基础直接影响着激励的效果。只有在师幼之间有了深厚的感情和信任感以后,教师的激励艺术才从根本上发挥作用,对幼儿起作用,让他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2.2幼儿的发展水平激励的效果必须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如果幼儿只能进行简单的爬和走的动作,你想通过激励让他一节课就能发展到跑、跳,这也是不可能的。幼儿的发展水平直接限制了激励的效果。

2.3激励方式运用的艺术性有了好的激励方式,还要会用,正确适时的使用会让激励的效果加倍,而不当的使用方式,则有可能会让效果减半甚至完全失去。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说“不错,你真棒!”这也是激励,可是每天说,时时说,你觉得它对幼儿还有多少用呢?他们也会麻木的,所以,我们在激励方式的运用中一定要讲究艺术,让激励变成一种艺术,让这种艺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花、结果。

3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激励艺术

3.1融通式激励这种激励艺术主要指的是师幼之间的感情融通。幼儿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是有感情需要的,他们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等各种情感。只有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才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里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情感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本着“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心态和责任心来进行设计和操作。有时候我们只用一个眼神来交流也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呢。例如在体育课中,对于动作技能的要点,我经常让幼儿在练习中自己体会,然后请幼儿相互交流和集体小结,在幼儿总结的时候我都会微笑在看着他,并不时地点点头,认真地听他说完,这时候幼儿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加强了勇气,促进他更完整地表述,也更愿意去继续地练习与尝试,更努力地达成教学的目标。

3.2勉励式激励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例如布置幼儿立定跳远:“你们必须给我跳过两格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幼儿听了心理负担就会很重,感觉很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小朋友们要努力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教你们。”孩子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

3.3参与式激励行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是人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高层次的需求。从这一原理出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倾听幼儿的呼声,了解幼儿的要求,收集幼儿的建议,让幼儿献计献策,让幼儿来参与备课。这样备出来的课,肯定是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教师教得自在,幼儿学得称心。例如我在某些课的设计中,会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从幼儿的即时兴趣点出发,如有一次我给大班的幼儿排了一个武术操,到电视台录像,大二班有两个幼儿参与其中了,所以那段时间大二班的幼儿对武术都很感兴趣,很想学一套武术操,甚至有些幼儿会即时地想出几个武术的动作来表演,后来我根据幼儿的动作,将其演变,重新设计了一节武术课,给孩子们练习,很快地,大多数的幼儿都学会了这套操,然后我还请幼儿来互教互学,巩固这套操节动作,孩子们很开心,整节课洋溢着一种愉快的气氛,它有了孩子们自己的兴趣参与,动作参与,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时找到自己的动作,增强了自信,激发了兴趣,也让我的课更有实效。

3.4期望式激励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幼儿,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表现稍弱的幼儿,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者,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不足的,论过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以跳绳来举例吧,几次课后幼儿对于连跳基本都掌握了,并能自己或组队进行练习,但石野连单跳都还不够熟练,我在集体面前表扬了那些已经跳得很好的幼儿,然后请他们自己自由结队去互助练习,“你们学得很快也很好,已经能够连跳了,今天通过练习希望可以达到连跳30个,可以吗?”我就随机指导,然后我走到石野身边,轻轻地对他说:“你很聪明,应该可以学得很好的,但是你最近不太努力,所以掉在大家后面了,今天肖老师再教你一次,你认真学,好好练习,等你能连跳8个的时候就来告诉我,好吗?”于是,我重新教他练习跳绳的动作,教他连跳的方法,这次他练习得很好,并且很快就学会了连跳,终于在下课之前完成了连跳5个的任务,而其他已经学会的幼儿大多数也都完成了既定的目标。

第9篇:体育教学艺术范文

一、旧的体育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二、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1)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2)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要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4)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了解相关规则与常识。

(5)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形成一个爱好,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需要,从中得到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健康状况,让其终生受益。

2.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保证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即使课余训练与比赛也不能例外。这是因为:(1)凡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活动,学生都具有同等享受利用的权利。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对其所教全体学生负责。(2)课余时间训练辅导学生的提高,也应当是学生自身的提高,而决不是“通过他人经受训练来提高自己”,也不是少数人被训练提高了,就等于提高了全体学生。所谓普及与提高关系,如果脱离二者之间的纵向作用,而只追求横向影响力,显然这种理解是很不全面很不正确的。(3)课余训练旨在培养人才,那就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要求“成才”的权利,更因为学生个体的禀赋、爱好、性格及环境条件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各不尽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思考并开展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3.在体育教学中要体现出的特点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这一特征并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人文性。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现代学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

(3)基础性。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必须教会学生健体。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必须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娱乐性。娱乐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学校体育,是不能成为现代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5)竞技性。我们说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性,而体育的娱乐性可以说主要隐藏在体育的竞技性之中,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体育的人文性也大多来自体育的竞技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如果失去了竞技性,体育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学校体育的竞技性并不等同于竞技运动。

(6)主体性。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7)选择性。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8)民族性。在现代学校体育的多样性中,还将鲜明的体现出民族和地域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体育传统。这些体育传统,必然要反映到学校体育中来,学校体育也必须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传统。

(9)开放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必将冲破学校的樊篱,与社会体育沟通。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和提高生存能力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将自主地积极参与社会体育,与同学和亲朋好友一起愉悦身心。其次是,学生家长和热心学校教育与热心学校体育的人士,将被请进学校,参与学校的运动会、体育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