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嘎达梅林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听赏中呈现的音乐形象
那大漠孤烟戎马倥偬迟暮英雄对故人往事的追忆、夕阳西下对即将远去恋人的互诉衷肠、枯藤老树下失败者对自己的勉励劝慰等画面形象……都蕴涵在音乐之中,创造出了一个多彩绚烂的音乐世界,一个崭新的意象世界。人们欣赏音乐时常采用非音乐形式来欣赏音乐,甚至想把音乐中的每一乐句都用一种形象加以概括,这是大家对音乐的误解,是违背音乐艺术规律的。因为没有感觉的音乐是没有“内容”的,音乐应该是一首诗歌、一幅流动的画面,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的喷发。
在开始聆听交响诗《嘎达梅林》时,我几乎没有说什么,只是对学生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让他们聆听交响诗《嘎达梅林》后,告诉我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或者如电影、电视中看到的什么样的情节。他们在完整欣赏后说:听到了草原上人们恬静快乐的生活,听到了马蹄的嘶鸣,听到了战争的号角、听到了恶势力狰狞的声音,听到了人们在唱歌歌颂着什么,虽然他们说得并不完整,他们并不懂多少音乐,却能在聆听后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才是音乐美的真实体现,是音乐美强大力量的展示。在接下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简介了故事梗概,再次聆听交响诗《嘎达梅林》
师:幽静的音乐突然被刺耳的音响打破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突然,传来了王爷出卖土地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人们被惊醒了。
师:听!什么吹响了?那是什么信号?它的旋律是上行的还是下行的?为什么?
生:小号吹响了!那是嘎达梅林号召人们起来反抗的号角声!运用上行的旋律,鼓舞着人们起来!起来!
音乐形象就在师生之间的说说、练练、想想中穿越历史、穿越时代与学生心灵相映了,课堂中的那种激动的、淡淡的伤感也就逐渐弥漫开来,让学生和每一个听者一起沉浸其中。
二、品赏中产生的心理想象
音乐虽淡,但淡得有滋味,虽然单纯,但纯得有想象的空间,音乐就如你独自一人站在那山谷间,迎面吹来的那股清新的风。“心理想象”即内心所感受的形象,是音乐的“细胞”,是理性认识的产物,没有音乐心象就没有音乐的流动,就没有山颤地震、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意象。
音乐是心随乐动,意象全凭自己而定,它不会有具体的歌词,却有清晰的意象。不同人听相同的乐曲联想到的意象却不同。如,在听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学生在聆听它时,有人的内心呈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那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有人呈现的却是一个忧郁的、唯美的长发飘飘的女孩在月夜下等待爱人,在音乐中诉说着她一种说不出的惆怅与忧伤。又有人说听到了游子在感叹时光将去,岁月将老,而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残月又西斜,斜月将隐入海中,在明月之下,有几人可以回到温暖的家的无奈……
一个作品的正象,可以产生出无数个内心意象。当音乐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心灵达到一种境界,那么音乐也随之达到一种境界,真正悟道其智慧,产生出震撼人心的强大感染力。
三、创赏中感悟审美意象
音乐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可以以音符勾出画面。而总有那么几个梗会在不经意间触动你,在你不及反应时就已泪流满面。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但是,它仅仅是一度创作,演唱(奏)音乐作品的过程是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欣赏感受及领悟是三度创作。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就是学生在欣赏中感悟、创作并生成自己独特的意象。
[关键词]西部电影。题材。传奇性
题材的选择和叙事的角度是影片成功的基础。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应该集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为一体。“在艺术地再现和表现自然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发现和揭示不同自然存在、不同社会生活方式、不同人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本身作更高层次的生命体验与哲理性的思考。”西部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悠久的民间叙事传统。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典故口耳相传,为电影艺术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生动的创作素材。许多电影艺术工作者,从以张艺谋、陈凯歌、何平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到以贾樟柯、冯小宁、陆川、王全安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导演,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西部作为他们艺术创作的舞台。他们以西部地区独特的社会生活和传统的民俗事象为创作素材,以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风貌为叙事背景,运用创造性的镜头语言,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再现西部、认识西部、反映西部,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西部电影题材的传奇性类型。本文主要是从叙事的角度把西部电影题材划分为“民间传奇”、“历史传奇”和“武侠传奇”三种类型,并对其传奇性审美特征进行分析。
一、民间传奇
题材是西部电影的重要审美要素。题材的选择和提炼体现了电影编导的审美立场与叙事视角。在西部题材的电影中,多数故事取材于农耕社会生活文化事象、具有信仰性仪式和人生礼仪等传统文化习俗,或者是少数民族奇特的生活方式。这种展示生活的原生情态的故事题材,呈现民间的生活智慧和艺术情韵的影片,我们称之为“民间传奇”。
《黄土地》中的“祈雨”仪式和腰鼓表演,《红高粱》中的“颠轿”、“酿酒”、“祭酒神”,《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那一整套“挂灯”、“点灯”、“吹灯”、“封灯”的性生活仪式,都是西部题材民间传奇类型的名片。它们不仅彰显出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特色,而且能够激发观众的审美情绪,赋予影片以民间文化的传奇性审美意蕴。
田壮壮的《德拉姆》典型地展示了神奇的香格里拉地区的原著居民的生活故事。影片以马帮的“茶马古道”之行为线索,以怒江流域绮丽壮美的自然奇观为背景,艺术化地展示了高原山区原著居民极端艰难的生存环境,叙写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生命传奇。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文明古道,几乎横穿了整个青藏高原。沿途皆高峰耸云、河流湍急,其通行难度之大在世界上各个文明古道中当是首屈一指。居住在这里的民族世代都穿行于古道,在无数巍巍的雪峰、陡峭的石壁、苍茫的山林中演绎着他们生存的艰辛。他们的性格就像高远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与自然和谐并存,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田壮壮的另一部作品《盗马贼》取材于解放前藏族牧民的生活,故事讲述了主人公罗尔布因生活所迫以盗马为生,最后因盗马而死的传奇经历。影片中通过对“祭天”、“驱鬼”、“天葬”等神秘的藏族宗教仪式的展示,一方面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动因,另一方面增添了影片的传奇性审美效果。
古老的民间婚俗也是西部题材民间传奇的重要内容。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形成多种婚姻形式,每一种婚姻形式都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内涵。在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受经济文化和生存条件的制约,仍然存在着许多原始而奇特的婚俗。如“童养婚”、“招养婚”(也称“入赘婚”或“倒插门”)、“冥婚”、“共妻婚”等等。婚姻习俗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形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缘由。以“婚俗”为题材的电影作品,通过对原始素材的艺术加工使其成为审美对象,既能够使作品表现出民间传奇的审美特征,又能够对人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进行深层的哲理性思考。
《老井》的主人公孙旺泉由于家庭的贫困不得不屈从于家长制的权威,放弃与赵巧英的真爱而去接受有损男人尊严的“倒插门”婚姻。电影《老井》可以说是一曲生命传奇的赞歌,讲述了老井村一代又一代的打井人为了生存而不惜生命地与大自然搏斗的传奇经历。而影片中“倒插门”这一情节的设置不仅在整个故事发展中起到“情节动力”的作用,而且在人物塑造方面增加了主人公的个人悲剧色彩。《野山》以“交换婚”为故事原型;《花腰新娘》以云南彝族的奇特婚俗――“不落夫家”为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因;《图雅的婚事》则是以“招夫养夫”的传统婚俗形式对故事进行架构。这些奇特的民间婚姻形式蕴涵着深层的生命体验,因此在经过编导的艺术加工和艺术升华后能够增加影片的传奇性审美效果。
二、历史传奇
在西部电影中,许多影片以西部的历史事件为素材,将历史、宗教、英雄及爱情诸种生活原型融为一体,通过创造性重组,形成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历史传奇故事。冯小宁的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作品最具代表意义。从《战争子午线》、(《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到《嘎达梅林》,冯小宁的电影中始终贯穿着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主题。冯小宁善于用诗化的电影语言把英雄传奇与爱情传奇、人文奇观与自然奇观完美地融合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
《红河谷》以20世纪初藏汉人民联合抗击英国侵略军的真实历史为故事原型,在此基础上,导演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对历史进行重构,通过把地区古老的神话传说与影片主题的嫁接,从而使影片的传奇性审美效果与主题意蕴达到完美的统一。阿妈在湖边给雪儿讲述的关于石狮的爱情传说,为雪儿和格桑的爱情增添了忠贞不渝的传奇色彩,也为他们在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一起壮烈牺牲做了铺垫。影片还通过对朝圣仪式、巫术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民间奇观的展示,来表现西部文明与东部文明的冲突,以及汉文化与藏文化的相异相融,探索了人类各民族应该平等共存。影片最后以神奇的雪山为背景,讲述了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是三兄弟的神话寓言,揭示了历史上这一藏汉团结抗敌的英雄传奇的主题意蕴,点明了民族精神的永恒,为影片增加了震撼人心的审美效果。
《黄河绝恋》是把战争题材与爱情故事进行嫁接,以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长城为叙事背景,把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和其他“小人物”的爱恨情仇有机地融合到民族抗战的宏大叙事之中,融会成了一部悲壮的历史传奇。《紫日》虽然还是以为题材,但是影片中没有大义凛然、壮志凌云的英雄传奇,而是通过3个不同国籍矛盾重重的“小人物”在脱离战争的自然界中的传奇经历,对战争进行拷问,对人性进行探索。《嘎达梅林》讲述的是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的传奇故事。影片以“生命和环保”为主题,将历史 传奇、英雄传奇、爱情传奇融为一体,不仅具有悲剧力度和现实深度。而且取得了史诗般的叙事效果。
三、武侠传奇
在中华民族瑰丽而丰厚的文化宝库中,中国武侠经典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不仅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而且展示了东方文化的神秘性和传奇性。武侠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尚武崇侠,注重侠义精神。“以武行侠,无奇不传”,传奇性是武侠故事的重要特征。植根于本土文化资源之中的中国武侠电影,是最具民族特色的电影类型。
以《双旗镇刀客》、《七剑》为代表的西部题材武侠片,具有更独特的神秘魅力和传奇性审美效果。西部地区有神奇的雪山、浩瀚的沙漠、风蚀的戈壁等等,这些都是传说中世外高人出没、修炼上乘武功的神奇之地。在西部题材武侠片中,这些自然环境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奇观,而且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叙事因素起到串联故事的作用。《新龙门客栈》、《卧虎藏龙》、《天地英雄》、《英雄》等影片都选择了西部粗犷而辽阔的自然环境,为游走于庙堂之外,浪迹于江湖之中的奇侠义士提供一个原始而合理的活动空间。可以说,在西部武侠片中西部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奇侠、奇事、奇功共同构成了西部题材武侠片独特的传奇化美学风格。
在2012年第三届“校园行知客”挑战赛上,个人组30人从数千名参赛大学生中脱颖而出,8月8日~11日,他们齐聚四川大邑山涯营户外体验公园,进行了为期4天的户外挑战复赛和现场答辩决赛,最终决出名次。
本届挑战赛的主题是“读书问道”,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腾讯微博和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挑战赛自3月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内外近千所高校的3000余名大学生参与,旅行梦想精彩纷呈,网络投票逾400万张。
人生是一本大书,“读书问道”为大学生开启读书、行走、感知人生的一扇窗,期待更多的人可以点燃旅行梦想,去行走天下、记录中国、感知世界!
一等奖获奖者:郭舒羽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读书问道:寻找钟摆上的怒姆乃依
“怒姆乃依”是傈僳语“怒江”之意。《钟摆上的怒江》是一本小众的书,一页一页,如怒江翻滚的泥沙沉淀下来,与我的精神世界发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很想行走于怒江峡谷的崇山峻岭间,与傈僳族村民一起喝同心酒,听听他们的酒歌;很想走进“废城”知子罗,重温这个民族的迁徙之途;很想去老姆登教堂过一次傈僳族的“圣诞节”,一遍一遍地听每一个村演唱的赞美诗……
旅行第一部分——探访怒江峡谷宗教文化
行程:南京——昆明——六库——知子罗——福贡——贡山——丙中洛——重丁村
旅行第二部分——徒步茶马古道体验迁徙之途
行程:丙中洛——秋那桶——热喀——吧吧——飞石区——察瓦龙乡——米空村——那拉山(露营)——日东——泽龙草场(露营)——可通车的处所(露营)——尼曲(露营)——桑久村——成都
二等奖获奖者:王成(海南大学)
读书问道:赶着驴车去草原
看到“读书问道”,联想起读过的《狼图腾》,耳边萦绕着《鸿雁》曲,电影《嘎达梅林》的一幕幕也在眼前浮现,这三种巨大的冲击交错融合,拧结成“草原情结”这根绳。
旅行第一部分——伤感科尔沁
缘起:电影《嘎达梅林》
目的地:科尔沁
行程:赤峰——通辽科尔沁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右翼中旗——霍林郭勒市
旅行第二部分——额仑草原的无限憧憬
缘起:《狼图腾》
目的地:东乌珠穆沁旗
行程:霍林郭勒市——哈拉盖图农牧场——巴彦胡舒镇——道特卓尔苏木——宝拉格苏木——东乌珠穆沁旗——翁图苏木——巴彦胡舒苏木——西乌珠穆沁旗——板石房子乡——林西县——克什克腾旗
工具:驴车。毛驴虽慢,但足够自由,又能充分欣赏风景。
二等奖获奖者:徐军(北京大学)
读书问道:重走徐霞客之路
徐霞客(1587—1641),明末旅行家、地理学家,21岁开始出游,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广东、江西、广西、贵州、云南等16个省。每到一地,他把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下来,死后由他人整理成以日记体裁为主的《徐霞客游记》。此次比赛之后,我计划用一年时间进一步筹备,通过网络、图书馆,以及询问在北大就读的当地同学,了解此次旅行所经过的地区的详细信息,对当地的经济现状和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旅行中,我得坚持每日写日记,并拍摄DV,之后将旅行日记与沿途走访的调查记录,整理成书,写一部现代版的“徐霞客游记”;对沿途发现的社会问题深入思考,实践北大学子了解社会、了解民情的义务和责任。
二等奖获奖者:欧阳宇(防灾科技学院)
读书问道:探访渤海国遗址
上个学期选修了一门名叫《遗失的国宝》的课,讲到被日本掠走的国宝时,老师提及了一块石头——唐鸿井刻石。这块石头的背后,诉说着一个王朝的传奇——渤海国。翻阅了大量资料,我踏进了当时归附于唐王朝、由古老族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它是一个住地穴、穿兽皮的民族。这个王朝只有短短二百多年的历史。
我计划采用搭顺风车的方式,从辽宁旅顺出发,途径长白山、和龙市、珲春市、敦化市、镜泊湖和兴凯湖,探访渤海国遗迹。为了这次读书问道,我要收集大量的资料信息,而关于渤海国文化的研究并不多,网上的资料更是少,有关它的基本资料都是靠泡图书馆所得的,包括《失落的渤海古国》、《渤海国记》、《渤海国史》和《契丹民族史》。
三等奖获奖者:贾小冉(广州大学)
读书问道:坐在最后的绿皮车上
现在的火车分动车、直快等,而绿皮车曾是我们共同的交通工具。我无法查找第一辆绿皮车出厂的日子,这些绿色涂装的客车,曾是中国铁路上的主力车型,一跑就是几十年。它的风华岁月,前世和今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绿皮火车将结束它的历史使命,但是,一想到它曾拥有的辉煌,不免让我想再坐坐那硬硬的皮质凳子,记录几段旅途。据我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5月31日,全国铁路在营的跨局直通绿皮车有35对。从中,我选择了5条线路,中央电视台曾播出的《纪事》中的一期纪录片让我坐上了1车——棉农的梦想专列(1043次 西安奎屯)。其他的4条线路分别是,2车——风与沙的风情(7557次 乌鲁木齐喀什);3车——三个夜晚的故事(1662次 阿克苏宝鸡);4车——跨越秦岭(6063次 宝鸡广元);加1车——风雪夜归人(2667次 大连漠河)。
三等奖获奖者:史诗艺(中国传媒大学)
关键词:中学音乐 教学 兴趣培养
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鉴赏、表现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人文修养的一门艺术课程。而我们的学生,不少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呢?
一、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
初中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年龄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是进行美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等审美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在音乐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就是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音乐课。并在音乐课上受到陶醉,感染和激励。此时,教师就需要抓住学生心理,把学生不喜欢的变成喜欢的。例如:大部分学生都有追星习惯,比较喜欢流行音乐。我在上初三年级《我爱你中国》欣赏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今年最火爆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学员平安演唱的通俗版的《我爱你中国》,其次让学生作为导师评价平安的演唱技巧、歌唱特点,第三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歌曲曲式特点和风格,让学生把对这位歌手的兴趣延伸到对音乐的整体兴趣上来,这时候的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学生们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然后我顺时引入艺术歌曲定义并类比殷秀梅版的《我爱你中国》总结出艺术歌曲的特点。在我的钢琴伴奏下我听到了来自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声音,看到了好多双润湿的眼……我知道这节课我的安排和设计是成功的。
二、以师爱为重心,转移学生对音乐爱的情感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必须要尊重、关爱自己的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和蔼可亲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也就会喜欢上老师,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
例如。教师在做自我介绍时。可以把说变成唱。我在新学期开学进入新班级时,走进教师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笑脸。“作自我介绍吧!”同学们一脸的没趣“哎,又是自我介绍。”作为音乐教师,我上的是音乐课。当我把自我介绍“唱”出来时,教室里顿时沸腾了。我用《新年好》的旋律更换了歌词。加上一些舞蹈动作,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有我的名字,爱好还有对大家的期望。然后,要求学生也以歌曲的方式做自我介绍。这样的课堂律动具有音乐学科性和趣味性。这样的介绍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乏味,一下子拉近了师生距离,有利于建立亲和的师生关系。
此外。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知识。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为学生补充课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对音乐老师的课充满期待。
三、以好动为契机,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现在的教学虽然是集体教学。但要关注差异。初中生中,尤其是男生他们好动、喜欢创新。这些心理如果教师把他们抑制起来,就会成为课堂纪律管理的难点。而如果将他们的这种心理利用好。则可以转化为学习音乐、创造音乐美的动力。
在现行教材中,很多歌曲演唱对变声期的男生来说显得较为困难。除了降调处理。我还经常创编简单的伴唱或者节奏跟女生配合演绎歌曲。全程关注较为“弱势”的男生。比如在14册《采茶舞曲》教学中设计了男女接龙唱。对唱等,在“哥哥呀你上坂下坂勤插秧”这句处理时,结合旋律“661505”的十六分休止符设计了男生快速有力的伴唱应答。在最后一部分描绘劳动场面全景时。设计了二声部演唱。女生唱旋律声部。男生做劳动号子伴唱并做动作。为这首优美的歌曲揉和了阳刚之态,淋漓精致地再现了早春江南热闹的劳动场面。还有在《龙船调》里设计并实践“船夫”划船“姑娘”随船摇动的动作:在欣赏《瑶族舞曲》时,让男生口唱旋律,手模拟击鼓的动作,女生拉裙摆转圈跳舞:在欣赏中运用符合旋律的手势语言等等表现歌曲、乐曲内涵美……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能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表现音乐美的欲望。
四、以多媒体为工具,唤醒学生欣赏美的意识
以前的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上音乐欣赏课时,都是单一的放磁带录音。这样的教学气氛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也不好。现在是信息时代。教师授课的途径应该多样化,多媒体的应用便是捷径之一。
例如在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我制作了由精美图片和轻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幻灯片在课间十分钟循环播出,营造课前音乐氛围。为让学生对乐曲背景有所了解,给学生播放《嘎达梅林》电影片段,为此,学生就知道了整个故事情节,为后面的乐曲分段欣赏打好情景和情感基础。抽象的交响诗欣赏变得具象了,降低了欣赏的难度,形象了乐曲的意境美。在15册学习摇滚乐这课时。在迈克激情的演出视屏中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摇滚音乐特点——声音喧闹、歌词短小并不断重复变化、歌唱者注重自我情感情绪的宣泄等等……我只需简单介绍摇滚音乐的产生背景即可。多媒体这种教学工具让声画结合。学习更直观形象,学生对音乐美的渴求意识很容易被激发出来,音乐注意力会更集中,兴趣易保持。
总之,只有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最终提高音乐修养,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要做到感染学生,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事的方法一定要起到引导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待学生要“小心的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们引入音乐的殿堂,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在教唱简谱视唱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有着先天性的差异,故而乐感好的同学唱得准、学得快。反之,天赋较差的同学却怎么也唱不好,越不会就越觉得枯燥乏味,很容易丧失信心。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我们不能对他们放弃,而是要以一种积极、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因为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兴趣。所以,要因材施教,变换教法,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夹杂些课堂活动去引导他们;利用明星成名的经历去启发他们;经常用微笑的目光去关注他们;很有耐心的去引导他们;并用鼓励的语言去激励他们,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解除心中的压力,提高兴趣,增强勇气,由喜爱一个老师而喜爱这一门课。平时珍惜和他们交谈的每一次机会,心灵的沟通可以让他们提高自信,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二、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要求音乐教师要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把形象的语言与抽象的音乐糅合在一起。例如在教《蓝色的故乡》这首歌曲前,我首先让同学们闭上眼,随着教师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进入一个意境:“在茫茫的草原上,蓝天和大地几乎连在了一起,成群的骏马从这里嘶鸣而过,矫健的鹍鹏、雄鹰在天空中实现着翱翔万里的理想,年老的阿妈在帐篷里把古老的故事一说再说;格萨尔王、嘎达梅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这里把自由的火种点燃。你瞧,草毯上牧羊人正潇洒地挥舞着牧鞭,享受着生活的美;听,那边又传来了清脆、悦耳的歌声和着马头琴的悠扬。他们在尽情编织着这个蓝色的故乡……”经过这样一番描述,学生充满了对大草原的向往,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动力,而且很容易理解歌曲的内涵,把握歌曲的情绪,学起来自然就简单了,唱起来也就分外动情了。让他们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来表现歌曲的美,用歌声去传达语言无法表现的情感。
三、用过强的专业素质感染学生
人常说:“一个好的教师,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针对音乐教学而言,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可以影响一个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及审美标准。例如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范唱,如果一张口发音不到位、节奏不稳、或是与手下的伴奏不吻合,显而易见就影响了歌曲本身的美,很容易导致学生厌烦的情绪。反之,如果唱得优美动听,声情并茂,并配以娴熟、流畅的乐器伴奏,就很容易激发兴趣,让学生产生崇拜、模仿的念头。再如,我们在给学生上欣赏课———《二泉映月》时,不仅要讲解盲人阿炳的原名、人生经历、毕生成就及《二泉映月》创作背景、得名的由来,而且还要分析音乐中每一乐段所表现的内涵:哪个乐句表现了叹息、哀怨;哪个乐句表现了对人生的追求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把音符与所表现的内涵贯穿起来,引导学生去欣赏名曲。在歌曲教学中,把好选材这一关。通过评析、教唱《从头再来》《父亲》《儿行千里》《精忠报国》《红旗飘飘》等一些学生爱唱、具有感召力、能激发上进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同时还可以拓宽知识面,讲解古今中外一些历史名人的生平经历及歌坛巨星(同学们所崇拜的歌星)的成名过程,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端正学习态度,给自己的人生定位。这样,学生就会被老师的博学所吸引,紧密配合课堂教学,对他们的音乐素养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结语
(一)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
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既有想象宇宙形成、人类起源、民族来源的“古歌”;也有歌颂本民族英雄人物的“史诗歌”;还有叙述本民族传说故事、描写生产劳动、歌唱爱情的“叙事歌曲”等。不过,这些可总称为“叙事歌”。达斡尔族的“舞春”(亦为“乌春”)是一种诵调式叙事歌曲,内容有反映劳动生产的,如农家苦、打鱼、伐木等,亦有反映士兵厌倦清政府强迫其征战的《薄坤绰》。它以四句为一节,全曲有十几节乃至几百节不等。维吾尔族的叙事民歌,称“达斯坦”,它由说、唱、演奏等多种形式组合而成,内容多为民间传说故事,如《艾里甫与西苓》、《塔赫尔左胡来》、《好汉斯依提》等。柯尔克孜族的叙事古歌、史诗歌带有神话色彩,如《库尔满别克》、《库加牙西》、《玛纳斯》等,曲调虽较简单,但却仍悠扬。锡伯族的古老民歌,称为“菲散布热乌春”,内容有反映民间困苦生活的,如《亚其那》;有反映西迁历程的《西迁歌》。其音乐曲调,分为上下两个乐句,反复吟唱。彝族的叙事民歌,在楚雄称“梅葛”,在红河称“先基”,在永仁称“米果库”。内容有史诗《梅葛》、《阿细的先基》,赞美爱情的叙事歌曲《阿诗玛》等。
(二)少数民族的说唱音乐
在清代前期,说唱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在少数民族中亦深受喜爱,并形成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说唱音乐艺术。其中,最为著称的有:蒙古族的《好力宝》,内容为说唱民间故事。朝鲜族的说唱音乐,有叙述历史故事的,如《楚汉相争》、《赤壁之战》等;有说唱传说故事的,如《春香传》、《沈清传》等;有说唱美景风光的,如《花草短歌》、《游山歌》等。白族的说唱音乐艺术,称为“大本曲”,它是由本民族山歌、小调,用曲牌套连的形式,加以说唱,其中有民间故事《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卖身》等,深受民人喜爱。
二、少数民族音乐与其他民间音乐的关系
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五部分,这些民间音乐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互相丰富、互相促进的关系,但从根本上说,民歌是其他音乐的基础。1.民歌是民间歌舞的基础:一些歌舞音乐显然来自于民歌,或是在民歌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加上舞蹈动作,如歌舞“凤阳花鼓”便是在《凤阳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民歌是说唱的基础:我国的许多说唱显然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四川清音的许多曲调就是在一些民歌(如《放风筝》、《泗州调》、《麻城歌》等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3.民歌是戏曲音乐的基础: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音乐就是在当地民间小调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和发展的,如在嵊县山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越剧、在湖北和安徽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的黄梅戏等。4.民歌是民族器乐的基础:许多器乐直接来自于民歌,如河北吹歌这种乐种就是来自于演奏河北的民歌。民歌是其他音乐的基础,但是在歌舞、说唱、戏曲与器乐形成和发展以后,其较高的艺术水平又反过来对民歌的艺术性提高产生了作用。
(一)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有两种分类方法:1.按题材分类,分为牧歌、赞歌、思乡曲、宴歌、谚歌、叙述歌、儿歌等;2.按体裁分类,分长调(蒙古语:乌日汀道)和短调(包古尼道)两类。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篇幅较长,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在持续的长音上常有类似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和装饰,有的长调还具有史诗般雄浑的气魄和历史沧桑感。牧歌、赞歌、思乡曲等属于此类,代表曲目如《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的曲调较紧凑、节奏整齐、篇幅较短小、轻快活泼、音域较窄,狩猎歌、叙事歌等属于此类。代表曲目如《黑缎子坎肩》、《嘎达梅林》、《森吉德马》等。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在音阶上,多用五声音阶,也用七声音阶;在调式上,以羽调式和徵调式为主,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旋法上,旋律常呈抛物线状,即一个乐句或乐节的高点常位于中部,此外,音程跳进较多;性格上,具有开阔、稳健、彪悍的性格。
(二)哈萨克族民歌
哈萨克族民歌在内容上可分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五类;在演唱形式上可分为独唱、弹唱(冬布拉弹唱)和对唱三种。哈萨克民歌音乐特点,在音阶上,常用七声音阶,也用五声音阶;在调式上,用中国五声调式和欧洲体系的七声调式;旋法上,普通带有呼唤式的音调,多由主音和四度或五度音构成,跳进是其核心音调;在节奏节拍上,常使用混合节拍。
(三)达斡尔族民歌
达斡尔族民歌从演唱形式上分为四类:1.“札恩达勒”,它是近似山歌、小调体裁的民歌,曲调高亢奔放,抒情性强;2.“哈库麦”舞蹈歌曲,音乐热烈欢快;3.“乌春”民间艺人用四胡自拉自唱的歌曲;4.“萨满曲”(或称“雅得根”),古老的宗教祭祀歌曲。
三、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
(一)传统美
传统美学的追求以美为理想状态,“优美”、“典雅”、“崇高”、“喜”等作为传统美学的审美范畴体现出一种确定性和单纯的快乐,即审美愉悦。但是,在生产力较为落后、巫术,祭拜活动频繁的族群中,原始心理活动如恐惧、祈求、崇拜、诅咒等仍然大量存在,他们的一切活动主要出于生存的目的而非审美的目的,所以就出现了与传统美学意义相反的审美的异态。土家族的民间音乐中存在大量的审美异态现象,“丑陋”、“怪诞”、“狂乱”等审美意识在土家族大量的音乐、舞蹈中都有典型的体现,如《跳丧鼓》,土家族谚语有云:“父母亡,鼓报丧,众必跳,歌必狂”,众人对着死人长啸当歌、狂歌热舞,以歇斯底里的嘶鸣为歌,舞蹈动作含胸扣背、踏地为节,一步多颤,摇动构形,颇为怪诞诡异,且据清《巴东县志》记载:“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再如《哭嫁歌》,婚嫁本是喜事,却以“悲”代“喜”,音乐形式自由,多下行进行,且音符常以短长短长交替出现
(二)“为了审美”的价值取向
西方“美”观念的构成有六个要素,要素之一——“精神距离”。就是说,参与音乐的人使自己与音乐“游离”并保持一定距离去审视它,在审美的水平上关注音乐。但是,如果以这个标准衡量,许多民族就不持有美的态度了,因为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把音乐从文化中抽离出来,以一种“为了审美”的价值取向来审视音乐的。白马人把歌唱看的比器乐重要,这看似只是行为上的差异,我认为这其中隐藏的是白马人对音乐的哲性思考,用身体的一部分歌唱而不用身体之外的乐器表现,音乐在白马人那里不能被抽离,他们把音乐看作是身体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
关键词: 科尔沁蒙古族 汉文化 音乐文化 影响
科尔沁蒙古族的形成是从蒙古帝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分封领地伊始的,科尔沁蒙古族在将近八百年的历史中几经变迁,形成了现在的科尔沁蒙古族,也缔造了独具特色的多元化的科尔沁文化。在成吉思汗攻无不克、战无不取的远征过程中,他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英勇善战,“弯弓射雕”百发百中,军中绰号“科尔沁”(意为弓箭手)。他与成吉思汗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奖赏,成吉思汗把现在大兴安岭两侧的大片领土分封给哈布图哈萨尔。后其十四世孙东迁至嫩江东岸,东、西辽河两岸。这片美丽富饶的地方以哈布图哈萨尔的绰号而得名。
满清统治之前的科尔沁蒙古族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其内部,以及与周边民族的交流是自由而广泛的。清朝统一蒙古后,蒙古族传统的部族式社会单位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清朝的盟旗制度。清朝中叶以前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清朝中叶以后,内地的土地兼并激烈,农民生活极端艰难。为了谋生,广大农民只好远离故土,来到东北地区,渐渐进入蒙古地方。以后,朝廷允许“借地安民”,各王公先后奏请“招民垦荒”,从此汉民大量进入科尔沁草原。蒙地大量开垦,使过去单一的游牧经济变成既有牧业又有农业的复合经济结构。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满等各族人民紧密相连或融合,共同创造了科尔沁历史,也共同打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尔沁文化。在流动的历史长河中,科尔沁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新流涌汇、波澜壮阔,相继产生“胡仁乌力格尔”、“安代舞”、“好来宝”、“叙事民歌”等蒙汉相互融合的科尔沁蒙古族文化。
胡仁乌力格尔和科尔沁叙事民歌是在蒙、汉民族之间的广泛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有着很多农耕文化的印迹。但其文化主体是蒙古族文化,它是汉文化影响下的蒙古族文化的变异。
一、汉文化对胡仁乌力格尔的影响
科尔沁说书文化――胡仁乌力格尔是蒙古族古老的“朝尔”故事文化和汉族历史演义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说书文化的曲调、唱法、表演、乐器等是来源于蒙古族文化艺术传统,而说书故事的题材内容除蒙古族历史以外,绝大多数来源于汉族的历史演义。如《春秋列国》、《隋唐演义》、《西汉演义》、《东汉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七侠五义》、《钟国母》、《封神演义》、《杨门七将》、《玛公案》、《包公案》和《唐五传》等。
汉文小说蒙语译本的普及给胡仁乌力格尔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清政府为了各民族书面语言的规范,组织各族学者进行翻译工作,推动了蒙汉互译的展开。翻译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地理等,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学作品翻译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哈斯宝是一位杰出的蒙古族文学家、评论家,是清代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辽宁省北票人)。在哈斯宝翻译、点评创作以前,蒙古族作家的翻译活动主要局限在历史和经典著作等方面。自从哈斯宝翻译了《今古奇观》之后,蒙古文人对汉族小说的翻译活跃起来,形成了蒙古文化、汉族文化大交流的局面。从18世纪到20世纪,汉族文学中的小说与话本被翻译成蒙古文就有80余种(阿拉善文化网),《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封神演义》、《红楼梦》、《隋唐演义》等百余部文学作品被译成了蒙古文。
北移汉文化中、汉族长篇小说细腻的情节、感人的故事,吸引了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家和群众。
说唱胡仁乌力格尔时,除运用古老的英雄史诗音乐和科尔沁民歌、好来宝曲调外还用汉族音乐曲调。如:
《花和尚鲁智深火烧瓦罐寺》选段
据演唱者讲,此唱段是汉族小调《送情郎》的译唱,故事中是由恶道丘小乙哼唱的。通过它巧妙地表现了恶道的心匿行。[1]
二、汉文化对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的影响
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引起语言的改变,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汉文化首先体现在语言方面。科尔沁地区经济转型为半农半牧,科尔沁蒙古人长年与汉民杂居生活,语言产生了很大的汉化改变。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产生的科尔沁叙事民歌歌词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叙事民歌中有大量的汉语词汇,蒙汉混合运用已成为区域特色风格,生动体现了词汇结构产生变异的近现代科尔沁土语。
科尔沁蒙古人深受汉文化影响,取汉语名字的人很多。科尔沁叙事民歌中,很多主人公的名字是汉语名字。比如孟青山(嘎达梅林的汉名)、八月玲(民歌《八月玲》中的主人公)、洛阳(民歌《洛阳》中的主人公)、王喜胜(民歌《王喜胜》中的主人公)等。
科尔沁蒙古人给孩子取汉语名字的时候,并非因其意义而取,只是在长年与汉人交流过程中习惯了汉人的名字,便用汉人的名字来给孩子命名,不怎么追究所取名字的意义。同样,科尔沁叙事民歌中出现的这些汉语人名也一样,本身不具备多少文化含义,但因为是生活的真实现象在艺术中的反映,所以也应该视为汉文化的影响。
另外大量汉族长篇小说被文人翻译、又经过说书艺术的加工演义,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说书艺术――“胡仁乌力格尔”。由此很多汉族历史故事已融进科尔沁地域“集体知识结构”中,这种文化重构在叙事民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汉族历史人物故事情节也频频出现在叙事民歌中。如叙事民歌《刚莱玛》中,拉布金巴大老爷和妻子扬吉玛的对歌中出现了周王、苏妲己、罗成、西楚霸王、关公、比干丞相、貂禅、吕布、赵子龙、薛丁山、樊梨花、秦琼、李世民等众多历史人物的名字和事迹。又如《文章隋玲》、《高小姐》、《陶克套胡》等众多叙事民歌中都有众多历史人物的名字和事迹。如叙事民歌《陶克套胡》:
唐王太宗东征的时候,
筑下了有名的塔虎城;
伴着塔虎城的风水,
金色的宝龙降到人间。
唐王军师徐茂公胸有妙算,
五节的高塔压在城前;
五百年后塔身坍塌,
英雄的陶克套胡在此诞生。
有些叙事歌中直接描述了汉族人到蒙古地区谋生的故事。如,叙事民歌《张玉玺》[2]:
(道白)从前,内第一个生意人到内蒙古草原做生意。他落脚的那家有个女儿叫张玉玺。生意人看中了张玉玺,他一边做生意一边唱道:
我从山东出来的时候,
赤足光脚褴褛衣。
自从遇见白净的张玉玺,
(啊,怎么样?)
我的灰毛驴下了小驹。
街坊邻居听了,议论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人家可怜他,让他住在家里,他却说出这样的话!”人们抢下他的毛驴车,赶走了他。生意人诉说心里的苦闷,唱道:
在沙梁的漫坡上,
一丛丛狼尾草长得旺。
生活在坨子里的人们可真怪,
硬把一对恋人拆散了!
总之,科尔沁叙事民歌是在蒙、汉民族之间的广泛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满等各族人民紧密相连或融合,共同创造了科尔沁历史,也共同打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尔沁文化。
综上所述,因为胡仁乌力格尔的主要题材来源于汉族古典小说故事,并且它形成于最早受汉文化影响的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一带,所以胡仁乌力格尔受汉文化影响更直接,更深一些;相比之下,因为叙事民歌的故事内容都是在科尔沁地区发生的真人真事,主要通过胡尔奇的编创和说唱而流传的,所以它间接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一、音乐课堂“巧妙的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解读、问题的归纳整理等过程,设计出既能引起学生震撼和激动,同时也是最能开启学生思维部分的“巧妙问题”,且采用有效教学方法。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积极体验,完成有效的教学。
1 巧抓“力度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以达到课堂的实效性。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这首乐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种种因素形成了《伏尔加船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分析这部作品时,以“力度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为突破口,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提问:请同学聆听后回答。歌曲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力度的变化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乐曲脉络由弱到强、由强到弱分别表达怎样的思想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聆听、哼唱歌曲中多处出现的歌词:哎呦嗬!哎呦嗬!让其感受“力度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层层赏析。学生从歌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哎呦嗬!哎呦嗬!由弱到强的处理方法,表现纤夫们微弱的叹息声、号子声仿佛拉着笨重的货船从远方缓缓走来,而在沉重的叹息声中又隐藏着反抗的力量。随着力度的不断加强,歌曲达到,近乎高喊的音调表现了他们要求摆脱痛苦的决心和对光明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歌声又弱下来,逐渐消逝,仿佛纤夫们已离去,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又远去,直到最后消逝在远方的情景。
巧抓“力度记号”在音乐中表现作用,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作品到理解豁然开朗,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巧抓节奏、旋律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以达到课堂的实效性。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于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学生对西北民歌比较陌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什么地方入手,了解认识西北民歌,使学生对西北民歌产生兴趣并有热爱之情,是一节课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教师设计以下三个巧妙又关键的问题。提问:1、请画出旋律线。2、感受歌曲节奏特点。3、声音唱腔特点。
教师围绕以上3个问题,安排(1)让学生倾听乐曲,画出旋律线——师生总结出西北民歌旋律特点是高亢、辽阔、起伏较大。音域比较宽广。(2)让学生反复聆听乐曲——感受到歌曲的节奏缓慢、自由等特点。(3)让学生反复聆听、教师范唱,分析出声音特点是——多采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教师通过播放声音和画面图象,教师范唱、学生多次聆听、学生模唱、教师引导,创设情景等教学形式和方法,让学生感受、理解西北民歌的特点。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思路清晰,简单易学,兴趣浓厚,对西北民歌有亲近感、有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问题的设计“门槛”适当放低。学生学习轻松有效。
教学设计放低“门槛”涵义是指教学中,问题设计要符合儿童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接受知识的程度,问题的设计能做到深入浅出有一定导向性。学生学的轻松容易。
案例:在小学低年级欣赏《茉莉花》一课中,初听感受歌曲提问:1、歌曲情绪特点是什么?选择:(1)跳跃(2)宽广;2、歌曲速度特点?选择(1)中速(2)快速(3)慢速。
教师教学问题的设计方法,采用的是判断选择法,通过这种判断选择的问题方式,降低了难度,符合小学低年级认知规律,让学生较容易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并形成能力,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欣赏巴乌独奏曲《渔歌》一课时,两位教师在让学生复听乐曲这一环节设计两种不同的问题。
第一位教师提问:复听全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二位教师提问:复听全曲,回答根据乐曲速度变化分为几个部分?
显而易见,两位教师问题的设计程度有很大差别。学生回答第二位教师的问题比回答第一位教师的问题更容易,因为第二位教师“根据速度”四个字的提示,给了学生更具体、更容易操作的目标,更开门见山,学生更容易理解,便于操作,觉得门槛相对较低,少走弯路,避免问题设计太空乏,太宽,学生无从下手。
案例:歌曲《雨中》一课,是二声部的合唱训练。做为为小学生唱好二声部很不容易,也是教师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问题,这位教师为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设计采用以下两个教学方法。方法一:师生接力唱这一环节中,学生只唱旋律朗朗上口衬词部分:“滴答滴答、哗啦哗啦”,而教师唱相对较复杂的部分。方法二:在训练二声部时,让学生用衬词“哗啦”进入第二声部旋律线部分。进行音高、音准的练习。当两个声部合起来时,先要求两个声部学生分别用声母“…哼唱,完成两个声部训练。以上两个环节的设计,教师把“门槛”设计较低,特别是通过方法一,设计衬词“滴答滴答、哗啦哗啦”接力唱的学习,学生学得很有趣,很轻松,即能保证倾听老师范唱部分,又能准确找准自己参与的小节部分,对熟悉把握歌曲整体特点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体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的方法二,虽然二声部合唱较不容易掌握,但教师设计用声母“la的哼唱,来训练二声部均衡、统一的声音,可谓教师的设计花费了一定的心思。“门槛”设计较低,学生觉得很容易迈进二声部,提高学生学声部的自信心,加上教师的及时鼓励,及时点拨,一节课很顺利地完成二声部的训练。
三、创设教学情景——精彩的故事导入是课堂有效性的必要环节。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一首由马头琴独奏曲《嘎达梅林》时,有这样一段关于马头琴的动人故事: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放牛娃叫苏和。一天,天慢慢地黑下来,苏和赶着羊回家。忽然看见前面路边有个毛茸茸的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匹刚生下来的小白马,苏和赶紧抱回家……
关键词:民族音乐;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融合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意志和力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的民族音乐体系也逐渐形成。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飞速化发展,民族音乐在树立民族自信乃至保护、发展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站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民族音乐与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融合既是培养高校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十分有利。现阶段,如何培养和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成了高校素质教育近年来的重点、热点话题,而音乐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深受认同。本文主要围绕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的运用这一话题展开。
一、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民族音乐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据相关资料介绍,我国少数民族乐器就有300多种:拉弦、弹拨、吹管等,民族音乐还有300多种说唱音乐体裁,300多种戏曲剧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并激发和调动学习兴趣。特别是传统音乐中的民歌,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从音乐内容丰富的民歌中感受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让学生领悟到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北方大草原民歌的豪放与辽阔,少数民族的风情,从而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美的感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和利用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加上生动形象的解说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经典民族音乐。
二、挖掘民族音乐内涵,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
民族音乐的内涵在于其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精神、文化底蕴、信仰等内容。民族音乐在与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融合的过程中,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欣赏民族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存在的思想情感内容,从而慢慢的影响和感染学生。而影响和感染学生的关键在于音乐内容的趣味性与故事性。学生在欣赏民族音乐的时候,故事性是实现民族音乐与学生情感共鸣的重要契合点,抓住这个契合点便能让音乐主题的内涵慢慢显现在学生面前。众所周知,每一类型的民族音乐都有着自身不同的表现形式,北方大草原音乐显著特征便是青睐唱长调、短调。因为内蒙古大草原人烟稀少、宽广辽阔,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放牧,当内心的思想需要释放的时候,在空旷的大草原上放声高歌,一般音韵和气息都很长,以此来达到抒发内心情感的效果。换句话说,学生在学习长调的过程中,想象大草原的特殊环境,在理解的基础上跟着教师学一学、哼一哼,效果便十分明显。举个例子,在欣赏《嘎达梅林》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马头琴的魅力,在理解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借助音乐的节奏、音乐速度和音乐旋律来慢慢领悟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感受民族风格和作品的时代特征、文化价值的过程中,自身对美的艺术鉴赏力也就慢慢提高了。
不管是欣赏一首乐曲还是认识一个音乐家,抑或是了解一件乐器,都离不开对隐含其中人文故事的感知。譬如经典作品《二泉映月》,在欣赏前要对阿炳的苦难身世有一定的了解。
三、增强民族音乐表现力,让课堂“活”起来
让高校音乐课堂焕发活力,让民族音乐真正的“活”起来,这要求给予学生一定的音乐想象空间,将教学活动与音乐紧密联系起来,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如果说作曲家作曲是一次创作,演奏家演奏是二次创作,那么欣赏着便是第三次创作了。自由创作空间说广不广,但对学生创造力的锻炼来说,极为有利。音乐想象呈现出自由、差异和想象的特征,学生在自由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能够唤醒内心的情感。而在培养方式上,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游戏和表现这两种方式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在课堂上,要注重音乐理论知识与音乐实践技能的紧密结合,激发和调动学生创造力,创造音乐。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民族音乐拉近了国家之间的距离,成了增加国家友谊的共同语言。作为国家新一代栋梁的高校生,学习和理解民族音乐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增强自豪感,而且还有利于拓宽自身艺术视野。同时,弘扬民族音乐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的目标,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相信高校艺术教育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李万斌.重视民族民间舞蹈素养 促进高校艺术素质教育[J].艺术百家,2005(6).
[2]蓝雪霏.关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运动与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的互唤问题——兼谈民族音乐教育实践的良好契机[J].人民音乐,2010(4).